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培优专题

《三角形》培优专题
《三角形》培优专题

第三周培优专题《三角形》1

出题人:陈乐宇 审题人:刘凯迪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热身题

1、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锐角的个数不少于( )

A. 1 个

B. 2 个

C. 3个

D. 不确定

2. △ABC 中,∠A :∠B :∠C=1:2:3,CD ⊥AB 于点D ,若BC=a ,则AD 等于( )

A a B a C a D a (1232323)

3. 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 对顶角相等

B. 若a=b ,则|a|=|b|

C. 末位是零的整数能被5整除

D.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4. 如图,△ABC 中,AB=AC ,点D 在AC 边上,且BD=BC=AD ,则∠A 的度数为( )

A. 30°

B. 36°

C. 45°

D. 70°

二、渐入佳境

1.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2cm ,面积等于1平方cm ,则它的顶角的度数为________。

2. 已知,如图,O 是△ABC 的∠ABC 、∠ACB 的角平分线的交点,OD ∥AB 交BC 于D ,OE ∥AC 交BC 于E ,若BC=10cm ,则△ODE 的周长________。

3. 如图,在Rt △ABC 中,∠B=90°,∠A=40°,AC 的垂直平分线MN 与AB 相交于D 点,则∠BCD 的度数是________。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4. 如图,∠AOP=∠BOP=15°,PC ∥OA ,PD ⊥OA ,若PC=4,则PD 的长为________。

三、思维大考验

1、如图,AD⊥CD,AB=10,BC=20,∠A=∠C=30°,求AD、CD的长。

2.如图,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DF分别是△ABD和△ACD的高。

求证:AD垂直平分EF。

3、如图1,点C为线段AB上一点,△ACM,△CBN是等边三角形,直线AN、MC交于点E,BM、CN相交于点F.

图1 图2

(1)求证:AN=BM;

(2)求证:△CEF为等边三角形;

(3)将△ACM绕点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其他条件不变,在图2中补出符合要求的图形,并判断第(1)、(2)两小题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相似三角形培优拔高题(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第一讲 相似三角形 1、已知432z y x ==,且1032=+-z y x ,则z y x ++= 。 2、已知△ABC 中,AB=AC,∠BAC=120°,求AB:BC 的值。 3、若点P 在线段AB 上,点Q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AB=10, 23==BQ AQ BP AP ,求线段PQ 的长。 4、若55432+==+c b a ,且2132=+-c b a ,试求a:b:c 。 5、△ABC 为等边三角形,点E 在BA 的延长线上,点D 在BC 边上,且ED=EC 。若△ABC 的边长为4,AE=2,则BD 的长 为 。 6、点D,E 分别在△ABC 的边AB ,AC 上,DE ∥BC ,点G 在边BC 上,AG 交DE 于点H ,点O 是线段AG 的中点,若 13=DB AD ,则 =OH AO

7、在正方形ABCD 中,P 是CD 的中点,连接AP 并延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E ,连接DE ,取DE 的中点Q ,连接PQ ,求证: PQ=PC. 8、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A 1B 1C 1D 1相似,相似比为2:3,四边形A 1B 1C 1D 1与四边形A 2B 2C 2D 2相似,相似比为5:4,则四边形ABCD 与四边形A 2B 2C 2D 2相似且相似比为 。 9、已知矩形ABCD 中,AB=1,在BC 上取一点E ,沿 AE 将△ABE 向上折叠,使B 点落在AD 上的F 处。若 四边形EFDC 与矩形ABCD 相似,则AD= 10、已知∠1=∠2=∠3,求证:△ABC ∽△ADE 11、点C 、D 在线段AB 上,△PCD 是等边三角形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1章 三角形提高题培优练习

三角形综合提高题练习 1.如图,在△ABC 中E 是BC 上的一点,EC=2BE,点D 是AC 的中点,设△ABC,△ADF,△BEF 的面积分别为ABC S ?,BEF ADF S S ??,,且ABC S ?=24.则BEF ADF S S ??-= . 2.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于O 点.求证:BD AC S ABCD ?=2 1四边形. 3.三角形三边的长为15、20、25,则三条高的比为 . 4.如图,A ,B ,C 分别是线段A 1B ,B 1C ,C 1A 的中点,若△ABC 的面积是1,那么△A 1B 1C 1的面积_______. 5.若a ,b ,c 为三角形的三边长,化简|a -b+c|-|a -b -c|=______. 6.如图,已知O 为△ABC 内一点,连接OA 、OB 、OC ,得到三个小三角形. 求证:AC BC AB OC OB OA AC BC AB ++<++<++)(2 1.

