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锥颅血肿穿刺治疗特急性硬膜下血肿

紧急锥颅血肿穿刺治疗特急性硬膜下血肿
紧急锥颅血肿穿刺治疗特急性硬膜下血肿

紧急锥颅血肿穿刺治疗特急性硬膜下血肿

目的探讨紧急锥颅血肿穿刺放血抢救特急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2月~2012年6月对36例诊断为特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先紧急锥颅,血肿穿刺放血,初步缓解颅内高压后再常规开颅清除血肿。结果36例确诊患者均先行锥颅放血,再行开颅清除血肿。伤后3个月,恢复良好4例,中残3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3例(63.89%)。结论紧急锥颅血肿穿刺放血可以极早缓解患者的颅内压,减轻血肿压迫而造成继发性脑组织及脑干伤,为常规开颅赢得时机,从而降低特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死残率。

标签:锥颅术;重度颅脑损伤;硬膜下血肿

特急性硬膜下血肿是指伤后3h内即出现脑受压症状的硬膜下血肿,其特点病情发展迅猛,一侧或者双侧瞳孔散大,生命体征不稳定,因此诊断是否及时,治疗措施是否得力,对预后关系甚大。我们自2010年2月~2012年6月对收治的特急性硬膜下血肿36例采取先紧急锥颅血肿穿刺放血再常规开颅清除血肿,获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男24例,女12例;年龄11~75岁,平均41.5岁。跌伤1例,高处坠落伤5例,摩托车伤11例,汽车撞伤19例。36例伤后均持续昏迷。伤后至急诊室时间40min~3h,平均1.9h。来院时双侧瞳孔已散大27例,一侧瞳孔散大9例,但在行头颅CT检查及完善术前准备过程中均出现双侧瞳孔散大。强力脱水后血肿对侧瞳孔有轻度回缩9例,瞳孔无反应13例。头颅CT检查结果示:单纯特急性硬膜下血肿8例,特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28例,血肿厚度1.5~4cm。来院时GC5评分3分28例,4分6例,5分2例。来院时呼吸停止1例,呼吸浅促18例,呼吸深大10例,呼吸尚平稳7例。

1.2方法本组患者均在来院后20~30min内完成头颅CT检查(或复查头颅CT)、理发(病情特危重者仅在血肿部位理发)、备血等术前准备后,根据CT 定位,病房内将血肿部位局部消毒后铺洞巾,局麻后用微创血肿穿刺针锥颅穿刺,接连插管排出大部分液态血肿,之后彻底理发备皮及其它术前准备,送手术室在全麻下行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可保留穿刺针到翻起皮瓣时。对呼吸不稳者急行气管插管,而对呼吸相对平稳者则直接快速消毒后,于血肿最厚部位做一小切口直达颅骨,快速锥颅,放出部分液态血液(硬膜下血肿则先”+”字挑开硬脑膜),再用神经剥离匙及吸引器清除部分血凝块,再按常规翻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术。

2 结果

36例确诊患者均先行锥颅放血,再行开颅清除血肿。伤后3个月,恢复良好4例,中残3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3例(63.89%)。见表1。

YL-1型针穿刺治疗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分析

YL-1型针穿刺治疗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究在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的过程中,使用YL-1型针穿 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40例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YL-1型 针穿刺治疗,针对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持续观察,并分析其临床效果,本次纳入研 究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5月到2016年6月间收治。结果:40例患者经过治疗1 次引流治疗得到恢复,患者的引流治疗时间为2.5~5.0天,经过治疗患者均顺利 恢复,且恢复良好。结论:YL-1型针穿刺治疗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分析 发现,其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情况,治疗操作相对简单,同时对于患者创伤较小,利于患者恢复,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YL-1型针;穿刺治疗;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2-0088-02 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在临床中较为多见,病情发生对于患者健康会产生 较大程度的影响,其影响表现在血肿发生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较为严 重时甚至会出现偏瘫,此时不仅威胁到患者自身,还给家庭带来一定干扰。因此 病发后及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是关键所在。本次我们针对40例亚急性、慢 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YL-1型针治疗,目的在于帮助患者及时恢复,同时为临床 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本次研究的详细情况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40例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采用YL-1型针治疗,40例患者均为我 院2014年5月到2016年6月间收治。在进行本次研究前,我们均对患者或家属 进行了研究概况的说明,入选者均为知情且同意参加本次研究者。40例患者中排 除合并意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患者,排除合并先天性肢体障碍患者,防止影响本 次治疗的客观评价。40例中女性15例、男性25例,患者从病发到接受本次治疗时间最长为78天,最短为2.0天,患者均因为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反应迟钝、肢体肌力下降、嗜睡等症状来我院进行治疗,患者年龄均值为51.35±2.12岁,患 者年龄区间为31.5~77.5岁。 1.2方法 针对40例患者均采用YL-1型针进行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脑部的CT检查, 检查过程中对患者的血肿部位进行明确,同时观察患者血肿的形状和大小,然后 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取点和备皮等工作。此后将患者摆放至合适体位后进行 麻醉干预,麻醉见效后在患者血肿部位进行0.3cm左右的切口,用YL-1型针(长 约2cm)和电钻进行连接,并从患者的血肿部位进行穿刺,穿刺需要透过患者的 颅骨,达到硬膜下血肿位置后即可,此时将穿刺针退出,和引流袋进行连接,将 患者的陈旧血液进行充分引流。对患者进行补液或脱水等治疗,以期加快脑部淤 血的流出,同时减少颅内压升高的可能[1]。引流后持续观察患者情况,如果引流 量逐渐变少且颜色变浅则说明患者情况逐渐改善,如果患者改善仍然不佳,则均 需要对其进行CT复查,此时患者的血肿阴影如果消失即可,如果仍然显示出血 肿则需要及时考虑是否进行开颅手术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引流治疗的次数,同时对其引流治疗的时间进行观察,并观察患者 经过治疗的恢复情况。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有哪些病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亚急性硬膜下血肿有哪些病因 导语: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对于很多患者来说,出现这种情况以后,千万不要忽视了这种疾病对自己身体的伤害,因为一旦出现了严重的疾发,那么会对身 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对于很多患者来说,出现这种情况以后,千万不要忽视了这种疾病对自己身体的伤害,因为一旦出现了严重的疾发,那么会对身体构成严重伤害,所以很多的人,想全面了解一下有哪些病因?为了你能全面了解,就来一起看看下面介绍。 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是指外伤后出现的硬膜下血肿,呈急性(症状在伤后3天内出现)或亚急性发病者(症状在伤后4天至3周内出现)。急性(3天内)硬脑膜下血肿发生率最高占70%,亚急性(4~21天)约占5%。两者致伤因素与出血来源基本相同,均好发于额颞顶区。临床病程发展的快慢,则据脑原发损伤的轻重、出血量及个体代偿能力的不同而异。 病因 急性和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都是由脑挫裂伤皮质血管破裂引起出血,故均属复合型硬膜下血肿,所不同者,仅是病程急缓上略有差异而已。两者致伤因素和损伤病理亦雷同:即加速性损伤所致脑挫裂伤,血肿多在同侧;而减速性损伤所引起的对冲性脑挫裂伤出血常在对侧;一侧枕部着力恒于对侧额、颞部前份发生复合型硬膜下血肿,甚至同时并发脑内血肿;枕部中线着力易致双侧额极、颞尖部血肿;当头颅侧方打击时,伤侧可引起复合型硬膜下血肿,即硬膜下脑内血肿;头颅侧方碰撞或跌伤时,同侧多为复合性硬膜下血肿或硬膜外血肿,对侧可致单纯性及/或复合型硬膜下血肿;另外,前额部遭受暴力,不论是打击还是碰撞,血肿往往都在额部,很少发生在枕部,而老年人则常引起单侧或双侧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硬膜下血肿保守治疗方法有哪些

