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的社会根源与灾害社会工作

灾难的社会根源与灾害社会工作
灾难的社会根源与灾害社会工作

灾难的社会根源与灾害社会工作

张和清(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2012-9-5 14:53:42 来源:《开放时代》

内容提要:半个世纪以来,以资本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主流的全球化发展方向。具体到中国,工业化、都市化、消费主义等单方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不仅造成许多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不可持续发展,更造成许多灾区灾难的恶性循环。而主流灾害社会工作是方法为本、问题为本、割裂的、修修补补的社会工作实务,既不能回应灾难的恶性循环,也无法满足社区民众可持续生活的需求。为了揭示灾难的社会政治根源,超越灾难的恶性循环,突破专业实践的两难困境,本文提出三种可能的改变途径和策略:一是透过话语(知识)生产推动社会变革。二是持守社区为本的灾害社会工作实践。这是推动人与社会结构系统性改变的途径,是整合的社会工作策略。三是通过“改变人”从而改变社会。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最终目标是使社区民众通向能力建设的自助与互助。

关键词:社会工作;灾害社会根源

2008年“5·12”汶川地震以来,中国似乎进入了公共灾害频发期。三年间有太多的灾难袭击国人: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余波未尽,青海玉树便遭遇强震,期间西南干旱持续大半年,去年夏秋甘肃舟曲、四川映秀、广东茂名等地接连遭遇特大泥石流侵害,去冬今春南方凝冻与北方干旱又使国人祸不单行,最近东日本大地震海啸引发全球核危机……中国连续三个“国殇日”和日本核爆的长鸣警钟,促使中国乃至全球社会科学界不得不深刻反省学科的社会责任。

笔者既参与了汶川灾后重建,又扎根云南干旱山区从事农村社会工作,还亲

赴青海玉树和广东茂名调研社工介入灾后重建,作为这些大灾难的见证者和灾后重建的社工学人,有责任立足亲身经验深刻反思灾难的社会政治根源与灾害社会工作。

一、灾难的社会政治根源

凡是进入灾区的人都有深刻的体会:“灾难既是天灾,也是人祸。”面对突如其来的强震,豆腐渣工程里的普通百姓是何等的脆弱;面对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久旱的村民“近水解不了近渴”,只能望水兴叹;面对“紫金矿业”尾矿溃坝,河流下游的民众突遭灭顶之灾……许多人感叹:人祸猛于虎!记得2008年5至8月间在四川灾区听得最多的说法是:“必须通过地质灾害和环境评估才能重建家园”。但印象中从9月份开始各地民房已经无序开建,当“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完成”变成地方政府的共识后,新城新村建设便如火如荼地展开,此时几乎没有人再谈论灾害评估和灾害预防了。如此“大跃进”的一个直接后果是2010年盛夏花费数亿元建成的震中新城(部分)因泥石流和岷江改道而被浸泡在洪水中。众所周知,2009年夏秋至2010年春夏,西南地区的持续干旱对老百姓所造成的危害,既与老天爷不下雨有关,也与地方政府“大兴水电,失修水利”有关。一个极端的例子是我们所在村庄有的水利设施竟然是民国时期的“滚水坝”,看着它还在“抱病工作”,我们感到心情非常沉重。甘肃舟曲的泥石流灾害也与森林滥砍滥伐、过度修建水坝发电、挡泥坝常年失修、预警机制缺失等有关。①

下面笔者以三个典型案例进一步揭示上述“天灾人祸”背后深层次的社会政治根源。

(一)灾区民众心理“恐惧”的社会政治根源

众所周知,震后灾区民众普遍的心理反应是“恐惧”,对于这种深层次的精神症状,心理学可能解释为“创伤后压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而批判社会学则侧重于探究精神苦痛的社会根源。美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和人类学家凯博文(2008:169-170)对现代中国的抑郁、神经衰弱和病痛进行深度个案研究后得出如下结论:

人类苦痛的社会根源正是权力的地方场景,它导致了资源分配是不平等的,大规模的社会政治、经济和生态力量的影响的传递也是不公平的,把特定的人群置于最大的社会压力之下。微观背景可能体现为糟糕的婚姻关系,妻子的自尊遭到文化规范维系的夫妻交流系统和关系不睦的系统性破坏,或者体现为一种与上级之间的压迫性关系,具体表现为权威与服从之间的等级化的结构辩证法和特定个体之间的冲突,或者体现在学校和其他异化社区中的冲突情景,个体自我饱受攻击。有时宏观的社会根源因素对地方场景产生影响很小;但在其他时候,比如“文化大革命”,这种影响就可能是决定性的。

根据笔者的观察,凯博文的研究结论基本上适用于深层解读“5·12”震后灾区民众“恐惧”的心理反应。如下图1所示,一方面,灾区民众深层的恐惧感源于“天灾”和“人祸”的双重作用力,这就是凯博文所谓的宏观社会政治根源对地方场景的影响;与此同时,震后一些灾区地方政府治理危机(干群关系冲突等)和资源分配不公平等地方场景形塑了普遍紧张的社区政治氛围,从而加剧了个人的心理压力和恐惧感,这就是凯博文所谓权力的地方场景。

(二)灾难的恶性循环

2010年9月21日广东省茂名市部分山区遭遇台风暴雨袭击,致使许多乡镇遭受重创。灾后第九天笔者有幸奔赴两个重灾区调研灾情并参与创建社会工作站。当我们进入灾情最严重的一个行政村(以下简称“S村”)时,被眼前的“灭顶之灾”震惊了:河谷两岸的房屋几乎被冲刷干净,大片农田和许多残存的房基被黑色的泥沙和石块覆盖,废墟上除了零星地点缀着摩托车、冰箱、电视机的碎片,还残存着被褥、衣服、拖鞋等生活用品和几根扭曲断裂的发电机铁管。当我们走到河流上游的临时棚屋时,许多人围过来,一位情绪激动的中年男子说:“台风雨到我们这里只有几百毫升,你看看山上都是绿绿的(指着远处群山),我们这里是人祸啊,是上面的水坝垮了,把我们村给冲了。”“为什么冲刷下来的泥沙是黑色的呢?”我询问众人。“水是从上游几十公里的紫金矿业冲下来的,那个尾矿溃坝把我们的水坝冲毁了,害得我们家破人亡。”村民答道。

后来,我们到了另一个行政村(事发点,以下简称“D村”)时,更被眼前的情景所震撼。许多废墟上悬挂着“紫金矿业,还我家园。坚决揪出事故背后的腐败”等标语口号,一名老人悲愤地说:“这次溃坝不仅是天灾,更是人祸啊!”溃坝几乎使这个村没顶。村民们指着远处的坝址激愤地说:“紫金矿业尾矿坝是豆腐渣工程,修坝就是用大石块和矿砂一层一层堆起来,水泥都没有。每天上千方尾矿砂堆在那里,一场暴雨就把我们淹没了。”

原来罪魁祸首是紫金矿业。2010年9月20日,超强台风“凡亚比”持续肆虐,茂名市许多地方出现特大暴雨。9月21日早晨,坐落在茂名市D村800米外山坳中的紫金银岩锡矿尾库水量暴涨,汹涌的洪水裹挟着泥石流,冲垮了尾库坝,导致尾库坝下端的D村、S村遭遇没顶之灾——D村死亡5人、S村死亡17人。灾后核定,两村全倒户达523户、受损户达815户。②一瞬间,小康村变成了生态难民村(见图2)。

震中汶川的H村也是灾难恶性循环的典型案例。位于岷江边的H村曾经是土地肥沃、山场宽广的丰饶山村,但新千年以来,H村不断遭受“天灾”和“人祸”的双重困扰。2004年随着岷江紫坪铺大坝蓄水,H村大量优质农田被淹没,村民只能上山依靠在零星的山地种植经济作物为生。2008年汶川地震时因为水坝蓄水破坏地质结构,H村成为全镇泥石流滑坡最严重的地方,民房和山地几乎损失殆尽。后来几经波折H村人被迫原地重建。2010年“5·12”两周年时,凭借自力更生、生产自救的精神,H村成为全镇最快恢复家园和生产的村庄。但祸不单行,最近当笔者重访H村时,村民们却遭受着新的困扰。在一家刚建好的羌式“洋楼”上,村干部指着紫坪铺水库边一座巨大的矿厂对笔者说:“地震时矿厂刚建好,没生产就垮了,首长一句话——‘一定要恢复生产’——军队马上恢复生产。原来一万吨(产量),现在是五万吨。每天工厂粉子(粉尘)飘过来,家里到处一层灰。去年我们村猕猴桃、包谷长得好啊,但今年树只开花不结果,庄稼也没有收成,老人娃儿病多。但不住这住哪儿哟!”

