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一点亮小灯泡

四年级科学下册一点亮小灯泡

点亮我们的小灯泡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

执教人:应翼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设计连接小灯泡的图例和验证实验,引出学生探究的兴趣和问题。 (2)观察一根电线、一个电池,一个小灯泡的特点,明白哪些地方是可以连接的。(3)通过实验经历多种简单电路的连接过程,学会画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图。 (4)观察和画出电在小灯泡内的流动路线,初步建立电路的概念。 2、知识与技能: (1)知道环行电路可以点亮灯泡。 (2)观察电线、电池,灯泡的特点,能通过不同的方法连接灯泡,组成不同的连接方法。(3)用图画的方法表示电在小灯泡内的流动路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在思考、分析的基础上动手实验探究的科学精神,初步建立电路的概念。 教学准备: 每组学生:1根导线、1个电池、1个小灯泡、记录表。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能让小灯泡亮起来。 教学难点: 掌握正确的电路连接方法,认识回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老师给大家带了一个朋友,看看是谁? 生:小灯泡。 师:如果要点亮这小灯泡,我们还需要什么吗? 生:电池,导线 师:给你电池和导线,你最想干什么? 生;点亮小灯泡。 二、尝试接亮一个小灯泡 1、小组合作,接亮小灯泡 师: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用这些材料,看看哪一组最先点亮小灯泡。开始。 [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最先点亮小灯泡的告诉我。 2、请没有点亮小灯泡的小组上台展示,并用教具表示连接情况。 师:实验先到这儿。刚才短短一、两分钟,有的组点亮了小灯泡,有的组没有点亮小灯泡。看起来很简单的一件事,却遇到了问题?你们看这样行吗?,我们先让遇到问题的小组把问题拿出来,大家帮助他们解决一下好吗? 师:据我观察,这一组就没有点亮小灯泡。勇敢些,把你们组遇到的问题拿出来,请求请求大家,看看大家能不能给你们帮助。 [请两名学生到前面展示他们的连接方法。要求边说边做。] 师:为了让所有的同学都看清楚,我给你们大一点的模拟设备。好吗? [教师出示模拟灯泡一个和电池一节] 生:我们组存在的问题是…… 师:咱们把他们组遇到的问题粘在黑板上,行吗?用粉笔划出导线。

《点亮我们的小灯泡》教学案例

《点亮我们的小灯泡》教学案例教学设计意图 我国的科学教育正从简单的知识传授,转为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要使学生对外界事物有准确的理解和判断,用准确的方法来解决科学问题,就必须从小让科学方法渗透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课堂之中。所以,要树立科学教育应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准确观点,改革原先重知识、轻技能,重概念、轻方法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列为科学教育的重点,教会他们学习之法、思考之法、创造之法和生存之道,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科学探究包括学习和掌握哪些探究技能和方法呢?有观察、推测、实践、记录、分类、归纳等等。这其中,科学的观察是一种客观的、理性的活动。科学的求真性决定了观察的核心地位。 基于科学探究始于细微观察之观点,在三年级的科学课堂教学中,教材将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水平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不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学生,也包括老师,仍然把精力放在材料的搭配和实验的设计、操作过程上,却忽视了对材料本身的细致观察,导致做成功了实验,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我所上的《点亮我们的小灯泡》一课,就是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观察,理解到在实验前或困惑时对事物本身实行必要的细致的观察,是成功的保证。不但要点亮小灯泡,还要明白为什么这么做。当学生们领悟到观察的重要性,并且掌握一定的观察技能,将来独立实行科学探究的时候,就会少走很多弯路,并能发现很多事物本身的奥秘,更能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科学的热情与愿望。 教学设计思路 第一部分:尝试点亮小灯泡 教师出示一个带有灯泡的漂亮玩具,引出灯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点亮小灯泡。学生们尝试着用电池、电线连接灯泡,并从中发现问题:为什么都是用电池、电线连接小灯泡,有的组点亮了小灯泡,有的组却没有点亮呢?这里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自然地进入学习,并从矛盾中、失败中发现问题,引出观察活动。 第二部分:观察灯泡的结构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使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防碍

