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完整)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完整)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完整)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题及答案(完整)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贮.蓄(zhù)称.职(chèn)狡黠.(xiá)陛.下(bì)

B.匿.笑(nì)迸.溅(bèng)伶.仃(lín)炫.耀(xuàn) C.援.助(yuán)猝.然(cù)尴尬.(gǎ)嬉.戏(xī)

D.吆.喝(yāo)诀.别(jüé)扒.窃(pá)头衔.(xián)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西蜀幕色麂子荆棘

B.恩惠感慨恍惚垦切

C.陡峭譬如鸿濡淤泥

D.简陋案牍监督拖沓

3、结合语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青海、新疆,神秘的古罗布泊,马革裹尸

....的战场。(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B.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

....之的。(深恶痛绝:厌恶、痛恨到极点。)

C.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

....,声震天地!(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指牛的脾气很大。)

D.他是美国家喻户晓

....的人物,因为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丰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夏日的花海是人们游览的好季节。

B.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C.宽带网不仅能浏览信息,还可以提供网上视频点播和远程教育等智能化、个

性化。

D.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5、对下列句子修辞方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你们家的台阶高,我们高攀不上。(夸张)

B.柳树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拟人)

C.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嘎叽”地惨叫了一声。(拟人)

D.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庄稼茬,高低不齐,灰白而失去了生机。(比喻)

6、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活着就应该对生命保持一种敬畏和尊重。只要我们还拥有生命,就得对生命负责,让生命焕发出光彩。

②“水清鱼读月,山静乌听风”,能领悟山月对话的静谧,活着就是一种幸福体验。

③我们为什么活着?

④观看潮涌大江的壮阔,品味人间真情的美好,活着就是一种快乐享受。

⑤同时,活着就是对生命过程的幸福体验和快乐享受。

A.③①⑤②④B.③①④②⑤C.④①⑤③②D.②⑤①④③

7、古诗文默写。

(1)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______,________。

(2)你的同学林刚为人很大方,但你觉得他有时太奢侈浪费,你可以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______,________”来劝他。

(3)强欲登高去, ________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5)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

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山门圮.于河圮:__________

(2)可据理臆断

..欤臆断:__________

(3)但微颔.之颔:__________

(4)康肃笑而遣.之遣:__________

(5)但.手熟尔但: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___________________

(2)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___________________

3.寻找河中石兽时,老河兵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从中你明白了一个怎样的道理?4.两文都通过一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甲)文通过作者的议论总结出

________的道理;(乙)文借卖油翁之口告诉人们_______的道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父亲的背影

章中林

①和父亲没有相见已经一年有余了,我常常梦到父亲的那个背影……

②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从镇上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七十岁的老人了,能开电瓶车吗?望着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我看到的是他的背影:他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

③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我空闲的时候,喜欢到他那里玩耍。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锤,把石头砸得金星乱飞。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也许用个特写就能表现出来: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④前些日子,看到库尔贝的一幅油画《采石工》,我才恍然明白我的印象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偏差。因为那时生活拮据,父亲就和《采石工》中的主人公类似,戴着没有檐的草帽,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连脚后跟都露出来了。这能从父亲当年拍的一张黑白照看出来。

⑤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但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棕色的脊背,绷紧的双臂,高举的铁锤。整幅画面有着无穷的张力和撼人心魂的表现力,谁看了会不对他翘起大拇指呢?但是,眼前的父亲却完全没有了那种气势,委顿矮小,说话都有些不能关风,还怎么和当年那个形象相比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看。

⑥回到家,我感冒了。身体软软的,提不起精神。看到父亲挑着一担粪去浇地,我说我来。父亲笑说,你是纸扎的,经不起风。这时,我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他伸着颈,哈着腰,两手抓着扁担,整个人弯成了一张弓。望着他步履蹒跚,我的眼泪流了出来。身为儿子,我却不能让年迈的父亲颐养天年。

⑦走的那天,临出门,父亲叫我等一等,摘些苦柚带着。他说苦柚对我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有益,一树的苦柚基本上都被他捎到了我的手里。望着树顶上的苦柚,他准备爬上树去摘。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危险!我叫嚷着跑到父亲的跟前,想要夺下他的腰篮,但他断然回绝了:别看你比我年轻,但是爬树,我灵活,你不行。

⑧倒吊在树上的父亲,就像一只塑料袋挂在树上,迎风飞舞着,似乎随时都会被风吹落。这时我的泪又来了。父亲哪里还有当年的宽阔背脊,人瘦得有些变形,只剩下一手可握的轮廓了。一件夹克被风扬起来,就像被鼓起的风帆,整个

人看上去就像一只蜕皮的蝉一样。那手更是让人不忍直视——黢黑的烧火棍一样,没有一点光泽;皲裂的麻秆一样,没有一点肌肉。这还是父亲吗?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淹没了我的视线。

⑨一年多来的每一个日子里,我都思念着父亲,忘不了他的背影。无论怎样,我一定要回去看看父亲,和他说一说今天我的工作、我的生活……

1.本文写了父亲哪几件事?

2.请从人物描写方法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

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3.第④段中写到油画《采石工》有何作用?