最近的东日本大地震也是人类史上最严重的生态灾难之一,由地震海啸引发的一系列灾难恶性循环,导致全球性恐慌:地震海啸引发核爆、核污染,人们因此流离失所、惊恐万状。

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海洋生物学家、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先驱卡森(2008)在其名著《寂静的春天》中,就运用大量丰富而鲜活的案例展示了人类的发展计划是如何将生命之网撕裂,从而危及自身生存、形成灾难恶性循环的:

这个计划(消灭鼠尾草的计划)只顾达到眼前的目的,其结果显然是使整个密切联系着的生命结构被撕裂,羚羊和松鸡将随同鼠尾草一起绝迹,鹿儿也将受

到迫害;由于依赖土地的野生生物的毁灭,土地将变得更加贫瘠。甚至人工饲养的牲畜也将遭难:夏天的青草不够多,在缺少鼠尾草、耐寒灌木和其他野生植物的平原上,绵羊在冬季风雪中只好挨饿……(2008:67)

卡森(2008)在书的扉页写道:“谨以本书呈现给声明‘人类已经失去预见和自制能力,人类自身将摧毁地球并随之而灭亡’之论的艾伯特·施伟策。”

毫无疑问,时至今日,卡森的警世恒言并没有引起世人的反思和警觉。相反,半个世纪以来,以资本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潘毅,2011)已经成为主流的全球化发展方向。凭借都市化、工业化、消费主导的发展模式,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根据我们的个案研究(张和清、杨锡聪、古学斌,2008),这种单方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不仅造成许多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不可持续发展的恶性循环,更造成灾难的恶性循环,导致脆弱的现代生活(陈映芳,2011)。

由此可见,天灾、人祸肆虐导致现代生活的脆弱性,是“唇亡齿寒”的结果。在卡森看来,人与自然的生命之网原本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一方面人类道法自然(或顺其自然),另一方面大自然滋养人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但当人类发展计划将生命之网撕裂时,就会“唇亡齿寒”——“人祸”加剧了自然灾害的危害性,更加剧了现代生活的脆弱性。在“天灾”、“人祸”面前,人的无力感和易受伤害性尤其突出,这就是灾难的恶性循环。

(三)社会工作专业实践的困境

从2008年6月24日广州社工扎根映秀至今,我们实现了“与灾区民众同行

三年”的最初诺言。三年中我们既深层思考了灾害的社会政治根源,也深刻反思了专业实践的局限性。

近三年来国内灾害社会工作的研究成果表明(民政部社会工作司,2011;张和清、裴谕新等,2011a),深受主流社会工作专业模式的影响,灾害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模式基本上是功能主义取向的、方法为本的、修修补补的社会实践。灾害社会工作要么被简化为三大方法(方法为本),要么被神化为无所不能(解决问题)。当问及何为灾害社会工作时,不是割裂地强调透过个案、家庭、小组、社区工作方法解决社会问题、恢复社会功能、维护社会稳定,就是认为社会工作是化解社会矛盾的灵丹妙药,似乎“社会工作方法是个筐,什么问题都能往里装”。

如此割裂的社会工作实践,不仅无法践行社会工作原初的精神(公平正义、以人为本、助人自助),被人诟病为“堕落的天使”(Specht & Courtney, 1994),而且实践的结果很容易变成:强化社区民众的依赖性,弱化受助者的能力,增强社工的无力感。甚至我们提供的服务根本就不是民众所需要的。

实践证明,社工如果对自己的行动没有足够的反省,实践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如前所述,社工如果忽视灾区民众“恐惧”的社会政治根源,而一味地开展个案辅导,一定会遭遇“防火、防盗、防心理辅导”的尴尬处境;社工如果不是致力于根除灾难的恶性循环,致力于倡导可持续发展,而是一味地开小组举办社区活动,一定会被民众误以为“社工就是做游戏的”;面对持续的干旱,社工如果忽视民众最迫切的生计需求,除了向民众送矿泉水之外似乎没有任何社会学的想象力。

二、改变的途径与策略:灾害社会工作再思

如何根治“恐惧”的社会政治根源?如何超越灾难的恶性循环?如何突破专业实践的两难困境?“5·12”以来,许多国内外学者都致力于这些全球性难题及其出路的探索,一些学者将自己的研究视角指向灾难的社会政治根源。中国台湾学者李丁赞(2010)指出:

近年来,社会各种灾难频传。以台湾来说,先后就有金融危机、H1N1流感、八八水灾等大型灾难发生,而且,一个灾难可能又引发另一个灾难,如水灾可能引发政治风暴等。灾难似乎逐渐变成人类生活的常态,我们正进入“灾难社会”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把灾后重建只看成简单的恢复过去,一定会陷入“重建—破坏”的无限循环中,无法走出灾难社会的魔咒。因此,本文主张,灾难社会的重建,必须从结构面整顿,把那些所有让灾难发生的结构根源彻底解除,才能慢慢缓和灾难的发生,让社会恢复正常,而这个结构性的病根就是“土地商品化”。

笔者所在的团队坚守汶川灾区从事三年灾害社会工作。下面笔者根据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提出中国社会工作应对灾难恶性循环的几种可能的途径与策略。

(一)话语(知识)生产本身就是推动社会变革(transformation)

发展主义作为一套主流话语体系,“一个重要信念,便是认为经济增长比不增长好,快速增长又比缓慢增长好。这种将‘发展’等同‘经济增长’,再将经济增长等同美好生活的信念,本是特定的历史产物,但却被看作为普泛的真理,支撑着整套发展主义的话语,将丰富多元的人类需求和自然生态,约化成单一的

向度,仅以经济指标来衡量”(许宝强,2001:2)。众所周知,当发展主义成为霸权统识的话语体系时,当经济指标成为唯一衡量社会发展的标准时,“灾难社会政治根源”的话语体系便失语了。因此,笔者认为,要“走出灾难的社会魔咒”,灾害社会工作者应该致力于“把那些所有让灾难发生的结构根源彻底解除”(李丁赞,2010),而“解除”的前提是生产另类话语体系,让世人察觉到灾难背后的深层社会政治隐秘。作为一名灾害社会工作学人与行动者,写这篇文章的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在主流话语体系之外发出另类的声音。笔者坚信,话语生产本身就在推动社会变革。

华康德(2004:1)介绍布迪厄社会实践理论时首先引用了维特根斯坦的一段话:

洞见或透视隐藏于深处的棘手问题是艰难的,因为如果只是把握这一棘手问题的表层,它就会维持现状,仍然得不到解决。因此,必须把它“连根拔起”,使它彻底地暴露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开始以一种新的方式来思考。这一变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打个比方说,这就像从炼金术思维方式过渡到化学的思维方式一样。难以确立的正是这种新的思维方式。一旦新的思维方式得以确立,旧的问题就会消失,实际上人们会很难再意识到这些旧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是与我们的表达方式相伴随的,一旦我们用一种新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旧的问题就会连同旧的语言外套一起被抛弃。

由此可见,当我们将隐藏于社会现象背后的隐秘,诸如灾害的社会政治根源等连根拔起时,就是在生产出一套新的话语体系。我们一旦采用新形式表达观点、付诸实践时,对社区民众就具有意识提升和增权的效果。

陈映芳(2011)在讨论日本抗震救灾经验时说道:

面对脆弱的现代生活,这几十年中日本人对于脆弱性之源的认识,对于灾害预防及灾害救济系统的建设,是由难以计数的各种社会抗争运动和政策参与行动来推进的。不是国民的隐忍,而恰恰是国民的奋起,推动着国家 / 地方政府、企业乃至专家集团逐步正视并落实国民的生活安全需求。

当底层民众遭遇天灾与人祸的双重打击时,我们看到了他们极度脆弱与无助的一面,也目睹了他们极其坚强与不屈(自助与互助)的一面,这使我们在心痛并立志改变不合理社会结构的同时,也从优势视角看到了“希望的社会工作”。本文第一部分提及的广东茂名“9·21”台风灾害中的人祸问题,社区民众并没有隐忍,广州的媒体人也履行了话语生产的社会责任。在民众抗争和媒体争相报道下,广东省委、省纪委向全社会公开了“紫金矿业溃坝事件调查始末”,“揪出溃坝事故背后的腐败”,“民众向紫金矿业索赔金额超过3亿元”,还社会一个公道,还历史一个清白。③

笔者认为,尽管灾害社会工作在中国已经推进了三年,但社会工作者在话语生产方面并没有体现出学科的社会责任,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勇气。

(二)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④

除了话语生产,灾害社会工作实践应该持守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实践。社工要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深刻洞见和透视灾害的社会政治根源;与此同时,社工还要突破方法为本、问题为本等割裂的社会工作实务,采用整合社会工作策略,通过城乡社区再造和社区支持网络建设,推动从微观的个人、家庭到宏观社会环

