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防护技术——主动防护(1)

装甲防护技术——主动防护(1)
装甲防护技术——主动防护(1)

装甲防护技术——主动防护

学员四旅三营

韩少淳

学号:3013000368

一、系统原理

主动防御系统是坦克和装甲车辆用于拦截、摧毁或者干扰敌方来袭弹药的智能化自卫系统。根据机理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主动(硬杀伤型)和对抗(软杀伤型)两大类。硬杀伤系统是一种弹道拦截武器,它可以在车辆周围一定的范围内形成一道防护圈,在敌方来袭的弹药击中车体前将其拦截、摧毁。软杀伤系统则是通过干扰弹或干扰器来干扰敌方武器的制导或瞄准装置,或者通过降低车辆本身的信号特征及生成假目标来干扰感应式弹药。

二、外国装备发展

■先行者:俄罗斯

俄罗斯在主动防御系统的研究上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苏联就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种主动防御系统——“鸫”,并将其安装在T-55A中型坦克上。该系统采用硬杀伤原理,利用带破片战斗部的火箭弹拦截来袭的反坦克导弹和火箭,可以为坦克炮塔正面60度的弧形区域提供防护,据称其对抗RPG反坦克火箭的成功率可达80%。

1993年,俄罗斯开始装备“窗帘”主动防御系统。这是一种软杀伤系统,它利用光电对抗装置干扰敌方的激光测距仪、激光目标指示器以及半主动视线导引反坦克导弹等。目前,俄罗斯的不少T-80UK、T-80U和T-90主战坦克上均装有该系统。俄罗斯陆军人士表示,该系统可以使“陶”式、“龙”式、“海尔法”导弹的命中概率降低3/4,使“米兰”和“霍特”导弹的命中概率降低2/3。

90年代中期,俄罗斯开始研制“竞技场”主动防御系统。该系统是一种硬杀伤系统,防护范围可达300度,并具有一定的防攻顶能力。在战斗模式下,安装在坦克顶部的雷达不断搜索附近范围内的移动目标,一旦确定来袭导弹后便迅速将其锁定,随后火控系统计算出目标弹道参数和相应的拦截轨道,并自动发射拦截弹。拦截弹根据火控系统的指令在距来袭导弹10米左右的距离上起爆,形成定向破片区,从而摧毁目标或降低目标对坦克的威胁能力。“竞技场”系统可以全天候使用,并具有一定的目标选择能力。此外,拦截弹产生的破片区域距离坦克20-30米,不会对伴随的步兵产生太大的威胁。试验表明,“竞技场”系统对于“陶”式、“霍特”、“海尔法”等反坦克导弹以及RPG、LAW火箭弹均有较好的拦截效果。目前,该系统已经定型并可用于实战。

■美国和德国的发展

西方国家开展装甲车辆主动防御系统研制的时间较晚,以美国和德国最具代表性。

海湾战争以后,美军开始在M1主战坦克和M2步兵战车上安装罗兰公司的VLQ6型反导弹装置。该装置实际上是一种激光告警装置,一旦坦克遭到激光测距仪或激光瞄准仪的照

射,它就会向车长告警并指示出潜在威胁的方向。然而随着作战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在城市这样复杂的作战背景下,这些简单的干扰手段很难起到实质性的效果。因此研制新的硬杀伤主动防御系统成为美国陆军近年来发展的重点。

9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部预研局开始进行“小型低成本拦截装置”(SLID)的长期发展计划,并与罗克韦尔公司签订了研发合同。1999年,罗克韦尔公司生产出了第一套SLID系统样品。该系统包括威胁告警系统、火控系统、发射系统和拦截弹,其中拦截弹采用冲击动能毁伤原理,可以达到命中即摧毁的效果。SLID用于拦截车辆1000米范围内来袭的化学能武器,其威胁告警装置主要用于探测炮口闪光,并将其从背景环境中加以提取和放大。火控系统对这些信息进行计算、处理,一旦确认为威胁目标,便迅速将其锁定,计算出最优拦截位置并控制发射装置指向目标来袭的方向。发射装置根据指令自动发射拦截弹,在距车辆100米左右的距离上摧毁来袭目标。罗克韦尔公司使用该系统进行了拦截“陶”式反坦克导弹和制导迫击炮弹的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SLID的全面开发、生产与装备已准备就绪。

2005年2月,雷神公司研制出了名为“瞬杀”(Quick Kill)的主动防御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拦截近距离来袭的RPG反坦克火箭。系统核心是一部“眼镜蛇”相控阵雷达,可以发现并锁定来袭的RPG弹头。“瞬杀”系统的拦截弹发射装置非常独特,采用了被称为“软发射”的技术:拦截弹在垂直离开发射装置后将根据控制指令进行程序转弯,飞向来袭目标的方向。这种类似于舰载垂直防空系统的发射方式使得只需要一套发射装置就可以为车辆提供全向的防御,不但减轻了重量,还大大缩短了反应时间。

作为装甲技术的强国,德国也在主动防御技术研究上投入了不少精力。2004年,德国的迪尔(Diehl)系统公司推出了名为“阿维斯”(Awiss)的车辆主动防御系统。这是一种轻型的模块化系统,适用于坦克以及一般的轻型装甲车辆。“阿维斯”系统采用一部K波段搜索定位雷达,可靠性高,即便在复杂的环境中也可以正常工作。在捕捉到来袭弹药并确定拦截位置后,系统会发射一种重约3千克的榴弹,在距车辆数米的距离上利用破片来摧毁目标。该系统已通过了一系列测试,期间拦截了包括RPG火箭弹和“米兰”反坦克导弹在内的多种目标。

三、发展前景

在未来的15年~20年内,主战坦克迎面所面对的不仅有大口径反坦克导弹的攻击,而且还将有140mm~150mm口径反坦克火炮所发射的长杆穿甲弹的攻击。前者的破甲威力将由目前的900mm~1000mm提高到1300mm~1400mm,而140mm口径火炮所发射的长杆穿甲弹的着速可望达到1800m/s~2200m/s,穿甲威力可望达到850mm~950mm;正在研制中的电磁炮和电热炮能将穿甲弹的初速提高到3000m/s,其穿甲威力则更强。此外,近些年来

研究和发展的反爆炸装甲串联战斗部技术也已使得老一代三明治式的反应装甲防护技术黯然失色。因此,作为地面主要进攻武器的坦克装甲车辆将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增强其防护能力已迫在眉睫。

