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总述)(细分市场))

-中国汽车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总述)(细分市场))
-中国汽车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总述)(细分市场))

-中国汽车市场研究年度报告(总述)(细分市场))

行业发展概述

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进入调整期,整体市场产销规模增长幅度均远低于2010年水平,部分城市的宏观政策亦对局部市场产生一定影响。本篇报告将从市场规模、车型结构、品牌格局、价位及地区分布等方面对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研究。

2011年中国汽车行业发展概述

(一) 行业概述

整车产销量增长速度大幅下降

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量同比增长分别为0.84%和2.45%,与2010年的32.44%和32.37%相比出项大幅下降,产销规模增长几乎陷入停滞。

SUV汽车销量涨幅居乘用车首位

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中运动型多用途车(SUV)销量159.37万辆,与2010年相比同比增长20.19%,销量增长幅度位居乘用车市场首位。

豪华车成为低迷市场中的亮点

整体市场增长放缓的同时,豪华车、跑车等高端车型并未受到强烈冲击,成为市场中的一大亮点,豪华车企业对国内市场亦普遍持乐观态度。

大众在市场中占据较大关注份额

从用户的关注情况来看,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中大众以16.2%的关注比例高居首位,朗逸、捷达、POLO等车系对用户有较强的吸引力。

(二) 基本特点

?一线城市市场趋于饱和,以售车为主的盈利模式有待调整。

?置换逐渐成为用户购车的主要目的,低端车型前景不容乐观。

?道路承载能力开始对汽车市场产生影响,二三线城市亦开始探索治堵。

?随着使用成本的提升,用户意识发生转变,租车成为替代买车的另一种可能。

?消费者维权意识提升,相关部门已开始着手实施汽车“三包”政策。

?节能车标准提高,汽车相关技术向更高一层发展。

?SUV汽车与MPV汽车在年度销量占比和用户关注度方面均获得提升。

?10-15万元价位车型在国内汽车市场中占据最大的关注份额。

?进口汽车在市场中的关注比例较2010年同比增长3.9个百分点。

?1.6-2.0L排量车型对用户有更大的吸引力。

?MT类变速器车型所占关注比例有所下降,但依然过半。

2011年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一) 行业规模

市场产销规模增速大幅下降

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规模增速大幅下降。与2010年超过30%的增长幅度相比,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的整体产量为1841.89万辆,同比增长仅0.84个百分点。销量方面,市场整体销量为1850.51万辆,同比增长2.45个百分点。

(表) 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产销量及同比增长率

按照不同类型车中划分,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量为1012.27万辆,运动型多用途车(SUV)与多功能车(MPV)的销量分别为159.37万辆和49.77万辆,交叉型乘用车销量为225.83万辆,四者同比涨幅均低于2010年水平,其中交叉型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了9.38%。

(表) 2011年中国乘用车市场不同类型车种销量

从不同类型车种在乘用车市场中的销量占比来看,2011年国内乘用车市场中基本型乘用车(轿车)仍占有较大比重,销量占比为69.9%,其与2010年相比出现小幅上升。运动型多用途车(SUV)销量占比11.0%,上升了1.4个百分点。交叉型乘用车销量占比有所下降。

(图) 2011年中国乘用车市场不同类型车种销量占比分布

销量走势及车型结构

从2011年1-12月的走势来看,中国轿车销量在年内走势与2010年类似。年初与年末轿车销量较高,其中1月桥车销量达到107.4万辆,与2010年同期相比有一定增长。2月销量相对较低,为63.36万辆。12月轿车销量为94.84万辆。

(图) 2011年1-12月中国轿车市场销量走势

MPV汽车销量走势相对较为平稳,1月份销量为4.72万辆,2月份销量2.94万辆,较2010年均有所增长。12月销量为4.47万辆,略低于去年同期。与MPV 市场不同,SUV汽车销量在上半年波动较为明显,但在下半年逐渐呈现出上升的整体趋势。

(图) 2011年1-12月中国SUV和MPV市场销量走势

(二) 行业关注指数

关注指数在年内呈下降走势

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中,用户关注指数在年内呈下降走势。第一季度关注指数在年内处于最高水平,在第一季度的三个月内,用户关注指数分别为186.52万、190.14万和187.80万。9月为关注指数在年内的最低点,9月汽车市场整体关注指数为104.03万。

(图) 2011年1-12月中国汽车市场关注指数走势

2011年中国汽车行业结构分析

(一) 车型

1、不同车型关注比例分布

在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中,紧凑型车、小型车、SUV汽车拥有相对较高的关注比例。其中紧凑型车的关注比例最高,为35.5%,与第二名相比高出近一倍。小型车和SUV汽车的关注比例分别为17.9%和15.5%,较为接近。

(图) 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不同车型关注比例分布

2、不同车型关注比例对比

与2010年相比,MPV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中所占的关注份额有较为明显的增长,由3.2%上升至5.5%,上升了2.3个百分点。跑车、SUV汽车、微型车等的关注比例也有所提升。小型车和紧凑型车虽然仍保持较高的关注度,但与2010年相比关注比例分别下降了2.3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中型车的关注比例下降了0.8%。

(表) 2010-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不同车型关注比例对比

品牌

、汽车品牌排行

整体品牌

年中国汽车市场中,大众的关注比例较为突出,其关注比例为与第二名之间的差距超过10个百分点。日产排在第二位,关注比例为现代依次排在第三位至第五位,关注比例依次为4.9%、4.4%

(图) 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品牌关注度排行TOP10

(2) 进口品牌

进口品牌方面,奔驰与宝马以较高的关注度排在市场的前两名。其中奔驰的关注比例为14.8%,排在市场首位,与2010年相比下降了0.5个百分点。宝马排在第二位,关注比例为14.2%,与2010年相比上升了1.6个百分点。奥迪、大众、保时捷等在进口品牌中也拥有较高的关注份额。

(图) 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进口品牌关注度排行TOP10

(3) 合资品牌

合资品牌方面,大众以26.8%的关注比例领先于其他品牌,比第二名高出17.4个百分点。日产排在第二位,关注比例为9.4%。大众与日产的关注比例相比2010年均提高了两个百分点以上。排在合资品牌第三位至第五位的分别是雪佛兰、丰田和现代。

(图) 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合资品牌关注度排行TOP10

(4) 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方面,长城、奇瑞、比亚迪分别排在市场的前三名,三者的关注比例依次为10.2%、9.0%和8.4%,相互之间未形成明显差距。与2010年相比,三者的关注比例均有所下降,其中比亚迪和奇瑞的降幅相对较高,关注比例分别下降了1.8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其他关注度较高的自主品牌还包括长安、一汽、江淮等。