境的系统性变迁。

如上图3所示,社会工作的核心是“社会”,从微观之个人 / 家庭和宏观之环境的接触面(interface)而言,“社会”意指社区,一方面作为结构的社会 / 自然环境是通过社区社会文化或生活氛围对个人 / 家庭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个人能动性(主体性)又深刻地塑造社区文化氛围乃至社会环境(包括国家政策和全球化等)。因此,笔者倡导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立足社区日常生活,尤其是社区支持网络,社会工作既能够透过改变社区氛围(如重建社区社会资本或文化资本等),从微观层面推动个人、家庭和社群(社区中的个案、家庭、小组工作)摆脱困境,也能够通过个人、群体的改变(社区意识提升等)推动宏观社会政策、社会结构乃至全球生态政治的转变。

以灾区民众的心理“恐惧”为例。笔者认为,要想彻底根除“恐惧”的社会政治根源必须持守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实践:一方面,透过再造城乡社区社会文化氛围,为个人和家庭提供良好的生活与成长环境;另一方面,只有当越来越多的社区成为生计—社会文化—环境良性循环的可持续社区时,才能改变不可持续的社会发展模式。具体而言,社工应该借助各种意识提升和增权的社区行动,推动社区生活方式的变革。我们确信:当社区民众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和过度消费的生活习惯,选择可持续的环保低碳生活时;当社区民众疏离的人际关系得到改善,大家选择邻里互助时;当社区民众不再一味地崇洋媚外,而去选择尊重并传承本土社区文化时;当社区民众公开反对“暗箱操作”的潜规则,积极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时……生活在社区中的人们就会有安全感、满足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内心的压力和恐惧就会逐渐消失。长远而言,当越来越多的社区民众选择可持续生活方式时,那些不可持续的发展政策、发展计划,包括资本主导的全球化发展模式才有可能逐步得到改变。

(三)通向能力建设的自助与互助⑤

在早期的抗震救灾阶段,我们的团队主要扮演救助者的角色,将最宝贵的资源链接到最需要的人群中。但当国家将灾后重建的目标从紧急救援转向社区重建时,当社工站屡屡遭遇单方面救助的困境时(强化了社区民众的依赖性,弱化了受助者的能力,增强了社工的无力感),当社会工作者不断被社区民众质疑时,社工必须改变自己的角色,致力于激活社区民众自力更生的精神与互助能力,从救助通向能力建设的自助与互助。

首先,从救助者到同行者的角色转变逐步激活了社区民众的主人翁意识和能动性。不同于紧急救助阶段的“求—助”关系,在漫长的社区重建阶段,社工以同行者的姿态与民众互动。2008年年底我们提出:“重建的希望来源于优势视角和能力建设,社工必须致力于提升灾区民众的能力和创造力……我们还要善于从民众潜藏的资源和智慧中发掘力量,从他们面对困境时的抗争精神(抗逆力)中看到重建希望。”从那时起,社工在与民众同行的过程中,一方面致力于意识的提升,转变其“等”、“靠”、“要”的灾民形象,发育自助团体(妇女小组);另一方面与民众一起盘点社区的资产和优势,共同启动新计划。

在“编织毛衣”,“映秀母亲”绣坊、食堂、民宿及农副产品交易等计划实施过程中,社工以同行者的姿态具体扮演着协作者(facilitator)、中介者(mediator)、监督者(supervisor)的角色。以“映秀母亲”羌绣项目为例,社工深入帐篷、板房,通过与丧亲妇女深度访谈,从她们刺绣的优势和意愿出发,发育妇女小组,一起启动并持续推动该项目。项目的主体是“映秀母亲”。作为协作者的社工主要协助(而非代替)小组领袖做好组织、生产和交易等工作。作

为中介者的社工主要扮演资源链接者、平台搭建者和中间人的角色——及时链接妇女小组急需的启动资金(收购资金等)、必备物资(针线布料、缝纫机等)和技术培训等;致力于搭建城乡合作、公平贸易的平台,开拓市场,寻找订单等;将外界的各种社会资源和信息(另类游客、公益组织、销售信息等)及时转介给“映秀母亲”。作为监督者的社工主要监督妇女小组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进行生产和分配,使其形成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规矩),壮大和合理使用公益金,使更多人受益。总之,在同行过程中,一旦社工与妇女的互动关系发生转变,小组妇女不再感到社工是救助者(或领导者、扶贫者),而是实实在在的协助者、支持者,妇女们的自信心、能动性、互助精神及主人翁意识就会不断增强。

其次,社区民众在实践中不断改变。当社工逐渐转变高高在上的救助者身份,以平等的姿态与社区民众同行,具体扮演好协助者(主体性回归的前提)、中介者(发挥主体能动性的平台)和监督者(使主体相互制衡)的角色时,主体的实践与自我改变能力会被立刻激活,从而使他们不断创造出奇迹。在与“映秀母亲”同行过程中,妇女一旦组织起来(形成自助团体),她们的热情还会反过来推动社工往前走。例如,“映秀母亲”的代表们赴广州参加“5·12”羌绣拍卖,又参观了广东的农村合作社,这些活动对她们的启发很大,使她们感受到羌绣是有价值的,合作社是有力量的,广东人民是真心支持汶川的……意识提升了的“映秀母亲”返回家乡后,就组织姐妹们共同启动“映秀母亲”绣坊、食堂等生计计划。她们的首创精神和行动力是社工始料不及的。

在“映秀母亲”的推动下,社工协助妇女们启动了民宿及农副产品交易项目。这些计划的主体是乡村妇女,社工在其中扮演协作者的角色。例如,在最近一次(2010年12月27日)为期五天的乡村生活体验游中,社工只是将来自城市的40名游客带进村里,余下的体验活动都由妇女们安排。那天下午客人一进村,

就受到了村民欢快山歌和熊熊篝火的欢迎,之后,早已分好工的民宿小组妇女将客人分别带到自家食宿和体验。第二天,妇女们分小组有条不紊地带领游客生态远足、探访农户、与妇女小组座谈、参观养鸡场、兰花基地和菌子厂废墟等。体验活动的高潮出现在妇女组织的藏羌锅庄联欢会上。在寒冷的夜晚,上百名村民与远方的客人围着篝火跳锅庄舞、吃烤羊肉、点燃烟花,寂静的山村沸腾了……在后来的分享会上,客人们说得最多的是“感动”,工作员深有感触地说:

这次村民们给我很多惊喜,对客人的热情,接待方面的细节做得非常好,并且我再次体会到村民们那种发自内心的真诚和热情。客人离开的当天,一大早,村民们主动走山路下来到绣坊,等客人开完两个半小时的分享会后送大家离开。我被触动了,被这种短暂时间培育出来的那份感情所触动。我享受这种感觉,享受村民和体验者带给我的那份快乐。所以,我愿继续努力,继续来享受这份工作带给我的不同感受,在此愿大家共同努力,共同来享受其间的所有情绪。⑥

区结莲(2009:5)反省道:“我开始觉醒到,若要让对方变得有能力自助,应该从对方自己的觉醒开始:觉醒自己身处的困境,觉醒自己在生命中有选择的可能,觉醒自己想要些什么、不想要些什么。”只要社工在与社区民众同行的过程中把握好协作者的角色,社区民众就会朝向自认为正确的方向前进。2008年年底,几百辆汽车被暴雨阻挡在映秀板房区三天三夜,许多人乘机向司机高价出售盒饭,这时,“映秀母亲”小组领袖立刻发动刺绣小组成员连续三天免费为司机送饭。她们说:“原来都是别人帮助我们,现在我们终于有机会帮助别人了。”她们还说:“‘映秀母亲’项目不是我们一个村的,也不是我们映秀一个镇的,它是我们整个汶川母亲的……我们应该帮助更多的母亲们。”妇女们说到做到,这之后,她们与社工一起将妇女小组扩展到汶川的其他乡镇,惠及了更多的社区民众。

三、结论

基于学科的社会责任和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笔者在本文第一部分透过三个典型案例,得出以下结论:半个世纪以来,以资本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主流的全球化发展方向。具体到中国,都市化、工业化、消费主义等单方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不仅造成许多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不可持续的发展,更造成许多灾区灾难的恶性循环。笔者认为,主流灾害社会工作是方法为本、问题为本、割裂的、修修补补的社会工作,既不能回应灾难的恶性循环,也无法满足社区民众可持续生活的需求。

为了根治“恐惧”的社会政治根源,超越灾难的恶性循环,突破专业实践的两难困境,笔者在本文的第二部分提出三种可能的改变途径和策略。一是透过话语(知识)生产推动社会变革。笔者认为,当我们将隐藏于社会现象背后的隐秘,诸如灾害的社会政治根源等连根拔起时,就在生产一套新的话语体系。我们一旦采用新形式表达观点、付诸实践时,对社区民众就具有意识提升和增权的效果。这样做无疑能够推动宏观社会结构或社会政策的改变。

具体到社会行动层面,第二种改变途径和策略是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这是一种推动人与社会结构系统性改变的途径,是整合的社会工作策略:立足社区,社会工作既能够透过改变社区的社会文化氛围,从微观层面推动个人、家庭和社群摆脱困境,也能够通过个人、群体,尤其是社区生活氛围的改变,推动宏观社会政策、社会结构乃至全球生态政治的转变。

