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火控系统

坦克火控系统
坦克火控系统

坦克火控系统

在这节坦克纵横中,老师讲解了坦克火控系统。主要包括1、发展历程2、发展现状3、技术发展趋势4、未来前景之强。

首先,老师先讲解了火控系统的概念并分析了其作用。火控系统概念就是控制坦克武器(主要是火炮)瞄准和发射的系统,主要用以缩短射击反应时间,提高首发命中率。

紧接着,老师讲述了其发展历程。火控系统分为第一代火控系统,第二代火控系统,第三代火控系统以及第三代半火控系统。而火控系统最早引起重视是在两伊战争中,虽然伊拉克坦克的数量多,炮弹口径大,但是火控系统跟北约坦克的差太多,导致其坦克部队的全军覆没。我国现在也非常重视火控系统的研制,现在99式坦克、96式坦克的火控系统均是第三代半的火控系统,位于世界前列,而现在能研制第三代半火控系统的国家不超过15个。

而后,老师介绍了火控系统的的发展现状,以几款现在世界上最先进的坦克为例,对火控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如德国“豹”2A6、美国M1A2SEP、法国"勒克莱尔"中国99式坦克以及日本90式坦克等先进坦克。现在火控系统主要集中于快速发现、捕获和识别目标(猎-歼功能);反应时间短,大约在7-10秒;远距离(2000-4000米)射击首发命中率高;坦克行进间能射击固定或运动目标;全天候和夜间作战能力强;操作简便,全数字化系统,可靠性高;配有自检系统,维修简便等方面。老师还让我们看了一些关于坦克比赛的视频,让我们更加了解了火控系统的作用。

再接着,老师着重于讲述了中国先进坦克的火控系统并总结了其发展趋势。比如,之后的火控系统会更加智能化,甚至会出现无人驾驶的坦克。研制更加灵敏的热像仪,而现在有些国家已着手研制第二代凝视焦平面阵列热像仪。然后老师分析了当今世界局势以及若发生战争,坦克起到的作用来向我们展示了坦克火控系统的未来前景。研究出先进的火控系统不仅能够在战争中位于不败之地,还可以出售安装该系统的坦克以赚取利润。老师还为我们讲述了中巴关系以及中国对巴基斯坦所提供的帮助,可以说巴基斯坦是我们打开武器市场的门户。

最后,老师以回答学生问题的方式结束了这节课。听了这节课,让我们获益匪浅,对坦克的认识又进了一步。

基于智能数控系统的工业APP平台测试床介绍

工业互联网案例 基于智能数控系统的工业 APP 平台测试床介绍

引言/导读 沈机(上海)智能系统研发设计有限公司(以下称“沈机智能”),由沈阳机床集团于2015 年投资创建,致力于面向机床行业的运动控制技术及云制造技术的产品研发和技术储备。沈机智能前身为沈阳机床(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以下称“沈阳机床上海研究院”),历时7 年完成了i5 数控系统的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并推出自主品牌伺服驱动器(HSHA 系列产品)和智能工厂管理软件(WIS 系统软件)。 沈机智能在完成i5 运动控制核心技术的研发与i5 数控系统的产业化之后,进一步提出社会化的开发思路,将i5 运动控制核心技术进行模块化封装,以平台形式向数控行业产业链上下游的参与方(包括大中小型制造企业、装备供应商、个体开发者、创客等)开放,为数控技术在各个垂直领域的应用与推广打造通用的工业APP 开发、应用与分享的平台。该平台于2017 年11 月向全世界发布,即被业界所熟知i5OS 工业操作系统(简称为 “i5OS”)。 一、关键词 i5OS、运动控制、工业APP 平台、安全 二、发起公司和主要联系人联系方式 沈机(上海)智能系统研发设计有限公司 — 2 —

三、合作公司 智能云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四、测试床项目目标和概述 基于i5 智能数控系统的工业APP 平台测试床项目是围绕数控行业各个垂直领域对于智能化数控技术的需求而提出的云端协同解决方案。沈机智能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i5 智能数控系统,向数控行业的装备制造商、大中小型制造企业、个体开发者、创客等提供运动控制底层技术支撑,以开放的接口和APP 开发平台,为其提供工业APP 的开发、测试及应用环境,使其能够基于i5 运动控制核心技术,快速开发各自领域内的工业APP;同时,测试床项目为成熟的工业APP 提供软件托管服务和交易商城,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工业 APP 的交易、授权、应用与产权保护提供保障服务,促进工业APP 在行业内分享与复用。本测试床项目的目标是以i5 运动控制技术为基础,打造数控行业各个垂直领域通用 的工业APP 开发与应用平台,帮助行业知识与诀窍以工业APP 的形式沉淀,形成各个细分行业(如激光雕刻、激光打标、锂电池加工、机械手控制等等,见图1:i5OS 相关行业)丰富的工业APP 库,并提供可靠的工业APP 交易服务,使行业知识和诀窍可在其相关的行业领域得到快速复用。 图 1 i5OS 相关行业 — 3 —

浅谈坦克世界反坦克的使用方法

浅谈坦克世界中反坦克的使用方法 在坦克世界中反坦克是一种具有出色的隐蔽性与穿甲能力的战车,其所配备的反坦克炮具有相当好的瞄准杀伤力,在坦克家族中没有任何一种坦克可以与之相媲美,故名坦克杀手。 反坦克走了五条路子:一条是苏系的704之路,一条是美系T95之路,一条是美系T30之路。No1. 拿苏系的704来说吧其机动性能好,跑得相对较快,隐蔽性在反坦克中居中,火炮威力相当大,能击穿任何同等级的坦克,几乎在2-3炮就能干掉一个比自己高出2级的坦克,但是704的皮相当薄很多小车都能击穿他皮薄神炮车。No2. T95的隐蔽性很好,皮厚的让人无话可说,在同级坦克中能从正面击穿他的寥寥无几,但其行驶速度相当相当的慢,火炮威力一般,是典型的皮厚龟速车。No3. 美系T30最大的特点就是旋转炮塔装有T95的火炮移动速度一般,炮塔转动速度很慢,但其优点仍然是不用转动车身就可以进行移动火炮。No4. 猎虎这类是介于704与T95之间的反坦克车性能具于两者之间,皮没有T95厚,跑得比95快,炮没704猛但皮比704厚。No5. 以连发出名的法系福熈之流当然也要继承其优点但是连发的必然结果是炮弹威力减小一点。针对反坦克的特点我们可以采用很多战术。 反坦克主要战法有三种:与其他战车一样反坦克可以用来进攻,可以用来防御,更可以用来蹲点。 第一,进攻。与其他坦克一样反坦克也会进攻。但不同的是反坦克的进攻有独特的一面。就是利用其优秀的隐身性选择独特路线进行