7.如图,在△ABC中,∠B=∠C,∠BAD=440,并且∠ADE=∠AED.求∠CDE的度数. 8.(1)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求证:∠D=∠A+∠B+∠C. (2)如图,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BE平分∠ABD,CE平分∠ACD,∠A=600,∠E=1000.求∠D的度数. 9.如图,已知在△ABC中,D为BC上一点,∠1=∠2,∠3=∠4,∠BAC=1240,求∠DAC的度数. 10.如图所示,已知∠xOy=900,点A,B分别在射线Ox,Oy上移动,BE是∠ABy的平分线,BE的反向延长线与∠OAB的平分线交于点C,试问∠ACB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

《全等三角形》培优题型全集

《全等三角形》培优题型全集

2 《全等三角形》培优题型全集 题型一:倍长中线(线段)造全等 1、已知:如图,AD 是△ABC 的中线,BE 交AC 于E ,交AD 于 F ,且 AE=EF ,求证:AC=BF A C E F 2、如图,△ABC 中,AB=5,AC=3,则中线A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D C B A 3、在△ABC 中,AC=5,中线AD=7,则AB 边的取值范围是( ) A 、1

相似三角形培优训练含答案

相似三角形分类提高训练 一、相似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 1.如图,在Rt△ABC中,∠ACB=90°,AC=3,BC=4,过点B作射线BB1∥AC.动 点D从点A出发沿射线AC方向以每秒5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E从点C 沿射线AC方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运动.过点D作DH⊥AB于H,过点E作 EF⊥AC交射线BB1于F,G是EF中点,连接DG.设点D运动的时间为t秒. (1)当t为何值时,AD=AB,并求出此时DE的长度; (2)当△DEG与△ACB相似时,求t的值. 2.如图,在△ABC中,ABC=90°,AB=6m,BC=8m,动点P以2m/s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AC向点C 移动.同时,动点Q以1m/s的速度从C点出发,沿CB向点B移动.当其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它们都停止移动.设移动的时间为t秒. (1)①当t=2.5s时,求△CPQ的面积; ②求△CPQ的面积S(平方米)关于时间t(秒)的函数解析式; (2)在P,Q移动的过程中,当△CPQ为等腰三角形时,求出t的值. 3.如图1,在Rt△ABC中,ACB=90°,AC=6,BC=8,点D在边AB上运动,DE平分CDB交边BC 于点E,EM⊥BD,垂足为M,EN⊥CD,垂足为N. (1)当AD=CD时,求证:DE∥AC; (2)探究:AD为何值时,△BME与△CNE相似? 4.如图所示,在△ABC中,BA=BC=20cm,AC=30cm,点P从A点出发,沿着 AB以每秒4cm的速度向B点运动;同时点Q从C点出发,沿CA以每秒3cm的 速度向A点运动,当P点到达B点时,Q点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x. (1)当x为何值时,PQ∥BC? (2)△APQ与△CQB能否相似?若能,求出AP的长;若不能说明理由.

三角形培优训练题集锦

E D F C B A 三角形培优训练专题【三角形辅助线做法】 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三角形来添。角平分线加垂线,三线合一试试看。 线段垂直平分线,常向两端把线连。要证线段倍与半,延长缩短可试验。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接则成中位线。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等中线。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 1、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 2、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3、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 4、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平移”或“翻转折叠”。 5、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将某条线段延长,是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种作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 6、已知某线段的垂直平分线,那么可以在垂直平分线上的某点向该线段的两个端点作连线,出一对全等三角形。 7、特殊方法:在求有关三角形的定值一类的问题时,常把某点到原三角形各顶点的线段连接起来,利用三角形面积的知识解答。 1、已知,如图△ABC中,AB=5,AC=3,求中线AD的取值范围. 2、如图,△ABC中,E、F分别在AB、AC上,DE⊥DF,D是中点,试比较BE+CF与EF的大小.

2019中考全等三角形经典培优题(教师版)

2017中考全等三角形经典培优题 1已知:AB=4,AC=2,D 是BC 中点,AD 是整数,求AD 2已知:BC=DE ,∠B=∠E ,∠C=∠D ,F 是CD 中点,求证:∠1=∠2 A D B C

3已知:∠1=∠2,CD=DE,EF ? = ∠90 ACB BC AC=MN C MN AD⊥D MN BE⊥E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 求证:①ADC ?≌CEB ?;②BE AD DE+ =; (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 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说明理由. 15如图所示,已知AE⊥AB,AF⊥AC,AE=AB,AF=AC。求证: (1)EC=BF;(2)EC⊥BF C D B A B C D P D A C B F A E D C B A P E D C B A D C B M F E C B A C B D E F A E B M C F B A C D F 2 1 E

