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水资源 题库

水文水资源  题库
水文水资源  题库

《水文与水资源学》题库

1 绪论

1.1 举例说明水文现象

1.2 水文现象的基本特征

1.3 水文学的分科体系

1.4 水文学的研究方法

1.5水文学与水土保持的关系

1.6 水文学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

2 水分循环与水量平衡

2.1 什么是水分循环?

2.2 水分循环的分类

2.3 分析说明水循环基本过程、循环的动力与循环现象的本质2.4 分析说明水循环分类的依据以及内在差别

2.5 水分循环的四个阶段?

2.6 水分循环周期?

2.7 影响水分的因素有哪些?各因素如何影响水分循环?

2.8 水量平衡原理?

2.9 写出任一区域某一时段的水量平衡方程

2.10 通用水量平衡方程

2.11 闭合流域?

2.12 非闭合流域?

2.13 闭合流域的水量平衡方程

2.14非闭合流域的水量平衡方程

2.15 蒸发系数?

2.16 径流系数?

2.17 全球水量平衡方程

2.18 陆地水量平衡方程

2.19 海洋水量平衡方程

2.20 论述水分循环的意义

3 降水

3.1 降水的主要形式?

3.2 降水的成因?

3.3 降水的类型划分及依据

3.4 气旋雨

3.5 冷锋雨及其特点

3.6 暖锋雨及其特点

3.7 对流雨及其特点

3.8 地形雨及其特点

3.9 台风雨及其特点3.10 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哪些?

3.11 论述森林与降水的关系

3.12 降水要素有哪些?

3.13 常用的降水指标有哪些?

3.14 降水历时

3.15 降水强度

3.16 降水过程线

3.17 等降水量线

3.18 暴雨雨力

3.19 平均降水量的计算方法有哪些?各种方法的使用条件?3.20 降水历时与降水时间的区别

4. 蒸发和散发

4.1 分析蒸发在水循环中的意义

4.2 蒸发潜热

4.3 蒸发量或蒸发率

4.4 饱和水汽压

4.5土壤蒸发的三个阶段是什么?各阶段影响蒸发量的主要因素

4.6 分析影响土壤蒸发的因素 4.7 分析蒸发散的物理机制

4.8 分析影响植物蒸发散的因素

4.9 土壤蒸发能力

4.10 分析决定土壤蒸发的两个条件

4.11.分析对比水面蒸发、土壤蒸发及植物散发各自的特点以及主要影响因素。

4.12 简述流域蒸散发的计算模型

5 下渗5.1 下渗与渗透有何区别

5.2 下渗的意义

5.3 分析下渗的物理过程和阶段

5.4 下渗锋面

5.5 分析土壤水分的再分配

5.6 稳渗速率

5.7 分析影响下渗的因素

5.8 菲利浦下渗公式

5.9 霍顿下渗公式5.10 说明非饱和下渗和饱和下渗理论的主要区别,分析霍顿下渗公式的物理意义及适用性

5.11容积含水量与重量含水量有何关系?什么叫土壤水分常数?

5.12液态的土壤水有几种存在形式?支持毛管水与毛管悬着水,支持重力水与自由重力水,各具有什么特征?

6 径流

6.1径流的涵义及其组成6.2 如何对径流分类

6.3 地表径流

6.4 壤中流

6.5 地下径流

6.6 降雨径流

6.7 融雪径流

6.8 流量过程线

6.9 径流模数

6.11 径流总量

6.12 模比系数及其意义

6.13 径流系数及其意义

6.14 径流的表示方法有哪些,各种表示方法之间如何换算

6.15 分析径流的形成过程

6.16 植物截留

6.17 影响植物截留的因素有哪些

6.18 穿透降雨

6.19 树干流及其影响因素

6.20 填洼及其影响因素

6.21 枯枝落叶持水量及其影响因素

6.22 壤中流的形成条件

6.23 超渗产流

6.24 蓄满产流

6.25 分析超渗产流与蓄满产流的区别

6.26 河网汇流过程

6.27 河岸容蓄

6.28 河网容蓄

6.29 河网调蓄

6.30 产流过程

6.31 汇流过程

6.32 论述产流机制

6.33 分析径流的影响因素

6.34 分析森林与径流的关系

6.35 分别阐述各种径流成分的产流机制和产流条件?并对比超渗地面径流与饱和地面径流的差异性

6.36 为什么要分割地面径流与地下径流?常用什么方法来分割?

7.1 河流

7.2 河流的基本要素

7.3 水系

7.4 外流河

7.5 内流河

7.6 河流可以划分为几段?各段有何特点?

7.7 分水岭?

7.8 闭合流域

7.9 非闭合流域

7.10闭合流域与非闭合流域的区别

7.11 水系有哪几种形状?各种水系形状与洪水之间有何关系7.12 河长

7.13 河网密度及其意义

7.14 河流的弯曲系数及其意义

7.15 流域的不对称系数及其意义

7.16 山区河流与平原河流的区别

7.17 河流的纵断面

7.18 河流的横断面

7.19 河漫滩

7.20 落差

7.21 比降

7.22 河流产生横比降的原因

7.23 分析水内环流及其意义

7.24 流域的面积及其水文意义

7.25 流域的形状系数及其意义

7.26 年径流量、多年平均径流量、正常年径流量的区别

7.27 如何计算正常年景流量

7.28 短期径流资料如何延长

7.29 如何选择参证变量,常用的参政变量有哪些

7.30 等值线图

7.31 无实测资料时如何推求正常年径流量

7.32 重现期

7.33 径流的年际变化

7.34 径流年际变化的推求方法

7.35 影响径流年际变化的因素

7.36 径流年内分配及其影响因素

7.37径流年内分配的计算方法

7.40 设计洪水

7.41 洪水的三要素

7.42 汇流时间

7.43 流域汇流时间

7.44 等流时线

7.45 等流时面积

7.46 汇流面积分配曲线

7.47 产流历时

7.48 洪峰流量

7.49 全面汇流

7.50 部分汇流

7.51 常用的暴雨强度公式

的步骤

7.52推理公式法计算洪峰流量Q

m

7.53 单位线7.54单位线的基本假定

7.55 枯水径流及其影响因素

7.56 悬移质泥沙

7.57 推移质泥沙

7.58 分析影响河流输沙量的因素

7.59 河水的环流运动对河流泥沙运动及河槽演变有哪些影响

7.60 何谓等流时线?何谓单位线?用其推得的流量过程线各有什么优缺点?

7.61 含沙量与输沙量有何不同?如何推求某一断面的年输沙量?

