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也无法解释的五大神秘超自然现象

科学也无法解释的五大神秘超自然现象
科学也无法解释的五大神秘超自然现象

科学也无法解释的五大神秘超自然现象

2B青年 | 发表时间 2013-12-13 11:21

据国外媒体报道,以前,人们认为电闪雷鸣是上帝在发怒,现在明白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但还有许多现象令我们疑惑,连科学都无法解释,比如黑洞、超新星、马法灯和百慕大三角等等。尽管科学家们尽了最大努力,仍然无法合理地解释它们。下面是科学无法解释的五大自然现象。

动物迁移

许多动物迁移到离原来居住地几千、甚至几万公里远的地方,它们飞过高山,越过海洋,没有使用GPS设备(全球定位系统),为什么没有迷路呢?

尽管有许多理论解释这一现象,至今仍不知道真正的原因。《独立报》上的一篇文章详细探讨了关于鸽子迁移的问题。书中提到一种理论认为,鸽子在飞行过程中用视觉标志或它们的嗅觉来确定其位置;更奇怪的说法是,鸽子利用地球磁场来确定南北方向。

还有一个理论是由英国生物学家罗伯特谢尔德雷克(Rupert Sheldrake)提出的,他说鸽子利用形态共振和物种内的集体记忆确认方向,动物有不可思议的感知能力。

神龙吐火现象

每年在泰国的湄公河上,升起数以百计的火球,这里所燃放的火球绝非人为,而是一种自然现象,被称为“神龙吐火”。

每年深秋的佛教大斋期,在一个满月的夜晚,就可以目睹这一奇观,只见大小火球不时从河面升起,隔数秒才消失。

一些人认为,火球是从印度神话中的水神“那伽”嘴里吐出来的,据说,“那伽”是一条盘绕在河里的水蛇。也有人认为,火球其实是从河里冒出的甲烷气泡,但许多当地人仍然相信,火球是一种超自然现象。

通古斯卡大爆炸之迷

1908年6月,在俄罗斯西伯利亚森林的通古斯河畔,一团火球突然爆炸,地面急剧震动并瞬间踏平了1994平方公里的森林。爆炸释放的能量达到15兆吨,比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威力还要强大1000倍。

最近的研究表明,流星可能是这一事件发生的罪魁祸首,一些科学家认为是流星对地球的冲击力导致爆炸发生,但令无数人奇怪的是,在爆炸现场既没有陨石坑等痕迹,更找不到陨石的踪影。

可以肯定的是,该事件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爆炸。

地震光

地震光大多时候都是白色或是带点蓝色的闪光,发生在大地震之前,一般持续几秒钟。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记录显示,地震光不经常出现,几百年都难出现一次。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有人在日本松代大地震时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一奇特现象,科学界才开始对这一现象重视起来。

从那时起,科学家们对地震光的起源提出了多种理论依据,涉及的理论从压电学、摩擦生热到磷化氢气体放出和动电学。

但是近期科学家认为地震光的产生是由于在发生地震之前,某些自然力量唤醒了岩石的自然电荷,造成它们的闪烁和发光。

宇宙的起源

当前的科学依据都支持宇宙大爆炸理论,换言之,这个理论就是认为宇宙由一个密度极大且温度极高的状态经历了大爆炸,并且向外不断延伸扩展演化而来。科学家普遍认为宇宙大爆炸发生在大约130亿年前。然而,人类关于大爆炸是如何发生及发生原因的意见却始终没有达成一致。

某些宗教主义者认为宇宙大爆炸正好论证了上帝的存在,这一说法依据《圣经》中关于创世纪的典故。目前还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证明在宇宙大爆炸之前发生了什么变化,科学家们仍然很难解释大爆炸是如何发生以及为什么会发生。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2章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教案

第5节光的反射和折射 1教学目标: 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用来解释简单的现象; 2、知道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象的概念;知道平面镜的应用。 3、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4、理解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5、能根据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结论作出已知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6、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折射现象; 2学情分析: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重点难点: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对学生观察、实验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虚象的概念与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解释折射现象并根据要求画出折射的光路图。 4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1、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并用来解释简单的现象; 2、知道平面镜成像原理和虚象的概念;知道平面镜的应用。 3、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折射光线和折射角; 4、理解光的折射规律及在折射现象中光路可逆; 5、能根据光的折射现象的实验结论作出已知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6、能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折射现象; 学时重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对学生观察、实验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虚象的概念与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解释折射现象并根据要求画出折射的光路图。 学时难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对学生观察、实验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虚象的概念与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解释折射现象并根据要求画出折射的光路图。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光的反射和折射(2) 一、复习提问: 光的反射定律内容是什么? 光的反射定律中,为什么要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能否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为什么?在穿衣镜里,甲能从镜中看到乙,与此同时,乙能不能从镜中看到甲?为什么? 二、新课教学: 问: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平面镜?(生活中的镜子、玻璃等) 问:哪些物体和平面镜的作用是一样的?(平静的水面、光亮的地板等) 师:在这些平面镜中,生活中的镜子用的最多,我们几乎每天都要照镜子,这已经成了我们生活的习惯。那我们为什么要照镜子呢? 答:我们能从镜子中找到另一个自己。 师:镜子中的你是真的另一个你吗?(不是,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尔雅慕课《人文的物理学》规范标准答案