16.如图,已知AC ∥BD ,EA 、EB 分别平分∠CAB 和∠DBA ,CD 过点E ,则AB 与AC+BD 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17.如图9所示,△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 =90°,AD 是BC 边上的中线,过C 作AD 的垂线,交AB 于点E ,交AD 于点F ,求证:∠ADC =∠BDE . A B C D E F 图9

全等三角形证明经典(答案) 1. 延长AD到E,使DE=AD, 则三角形ADC全等于三角形EBD 即BE=AC=2 在三角形ABE中,AB-BE

相似三角形培优专题讲义

相似三角形培优专题讲义 知识点一:比例线段有关概念及性质 (1)有关概念 1、两条线段的比:选用同一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量得AB 、CD 的长度分别是m 、n ,那 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AB:CD =m :n 例:已知线段AB=2.5m,线段CD=400cm ,求线段AB 与CD 的比。 2.比例线段:四条线段a 、b 、c 、d 中,如果a 与b 的比等于c 与d 的比,即 d c b a =(或a :b= c : d ),那么,这四条线段a 、b 、c 、d 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注意:在求线段 比时,线段单位要统一,单位不统一应先化成同一单位,还要注意顺序。) 例:b,a,d,c 是成比例线段,其中a=2cm,b=3cm,c=6cm,求线段d 的长度。 (2)比例性质 1.基本性质: bc ad d c b a =?= (两外项的积等于两内项积) 2.反比性质: c d a b d c b a =?= (把比的前项、后项交换) 3.更比性质(交换比例的内项或外项): ()()()a b c d a c d c b d b a d b c a ?=?? ?=?=???=??, 交换内项,交换外项. 同时交换内外项 4.等比性质:(分子分母分别相加,比值不变.) 如果 )0(≠++++====n f d b n m f e d c b a ,那么 b a n f d b m e c a =++++++++ . 注意:(1)此性质的证明运用了“设k 法” ,这种方法是有关比例计算,变形中一种常用方法. (2)应用等比性质时,要考虑到分母是否为零. (3)可利用分式性质将连等式的每一个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乘以一个数,再利用等比性质也成立.

新人教版八上第十一章《三角形》培优练习

第十一章 三角形习题集 第1课时 三角形的边——三边关系 姓名:___________ ☆知识导学 1.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a ,b(a >b),则第三边长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角形具有___________,四边形具有_____________. ☆习题演练 1.已知三角形ABC 三边a 、b 、c 满足(a-b )2+|b-c|=0,则△ABC 的形状是( ) A .钝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 .以上都不对 2.不能组成一个三角形的三条线段的长度是( ) A .3,3,3 B .3,6,2 C .3,4,3 D .3,5,7 3.(2012?海南)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 和7cm ,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 A .3cm B .4cm C .7cm D .11cm 4.(2013?南通)有3cm ,6cm ,8cm ,9cm 的四条线段,任选其中的三条线段组成一个三角形,则最多能组成三角形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4 5.(2012?肇庆)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为4和8,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 ) A .16 B .18 C .20 D .16或20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B .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两个钝角 C .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直角 D .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钝角 7.图中有______个三角形,用符号表示这些三角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在△ABC 中,已知两条边a=6,b=7,则第三条边c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9.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且周长为奇数,则第三边可以是________(只填符合条件的一个即可). 10.(2012?哈尔滨)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5和6,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_________. 11.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5,则它的周长l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12.(提高题)△ABC 的边长均为整数,且最大边的边长为7,那么这样的三角形共有________个. 13.如图,木工师傅在做完门框后,为防止变形常常像图中所示那样钉上两条斜拉的木条(图中的AB ,CD 两根木条),这样做的数学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用一条长为20cm 的铁丝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能围成有一边长为6cm 的等腰三角形吗?为什么? 第7题图 第13题图

全等三角形培优竞赛题精选

全等三角形证明 1、已知:∠1=∠2,CD=DE ,EF//AB ,求证:EF=AC 2.已知:AB//ED ,∠EAB=∠BDE ,AF=CD ,EF=BC ,求证:∠F=∠C 3、P 是∠BAC 平分线AD 上一点,AC>AB ,求证:PC-PB

4、已知∠ABC=3∠C ,∠1=∠2,BE ⊥AE ,求证: AC-AB=2BE 5、已知,E 是AB 中点,AF=BD ,BD=5,AC=7,求DC 6、(6分)如图①,E 、F 分别为线段AC 上的两个动点,且DE ⊥AC 于E ,BF ⊥AC 于F ,若AB =CD ,AF =CE ,BD 交AC 于点M . (1)求证:MB =MD ,ME =MF (2)当E 、F 两点移动到如图②的位置时,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结论能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F A E D C B

