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

2017年“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
2017年“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

2017年“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有效预防各类职业病,规范企业

职业卫生管理基础工作,预防职业危害事故发生,现结合我市实际,

特制定xx市2017年“职业卫生基础创建年”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建立用人单位负责、行政机关监管、行业自律、职工参与、社会监督的体制和

机制,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按照“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管行业、管业务、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管安全必须管职业健康”的原则,通过全面开展职业卫生基础创建活动,引导、督促用人单位对照要求,查找差距,逐步整改,真正落实用人

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提高职业卫生管理水平,改善作业环境,

有效预防、控制、减少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健康权益。

二、主要内容、分级标准和工作目标

(一)主要内容。基础建设主要内容分为10个大项目、60个子项目(详见附件1:《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评分标准表》)。企业

开展建设,要突出机构队伍、建章立制、警示告知、教育培训、作业

场所职业病危害检测与公示、粉尘与毒物等主要危害整治、劳动者个体防护、职业健康体检与建档、急性职业危害事故应急处置、职业卫

生管理档案建立与完善等重点内容的建设和完善。

(二)分级标准。对基础建设的10个大项目、60个子项目采取100分制进行量化评估,由低到高分为四个档次:职业卫生基础建设不合格企业(60分以下)、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合格企业(60分-79分)、职业卫生基础建设良好企业(80分-89分)、职业卫生基础建设示范企业(90分以上,且《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评分表》设置的

关键项满足相关要求)。

(三)工作目标。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单位都应开展职业卫生基础建设

活动。其中陶瓷生产、耐火材料制造、铸造冶炼、电力、船舶修造、

粮食储存、石材加工、木制家具制造、电子产品制造、皮革箱包和制鞋、水泥生产、铅酸蓄电池生产、危险化学品生产等存在职业病危害

的用人单位全部达到基础建设要求。

三、工作分工

由各级安委办统一组织实施,并明确相关部门具体负责指导和推动。

市各有关部门具体分工如下:

市经信委负责指导和推动电力、船舶修造等企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工作。

市安监局负责指导和推动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和冶金等工贸企业的

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工作。

市粮食局负责指导和推动粮食储存企业的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工作。

市港口局负责指导和推动沿江沿海港区范围内港口企业的职业卫生

基础建设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负责指导和推动本行业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工作。

四、基本原则

(一)企业自查为主,技术服务机构参与指导为辅。由企业对照《用

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评分标准表》,按照先“软件”后“硬件”,先重点后一般,先易后难的顺序和方法,进行自查、自改、自评。职业

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与企业按照双方自愿、平等协商、公平合理、注重

实效的原则,开展基础建设技术咨询与服务。

(二)全面启动,示范引导。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既要全面

启动,扩大建设覆盖面,又要注重培育示范企业,要选择职业病防护

设施效果好、职业卫生管理规范的大中型企业作为样板,通过组织观摩学习、召开现场会等形式,推进活动开展。

五、实施步骤

各地、市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认真部署、及时启动、积极推进,

确保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7年3月初至4月上旬)。各地、市各有关部门要深入开展职业病危害调查摸底工作,确定本年度开展基础建设活动企业名单,并于3月底前及时召开动员部署会,对基础建设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明确任务、标准、要求和建设时限,同时要组织用

人单位认真学习《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评分标准表》,使企业

掌握基础建设的主要内容、工作重点、实施步骤、基本要求及自查、

自改、自评方法。

4月上旬,各地、市各有关部门将本年度开展基础建设企业名单报市

安委办备案。

(二)企业自查、自改、自评阶段(4月中旬至9月上旬)

1.企业自查。纳入开展基础建设活动的企业,在工作启动后,首先

应逐条对照《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评分标准表》内容进行自查,客观真实地评估出分值,摸清现状,找准存在的问题、不足和缺陷,

针对存在的问题,制订基础建设实施方案,为下一步开展自建自改打好基础。开展基础建设的企业对照《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评分标准表》自查情况,由企业负责人签字确认并盖公章后,按行业类型,报送属地行业领域管理部门备案。