科学创作是什么 1.【单选题】以下哪个不是本课程要讨论的问题(B)。 A、物理何关人文? B、人文何关我们? C、物理何关我们? D、我们是谁?哪来?哪去? 2.【单选题】科学的主观体现在(A)。 A、科学被创造的过程 B、科学被印证的过程 C、科学被人接受的过程 D、科学被传播的过程 3.【判断题】朱光潜认为科学的态度是绝对客观,不含个人情感。 √ 物理何关人文(上) 1.【单选题】人文“Humanity”这个词最早是在什么时期提出的?(D) A、古希腊时期 B、古罗马时期 C、中世纪时期 D、文艺复兴时期 2.【单选题】对当代人类学家说的文化描述不正确的是?(C) A、人类独特的适应性体系 B、社会的传统信仰和行为体系 C、对头脑的耕耘 D、代代相传的东西 3.【单选题】为什么会形成snow所说的“The two cultures”。(A) A、科学和人文的体系都相对封闭 B、科学和人文的起源不同 C、科学和人文之间本来就没有交集 D、科学和人文是互相矛盾的 4.【判断题】文化在中国最早是指感化大家,是大家都有礼节,有规矩。√ 5.【判断题】西方最早指的文化指的是修养。 √ 物理何关人文(下) 1.【单选题】William James认为人文是(C)。 A、希腊文和拉丁文 B、文学 C、人类各种领域的名著 D、除开自然科学以外的知识 2.【单选题】薛定谔认为自然科学和别的学科在哪方面是一致的?(A) A、无心插柳柳成荫 B、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C、都从一开始就期望有很大用处 D、都包罗万象

3.【单选题】William James认为怎样才能赋予学科以人文价值?(D) A、站在客观的角度 B、站在主观的角度 C、站在教学的角度 D、站在历史的角度 4.【判断题】薛定谔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 5.【判断题】鲁迅认为人文和科学缺一不可。 √ 物理何关我们 1.【单选题】美国第一任物理学会会长亨利.奥古斯特.罗兰认为怎样才能创造美国科学的未来?(C ) A、把电灯,电报这些时尚产品成为科学 B、重视应用科学 C、重视纯科学 D、学习中国人 2.【单选题】梁启超认为中国人科学进步有三期,不包含以下哪一个?(D ) A、器物上感觉不足 B、制度上感觉不足 C、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D、能力上感觉不足 3.【单选题】梁启超认为中国学术界有五大病症,不包括(B)。 A、笼统 B、主观 C、武断 D、虚伪 4.【判断题】所谓真智识指的是可以被证伪的智识。 √ 5.【判断题】中国的智识讲究悟,这样就能很好的把智识准确的传承下来。 × 我们是谁?哪来?哪去?(上) 1.【判断题】薛定谔认为自然科学的终极价值在于认识自我。 √ 我们是谁?哪来?哪去?(下) 1.【判断题】周作人认为人是从动物进化来的人类具有两个含义。 √ 科学为什么发生在希腊(上) 1.【单选题】以下哪个不是希腊文明的发源地(C)。 A、奥林匹亚 B、克里特 C、古罗马 D、特洛伊 2.【单选题】周作人认为古代西方神话(B )。 A、都是荒唐的奇谈怪论

超自然现象

超自然现象 不明飞行物 超自然现象可以理解为超越自然科学的常规可知性范围的象。或者说,超越了当代自然科学 知识的极限而被认为不可能产生或无法解释的现象。超自然通常指超自然力量或者超自然现 象,即在自然界无法见到同时无法用通常手段证实的力量或现象。一旦超自然能够被证实, 则它就不再是超自然了。超自然超出科学的范畴,因为科学的研究对象必须是可证实的测量 以及通过同行评审(请参见科学方法)。超自然一般同宗教信仰和形而上学紧密联系,有时 跟超常现象一词同义。 目录[隐藏] 超自然现象包括哪些内容 超自然现象的范例 心理学家解释超自然现象 世界各地的超自然现象集合

图书信息 超自然现象包括哪些内容 超自然现象的范例 心理学家解释超自然现象 世界各地的超自然现象集合 图书信息 [] 超常现象是英文「anomalous phenomenon」的翻译,是指与科学和常识相互矛盾的现象。因为超常现象无法用已存在的逻辑架构、或普遍被接受的现实知识来解释。 [1] 这些真实性并未确定的现象,通常不被主流的科学家所承认。这些「难以再现」 的超常现象被认为是伪科学,有一部分是因为科学是需要能重现、重制的现象来证实 的。 这些包含拥有特异功能的人类(预知、透视、意念显影),以及在偶然的情况下 发生,但无法以常理来说明的事件,例如:图坦卡门的诅咒、灵异照片等突然失踪飞碟事件等等。 也有其他的类似现象被认定为确有其事,却无法立即解释。例如,许多人皆曾看 过不明飞行物(UFO);但彼此对不明飞行物的解释却有很大差异。通古斯大爆炸是一种明显且无法否认的超常现象,但是关于爆炸的原因,却从彗星到超空间撕裂(cross-dimensional rips)的解释都有。

地理名词解释

地理名词解释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中国地理 1.领海:以连接大陆岸上和沿海外缘岛屿上各基点之间的直线作为基 线,由此基线起算,其外侧12海里以内的水域。 2.地貌格局:中国地貌格局是指山地、高原、盆地、平原等地貌单元, 在平面上的排列组合与垂直向上的高低起伏。 3.青藏高原:位于南侧喜马拉雅山与北面的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之间,以及岷山、邛崃山、锦屏山以西的大网格中。是全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的高原。 4.内蒙古高原:偏处北部内陆,气候干燥少雨,地表坦荡开阔,地形起 伏和缓,是我国高原形态表现明显,高原面保存比较完整的高原。5.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与秦岭之间,由第四纪黄土沉积而成,受流水 侵蚀,大部分地区沟壑纵横,梁峁遍地。 6.云贵高原:石灰岩分布广泛,气候温暖,,坝子众多,喀斯特地貌广 布。 7.柴达木盆地:四大盆地中海拔最高,四周围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 山环抱,资源丰富,农牧业发达,有“聚宝盆”之称。 8.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盆地,气候极端干旱,植被稀疏,分布着我 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 9.准噶尔盆地:位于天山和阿尔泰山之间,是我国第二大盆地,盆地中 分布着我国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特沙漠。 10.四川盆地:青藏高原以东,巫山以西,南北介于大娄山与大巴山之 间,盆地形态完整,紫红色砂、页岩广布,又称“红色盆地”或“紫