7.已知:如图,DC ∥AB ,且DC =AE ,E 为AB 的中点, (1)求证:△AED ≌△EBC . (2)观看图前,在不添辅助线的情况下,除△EBC 外,请再写出两个与△AED 的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直接写出结果,不要求证明): 8、(10分)如图:AE 、BC 交于点M ,F 点在AM 上,BE ∥CF ,BE=CF 。 求证:AM 是△ABC 的中线。 M F E C B A 9.已知:如图所示,AB =AD ,BC =DC ,E 、F 分别是DC 、BC 的中点,求证: AE =AF 。 O E D C B A

全等三角形培优讲义

全等三角形培优讲义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全等三角形常见辅助线作法 【知识导图】 【导学】全等三角形 第一部分:知识点回顾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 1) 遇到等腰三 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 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 2) 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 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旋转”. 3) 遇到角平分线,可以自角平分线上的某一点向角的两边作垂线,利用的思维模式 是三角形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所考知识点常常是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或逆定理. 4) 过图形上某一点作特定的平分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 中的“平移”或“翻转折叠” 5) 截长法与补短法,具体做法是在某条线段上截取一条线段与特定线段相等,或是 将某条线段延长,是之与特定线段相等,再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有关性质加以说明.这种作法,适合于证明线段的和、差、倍、分等类的题目. 特殊方法:在求有关三角形的定值一类的问题时,常把某点到原三角形各顶点的线段连接起来,利用三角形面积的知识解答. 第二部分:例题剖析 精准诊查 概念 三边之和大于等于第三边稳定性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高 中线角平分线 与三角形有关的角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外角 直角三角形 性质判定 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三角形

D C B A E D F C B A E D C B A D C B A O E D C B A 一、倍长中线(线段)造全等 例1、(“希望杯”试题)已知,如图△ABC 中,AB=5,AC=3,则中线AD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例2、如图,△ABC 中,E 、F 分别在AB 、AC 上,DE ⊥DF ,D 是中点,试比较BE+CF 与EF 的大小. 例3、如图,△ABC 中,BD=DC=AC ,E 是DC 的中点,求证:AD 平分∠BAE. 二、截长补短 1、如图,ABC ?中,AB=2AC ,AD 平分BAC ∠,且AD=BD ,求证:CD ⊥AC 2、如图,AC ∥BD ,EA,EB 分别平分∠CAB,∠DBA ,CD 过点E ,求证;AB = AC+BD 3、如图,已知在ABC 内,0 60BAC ∠=, 040C ∠=,P ,Q 分别在BC ,CA 上,并且AP ,BQ 分别是BAC ∠,ABC ∠的角平分线。求证:BQ+AQ=AB+BP 4、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C >BA,AD =CD ,BD 平分ABC ∠, 求证: 0180=∠+∠C A 5、如图在△ABC 中,AB >AC ,∠1=∠2,P 为AD 上任意一点,求证;AB-AC >PB-PC 应用: 三、平移变换 例1 AD 为△ABC 的角平分线,直线MN ⊥AD 于为MN 上一点,△ABC 周长记为A P ,△EBC 周长记为B P .求证B P >A P . 例2 如图,在△ABC 的边上取两点D 、E ,且BD=CE ,求证:AB+AC>AD+AE. 四、借助角平分线造全等 1、如图,已知在△ABC 中,∠B=60°,△ABC 的角平分线AD,CE 相交于点O ,求证:OE=OD

相似三角形培优难题集锦(含答_案)

一、相似三角形中的动点问题 1.如图,在Rt△ABC中,∠ACB=90°,AC=3,BC=4,过点B作射线BB1∥AC.动点D从点A出发沿射线AC方向以每秒5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同时动点E从点C沿射线AC 方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运动.过点D作DH⊥AB于H,过点E作EF⊥AC交射线BB1于F, G是EF中点,连接DG.设点D 运动的时间为t秒. (1)当t为何值时,AD=AB,并 求出此时DE的长度; (2)当△DEG与△ACB相似时, 求t的值. 2.如图,在△ABC 中,ABC=90°,AB=6m,BC=8m,动点P以2m/s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AC向点C移动.同时,动点Q以1m/s的速度从C点出发,沿CB向点B移动.当其中有一点到达终点时,它 们都停止移动.设移动的时间为t 秒. (1)①当t=2.5s时,求△CPQ的 面积; ②求△CPQ的面积S(平方米)关 于时间t(秒)的函数解析式; (2)在P,Q移动的过程中,当△CPQ为等腰三角形时,求出t的值. 3.如图1,在Rt△ABC中 , ACB=90°,AC=6,BC= (1)当AD=CD时,求证:DE∥AC; (2)探究:AD为何值时,△BME与△CNE相似? 4.如图所示,在△ABC中, BA=BC=20cm,AC= 30cm,点P从A点出发, 沿着AB以每秒4cm的速 度向B点运动;同时点Q从C点出发,沿CA以每秒3cm的速度向A点运动,当P点到达B点时,Q点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x. (1)当x为何值时,PQ∥BC? (2)△APQ与△CQB能否相似?若能,求出AP的长;若不能说明理由. 5.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2cm,BC=6cm,点P 沿AB边从A开始向点B以2cm/s的速度移动;点Q 沿DA边从点D开始向点A以1cm/s的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出发,用t(s)表示移动的时间(0<t <6)。 (1)当t为何值时,△QA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2)当t为何值时,以点Q、A、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

