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整理

社会学整理
社会学整理

第一章

人类社会是互动着的个体或若干个体,

社会存在被看做人们互动行为或行动的股则体系,

社会过程是对规则的领悟和对行为意义的理解

互动的实质是彼此在行动中交流信息和互构认识体系

社会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体系)

“指号互动”是社会互动的主要形式

互联网最基本的意义在于信息传递、链接与互动

网络使用行为:浏览、搜寻、下载

1.指号:信息的符号或标志。信息由各种指号(符号)标示。一切行为都可视作指号,表示某种信息或传递特定信息的指号。形式上,发生着相互作用的生物通常是说指号的交流。这些指号经由各种各样的感觉和知觉形成如气味、触觉、味觉、听觉、和视觉等。通过感官接受刺激信号,并组织这些信号,形成意义,指导、反射出适当的行为。

2.社会概念:界定为发生着交互行为的生物共同体。社会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互动体系。

3.互动的实质概念:彼此在行动中交流信息和互构认识体系,是相互传递彼此间理解和想象的象征符号。无论是自我互动还是社会互动,都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往返活动,就是信息相互交流。

4.网络社会:网络上人们之间进行交往构成网络社会。指以新的信息技术作为物质基础的信息化社会中的一种共有的社会结构形态,这样一种结构形态是与工业社会,农业社会等社会形态相对应的。

互联网社会是一个无中心的全球信息交互平台,它能将全世界的人、组织机构、政府、企业等联结在一起,用户通过计算机登录入网,查询和共享数字信息,并进行网上讨论、电子出版、发布信息和发送电子邮件等。这意味着互网最基本的意义在于信息传递、链接与互动。在以链接和互动建构的网上社区中,人们确立网上身份,建立网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一种类似于现社会中的人际互动的公共自由空间。

5.网民:一层泛指任何网络使用者,不管这个使用网络的意图为何;另一层比较接近该词原创者最初的想法,用来指称特定的对广大网络(或环境)具有强烈关怀意识,以集体努力的方式构建网络社群的网络使用者。

6.社会的特性:

1)是有文化、有组织的系统,是由人群通过一定的文化模式组织起来的。

2)生产活动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任何一个社会都必须进行生产

3)任何特定的历史时期,都是人类共同生活的最大社会群体

4)具体社会有明确的区域界定,存在于一定空间范围之内

5)有连续性和非连续性。任何一个具体社会都是从前人继承下来的一份遗产,

同时有和周围的社会发生横向联系,具有自己的特点。

6)有一套自我调节机制,是一个具有主动性、创造性和改造能力的“活的有机体”,能够主动地调整自身和环境的关系,创造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条件。

7.网络社会的特性:

1)跨时空互动性:互联网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上网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任

何地方找到网络上任何事物或任何人。社会的本质是互动交流信息,势必改变社会结构和发展特征,推动社会发展加速度和多元化

2)去中心化(扁平化结构):网络社会中权力结构面临巨变,金字塔样的中央集

权被打破,个人角色因而变得重要。网络中,人际关系在本质上是平等的,个人力量将获得扩大。

3)信息共享:提供信息与提供检索方式

4)沟通中的过滤性(匿名性):

a)零“旁观者效应”:网络中利他行为的频率要高于现实社会

b)过滤非语言交流的信息(自然属性):目前网络上的人际交流几乎没有这种非语言交流呢因素,人们的网上交流相对更“文字信息化”

c)过滤社会属性:网络上与人的交往中过滤了很多现实交往中所考虑的的社会属性因素,现实社会中人们考虑一方的财富状况、社会地位、社会声誉、职业和受教育的程度等因素会影响另一方在交流中的行为形式和内容。

5)兼容性与张扬个性:多元与共存的网络文化状况,网络社会的个人化特征给

诸多文化个体以较强的个性化。个人化特征即名族个性化、名族文化个性化、个体个性化。

6)可记录(可再现)性:数据可以共享,不再“物以稀为贵”。索取信息方式的

价值与信息本身的价值一样重要。

7)开放性:对用户开放;对提供信息者开放;对提供网络者开放;对未来改进

开放

8)自由性: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发表意见。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8.网络社会的特性充分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网络社会超越空间地理和时间距离的限制

2)网络社会超越了现实社会规范中的性别、阶级、名族、种族、年龄、职业、权力等各种社会属性差别的影响

3)网络社会超越了如报纸、电影、电影、电视、音响等以往各种传媒的传播特质,集以往各种传媒功能于一身,它所提供的文本是全方位、立体式的。4)网络超越了现实社会对个体的许多限制,使个性、自主、自由的精神得到张扬。

9.中国上网者主要的应用行为:

1)即时通信(通信、互动):即时通讯内含丰富的信息互动或社交活动。

2)搜索引擎(浏览):搜索引擎是网民在互联网中获取所需信息的基础应用3)网络新闻(浏览、互动):互动性是网络新闻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它将传统媒体与受众的传播关系转变为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传播关系。网络新闻在表现形式上实现多媒体整合运作,表现力与感染力突出

4)网络娱乐:网络游戏整体使用率下降;网络音乐已经不是中国网民的第一大应用服务;网络视频用户增长,网络直播服务显著增长;网络文学使用率增长

5)电子购物:是与网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的重要网络应用。

6)网络金融:网络银行使用率增长;网络炒股应用使用率下降

7)网络教育:在线教育增长不明显,但数量仍在增长

8)微信朋友圈、QQ空间和微博等社交应用:社交作为互联网应用发展的必备要素。微信朋友圈、QQ空间是以即时通讯工具为基础衍生出来的社交服务。

微博是基于社交关系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体。

10互联网的社会性张力

社会性增大的典型标志有:

(1)单位时间交往频率增高。即增加了让他人认识和联系自己的可能性、主我

和客我的交流、符号互动的频率、上网者之间联系互动的机会。

(2)单位时间接收的信息和应对的信息增加。这样节省了能源,本来需要一定时

间和过程才能获得的信息,通过互联何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原本需要更多时间应对的信息梳理、结构化等,通过互联网可以有效地处理完成了。

(3)自动生成社会圈子、网上自发群体。目前网上的社会性软件联系他人方便,

并能自动生成社会圈子或自发群

第二章

1.身份的定义

身份是人类社会最初形成的最基本要素,有了身份及其相应的行为规则,社会才井然有序,形成“有机的”社会结构体系。通过对对方的身份认定,才能确定个体之间的关系。我们最初的社会关系、最初的社会角色、最初的社会组织或社会群体,都是通过身份认同表现的

2.网络身份:

身份无论在现实社会还是网络社区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网上社区的松散世界中,身份也是模糊不清的。在物质世界中那些有关人格的基本线索和社会角色,在网上社区中是缺少的。网上的“身份”大体两类,即技术决定的注册身份和非注册身份。

3.网络身份:身份无论在现实社会还是网络社区中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网上社区的松散世界中,身份也是模糊不清的。在物质世界中那些有关人格的基本线索和社会角色,在网上社区中是缺少的。网上的“身份”大体两类,即技术决定的注册身份和非注册身份。

4.注册身份:一类是上网登录使用的技术决定的注册身份,包括上网登录注册身份和电子邮箱登录的技术身份;一类是指进入某个社区的登录身份

5.非注册身份:非注册身份显得随意一些,通常一个上网者在网上有若干个非注册身份。进入网站或网上社区后再随意更换的网名(身份),就属于非注册身份。

6.认同兼容:人们对社会中出现的不同社区的人或不同行为模式的认可和宽容程度

7.接触自我方式:

1)自我谈话是接触自我的第一种方式,自我谈话是自我接触的而基础

2)去自我中心化是接触自我的第二种方式,去自我中心化是从以自我为中心的

观点转移到从别人的视角来意识自我的过程。可以从明确的、具体的情形中离开自我,从我们自身之外来看待自己。

3)角色扮演是接触自我的第三种方式。会利用自我谈话和去自我中心化这两种

方式的技巧。去自我中心化关注的重点是从别人的角度来进行自我认识。在网络中,你若查看你与另一个上网者的对话,就会看到在那个情境中你自己的表现或行为,这就是去自我中心化;你变换不同的角色进行网络交流对话,则更可能是角色扮演。去自我中心化是从我们自己之外的场景客观地观察我们自己,角色扮演则是在场景中扮演我们的角色。

4)视觉或想象自我是接触自我的第四种方式。与自我谈话、去自我中心化和角

色扮演联系紧密的是视觉化或想象自我。只要牵扯到内心情境,就会进行想象。没有想象,我们就不能做到去自我中心化或角色扮演,但是否有无内心情境,都能进行自我谈话。

5)共享交流是接触自我的第五种方式。共享交流是指涉及或融入其他人的过程。8.网络中的自我展示好处:

1)自我展示使沟通的准确性提高了。自我展示涉及对自我感觉的表达,既传递

信息又说出对信息的感觉。

2)通过自我展示能更好的认识别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自我展示的基

础之上的。

3)自我展示是增加你的交往人数和扩大你的朋友队伍的一种方式。认识更多的

人能增加你的认识、兴趣和对目前生活的兴奋度。

4)从自我展示中得到的最大的好处是更好地了解你自己。通过自我展示,你更

可能发现一些你并没有意识到的态度、优点和独特之处。

7.网上认同兼容特点:

1)网上自我认同与现实中的自我身份认同相比,前者的自我去中心化程度高2)网上种族认同显示较强的认同兼容性

3)性别上的兼容和社会身份等级上的兼容性。

8人们在网上寻求信息的原因:

(1)他们有问题想解决。

(2)有某些原因促使某人去应答。

(3)为某些原因而去努力帮助一个不认识的远距离的人。

(4)利他主义通常受到鼓励,人们感到一种渴望或责任去帮助某一个体,或去奉献于群体。这可能是更显人性的另一面,即在现实中不易察觉的一面:现实中想这样做,但现实中的环境和情景因素会限制这样做

第三章:

1. 网络人际互动的特点:

1)以文本为媒介:文字便于清楚表达思想,有助于加强传播的效果。无法面对面交流,辅助性语言不能使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交流的手段更加丰富,文字仍然是主要交流手段。

2)匿名性:网络传播的匿名性,使得个体的表现往往和在物理世界表现大相径庭,使个体进行自我表达时,会较少顾及社会规范的约束,较随意;个体无须对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

3)广泛性:网络使人们可以不断变换交流对象,对象的来源更加广泛,基本打

破地域局限性,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通过网络产生人际互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4)“有缘”性:网络人际互动的初次交往多半是随机相遇,而不是计划性的。

随机相遇高于现实社会场景中。

5)心近性:网络社会的过滤性使人际交往互动呈现出“心近性”,人们可能会交往的更有深度,彼此交流会更接近心灵深度。网上较少有语言表露恰当性方面的限制,如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交流一经进入稳定阶段,双方交往中的真实性和真诚性会自然加强。这时,网络交流可能会是“用”‘心’交流”,呈现网络人际互动的“心近性”。

2.网络利他行为的特点:

1)非偶发性

2)延时性

3)“旁观者效应”减少

4高效率

3.网络利他行为对青少年道德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促进青少年的班级责任感、家庭责任感、社会责任感。

青少年增强班级责任感主要表现在维护班级规则,为班级服务、维护班级利益、与同学和谐相处等方面。增强家庭责任感主要表现在理解父母、与家人和谐相处等方面。增强社会责任感主要表现在遵守社会规则、爱护公共环境、具有公共意识、维护国家和社会荣誉利益等方面。

2)网络利他行为使青少年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家庭和个人的重要性。

青少年的网络利他行为能使青少年意识到道德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不再认为道德对自己而言是一种抽象的存在,反而认为不管是对于社会还是对于家庭,抑或是对于我们个人,道德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且道德能有效地促使三者和谐健康地向前发展。青少年网络利他行为使青少年意识到道德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道德对于维系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道德通过影响个人进而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道德对于个人与家庭成员和请相处具有重要意义;道德对于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网络利他行为使青少年的自我要求更高。

青少年网络利他行为促使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对自我的要求提高。具体表现为宽以待人、对自己要求更严格以及自我责任感增强。

4)青少年的网络利他行为有效提升个人道德感。

个人的道德感表现在选择和评价一些行为和事物上,主要是对于当前的行为有没有很好的道德鉴别力。个人道德感的提升意味着当个人面对事情的时候,更多站在道德的规则内来选择和评判事物。青少年网络利他行为有效地提升了个人的道德感,主要表现在遵守社会公德、感恩等方面。

5)青少年网络利他行为促使青少年很好地处理与他人的联系。

青少年网络利他行为促使个人很好地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形成和谐健康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在:信任他人,能更多地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能正确处理与家人和同学等身边人的关系

第四章

1.网络社会群体与现实社会群体的异同:

网络社会的发展,为现实社会的人们提供了新的互动环境或空间。人们在新的互

动环境中以网结缘,形成了网络社会群体。网络社会群体即是现实社会群体的延伸又不同于现实社会群体

1)与现实社会群体相比,网络社会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相互认知度和认同感较差。某一网络社会群体内部的成员也很难被其外部社会成员所明确感知和认同。这是由于网络社会的虚拟性,允许网络社会群体成员采用“匿名”方式交往与互动,即在法律与网络社区规范允许的范围内“虚拟”或“虚假”造成的。

2)网络社会群体成员之间的交往,远不及现实社会群体成员之间紧密和持续。

却在更大程度上具有非持续性和非紧密性的特征。这是由于人们在网络中可以同时多处注册,因而人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自由”,使进出某个网络社区或群体成为常态。

3)网络社会群体成员更多不具有共同的身份。或者说他们的所谓“共同身份”,与现实社会群体的“共同身份”的含义有着明显的区别。即所谓“共同身份”,用“上网者”表述,应是较确切的。不是他们现实生活真实身份的延伸,它是由网络社会交往环境的特征“刻画的”,在上网者之间,很难培养起其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团结感。

4)在网络社会群体中上成员是为了完成“共同的工作”或追求“共同的目标”。

如中国的所谓“红客联盟”:但部分人却未必明白自己“要做什么”,或“为什么做”;甚至相当多的人在某个网络社会群体中,与该群体其他成员的工作和目标并不一致,如一般的上网者、“黑客”等

2.网络社会群体的特征:

1)亲和性:现实社会群体都是由众多的个体通过社会联系构成的。这些社会联系,无论是强联系或弱联系,基本上都需通过身份等社会面貌的相关性且有实质性的接触才得以维持。网络社会的高度弹性与匿名性等特性所致,使得上网者在无须顾虑隐私会暴露的情况下,可能更有意愿积极与人交心以换取他人对等的回应,进而可以参加任何网络社会群体。

2)交往空间大:网络社会群体超越时空,扩展了人际互动的空间和场域。网络社会群体不因现实中地理位置的因素而降低互动频率。网络社会群体角色和社会关系的简单化,使人际互动和人际关系减少了某些障码,现实中的等级观念身份属性在网工也较少被考虑,提高了人们之间交往互动的真诚度,减少了交往延迟和过多考虑的因素,提高了沟通效率和双向获益的强度。网络社会具有拓展现实社会交往空间和时间的特性,使大量的现实社组织能利用它,现实社会中的个人同样能够通过网络和网络社会互动环境获取资源与扩大各种活动内容的交往。

3)成员自由度大:在网络社会群体中,在“明确的成员关系”方面不像现实社会群体中那么清晰确定,只能被描述为经常互动的一组上网者,其关系就是“网友关系”。互相并没有明确的责任和义务来约制其行为。网络群体成员在不同的网络社区中,能否“持续地相互交往”,由特定的网络社区所能提供的“信息”和与其他上网者的关系程度是否能满足该上网者的持续需要来决定。同时,参与网络互动与交流的社会成员,比在现实社会状态下,有更多的“自主性”作出判断和更大的“自由度”作出选择。

第五章

1.网络组织:人们为实现特定目标媒介网络所建立的分工明确的共同活动的人

类群体

2.网络组织的特征:

1)特定的组织目标:网络组织与现实组织一样,组织目标一般是明确的、具体的,表明某一组织的性质与功能,人们围绕特定的目标才形成从事共同活动的社会组织,组织目标是组织活动的灵魂,它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目标体系

2)一定数量的固定成员。网络组织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的特定组织成员是相对固定的,成员明确地意识到自己属于某一组织;社会组织如无固定的成员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实体基础。进入或退出一个组织必须按照定的程序进行,特别是组织成员资格的取得一般都要经过组织的考核与审查。与现实社会组织不同的是,网络组织成员一般应具备网络技术知识

3)

4)制度化的组织结构:网络组织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并提高活动效益,一般都具有根据功能和分工而制度化的职位分层与部门机构。只有通过不同职位的权力结构体系,协调各个职能部门或个人的活动,才能顺利开展组织活动并达到组织目标。网络组织结构更显网络状,其中的各职能部门都是该结构中的“节点”,每个职能人员也是这个网状结构的“节点”。所以节点之间的联络显示出重要性,否则该组织结构就会松散、“断续”,难以达到整个结构的资源整合

5)通则化的行动规范。它一般是以章程的形式出现,并作为网络组织成员进行活动的依据。网络组织的行动规范是每个成员必须遵守的,它通过辅助的奖惩制度制约组织成员的活动,以维护网络组织活动的统一性

6)网络组织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就每一个网络组织来说,它不仅自身要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人员、信息的交换,而且还根据与其他网上或网下组织的关系,组成不同的组织体系,在更大的范围内和更高的水平上与外界环境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换。一个网络组织如果绝对地自我封闭,网络组织的生命就终结了。