第三种策略是通过“改变人”从而改变社会。社会工作“改变人”的最终目

标是使社区民众通向能力建设的自助与互助。笔者将自助与互助能力概括为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一是指主体的觉醒能力,即主体觉醒到自身的困境并有强烈的改变愿望;二是指主体的实践能力,尤其是主体的组织与合作能力;三是主体的改变(成长)能力。三方面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主体意识觉醒—积极付诸实践—实现自我改变(自助与互助)的循环往复。

参考文献:

[美]凯博文,2008,《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现代中国的抑郁、神经衰弱和病痛》,郭金华译,上海三联书店。

[美]蕾切尔·卡森,2008,《寂静的春天》,吕瑞兰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潘毅,2011,《走向以社会经济为目标的城镇化》,载《南方都市报》4月3日,第TM02版。

陈映芳,2011,《面对灾难,日本国民不会隐忍》,载《南方都市报》3月20日,第A03版。

民政部社会工作司,2011,《灾害社会工作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张和清等,2011a,《灾害社会工作:中国的实践与反思》,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和清,2011b,《社会转型与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未刊稿。

张和清、杨锡聪、古学斌,2008,《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社会工作:以能力建设与资产建立为核心的中国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模式》,载《社会学研究》第6期。

李丁赞,2010,《重回土地:灾难社会的重建》,载《台湾社会研究季刊》6月号。

许宝强,2001,《前言:发展、知识、权力》,载许宝强、汪晖(选编):《发展的幻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美]华康德,2004,《迈向社会实践理论:布迪厄社会学的结构和逻辑》,载[法]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区结莲,2009,《我只是做自己相信的事》,载曾加达等:《微光处处:28位社会工作者的心路历程》,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Specht, Harry and Mark E. Courtney, 1994, Unfaithful Angels: how Social Work Has Abandoned its Mission,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注释:

①参见《南方周末》2010年8月12日,第 B9版。

②参见《这是天灾,更是违纪违规导致的人祸》,载《南方日报》2011年2月24日,第A12版。

③同上。

④关于“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参见张和清,2011b。

⑤参见张和清等,2011a:35-42。

⑥这次体验行的资料来源于映秀社工站工作员余长芳撰写的工作过程报告。特此致谢。

社会工作概论

1、复习资料答案由班委整理上传,仅供参考, 2、请学生打印模拟试题考试后作为作 业上交 社会工作概论模拟题1 一、名词解释 社会工作——是一种介入手段;其最直接目标是助人自助,终极目标是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一门专业:个案、团体、小组——三大方法;是一门职业;其四大要素是:社会工作者、受助人、价值观、助人活动。 社区工作——广义:在社区内开展的以提高社区福利、促进社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服务或社会管理。狭义:以整个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提供助人的、利他服务的一种专业手法。 怀旧——简而言之,怀旧就是缅怀过去。旧物、故人、老家和逝去的岁月都是怀旧最通用的题材。 二、简答题 1、改革后我国社会工作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80年代初,随着社会学的恢复和民政工 作的发展,建立和发展有我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制度的任务就提上议事日程。社会变迁 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促进作用。 2、民政部门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社会福利服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含县以上政府部门兴办的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精神病院和由社区创办的敬老院等社会福利事业,二是由政府和社会为安置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而开办的社会福利企业,三是以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城市社区服务。 (2)救灾救济。一是救灾,民政部门主要是在灾害发生时抢救生命财产,在灾后向灾民提供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组织生产自救和以工代赈以及倡导群众中的互助互济。二是五保工作,是指由农村集体负担保证无法定抚(赡)养人、无劳动能力、无可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援助,对他们“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荐(保教)”。三是扶贫,是指对农村中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由民政部门予以资金扶持、政策和思想扶持、科技和信息扶持以及相应的配套制度等。四是社会救济,包括给城镇中的“三无”人员、部分农村五保对象、符合救济条件的退职职工和城乡困难户的临时救济等。 (3)优抚安置,民政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优抚工作包括国家抚恤、政府补助、群众优待、退伍军人接收安置、军队离退休人员接受安置及优抚事业单位管理等。 (4)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即对城市社会救助对象按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标准进行救助,并开始在全国普遍建立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灾害社会工作重点整理JJW

第一章灾害社会工作概述 第一节灾害社会工作的含义及特征 一、灾害的定义 灾难是在特定时空,突然发生的、毁灭性的、严重打乱一个社区/社会原本运作功能的事件。它的到来,会造成人身、财产、经济、环境的重大损失,进而导致社区/社会在短时间内无法依靠自己的能力/资源来承载。 二、灾害的类型(P17-18) 1、人为或技术灾难和自然灾难 1)人为或技术灾难:主要指武器失火和人为失误造成毒气泄漏,例如爆炸和交 通事故产生的化学滴漏物,导致空气、水和土壤污染及食物污染。 2)自然灾难:是指环境事件,不是直接认为造成的,例如火山爆发、地震、洪 水、飓风、瘟疫、干旱、饥荒等。 2、自然灾难、意外灾难和人为灾难 3、自然灾难、生态灾难和人为灾难 4、原生灾害、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 在此,建议采纳第一种和第四种分类。1、人为或技术灾难和自然灾难4、原生灾害、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 三、灾害的特征(见灾害社会工作培训教程) 1、突发性:有些灾难发生前有2-3天的预警期,如台风、飓风、洪水、火山爆发、干旱。但是有些灾难几乎无预警期,如地震、爆炸、火车相撞是突然发生。 2、不熟悉:人们虽然见过不少灾难,但是它终究不是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每一次灾难发生,往往带来的新的体验和感受。 3、难预料:虽可预测,但难精准推测。 4、地区性:灾难通常是地区性的 5、重伤害:灾难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害、社区瓦解、环境破坏等多重后果。 四、灾难的危害 灾难对人及社会的伤害往往是难以用实际造成的损伤衡量的,其是综合性的,也是复杂性的,众多伤害交织在一起。 1.对个体

(1)生理上的伤害:受伤、残疾、疾病、瘟疫等; (2)心理上的伤害,如悲伤、绝望、无助、无望、害怕、恐慌、负罪感、麻木感、PTSD等 (3)其他,个人关系的破损、社会支持网的缺失等等。 2.对家庭 (1)灾害对家庭生存条件的冲击。 (住房、财产、家庭成员) (2)灾害对家庭结构的影响。(简单地说家庭结构是家庭成员的构成。) 灾害不同对家庭结构有不同冲击。如地震和旱灾。 不同家庭结构受灾害冲击的表现和程度不同。(结构越简单的家庭比结构越复杂的家庭受灾害重接越严重。) 灾害对家庭结构的冲击既有即时影响,也有间接的(潜在)的影响。(如孩子失去所带来的养老问题) (3)对家庭功能的影响 家庭功能包括:固有功能——性爱。生育功能;基本功能——经济。教育、保障等功能;派生功能——政治、宗教功能。 3.对社区 (1)社区秩序的破坏;(稳定、制度等) (2)社区环境的破坏;(交通、水资源等) (3)社区经济的破坏;(旅游、农牧业、商业等) (4)社区的凝聚力可能提高;(在自救过程中形成凝聚力) (5)其他等等 4.对社会 (1)对社会组织的影响。(应对力) (2)对志愿者、救护人员、解放军的影响。(应激反应) (3)对政府的影响。(震后干部,灾害危机干预机制的启动等) (4)其他等等。(对社会公众) 五、灾害社会工作的定义 灾害发生时,社会工作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遵循专业化伦理规范,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协助救灾相关部门,帮助受灾的个人、家庭、组织和

第一章 学校社会工作概述

学校社会工作 教材:学校社会工作,许莉娅主编,2009年1月第一次印刷,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的要求: 本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的应用课程之一,也是社会工作实务领域之一,对于将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方法和技术应用到现实社会中,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对学校社会工作有一个概括式的了解,并进一步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价值观念、基本技巧和方法;具有对学校当中社会问题进行分析、理解、解决和处理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去具体和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学校社会工作的技巧和方法。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主要有多媒体教学、研讨式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法。课堂讨论:就社会热点话题,联系本专业知识进行讨论;观看专业视频后,提交观后感(联系专业知识) 主要参考书(名称、编著者、出版时间、出版社): 1.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王思斌.学校社会工作.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3.范明林、张洁.学校社会工作.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5年. 4. 林胜义.学校社会工作.台湾:巨流图书公司.1994. 第一章学校社会工作概述 主要内容: 第一节学校社会工作的概念 第二节学校社会工作的价值观、目标及功能 第三节学校社会工作的历史发展 基本要求: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定义和特征、基本性质;理解学校社会工作的基本类型、对象和实施作用的基本领域;理解学校社会工作与青少年辅导的关系。 重点:学校社会工作的含义和对象 难点:学校社会工作与青少年辅导的关系。 第一节学校社会工作基本概念