1、潜伏进攻,这种打法是其他很多隐身性不好的坦克所不具备的。潜伏进攻一定要选好路线,就是采用绕行的方法避开雷达性能比较好的车防止被发现,利用密林土坡等障碍物做掩体进行突防,其目标是不被发现绕到对方防御阵地之后打击敌人后方的火炮阵地或者突防后从敌后方进攻敌人让敌人腹背受敌。这要求我方战车尽量提高隐蔽性,可以安装防护网以增加静止被发现的概率(关键的时候可以静止避开从旁边经过的敌方坦克而不被发现),也可一通过训练车员的隐蔽技能来实现。因此战车的隐蔽性与路线的选择是隐蔽突防的关键(其中路线的选择虽能考研坦克驾驶员的战场分析能力,它要求驾驶员考虑地图特点、对方坦克型号、对方驾驶员的作战意图心理等等)。 2、跟随大部队进攻。跟在大部队后面利用友军坦克或者障碍物(重坦或者其他皮厚坦克)为掩护配合打击敌人,这是发挥反坦克火炮优势的打法,特别是像苏系704之流,火炮猛地可怕,皮薄的可怜。利用对方坦克装弹的时机上去给他一炮对方装完弹我就退回来躲到重坦后面或者石头后面,这相当萎缩的打法有时候效果很好。 第二种,防御。像乌龟似得T95速度慢的可怕,在我方阵地上找个掩体或者隐蔽物躲着像狙击手一般伺机给出现在视线内的坦克以火力打击是份悠差。 当然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用什么样的战车也没有固定要求并不是T95只用来防御。(T95虽然速度慢但是其隐蔽性是所有反坦克车中相当不错的一款再加上皮厚用他来突防一旦成功心理上能很大的震撼对方,有时候可以瓦解敌人的斗志(如果在势均力敌的情况下突

世界上最变态的超级巨型坦克:有的一炮能干沉军舰

世界上最变态的超级巨型坦克:有的一炮能干沉军舰 八号坦克鼠式 为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设计的超重型坦克。恐怕也是最著名的超重型坦克。因此做重点介绍。 研发历史 德国开发超重型坦克的历史从1941年克鲁伯(Krupp)公司以掳获的苏联T-35坦克作为研发蓝本为开端,所以到了隔年克鲁勃公司提出“虎鼠式”(Tiger-Maus, VK7001)重型坦克以及七号狮式坦克(PzKpfw VII L?we, VK7201)。不过计划在同年3月初就被取消,但是研发的经验与技术却为后来的重型坦克做了准备。 1942年3月中旬后,保时捷车厂收到一份合约,要求制作新款100吨重的205型VK10001保时捷坦克(Panzer - VK10001 / Porsche Type 205)。4月中旬的时候德国陆军补充要求新坦克载弹量应高达100发,5月时在阿道夫·希特勒的亲自要求下,斐迪南·保时捷教授(Professor Ferdinand Porsche)与克鲁伯公司的穆勒博士(Dr. Muller)开始合作进行整个计划;希特勒还要求坦克应重达120吨,坚不可摧,并且无坚不摧,

搭配高性能的60或者72倍径的坦克炮。研发的结果造就八号坦克鼠式(Panzerkampfwagen VIII Maus)成为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设计的最重型坦克,也是全世界到目前为止最重型坦克纪录保持者。鼠式坦克不仅仅是完成设计,并且到达产制完成的阶段,一共有两辆原型车问世。 经过设计后的八号坦克的车身为10.1米长,3.67米宽和3.66米高,重达188吨(最初设想重达100吨),可以容纳5至6个乘员。它的主要武器为1门128毫米KwK 44 L/55大炮、75毫米KwK 44 L/36.5同轴副炮,并且以60-240毫米的装甲护身。保时捷答应在1943年5月时会先生产出原型车辆,并且在交付原型车后每月生产五辆。德国原本预计生产约150至200辆八号坦克,但直至二战结束时一共只生产了9辆,其中只有2辆竣工。 1942年4月时原型车最初被称为“猛犸象”(Mammut),不过1942年底又被更名为“M?uschen”(小老鼠),1943年2月时确定命名为“Maus”(老鼠)。八号坦克的底盘、火炮和炮塔由克鲁伯公司负责制造,而组装则由埃克特公司(Alkett)负责。 武装

智能材料及其发展

智能材料及其发展 1.材料的发展 材料是人类用于制造物品、器件、构件、机器或者其他产品的物质,是人类生活、生产的基础,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与信息、能源并列为人类赖以生存、现代文明赖以发展的三大支柱。材料也是人类进化的标志之一,一种新材料的出现必将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从人类出现,经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一直到21世纪,材料及材料科学的发展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文明的进步。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材料大致经历了一下五个发展阶段。 1)利用纯天然材料的初级阶段:在远古时代人类只能利用纯天然材料(如石头、草木、野兽毛皮、甲骨、泥土等),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旧石器时代。这一阶段人类只能对纯天然材料进行简单加工。 2)单纯利用火制造材料阶段:这一阶段跨越了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它们风别已三大人造材料为象征,即陶、铜、铁。这一时期人类利用火来进行烧结、冶炼和加工,如利用天然陶土烧制陶、瓷、砖、瓦以及后来的玻璃、水泥等,从天然矿石中提炼铜、铁等金属。 3)利用物理和化学原理合成材料阶段:20世纪初,随着科学的发展和各种检测手段及仪器的出现,人类开始研究材料的化学组成、化学键、结构及合成方法,并以凝聚态物理、晶体物理、固体物理为基础研究材料组成、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出现了材料科学。这一时期,人类利用一系列物理、化学原理、现象来创造新材料,这一时期出现的合成高分子材料与已有的金属材料、陶瓷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构成了现代材料的三大支柱。除此之外,人类还合成了一系列的合金材料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如超导材料、光纤材料、半导体材料等。 4)材料的复合化阶段:这一阶段以20世纪50年代金属陶瓷的出现为开端,人类开始使用新的物理、化学技术,根据需要制备出性能独特的材料。玻璃钢、铝塑薄膜、梯度功能材料以及抗菌材料都是这一阶段的杰出代表,它们都是为了适应高科技的发展和提高人类文明进步而产生的。 5)材料的智能化阶段:自然界的材料都具有自适应、自诊断、自修复的功能。如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能在没有受到毁灭性打击的情况下进行自诊断和修复。受大自然的启发,近三四十年的研发,一些人工材料已经具备了其中的部分功能,即我们所说的智能材料,如形状记忆合金、光致变色玻璃等。但是从严格意义上将,目前研制成功的智能材料离理想的智能材料还有一定的距离。 材料科学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超纯化(从天然材料到复合材料)、量子化