(图) 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关注度排行TOP10

品牌关注度走势

2、汽车品牌关注走势

(1) 进口品牌

奔驰、宝马、奥迪这三个进口品牌中,奥迪的关注比例在2011年的走势较为平稳,其年度关注比例峰值为10.1%,位于10月,谷值为8.6%,位于6月。相比之下,奔驰与宝马在2011年的关注比例变化较为明显,其中宝马的关注比例在年内有所提升,由1月份的13.0%升至12月的15.0%。奔驰的关注比例在下半年有明显下滑,至12月降至8.5%。

(图) 2011年1-12月中国汽车市场重点进口品牌关注比例走势

(2) 合资品牌

合资品牌中,大众的关注度较为突出,且其关注比例在全年均与其他品牌拉开一定差距。从年度走势来看,大众的关注比例略有下降,由1月份的27.3%降至12月的26.2%。日产与雪佛兰在年内的竞争较为激烈,二者的关注度排名在年内出现多次交换,且竞争逐渐加剧,1月份日产与雪佛兰的关注比例差距为2.7个百分点,至12月缩小至0.1个百分点。

(图) 2011年1-12月中国汽车市场重点合资品牌关注比例走势

(3) 自主品牌

自主品牌之间的竞争相对较为激烈,长城、奇瑞、比亚迪这三个国内关注度较高的自主品牌在2011年1-12月内始终未出现明显差距,且关注比例均出现一定波动。相比之下,奇瑞在12月的关注比例为8.6%,与1月份相比下降了1.4个百分点。比亚迪在12月的关注比例为8.1%,与1月相比未出现明显变化。长城的关注比例在年内出现一定提升。

(图) 2011年1-12月中国汽车市场重点自主品牌关注比例走势

厂商及价位结构

(三) 厂商

1、汽车厂商排行

厂家关注度方面,上海大众与一汽大众分别以7.8%和7.3%的关注比例排在市场的前两位。与2010年相比,上海大众的关注比例下降了0.8个百分点,一汽大众的关注比例上升了0.7个百分点,二者之间的差距有所缩小。除上述两个厂商以外,东风日产、通用雪佛兰、北京现代等厂商在中国汽车市场内也拥有相对较高的关注比例。

(图) 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厂商关注度排行TOP10

2、汽车厂商关注走势

从上海大众、一汽大众、东风日产在2011年1-12月的关注比例走势来看,上海大众和一汽大众的争夺较为激烈,其中一汽大众的关注比例波动较为明显,但随着第四季度关注度的显著提升,其在年末的关注比例与年初相比出现了较大提升。上海大众的关注比例在2011年呈现下降走势,12月关注比例为6.1%,与1月份相比下降了3.1个百分点。东风日产在1-12月的关注比例均低于上述两个厂商,其关注比例在年内也呈下降走势。

(图) 2011年1-12月中国汽车市场重点厂商关注比例走势

(四) 价位

1、汽车价位关注分布

从不同价位产品所占的关注比例来看,中国汽车市场中用户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于5-15万元这一价位区间。其中10-15万元价位的关注度最高,关注比例为24.4%。其次为5-8万元价位,关注比例为18.1%。8-10万元价位的关注比例为14.2%。

(图) 2011年不同价位汽车关注比例分布

2、汽车价位关注走势

从20万元以下各价位在2011年1-12月的关注比例走势来看,5万元以下价位的关注比例有明显下降,关注比例由1月的9.8%降至12月的8.4%,下降了1.4个百分点。同时,8-10万元价位的关注比例也下降了1.3个百分点。相比之下,5-8万元价位和15-20万元价位的关注比例有一定提升,其中前者的关注比例在2011年年末比年初上升了2.3%。

(图) 2011年1-12月中国汽车市场20万元以下汽车关注比例走势

车型及区域结构

(五) 车型特征

1、车型类别关注状况

从国产汽车和进口汽车的关注比例分布来看,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内国产汽车依然占据较大的关注份额,其关注比例为85.1%,比进口汽车高70个百分点以上。进口汽车的关注比例为14.9%。但是与2010年相比,国产汽车在市场中的关注比例下降了3.9个百分点。

(图) 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国产汽车与进口汽车关注比例分布

2、车体结构关注状况

2011年三厢车继续以52.6%的关注比例排在市场首位,但是与2010年相比出现了8.7个百分点的下滑。相比之下,两厢车的关注度在2011年获得了较大提升,关注比例由20.4%升至28.6%,上升了8.2个百分点。SUV、跑车的关注比例在2011年也获得了一定提升。

国内汽车制造技术与先进国家差距分析

国内汽车制造技术与先进国家差距分析我国汽车工业的差距,除了规模上的差距,更重要的制造技术以及管理技术上的差距,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管理上的差距。整体来说,当前我国汽车行业普遍存在下述管理问题: ·生产规模偏小,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 ·市场信息不灵,生产预测数据不准; ·设计新产品周期长,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 ·生产过程中在制品多,原材料、中间产品甚至产成品库存量大,占用大量流动资金; ·企业各部门业务处理和信息交流不畅通,周期长、效率低、误差率高; ·与原材料、零配件的供应商以及外协厂商的沟通和质量控制不到位,影响产品交货期以及产品质量; ·成本核算工作不细,大多缺乏零部件成本核算,不能有效地控制成本; ·虽已建立遍布全国的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络体系,但整个网络体系效率不高,信息反馈不及时,缺乏现代信息技术支撑体系; ·以客户为中心的先进管理思想未能全面深入人心; ·难以进行产品及关键零部件的追溯;2003年中国汽车行业协会的政策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将汽车招回制度引入国内汽车行业,这样势必要求汽车制造企业具备成品及关键零部件的追溯能力。 在轿车方面,虽然目前中国汽车企业能够进行某些轿车车身的开发设计,能够在原有平台的基础上做局部改进,推出所谓“年度车型”,但尚不具有成熟的、较高水平的整体轿车开发能力,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平台。由于没有完

整的轿车自主开发能力,没有自己的知识产权,主要汽车生产企业在产品技术创新方面处于被动依赖跨国公司的境地,在产品开发与选择方面没有主动权。 在汽车零部件的技术开发方面,中国汽车工业企业在某些中低附加值产品方面具有相当的开发能力;在汽车关键零部件的技术开发方面具有一定能力,但是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甚大,许多关键零部件仅仅是外国产品的仿制。以汽车发动机为例,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批量生产的发动机只相当于国际上20世纪90年代的水平。汽车发动机行业的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在20年左右。 中国汽车工业的产品在电子化、信息化方面与发达国家汽车工业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电子部件在中国汽车产品上应用的程度仍然比较低。我国在汽车产品成本中,电装(电气+电子)产品所占比重约为1%左右(根据车型有所不同),而发达国家约为3%—5%。车用电子部件在汽车零部件总量中所占的比重约为6%—8%,而发达国家为13%左右。 许多技术水平要求高的汽车电子零部件我国还难以生产:尚不具备开发先进汽车发动机的能力,因此对发动机进行电子控制的零部件也无从谈起;生产的许多汽车电子产品可靠性、耐久性达不到整车生产厂家的技术要求,技术水平也比较低;智能化交通运输管理系统方面才刚刚起步,汽车必须配备有关的电子信息接收装置甚少。跨国公司依然是我国汽车工业新技术的主要来源。 面临哪些约束