【教育资料】四年级下科学教案点亮小灯泡_教科版学习专用

四年级下科学教案-点亮小灯泡教科版

一、导入(2min) 1、呈现各种彩灯场景图片。 这些五彩斑斓、绚丽夺目的灯光正是由一个一个的小灯泡组合而成的。你能不能也来点亮一盏小灯泡,为我们的教室增添一抹光亮呢? 这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如何点亮小灯泡。引出课题。 二、点亮小灯泡所需材料(2min) 1、灯泡要发光,需要什么?准确说是流动的电,只有当电流经过灯泡时,灯泡才会发光。 2、谁来提供电流持续流动的动力?电池。出示电池图片 3、谁来提供电流流动的路径?导线。出示导线图片 过渡:先来认识这三个宝贝的结构特点。 三、认识导线、电池、小灯泡的结构(8min) 1、导线结构: ①呈现导线图片,导线两端剥去外层露出里层,导线的外层和内层有什么特点? 外层是不导电的橡胶,里层是导电的金属。 ②用导线去连接电池或灯泡时,应该选择哪一层?因为里层导电。 2、电池结构: ①呈现电池图片,电池的上端和下端各有什么特点? 上端凸起,是正极,用“+”表示。下端凹进,是负极,用“—”表示。 ②电池可以提供电流持续流动的动力,电流是从电池的正负哪一极流出,哪一极流回? 正极流出,负极流回。 3、灯泡结构: ①玻璃泡:最外层圆形透明的玻璃制成是?玻璃泡 ②金属架:里面竖起的2根金属叫?金属架对于电池、导线和小灯泡结构特点的分析,为节省时间和突出重点,只重点介绍与连接有关的结构,其他不重要的一笔带过或不做介绍。 要准确连接电池、导线和小灯泡,成功点亮小灯泡,学生在实验之前还是有一定困难的,它们面对这三个材料会无从下手,该连那个部分。

③灯丝:金属架上可以架起?灯丝 ④连接点:事实上2根金属架的另一端还隐藏在里面分别连接着点A和点B,叫做?连接点A和连接点B。 小结: 连接点联通了灯泡的内部和外部,所以在用灯泡去连接电池和导线时,应该选择哪个结构?连接点A和连接点B。 当有电流通过灯泡时,灯泡会发光,哪个结构在发光?灯丝 电流是如何进入灯泡,经过灯丝,再从灯泡流出?请学生用手比划电流流动的路径。从连接点A进入,通过金属架达到灯丝,再通过金属架从灯泡流出。也可以从连接点B进入经过灯丝再从连接点A出来。 四、探究实验:点亮小灯泡(10min) 1、过渡:很多同学迫不及待地想动手实验点亮小灯泡了。呈现实验材料:电池、灯泡、导线。 2、实验要求: ①用导线以不同种方法连接电池和小灯泡,点亮小灯泡。 ②将成功点亮的连接方式用简图拼贴记录在表格中,导线用黑笔代替。 ③总结能点亮灯泡的连接方式的共同特点。 五、汇报点亮小灯泡连接方式(10min) 1、汇报要求:一同学简图拼贴,解说连接方式,小组内另一同学实物连接,证明连接正确。其他同学仔细看,认真听,它们的而连接方式对不对,一不一样。 2、小组补充或纠正连接方式。 3、呈现四种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式:找能点亮小灯泡连接方式的共同特点? 电池的正负两极连接分别连接灯泡的连接点A和连接点因此在介绍电池、导线和小灯泡的结构时可以下文章,引导学生思考应该分别连接电池、导线和小灯泡的哪个部分,为连接实验打下铺垫。 实验点亮小灯泡,存在个别组动手能力或思维能力不强的小组,教师应去给以指导,引导它们成功点亮小灯泡。

点亮我们的小灯泡课堂教学实录

点亮我们的小灯泡 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发烫,学会检查电路装置,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 2、学会对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进行观察和画出电在小灯泡内的流动路线,知道使灯泡发光的连接方法有多种。 3、学会画一个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图。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用一跟电线、一个电池,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 2、经历多种简单电路的连接过程;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感受到一件事情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解决。 教学重点: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并画出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图。 教学难点:体验电流的流动路线。 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一份材料:1根导线、1个电池、1个小灯泡、科学文件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电的很多知识,今天我们要来研究怎样点亮小灯泡? 二、探究让小灯泡发光。 1、观察材料。 ? 仔细观察电线、干电池、灯泡,我们有什么发现? ? 说说电线的特点; ? 说说干电池的特点; ? 说说小灯泡的特点。 2、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 用这些材料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 3、把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画在科学文件夹上。 4、说出电在小灯泡里的流动路线。 ? 猜一猜电在小灯泡里是怎样流动的,在小组里指着说说电的流动路线。 ? 在记录本上画出电流在灯泡里的流动路线。 5、展示各种使小灯泡发亮的连接图,组际间交流。 三、认识短路、断路现象。 1、出示四种电路连接图,让学生判断哪个小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 ? 猜测,并说出判断的理由。 ? 实验验证:分别试着连一连。 ? 在科学文件夹里,分别画出这四种电路图。 ? 分析:为什么不亮的原因,区别短路与断路。 四、交流 ? 今天我们学会了几种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方法? ? 有什么新的问题?