4.作者在第⑤段中说“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文章开头和结尾又说“常常梦到”“忘不了”一年多以前见到的父亲背影,这两者矛盾吗?为什么?

2、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徐光惠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的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沭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问,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

溜溜、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⑦“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④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摘自《中国电视报》2018年04月19日(有删改)1.文章以“开在心里的橘子花”为标题,有何作用?

2.从记叙顺序角度看,删掉第①②段将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请说明理由。3.结合语境,品味第②段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4.怎样理解第⑧段画线句“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的含义?

5.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选文语言形象生动,情真意切,有浓郁的抒情意味。

B.第③段中“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一句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写出了父亲对橘子丰收的憧憬。

C.阅读第③④段,可以感受到作者故乡民风的淳朴和家庭的温馨和睦。

D.第⑤段中“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是景物描写,生动写出了橘子熟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看到满树红橘子的喜悦心情。

四、写作题(40分)

家,多么温馨的名字,每个人都有父母,都来自不同的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组成了一个家庭。这是一个充满关爱、充满亲情的家,家中乐趣多多。请以《家庭趣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A

D

C

D

A

A

(1)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静以修身俭以养德(3)无人送酒来(4)百草丰茂秋风萧瑟(5)思君不见下渝州

1.(1)倒塌(2)主观地判断(3)点头(4)打发(5)只

2.(1)顺着河流寻找石兽,不是颠倒了吗?(2)用铜钱盖住葫芦口,(然后)慢慢地用勺子倒油滴入葫芦里。

3.做任何事情都不可以主观臆断,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联系实际做出正确判断。4.实践出真知熟能生巧

【答案】

1.①国庆放假开电瓶车接我;②年轻时帮人炸石头;③父亲挑粪浇地;④父亲上树为我摘苦柚。

2.用几个比喻,形象地写出了我印象中父亲健硕强壮的形象,与现在枯瘦的形象做对比,写出了父亲的辛劳与苍老。

3.通过与现实的比对,表明了父亲并没有那么强壮,写出了父亲当年的辛劳,和现在的苍老。

4.不矛盾。“”我喜欢那个砸石头的背影,这个背影让“我”崇拜,让“我”依赖;但是“我”常常梦到一年多以前见到的父亲背影,那时的父亲已经不再年轻,他需要“我”的陪伴。

【答案】

1.暗示文章主旨,饱含对父亲的热爱和感激;橘子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并能

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2.前两段运用倒叙手法;交待发现橘林的过程,自然引出下文;有悬念效果。3.都是叠词,语言亲切、灵动,富有音韵美;形象写出了花蕊多而密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4.对于我来说,橘子花的香味使我想起了父亲的教导,它一直留在我的心中影响着我;抒发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5.B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 答案 语文试题 一、基础(20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8分)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操《观沧海》)(2分)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2分)(3)□□□□□□□,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分) (4)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欢用落日来抒写思念之愁或者离别之苦,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2分)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1)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niàng。 (2)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xù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3)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duōduōbīrén。 (4)春天像小姑娘,huāzhīzhāozhǎn的,笑着,走着。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 ...的一项是()(3分 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的壮丽景象。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投入大自然的。 A.光芒一碧万顷心曲怀抱 B.辉煌一泻千里心扉怀抱 C.光芒一往无前心扉情怀 D.辉煌一望无际心曲情怀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3 分) A. 经过不懈的努力,使他收获精彩的人生。 B.济南交警董相勇捐肝救妻,谱写了夫妻二人在困境中相濡以沫。 C.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D.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5. 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空白处填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4分) 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 ,; ,。 愿我的祝福常伴你左右。 二、阅读(40分) (一)咏雪(8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⑴俄而雪骤.⑵撒盐空中差可拟.⑶未若柳絮因.风起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未若柳絮因风起 8.本文作者在叙述这两个比喻时并没有加上自己的评论,你认为作者觉得哪个好?说说你的依据。(3分) (二)东施效颦(7分) 西施①病心②而颦③其里④,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⑥妻子而去⑤之走。彼知颦美⑦,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选自《庄子·天运》【注释】①西施:越国的美女。②病心:心口痛。③颦:皱眉头。④里:乡里。⑤去:躲开,避开。⑥挈:带领。⑦颦美:皱着眉头美。 【相关链接】邯郸学步: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9.解释加点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2分) (1)归.亦捧心而颦其里()(2)坚.闭门而不出() 10.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11. 阅读上文及相关链接,请针对东施效颦和寿陵人失败的原因,给其中一位提一点建议。(3分)

