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资采购审计

物资采购审计
物资采购审计

物资采购审计

第一节概论

一、制定本实务指南的必要性

一般而言,在内部审计准则的三个层次中,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对内部审计工作作出了一般性、原则性和程序性的规定,而内部审计实务指南则进一步对内部审计实务的开展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导性意见。《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2号——物资采购审计》为内部审计人员提供了从事物资采购审计的引领规范和衡量标准,对该项审计工作起着“引导”、“规范”和“促进”作用,也对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质量和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动意义。

二、制定本实务指南的目的和依据

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及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的相关内容,制订《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2号——物资采购审计》,旨在规范物资采购审计的内容、程序与方法。

三、本实务指南的适用范围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2号——物资采购审计》由总则、物资采购前期审计、物资采购过程审计、物资采购后续审计和附则等5章20条组成。本指南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本指南由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并负责解释。

四、本实务指南的实施时间

本指南自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二节实务指南的阐释

一、物资采购的几个概念

(一)物资

本指南所称的“物资”,是指组织在产品生产、基本建设和专项工程中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具、配件和设备等。

(二)物资采购审计

是指组织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物资采购各部门和环节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等所进行的独立监督和评价活动。

(三)物资采购审计的目的

旨在改善物资采购质量,降低采购费用,维护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组织价值的增加及

目标的实现。

(四)物资采购审计的内容

物资采购审计是对物资采购全过程实施的监督和评价,是财务审计与管理审计的融合。物资采购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审计物资采购内部控制、采购计划、采购合同、采购招标、供货商选择、采购数量、采购价格、采购质量、物资保管、结算付款以及物资采购期后事项等。

(五)物资采购审计的模式

根据组织的管理模式和要求、物资采购业务量的大小、内部审计机构资源等的不同,物资采购审计可以采取项目管理式审计和过程参与式审计两种模式:(1)项目管理式审计。该模式是有重点、有目的地将某物资采购部门、环节或物资品种纳入年度审计计划,形成为特定审计项目,并实施相应审计程序的审计模式。一般而言,大、中型规模的组织适合采用该模式。(2)过程参与式审计。是由专职内部审计人员参与监督物资采购的全过程或者部分重要过程,实现物资采购审计的日常化。通常小规模组织可以采用该模式。

(六)物资采购审计的原则

它包括:(1)客观公正的原则。审计人员在审核价格时,所站的立场、所用的标准、方法必须客观公正,不能凭主观臆断、歪曲事实、以保证审计的权威性;(2)质量价格相统一的原则。不能片面的追求低价格而忽视其质量,采购物资的质量只追求适中,不追求最优,要综合考虑价格、运费等发生的成本,避免出现低价格、高运费的现象;(3)实行定点采购和减少中间环节的原则。定点采购是保证采购物资质优价廉的重要措施,应同采购部门、审计监督部门共同确定,并适时调整选择信誉良好、有实力的生产厂家和商家;(4)大宗物资、设备实行公开招标的原则。由于此类物资采购数量多、价格高、价差大、必须实行公开招标,进行商务洽谈,避免“暗箱操作”,防止购销过程中的腐败现象,达到节约管理成本的目的。

二、物资采购审计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及知识结构

内部审计人员有责任警示被审计单位关注物资采购的现有和潜在风险。在知识结构上,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物资采购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组织内部有关规定,掌握物资采购内部控制原理,了解组织物资采购现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开展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物资采购审计,内部审计机构可聘请外部专家参与。

三、物资采购前期审计

物资采购前期审计是从制定年度审计计划开始到具体实施物资采购审计程序之前对各项审计工作作出的安排。基本过程包括:

(一)编制年度审计计划,确定审计对象

内部审计人员应综合考虑以下各种因素:

⒈重要性。

选择采购数量较大、采购次数频繁、采购价格较高、采购价格变化频繁、质量问题突出、长期积压或短缺、在ABC分类管理法下的A类和B类物资、群众反映普遍、领导关注、内部控制薄弱和出现错弊概率较高的部门、环节或物资类别等。

⒉物资采购方案、内部控制的重大变化。

内部审计应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适时审查新的物资采购方案和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将其列入审计计划。

⒊改进空间。

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内部审计人员应将工作改进空间较大、在增值性方面有潜力的物资采购部门、环节或物资类别确定为审计项目。

⒋审计资源。

⒌风险因素。

风险因素可能来自组织内部或外部。组织规模、经济业务兴致、账户余额大小、出现错弊概率、物价变动幅度、技术变化速度、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业务量大小等都是潜在的风险因素。一般而言,风险大的项目应优先作出审计安排。

(二)获取与研究相关资料,制定项目审计计划和审计方案

相关资料包括:(1)物资采购目标和计划;(2)前期物资采购审计工作底稿;(3)组织资料,例如组织结构图和工作说明、政策和程序手册以及重大的组织系统变化等;(4)财务会计资料;(5)相关制度规定,例如采购政策、采购程序制度、授权审批制度、供货商管理制度、财产接触制度、合同或协议签订制度、凭证管理制度和定价策略等;(6)外部信息资料,例如同行业相关资料、物价水平和变化幅度、技术变化程度和供货商资料等;(7)法律性文件。

内部审计人员应通过审阅资料、咨询技术专家、进行分析性复核、现场观察物资采购流程、询问等方法,研究相关背景资料,初步评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进行制定适合本组织实际情况的物资采购项目审计计划及审计方案。经适当管理层批准后,向被审计单位发出物资采购审计通知书。

(三)审查、评价内部控制

物资采购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管理、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五个要素。

⒈采购控制环境。

采购控制环境包括以下内容:董事会成员的知识和经验丰富程度、独立性地位、独立董事所占比例、审计委员会的设置情况;管理者对待物资采购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采取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所塑造的员工基本信念、价值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组织结构的适当性、权责划分的明确性、奖惩的分明性、岗位设置的合理性、人员素质的恰当性;组织人力资源政策的适当性等。

⒉采购风险管理。

采购风险管理包括物资采购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对应策略。风险识别包括检查外部因素(如竞争、技术和经济变化等)和内部因素(如员工素质、组织活动性质、信息系统处理特点等);风险评估包括估计风险的严重程度、评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应对策略包括根据风险评估结果作出的回避、接受、降低或分担等风险应对措施等。

⒊采购控制活动。

物资采购控制活动包括以下内容:业务授权、职责分离、质量验收控制、物资采购招标控制、凭证和记录控制、资产接触和记录使用控制、独立检查、物价信息控制。

⒋采购信息与沟通。

物资采购相关信息除了涉及财务信息外,还涉及非财务信息,如物价变动信息,市场需求信息、经济政策信息、技术信息、供应渠道变化信息、业务流程再造信息等。信息沟通方式包括政策手册、财务报告手册、备查簿、口头交流、例外情况报告和管理事例等。

⒌采购监督。

采取的方式包括物资采购内部控制自我评估、内部审计报告、内部控制例外情况报告、操作人员反馈以及顾客投诉等。

物资采购内部控制审计可通过设置采购内部控制调查表等方式进行深入调查、了解和测试,并形成审计工作底稿。物资采购内部控制调查表格式,如图表30-1所示:

(图标30-1)

物资采购内部控制调查表

(续表)

(续表)

四、物资采购过程审计

物资采购过程审计是根据采购内部控制评审结果,确定采购计划、价格、合同、执行等方面的测试范围、重点和方法,以收集审计证据。

(一)采购计划审计

采购计划审计是对采购计划中所列物资价格、数量、质量、采购方式和供货商选择等的真实性、合理性和有效性等进行的审计。

⒈应获取的相关资料。

包括采购政策、采购计划、物资储备定额补库计划、销售计划、产品产量计划、技术措施计划、生产作业计划、在制品期初存量和期末预计存量、新产品试制计划、物资工艺消耗定额、生产设备大中小修理计划、技术改造计划和物资价格供应状况等。

⒉应关注的风险领域。

包括采购计划程序失控、采购计划依据不当、采购计划分解不到位、采购计划执行不彻底、采购计划与其他计划不协调等。

⒊审计内容。

审计内容包括:

(1)采购计划编制依据的可靠性。内部审计人员应审查采购计划的编制是否依据经过批准的物资采购申请单,在MRP环境下,采购计划的编制是否依据主生产计划、主产品结构文件、库存文件和各种零部件的生产时间或订货时间精确计算;采购计划是否与生产计划、销售计划、物资库存控制计划和资金供应计划等相协调;是否符合组织的存货政策、采购政策和资金管理政策。