未来地面和空中对坦克的威胁力可能要比现有的提高一倍左右,而且坦克将受到全方位的攻击,只单纯地依靠装甲防护技术已不能满足未来战争对坦克防护的要求。因此,需要把常规的装甲防护技术与各种主动防护技术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为坦克提供全方位的防护,提高它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这也是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内世界各国坦克防护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

主动防护网施工技术方案

路堑主动柔性防护网工程施工技术方 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编制时间:二零一七年七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1 二、工程概况-------------------------1 三、管理人员、设备配置--------------------4 四、施工进度安排-----------------------5 五、主动柔性网防护施工--------------------5 1、工艺原理-----------------------5 2、施工准备-----------------------6 3、施工工艺步骤及流程图-----------------8 4、工艺步骤说明---------------------9 六、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13 七、质量保证措施----------------------13 八、安全保证措施----------------------14 九、环境保护保证措施--------------------16 十、附件--------------------------15

一、编制依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 F80/1-2004); 4、《路基防护工程一般设计图(主动柔性防护系统二)》; 5、本公司在路基边坡主动柔性防护系统施工方面的经验。 二、工程概况 本分部路线全长7.5公里,起点位于贺州市昭平县城西白鸠村(联润拌合厂站附近),起点桩号K47+000;终点位于昭平县昭平镇闽发红砖厂附近,终点桩号K54+500,与昭平至蒙山高速公路起点相接,设置昭平互通与省道S207二级公路连接。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速度为100公里/小时,路基宽26米。 根据现场的实际勘察,边坡地层岩性主要由泥盆系莲花山组基岩组成。根据岩石的风化程度不同,可以分为强风化、中分化两层。本分部共有两段路基边坡采用主动柔性防护系统进行施工,具体的桩号分别为YK47+420~YK47+533和ZK47+535~ZK47+563,总的长度为141m。具体的施工图示如下所示:

电网雷电监测与防护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雷电对电网安全运行影响频繁,电网雷击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我国电网防雷工作者经过多年努力,基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路线,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电网防雷技术和规程。发现问题依靠雷电监测,广域雷电地闪监测系统的雷电探测站由模拟式升级至新一代数字式,总体探测效率提升至90%以上,定位误差≤500m;分布式雷击故障监测技术及系统进一步推广应用,监测设备在26个省级电网输电线路上安装,雷击/非雷击故障辨识准确率达98%,绕击/反击识别准确率达95%,故障点定位准确率达89%;自然雷击光学路径观测系统不断完善,首次在国内捕获了多张直击于500kV线路的雷电形态高清图像。分析问题依靠防雷风险评估,输电线路雷击计算的相关理论和模型逐步完善,差异化防雷评估系统在25个省级电网安装运行,指导超过500条330kV及以上线路的防雷改造。解决问题依靠防雷措施,继交流线路避雷器取得显著防雷效果之后,我国率先开发±500kV直流线路避雷器并应用成功,±800kV直流线路避雷器也于世界首次挂网试运行。防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极大提升了输电线路防雷运行与维护水平,雷击跳闸率与故障停运率均处于世界最优水平。 我国电网建设规模加大,尤其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是能源输送的重要通道规划和建设规模增速明显,同时,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之下,强对流天气频发,雷电活动增强趋势明显,电网防雷面临若干较突出问题。本文将主要从雷电观测、防雷评估和雷电防护3个大的方面对近年来我国电网防雷技术的现状进行回顾和总结,重点面向输电通道、直流与配电线路防雷问题对未来防雷技术的主要研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主要内容 1、雷电监测技术 1.1广域雷电监测 我国于2006年建成了覆盖全国电网和大部分国土面积的全国雷电地闪监测网,中国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雷电监测系统的国家,雷电监测网规模和工程应用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2009年笔者团队开展了全数字化雷电探测技术研究,成功研制出基于第3代全数字式雷电地闪探测站DLF–3000的广域雷电地闪监测系统。目前我国电网建设的雷电监测网覆盖全国除台湾外的所有行政区域。广域雷电监测系统有效支持了雷电参数长期统计和输电线路雷击故障查找。 我国电网雷电地闪监测网站点位置与重要输电线路分布图(截止到2016年9月) 1.2雷击监测 输电线路分布式故障监测技术采用区段化、高电位测量,能够监测出线路上各种电流形波较

主动防护网施工方案设计

国道215线苏洼龙电站库区试验段工程项目 施工技术方案(或专项施工方案)报审单 承包单位:道隧集团工程有限公司合同号: JS-SWL-JJ/YM-G215-03 监理单位:四川公路工程咨询监理公司

国道215线甘孜境金沙江苏哇龙电站库区淹没影响路段 复建公路 TJ2合同段(K17+240~K40+200) 柔性主动防护网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道隧集团工程有限公司G215苏洼龙电站库区段 TJ2标项目经理部 二O一六年七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1) 三、施工方案 (2) 3.1、施工工艺流程图 (2) 3.2、施工准备 (2) 3.3、钢绳锚杆施工 (3) 3.4、纵横支撑绳安装 (3) 3.5、格栅网安装 (4) 3.6、钢丝绳网的安装 (4) 3.7、质量检验 (5) 四、质量保证措施 (6) 4.1、组织保证措施 (6) 4.2、制度保证措施 (6) 4.3、技术保障措施 (7) 五、文明安全保证措施 (7) 5.1、管理目标 (7) 5.2、场地管理 (7) 5.3、过程管理 (8) 5.4、操作管理 (8) 5.5、安全管理 (8) 5.6、材料管理 (8) 5.7、机械设备管理 (8) 5.8、资料管理 (8) 5.9、施工安全注意事项 (8) 六、环境保护措施 (9) 6.1、保护目标 (9) 6.2、管理措施 (9) 6.3、技术措施 (9)

主动防护网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TJ2合同段起讫里程桩号K17+240~K40+200,路线全长22.606公里,工程项目线路平行于竹茨公路五十米到一公里不等,高于竹茨公路四十米到一百米不等。沿线经过苏哇龙乡下归哇村、岗打村和南戈村等。工程项目含挖土方23.97万m3,挖石方175.58万m3,填方38.78万m3,混凝土44.15万m3,主要结构物有桥梁24座,桥长2573.94m;涵洞17道;钢筋砼暗板桥2座;隧道8座,隧道全长13738m;路基长度为6294.06m。 路基工程中的特殊路基段落危岩落石治理和隧道工程的隧道洞口边仰坡防护工程中,均有主动防护网设计。其中隧道洞口边仰坡防护工程均采用GSS2A型主动防护网,工程量为11110m2;特殊路基段k25+050-k25+095、k34+640-k34+820、k35+830-k35+890、k35+970-k36+050、k36+570-k36+640、k38+010-k38+060、k38+480-k38+540、k39+055-k39+140、危岩落石治理根据部位不同分别采用GSR2A或GSS2A主动防护钢绳网,工程量为6980m2。 二、编制依据 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4、《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技术指南》 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7、《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G F90一2015) 8、《隧道施工安全九条规定》(安监总管二 (2014) 104 号) 9、施工图设计文件及验收标准《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等国家有关公路工程施工规范规程。