色盆地”。气候温暖湿润,水系稠密,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向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11.东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北,大小兴安岭与长白山之间,是我国最大的 平原,以黑土面积大,沼泽分布广为特色。 12.华北平原:南北分别是大别山与燕山,西起太行山和伏牛山,东抵山 东丘陵与黄、渤海,为我国第二大平原。因主要由黄河、淮河、海河冲积形成,所以也称黄淮海平原。地势低平,地上河与河间洼地相间分布构成华北平原的特色。 13.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巫山以东的长江中下游沿岸,主要包括洞庭湖 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呈串珠状东西分布,是我国第三大平原。以地势低平、湖泊密布、河渠稠密,水田连片为特色,为全国着名的鱼米之乡。 14.东南丘陵:位于雪峰山以东,长江以南广大地区。长江以南,南岭以 北为江南丘陵;南岭以南,两广境内为两广丘陵;武夷山以东,浙闽两省境内为浙闽丘陵。 15.线性构造带:地质构造所形成的断裂、线性褶皱、岩体的线性排列和 火山链等。 16.季风:大范围地区盛行风随季节有显着改变的现象,称为季风。 17.高原季风:从高原热力作用所引起的季风性风系来看,青藏高原地区 冬季盛行辐散气流,夏季盛行辐聚气流,称“高原季风”。 18.山谷季风:由于山谷及其附近空气之间的热力差异而引起白天风从山 谷吹向山顶,夜晚从山顶吹向山谷。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拓展:利用物态变化解释自然现象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知识点拓展:利用物态变化解释自然现象利用物态变化解释自然现象 1)雾:低空中的水蒸气由于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珠附在浮尘上便形成雾 2)露:地面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物体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物体表面便形成露 3)霜:地面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很冷的物体凝华成冰晶附在物体表面便形成霜 4)云:高空中的水蒸气由于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珠和凝华成小冰晶便形成云 5)雨:高空中的水蒸气由于温度降低在云上液化成大水珠后下落便形成雨(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很冷的物体凝华成小冰晶,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与空气摩擦,温度升高融化成小水珠便形成雨) 6)雪:高空中的水蒸气由于气温急剧下降在云上凝华成大冰晶后下落变成了雪

7)冰雹:雨下落遇到零度以下的气温凝固成大冰块便形成冰雹 大海、湖泊、河流、土壤和植物中的水分蒸发后形成水蒸气,在高空遇到冷空气后液化成小水珠或凝华成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层空气中,就形成了云。 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随着气流的急速下降而上下运动,他们相遇后越聚越大,达到一定程度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冰晶吸热熔化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是雨。 当气温降到0℃以下时,云中的水蒸气凝华为小冰晶,在下落过程中周围的水蒸气与其接触而结晶,当其所受的重力足够大的时候,就下落到地面,这就是雪。 夏季气温变化剧烈时,高空中会有冷空气团存在,空中悬浮的小冰晶在冷空气团的作用下,凝聚成小冰块。有些小冰块的体积较大,下落过程中不能完全熔化成水,这就是冰雹。 在夜间,地面附近的空气温度降低,如果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较多,气温足够低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也会液化,在空中形成很多小水滴,这就是雾。

自然现象的作文12篇

自然现象的作文(一): 云 在蓝宝石一样的天空中,飘浮雪一样的云,它们在天空中无忧无虑的飘动,或浓或淡,还不时的变换形态,好像在向你显示它的一切化身似的。有时,白云像一只小白兔,在向前奔跑,好象有人在追它,不一会儿,便融入云群中了;有时,像从远处飞来一只白蝴蝶,它一点一点的扩大,模糊了,变成一片大百云。 在每一天的不一样时间,云的景象也是千姿百态的。 清晨,太阳升起来了,但乌云像一床厚被子似的遮住了它,太阳只好给它戴上一条闪亮的金边,好像在告诉我们它在那儿。有时云层不厚,阳光透过云层缝隙直射下来像千万把闪着金光的长剑,云也因为借了太阳的光变成玫瑰色,艳丽级了。 啊!多美啊!多搞笑啊!我真期望自我也能变成一片洁白的云,在无边无际的天空中,与同伴自由自在的漫游啊! 自然现象的作文(二): 雨 雨是大自然中很平常的一种自然现象。 自然现象,是我们的财富,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瑰宝。 雨,却是这些财富中的精品,是大自然中的精灵。 春雨是文静的小姑娘,悄然无息地飘洒。诗圣杜甫以前写过这样一首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能够想象在这样一个夜晚,什么事都不用做,只需捧一杯香茗,喝一口清茶,听着窗外淡淡的雨声。闭上眼睛,雨水仿佛是饱含着绿色的

水笔,清清地一点,便下起了轻盈的雨,伴随着《春江花月夜》的声音,下着,下着 一年四季的雨都不一样,所以感觉也不一样。相比我更喜欢听秋天的雨。 秋,历来被人们称为金秋,秋风,历来被人们称为金风。这么说来,秋雨,不就是金色的雨吗?听金雨的时候,一切都变得寂静了,整座城市都变得宁静了,远离了平日里的喧嚣。如果说金秋是一幅色彩凝重的油彩画,那么金雨便是它具有魅力的背景。金雨的颜色是淡金色的,落在地面上泛着一点点的水花。朦朦细雨,是没有声音的,有的只是泛起的水花;倾盆大雨是令人振奋的,有的是一种擎天撼地的力量,向地面展开,仿佛有一张似有似无的薄烟笼罩着大地。当你进入那美丽的梦乡后,秋雨就会在你记忆的屋檐下留下一串完美的音符。 这就是雨的声音,倾听了这些精灵带给你的天籁之音,你便会拥有一颗最纯真,最完美的心灵。 朋友,爱上听雨吧,尽情享受它带给你的无限乐趣! 自然现象的作文(三): 雾 黎明,雾悄悄的降临了。 早上,我走出家门外,一阵清新凉爽的空气沁人心脾,眼前的一切都被白茫茫的雾裹着,多美呀! 走到马路上,空气潮湿极了。树枝上,电线上挂满了一颗颗小水珠。它们同珍珠比起来,一点儿也不逊色,一样的晶莹剔透,十分美丽!树枝上,电线上的水珠越聚越多,正一颗一颗地往下落,仿佛是一串串断了线的珠子。雾就像一片半透明的轻纱,把我和行人隔开来了。我只能听见身旁的脚步声和清脆的铃声。我被四周白茫茫的雾气包围着,就像在云海中遨游,又如进入了仙境,不禁有些飘飘然。 雾渐渐地簿了,退了虽然界限分明了,但还朦朦胧胧的。