8 地下水的形成与分布

8.1 广义地下水

8.2 狭义地下水

8.3 包气带

8.4 包气带可以划分为几个带

8.5 地下水形成的条件

8.6 影响地下水形成的因素

8.7 空隙度

8.8 孔隙率

8.9 溶隙率

8.10 裂隙率

8.11如何划分含水层与隔水层

8.12 构成含水层的条件

8.13 容水度

8.14 持水度

8.15 给水度

8.16 渗透系数

8.17 上层滞水及其特点

8.18 支持毛细水

8.19 悬挂毛细水

8.20 潜水及其特征

8.21 影响潜水面形状的因素

8.22 承压水及其特征

8.23 承压水的形成条件

8.24 裂隙水及其特征

8.25岩溶水及其分布、运动特征

8.26 上升泉

8.27 下降泉

8.28 线性渗透定律

8.29 非线性渗透定律

8.30 地下水的动态

8.31 地下水平衡

8.32 分析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因素

8.33 分析地下水动态类型及其特点

8.34 地下水资源及其特性

8.35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

8.36 地下水资源评价的任务

8.37 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原则

8.38 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

8.39 水量平衡法的原理及其特点

8.40 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本内容

8.41 对比潜水与承压水之间的主要区别

8.42 分析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以及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互补关系8.43 分析饱和水带和包气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8.44 允许开采量指什么含义?它的组成包括几部分?

8.45 在均衡单元含水层里.地下水消耗量与补给量有什么关系?

9 水资源

9.1 广义水资源

9.2狭义水资源

9.3水资源的特性

9.4 分析我国水资源的基本状况与特点

9.5 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基本途径

9.6 水资源总量

9.7 四水转化模型

9.8如何计算山区的水资源总量

9.9 如何计算平原区水资源总量计算

9.10 混合类型区水资源总量如何计算

10 水文观测

10.1 降水量如何表示?如何测定

10.2 林内降水量的测定方法?

10.3 如何测定树干流

10.4 如何测定林冠截留

10.5 积雪量的测定方法

10.6 如何测定坡面径流

10.7 径流场选择的依据

10.8 径流场设计中常用的径流量测定方法有哪几种?

10.9 坡面泥沙的观测方法

10.10 净水率

10.11 净水量

10.12 径流量

10.13 径流系数

10.14 净泥率

10.15 净泥量

10.16冲刷量

10.17 流域自身对比法

10.18 平行对比法

10.19小流域基本情况调查包括哪些内容

10.20小流域径流泥沙观测断面选择时的注意事项10.21小流域测流方法有哪几类,各类有何特点

10.22 水位观测的主要仪器及其特点

10.23 常用的水位计有哪几类,各有何特点

10.24 流速面积法测流的步骤

10.25 林分蒸发散测定方法对比

10.26 枯枝落叶层蓄积量的检测方法

10.27 枯枝落叶层持水量和截留量的测定方法

10.28 常用的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

10.29 如何测定土壤容重?

10.30 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间的关系如何?

10.31 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如何测定?10.32 如何测定饱和导水率

10.33 常用的雨量计有哪几类

10.34 标准径流小区由哪几部分组成

10.35 如何监测地下水位的动态变化

10.36如何测定土壤蒸发量?水面蒸发量?

(完整版)高电压技术考试试题答案

高电压技术考试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气体中的带电质点是通过游离产生的。 2、气体去游离的基本形式有漂移、扩散、复合、吸附效应。 3、气体放电形式中温度最高的是电弧放电。表现为跳跃性的为火花放电。 4、根据巴申定律,在某一Pd的值时,击穿电压存在极小值。 5、自然界中的雷电放电就是属于典型的超长间隙放电。 6、在极不均匀电场中,空气湿度增加,空气间隙击穿电压提高。 7、即使外界游离因素不存在,间隙放电仅依靠外电场作用即可继续进行的放电,称为自持放电。 8、交流高电压试验设备主要是指高电压试验变压器。 9、电磁波沿架空线路的传播速度为C或真空中的光速。 10、一般当雷电流过接地装置时,由于火花效应其冲击接地电阻小于工频接地电阻。 11、线路的雷击跳闸率包括雷击杆塔跳闸率和绕击跳闸率。 12、为了防止反击,要求改善避雷线的接地,适当加强绝缘,个别杆塔使用避雷器。 13、考虑电网的发展,消弧线圈通常处于过补偿运行方式。 14、导致铁磁谐振的原因是铁芯电感的饱和特性。 15、在发电厂、变电所进线上,设置进线段保护以限制流过避雷器的雷电流幅值和入侵波的陡度。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在题后打“√”) 1、气体状态决定于游离与去游离的大小。当去游离小于游离因素时最终导致气体击穿。(√) 2、游离主要发生在强电场区、高能量区;复合发生在低电场、低能量区。(√) 3、游离过程不利于绝缘;复合过程有利于绝缘。(√) 4、巴申定律说明提高气体压力可以提高气隙的击穿电压。(√) 5、空气的湿度增大时,沿面闪络电压提高。(×) 6、电气设备的绝缘受潮后易发生电击穿。(×) 7、输电线路上的感应雷过电压极性与雷电流极性相同。(×) 8、避雷器不仅能防护直击雷过电压,也能防护感应雷过电压。(√) 9、.带并联电阻的断路器可以限制切除空载线路引起的过电压。(√) 10、输电线路波阻抗的大小与线路的长度成正比。(×) 三、选择题(在每个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按要求选取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5分) 1、电晕放电是一种( A )。 A.自持放电B.非自持放电C.电弧放电D.均匀场中放电 2、SF6气体具有较高绝缘强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D )。 A.无色无味性B.不燃性C.无腐蚀性D.电负性 3、在极不均匀电场中,正极性击穿电压比负极性击穿电压( A )。 A..小B.大C.相等D.不确定 4、减少绝缘介质的介电常数可以( B )电缆中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A.降低B.提高C.不改变D.不一定 5、避雷器到变压器的最大允许距离( A )。

水资源管理考试复习题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水政水资源管理”期末考试 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通常所说的水资源( D )。 A.包括江河、湖泊的淡水和海水 B.包括深层地下水 C.包括陆地永久冰川的水体 D.是指一个地区可以逐年恢复和更新并能被利用的淡水资源 2.降雨量过程线中,直方图的纵坐标是( A )。 A.降雨强度 B.降雨量 C.累积余量 D.降雨历时 3.“某河流断面百年一遇洪峰流量为1000m3/s”,表明按照统计规律,洪峰流量( B )。 A.等于 B.大于或等于 C.小于 D.小于或等于

4.当流域的下垫面因素发生变化时,对年径流资料进行修正,是为了满足水文资料( B )的要求 A.可靠性 B.一致性 C.代表性 D.典型性 5.包气带土壤需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之后,其下渗能力为( C )。 A.降雨强度 B.后损平均下渗率 C.稳定下渗率 D.初渗下渗率 6.水库在运用时,汛期到来之前库水位应降到(A )。 A.死水位 B.正常蓄水位 C.防洪限制水位 D.设计洪水位 7.水库调洪计算的基本原理是( A )。 A.水量平衡 B.动力平衡 C.电力平衡 D.电量平衡