灾害社会工作

个人总结:赵伍嘿201431110030 这次实验课是叫我们根据关键词设计情景,我们组的关键词为“残疾、震前、社区、自尊”。我们组设计了相应的剧情,同时也找制定了结合给定的社 会目标模式的一些服务方案,在听取老师和其它同学的建议后我做了相应完善。 无障碍设施是指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孕妇、儿童等社会成员通行安全和 使用便利,在建设工程中配套建设的服务设施。包括无障碍通道(路)、电(楼)梯、平台、房间、洗手间(厕所)、席位、盲文标识和音响提示以及通讯,信息 交流等其他相关生活的设施。 无障碍设施建设是保障残疾人、老年人权益的必然要求。残疾人同健全人 一样,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种权利,由于残疾人心理、生理、身体功能丧 失等,在融入社会生活、平等参与社会活动等方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需 要得到社会的关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不断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把 推进残疾人事业当作各级党委和政府分内的责任。保障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 群体的权益,既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方面,也是尊重和关爱弱势困难群众 的重要体现。其中,无障碍设施建设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无障碍设施建 设和管理滞后,造成残疾人和老年人生活、工作和活动不便。加快无障碍设施 建设,是改善残疾人、老年人生活环境的迫切需要,是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参 与社会的物质条件。 障碍环境建设的三项重点:无障碍环境主要包括物质环境、信息交流及社区 服务的无障碍。物质环境无障碍主要要求:城市道路、公共建筑物和居住区的 规划、设计、建设应方便残疾人通行和使用,如城市道路应满足坐轮椅者、拄 拐杖者通行和方便视力残疾者通行,建筑物应考虑出入口、地面、电梯、扶手、厕所、房间、柜台等设置残疾人可使用的相应设施和方便残疾人通行等。信息 交流无障碍主要要求:公共传媒应使听力言语和视力残疾者能够无障碍地获得 信息、进行交流,如影视作品、电视节目的字幕和解说、电视手语、盲人有声 读物等。社区服务无障碍主要要求:社区各种服务设施及在社区举办的相关活动、服务如选举、短信报警、家庭改造等要为残疾人提供便利。

我国灾害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

我国灾害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现状及问题 摘要:中国是世界上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以农业大国著称的中国在历史上遭遇的灾害几乎囊括了世界所有灾害的种类。为应对频发的自然灾害,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确定了“以防为主,防救结合,综合治理”的总方针。提高了对防灾救灾的认识,促进了我国灾害社会工作的系统化发展。但是,我国灾害社会工作起步较晚,在专业人员、资金技术、制度组织,外在的体制机制运行等方面仍有不足。本文从我国灾害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现状入手,深入研究,对灾害社会工作进行反思与探讨。 关键词:灾害救援,社会工作,文献研究 一.我国灾害社会工作的发展历史 灾害社会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以遭遇自然灾害或社会灾害、影响了正常生活的人民群众为服务对象,坚持“助人自助”的价值观,运用包括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等专业方法,提供支持和服务,帮助他们脱离危险、走出困境、恢复正常生活的服务活动。在一定意义上,我国的灾害社会工作是从汶川地震以来才开始了系统化的发展。 (一)建国初期至70年代 防救结合,以防为主。1950 年,政务院就通过了关于开展群众性的防寒抗旱运动的 决定,指出旱灾是逐渐发展而成的,因此对于这种逐渐发展而成的灾害要注重防灾的重 大作用,防救结合、预防为主的救灾工作方针从此逐渐形成。 生产自救,厉行节约。由于新中国刚刚成立,人口多、底子薄,灾害造成的巨大损失和人民在灾后的生活需求给中央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国内年年有灾,需要救济的人数不断累加,中央的救济预算严重不足,这就造成中央灾后救济的水平较低、救济范围较小的结果,因此中央及各级政府倡导节约度荒,通过降低群众每日的口粮标准、城乡结合、鼓励出售余粮来渡过难关。 中央包揽,主体单一。这一时期中国的救灾工作仍停留在传统体制之上,传统体制强调国家在处理公共事务的领导地位和责任,这种思想在社会和个人责任尚未明确之前会引起个人对国家的强烈依赖。 (二)80年代至90年代 群众互济与国家救济相结合。救灾工作中对于群众互助互济方针的强调一方面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生产力不高,缺乏物质与资金积累的现实,另一方面也体现出政府提倡灾民自力更生、避免依赖的救灾精神。在扩展群众互助互济的同时,政府加强对灾后救济工作的领导,不断规范救灾款物的接受、分发、使用、管理的工作,始终坚持救灾款物“专款专用,重点使用”的原则,把政府对灾区的救济工作当做灾区恢复的重中之重。 救灾与扶贫结合。一方面帮助灾害频发的贫困区增强抵抗力,缓解“愈灾愈穷,愈穷愈灾”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对非重灾区进行扶贫能够帮助这些地区脱贫致富,这是增强整个社会抵抗灾害能力的有效方法。 救灾与减灾相结合。1993 年 6 月25 日,江泽民在致中国灾害管理国际会议的贺信中指出:“我国要实现本世纪90 年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不能不更加重视减灾工作。我们将继续坚持经济建设同减灾一起抓的指导思想。把减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继续贯彻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基本方针,增加投入,加强防灾建设,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三)2000年以来 二十一世纪,中国开始了综合减灾体系建设的历程。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中央政府对救灾工作体制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革,从国家包揽到分片包干,再到从中央到地方的分级负责制度,反映出政府在救灾领域中的理念和方法不断更新。在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的

灾害社会工作介入灾后重建工作的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910646738.html, 灾害社会工作介入灾后重建工作的对策 作者:杜佳乐陈秋红 来源:《智富时代》2017年第04期 【摘要】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的发生愈发频繁。目前我国的灾后重建仍然存在法律制 度不完善、救灾资金短缺、救助工作不专业、社会参与不足等严重问题。灾害社会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分支,同时注重灾后重建工作的物质援助和灾民本身的精神需求,充分调动灾民的主观能动性,化“被救”为主动的“自救”。通过构建社会救助网络、引进社会工作专业工作人员、扩大社会参与、加强社会工作的作用等方面,有效提升了灾后重建工作质量。 【关键词】社会工作;灾后重建;助人自助;救助 近年来,我国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气象、海洋、地震、生物等自然灾害频繁出现。据统计,自然灾害平均每隔半年就有发生,全国各省份都有波及。频繁的自然灾害导致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灾后重建工作便成为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灾害社会工作的介入便体现出了其价值。 一、灾区灾后重建工作中现存的问题 (一)灾区灾后重建工作法律制度缺陷及资金不足 1、缺少相关法律制度 我国现行的救灾相关法律制度与频发的自然灾害是不适合的,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是我国仅有的两部与灾区援助和灾后重建相关的法律,并且两部法律出台时间间隔近10年,体现出了严重的滞后性[1]。 2、缺乏灾后重建资金 我国目前的救灾资金来源非常有限,很大程度上依赖缺乏健全救灾资金制度的政府,进行政府拨款时缺乏管理机制,权责不够明确,推卸责任状况严重。社会捐助也是一个救灾资金筹集的重要渠道,但对于整个灾后重建工作来说,只是粥少僧多。 (二)灾区灾后重建工作层次较低 1、灾后重建形式单一且无统一标准 目前灾后重建工作的内容单一、层次偏低,是政策滞后、法律缺失、管理无序、资金困难等诸多因素造成的,以2010年东北地区洪涝灾害为例,当地灾民接受相关服务94.5%是居民

社会工作概论完整版

社会工作概论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1、复习资料答案由班委整理上传,仅供参考, 2、请学生打印模拟试题考试后作为作 业上交 社会工作概论模拟题1 一、名词解释 社会工作——是一种介入手段;其最直接目标是助人自助,终极目标是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一门专业:个案、团体、小组——三大方法;是一门职业;其四大要素是:社会工作者、受助人、价值观、助人活动。 社区工作——广义:在社区内开展的以提高社区福利、促进社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服务或社会管理。狭义:以整个社区和社区居民为案主,提供助人的、利他服务的一种专业手法。 怀旧——简而言之,怀旧就是缅怀过去。旧物、故人、老家和逝去的岁月都是怀旧最通用的题材。 二、简答题 1、改革后我国社会工作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80年代初,随着社会学的恢复和民政工作的发展,建立和发展有我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制度的任务就提上议事日程。社会变迁对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体制改革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促进作用。 2、民政部门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社会福利服务,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含县以上政府部门兴办的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精神病院和由社区创办的敬老院等社会福利事业,二是由政府和社会为安置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而开办的社会福利企业,三是以服务设施和服务项目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城市社区服务。 (2)救灾救济。一是救灾,民政部门主要是在灾害发生时抢救生命财产,在灾后向灾民提供必要的救济和扶持、组织生产自救和以工代赈以及倡导群众中的互助互济。二是五保工作,是指由农村集体负担保证无法定抚(赡)养人、无劳动能力、无可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孤儿基本生活需求和社会援助,对他们“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荐(保教)”。三是扶贫,是指对农村中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由民政部门予以资金扶持、政策和思想扶持、科技和信息扶持以及相应的配套制度等。四是社会救济,包括给城镇中的“三无”人员、部分农村五保对象、符合救济条件的退职职工和城乡困难户的临时救济等。 (3)优抚安置,民政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优抚工作包括国家抚恤、政府补助、群众优待、退伍军人接收安置、军队离退休人员接受安置及优抚事业单位管理等。