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解释教学文案

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解释 (一)我国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朗的夜里? 在我国四季分明的中纬度地区,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正是冬季开始前和结束后的时间,夜间的气温一般能降低0℃以下。在晴朗的夜间,因为无云,地面热量散发很快,在前半夜由于地面白天储存热量较多,气温一般不易降到0℃以下。特别是到了后半夜和黎明前,地面散发的热量已很多,而获得大气辐射补偿的热量很少,气温下降很快,当气温下降到0℃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附着在地面的土块、石块、树叶、草木、低房的瓦片等物体上,就凝结成了冰晶的白霜。因此我国有“霜冻见晴天”的农谚。如果气温降到了0℃以下,而近地面缺少水汽,就凝结不成白霜了,但农作物仍受到了冻害,农民称此为“黑霜”。如夜间阴天多云,云的逆辐射作用能较多的不断补偿地面热量的损失,气温则不易降到0℃以下,因此就不会出现霜冻。所以霜冻一般都出现在晴朗的夜里。 (二)什么样的天气看烟花最妙 每到“国庆节”、“五一”这样盛大的节日,人们总希望别下雨,碧空无云最好。因为这一天的晚上,往往有大家翘首以待的烟花盛会。其实,碧空无云并非最好的施放烟花的气象条件,无云的天空好比一个黑洞,很难衬托出强烈的烟花效果。 看烟花最妙的气象条件是:有较多的分散性的低云、碎积云,云底高度在1000米左右,相对湿度70%以上,有较多的水汽,风力小于3级,能见度6公里以上。有毛毛雨、有薄雾也无碍。 在上述的气象背景下燃放烟花,通过云中小水滴微粒散射和折射作用,能烘托出意想不到的灿烂背景,达到梦幻般朦胧境界。加上云层对声波的多次反射,延长交混响时间,天地共鸣,更有气吞山河之势。 (三)说说服装气候 人穿上衣服后,在衣服和皮肤之间就形成一个温暖的空气层。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因此能保持人体热量不快速散发,同时衣服有较好的吸汗和透气性能,于是在这一小气层内就形成舒适的小气候——服装气候。 穿上衣服感到最舒适时,皮肤平均温度为33℃,衣服内层与皮肤间空气温度为32℃左右,相对湿度约50%。衣服越厚,空隙中含空气越多,保温性越好。环境温度较低时,增加衣服厚度可维持最舒适状态。 外界气温与身体裸露部分温差15.6~17℃时,穿一件衬衫,衬衫表面温度与气温差为11.8℃;再加一件背心,温差为9.9℃;再穿上外套,温差仅6.3℃。衣服表面与环境温差较小时,人才感到舒服。 (四)为何“大树底下好乘凉”

科学家对灵异事件的解释

科学家对灵异事件的解释 科学家对灵异事件的解释一言概括,生物运动的本质是圆周运动.如果没有目标,任何生物的本能运动都是圆周. 为什么呢?因为生物的身体结构有细微的差别,比如鸟的翅膀,两个翅膀的力量和肌肉发达程度有细微的差别.人的两条腿的长短和力量也有差别,这样迈出的步的距离会有差别,比如左腿迈的步子距离长 ,右腿迈的距离短,积累走下来,肯定是一个大大的圆圈,其他生物也是这个道理. 但是为什么生物能保持直线运动呢,比如人为什么走出的是直线呢.因为我们用眼睛在不断的修正方向,也就是我们大脑在做定位和修正.不断的修正我们的差距,所以就走成了直线. 好了,说到鬼打墙了,这个时候肯定是你失去了方向感,也就是说,你迷路了.你的眼睛和大脑的修正功能不存在了,或者是给你的修正信号是假的是混乱的,你感觉你在按照直线走,其实是在按照本能走,走出来必然是圆圈. 也有人在固定的地带,比如坟场,会遇到鬼打墙,这好像更神秘,其实这是因为这些地方的标志物,容易让你混淆,因为人认清方向主要靠地面的标志物,当这些标志物有时候会造成假象,也就是给你错误的信息,这样,你觉的自己仍有方向感,其实也已经迷路了,当人迷路的时候,如果不停下来继续走,那么一定是本能运动,走出来是一个圆圈.

所以,万事其实都是有其内在道理的,据说,我们古代的风水术士,其实早就掌握了这个简单的科学秘密,他们在建造帝王的陵墓的时候,会运用这个规律,人为的布置一些地面标志物,让人很容易在此迷路,感觉遇到了鬼打墙,还有个x家更熟悉,也精于此道,那就是桃花岛主黄药师,他能用些树枝和石头,摆一个阵,人一走进去,就转不出来,其实也是这个道理. 灵异事件鬼火的传说民间传说 由于民间不知鬼火成因,只知这种火焰多出现在有死人的地方,而且忽隐忽现,因此称这种神秘的火焰作“鬼火”,认为是不祥之兆,是鬼魂作祟的现象。于世界各地皆有关于鬼火的传说,例如在爱尔兰,鬼火就衍生为后来的万圣节南瓜灯,安徒生的童话中也有以鬼火为题的故事《鬼火进城了》。据说当德国炼金术士勃兰德在1669年发现磷后,就用了希腊文的“鬼火”来命名这种物质,但该希腊词亦可解作“启明星”,没有证据当时他就是借了“鬼火”的意思来命名磷。中国对鬼火的传说也很多,清朝蒲松龄所写《聊斋志异》中就经常提及鬼火,而民间则认为是阎罗王出现的鬼灯笼。然而早于南宋已有人明白磷质和鬼火出现间的关系,例如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就提及“予年十馀岁时,见郊野间鬼火至多,麦苗稻穗之杪往往出火,色正青,俄复不见。盖是时去兵乱未久,所谓人血为磷者,信不妄也。今则绝不复见,见者辄以为怪矣。”清代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第九卷》更直接写道:“磷为鬼火。” 日本传说中的鬼怪,亦多有描述鬼火,在绘画这些鬼怪(尤其是夏天出没的鬼怪)的时候经常会画几团鬼火在旁边。