最新七年级语文月考汇编

第一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和运用(39分) 1.下列各项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禀.告(bǐng )姊.妹(zǐ)论.语(lún )玷.污(diàn ) B.雏.形(chú) 嬉.戏( xī ) 堕.落(duò ) 泯.灭( mín ) C.报酬.( chóu ) 鬓.角(bìn ) 蹂躏.( lìn ) 风韵.( yùn ) D.懊.恼( ào ) 洗濯( ..zhuó) 诅咒.(zhòu ) 点缀.( zhuì ) 2.选出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A.获益匪浅慧心未泯碌碌终生任重道远 B.绝处逢生回味无穷突如奇来心旷神怡 C.具体而微乌云敝日得失之患多姿多彩 D.问心无愧温故知新悬涯峭壁玲珑剔透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你放心,你们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这件事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 B.你看他双眉紧锁、沉默不语,恐怕真是有难言之隐 ....的苦衷。 C.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 D.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被洪水冲得囊空如洗 ....的灾区又重建了家园。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且语意明确的的一项是() A.小明今天没来上学,班长估计他肯定是生病了。 B.观众听完他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都深深地折服了。 C.小李和小王赛跑,他比他跑得快。 D.赵本山夸张而诙谐的表演让观众们都忍俊不禁。 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他为人民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 B、春光明媚的时节,登上山顶眺望远方,让人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 C、城市的夜晚到处是红灯绿酒,让工作了一天的人们有了休闲之处。 D、母亲只好绝处逢生,默默承受一切痛苦,不停去庙里烧香拜佛,希望改变命运。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 A、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B、张明不仅知道这件事,而且全班同学都知道了。 C、在贝多芬的许多作品中,休止符往往是超越自己,越升到一个新层次的弹跳点。 D、政府执法部门的各种罚没款必须依法上缴,不能截留自用,其经费来源只能来自国家财政拨款。 7.下列对第二单元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我的老师》作者是魏巍,代表作是《谁是最可爱的人》,短篇小说《东方》 B.《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 C.词语往往附带有或褒或贬的感情色彩。 D.《我的早年生活》作者是担任过两届英国首相的丘吉尔。 8.古今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4分) (1)、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

七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复习

初级中学七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复习(二)试卷总分:9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人:审核人: 班级:姓名: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57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10分) zhù( )蓄静mì( ) 分qí( ) 着.()落繁花嫩.()叶 发髻.() chéng()清 jué ( )别侍.()弄干sè( ) 2.改正错别字。(8分) 造访化装莲篷娇媚水波鳞鳞喜出忘外淅淅沥沥 健状粗犷朗润急燥絮絮叨叨翻来复去拙拙逼人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5分) (1)南朝志南和尚的《绝句》“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被朱自清引用到自己的散文《春》中。 (2)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生动勾勒出北固山下壮阔图景的诗句是:_ ___,__ _。(3)古诗中,诗人常借物传情。“__ _______,___ 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借“明月”传递对友人的牵挂;“___ _____? _______ __”(《次北固山下》),王湾借“归雁”捎去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4)海日生残夜,_____ 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5)明月不谙离恨苦,____ ____。(晏殊《蝶恋花》) (6),小桥水流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作者:《天净沙.秋思》)(7) ,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8)“”,刚起头,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9),闻道龙标过五溪。 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江南的梅雨,淅淅沥沥 ....地下着,下得娇柔而缠绵,多情而纤细,持久而含蓄。 B.班长李华学习好,品德好,在班上德高望重 ....。 C.为保持公司的新鲜度和迎战咄咄逼 ...人的竞争对手,美国运动巨头耐克近日公布一系列高层人事调整。 D.六一国际儿童节到了,邻居家小女孩打扮得花枝招展 ....的,可爱极了。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社会生活给我们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B.参观灌云博物馆后,使我进一步了解了灌云的时代历史变迁。 C.班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空前的读书热潮。 D.事实证明,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敢于创造奇迹。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汇总)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及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伤(zhōng) 澄.澈(chéng) 掺和.(he) 绵廷.(yán) B.缥.缈(piāo) 陛.下(bì) 显耀.(yào) 愚.蠢(yú) C.忙碌.(lǜ) 辍.行(zhuì) 充沛.(pèi) 梳.理(shū) D.放肄.(sì) 苛.刻(kē) 凸.起(tū) 笨拙.(zhuó) 2、下列各组词中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 A.烂漫诀别小心冀冀喜出望外 B.热忱烦杂花团锦簇人声鼎沸 C.嘹亮感慨翻来覆去自做主张 D.攥着莲蓬咄咄逼人各得其所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闻一多先生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B.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上常常吹毛求疵 ....。 C.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言而喻 ....的。 D.学校开展的“安全教育”活动,让广大师生受益匪浅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C.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D.恐龙灭绝事件认为是由约6600万年前的一颗陨石撞击地球所导致。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是() 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每一朵盛开的花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C.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好像在试探什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