灾难的社会根源与灾害社会工作

灾难的社会根源与灾害社会工作 张和清(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2012-9-5 14:53:42 来源:《开放时代》 内容提要:半个世纪以来,以资本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主流的全球化发展方向。具体到中国,工业化、都市化、消费主义等单方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不仅造成许多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不可持续发展,更造成许多灾区灾难的恶性循环。而主流灾害社会工作是方法为本、问题为本、割裂的、修修补补的社会工作实务,既不能回应灾难的恶性循环,也无法满足社区民众可持续生活的需求。为了揭示灾难的社会政治根源,超越灾难的恶性循环,突破专业实践的两难困境,本文提出三种可能的改变途径和策略:一是透过话语(知识)生产推动社会变革。二是持守社区为本的灾害社会工作实践。这是推动人与社会结构系统性改变的途径,是整合的社会工作策略。三是通过“改变人”从而改变社会。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最终目标是使社区民众通向能力建设的自助与互助。 关键词:社会工作;灾害社会根源 2008年“5·12”汶川地震以来,中国似乎进入了公共灾害频发期。三年间有太多的灾难袭击国人: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余波未尽,青海玉树便遭遇强震,期间西南干旱持续大半年,去年夏秋甘肃舟曲、四川映秀、广东茂名等地接连遭遇特大泥石流侵害,去冬今春南方凝冻与北方干旱又使国人祸不单行,最近东日本大地震海啸引发全球核危机……中国连续三个“国殇日”和日本核爆的长鸣警钟,促使中国乃至全球社会科学界不得不深刻反省学科的社会责任。 笔者既参与了汶川灾后重建,又扎根云南干旱山区从事农村社会工作,还亲

赴青海玉树和广东茂名调研社工介入灾后重建,作为这些大灾难的见证者和灾后重建的社工学人,有责任立足亲身经验深刻反思灾难的社会政治根源与灾害社会工作。 一、灾难的社会政治根源 凡是进入灾区的人都有深刻的体会:“灾难既是天灾,也是人祸。”面对突如其来的强震,豆腐渣工程里的普通百姓是何等的脆弱;面对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久旱的村民“近水解不了近渴”,只能望水兴叹;面对“紫金矿业”尾矿溃坝,河流下游的民众突遭灭顶之灾……许多人感叹:人祸猛于虎!记得2008年5至8月间在四川灾区听得最多的说法是:“必须通过地质灾害和环境评估才能重建家园”。但印象中从9月份开始各地民房已经无序开建,当“三年重建任务两年完成”变成地方政府的共识后,新城新村建设便如火如荼地展开,此时几乎没有人再谈论灾害评估和灾害预防了。如此“大跃进”的一个直接后果是2010年盛夏花费数亿元建成的震中新城(部分)因泥石流和岷江改道而被浸泡在洪水中。众所周知,2009年夏秋至2010年春夏,西南地区的持续干旱对老百姓所造成的危害,既与老天爷不下雨有关,也与地方政府“大兴水电,失修水利”有关。一个极端的例子是我们所在村庄有的水利设施竟然是民国时期的“滚水坝”,看着它还在“抱病工作”,我们感到心情非常沉重。甘肃舟曲的泥石流灾害也与森林滥砍滥伐、过度修建水坝发电、挡泥坝常年失修、预警机制缺失等有关。① 下面笔者以三个典型案例进一步揭示上述“天灾人祸”背后深层次的社会政治根源。 (一)灾区民众心理“恐惧”的社会政治根源

灾害社会工作介入的三个问题

2009年第4期下 [作者简介]从大禹治水到汶川地震,一部中华文明史,其实就是中华民族与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不断抗争的历史。作为一项现代的助人事业,灾害社会工作当下意义显得尤为突出。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社会工作起步较晚,在具体介入灾害救助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在总结新世纪以来一系列救灾经验,特别是历经半年的实地调查后发现,当前灾害社会工作介入存在着三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专业、组织与公私协力问题。 一、灾害社会工作介入的专业问题 专业问题主要表现为社会工作如何与一般志愿服务相区别的问题。就我们的访谈来说,一方面,受救助对象对社会工作与一般志愿服务的区别感觉不明显;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对自己的专业认知也比较模糊。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历史原因。我国社会工作重建始于1987年。在重建之前,“社会工作”即作为“本职工作以外的工作”进入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这就使专业的“Social Work ”从一开始就处在曲解的困境中。作为业余爱好的 “社会工作”怎么成为一个“专业”了?此外,当前我国具备专业素质的社会工作人数太少。主要就是一些高校中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师、该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他们可能散落于不同系统)和该专业一些优秀的高年级学生。还包括一些是受过一定专业培训的实际工作者。因此,总体上来说,普通大众对社会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过去的镜像之中。 所幸的是,我国目前已经有211所大学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育,有32所大学开设了社会工作专科教育。2008年6月,民政部与人事部成功举办了全国首届助理社工师、社工师职业水平考试,共有十三万多人报名参加(民政部人事司,2008)。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作为专业的社会工作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了解。 (二)服务原因。社会工作难以与一般志愿服务相区别开来也与当前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服务有关。一方面,当前社会工作者提供的服务主要是低端服务,一般志愿者也可胜任,两者在功能上很难让人区分开来;另一方面,由于我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工作作为一种社会服务的制度安排还处于设计之中;此外,由于社工服务一般不能提供有竞争力的工资,因 *基金项目:本文是教育部2007年度青年基金项目“灾害社会工作介入机制及 其组织策略”(项目批准号:07JC840002)阶段性成果。 程中兴,社会学博士、硕导 [摘要]灾害社会工作的当下意义毋庸置疑,问题是如何介入?从新世纪以来的救 灾经验,特别是从2008年救灾实践来看,灾害社会工作介入至少要重点处理好三个问题。首先是专业问题,与一般志愿服务不同,社会工作作为专业的助人事业,其专业性在灾害救助过程中显得犹为迫切;其次是组织问题,与一般社会工作不同,灾害社会工作更加强调组织的力量;最后是公私协力问题,与国外的社会工作不同,中国社会工作的大背景是强国家弱社会的格局,公与私的协调问题突出。 [关键词]灾害社会工作专业 组织 公私协力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828(2009)04-0009-03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桂林 541004) 灾害社会工作介入的三个问题* 程中兴 中国特色社会工作论坛 社会工作 s ocial w ork 9

社会工作者概述题库大全(附答案)

社会工作概述单选题和多选题精练和答案 单项选择题[答题要求: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在( )中] 1.社会工作的定义告诉我们,社会工作是一种( )。 A.公益活动B.职业活动C.行政活动D.慈善活动E.互助活动2.一个养老机构的社会工作者为住养老人提供的社会工作个案辅导服务属A.普通社会工作B.行政性社会工作C.专业社会工作D.业余社会工作的美女编辑们E.社区社会工作 3.行政性社会工作是指在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中,专门从事职工福利、社会救助、思想工作等类型的助人活动,它是( )。 A.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B.普通的社会工作C.专业化的社会工作 D.业余的社会工作E.社区社会工作 4.2006 年10 月中央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要“建立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强调今后在中国内地要着力推进和发展的主要是指( )。 A.普通社会工作B.行政性社会工作C.业余社会工作采集者退散 D.专业社会工作E.非专业化的社会工作 5.社会工作是现代社会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而形成的职业活动。它的目标除了解除服务对象困难和促进其发展外,还包括( )。 A.管理层面的目标B.行政层面的目标C.个人层面的目标 D.社会层面的目标E.机构层面的目标 6.社会工作坚持“助人自助”的理念,认为人是有( )的,而这一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向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和帮助,逐渐达到自己能应对困难、面对生活以至预防新问题出现的状态。 A.尊严B.信心C.潜能D.个性E.需要 7.社会工作相信社会问题的产生有个体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是( )方面的原因。 A.心理B.生理C.认知D.精神E.社会 8.社会工作所发挥的作用被称为功能,社会工作的功能主要包括对服务对象的功能和对( )的功能两个方面。 A.个人B.家庭C.社区D.社会E.组织 9.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就是通过为服务对象提供帮助,可以达到促进其正常生活、促进人与( )的相互适应。 A.社会B.心理C.经验D.生理E.能力 10.在西方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过程中,第一个被总结并被社会工作者普遍接受的社会工作直接服务方法是( )。 A.小组工作采集者退散B.个案工作C.社区工作D.社会行政 E.社会工作研究 11.社区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被接受是在20 世纪的( )。 A.20 年代B.30 年代C.40 年代D.60 年代E.70 年代12.社会工作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专业,是从20 世纪( )开始的。 A.20 年代B.30 年代C.40 年代D.60 年代E.70 年代 13.20 世纪初至二三十年代,中国内地的一些大学开始从事社会服务教学并从事服务实践活动,现代意义上的社会工作开始出现。( )年燕京大学建立社会学与社会服务系可视为我国

