模板检查原始记录表

模板检查原始记录表
模板检查原始记录表

模板检查原始记录

承包单位:合同号:第页共页

监理单位:编号:036

原始检查记录表(doc 39页)

原始检查记录表(doc 39页)

附录D 原始检查记录表 1、圬工砌体基础基底检查证 2、钻(挖)孔桩终孔后灌注混凝土前检查记录 3、圬工砌体基础工程检查报告表 4、桥涵明挖扩大基础检查证 5、挖孔桩(墙)基础验收报告 6、桥涵墩(台)检查证 7、钢筋工程中间检查报告表 8、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成品检查证 9、混凝土构件(产品)检验记录 10、压实度检测表(核子密度仪) 11、压实度检测表(灌砂法) 12、压实度检测表(环刀法) 13、路基填方分层压实资料汇总表 14、回弹弯沉值检测表 15、高程、宽度、厚度表 16、圬工砌体施工原始记录 17、路堤施工原始记录 18、路槽施工原始记录 19、路堑施工原始记录 20、路面基层施工原始记录 21、沥青(渣油)路面施工原始记录 22、水泥路面施工原始记录 23、真空吸水记录表 24、混凝土施工记录 25、预应力张拉(后张法)记录 26、预应力张拉记录(两端张拉) 27、构件压浆记录 28、隧道压浆记录 29、沉井下沉施工记录 30、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表 31、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汇总表 32、路槽、路面基层、面层弯沉值检测汇总表 33、路面平整度检测汇总表 34、预应力张拉记录报告汇总表

D—1六盘水市双桥水库库周交通复建工程项目 圬工砌体基础基底检查证 监理单位: 起讫桩号施工单位 开挖方式检查日期 地面标高设计基 底 标 高 设计实际实际 基底土质情况开挖前承载 力 kg/ cm2 设计开挖后实际 最低地下水位 (m) 其它换土情况 检 查 意 见

备注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 注:1、该表用于各种圬工砌体及桥涵工程; 2、桥涵及大、中型构造物须附照片。 D—2六盘水市双桥水库库周交通复建工程项目 钻(挖)孔桩终孔后灌注混凝土前检查记录 监理单位: 墩(台)号桩号 护筒顶标高(m)护筒长度(m) 设计直径(m)终孔 直径 (m) 孔位 偏差 (m) 设计孔标高(m)终孔孔 底标高 (m) 灌注前 孔底标 高(m)

原始检查记录表(doc 39页)

原始检查记录表(doc 39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附录D 原始检查记录表 1、圬工砌体基础基底检查证 2、钻(挖)孔桩终孔后灌注混凝土前检查记录 3、圬工砌体基础工程检查报告表 4、桥涵明挖扩大基础检查证 5、挖孔桩(墙)基础验收报告 6、桥涵墩(台)检查证 7、钢筋工程中间检查报告表 8、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成品检查证 9、混凝土构件(产品)检验记录 10、压实度检测表(核子密度仪) 11、压实度检测表(灌砂法) 12、压实度检测表(环刀法) 13、路基填方分层压实资料汇总表 14、回弹弯沉值检测表 15、高程、宽度、厚度表 16、圬工砌体施工原始记录 17、路堤施工原始记录 18、路槽施工原始记录 19、路堑施工原始记录 20、路面基层施工原始记录 21、沥青(渣油)路面施工原始记录 22、水泥路面施工原始记录 23、真空吸水记录表 24、混凝土施工记录 25、预应力张拉(后张法)记录 26、预应力张拉记录(两端张拉) 27、构件压浆记录 28、隧道压浆记录 29、沉井下沉施工记录 30、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表 31、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汇总表 32、路槽、路面基层、面层弯沉值检测汇总表 33、路面平整度检测汇总表 34、预应力张拉记录报告汇总表

D—1六盘水市双桥水库库周交通复建工程项目 圬工砌体基础基底检查证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 注:1、该表用于各种圬工砌体及桥涵工程; 2、桥涵及大、中型构造物须附照片。

D—2六盘水市双桥水库库周交通复建工程项目 钻(挖)孔桩终孔后灌注混凝土前检查记录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年月日