主动防护网工程施工方案设计

主动防护网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招标文件》 2、《公路工程国招标文件本》 3、《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二、工程概况 本标段共有6段主动防护网分别为K206+070-K206+115(高18m)、K206+550-K206+590(高18m)、K206+840-K206+825(高13.5m)、K216+774-K216+829(最大高度37m)、K217+030-K217+050(高18m)、K217+160-K217+220(高13.5m)主动防护网面积共计5442.5m2,以上段落属高山峡谷陡斜坡地貌,出露地层为砂质板岩,节理裂隙发育,目前边坡局部掉块严重。 三、主动防护系统说明 主动防护系统系以柔性钢绳网系统防护堑坡节理发育密集或者路堑外侧陡崖发育有崩塌落石的段落, 用于防止落石/飞石的发生。其纵横交错的φ16纵、横向支撑绳与4.5m×4.5m或2.5m×4.5m(实际施工中可根据地形条件及锚杆位置可在±0.3m作适当调整)模式布置的锚杆相联结,支撑绳构成的每个4.5m×4.5m 或2.5m×4.5m网格铺设一或两(根据设计的单层或双层钢绳网确定)4m×4m或4m×2m的DO/08/300型钢绳网,每钢绳网与四周支撑绳间用缝合绳缝合联结并进行预拉,该拉工艺能使系统对坡面施以一定的法向预紧压力,从而提

高表层危岩体的稳定性,并在钢绳网下铺设小网孔的SO/2.2/50型格栅网, 阻止小尺寸岩块的塌落。 四.施工程序 1、对坡面防护区域的浮土及浮石进行清除或局部加固; 2、放线确定锚杆孔位,并在每一孔位处凿一深度不小于锚杆外露环套长度的凹坑,一般口径20cm,深20cm; 3、按设计深度钻凿锚杆孔并清孔,孔深应比设计锚杆长度长5cm以上,孔径为φ70。 4、插入锚杆并注浆,浆液标号不低于M30,宜用灰砂比1:1~1.2、水灰比0.45~0.50的水泥砂浆或水灰比 0.45~0.50的水泥净浆,水泥宜采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优先选用粒径不大于3mm的中细砂,确保浆液饱满, 在进行下一道工序前注浆体养护不少于三天。 5、安装纵横向支撑绳,拉紧后两端各用三个或四个(支撑绳长度小于30m时用三个,大于30m时用四个)绳卡与锚杆外露环套固定连接。 6、从上向下铺挂格栅网,格栅网间重叠宽度不小于5cm,两格栅网间的缝合以及格栅网与支撑绳间用φ1.2 铁丝按1m间距进行扎结。 7、格栅网铺设的同时,从上向下铺设钢绳网并缝合,缝合绳为φ8钢绳,每4m×4m(或4m×2m)钢绳网均用一缝合绳与根长31m(或23m)的四周支撑绳进行缝合并预拉,缝合绳两端各用两个绳卡与网绳进行固定联结。 8、用φ1.5铁丝对钢绳网和格栅网间进行相互扎结,扎结点纵横间距1m左右。

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GA-T670-2006

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 GA/T 670-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2006-12-14发布2007-06-01实施 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地凯科技有限公司、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秘书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技防办。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东生、刘希清、张凡夫、施巨岭、张跃、马宁。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防范系统雷电防护的基本要求,着重规定了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的具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安全防范系统雷电防护的设计、实施和检验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8802.1—2002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 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IEC 61643-1:1998,IDT) GB 50057-1994(2000年版)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 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安全防范系统security and protection system:SPS 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运用安全防范产品和其他相关产品,所构成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等;或由这些系统作为子系统组合或集成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GB 50348-2004,2.0.2] 3.2 直击雷direct lightning flash 闪击直接击在建筑物、其他物体、大地或防雷装置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 [GB 50057-1994(2000年版)附录8] 3.3 雷电感应lightning induction 闪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 [GB 50057-1994(2000年版)附录8] 3.4 雷电浪涌lightning surge 与雷电放电相联系的电磁辐射,所产生的电场和磁场能够耦合到电气(电子)系统中而产生破坏性的冲击电流或电压。 3.5 雷电活动区分类classification of thunder and lightning active zone

坦克装甲车辆综合防护系统

坦克装甲车辆综合防护系统 全身披挂反应装甲块的俄军T-72坦克部队 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坦克装甲车辆仍将是网络中心战的核心。同时,其在战场上也将面临来自陆、海、空等多方位立体攻击,包括动能弹、穿甲弹、破甲弹、反坦克子母弹、反坦克

火箭筒、反坦克地雷和软杀伤武器(如电、光、波、场、核、生、化等武器)。面对性能不断提高、种类形式多样的威胁,坦克装甲车辆单纯依靠增加装甲厚度等传统防御手段已难以抵御。综合防护概念的出现,为今后坦克装甲车辆防护技术确定了发展方向,为其战场生存力的提高提供了发展空间。 综合防护系统是在现有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整体式防护手段,通过将坦克装甲车辆的总体设计、装甲防护、主动防护、隐身、烟幕、三防等多种技术手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做到先敌发现、先敌射击、先敌压制、先敌摧毁,形成由外到内的、有效的立体防护系统。 目前,坦克装甲车辆综合防护概念下所采用的防护技术主要是在提高总体设计的基础上,采用主动防护技术、隐身技术和装甲防护技术等。主动防护主要分为硬杀伤、软杀伤或两者结合在一起的综合主动防护系统三种;隐身技术中目前比较受关注的要数新一代隐身技术和隐身坦克技术;装甲防护技术包括传统均质钢装甲和各类非常规装甲等。其中,非常规装甲技术不但可以降低坦克装甲车辆的整体重量,还能提高其防护力,有一定的发展前景。此外,目前坦克装甲车辆所采用的防护措施还有烟雾遮蔽技术、二次效应防护技术及核生化防护技术等等。 总体设计 坦克装甲车辆的总体设计,也就是形体防护。车辆外形是由车长、宽、高、履带着地长、车底距地高,以及车体和炮塔的形状等决定的。相对而言,车辆高度越低,正面面积越小,被命中的可能性就越小。车体易被命中部位的装甲尽量倾斜,不仅可以增加“跳弹”的可能性,而且可以增大虚拟厚度,即增大弹丸在装甲内贯穿的距离。一般是前装甲较厚,倾斜较大,防弹能力和承受冲击的能力都较好。以色列“梅卡瓦”主战坦克的动力装置前置,并且前装甲又有较大的倾斜角度,因而乘员正面的防护得到加强。