浅析我国灾害社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解决途径

65 浅析我国灾害社会工作的现状、问题及解决途径 刘颖迪1 韩 普2 ( 1.西安思源学院;2.西安工程大学,陕西 西安 710000 ) 【摘 要】随着我国学者对于灾害社会工作的深入研究,现已实现社会工作与政府和民间组织相结合的模式,以老弱病残和灾区群众的需求作为主要工作。由于我国灾害社会工作起步晚,在社会工作过程中和我国社会制度上都现存在不少影响其发展的问题,对此应加强政策制度的建立和专业人才的培养,将社区恢复和灾后重建相结合,有效的对灾区进行介入。【关键词】灾害社会工作;灾区介入;社会工作机构;社会工作者 导入 重大的自然灾害,不仅对灾区群众的生活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而且还会危及他们的生命,破坏了他们的家庭和社区的社会结构。群众在此情况下往往会出现恐惧、无助、对未来的茫然失措等心理情绪。 社会工作者在这个阶段开展工作,秉持“助人自助”等专业的价值观进行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使灾区居民重获重危机前心理的平衡状态,并给予情感支持和陪伴支持。 一、我国灾害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 (一)社会工作与政府和民间组织有机结合模式 政府在救灾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同时也需要民间组织、志愿者团队等的积极配合,以“政府+民间组织”的合作模式作为保障,共同对灾区群众进行多方面的服务。社会工作机构在介入灾区进行服务时,不仅需要政府的协调及政策支持,同时也需要民间组织提供的人力资源和基金会提供的资金支持。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各方的相互支持、配合,这种模式既能发挥各自的优势服务群众,又能体现在大灾难面前的团队精神。 (二)以老弱病残等特殊群体为主要服务对象 灾区社会工作服务对象主要集中在丧亲人员、残疾人、青少年、儿童、老人、妇女等特殊群体,并以这些特殊群体为中心,辐射至其家庭、社区。在帮助这些群体的同时也可帮助其家庭进行灾后辅导,恢复家庭的功能。另外,特别要对儿童、青少年进行特殊心理辅导,因其处于认知初级阶段,自身的认知系统没有形成体系,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易产生巨大的心理波动和负面情绪影响今后的性格发展,所以要对此阶段的群体特殊关注。 (三)以灾区群众的需求作为工作目标 贴近灾区群众的生活,以他们最关切,最急迫的问题作为首要目标。在灾害发生后,一般应及时给予受灾群众生理层面的帮助和安全层面的保证,再者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关怀等。当部分群众已经拥有这些条件时,社会工作应以服务对象此时的需要为工作导向,为其提供帮助,解决心理、生理、社会方面的问题。 (四)救灾工作理念充分体现了“助人自助”的原则 社会工作在工作时,需通过科学评估各类的群众需求,针对这些需求指定不同的介入方案。助人自助的原则是社会工作的核心原则,社会工作在帮助受灾群众解决当下问题的同时,也要适当的引导他们进行“自救”“自助”,让他们自己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通过小组工作建立互相援助网络,在物质和信息上得到相应的支持。如华东理工服务队在都江堰市勤俭人家服务社实施的“巷巷会”计划,运用小组社会工作和社区工作模式发动、组织居民实现社区自治与互助,讨论协商,配合制订出合理的方案。 (五)救灾工作过程充满了“和谐”的元素 社会工作在介入个人层面时,注重个人全身心的健康运行模式,从心理、生理、社会层面多角度分析协调,最终达成个人身心系统的“和谐”状态。在家庭层面,家庭支持是家庭成员社会生活的基础,在介入时,应注重以满足家庭成员的需求为原则,增强家庭成员的自身能力,提升家庭的抗逆性,从而以家庭为出发点改善个人。在社区层面,注重社区参与和社区支持,鼓励邻里之间友好相处、互帮互助,建立社区资源互助平台。在社会层面,社会工作倡导文明和谐的价值观,促进社会安定,着力于加强社会凝聚力。无论在哪个层面,社会工作开展的工作都深刻融入了和谐社会的目标原则。 二、我国灾害社会工作出现的问题(一)灾害社会工作的内部问题1.难以展现工作独特性 我国社会工作处于初级实务阶段,工作目标和提供的服务普遍为一些低端的服务,除了社会工作可以介入,其他志愿组织也可以进行服务,难以体现专业的独特性,导致群众对社会工作和其他社会组织不能明显区别,削弱了社会工作专业介入的优势特点,减慢了发展进程。 2.部分社会工作者缺乏专业性 我国社会工作的制度化和职业化尚不成熟,社会认知度低,导致无法大量吸收受过专业教育的人员。往往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都是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人员,不少都没有经历过理论和方法的培训,缺少对社会工作的专业认识。现存机构中的成员大多为刚毕业的大学生,普遍年轻化,缺少社会工作实务的经验积累。 3.服务工作无统一标准和规范 从社会工作角度来看,灾害社会工作在国内是一个较新的领域,并没有积累有关的经验,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中,工作者开展工作缺乏统一的服务标准,缺乏工作的规范性。在介入的过程中往往参照以往个人经验和对问题的直觉,存在明显的个人主观性和不完整性。另外,很多社会工作组织缺少专业督导,对过程中和结案后的评估也没有统一标准。 4.实践和理论相脱节 我国社会工作的产生与有成熟社会工作体系的欧美国家不同,虽然交叉学科众多,例如企业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等,但均属于先设立学科再开展工作,没有文化和实践做支撑,总结形成一套完整框架体系。科研人员在研究的过程中往往没有长期的一线服务经验,民间社会工作组织与高校也没有紧密的联系,在理论研究上缺乏实际服务案例的支撑。 5.缺少长期服务 灾区本地的社会工作组织和人才的缺乏,使得社会工作的长期可持续性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相当部分灾区的社会工作服务组织和社工都是来自外地,多数社会工作服务都是以短期项目的方式进行的。在项目完成后大多数社会工作组织会撤离灾区,服务对象的问题不一定得到解决,后期的跟进工作不密切,缺乏长期性。定期的回访,有助于加强介入理念的渗入,巩固服务对象刚结案时的良好状态,并持续鼓励其以积极的心态和方式开启下一段生活。另外,社会工作在灾害中需要帮助灾区群众解决计生问

社会工作概论试题

社会工作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 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以下不属于社会工作职能的是()。 A.恢复职能 B.预防职能 C.发展职能 D.控制职能 2.社会工作的精髓在于()。 A.助人自助 B.施人恩惠 C.解人危难 D.为人治病 3.英国政府为了更好地承担救助贫民的责任,在()年将以往有关贫民救济法规加以 编纂,制定了伊丽莎白济贫法。 A.1601 B.1788 C.1852 D.1610 4.“社会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在其中扮演一定的角色”。这套以剧场作比喻研究社会互动 的理论称为“戏剧论”,它是由()提出来的。 A.米德 B.斯金纳 C.韦伯 D.戈夫曼 5.联合国1956年提出:()岁以上人口占总人中的7%为老龄社会的标准。 A.60 B.65 C.70 D.68 6.社会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要采取引而不决的态度,意味着:()。 A.工作者代替案主做决定 B.案主自己做决定 C.工作者和案主共同做决定 D.工作者和案主的关系人帮案主做决定 7.以下不属于社会工作间接工作方法的是()。 A.社会行政工作 B.社会团体工作 C.社会工作督导 D.社会工作咨询 8.心理学家()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对社会工作影响很大。 A.弗洛伊德 B.华生 C.马斯洛 D.戈夫曼 9.个案工作的原则之一是()。 A.保密性原则 B.互助原则 C.治疗原则 D.资源共享原则 10.社会团体工作的模型之一是()。 A.问题解决模型 B.心理模型 C.行为修正模型 D.社会目标模型 11.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灾害社会工作