2.企业自改。开展基础建设的企业,要瞄准达到“职业卫生基础建设合格企业”最低建设标准,针对自查发现的问题和不足,结合本单位

制订的基础建设实施方案,按照先“软件”后“硬件”,先重点后一般,先易后难的顺序和方法,落实人员、明确责任、保障经费,全面开展

自建、自改,逐个解决自查阶段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努力实现保“合格”、创“良好”、争“示范”工作目标。在此期间,各地、市各有关部门

要加强对所属企业的检查督促和指导力度,掌握了解工作进度,检查企业是否对照标准启动并开展基础建设,对于未开展或未按时上报工作开展情况的,要通过严格的检查执法予以推动。

3.企业自评。9月上旬前,开展基础建设的企业在完成自建与自改

各项工作后,再一次组织相关人员,逐条对照《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

础建设评分标准表》内容,对本企业开展基础建设情况进行全面自评,客观真实地评估出分值,由本单位负责人签字确认并盖公章后,报送属地行业领域管理部门备查。

(三)验收阶段(9月中旬至11月底)

1.乡镇(街道、园区)行业领域管理部门对照《用人单位职业卫生

基础建设评分标准表》内容,对本行业领域内开展基础建设的企业自查、自改、自评等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覆盖面要达到100%。检查验收完毕,将检查验收情况(含企业自查、自评表)分别报同级安

委办和上级行业领域管理部门备案待抽查。

2.各县(市)、区行业领域管理部门分别组织对各乡镇(街道、园区)辖区内相关行业领域内开展基础建设的企业情况进行抽查,抽查比例原则上不低于15%,对乡镇(街道、园区)检查验收得分高于

90分的企业必须全部检查。抽查情况分别报同级安委办和上级行业

领域管理部门。

3.市各有关部门随机对各地开展基础建设的企业进行抽查。

4.各地自3月份启动基础建设工作后,每月底前向市安委办报送《各地开展“职业卫生基础建设活动”月度报表》(附件2);10月20日前,各地、市各有关部门向市安委办报送《职业卫生基础建设示范企

业验收评估表》(附件3);12月10日前,各地、市各有关部门向市安委办报送基础建设年活动工作总结。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基础建设活动是落实用人单位职业病防

治主体责任的重要举措,是职业卫生监管工作的有力抓手。各地、市

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提出明确的工作

目标和时间步骤,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进。要充

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编号:SM-ZD-43099 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什么叫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在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二、职业病有哪些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分10类:粉尘类,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类,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其它职业病。 三、如何做好职业病的预防工作? 1、用人单位应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工作。 对劳动者进行必要的职业病预防知识培训是减少和杜绝职业病的有效之举。《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大全

目录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 (10) 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11) 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13) 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15)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18) 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20) 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23) 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25) 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职业卫生检查与奖惩制度 (36)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我公司员工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改善生产作业环境,搞好职业卫生工作,经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讨论,制定本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一、各部门、各车间在总经理、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履行各自职责,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建立好本单位的职业卫生管理台帐及有关档案,并妥善保存。 二、严格执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规定。 三、依法履行向劳动者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并以标志、公告等形式提高员工对职业病危害的防范意识。 四、依法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审查制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的预评价、审查认可、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验收认可等程序。 五、对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逐步采取技术改造、配备必要的防护设施、防护用品等,落实各项防护措施,积极改善劳动条件。向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 六、定期、不定期组织对各部门、各车间职业病防治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领导小组处理,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七、依法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及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依法组织本单位职业病患者的诊疗。 八、依法组织对劳动者的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 九、组织开展对本单位各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 建立好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

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 度(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职业卫生及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通用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改善劳动环境,预防职业病,保护员工身体健康,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各部门的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 第三条职业卫生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和减少有害员工健康的因素,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第四条新建、改建、扩建和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技术改造项目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必须执行“三同时”的规定,使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强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第五条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