原始记录表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生姓名:______________ -----------------------------------------------装----------------------------订----------------------------线------------------------------------------------------- 小角法水平位移观测原始记录表格 分组号:考生序号:观测点号: 仪器型号:天气:日期:仪器使用前状态:仪器使用后状态: 两测回平均值在试卷中填写。 观测/日期 第页共页 1

-----------------------装----------------------------订----------------------------线----------------------- 垂直位移观测原始记录表格 分组号:考生序号:观测点号: 注:检测依据/方法:《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几何水准测量、《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水准测量;精度:二等垂直位移监测;可不读取上丝、下丝读数,直接读取视距。 观测/日期 第页共页

-----------------------装----------------------------订----------------------------线----------------------- 垂直位移观测原始记录表格 分组号:考生序号:观测点号: 注:检测依据/方法:《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几何水准测量、《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水准测量;精度:二等垂直位移监测;可不读取上丝、下丝读数,直接读取视距。 观测/日期 第页共页

实验原始记录模板(检查)

温度:湿度: 检查 1. 水分 标准:取本品内容物,照水分测定法(药典2005二部附录ⅧM 第一法A),以为溶剂,水分不得过%。 仪器:水分测定仪: 2.干燥失重 标准:照干燥失重法测定,于℃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 仪器:烘箱:恒温减压干燥箱:真空泵: 电子天平:(感量) 方法:烘箱干燥法、恒温减压法、干燥器干燥法(分常压、减压两种) 干燥剂:硅胶(显蓝色)、五氧化二磷(粉未状)、无水氯化钙(块状) 公式:干燥失重(%)=(W0+W1-W3)/ W1×100% 结论:符合规定 温度:湿度: 3.(重量)装量差异 标准:取本品20片(5瓶),按药典二部附录方法检查,限度为±%。 仪器:电子天平:感量(适用于平均片重以下的片剂) 感量1mg(适用于平均片重或以上的片剂) 结果: 重量差异(片剂)单位:g

装量差异(粉针) 单位:g 公式:(重量)装量差异(%)=(W 供- w 平均)/ w 平均 × 100% 装量差异= - ~ + % 结论:符合规定 4.酸度 (碱度) 标准:取供试品加水制成每1ml 中含 mg 的溶液,依法测定。pH 值应为 ~ 。 仪器: 酸度计: 电子天平: 供试液: g ―→ ml 结果: 结论: 温度: 湿度: 5.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pH 值 标准: 仪器:澄明度检测仪: 酸度计: 方法:取供试品 5瓶, 分别按标示量加水制成每1ml 中含 mg 的溶液 ,与浊度标准液及标准比色液比较后,测定pH 值。 供试液:每瓶加水 ml 结果: 6. 不溶性微粒 (例如)

标准:每1.0g样品中含10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6000粒,含25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600粒 方法:取本品3份,加微粒检查用水制成每1ml中含50mg的溶液,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IX C) 仪器:微粒分析仪GWF-8JC 结论: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 温度:湿度: 7. 可见异物 仪器:澄明度检测仪: 方法:灯检法、光散射法(深色透明容器或大于7号颜色) 结果判定:5份供试品在静置一定时间后轻轻旋转时均不得检出烟雾状微粒柱,且不得检出金属屑、玻璃屑、长度或最大粒径超过2mm纤维和块状物等明显可见异物。如检出微细可见异物(如点状物、2mm以下的短纤维和块状物等),除另有规定外,其数量应符合下表规定;如仅有1支(瓶)或以上供试品不符合规定,另取10份同法复试,均应符合规定。 操作方法:取本品5支(瓶),除去容器标签,擦净容器外壁,在层流净化台内操作,分别加入不溶性微粒检查用水溶解,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Ⅸ H) 结论:

实验原始记录模板(检查)

三、 检查 1. 水分 标准:取本品内容物,照水分测定法(药典2005二部附录Ⅷ M 第一法 A ),以 为溶剂,水分不得过 %。 仪器: 水分测定仪: 结果: 标定值: mg/ml RSD= % (附水分报告) 2.干燥失重 标准:照干燥失重法测定,于 ℃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得过 %。 仪器:烘箱: 恒温减压干燥箱: 真空泵: 电子天平: (感量0.1mg ) 方法:烘箱干燥法、恒温减压法、干燥器干燥法(分常压、减压两种) 干燥剂:硅胶(显蓝色)、五氧化二磷(粉未状)、无水氯化钙(块状) 结果: 批号: 单位:g 公式:干燥失重(%)=(W 0+W 1-W 3)/ W 1×100% 结论:符合规定