(2)采购计划审批程序的合理性。审查各物资使用部门是否根据本期生产计划和物资消耗定额确定物资实际需要量,据以填具物资采购申请单;物资管理部门是否每月根据物资实际库存和储备需要填具物资储备定额补库计划表,提交补库申请单;各部门负责人是否按职责分工和授权范围对提交的采购申请单进行分类初审、对口把关;计划部门有无会同物资管理部门核实物资库存;最终下达的《月份物资采购计划》有无报经组织分管领导审批;对不符合规定的采购申请,有无要求请购部门或人员调整采购内容或拒绝批准;重要的和技术性较强的物资采购,是否执行特别授权审批程序,是否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实行集体决策和审批;对生产急需和突发性的紧急物资采购,是否以适当形式事先通知价格信息部门,并于规定时日内补齐办妥有关手续。在过程参与式物资采购审计模式下,采购计划在报经组织分管领导审批前,可首先提交内部审计人员审核。

(3)采购计划所列价格的合理性。对于重复购置的物资,如价格未发生变化,则以上次成交价格为依据,将高出确定标准的计划价作为重点审计对象;如价格已发生变化,应掌握最新市场公允价作为审计标准。审计物资采购计划价格时,应将新购物资作为审计的重点。当产品降价时,基于价值链管理的思想,应考虑供货商有无对供应物资协同降价的可能。在过程参与式物资采购审计模式下,经内部审计人员审核后的物资采购计划价格的处理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只作为编制采购计划和内部经济核算的价格依据,而不作为实际采购时的价格控制标准,实际采购之前采购部门需重新报送《价格申报单》;另一种是在编制采购计划之前,采购部门需事先提报《价格申报单》,经审查后作为编制采购计划的依据,并同时作为实际采购时的价格控制标准。

(4)采购计划所列物资数量的合理性,审查计划部门对申请单是否做了最有效的归类,物资采购数量是否考虑了经济批量;是否与生产计划和物资库存相适应。

(5)采购方式选择的合理性。物资的取得方式有定点进货和非定点进货,具体包括市场选购、电子商务采购、招标采购、委托加工、互惠购买、融资租赁和企业自制等方式。内部审计人员应审查采购方式的确定是否综合考虑了下列因素: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物资的重要性程度、资金的贴现幅度、供货商的信誉和各种价格构成要素等。采用招标方式,应具体审查如下内容:①监督招标过程和招标标准是否符合“公开选购、公平竞争、公正交易”的原则,确定在招标、开标、评标和定标过程中有无违反规定程序、私自与供货商串通、泄露招标信息等情况。②审查有关招标文书的内容是否完整、严密,有关条款规定是否得到切实遵守。③监督招标方式的选择是否合理。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的,审查对外发布的招标信息是否全面、准确,发布范围是否具有广泛性,参与招标的投标人是否合格;采用邀请招标的,审查接受邀请的投标单位是否具有良好信誉、资质和财务状况,是否邀请至少三个以上投标人参加;采用议标采购方式的,审查所采购的物资是否确实没有供方投标、没有合格投标者、因技术复杂或性质特殊不能详细确定规格或具体要求、采用招标所需时间不能满足各组织紧急需要、不能预先计算出价格等,参加议标的单位是否在两家以上。④审查招标采购的价格是否合理。复验标底价格,对编制标底的工作底稿所载明的物资数量、价格、人工耗费、各项其他费用及税金等进行复核、验算;审查最高采购限价的合理性和公允性;对于不能编制标底的招标物资或采用议标方式招标的,可根据市场行情对标的进行合理的价位判断。

(6)供货商选择的合理性。根据供货商与组织的业务稳定性,供货商区分为定点供货商和非定点供货商。内部审计人员应重点审查组织对定点供货商选择的合理性,包括供货商选择评价程序是否规范;有无明确的供货商选择目标和评价标准;有无建立供货商评价小组,小组人员组成是否合理;有无完整、真实的供货商资料;供货商资料筛选、排序和审批是否流于形式;是否经集体决策进行供货商优选并形成供货商名单;是否根据供货商和本组织的实际情况采用实地考察、书面调查、样品检验或试用的方式确定供货商;有无过度依赖特定供货商,是否设立了备选供货商团队;有无对供货商档案进行规范管理,建立《合同供货方目录》,定期组织对供货商调查和复审;修改供货商档案是否经过特定授权并进行有效信息沟通。

⒋审计方法。

采购计划审计主要采用分析法、复算法、复核法、检查法、源头审计法、全面审计法、简单审计法和重点审计法等方法。

源头审计法是始终把握问题的根源而不被表象所左右。如一般物资采购的公允价格信息

源是市场,在招标采购审计中,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审查是否履行了规范的招标程序,还应关注招标与市场价的差异,关注结算价与中标价之间的差异,关注中标人的实质性运作。

全面审计法是对物资采购涉及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资料和资料的每一个方面进行全面审计的一种方法。有点是细致、审核质量高,缺点是效率低、成本高。

简单审计法是在审计力量不足或者有特殊要求时,仅针对物资采购价格或者物资采购的其他某一方面实施审计的方法。

重点审计法是针对重点物资(如采购数量大、单价高)、敏感性物资、问题较多物资的采购进行重点审查。

(二)采购申报价格审计

采购申报价格审计是对采购价格申报内容的完整性、价格标准确定的合理性和申报程序的规范性等方面所进行的审计。

⒈应获取的相关资料。

包括组织的物资价格制定政策、物资采购价格申报单、价格标准、物价变动信息、市场需求信息、经济政策信息、技术信息、供应渠道变化信息和业务流程再造信息等。

⒉应关注的风险领域。

包括价格标准失控、价格信息系统无效和低效、采购效率降低、价格审查形式化、价格组成内容单一化和串通作弊风险等。

⒊审计内容。

审计内容包括:

(1)《价格申报单》填列的完整性、采购部门应在比质比价的基础上,初步确定物资采购意向,填制《价格申报单》,经采购部门负责人签章后,送交价格信息部门进行价格核定。内部审计人员应审查《价格申报单》是否包括物资品名、规格、型号、数量、单价、金额、使用部门、技术要求、供货单位、货比三家情况等栏目。

(2)价格标准确定的合理性。主要内容包括:①审查价格信息收集渠道的广泛性和使用的有效性。可供采用的价格收集渠道有网络、报刊、杂志、电视、广播、行业公报、供货商提供的竞争对手披露等。内部审计人员应审查采购部门和价格信息部门是否充分利用了各种价格来源渠道,建立起容量丰富的价格信息资料库;对于获取的各种信息源,是否按照本组织的物资种类进行了适当分类以提高检索能力,发挥信息使用效率;是否在各部门之间进行了信息共享。②审查价格信息资料收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审查价格来源渠道是否正规,是否根据环境的变化适时的更换价格信息,能否综合各种信息源较准确的预测未来的价格变

化趋势,为组织实施战略物资管理提供价格导向。③审查价格标准确定方法的适当性和计算结果的正确性。物资采购价格标准的确定方法有:分别询价法、交叉询价法、调查法、信息资料查询法、历史资料评价法、测算法、专家评估辅助法、集中询价法、公开招标法、提供佐证法、限价法。④审查价格标准构成内容的全面性。物资采购价格包括采购物资的买价、运杂费、保险费、途中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大宗材料的市内运输费、采购资金利息和其他相关费用。其中买价和运费是物资采购价格的主要影响因素。

(3)采购申报价的合理性。主要内容包括:①审查是否根据不同的物资采购方式确定申报价;②审查申报单中所列物资品种是否在采购计划范围内,是否列入采购预算;③审查采购申报价有无高估虚报问题;④审查采购申报价的构成是否齐全,是否进行了综合比价;⑤审查采购部门有无随意压价而忽视物资质量的现象;⑥对于重复购置的物资,审查申报价是否超过最高限价,最高限价有无根据市场价格变动及时进行相应调整;⑦审查采购部门是否进行比质比价。

(4)申报价格核定程序的规范性。审查价格信息部门是否根据确定的价格标准,在测算评估、对比分析的基础上,确定采购部门报价和相关费用的合理性和公允性,并提出核定意见。对违反规定或报价不合理的,价格信息部门具有否决权,提出重新询价的建议或者核定一个最高控制价格。采购部门应参照核定意见,在核定的价格控制标准范围内进行采购。

⒋审计方法。

采购申报价格审计主要采用价格比较法、复算法、复核法、检查法、源头审计法、重点审计法和简单审计法等方法。

(三)采购合同审计

采购合同审计是对采购合同的合法性、完整性和有效性等所进行的审计。

⒈应获取的相关资料。

包括合同法、组织内部有关合同制度、合同正文和副本以及供货商资料等。

⒉应关注的风险领域。

包括盲目签订采购合同风险、合同无效风险、合同条款不利风险、合同违约风险和合同档案管理混乱风险等。

⒊审计内容。

审计内容包括:

(1)采购合同签订和合规合法性。主要包括:①审查供货商是否具有签约资格。②审查合同的签订程序是否合规。合同的签订需经市场调查、业务洽谈、合同起草、合同评审、

合同执行以及合同变更、解除或终止等过程。内部审计人员应审查在市场调查阶段是否按“货币三家”的原则进行市场调查,是否取得了供货商完整的档案资料以确认供货商的信誉和履约能力,必要时是否对供货商进行现场考察;参与业务洽谈的代表的业务能力和技术水平是否具备,是否由两人以上参加谈判;合同起草是否使用了正规的合同版本;草签的合同是否经过组织法律部门、财会部门评审;是否根据组织授权要求报经有关领导审批,有无履行分级授权审批手续;是否办理了必要的公证手续;合同变更、解除或终止的理由是否充分,是否签署了书面变更协议并履行了审批手续,对于发现的将严重损害组织利益的已签署合同,是否及时采取了纠正措施。

(2)采购合同条款的完备性和合同内容的合法性。采购合同应包含如下基本内容:合同标的;数量和质量;价格和结算方式;运输方式;履约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等。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中应注意:首先审查合同中是否包含上述内容以及有关规定是否明确、具体;其次审查签约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否明确并具有对等性;再次应审查确定有无利用合同从事非法行为的可能性;最后应审查合同条款规定是否为组织争取到最大的财务利益,如充分考虑付款条件和资金优势,选择合理的货款支付方式等。

(3)采购合同的执行结果。审查合同内容是否得到全面、严格的履行;审查有无合同违约、违约的原因及违约处理结果,如对方违约,是否及时组织索赔。如本方违约,责任人是否向分管领导提交书面报告,经审批后办理赔偿手续,并追究相关责任;协商不成的合同纠纷是否及时上报上级领导和法律部门,通过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解决合同纠纷。

(4)审查合同的管理是否规范。主要内容包括:①审查组织有无设置专门的合同管理机构,合同管理人员是否具备相应资格,合同管理制度是否完善,有无重大合同变更的应对防范措施。②审查合同的归档和保管是否完整。审查合同是否按序编号;台账登记是否清晰完整;支持性文件是否齐全,是否包括采购合同正本、合同补充协议、技术协议、采购订单、合同评审表及其他合同附件。

⒋审计方法。

采购合同审计主要采用检查法、函证法、询问法和重点审计法等方法。

(四)物资采购计划执行情况审计

物资采购计划执行情况审计是指在采购物资运达组织后,对物资验收、入库、计量、价格和货款支付等业务执行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等所进行的审查和评价。

⒈应获取的相关资料。

包括物资采购申请单、采购计划、采购合同、价格申报单、采购发票、运费单、检验报

告单、入库单、退货单、付款凭单、转帐凭证、应付账款明细账、材料采购明细账和对账单等。

⒉应关注的风险领域。

包括采购方式和供货商改变、价格失控、质量检验失控、计量不实、保管低效、票据失真、付款提前或滞后、付款不实和违规结算风险等。

⒊审计内容。

审计内容包括:

(1)采购方式执行情况审计。审查采购部门是否按照采购计划、采购申报单确定的采购方式和供货商进行采购。如物资采购执行的是定点供货制度,内部审计人员应取得《物资定点供货目录》作为审计标准,据以确定采购部门是否在合格供货商目录中选择供货商,如有改变,其改变的原因和批准手续是否合理。对于发现的供货商供货问题,采购人员是否及时填写《供货商供货问题信息反馈单》交价格信息部门,价格信息部门是否及时发出《纠正/预防措施通知单》,限期整改并追踪整改结果;整改无效者,是否暂停其供货或取消合格供货商资格。

(2)质量控制执行情况审计。主要内容包括:①审查是否设置独立的质量检验部门组织物资验收,有无采取适当措施防止采购人员、质检人员与保管人员串通舞弊;②审查物资验收是否根据货运单、发票和经过批准的采购合同副本、采购价格申报单、采购计划进行;

③审查物资验收是否签署顺序编号的验收报告;④审查超过采购合同的进货数量和提前到货的采购是否禁果适当批准;⑤审查短缺物资和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物资是否查明了原因,有无根据不同情况及时组织索赔,是否每月编制退货报告,以供采购和质检部门进行审查、分析和考核供货商表现等;⑥审查对预期未交货者,有无按合同规定给予罚款或没收违约金;⑦审查对大型或数额较大的物资采购,有无取得供货商合格的检验证明,合同中是否规定了必要的质保内容;物资验收是否严格,有无存在由于验收不严造成以次充好、以劣充优、不合格物资入库等问题。

(3)计量执行情况审计。主要内容包括:①审计计量器具。包括:计量器具是否经过国家法定检验机构的检验并出具了书面证明;内部计量部门是否定期检查和校对计量器具;计量器具的操作是否正确合规;抽查计量记录并核对实物数量,验证计量的准确性。②审查采购物资途中损耗。包括:是否制订了合理的路耗标准;实际损耗是否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损耗的处理是否合理。③审查质量检验对计量结果的影响。

(4)价格执行情况审计。主要内容包括:①审查物资采购是否按批准价格执行。审查

发票、货运单、验收单等原始资料上载明的价格是否与价格申报单、采购计划、采购合同一致,价格的变动是否经过核准。②审查运费的组成和数额是否合理。应根据确定的运费价格标准审查物资采购运费,保证实际运费控制在标准范围之内。包括: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里程的确定、运输商的选择、运价组成等。

(5)仓储保管情况审计。主要内容包括:①审查仓库的位置与内部空间的不知。审查仓库位置的设置是否有利于组织内物资流动的经济性、合理性;仓库内部空间的布置是否有利于利用仓库的有效面积和提高仓库的作业效率。②审查仓库面积利用率。通过计算和比较“仓库面积利用率”指标,确定仓库利用效率高低和利用潜力的大小。③审查仓库存放保管工作。物资是否按分区及编号有序排放;物资包装、标示是否符合规范;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物资是否隔离存放;仓库防火、防盗、防潮等措施是否到位。④审查物资保管账卡档案是否建立健全并定期与相关资料、账簿核对。⑤审查物资分类保管情况。审查物资保管是否按照物资的重要程度、消耗数量、价值大小等区别对待,实施ABC分类管理法。

⑥审查物资储备定额制度是否合理。审查物资最高储备、经常储备、保险储备和季节性储备等定额是否经济合理,是否做到既满足生产需要,又最大限度的压缩库存。

(6)采购票据审计。主要内容包括:①审查物资采购的票据是否齐全,是否按照采购业务发生的先后顺序编号。②审查各种票据载明的采购数量、单价、金额、品种、规格、产地、型号等是否真实,数量、单价、金额等计算是否正确,各种票据相关内容是否一直。

③审查票据的填写是否合规,手续是否齐全,来源渠道是否正规,保管、领用和注销措施是否完善,传递程序是否合规等。

(7)采购负债确认及付款执行情况审计。主要内容包括:①审查负债的确认是否正确。审查采购部门是否在物资采购申请单、验收单、供货商发票等核对无误的基础上出具付款申请单,并及时通知财会部门;财会部门是否在进一步审核的基础上,编制记账凭证,登记付款凭单登记簿或应付账款明细账,确认负债。②审查应付账款的登记是否正确。审查应付账款登记和管理是否由独立于请购、采购、验收、付款以外的职员执行;是否根据不同供货商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分类核算;是否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及时登记账簿记录,有无遗漏、隐瞒负债情况;是否定期将应付账款明细账余额与供货商寄回的对账单相核对,与应付账款总账相核对,与采购部门台账相核对,对存在的差异是否及时妥善处理;对享有折扣的交易,是否以扣除折扣后的货款净额登记应付账款,以防止在付款时贪污折扣。

③审查付款处理是否合规。审查付款是否符合资金结算制度的要求;付款是否在会计人员审核的基础上,经过授权人审批;是否按确定的付款方式付给指定的收款人;合适付款金额

和收款人是否正确;有无使用空白支票;以付货款是否在发票上加盖“付讫”戳记等。④审查预付账款处理是否合规。审查预付账款是否经过申请、审批;收到采购物资后,是否根据供应商发票及时冲减预付账款;是否与供货商定期对账。⑤审查应付账款余额的整体合理性。审查财会部门是否定期编制应付账款账龄分析表、物资已收发票未到情况汇总表;是否每月计算主要业绩指标据以监控应付账款状况;采用分析性复核方法,通过比较本期与上期各应付账款明细账户余额、相关比率和相关费用账户金额,确定应付账款有无异常变动。