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 第六条公司设立职业安全卫生委员会,职业安全卫生委员会由董事长任主任,总经理、主管职业安全卫生的副总经理和工会主席任副主任,成员……组成。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七条董事长负责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 第八条主管职业安全卫生的副总经理负责对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具体领导。 第九条……负责职业安全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具体实施。 第十条职业安全卫生委员会职责: (一)制定职业卫生对策与措施,认真贯彻执行国家、集团公司和地方政府有关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 (二)督查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的执行情况 (三)制定职业卫生奖惩事宜。 第十一条相关人员职责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职业卫生基础知识 一、什么叫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在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二、职业病有哪些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分10类:粉尘类,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类,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其它职业病。 三、如何做好职业病的预防工作? 1、用人单位应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工作。 对劳动者进行必要的职业病预防知识培训是减少和杜绝职业病的有效之举。《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2、用人单位应对劳动者提供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治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 《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出资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3.其它应做好的职业病防治工作,用人单位应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检测结果。在严重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设置预防措施的警示牌。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时,应当将职业危害如实告诉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注明,不得隐瞒或者欺骗。同时单位应提供符合防治

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全套范文

XXXXXXXXXXXX有限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汇编 XXXXXX有限公司 XXXX年XX月

目录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九、劳动者职业卫生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十一、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十二、相关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1.总则 1.1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加强对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卫生与安全,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制度。1.2本制度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公司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规定从公司领导到各部门在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职责范围,使各级领导、各部门和员工明确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卫生工作环境和条件。 1.3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凡本单位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以本制度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并追究责任。 2.职责 2.1总经理职责 2.1.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卫生与安全。 2.1.2按照《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规定,设置与公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负责公司的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 2.1.3每年向员工代表报告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员工对公司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处理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最新版】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目的和依据 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保护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职业卫生管理与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原则。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车间、部门、合作合资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3定义 职业危害: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有害因素。

职业病: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并列入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名单的疾病。 4机构设置 公司成立职业卫生管理领导小组,总经理任组长,主管 副总经理任副组长,各车间及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组员;安全保卫部为职业卫生的日常管理机构。 5职责 职业卫生领导小组职责: 贯彻、落实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管理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并将此工作列入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审定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案,并定期监督检查方案的落实情况,解决各部门关系协调、所需资金落实等问题。

安全保卫部职责: 宣传、贯彻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并监督实施。 确定公司的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点,协助烟台市工业卫生监测站对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点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公示;对超标场所,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方案,监督整改。 负责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负责企业劳动卫生档案的建立工作; 负责组织每年一次的职业健康查体和应急时的健康检查工作;为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职工办理《职业健康监护证》; 负责组织进行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负责在职员工职业病档案的归档工作。 会同人力资源部联合开展职业卫生教育工作,普及和提

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内容

职业健康卫生知识培训 职业病概论 一、职业病危害与职业病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职业卫生? 职业卫生是指人们在从事行业和工作活动中,保持符合保护健康、防止疾病所必须的情况、状况以及达到这种状态所实施的行为和过程。 2、什么是职业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哪几类? 职业危害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由于受不良的生产条件和工作环境的影响,给劳动者带来危险和伤害,其中包括事故和疾病等多种危害因素对人体的伤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 3、什么叫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4、什么叫法定职业病? 法定职业病是指国家规定并正式公布的职业病,是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引起的疾病。2002年国家卫生部会同劳动保障部重新颁布的法定职业病目录有10类115种