温度:湿度: 3.(重量)装量差异 标准:取本品20片(5瓶),按药典二部附录方法检查,限度为±%。 仪器:电子天平:感量0.1mg(适用于平均片重0.30g以下的片剂) 感量1mg(适用于平均片重0.30g或0.30g以上的片剂)结果: 重量差异(片剂)单位:g 公式:(重量)装量差异(%)=(W供- w平均)/ w平均× 100% 装量差异= - ~+ % 结论:符合规定 4.酸度(碱度) 标准:取供试品加水制成每1ml中含mg的溶液,依法测定。pH值应为~。仪器:酸度计:电子天平: 供试液:g ―→ml 结果:

温度:湿度: 5.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pH值 标准: 仪器:澄明度检测仪:酸度计: 方法:取供试品5瓶, 分别按标示量加水制成每1ml 中含mg的溶液,与浊度标准液及标准比色液比较后,测定pH值。 供试液:每瓶加水ml 结果: 6. 不溶性微粒(例如) 标准:每1.0g样品中含10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6000粒,含25μm以上的微粒不得过600粒 方法:取本品3份,加微粒检查用水制成每1ml中含50mg的溶液,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IX C) 结论: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

原始记录表

原始记录表 PH检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温度 : 环境湿度: 检测日期 : 水样编号取样地点取样时间 PH值 备注分析方法:玻璃电极法GB/T6920-1986 校正校准:PH=4.00 PH=6.86 PH=9.18 检测: 审核: SS检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温度 : 环境湿度: 检测日期 : - 差值(mg)M2容器+滤膜重量M(g) 容器+滤膜+悬浮物重量M(g) 结果mg/L 12M 1水样编号取样地点取样时间 第1次第2次第3次终值第1次第2次第3次终值 6计算公式 : (M- M)×10/V 21 干燥条件 : 103?,105? 备注: 重量法两次称量差不得超过0.0005g 检测: 审核: CODcr检测原始记录表 环境温度 : 环境湿度: 检测日期 : 标定硫酸亚铁铵溶液浓度值=0.2500×10.00/V= mol/L 标定日期年月日 取样计算结果水样编号取样地点取样时间体积滴定读数(ml) mg/L (ml) V V V 始终耗 \ \ \ 空白1 \ \ \ 空白2

计算公式 CODcr=(V-V)×C×8×1000/V 01 备注分析方法:重铬酸钾法GB/T11914-1989 检出限:5mg/L 分析仪器:酸式滴定管 检测: 审核: BOD检测原始记录表 5 环境温度 : 环境湿度: 检测日期 : NaSO浓度标定值=10.00×0.0250/V mol/L= mol/L 223 标定时间: 年月日 水样编号取样地点取样时间稀释倍数当日测定值五日测定值 BOD值(mg/L) 5当日滴定量五日滴定量溶解氧值溶解氧值 值M(mL) 值M(mL) C(mg/L) C(mg/L) 1212 空白 / / (C-C)-B-BfMV,8,1000,,12121分析方法:稀释接种法GB/T17488—1987 检出限:2.0 mg/L 溶解氧C(O, mg/L)= BOD(mg/L)= 25备注 100f2检测: 审核:

5.竣工表格D表(原始检查记录表)

附录D 原始检查记录表 D-1 圬工砌体基础基底检查证 D-2 钻(挖)孔桩终孔后灌注混凝土前检查记录D-3 圬工砌体基础工程检查报告表 D-4 桥涵明挖扩大基础查证 D-5 挖孔桩(墙)基础验收报告 D-6 桥涵墩(台)检查证 D-7 钢筋工程中间检查报告表 D-8 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成品检查证 D-9 混凝土构件(产品)检验记录 D-10 压实度检测表(核子密度仪) D-11 压实度检测表(灌砂法) D-12 压实度检测表(环刀法) D-13 路基填方分层压实资料汇总表 D-14 回弹弯沉值检测表 D-15 高程、宽度、厚度表 D-16 圬工砌体施工原始记录 D-17 路堤施工原始记录 D-18 路槽施工原始记录 D-19 路堑施工原始记录 D-20 路面基层施工原始记录 D-21 沥青(渣油)路面施工原始记录 D-22 水泥路面施工原始记录 D-23 真空吸水记录表 D-24 混凝土施工记录 D-25 预应力张拉(后张法)记录 D-26 预应力张拉记录(两端张拉) D-27 构件压浆记录 D-28 隧道压浆记录 D-29 沉井下沉施工记录 D-30 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表 D-31 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汇总表 D-31-1路面压实度检测汇总表 D-32 路槽、路面基层、面层弯沉值检测汇总表D-33 路面平整度检测汇总表 D-33-1平整度检测汇总表 D-34 预应力张拉记录报告汇总表