第十一章 三角形培优

第十一章三角形培优 专题一三角形个数的确定 1.如图,图中三角形的个数为() A.17 B.18 C.19 D.20 2.如图所示,第1个图中有1个三角形,第2个图中共有5个三角形,第3个图中共有9个三角形,依此类推,则第6个图中共有三角形个. 3.阅读材料,并填表: 在△ABC中,有一点P1,当P1、A、B、C没有任何三点在 同一直线上时,可构成三个不重叠的小三角形(如图).当 △ABC内的点的个数增加时,若其他条件不变,三角形内互 不重叠的小三角形的个数情况怎样?完成下表: 在△ABC中,三边长分别为正整数a、b、c,且c≥b≥a>0,如果b=4,则这样的三角形共有个 专题一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求角度 1.如图,在△ABC中,∠ABC的平分线与∠ACB的外角平分线相交于D点, 2.∠A=50°,则∠D=() A.15°B.20°C.25°D.30° 2.如图,已知:在直角△ABC中,∠C=90°,BD平分∠ABC且交AC于D. 若AP 平分∠BAC且交BD于P,求∠BPA的度数. 专题二利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解决问题 1.如图,∠ABD,∠AC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若∠A=50°,∠D=10°, 则∠P的度数为() A.15°B.20°C.25°D.30° 2.如图,△ABC中,CD是∠ACB的角平分线,CE是AB边上的高,若∠A=40°, ∠B=72°.(1)求∠DCE的度数;(2)试写出∠DCE与∠A、∠B的之间的关系式.(不 必证明)

专题一根据正多边形的内角或外角求值 1.若一个正多边形的每个内角为150°,则这个正多边形的边数是() A.12 B.11 C.10 D.9 2.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外角都等于36°,则该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3.已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相等,且每个内角都等于与它相邻的外角的9倍,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专题二求多个角的和 1.如图,求:∠A+∠B+∠C+∠D+∠E+∠F的度数. 2.如图为某公司的产品标志图案,图中∠A+∠B+∠C+∠D+∠E+∠F+∠G=() A.360°B.540°C.630°D.720° 3.如图,∠A+∠ABC+∠C+∠D+∠E+∠F= °. 第1题第2题第3题 作业 1.右图中有______个三角形。 2.如图,已知三角形ABC的三个内角平分线交于点I,AI交BC于D,IH⊥BC于H,求证:∠CIH=∠BID. 3.如图,在△ABC中,∠1=100°,∠C=80°,2∠2=∠3,BE平分∠ABC.求∠4的度数.

《全等三角形》数学培优作业

A B C D E 固始三中八年级上期《全等三角形》数学培优作业 (考查内容:边角边) 命题人:吴全胜1、已知:如图,AB=AC,F、E分别是AB、AC的中点。求证:△ABE≌△ACF。 2、已知:点A、F、E、C在同一条直线上,AF=CE,BE∥DF,BE=DF. 求证:△ABE≌△CDF. 3、已知:如图AB=AC,AD=AE,∠BAC=∠DAE,求证:△ABD≌△ACE 4、如图,△ABC中,AB=AC,AD平分∠BAC,试说明△ABD≌△ACD。 A B D C 5、已知:如图,AD∥BC,CB AD=。求证:CBA ADC? ? ?。 6、已知:如图,AD∥BC,CB AD=,CF AE=。求证:CEB AFD? ? ?。 7、已知:如图,点A、B、C、D在同一条直线上,DB AC=,DF AE=,AD EA⊥,AD FD⊥,垂足分别是A、D。求证:FDC EAB? ? ?