7)网络组组的流动性。这里的流动性有两个含义:一是网络组织是可以流动的,即在现实物理世界中,网络组织是在某个服经器或若于个服务器上,它题时可以移动到其他的服务器上。这是一种组织“迁徙”,通常不会影响组织的正运行,也不会有大的交易成本,比如运输成本。一是国络组组最重的特匝就是网络组织中信息内容的流动,这是网络组织的“生命线”其中的流动是网站中信息在本网络组织内的流动和信息在本网络组织与其他组织和个体的流动。这里包含了信息的互动性

8)成员未必要面对面工作:网络型组织本身就是一个社会网络系统,这个网络系统由组织的各个部门联络,各个部门作为子系统的联络由成员的联系完成;成员就像网络系统中的基本节点单位,通常他们通过现代通信设备来完成成员之间的工作联系和部门之间的工作联系。当然,也有面对面工作或聚会的时候

第六章

1.网络社区:指人们通过网络进行沟通、交流、互动等活动,在网络空间中所产生的社会聚集体。在网上某个活动区域中,由网上相邻或相互关联的若干社会群

体和社会组织构成的网上网民共同体,即在互联网“某个区域”共同活动的若干人类群体。

2.网络社区的构成要素:

1)网站平台为上网者提供活动的场所

2)这种平台可供社区中的上网者同步互动和异步互动,那些不能互动的网站,够不上社区。

3)社区中往往有若干网上群体(也有单一网上群体的),较大网上社区往往有若干小的分类社区。

4)有社区管理者和社区规章

5)进人社区的活动者通通常注册成社区会员。

6)社区成员(会员)的社会关联直的是强系(人如回直,实中友、同学也有的是联系(相识),还有的是无联系(从相遇过的陌生人)

7)”常住“(经常进入社区互动或参与社区活动)该社区者有社区情感(近似于归属感)

3. Web2.0的含义和特点:

含义:Web2.0是由一系列经济、社会、技术趋势所共同形成的次世代网络基础,是一个更成熟且特殊的媒介,其特征是使用者的参与、开放以及网络效应。

特点:

1)个性化:

个性化(以用户为中心)与社会性(互联、互动、参与)。个性化就是让每个个体的人格都有可能和谐发展,就是充分满足个性化需求;在经营上就是要以用户为中心,注重个性化的方式、用户的参与性和用户体验。以使用者为中心,无论是鼓励使用者参与内容创作,如博客与视频短片,还是与其他使用者之间的互动,只要是在网站上的行为,都要以使用者为中心

社会性就是互动和参与,它注重互联网的社会网构成,强调互联、互动、参与,Wb2.0要借助用户参与所产生的形式和内容而自我发展,即开放的参与架构。2)信息的流动与共享(分享)。

开放与分享的重要性在于凭借鼓励使用者开放的讨论,创适出分享的文化不断地丰富使用者的经验与网站的资源。

3)自组织特点:互联、智能、便捷。

高可用性和多方联系的智能网络是未来互联网的模式。Web2.0的系统为个体提供了更多的互联通道,让个体之间尽可能多地分享,并且强调使用者网络的外部延展性,也可称之为网络效应,它经服务的提供形成去中心化的形态。

第七章

1. 博客是什么及有哪些方面的特性:

博客(weblog)有web和log构成,web是网log是日志、记录。博客内容主要是个人化表达,是个人或群体以时间为顺序所做的一种记录。以日记体的方式且更新频繁,充分利用链接,拓展文章内容、知识范围以及与其他博客的关系的一

种网上交往平台。

1)个人性。

博客是一种以作者为中心的展台,通过文章、音频或视频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与意见。

2)播放性。

博客的所有内容都有发布信忠的性质。只要写就有人看。不管是心情独白、友人交流,还是流水账,都是在播放内容。

3)开放性。

开放性意味着博客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共领域之一,博客成为一种交流空间,意味着个人空间直接变成公共领域,主体进入公共领域的门槛、限制机制达到低点。一个博客可表现为日志、期刊,展现位于首页的最新信息或联结至其他的网站。4)交流性(交互性)

在博客的读者群或博客圈中,人们会去相互阅读彼此的博客,形成互动的网状结构有人在目己的客上提到了一种有趣的东西可能连带着会有一群人在自己的博客上开始撰写相关题材的内容。

第八章

1.微博及其与博客的区别:

1)设备应用:微博是跨平台的,在手机、电脑等通信设备上都可以写。博客一般在电脑上写

2)表述性质:微博就好像是在QQ空间里写心情、随感,很短。博客就好像是写日记

3)写作目的:微博用来聊天的,顺便宣传一下朋友的微博。博客是写东西让人看的

4)字数限制:微博140字以内(216年11月已取消此限制),这是没有限制,因为它主要是让为了手机发布、阅读方便。博客没有限制,因为它主要是让人在电脑上发表和阅读的

5)被动阅读:微博在自己的首页上就能看到别人的微博。博客必须去对方的首页看

6)发布方式:微博发布方式简便,可以通过发短信的方式更新,可以通过手机网络更新,当然也可以通过电脑更新。博客一般来说,用手机更新非常麻烦

7)网络链接:微博通过粉丝转发来增加阅读数,自传播速度快。博客要靠网站推荐带来流量

8)互动频率和速度:微博高快。博客相对较低、慢。

9)信息流动:微博快广。博客相对较慢,没有微博。

2.碎片化与整合效应:微博具有碎片化和整合效应。当相似的碎片或者碎片中部

分相似的地方相遇时,可能会出现“黏合”“广联”效应。微博的信息流动和扩散过程,像积蓄的风把碎片吹满世界。看起来,“碎片化”的微博也可能形成“蝴蝶效应”。

碎片化:

1.信息的流动与互动的增速切断了人们以往且常生活的时闻和闻人们的思

维“闪烁”呈现碎片化。人们碎片化时间和空间的增多,带来了整个社会的碎片化特征,社会的碎片化程度与信息传递和互动的速度成正比。碎片化现象是时代的产物,尤其当微博与手机(微信)结合的时候,碎片化现象重为显著。

2.微博被上网者高频率使用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微博契合了信息时代社会

发展高速度的态势,突出展示了信息的时代特征。微博的片段形式就体现了庭片化的特征①简短,当代社会节法人们难以使用更多的时间在网络上写字。②即时性和随意性(意见和备株)这也幕味若随机性提高和更接近真实③零散性,碎片化现象常不性续,其有分散的特点。

3.微博碎片化的影响主要有以下方面

1)生活的时间和空间零路。人们生命时间的形式与内容显得零散。微博中

的信息流动加快,互动信息频率增加,尤其是当微博与移动通信设备结合的时

候,我们的生活更呈碎片化

2)思维跳跃(分散)。由于信息铺天盖地如潮涌来。人们的注意力难以集中,生活时间的分配呈现零散。信息世界繁杂丰富,识别或甄别信息信度(可靠性)的难度增加。

(3)思考问题表面化。接收的信息呈现零碎和分散状态,致使人们不能集中

整合效应:

第九章

1.微信互动本质上是以“话题”为基础的对话过程

第十章

1.网络公共领域的概念以及如何影响公共决策:

1)概念:哈贝马斯认为:“公共领域首先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领域,它原则上向所有人开放。在这个领域中,作为私人的人们来到一起,他们在理性辩论的基础上就普遍利益问题达成共识,从而对国家活动进行民主的控制。”就社会结构而言,公共领域是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并对二者进行调停的领域;就其目的而言,它借此形成公共舆论,把社会的声音传达给国家,从观念上将政治权威转变为理性权威。

2)如何影响:网络公共领域影响公共决策分为两个路径:

①直接影响,就是网络公共领城的讨论或呼声直接作用于决策机构或者决策者。

②间接影响,就是网络公共领域的讨论或呼声通过传统媒体这一中介作用于决

策机构或者决策者。

2.网络公共领域的特质:

1)脱境信息互动(身体不在场和匿名互动):

脱境信息互动是指在网络上发表言论而身体并不在场。网络上在对话交流中从对身份的关注转向对内容的关注,这是一切良好讨论的基础条件,是一切良好交流的前提(对事不对人)。脱境信息互动基本上“以议题为中心”。人们聚集于网络某个社区讨论议题,交流意见,在其中凭借网络的匿名特性,可以平等自由地参与公共论坛的对话交流。在这里,各种信息充分展现,各种意见开诚布公。公民通过网络发布自己个人生活的所有感受,也发布关于社会政治的见解从而使网络成为良好的交互性沟通平台,也成为最具广泛性的网络公共领域。由此,网络成了一个较佳的民众参政议政场所。

2)多元介质和自组织(人被社会性):

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网民的“意见表述与互动交流”手段相当便捷包括电子邮件、BBS、博客、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上网者可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网络提供的公共空间里交流。不同文本也可以互替互换使用,这就营造出了一个相当巨大的、有别于传统媒体的话语交流场域,形成了一个立体公共领域,即多元介质的公共领域。