四年级科学下册《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四年级科学下册《点亮小灯泡》教案 学校:授课教师:授课时间:年月学科册次课题课型课时 重点难 点 学习水平 科学四年级 下册 点亮小灯泡新授课1课时 识 记 理 解 运 用 教学目标认知 目标 1、知道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初步认识 电路的意义,即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 电路。 √√ 2、认识到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 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认识短路对电路的影响。 √√ 技能 目标 1、会连接简单电路。 2、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情感 目标 1、体验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和合 作成功的喜悦。 2、增强学生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和安全用电的意识。 √√ 探究规程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实践运用 实验器材及 教学媒体1只小灯泡、1节1.5伏干电池、1根导线、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节课我们初步认识了生活中的静电,今天我们继续认识电。请同 学们看这样几张照片(课件出示易门夜景),多么美丽易门夜景,因为有了电点亮了彩灯才使我们的易门变得更加美丽、漂亮。 2、发现提出问题,明确探究目标 面对这么美丽的夜景、这么色彩斑斓的夜景灯光同学们能不能提出一些与灯有关的问题?(学生提问题,教师进行梳理。) 二、自主探究 1、自主探究 (1)请先自己看课本,想想该怎样才能点亮小灯泡? (2)自己尝试着做一做。 2、实验探究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手中的实验材料点亮小灯泡。(六人小组合作完成)操作完后把器材放在桌子上,认真倾听同学和老师的发言,对于表现出色的同学老师奖励“合格小电工”奖牌,表现好的组, 老师就奖励“优秀电工小组”奖牌。 (1)同组合作探究,比一比哪个小组接亮的方法最多; (2)仔细观察连接的电路,试着用简单的图画出连接装置。每接亮一种,就用示意图画下来;不亮的也用示意图画下来。 (3)思考亮与不亮的原因,试着用红笔画出电在电路里流动的路线! 3、汇报交流,发现结论(验证假设) (1)哪个小组来说一说你的连接装置。 每组派一名代表,利用实物投影(或实物演示)展示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图,并说说小组讨论后认为电在小灯泡里是怎样流动的。 (2).明确: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导线从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再经过灯丝从另一个连接点流出,顺着导线又流回到电池的负极,这样就形成一条回路。这条路通了,灯泡就亮了。(课件出示:模拟电流) (3)强调:像这样用导线直接把电池的两端连起来的现象叫短路;电路中电流不通,电没有形成回路,断开了就叫做断路。最后归纳在连接电路经常出现的错误接法:短路和断路。 三、实践运用 1、通过本节课的亲身探究,你知道生活中的灯是怎样亮起来的吗? 2、对家中使用的电器做个调查。 家庭用电调查表激情答问 齐读课题 尝试提问 相互补充 明确目标 自学课本 带问探究 尝试接电路 合作探究 指名交流 独立总结 个别汇报 各抒己见 师做补充 仔细听同学回答问题 指名回答

点亮小灯泡评课稿

《让灯亮起来》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鄂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18课《让灯亮起来》。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课程资源、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进行说课。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教程”。科学课就是活动课,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过程中使他们体验探究的乐趣、获取自信、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要培养小学生的探究精神、探究能力,教师首先必须具备探究意识、探究能力。只有成为研究性的教师,才能成为学生探究活动的引领者、参与者、组织者。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三年级下册“家庭用电”单元中的第一课。说起电小学生是比较熟悉的,生活中都有过接触,但学生真正研究电是从《让灯亮起来》这一课开始的,这节课中学生将通过使用简单的电池、导线使小电珠发光,并且探究使小电珠发光的不同连接方式,激发探究电的兴趣,为后续学习拉开序幕。 二、学情分析 让灯亮起来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有很多东西值得研究。也许学生们拿到导线,电池很快就能使一个小电珠亮起来,但是,他们并不一定了解电路的真正意义。所以引导学生了解小电珠的结构是很重要的,当了解小电珠的结构后,再提供给学生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电珠去让灯亮起来。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他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时小电珠亮起来。学生经过简单的观察、实验活动,促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三、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教材特点及学生情况,我故将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小电珠认识它的结构,知道小电珠中发光的位置是灯丝,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电珠才会发光。 2.能力目标:学会用多种方法让灯亮起来。观察、描述和记录让灯亮起来的实验现象。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情感目标: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和推测,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区分回路、短路、断路,以正确的连接方法让灯亮起来 教学难点:根据实验现象猜测电流的流向 学生让灯亮起来较为容易,但在此基础上要求寻找多种让灯亮起来的方式就是一种难度的提升,三年级学生善于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及现象,但是想象和猜测电流的流动路径将成为他们的难点。 五、课程资源 1.为每组学生准备:一只小电珠、1节1.5伏的干电池、1根导线、实验记录表。 2.教师准备:小电珠、电池、导线、双面胶、小电珠及电池的自制图片若干。 3.多媒体课件:点亮我的小电珠。 六、教学策略 1、教学方式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秉承这一要求,我将课堂还给学生,依照“仔细观察——简单描述——实验操作——大胆猜测——探究学习——得出结论”的方法,

四年级下册 同步练第2课 点亮小灯泡

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电》 第2课点亮小灯泡 一、填空题 1.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电都是靠电源提供的,如电池、发电机等。 2.电流通过灯丝的时候,小灯泡才能发光。 3.电池是一种便携式电源,铜帽的一端称为正极;锌壳的一端称为负极。 4.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 1.5 V,干电池的一端标有“+”代表正极极、另一端标有“—”代表负极极。 5.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 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 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中插座中的电 做实验。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用 1.5V的干电池做电的实验很安全。(√) 2.家中的电是220V交流电,很危险,我们一般不用它来做实验。(√) 3.在短路情况下,不仅灯泡不能正常发光,电池也有可能被损坏。(√) 4.短路和断路描述的是同一种情况。(×) 5. 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起来时,会发生短路。(√) 三.选择题 1.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 B )交流电。 A.110V B.220V C.200V 2.下列常用电器中,不是用电池作电源的是( B ) A.电子表 B.白炽灯 C.手电筒 3.电从电池的(A)流出,经过导线和用电器,到( B )流回,从而构成了 一个完整的回路。 A.正极 B.负极 C.南极 D.北极 4.在下图所示的几种电路中,灯泡不能亮的是( B )