硬膜下血肿保守治疗方法有哪些 硬膜下血肿除了手术治疗之外,也可以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采取非手术治疗的方法,但是非手术保守治疗,主要适应于神志清楚、病情稳定、生命征基本正常的患者。 1、非手术治疗:急性、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无论手术无否,均须进行及时、合理的非手术治疗,特别是急性血肿术后,尤为重要。虽有个别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可以自动消散,但为数甚少,不可存侥幸心理,事实上仅有少数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病人,如果原发脑损伤较轻,病情发展迟缓,始可采用非手术治疗。适应证为:神志清楚、病情稳定、生命征基本正常,症状逐渐减轻; 我局限性脑压迫致神经机能受损表现;CT扫描脑室、脑池无显著受压,血肿在40ml以下,中线移位不超过10mm;颅内压监护压 力在3.33~4.0kPa(25~30mmHg)以下。 2、钻孔冲洗引流术:根据CT显示血肿所在部位,行钻孔引流,若属术前来不及定位的紧急钻孔探查,则应按致伤机理及着

力点,结合病人临床表现作出定位,然后按序钻孔。若属对冲性损伤应首先在颞前部钻孔,其次额部,然后顶部;若系直接冲击伤,则先在着力部,继而于对冲部位钻孔探查。发现血肿后,应将钻孔稍加扩大,以方便冲洗和清除血肿。如为液状血肿,又无活跃性出血时,可于血肿较厚的部位再多作1~2个钻孔,然后经各孔间插管冲洗常可将血肿大部排出。此时,若颅内高压得以缓解,脑搏动良好,即可终止手术。于低位留置引流管一根,持续引流24~48小时,分层缝合头皮。小儿急性硬膜下血肿囱门未闭者可经前囱侧角穿刺反复抽吸逐渐排出,若属固态血肿则需钻孔引流或开颅清除血肿。 3、术后血肿复发的处理:无论是钻孔冲洗引流还是开颅手术切除,都有血肿复发的问题。常见的复发原因有:老年病人脑萎缩,术后脑膨起困难;血肿包膜坚厚,硬膜下腔不能闭合;血肿腔内有血凝块未能彻底清除;新鲜出血而致血肿复发。因此,须注意防范,术后宜采用头低位、卧向患侧,多饮水,不用强力脱水剂,必要时适当补充低渗液体;对包膜坚厚或有钙化者应施行开颅术予以切除;血肿腔内有固态凝血块时,或有新鲜出血时,应采用骨瓣或窗开颅,彻底清除。术后引流管高位排气,低位排液,均外接封闭式引流瓶(袋),同时经腰穿或脑室注入生理盐水;

慢性硬膜下血肿科普

慢性硬膜下血肿科普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科普:慢性硬膜下血肿在我们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老年人,因为头痛、头晕、反应迟钝等等原因来就诊,通过头颅CT或者核磁共振检查发现颅内出现了“慢性硬膜下血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是指头部外伤3周以上出现脑与硬脑膜之间的血肿,因为多数病人年龄超过50岁,且多数明确外伤也是轻伤,如偶尔被门角伤过。当追问病史时,经提示部分病人能回忆起,而部分病人由于记忆力减退已不能回忆起受伤时的情况。这与老年人自身特点有关,老年人由于腿脚不灵便,日常生活中经常有不随意的磕碰,大多数人不会在意,只有当过了一段时间感到头痛、头晕,甚至出现恶心及呕吐,到医院查头颅CT或核磁共振才发现颅内有慢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主要来源于脑皮层小血管或桥静脉损伤,硬脑膜下腔少量持续出血积聚形成,并且不断扩大,同时发生双侧血肿也不少。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上多以颅内压增高为主,表现为头痛、头晕,严重时出现恶心、呕吐以及复视,由于缺乏或忽略定位体征,加之老年人自身大都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易误诊为、颈椎病等。其次个别患者临床上以“智力和精神状态异常”为主,表现为记忆力、理解力减退,脾气变得易暴易怒或沉默寡言,精神迟钝,强哭、强笑,甚至精神失常,症状酷似老年、,导致误诊率很高。 其实慢性硬脑膜下血肿诊断很容易,关键是做个头部CT或者核磁共振,一般都能明确诊断。因此我们建议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即使是轻微头部外伤,尤其出现头痛、头晕、智力和精神状态异常、一侧肢体无力活动不灵活等情况,请及