初中语文试卷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 (总分:150 分时间:150 分) 2014.12、基础知识以及运用(35 分) 一)选择题(16 分) 1.下列加点词语的注音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嘹亮(li oá)应和(h è)迸发(bèng)狡黠(ji é) B. 黄晕(yùn)水藻(zǎo)唾沫(t ù)绷紧(bēng) C.酝酿(ni àng)储蓄(chǔ)祈祷(qí)跻身(j )ī D.雕镂(l óu)贮蓄(zhù)粗糙(cāo)倔强(ju é) 2.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 分)() A“最美司机”吴斌用大爱阐释了生命的价值:76秒,吴斌用生命履行了职责;76 秒,吴斌 用平凡成就了伟大;76 秒,吴斌用行动诠释了人间大爱。 B在一场暴风雨后,因家庭变故而失学的杜小康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C“冰塔儿”既简洁又生动,把葫芦形容得晶莹可人(不管是山楂还是荸荠)。 D.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骄傲?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 、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中国籍作家。 B 、瘦西湖隧道的开通,有助于解决文昌阁的交通拥堵问题。 C、随着黄浦江死猪事件的曝光,引起了人们对病死动物如何善后这个重要话题的热议。 D 、国家队能否在短时间内消除惨败泰国带来的严重影响,依赖于科学的训练和正确的领导。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大家随波逐.流...,表示赞同。 B. 为迎接学校第十届文化艺术节闭幕式,建明和他的搭档们逢场作戏....,精心编排了一出反映校园生活的话剧。 C. 上下班高峰时,拥挤的车辆常把道路堵得严严实实,场面令人叹为观止....。 D.教语文的王老师讲课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 5.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灿若寒星

人教版七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月考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1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谁也不能否认家长的这种做法不能说是对孩子的关爱,但结果也许适得其反。 B.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C.许多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饭来张口,衣来身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十分有害的。 D.电门一关,就可以阻止电流不再进来。 2 .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创作的,共三十三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 B.《孔乙己》是我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著名小说,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短篇小说之一。 C.《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D.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撰成《水经注》40 卷,是富有文学价值的地理志。 3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感概遮蔽花枝招展怦怦直跳 B.徘徊和蔼人生鼎沸翻来覆去 C.诀别暴怒花团锦簇人绩罕至 D.诱惑粗犷酣畅淋漓喜出望外 4 .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安全事故发生后,市委主要领导奔赴事故现场,下车伊始便组织开展现场救援。 B.如能推广使用电子书,学生便能摆脱卷帙浩繁的纸质教材、参考书,书包的重量便会减轻不少。 C.瑶瑶在阅览室里意外发现一本渴望已久的《撒哈拉的故事》,真是妙手偶得啊!。 D.只看他拿起笔画了几下,一匹马活灵活现跃然纸上,画技已臻炉火纯青之境。 5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2分)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11)

初一上学期月考语文试卷 积累与运用(26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种是 A. 酝酿(niàng)宽敞(chang)匿笑(nì)高邈(miǎo) B. 黄晕(yùn)侍弄(nong)发髻(jì)着落(z háo) C. 澄清(chéng)贮蓄(zhù)粗犷(guǎng)铃铛(dāng) D. 水藻(zǎo)棱镜(léng)菜畦(qí)喉咙(long)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烘托憔悴干涩哆哆逼人 B. 抖擞决别吝啬絮絮叨叨 C. 沉寂瘫痪莅临翻来覆去 D. 静谧萌发箫瑟淅淅沥沥 3. 下列句子加粗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比喻姿态优美) B. (鸟儿)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出卖,拨弄) C.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形容花开得茂盛) D. 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吝啬了。(拜访。多用于书面语) 4. 选出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 B.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 雪。 C. 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D.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5. 选出全是名词的一组 ①农夫②镰刀③秋天④左⑤打扫⑥高尚⑦校园⑧精神 A. ①②⑤⑥⑦⑧ B. ①②③④⑥⑦ C. ①②③⑥⑦⑧ D. ①②③④⑦⑧ 6. 解释下列加粗词语的意思。 (1)与儿女讲论文义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元方入门不顾 (4)相委而去 7. 诗文默写。 (1)水何澹澹,。(曹操《观沧海》) (2)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4),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夕阳西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牛背上牧童的短笛,。(朱自清《春》) (7)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朱自清《春》) 8. 名著阅读。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上面这句话出自《朝花夕拾》中的《》(篇名)。本文记叙了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让“我”感到十分痛苦,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含蓄地批评了。 阅读(共15小题,计44分) 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春 朱自清(节选) ①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 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闭 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 ③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④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⑤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1)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选段②写出了春花的、和的特点。 (2)说说下面语句中加粗词的表达效果。花下成千成百的蜜 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3)朗读要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你认为“山朗润起来了”这一句中重音应放在哪个词上,说说你的理由。