5.电灯使用的是( A ),手电筒使用的是( B )。 A.交流电 B.直流电 四、填空题 在下图中填出小灯泡各部分的名称。 五.实验探究题 1.判断下面哪些小灯泡会亮,在图下相应的括号里画“√”;哪些会发生短路,在括号里画“○”,哪些会发生断路,在括号里画“×”。 ○√√×√× 2.用毛皮轻轻摩擦气球后,紧接着用带电的气球接触荧光灯管任意一端的触点时,灯管即刻被点亮(如下图所示),只是发光不到一秒钟,且灯光暗淡。 (1)在用毛皮摩擦气球时,电荷(带负电)从毛皮转移到了气球上, 使气球带负电(填“正电”或“负电”)。 (2)灯管被点亮,说明灯管内的灯丝有 (填“有”或“无”) 电流通过。 (3)灯管发光不到一秒钟,且灯光暗淡的原因是电荷数量少,电 流较小。

《点亮我们的小灯泡》教学案例

──《点亮我们的小灯泡》一课的教学 教学设计意图及研究价值 这个问题的提出是从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方法和能力这个角度出发的。从事科学教育的老师们都知道,我国的科学教育正从简单的知识传授,转为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要使学生对外界事物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用正确的方法来解决科学问题,就必须从小让科学方法渗透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课堂之中。因此,要树立科学教育应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正确观念,改革原先重知识、轻技能,重概念、轻方法的传统教学模式,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列为科学教育的重点,教会他们学习之法、思考之法、创造之法和生存之道,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科学探究包括学习和掌握哪些探究技能和方法呢?有观察、推测、实践、记录、分类、归纳等等。这其中,科学的观察是一种客观的、理性的活动。科学的求真性决定了观察的核心地位。 我曾经上过一堂关于电路的自然课,课上学生热火朝天的讨论、交流、实验,看上去效果很不错,学生们掌握了电路的基本知识和连接电路的基本技能,教学氛围浓厚。然而课后,有老师随意地问了几个学生,电线怎么和小灯泡相连呢?学生们一片茫然。这给我触动很大,课堂上热闹了一场,学生们也“玩”得十分愉快,纷纷点亮了小灯泡,可为什么连最基本的电线连在小灯泡的什么位置都不知道呢?看来,还有一些很重要的方法应该教给学生。科学教育在强调科学精神的同时,必须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关注科学能力的培养。出于科学探究始于细微观察的观念,在整个三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教材将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可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的学生,也包括老师,仍然把精力放在材料的搭配和实验的设计、操作过程上,却忽视了对材料本身的细致观察,以至于做成功了实验,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而要想弄清楚连接小灯泡的规律,必须先对材料的结构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 我所上的《点亮我们的小灯泡》一课,就是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学会观察,认识到在实验前或困惑时对事物本身进行必要的细致的观察,是成功的保证。不仅要点亮小灯泡,还要明白为什么这么做。当学生们领悟到观察的重要性,并且掌握一定的观察技能,将来独立进行科学探究的时候,就会少走许多弯路,并能发现许多事物本身的奥秘,更能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科学的热情与愿望。 教学设计思路(解决问题的策略或设想) 第一部分:尝试点亮小灯泡 教师出示一个带有灯泡的漂亮玩具,引出灯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点亮小灯泡。学生们尝试着用电池、电线连接灯泡,并从中发现问题:为什么都是用电池、电线连接小灯泡,有的组点亮了小灯泡,有的组却没有点亮呢?这里从学生的已有认知出发,自然地进入学习,并从矛盾中、失败中发现问题,引出观察活动。 第二部分:观察灯泡的结构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在学生的新旧认知发生矛盾时,教师及时的给予方法指导和帮助,强调认真细致的观察对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由外到内地观察灯泡的结构。从而发现灯丝的两端分别接在

四年级下册科学(点亮小灯泡)

2、点亮小灯泡 教学目标: 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教学重点: 正确连接电路。 教学难点: 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 教学准备: 小灯泡、1.5 v的干电池、导线、实验记录单、小灯泡的剖面图或剖开的大灯泡的实物、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等教学过程: 一、引入 当我们闭合家里的开关,电灯就会亮起来。电灯为什么会亮呢?考虑过这样的问题吗?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小灯泡吧! 二、认识小灯泡等的结构。 1、小灯泡的构造。 1)小灯泡大家都看到过吧?你能画一画印象中的小灯泡吗?要求划出小灯泡的内部构造观察小灯泡。 2)每组一个灯泡,观察小灯泡的各部分结构。