3)跨时空互动信息,信息散播速度快:

跨时空互动信息表明,网络公共领域的信息交流可以不对称(不同步)、可以记录和改写等。这种跨时空特质对网络公共领域呈现公共性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网络参与者人数众多、议题多元,为网络公共领域的公共性提供了基础条件。网络公共领域中的参与者可扩展到全球公民,规模巨大;网络公共领域属于“网状”沟

通结构,网络上出现的是议题的“多数公众”,即多元的论述社群,更大限度地

展示了其公共性

4)自主和开放:

自主为自身而言;自由开放相对限制自身的状况方面。自由开放就是行动时环境无障碍,话语环境宽松,几乎没有压力、没有束缚。是保障公共领域公共性的前提之一,提供了表达观点的宽松环境及机会平等的空间。互联网提供的技术可能性、开放讨论平台以及内部强大的搜索、超链接手段,任何个人或组织都可以在网络空间占有一席之地。上网者在网上根据不同的旨趣、专业或关注对象,利用讨论的形式结成新的“群体”,而新成员要想加入也不受任何限制或身份检查,且出入自由。网络公共领域的参与者可以自由、平等、理智地参与政府的公共事务讨论,人们可以通过多元的渠道获得和交换不观点及信息,使政府或政策制定者与公众之间可以双向沟通互动,且公众之间也同样可以互为主体多向沟通交流。

5)有限理性沟通

哈贝马斯认为,“公共性”的理想体现,即康德所言的“理性的公共使用必须通过公众间的理性辩论,所彰显的事物才可称为具有“公共性”。目前,网络公共领域沟通理性尚未达到充分的程度,只呈现了一定强度的沟通理性。但也没有少到失去公共性及公共领域性质的程度。实证研究表明,网络公共领域已经显示了一定强度的沟通理性。

6)共识或部分共识

在自主、真诚的交流中必然会产生共识性观点。对话内容涉及公共事务,参与对

话的人都具备一定的理性能力与真诚性,在理想对话情境中,就有可能达成共识或者部分共识。网络已经为更多的上网者提供了一个网络公共空间,在此空间内,网民可以自由沟通,按照平等原则公平交流:网络社会比传统的大众媒介更能承担起公共领域沟通交流的功能;网络空间为具有独立人格的参与者提供了更好的论辩环境,从而有助于参与者达成共识或部分共识,形成网络公众舆论

第十一章

1.网络意见领袖的类型:

1)逻辑推理型

逻辑推理型的网络意见领袖帖具有两个突出特点:第一,语言富有逻辑性,能够引起其他上网者共鸣;第二,对事件分析独到,能够另辟蹊径,引导网络舆论

2)专业知识型

专业知识型意见领袖帖顾名思义,即发帖人对于某一公共事件用自身拥有的知识从相对专业的角度做出理性评论,引导网络舆论的新方向

3)数字事实型

数字事实型意见领袖帖的特点是发帖人引用事实或拿出数据来合理说明自己的观点。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性别社会学理论)【圣才出品】

第二十九章性别社会学理论 29.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性别社会学的理论渊源 性别社会学与女性主义思潮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使得性别社会学的理论渊源直接来自于女性主义理论。其中,对性别社会学产生重大影响的理论流派包括: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激进主义女性主义和社会主义女性主义。 1.自由主义女性主义 (1)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背景和代表人物 自由主义女性主义是女权主义早期理论的表现形式。它的思想文化背景是资产阶级启蒙

运动,其政治社会背景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和《人权宣言》。代表人物有沃斯通克拉夫特、泰勒和米尔等人。 (2)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主要观点 ①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研究框架是理性与感性问题。诉诸于人的本质和理性是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的首要理论依据。尽管男女有先天的生理差异,但其社会差异绝大多数是由社会化过程造成的,而不是先天生物性差异的结果。男女不平等的根源在于社会中存在的一系列的规范和法律,它们束缚了女性的发展。人生来平等,男女皆有一样的理性与能力,其地位权利均应平等,应该给予妇女全部的人权。 如:沃斯通克拉夫特在她的代表作《为妇女权利辩护》一书中指出,女性在理性和智力上并非低于男性,而是教育方面的机会不平等造成的。 米尔,在他的著作《对女性的征服》中也写到,女性的屈从地位是人类历史的野蛮时代的产物,是一群人压迫另一群人的结果,而不是一种自然的秩序,而是社会长期的压迫和错误教育的结果,是压抑一方,激励另二方的结果。 ②主张纠正女性受教育的法律和制度的不公平,以法律为武器争取女性权利和男女平等。基于此,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提出的修改法律的要求。 首先,主张废除性别歧视的法律;其次,主张中性法律,要求在法律的制定上不分性别,对男女同样适用,不能因为性别而给予区别对待;再次,主张制定反歧视法律,用法律的力量规定不得有性别歧视;还有,她们主张用法律加速性别平等的实现。 2.激进的女性主义 (1)激进的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 激进的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理论流派中发端较早的一种思想,但到20世纪60年代,它才发展成为一种系统的自我认定的理论。它强调自己的理论是关于女性的理论,是由女性

(完整word版)社会学教程考试重点

社会学教程考试重点 绪论 1、社会学的产生标志:孔德,《实证哲学教程》【选择】 实证方法认为科学的假说必须由经验事实来检验,理论只有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才可以接受。 2、斯宾塞的观点:社会的进化过程同生物进化一样,生存竞争、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也在社会中起支配作用。 3、迪尔凯姆的观点:社会学具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 用社会事实来说明社会问题。 4、社会学学科特点:(1)整体性观点、(2)方法和知识的综合性、 (3)科学性、(4)应用性、(5)建设性和批判性【简答】 第一章社会及其构成 1、社会实在论认为社会本身是真正的客观存在,它是独立于个人,更是超乎于个人的另一个整体。这一整体比它的各个组成部分更大一些,社会有自己的结构和运转规则,而这些规则又不一定反映个体意志。 2、社会唯名论认为只有每个个体的存在才是客观真实的,社会不过是用来称谓一群人的名称而已。它是个人及其行为的一种组合。 3、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的和精神的成果,它包括人类创造的器物和其他物质产品、技术和知识、规范和习俗、信仰和价值等。【名词解释】 4、文化的结构:文化元素、文化丛、文化模式【选择】

5、文化元素是指文化中的最小而有意义的单位,即它是独立地能反映某种文化意义的东西。 6、文化丛是指由相关的文化元素相互结合而形成的功能单位。【名词解释】 7、文化模式是相关文化丛经过有秩序、有条理的整合而形成的整体。 8、文化的功能:(1)整合功能、(2)导向功能、(3)维持秩序的功能、(4)传续功能【简答】 9、亚文化是指在一定族群范围内处于次要地位的文化。 10、文化相对主义认为,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相对的,因此不能站在本民族文化的立场上、用本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去评论其他民族的文化。 第二章人的社会化 1、社会化的含义:是个人学习群体和社会的文化,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把自己整合到群体中去的过程。【名词解释】 2、人的社会化的基本内容:(1)学习生活的基本技能、(2)学习谋生的基本手段、(3)学习社会行为规范、(4)明确生活目标、(5)培养社会角色【简答】 3、社会化结构:家庭、同龄群体、学校、工作单位、大众传播媒介。【选择】 4、心理上的断乳是指少年、青年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力图脱离家庭及其他方面的监护、独立自主地进入某些社会生活领域,但是他们又经验不足,从而产生的危机状况。