中国汽车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 2009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均超过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这和美国 因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的大型汽车企业通用(美国第一大汽车企业)和克莱斯勒(美国第三大汽车企业)的破产以及民众收入减少、消费水平降低有关。而中国市场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的协调,以及潜在内需的激发,虽然汽车出口量方面呈现了下滑,但是整体的产销量,都有较大的提高。中国市场由于其廉价的土地、劳动力以及强大的市场需求,成为世界各大知名汽车制造商争相登陆的“诺曼底”战场,在华的投资逐步扩大。而与此同时,国内的汽车制造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海外并购、对外投资、自主创新,很多新兴的汽车制造商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如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城等等。 从动力技术方面来看,日本的混合动力技术、欧洲的先进柴油机技术、美国的燃料电池技术;都得到世界公认。中国虽实现了小规模的海外并购(2009.6四川腾中重工收购悍马HAMMER ;2009.12,吉利收购沃尔沃VOLVO;2009.12,北汽控股收购萨博SAAB部分整车平台和技术),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比较核心的技术,但是从整体来看,国外把持的一线技术对我们仍是封锁的,我们得到只是别人的一小部分、次先进的技术,而现阶段我们的自主创新水平还不足以支撑我们企业与国外企业抗衡。以石油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为信号,全球的汽车产业即将进入下一轮竞争,动力电动化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技术制高点。而在这方面,我们和国外至少可以做到同时起步,应该加大投入开发,争取主动权。除了国家宏观政策方面的指引,企业本身要兼具这种长远的眼光,把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提升到未来竞争的战略高度,争取在下一轮竞争完全到来之前,赶超国外一线企业。 关键词;一,现状分析 <1>优势 <2>存在的问题 二,发展趋势 三,发展建议 过去十年我们见证的是中国汽车消费的巨大变化,整个十年的消费需求特征我们用一个价值观来概括就是进取。中国在过去十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整个社会属于动态向上不断改变的。反应在汽车消费上已不仅仅是一个精英消费,而慢慢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在中国汽车产业达到千万辆的时候,我们不要为取得的成绩所骄傲,要看到存在的大量结构性问题。只有在有危机感的情况下,才会有扎扎实实的心态。中国汽车工业需要有危机意识,只有这样才会有更长久的发展。 而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有以下的优势:

中国汽车行业SWOT分析报告

中国汽车行业SWOT分析报告(一) 2010年04月29日星期四 16:19 【摘要】结合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现状,分析了其优势、劣势,针对该行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主题词】汽车工业,零部件,企业 【引言】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由依靠国内资源的内循环型产业向国际性产业的转变,承接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带来自身结构的调整,结合自身优势来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已开始迈入小康水平,汽车进入家庭时代也随之到来,中国汽车制造业生机盎然。 ◆汽车行业概况 2007年,中国汽车行业继续呈现产销两旺的发展态势。其中:汽车生产888.24万辆,同比增长22.02%,比上年净增160.27万辆;销售879.15万辆,同比增长21.84%,比上年净增157.60万辆。其中,商用车表现明显好于上年,产销250.13万辆和249.40万辆,同比增长22.21%和22.25%;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提高6.96和8.02个百分点,高于全行业增幅0.19个百分点和0.41个百分点。乘用车产销分别达到638.11万辆和629.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1.94%和21.68%,产销增幅较上年有所减缓。 2007年,汽车行业重点企业利润利税保持了强劲增势,整体赢利水平显著。从利税总额看,截止11月重点企业集团共完成1156亿元,同比增长48%。 2007年,行业内重点企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其中销量排名前十位企业依次为:上汽、一汽、东风、长安、北汽、广汽、奇瑞、华晨、哈飞和吉利。上述十家企业共销售733.65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3%。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中国汽车工业蓬勃发展的同时,老问题依然未解决,新问题又出现了,因此,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进口汽车发力抢占国内市场,油价高企、环境污染,汽车行业“大而全、小而全”、“散、乱、差”等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政府部门、企业管理者、市场经营者和广大消费者更多的思考,我们如何以更好的环境进入汽车生活时代。 目前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正处于明显的上行周期,2008年中国汽车市场仍将维持一个较快增长的局面。乘用车产销增长速度还会保持在20%的水平;而商用车产销的增速大约在18%左右。2008年,汽车市场还将继续快速增长,同时带动二手车市场保持高速增长势头。中央惠农政策,将使广大农民迅速富裕,本来对二手车就有很大需求的广大农村,会逐步将需求势能转化成实际行动。 ◆行业优势(strength) 1、良好政策和投资环境: (1)、我国汽车产业政策规定,汽车企业引进制造技术后,必须进行产品国产化,并提出了不低于40%的国产化率要求; (2)、一些政策和规定引导零部件产业进行结构调整、产品种类多元化生产等促进零部件企业的优化组合; (3)、由于我国参与国际化程度不断增强,外资在汽车和零部件产业投资的增加,国际许多著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在我国设立了独资或合资企业,很多跨国公司还将我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纳入其全球采购系统并在国内设立采购机构或办事处,有些还在国内设立了技术中心和培训中心,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零部件产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零部件企业的快速发展。 2、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广阔的市场潜力优势

汽车行业产业链分析之一_汽车制造行业汇总

汽车行业产业链分析之一: 汽车制造行业 2016年8月

第一章汽车行业市场分析 一、汽车行业发展规模 从行业规模来看,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数量占全国工业比重逐年上升,截至2016年6月,我国汽车制造行业企业数量达到13868家,同比增长4.96%,占全部工业比重为3.72%;与企业数量相比,汽车制造行业资产规模占全国工业总比重略大,2016年6月为6万亿元,同比增长11.35%,占全部工业比重6.03%。从行业发展规模变化趋势来看,近年来,我国汽车制造行业呈现较快发展趋势。 图表 1:2012年-2016年6月中国汽车制造行业规模分析 单位:亿元、家、% 时间 企业数量资产总计 企业数量占全部工业比重同比增长资产总计占全部工业比重同比增长 2012年10569 3.17 39447.74 5.30 12.72 2013年11599 3.29 9.75 46788.28 5.50 18.61 2014年12407 3.43 6.97 52144.40 5.64 11.45 2015年13431 3.59 8.25 57882.10 5.79 11.00 2016年1-6月13868 3.72 4.96 59975.60 6.03 11.35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二、汽车行业产销情况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5年中国汽车制造行业1.34万家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稳步增长,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2万亿元,同比增长5.22%,利润总额6071亿元,同比增长1.34%,汽车制造行业盈利能力创历史新高。 2013年汽车产销首次突破两千万辆大关,并逐年上升,2015年达到2460万辆,创全球历史新高,连续5年蝉联全球第一。近几年来汽车销量变化如下图。 图表 2:2010年-2016年6月汽车销量及同比增长变化情况 单位:万辆,%