路基主动防护网方案

路基主动防护网方案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贵州省余庆至安龙高速公路平塘至罗甸段公路工程 PLTJ-5标段 主动防护网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平塘至罗甸高速公路PLTJ-5标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六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4、现场施工调查 5、施工单位拥有的技术装备、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及历年来在类似公路工程施工中积累的施工经验。 二、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本标段路线起于凯阳坡隧洞进口端,起点桩号为K34+,设凯阳坡隧道穿越山体,顺沟向西南至汪降,经董老向南绕过大研脚山体、经下坝、龙中至下堰,顺拉莫南侧山脚布线至通州南部的白香坳设置互通服务于通州等周边乡镇。出互通后即到本标段终点,终点桩号为K43+。路线全长。 主动防护网主要抑制坡面局部崩塌、风化剥落及坍塌的发生,限制局部或者少量落石(含小块落石)的运动范围,对于顺层岩石边坡的处治一般不适应。主动防护系统系以柔性钢绳网系统防护堑坡节理发育密集或者路堑外侧陡崖发育有崩塌落石的段落,用于防止落石、飞石的发生。其纵横交错的φ16纵、横向支撑绳与×或者×(实际施工中可根据地形条件及锚杆位置可在±作适当调整)模式布置的锚杆相联结,支撑绳构成的每个×或者×网格内铺设一张或两张(根据设计的单层或双层钢绳网确定)4m×4m或4m×2m的D0/08/300型钢绳网,每张钢绳网与四周支撑绳间用缝合绳缝合联结并进行预张拉,该张拉工艺能使系统对坡面施以一定的法向预紧压

主动防护网施工设计方案

主动防护网施工组织设计(K327+000-K332+000左侧) 一、工程概况 1、项目位置 本项目位于新疆西部天山北麓被誉为“塞外江南”的伊犁河谷东端的新源县境内,本合同段起点位于G218线K277+000,终点位于G218线K332+000,沿途经过阿热勒托别镇、坎苏乡、那拉提镇等3个乡镇。 2、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及地震、气象⑴地形地貌 新源县三面环山,西部敞开,形状如箕,构成东西长、西北窄、东高西低的特殊地形。自西向东为河谷平原、低山丘陵、中山带和高山带,可分为平原、丘陵、山地3个地貌单元。 ⑵工程地质 项目区地处巩乃斯河冲击平原,岩性多为砾石、砂及淤泥组成,一般粒径约3-10厘米,个别达20厘米左右,沿线地下水位较高,地层以下以砾石、砂、淤泥、腐殖土为主,密实程度较好,但部分地段由于水位较高,受地下水长期浸泡影响,土体性能较差,呈可塑-软塑状,粉砂土也呈饱和松散状,呈线软弱图的性状。本项目所在区域最大冻土深度为0.85m。 ⑶水文地质 专业资料 路线所在区域为巩乃斯河中下游,地表水较为丰富,巩乃斯河的补给

源主要是冰雪融水、汛期降水、地下水补给。河流自东向西沿线有较多支流汇入,春季冰雪融化的汛期暴雨,形成洪水,春、夏季节由于气候变暖,冰雪融化、尤其是夏季暴雨来试迅猛,常形成流速较大的洪峰,对公路危害较大。 二、编制依据:根据设计施工图 根据施工图纸根据现场实际地形地貌根据以往施工的类似工程 三、施工准备 本工程的施工难点在于边坡高且陡,岩层主要是破碎风化岩,安全隐患多。 1、技术准备 熟悉与会审施工图,编制施工方案,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材料采购计划,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施工场地的移交接受,现场控制点的设立与复核,现场临时设施的搭设,建临时水电线路 2、主要施工仪器及检测设备计划 序号1 2 仪器仪表名称 全站仪水平仪 规格型号J2 DS3 单位台台 数量1 1 . 3 4 钢卷尺砂浆试模

装甲车辆术语大全

?装甲术语 ?坦克 英文“tank”的音译。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坚固装甲防护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原意是储存液体或气体的容器。是装甲兵的基本装备和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主要用于与敌坦克及其他装甲车辆作战,也可用于压制、毁伤反坦克武器,摧毁野战工事,歼灭有生力量等。由武器系统、推进系统、防护系统、通信设备、电气设备以及其他特种设备和装置组成。乘员一般为3或4人,分别担负指挥、射击、驾驶、通信任务。按用途分为主战坦克和特种坦克。20世纪60年代以前,还按战斗全重、火炮口径分为轻型、中型和重型坦克。1915年英国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坦克--“小游民”坦克。1916年9月15日,英国将49辆I型坦克投入索姆河战役,首次用于实战。 ? 主战坦克 具有现代技术特征、在战场上担负主要作战任务的坦克。装甲兵的基本装备和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战斗全重40~60吨,乘员3或4人。最早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由中型和重型坦克发展演变而来。在火力和装甲防护方面,达到或超过重型坦克的水平,又具有中型坦克机动性好的特点。现代主战坦克多采用120~125毫米口径的坦克炮。有的装有自动装弹机,普遍安装指挥仪式火控系统。采用废气涡轮增压多种燃料发动机或燃气轮机,发动机功率550~1100千瓦,最大速度达72千米/时。车体和炮塔多采用金属与非金属复合装甲、反应装甲和屏蔽装甲,有的还装有主动防护系统,车装有灭火抑爆装置和三防装置等。典型的主战坦克有俄罗斯T-90、美国M1A2、英国“挑战者”、法国“勒克莱尔”等。 相关兵器: M1A1/M1A2“艾布拉姆斯” 99式主战坦克 T-90主战坦克 ?特种坦克 装有特殊设备、担负专门任务的坦克。如侦察坦克、空降坦克、扫雷坦克、水陆坦克和喷火坦克等。 ?轻型坦克 战斗全重10~20吨、火炮口径不超过105毫米的坦克。主要用于侦察、警戒和特定条件下作战。装备装甲机械化部队、空降兵和海军陆战队。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为适应快速部署的需要发展的轻型坦克,主要用于特定条件下担负近战突击任务。 ?中型坦克 战斗全重为20~40吨、火炮口径为75~105毫米的坦克。20世纪60年代以前坦克分类的一种。具有良好的机动性能,较强的火力和装甲防护力,是当时装甲兵的主要突击兵器。主战坦克出现后,停止了中型坦克的研制和生产。