七年级语文上册月考试题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次月考试题班级:姓名: 一、名句填空(10分) 1、山光悦鸟性, 2、,似曾相识燕归来。 3、,隔江犹唱后庭花。 4、潮平两岸阔。 5、然则天下之事,,可据理臆断与欠? 6、《天净沙 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7、《观沧海》中展现大海宏伟气魄和博大抱怀的诗句是:。 。 二、古言文阅读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4 分) (1)虽有佳肴(2)不知其旨也 ( 3 )学学半(4 )不知其善也 9、用“‖”给下面句子划分停顿(停两处)(2分)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10、请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 1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2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1、该文中有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2分) 12、学完本课后,对你的学习生活有哪些启发呢?请结合自身实际具体谈一谈。( 4 分) 三、现代文阅读 (一)会飞的蒲公英(18分) 童年的我,在初夏,常常和妈妈去小木屋后面的山坡。山坡上盛开着一丛丛火红的杜鹏、鹅黄的迎春、淡紫的牵牛……我快活地拍着小手,蹦蹦跳跳采摘这些五颜六色的花儿,可妈妈却总是轻轻地挽着我走到山坡的另一侧,那里开满着一朵朵白色的小花。花儿怪逗人的:圆圆的脑袋,白白的茸毛,风一吹,就轻迎盈地飞了起来,飞呀飞,飞得老高老高的,我费了好大的劲,才抓住一朵飞在空中的小白花。 妈妈说:“这是蒲公英,它从不满足于呆在偏僻的角落,最喜欢到外面的世界去闯荡。” 妈妈的话,在我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上,我常常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广阔的世界上空飘荡。 不久,我上小学了,妈妈缝了个花书包给我,书包上绣着几朵白色的蒲公英,花旁还歪歪斜斜地绣着几个字——会飞的蒲公英。每天,我就像一朵快乐的蒲公英,在小木屋到学校的山路上飞来飞去。 一个有风的黄昏,我从学校跑回家,高兴地拉着妈妈来到开满蒲公英的山坡。我把老师刚刚教的儿歌《蒲公英的种子》唱给妈妈听,我一边喝一边在蒲公英丛中跳来跳去,一朵朵白色的小花在我的歌声中轻轻飘上了天空。妈妈的神情有些激动,目光亮亮的,深情地追随着那一朵朵飘飞远去的小白花。 从妈妈的目光里我仿佛看到了晚上常常做的那个梦:一朵白色的蒲公英,在轻风的吹送下,飞呀飞,飞过一间间古旧的小木屋,飞过一片片茂密的山林,飞进金色的阳光中……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复习卷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复习卷及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盘虬.(qiú)驻.立(chù)恣.肆(zì)孤芳自赏 B.黄晕.(yùn)澄.清(chénɡ)着.落(zháo)迫不急待 C.纳罕.(hàn)滑稽.(jī)聒.聒(ɡuō)呼朋引伴 D.挑.逗(tiǎo)枯涸.(hé)芊.芊(qiān)高邈深远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A.宛转嘹亮憔悴决然不同 B.睫毛倜傥淅沥不求胜解 C.草垛云霄侍弄咄咄逼人 D.确凿寻觅逃窜翻来复去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每年我国都要向联合国派遣 ..一支国际维和部队。 B.二次世界大战,被原子弹摧毁的地方,至今还是一片废墟 ..。 C.扶贫工作组的同志对贫困户绝不能漠不关心 ....。 D.我来到了一个废弃的村庄前,方圆两公里的范围内是不毛之地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小张告诉小王,睡前看电视时间太长或玩手机时间太长,都会导致他难以入睡。 B.文明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市民的一举一动往往可以显示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高低。 C.学校组织防震逃生演练活动,目的是为了让师生熟知灾害预警信号和应急疏散方法。 D.5月3日至4日,中美就经贸问题举行了磋商,达成了就有关问题保持密切沟通。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拟人修辞的一项是 ( ) A.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B.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 C.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D.“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6、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生命,需要珍藏。珍藏一句劝告,;珍藏一份付出,;珍藏一回教训,;珍藏一次挫折,。 ①人会变得睿智②人会变得无私③人会变得谦和④人会变得奋进 A.④②①③ B.③②①④ C.④①③② D.②④①③ 7、古诗文默写 (1)客路青山外,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百草丰茂。 (3)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4)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 (5)__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 (6)我寄愁心与明月, ________________ (7)《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词的含义 (1)俄而雪骤(________)(2)俄而雪骤(_________)(3)差可拟(__________)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 语文试题 亲爱的同学们:又到了展示你才能的时刻了,别紧张,请你轻松地走进考场,微笑着拿起语文试卷,愉快地接受检验,相信你平日的辛勤耕耘定会在这里收获到累累硕果。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 (1)(赵师秀《约客》)默写全诗: ,。 ,。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木兰诗》)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1)这是荒原,rén jì hǎn zhì(),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2)我临去时,爸爸还这样dīng zhǔ( )我。 (3)浊流宛转,结成jiǔqūlián huán()。 (4)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一切的wū huì( )。 3、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使用得当的一项是()(3分) 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一生。B.2008年9月27日16时41分00秒,我国航天员翟志刚打开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轨道舱。舱门实施空间出舱活动,这是世界上空前绝后的太空出舱活动。C.两岸“三通”基本实现,和平发展前最愈发光明,僵持多年的两岸关系,终于蜕化变质。 D.泰山、华山、黄山,都是大自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 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提高理解能力”是极为十分重要的。 B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我们都应该提高安全意识。 C那一次谈话以后,他那激动不安的心情总在我的脑海浮现。 D我们的地理老师上课说话风趣幽默,常让人忍俊不禁地发笑。 5、根据示例,写一段话。(3分) (1) 朋友,你会微笑吗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是一曲动人的音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2)人生的意义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颗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时间120分钟,分值120分)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1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1)后来发生了分 qí():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莫怀戚《散步》) (2)我暗暗地在那里nì()笑,却一声儿不响。(泰戈尔《金色花》) (3)在这种gan ga( )的处境中,我持续待了近一年。(丘吉尔《我的早年生活》)。 2、选出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2分) (1)当白昼的一切迷雾都________了以后,黑夜要你用另一种眼睛看这个世界。 (2)我们不能________于那片秋之收获,要把自己的汗水融入冬天的缓冲与再造,让我们憧憬的春天更富有魅力。 (3)花一样的生命,一瓣一瓣地绽放她的美丽,使这个原本死寂荒凉的世界________,充满快乐。 A、消散沉醉五彩缤纷 B、消逝沉醉姿态万千 C、消散沉溺姿态万千 D、消逝沉溺五彩缤纷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 B.住宿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都是宾馆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C.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的警示语和标志。 D.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需要采集50万朵花左右的花粉。 4、古诗文名句填空。(13分) (1)兄子胡儿曰:“____________。”兄女曰:“_______________。” (《咏雪》) (2)《论语》中说学习与思考的关系的句子:————————,———————。 (3)“吹面不寒杨柳风”,出自——朝代,志南和尚的————中,写春雨的句子是————————————。 (4)绿树村边合,——————————。(孟浩然《过故人庄》) (5)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6)《龟虽寿》中以老骥和烈士作比,表明自己也和他们一样老当益壮,仍然胸怀大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4分) 乌龟请求老鹰教它飞翔,老鹰劝告他,说他的本性根本不适合飞翔。乌龟再三恳求,老鹰便把它抓住,带到空中,然后扔下。乌龟掉到石头上,摔得粉碎。(《乌龟和老鹰》) 这个小故事选自《》,作者是_________(填国籍)。读了上面这个小故事你认为这个故事的寓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综合性学习。(6分) 家,是什么?落叶说,土壤是家;潮水说,海岸是家;夕阳说,天边是家;归燕说,鸟巢是家。家,是游子心中日思夜想的天堂,是千万种事物的心灵归宿。 (1)读了上面的材料,请你也仿照上面的模式,说说你心目中的家是什么。 家,是什么?_______说,___________家;________是说,_________是家。 (2)七年级(3)班正在举行“我爱我家”语文实践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段开场白。(30字左右)