《短文两篇》知识讲解

《短文两篇》知识讲解 撰稿:王欢欢审稿:王军霞 梳理运用 作者与背景 刘安(前179~前121),西汉文学家。他学术修养较为深厚,后密谋叛乱,被汉王朝平定。刘安被判定“大逆不道,谋反罪”,自杀。淮南国被废除。汉武帝在这里设立了九江郡。 【高清课堂:神奇的想象——学习《夸父逐日》和《共工怒触不周山》】《夸父逐日》选自《山海经·海外北经》。《山海经》,18篇,作者不详,其中14篇是战国时期的作品,《海内经》4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研究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界最早的有关文献。 【高清课堂:神奇的想象——学习《夸父逐日》和《共工怒触不周山》】《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以宣扬道家思想为主,共21卷。“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作者认为此书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 知识积累 《夸父逐日》 1.夸父:古代神话人物。 2.逐.(zhú)日:追赶太阳。 3.逐走:竞跑,赛跑。 4.入日: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 5.于:到。 6.河、渭:即黄河、渭水。 7.北:名词作状语,向北方,到北方。 8.大泽:大湖。传说其大纵横千里,在雁门山北。 9.道渴而死:在半路因口渴而死。道,名词作状语,在半路上。 10.为:成为。 11.邓林:地名,在现在大别山附近河南、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邓林即“桃林”。 《共工怒触不周山》 1.共工:传说中的部落首领,炎帝的后裔。 2.触:碰、撞。 3.不周山:山名,传说在昆仑西北,《山海经·大荒西经》载:“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 4.昔者:从前。 5.颛顼 ..(zhuānxū):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黄帝的后裔。 6.天柱折,地维绝:支撑天的柱子折了,系挂地的绳子断了。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天有八根柱子支撑,地的四角有大绳系挂。维,绳子。绝,断。 7.水潦.(lǎo):泛指江湖流水。潦,积水。 8.尘埃.(āi):尘土,这里指泥沙。 考题例析 (2012 甘肃兰州)下列词语中加红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肥硕.(shuò)邂.逅(xiè)夸父逐.日(zhú)

世界七大自然奇特现象

世界七大自然奇特现象 据国外媒体报道,地球许多奇异古怪的自然现象不仅转眼即逝,而且许多奇迹般的自然现象都发生在人类难以抵达的地区。目前,美国媒体列举了全球7大“自然奇迹现象”。 1、会漂移的石头 在美国死亡谷有一种奇特的现象,神秘的石头会在充满泥泞的荒滩沙漠上“漂移”,这一现象在科学界已争辩了数十年。数百磅重的石头也能够漂移至数百米远,许多科学家认为这可能是强风和沙漠表面的冰层结合作用下促进石头出现移动。然而,这种解释并站不住脚,它无法解释为什么不同大小的石头会并排以不同速率和截然不同的方向移动。此外,物理学计算也不支持以上的解释,这需要至少数百英里每小时的风速才能将沙漠上的石头移动,也许强烈的风会吹到一些小石块,但数百磅重的石块是通过什么神秘力量移动的呢?

2、柱状玄武岩 浓密的熔岩流冷却,以垂直角度收缩,与熔岩流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出现分解便形成与众不同的几何形状,这就是柱状玄武岩的形成过程。这种岩石形式具有规则的六边形形状,甚至接近于人工制造的规格。全球最著名的柱状玄武岩结构包括:爱尔兰海岸的“巨人堤道”(Giant’s Causeway),最大和被公众广泛认可的美国怀俄明州的“魔鬼塔”(Devil’s Tower)。

3、海洋蓝洞 海洋蓝洞是海底巨大、突然下沉的“深洞”,其名字源于从海面之上观看对比周边的水域时,这个海底“深洞”呈现昏暗,具有不祥的蓝色调。蓝洞有数百英尺深,当潜水员潜入海洋蓝洞进行勘测时才发现这里严重缺氧,可能是由于缺少水循环无法支持海洋生命存在。但是海洋蓝洞极具科学研究价值,目前科学家在海洋蓝洞底部发现许多远古化石残骸。

关于我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解

关于我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解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的特征之一是生活性。《课程标准》指出:“地理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突出反映学生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地理现象和可能遇到的地理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能力。”《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 中进一步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地理课程选择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理解其形成的地理背景,提升学生的生活品位,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充分表明:义务教育阶段,地理课程特别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的联系。 早在20 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就强调:学校的最大浪费是学生在校接受一种脱离生活的教育。这种教育会使学生步入社会后,在一段时间内感到很难把自己的所学应用到生活实践中,面对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感到在校是一个“无用的学习”过程。那么,让在校学生的学习与他们的生活接轨,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接触社会生活,则是缓解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

通过建立地理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体现下述价值追求:使学生领悟和认识地理学科在解释周围环境、不同尺度区域乃至全球的各种自然特征与人文现象中的独特作用;初步学会选择与评价空间位置,能够理解现代社会中各种生活现象的地理原因,理解不同生活方式的地理背景,正确鉴赏各具特色的人文地理景观;理解地理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感受地理学的美,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形成对自然的人文关怀,更好地适应生活、欣赏生活、规划生活;认识地理对于未来进一步学习的作用;能够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世界,不断保持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的途径有很多种,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加以渗透。 1 .关注地理环境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理解地理在生 活中的重要性 关注地理与服饰、地理与饮食、地理与民居、地理与 出行、地理与防灾减灾、地理与旅游、地理与疾病防治等, 阐述其中所蕴涵的地理背景和原理,使学生认识人们的日常