我国汽车市场细分方案

我国汽车市场细分方案 目前中国汽车细分市场的需求量已经超过某些成熟汽车市场国家的总需求量,建立一套稳定可靠的乘用车细分市场预测模型方法十分必要。本文主要从市场需求和发展状况的角度,分析研究了影响我国汽车市场细分模式的因素。 关键词:汽车、市场、细分方案 一、我国汽车市场需求及发展的状况 汽车工业具有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岗位多、消费拉动大等特点,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国一直以来十分重视汽车工业的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以及加入WTO后,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目前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乘用车(包含轿车、SUV和MPV)开始快速进入家庭,中国汽车市场在乘用车需求快速增长的带动下出现了爆发式增长: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总规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跃居到世界第一。由此可见过去的十年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但是,经过了十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仍处于汽车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2010年中国的汽车千人保有量仅为58辆,与汽车先导国家汽车千人保有量500~800辆(其中美国800辆、日本590辆、德国560辆、法国600辆、韩国355辆)的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今后较长一段时期中国汽车需求量仍将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目前中国某些单一细分市场的需求规模已经相当于某些成熟汽车市场整个国家的总销量。例如,2011年中国乘用车总销量达到1221万辆,其中MPV销量50万辆;轿车销量达到1012万辆,相当于同年日本(352万辆)、德国(317万辆)、法国(220万辆)和韩国(132万辆)的乘用车销量总和;SUV销量159万辆,高于同年韩国乘用车总销量。 影响轿车需求的微观因素包括:一是消费者收入水平对汽车需求的影晌。在2002年.中国居民人均PPP就已经达到4526美元,超过了轿车进入家庭的3000美元额度线。据《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02年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我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情况发现,2001年我国有2589万城镇用户达到中高收入水平,最低可支配收入在24446元(合2956美元)以上,超过韩国1986年轿车普及的户均可支配收入2550美元水平。二是轿车价格对需求的影响。。对于那些进入中国时间不算很长的合资企业,在中国轿车市场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大多用了很短的时间产量即达到了5万辆这个轿车规模经济的拐点。并且由于投入市场初期定价普遍偏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以而且能够降价。对于那些已经在中国生产多年比如捷达,更具降价实力和空间。 因此,要准确把握未来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我们对汽车总体市场做出准确的预判,同时还需要对各个细分市场需求趋势做出准确的预判。汽车工业是一个资金、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从微观角度来看,细分市场的准确预判对汽车生产企业产品研发、投放及投资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虽然近两年的中国汽车市场一直在以令人惊异的速度膨胀,但己经有国际咨询机构开始发出警告:中国汽车产业要出现产能过剩。实际情况是否如此?车市空前火爆的另一面是,身处历史上最好的汽车消费环境中的汽车消费者,越来越为一

汽车行业人才分析报告

2010年汽车行业人才分析报告 目录 招聘趋势 前言 2.行业招聘趋势图 3.从业人员薪酬现状 4.求职人群期望薪酬 二、薪酬调查 1.汽车行业薪资范围. 2.汽车行业热门职位薪资标准 3.行业招聘主要职位 4.行业人才求职热门职位 5.汽车行业薪资现状和未来薪资的趋势 6.汽车企业财富分配现状 7.解决的方法 二、人才流动 1.前言 2.汽车企业高管的变动 3.人才流失率 4.专业人才缺口 5.汽车行业热门岗位 6.汽车行业人才流动因素 7.人才流动主要趋向城市 一、招聘趋势: 1.前言 2010年对企业而言注定是不平静的一个年。在今年里,中国内地相继发生停工事件。 在本田、现代等整车企业的干预下,其上游零部件供应商答应为自己的员工增加一定的薪水。 2.行业招聘趋势图

汽车业总的招聘需求很大,2010年开始逐月上升。受国内汽车销售市场的火爆影响,明年预计仍将有较大的职位需求。 3.从业人员薪酬现状 4.求职人群期望薪酬

调 查 结 果汽车行业求职人群的期望薪金集中在 2000—4000 与 4000—6000 之间, 占到 53%的比例,与目前在职人员的平均工资比本吻合。这样也从侧面反映出汽车行业人 员流动主要集中在中底层职位人员。 二、薪酬调查: 1、汽车行业薪酬范围: 汽车行业年均总薪酬达39073元,其中,销售部门年均度薪酬为66862元据悉, 汽车行业生产部门的年均总薪酬为29842元,汽车行业物流部门年均总薪酬为43464元。 2、汽车行业热招职位年均薪资图

排名职位类别 1销售/经纪人 24S 店管理 3设计工程师 4项目经理/主管 5装饰美容 6装配工艺工程师 7发动机/底盘/总装工程师 8检验检测 9机械/电子工程师 零配件销售 1 排名职位类别 1机械/电子工程师 2物流采购库房类 3财务后勤类 4销售/经纪人 5设计工程师 6项目经理/主管 7发动机/底盘/总装工程师 8装配工艺工程师 9装饰美容 1 4S 店管理 6.汽车行业薪资现状和未来薪资的趋势 为了全面了解目前国内汽车制造行业各级别从业人员薪酬状况,一览英才网旗下网站汽车英才网记者分别对国内不同性质的15家整车制造企业以及11家零部件企业员工进行抽样调查。

2014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

2014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零部件行 业分析报告 2014年4月

目录 一、总论:电机专业化分工,催生零部件产业 (3) 二、定、转子 (4) 1、定、转子介绍 (4) 2、市场需求 (4) 3、市场竞争格局:专业化分工深入,零部件外购比例越来越大 (6) 4、重点公司:信质电机 (6) 三、电池保护元器件 (8) 1、电池保护元器件介绍 (8) 2、市场需求 (9) 3、市场竞争 (9) 4、重点公司:长园集团 (10) 四、继电器 (11) 1、高压直流继电器介绍 (11) 2、市场需求 (12) (1)汽车用普通继电器 (12) (2)汽车用普通继电器 (13) (3)新能源汽车用高压直流继电器 (13) 3、市场竞争 (14) 4、重点公司:宏发股份 (15)