3)交流观察结果,并对自己画的小灯泡作出修正。 4)猜猜电流是怎么从小灯泡内部通过的?用手指画一画。 2、观察导线、电池,说说导线和电池的结构 三、让小灯泡发光。 1、点亮小灯泡。 1)小组活动----连接这些实验器材,想办法使小灯泡亮起来,用手比划说说电流是怎么流动的?并做好记录,用箭头画出流动的方向。 2)组织学生汇报:连接好的小组上台展示,并说说电是怎么流动的?它的方向是怎样的?没有连接好的也上台展示,与全班同学一起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渗透短路、断路等知识。 2、尝试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 1)还能用哪些方法点亮小灯泡,用实物图画下来哦。 2)画出每一种连接方法的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径,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3)把连接图贴在黑板上,在全班交流。 4)分析接亮的共同点。 3、出示实物图,分析哪个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 四、安全教育。 我们在课堂上使用的都是电池,电压较小,不伤及到生命,而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的、致人死亡的点,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用家里、学校里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点亮小灯泡》教案

第一单元电 第2课时点亮小灯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过程与方法: 1、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日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 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连接电路 【教学难点】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 【教学准备】 小灯泡、1. 5 v的干电池、导线、实验记录单、小灯泡的剖面图

或剖开的大灯泡的实物、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当我们闭合家里的开关,电灯就会亮起来。电灯为什么会亮呢?考虑过这样的问题吗?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小灯泡吧! 二、认识小灯泡等的结构 1、小灯泡的构造 1)小灯泡大家都看到过吧?你能画一画印象中的小灯泡吗?要求划出小灯泡的内部构造观察小灯泡。 2)每组一个灯泡,观察小灯泡的各部分结构。 3)交流观察结果,并对自己画的小灯泡作出修正。 4)猜猜电流是怎么从小灯泡内部通过的?用手指画一画。 2、观察导线、电池,说说导线和电池的结构 三、让小灯泡发光 1、点亮小灯泡 1)小组活动----连接这些实验器材,想办法使小灯泡亮起来,用手比划说说电流是怎么流动的?并做好记录,用箭头画出流动的方向。 2)组织学生汇报:连接好的小组上台展示,并说说电是怎么流动的?它的方向是怎样的?没有连接好的也上台展示,与全班同学一起分析,可能出现的问题----渗透短路、断路等知识。 2、尝试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点亮小灯泡》教案(2021新版)2

2.点亮小灯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认识小灯泡的构造 (2)会用一根导线一节电池点亮一个小灯泡 (3)学会连接简单电路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小电珠连接的相同点,猜测电流在小灯泡内是怎样流动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问题进行猜想的方法. (2)通过画图记录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会用符号呈现思维过程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用一根导线、一个电池使小灯泡亮起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树立探究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小灯泡的结构,通过自主尝试小灯泡的连接,从失败中总结并获得成功。 【教学难点】正确连接电路,理解电流的流动路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手电筒,是一种家庭常用的手持式移动照明工具。打开手电筒的开关,小灯泡就亮了。它是怎样亮起来的? 观察手电筒结构示意图,手电筒发光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明确: 条件:灯泡、电池、导线 2、如果有导线和电池,你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吗?用示意图表达你的想法。 我们的想法是否正确,需要科学实验进行验证。 观察回答 用示意图画出自己的想法聚焦问题,创设情境 二、讲授新课 一、探索 (一)实验器材 ◆小灯泡 ◆电池 ◆导线 1、观察小灯泡 (1)观察小灯泡各部分结构,说说各部分结构名称。

灯丝两端分别连到了两根金属架上。两根金属架,一根连到了小灯泡底部金属点,另一根连到了灯泡金属壳的金属点。我们就把这两个金属点叫做连接点。 (2)想一想:小灯泡的各部分有什么作用。 明确: 玻璃泡:充入氮气,防止灯丝的氧化,保护灯丝,延长寿命 灯丝:电流通过时能发光 金属架:支撑灯丝 连接点:连接金属架和导线 (3)找一找:小灯泡通电后发光的部位在哪里? 明确 灯丝。灯丝多数为钨丝制成,灯泡使用寿命长。 【资料卡片】 爱迪生,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他和助手们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收集了各种资料,做了四万页笔记,一连几个月对1600多种材料进行了试验,终于在1879年10月21日试制成功了可用45个小时的电灯泡。爱迪生又用了两年时间对六千多种植物的纤维一一进行试验,使灯泡的寿命延长至1000小时。1882年,第一批实用灯泡问世,不久即进入千家万户。这种竹丝电灯继续了好多年,直到1906年,美国人库利奇发明钨丝灯,钨丝灯从1907年起一直沿用至今。 2、认识电池 铜帽,称为正极,用“+”表示。 锌壳,称为负极,用“-”表示。 电池外壳有“1.5V”标识,表示电压为1.5伏,为点亮小灯泡提供电能。 3、认识导线 外面:绝缘胶皮。 里面:金属丝 导线:用来连接电池和小灯泡,传导电流的。使用时去掉两端的绝缘胶皮。 (二)实验过程 尝试用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让小灯泡亮起来,并用画示意图的方式记录有哪些连接能点亮小灯泡,哪些连接不能点亮小灯泡。 1、实验要求 ◆同组合作探究,比一比哪个小组接亮的方法最多。 ◆记录员及时地将连接方式画下来,然后再去发现更多种连接。 ◆找规律,小灯泡发亮与否和什么有关系。 2、安全提示 当导线直接与电池的正、负极相连,而没有经过小灯泡时,就会造成短路。短路时,电池中的电会很快消耗完,并且电池还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甚至可能爆炸。所以,在实验中,要避免出现短路。 3、展示、交流实验记录