《组织社会学》最终整理版

第一章组织的概念及其运行 ?一、组织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组织形式专业组织和一般的社会组织 ?2.研究对象行政组织(企业、政府机关等专业组织)、一般社会组织 ?3.研究问题 ?(1)研究的基本概念 ?角色、角色期望、角色压力、角色紧张、冲突、性格、价值、社会规范、文化、社会行动、社会关系、社会系统。?(2)研究的内容组织的结构与功能、运转过程及规律、问题诊断与分析。请思考研究的具体问题。?(3)研究的变项(互相影响) ?1)人的变项:需要、动机、态度、信仰、价值取向。?2)组织变项:目标、结构、资源等。 ?3)环境变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以及市场环境、内外关系等。 ?二、组织的概念及其运行过程 ?1.社会中的组织人与组织的关系(相互依赖);?工业化与社会组织的变迁。 ?2.何为正式组织?为什么社会会产生正式组织??3.组织如何运转?如何实现有序运转? ?请思考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 ?4.组织与社会 1)组织结构是社会结构的一个层面; ?2)组织分化是社会分化的体现之一; ?3)现代社会是高度组织化的社会; ?4)社会组织是社会稳定的安全阀。 ?三、我国社会组织的研究状况 ?1.1978年以前的组织状况 ?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国有企业等多种组织形式 国有企业单一的组织形式 ?2.1978年以后的组织分化 ?3.我国特有的“单位现象” 单位制度——我国独特和关键的制度形式 ?1)单位组织的特点:行政化与功能多元化 ?单位资源的公有制、非独立性、功能多元化、行政级别?2)单位成员与组织的关系 ?生活保障、福利单位化、个人活动的合法性 第二章组织社会学的理论发展 ?问题思考: ?1.组织社会学为什么会诞生在20世纪初期? ?2.20世纪初期,还诞生了哪些学科? ?3.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心理学研究问题的视角,有何不同?比如:幸福感、信任、社会行为。 ?4.工业革命与社会分工 ?一、组织理论发展概述 ?1.组织研究的多学科性?(1)管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组织如何提高工作效率,对组织现象解释的基本逻辑是效率机制。 ?(2)经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如何获得比个体生产组织形式更高的效率,对组织现象解释的基本逻辑是效率机制。?(3)心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人的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对组织现象解释的基本逻辑是行动者行动背后的心理机制。 ?(4)政治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利益关系问题,对组织现象解释的基本逻辑是竞争机制,考察的重点是组织间、组织内的权力关系。 ?(5)社会学研究的中心问题——组织内人际关系,考察的重点是组织的生成机制与运作机制。 ?2.组织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四种形态 ?(1)理性系统组织理论 ?代表学者:韦伯——科层组织理论; ?泰罗——专业化分工、合理化的工艺流程和标准化的训练是组织效率的根本保障; ?法约尔——正式组织结构与一般管理过程省的关系。?理论的共同点:把组织看成是一个理性工具,组织效率源于组织成员的理性。 ?(2)自然系统组织理论 ?代表学者:梅约、马斯洛、赫茨伯格、麦克格雷戈 ?理论共同点:组织是自然历史发展的过程,组织不是理性工具,而是为了完成组织任务建立起来的的人际关系结构。?(3)开放系统组织理论 ?代表学者:洛尔施、劳伦斯 ?研究主题:组织与环境的关系; ?基本观点:组织的最佳结构取决于它所处的环境条件、技术、目标和规模等因素,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组织设计和管理。 ?(4)行动者系统的组织理论 ?重点探讨组织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结果。?学术流派:决策理论、组织经济理论、社会网络学派等。?代表性学者:西蒙、康芒斯、科斯、威廉姆森、格兰诺维特、博特等 第三章组织分类与研究方法 ?一、一般组织的分类原则 ?1.帕森斯的分类方案(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者) ?依照功能和目标进行分类:经济生产组织、政治目标组织、整合组织(各种社团)、模式维持组织(公安局)。?2.布劳和斯科特的分类方案 ?以组织的受惠者为基础把组织分为四类:互惠组织、服务组织、经营性组织、大众福利组织。 ?3.埃特奥尼的分类方案 ?依照组织权力类型和组织成员的服从方式,将组织分为三类:疏远类组织、功利类组织、道德类组织。 ?4.卡茨和卡恩的分类方案 ?以追求的目标和执行的功能,将组织分为四种类型:生产和经济组织、模式维持组织、适应性组织、管理或政治性组织。 ?5.汤普逊的分类方案 ?以组织所使用的技术为基础,将组织分为三类:长链组织、 - 1 -

社会学概论重点归纳整理!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社会学发展史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一、什么是人的社会化?其主要内容?最基本的内容是什么?(生活技能的社会化) 1、生活技能的社会化:即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是人的社会化的最基本的内容。 2、职业技能的社会化:传授生产技能和科学知识,为青年进入社会从事职业劳动打好基础。 3、行为规范的社会化:社会规范是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之一。 4、生活目标的社会化:社会化的目的和意义,不仅要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而且还要在此基础上培育出适应社会发展、时代要求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二、了解人的社会化的主客观条件 本章要掌握的基本概念:依赖生活期、基本社会化、继续社会化、再社会化、同辈群体(一)社会化的主观条件(社会化的生物基础)(P86 ) 个体的社会化是以人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离开了人的遗传素质,个体的社会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1、语言能力;2、思维能力;3、学习能力;4、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依赖生活期——所谓依赖生活期是指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生理、心理、意识和行为能力尚未发展健全,不能独立生活,因此在生活上、心理上依赖他人、受他人照顾、监护的时期。这段时期大致经过乳儿期、少年期甚至青年期。 (二)社会化的客观条件——1、家庭;2、学校;3、同辈群体;4、社区; 5、职业场所; 6、大众传播媒介 (三)了解社会化的几种基本类型?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含义以及两者的区别是什么?(P84) 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的区别:继续社会化是在基本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指的是成年人为了适应新形势提出的角色要求而进行的不断学习的过程。而再社会化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再社会化又分为主动在社会化和被动再社会化两种。 再社会化与继续社会化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一,继续社会化是在原有生活方式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它着眼于人的进一步完善,而再社会化则是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或与过去断绝关系,进入新的方式,它着眼于人的改造;第二,再社会化,主要是指被动再社会化,其社会化的形式比继续社会化要剧烈。(要举例说明) (四)为什么要继续社会化?一是因为个体在基本社会化中的内容较为单一,且生活经历又往往比较贫乏;而一进入成年期,他的生活和社会关系等就变得复杂化了,社会不仅赋予了他新的角色、新的责任和义务,同时还提出了新的期待和要求,这就会使个体感到不适应。 二是因为在基本社会化中,家庭和学校所受教育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不仅教育者本身要受到以前自身社会化效果的制约,而且未来社会的具体变化又难以预测,即不可能预先对青少年的未来生活进行全面指导,因此青少年社会化时期所学的知识、技能和规范就会不断地受到冲击。 三是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促使个体通过继续社会化来不断地提高自己。同时,每一个个体的继续社会化又在改造着社会,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因此,继续社会化无论从个体或从社会方面来看,都是非常必要的。 (五)试述社会化过程中某一外在社会化因素对自身社会化的影响。—如家庭、职业场所。 为什么说职业场所是成年人社会化不可缺少的社会环境条件?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解论)【圣才出品】

第七章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解论 7.1 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一、学术背景 1.家庭和教育背景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出生于德国爱尔福特市,父亲是一位地方

行政官员,母亲是一位加尔文教信徒,祖父和外祖父都是新教教徒。 韦伯在18岁那年考入海德堡大学,服军役后来又来到柏林大学继续学业,博士后毕业后留在柏林大学任教。1889年以博士论文《中世纪商业团体的历史》通过答辩并获博士学位。1891年,韦伯又写了博士后论文《罗马农业史》,获得了在柏林大学授课的资格,被聘请为柏林大学的法学讲师,1892年提升为副教授。 2.学术生涯 1895年,韦伯发表了就职演说《论民族国家和经济政策》,受到了学术界和政治界的广泛关注,1896年被聘为海德堡大学经济学教授,同时还兼任弗赖堡大学的经济学教授。这期间,韦伯的学术活动十分活跃,他不仅发表了许多有关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学术论文,而且还热情地同各界学者开展广泛的交往,并且还在基督教团体中参与一些政治活动,韦伯逐渐成为德国学术界和政治界一位很有影响的青年学者。 1903年,韦伯同维尔纳·桑巴特和埃德加·雅费合作编辑德国主要学术刊物《社会科学文献》。1904年,韦伯应邀到美国讲学,1905年发表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被认为同在美国的这段经历有关。 3.主要著作 《用作文化科学逻辑性的批判性研究》、《新教各派与资本主义精神》、《俄国资产阶级民主形势》、《古代社会的农业生产关系》、《论广义社会学的某些范畴》、《(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的导言》、《儒教与道教》、《印度教和佛教》、《古代犹太教》、《论社会和经济学中价值哲学中立性的意义》、《宗教社会学论文集》、《城市社会学研究》、《经济与社会》、《音乐理性及社会的基础》、《经济通史》、《国家社会学》等。 4.思想来源 对韦伯思想产生较大影响的有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德国古典哲学,文德尔班、李凯尔