一、总论:电机专业化分工,催生零部件产业 电机零部件配套市场是在近20 年全球工业发展的历次变革过程中逐步从电机整机行业分离并发展完善的。各大电机整机制造商在实行规模化精益生产过程中,逐渐降低电机零部件自制率,致力于电机核心技术研发、终端销售和品牌塑造,零部件主要依赖外部独立的供应商。 电机整机厂商对零部件供应商通常要求如下:(1)必须具备较大的生产规模以适应主电机厂规模化生产的要求;(2)必须具有较高技术水平,与电机整机厂紧密配合,作为电机整机研制生产的一部分,部分参与和承担相关零部件产品的设计开发过程。由于第二方认证的周期长,技术质量要求高,双方投入大,形成稳定供求关系后,电机整机厂一般不轻易改变供应商。

二、定、转子 1、定、转子介绍 电机主要由定子和转子两大部件组成。转子的主要作用是产生旋转磁场,而定子的主要作用是在旋转磁场中被磁力线切割进而产生并输出电流。 电机中固定的部分叫做定子,在其上面装设了成对的直流励磁的静止的主磁极;组成定子的主要有定子铁芯、定子绕组、机座等,定子铁心由内圆带槽的环状硅钢片叠成。 电机中旋转的部分叫做转子,在上面要装设电枢绕组,通电后产生感应电动势,充当旋转磁场。组成转子的主要有转子铁芯、转子绕组、转轴等。 定子、转子铁芯的质量与性能直接决定了电机的性能、能效以及稳定性等关键指标。 2、市场需求 电机定子、转子产值约占整机的30%,2009年我国电机零部件市场容量约为1209.12 亿元,由此推算2009年我国电机定子、转子

中国汽车市场现状分析

通过对我国汽车市场营销历程及目前营销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参考国外汽车市场营销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我们认为国内汽车市场营销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汽车产业,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从解放初引进苏联技术到改革开放后引进欧美生产线,从八十年代初大量依赖进口到九十年末国产车成为市场主流,前后经历了五十多年的时间。1999年年底,我国汽车生产能力超过250万辆,汽车产量从1980年22万辆快速增长到1999年的183.2万辆,居世界第9位,到2005年我国全年汽车产量累计570.77万辆。 与汽车产量快速提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汽车市场营销的相对滞后。在长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汽车作为特殊物资,销售被国家控制,销售渠道单一,基本不存在事实意义上的营销,直接造成了我国汽车市场营销发展的先天不足。 一、我国汽车市场发展历程 在1994 年以前,汽车作为国家重要的“一类物资”之一,与钢材、粮食等一起,按国家的既定计划进行生产、调拨规格和数量完全由国家来定;中汽贸、中汽销两个主要的汽车销售渠道也完全由政府控制,汽车生产和消费在严格的数字约束下进行;当时政府官员对来年汽车产销量的‘预测’发言总是及其准确,因为产销量是早就在规划定好的,根本不是由市场决定。所以,这个阶段根本谈不上营销。 在1984、1985 年间,国家实行计划、市场双轨制,允许企业超产部分汽车自销。此时,‘中间人’出现了。资源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以计划价格购进,再以很高的市场价卖出,把价格炒到最高。“中间人”们利用权利掌控资源,在“倒买倒卖”中赚取高额利润并带动了汽车投资热,造成了畸形的“市场繁荣”;与此相反,“汽车市场营销”的萌芽被遏制。 中国汽车销售体系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在1994 年,国务院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在“销售与价格政策”中明确指出“鼓励汽车工业企业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原则和模式自行建立产品销售系统和售后服务系统”。1996 年开始,汽车市场基本放开,汽车价格开始下跌,红旗、桑塔纳大幅降价,给整个车坛带来强烈震荡,第一次价格战开始。 汽车市场营销的标志性事件应该是1998 年通用、本田等公司带来了品牌专卖的模式。在此以前,上汽大众厂家、商家共同出资,按照4S 店的标准建立品牌专卖店,但是这个模式下厂家的投资太大,而且基本没有代理的概念,所以推行不下去。 此后,汽车生产企业的自主的销售体系逐渐壮大,并成为中国汽车销售的主渠道。2001 年以后,品牌专卖成了主流,几乎所有的厂家都搞4S店,一些简单的销售服务、营销策略开始应用和发展。直到2002年全国轿车产产销量首次突破百万辆。全年轿车产销量持续高增长,几乎没有淡旺季之分,汽车销售形势似乎一片大好,近一两年来年,汽车市场产品极大丰富、降价史无前例,但车市并没有像预期那样火暴起来,多数消费者对购车仍报以观望的态度。车市陷入低迷状态。2006年中国汽车需求将增长15%-20%,产能将增长20%,预计汽车业产能过剩状况有可能进一步加剧,2006年仍将属于买方市场,巨大市场需求背后是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汽车作为一个复杂的工业品和大件消费品,其营销也有更多的变化,更加复杂。

2020年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2020年xx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众多行业加入“造车新势力” 汽车产业正在“磁吸”众多行业加入“造车新势力”。前有互联网,后有房地产,众多行业都把造车当作新突破口。作为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家电业在打败日韩品牌后曾经一度冲击造车,却纷纷铩羽而归。此次再度厉兵秣马,在新的市场条件下,家电业拥有的强大制造实力和研发水平能否成为其成功突围的利器,值得业界关注。 1、家电业再度冲浪“造车” 2003年前后,中国家电业曾涌起过一股狂热的造车“冲动”,当时春兰、美的、奥克斯、波导、夏新、小鸭等一大批家电企业进入汽车业。不过,由于低估了造车的难度,加上汽车业的游戏规则和家电业有着巨大的差别,家电厂商造车遭遇寒流。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家电企业一度熄灭了的汽车梦,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产业大潮下重新涌现。 ——家电业再度“上车” 一起价值7.4亿元的收购,引发了业界对美的再度跨界“造车”的猜想。 近日,美的发布了《关于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权的提示性公告》。公告称,公司拟通过下属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暖通”)以协议方式收购北京合康新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康新能”)的控股权,收购总价为 7.4亿元。本次收购完成后,美的暖通将拥有合康新能23.73%的表决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美的集团也将成为合康新能的间接控股股东,而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也将成为合康新能的实际控制人。 对于这起收购,美的表示,“合康新能的核心业务正面临巨大的发展机遇,高、低压变频器有助于加速美的大型中央空调的变频化进程,提升对传统定频产品的竞争优势。”与此同时,“合康新能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业务方面的业务布局增加了美的集团业务的多元性,也为美的集团在新业务、新模式的拓展上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基础。”