主动防护网专项安全方案

主动防护网专项安全方案 第四合同段主动防护网专项安全方案 一、安全保证措施 1、组织保障:为保证本标段施工工作的安全进行,项目部成立了安全保卫部专门进行安全管理,设立专职安全员数名。在组织上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管理领导小组,高度重视本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在组织上充分保障了安全工作的开展。 2、危险源识别及评估:序号危险源可能造成的安全事故危险等级备注1未佩戴安全帽高处坠落时造成脑部受伤;石块、钢筋等对头部的撞击伤害;CA 代表危险等级:一般;B代表危险等级:危险;C代表危险等级:非常危险;2未带手套在移动石块过程中对手部造成伤害;A3支架地基不牢或搭设不牢固施工人员在上面作业时整体坍塌;C4支架上堆放杂物施工人员在支架上移动过程中受都干扰,严重时造成高处坠落;B5高处倾滚石块对下方施工人员造成撞击伤害;C6醉酒作业及带病作业高处坠落;C7材料运输车辆在施工便道上的行驶造成交通事故;B8施工人员乱弃烟蒂造成火灾;B9施工过程中攀爬支架上下高处坠落B10用电钻打锚杆等临时用电不规范触电、短路等对人身和财产造成伤害C11焊接钢筋网片时,未佩戴防护罩火星对眼睛造成伤害B12施工时穿拖鞋高边坡处坠落造成人身伤害B 3、现场安全标志布置及交通封闭现场安全设施科学布置,我部在施工作业区前后一公里分别设置前方施工指示牌及限速40公里/时指示牌,在作业区前、后方50m处、90m处分别设置减速慢行指示牌、100m处设置右道封闭指示牌。我部在作业区前后100m处分别设置专职安全员管理现场安全及引导交通,确保我部安全文明施工。(附图:半幅施工安全示意图)岩壁碎石处理时,封闭施工段落两边交通,以防止岩壁落石引起交通事故。待岩壁碎石清理完毕后陆续放行交通。 4、安全应急措施:若现场发生高处坠落、触电和支架倒塌等安全事故致人身伤害较严重时,项目部现场安全员已经现场急救学习,有能力在第一时间实施现场紧急救护,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减轻伤亡。同时及时的进行拨打120急救电话,视实际情况遵医等待救护车的到来或用车辆及时运送至附近医院救治。若现

主动防护网安全技术交底.docx

主动防护网安全技术交底 一、GPS2主动防护网安全注意事项 1、清除的丛草、树木严禁放火焚烧,以防引起火灾,生活中严禁户外明火,以免引起火灾; 2、我标段路线坡陡、弯急、且雨水充足,车流量大,严禁在公路玩耍打闹,以免引起安全事故; 3、砍伐树木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伐树前,应将周围有碍砍伐作业的灌木和藤条砍除,并选好安全躲避的退路;伐树范围内应布置警戒,非工作人员不得逗留、接近;为使树木按预定方向倾倒,要在树木下部倒树方向砍一剁口,其深度为树干直径的1/4,然后再从剁口上边缘的对面开锯,最后应留2~3cm安全距离;在陡坡悬岩处砍伐树木,应有防止树木伐倒后顺坡溜滑和撞落石块伤人的安全措施;在山坡上严禁在同一地段的上下同时作业;截锯木料时,树杈和树干垫撑必须稳固; 4、大风、大雾和雨天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高边坡施工作业; 5、施工作业前必须清理边坡孤悬石,清理边坡孤石悬石必须遵守一下规定:作业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安全绳子,施工作业时坡面下方必须设置防护网防护落石,掉落行车道,危及行人过往车辆安全; 6、施工作业全程坡面下方公路两头,必须配备专职安全员持交通指挥旗指挥过往车辆及行人,确保过往车辆及行人的安全; 7、施工前必须检查边坡顶是否有裂缝,边坡是否有不稳定或局部

失稳现象等安全隐患,如果有无法排除的,必须上报项目部,安全隐患排除前严禁施工。 二、GPS2主动防护网施工安全技术 1、边坡防护整治首先坡面清理自上而下彻底清理坡面,将坡面上的浮土、松动石块全部清除,并局部地形进行适当加固,避免施工中落石伤人。 2、锚杆孔定位按设计的位置结合现场实际地形对锚杆孔位进行测量定位,由于坡面的起伏,依据地形条件,孔间距可有0.3m的调整量,否则,支撑绳和防护网可能连接不上。 3、开凿锚杆孔口凹坑、钻锚杆孔 锚杆孔定位以后,先在每一个孔口处开凿一个深度部小于锚杆外露环套长度的凹坑,使系统安装后尽可能紧贴坡面。按锚杆设计长度垂直边坡岩面钻出锚杆孔,按设计深度钻凿锚杆并清孔,孔深应比设计锚杆长度以上; 4、锚杆孔内注砂浆并锚固锚杆 所用砂浆标号必须满足设计要求,由孔底注浆并插入锚杆,注浆过程中若漏浆现象严重,则采用封堵措施及间歇多次注浆法,每次注浆管口均需置于前次注浆砂浆所达顶面,以保证注浆饱满,砂浆初凝收缩后,应进行补浆。灌浆完成28h内不得敲击和碰撞锚杆,锚杆固定后至少养护3天。五、安装纵、横向支撑钢绳支撑绳拉紧后两端用钢丝绳卡子将支撑绳卡死,形成纵横交错的网格。。

主被动防护网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主被动防护网施工组织设计 一、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 1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 接到开工通知书后,我方立即按计划成立项目经理部。经理部主要管理人员和拟投入的专业施工队伍及配备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从我公司在建项目和公司部保养基地陆续动员调至本合同段工地,保证工程按时开工。根据本合同工程项目和工程数量,结合整体工程工期、工艺要求,拟投入本合同段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和仪器等。 2 设备、人员、材料运到现场的方法 按照本施工组织设计,拟投入本合同段的施工机械设备、人员、测量、仪器将在开工前分别陆续从各地以汽车运输的方式运抵现场;主要工程材料将由我公司直接以汽车运输的方法运至各工点料库。其他工程材料如砂、石料等,与当地供应商联系,先调查取样检验是否合格,经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办理有关手续加工供应,采取汽车运输的方法运至各工点储料场。 二、施工顺序 (一)、主动防护网工程 主动防护网的基础锚杆孔施工,施工完后再分别进行锚杆安装、锚固灌浆、养护、防护网安装。防护网自上而下的进行安装。 (二)浸塑护栏网安装工程 浸润护栏网采取先凿空预埋基脚,再逐次进行网片安装、拉伸、养护、验收工序。 (三)被动防护网工程