城市社会学期末试题整理

城市社会学 一名词解释。 1城市生态化:城市生态化以人和环境的协调为根本价值取向,以生态文明为标志,调控人口再生产、物质资料再生产和生态环境在生产过程,推动绿色生产、生活和消费,发展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逐步形成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融合的复合型城市生态系统。就是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实现城市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货运中转理论:货运中转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库利提出的一种假说,它强调交通运输在城市定位中的作用。所谓货运中转,是指商品在运输中不得不中断原来的运输方式,并转到另一种运输系统中去的情形。货运中转有两种情形:一是单纯由地理因素造成的机械性中转,另一种是商业性中转或称贸易中转。 3 城市人口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性别、年龄、家庭、职业、文化、民族等方面的构成情况。 4、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 5、社会流动:是指社会成员从一个阶级向另一个阶级,从一个阶层向另一个阶层,从一个职业向另一个职业,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的位置移动现象。它是社会自我调节的机制之一。 6、城市化:是指人口、地域、产业结构、生活方式等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变的过程 7、郊区化:是指在特大城市郊区,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特大城市出现的地域职能结构变化的新形式特大城市的人口和各项职能活动,包括具有向心倾向的商业、服务业,纷纷向郊区迁移,使郊区迅速发展成为具有多项市区地域功能的地域综合体,这个过程成为“郊区化” 8、逆城市化:是指人口由城市向农村地域的迁移,是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城市人口反向流动,是郊区化的发展。 9、城市文化冲突:是指在城市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城市文化系统或文化元素之间的矛盾,既表现为不同城市文化系统(如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的冲突,也表现为同一城市文化系统内不同文化元素(如主文化和亚文化)之间的冲突。 10、城市文化融合:是指在城市文化传播过程中不同城市文化系统或文化元素之间相互借鉴、吸收、调整和适应的过程,具体表现为文化分化、文化整合和文化适应三个过程。 11、城市社会问题:是指在城市中存在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严重失调或冲突现象,又称城市问题。 12、城市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城市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能够维持多大规模的人口得以生存的潜力。二:1、城市社会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1)城市发展研究,(2)城市空间结构研究,(3)城市生态与生态城市研究,(4)城市社会结构研究,(5)城市 化研究,(6)城市文化研究,(7)城市社会问题研究,(8)城市规划研究,(9)城市管理研究. 2、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理论意义:1)科学认识城市社会现象 1)揭示城市社会发展规律 2)理性认识城市社会问题 3)科学预测城市社会发展趋势 实践意义1)预防和缓解城市社会问题 2)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 3)科学进行城市规划和管理 4)引导积极健康的城市生活方式 3、现代城市发展的规律

组织社会学复习内容

组织:在人类社会中,人们长期依赖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标而结成群体。组织就是精心设计的以达到某种特定目标的社会群体。 组织特性:①、目标清晰、明确、理解②、劳动分工,权威分配③、权力集中,控制行为④、组织兴盛,替代,消亡 组织社会学:是对专业组织(包括企业、机关)的结构、功能及其运转规律和问题的研究。即社会学对组织现象的研究。 研究客体:正式组织(包括企业、机关)和有章程的、联合的社会组织。 研究内容:组织结构与设计认识。了解组织的内部结构形式,认识它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与组织内外环境系统之间的交换关系。基本结构的功能分析、组织运转与规律探求、组织运转过程中的问题诊断与分析 传统组织结构:特点:金字塔式的纵向型组织 运作特点:动员能力强大、人治关系、持续短暂(替代性问题) 单位组织:在中国社会中具有国家所有或全民所有制性质的各种类型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组织。结构上:政治组织与具体专业组织合二为一。行为上:专业取向和意识形态的行为取向融为一体。功能上:多元化 科学管理理论 出发点:提高劳动生产率,重点放在计划、标准化和在作业层改进工人的努力方向,以使用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通过严格程序把每个人的工作规范化,把工艺流程标准化,减少管理人员的主观成分,以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内容:A、建立真正科学的劳动过程 使用科学的方法调查和研究一个普通工人在最适宜的条件下能够完成的最大日工作量,进而在此基础上确定合理的日工作定额。 B、科学地挑选和渐进地培养工人 为达到上述的高额报酬,工人必须经过科学的挑选,确保他们具备与工作相应的体力与智力上的条件,从而具备完成规定产量的可能。 D、管理者与工人之间亲密和持久的合作 管理者和工人之间在工作和职责上几乎是均分的,都要服从相同的规范: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对劳动过程的要求。 人际关系理论(行为科学理论) 基本观点: 以人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作为研究对象。它主要是从人的需要、欲望、动机、目的等心理因素的角度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特别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并借助于这种规律性的认识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以实现提高工作效率,达成组织的目标。 它把组织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共同体,强调人与人、人与群体的关系,而不是人与规则的关系,以个人间的相互留恋和共同利益为基础,主要调节手段是集体所采纳的行为规范。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精心整理)

社会学概论总复习重点 一、社会学的含义: 郑杭生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王思斌定义: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社会关系和社会行动来研究社会结构及其功能、社会过程及其原因和规律的社会科学。 戴维波普诺定义:社会学是对于人类社会和社会互动进行系统、客观研究的一门学科。 老师PPT定义:社会学是一门对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进行实证研究的学科。 二、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的联系: 1.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由最初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转变成为既密切又相互独立的并列关系。 2.社会学为社会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 3.社会工作拓展了社会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平台、并在实践中检验与丰富社会学理论知识与方法。 三、社会的定义: 1.社会唯实论(斯宾塞、迪尔凯姆、齐美尔) 社会是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结构—功能角度) 2.社会唯名论(韦伯、吉丁斯)

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是人们的主观想象或抽象,而不是一个实体,只有个人才是真实存在的。(“社会行为”角度) 3.外在形态:社会是指享有共同地球和共同文化的相互交往的人口有机结合而成的人类共同体。 4.内在本质:社会是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个社会关系体系或系统。 四、文化的含义: 1.广义: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2.狭义:文化是人类的精神和观念方面的创造。 五、文化的特点:(老师PPT观点) 1.集体创造性(纯自然的东西不是文化只有人类制造的加工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2.普遍性(具有广泛性,不是个人行为。) 3.象征性(具体的事物或者现象具有特定的文化含义。) 4.多样性(民族文化) 5动态性(具有传递性和变迁性) 六、“文化滞后” 1.英国社会学家威廉奥格本提出。 2.文化是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依赖的,当文化发生变革时,各部分变革速度不同就会不平衡,从而造成社会问题。 3.一般物质文化先于非物质文化发生变革。

刘少杰《国外社会学理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25-30章)【圣才出品】

第二十五章社会信任理论 25.1 复习笔记 一、西方社会信任研究的历史发展 1.心理学家对信任的研究 (1)多伊奇 多伊奇(Deutsch)是研究信任问题最为著名的心理学家。多伊奇对囚徒困境中的人际信任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人际信任的有无以双方合作与否来反映,两个人之间的信任程度会随着实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因此,人际信任被看作是一个由外界刺激决定的因变量。多伊奇有关囚徒困境中人际信任的实验研究开创了社会心理学信任研究的先河。 多伊奇将信任理解为对情景刺激的反应,而情景刺激决定了个体心理与行为。他又将信任理解为一种心理预期或期望,一种非理性的风险行为,这一思想影响了以后学者对于信任的界定。在多伊奇之后,众多的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社会学家都将信任界定为一种心理期望或期待。 (2)罗特尔与赖兹曼 罗特尔(Rotter)与赖兹曼(Wrightsman)把信任看成是存在于个人内部的性格特质,或一种经过社会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罗特尔认为,信任是个体对另一个人的言词、承诺以及口头或书面的陈述之可靠性的一般性的期望。赖兹曼认为,信任是个体特有的对他人的诚意、善良及可信性的普遍可靠性的信念。信任是对他人的动机、人格方面的信任。罗特尔与赖兹曼对于信任的看法不像多伊奇那样,认为信任是外在情景刺激的结果,而是内

在的个人经历、个人对人性的看法等使他(她)形成了对一般性的他人的可信赖程度的一般性期望。信任只是个人人格特质的表现,是一种经过社会学习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人格特点。 (3)萨贝尔 萨贝尔(Sabel)对于信任的研究较早地涉及社会信任。在他看来,信任是交往双方共同持有的、对于双方都不会利用对方之弱点的信心。萨贝尔对于信任的这一界定,说明他将信任理解为基于人际交往双方共有的信心或认识(如共有的概念、观念,道德或法律共识),并且这种信任具有一定程度的风险性。萨贝尔所理解的信任就是一种相互信任。 (4)莱维斯和维格尔特 莱维斯(Lewis)和维格尔特(Weigert)等人对于人际信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人际信任是人际交往的产物,它基于人际交往关系中的理性算计和情感关联。他们依据人际信任的基础是理性还是情感,将人际信任分为认知性的人际信任与情感性的人际信任两种类型。前者是基于对他人的可信程度的理性考察而产生的人际信任,后者是基于与他人的强烈的情感联系而产生的人际信任。 2.社会学对信任的研究 社会学对于信任的研究基本上脱离了纯粹的个体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范畴,开始把信任理解为一种社会现象,一种与社会文化结构和文化规范密切相关的社会现象,把信任本身看做是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学家将信任理解为社会制度和文化规范的产物,是建立在法理(法规制度)或伦理(社会文化规范)基础上的一种社会现象。有的社会学家将这种意义上的信任理解为“社会信任”。 (1)卢曼 卢曼以新功能主义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信任,认为信任是一种社会关系结构,信任不是心理学意义上的微观的个体信任或“私人信任”,而是宏观层面的“系统信任”。卢曼把行为者