8.年平均负荷图反应( A )。 A.电能要求 B.出力要求 C.出力和电能要求 D.无要求 9.水库调度图依据( A )编制,是进行水库调度最为常用的工具。 A.实测的径流时历过程 B.枯水年资料 C.中水年资料 D.丰水年资料 10.水权( B )。 A.即为水资源所有权 B.是指以水资源所有权为基础的一组权利的总和,包括水资源使用权、水资源占有权、水资源收益权、水资源转让权等 C.即为水资源使用权 D.不允许有偿转让 1.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 D) A.22000m3 B.1200m3 C.4500m3 D.2200m3 2.下渗的水分运动,是在(C)作用下进行的。 A.分子力 B.重力 C.分子力、毛管力和重力综合

电力电子技术计算题

电力电子技术计算题 1、π/2; 32.1A; 0.707; 2、通过对电压检测,实施对两组反并联晶闸管门极予以控制。例如:输入电压高于10% 时,让VT1、VT2这组反并联的晶闸管的触发脉冲移到180°,使它不输出电压,而让VT3、VT4这组反并联晶闸管的触发脉冲移到0°,使他们分别在正负半周全导通时输出电压降低;当输入电压低于额定值10%时,让VT1、VT2这组反并联晶闸管的触发脉冲移到0°,使他们分别在正负半周全导通。让VT3、VT4反并联晶闸管的触发脉冲移到180°使他们截止,从而使输出电压提高10%,达到稳定输出电压的目的。 3、2.4KW 4、U0=133。3V;I0=6。67A; 5、

U d=117V;I d=23。4A;I dVT=7。8A;I VT=13。5A; 6、①星形接法的硒堆过电压保护; ②三角形接法的阻容过电压保护; ③桥臂上的快速熔断器过电流保护; ④晶闸管的并联阻容过电压保护; ⑤桥臂上的晶闸管串电感抑制电流上升率保护; ⑥直流侧的压敏电阻过电压保护; ⑦直流回路上过电流快速开关保护; VD是电感性负载的续流二极管; L d是电动机回路的平波电抗器; 7、U2φ=94V;KP50—5;I2=44。9A;S2=12。66KV A。 8、133.3V;6。67A。 9、423.8V 没有被磁化。因为在曲折接法时,流过同一相的两段绕组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变压器铁心内不会被直流磁化。 10、

U d =445.8V 11、整流电动机状态:电流方向从上到下,电压方向上正下负,反电势E 方向上正下 负,Ud 大于E ,控制角的移相范围0°~90°。 逆变发电机状态:电流方向从上到下,电压U d 方向上负下正,发电机电势E 方向上负下正,Ud 小于E ,控制角的移相范围90°~150°。 12、由于采用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用NPN 三极管做综合管,故同步电压应滞后于晶 闸管阳极电压180o相位角。并画出矢量图如下:同步变压器的联接组别应选择D/Y=11。 13、输出电压平均值为: πωωωωππππ 22222 023)(sin 22)(sin 21U t td U t td U U d =?? ????+=??

高电压技术考试试题答案

高电压技术考试试题答案. 高电压技术考试试题答案分共1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1 1、气体中的带电质点是通过游离产生的。复合、扩散、、气体去游离的基本形式有漂移、2

吸附效应。气体放电形式中温度最高的是电弧放电。表3、 现为跳跃性的为火花放电。的值时,击穿电4、根据巴申定律,在某一Pd 压存在极小值。自然界中的雷电放电就是属于典型的超长间5、 隙放电。在极不均匀电场中,空气湿度增加,空气间、6 。隙击穿电压提高即使外界游离因素不存

在,间隙放电仅依靠7、 外电场作用即可继续进行的放电,称为自持放电。交流高电压试验设备主要是指高电压试验变、8 。压器 或真空中电磁波沿架空线路的传播速度为、C9 的光速。一般当雷电流过接地装置时,由于火花10、 工频接地电阻。于小效应其冲击接地电阻线路的雷击跳闸率包括雷击杆塔跳闸率、11和绕击跳闸率。为了防止反击,要求改善避雷线的接12、 地,适当加强绝缘,个别杆塔使用避雷器。. 消弧线圈通常处于过考虑电网的发展,13、运行方式。补偿 导致铁磁谐振的原因是铁芯电感的饱和特、14 性。

变电所进线上,设置进线段保在发电厂、15、以限制流过避雷器的雷电流幅值和入侵波 的护 陡度。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在题后打“√”) 1、气体状态决定于游离与去游离的大小。当去游离小于游离因素时最终导致气体击穿。(√) 2、游离主要发生在强电场区、高能量区;复合发生在低电场、低能量区。(√)

3、游离过程不利于绝缘;复合过程有利于绝缘。(√) 4、巴申定律说明提高气体压力可以提高气隙的击穿电压。(√) 5、空气的湿度增大时,沿面闪络电压提高。(×) 6、电气设备的绝缘受潮后易发生电击穿。(×) 7、输电线路上的感应雷过电压极性与雷电流极性相同。(×) 8、避雷器不仅能防护直击雷过电压,也能防护)√(感应雷过电压。. 9、.带并联电阻的断路器可以限制切除空载线路引起的过电压。(√) 10、输电线路波阻抗的大小与线路的长度成正比。(×)

水文与水资源学试卷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试卷 水文与水资源学 一、填空题(共30分,每空1分) 1.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在垂直方向彼此重合,且在流域出口河床下切较深的流域,称为 ____________流域;否则,称____________流域。 2.流域的几何特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是指一次降水过程所经历的时间。____________是指对应于某一降水量而言 的时间长。____________是指单位时间内的降水量。 4.用流速仪施测某点的流速,实际上是测出流速仪在该点的____________。. 5.为了消除水流脉动的影响,用流速仪测速的历时一般不应少于____________。 6.减小年径流系列的抽样误差,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资料的____________。 7.在设计洪水计算中,洪峰及各时段洪量采用不同倍比,使放大后的典型洪水过程线的洪峰 及各历时的洪量分别等于设计洪峰和设计洪量值,此种放大方法称为____________ 8.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要素描述洪水过程。 9.暴雨点面关系有两种,其一是暴雨的____________;其二_暴雨的___________。 10.设计暴雨的设计频率一般假定与相应的____________具有相同的频率。 11.由设计暴雨推求设计净雨时,要处理的主要问题有设计的____________的确定和 ____________的拟定。