教科版科学最新四下1-2《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板书设计

2.点亮小灯泡 【教材简析】 通过第1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如果电荷能持续地向一个方向流动,就会产生电流;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电器元件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这几个知识点。本节课要求学生用一根导线和一节电池使小灯泡亮起来。 第一部分:小灯泡的构造。在引导学生了解小灯泡结构的基础上,再提供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小灯泡,学生尝试用这些材料点亮小灯泡,并分析电流在小灯泡内是怎样流动的。 第二部分:让小灯泡发光。教科书出示了四种不同连接方式的图,教师引导学生连一连,并让学生说说哪种连接能使小灯泡发光,哪种连接不能使小灯泡发光及原因,从而引出短路、断路等概念。 第三部分:课后延伸。组织学生调查家中的电器和用电情况,同时渗透节约用电、安全用电的意识,激发研究电的兴趣。 【学情分析】 对四年级的学生而言,点亮小灯泡似乎不是一件难事,但往往只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换言之,学生用同样的三种材料进行电路连接,无法真正理解通路中小灯泡会亮的原因和电流流经的路线,也不明白为什么断路中的小灯泡不能亮,更不明白电池正负极直接相连就会发生短路的原因。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科学探究目标 1.会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能够从“亮”与“不亮”的电路图中寻找规律,从而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科学态度目标 1.体验对电路连接进行有目的的、细致的观察乐趣。 2.渗透根据装置图做出大胆想象与推测的意识。

小学科学四年级《点亮我们的小灯泡》教学设计

点亮我们的小灯泡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一跟电线、一个电池,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的活动过程; 2、学会对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进行观察和画出电在小灯泡内的流动路线; 3、学会画一个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图; 4、经历多种简单电路的连接过程; 5、学会检查电路装置,避免短路现象的发生。
教学重点:能让小灯泡亮起来。 教学难点:画一个发光小灯泡的连接装置图。 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一份材料:1 根导线、1 个电池、1 个小灯泡、科学文件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电的很多知识,今天我们要来研究怎样点亮小灯泡? 二、探究过程。
1、 让小灯泡发光。 (1)观察材料。
? 仔细观察电线、干电池、灯泡,我们有什么发现? ? 说说电线的特点; ? 说说干电池的特点; ? 说说小灯泡的特点。 (2)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 用这些材料能使小灯泡亮起来吗? (3)把发光灯泡的连接装置画在科学文件夹上。 (4)说出电在小灯泡里的流动路线。 ? 猜一猜电在小灯泡里是怎样流动的,在小组里指着说说电的流动路线。 ? 在记录本上画出电流在灯泡里的流动路线。

2、 出示四种电路连接图,让学生判断哪个小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
? 说出判断的理由。
? 分别试着连一连。
? 在科学文件夹里,分别画出这四种电路图。
?
为什么不亮的原因,区别短路与断路。
3、交流
? 今天我们学会了几种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方法?
? 有什么新的问题?
三、总结。
板书设计: 1.2 点亮我们的小灯泡 1、 让小灯泡发光
2、哪个小灯泡会亮、哪个灯泡不会亮?
教学后记:

科教版科学学科四年级下册《点亮小灯泡》教案

科教版科学学科四年级下册《点亮小灯泡》 本课的教学目标: 1、会连接简单电路。 2、能够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初步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教学内容: 一、观察材料,认识构造 (一)观察小灯泡 1、引导学生观察小灯泡 师引入:要想点亮小灯泡,我们先认识一下小灯泡。你们知道灯泡是谁发明的吗?(课件介绍爱迪生) 下面首先让我们共同认识一下小灯泡的结构。教师课件出示小灯泡的结构图。 2、学生观察。(学生也可以结合本组已有的小灯泡,进行亲身实际观察) 3、学生汇报观察结果。 4、教师结合小灯泡的结构图帮助学生认识小灯泡的各部分名称。(课件出示名称,强调有连个连接点。) 师问:小灯泡上发光的部位是哪里?(灯丝) 那么你能不能推测一下小灯泡为什么要有两个连接点?这与灯丝的点亮有没有关系?本文预设:小灯泡有两个连接点的原因只要学生能说出要点亮灯丝必须有电流过或通过灯丝,灯才会亮,即从灯丝