汽车行业产业链分析之四: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

汽车行业产业链分析之四:汽车零部件行业 2016年9月

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报告 一、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状况 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2015年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项下12090家规模以上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为32117.23亿元,同比增长8.29%,这一增长率水平高于整体汽车行业4.73%和汽车制造业1.68%的水平。 从实现利润总额情况看,2015年汽车零部件制造业项下12090家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464.79亿元,同比增长13.41%,同样明显好于整体汽车行业1.74%和汽车制造业-5.62%的水平。 2016年上半年,汽车行业零部件公司总体业绩回暖,且呈增长态势,但净利润率仍维持在6%水平,整体盈利能力无明显提升。 截至8月31日,共有96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6年半年报。96家零部件上市公司总营业收入为2556.61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9.8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一改2015年上半年大幅下滑四成的态势,同比增长13.14%,至153.88亿元。从营业收入看,排名前三的零部件公司营业收入均超过百亿元规模。数据同时显示,约64%的零部件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实现双增长。 二、汽车零部件行业所处生命周期 以乘用车零部件市场为例:国际汽车市场发展的历史表明,一个国家乘用车市场的中长期发展趋势和该国车价水平与人均GDP的比例数R(R=车价/人均GDP)高度相关;世界汽车产业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也表明,当R值达到2-3时乘用车开始大规模进入家庭,乘用车普及率迅速提高,市场开始进入快速成长期。 图表1:日本及韩国轿车普及化过程

国内汽车后市场经营现状分析

国内汽车后市场经营现状分析 一、何为汽车后市场? 所谓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销售以后,围绕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服务,它涵盖了消费者买车后所需要的一切服务。也就是说,汽车从售出到报废的过程中,围绕汽车售后使用环节中各种后继需要和服务而产生的一系列交易活动的总称。这是近年来比较权威的解释。笔者认为从发展角度看,这样解释是不全面的。举例来说,汽保行业、汽车IT 行业在汽车销售之前就必须到位。当汽车4S经销商还没有进行汽车销售时就要将汽车维修厂建好,相应的汽保设备、电脑及软件都要安装到位,并经过汽车生产厂家的验收才可以进行新车的销售。从这个角度来讲,汽车后市场的很多项目及内容在新车销售之前就已经开始运作或必须运作完成。另外,随着汽车文化产业的发展,汽车后市场服务的对象有很多是不曾拥有汽车的广大群众或目标客户。而且汽车后市场的服务将有一部分是不发生交易就可以完成的。同时,这些服务也是不以赢利为目的的。所以笔者认为,准确的汽车后市场解释(定义)应是:在汽车销售前后,一切围绕汽车、汽车使用者以及相应的社会公民所产生的服务行为总称为汽车后市场。 20世纪30年代初,汽车美容、养护业在英美等发达国家开始起步,汽车后市场的雏形开始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的复苏使汽车工业飞速发展。同时,也使汽车美容、养护业日益壮大,汽车已经不再采用“大拆大卸”的维修方式,而是采用以维护为主,视情维修的方式,推行免拆维护。汽车后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汽车美容、养护业在我国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轿车拥有量特别是私家车拥有量的增加,汽车美容、养护业开始被有车族所熟知,“七分养,三分修”,以养代修的爱车新理念逐步被广大有车族所接受。发展至今,我国的汽车后市场已初具规模,从业人员达240万人,年维修产值300亿元。但与英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汽车后市

汽车行业竞品分析报告

汽车行业竞品分析报告 2014.4.25 目录 1.市场趋势、业界现状 (2) 2.竞争产品功能框架 (2) 2.1.1 好车宝 (2) 2.1.2 福吉星 (3) 2.2核心功能对比 (3) 2.3产品功能对比小结 (4) 3.产品界面对比 (4) 3.1首页对比 (4) 3.2代驾页面对比 (5) 3.3优惠活动对比 (5) 3.4定位/路况 (6) 3.5年检代办/道路救援 (7) 4.竞品分析——特色功能 (7) 4.1实时路况查询 (7) 4.2租赁服务 (8) 4.3爱车体检 (8) 5.市场分析 (8) 5.1现有市场存在的问题和机会 (9) 5.2市场分析结论 (9) 6.产品轮廓 (9) 6.1产品定位 (9)

6.2市场问券调查 (9) 6.3产品核心目标 (10) 6.4产品结构 (10) 6.5 机构利益关系 (11) 6.6 商户利益关系 (11) 6.7 用户利益关系 (11) 7.运营及推广策略 (11) 7.1运营模式: (11) 7.2推广策略 (12) 1.市场趋势、业界现状 自2002年之后,中国汽车行业开始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特别是随着私人消费的兴起,轿车需求量开始迅速攀升,并成为推动中国汽车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与此同时,中国在全球汽车产业中的地位也逐渐上升。 2013年我国累计生产汽车2211.68万辆,同比增长14.76%,销售汽车2198.41万辆,同比增长13.87%,产销同比增长率较2012年分别提高了10.2和9.6个百分点。中国汽车产业作为世界汽车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未来十年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黄金期,汽车产业已经完成了从小到大的过程,正在逐步实现由弱到强的巨大跨越,全球汽车工业将向中国和一些新兴经济体进一步转移。目前,中国汽车市场不仅发展快,而且汽车消费需求变化也快,这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将迎来下一个黄金十年,自主品牌将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发展过程。预计到2020年,中国汽车市场的销量有望占据全球汽车总销量的一半以上,将是美国市场销量的两倍左右。中国汽车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2.竞争产品功能框架 2.1.1 好车宝

汽车零部件销售行业分析(权威版)

一、汽车零部件销售行业分析 1.行业分析 汽车后市场目前在成熟的汽车大国如美国、日本等国家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在这些国家或地区,按照收益比例来计算,整车销售利润通常不足20%,而在汽车零配件、维修养护等汽车后市场中产生的利润超过70%。中国已然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据预测,到202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另一方面,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表明,目前我国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已经达到20多万家,从业人员接近千万,2014年汽车零配件市场销售1.68万亿,预计到2015年中国汽车零配件行业规模产值可达到2.5万亿元人民币。但我国汽车零配件总产值与汽车整车制造业工业总产值比值仅为0.7:1,远低于国际标准的1.7:1。 目前,汽车主机厂四十多家,维修商户(包括4s店)48万家,汽车后服务领域大举迈入互联网时代,B2C、B2B、O2O,未来10年还将保持年增长率20-35%!无论从市场前景、规模还是利润来分析,无一不显示汽车零配件行业发展尚存无限发展空间。 2.目前渠道 众所周知,尽管各大汽车厂商在整车销售上争夺的异常激烈,但在汽车零配件供应等后市场服务上,面对巨大的经济利益驱使,各大主机厂在对于汽车配件销售这一块作法很是一致,以汽配分销为例,纯正维修件分销经营是由主机厂来主导的,大多是通过汽车4S店来直接销售给终端客户,从而获取高额的零配件销售利润。可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加大、车主对后市场认知度的提高,单靠4S店垄断售后市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市场终归是要回到公平、公开竞争的层面。 4S店之外,以汽配城为主要形式的汽车零配件代理分销渠道,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汽车零配件及用品的销售渠道,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大约有20多万个汽车配件销售商店在销售各种汽车零配件,而且他们大都集中在各地的汽配城中。但是由于目前汽配市场普遍缺乏行业管理标准,管理制度上存在很大的缺失,政策上也缺乏进行必要的引导,其现状是经销商的数量大,规模小,素质低,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假冒伪劣配件充斥市场,这样的结果