⒋审计方法。

物资采购计划执行情况审计可以采用检查法、复核法、分析法、复算法、盘点法、鉴证法、抽样法、观察法、函询法和询问法等方法。

五、物资采购后续审计

物资采购后续审计是内部审计人员在提交了物资采购审计报告后,针对报告中所涉及的审计发现和审计建议所进行的跟踪审计,目的是确定被审计单位对于审计报告中所揭示的问题和偏差的纠正和改进情况以及产生的实际效果。

(一)物资采购后续审计应关注的风险领域

包括物资超储积压或储备不足风险、物资使用质量低劣风险、物资价格失控风险、资信低的供货商定点供货风险和审计建议无效风险等。

(二)物资采购后续审计的基本过程

一般包括以下五个环节:

⒈应获取的相关资料。

包括审计报告、审计回复、定点供货目录、价格申报单、采购计划和物资质量标准等。

⒉取得被审计单位的反馈意见并进行合理分析。

内部审计人员应关注如下事项:被审计单位不做反馈和反馈不充分的事项;被审计单位有异议或误解的事项;反馈意见中说明不采取纠正措施的事项等。内部审计人员应逐项分析上述事项的具体原因,并且特别注意反馈意见中对于问题原因的分析是否具有针对性,拟采取的措施是否具体。

⒊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

对重大的审计发现和建议通过现场访问、直接观察、测试和检查文件等方式,编制“后续审计面谈结果小结”和“后续审计跟踪记录表”等工作底稿。

⒋评估采纳审计建议所达到的效果。

⒌提交后续审计报告。

(三)审计方法

物资采购后续审计主要采用审计分析方法、详查法、抽查法、终点审计法、重点审计法、函证法和查询法等方法。

重点审计法是通过某一环节的重点审计,反馈前续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例如通过物资采购后续审计,验证供货商选择、物资验收、价格执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反馈物资采购审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采购比价审计资料报告材料

浅谈采购比价审计 采购比价审计是指企业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企业将要购置的各类物资价格的合理性、合法性、有效性、经济性所作的审计监督和评价。采购比价审计是一种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是管理审计的重要容之一。采购比价审计既拓宽了部审计的围,也丰富了部审计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同时又是防止企业经济效益在采购环节流失的控制手段。 1 开展采购比价审计的意义 1.1 采购比价审计有助于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抑制腐败和促进廉政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买方市场的形成,产品价格的放开,采购行为自由度的扩大,物资采购对企业生产及产品成本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由于企业采购环节经营行为不规,缺乏严格的制度约束,在采购环节吃回扣、以次充好、损公肥私、贪污腐败的现象普遍存在。与生产环节相比,采购环节的漏洞往往更隐蔽,诱使许多人包括一些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利用手中的权利,舍贱求贵、舍近求远、舍好求次,经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采购比价审计通过对采购计划、审批、价格咨询、招标、签订合同、验收、核算、付款和领用等环节和行为的监察,防止了个人专权行为,使企业经营活动走上规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科学、规的管理制度会有效地抑制腐败,促进企业的精神文明和廉政建设。 1.2 采购比价审计有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工业产品成本的构成绝大部分是物资消耗,而采购价格是影响物资成本的重要因素。在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减少进货批次,保证采购物资质量的条件下,降低进货价格,即降低购进的在产品生产、基本建设和专项工程中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具、配件和设备等物资的价格,可以降低产品成本,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 开展采购比价审计的条件 2.1 企业领导的重视是开展采购比价审计的前提 采购环节中出现的许多贪污腐败案例,大多发生在企业领导阶层。审计部门开展采购比价审计工作,是对采购价格领域的过错、舞弊现象进行揭露,必然要损害到某些人的利益,势必要遭到一些势力的反对、抵制。只有企业的高层领导人员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以企业的发展为己任,认识到采购比价审计的重要性,敢于在企业部引进价格审计机制,支持采购比价审计,这样采购比价审计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并且能够取得显著成效。 2.2 建立价格审计机构,配备高素质的价格审计人员是采购比价审计取得成功的保证在审计部门设立专门的物价科,独立行使企业物价管理职能,对物流进行全过程监控。采购比价审计不仅涉及财务、管理和市场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要涉及到许多相关部门、单位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因此价格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采购比价审计的成败。高素质的 2.3 建立健全的价格信息资料库是开展采购比价审计的基础 审计部门要开展采购比价审计,首先必须要有一套比较合理、有效的价格标准,以此作为依据,来确定待购物资的价格。因此,应通过咨询、市场调查、网上查询、招投标档案、报刊杂志和企业部的采购资料等渠道建立企业常用物资的价格信息资料库,为采购比价审计奠定比价基础。同时价格信息库应当根据企业所需物资的定点生产企业的情况和各种物资的市场价格动态进行更新。 2. 4 完善的价格审计制度是开展采购比价审计的保障 企业应当按照科学有效、公开公正、比质比价、监督制约的原则,建立健全采购管理监督的各项制度,确保企业审机构履行物资比价采购的监督职能,如《采购比价审计制度》、《工程造价审计制度》、《经济合同审计制度》、《物资采购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能够明确比价审计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做到价格审计有章可循、操作规。 2 5 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能够调动、激发业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比价管理制度给业务人员和决策领导者营造了一个正常、健康的工作环境,价格信息资料

存货的审计方法(经典)

存货的审计方法 要想了解有关存货的会计处理和审计方法,首先我们需对“存货”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的注解,企业的存货通常包括以下内容:原材料,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经加工改变其形态或性质并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各种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备件)、包装材料、燃料等。为建造固定资产等各项工程而储备的各种材料不能作为企业存货。 在产品,指企业正在制造尚未完工的产品,包括正在各个生产工序加工的产品,和已加工完毕但尚未检验或已检验但尚未办理入库手续的产品。 半成品,指经过一定生产过程并已检验合格交付半成品仓库保管,但尚未制造完工成为产成品,仍需进一步加工的中间产品。 在产品和半成品的主要区别是,在产品一般不需要入库,而半成品一般需要入半成品库。此外,在产品一般不能直接对外销售,而半成品可以。 产成品,指工业企业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验收入库,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订货单位,或者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企业接受外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制造和修理完成验收入库后应视同企业的产成品。 商品,指商品流通企业外购或委托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用于销售的各种商品。 周转材料,指企业能够多次使用、但不符合固定资产定义的材料,如为了包装本企业商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物,各种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劳动保护用品

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容器等低值易耗品和建造承包商的钢模板、木模板、脚手架等其他周转材料。但是,周转材料符合固定资产定义的,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处理。 《讲解》中只做了以上几种分类的解释,但是在很多企业中一般还会设立“在途物资”科目。一般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或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购入材料或商品的采购成本,都会通过“在途物资”科目进行归集。本科目应当按照供应单位和物资品种进行明细核算。 对企业存货的审计一般主要追求以下五个目的:保证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是存在的(存在性),所有应当记录的存货均已记录(完整性),记录的存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权利和义务),存货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已恰当记录(准确性),存货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做出恰当列报(列报)等。 在现场进行审计工作时,审计人员一般会先获取存货科目下总账和明细账,将明细账分门别类的清单(full list)作为附表(sub-sheet)列在存货工作底稿(working paper)的主表(lead sheet)之后。并将每张附表的明细账进行加总与主表相应类型的汇总额进行核对,比较是否会由于加总或者手工调账等原因导致总账和明细账不符的情况。当然,在工作底稿的主表中也需核对上期数是否正确,并列出本期与上期数的变动差额和变动率。对于比较大的变动绝对数和百分比需要在注释表(notes sheet)中作详细的说明。在注释表的开篇,一般都会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的性质和经营模式对企业的存货分类进行描述,以及存货的确认方式。根据主表的变动情况进行一般的分析性复核,解释本期数额变动的总体情况以及引起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接下来需要对明细账进行仔细查看,看有没有异常的数字,比如出现负数,即存货红字。一般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出库记账的存货比入进账的总额要多,请注意,