科学无法解释的灵异现象

科学无法解释的灵异现象 1、神秘的嗡嗡声 2、大脚怪兽 3、直觉 无论我们称它为直觉还是“第六感觉”或其它什么,我们都多多少少体验过一二次直觉。 当然,直觉往往是错误的,但它们有时似乎是对的。心理学家指出,人们下意识地从我们周围世界获取信息,让我们在不太知道我 们如何或为何知道它的情况下,似乎能让我们感知或知道一些信息。但直觉案例很难研究证明,心理学也只是部分答案。 4、神秘消失 人们神秘消失有各种各样的原因。许多人是逃跑了,有些人是遭遇意外事件,少数人是被绑架或杀害,但大多数人最后都找到了。 这些都不是真正的神秘消失,从玛丽-赛勒斯特到吉米-霍法,一些 人似乎是人间蒸发了,没有任何痕迹,也没有任何线索。 当丢失的人找到时,总是会让警察、公安和精神侦探询问一番,但当证据缺乏和动机不为人所知时,即使警察和法庭科学也不能给 他们定罪。 5、鬼怪与幽灵 6、似曾相识 Déjàvu源于法文,是在美国颇为流行的法语词,其意思相当于 中文当中的“似曾相识”,指的是人们在经历过一段场景之后,会 突然觉得自己曾经在某个地方、某个时段经历过相同的场景,而且 印象深刻;或者明明是第一次到某地,却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到过这个

地方、感觉非常熟悉等等,这是一种很多人都会遇到过的心理现象。对于Déjàvu,人们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有人说是梦境的再现,也有 人说就是所谓的”第六感”。 7、不明飞行物 毫无疑问,不明飞行物(UFO)存在,许多人在天上看到了这种他 们不认识的东西,从飞行器到流星。这些不明飞行物或光线是不是 外星人的船,这完全是另一个大问题。即使能想像穿越宇宙到达地 球的距离与努力,但外星人到达地球的这种想像似乎是不可能的。 况且,经过仔细调查,许多有关UFO的报道都已经查明了原因。只是还有一些UFO事件将永远无法解释,成永久之谜。 8、濒死体验和死后重生 所谓濒死体验,也就是濒临死亡的体验,是指某些遭受严重创伤或罹患重疾但意外获得恢复的人所叙述的死亡正在来临时的深刻的 主观体验。 曾经接近死亡的人有时报道说有形形色色的神秘体验:有的看见彩光;有的看见了亲友;有的看见了自己发着蓝光的”灵魂”从自己 的肉体中”逸出”;有的看见了一条发光的隧道。 9、精神力量与超感觉 1.长铁丝的女人 2.14岁透视眼女孩 据美媒报道,迈阿密14岁少女LauraCastro具有一双神奇透视眼。她可以清楚看到木板,石头、钢板,甚至4英寸厚水泥后的景象。出生时她还正常,10岁时眼球变成白色,逐渐发现自己具备这 功能。医生说她眼球一切正常。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目前还 是个谜。 3.神奇的人体磁铁

中国文学常识积累

中国文学常识积累 01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 所谓神话,是指上古时代的人们,对其所接触的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所幻想出来的艺意味的解释和描叙的集体口头创作。 上古神话的主要内容有:解释自然现象:女娲补天、女娲造人、盘古开天反映人类同自然斗争: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反映社会斗争:黄帝战蚩尤 记载上古神话的主要作品:《淮南子》、《山海经》、《庄子》等 02诗歌总集 第一部《诗经》: 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 2.在先秦,《诗经》统称为《诗三百》或《诗》,直到汉武帝时期,儒学者将其奉 为经典,才名为《诗经》。 3.《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形式上以四言为主, 手法上分为“赋”、“比”、“兴”。 4.《诗经》名篇有:《硕鼠》、《伐檀》、《关雎》等。 5.《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基础。 6.《诗经》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一日不见, 如三秋兮。/靡不有初,鲜克有初。

第二部《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首的楚国人在本国民歌基础上创造的一种新的诗体。 《楚辞》是汉人刘向将楚国屈原、宋玉以及汉代的东方朔、淮南小山和他自己的诗歌编成的一个集子。它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有诗歌17篇,其中屈原的作品占绝大多数。 03屈原与贾谊 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出身贵族。他“博闻强记,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政治上主张修明法度,联齐抗秦,遭保守派反对,先后两次被放逐(前——汉北;后——江南洞庭)。公元前278年夏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诗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不能施展抱负的愤懑。 著名文章:《离骚》、《天问》、《九章》、《九歌》等。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一首不朽的浪漫主义杰作,也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抒情诗(第一首叙事诗是汉代的《孔雀东南飞》)。诗中的名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它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浪漫主义基础。我国诗歌史上常有“风骚”并称。“风”指

常见的自然现象谚语

常见的自然现象谚语 导读:本文是关于常见的自然现象谚语,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 2、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3、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4、人热了跳,稻热了笑。 5、早雷下大雨,下雨不过晌。 6、南风若过三,不下就阴天。 7、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 8、乱云天顶绞,风雨来不小。 9、冻断麦根,挑断麻绳。 10、日晕主风、月晕主雨。 11、伏里一天一暴,坐在家里收稻。 12、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13、五月不热,稻谷不结。 14、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 15、一阵太阳一阵雨,栽下黄秧吃白米。 16、处暑里的雨,谷仓里的米。 17、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18、人往屋里钻,稻在田里窜。

19、若雨中能听到蝉叫,便可知晴天将到。 20、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 21、伏里无雨,谷里无米;伏里雨多,谷里米多。 22、雪化水成河,麦子收成薄。 23、春旱谷满仓,夏旱断种粮。 24、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 25、三月雨,贵似油;四月雨,好动锄。 26、立了秋,那里下雨那里收。 27、四月不拿扇,急煞种田汉。 28、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29、雾露在山腰,有雨今明朝。 30、天上钓钓云,地上雨淋淋。 31、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32、棉怕八月连天阴,稻怕寒露一朝霜。 33、冬雪是被,春雪是鬼。 34、满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脱。 35、冷得早,暖得早。 36、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 37、云交云,雨淋淋。 38、麦里苦虫,不冻不行。 39、寒损根,霜打头。 40、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