12.____________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 13.地下水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收支间的数量关系被称为地下水均衡。 14.地下水资源具有_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_性、____________性等特点。 15.按照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共28分,每小题2分) 1.流域的总蒸发包括[____]。 A.水面蒸发、陆面蒸发、植物蒸散发 B.水面蒸发、土壤蒸发、陆面蒸散发 C.陆面蒸发、植物蒸散发、土壤蒸发 D.水面蒸发、植物蒸散发、土壤蒸发 2.单位河长的落差称为[____]。 A.单位落差 B.单位高差 C.河道纵比降、河道纵比降 3.下渗容量(能力)曲线,是指[____] A. 降雨期间的土壤下渗过程线 B. 干燥的土壤在充分供水条件下得下渗过程线 C. 充分湿润后的土壤在降雨期间的下渗过程线 D. 土壤的下渗累积过程线 4.减少抽样误差的途径是 [____]。 A.提高观测精度; B.增大样本容量; C.改进测验仪器; D.提高资料的一致性。 5.某闭合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50mm,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50mm,则多年平均年蒸发量 为[____]。 A. 450mm B. 500mm C. 950mm D. 1400mm 6.当一日内水位较大时,由水位查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以推求日平均流量,其水位是用[____]。 A.算术平均法计算的日平均水位 B.12时的水位

水文、水资源知识点汇总

水文水资源专业技术知识整理 专题1:名词解释 1.1水文类 (1)实测径流系列: (2)天然径流系列: (3)可能蒸发:可能蒸发量是指在一定的气温和环流条件下的蒸发能力,实际蒸发量是测量得到的具体数据。 (4)最大可能蒸发量:指在下垫面足够湿润条件下,水分保持充分供应的蒸发量。它表示一个地方自然条件下潜在的蒸发能力。 (5)参考作物蒸发: (6)超渗产流:地面径流产生的原因是同期的降水量大于同期植物截留量、填洼量、雨期蒸发量及下渗量等的总和,多余出来的水量产生了地面径流。 (7)蓄满产流:又称超蓄产流。因降水使土壤包气带和饱水带基本饱和而产生径流的方式,是降雨径流的产流方式之一。在降雨量较充沛的湿润、半湿润地区,地下潜水位较高,土壤前期含水量大,由于一次降雨量大,历时长,降水满足植物截留、入渗、填洼损失后,损失不再随降雨延续而显著增加,土壤基本饱和,从而广泛产生地表径流。 (8)释水系数:水头(水位)下降(或上升)一个单位时,从底面积为一个单位高度等于含水层厚度的柱体中所放(或贮存)的水量。 (9)给水度:一般指饱和水的土或岩石在重力作用下,流出来的水体积与土或岩石总体积的比值,称为土或岩石的给水度,又称重力给水度。它是表征土或岩石给水能力的重要参数。 (10)持水度:饱和岩石经重力排水后所保持水的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 (11)容水度:岩石空隙能够容纳水量的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 (12)潜热:物质发生相变(物态变化),在温度不发生变化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13)感热:亦称显热,物体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温度升高或降低而不改变其原有相态所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14)导水系数:渗透系数与含水层厚度的乘积。 (15)可能最大降雨:现代气候条件下,一定历时内的最大降水量。 (16)净雨:指降雨量中扣除植物截留、下渗、填洼与蒸发等各种损失后所剩下的那部分量。也叫做有效降雨。净雨量就等于地面径流,因此又叫做地面径流深度。在湿润地区,蓄满产流情况下;净雨就包括地面径流和地下径流两部分。 (17)运动波模型:运动波模型是从一维圣维南方程简化而来,其基本假设是水流的能坡和底坡相等,并借助Chezy阻力公式得到流量和水深的关系。 (18)扩散波模型:扩散波是天然河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洪水波,它通过忽略圣维南方程组中动力方程的惯性项后与连续方程联立求解而得。这种洪水波可以反映天然河道中洪水波的坦化与变形,具有明确的水力学基础, 而且计算相对简便,只需水文资料和较少的河道地形资料。 (19)入库洪水:从水库周边汇入水库及由库面降雨所形成的洪水。入库洪水包括入库断面洪水、入库区间洪水两部分。入库断面洪水为水库回水末端附近干支流河道水文测站的测流断面,或某个计算断面以上的洪水。入库区间洪水又可分为陆面洪水和库面洪水。陆面洪水为入库断面以下,至水库周边以上的区间陆面面积所产生的洪

高电压技术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电压技术练习题(一) 一、填空题 1.描述气体间隙放电电压与气压之间关系的是(A)

A、巴申定律 B、汤逊理论 C、流注理论 D、小桥理论。 2.防雷接地电阻值应该( A )。 A、越小越好 B、越大越好 C、为无穷大 D、可大可小 3.沿着固体介质表面发生的气体放电称为(B) A电晕放电 B、沿面放电 C、火花放电 D、余光放电 4.能够维持稳定电晕放电的电场结构属于(C) A、均匀电场 B、稍不均匀电场 C、极不均匀电场 D、同轴圆筒 5.固体介质因受潮发热而产生的击穿过程属于(B) A、电击穿 B、热击穿 C、电化学击穿 D、闪络 6.以下试验项目属于破坏性试验的是(A )。 A、耐压试验 B、绝缘电阻测量 C、介质损耗测量 D、泄漏测量 7.海拔高度越大,设备的耐压能力(B)。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D、不确定 8.超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措施最普遍使用的是(B ) A、避雷针 B、避雷线 C、避雷器 D、放电间隙 9.变电站直击雷防护的主要装置是(A )。 A、避雷针 B、避雷线 C、避雷器 D、放电间隙 10.对固体电介质,施加下列电压,其中击穿电压最低的是(C)。

A、直流电压 B、工频交流电压 C、高频交流电压 D、雷电冲击电压 11.纯直流电压作用下,能有效提高套管绝缘性能的措施是(C)。 A、减小套管体电容 B、减小套管表面电阻 C、增加沿面距离 D、增加套管壁厚 12.由于光辐射而产生游离的形式称为( B )。 A、碰撞游离 B、光游离 C、热游离 D、表面游离答案:B 19.解释气压较高、距离较长的间隙中的气体放电过程可用( A ) A、流注理论 B、汤逊理论 C、巴申定律 D、小桥理论 13测量绝缘电阻不能有效发现的缺陷是( D )。 A、绝缘整体受潮 B、存在贯穿性的导电通道 C、绝缘局部严重受潮 D、绝缘中的局部缺陷 14.设 S1、S2 分别为某避雷器及其被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曲线,要使设备受到可靠保护必须( B )。 A、S1高于S2 B、S1低于S2 C、S1等于S2 D、S1与S2 相交 15.表示某地区雷电活动强度的主要指标是指雷暴小时与( B )。 A、耐雷水平 B、雷暴日 C、跳闸率 D、大气压强 16.极不均匀电场中的极性效应表明( D )。 A、负极性的击穿电压和起晕电压都高 B、正极性的击穿电压和起晕电压都高 C、负极性的击穿电压低和起晕电压高 D、正极性的击穿电压低和起晕电压高