5、职业病的特点: ⑴病因明确:由职业病危害因素所致, 这些人为因素被控制消除, 即可防止疾病发生; ⑵病因可测:所接触的危害因素(病因)通常可以检测, 过量接触才得病; ⑶群体性:接触相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工人常集体发病; ⑷多无特效药:早发现,易恢复,晚发现,疗效差。 6、如何发现职业病 最有效是做职业性体检 就业前体检 : 发现职业禁忌症 在岗体检: 早发现可疑职业病、禁忌症 离岗体检: 证明在职期间有无得职业病或损害 7、毒物进入人体的三个途径 呼吸道(最常见最危险的途径) 皮肤(有些毒物只要与皮肤接触,就能被吸收) 消化道(职业中毒的机会极少) 二、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它职业有害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分类: 物理性危害因素:噪音、振动、高温、光线过强、电离辐射等。 化学性危害因素:强酸强碱、粉尘、有毒有害气体等。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规范

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规范为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治理长效机制,规范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基础建设,落实职业卫生各项规章制度,结合本园区实际,制定本规范。 一、责任体系 建立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二、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三、管理机构 (一)设置或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二)配备专职或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三)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 四、前期预防 (一)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 (二)建设项目预评价报告经安监部门审核通过。 (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其防护设施设计经过安监部门审查。 (四)建设项目竣工时,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经安监部门审核通过,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安监部门验收合格。 (五)优先采用有利于职业病防治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 (六)不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可能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 (七)对有危害的技术、工艺和材料隐瞒其危害而采用;主要原材料有MSDS(物质安全数据表)。 (八)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设备有中文说明书。 (九)在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十)使用、生产、经营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有中文说明书。 (十一)使用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材料的,有中文说明书。 (十二)不得转嫁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给不具备职业病防护条件的单位和个人。 五、工作场所管理 (一)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二)有害和无害作业分开。 (三)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工作场所不得住人。 (四)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设置报警装置。 (五)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置现场急救用品。 (六)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配置冲洗设备 (七)放射工作场所配置安全连锁与报警装置。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0篇)精选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10篇) 温馨提示:本文是笔者精心整理编制而成,有很强的的实用性和参考性,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 编辑,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套用。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一): 第一条:为创造舒适、卫生、整洁工作环境, 加强公司卫生管理, 树立公司良好形象,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卫生区域划分为办公区域、公共区域、职工宿舍、食堂和其它区域, 具体分工为: 1、经理室卫生由办公室负责打扫; 2、各部室卫生由本部室人员负责打扫; 3、办公区公共区域卫生由各部室按照划分卫生区域进行打扫; 4、职工宿舍、厕所卫生按照制定值日表执行。 5、食堂卫生由厨师负责打扫。 6、其它区域卫生由办公室负责安排。 第三条:办公区域、职工宿舍和食堂区域卫生工作要做到以下方面: 1、门窗(玻璃、窗台、窗棂)无灰尘; 2、地面清洁干净, 无污染、污水; 3、楼道、办公室四周墙壁及其附属物、装饰品无蜘蛛网、灰尘; 4、书橱上无灰尘、污渍、书橱档案橱内书籍资料排列整齐, 无灰尘, 橱

顶无乱堆乱放现象; 5、桌椅摆放端正; 6、办公桌上无灰尘, 物品摆放整齐; 7、微机打印机等设备保养良好干净, 暖气管道、照明灯、电风扇、空调等电器干净, 无灰尘; 8、室内、楼道墙壁干净无涂抹痕迹; 9、办公楼前及院门周围卫生要定期打扫, 持续卫生, 无纸屑、无垃圾等废弃物品; 10、厕所无异味、无蝇蛆、无尿碱, 无积水, 无污物。 第四条:各部室要按照划分区域, 认真搞好卫生工作。 第五条:公司员工应严格遵守本规定, 自觉理解相关部门管理与监督。 第六条:因卫生管理制度执行不力, 宿舍或其他卫生区域在抽查或检查时连续两次得分倒数最终一名, 宿舍卫生有问题者扣除该宿舍所有居住人员每人10元工资, 其它卫生区域卫生有问题, 扣除职责部室负责人20元工资。 第七条:办公室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对卫生区域进行抽查、检查、评比。 第八条:本办法由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九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此前下发有关卫生管理制度同时废止。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二):