药物保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最新研究进展

药物保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最新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8-10-15T10:42:52.37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4期作者:王东 [导读] 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未阐明,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硬膜下血肿新生包膜中的新生血管生成受损和血肿腔局部异常炎症反应在其病情转归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天津市 300052 摘要: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未阐明,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硬膜下血肿新生包膜中的新生血管生成受损和血肿腔局部异常炎症反应在其病情转归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导致包膜未成熟的“渗漏”血管形成及血肿的不断扩大。通过干预血管修复及纠正局部异常炎症状态,可能找到一条保守治疗CSDH的新方法。本综述拟分析近年来慢性硬膜下血肿发病机理,评价目前关于药物保守治疗潜在的获益人群,并依据可能的发病机理,探讨近年来出现的慢性硬膜下血肿药物保守治疗方法的变化及优劣。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药物治疗;保守治疗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疾病,总体发病率为1-13.1/10万人/每年,而老年人群中,由于脑萎缩,以及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不断增加,导致发病率显着增加(1)。通过钻孔血肿引流术清除血肿,仍然是有症状的CSDH患者主要治疗方法。尽管大部分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然而手术治疗仍面临几个缺陷,包括约10%左右的复发率,以及对于部分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严重的手术和围手术期并发症(2)。因此,除了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外,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医生试图探索CSDH的药物保守治疗方法。 1 药物保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理论依据 CSDH病理生理学的理解对于研发药物用以保守治疗CSDH至关重要。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系有一层细胞外间隙扩大的含有桥静脉的硬脑膜缘细胞,在脑萎缩患者(例如老年人,酗酒者)中,由于蛛网膜与硬脑膜分离,桥静脉被拉伸。这些伸展的静脉很容易被撕裂,导致急性出血进入虚拟硬膜下腔。CSDH的形成被假设为由桥接静脉的轻微创伤引发,其后血液慢性积累,数周后形成具有脆弱新毛细血管的血肿新膜,并通常导致进一步的微出血聚集于硬膜下腔(3)。其他影响CSDH增大的因素有:新毛细血管的脆性、纤维蛋白溶解加速、硬膜下腔高浓度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和高浓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促血管不稳定因子的表达(4,5)。与全身水平相比,血肿液中的促炎介质(IL-2受体,IL-5,6,7)和抗炎介质的水平显着更高,且促炎介质比抗炎介质的比例更高,因此,有学者认为CSDH是一种血管生成性疾病,其中局部异常炎症现象起主要作用,为一种限制性的慢性自我持续性炎症性疾病。亦有理论认为,CSDH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水平普遍低于同年龄段健康患者,且手术后复发组患者的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水平要低于未复发患者,提示血管损伤修复能力差亦可能是发病的机制之一(6)。结合近期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我们认为血肿新生包膜中的新生血管生成受损和局部异常炎症反应在CSDH的病理生理学及病情转归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导致未成熟的“渗漏”血管的形成及血肿的不断扩大。通过干预血管修复及纠正局部异常炎症状态,可能找到一条保守治疗CSDH的新方法(7)。 2 慢性硬膜下血肿药物保守治疗策略 目前,关于患者需要即刻手术亦或等待观察保守治疗的指征并不明确。通常认为,有症状的CSDH患者,钻孔引流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通过总览文献可以看出,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采用保守治疗方案的,尤其是在无症状的小型血肿患者、拒绝手术的患者或手术风险高的患者。根据本课题组前期的ATOCH研究结果(8),推荐血肿位于幕上的、依据慢性硬膜下血肿Markwalder’s Grading Scale and Glasgow Coma Scale(MGS-GCS)分级为2级(包括2级)以下患者,并且由2名主治医师判断,短时间内不会发生脑疝,无立即手术处理必要的患者,可以尝试进行药物保守治疗。 近年来文献中讨论了各种药物治疗方案,如皮质类固醇激素,甘露醇,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氨甲环酸,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和他汀类药物,但其中大部分药物应用仅基于小型观察性研究(9-11)。一些小型临床研究和个案报告描述了CSDH自发消退现象,并指出即使在患者服用抗血小板治疗,同样也可能自我吸收(12)。据Lee等报道,足够的潜在硬膜下腔是导致CSDH进展的病前状态,任何收缩大脑的力量都可能是CSDH进展的促发因素;相反,即脑膨胀,可导致血肿自发消退(13)。部分文献报道,患者不进行任何医疗干预,在动态影像学随访的前提下,观察治疗亦是一种选择。而根据我们之前的ATOCH研究(8),空白药物对照组的98例患者中,76.5%的患者可以自行血肿吸收,这是令人兴奋的结果。无奈的是,目前还没有明确的临床或影像学征象可以预示血肿是否会自发性吸收。一些作者主张,CT显示血肿体积小、且为低或等密度、脑室扩张的CSDH患者,其血肿自发消退的机会更大(14)。但是国外针对神经外科医生的两项调查显示(15,16),大部分医师仍认为手术是安全可行的首选方式,保守治疗仍很少使用,因此,更多基于循证学证据的前瞻性研究来评估保守治疗在CSDH患者中的价值和疗效是十分必要的。依据上文中阐述的血管损伤理论及异常炎症理论,选择近年出现的两类最具特点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以展示目前保守治疗CSDH的最新进展。 3、皮质类固醇激素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应用 皮质类固醇激素在CSDH研究中,主要指糖皮质激素。1974年由Bender等首先报道了皮质类固醇治疗CSDH的研究(17)。这项研究中,药物治疗的75名患者,22名治疗失败,药物治疗组未显示死亡患者,但有2例患者不良预后,而在手术组中,12例患者死亡,7例预后不良。基于这些结果,作者建议手术作为昏迷或逐渐恶化的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而皮质类固醇治疗应该应用在所有其他患者中,甚至当反应良好时,应该是唯一推荐的治疗方法。2005年一项112例CSDH患者的前瞻性研究中(9),26名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地塞米松4毫克,Qid,持续21天),69例患者钻孔引流加术后皮质类固醇,13例患者治疗单独外科引流术,4名患者既未接受手术也未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在地塞米松组中,1名患者(4%)在1个月后需要钻孔引流,手术组中复发3名患者(4%)。在未经任何治疗的组中,一半患者最终需要手术引流。地塞米松,地塞米松加手术引流组和仅手术引流组的结果和死亡率相当。未报告显着的类固醇相关并发症,并且2名类固醇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仅需要在治疗期间进行额外的胰岛素治疗以实现最佳糖尿病控制。由此作者得出结论,皮质类固醇可能是CSDH 患者有效的替代方案。2009年Delgado-López等人以回顾性研究比较皮质类固醇方案(MGS为0-2患者,地塞米松4 mg,Q8h,持续48-72小时,如果患者症状改善,剂量逐步递减)与钻孔血肿引流的手术方案(18)(MGS 3-4患者)。96%的患者使用类固醇治疗的患者效果