根据施工图,被动防护网的锚杆需要预埋在浆砌片石护面墙墙体,在施工浆砌片石护面墙时预埋锚杆,在逐次进行基座安装、钢柱安装、支撑绳安装、网片安装、拉锚绳安装调试步骤,最后统一对安装完毕的三种规格的防护网进行完工自检。 三、预计工程量 主要工程量见下表: 四、工期 施工总工期:天。 五、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防护网施工属于高空作业,具有较大的风险性,根据高空作业要求,必须坚决杜绝上下交叉作业的现象。为确保施工安全,我公司拟采取三种不同高度的防护网分批施工的原则,先进行陡坡部分的主动网施工以治理坡面浅表层崩塌,再进行位于坡顶的浸塑防护栏施工阻止人畜靠近,确保坡脚无落石威胁后,再进行被动防护网的安装(此过程中坡顶也必须指派专职安全员现场值守)。 1、清方卸载 a)对威胁施工及行车安全的危石应在施工开始前集中进行清理,同时应根据地形、地质、 开挖断面及施工机械配备情况,采用能保证边坡稳定的方法施工。 b)危石清理过程中应以人工凿除、组织排放为主,严禁采用爆破方法进行。

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_20101121

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代码与名称 专业代码:081007S 中文专业名称: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 英文专业名称:Lightning Protec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二、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三、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理论基础扎实、富有创新精神,掌握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雷电科学与防护技术、防雷工程设计、防雷检测与预警预报技术。具有工程综合应用能力,能够从事电子信息系统和现代防雷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与维护管理及防雷减灾业务工作能力,服务国家建设,适应社会需求,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技术人才。 四、培养标准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大气科学、雷电防护科学、电子电路;学习现代防雷技术、电子设计与应用技术,防雷工程设计、施工、检测技术。具备对电子电气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应用的能力和和防雷工程设计能力。

五、专业优势与特色 结合我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已经形成的“气电结合,以电为主”的办学特色及专业自身特点,凝练出本专业的特色,将突出“以电为主”优势,拓宽理论基础,强调实践能力培养,重视工程应用,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高级防雷减灾专门技术人才。最终形成“多科兼容、以电为主、学以致用”的专业特色。 六、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 1、主干学科:大气科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2、主要课程:电工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处理器与微计算机系统、信号与系统、雷电防护基础、电磁场与电磁波、防雷工程、电磁兼容设计、防雷规范、工程设计、防雷装置与器件、雷电监测与预警技术等课程。 3、双语教学课程:防雷规范 七、主要创新教学环节

坦克装甲车辆综合防护系统

全身披挂反应装甲块的俄军T-72坦克部队 在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坦克装甲车辆仍将是网络中心战的核心。同时,其在战场上也将面临来自陆、海、空等多方位立体攻击,包括动能弹、穿甲弹、破甲弹、反坦克子母弹、反坦克火箭筒、反坦克地雷和软杀伤武器(如电、光、波、场、核、生、化等武器)。面对性能不断提高、种类形式多样的威胁,坦克装甲车辆单纯依靠增加装甲厚度等传统防御手段已难以抵御。综合防护概念的出现,为今后坦克装甲车辆防护技术确定了发展方向,为其战场生存力的提高提供了发展空间。 综合防护系统是在现有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整体式防护手段,通过将坦克装甲车辆的总体设计、装甲防护、主动防护、隐身、烟幕、三防等多种技术手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做到先敌发现、先敌射击、先敌压制、先敌摧毁,形成由外到内的、有效的立体防护系统。 目前,坦克装甲车辆综合防护概念下所采用的防护技术主要是在提高总体设计的基础上,采用主动防护技术、隐身技术和装甲防护技术等。主动防护主要分为硬杀伤、软杀伤或两者结合在一起的综合主动防护系统三种;隐身技术中目前比较受关注的要数新一代隐身技术和隐身坦克技术;装甲防护技术包括传统均质钢装甲和各类非常规装甲等。其中,非常规装甲技术不但可以降低坦克装甲车辆的整体重量,还能提高其防护力,有一定的发展前景。此外,目前坦克装甲车辆所采用的防护措施还有烟雾遮蔽技术、二次效应防护技术及核生化防护技术等等。 总体设计 坦克装甲车辆的总体设计,也就是形体防护。车辆外形是由车长、宽、高、履带着地长、车底距地高,以及车体和炮塔的形状等决定的。相对而言,车辆高度越低,正面面积越小,被命中的可能性就越小。车体易被命中部位的装甲尽量倾斜,不仅可以增加“跳弹”的可能性,而且可以增大虚拟厚度,即增大弹丸在装甲内贯穿的距离。一般是前装甲较厚,倾斜较大,防弹能力和承受冲击的能力都较好。以色列“梅卡瓦”主战坦克的动力装置前置,并且前装甲又有较大的倾斜角度,因而乘员正面的防护得到加强。

主动防护网施工组织设计

主动防护网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1、项目位置 2、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及地震、气象 ⑴地形地貌 ⑵工程地质 ⑶水文地质 二、编制依据:根据设计施工图 根据施工图纸 根据现场实际地形地貌 根据以往施工的类似工程 三、施工准备 本工程的施工难点在于边坡高且陡,岩层主要是破碎风化岩,安全隐患多。 1、技术准备 熟悉与会审施工图,编制施工方案,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材料采购计划,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施工场地的移交接受,现场控制点的设立与复核,现场临时设施的搭设,建临时水电线路 2、主要施工仪器及检测设备计划

4、劳动力计划

四、主动防护网施工工艺 1、主动防护系统说明 纵横交错的φ16横向支撑绳和φ12纵向支撑绳与4.5×4.5m正方形模式布置的锚杆相联结并进行预张拉,支撑绳构成的每个4.5×4.5m网格内铺设一张D0/08/300/4×4m型钢绳网,每张钢丝绳网与四周支撑绳间用缝合绳缝合连结并拉紧,该预张拉工艺能使系统对坡面施以一定的法向预紧压力,从而提高表层岩土体的稳定性,尽可能地阻止崩塌落石的发生,并将小部分落石限制在一定的空间内运动,同时,在钢绳网下铺设S0/2.2/50型格栅网,以阻止小尺寸岩块的塌落。 2、清理坡面 人工对坡面防护区域的浮土及浮石进行清除; 3、放线测量确定锚杆孔位 放线测量确定锚杆孔位(根据地形条件,孔间距可有0.3m的调整量),并在每一孔位处凿一定深度不小于锚杆外露环套长度的凹坑,一般口径20cm,深20cm; 4、钻孔 ⑴锚孔钻进:成孔匀速钻进,严格控制钻孔速度,以防止钻孔弯曲和变形,钻进达到设计深度后,不停钻,在停止进尺的情况下,稳钻1-2分钟; ⑵造孔精度要求 ①孔径误差:造孔孔径大于90mm;