41、猪街草,寒潮到。 42、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 43、无风现长浪,不久风必狂。 44、云行北,好晒谷;云行南,大水漂起船。 45、春旱盖仓房,秋旱断种粮。 46、星星眨眨眼,出门要带伞。 47、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48、麦苗盖上雪花被,来年枕着馍馍睡。 49、晚稻全靠伏天长。秋热收晚田。 50、春得一犁雨,秋收万担粮。 51、久晴大雾阴,久雨大雾晴。 52、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53、晚霜伤棉苗,早霜伤棉桃。 54、云行东,雨无终;云行西,雨凄凄。 55、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 56、燕子低飞,要下雨。 57、老龙瘢、不过三。 58、云吃雾有雨,雾吃云好天。 59、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 60、圩里干死怕淹,山里淹死怕干。 61、阴雨亮一亮,还要下一丈。 62、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地理“新课标”最基本的理念,倡导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应尽量还原生活,并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将教学活动置于逼真的社会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强烈愿望,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的地理问题,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同时,当今社会中的许多热点问题,如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政治、战争等,也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我们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善于发现身边的地理问题,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指导自己的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探究生活中的地理问题,也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从而实现地理知识的自身价值。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利用现代化的大众传媒 看电视、听广播、上网、读书、看报是现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些现代的和传统的媒体所提供给我们的是包罗万象的信息,其中地理知识则处处有,时时有。看电视是我们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电视也是一种很有效的信息媒体。许多电视台常常播放有关地理方面的节目,质量高,趣味性强。 2 开发乡土地理资源 家乡的地形、土壤、气候、民情风俗、历史沿革都可以纳入学习地理的大课堂。初中学生大多好奇、求知欲望强,引导他们学会观察身边的生活,感受到地理知识就在自己的生活中,乡土地理正好能够担当此任。学习“地图上的方向”,我们可以画一幅学校所在地区的地图,以本学校为参照物来研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联系实际指出学校周围的建筑物位于本校的什么方向等等。然后,逆反之,再分别指出本校位于它们的什么方向。这样学到的“方向”是取自生活的,必然也能用于生活,经得起生活的考验。再如学习“昼夜长短的变化”可以拿夏天升国旗时已艳阳高照,而冬季却夜色未消来对比例证。 3 解析热点问题 关注国际时事,了解国内新闻不仅是一种生活时尚,同时还带给我们丰富的地理知识。地球是一个大家庭——地球村,关心世界上每天发生的事,就是关心我们自己。通过对当前国内外热点的背景、缘由、过程、发展趋势等的剖析从而了解发生地的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状况。

公基常识之自然现象的原理解释

自然现象的原理解释 1、现象:炎热的夏天,装冰啤酒的瓶子外面经常是水淋淋的。 解释:空气中水蒸汽遇冷凝聚成水滴。冰瓶子会吸收瓶子周围水蒸汽热量。 2、现象:炎热的夏天,家装空调机,空调机外墙滴水。 解释:空气中水蒸汽遇冷凝聚成水滴。空调机制冷侧会吸收室内空气中水蒸汽热量。 3、现象:炎热的夏天,蓝天飘浮着朵朵白云。 解释:空气中水蒸汽遇冷凝聚成小水滴。一团热空气上升,高空中其中的水蒸汽会遇冷凝聚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中成云朵。 4、现象:炎热的夏天,蓝天飘浮着朵朵白云,不一会下雨了。 解释:空气中水蒸汽遇冷凝聚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中成云朵,当云朵越来越大时,小水滴成大水珠落下来就是雨。 5、现象:炎夏,天上是乌云几朵,这边下雨,那边是晴天。 解释:夏天,悬浮在高空中的云层厚就是乌云,这云是团云,下雨影响有边界,才出现这边下雨,那边是晴天。 6、现象:炎夏,突然天上是乌云滚滚,不一会就下起冻雨或冰雹了。 解释:夏天,大热云遇上了强大的冷气流影响,形成的大水珠瞬间成冰粒或大冰粒落下,就下起冻雨或冰雹了。 7、现象:春夏交替的日子,一楼的墙壁、地上会出水。 解释:春夏交替的日子,空气升温很快,水蒸汽多,而一楼的墙壁、地面的温度仍很低,空气中水蒸汽遇冷凝聚成小水滴,好像墙壁、地上会出水一样。

8、现象:回潮的日子,开窗通风,一楼的墙壁、地上的水越来越多。 解释:春夏交替的日子,空气升温很快,而一楼的墙壁、地面的温度仍很低,空气中水蒸汽遇冷凝聚墙壁、地上成小水滴,通风促进更多热空气进来冷空气出去,水都留下来了。 9、现象:冬天,阴雨多日,冷风吹来,不一会下雪了。 解释:冬天,阴雨多日,地表温度下降很快,冷风再一吹,气温很快低于零度,下雨就变成了下雪了。 10、现象:寒冷的冬天,道路上有冰雪,工人洒盐化冰雪。 解释:水在零度凝聚成冰雪,加入少量的盐后,水的冰点下降,冰雪就融化为水了。 11、现象:氢气球会慢慢的升天。 解释:气球中充满了氢气,氢气比空气轻,因此氢气球会慢慢的升天。 12、现象:人吹的气球,打上去又落下。 解释:人吹的气球中充满了空气或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比空气重或相等,因此人吹的气球,打上去又落下。 13、现象:从高楼上丢一架纸飞机,飞得很远才落到地面。 解释:纸飞机由于重力的作用下落,下落途中因空气的依托而慢慢下降,因此飞得很远才落到地面。 14、现象:从高楼上丢一个小石头,很快就落到地面。 解释:小石头由于重力的作用下落,下落途中因空气的依托很小,因此很快就落到了地面。 15、现象:在太空中,笔、水瓶、甚至人都可悬浮在空中。 解释:在太空中,由于重力的作用非常小,因此笔、水瓶、甚至人都可悬浮在空中不下落。