2020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月考(答案)

一、积累(21分) 1.读下面这些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⑴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山朗(rùn)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⑵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粗(guǎng)。 ⑶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màn) 。 ⑷后来发生了分(qí):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⑴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⑵正是江南好风景,。(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⑶,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⑷可怜九月初三夜,。(白居易《暮江吟》) ⑸,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⑹乡愁是游子笔下永恒的主题,亲情是人类割舍不掉的情感。马致远一句“夕阳西下, ①”诉说离家的愁思;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 “②,应傍战场开。”王湾停宿北固山下,借“鸿雁传书”表达思乡之情,“乡书何处达?③。”李益夜上受降

城,“④,⑤。”描绘凄凉幽怨的笛声唤醒了征人的思乡情绪。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敬辞或谦辞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 A.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画的马那是栩栩如生。 B.你家母让我跟你说一下,这个周末一定要回家啊。 C.拙作奉上,深感不安,请不吝赐教。 D.贤弟太客气了,愚兄只不过是举手之劳罢了。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俄而雪骤⑵陈太丘与友期行 ⑶去后乃至⑷元方入门不顾 二、阅读(20分) (一)名著阅读(6分) 5.《白洋淀纪事》《湘行散记》《我与地坛》是七年级上册自主阅读推荐书目。请你分别选择一项“推荐语”,向读者推荐这三本书。(3分) ⑴《白洋淀纪事》()⑵《湘行散记》()⑶《我与地坛》() A.一部深沉奇丽的乐曲:湘西的现实与历史交织,独特的自然世界与别样的生命形态交融,美丽纯净的自然风物背后隐含的无奈与无常……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整)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完整)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确凿.(záo)缠络.(luò)攒.成(cuán)脑髓.(suí) B.菜畦.(wā)轻捷.(jié)云霄.(xiāo)鉴.赏(jiàn) C.桑葚.(shèn)油蛉.(líng)倜傥.(dǎng)白颊.(jiá) D.斑蝥.(máo)脊.梁(jǐ)和蔼.(ǎi)秕.谷(bǐ) 2、下列各项中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帐蓬热腾腾金风玉露赅人听闻 B.乞丏光秃秃引人遐思截然不同 C.凌乱白洋淀油然而生谆谆教诲 D.仿膳熏衣草迫不及待兴高采烈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面对玉龙雪山扑朔迷离 ....的天气,登山队员们进退两难。 B.苏州园林在设计上处处别有用心 ....,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C.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 D.张璐同学在“文明礼仪伴我成长”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全家人简直是 乐此不疲 ....。 4、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礼是由传统和习俗形成的行为规范。 B.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民众高尚文雅的气质和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 C.重礼仪的民族,都是古代经济较为发达,衣食生活比较充足。 D.礼尚往来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的礼节,也是人们交往的准则。 5、下列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排比,比喻) B.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拟人)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检测卷 测试范围:第一、二单元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污秽.(suì)澎湃.(pài)哺.育(bǔ)气冲斗.牛(dǒu) B.惩.罚(chěng) 殷.红(yīn) 抹.杀(mǒ) 慷慨.淋漓(kǎi) C.气氛.(fēn) 可汗.(hán) 彷.徨(páng) 深恶.痛绝(wù) D.默契.(qì) 亘.古(gèng) 踱.步(duó) 鲜.为人知(xiǎn)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喧闹怪诞字贴目不窥园 B.屏障泛滥斑斓妇儒皆知 C.奥悔选聘抱歉鞠躬尽萃 D.谣言薪金震荡沥尽心血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 ....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B.在学习和工作中,专心致志和锲而不舍 ....都是迈向成功不可或缺的品质。 C.《爸爸去哪儿5》的火爆,让节目中的六位萌娃都成了家喻户晓 ....的童星。 D.对于他这种卑劣的行为,大家都感到深恶痛绝 ....,决定不再跟他打交道。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日裔英国小说家石黑一雄荣获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B.许多同学在教室里昨天都同他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C.共享单车是指企业与政府合作,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提供自行车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 D.有报道说,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销售利润在8%以下,比去年下降了一倍。 5.填入下面空白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教育是儒家思想中的重要课题,谈到教育的方法,孔子注重启发,强调引发学生的创造力,他说:“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教育,与其把学生当作鸭子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之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名著导读。(4分) (1)下列关于《骆驼祥子》的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骆驼祥子》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北京(籍贯)人,有“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B.《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车子,却冒险地牵回了三匹骆驼,“骆驼祥子”