水文水资源计算题

调查某一河段上游100米处洪痕高程285.70米,下游150米处洪痕高程285.40米,测得过洪断面面积275米 2 ,水面宽60米,推算洪峰流量。(n 取0.050) 答:I =(285.70-285.40)/(100+150)=0.0012 R =275/60 =4.58 (m ) V =I 1/2R 2/3 /n =(0.0012)1/2 4.582/3 /0.050=0.035×2.76/0.05=1.93(m/s ) Qm =A ×V =275×1.93=531(m 3 /s ) 1、某水库坝址处共有21年年平均流量Q i 的资料,已计算出 (1)求年径流量均值Q ,离势系数C v 。 (2)设C s = 2C v 时,P-III 型曲线与经验点配合良好,试按下表求设计保证率为90%时的设计年径流量? P —III 型曲线离均系数Φ值表(P=90%) 解: (1)年径流量均值Q = ÷21= ÷21=138m 3/s Cv= (2)查表得Φ=-1.23 x p =(1-1.23×0.2)138=104.052 m 3/s 2、某水文站有28年实测径流资料,经频率计算已求得理论频率曲线为P —III 型,年径流深均值=850mm ,C s = 2 C v = 0.6 ,试用下表求二十年一遇枯水年的年径流深? s m Q i i /2898321 1 =∑=8 .0)1(21 12=-∑=i i K ∑=21 1i i Q s m /289832 .020 8.01 21)1(21 12 == --∑=i i K

P-Ⅲ型频率曲线模比系数Kp值表 解: P=10%,查表得Kp=0.64 R=850×0.64=544mm 3.某水库多年平均流量=15m3/s,C v = 0.25 ,C s = 2.0 C v,年径流理论频率曲线为P—III型。 (1)结合下表1求该水库设计频率为90%的年平均流量? (2)下表2为典型年年内分配,求设计年平均流量的年内分配? 表1 P—III型频率曲线模比系数Kp值表(C s = 2.0 C v) 表2 典型年年径流分配过程

电力电子技术试题及答案(1)

《电力电子技术》试卷 一.填空(共15分,1分/空) 1.电力电子技术通常可分为()技术和()技术两个分支。 2.按驱动电路信号的性质可以将电力电子器件分为()型器件和()型器件两类,晶闸管属于其中的()型器件。 3.晶闸管单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反电动势负载E时(变压器二次侧电压有效值为U ,忽略主电路 2 各部分的电感),与电阻负载时相比,晶闸管提前了电角度δ停止导电,δ称为()角,数量关系为δ=()。 4.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的触发方式有()触发和()触发两种,常用的是()触发。 5.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按联接方式可分为()组和()组两种。 6.在特定场合下,同一套整流电路即可工作在()状态,又可工作在()状态,故简称变流电路。 7.控制角α与逆变角β之间的关系为()。 二.单选(共10分,2分/题) 1.采用()是电力电子装置中最有效、应用最广的一种过电流保护措施。 A.直流断路器 B. 快速熔断器 C.过电流继电器 2.晶闸管属于()。 A.不可控器件 B. 全控器件 C.半控器件 3.单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带阻感负载(L足够大)时的移相范围是()。 A.180O B.90O C.120O 4.对三相全控桥中共阴极组的三个晶闸管来说,正常工作时触发脉冲相位应依次差()度。 A.60 B. 180 C. 120 5.把交流电变成直流电的是()。 A. 逆变电路 B.整流电路 C.斩波电路 三.多选(共10分,2分/题) 1.电力电子器件一般具有的特征有。 A.所能处理电功率的大小是其最重要的参数 B.一般工作在开关状态 C.一般需要信息电子电路来控制 D.不仅讲究散热设计,工作时一般还需接散热器 2.下列电路中,不存在变压器直流磁化问题的有。 A.单相全控桥整流电路 B.单相全波可控整流电路 C.三相全控桥整流电路 D.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 3.使晶闸管关断的方法有。 A.给门极施加反压 B.去掉阳极的正向电压 C.增大回路阻抗 D.给阳极施加反压 4.逆变失败的原因有。 A.触发电路不可靠 B.晶闸管发生故障 C.交流电源发生故障 D.换相裕量角不足 5.变压器漏抗对整流电路的影响有。 A.输出电压平均值降低 B.整流电路的工作状态增多 C.晶闸管的di/dt减小 D.换相时晶闸管电压出现缺口 四.判断(共5分,1分/题) 1.三相全控桥式整流电路带电阻负载时的移相范围是150O。() 2.晶闸管是一种四层三端器件。()

高电压技术(第三版)考试复习题

《高电压技术》复习题 1、雷电对地放电过程分为几个阶段?P38 答:1、先导放电:放电不连续,放电分级先导,持续时间为0.005~0.01S ,雷电流很小 2、主放电:时间极短,50~100s μ,电流极大,电荷高速运动。 3、余光放电:电流不大,电流持续时间较长,约0.03~0.05s 。 2、什么是雷电参数?P242 答:1、雷电放电的等值电路。 2、雷电流波形。 3、雷暴日与雷暴小时:雷暴日是一年中有雷电的日数,在一天内只要听到过雷声,无论(次数多少)均计为(一个雷暴日)。雷暴小时数则是(一年中发生雷电放电的小时数,)即在一个小时内只有(一次雷电),就计作(一个雷电小时)。 4、地面落雷密度和输电线路落雷总次数:地面落雷密度是指每一雷暴日每平方千米地面遭受雷击的次数,以γ表示。与雷暴日数有关,如下:3.0023.0d T =γ 3、什么是波阻抗?波速?P206 答:波阻抗00 C L Z =是(电压波与电流波之间)的比例常数,它反映了波在传播过程中遵循 (储存在单位长度线路周围媒质中的电场能量和磁场能量一定相等)的规律,所以Z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波速001 C L v =等于空气中的光速,对电缆来说,其单位长度对地电容C0较大,故电 缆中波速一般为1/2~1/3倍的光速。 4、防雷保护有哪些基本装置?P246 答:现代电力系统中实际采用的防雷保护装置有(避雷针、避雷线、保护间隙、各种避雷器、防雷接地、电抗线圈、电容器、消弧线圈、自动重合闸等等)。 5、避雷针的作用是什么?其保护范围如何确定?P246 答:避雷针高于被保护的物体,其作用是吸引雷电击于自身,并将雷电流迅速汇入大地,从而使避雷针附近的物体得到保护,保护范围指具有0.1%左右概率的空间范围,可以通过模拟实验并结合运行经验来确定,常用的方法有折线法、滚球法。 6、避雷线的作用是什么?其保护范围如何确定?P246 答:同上。 7、各种避雷器的结构特点,适合于哪些场合?P254 答:避雷器的类型有主要有何护间隙、管型避雷器、阀型避雷器和氧化锌避雷器等几种。 8、接地的种类有哪些?P261 答:分为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 9、降低接地电阻的方法是什么?P265 答:1、加大接地物体的尺寸 2、利用自然接地体 3、引外接地 4、换土 5、采用降阻剂 10、线路防雷的四道防线是什么?P268 答:输电线路雷害事故的形成通常要经历这样四个阶段:线路'>输电线路受到雷电过电压的作用;线路'>输电线路发生闪络;线路'>输电线路从冲击闪络转变为稳定的工频电压;线路跳闸,供电中断。针对雷害事故形成的四个阶段,现代线路'>输电线路在采取防雷保护措施时,要做到“四道防线”,即: 1.防直击,就是使输电线路不受直击雷。采取的措施是沿线路装设避雷线。