智能检测系统

1.智能检测装置:主要形式:智能传感器、智能仪器、虚拟仪器和智能检测系统; 2.非电量检测:温度检测(热电式传感器,光纤温度传感器,红外测温仪,微波测温仪)压力检测(应变式压力计,压电式压力计,电容式压力计,霍尔式压力计)流量检测(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传感器,光纤漩涡流量传感器)物位检测(电容式液位传感器,超声波物位传感器,微波界位计)成分检测(红外线气体分析仪,半导体式气敏传感器) 3.流量检测:流量的定义为单位时间内流过管道某一截面的体积或质量,因此,流量分为体积流量和质量流量;分为:电磁流量计,超声波流量传感器,光纤漩涡流量传感器;流量检测包括:○1.电磁流量计:电磁流量计是以电磁感应原理为基础的。它能检测具有一定电导率的酸碱盐溶液,腐蚀性液体以及含有固体颗粒(泥浆,矿浆)的液体流量。○2.超声波流量传感器:超声波流量传感器是利用超声波在流体中传输时,在静止流体和流动流体中的传播速度不同的特点,从而求得流体的流速和流量。○3.光纤漩涡流量传感器:光纤漩涡流量传感器是将一根多模光纤垂直的装入管道,当液体或气体流与其垂直的光纤时,光纤受到流体涡流的作用而振动,振动的频率域流速有关,测出该频率就可确定液体的流速。 4.智能仪器:就是一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单元,兼有检测、判断和信息处理功能的智能化测量仪器;按实现方式划分,智能仪器有非集成智能仪器和集成智能仪器两种形式;构成:(1).硬件:传感器、主机电路、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人机接口电路、标准通信接口;(2).软件:监控程序、接口管理程序、数据处理程序;功能:具有逻辑判断、决策和统计处理功能;具有自诊断、自校正功能;具有自适应、自调整功能;具有组态功能;具有记忆、存储功能;具有数据通信功能;特点:高精度、多功能、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高分辨率、高信噪比、友好的人机对话能力、良好的网络通信能力、自适应性强、高性价比;发展趋势:多功能化、智能化、微型化、网络化; 5. 非集成智能仪器:也称为微机嵌入式智能仪器,即将传统的传感器、单片机或微型计算机、模拟量输入输出通道、标准数据通信接口、人机界面和外设接口等分离部件封装在一起,组合为一个整体而构成;特点:一般为专用或多功能产品,具有小型化、便携式、低功耗、易于密封、适应恶劣环境、低成本; 6.虚拟仪器:以通用的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为依托,增加必要的硬件设备,通过计算机软件使其具备各种仪器的功能;由信号采集与控制单元、数据分析与处理单元、数据表达与输出单元等三大部分组成。特点:增强了传统仪器的功能、软件就是仪器、自由定义仪器,仪器开放灵活、开发费用更低,技术更新更快; 7.虚拟仪器总线:VXI总线将传统的消息基仪器和寄存器基仪器统一在同一环境下,不仅为各个仪器模块提供了定时和同步的能力,而且还提供了开放的,标准化的高速处理器总线。使用户开发虚拟仪器更为灵活,效率更高,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和高性能。 8.现场总线:一种安装在制造和过程区域的现场设备/仪器与控制室内的自动控制装置/系统之间的一种串行、数字式、双向传输和多种分支结构的通信网络;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控制技术的综合与集成。含义表现在六个方面:(1)现场通信网络与信息传输的数字化(2)现场设备的智能化与互连(3)互操作性(4)分散功能块(5)通信线供电(6)开放式互连环境;现场控制总线的特点和优势:特点:(1)1对N结构减少传输电缆、节约硬件设备(2)可靠性高(3)可控性好(4)互换性好(5)互操作性好(6)分散控制(7)统一组态;优势:(1)增强了现场级信息集成能力(2)开放式、互操作性、互换性、可集成性(3)系统可靠性高、可维护性好(4)降低了系统及工程成本;现场总线通信协议一般由底层到上层可分为现场设备层、过程监控层和企业管理层三个层次。现场总线的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三种:(1)星状结构(2)树状结构(3)环状结构;现场总线的数据通信模式有三种:对等式、主从式、客户/服务器式。典型的现场总线:(1)CAN(控制局域网)(2)Lon Works(局域操作网)(3)Profibus(过程现场总线)(4)HART(5)FF(6)Ethernet(工业以太网)

“竞技场”-E主动防护系统

“竞技场”-E主动防护系统 主动防护系统是坦克装甲车辆的"保护神"。正如俄罗斯厂商广告词中所说,"假如您珍视您的装甲车辆和乘员,您就需要竞技场(Arena)-E主动防护系统。"俄罗斯研制的"竞技场"-E主动防护系统属俄罗斯第二代主动防护系统,它能够用来可靠地保护坦克装甲车辆免遭地面和空中发射的反坦克导弹、火箭弹以及无坐力炮弹等反坦克弹药的袭击。"竞技场"-E主动防护系统由下列3部分组成:探测与操纵装置、杀伤武器和技术保养用的检验装置。探测与操纵装置由雷达站、计算机、操纵台(车长用)和指令转换部件组成;杀伤武器包括防护用弹药和若干组定位的发射管。 "竞技场"-E主动防护系统的主要特点如下: ●采用能对整个防护区域进行瞬间搜索的多功能雷达,探测和跟踪目标; ●用反应极其迅速和定向作用很强的防护弹药来瞄准和击毁来袭的反坦克弹药,包括反坦克导弹、火箭弹和无后坐力炮弹等; ●一旦打开车长控制面板上的系统开关后,系统就开始自动运行,因此,可以减轻乘员的负担,让乘员可专心地执行其主要战斗任务;