如何强化企业物资采购中的内部审计

如何强化企业物资采购中的内部审计 发表时间:2009-05-06T09:30:24.437Z 来源:《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09年第1期供稿作者:翟国芳[导读] 企业必须通过对物资采购全过程的监督,加强对物资采购环节的风险管理,为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提供有力保证。摘要:物资采购涉及资金数额大,在相当一部分企业的采购环节,收受回扣、损公肥私的现象相当严重。如果不严格加以控制管理,降低成本,势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浪费;如果采购环节的内部审计管理薄弱,则会出现材料物资价格不实和材料物资质量低劣等现象。因 此,企业必须通过对物资采购全过程的监督,加强对物资采购环节的风险管理,为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提供有力保证。关键词:企业物资采购内部审计How strengthens in the enterprise commodity purchase internal auditZhai GuofangAbstract:The commodity purchase involves the fund amount to be big,in quite a part of enterprise s purchase link,receives the phenomenon which the sales commission,injures the good for own benefit to be quite serious.If not strict controls the management,reduces the cost,will be able to bring the huge waste inevitably to the enterprise;If purchases the link internal audit management to be weak,then can appear the material commodity price not reality and the material commodity quality low inferior phenomenon.Therefore,the enterprise must through purchase the entire process to the commodity the surveillance,strengthens purchases the link to the commodity the risk management,for improves the enterprise product quality and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provides the powerful guarantee.Keywords:Enterprise commodity purchase Interior audit【中图分类号】F239.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646(2009)1-0129-02物资采购涉及资金数额大,在相当一部分企业的采购环节,收受回扣、损公肥私的现象相当严重。如果不严格加以控制管理,降低成本,势必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浪费;如果采购环节的内部审计管理薄弱,则会出现材料物资价格不实和材料物资质量低劣等现象。因此,企业必须通过对物资采购全过程的监督,加强对物资采购环节的风险管理,为提高企业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提供有力保证。 1.物资采购过程中通常存在的问题1.1物资采购归口管理不够完善。有些企业为了改革搞活,考核到各二级单位,将物资采购权下放给生产使用单位,出现一个企业内部多头分散自由采购的现象。分散自由采购虽然可以迅速、快捷的为生产配置资源,但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不少问题:①由于不能形成相应的批量,造成效益低、成本高、失去规模效益和整体优势,增加了采购成本。②缺乏必要的约束机制,采购决策不公开,缺乏透明度,内部监督很难到位,因而可能出现权钱交易、人情交易,从而可能在物资采购成本、质量、廉政等方面引发一系列的问题。1.2物资采购渠道分散、采购方式落后、采购行为不规范。企业中一些使用单位以各种理由指定供应商,如:原材料质量不稳定会造成产品质量问题;售后服务质量等。对一些生产材料、长期使用的通用物资,采购部门应该招标采购而不进行招标,这种情况往往是供应商事先已与使用单位商议好,知道自己是被指定的供货厂家,与采购部门进行价格谈判时坚持不降价或降价幅度很小。一些物资原本可以从生产厂家购买,但采购人员通常以单位不能以现款支付为由从中间商、贸易公司采购,一来可以获取回扣,二来不用采购人员外出奔波,中间商或贸易公司可以送货上门,通过这种方式采购的物资一般要比直接从厂家采购的物资成本搞出30%以上,增加了物资的采购价格,损害了企业的经济利益。有些企业虽然采用公开招标的采购方式,但在招标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由于招投标意识不强、人员素质低下等引起的不规范行为,比如:规避招标,串标,陪标,前期工作不仔细中途临时改标,缺乏公开透明度,暗箱操作严重,中标价格与标底一致的结果等。1.3缺少具有敬业精神的物资采购人员。企业对采购人员的选用不能严格把关,人员素质较低,给企业采购环节带来较大的隐患。采购工作包括采购计划的制定、市场调查预测、供应商选择、合同的签订、货物验收款项清算等过程,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采购人员的思想觉悟和技术水平最直接影响着采购工作的质量。1.4没有强有力的采购监督约束机制。目前,物资采购环节经营行为不规范,企业在采购环节收受回扣、以次充好、损公肥私、贪污腐败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制定的采购管理制度得不到贯彻执行,采购环节得不到很好的控制,诱使许多人包括一些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利用手中的权力中饱私囊。同时由于一些企业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致使内部审计独立性较差,无法形成对下属单位物资采购过程的监督审计。 2.加强物资采购审计的对策2.1严格归口管理,合理划分物资采购权限,实行分级分工有序进入市场采购。企业应明确规定总部可以采购那些物资,二级单位可以采购那些物资,逐步推行以归口管理单位或部门为主,审计、财务部门全程参与的做法,打破旧的采购管理体制中可能出现的独断专行格局,减弱采购人员的权限,通过各部门间的有效配合和相互制约,使得民主决策得以具体体现。2.2建立集中统一的物资采购管理体制。企业应参照“物资采购审计内部审计事务指南”,结合企业组织管理模式及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可以采取项目管理式审计和过程参与式审计,不断规范物资采购方式和采购行为。灵活选择采购渠道采购方式,坚持从厂家订货,避免从中简环节订货层层加价问题,大力开展由产品生产厂家直接寄售方式进货,对已经确定的采购渠道要进行定期复查,优胜劣汰。优化采购方式,大力开展规范的招标采购和定点采购的方式,采用招标方式必须有规范的程序做保证,不能为了招标而招标,避免走形式,进行暗箱操作。2.3优化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环境。设置独立内部审计机构进行物资采购审计。无论是执行何种审计,最关键的在于具有独立性,能按规定的职权办事,不受干涉,才能保证审计工作的公正和客观。物资采购内部审计工作实施的好坏依靠管理当局的重视程度和所赋予的权力大小。因此保持单位内部审计的独立性,首先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在单位的组织上有较高的地位。在物资采购审计中,内部审计是企业健全自我监控自我约束机制、保障所有者权益的手段,是管理体制的组成部分,其组织地位应是独立于企业的其他管理部门。2.4提高物资采购审计队伍的素质。提高物资采购中审计人员队伍素质,是实现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的突破的关键。随着审计领域的不断拓展,内部审计必须提高审计队伍的素质,突出多学科、高智能的特点。由于在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和审计人员执行同一政策,实现同一目标,审计人员可以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工作领域的广阔、无界,就必然要求内部审计向多学科、高智能的方向发展。在物资采购中,涉及合同、数学计算、管理等各种学科的知识,审计人员若不了解这些知识,势必会陷入审计困境。2.5对物资采购形成全过程监督审计。内部审计部门应当不断的扩大审计范围,从物资采购的前期阶段、采购阶段及后续事项实施全过程审计。这其中有计划、审批、价格咨询、招标或谈判、签订合同、物资验收、核算、付款领用等各环节,重点是对制定计划、价格咨询、签订合同、质量验收和结帐付款五个环节的监督。对计划的监督主要是保证计划的合理性和准确定;对价格的监督主要是看是否进行了货比三家、是否合理合规;对合同的监督主要是其合法性和公平程度;至来年共监督是保证验收过程不降低标准,不弄虚作假;付款监督是确保资金安全,按程序合同履行。审计人员每年还要组织一次对供货单位的产品质量、价格、交货期和售后服务的测评,对综合评价较差的单位要采取暂停采购、限期整改、直至取消供货的资格。总之,企业要不断加强物资采购过程中的内部审计,对采购环节管理过程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发挥审计监督职能,防止企业采购资金的浪费。

2021年浅谈管理审计在企业物资采购中的运用

浅谈管理审计在企业物资采购中的运用 管理审计对物资采购控制活动应贯穿于整个物资采购控制过程,它不仅是指向供应商购买产品的过程审计,也是对采购风险控制并贯穿于采购过程的各个环节,包括采购计划、采购询价、供应商选择、采购决策、采购招标、合同评审、订单处理、验收入库,直到发料使用为止的全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评估与审计。为此,本文就以下两个问题略陈管见。 1、采购意外风险。物资采购过程中由于自然、经济政策、价格变动等因素所造成的意外风险。如交通意外事故等,不能正常供货,遭受缺货风险损失。 1、采购计划风险。企业物资部门及人员计划管理技术不适当或不科学,导致采购中的计划风险,即采购数量、采购目标、采购时间、运输计划、使用计划、质量计划等与目标发生较大偏离。 2、采购验收风险。由于人为因素造成企业所采购物资在进入仓库前未按合同及制度要求,对采购物资数量、品种、规格、质量、价格、单据等多方面的审核和验收而引发的风险。如在数量上缺斤少两;在质量上鱼目混珠,以次充好;在品种规格上货不对路,不符合合同规定要求;在价格上发生变形等。