慢性硬膜下血肿

慢性硬膜下血肿(神经 硬膜下血肿(Subdural Hematoma) 的时间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 大多数血肿主要来源于脑皮质挫裂伤灶中的静脉和动脉受损伤出血,常常发生在外伤着 力部位以及对冲部位的颅骨骨折致脑表面的动脉或静脉破裂而形成硬膜下血肿。另一出血来 源是脑表面的桥静脉,即脑表面浅静脉回流至静脉窦处被撕裂而形成硬膜下血肿,此类血肿 多不伴有脑挫裂伤,仅为单纯性血肿,但血肿较广泛地覆盖于大脑半球表面。 血肿形成时多为新鲜血液或软血凝块,3天内逐渐变成硬凝块并与脑膜粘着,2周内凝块 逐渐液化,肉芽组织逐渐长入脑膜粘着面。 临床表现 硬膜下血肿以急性及亚急性较多见,且经常合并严重脑挫裂伤。因此常有严重意识障碍、昏迷加深或清醒后昏迷、单侧瞳孔散大和其 他脑压迫症状。并发脑疝时可出现生命机能衰竭的症状。 外科)是指颅内出血血液积聚于硬脑膜下腔、伤后三周以上出现症状者。目前对于血肿的出 血来源和发病机理尚无统一的认识。其发生率约占颅内血肿的10%,血肿常发生于额顶颞 半球凸面,积血量可达100—300毫升。临术表现以颅内压增高为主,头痛较为突出,部分 有痴呆、淡漠和智力迟钝等精神症状,少数可有偏瘫、失语和局源性癫痫等局源性脑症状。 本病表现为慢性过程,如能及时明确诊断和手术,效果满意。疗效欠佳或病死者,多因未及 时诊治、病情危重或伴有并发症者。 症状表现:

1.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婴幼儿常有惊厥、呕吐、喂饲困难,前囟膨隆和头围增大等。 2.精神障碍;痴呆、淡漠、记忆力下降、定向力障碍和智力迟钝等。 3.局源性脑症状:偏瘫、麻木、失语和局灶性癫痫等。 诊断依据: 1.常有头部轻伤或被忽略的受伤史,症状常在伤后3周以上出现。 2.慢性颅内增高症状如头痛、呕吐和视神经乳头水肿,婴幼儿出现惊厥、呕吐、前囟膨隆和头围增大,至晚期可出现脑疝。部分病人以精神症状较为突出或以局灶性脑症状为主。 3.头部X线摄片多显示慢性颅内压增高表现,少数可见血肿钙化征象。幕上血肿者,超声波检查中线波向对侧移位。脑血管造影、头部CT或核磁共振检查可显示血肿部位和范围。 4.颅骨钻孔探查发现硬脑膜下血。 5.婴幼儿患者常有急产或生产困难史。 治疗: 治疗原则1.手术治疗:颅骨钻孔闭式引流,婴幼儿可作前囟穿刺引流。2.对症支持治疗。 用药原则1.轻症病人对症处理即可。2.有精神障碍者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有癫痫表现者给予抗癫痫药物。3.颅内压增高的病人,给予脱水利尿药物降低颅内压。4.婴幼儿病人注意给予止血药物,特别是维生素K。5.病人术后给予适量抗生素预防感染的发生。6.重症病人加强支持疗法和防止并发症。 预防常识:

硬膜下血肿

硬膜下血肿 【病因病理】 1.硬膜下血肿发生在硬膜下腔,是颅内血肿中最常见,约占50%-60%,根据血肿出现症状时间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 2.大多数血肿主要来源于脑皮质挫裂伤灶中的静脉和动脉受损伤出血而致的,常常发生在外伤着力部位以及对冲部位的颅骨骨折致脑表面的动脉或静脉破裂而形成硬膜下血肿。另一出血来源是脑表面的桥静脉,即脑表面浅静脉回流至静脉窦处被撕裂而形成硬膜下血肿,此类血肿多不伴有脑挫裂伤,仅为单纯性血肿,但血肿较广泛地覆盖于大脑半球表面。 3.血肿形成时多为新鲜血液或柔软血凝块,3天内逐渐变成硬凝块并与脑膜粘着,2周内凝块逐渐液化,肉芽组织逐渐长入脑膜粘着面,逐步机化,其硬膜粘着面形成血肿外膜,蛛网膜粘着面形成血肿内膜,内外膜将血肿包裹。 【临床表现】 硬膜下血肿以急性及亚急性较多见,且经常合并严重脑挫裂伤。因此常有严重意识障碍、昏迷加深或清醒后昏迷、单侧瞳孔散大和其他脑压迫症状。并发脑疝时可出现生命机能衰竭的症状。 【影像学表现】 1.CT表现: CT检查是硬膜下血肿首选检查方法。在CT平扫上,血肿的密度直接与血红蛋白含量有关。在急性期及亚急性期,伤后血肿多呈新鲜血液或软血凝块,3天内血液凝固,血浆吸收,血红蛋白浓缩。因此,此期均有典型CT表现,主要特点是颅骨内板下出现新月形高密度影,CT值可高达70HU-80HU,体积大,也可以表现为双凸形高密度影。部分可为混杂密度影,有的可出现液-液平面,即高密度血凝块沉于血肿下部或溶血后含铁血红蛋白下沉所致。在慢性期和亚急性后期,由于血红蛋白的溶解和吸收,血肿密度随时间逐渐减低,伤后1周-2周变为等密度,伤后1个月变为低密度影。增强扫描脑表面的小血管增强而使密度血肿衬托更为清楚,4h-6h后延迟扫描,约40%患者血肿边缘出观点状或线状强化,为包膜或血肿相邻脑表面充血强化所致,从而显示血肿轮廓。无论急性期/亚急性还是慢性期的硬膜下血肿,均伴有脑挫裂伤或脑水肿,在CT片上均有占位效应。因其在CT片上仅是占位效应,表现为病变侧灰白质界限内移,脑沟消失,脑室普遍受压变形,甚至消失,中线结构向健侧移位。 2.MR表现: 硬膜下血肿的MRI信号改变,随着血肿不同时期而不同,其信号强度变化规律和硬膜外血肿相同。急性期,血肿内的红细胞内含有去氧血红蛋白,使T2缩短,T2加权像上呈低信号强度,而在T1加权像血肿的信号与脑实质信号强度相仿。在亚急性期,在T1和T2加权像上均为高信号影。早期慢性硬膜下血肿信号强度和亚急性期相仿。随着时间的推移,高铁血红蛋白继续氧化变性,一变成血红素,血红素是一种低自旋,非顺磁性的铁化合物,T1时间长于顺磁性的高铁血红蛋白,因此在T1加权像信号强度低于亚急性期,由于蛋白含量仍高,其信号强度仍高于脑脊液,在T2加权像,血肿为高信号。 下图为外伤后1小时扫描