8、已知:如图,AC AB=,AE AD=,2 1∠ = ∠。求证:ACE ABD? ? ?。 9、如图,在ABC ?中,D是AB上一点,DF交AC于点E,FE DE=,CE AE=, AB与CF有什么位置关系?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10、已知:如图,DBA CAB∠ = ∠,BD AC=。求证∠C=∠D 11、已知:如图,AC和BD相交于点O,OC OA=,OD OB=。 求证:DC∥AB。 12、已知:如图,AC和BD相交于点O,DC AB=,DB AC=。求证:C B∠ = ∠。 13、已知:如图,D、E分别是△ABC的边AB,AC的中点,点F在DE的延长线上,且EF=DE. 求证:(1)BD=FC (2)AB∥CF 14、已知: 如图 , AB=AC , EB=EC , AE的延长线交BC于D.求证:BD=CD. 15、已知,△ABC和△ECD都是等边三角形,且点B,C,D在一条直线上求证: BE=AD D C A B E

【2021版 九年级数学培优讲义】专题16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专题16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阅读与思考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有: 1. 对应角相等; 2. 对应边成比例; 3. 对应线段(中线、高、角平分线)之比等于相似比; 4. 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 5. 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性质3主要应用于三角形内接特殊平行四边形的问题,性质5进一步丰富了面积的有关知识,拓展了我们研究面积问题的视角. 如图,正方形EFGH 内接于△ABC ,AD ⊥BC ,设BC a =,AD h =,试用a 、h 的代数式表示正方形的边长. H G E F D C B A 例题与求解 【例1】如图,已知□ABCD 中,过点B 的直线顺次与AC ,AD 及CD 的延长线相交于E ,F ,G ,若5BE =,2EF =,则FG 的长是 . (“弘晟杯”上海市竞赛试题) 解题思路:由相似三角形建立含FG 的关系式,注意中间比的代换. G E F D C B A

【例2】如图,已知△ABC 中,DE ∥GF ∥BC ,且::1:2:3AD DF FB =, 则:ADE DFGE S S △四边形:FBCG S =四边形( ) (黑龙江省中考试题) A.1:9:36 B.1:4:9 C.1:8:27 D. 1:8:36 解题思路:△ADE ,△AFG 都与△ABC 相似,用△ABC 面积的代数式分别表示△ADE 、四边形DFGE 、四边形FBCG 的面积. G E F D C B A 【例3】如图,在△ABC 的内部选取一点P ,过P 点作三条分别与△ABC 的三边平行的直线,这样所得的三个三角形t 1,t 2,t 3的面积分别为4,9和49,求△ABC 的面积. (第二届美国数学邀请赛试题) 解题思路:由于问题条件中没有具体的线段长,所以不能用面积公式求出有关图形的面积,可考虑应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t 1 t 2 t 3 I P H G E F D C B A 如图所示,经过三角形内一点向各边作平行线(也称剖分三角形),我们可以得到: ① △FDP ∽△IPE ∽△PHG ∽△ABC ; ② 1HG IE DF BC AC AB ++=; ③ 2DE FG HI BC AC AB ++=; ④ 2ABC S =△. 上述性质,叙述简捷,形式优美,巧妙运用它们解某些平面几何竞赛题,简明而迅速,奇特而匠心独

三角形培优

三角形培优 例题1:如图,在△ABC中,AD是∠BAC的平分线,E为AD上一点,且EF⊥BC于F.若∠B=30°,∠C=70°,求∠DEF的度数. 例题2:已知: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EF⊥AD于点P,交BC延长线于点M.已知∠ACB=70°,∠B=40°,求∠M的度数. 例题3:已知:∠B=∠C=∠BAD,∠ADC=∠DAC,AE⊥BC,求∠DAE. A F M C D P E B F E D C B A

1.以下列每组长度的三条线段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A.2、3、6 B.2、4、6 C.2、2、4 D.6、6、6 2.如图,图中∠1的大小等于() A.40°B.50°C.60°D.70° 3.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40°,则它的边数是() A.7 B.8 C.9 D.10 4.如图,△ABC中,∠A=46°,∠C=74°,BD平分∠ABC交AC于点D,那么∠BDC的度数是() A.76°B.81°C.92°D.104° 5.已知三角形两条边长分别为3和6,第三边的长为奇数,则第三边的长为________.6.若n边形内角和为900°,则边数n为________. 7.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叠放,则∠α的度数为________. 第7题图第8题图第9题图 8.如图,在△ABC中,∠ACB=90°,∠A=20°.若将△ABC沿CD所在直线折叠,使点B落在AC边上的点E处,则∠CDE的度数是________. 9.如图,在△ABC中,E、D、F分别是AD、BF、CE的中点.若△DEF的面积是1cm2,则S△ABC=________cm2. 10.如图,在△BCD中,BC=4,BD=5. (1)求CD的取值范围; (2)若AE∥BD,∠A=55°,∠BDE=125°,求∠C的度数. 11.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3倍还多180°,那么这个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是多少?