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也就是从一个连接点流向另一个连接点即可。如果学生不能说出原因,教师可结合灯泡结构图带领学生来分析灯丝点亮的原因。 (二)观察电池 1、引导学生观察电池。 师:小灯泡要有什么才能点亮?(板书:电池) 师:老师也为大家带来电池,电池里的电是安全的,大家可以放心使用。电池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电池有哪些部分组成呢? 2、师生共同了解电池的结构(课件演示电池结构)。 3、师:电池上有正负两极,小灯泡上有两个连接点,你觉得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吗?请同学们大胆猜测一下。 预设:此问题学生在没有实际操作前仅能通过猜测来对电池的正负极和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之间关系作出判断,只要学生能猜测出点亮小灯泡的过程中电池的一极连接到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上,另一极连接到另一个连接点上即可。如学生不能说出教师可暗示电池有“两”极,小灯泡有“两”个连接点,两两相连小灯泡就有可能点亮。 (三)引出导线 1、引导 师:有了电池和小灯泡,就能把小灯泡点亮了吗? 师:还需要什么材料?(学生有可能说是电线,教师要告诉学生我们点亮小灯泡所用的电线叫导线。) 2、出示导线。并对导线作简要介绍。

第2课《点亮小灯泡》教案(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 第2课《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设计由点亮小灯泡引入,是因为不少学生在课前已经会点亮小灯泡,就让他们兴致勃勃地点下去吧,并由此引出他们不知道的电路知识,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通过对材料的观察,对电路的观察、描述与分析,培养他们对生活上的常见现象多观察、多思考、大胆猜想、细心求证的习惯。接着让他们尝试连接各种电路,并认识短路和断路的知识,应用学到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另外,本节课我在教学设计中运用信息技术,辅助学生认识电流的流动路线,这使不容易理解的科学原理变得更简单,更直接。而留出更多的时间给学生亲身体验,让教学更加有效。 【学情分析】 从知识角度看,四年级的学生对小灯泡和电池以及导线都比较熟悉,但对于小灯泡的各部分的结构还是模糊的,在平时的动手活动中,很容易将小灯泡点亮,但是方法一般是单一的,只知道能够使小灯泡发亮,但不懂得简单电路的组成。 从年龄的特点看,四年级的学生此时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这课的内容他们非常喜欢探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利用电来点亮一只小灯泡需要一个完整的电路。 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4、电池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在一起,就会发生短路。 过程与方法: 1、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日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 2、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小灯泡的结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连接能使小灯泡发光的电路。 【教学难点】 1、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 2、区分短路和断路。 【教学准备】 小灯泡、1. 5 v的干电池、导线、实验记录单、小灯泡的剖面图或剖开的大灯泡的实物、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图片,请孩子们来一起欣赏(出示PPT,习水的夜景),这是哪里呢?漂亮吗?如此美丽的夜景离不开电灯的功劳,今天我们就来了解电灯泡,并当一会小电工点亮电灯泡(板书:点亮小灯泡),大家有信心完成任务吗? 今天我们将同学们分成8个组,按照大家整体表现,还要设优秀电工小组,同学们准备好挑战了吗? 二、探究新知 第一部分观察材料,认识构造(观察部分) (一)观察小灯泡 1、引导学生观察小灯泡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点亮小灯泡》公开课教案

点亮小灯泡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认识小灯泡、电池、电线,它们的外观和名称。 2、知道使小灯泡发光的电路的连接方法。 3、一个完整的电路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而用不止一种方法建立起来。 过程与方法: 1、连接简单电路。 2、观察、描述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3、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乐于与大家交流自己的想法; 2、愿意通过合作的方式同大家共同学习; 3、体验合作式探究的乐趣,并能够做到互帮互助;进一步激发探究电的兴趣。 4、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小灯泡的构造及电路的连接装置 难点:理解电路中电流的流动路线 教学设计: 一、温故知新(课前思考) 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图片,请同学们欣赏。(播放:城市的夜景)想一想:是什么把城市的夜景装扮得如此美丽? 师:是的,正是这个小灯泡。那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灯泡长什么样子吗?也就是说这小灯泡上面有什么?(板书:小灯泡) 二、合作探究 1.介绍灯泡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抽屉里的小灯泡,小组同学仔细观察。(出示课件:灯泡) 学生汇报,教师黑板演示灯泡的画法。 2.介绍电池 师:要想点亮小灯泡,还需要什么?(板书:点亮)(展示课件:电池、导线,并演示电池画法)三、点亮小灯泡 师:现在三样东西都到齐了,怎么还没亮起来啊。 师:是的,我们要用导线将电池和小灯泡连接起来,你们会连吗?在连接之前,我们来看一看活动中我们要注意什么。 (展示要求:1、四人一小组,从抽屉中拿取实验材料; 2、小组尝试连接一个电路,重复两到三次,确定小灯泡“亮”还是“不亮”,记录员及时将 这种连接方式画下来,注意分工合作。 3、尝试多种方法连接,并记录 4、音乐响起,将器材放入抽屉,端正坐好。)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2课时 点亮小灯泡教案1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2课时点亮小灯泡教案 【教学目标】 1.连接简单电路,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 2.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小灯泡的结构,正确连接小灯泡。 2.知道小灯泡点亮的原因是电流流进灯丝。 【教学准备】 小灯泡、1.5V的干电池、导线、实验记录单、小灯泡的剖面图或剖开的大灯泡的实物、电池和小灯泡的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聚焦问题 1.打开手电筒的开关,小灯泡就亮了,它是怎样亮起来的? 2.如果有导线和电池,你能让小灯泡亮起来吗?用示意图表达你的想法。 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 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1)观察小灯泡。找一找小灯泡的发光部位在哪里; 想一想小灯泡的各部分有什么作用。 (2)用一段导线和一节电池让小灯泡亮起来,并记录 有哪些连接能点亮小灯泡,哪些连接不能点亮小灯泡。