《工程水文学》网上作业题

东北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工程水文学网上作业题 第1章绪论 一、填空题 1、水资源通常是指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包括()和()2个方面。 2、对人类最为实用的水资源,是陆地()量、江河()量和浅层地下()量。 3、江河径流和浅层地下淡水的补给来源是()。 4、降水量和江河径流量在各年之间和年内各月之间水量都不均衡,多水年和年内的多水期常造成()灾害,少水年和年内的少水期常发生()灾害。 5、从数量上看,降水量和江河径流量都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年内的多水期称汛期或()期,年内的少水期称非汛期或()期。 6、评价一个区域的水资源数量指标一般包括()量、()水资源量、()水资源量、()总量等。 7、常用统计时段内的()年降水量和()年降水量的比值表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该比值称为极值比。 8、当采用极值比表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时,极值比大表示降水量的()变化大,反之亦然。 9、广义的水文学包括()水文学、()水文学、水文气象学和()水文学。 10、在学科分支方面,工程水文学属于()水文学范畴。 11、工程水文学的主要内容为水文测验、水文()和水文预报,由于水文测验和水文预报现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水文()是工程水文学的主要内容。 12、水文分析计算可为水利水电工程的()阶段、()阶段和()阶段提供水文数据。 13、在水利水电工程的()阶段、()阶段和()阶段,一般都要进行水文计算。 14、自然界中的水文现象极其复杂,但仍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主要表现为()性、()性和()性。 15、由于水文现象具有()性,因此可将数理统计方法应用于水文分析计算。 16、按照要求不同,工程水文学的研究方法通常可以分为3类,即()法、()法和()法。 二、名词解释 1、水资源 2、水文学 3、成因分析法 三、简答题 1、我国水资源具有哪些特点? 2、按照年降雨量和年径流深的大小,可将我国划分成哪几个地带? 3、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4、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对策是什么? 四、论述题 1、实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战略有何意义? 2、水文分析计算在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是什么? 3、水文现象有哪些基本特性? 4、水文分析计算经常采用哪些研究方法?其根据是什么 第2章水循环与径流的形成 一、填空题

高电压技术—考试题库及答案.doc

单选题 某架空线路的电容为0.01诉F/km,电感为0.9mH/km ,这该架空线的波阻抗为 ()。收藏 A. 400 B. 300 C. 500 D. 200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A 空载线路自动重合闸,产生的过电压最大值为电源电压的()倍。 收藏 A. 3 B. 1 C. 4 D.

线路末端开路,则电压反射系数为()。 收藏 A. 1/2 B. C. 1 D. -1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C 不均匀的绝缘试品,如果绝缘受潮,则吸收比K将()收藏 A. 远小于1 B. 不宜确定 C. 远大于1 D.

我国标准对雷暴日等丁40天的地区,取地面落$密度为()收藏 A. 0.09 B. 0.05 C. 0.11 D. 0.07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D 对丁线路的冲击电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收藏 A. 冲击电晕使线路间耦合系数减小 B. 不易确定 C. 冲击电晕使线路得波阻抗减小 D. 冲击电晕使线路得波速度降低

为防止避$针对构架发生反击,它们空气间距离应()收藏 A. > 5m B. < 5m C. > 3m D. < 3m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A 下列表述中,对波阻抗描述不正确的是()。 收藏 A. 波阻抗的大小与线路的几何尺寸有关 B. 线路越长,波阻抗越大 C. 波阻抗是前行波电压与前行波电流之比 D.

波阻抗与线路的单位长度电感和电容有关 我国有关规程建议$道波阻抗取()。 收藏 A. 300 Q B. 500 Q C. 400 Q D. 50 Q 回答错误!正确答案:A 星形接法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变压器,当冲击电压波仅沿一相入侵时,绕组中性点的最大电位可达入侵波幅值的()。 收藏 A. 2 B. 2/3 C. 4/3

工程水文水力学思考题和计算题(25题思考问答题,20题计算题)问题详解

工程水文水力学思考题和计算题 一、思考问答 1、水文现象是一种自然现象,它具有什么特性,各用什么方法研究? 答:1)成因分析法: 根据水文变化的成因规律,由其影响因素预报、预测水文情势的方法。如降雨径流预报法、河流洪水演算法等。 2)数理统计法: 根据水文现象的统计规律,对水文观测资料统计分析,进行水文情势预测、预报的方法。如设计年径流计算、设计洪水计算、地区经验公式等。 水文计算常常是二种方法综合使用,相辅相成,例如由暴雨资料推求设计洪水,就是先由数理统计法求设计暴雨,再按成因分析法将设计暴雨转化为设计洪水。此外,当没有水文资料时,可以根据水文现象的变化在地区分布上呈现的一定规律(水文现象在各流域、各地区的分布规律)来研究短缺和无资料地区的水文特征值。 2、何谓水量平衡?试叙闭合流域水量平衡方程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和意义。答:对任一地区、任一时段进入的水量与输出的水量之差,必等于其蓄水量的变化量,这就是水量平衡原理,是水文计算中始终要遵循的一项基本原理。 依此,可得任一地区、任一时段的水量平衡方程。对一闭合流域:设 P 为某一特定时段的降雨量,E 为该时段的蒸发量,R 为该时段该流域的径流量,则有:P=R+E C +△U △U为该时段流域的蓄水量,△U=U 1+U 2 。 对于多年平均情况,△U =0,则闭合流域多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变为:P= R+ E 影响水资源的因素十分复杂,水资源的许多有关问题,难于由有关的成因因素直接计算求解,而运用水量平衡关系,往往可以使问题得到解决。因此,水量平衡原理在水文分析计算和水资源规划的分析计算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利用水量平衡式可以用已知的水文要素推求另外的未知要素。例如:某闭合流域的多年平均降雨量P=1020mm ,多年平均径流深R=420mm,试求多年平均蒸发量