(完整word版)教育社会学的复习资料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 1、什么是教育社会学?学科地位?概念:教育社会学是主要运用社会学原理与方法对教育现象或教育问题的社会学层面进行“事实”研究的一门学科,是社会学与教育学的中介学科。 性质与地位: ⑴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 ⑵教育社会学是社会学的特殊理论学科;⑶教育社会学是教育学与社会学的中介学科: ①中介学科并不等于“事实与规范兼有学科”; ②中介学科也不等于“边缘学科”。 2、教育社会学的独特观点从社会学的角度来把握教育现象的意义教育社会学是将教育的理解焦距对准在社会的因素上。团体力量对教育的影响甚巨(教育就是一种社会关系)教育必須呼应社会发展与社会的需求(适合社会目的、需要、促进社会进步)着重于公共议题的解决:教育问题不能个人化,而是属于公共的议题。 3、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事实判断、解释功能) 1)质的研究:指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的情景下采用多种收集资料的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的一种活动。 2)量的研究: 指通过实验、调查、测验、结构观察以及已有的数量化资料,对教育现象进行客观研究,并将所得结果作相应的统计推断,使研究结果具有普遍适应性的一种活动。 (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分别代表着教育研究方法中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质的研究代表着研究者以整体、深入为原则的研究方式和思维模式,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解释学、现象学和建构主义理论等人文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量的研究代表着以客观、精确为原则的研究方式和思维模式,其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基础上。) 4、孔德的相关理论⑴社会学之父:孔德 ⑵孔德的重要理念: 实证主义和社会有机体论 ①实证主义:实证主义是孔德确立的关于实证科学的哲学体系,被认为与神学、形而上学互不包容。将哲学的任务归结为现象研究,以现象论观点为出发点,拒绝通过理性把握感觉材料,认为通过对现象的归纳就可以得到科学定律。它把处理哲学与科学的关系作为其理论的中心问题,并力图将哲学溶解于科学之中。孔德认为人类非生而知万事万物,必须历经学习过程,从不同的情境中获得知识。透过直接或间接的感觉、推知或经验,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推论还没有经验过的知识。超越经验或不是经验可以观察到的知识,不是真的知识。②社会有机体论:孔德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由三部分组成:社会秩序论、社会进步论和社会有机体理论下的方法论、伦理道德观、政治观和宗教观等。 5、韦伯科层体制 科层制组织,是人们为了达到组织的共同目标,将成员的职位按等级制原则依次排列,并明文规定每个人的岗位权限与职责;将权力依职能和职位进行分工和分等;运用技术知识,以法令、条例、民主参与等规则为管理主体的组织体系。这样的现代科层制组织就像地球绕着 太阳运转那样,既要围绕外部环境运转(外适应),又要自身不停地自转(内适应,或内协调)。宇宙,社会,同样都是一个系统科学。现代科层制组织就是这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小动

社会学知识点总结

社会学知识点总结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社会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其依据: 对象: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 依据:1、历史时代依据2、现实社会依据 第二章 1、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的概念及内涵扩展 人口规模:是指一定时间和地域内的人口总数,可以看作人口数量的同义词。人口规模受人的生育、死亡和迁移因素而发生变化。 人口结构可分为:人口的自然构成、人口的地域构成和人口的社会经济构成。 2、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包括人口自身及其变动、自然环境及其变动和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变动。 3、现代社会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城镇化:从乡村到城镇的人口迁移 逆城镇化:城市人口向乡村居民点和小城镇回流的现象 4、人口老龄化的概念和对社会的影响; 概念: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比重而言,呈持续增长。 影响:(可自述) 5、反映人口健康的重要指标;

1、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综合反映人口健康水平的基本指标,指的是同批人出生后平均每人一生可存活的年数。 2、死亡率:粗死亡率和标准化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是反映人口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 6、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的演变过程。 第一个时期是采集狩猎时期,持续约两三百万年。 第二个时期是农业时期,持续大约1万多年。 第三个时期是工业时期,距今不过两三百年的时间。 7、邓肯的POET模型。 1、邓肯POET(人口-组织-环境-技术)模型: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 响。该模型也被称为“生态复合体” 2、在模型中:(1)每个要素是与其他三个要素相互关联的;(2)任一要素的变化都会对其他三个要素产生影响。 例如:人口(P)的增加可以创造技术(T)变迁的压力以及扩大城市化(O)的需要,由此导致更多污染(E)的产生。 8、环境保护战略的演变。 1、末端治理、源头和过程控制 2、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不损害后代人满足他们自己需要的能力和条件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发展。 3、生态现代化理论:工业化、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不仅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具有潜在的兼容性,而且也可以是推动环境治理的重要因素和机制。由工业化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复习笔记(埃米尔·涂尔千)【圣才出品】

杨善华《西方社会学理论》上卷复习笔记 第三章埃米尔·涂尔千 埃米尔·涂尔干是现代(实证主义)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一、涂尔干的生平与基本理论关怀 1.涂尔干理论的社会背景 和理解其他思想家一样,理解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所针对或所欲解决的社会问题,也是我们理解这一理论的基本前提。 涂尔干在其社会学研究中所关注的核心问题,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如何来恰当地理解和有效地解决19世纪西方发达国家在从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或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所遭遇的各种危机。以涂尔干自己的著作所涉及的内容和材料来讲,这些危机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 (1)经济危机 具体表现为19世纪频繁发生的工商业的危机和破产。这是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等著作当中最关注的现代社会问题之一。 (2)社会危机 具体表现为进入19世纪以来同样正在变得越来越频繁和越来越激烈的劳资冲突。 (3)精神危机 人们普遍对社会现实感到悲观失望,悲观思潮已经达到了不正常的强度。 2.涂尔干解决社会危机的的观点

在如何理解和解决19世纪西方发达社会所面临的上述危机这个问题上,作为实证主义社会学的传人,涂尔干的观点总体上说属于孔德那一路。 (1)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是一个“工业社会”的理论家,也是将工业化而不是资本主义或自由主义理解为现代社会最核心的特征; (2)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将工业社会看成是劳动分工不断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像马克思所说的那样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结果); (3)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是将社会团结的削弱或社会失序当成是工业社会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也是将重建工业社会中的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当作自己最基本的理论关怀——并且,可以说,涂尔干比孔德更加关注这个问题; (4)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主要是将共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他称之为集体意识)看作是包括工业社会在内的各类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的真实基础,将“集体意识”的衰退看成是导致工业社会各种危机的根本原因,将重建集体意识看成是在工业社会中重建社会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本途径; (5)和孔德一样,涂尔干也既反对试图通过以阶级斗争改变财产制度的方式来解决现存各种社会危机的共产主义学说,也反对主张放任自流的各种自由主义学说,而主张将自由和秩序结合起来。 (6)涂尔干与孔德之间的差异也还是存在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后面的叙述中将会随时指出。以下我们就以涂尔干几本最主要的著作为线索,围绕着“现代性的危机与处方”这个主题,来梳理一下涂尔干的社会学理论。 二、现代性危机的根源:社会转型与失范 涂尔干的理论关怀在他第一本重要的理论著作《社会分工论》中就得到了明确的体现。

社会学概论知识点整理

《社会学概论》 第一章社会学的创立与发展 二、填空 1.社会学创立时期的主要代表:(1)孔德“社会学之父”(2)马克思(3)斯宾塞。 2.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主要代表:(1)涂尔干(2)韦伯。 3.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科塞(功能冲突论)、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4.交换理论代表人物:霍曼斯、布劳。 5.社会学传入中国的途径:西方传教士、出国留学人员和译著。 三、简答 1.孔德的社会学思想: (1)科学的分类,社会学是科学的最高层次(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孔德把社会学分为社会动力学和社会静力学(3)研究方法,用实证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2.孔德在《实证哲学精辟》一书中解释实证的五个涵义: (1)现实的而不是细想的(2)有用的而不是无用的(3)可靠的而不是可疑的(4)确切的而不是含糊的(5)肯定的而不是否定的 3.导致社会失范出现的原因:(1)个人欲望在现代社会机构中急剧滋长(2)现代化社会无法满足所有人的个人欲望(3)社会的骤变使个人欲望失去社会约束力,使社会出现危机和动乱 4.中国社会学被撤销的原因: (1)照搬照套苏联模式(2)自身存在错误认识 第二章社会学研究方法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学:是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一门社会科学。 2.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统计工作过程。基本原则(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分普遍调查、抽样调查和统计报表。 3.普查调查:又称全面调查,简称普查。是为特定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或周期性的总体调查。 4.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的一种,它是从总体中按一定的方法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对此做出估计和判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5.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上而下提供基础统计资料,是一种具有法律性质的报表制度。 6.问卷调查:是以一组问题获得相关、有效信息的一种方法。 7.个案研究:是一种以某个社会单位或案例为一个整体,进行详细考察的方法。 8.访谈法:指研究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与被研究者交谈,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的方法。 9.实验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发现因果关系的方法。 10.文献法: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语音、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在不影响研究对象的情况下,分析和探讨个人与社会关系现象的方法。 11.定性分析: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12.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二、填空 1.社会学的特征:整体性、综合性、经验性、应用性。 2.当代社会学方法论的主要流派:后实证主义、新人文主义、批判诠释理论、后现代主义。 3.问卷调查的内容:个人基本情况、行为和态度。 4.问卷类型:自填式和代填式。 5.文献来源:官方文献、个人文献、大众传播媒介。 6.定性资料的主要来源:实地源、文献源。 三、简答 1.社会学的功能:(1)研究功能(2)教育功能(3)社会管理功能(4)社会批评功能 2.社会学方法论探讨的主要问题:(1)社会现象的性质 (2)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建设(3)价值在社会研究中的作用 3.实验法的类型: (1)根据试验环境分为:实地实验、实验室实验 (2)根据实验方法分为:标准实验、准实验、控制实验、双盲实验 4.文献法的优缺点: 优点:(1)资料信息恒古不变(2)费用较低(3)可研究历史现象(4)适合做纵横分析