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鉴别

硬膜外血肿与硬膜下血肿鉴别 急诊经常遇到颅脑损伤的病人,脑外伤经常伴有硬膜外血肿或硬膜下血肿,如何区分呢?看看下面的图片你就知道了! 硬膜下血肿是常见的颅内血肿之一,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三种。 硬膜下血肿与颅脑外伤有密切的关系,特别是急性和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多在伤后数 小时或数日出现临床症状。慢性硬膜下血肿常在伤后两周以上出现症状。部分病人无明显外伤史,部分病例可因剧烈咳嗽,血管本身缺陷,凝血过程障碍引起。 急性、亚急性硬膜下血肿与外伤有密切关系,常不易误诊。慢性硬膜下血肿常不能及 时诊断,贻误病情。 硬膜下血肿临床表现以颅人压增高为主,如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意识障碍等。 年龄不同的硬膜下血肿病人,其临床表现可各有特点。青壮年由于血肿的压迫,使脑 静脉回流发生障碍,引起脑水肿,产生颅高压症状。而老年患者,因脑萎缩颅人间隙相对增大,颅高压症状相对较轻。动脉硬化患者,容易出现神经及精神症状。 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常将轻微的头部外伤史遗忘,临床上仅以颅人高压增高为主,局 限性脑功能障碍出现较晚,因此,诊断常造成一定困难,易误诊为脑肿瘤。 硬膜下血肿的治疗主要是消除血肿,摘除囊壁,以利于受压脑组织复位。因此手术愈 早脑组织受压愈轻,脑功能恢复则愈快,因而,早期诊断硬膜下血肿至关重要。

硬膜外血肿发生于硬膜外腔内,颅骨和硬脑膜之间。约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30~40%左右,主要以急性发生为主,占86%左右,有时并发其他类型血肿。一般发生在着力点及其附近,经常伴有骨折。常见于青壮年,﹥60岁或﹤2岁的人群发生率较低。由于骨折损伤脑膜中动脉引致硬膜外血肿占3/4,其次是损伤静脉窦、板障静脉、导静脉而导致血肿。因此可根据骨折线通过脑膜血管和静脉窦的部位来判断血肿部位。故此,硬膜外血肿最好发部位为颞顶区,其次为额顶矢状窦旁,可单侧或双侧,多为单发,多发者少见。 一般常有明显外伤病史,伴有颅骨骨折损伤血管而出血,尤其是动脉性出血,因此病程多为急性或亚急性,慢性极少,故伤后昏迷较深,持续时间较长。有明显颅内压增高改变和生命体征表现,如头痛、恶心、呕吐,呼吸、脉搏缓慢,血压升高。同时,神经系统定位征一般较明显,如出现中枢性面瘫、失语、肢体瘫痪等,如不及时清除血肿,会出现脑部症状、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等,严重危及病者生命。 一般常有明显外伤病史,伴有颅骨骨折损伤血管而出血,尤其是动脉性出血,因此病程多为急性或亚急性,慢性极少,故伤后昏迷较深,持续时间较长。有明显颅内压增高改变和生命体征表现,如头痛、恶心、呕吐,呼吸、脉搏缓慢,血压升高。同时,神经系统定位征一般较明显,如出现中枢性面瘫、失语、肢体瘫痪等,如不及时清除血肿,会出现脑部症状、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等,严重危及病者生命。

高龄患者急性硬膜下血肿治疗策略

高龄患者急性硬膜下血肿治疗策略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急性硬膜下血肿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高龄患者急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意识状态、颅脑CT分别采用3种不同手术方式,包括开标准大骨瓣清除血肿、行小骨瓣清除血肿、钻孔引流术。结果良好29例,轻残10例,重残7例,植物状态4例,死亡12例。结论根据患者的意识、中线结构的移位程度不同及脑干周围池是否受压,分别采用不同术式,是治疗高龄患者急性硬膜下血肿较恰当的治疗方法。 高龄患者脑外伤后导致急性硬膜下血肿,在临床上较常见,占颅脑损伤的66.7%[1],死亡率高,有文献报道达52.0%~75.0%[2]。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7月-2011年10月共治疗的70岁以上高龄患者急性硬膜下血肿62例,均为外伤后72 h内CT检查为急性硬膜下血肿,根据患者的意识状态、CT或MR影像表现,采取不同的手术治疗策略,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男43例,女19例;70~80岁39例,81~85岁13例,86~90岁8例,91岁以上2例,平均(78.5±5)岁。均有外伤史,其中车祸伤36例,坠落伤10例,摔伤8例,被人打伤4例,原因不明4例。均为受伤后72 h内入院,其中53例受伤后6 h内入院。入院时查体情况:GCS评分8分以下21例,9~12分22例,13~15分19例。瞳孔一侧散大19例,双侧散大1例,肢体瘫痪24例。颅脑CT:均为额颞顶硬膜下血肿,伴有明显脑挫裂伤者31例,单纯性硬膜下血肿27例。血肿量(用多田式公式计算):12例30~40 ml;12例41~50 ml;17例51~60 ml;10例61~70 ml;11例大于71 ml,平均(55±5) ml。该组患者既往有高血压者38例,糖尿病15例,冠心病43例,慢性阻塞性肺病16例,腔隙性脑梗死36例,陈旧心肌梗死18例。 1.2手术方法分为3种:(1)72 h内有意识障碍、中线移位大于1 cm、环池消失者,急症手术清除血肿,伴或不伴去骨瓣减压术20例;(2)对伤后至72 h一直清醒、中线小于1 cm、环池存在者,给予保守治疗,在保守治疗期间头疼难忍,或出现意识障碍,或出现肢体活動障碍者,行小骨瓣开颅清除血肿24例;(3)保守治疗超过15 d行钻孔引流术,血肿腔内应用或不应用尿激酶18例。 1.3GOS预后评分1分为死亡,2分为植物状态,3分为严重残疾,4分为轻度残疾,5分为恢复良好。 2结果 良好29例,轻残10例,重残7例,植物状态4例,死亡12例。 3讨论