D-35 平面位置检查记录表 D-36 水准测量记录表 D-37 厚度检测记录表 D-38 高程及横坡度检测记录表 D-39 边坡坡度检测记录表 D-40 平整度检测记录表 D-41 锚杆(或小导管)钻孔记录表 D-42 锚杆(或小导管)注浆施工记录表 D-43锚索钻孔记录表 D-44 锚索制作记录表 D-45 锚座施工制作记录表 D-46 锚索灌浆记录表 D-47 预应力锚索张拉记录表 D-48封锚记录表 D-49 厚度检测汇总表 D-50级配碎石底基层混合料配合比组成计算校核表

原始记录表(目录及1-23)

第二章(2)原始记录表 原记表1、挖孔桩记录表 原记表2、挖孔桩终孔后灌注砼前检查记录表 原记表3、挖孔桩砼灌注记录表 原记表4、钻孔桩记录表(填表时注意:表中备注栏中写明挖(钻)孔过程中地质情况) 原记表5、钻孔桩终孔后灌注砼前检查记录表 原记表6、钻孔桩砼灌注记录表 原记表7、预应力张拉记录表(一) 原记表8、预应力张拉记录表(二) 原记表9、预应力粗钢筋张拉记录表 原记表10、预应力钢筋冷拉记录表 原记表11、预应力砼构件压浆质量检验单 原记表12、预应力张拉记录报告汇总表 原记表13、平整度、宽度、坡度检查记录 原记表14、路面厚度记录表 原记表15、高程成果记录表(路基、路面) 原记表16、纵断面中线高程成果记录表(路基、路面) 原记表17、高程成果记录表 原记表18、高程记录表(侧边沟沟底、平台、护坡顶面) 原记表19、弯沉汇总表(路基、油面面层、路面基层、路面底基层)原记表20、桩基地质情况柱状图 原记表21、混凝土浇筑施工记录表 原记表22、清理与掘除检查记录表 原记表23、掺灰土填筑原始记录表 原记表24、隧道压浆记录表 原记表25、明洞回填检查记录表 原记表26、明洞外贴式防水层检查记录表

原记表27、隧道开挖地质监测记录表 原记表28、隧道洞身开挖检查记录表 原记表29、隧道喷射砼钢筋网安装检查记录表 原记表30、隧道洞身喷射砼检查记录表 原记表31、超前小导管注浆现场检查记录表 原记表32、大管棚施工现场检查记录表 原记表33、隧道SYS排水半管检查记录表 原记表34、隧道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 原记表35、周边收敛测试记录表 原记表36、收敛数据回归分析图 原记表37、拱顶下沉记录表 原记表38、拱顶下沉测量计算表 原记表39、拱顶下沉数据回归分析图 原记表40、隧道边墙基础检查记录表 原记表41、隧道仰拱底基础检查记录表 原记表42、钢拱支撑(格构梁)构件加工检查记录表原记表43、隧道钢拱支撑(格构梁)安设检查表 原记表44、衬砌钢筋安装检查表 原记表45、模板安装检查记录表 原记表46、隧道预注浆检查记录表 原记表47、隧道洞身塑料板防水层检查表 原记表48、隧道模筑混凝土拆模后检查记录表 原记表49、隧道仰拱底混凝土拆模后检查表 原记表50、隧道洞身锚杆检查记录表 原记表51、隧道模筑混凝土渗漏水检查表 原记表52、隧道成洞洞身检查记录表 原记表53、隧道防排水设施安装检查记录表 原记表54、隧道排水管安设检查表

原始记录填写规定

原始记录填写规定版本:xx 1目的 规范记录填写,确保记录真实、可靠、填写规范、及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广州熵能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各子公司所有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健康安全体系记录。3职责 4 4.1 4.1.1 4.1.2 4.1.3 4.1.4 “N/A 期;