南京理工大学高电压技术考试题

理工大学标准答案纸 课程名称:高电压技术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 一、填空(10分) 1、在极不均匀电场中,间隙完全被击穿之前,电极附近会发生电晕,产生暗蓝色的晕光。 2、冲击电压分为雷电冲击电压和操作冲击电压。 3、固体电介质的击穿有电击穿、热击穿和电化学击穿等形式。 4、某110KV电气设备从平原地区移至高原地区,其工频耐压水平将下降。 5、在线路防雷设计时,110KV输电线路的保护角一般取 20o。 6、累暴日是指一年中有雷暴的天数。 7、电压直角波经过串联电容后,波形将发生变化,变成指数波。 二、选择(10分) 1.解释电压较高、距离较长的间隙中的气体放电过程可用( B )。 A.汤逊理论B.流注理论 C.巴申定律D.小桥理论 2.若固体电介质被击穿的时间很短、又无明显的温升,可判断是( C )。 A.电化学击穿B.热击穿 C.电击穿D.各类击穿都有 3.下列试验中,属于破坏性试验的是( B )。 A.绝缘电阻试验B.冲击耐压试验 C.直流耐压试验D.局部放电试验 4.输电线路的波阻抗的大小与线路的长度( C )。 A.成正比B.成反比 C.无关D.不确定 5.下列不属于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的是( C )。 A.架设避雷线B.架设耦合地线 C.加设浪涌吸收器D.装设自动重合闸 三、名词解释(15分) 1、自持放电和非自持放电 答:必须借助外力因素才能维持的放电称为非自持放电 不需其他任何加外电离因素而仅由电场的作用就能自行维持的放电称为自持放电。 2、介质损失角正切 I c I C U C I I R I

答:电流与电压的夹角 是功率因数角,令功率因数角的余角为δ , 显然R I 是I 中的有功分量,其越大,说明介质损耗越大,因此δ角的大小可以反映介质损耗的大小。于是把δ角定义为介质损耗角。RC C U R U I I tg C R 1/ 3、吸收比和极化指数 答:加压60秒的绝缘电阻与加压15秒的绝缘电阻的比值为吸收比。 加压10分钟的绝缘电阻与加压1分钟的绝缘电阻的比值为极化指数。 4、反击和绕击 答:雷击线路杆塔顶部时,由于塔顶电位与导线电位相差很大,可能引起绝缘子串的闪络,即发生反击。 雷电绕过避雷线击于导线,直接在导线上引起过电压,称为绕击。 5、保护角 答:保护角是指避雷线与所保护的外侧导线之间的连线与经过避雷线的铅垂线之间的夹角。 四、简答:(45分) 1、简述汤逊理论和流注理论的异同点,并说明各自的适用围。 答:汤逊理论和流注理论都是解释均匀电场的气体放电理论。 前者适用于均匀电场、低气压、短间隙的条件下;后者适用于均匀电场、高气压、长间隙的条件下。 不同点: (1)放电外形 流注放电是具有通道形式的。根据汤逊理论,气体放电应在整个间隙中均匀连续地发 展。 (2)放电时间 根据流注理论,二次电子崩的起始电子由光电离形成,而光子的速度远比电子的大,二次电子崩又是在加强了的电场中,所以流注发展更迅速,击穿时间比由汤逊理论推算的小得多。 (3)阴极材料的影响 根据流注理论,大气条件下气体放电的发展不是依靠正离子使阴极表面电离形成的二次电子维持的,而是靠空间光电离产生电子维持的,故阴极材料对气体击穿电压没有影响。根据汤逊理论,阴极材料的性质在击穿过程中应起一定作用。实验表明,低气压下阴极材料对击穿电压有一定影响。 2、试解释沿面闪络电压明显低于纯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的原因。 答:当两电极间的电压逐渐升高时,放电总是发生在沿固体介质的表面上,此时的沿面闪络电压已比纯空 气间隙的击穿电压低很多,其原因是原先的均匀电场发生了畸变。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1)固体介质表面不是绝对光滑,存在一定的粗糙程度,这使得表面电场分布发生畸变。 (2)固体介质表面电阻不可能完全均匀,各处表面电阻不相同。 (3)固体介质与空气有接触的情况。 (4)固体介质与电极有接触的状况。 3、固体电介质的电击穿和热击穿有什么区别? 答:固体电介质的电击穿过程与气体放电中的汤逊理论及液体的电击穿理论相似,是以考虑在固体电介质 中发生碰撞电离为基础的,不考虑由边缘效应、介质劣化等原因引起的击穿。电击穿的特点是:电压作用时间短,击穿电压高,击穿电压与环境温度无关,与电场均匀程度有密切关系,与电压作用时间关系很小。 电介质的热击穿是由介质部的热不平衡过程所造成的。热击穿的特点是:击穿电压随环境温度的升高

水文水资源实习..

《水文学与水资源》实习报告 指导教师:黄新会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二零一叁年五月

一、实习的目的 认识课本中学习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物,同时思考一些现实问题。 同时,研究存在于大气层中、地球表面和地壳内部各种形态水在水量和水质上的运动、变化、分布,以及与环境及人类活动之间相互的联系和作用。是关于地球上水的起源、存在、分布、循环、运动等变化规律,以及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知识体系。 人类逐步认识水文现象、过程及其运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服务的历史。自古以来,人类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特别是在与水旱灾害作斗争中,对经常遇到的各种水文现象和变化规律进行探索,在不断认识和积累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了海洋科学。水文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萌芽到成熟,由定性到定量,由经验到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 今天,水文科学已发展成由一系列分支学科组成的涉及整个水资源并与多个边缘科学相互渗透的与社会科学紧密联系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水文科学发展的历史时期大体可划分成:以原始观测和定性描述为主要特征的萌芽时期、以定量观测和初步理性认识为主要特征的奠基时期、以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成长时期和以新技术的引入和开展水资源研究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时期。