急性和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和临床治疗

急性和亚急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和临床治疗【关键词】急性和亚急性硬膜下血肿诊断临床治疗 外伤后由于出血来源的不同又分为复合型硬脑膜下血肿与单纯型硬脑膜下血肿。前者系因脑挫裂伤、脑皮质动静脉出血,血液集聚在硬脑膜与脑皮层之间,病情发展较快,可呈急性或亚急性表现。有时硬膜下血肿与脑内血肿相融合,颅内压急剧增高,数小时内即形成脑疝,多呈特急性表现,预后极差;单纯硬膜下血肿系桥静脉断裂所致,出血较缓,血液集聚在硬脑膜与蛛网膜之间,病程发展常呈慢性,脑原发伤较轻,预后亦较好。 【临床表现】 急性和亚急性硬膜下血肿大部分病人,就诊时GCS评分小于等于8分。较少病人就诊前有“中间清醒期”,但这些并不是与预后密切相关的结论性因素。另外,30%~55%的病人在就诊时或术前有瞳孔异常改变。伴有脑挫裂伤病人伤后即有相应局灶体征。并发脑疝时可出现生命机能衰竭的症状。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病人有明确头部外伤史,有颅内压增高表现,如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意识障碍等,伴或不伴神经系统局灶体征,CT扫描发现颅骨内板下出现新月形高或等密度影,即可诊断硬膜下血肿。 2.鉴别诊断 急性硬膜下血肿和亚急性硬膜下血肿需与急性硬膜外血肿鉴别诊