●能全天候24小时连续工作,无论车辆行进间和炮塔旋转中,都能连续不断地搜索和拦截来袭目标; ●水平防护扇区为220o~270o,随着炮塔的不断转动,这一防护扇区的防护方向也在不断改变;该系统能防车辆的正面和两侧,并且在对纵深防御之敌进行攻击时,它能防敌以任何射角射来的弹药; ●伴随步兵危险区半径只有20m~30m;在拦截来袭反坦克弹药时,对车辆外部设备,如瞄准镜、机枪及本系统的构件等不会造成意外破坏; ●具有很高的抗干扰能力,在战斗勤务和作战行动中,系统不会因偶然因素自行运行,因此,系统安全可靠,不会发生拦截弹走火造成误伤; ●能够区分低速飞行的目标(如反坦克导弹、火箭弹以及无坐力炮弹等)与子弹、炮弹破片和一切对自己构不成威胁的目标; ●系统模块化设计和设备可拆卸的特点,使该系统适合于安装在各种类型的主战坦克和步兵战车上。 在战斗模式下,雷达开始搜索和探测来袭的反坦克目标;系统自动分析所有目标信号数据,在发现低速运动目标接近50m距离之内后,雷达对目标转入跟踪模式,判断来袭反坦克弹药是否会击中该系统所保护的坦克装甲车辆,如果判断有可能击中,雷达则收集目标的精确运动数据,输入计

自动化测试平台解决方案V0

Smart Robot自动化测试解决方案

目录

1.面临的问题 1.1.智能移动设备的软件系统和硬件方案的复杂组合,导致APP 实现多机型兼容难度大,投入大。 1.2.敏捷开发、迭代开发,产品追求快速上线,导致回归测 试、可靠性测试等任务重,无法有效应对测试工作量波 峰。 1.3.A PP开发框架多、开发人员能力不足导致安全漏洞突出 1.4.软件硬件设计交叉影响,性能优化难度加大。 2.自动化测试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为解决移动应用开发商面临的以问题,结局方案设计如下。可全面解决移动应用开发面临的兼容性问题、安全性问题、测试工作量波峰、用户体验问题,并全程为移动应用的开发保驾护航。 整体解决方案 兼容性测试系统:智能源码扫描,即通过解析APK文件,将源码与问题特征库自动比对,查找兼容性问题,并自动生成测试报告。 SMART平台,实现被测设备管理+测试用例制作、管理、自动化执行、并生成测试报告。可实现APP的定制用例的多机自动化运行、适配性测试、功能及UI测试; 安全监控系统:监测系统文件变化、监测数据流量、耗电情况、监控非法用户行为等。

性能测试系统:通过专业的自动化测试设备(硬件工具),测量流畅度卡顿数据、量化响应时间指标,为研发人员提供毫秒级数据,助力改善用户体验。 3.解决方案的实现 3.1.兼容性测试系统 3.1.1.SMART 平台 SMART兼容性测试平台,提供自动化测试的解决方案,提供用例制作、管理、自动化运行、测试结果自动校验。无需人员干预即可实现各类APP自动化用例的运行,并自动生成测试报告。 3.1.1.1.测试步骤 测试步骤 a)自动化测试脚本开发 b)真机运行脚本 c)输出测试报告 3.1.1.2.测试框架 测试框架 通过手机usb接口实现对手机的控制,完成测试工具及app的下发,运行及测试结果的拉取和展示。测试工具采用lua脚本编写测试case,通过进程注入技术获取屏幕显示信息,结合Touch事件模拟,可以实现基于控件级别的复杂测试case,测试结果以Log、屏幕截图等形式输出。 3.1.1.3.SMART平台可实现的功能

世界坦克大战史!如此的疯狂!

往昔:一战德国只有被碾的份儿 据说最初坦克的设想很疯狂,这家伙真正是“陆地行舟”,身披铁甲,重达2700吨,高5层楼,装备几十门炮。可是这样一个庞然大物会压坏路面,根本就是寸步难行。后来经大幅度“减肥”,终于在1916年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款实战坦克——“马克I”型。该型坦克长8米,重28吨,装甲厚4毫米,装备2门火炮和4挺机枪,形状如同一个环绕着履带的金属盒子。为了保密,英军对外将其称为“水柜”(英文TANK),“坦克”之名就此流传。 “马克I”坦克刚刚造出48辆,就被英军司令黑格强迫在索姆河参战。48辆坦克一路上大部分在半路抛锚,最后只有10多辆参加战斗。尽管如此,这10多辆坦克发挥了惊人的效能,它们隆隆地冲向德军阵地,铁甲挡住了机枪子弹,履带把铁丝网碾平,摧枯拉朽地把德军防线冲得一塌糊涂,吓得德军仓皇逃窜。仅仅一天,这支原始坦克部队即前进了5公里,这在过去需要牺牲几万人才能得到。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对坦克的运用达到了新的高度,就是集中大批坦克为开路先锋,伴随自行火炮和摩托化步兵,勇猛突进,如尖刀般将敌军防线切开,之后继续一路扫荡,在短时间内大批摧毁、消灭敌军,此即为“闪电战”。依靠这种先进战术,德军坦克一年多里碾压大半个欧洲,一个多月便灭掉了法国。此后,苏联、美国、英国也纷纷仿效,二战成为坦克表演的舞台。数百辆、上千辆坦克的大战不时出现。几大主要参战国家,均有几款代表性的坦克为军迷所津津乐道。 德军最有代表性的无疑是“虎式”重型坦克,也就是电影《狂怒》中亮相的德军坦克。虎式重56吨,主炮口径88毫米,正面装甲厚达100毫米。装甲厚,火力猛,在二战中是所有盟军坦克的噩梦,号称一辆虎式坦克正面能对抗5~10辆T-34或谢尔曼坦克。但虎式坦克重量太大,使得其对路面要求较高,容易陷入雪地和泥泞,而高油耗又影响持续机动力。加之其单体战斗力虽强,但生产成本昂贵,故障率高,这些都制约了其应用。 苏联坦克的经典之作则是T-34中型坦克。以T-34/76为例,其重26吨,主炮口径76毫米,正面装甲相当于90毫米。虽然个体战斗力不如虎式,但T-34生产成本低,出产量高,加之越野能力强,机动性好,使得苏联能够形成T-34的坦克洪流,最终将德军摧垮。二战中T-34生产了数万辆,有力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美军的代表坦克“谢尔曼”包括多个型号,重33吨,主炮76毫米,装甲76毫米。其速度与虎式相当,但火力、防护差距颇大,因此在正面对抗中远不如德国虎式坦克。电影中三对一最后能战胜已经属于开挂了。依靠美国的财大气粗,谢尔曼在二战期间生产了差不多5万辆,除了用于美军外,还大量支持给英军、自由法国以及苏军。巴顿将军统率的就有大批谢尔曼坦克,蒙哥马利在阿拉曼也有大量美国支援的谢尔曼坦克。 二战后的局部战争中,坦克依然作为主角出场。朝鲜战争之初,金日成凭借120辆T-34横扫半岛,打得李承晚溃不成军。几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双方都出动了大量坦克,尤其在第四次中东战争里,双方数千辆坦克围绕戈兰高地展开了大规模血战。在两伊(伊