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3636-26 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目的:为了预防、控制、消防职业痛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职工的健康 2、范围:全体员工 3、责任者:安全部、制造部、中央研究所、工程部、采购销售部、行政保卫科 4、程序: 1) 总则 职业卫生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分类管理,综合治理”的方针,实行“公司监督、部门负责、分级管理,定期考核”的管理体制。企业内部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相互协作,做好职业卫生工作。 第四条企业职业卫生工作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企业对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职责卫生管理部门对本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监督管理与考核负责。

职业卫生工作是企业安全、健康、环境(HSE)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在执行HSE管理体系过程中,必须按本规定做好职业卫生有关工作。 各级工会组织应依法维护职工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组织实施对本单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 企业对在职业卫生工作中成绩突出的个人或单位给予奖励。 2) 机构与管理 公司安全部在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的领导下,主管职业卫生工作。公司健康安全科在安全部领导下,负责职业卫生日常管理的具体工作。 企业安全生产监督委员会负责指导职业卫生工作,应有领导分管职业卫生工作。 内部应建立职业卫生“管理网络”,负责各级职业卫生的监督管理工作。 建立职业卫生工作例会制度。制定计划,研究工作,布置任务,通报企业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监测、职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范本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范本

三河市北陈庄砖厂 关于成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通知 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保护我厂职工的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改进生产作业环境,搞好职业卫生工作,促进我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十九条第一项的规定,经厂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成立我厂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办事机构设在安全科。现将有关决定通知如下: (一)、组长:刘金龙 (二)、副组长:张忠 (三)、成员:李振起 (四)、工作职责: 1、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2、组织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和应急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有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及时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落实职业病病人和疑似职业病人的诊断、救治、康复和安置工作。 3、组织开展对本厂各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向劳动者公布。 4、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病防治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防

护用品,积极改进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条件。 5、组织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教育与培训,落实各项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建立、健全本厂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及健康监护档案,并妥善保存。 6、定期、不定期组织对厂职业病防治工作开展情况的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领导小组处理,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7、其它: (单位盖章) 二00一年四月五日 职业卫生责任制 一、法定代表人的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 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设置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业或兼 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厂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3、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企业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 况,主动听取职工对本企业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 4、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 报,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5、根据“三同时”原则,企业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

12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44625

12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2、职业危害监测、检测和评价管理制度 3、职业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4、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5、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6、职业健康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7、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8、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9、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10、岗位职业卫生健康操作规程 11、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 12、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总则 1.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卫生与安全,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公司特制定本制度。 2.本制度是从组织上、制度上落实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主体责任,使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各生产部门和员工明确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责任,做到层层有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为劳动者提供

安全卫生工作环境和条件。 3.本制度规定从用人单位领导到各部门在职业病危害防治的职责范围,凡本单位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以本制度追究责任。 4.为保证本制度的有效执行,今后凡有行政体制变动,均以本制度规定的职责范围,对照落实相应的职能部门和责任人。 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1.主要负责人责任制 1.1设立职业危害管理机构,并提供人力资源; 1.2定期召开职业健康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1.3组织建立、健全本公司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1.4督促、检查本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及时消除职业危害事故隐患;保障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的投入,并有效的实施。 1.5保证本公司职业危害防治投入的有效实施; 1.6组织建立并实施本单位的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7及时、如实报告职业危害事故; 1.8依法承担本公司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的领导责任 2.主管职业危害负责人责任制 2.1 组织制定职业病危害防治计划与方案,完善和修订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卫生安全操作规程,根据各部门分工,明确各部门、各岗位人员职责并组织具体实施,督促并保证职业病危害防治经费的落实和专款专用; 2.2 组织对公司员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危害防治知识。对在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全)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一、管理目的 1、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员工依法享有职业卫生健康保护的权利,加强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职业病防治管理,预防、控制,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制定本制度。 2、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 二、职业卫生领导机构 主要负责人:*** 分管负责人:***、***、*** 管理人员:*** 员工:***、***、*** 三、机构人员责任及义务 (一)主要负责人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设置与公司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建立三级职业卫生管理网络,配备专业或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公司的