中国汽车市场的细分方案

中国汽车市场的细分方案 摘要 入世后中国汽车市场空前活跃,汽车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跨跃式发展。2009年国家多项刺激经济的政 策效应在四月份继续显现,而这时的国际市场除中国之外2009年世界月销售欧系车系平均下滑18%,日美车 系平均下滑30%-50%不等,全球产能缩减25%以上,这 对任何一家汽车公司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风暴。 面对日新月异、动态变化的中国汽车市场,中国汽车业要想在诸多挑战保证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而对我国汽车市场进行细分,则是非常必要的。 市场细分程度是衡量一个汽车市场成熟与否的标志之一,也 是汽车企业制定品牌、车型战略的基础条件。中国加入WTO后 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以及二元经济结构带来的城乡之间、东 中西部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汽车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差异化,也带来了市场的极度细分。 “没有哪个国家的消费者像中国这样,有如此差异化的消费 需求;也没有哪个国家的汽车市场像中国这样,极度多元化、极 度细分。”广州车展期间,上海通用汽车总经理丁磊对国内汽车 市场的独特性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一、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

中国汽车市场将领跑世界。2009年一季度车市的增长已经 足够让人兴奋,最初公布的四月份数据更是让我们惊讶,创下了历史新高,一季度中国汽车总销量首次超过第一汽车消费大国美国,历史上首登季度销售冠军,是什么让我们中国汽车业制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答案无疑是信心。从政府到企业再到消费者没有信心支持难以抗衡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从燃油税推出、购置税下调到汽车下乡,再到汽车产业振兴计划出台都表明中国政府致力于振兴汽车产业的信心。 入世后中国汽车市场空前活跃,汽车行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跨跃式发展,中国汽车业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例如自主创新成发展短板;品牌未能形成竞争力;出口规模亟待翻番。 有人对世界汽车巨头瓜分中国市场提出了自己的忧虑,认为 中国汽车若不能独立发展,而只是企图以市场换技术,最后只能沦为世界汽车巨头的加工厂,永远不可能在世界市场上与其并驾齐驱。更严重的是,以低廉的劳动力换来的投资必将不会长久,一旦出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市场,跨国巨头马上就会进行产业转移,那时,中国汽车业就会被抽空,拉美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未来,这种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 因此,对市场进行细分,则有利于汽车市场的欣荣景象。 二、消费者市场细分 中国汽车工业及汽车消费市场面对国3标准的实施,钢铁有 色金属及其他原材料等价格波动变化,国家强化节能减排, 促使汽车技术加快发展,汽车制造成本大幅增加,使汽车产 品价格竞争更加激烈。 (一)以价格细分市场 以价格细分市场,其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给消费者一个很明确的定位。这方面也有一些成功的案例,如赛欧通过“10万元 小别克”的品牌定位成功切入原来由“老三样”把持的10万元 级家庭轿车市场。 但现在的市场情形是,没有一个价格区间是空白的,每一个以万元为单位的价格区间都挤满了多款车型,价格战所能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以2006年为例,销量前十位的车型没有一款是

中国汽车行业季度分析报告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目录 I汽车行业基本运行情况 (1) 一、影响汽车产业发展的宏观经济因素分析 (2) 二、汽车工业产销平稳增长,但盈利能力下降 (4) (一)汽车产销仍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 (4) (二)汽车价格下降导致汽车整体盈利能力下降 (9) 三、增速放缓加剧汽车企业分化 (10) (一)汽车大型企业竞争优势依然稳固 (11) (二)主要轿车厂家与品牌加快分化 (12) (三)多数企业盈利水平下滑 (14) II汽车行业的重点问题分析 (15) 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问题分析 (15) 一、KD装配汽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5) 二、KD装配汽车盛行的四大主要原因分析 (17) 三、KD装配汽车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19)

四、《办法》对整车特征的界定分析 (20) 五、《办法》对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作用分析 (23) 六、对《办法》实施后的政策效果评价 (26) III结论与预测 (29) 1、短期内汽车产销规模依然受到一定压制 (29) 2、盈利增速减缓、分化趋于明显 (29) 3、加息对汽车产业的抑制作用不会太大 (29) 4、前9个月车价下降11%,第四季度仍有走低可能 (30)

I汽车行业基本运行情况 较之前几年30%-40%甚至更高的增长幅度,三季度汽车业确实出现了增速下降的态势,但那是在基数扩大后的一个必然结果。汽车业作为一个上下游关联度极大的产业,在目前燃油、原材料供给和道路交通条件紧张的形势下,适度发展不仅可以避免大起大落所造成的巨大冲击,更能发挥支柱产业应有的作用。因此15%-20%的发展速度对于目前的中国汽车业来说是合理的。 一、影响汽车产业发展的宏观经济因素分析 1、快速稳定的经济增长为汽车快速发展提供基础 国民经济的增长是影响汽车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世界发达国家汽车工业发展都与国民经济发展直接相关,并基本保证与GDP 的同步增长。中国汽车工业正处于高速增长期,且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增长率要高于GDP增长,也高于其他汽车工业快速增长国家的平均水平,如图1-1。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4年前3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累计93144亿元,同比增长%,比上半年回落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个百分点,预计第四季度的GDP 增

汽车产业发展现状

汽车产业发展现状精选 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一)行业发展概况 汽车产业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汽车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实力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竞争力。 1、整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1)全球整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及产业分工的日益加深,以中国、巴西和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国家汽车产业发展迅速,在全球汽车市场格局中的市场地位得到逐步提升。具体来看,全球汽车工业正呈现出以下新的特点: 第一,新兴市场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生产的生力军。由于新兴市场汽车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国际汽车巨头以及本土整车企业纷纷加大在新兴市场的产能投入,2016 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 2,800 万辆(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印度、俄罗斯等国家近年来也同样发展迅速。新兴市场的特点仍然是人均汽车保有量低、潜在需求量大,因此仍是未来世界汽车业最有潜力的市场。 第二,美国、日本、德国和法国等老牌汽车强国受经济危机影响产量波动明显,但整体发展平稳。 2009 年全球汽车产量出现急剧萎缩,随着各国经济刺激方案的出台以及世界经济的复苏,全球汽车产量 2010 年就已经恢复并超过2007年水平。 同时,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 2016 年我国汽车产销总量较快增长,产销总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2, 万辆和 2, 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 %和 %,高于上年同期和个百分点。