2.实验中,围绕问题展开观察。 (1)小灯泡发光的是什么部位?灯泡的结构是怎样的,各部分有什么作用? (2)怎样将导线和电池连接,小灯泡才能发光?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展示我们的实验记录,交流哪些连接能点亮小灯泡,哪些连接不能点亮小灯泡。 2.分析那些能点亮小灯泡的连接,你认为电池和小灯泡怎样连接,小灯泡才能亮起来? 3.你认为小灯泡是如何亮起来的? 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 干电池的金属铜帽端是正极,另一端是负极。当导线直接与电池的正、负极相连,而没有经过小灯泡时,就会造成短路。短路时,电池中的电会很快消耗完,并且电池还会在一瞬间发热变烫,甚至可能爆炸。所以,在实验中,要避免出现短路。 【板书设计】 点亮小灯泡 1.小灯泡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两个连接点组成。 2.干电池有正极(金属铜帽端)和负极。 3.电流经过小灯泡灯丝时,称为通路;导线直接与电池 正负极相连,没经过小灯泡灯丝时,称为短路。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点亮小灯泡教科版

《点亮小灯泡》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电》单元的第二课,学生在初步了解静电知识后将开展对简单电路的研究。在本课的探究活动中学生将要利用一根导线和一个电池来点亮小灯泡,并尝试用更多的方法使小灯泡亮起来。明白建立一个电路,需要电池、导线以及用电器,一个电路的连接要形成一个回路,认识到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么样流动的。 学情分析 点亮小灯泡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有很多东西值得研究。也许学生们拿到导线,电池很快就能使一个小灯泡亮起来,但是,他们并不一定了解电路的真正意义。所以引导学生了解小灯泡的结构是很重要的,当了解小灯泡的结构后,再提供给学生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一个灯泡去点亮小灯泡。这一活动看似简单,但他们将在活动中认识电、电路,想象电流是怎样流动的,他们会提出更具挑战性的问题。并尝试着用更多的连接方法时小灯泡亮起来。学生经过简单的观察、实验活动,促进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小灯泡认识它的结构,知道小灯泡中发光的位置是灯丝,只有电流流过灯丝时小灯泡才会发光。 2.学会用多种方法点亮小灯泡。观察、描述和记录点亮小灯泡的实验现象。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对电流的流向做出大胆的想象与推测。 3.体会对周围事物进行有目的、细致地观察的乐趣,敢于根据现象做出大胆的想象和推测,激发进一步探究电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区分回路、短路、断路,以正确的连接方法点亮小灯泡。 难点:根据实验现象猜测电流的流向。 评价任务 1.认识小灯泡的内部构造。 2.能够区分回路、短路、断路,以正确的连接方法点亮小灯泡并猜测电流方向。

教学准备 课件、小灯泡剖面图;每组1个小灯泡、1节1.5伏干电池、1根导线、实验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动手连一连 教师出示1个小灯泡、1节1.5伏干电池、1根导线。请学生来连一连。可以点亮小灯泡吗?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来揭示本课的课题,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在短时间内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课的课题上来。) 二、认识小灯泡的构造 (1)小灯泡大家都看到过吧?你能画一画印象中的小灯泡吗?要求划出小灯泡的内部构造观察小灯泡。 (2)每组一个灯泡,观察小灯泡的各部分结构。 (3)交流观察结果,并对自己画的小灯泡做出修正。 (4)猜猜电流是怎么从小灯泡内部通过的?用手指画一画。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仔细观察,画出小灯泡,认识小灯泡结构,为成功点亮小灯泡奠定基础。) 三、认识实验材料 1.提问:点亮小灯泡还需要哪些材料? 2.学生明确实验材料还包括导线与电池,并简单描述它们的特征、用途。 (设计意图:简单认识点亮小灯泡所需材料,为接下来的实验做好准备。) 四、让小灯泡发光 1.学生六人一组,分工合作,点亮小灯泡。 2.成功点亮小灯泡的组,上台演示,教师同时贴出小灯泡连接方法。 3.未成功点亮的组,上台演示,教师同时贴出连接方式 4.分析失败的连接方式灯泡不亮的原因。 提问:为什么这些连接方式,小灯泡不亮呢?随机渗透短路、断路知识。 5.分析点亮小灯泡的连接方法。 提问:能使小灯泡亮起来的连接都连接到了电池和灯泡的哪些地方? 6.分析小灯泡内部构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