相似三角形的综合应用(培优提高)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学习目标】 1、探索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能运用性质进行有关计算. 2、通过典型实例认识现实生活中物体的相似,能运用图形相似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知识回顾】 一、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对应边的比相等,对应角相等. (2)相似三角形的周长比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 (4)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上的高、中线、角平分线的比等于相似比. 二、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1、利用三角形相似,可证明角相等;线段成比例(或等积式); 2、利用三角形相似,求线段的长等 3、利用三角形相似,可以解决一些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的长度.如求河的宽度、求建筑物的高度等. 【典型例题】 例1:如图,△ABC 是一块锐角三角形余料,边BC=120mm , 高AD=80mm , 要把它加工成矩形零件,使一边在BC 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边AB 、AC 上, (1)若这个矩形是正方形,那么边长是多少? (2)若这个矩形的长是宽的2倍,则边长是多少? 【同步练习】如图,△ABC 是一块三角形余料,AB=AC=13cm ,BC=10cm ,现在要把它加工成正方形零件,使正方形的一边在△ABC 的边上,其余两个顶点分别在三角形另外两条边上.试求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例2:阅读以下文字并解答问题: 在“测量物体的高度” 活动中,某数学兴趣小组的4名同学选择了测量学校里的四棵树的高 A B C Q M D N P E

度.在同一时刻的阳光下,他们分别做了以下工作: 小芳:测得一根长为1米的竹竿的影长为0.8米,甲树的影长为4.08米(如图1). 小华:发现乙树的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影子落在教学楼的墙壁上(如图2),墙壁上的影长为1.2米,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4米. 小丽:测量的丙树的影子除落在地面上外,还有一部分落在教学楼的第一级台阶上(如图3),测得此影子长为0.2米,一级台阶高为0.3米,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4.4米. 小明:测得丁树落在地面上的影长为2.4米,落在坡面上影长为3.2米(如图4).身高是1.6m 的小明站在坡面上,影子也都落坡面上,小芳测得他的影长为2m . (1)在横线上直接填写甲树的高度为 米. (2)求出乙树的高度(画出示意图). (3)请选择丙树的高度为( ) A 、6.5米 B 、5.75米 C 、6.05米 D 、7.25米 (4)你能计算出丁树的高度吗?试试看. 【同步练习】如图,有一路灯杆AB(底部B 不能直接到达),在灯光下,小明在点D 处测得自己的影长DF =3m ,沿BD 方向到达点F 处再测得自己得影长FG =4m ,如果小明得身高为1.6m ,求路灯杆AB 的高度. 图1 图2 图3 图4

人教 版八年级上册第11章 《三角形》培优训练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1章《三角形》培优训练题 一.选择题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65°,则这个三角形() A.是钝角三角形B.是锐角三角形 C.是直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 2.一个五边形切去一个角后,剩余的图形是() A.四边形 B.五边形 C.六边形 D.四边形或五边形或六边形 3.如图,点E在四边形ABCD的CD边的延长线上,若∠ADE=120°,则∠A+∠B+∠C的度数为() A.240°B.260°C.300°D.320° 4.如图,将四边形纸片ABCD沿MN折叠,若∠1+∠2=130°,则∠B+∠C=() A.115°B.130°C.135°D.150° 5.如图,足球图片中的一块白色皮块的内角和是() A.180°B.360°C.540°D.720° 6.在数学课上,同学们在练习画边AC上的高时,出现下列四种图形,其中正确的是()

A.B. C.D. 7.如图,工人师傅做了一个长方形窗框ABCD,E,F,G,H分别是四条边上的中点,为了使它稳固,需要在窗框上钉一根木条,这根木条不应钉在() A.A,C两点之间B.G,H两点之间 C.B,F两点之间D.E,G两点之间 8.如图,小亮从A点出发前进10m,向右转一角度,再前进10m,又向右转一相同角度,…,这样一直走下去,他回到出发点A时,一共走了180m,则他每次转动的角度是() A.15°B.18°C.20°D.不能确定 9.如图,已知直线AB∥CD,∠C=135°,∠A=45°,则△AEF的形状是() A.等腰三角形B.等边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 10.如图,将三角形纸片ABC沿EF折叠,点C落在C′处.若∠BFE=65°,则∠BFC′的度数为()

相似三角形培优题

1.(2013?雅安)如图,在?ABCD中,E在AB上,CE、BD交于F,若AE:BE=4:3,且BF=2,则DF= 2.(2013?恩施州)如图所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与BD相交于点O,E为OD的中点,连接AE 并延长交DC于点F,则DF:FC=() 3.(2013?自贡)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6,AD=9,∠BAD的平分线交BC于E,交DC的延长线于F,BG⊥AE于G,BG=,则△EFC的周长为() 4.(2013?新疆)如图,Rt△ABC中,∠ACB=90°,∠ABC=60°,BC=2cm,D为BC的中点,若动点E以1cm/s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着A→B→A的方向运动,设E点的运动时间为t秒(0≤t<6),连接DE,当△BDE是直角三角形时,t的值为() A. 2 B.或C.或D. 2或或 5.(2013?孝感)如图,在△ABC中,AB=AC=a,BC=b(a>b).在△ABC内依次作∠CBD=∠A, ∠DCE=∠CBD,∠EDF=∠DCE.则EF等于() A.B.C.D.