智能材料

智能材料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目录 1、智能材料的概述 1.1智能材料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1.2智能材料的构成............................................................................ 1.3智能材料的分类............................................................................ 1.4智能材料的制备............................................................................ 2、智能材料的应用领域 2.1智能材料的研究方向................................................................... 2.2智能材料在医学上的应用............................................................ 2.3智能材料在医疗方法中的应用....................................................

2.4智能材料在医学器械方面的应用................................................. 3、结束语.................................................................... 4、参考文献................................................................ 摘要本文综合评述了智能材料的研究、应用和进展。对智能材料与结构的概念进行了描述,全面总结了智能材料智能材料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 探讨了智能材料光明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智能材料;医学应用;发展 1智能材料的概述 1.1定义:智能材料(Intelligent material),是一种能感知外部刺激,能够判断并适当处理且本身可执行的新型功能材料。智能材料是继天然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人工设计材料之后的第四代材料,是现代高技术新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将支撑未来高技术的发展,使传统意义下的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之间的界线逐渐消失,实现结构功能化、功能多样化。科学家预言,智能材料的研制和大规模应用将导致材料科学发展的重大革命。 基本特征:因为设计智能材料的两个指导思想是材料的多功能复合和材料的仿生设计,所以智能材料系统具有或部分具有如下的智能功能和生命特征: (1)传感功能(Sensor)

Sd.+Kfz.+173+“猎豹”反坦克歼击车要点

Sd. Kfz. 173 “猎豹”反坦克歼击车“猎豹”中期生产型 在1942年八月三日,Waffenamt 决定使用“豹”式坦克的底盘和新开发的88mm 火炮制.造新型的突击炮/反坦克歼击车。在那时,“豹”式坦克开发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当中,于是开发新型突击炮的工作交给了克虏伯。设计和数据必须在1943年1月之前完工,原计划在1943年6月进行首车生产,1943年7月开始批量生产。在1942年10月15日,艾伯特.施佩尔决定由戴姆勒-奔驰进行进一步发展,生产将在1943年7月由奔驰在柏林的40号工厂进行。克虏伯主要负责新车的武器。在1942十一月完成了木制模型但是它的设计与最后猎豹的设计完全不同。在1943年1月5日,戴姆勒-奔驰完成了 8.8cm突击炮(8.8cm Sturmgeschutz Sd.Kfz.172) 的原型车,最终设计(后来起名猎豹)一直持续到1943五月一日才完成。在1943年五月24日, 因为奔驰公司在柏林的工厂空间有限,生产被转移到在不伦什维克中的 MIAG(Muhlenbau- Industrie AG)。在1943年六月,的1:1模型被运到 MIAG,为生产做准备。在十月20日,这个模型连同虎II和猎虎的木制模型一起在东普鲁士的Arys(Orzysz)被呈现给阿道夫.XTL。在十月下旬, MIAG生产了Jagdpanther 的第一辆原型车 (Versuchs-Jagdpanther),第二辆于11月生产出来。在十一月, 豹式坦克歼击车(schwere Panzerjaeger 8.8 cm auf Panther Sd.Kfz.173) 得到了它的名字–猎豹(Jagdpanther)。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s://www.360docs.net/doc/981775684.html,/ ] 制.造时期: 产量: 1943年12月 1 1944年1月~12月 226 1945年1月~5月 198 在测试之后,命令下达:全面生产自1943年12月开始。在不伦什瑞克的MIAG 的生产于1944年的一月开始, 在汉诺威的MNH(Maschinenfabrik Niedersachsischen-Hanover)的生产于1944年十一月开始。在此期间第三家工厂- MBA(Maschinenbau und Bahnbedarf也加入生产“猎豹”的行列。计划中每月生产150辆,但实际上最高的产量在1945年一月,生产了72辆。从1943 年12月到1945年3月,只有392 被生产出来 (底盘号从300001未知以及303001 到未知),虽然一些资料说生产持续到1945年四月,产量是413到417辆,也有说生产持续到1945年5月,产量425辆。总体来说由于盟军对两个生产中心的轰炸(MIAG 和 MNH),导致了“猎豹”产量的急剧下降。

智能材料系统结构与应用

智能材料系统结构与应用期末设计设计项目:压力触发式电灯开关 学院:电子信息与电器工程学院 专业:自动化 班级:F1503005 学号:515030910127 学生姓名:闻昊 2015年12月28日