原始记录填写规定版本:xx 4.1.5内容与前项相同时应重复填写,不得用“……”,或“同上”“同左”“→”等简写方式表示; 4.1.6 记录的中文日期书写:按年、月、日的顺序书写,可以使用如下格式:2018年09月29日,2018.09.29; 4.1.7 记录的时间书写可以使用以下两种方式:例如,上午8 点45 分应写成:08:45;下午4 点30 分应写成:16:30; 4.1.8 记录签名应使用在日常签名样式,不得随意变化; 4.2原始记录的更改要求 4.2.1原始记录不得任意撕毁或随意涂改,需要更改时,应用一条或两条横线划去被修改内容(要使原数据仍可辨认),在旁边记录完整的正确内容并签名日期(必要时需备注修改原因); 4.2.2原始记录只能由原始记录者更改,他人不得随意更改 4.3 禁止以下行为 4.3.1 禁止伪造、编造数据; 4.3.2 禁止随意修改他人填写的数据,若需要修改需在旁边备注原因并签名; 4.3.3 禁止修改已经经过批准生效的受控文件,若有临时改动或编辑错误,更改后需要签名并备注原因,之后尽快将文件升版; 4.3.4 禁止代替别人签名; 4.3.5 禁止使用非受控文件记录生产/实验/分析等原始数据,如个先将数据记录在个人笔记本、草稿纸或者便利贴,然后再誊抄在至生效文件中 5相关文件 N/A 6 记录 N/A

1电梯主要功能检查试验记录表(2层2站)课案

电梯主要功能检查试验记录表 表E7-1 编号: 工程名称独山大学城师院一期工程1#食堂1号电梯日期年月日序号检验项目检验内容及其规范标准要求检查结果 1 基站启用、关闭开关专用钥匙,运行、停止转换灵活可靠合格 2 工作状态选择开关操纵盘上司机、自动、检修钥匙开关,可靠合格 3 轿内照明、通风开关功能正确、灵活可靠、标志清晰合格 4 轿内应急照明自动充电、电源故障时自动接通,大于1w∕h合格 5 本层厅外开门按电梯停在某层的召唤按钮,应开门合格 6 自动定向按先入为主的原则,自动确定运行方向合格 7 轿内指令记忆有多个选层指令时,电梯按顺序逐一停靠合格 8 呼梯记忆、顺向截停记忆厅外全部召唤信号,按顺序停靠应答合格 9 自动换向全部顺向指令完成后,自动应答反向指令合格 10 轿内选层信号优先完成最后指令在门关闭前轿内优先登记定向合格 11 自动关门待客完成全部指令后,电梯自动关门,时间4~10s 合格 12 提早关门按关门按钮,门不经延时立即关门合格 13 按钮开门在电梯未启动前,按开门按钮,门打开合格 14 自动返基站电梯完成全部指令后,自动返基站合格 15 司机直驶司机状态,按直驶钮后,厅外召唤不能载车合格 16 营救运行电梯故障停在层间时,自动慢速就近平层合格 17 满载、超载装置满载时载车功能取消;超载时不能运行合格 18 轿内报警装置应采用警铃、对讲系统、外部电话合格 19 最小负荷控制(防捣乱)使空载轿厢运行最近层站后,消除登记信号合格 20 门机断电手动开门在开锁区,断电后,手扒开门的力不大于300N 合格 21 紧急电源停层装置备用电源将电梯就近平层门无此项 22 集选、并联及机群控制按产品设计程序试验合格 参加人员签字建设(监理)单位 安装单位宜昌中巨电梯有限公司 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工长

液质原始记录表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检测(回收)原始记录 样品编号检测日期室温℃分析天平感量: g;编号:XNJ- 样品 状态检测前 样品名称检测地点湿度%检测依据检测后 检测仪器型号:;编号:;离子化模式:;扫描方式:;脱溶剂温度:℃;离子源温度: ℃;毛细管电压: kv ; 气体流量:N2 L/hr ;Ar ml/min;锥孔气流量: L/hr;色谱柱:;柱温: ℃;流动相:A B ;梯度洗脱:;流量: mL/min 提取液体积V1 mL 取液体积 V2 mL 定容体积 V3 mL 样品进样量 V4μL 标样进样量 V5μL 检测项目 空白峰面积A1 回收峰面积A 回收率X(%) 混合标液浓度ρ(ng/mL ) 添加浓度ρ1(ng/mL ) 混合标液浓度ρ(ng/mL ) 图谱号空白:;回收:计算 公式 ρ×V1×V3×(A-A1)X(%)= —————————————— ρ1×V2×A s×m 称样量g 空白m1:;回收m2: 备注:标液配制日期 检测人:校核人:审核人: 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