3、采购责任风险。企业经办部门或个人责任心不强或管理水平不高,也确有不少风险是由于采购人员假公济私、收受回扣、牟取私利而引起合同纠纷。 1、对采购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全过程的审计是指从计划、审批询价、招标、签约、验收、核算、付款和领用等所有环节的监督。审计重点是对计划制定、签订合同,质量验收和结账付款四个关键控制点的审计监督,以防止舞弊行为。全方位的审计是指内控审计、财务审计、制度考核三管齐下,把审计监督贯穿于采购活动的全过程,是确保采购规范和控制质量风险的第二道防线。科学规范的采购机制,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物资采购价格,提高物资采购质量,还可以保护采购人员和避免外部矛盾。 2、对物料需求和物资采购计划的审计。审查企业采购部门物料需求;物资采购计划的编制依据是否科学;调查预测是否存在偏离实际的情况;计划目标与实现目标是否一致;采购数量、采购目标、采购时间、运输计划、使用计划、质量计划是否有保证措施。 3、对物资采购招标与签约审计监督。依法订立采购合同是避免合同风险,防患于未然的前提条件,也是强化合同管理的基础。首先,管理审计要对采购经办部门是否履行职责进行审计。审查采购经办部门和人员是否对供应商进行调查,包括供货方的.生产状况、

采购比价审计报告

浅谈采购比价审计 采购比价审计是指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企业将要购置的各类物资价格的合理性、合法性、有效性、经济性所作的审计监督和评价。采购比价审计是一种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是管理审计的重要内容之一。采购比价审计既拓宽了内部审计的范围,也丰富了内部审计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同时又是防止企业经济效益在采购环节流失的控制手段。 1 开展采购比价审计的意义 1.1 采购比价审计有助于企业改进经营管理,抑制腐败和促进廉政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买方市场的形成,产品价格的放开,采购行为自由度的扩大,物资采购对企业生产及产品成本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由于企业采购环节经营行为不规范,缺乏严格的制度约束,在采购环节吃回扣、以次充好、损公肥私、贪污腐败的现象普遍存在。与生产环节相比,采购环节的漏洞往往更隐蔽,诱使许多人包括一些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利用手中的权利,舍贱求贵、舍近求远、舍好求次,经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采购比价审计通过对采购计划、审批、价格咨询、招标、签订合同、验收、核算、付款和领用等环节和行为的监察,防止了个人专权行为,使企业经营活动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轨道。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会有效地抑制腐败,促进企业的精神文明和廉政建设。 1.2 采购比价审计有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工业产品成本的构成绝大部分是物资消耗,而采购价格是影响物资成本的重要因素。在合理确定进货批量,减少进货批次,保证采购物资质量的条件下,降低进货价格,即降低购进的在产品生产、基本建设和专项工程中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具、配件和设备等物资的价格,可以降低产品成本,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 开展采购比价审计的条件 2.1 企业领导的重视是开展采购比价审计的前提 采购环节中出现的许多贪污腐败案例,大多发生在企业领导阶层。审计部门开展采购比价审计工作,是对采购价格领域的过错、舞弊现象进行揭露,必然要损害到某些人的利益,势必要遭到一些势力的反对、抵制。只有企业的高层领导人员廉洁奉公,遵纪守法,以企业的发展为己任,认识到采购比价审计的重要性,敢于在企业内部引进价格审计机制,支持采购比价审计,这样采购比价审计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并且能够取得显著成效。 2.2 建立价格审计机构,配备高素质的价格审计人员是采购比价审计取得成功的保证在审计部门设立专门的物价科,独立行使企业物价管理职能,对物流进行全过程监控。采购比价审计不仅涉及财务、管理和市场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要涉及到许多相关部门、单位和个人的经济利益,因此价格审计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采购比价审计的成败。高素质的 2.3 建立健全的价格信息资料库是开展采购比价审计的基础 审计部门要开展采购比价审计,首先必须要有一套比较合理、有效的价格标准,以此作为依据,来确定待购物资的价格。因此,应通过电话咨询、市场调查、网上查询、招投标档案、报刊杂志和企业内部的采购资料等渠道建立企业常用物资的价格信息资料库,为采购比价审计奠定比价基础。同时价格信息库应当根据企业所需物资的定点生产企业的情况和各种物资的市场价格动态进行更新。 2. 4 完善的价格审计制度是开展采购比价审计的保障 企业应当按照科学有效、公开公正、比质比价、监督制约的原则,建立健全采购管理监督的各项制度,确保企业内审机构履行物资比价采购的监督职能,如《采购比价审计制度》、《工程造价审计制度》、《经济合同审计制度》、《物资采购招标投标管理办法》等,能够明确比价审计的原则、程序和方法,做到价格审计有章可循、操作规范。 2 5 严格的考核、奖惩制度能够调动、激发业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比价管理制度给业务人员和决策领导者营造了一个正常、健康的工作环境,价格信息资料

采购风险管理系统与审计实务

采购风险管理与审计实务 第1部分判断题 题号:QHX019974 所属课程:采购风险管理与审计实务 11. 采购业务部审计的定位是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增加组织价值、改善组织运营。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解析:未找到解析 题号:QHX019975 所属课程:采购风险管理与审计实务 1. 采购业务是指企业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及支付款项等相关活动。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解析:依据《企业部控制应用指引第7号——采购业务》第二条:采购业务是指企业购买物资(或接受劳务)及支付款项等相关活动。 题号:QHX019976 所属课程:采购风险管理与审计实务 20. 采购业务所指的采购物资,不包含企业的工程物资和固定资产。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解析:物资主要包括企业的原材料、商品、工程物资、固定资产等。 题号:QHX019977 所属课程:采购风险管理与审计实务 6. 采购业务组织架构的治理风险包括:治理结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执行力,可能导致企业不能实现发展战略,经营失败。 A、对 B、错 正确答案:A 解析:未找到解析 题号:QHX019978 所属课程:采购风险管理与审计实务 1. 采购主管资源、业务一肩挑,对供应商从引入到下单、付款全部由一个采购人员完成,是一种高效的管理。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解析:采购主管资源、业务一肩挑,对供应商从引入到下单、付款全部由一个采购人员完成,其间权力无法得到有效制衡,仅有的领导监督也流于形式。 题号:QHX019979 所属课程:采购风险管理与审计实务 22. 采购部经理对供方、价格等采购信息全部装在脑子里,是采购的“百事通”,部门的大小事务主要靠经理口头指挥,这样的管理效率高,这样的人才应该鼓励。 A、对 B、错 正确答案:B

物资采购内部审计实施办法

物资采购内部审计实施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评价、服务、控制和监督职能,提高采购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结合市局(公司)系统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物资采购审计,是指内部审计部门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实施适当的审计程序,从项目立项开始,至验收入库及货款结算等环节进行全过程管理的服务和控制,对采购全部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完整性及效益性进行的评价和监督。 本办法所称物资采购项目(以下简称项目)是指企业生产经营和企业管理等经济业务相关的烟用物资和非烟用物资等采购业务。 第二章审计职责与权限 第三条审计部门按照“起点介入、过程监督、重点突出”的原则,对采购业务必须开展程序性审计,年度累计预算金额5万元以上的采购项目开展全过程跟踪审计,单次5000元以上实施价格报审,根据采购性质可选择开展实质性抽查审计。 程序性审计是指审计部门通过调查了解内控制度、实地观察、穿行测试等审计方法,对采购业务的相关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

全过程跟踪审计是指审计部门根据重要性原则对采购预算审批、采购方式、供应商资质认证、价格确定、合同管理和验收付款等业务流程的合规性进行监督; 价格报审是指各采购部门在计划、预算范围内自行组织的在招投标以外的采购价格确定的审计监督,是对采购关键环节的审计。 实质性抽查审计是指审计部门根据审计计划,按照重要性原则抽取一定比例的采购业务,对其管理制度的完善性、决策程序的合规性和实施程序的规范性进行审计。 第四条相关业务部门要建立报审制,积极配合审计工作并对所提供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负责,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提供资料,限制审计范围;相关业务部门对审计部门出具的审计意见、建议,要在规定的期限内向审计部门反馈落实情况。 第五条审计报告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对全年采购情况进行概述;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过程管理及效果进行评价;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建议等。 第三章程序性审计 第六条业务流程和内控制度的健全性评价。取得或编制采购业务流程图并通过观察和询问,了解梳理采购的业务流程,对企业建立的资质认证、供应商管理、预算及计划管理、采购方式、招标管理、合同管理、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制度流程健全性进行评价。