压力触发式电灯开关 作者:闻昊 内容摘要:针对如何提高用户进入家庭时,电灯如何快捷方便的打开,从而采 用一种全新的连通电路的方式,采用压电材料,对外力的机械信号进行转换放大从而控制家用电路的连通。 关键词:传感、压电材料、放大电路、控制元件、转换 一、研究背景: 在生活在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时当你进入了家门或者宿舍之后,会发现两只手都拿着东西,很不方便去打开电灯的开关,或者电灯的开关并不在门口触手可及的地方,得抹黑向前走一小段路才能打开电灯。难免会有一些不方便之处。如果我们可以转换一种打开灯的方式,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所以急待需要一种新的电灯开关,来改变传统声控和手触的方式。那么可采用压力触发式,将开关隐藏于门口的脚垫之中,当我们一进门踩到脚垫上的时候,房间的灯就会亮起来,岂不是方便很多。 二、研究压力触发式开关的可行性与实现方案: 首先考虑压力触发的可行性,通过所学知识,压电材料可以将外力转换为电信号。压电传感器种类繁多,但传感器用压电材料主要有压电晶体、压电陶瓷和高分子材料三种。压电晶体性能稳定,居里点和机械强度高,绝缘性好,动态响应快,线性范围宽,迟滞小等,在精密测量系统和高温测量系统中常被选用;缺点是压电系数小,灵敏度低,价格昂贵。压电陶瓷是人造多晶体压电材料,其压电系数高,制造成本低,但性能不够稳定,在一般测量系统中广泛采用,高分子压电材料具有很高的压电敏感度,可以制成大面积的压电薄膜或阵列原件。那么采用高分子压电材料就可解决接收信号的问题,加上基本每家都会使用脚垫,所以可以将高分子压电材料制成压电薄膜置于脚垫之中。 接着分析如何将压电薄膜产生的信号放大从而可以控制家用电路使得灯泡亮起来。尽管压电传感器输出的电压很高,但是电流很小(最简单的一个例子就是打火机中的压电陶瓷能产生上万伏的电压,但是电流极小)。通过施加一个机械压力,压电材料产生的电荷就很少。此时的电流不足以触发一个原件。但是可以进过适当的放大,使其足够触发一个原件。 接下来最后的问题就是,需要设计出一个足够小的原件,因此不会对整体屋子装修的美观程度有影响,且在受到一定的(不是很大的)电流后,便可以触发,控制家庭电灯电路的连通,电灯可以亮起来,且这个原件也能被手动关闭,从而将电灯关上。 三、研究流程图

AT4反坦克火箭筒

AT4反坦克火箭筒 AT4(或AT-4)是瑞典绅宝波佛斯动力公司(Saab Bofors Dynamics)生产的一种单发式单兵反坦克武器,它取代了美国和NATO武器库内的M72 LAW火箭弹。绅宝在AT4的销售取得了颇为显著的成功,使它成为世界上最为普遍的反坦克武器之一。此武器设计是希望让步兵单位有能力去摧毁或瘫痪他们所遇到的装甲车辆和工事,不过对于击毁现代主力战车方面不是很有效。此武器发射器和火箭弹在制造后会先行组装好,再做为单一弹药释出,而非一武器系统,发射筒在用后抛弃。 研革 美国海军陆战队使用AT4 AT4是瑞典陆军在1960年代采用的60mm Pskott m/68(Miniman)的后继型。如同m/68,AT4是由佛伦内德飞比斯福肯公司(F?renade fabriksverken; FFV)所设计,并由他们设在瑞典卡尔诗达(Karlstad)尔圭斯斗(Zakrisdal)的工厂制造。 甚至在AT4被瑞典采用之前,它便参与了美国陆军的新型反坦克武器竞标,最后决胜者为AT4和德国的十字弓火箭筒(Armbrust),虽然对AT4很满意,美国陆军认为它的瞄准具和背带还有改善空间,在重新设计后,AT4被美军采用并称之为M136反坦克榴弹发射器(antitank grenade launcher;LAW),瑞典陆军也认同这些改善,并随后采用了美国版的AT4称之为Pansarskott m/86(Pskott m/86)。 在1990年代初,曾测试了一种130 mm纵列装药版本的AT4,此版本能贯穿任何现代主力战车(MBT)的装甲,不过计划最后因苏联解体和国防预算萎缩而取消。 操作 AT4射击中

坦克自动灭火系统

坦克自动灭火系统 跟宾馆里的灭火系统类似,火焰和烟雾传感器检测到信号,打开阀门,喷!大部分都有自动灭火装置.如俄罗斯T-72坦克,该坦克上装有自动灭火装置,当探测器感受到存在火灾信号时该装置能自动控制灭火瓶喷出灭火剂进行灭火。一些如69式中型坦克防护系统该坦克的装甲防护与59式相同,采用均质钢装甲,铸造炮塔,车内携带半自动型灭火瓶3个,手提灭火器1个,车上装有电点火烟幕筒2个。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和大战期间,一些国家的坦克上就装上了灭火设备。不过大多数是手提式灭火器,非常简陋。在战后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坦克上,普遍装上了固定灭火装置。固定式灭火装置分为手提式、半自动式和自动式三种。手提式灭火装置最简单。几个固定在坦克内的灭火瓶组成了灭火剂喷射系统,灭火瓶通过管道与装在坦克内最易着火部位的喷嘴相连接。当乘员发现坦克内起火时,迅速扳动电气开关,使灭火瓶阀开启,灭火剂从喷嘴中喷出,将火源扑灭。半自动灭火装置中,除了灭火剂喷射系统外,还装有火灾报警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由火焰感受器、音响报警器和信号灯组成。当坦克内出现火情后,报警器响,信号灯亮,向乘员报警,而灭火剂的喷射仍然由乘员手动控制。我国50年代末期列装的59式坦克上的灭火装置就是半自动的。坦克内共

有3个灭火瓶,乘员可以按下不同的按钮,对不同部位灭火。灭火剂的代号为1211,比早期的二氧化碳灭火要好得多。自动灭火装置中,除了灭火剂喷射系统和火灾报警系统外,还多了一个控制盒,盒里面装有灭火控制电路。发生火警时,控制盒在向乘员报警的同时,能按预定的程序自动启动灭火瓶,喷射灭火剂,扑灭火源。火灾报警系统中的火焰传感器,是探测火情的"耳目"。在半自动灭火装置中,多数为感温式(双金属片、热电偶等)或感烟式传感器,不过,这些传感器的反应时间比较慢,大约需要2--5秒钟才能起作用。若是油箱着火,一下子就能着起来,2--5秒钟后再来救火就来不及了。这就促使坦克设计师们想办法研制一种能在瞬间就把火源扑灭的灭火装置。于是,自动灭火仰爆装置便应运而生了。其实,自动灭火抑爆装置也是自动灭火装置的一种。不过,它反应奇快,不但能灭火,还能抑制弹药的诱爆。因而,在当代的主战坦克中,差不多都装上了自动灭火抑爆装置(简称灭火抑爆装置)。有了它,可以使坦克及其乘员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最典型的例子是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战斗。由于当时以色列的"梅卡瓦"坦克上装上了灭火抑爆装置,尽管也有坦克被反坦克武器击穿,但单车乘员的伤亡仅是其它坦克的1/2,而且没有一个坦克乘员被烧死。这在以往的任何一次坦克大战中,是根本做不到的。神奇的"眼睛"