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检测原始记录 检测人: 校核人: 审查人: 日 期: 日 期: 日 期: 检测日期 室温 ℃ 分析天平 感量: g ;编号: XNJ- 样品状态 检测前 检测地点 湿度 % 检测依据 检测后 检测项目 检出限(mg/kg ) 检测仪器 型号: TQD ;编号 : ;离子化模式 : ES + ; 扫描方式: MRM ; 色谱柱: C 18 ; 1.7μm;2.1×100mm 柱温: ℃; 离子源温度: ℃; 毛细管电压: Kv 脱溶剂温度: ℃ 流动相:A B ;梯度洗脱: ; 流量: mL/L ; 气体流量:N 2 L/hr ; Ar mL/min ; 锥孔气流量: L/hr ; 加液体积V 1 mL 取液体积V 2 mL 定容体积V 3 mL 样品进样量V 4 μL 标准进样量V μL 样品编号 样品名称 检出参数 试样质量/ 体积m(g)/V(mL) 混标浓度ρ(mg/L ) 标准峰面积A 样品峰面积A 1 测定值ω(μg/kg) 标样中离子相对丰度% 样品中离子相对丰度% 允许相对偏 差-判定 图谱号 计算公式 A ×V 1×V 3×V 5×ρ W (μg/kg )= —————————— A S ×m ×V 2× V 4 样品空白图谱号: 对应标准图谱号: 备注: 标液配制日期

药材检验原始记录样本

XXXXX药业(饮片) 原药材检验报告单检验单号:

XXXXX药业(饮片) 原药材检验记录 检验单号: 【性状】 结果:【鉴别】(1)显微鉴别

横截面: 结果: 粉末: 结果: (2)薄层鉴别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粉末1g,加乙醇15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5ml使溶解。 对照药材、对照品溶液配制:取菊花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绿原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O.5mg的溶液。 温度:(℃) 相对湿度:(%) 展开剂:三氯甲烷-丙酮-甲醇-5%浓氨试液 (6:1:1:0.1) 薄层板:硅胶G 显色剂:稀碘化铋钾试液 灯光:白光、紫外光灯(365nm) 展距:(cm)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对应的位置

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S1为对照药材(对照品为中检所提供编号为) S2为对照品(对照品为中检所提供编号为) T为样品 结果: 【检查】杂质不得过XX % (附录IX A) 杂质称重: g 杂质计算结果为:% (标准规定不得过XX %) 结果: 膨胀度应不低于4.0(附录IX O) 温度:(℃)相对湿度:(%) 电子天平型号:CP214 溶剂:水 样品编号1# 2# 3# 干燥品称重:g g g 第一次样品膨胀后体积:ml ml ml 第二次样品膨胀后体积:ml ml ml (两次差异不超过0.1ml) 膨胀度计算结果为:(标准规定不低于4.0) 结果: 水分不得过12.0% (附录ⅨH 第一法)。 温度:(℃)相对湿度:(%)

烘箱型号:DHG-91012SA型电子天平型号:CP214 样品编号1# 2# 第一次称量瓶干燥(105℃3h) (g)(g)第二次称量瓶恒重(105℃1h) (g)(g)样品称重(g)(g)第一次称量瓶+样品干燥(105℃5h) (g)(g)第二次称量瓶+样品恒重(105℃1h) (g)(g)水分计算结果为:(%)(标准规定不得过12.0%) 结果: 总灰分不得过4.0%(附录ⅨK) 温度:(℃)相对湿度:(%) 马福炉型号:SX2.5-10 电子天平型号:CP214 样品编号1# 2# 第一次坩锅称重(600℃3h) (g)(g)第二次坩锅恒重(600℃0.5h) (g)(g)样品称重(g)(g)第一次坩锅+残渣称重(600℃3h) (g)(g)第二次坩锅+残渣恒重(600℃0.5h) (g)(g)总灰分计算结果为:(%)(标准规定不得过4.0%) 结果:

d原始检查记录表

附录D 原始检查记录表 1、圬工砌体基础基底检查证 2、钻(挖)孔桩终孔后灌注混凝土前检查记录 3、圬工砌体基础工程检查报告表 4、桥涵明挖扩大基础查证 5、挖孔桩(墙)基础验收报告 6、桥涵墩(台)检查证 7、钢筋工程中间检查报告表 8、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成品检查证 9、混凝土构件(产品)检验记录 10、压实度检测表(核子密度仪) 11、压实度检测表(灌砂法) 12、压实度检测表(环刀法) 13、路基填方分层压实资料汇总表 14、回弹弯沉值检测表 15、高程、宽度、厚度表 16、圬工砌体施工原始记录 17、路堤施工原始记录 18、路槽施工原始记录 19、路堑施工原始记录 20、路面基层施工原始记录 21、沥青(渣油)路面施工原始记录 22、水泥路面施工原始记录 23、真空吸水记录表 24、混凝土施工记录 25、预应力张拉(后张法)记录

26、预应力张拉记录(两端张拉) 27、构件压浆记录 28、隧道压浆记录 29、沉井下沉施工记录 30、水下混凝土灌注记录表 31、路基、路面压实度检测汇总表 32、路槽、路面基层、面层弯沉值检测汇总表 33、路面平整度检测汇总表 34、预应力张拉记录报告汇总表 35、隧道锚喷支护施工记录 36、隧道现场监控量测记录表37、隧道施工观测记录表 D—1 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 圬工砌体基础基底检查证 承包单位:中铁十九局东洋河大桥项目部合同号: 监理单位: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监理中心编号:

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 注:1、该表用于各种圬工砌体及桥涵工程; 2、桥涵及大、中型构造物须附照片。 D—2 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 钻(挖)孔桩终孔后灌注混凝土前检查记录 承包单位:中铁十九局东洋河大桥项目部合同号: 监理单位: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监理中心编号:

化验室各类原始记录簿表格

实用文档 检测任务通知单 样品编号样品名称检验性质要求完成时间月日原料组成执行标准样品室负责人 检测项目分析方法养分含量%承检者任务完成时间承检者签字 样品制备要求 备注 经办人:任务通知日期:年月日

样品领取、返还登记表 表07 编号样品名称领样人领用日期样品用量返还人返还时间样品保管人备注注:一律用签字笔或钢笔黑体字填写。

试剂使用台帐 表08 试剂名称(纯 度) 试剂 用途领用人时间保管人备注领用量返还量 说明:一律用签字笔或钢笔黑体字填写。

称量瓶.坩埚恒重原始记录 表10 恒重日期天平编 号 干燥时 间 烘干温 度℃ 容器编号 测定次数 12345

标准溶液标定原始记录 表11 被标定溶液名称及配制浓度基准物(液)名称 及浓度 标定方法依据计算公式 标定日期年月日温度℃湿度%天平(基准液滴定管)编号被标定溶液滴定管编号 简要标定操作 过程 重复测定次数基准物质 量m (g) 或基准液 体积ml 起 始 读 数 ml 最 后 读 数 ml 滴定 管补 正 ml 空 白 补 正 ml 温度 补正 ml 真实 体积 V ml 被 标 液 浓 度 mol/L 平 均 值 mol/L 最 后 定 值 mol/L 标定1 2 3 4 复标1 2 3 4 标定质量控制方法允差实标误差结论 备注 标定人:复标人:审核人:

水分含量测定原始记录 (烘箱法) 表14样品名称样品编号检验性质 检验依据检验日期年月日 天平编号烘箱编号室内温度℃,湿度% 真空度MP a烘箱温度干燥时间分 测定次数 项目 1234干燥前称量瓶+试样m2g 干燥前称量瓶m3g 干燥前试样质量m=m2-m3g 干燥后称量瓶+试样m4g 干燥后试样的质量m1=m4-m0 g 计算结果H2O % 平均值H2O % 计算公式:H2O%=m-m1 ×100 m 空称量瓶恒重记录1234 平均重m0 检验人:复合人: 日期:日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