断:详见急性硬膜外血肿章节。 【治疗】 1.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 ①不管病人的GCS评分,硬膜下血肿厚度超过10mm,或中线移位超过5mm的病人,都需要手术清除血肿; ②所有GCS评分小于9分的病人都应行颅内压监测; ③对于最大厚度小于10mm,中线移位小于5mm的昏迷的硬膜下血肿病人(GCS小于9分),如果受伤时与医院就诊时的GCS评分下降2分以上,也应手术治疗。 (2)手术时机:有手术指征的病人都应尽快手术治疗。 (3)手术方法:硬膜下血肿清除有多种方法,手术方法的选择受到术者的经验、习惯以及当地设备条件的影响。有些创伤中心对硬膜下血肿全部去骨瓣减压,而另外一些仅仅清除血肿,骨瓣复位。大多数报道都认为应根据临床表现、影像资料、手术入路而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法。 常用方法如下: 钻孔冲洗引流术:多用于急诊脑疝病人,病人病情危重,时间不允许行开颅手术,或病人基础状态较差,不能承受开颅手术。根据CT 显示血肿所在部位,行钻孔引流,或按致伤机理及着力点,结合病人临床表现作出定位,然后按序钻孔。小儿急性硬膜下血肿囟门未闭者可经前囟侧角穿刺反复抽吸逐渐排出,若属固态血肿则需钻孔引流或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和硬膜下血肿的诊治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和硬膜下血肿的诊治 发表时间:2011-08-16T08:33:58.247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11期供稿作者:尹振宇黄海峰宋晋刚崔易坤[导读]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和硬膜下血肿在临床很少见,其中硬膜下血肿更罕见。尹振宇黄海峰宋晋刚崔易坤(四川省绵阳市中心医院 621000)【中图分类号】R651.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1-0037-02 自发性脊髓硬膜外和硬膜下血肿在临床很少见,其中硬膜下血肿更罕见。自2004~2009年我院收治硬膜外和硬膜下血肿6例,其中硬膜下血肿1例未手术,由MRI证实,余皆经MRI及手术证实。现回顾分析本组的诊断和治疗,并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硬膜外血肿5例,硬膜下血肿1例,男女各3例,年龄14~68岁。发病至入院时间2小时~3天,患者均在静息或轻微活动后发病,发病前均无感染或服药史,1例血管畸形患者发病前6小时有大量饮酒史,1例68岁患者有长期高血压病史 1.2 结果 5例硬膜外血肿均行手术治疗,手术距发病时间14小时~3天。手术均在全麻下进行,3例行半椎板切除血肿清除,2例行全椎板切除血肿清除。发病原因1例为血友病,1例为肿瘤出血,2例为血管畸形,1例考虑为高血压血管硬化所致出血。术后给予神经营养,康复理疗治疗,随访6~24月,平均15月,4例有感觉、运动恢复。1例硬膜下血肿未手术自动出院12月后随访无感觉、运动恢复。 2 讨论 椎管内出血原因很多,既往将无明确发病原因者分别称为自发性脊髓硬膜外血肿和自发性脊髓硬膜下血肿,但实际上常有一定发病原因,赵沃华等[1]报道3例2例合并血管畸形,我们将非外伤、手术、穿刺等创伤原因引起者称之为自发性椎管内出血。 2.1 自发性椎管内出血原因及部位 有报道指出椎管内自发性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血管畸形,少部分与血友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脊髓空洞症、蛛网膜炎和肿瘤有关[2,3]。本组5例病因明确,其中2例为血管畸形,1例血友病,1例椎板尤文氏肉瘤,1例高血压,支持上述观点。由于老年人高血压血管硬化发生率高,故老年患者病因多为高血压,而中青年及儿童以血管畸形和血友病较常见。本组血友病患者术后3天出现切口血肿再次手术清除血肿,治疗血友病痊愈;高血压患者术后2月出现左大腿不明原因出血给予局部穿刺抽吸、加压包扎1月后血肿完全吸收。自发性椎管内出血发病部位以颈胸部及胸腰部最常见,约占77%[4]。血肿常位于椎管后方或后外方,这与椎管内的特殊解剖结构有关。脊髓硬膜外间隙主要位于椎管后及外侧,腹侧硬膜与椎体粘连紧密,相对活动少,不易形成血肿。本组6例均位于椎管内后及外侧,与刘春祥等[5]报道相符。 2.2 临床表现 表现为突发性的颈肩或胸背疼痛,血肿位于腰椎管内者出现腰部疼痛,程度剧烈,发病越急者症状越重,数分钟至几小时内出现肢体感觉、运动障碍及大小便障碍,神经根放射性疼痛也极为常见[6]。本组均有局部疼痛,5例有神经根放射性疼痛。 2.3 诊断 凡急性发作截瘫或四肢瘫患者均应想到该病可能,如有剧烈颈肩、胸背疼痛或神经根放射性疼痛者更应高度怀疑此病。确诊首选MRI,MRI能准确地显示血肿的部位和大小。MRI显示自发性硬膜外血肿多较局限,呈梭形或凸镜形,血肿内缘光滑锐利,T1加权像表现为等或稍高或混杂信号T2加权像上表现为稍高或较高信号像;硬膜下血肿因腔内张力相对较低,血肿不易局限,范围较光,内缘不光滑,信号常不均匀,主要是常因蛛网膜破裂进入血肿混合所致[6]。本病临床上应与急性脊髓炎、椎管内脓肿、椎管内结核性肉芽肿、脊髓前动脉综合症、Leigh等相鉴别。 2.4 治疗及预后 及时手术是该病唯一有效治疗方法,目的是去除血肿以解除脊髓压迫。手术方式有半椎板及全椎板切除,其中全椎板切除对脊柱稳定性影响较大,如技术许可半椎板切除较适宜,特别是病变位于颈腰椎更应重视该问题。关于手术的时限目前尚有争议,有的学者认为只有在症状出现后12小时内手术清除血肿,才能获得良好的神经功能恢复[7],而有的学者认为神经功能恢复主要与手术前神经功能受损情况有关。一般来讲,术前呈完全性截瘫的患者必须尽早手术才能获得一定恢复,而神经功能部分受损的患者可以耐受相对较长的压迫时间。本组2例术前部分瘫痪患者获得满意的神经功能恢复,而3例完全瘫痪患者发病14小时手术者获得部分感觉、运动功能恢复(能扶拐行走),18小时手术者只有部分感觉恢复,3天手术者没有任何神经功能恢复,支持上述观点。虽然由于各种原因我们没有12小时内手术的患者,但结合文献和我们的资料可以推断12小时内手术患者应该获得比较满意的神经功能恢复。要提高该病的治疗效果关键是广大骨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医务人员对该病应有一定认识,知道急性期该病应作为真正的急救病人来处理,有条件的情况下即使夜间也应联系MRI检查,作到尽早诊断,及时手术,才能有效的防止永久性的神经功能丧失。参考文献 [1]赵沃华,赵洪洋,朱贤立,等.急性自发性椎管内出血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04,21(6):266-267. [2]施增儒,陶晓峰,刘和平,脊髓血管畸形磁共振成像研究(附15例报道).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28,466-468. [3]Kulkarni MV, Narayana PA, McArdle CB, et al, Cervical spine MR imaging using multislice gradient echo imaging: comparison with cardiac gated spin echo. Magn Reson Imaging, 1988, 6: 517-525. [4]Groen RJ, van Alphen HA. Operative treatment of spontaneous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s: a study of the factors determining postoperative outcome. Neurosurgery, 1996, 39: 494-508. [5]刘春祥,申长虹,杨树源.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的诊断与治疗, 中华外科杂志, 2001,39: 611-613. [6]辛志强,靳安民.自发性脊髓硬膜外和硬膜下血肿,中华骨科杂志,2003,11:675-678. [7]Alexiadou-Rudolf C, Ernestus RI, Nanassis K, et al. Acute nontraumatic spinal epidural hematomas: an important differential diagnosis in spinal emergencies, Spine,1998, 23: 1810-1813.