浅谈智能材料

浅谈智能材料 智能材料的构想来源于仿生(仿生就是模仿大自然中生物的一些独特功能制造人类使用的工具,如模仿蜻蜓制造飞机等等),它的目标就是想研制出一种材料,使它成为具有类似于生物的各种功能的“活”的材料。因此智能材料必须具备感知、驱动和控制这三个基本要素。但是现有的材料一般比较单一,难以满足智能材料的要求,所以智能材料一般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材料复合构成一个智能材料系统。这就使得智能材料的设计、制造、加工和性能结构特征均涉及到了材料学的最前沿领域,使智能材料代表了材料科学的最活跃方面和最先进的发展方向。 具体来说智能材料需具备以下内涵: (1)具有感知功能,能够检测并且可以识别外界(或者内部)的刺激强度,如电、光、热、应力、应变、化学、核辐射等; (2)具有驱动功能,能够响应外界变化; (3)能够按照设定的方式选择和控制响应; (4)反应比较灵敏、及时和恰当。 (5)当外部刺激消除后,能够迅速恢复到原始状态。 智能材料又可以称为敏感材料,其英文翻译也有若干种,常用的有Intelligent material、Intelligent material and structure、Smart material、Smart material and structure、Adaptive material and structure等。 为增加感性认识,现举一个简单的应用了智能材料的例子:某些太阳镜的镜片当中含有智能材料,这种智能材料能感知周围的光,并能够对光的强弱进行判断,当光强时,它就变暗,当光弱时,它就会变的透明。 作为一种新型材料,一般认为,智能材料由传感器或敏感元件等与传统材料结合而成。这种材料可以自我发现故障,自我修复,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优化反应,发挥控制功能。智能材料可分为两大类: (1)嵌入式智能材料,又称智能材料结构或智能材料系统。在基体材料中,嵌入具有传感、动作和处理功能的三种原始材料。传感元件采集和检测外界环境给予的信息,控制处理器指挥和激励驱动元件,执行相应的动作。 (2)有些材料微观结构本身就具有智能功能,能够随着环境和时间的变化改变自己的性能,如自滤玻璃、受辐射时性能自衰减的Inp半导体等。

坦克歼击车与自行反坦克炮发展史

坦克歼击车与自行反坦克炮发展史 反坦克炮是主要用于打击坦克和其它装甲目标的火炮。它的炮身长、初速大、直射距离远,发射速度快。穿甲效力强,大多属加农炮或无后坐力炮类型。反坦克炮的弹道弧度很小,一般对目标进行直接瞄准和射击。 1916年,第一批坦克投入战场之后,在各国军队中引起极大的震动,它们纷纷研究自己的坦克和各种反坦克武器。在此后不久,法国就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种反坦克炮,起名为“乐天号”。“乐天号”反坦克炮可视为加农炮的同族兄弟,它的特点是炮管较送长,炮膛压力较大,因而其实心的穿甲弹出炮口之后,动量很大,具有足够穿透坦克装甲的能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坦克的普遍使用,各国专用反坦克炮相继问世。最早的坦克装甲厚度仅有6─18毫米。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某些中型和重型坦克的装甲厚度已达70─100毫米。同时,反坦克炮的口径也从20毫米加大至57─100毫米,而次口径钨芯超速穿甲弹,钝头穿甲弹和空心装药破甲弹等破甲威力更强的弹种的诞生,也使反坦克炮的性能得到提高。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粉碎纳粹德国的集群坦克曾装备使用了上万门反坦克炮。同时,由于在战争中后期苏联的新式坦克在火力、防护能力等方面超过了德国坦克,而德国一时难以研制和生产出在性能与数量上策与苏军相抗衡的坦克,于是将一些大口径反坦克炮安装在坦克底盘上,变牵引式反坦克炮为自行反坦克炮,并加以较厚的防护装甲,它当时被称为“强击炮”,可以打击坦克等装甲目标,也可以象坦克一样以直射火力打击步兵、掩蔽部等地面目标。 进入70年代以后,一些国家用反坦克导弹取代了反坦克炮,还有一些国家则用自行反坦克炮机动性和防护性较差的牵引式反坦克炮。后者是坦克发展的新趋势,近年来,由于安装在轮工装甲车辆底盘上的自行反坦克炮的成本只有坦克的1/3左右。其机动性又远胜过其他反坦克兵器,所以它又有东山再起之势。自行反坦克炮外形与坦克很相似,但不象坦克那样注重对步兵进行火力支持的能力,而强调反坦克威力,因而在某些国家里它又被称作“歼击坦克”。它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强击炮又有区别:“歼击坦克”火炮口径与坦克相近,装甲厚度和总重量一般比坦克大,炮塔多为固定式,比较笨重。 世界自行反坦克炮小传 自行反坦克炮,简单的说,就是能够自行机动的坦克炮,一般来说,其拥有一个中等性能的底盘、轻型装甲防御和一门大威力的坦克炮,能够在常规距离内摧毁敌方的坦克。