1.灾害社会工作的特征:(P10) 2.灾害社会工作的功能:(1)助人功能(2)维持社会秩序的功能(3)资源整合的功能 3.灾后社会需求调查评估的重点人群:(1)儿童青少年。他们是依靠自己满足需求的能力的最弱者,应优先予以关注。(2)丧亲家庭。因灾害失去家庭成员会对家庭的正常生活带来十分重要的影响,应给予重点关注。(3)伤残人员。灾害造成伤残通常引起一系列的心里—社会适应问题,需要高度关注。(4)其他老年人、贫病家庭等弱势人群。在灾害后可能变得更加脆弱,他们的需求也要特别关注。(5)参与灾后救援的人员包括干部等。紧急救助人员和承担繁重任务的干部,可能要面临多重压力,出现复杂的身心问题,也有特别的需求值得关注。 4.社工介入的途径:根据社工介入救灾的组织途径分为两种:(1)进入政府体系(2)民间行动介入根据社工介入灾区实施服务的层面分为三种:(1)宏观层面的介入服务主要运用社会行政方法,对灾区的各项资源以及人力资源,进行志愿者培训和管理工作,对社会工作的服务情况作出评估,让社会工作服务的作用最大的发挥(2)中观层面社会工作。(3)微观层面的介入方法主要是个案工作和小组工作根据社工介入服务领域分为四种:(1)医疗社会工作(2)学校社会工作(3)家庭社会工作(4)社区社会工作 5.签订志愿者服务协议的内容:志愿者服务内容、时间和地点;参与志愿者服务的条件;志愿服务成本的分担;风险保障措施;志愿者责任的免除;协议的变更和接触;争议的解决方式以及需要明确的其他事项。 6.在紧急救助阶段社会工作者可以做什么:(1)协助生命救援。发挥专业优势

展开危急介入、情感支持、信息咨询等工作。危机介入和情感支持。信息咨询。协助生命救援工作者手机和分享救援信息,记录灾区民众寻亲信息,筹建寻亲信息网络平台(2)协助人员转移安置:a准确评估受灾群众紧急转移需求,确定紧急转移的受灾对象。b根据应急预案,制定具体的紧急转移工作方案,与政府部门民间组织协调配合,解决紧急转移所需的人力、物理、转移工具等资源,选择最佳的安置场所和转移路线c针对转移安置工作中的重点对象和难点,通过采用社会工作方法和手段,对受灾对象展开说服教育,促其有组织的转移d组织人员转移受灾对象,搭建临时避难所e在转移安置期间,对受灾群众进行有针对的心理疏导和服务,建立和谐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等(3)协助救灾物资筹集和分发及需求评估a评估灾民的应急生活物资需求b与政府、民间组织协调,或者开展民间募捐,筹集应急生活物资c编制救助方案,组织开展生活物资发放d组织开展医疗救助服务(4)维持秩序,参与自治a对灾民情绪的抚慰和行为的劝导b 对谣言进行澄清,引导受灾群众合理接受信息c对志愿者进行引导d 制定一些临时性的管理措施,组织治安保卫人员,帮助稳定社会秩序(5)灾害社会工作者的必要准备 7.需求评估涉及的几个议题:(1)和临时屋建设相关的议题(2)特殊群体的需求(3)社会组织的相关情况(4)社区组织的相关情况 8.需求评估时需要注意的事项:(1)服务与评估相互渗透(2)受灾群众参与与评估 9.社会工作者的主要工作有:政策咨询、教育倡导、生计安排、功能恢复、社区发展等(p91页) 10.老年群众的特点:(1)生理老化(2)心理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复习提纲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重点) 1、西方社会工作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历史背景:⑴资产阶级革命及人道主义的张扬⑵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①整个社会日益被划分为两大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②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打破了封建时代的封闭的农村经济,也迫使农业劳动力转化为大工业生产劳动力的出卖者③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及其价值的蔓延冲击着以往的社会关系,它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为赤裸裸的利害关系,利己主义得到充分扩张④社会问题大量出现P3- 2、社会工作领域的涵义:也称社会工作范围,是指社会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实施并起作用的范围。P8 3、社会工作领域随着社会进步而扩大:⑴社会进步是人类的永恒追求⑵人类对自己生活质量的关注扩大着社会工作领域P9 4、社会工作的领域:⑴按服务对象的生理和社会特征分类①按服务对象分为:儿童社会工作、少年社会工作、青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②按服务对象的生理特征分为: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等⑵按服务对象遇到的困难分类①日常生活方面的问题②就业方面的问题③个人行为方面的问题⑶以社会工作的特点分类:分为救助、帮助和发展三种类型P10 5、社会工作内涵: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帮助有困难的人走出困境的活动P11联合国1960年出版《国家社会服务方案的发展》P12 6、社会工作定义: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P12 7、社会工作的要素:⑴社会工作者:是服务和帮助的提供者,是社会工作过程的首要的构成部分⑵受助者:也称服务对象、工作对象,也有人称之为案主⑶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包括对助人活动的看法、对自己及受助者的看法⑷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的关键,它是助人愿望的传导者,同时也是助人和受助的实现过程。P14 8、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P8(1986年高校建立专业)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类型:⑴在社会上占主流地位的普通社会工作⑵社会福利部门所从事的社会工作⑶新出现的专业意义上的社会工作P15 第二章社会工作的功能(重点) 1、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P21 2、助人过程特征:⑴是帮助他人获利的过程⑵是社会工作者同受助者的合作过程⑶是不对称互动①双方在信息占有方面的差异②互动效果上的不对称③合作促成力量的不对称。P22 3、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管理者、资源获取者、政策影响人P23 4、社会工作的过程模式:是指社会工作者直接提供服务的实务模式,他是对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的经验总结。经过环节:接触问题——进一步了解和确认问题——分析和诊断——提供服务——评估服务——终结P29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重点) 1、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的基础:新教理论、人道主义和社会福利观念P44- 2、个案工作者不应该做的事项:⑴说服⑵直接改变当事人的态度和行为或操纵他们⑶做一些为了当事人或针对当事人的事情⑷控制和指导当事人⑸忠告,提供没有恳求的计划⑹为当时人承担责任⑺预先决定结论⑻批准或不批准当事人的行为P50 3、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原材料:⑴西方发达国家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⑵中国古代社会工作世间的价值观念⑶当代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文化价值观念P50

社会工作概论

一、单选题 1、在1601年,英国颁布的一部著名的济贫法令是( B )。 A.慈善组织法 B.伊丽莎白济贫法 C.爱尔伯福制 D.睦邻组织法 2、在早期的社会工作实践中,被称为西方社会救济立法和贫民救济事业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的是( B )。 A.德国的汉堡制 B.英国的伊丽莎白济贫法 C.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 D.美国的睦邻组织运动 3、小李的丈夫因意外事故死亡,儿子才2岁,小李要上班没有办法照顾儿子,社会工作者小周帮助联系小李所在社区的家政服务机构,帮助小李解决了儿子的照顾问题。小周提供的这项服务体现了社会工作的哪一项功能?( C ) A.预防 B.救难 C.解困 D.推进社会公平 4、关于社会工作的直接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预防 B.促进个人的发展 C.推进社会公平 D.治疗 5、关于妇女社会工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妇女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全体女性 B.社会性别成为指导妇女社会工作的重要概念 C.妇女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建立和谐的两性关系D.妇女社会工作不涉及男性 6、女性常被认为是“温柔的、照顾的、细心的”,这是由于(C)。 A.女性天生的生理特点所致B.法律规定的 C.女性承担的社会角色所致D.社会分工所致 7、大卫?豪认为,一个完整的社会工作理论至少应该包括两大部分: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和(B )。 A.借用理论B.社会工作的理论 C.中层理论 D.宏观理论 8、在结构功能主义学派中,中层理论的创始人是(D )。 A 、班杜拉 B 、桑代克 C 、帕森斯 D 、默顿 9、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内部矛盾表现最明显的是(C ) A 、尊重 B 、接纳 C 、隐私权 D 、个别化 10、下列方法中属于社会工作方法中起源最早、发展最快,而且应用最为广泛的是(A )。

社会工作概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社会工作概论》练习题库 一、单选题答案 1.B 2.C 3.A 4.C 5.C 6.D 7.B 8.B 9.A 10.A 11.B 12.A 13.A 14.A 15.D 16.B 17.D 18.D 19.D 20.B 21.D 22.A 23.D 24.B 25.B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 1.ABD 2.ABCE 3.ABCDE 4.ABC 5.ABD 6.ABCD 7.ABD 8.ABCDE 9.ACDE 10.BCD 11.ACD 12.ACDE 13.BCD 14.ABCD 15.ABCD 16.ABCDE 17.ABE 18.ABCD 19.ABCD 20.ABCDE 21.ACDE 22.ABDE 23.ABD 24.ABCD 25.ABC 三、判断题答案 1.对 2.错 3.错 4.对 5.对 6.错 7.错 8.错 9.错10.错 11.错 12.错 13. 对 14.错 15.对 16.错 17. 对18.错 19.对 20.对 21.错 22.对 23.对 24.对 25.错26.错 27.对 28.对 29.错 30.错 31.对 32.错 33. 错 34.错 35.对 36.对 37.对 38.对 39.对 40.对 四、名词解释答案 1.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2.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标准,以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为指导,运用专业的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 3. 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弱势群体是指在社会中处于较差的社会地位和缺乏获取社会资源的机会,依靠自身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的群体。 4.社会工作伦理 社会工作伦理:就是指社会工作人员在社会工作过程中自身所应具有的伦理价值以及在处理与案主、同事、服务机构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所应遵守的伦理准则。 5.伦理困境 伦理困境:由于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和人们伦理价值观念的多样化,社会工作实践中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冲突,面对这些冲突,社会工作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