主动防护网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 交底编号: 工程位置***第***项目部工程名称***进口正洞交底工程项目***危岩落石防护交底主题主动防护网施工 交底详细内容及附图 交底内容: 一、适用范围: 本交底为***铁路****标第***项目部***隧道危岩落石主动防护网施工,适用于节理裂隙发育的弱风化硬质岩且整体稳定的边坡防护,边坡坡率不陡于1:0.5。 二、主动防护网施工工艺流程图 清坡→锚杆孔定位→开凿锚杆孔口凹坑、钻锚杆孔→锚杆孔内注砂浆并锚固锚杆→支撑绳安装→钢丝绳网铺挂与缝合 图1柔性防护网布置图 三、施工工艺方法及要求

1、清坡 自上而下彻底清理坡面,将坡面防护区域内威胁施工安全的浮土及浮石清除,对不利于施工安装和影响系统安装后正常功能发挥的局部地形(局部堆积体和凸起体等)进行适当修整加固,避免施工中落石伤人。 2、锚杆孔定位 按设计的位置结合现场实际地形对锚杆孔位进行放线测量定位,由于坡面的起伏,依据地形条件,孔间距可有0.3m的调整量,否则,支撑绳和防护网可能连接不上。 3、开凿锚杆孔口凹坑、钻锚杆孔 锚杆孔定位以后,先在每一个孔位处开凿一个深度部小于锚杆外露环套长度的凹坑,一般口径20cm,深20cm,使系统安装后尽可能紧贴坡面。再按锚杆设计长度(单根长3m)垂直边坡岩面钻出锚杆孔,按设计深度钻凿锚杆孔并清孔,孔深应比设计锚杆长度长5 cm 以上,孔径不小于Φ42mm。当受凿岩设备限制时,构成每根锚杆的两股钢绳可分别锚入两个孔径不小于Φ35mm的锚孔内,形成人字形锚杆,两股钢绳间夹角为15o~30o,以达到同样的锚固效果。 4、锚杆孔内注砂浆并锚固锚杆 钻孔后,由孔底注浆并插入锚杆(锚杆外露环套顶端不能高出地表,且环套段不能注浆,以确保支撑绳张拉后尽可能紧贴地表),一般环境下采用M35水泥砂浆,化学侵蚀环境下,根据环境作用等级注浆材料选用M35水泥砂浆或水泥浆,并按耐腐蚀相关规范要求

柔性主动防护网施工方案

新平县城至三江口二级公路改建工程 首件分项工程开工申请批复单 承包单位:洪宇建设集团公司起止桩号:K43+900~K50+000 表号:监表7

新平县城至三江口二级公路改建工程 首件分项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审批表 承包单位:洪宇建设集团公司起止桩号:K43+900~K50+000 表号:监表6

新平县城至三江口二级公路改建工程 第四合同段 K44+320-K44+460 SNS柔性边坡防护 首件施工方案 洪宇建设集团公司 新平县城至三江口二级公路改建工程项目部 编制:邹志勇 审核:龚红平 编制日期:2010年9月20日

柔性主动防护施工方案(K44+320-K44+460右侧) 一、工程概况 1、地理位置与施工范围 本合同起点位于K43+900(河口村),终点位于K50+000处(新建戛洒江大桥),全长6.1公里,为新建段。 2、水文、地形地质、地貌及其他 新建公路处云南高原中部哀牢山脉中段,线路沿戛洒江逆流而上,高程逐渐变大。山脉走向大都与构造线一致,呈北西南东向展布,戛洒江边哀牢山脉山峰高程普遍都在1100m—2200m,戛洒江河谷高程在490m—510m,相对高差1500m左右。路线K43+900—K50+000布设在戛洒江东岸;河谷地带属于侵蚀切割地形。地形横坡陡,阶地发育不全,侧向冲沟发育较少,河谷走向顺直。 沿线区域地层有中生界三迭系干海子组、舍资组和第四系。地处红河深大断裂以东较稳定的杨子准地台上,构造以纬向为主,属南岭构造带的西延部分,以褶皱为主,断裂不发育。本标段属红河深大断裂构造带,基本与之平行,平距约2KM。该断裂是区内的主要断裂,为下元古界哀牢山岩与中生代沉积岩地层的分界断裂,在区内呈北西45°方向延伸,长达数百公里,沿断裂带有糜棱岩与角砾岩;断层面向北东倾斜,倾角60°—70°;该断裂在加里东期至吕梁期以开始活动,后期历次运动数度复活,在挽近的新构造运动中仍在活动。线路是在地震频繁的地区,区内频繁的地震,诱发了许多山崩、滑坡等不良地质作用。按不低于7度进行抗震设防。 线路主要在戛洒江河口段的东岸。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冲洪积砂土、碎中地下水。石土和基岩风化裂隙中,河谷及冲沟内冲洪层中地下水水位埋深一般在1m—3m;而赋存于基岩风化裂隙孔隙潜水与基岩裂隙水水位埋深一般在数十米。水化学类型以HCO—Ca—Mg型为主,对混凝土和混凝土中钢筋无腐蚀,而对钢结构具弱腐蚀。 3、工程主要工程数量 本合同段主要结构物类型及数量如下:路基开挖土石方:120万方;路基回填土石方:6万方;路基防护浆砌石:1.8万方;防护工程:8000方,排

主动防护网技术交底

编号:ZTSJYQ3FB-JSJD-20140310- 工程名称重庆至贵阳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施工标段YQZQ-10 施工项目SNS主动防护网 交底内容: 交底要求: 1.严格按技术交底施工。 2.现场按业主要求做好文明施工。 3.严格按照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施工。 4.做好成品防护。 5.如有问题及时联系工程部现场技术员解决。 6.凡劳务作业队不按技术交底要求施工而出现的质量问题和其他问题 由负责该项工程的劳务作业队自费处理;如有项目部处理则相关费 用从劳务队工程款中扣除。 交底单位:中铁三局渝黔铁路土建10标经理部第三分部第九架子队 交底人: 复核人: 年月日承接单位或班组: 负责人(工长): 年月日施工现场领工员: 负责人(工长): 年月日