6.(2013安顺)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在DC上,若DE:EC=1:2,则BF:BE= . 7.(2013?牡丹江)如图,在△ABC中∠A=60°,BM⊥AC于点M,CN⊥AB于点N,P为BC边的中点,连接PM,PN,则下列结论:①PM=PN;②;③△PMN为等边三角形;④当∠ABC=45°时,BN=PC.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D.4个 8.(2013东营中考)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6和8,另一个与它相似的直角三角形边长分别是3、4及x,那么x的值() A. 只有1个 B. 可以有2个 C. 可以有3个 D. 有无数个 9.(2013台湾、33)如图,将一张三角形纸片沿虚线剪成甲、乙、丙三块,其中甲、丙为梯形,乙为三角形.根据图中标示的边长数据,比较甲、乙、丙的面积大小,下列判断何者正确?() A.甲>乙,乙>丙B.甲>乙,乙<丙C.甲<乙,乙>丙D.甲<乙,乙<丙 10、(2013?黔东南州)将一副三角尺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则的值是. 11、(2013?牡丹江)劳技课上小敏拿出了一个腰长为8厘米,底边为6厘米的等腰三角形,她想用这个等腰三角形加工成一个边长比是1:2的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恰好是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平行四边形的其它顶点均在三角形的边上,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较短的边长为.

人教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11章 三角形 培优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11章三角形培优训 练 一、选择题 1. 已知在△ABC中,AB=6,BC=4,那么边AC的长可能是下列哪个值 () A. 11 B. 5 C. 2 D. 1 2. 如图,在△ABC中,表示AB边上的高的图形是() 3. 如图,AD⊥BD于点D,GC⊥BD于点C,CF⊥AB于点F,下列关于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AGC中,CF是AG边上的高 B.△GBC中,CF是BG边上的高 C.△ABC中,GC是BC边上的高 D.△GBC中,GC是BC边上的高 4. (2019?荆门)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摆放,使得它们的直角边互 ∠的度数是 相垂直,则1 A.95?B.100? C.105?D.110? 5. 有长度分别为4 cm,5 cm,9 cm,13 cm的四根木条,以其中三根为边,制作一个三角形框架,那么这个三角形框架的周长可能是() A.18 cm B.26 cm C.27 cm D.28 cm

6. 若多边形的一个顶点处的所有对角线把多边形分成了11个三角形,则经过这一点的对角线的条数是() A.8 B.9 C.10 D.11 7. 试通过画图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直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 B.一个等腰三角形一定不是锐角三角形 C.一个钝角三角形一定不是等腰三角形 D.一个等边三角形一定不是钝角三角形 8. 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钝角三角形的是() A. 3,4,4 B. 3,4,5 C. 3,4,6 D. 3,4,7 9. 将一个三角形纸片剪开分成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不可能() A.都是直角三角形 B.都是钝角三角形 C.都是锐角三角形 D.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钝角三角形 10. 如图,在△ABC中,BC边不动,点A竖直向上运动,∠A越来越小,∠B,∠C越来越大.若∠A减小x°,∠B增加y°,∠C增加z°,则x,y,z之间的关系是() A.x=y+z B.x=y-z C.x=z-y D.x+y+z=180 二、填空题 11. 如图,在△ABC中,AD⊥BC于点D,点E在CD上,则图中以AD为高的三角形有______个.

全等三角形专题培优[带答案]

全等三角形专题培优 考试总分: 11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卷I(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如图为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 A. B. C. D. 2.下列定理中逆定理不存在的是() A.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B.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边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角也相等 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D.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3.已知:如图,,,,则不正确的结论是() A.与互为余角 B. C. D. 4.如图,是的中位线,延长至使,连接,则的值为() A. B. C. D. 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在轴、轴的正半轴上分别截取、,使;再分别以点、为圆心,以大于长为半径作弧,两弧交于点.若点的坐标为,则与的关系为()A. B. C. D. 6.如图,是等边三角形,,于点,于点,,则下列结论:①点在的角平分线上;②;③;④.正确的有() A.个 B.个 C.个 D.个 7.如图,直线、、″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计划建一个加油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 供选择的地址有() A.一处 B.二处 C.三处 D.四处 8.如图,是的角平分线,则等于() A. B. C. D. 9.已知是的中线,且比的周长大,则与的差为() A. B. C. D. 10.若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与高重合,那么它的三个内角中() A.都是锐角 B.有一个是直角 C.有一个是钝角 D.不能确定 卷II(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11.问题情境:在中,,,点为边上一点(不与点,重合) ,交直线于点,连接,将线段绕点顺时针方向旋转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