物资采购舞弊行为的审计

物资采购舞弊行为的审计 中内协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819096432.html, 点击次数:440 物资采购过程中的舞弊行为,是内控体系建设中关注的风险要素,也是审计人员进行物流内控审计的重点。关于如何审计物资采购中的舞弊行为,审计人员进行了不同层次的探索与研究,本文结合审计工作实践,就审计发现物资采购过程中的舞弊谈几点认识。 (一)要关注合同条款中隐藏的舞弊行为 签订采购合同的条款项目通常应包括:物资名称、规格、品质、数量和包装条款、货物运输条款、货物运输保险条款、产品质量保证条款、价格条款、支付条款、检测、索赔和仲裁条款以及合同期限等。但是,有的采购合同条款只标明所要订购的产品、单价、金额,不标明产品的型号、规格,或标出的型号、规格不详尽;有的采购合同只标明供货商,而不标明产品的生产厂家。实际市场交易中,同一产品有不同的规格、型号,不同的规格、型号有着悬殊的价格差别;同一产品,因不同生产厂商,其价格也有着很大的差距。对此风险,相关审核、审批部门或人员也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一些采购人员往往利用这一漏洞,“偷梁换柱”,用高价格购置低等级、低质量、低性能的产品。 合同条款、供应商发票及送货清单表述有欠缺,或不清楚表述,保管人员验收入库时就不能监督采购人员采购的产品是否是合同规定产品,就不能监督采购行为的合理性,有关对采购行为的审核、检查就不能正常实施。同时,也给采购人员留下了可乘之机。由此,要规范合同及其他采购凭单的表述,保管人员及审核人员、技术验收人员、财务部报销或挂账人员要严格检查审核凭单。在审计中,对不标清楚产品生产厂家、产品规格、型号的采购合同,则需到库房、产品使用单位调查核实产品的规格型号。 (二)要关注假借采购进口产品进行的舞弊行为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2号——物资采购审计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2号――物资采购审计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物资采购审计的内容、程序与方法,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及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本指南所称物资采购审计是指组织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物资采购各部门和环节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等所进行的独立监督和评价活动。本指南所称“物资”是指组织在产品生产、基本建设和专项工程中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具、配件和设备等。 第三条本指南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 第四条物资采购审计的目的是改善物资采购质量,降低采购费用,维护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组织价值的增加及目标的实现。 第五条物资采购审计是对物资采购全过程实施的监督和评价,是财务审计与管理审计的融合。物资采购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审计物资采购内部控制、采购计划、采购合同、采购招标、供货商选择、采购数量、采购价格、采购质量、物资保管、结算付款以及物资采购期后事项等。 第六条根据组织的管理模式和要求、物资采购业务量的大小、内部审计机构资源等的不同,物资采购审计可以采取项目管理式审计和过程参与式审计两种模式。 (一)项目管理式审计是有重点、有目的地将某物资采购部门、环节或物资品种纳入年度审计计划,形成为特定审计项目,并实施相应审计程序的审计模式。大、中型规模的组织适合采用该模式。 (二)过程参与式审计是由专职内部审计人员参与监督物资采购的全过程或者部分重要过程,实现物资采购审计的日常化。小规模组织可以采用该模式。 第七条内部审计人员有责任警示被审计单位关注物资采购的现有和潜在风险。 第八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物资采购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组织内部有关规定,掌握物资采购内部控制原理,了解组织物资采购现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开展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物资采购审计,内部审计机构可聘请外部专家参与。 第二章物资采购前期审计 第九条物资采购前期审计是从制定年度审计计划开始到具体实施物资采购审计程序之前对各项审计工作作出的安排。其基本过程包括: (一)编制年度审计计划,确定审计对象。内部审计人员应综合考虑以下各种因素:1.重要性。选择采购数量较大、采购次数频繁、采购价格较高、采购价格变化频繁、质量问题突出、长期积压或短缺、在ABC分类管理法下的A类和B类物资、群众反映普遍、领导关注、内部控制薄弱和出现错弊概率较高的部门、环节或物资类别等。 2.物资采购方案、内部控制的重大变化。内部审计应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适时审查新的物资采购方案和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将其列入审计计划。

公司采购内部审计方案4.doc

公司采购内部审计方案4 XX有限责任公司 采购流程审计方案 一、审计目的: 根据集团公司的采购管理制度,对现阶段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采购部门的采购管理工作及内部控制状况进行审计检查,做出客观评价,揭示其中存在的控制风险,并提出可行的建议和改善措施。 二、审计内容: 1、采购管理制度是否有效和完善。 2、采购计划、采购预算、实际采购是否得到良好的遵循。 3、公司对采购主要业务环节(采购预算、供应商的选择、合同的签订、请购与订单、货物验收、货物仓储、付款等)的管理、控制是否完善。 4、对本次审计发现的问题继续后续追踪审计。 三、审计范围: 20XX年X月——20XX年X月期间的采购管理工作。 四、审计人员及配合部门: 审计人员:集团监审部(董飞、杨杉)

配合部门:生产部、采购部、财务部、行政部 五、审计时间: 六、审计重点与程序: (一)采购预算(计划)业务 获取采购政策、采购预算、生产预算、销售预算 1、预算编制的审计: (1)采购预算的编制是否与生产预算、销售预算、资金预算等相协调;是否考虑存货政策和采购政策;是否考虑存量管理制度,并制定安全存量、最低最高存量及请购点,经济批量等因素。 (2)预算编制是否分类分品种规格列明数量、金额、单位及供应商等资料。 2、采购预算是否按审批流程审批,是否经董事会授权。 3、实际请购是否与采购预算相配合,并严格控制;是否机动配合生产和管理制度及库存而作出适当调整。 4、实际采购与预算产生的量差和价差有误查明原因,并作出适当的记录和调整。 (二)供应商的选择 获取《合格供应商名录》,采购招投标管理办法,招标过程有关文件1、供应商管理审计:

物资采购审计6大要素,55个核心关注点

物资采购审计6大要素 (1)审“该不该买”,即对采购计划的审查。要审查采购计划是否进行可行性论证(特别是金额较大的采购项目),采购计划不合理,会影响企业的预期效益,甚至会造成资源浪费。另外还要审查采购计划是否履行了相关审批手续,资金是否落实,有没有对采购价格进行过市场调研等。对那些通过市场调研无法获得价格信息的,则应根据采购物的成本组成内容,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合理测算,作为确定采购价格的依据。 (2)审“何时买”,即对采购时间的审查。要充分发挥规模采购的优势,对有关部门提出的采购计划,进行合并、分类,能集中采购的绝不零星采购。另外,如果采购时间选择不当,将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或增加企业的仓储成本。 (3)审“怎么买”,即对采购方式的审查。采购方式可以采取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等,每种方式各有特点,采取哪种方式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以获得合理的采购价格。这就需要在审计时,较多地运用经验、知识来具体分析判断,避

免在选择采购方式过程中受人情关系、私心杂念影响。采购方式选择得当,不但可以加快采购速度,而且还可以节约投资,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消耗。 (4)审“买谁的”,即对供应商和开标过程的审查。在对供应商进行考查了解的基础上,对供应商的选择要制定一个严格的标准,将那些信誉好、实力强的供应商招进来,将不符合我们要求的剔出去,以保证支付合理价格的同时,获得较好的质量,要特别注意不要让一些人情关系左右审查标准。对开标过程进行审查主要是为了禁止开标过程中的“暗箱”操作,以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竞争原则。审计监督时,应特别注意对招标文件和评议标准的审查,看有无漏项问题,有无表达不清和不合理的问题,有无责任不清问题,有无与国家法规、政策不一致的问题,还应该注意有无招标者内定中标者或向投标者泄露标底,评标过程中有无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问题等违规行为。开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会改变招标采购的意义,应予以高度重视。 (5)审“合同”,即在正式签订合同前,对采购合同草本的合法性、严密性进行审查,它是内部审计的重要的环节。合同是获得合理采购价格的法律保障,对其审查的主要内容有:审查采购合同标的物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法,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审查采购合同的各种数量标准,控制采购合同供货数与期限,减少货物库存量和资金占用额,以加速资金周转;明确双方的违约责任,提高采购合同的约束力和严肃性,以保证及提

物资采购审计详解

物资采购审点啥?6大方面,55个点要记好! 一、物资采购6大要素 (1)审“该不该买”,即对采购计划的审查。 要审查采购计划是否进行可行性论证(特别是金额较大的采购项目),采购计划不合理,会影响企业的预期效益,甚至会造成资源浪费。另外还要审查采购计划是否履行了相关审批手续,资金是否落实,有没有对采购价格进行过市场调研等。对那些通过市场调研无法获得价格信息的,则应根据采购物的成本组成内容,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合理测算,作为确定采购价格的依据。 (2)审“何时买”,即对采购时间的审查。 要充分发挥规模采购的优势,对有关部门提出的采购计划,进行合并、分类,能集中采购的绝不零星采购。另外,如果采购时间选择不当,将会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或增加企业的仓储成本。 (3)审“怎么买”,即对采购方式的审查。 采购方式可以采取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等,每种方式各有特点,采取哪种方式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以获得合理的采购价格。这就需要在审计时,较多地运用经验、知识来具体分析判断,避免在选择采购方式过程中受人情关系、私心杂念影响。采购方式选择得当,不但可以加快采购速度,而且还可以节约投资,减少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消耗。 (4)审“买谁的”,即对供应商和开标过程的审查。 在对供应商进行考查了解的基础上,对供应商的选择要制定一