北大社会学考研笔记(社会学教程)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与学科性质 第一节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社会学的产生 1、社会学产生的标志 1830-1842年,法国哲学家孔德出版《实证哲学教程》,第一次从哲学的高度系统的论述了作为一种方法论的实证主义的认识论基础,确立了实证主义在科学史上的地位,标志着社会学学科的产生; 实证方法:科学假说必须由经验事实来检验,理论只有得到经验证据的完备支持才可能接受;实证:现实而非幻想;有用而非无用;可靠而非可疑;确切而非含糊;肯定而非否定; 人类精神发展的三阶段:神学、形而上学、科学 研究宇宙现象可分为研究无机物的天体物理学、地球物理学和化学,研究有机物的生物学和社会物理学(社会学),与所有科学研究的基础数理科学一起组成了实证科学体系; 对社会现象的研究分为社会静学和社会动学; 对于越复杂的现象就需要越高级的方法,社会学采用观察、实验、比较、历史的方法; 2、社会学产生条件 (1)社会历史条件 (2)思想条件 (3)学术条件 3、马克思与社会学 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动力和固有矛盾,主张用经验的方法研究社会;其阶级理论、冲突理论、异化理论是社会学理论中重要组成部分 二、社会学形成和发展 1、西方社会学形成 (1)孔德:提出社会学名词,提出了其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社会静学研究社会结构和秩序,社会动学研究社会过程和社会进步 (2)斯宾塞:社会进化论创始人,增长、分化概念分析社会结构的变化规律,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并把结构与功能联系起来考察 (3)迪尔凯姆:研究社会事实,提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概念,用统计方法实证研究自杀现象,主张用社会事实说明社会问题 (4)韦伯:解释性的理解社会行动,并通过理解对社会行动的过程和影响作出因果说明;方法论上提出“理性类型”和“价值中立”主张;社会行动的分类、权威的分类、科层制度论述、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发展 2、美国社会学发展 实用主义影响下发展起来;芝加哥学派,推动了城市问题研究和社区研究;帕森斯功能学派;符号互动论和交换理论;注重应用研究和实证研究

大学社会学重点归纳

社会学重点归纳 第一章社会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 1、西方和中国社会学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西方: 社会学的产生:孔德的实证主义理论,他提出了社会学的概念和学科的基本框架,而且提出了用科学方法研究社会的基本想法。孔德是社会学的创始人 社会学的发展,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孔德:提出社会学这个名词,指出了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主要思想有: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主要包括社会静学和社会动学;人类精神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科学阶段 斯宾塞:提出社会进化的思想,社会进化论。 迪尔凯姆:指出社会学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即社会事实。他提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等概念。最早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家 韦伯:开创了与实证主义社会学相对立的“理解的”社会学传统,成为理解社会学的奠基人。在方法论上韦伯提出“理想类型”的观点以及“价值中立“的主张 帕森斯:建立了机构功能理论,形成了结构功能学派 美国社会学的特点:注重应用研究,实证研究一直是美国社会学的主流 西欧国家社会学与美国社会学的差异:理论思维和批判色彩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代表 达伦多夫:社会冲突理论,对帕森斯的结构功能理论发起巨大挑战,成为当代社会学的重要流派 卢曼:系统学派 布迪厄:结构主义建构论 福柯:展示了后现代主义的观点和对现代权力观的否定 吉登斯:结构化理论:弥合行动与结构的二元对立 中国: 大同思想:我国古代关于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理想的系统化论述 康有为:讲学,提出群学 严复:翻译斯宾塞著作 社会学课程在高等学校中出现是在20世纪初。燕京大学的社会学师资比较整齐 孙本文:社会学的引进和学科化。《社会学原理》他是中国社会学发展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学取消 1978年邓小平支出社会学需要尽快补课 2、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科体系、学科特点与基本问题 研究对象:社会关系与社会行动,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 社会关系是社会的基本构成要素。社会关系与社会行动具有强烈的依存关系:社会关系以社会行动为内容,社会行动以社会关系为形式;没有社会行动的社会关系和不受社会关系知道的社会行动都是不可理解的。 社会结构与社会过程之间的关系是社会关系与社会行动的关系的宏观表现。 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结构与社会秩序,社会变迁。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学研究的最基本的问题 学科体系: 1、社会学理论:对社会构成要素、社会关系、社会行动、社会结构、社会过程、社会制度、社会变迁等问题的理论性分析 2、社会研究方法:从事科学的社会学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 3、应用社会学:将社会学理论和社会研究方法运用于某一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研究 学科特点: 1、整体性观点 2、方法和只是的综合性 3、科学性 4、应用性 5、建设性和批判性 第二章社会及其构成 1、社会的性质、类型、特点 社会的性质:社会实在论(社会唯实论)和社会唯名论 社会唯实论:社会是实在的,是客观存在的。社会是有各种规范和制度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超越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孔德和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是其代表,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将社会实在论做了具体论述 社会唯名论:认为个人和个人行动是实际存在的,个人及其行动相对于社会来说是先在的,社会只是个人行动的产物或互动的形式;对社会的认识是以对个人的认识为基础的,认识社会的目的的最终也是为了认识个人。 强调人的行动的心理方面的理论(美国的吉丁斯)和以强盗个体行动的能动性为主的韦伯的理解社会学带有社会唯名论色彩,而在符号互动论哪里社会唯名论的特征更加明显 社会的性质导致两方认为社会学的主要任务不同:唯实论:研究社会的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规范,研究这种既定的结构如何去指导塑造其成员唯名论:只有了解每一个行动者才能真正了解社会 社会的类型: 宏观社会的类型: 1、孔德: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科学阶段 2、斯宾塞: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 3、马克思: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 具体社会的类型: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以地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共同体 3、以业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社会

[整理版]韦伯:社会学基础概念

[整理版]韦伯:社会学基础概念 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提示:这种开宗明主义的、不可或缺的、然而又难免显得抽象和远离现实的给概念下定义的方法,并不要求新颖。相反,它只力求——也可以说是希望——用比较有的放矢的、比较具体的(正因如此,自然会显得也许有些学究式的)表达方式,来表述任何经验社会学在谈及同样事物时,实际上所指的是什么东西。在应用似乎是不同寻常的或新的表达方式的地方,情况也是如此。与在《罗各斯》杂志第4卷上发表的论文[1913年版第253页等。(《科学论论文集》第3版第427页等)]相比,这里用的术语非常简单,因而在很多方面要有所修改,以求尽可能做到易于理解。当然,要求无条件地大众化和要求概念应该尽最大可能严密,并不是总能一致的,而且在必要时要为后者让路。 关于“理解”一词,请参阅K?雅斯帕尔(1883-1969,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的《普通心理病理学》[亨利希?里克尔特(1863-1936,德国哲学家)的《自然科学概念形成的界限》第2版(1913年,第514-523页)中的若干见解,尤其是盖奥尔格?齐美尔(1858-1918,德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在《历史哲学的若干问题》一著中的某些观点,也在参考之列]。在方法上,正如已往常常提到过的那样,我在这里也要提一提F?戈特尔的《言词的统治》一文所描写的过程,自然,这篇论文有些晦涩难懂,而且也不是处处都把思想表达透彻;在实际内容上,我要提到的是斐迪南?滕尼斯(1855-1936,德国社会学家和哲学家)的优秀作品《共同体与社会》。此外,还应该提到鲁道夫?施塔姆勒(1856-1938,德国法哲学家)那部常常把人引入歧途的《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看经济与法律》,以及笔者发表在职《社会科学文献》第24卷[(《科学论论文集》1907年第3版的第291页等)]的论文,拙文在很多方面已经包含了下述论著的基础。在方法上,我与齐美尔(在《社会学》和《货币的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