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解释

精心整理生活中的地理现象解释 (一)我国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朗的夜里? 在我国四季分明的中纬度地区,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正是冬季开始前和结束后的时间,夜间的气温一般能降低0℃以下。在晴朗的夜间,因为无云,地面热量散发很快,在前半夜由于地面白天储存热量较多,气温一般不易降到0℃以下。特别是到了后半夜和黎明前,地面散发的热量已很多,而获得大气辐射补偿的热量很少,气温下降很快,当气温下降到0℃以下时,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附着在地面的土块、石块、树叶、草木、低房的瓦片等物体上,就凝结成了冰晶的白霜。因此我国 夜里。 上, 70% 度约50%。衣服越厚,空隙中含空气越多,保温性越好。环境温度较低时,增加衣服厚度可维持最舒适状态。 外界气温与身体裸露部分温差15.6~17℃时,穿一件衬衫,衬衫表面温度与气温差为11.8℃;再加一件背心,温差为9.9℃;再穿上外套,温差仅6.3℃。衣服表面与环境温差较小时,人才感到舒服。 (四)为何“大树底下好乘凉” 在炎热的夏季,绿化状况好的绿地中的气温比没有绿化地区的气温要低3-5度,如我们测定居住区绿地与非绿地气温差异为4.8度。

绿地能降低环境的温度,是因为绿地中园林植物的树冠可以反射掉部分太阳辐射带来的热能(约20-50%),更主要的是绿地中的园林植物能通过蒸腾作用(植物吸收辐射的35-75%,其余5-40%透过叶片),吸收环境中的大量热能,降低环境的温度,同时释放大量的水分,增加环境空气的湿度(18-25%),对于夏季高温干燥的北京地区,绿地的这种作用,可以大大增加人们生活的舒适度。 1 公顷的绿地,在夏季(典型的天气条件下),可以从环境中吸收81.8兆焦耳的热量,相当于189台空调机全天工作的制冷效果。北京市建成区的绿地,每年通过蒸腾作用释放4.39亿吨水分,吸收107,396亿焦耳的热量。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的热岛效应,改善了人居环境。值得注意的是,在严寒的冬季,绿地对环境温度的调节结果与炎热的夏季正相反,即在冬季绿地的温度要比没有绿化地面高出1℃左右。这是由于绿地中的树冠反射了部分地面辐射,减少了绿地内部热量的散失,而绿地又可以降低风速,进一步减少热量散失的缘故。 林 不稳定,辐合上升气流强,声波被反射、扰动、抬升,这样,传来的声音就较微弱了。因此,只要声音是从一个固定的地方传来,就可以根据声音传来的大小预测短期内的天气变化。 (七)为什么说“重雾三日,必有大雨” 重雾系指大雾。大雾维持三天,说明暖湿气流特别强盛。 暖湿气流越强盛,等冷空气一到,下的雨也就越大。因此利用重雾三日必有大雨这条谚语预测天气,不论哪个季节,准确性都比较高。

有哪些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

有哪些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 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 安慰剂效应 第六感 “超越生死”的经历 明飞行物 许多人都曾在天空中发现过不明飞行物,从飞行器到类似流星物体,毫无疑问这种“外星体”是存在的。不管这些物体是否来自外星,但是这些飞行物若是真的历经那么长的距离穿越宇宙最终到达 地球的话,这似乎是不大可能的。目前科学家们已经揭示了大多数 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可仍有一些天外不明飞行物的事实未得到合 理的科学解释。 似曾相识 “Déjàvu”是法语单词,意思是似曾相识的错觉。人们有时对于眼前的景象非常熟悉,似乎已经发生过,但你却清楚这是第一次面 对此情此景。比如,一名身处异乡的女子走进一幢建筑物,她也许 会突然感觉到自己以前到达过此地或者有一种非常熟悉的场景,但 事实是她以前未曾来过。有些科学家解释这种错觉是一种心理现象,或者是一种先知先觉。虽然我们可以用人类心理学,例如直觉,对 此提供一种合理的解释。但是这种现象的本质和缘由仍然是一个谜。 人类灵魂 美国广播公司曾播放过莎士比亚悲剧《麦克白》,该剧片出示了古往今来民间都流传着人类灵魂存在的事实。同时有报道称,许多 人遇见过一些陌生人的阴影和死去亲人的灵魂。灵魂是否存在仍未 有确切的证据证实,但是连续有亲历者称自己看到过、拍摄到甚至

与幽灵交流过。相关的研究人员希望终有一天能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离奇失踪 人们会因为许多原因而突然消失,事由大多缘于人们或者逃亡、或者死于意外交通事故、或者遭绑架杀害,但是这些失踪的人最终 还是被找到。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离奇失踪。一直以来有大量事实 显示许多人毫无踪迹就消失了,比如美国工会失踪的会长吉米·霍 法(JimmyHoffa),由于缺乏相关的证据和线索,就连警方和法庭科 学也无法调查这些离奇案件。 直觉 野人 超自然现象 神奇的尼亚加拉瀑布 神秘莫测的间歇泉 在中国西藏雅鲁藏布江上游的搭各加地有一种神奇的泉水—间歇泉。间歇泉的泉水涓涓流淌,在一系列短促的停歇和喷发之后,随 着一阵震人心魄的巨大响声,高温水汽突然冲出泉口,即刻扩展成 直径2米以上、高达20米左右的水柱,柱顶的蒸汽团继续翻滚腾跃,直冲蓝天。它的喷发周期是喷了几分钟、几十分钟之后就自动停止,隔一段时间才再次喷发。间歇泉即是因它喷喷停停、停停喷喷而得名。除了中国的间歇泉外,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附近,还有一眼 举世闻名的间歇泉—“盖策”泉。这个泉在间歇时是一个直径20米、被热水灌得满满的圆池,热水缓缓流出。不久,池口清水翻滚暴怒,池下传出类似开锅时的呼噜声,随之有一条水柱冲天而起,在蔚蓝 色的天幕上飘洒着滚热的细雨,这条水柱最高竟可达70米! 令人望而却步的昆仑山“地狱之门”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在牧人眼中,草肥水足的地方是他们放牧的天堂。但是在昆仑山生活的牧羊人却宁愿因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