2014年至2016年主要国家汽车产量的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我国整车行业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整车行业在经历了近十年的快速发展之后,回归到稳定增长状态。从中长期来看,以国家政策为导向的市场消费需求影响相对短暂,并且由于汽车工业对 GDP 的增长贡献度较高,其对经济有巨大的拉动作用,在稳增长的前提下,刺激或抑制汽车行业的政策均较难出台,而地方性限购政策对汽车行业整体销量的影响有限,故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是汽车工业持续增长的决定性因素: 首先,收入水平方面,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呈现持续、平稳增长的态势,不会出现急剧的增加或减少。中国仍处于汽车普及期,保有量偏低、刚性需求快速提升的二三线地区为汽车销量增长提供空间。截至 2016 年 6 月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亿辆,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等 46 个一线城市与部分二线城市汽车保有量达 6,000 万辆,占比全国汽车保有量三分之一,二三线城市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在改善性、强制性报废及个性化购车需求驱动下, SUV、豪华车和新能源汽车等中高端细分市场增长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汽车消费升级趋势将会

中国汽车五大细分市场分析

2011年中国汽车(乘用车)五大细分市场竞争力分析报告 序言:北上广的高血脂不影响全国人民吃肉 2011年初春的中国车市有一点小忐忑,但1月份中国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16.9%的数据及时地证明了一个事实:北上广的高血脂不影响全国人民吃肉。 不管是北京限牌的事实,还是税费增加的传言,相对于政策层面和消费层面的刚性需求,都只不过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飘过的几片小浮云。数日前,中国汽车产业协会预测,到2015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将达到2500万辆,鉴于该协会的半官方性质以及历年来对中国汽车产销量预测一贯就低不就高的谨慎作风,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汽车产业在未来5年保持15%以上的增长是有理有据的。既然上面的人都胸有成竹,下面的人自然也该信心十足。 少数人虽然吃闷油了,但更多的中国人还期待着拿刀叉招呼牛排鸡腿。开了三五年的车该换还得换,攒够了的银子该花还得花,13亿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是一个稳步成长的过程,绝不可能三五年就见了底。所以,中国的车市,仍然是一个大得望不到边的巨型蛋糕。 每个在中国的汽车品牌都有做强做大直至称王称霸的梦想,但群雄逐鹿中的称王之道只能打不能等。在2011年,中国车市的网络战、新车战、价格战已经悄然展开。 事实上,各个品牌已经拉开了在中西部重点城市以及广大二三线市场网络扩张的大幕,当中西部地区的县城人民都能够近在咫尺地享受不带水分的4S服务的时候,他们必然会心甘情愿地掏钱买单。因此,在中国内陆地区更广泛更深入的网络布局,主动寻找新的增长点,将成为2011年中国汽车品牌的关键战略,尤其是在中心城市缺乏竞争力的自主品牌,更应该从中央转向地方,去寻找和占领新大陆。 2011年,即便是完全忽略各种名目的小改款和年度车型,各个汽车品牌已经确定将在中国上市的重量级车型也超过了70款。更多的新车意味着更广泛的市场空间和品牌热度,在中国车市,赢家始终是产品线最长,新产品最多的企业。诸如奔驰、宝马、奥迪,始终是增长率的领跑者,诸如大众、通用、丰田、日产,始终是销量榜的排头兵。

汽车行业的分析报告

1、2010年全球汽车行业概况 2010年无疑是全球汽车行业复苏的一年,根据德国汽车联合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轿车销量比上一年增长12%,总数超过6170万辆,家用小汽车迅猛增长成为全球车市的主要推动剂。 从搜狐汽车研究室对2009-2011年主要国家汽车销售增长率与未来预期统计中可以看出,2009年欧美发达国家汽车市场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最大,多数出现负增长,而在新兴市场,除俄罗斯外均获得快速增长,中国和印度成为增速最快的国家。 2010年,北美市场对汽车的需求有所改善,汽车行业逐渐恢复增长;欧洲国家市场表现依旧疲软,在欧洲汽车销量前五位的国家中,除英国、西班牙年度销量微幅增长外,其他国家均呈现负增长;而亚洲及新兴市场却一片繁荣,领跑全球汽车市场,印度尼西亚增速最快,中国、印度依旧保持飞速增长,俄罗斯开始恢复性增长,巴西增速稳定。 2011年,由于全球经济依旧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多数国家纷纷调低2011年销量增长目标,其中法国、英国、日本作出负增长的预期。根据德国汽车联合会预计,2011年全球汽车销售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对增长幅度表示谨慎,欧洲最大的汽车生产商德国大众汽车公司预计,2011年全球轿车销量将增加5%。 2、2010年三大汽车制造商分析(行业地位、公司领导人特质、公司经营理念、公司产品简介等)。 2.1、丰田汽车公司 2.1.1、行业地位 丰田汽车公司宣称受益于全球日益增长的汽车需求,2010年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汽车销量提高了8%至842万辆,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集团。 丰田汽车公司表示,该公司2010年842万辆的销量数据包括了其附属公司大发(Daihatsu)和日野(hino)的销量,若不将这两家公司销量算计在内,丰田(包括雷克萨斯)2010年的销量为753万辆,同比增幅为8%。 2010年,丰田控股51%的大发汽车公司销量增长了4%至78.3万辆,而丰田旗下日野销量增长了35%至10.7万辆。2010年丰田在日本国内汽车市场的销量增幅为14%,而海外市场的6%增幅低于该水平。 2.1.2、公司领导人的特质——丰田喜一郎 1895年,丰田汽车创始人兼领导人丰田喜一郎出生于日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工学部机械专业。1929年底,丰田喜一郎亲自考察了欧美的汽车工业。1933年,在“丰田自动织布机制造所”设立了汽车部。丰田喜一郎的同学从德国给他买回一辆德国DKW牌前轮子驱动汽车,经过两年的拆装研究,终于1935年8月造出了一辆GI牌汽车。该车是二冲程双缸,木制车身,车顶用皮革缝制。随着时光流逝,正是由于丰田创始人的的这种拼搏干劲,才促使了丰田集团上下齐心协力,积极发展集团事务,才能够取得如此之大的成就。 2.1.3、公司经营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