2020-2021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月考一试卷(Word版,有答案)

2020-2021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月考一试卷(Word版,有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请用楷体把下列汉字写到相应的方格中,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分) 回味无穷任重道远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霎.那(sà)羚.(líng)羊嫩芽(nèn)水波粼粼 ..(lín) B. 挽回(wǎn)分歧.(qǐ)欹.斜(qī)徘徊.(huí) C. 脸颊.(jiá)尴尬.(gà)抗.拒(kàng)诀.别(jué) D. 攥.着(zhuàn)犄.角(jī)允.许(yǔn)匿.笑(nì) 3.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唯恐疲倦不堪抚弄小心翼翼 B. 探测砰砰直跳浸满珠丝马迹 C. 企盼美不胜收悔恨花团锦簇 D. 领悟恍然大悟惭愧美不胜收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的是【】(2分) A.这次活动使大家各得其所 ....。(各得到各自的住所。) B.哥哥那种对什么都满不在乎 ....的生活态度彻底惹恼了爸爸。 (完全不放在心上) C.从此以后,以这种不求甚解 ....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这些词。(现在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D、他这次的考试成绩令老师喜出望外 ....……(由于遇到出乎预料的好事而特别高兴。)5.下列没有语病的—项是【】(2分) A.我国的棉花产量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B.阅览室里有各种学生们喜欢阅读的图书杂志。 C.济南的冬天,是个令人向往的地方。 D.我们必须及时发现并改正自己的缺点。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再塑生命的人》记叙了“我”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认识具体事物、认识大自然、认识爱过程,真诚表达了对莎莉文老师的感激之情。 B. 《秋天的怀念》表现了作者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对母亲无尽的爱,以及对“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悔恨。 C. 《我的老师.》通过记叙关于蔡老师的七件小事,表现了蔡老师的慈爱,公平和伟大,抒发了我对蔡老师的热爱和依恋之情。 D. 孔子,名丘,字仲尼,战国时齐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的作者是孔子,记录了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7. 毕业晚会上,班长的发言刚刚开头就哽咽了,请你仿照同一句式续写两句话。(4分) 分别在即,老师,我们如何才能报答你呢?我们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 给了我们整个春天;我们原想, 我们原想,。 8.古诗文默写。(10分) (1)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_____________________,除了你,_____________________?(2)《〈论语〉十二则》中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大连。” (4),终为土灰。 (6)兄女曰:“。” (5)万籁此都寂, (7),随风直到夜郎西。 9. 阅读,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增长了我们的见识,让我们越来越博学,让我们越来越快乐。

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七年级语文月考试卷 卷首语:当你走进考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一切都在你的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经过了一个月的学习,今天就来自我检测一下吧! 一、基础积累:(20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从下面的两句话中任选你喜欢的一句,将其抄写在下面的田字内,相信你一定能写得准确、规范、美观。(2分) 人声dǐng 沸shàn 笑炽痛哺育 3动词填空:(2分)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些秕谷,棒上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住了。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小说《窗》的结尾别有用心,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B. 陈水扁公然宣布中止“国统会”运作和“国统纲领”适用,无疑是玩火自焚。 C. 同学之间一定要和谐相处,相敬如宾。 D. 高淳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 5.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准确的一项是(2分)()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__________。①把寂寞留给自己②把芬芳献给他人③以苦心孕育未来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A.②①④③B.①④③②C.③②④①D.②④③① 6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在学习中,我们要即时发现并解决存有的问题。 B.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升写作水平的基础。 C.课堂上,老师对我们提出了“独立思考”的要求。 D.语文的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提升了水平。 7名著导读:(2分) 《童年》是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讲述的是三岁到十岁这个时期的童年生活。 8、古诗文默写(6分) ①谁家玉笛暗飞声,。。 ②,思君不见下渝州。 ③独坐幽篁里,。 ④云南地震牵动着世界民众的心!灾害发生后,全国各地派遣的救援人员十万火急地奔赴灾区。用《木兰诗》中“,。”一句来形容最为恰当。 ⑤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9.王小明同学家住在一楼,二楼李阿姨家的衣服未脱水,水滴在了王小明家晾晒