职业病防治工作。 3、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职工对本公司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 4、每季召开一次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订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5、根据“三同时”原则,公司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方可进行建设,切实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亲自参加公司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7、对本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二)分管负责人职责 在领导的带领下,根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规定,在公司中具体组织实施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具体职责: 1、组织制订(修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督促执行。 2、根据公司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

最新职业健康卫生管理制度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一、为了贯彻执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保障我公司职工、驾驶员在工作及车辆驾驶过程中不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影响,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保护职业病的合法权益,提高劳动生产率,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规定了职业健康管理职责及作业管理,健康管理等职责,适用于本公司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工作。 三、公司监管办公室为公司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酒泉市防疫站为职工、驾驶员健康指定检查机构。 四、办公室应当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普及职业病防治知识,增强职工、驾驶员对职业病的防治观念,提高职工、驾驶员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第二章管理职责 一、公司监管办公室人员在各自工作范围和管理权限内负责本部门职业健康管理工作,公司成立职业病防治领导小组,对本公司职业健康工作进行指导、决策及监督管理。二、酒泉市防疫站为职业健康体检和医疗的指定机构。

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诊断应当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我公司仅以此机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结论执行政策。 第三章健康预防管理 一、根据相关资料,驾驶员岗位的职业病范畴有:1.前列腺疾病;2.腰、颈椎病;3.胃肠道疾病;4.振动病;5.噪声性耳聋;6.视力疲劳综合症;7.脂肪肝;8.肛肠疾病。管理人员的职业病范畴有:腰、颈椎病。 二、公司监管办公室应利用安全生产例会宣传,或者开展预防职业病专题会议,对公司驾驶员开展《预防职业病》专题教育,通过讲解职业病的产生原因及预防方法,使驾驶员具备职业病的预防意识。 三、公司监管办公室、网络中心应积极倡导和提醒驾驶员利用空闲时间进行锻炼,合理调节时间,避免疲劳驾驶,力求达到预防目的。 第四章健康管理 一、安全及经营行为管理员应要求市防疫站严格按照国家及卫生部门有关职业健康管理标准对我公司接触噪声、振动等岗位的职工进行健康检查,检查结果交公司主要负责人。 二、实行就业前、在岗和特殊健康检查、职业病人离退后复查。检查结果必须建立职工健康监护档案。健康监护档

2019年职业卫生培训考试试题答案-(20647)

2019 年职业卫生培训考 试试题 (A)应当对其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姓名单位名称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督促、教育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3、职业病危害因素侵入人体的途径有皮肤、呼吸道、消化道。 4、劳动防护用品分为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和一般劳动防护用品。 5、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包括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 个人健康资料。 6、建设单位是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责任主体。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 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7、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有物理性有害因素、化学性有害因素、生物性有害因素。 8、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离岗后及应急健康检查。 9、按照来源,噪声可分为机械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电磁性噪声。 10、对在职业健康体检中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职工,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 安置。 二、选择题(不限一个答案,全部选对得 3 分,漏选得 1 分,错选不得分共45 分) 1、职业病指( B ) A、劳动者在工作中所患的疾病 B、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 引起的疾病 C、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因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而引起的疾病 D、工人在职业活动中引起的疾病 2、尘肺发生的机理是由于粉尘进入肺组织后引起肺泡的防御反应,成为尘细胞,尘肺发生的基本病 变是矽结节的形成和弥漫性间质的纤维增生,主要引起肺(B)改变。 A、细胞化 B、纤维化 C、硬化 3、《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期间,

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最新版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2、采取有效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职工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3、在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场所,设置醒目公告栏,公布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结果。 4、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5、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实行专人管理,并对使用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 6、每年对职工进行一次职业卫生培训。 7、每两年对从事职业危害因素岗位的职工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检查结果如实告知职工,并进行建档管理。 8、女职工在月经期、已婚怀孕准备期、怀孕期、哺乳期,由于生理特性,在劳动和工作中遇到特殊困难,应给予特殊劳动保护。 9、对不适宜继续从事原工作的职业病病人,调离原岗位,并妥善安置。