二、实习的时间 2013年5月17日至5月19日 三、实习的地点 昆明市水文与水资源局昆明市水文站 四、实习的内容 (一)水文站参观 1、昆明市水文站概况 昆明水文站于1928年设立,位于昆明市中心敷润桥,地理位置东经102043′,北纬25003′,流域集水面积735 km2,该站设有水位、流量、降水、水质4个监测项目。属省级报汛站。主要是测盘龙江的水文要素,盘龙江属四类水质,源于昆明市北郊的崇山峻岭之中,而后由北向南纵穿昆明城而过,从而成为了昆明四城区的分界线(2004年9月后)。其上的德胜桥是四个城区边界的交点所在,故称“一桥跨四区”。之后再向南流,最终在昆明南郊汇入滇池。经松花坝水库出库后穿昆明市区流入滇池。盘龙江自松花坝水库至滇池河道全长26.5km,径流面积142平方公里。盘龙江作为昆明主要的水景观河道有着极好的条件。上游有松花坝水库汛期弃水和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通水后的近期余水可以直接补给。主要开展水资源及水环境监测、评价;负责水文水资源、水情和水环境监测站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负责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监测、水情测报预报、水资源调查评价、水文分析计算、水旱灾害规律研究、水文水资源信息系统建设和

高电压技术考试试题及其答案精华版

《高电压技术》期末冲刺试卷(1) 1.流注理论未考虑( B )的现象。 A.碰撞游离 B.表面游离 C.光游离 D.电荷畸变电场 2.极化时间最短的是( A )。 A.电子式极化 B.离子式极化 C.偶极子极化 D.空间电荷极化 3.先导通道的形成是以( C )的出现为特征。 A.碰撞游离 B.表现游离 C.热游离 D.光游离 4.下列因素中,不会影响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是(A ) A.电压的频率 B.温度 C.电场的均匀程度 D. 杂质 5.电晕放电是一种( D )。 A.滑闪放电 B.非自持放电 C.沿面放电 D.自持放电 6.以下四种气体间隙的距离均为10cm,在直流电压作用下,击穿电压最低的是( D )。 A.球—球间隙(球径50cm) B.棒—板间隙,棒为负极 C.针—针间隙 D.棒—板间隙,棒为正极 7.不均匀的绝缘试品,如果绝缘严重受潮,则吸收比K将( C ) A.远大于1 B.远小于1 C.约等于1 D.不易确定 8.雷击线路附近地面时,导线上的感应雷过电压与导线的( B ) A. 电阻率成反比 B.悬挂高度成反比 C.悬挂高度成正比 D. 电阻率成正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18分) 1.固体电介质电导包括___表面____电导和_体积______电导。 2.极不均匀电场中,屏障的作用是由于其对__空间电荷__的阻挡作用,造成电场分布的改变。

3.电介质的极化形式包括_电子式极化__、__离子式极化_、__偶极子极化_和夹层极化。 4.气体放电现象包括__击穿_____和__闪络_____两种现象。 5.带电离子的产生主要有碰撞电离、__光电离____、_热点离_____、表面电离等方式。 6.工频耐压试验中,加至规定的试验电压后,一般要求持续__60_____秒的耐压时间。 7.按绝缘缺陷存在的形态而言,绝缘缺陷可分为__集中性_____缺陷和__分散性____缺陷两大类。 8.在接地装置中,接地方式可分为_防雷接地_______、_保护接地_______、_工作接地_______。 9.输电线路防雷性能的优劣主要用__耐雷水平______和_雷击跳闸率________来衡量。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的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 1.无论何种结构的电介质,在没有外电场作用时,其内部各个分子偶极矩的矢量和平均来说为零, 因此电介质整体上对外没有极性。(对) 2.在四种电介质的基本极化形式中,只有电子式极化没有能量损耗。(错) 3.测量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时一般要加直流电压,绝缘电阻与温度没有关系。(错) 4.防雷接地装置是整个防雷保护体系中可有可无的一个组成部分。(错) 5.管式避雷器实质上是一只具有较强灭弧能力的保护间隙。(对)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吸收比:指的是电流衰减过程中的两个瞬间测得的两个电流值或两个相应的绝缘电阻值之比。(或指被试品加压60秒时的绝缘电阻与加压15秒时的绝缘电阻之比。) 2.雷击跳闸率:指每100KM线路每年由雷击引起的跳闸次数 3.雷暴日:指某地区一年四季中有雷电放电的天数,一天中只要听到一次及以上雷声就是一个雷暴日。 4.伏秒特性:对某一冲击电压波形,间隙的击穿电压和击穿时间的关系称为伏秒特性 5.气体击穿:气体由绝缘状态变为导电状态的现象称为击穿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水文水资源专业试题水文调查部分

水文调查部分 一、填空题 1、水文调查是为了弥补基本水文站网(定位观测)的不足,扩大资料收集范围和提供专项水文资料的工作。 2、水文调查资料的可靠分(可靠、较可靠、供参考)三级评定。 3、基本站发生了洪水超过(50年)一遇的相应面暴雨,应进行暴雨调查。 4、调查河段应选择(河段较顺直),断面较完整,河床较稳定,控制条件较好,无壅水、回水、分流串沟、较大支流汇入的河段。 5、当大洪水冲毁所有设施时,必须做好(最高洪水位)的痕迹。 二、选择题 1、暴雨调查应全面收集C 的雨量观测资料。 A、水文 B、气象和其他部门有关的 C、水文、气象和其他部门有关的 2、重要的洪水痕迹应按A 等水准测量。 A、三 B、四 C、五 3、条件允许时可进行洪水过程调查。单峰洪水过程可调查C 。 A、峰顶 B、起涨、峰顶 C、起涨、峰顶、落平、涨落腰 4、采用比降-面积法推流时,不得少于B 个洪痕点。 A、1 B、2 C、3 5、采用水面曲线法推流时,至少要有C 个以上洪痕点。 A、1 B、2 C、3 三、判断题 1、大洪水需要调查,而枯水则不需要调查。(Ⅹ) 2、当发生了建站以来的第一、二、三位洪水后,必须要作洪水调查。(∨) 3、漏测实测系列的最大洪水,可不作洪水调查。(∨) 4、暴雨调查时,需要调查强度、不同历时的最大暴雨量和对暴雨的重现期进行估算。(Ⅹ) 5、必须在每个暴雨调查点调查一个暴雨数据。(Ⅹ) 四、简答题 1、洪水调查的内容? 答:①、洪水发生的年、月、日; ②、最高洪水位的痕迹和洪水涨落变化; ③、发生洪水时河道及断面内的河床组成,滩地被覆情况及冲淤变化; ④、洪水痕迹高程、纵横断面、河道简易地形或平面图测量; ⑤、洪水的地区来源即组成情况; ⑥、降水历时、强度变化、笼罩面积和降水量; ⑦、有关文献文物洪水记载的考证及摄影; ⑧、洪峰流量及洪水总量的推算和分析; ⑨、排定全部洪水(包括实测值)的大小顺序。 2、水库溃坝洪水调查的内容和要求? 答:①、水库概况调查; ②、溃坝前库内水情调查,包括水位涨落变化过程、溃前最高水位和相应蓄水量、入库流量及泄流设施运行情况; ③、溃坝过程调查,包括溃坝发生时间、相应的库水位和蓄水量、泄水设施运用情况、溃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