坦克世界-坦克类型讲解

坦克类型 轻型坦克 轻型坦克速度快,是侦察、摧毁敌方自行火炮的敢死队。 轻型坦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最重的轻型坦克仅为22吨;所有的轻型坦克的装甲都没有超过65毫米;最快时速可以达到72千米/小时,只有最灵活的中型坦克机动性能与其匹敌。由于缺乏必要的重量,轻型坦克装甲很脆弱,一般也没有强大的火力,因此玩家必须避免与中型或者重型坦克进行交火。 轻型坦克可以利用自身强大的速度和机动性,加上较小的外形,能更好的规避敌方的炮火,利用敌人防御的薄弱环节进行渗透,准确定位并摧毁他们的自行火炮。如果一辆轻型坦克面对自行反坦克炮,则可以利用快速灵活的特点,绕到其射击死角即可摧毁敌人。然而,中型坦克利用其机动性能够轻松摧毁轻型坦克,重型坦克厚重的装甲足够抵御轻型坦克的射击。因此联系上本方自行火炮,并标明这些敌人的位置,才能摧毁他们。 在战斗中或者小地图上,轻型坦克的标志为完整的绿色或红色的菱形。 中型坦克 中型坦克是比较灵活的多用途坦克,能够胜任如侦察、支援、甚至攻击等多种角色。 中型坦克之间相差很悬殊:最重的中型坦克达到67吨;装甲厚度达到120毫米(炮塔正面装甲甚至达到200毫米);最快的中型坦克能够达到60千米/ 小时的时速;中型坦克同时拥有强大的火力,通常来说要弱于重型坦克、自行反坦克炮、自行火炮。虽然大多数的中型坦克速度和机动性很优越,但更多时候,他们被用于战场支援作战。某些中型坦克可能速度比较慢,而且炮塔旋转速度缓慢,但他们拥有更厚重的装甲和先进的火炮,成为己方最有力的移动火力平台。

当本方没有轻型坦克时,中型坦克是最有效的侦察兵。在摧毁敌方侦察兵尤其是轻型坦克时,中型坦克是最有效的战士。中型坦克体形较大,与轻型坦克相比,侦察效果并不理想。但是他们大都拥有强大的机动性,能够利用敌方防御的薄弱环节,准确锁定、摧毁自行火炮。无论是侧翼包抄、还是为本方坦克提供火力支援,中型坦克依靠其出色的机动能力完全可以胜任。 进攻作战中,中型坦克一般处于本方重型坦克的后方或侧翼,在找到敌方防守薄弱点后,再进行突击。两辆一起进攻的中型坦克在面对敌方一辆重型坦克时拥有很大的优势,一辆中型坦克用来吸引敌方注意力和炮火,另一辆迂回到目标侧翼进行攻击。 当独立面对敌方重型坦克时,中型坦克可以利用自己的速度优势环绕敌人进行机动,使对方无法瞄准自己,即可以消灭敌人或者依靠本方自行火炮来对其进行攻击。总之,中型坦克的团队战斗力是非常强悍的,不应该被忽视。 在战斗中或者小地图上,中型坦克的标志是有一条45度角黑色线的绿色或红色菱形。 重型坦克 重型坦克外形庞大重量惊人,是战场上扭转战局的关键。重型装甲和强力火炮,使每一辆重型坦克都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重型坦克的装甲很厚,所以重量大,移动缓慢:最轻的重型坦克重约42吨,与最重的中型坦克相当,而最重的重型坦克重达190吨;最大时速在20千米/ 小时至50千米/小时之间;车体装甲能达到200毫米厚,炮塔装甲厚度甚至能够达到300毫米;只有自行反坦克炮和自行火炮比它的火力强。 庞大的身躯和缓慢的移动速度,使得重型坦克难以担任侦察任务。重型坦克应该率先发起正面攻击,或者抵挡敌方主力进攻。由于重型坦克速度慢,无法在战场上进行大范围的移动,难以在不同方向参与战斗。重型坦克的炮塔转动速度通常比中型坦克要慢,尽管自身很强大,但当面对快速灵活的中型坦克时,重型坦克无法快速旋转炮塔进行瞄准,这时它是十分脆弱的。因此重型坦克必须保持适当的移动,以防止被敌方多个较小且灵活的坦克所纠缠。 重型坦克尽管有着厚重的装甲,但侧面装甲就比较薄,很容易被击穿。重型坦克的玩家应该了解自己的薄弱点,并找到有效的办法加以保护。

坦克装甲车辆综合防护系统

坦克装甲车辆综合防护系统 全身披挂反应装甲块的俄军T-72坦克部队 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坦克装甲车辆仍将是网络中心战的核心。同时,其在战场上也将面临来自陆、海、空等多方位立体攻击,包括动能弹、穿甲弹、破甲弹、反坦克子母弹、反坦克

火箭筒、反坦克地雷和软杀伤武器(如电、光、波、场、核、生、化等武器)。面对性能不断提高、种类形式多样的威胁,坦克装甲车辆单纯依靠增加装甲厚度等传统防御手段已难以抵御。综合防护概念的出现,为今后坦克装甲车辆防护技术确定了发展方向,为其战场生存力的提高提供了发展空间。 综合防护系统是在现有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整体式防护手段,通过将坦克装甲车辆的总体设计、装甲防护、主动防护、隐身、烟幕、三防等多种技术手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做到先敌发现、先敌射击、先敌压制、先敌摧毁,形成由外到内的、有效的立体防护系统。 目前,坦克装甲车辆综合防护概念下所采用的防护技术主要是在提高总体设计的基础上,采用主动防护技术、隐身技术和装甲防护技术等。主动防护主要分为硬杀伤、软杀伤或两者结合在一起的综合主动防护系统三种;隐身技术中目前比较受关注的要数新一代隐身技术和隐身坦克技术;装甲防护技术包括传统均质钢装甲和各类非常规装甲等。其中,非常规装甲技术不但可以降低坦克装甲车辆的整体重量,还能提高其防护力,有一定的发展前景。此外,目前坦克装甲车辆所采用的防护措施还有烟雾遮蔽技术、二次效应防护技术及核生化防护技术等等。 总体设计 坦克装甲车辆的总体设计,也就是形体防护。车辆外形是由车长、宽、高、履带着地长、车底距地高,以及车体和炮塔的形状等决定的。相对而言,车辆高度越低,正面面积越小,被命中的可能性就越小。车体易被命中部位的装甲尽量倾斜,不仅可以增加“跳弹”的可能性,而且可以增大虚拟厚度,即增大弹丸在装甲内贯穿的距离。一般是前装甲较厚,倾斜较大,防弹能力和承受冲击的能力都较好。以色列“梅卡瓦”主战坦克的动力装置前置,并且前装甲又有较大的倾斜角度,因而乘员正面的防护得到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