二、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 为了执行国家职业危害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政策方针,履行职业危害因素告知职责,特制定本制度。 1、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在合同中明确载明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可能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后果,职业危害防护设施和待遇,不得隐瞒或欺骗。 2、职工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发生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危害作业的,应与职工履行如实告知义务,并协商变更原劳动合同相关手续。 3、按规定组织职工进行岗前、岗中、离岗体检,并将体检结果和建议及时如实告知职工。 4、在本单位醒目地点设立公示栏,公布单位职业危害防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公布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检测、监测、评价结果。 5、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应设置警示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应急处理措施。 6、组织对员工进行上岗前职业健康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健康培训教育,普及职业健康知识,督促职工遵守职业危害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操作规程。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新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1 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 2 目的 为了预防、控制、防治职业病,消除职业病危害,保护职工的健康。 3 职责分工 3.1 公司主管领导和分管领导职责 3.1.1 总经理对职业卫生工作全面负责,必须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政策、法令,把职业卫生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1.2 分管职业卫生的副总经理要定期听取职业卫生、职业病防治工作汇报,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工作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职业卫生、职业病防治工作。 3.2 安全环保处职责 3.2.1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加强劳动保护、预防职业病方针、政策、法令,制定本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3.2.2 搞好作业场所监测,组织安排职业卫生体检,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

3.2.3 组织完成上级下达的职业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任务。 3.2.4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公司改善作业条件治理计划。 3.2.5 开展职业卫生宣传工作,普及职业病科普知识。 3.2.6 负责本公司在建设项目中实施职业卫生方面的“三同时”。 3.3 人力资源处职责 会同医务部门开展就业前体检,对因患职业病或有职业禁忌证需调离原作业岗位者给予妥善安排。 3.4 资产财务处职责 职业卫生和职业病防治工作所需经费(包括健康监护费、职业病诊疗康复伤残费、尘毒监测仪器设备购置费、监测费、职业卫生宣传教育费、培训费、管理费、职业病危害调查费、职防科研费等)应列入企业年度资金计划,专款专用,其经费支出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 3.5 工会职责 监督本公司贯彻国家有关职业卫生、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政策、法令情况,宣传防尘防毒的重要意义,组织安排从事有害作业人员疗养。 3.6 职工医院职责 协同安全环保处做好职业危害因素接触人员体检工作,建立体检档案。

最新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

××××××有限公司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二〇二〇年四月二十六日发布

目录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十一、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十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加强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的水平,切实保障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职业健康与安全,实现公司所确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目标,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五条的规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公司各部门 第三条术语\定义 1、职业病:是指企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职业病危害: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3、职业禁忌证:是指企业员工从事特定职业、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害的疾病,及个人特殊生理和病理状态。 4、有害作业:是指在生产环境和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影响健康的因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四条组织机构与责任 指定生产部为职业卫生管理机构。 职责: 1.组织制定(修订)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并督促贯彻执行。 2.根据公司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人员职责。 3.制定公司年度职业危害防治计划与方案,并组织具体实施,保证经费的落实和使用。 4.直接领导公司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建立公司职业健康管理台帐和档案。 5.组织对公司干部、职工进行职业危害防治法规、职业危害防治知识培训与宣传教育。对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中有贡献的进行表扬、奖励,对违章者、不履行职责者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罚。 6.定期检查公司和各部门职业危害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对查出的问题及时研究,制定整改措施,落实部门按期解决。 7.定期听取各部门、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职工关于职业危害防治有关情况的汇报,及时采取措施。 8.对公司内发生职业危害事故采取应急措施,及时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调查和处理,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9.对公司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负直接责任。 10.各层级职业健康管理工作职责见第三章。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新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单位名称(盖章)北京市燕广友石油化工销售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签字)白广臣 主管部门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石油分公司申报日期2011-6-10 目 录一、基本情况1、企业简介 生产基本情、2 况生产工艺流、3