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分析

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2-12-28T09:13:28.0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39期供稿作者:曹彦杰崔春艳周瑞华[导读] 通过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 曹彦杰崔春艳周瑞华 (包头市第八医院 014010)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资料分析总结脑外伤所致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以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62例脑外伤致硬膜下血肿患者,所有患者根据病情特点进行不同的手术方式,出院6个月后进行随访,从手术的治疗效果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进行评估。结果 62例患者6例死亡,56例存活,存活率为90.32%。结论脑外伤所致的硬膜下血肿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制定不同的手术方式,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切忌一刀切。 【关键词】脑外伤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 硬膜外血肿是脑外伤中较常见的疾病,发病后如没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很有可能威胁患者的生命以及预后的治疗。现将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62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以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62例脑外伤致硬膜外血肿的患者,其中男40例,女22例;年龄23~67岁,平均40.6岁;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5~23 h,平均9.8 h;患者33例因车祸导致脑外伤,21例高空坠落导致脑外伤,6例因跌倒导致脑外伤,2例钝器打击导致脑外伤。辅助检查:62例患者进行头部CT检查后结果显示硬膜下血肿的分布位置颞顶部20例,额部17例,枕部14例,颞底部11例。通过多田公式计算出血量,出血量小于20 ml的患者共有23例,>40 ml的患者共有6例,其余33例患者出血量在20~40 ml之间。其中19例患者的中线结构<1 cm,5例患者>1 cm。且全部患者均确诊为硬膜下血肿。 1.2 手术治疗:62例脑外伤硬膜下血肿的患者根据病情的程度不同,我们在用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术前准备:全部患者均进行头部备皮,手术区域常规消毒,使用1%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部头皮麻醉。通过CT明确患者的血肿位置,以血肿的中心位置确定为手术的中心点。①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62例患者有6例患者硬膜下血肿超过40 ml的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CT显示血肿部位位于幕上,符合条件的患者采取开瓣血肿清除术。手术过程中,若患者颅内压突发性增高,可以通过扩大骨窗、去除骨瓣来降低硬脑膜的压力。去除骨瓣后,修补钛网;②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于幕下和(或)幕上血肿>40 ml者进行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常规开颅,将硬脑膜及皮质瓣形切开,暴露血肿部位进行清除,手术处理方法同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③钻孔引流:对于血肿量在30 ml左右的患者,根据术前CT定位血肿分布及大小进行穿刺,首次将约2/3的血肿量吸除,放置引流管持续引流,术后血肿腔内注入2万U尿激酶,逐步抽吸,清除残余血肿,且动态进行头颅CT检查,血肿<5 ml即可拔管[1];④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于血肿量<30 ml者,根据术前定位,在颞部耳前作一3~4 cm切口,暴露颅骨并进行钻孔后扩大形成约3 cm×3 cm大小骨窗,瓣形切开硬脑膜,吸除>80%的血肿。 1.3 评价标准:手术后使用(Gtasgow coma Scale)作为评估依据,通过睁眼反射、语言反应、运动反应进行评分,评分结果分为痊愈、轻残、中残、重残以及植物生存和死亡。 2 结果 62例患者6例死亡,56例存活,存活率为90.32%。随访其余56例存活患者,在出院后的6个月进行随访,详见表1。 表1 治疗结果 3 讨论 脑外伤导致的硬膜外血肿是临床上常见的外伤之一,临床上对于出血量少的患者主张采用保守治疗,但当患者血肿部位变化较快时,保守治疗很可能延误患者的病情,导致其他病变而引起脑组织损伤。在治疗方法上要及时清除颅内血肿,止住出血。手术治疗的方法在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得到临床医师的肯定,其手术治疗的效果明显、疗效好,通过手术能快速有效的止住出血,清理血肿。但血肿位置以及出血量的不同,手术的方法也有所不同。①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此方法在清除血肿方式上较为传统也是清除血肿效果最好的方式。可以进行硬膜下探查,更准确地发现血肿部位以及血肿清除情况。适用于出血量在40 ml以上的患者;②骨窗开颅术血肿清除术:此方法是当今在治疗硬膜下血肿上应用最多的手术方法,且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的优越性就更为突出。其手术方法与传统的手术方式相似,但在疗效上要高于传统的手术方式,但在手术时间上应进一步改善;③钻孔引流术:此种手术方式多应用于身体状况较差,不利于进行开颅手术的患者。手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等特点。但在清除血肿的效果上来看,并不如其他两种手术方式。清除过程要进行多次引流,引流过程中容易出现在出血,而且出血难以得到有效的控制。故可应用与出血量小,病情稳定的患者中。 综上所述,脑外伤导致的硬膜下血肿是当今脑外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类血肿,但在治疗上,开颅手术创伤大,疾病变化发展速度快,手术难度大,患者的治愈率较低,这就需要临床医师在治疗上需求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通过本文可以看出,在治疗脑外伤导致硬膜下血肿患者时,手术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制定相应的手术方法,临床医师应扎实、灵活掌握各种手术的手术方式以及手术适应证,以提高手术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参考文献 [1] 裔德超,易泽洪,黄亮.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50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8,5(3):88.

紧急锥颅血肿穿刺治疗特急性硬膜下血肿

紧急锥颅血肿穿刺治疗特急性硬膜下血肿 目的探讨紧急锥颅血肿穿刺放血抢救特急性硬膜下血肿的疗效。方法自2010年2月~2012年6月对36例诊断为特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先紧急锥颅,血肿穿刺放血,初步缓解颅内高压后再常规开颅清除血肿。结果36例确诊患者均先行锥颅放血,再行开颅清除血肿。伤后3个月,恢复良好4例,中残3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3例(63.89%)。结论紧急锥颅血肿穿刺放血可以极早缓解患者的颅内压,减轻血肿压迫而造成继发性脑组织及脑干伤,为常规开颅赢得时机,从而降低特急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死残率。 标签:锥颅术;重度颅脑损伤;硬膜下血肿 特急性硬膜下血肿是指伤后3h内即出现脑受压症状的硬膜下血肿,其特点病情发展迅猛,一侧或者双侧瞳孔散大,生命体征不稳定,因此诊断是否及时,治疗措施是否得力,对预后关系甚大。我们自2010年2月~2012年6月对收治的特急性硬膜下血肿36例采取先紧急锥颅血肿穿刺放血再常规开颅清除血肿,获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男24例,女12例;年龄11~75岁,平均41.5岁。跌伤1例,高处坠落伤5例,摩托车伤11例,汽车撞伤19例。36例伤后均持续昏迷。伤后至急诊室时间40min~3h,平均1.9h。来院时双侧瞳孔已散大27例,一侧瞳孔散大9例,但在行头颅CT检查及完善术前准备过程中均出现双侧瞳孔散大。强力脱水后血肿对侧瞳孔有轻度回缩9例,瞳孔无反应13例。头颅CT检查结果示:单纯特急性硬膜下血肿8例,特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脑挫裂伤28例,血肿厚度1.5~4cm。来院时GC5评分3分28例,4分6例,5分2例。来院时呼吸停止1例,呼吸浅促18例,呼吸深大10例,呼吸尚平稳7例。 1.2方法本组患者均在来院后20~30min内完成头颅CT检查(或复查头颅CT)、理发(病情特危重者仅在血肿部位理发)、备血等术前准备后,根据CT 定位,病房内将血肿部位局部消毒后铺洞巾,局麻后用微创血肿穿刺针锥颅穿刺,接连插管排出大部分液态血肿,之后彻底理发备皮及其它术前准备,送手术室在全麻下行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术中可保留穿刺针到翻起皮瓣时。对呼吸不稳者急行气管插管,而对呼吸相对平稳者则直接快速消毒后,于血肿最厚部位做一小切口直达颅骨,快速锥颅,放出部分液态血液(硬膜下血肿则先”+”字挑开硬脑膜),再用神经剥离匙及吸引器清除部分血凝块,再按常规翻骨瓣开颅,清除血肿,去骨瓣减压术。 2 结果 36例确诊患者均先行锥颅放血,再行开颅清除血肿。伤后3个月,恢复良好4例,中残3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3例(63.89%)。见表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