编号:ZTSJYQ3FB-JSJD-20140310- 工程名称重庆至贵阳铁路扩能改造工程施工标段YQZQ-10 施工项目SNS主动防护网 一、适用范围 1、DK269+864.6~DK270+099.35左侧长234.75m 2、DK270+357.32~DK270+377.5左侧长20.18m 3、DK270+916~DK270+946.5左侧长30.5m 4、DK270+916~DK270+943.25左侧第二级长27.25m 5、DK271+829.7~DK271+967.5左侧长137.8m 二、主要技术要求 1.钢筋绳:公称抗拉强度不小于1770MPa,热镀锌等级为AB级。 2.钢丝绳网:应采用抗错动抗脱落十字卡扣编织而成的菱形网,十字卡扣抗错动力不小于6.5KN,十字卡扣抗脱落力不小于10KN。 3.钢丝绳锚杆:锚杆采用两股φ16钢丝绳制作,钢丝绳热镀锌等级为A级,其长度应不小于2m。 4.锚杆孔:锚杆孔凹尺寸为200mm×200mm,锚杆孔双股孔径不小于φ42mm。 5.机芯环:采用重型机芯环“H5/8”,防腐处理采用热镀锌。 6.锚杆抗拔力:锚固后抗拔力不小于50KN。 7.绳卡:采用热镀锌的德式741绳卡。 8.预张拉:φ16的纵横向支撑绳与4.5×4.5m正方形模式布置的锚杆联结并进行预张拉,支撑绳构成的每个4.5×4.5m网格内铺设一张钢丝绳网,每张钢丝绳网与四周支撑绳间用缝合并进行预张拉,在山体凹腔处安设随机锚杆进行旋压预张拉,该预张拉工艺能使系统对坡面施以一定的法向预紧压力,从而提高表层岩土体的稳定性,尽可能地阻止崩塌落石的发生并将小部分落石限制在一定的空间内运动,同时,在钢绳网下铺设格栅网,以阻止小尺寸岩块的塌落。 三、施工工艺

坦克装甲车辆防护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坦克装甲车辆防护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翁德伟 (陆军装甲兵学院,北京 100071) 摘 要:文章主要对均质装甲钢,复合装甲材料反应装甲,电磁装甲等装机防护材料及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 趋势进行详细的阐述,以此来明确今后的研究方向。关键词:装甲防护;铝合金;复合装甲;反应装甲;电磁装甲 作者简介:翁德伟(1997-),男,福建莆田人,大学本科,研究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 装甲战车在世界著名的战役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918年英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坦克装甲车,次年九月就在索姆河战役中投入使用,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了。随着反装甲武器技术水平的提升,世界各大战役中都离不开对装甲武器装备的使用,这要要求装甲武器应不断提高其使用性能,从而在战场中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但装甲车辆的防护性能仅通过加强均质装甲厚度是不科学的,不仅会使装甲车辆变得更加笨重,还会影响装甲车量的机动性能,因此,对装甲车辆的研究应朝着功能化、轻量化以强韧化的方向发展。 1均质装甲 均质装甲是最早出现的装甲材料,英国最先研发出 的装甲坦克也是应用这种材料,厚度仅为8mm ,只能抵挡攻击力较低的枪弹,20世纪30年代,随着坦克装甲的厚度的提升,其防御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而在今后几十年间,一种新型的聚能装药破甲弹的出现,是普通装甲无法抵挡的,直到今天,坦克装甲车依然离不开对均质装甲的使用,也提高其厚度。 2铝合金装甲材料 为了进一步提高装甲车辆的防护能力,并能够对车 辆的自重进行合理的控制,由此研制出铝合金装甲。这也符合了对装甲车辆轻便化的要求,这也是铝合金装甲得以普遍应用的重要原因。20世纪40年代,美国路军坦克机构对铝合金材料以及装甲钢材料的防护性能展开了相应的对比工作,将变形硬化铝合金作为装甲主要材料。1962年,新型合金装甲板出现,美国也积极展开了防弹测试工作,并在原有铝合金装甲防护材料的基础上展开了进一步的研制,研制出了一种可热处理强化的7039铝合金,这种铝合金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能,成为当时装甲车辆中普遍使用的铝合金装甲材料。但由于二代铝合金装甲材料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因此美国、英国等也开展了第三代铝合金装甲的研究 工作,其防弹性能更高,也兼具前二代铝合金的防腐性能和焊接性能,可在腐蚀性较强的环境下使用。 我国开展铝合金装甲研制时间较晚,但研制速度较快,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523、528、S 原183、184、185等铝合金装甲材料,综合发达国家所研制的三代铝合金装甲板基础上所研制出来的,目前,我国已经自主研发出Al-Cu 系第三代铝合金装甲材料———2519A 铝合金装甲材料。 3复合装甲材料 现阶段,在国际上以陶瓷用作装甲防护材料主要为 氧化铝、碳化硼、氮化硅等。目前,世界各个也纷纷开展了反装甲技术的研究工作,其威力也得到明显增强,要想积极开展陶瓷性能的研究工作,具体方式如下所示:(1)用连续碳纤维增韧补强陶瓷材料;(2)梯度功能材料是一种良好的复合装甲材料,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密度较小,制造简单也有着较高的防护性能,因此在新型轻质防弹装甲中被广泛的进行应用。这些复合材料的质量与钢装甲相同,但防护能力却远高于钢装甲。纤维复合材料装甲主要使用层压工艺,在收到外来侵袭的时候回通过以下几方面来减低其破坏程度:首先会通过纤维拉伸变形的方式将弹丸的动能进行改变,使其具有良好的纤维性能;其次如果弹丸利用剪切的方朝纤维层压板发起进攻的情况下,那么纤维板会主动地将其动能进行吸收;(3)如果纤维板受到损坏,那么熔融也会受到破坏。 中国的科研工作者应积极开展了对此材料的研究工作,并开发出一种可以在军用飞机中有着非常好应用的轻质复合型材料防弹板,面板和通过特殊的粘合剂粘结在一起,面板是一种复合型材料,使用玻璃纤维制成的,面板非常薄,仅有5.0毫米。通过多次实践得出,这种材料适用于54手枪式,冲锋枪79型,不仅成本低而且使用起来也特别方便,便于进行加工等特点。虽然飞机中也常常应用玻璃纤维以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6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