程图、4职业病防治组织机构 、5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名册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记录、职业病防治计划及实施方案1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2 、职业健康监护年度计划3 、事故应急处理预案4 、劳动者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制度及记录6 、企业法定代表人职业病防治目标管理责任制7. 三、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1、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2、劳动者职业健康体检表(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 3、职业病检出复查、诊断和职业禁忌内容 企业基本情况. 行业分类:煤炭;石油;电力;核工业;冶金;有色金属;机械;电子;兵器;船舶;化工;医药;铁道;交通;建材;建设;地质矿产;水利;农业;森林工业;轻工;纺织;航空航天;商业;邮电;司法;石化工业;其它 生产基本情况表 单位名北京市燕广友石油化工销售有限公 请在方框内打√选 单位属市直属非工业系统企√中央在京企 □其他企市直属工业系统企区县属企申报单位地北京市石景山区广宁路麻峪村 100041联系电邮政编 加油行业分全年总利万全年总产万 9 生产工人年末职工人12 存在职业病危苯、汽

因素名称及来 接触职业病危其中接触职业2 9 危害因素女工因素总人实建立职业健应建立职业健12 9 监护档案监护档案 应急救援设施配 产品名称年产量主要原、辅材料及中间品年产量主要.

填表人签字:审核人签字: 职业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法人):白 广臣 成员:吕希栋

职业卫生标准体系建设

职业卫生标准体系建设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我国职业卫生标准体系建设初步建立职业卫生标准体系 自2002年《职业病防治法》实施以来,卫生部制、修订并发布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217项(以标准号计)。其中包括职业接触限值388项、采样及检测方法245项、职业病危害评价标准2项、职业卫生防护标准13项,放射卫生防护标准93项、职业病诊断标准97项、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42项,初步建立了职业卫生标准体系(见下图)。 重点标准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为配合《职业病防治法》的实施,卫生部将原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修订分解成《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两个重要的职业卫生标准,并于2002年发布实施。2005年开始对《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进行修订,2009年已经通过职业卫生标准委员会审议。 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该标准规定了工作场所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分为GBZ2.1工作场所化学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和GBZ2.2工作场所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两部分。 3.基础标准 该标准包括5项《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和《职业卫生术语》。 《职业卫生标准制定指南》已于2008年发布,分为“工作场所化学物质职业接触限值”“工作场所粉尘职业接触限值”“工作场所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物质测定方法和生物材料中化学物质的测定方法”5个方面,这些标准对指导职业卫生标准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职业卫生术语》规定了职业卫生术语的分类和定义或含义,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汇编全

---------------------考试---------------------------学资学习网---------------------押题------------------------------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一、管理目的 1、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员工依法享有职业卫生健康保护的权利,加强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的职业病防治管理,预防、控制,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制定本制度。 2、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 二、职业卫生领导机构 主要负责人:*** 分管负责人:***、***、*** 管理人员:*** 员工:***、***、*** 三、机构人员责任及义务 (一)主要负责人职责 1、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落实各级职业病防治责任制,确保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健康与安全。 2、设置与公司规模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建立三级

职业卫生管理网络,配备专业或兼职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3、每年向职工代表大会报告公司职业病防治工作规划和落实情况,主动听取职工对本公司职业卫生工作的意见,并责成有关部门及时解决提出的合理建议和正当要求。 4、每季召开一次职业卫生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听取工作汇报,亲自研究和制订年度职业病防治计划与方案,落实职业病防治所需经费,督促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5、根据“三同时”原则,公司新、改、扩建或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应由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同意方可进行建设,切实做到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6、亲自参加公司内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调查和分析,对有关责任人予以严肃处理。 7、对本公司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 (二)分管负责人职责 在领导的带领下,根据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的规定,在公司中具体组织实施各项职业病防治工作,具体职责: 1、组织制订(修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