个严格的标准,将那些信誉好、实力强的供应商招进来,将不符合我们要求的剔出去,以保证支付合理价格的同时,获得较好的质量,要特别注意不要让一些人情关系左右审查标准。对开标过程进行审查主要是为了禁止开标过程中的“暗箱”操作,以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竞争原则。审计监督时,应特别注意对招标文件和评议标准的审查,看有无漏项问题,有无表达不清和不合理的问题,有无责任不清问题,有无与国家法规、政策不一致的问题,还应该注意有无招标者内定中标者或向投标者泄露标底,评标过程中有无不公平、不公正、不合理问题等违规行为。开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会改变招标采购的意义,应予以高度重视。 (5)审“合同”,即在正式签订合同前,对采购合同草本的合法性、严密性进行审查,它是内部审计的重要的环节。 合同是获得合理采购价格的法律保障,对其审查的主要内容有:审查采购合同标的物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法,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审查采购合同的各种数量标准,控制采购合同供货数与期限,减少货物库存量和资金占用额,以加速资金周转;明确双方的违约责任,提高采购合同的约束力和严肃性,以保证及提高合同履约率;审查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对等性,如质量标准、技术条件、技术要求、验收方法、付款方式与期限、运输中的责任、售后服务及质保期限有关约定等都要明确具体;审查双方意见表达是否明确,有无意思理解上的偏差,合同中有无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措辞。

物资采购和供应管理业务流程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Word版,可自由编辑!】 1 项目概述 1.1 项目概览 [就项目进行的时间、涉及公司的范围、项目样本涉及的时间段、项目的目的或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进行概述。] 1.2 结论 [就项目中发现的应提请管理层注意的特别事项进行说明,并就内部控制审计所涉及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有效性进行评价。] 1.3 重要性评级标准 [重要性评级标准应由管理层确定,以下所列示的因素仅供参考。] 高[存在较少控制或控制不存在;对经营或控制职能有重大影 响;相关流程需要较大改进;管理层应立即予以关注并采 取适当行动进行纠正。] 中[存在一定控制;对经营和控制职能的影响中等;相关流程 需要一定程度上的改进;管理层应予以关注并采取适当行 动进行纠正。] 低[存在足够的控制;虽然相关流程仍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但在相关控制机制有效运行的情况下,经营和控制职能将 不会受到负面影响。]

1.4 内部控制审计发现摘要 [就内部控制审计的发现及重要要性评级进行简要归纳和汇总,从而便于管理 2 项目目标、范围及工作步骤 2.1 项目目标 [旨在对本次内部控制审计项目的目标进行概述,应根据内部控制审计项目的 具体情况确定。] [了解并评价物资采购和供应管理业务流程内部控制是否足够]

?[了解并评价物资采购和供应管理业务流程的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评价物资采购和供应管理业务流程与公司制度、程序的遵循程度] ?[发现与物资采购和供应管理相关内部控制的不足之处并予以改进] 2.2 项目范围 [旨在对本次内部控制审计项目的范围进行列示,该范围应与内部控制审计计 划中的范围相一致,对于增加或减少的内容应进行说明并解释原因。] ?[资本性支出采购流程及其子流程] ?[经营性支出采购流程及其子流程] ?[存货管理流程及其子流程] 2.3 工作步骤 [旨在对在本次内部控制审计项目中采用的工作方法和步骤进行列示,以帮助 报告使用者了解在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发现内部控制缺陷的方法和步骤。] ?确定工作方法 内部审计小组与业务流程负责人讨论本项目范围并最终确定工作方法和步 骤。 ?了解业务流程 与业务流程负责人进行访谈,了解业务流程设计程序并阅读有关流程的规 定和实施步骤的文件。

物资采购审计指南

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2号――物资采购审计 2011-05-07 16:03:4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物资采购审计的内容、程序与方法,根据《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及内部审计具体准则制定本指南。第二条本指南所称物资采购审计是指组织内部审计机构及人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标准,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物资采购各部门和环节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等所进行的独立监督和评价活动。本指南所称“物资”是指组织在产品生产、基本建设和专项工程中所使用的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动力、工具、配件和设备等。 第三条本指南适用于各类组织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人员及其从事的内部审计活动。 第四条物资采购审计的目的是改善物资采购质量,降低采购费用,维护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组织价值的增加及目标的实现。 第五条物资采购审计是对物资采购全过程实施的监督和评价,是财务审计与管理审计的融合。物资采购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审计物资采购内部控制、采购计划、采购合同、采购招标、供货商选择、采购数量、采购价格、采购质量、物资保管、结算付款以及物资采购期后事项等。 第六条根据组织的管理模式和要求、物资采购业务量的大小、内部审计机构资源等的不同,物资采购审计可以采取项目管理式审计和过程参与式审计两种模式。 (一)项目管理式审计是有重点、有目的地将某物资采购部门、环节或物资品种纳入年度审计计划,形成为特定审计项目,并实施相应审计程序的审计模式。大、中型规模的组织适合采用该模式。 (二)过程参与式审计是由专职内部审计人员参与监督物资采购的全过程或者部分重要过程,实现物资采购审计的日常化。小规模组织可以采用该模式。 第七条内部审计人员有责任警示被审计单位关注物资采购的现有和潜在风险。 第八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具有物资采购管理的相关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组织内部有关规定,掌握物资采购内部控制原理,了解组织物资采购现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开展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物资采购审计,内部审计机构可聘请外部专家参与。 第二章物资采购前期审计 第九条物资采购前期审计是从制定年度审计计划开始到具体实施物资采购审计程序之前对各项审计工作作出的安排。其基本过程包括: (一)编制年度审计计划,确定审计对象。内部审计人员应综合考虑以下各种因素: 1.重要性。选择采购数量较大、采购次数频繁、采购价格较高、采购价格变化频繁、质量问题突出、长期积压或短缺、在ABC分类管理法下的A类和B类物资、群众反映普遍、领导关注、内部控制薄弱和出现错弊概率较高的部门、环节或物资类别等。 2.物资采购方案、内部控制的重大变化。内部审计应根据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适时审查新的物资采购方案和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将其列入审计计划。 3.改进空间。根据成本效益原则,内部审计人员应将工作改进空间较大、在增值性方面有潜力的物资采购部门、环节或物资类别确定为审计项目。 4.审计资源。

专项审计报告模板

【报告模板】物资管理专项审计报告四、审计发现主要问题

2.检查 6月份临时物资计划较多,不符合应急计划不得超过当月正常计划数量的 3%的规定。 3、询价报价方式采用不密封的传真方式,不符合规定。 4、物资计划单、询价单、确认单缺乏统一归档。 (二)物资入库、出库、仓储管理 1、未严格执行物资入库验收制度。检查“ 4月— 8月”入库记录,发现有未经相关技术人员验收即入库的现象,入库验收单不齐全;采购确认单有不签字的情况。 2、入库单存在未填写供应商、未连续编号、未填写仓库名、入库商品规格型号、计量单位不规范等现象。 3、未严格执行物资领用审批制度。抽查部分物资领用未经审批或审批签字不全。 4、部分入库单未填写仓库名称、物资用途不清晰、不同仓库物资共用一张出库单等。 5、人库单、出库单各联次未按用途分别各部门保管。 6、物资库房分类摆放还未达到投资公司物资统一分类的要求。 7、物资卡片标示还不够清晰,没有“四号定位”。 8、检查 4-5月份物资台账记录和出入库单数据存在差异。由于盘点不及时,造成库存物资长期帐实不符。 9、从 4月初才开始有规范的物资台帐可查,并且 4月份物资台帐的期初数遗漏了部分物资没有入账,所以物资期初数完整性和可靠性较低。 10、检查 8月的物资台账,钢材类物资工字钢、轨道、圆钢的计量单位为“根”或“米”,计量不规范。 11、检查 4-8月的物资台账,部分物资没有规格型号,记录信息不完整。 12、露天库房物资管理控制不严,存在借用物资未及时办理手续的情况。 13、库房外物资堆放零散不集中,不便于集中统一管理,易发生物资丢失风险。 (三)物资付款环节 1、抽查 6月银付 11#凭证,物资付款审批签字不完整 2、抽查 6月转账 5#凭证,内容为购入发动机柴油,没有入库单,附件审批签字不完整。 3、检查财务物资明细帐,与物资部门记载台帐差异较大。 (四)物资基础管理及效能方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