(完整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月考试卷 一、聪明在于积累,天才在于勤奋,我们先来检验一下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语言运用能力吧!(31分) 1、古诗文积累填空(12分) 打开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我们与南朝诗人吴均同住山中,体验“山际见来烟,”的有趣生活;我们与李白在洛阳共度思乡之旅,耳畔是“,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折杨柳》笛声;我们与岑参相伴,同赴边塞,“故园东望路漫漫,”,心头涌起的是对故土与亲人的深深怀念;我们与木兰一起征战沙场,感受千年古战场上“,壮士十年归”的激烈与悲壮;我们还与韦应物在郊野渡口,悠然空泊,体会“,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深远意境;我们还在幽静的竹林当中体会“深林人不知,”的恬淡与静谧。 2、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嗥.鸣.(háo) 山巅.(diān) 浊.流(zhuó) 呻.吟(shēn) B、田垄.(lǒng) 召.唤(zhào) 磅.礴(páng) 怪诞.(dàn) C、辔.头(pèi) 炽.痛(chì) 哽.住(gěng) 哺.育(pǔ) D、啾.啾(jiū) 机杼.(zhù) 污秽.(huì) 督.学(dū) 3、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菜畦渲闹臃肿人声鼎沸 B.懊诲蝉蜕丑陋来势凶凶 C.讪笑崎岖屏嶂九曲连环 D.澎湃祈祷脑髓回环曲折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经过总结,我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学习方法。 B、在世界文化史上,中国最早是出现文字的一个国家。 C、能否提高健康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坚持锻炼身体。 D、人们在长期的利用和改造自然劳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5、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 A、从没有见过老师发过这么大的火,教室里一片静默 ..,同学们大气不敢喘一口。 B、这次没有能够当选上班长,他的神情显得很沮丧 ..。 C、学习遭到困难时,要及时向老师求教,做到不耻下问 ....。 D、自己犯了错误,还要讳疾忌医 ....,什么时候才能有进步? 6、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是()(3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出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朝花夕拾》,文章写景精彩,结构鲜明, 充满着童真童趣。 B、《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采用插叙手法,时而写眼前之事,时而又回忆往事,使文章显得波 澜起伏,跌宕有致。 C、《最后一课》以小弗朗士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题目,既表现了作者的亡国之痛,又表现

七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语文期中考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 1.下列加粗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A、贮(zhù)蓄憔悴(cuì)瘫痪(huàn)匿(nì)笑 B、菡萏(dàn)攲(qī)斜黑痣(zhì)感慨(kǎi) C、尴尬(gà)须臾(yú)偌(nuò)大笃(dǔ)学 D、酝酿(niàng)黄晕(yùn)刹(chà)那蜷(quán)曲 2. 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并蒂疲倦不堪自做主张小心翼翼 B.清冽洗耳恭听自相矛盾蛛丝马迹 C.急躁鸦雀无声翻来复去截然不同 D.诀别得意扬扬浑为一谈不求甚解 3.下面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项是( ) (2分) A、这座寺庙经过数月的修缮,如今已整修完毕。整座庙宇看上去古朴庄严,惟妙惟肖。 B、冬去春来,夏隐秋至,一年四季,周而复始,变化无常。 C、每逢节假日,中央大街两旁的店铺,就会顾客盈门,生意葱茏。 D、家中的相册里,总有一些年代久远,发黄褪色的老照片。这些照片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通过这次语文综合性学习,我们从一个侧面感受到了戏剧的魅力 B,能不能正确选择毕业后的去向,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 C,世博会的交流价值不仅体现在思想、文化和观念上,更体现在商品、技术和金钱上。 D,成语之所以受到人们长期的喜爱,与其特有的文化内涵是分不开的 5.按要求写诗句。(10分) (1)《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以声衬静的诗句, 。

(2)《〈论语〉十二则》中论述学习和思考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3)《次北固山下》写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浪平静的诗句_________ _ ,____________ __ 。 (4)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5)《过故人庄》中描写美丽的田园风光的诗句是, 6.名著阅读及文学常识填空。(2分) (1)《繁星》《春水》是(作者)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 响下写成的,总的说来,《繁星》《春水》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对 ;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 。在作品中,她把视为最崇高最美好的东西, 反复加以歌颂。 7.综合性学习活动(7分) 班级举行以“走进自然”为主体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在开展“大自然之旅”活动时,班长已经设计好了两项内容,请你再补充两 项。(2分) 活动一:展示图片,描绘大自然。 活动二:诵读美文,聆听大自然。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四: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在微博上写下了心目中“美丽中国”的样子。他写了上句,请你根据 语意,续写下句。(要求: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2分) 上句:在蓝天白云下自由呼吸 下句: (3)我想,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有 一份浓浓的向往、依恋之情,每个人都有一幅属于自己的自然图景。下面请你为 这次活动设计一段50字左右的结束语。(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8-12题。(1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