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张青玲1,王书诏2,梁茵2,马吉祥2

1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2大连理工大学学生就业中心,辽宁大连(116024)

E-mail:career@dlut.edu.cn

摘要:本文从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历程出发,简要说明了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不同方面论述国外一些国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进而论述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启示。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启发

1. 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概述

职业生涯规划在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到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随着生涯发展理论的提出,生涯规划逐渐取代职业辅导的地位。70年代,生涯规划教育在美国得到推广和实施,之后在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前苏联等各级各类学校中得到广泛传播、发展和运用;80年代,生涯规划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生涯规划教育成为现代学校教育与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部分,在长期的实践中,国外学校确立了以形成“自我概念、发展潜能”的全人辅导模式,并辅之以矫正,补救的心理咨询和训练项目。

起源于20世纪初叶的西方国家的职业指导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完成了从职业指导到职业生涯规划辅

导的历史嬗变。

第一个明确使用“职业指导”这一术语的是美国职业指导的奠基者帕森斯,他在1909年出版的《职业选择》一书中总结了职业指导的理论和方法。【1】

帕森斯强调个人特性与职业特

性相匹配的特质论模式,形成了最早的职业辅导理论――特性因素论。特性因素论以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作为描述个别差异的重要指标,强调个人的特质与职业选择的匹配关系。以罗杰斯为代表的非指导学派重视个人发展,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阐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职业咨询”的理论与方法。1942年罗杰斯出版《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标志着人本主义理论流派走向成熟,推动职业指导的重点从开发职业素质测试的技术向职业咨询的方法与技术转变。【2】

20世纪70年代,研究者超越了以心理学为支撑的传统职业指导,提出了

体现和重视人生规划的“生涯教育”,职业指导观念逐渐完成向生涯辅导观念的转变。

生涯辅导的形成时期是金斯伯格和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金斯伯格是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典型代表人物,也是职业发展理论的先驱者,对职业生涯发展有着长期的研究。金斯伯格将职业发展分为空想阶段、尝试阶段和现实阶段三个时期。舒伯经过大量研究于1957年出版《职业生涯心理学》,首次使用“职业生涯”的概

念,将职业生涯定义为一个人终生经历的所有职位的整个过程,系统阐述了职业生涯发展的十二个基本命题和五个发展时期。职业生涯规划经过一系列的发展阶段,达到成熟和完善,迎来了职业生涯发展的国际化时期。

2. 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

2.1完善、高效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美国实行毕业生自主择业制度,政府把毕业生看作是整个社会市场的一部分对待,对就业不直接干预和限制。针对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相伴而生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美国构建政府、高校、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为主体的完善而高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为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高校加强人才培养改革,建立、健全就业服务机构,强化就业过程指导和服务,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建立、健全就业服务机构,强化就业过程指导。

美国高校一般都设有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中心的工作大体分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两个方面。职业指导的工作重点是推行四年职业生涯规划项目。第一年,中心开始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第二年要帮助学生发现和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专长,进而帮助学生选择专业;第三年帮助学生了解雇主资料和市场需求,参加社会实践和招聘会;第四年辅导学生写求职信等专门技能。这种指导贯穿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对学生就业观的形成,择业能力的增强和求职技巧的提高颇有助益。

日本有一个完善的就业机制,主要表现在网络信息准确,举办各

种各样的说明会,各种就职支援中心和俱乐部,政府预算支持等方面。针对大学毕业生毕业后不能就业的人数不断增加,政府制订计划,通过“学生职业综合支援中心”及“学生职业中心”等对大学毕业后尚未就业的登记人员,根据本人兴趣、爱好及适应能力等开设针对性的讲座,通过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并组织他们去企业实习。日本所建立的高校就业指导专门机构并非是行政性的机构,它们仅承担与就业有关的服务、咨询和研究功能,体现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市场特征。

在日本,大学生想要找到理想的工作首先要认清自我。很多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接受就业指导,分析自己的长处和缺点,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能干什么。在填写职业申请时注意推销自我,在大学学习期间注意提高自己的素质,言谈举止给人以恰如其分的印象。

加拿大为移民国家,政府对毕业生就业非常重视,政府和各高校进行的就业指导专业特色强、操作规范,而且相互间保持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加拿大学生找工作的途径有三种,一种是求助于学校的“职业介绍服务”,一种是校方安排的专业实习计划找工作,第三种是到学校或自己联系的单位去“实习”。【3】

加拿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健全、人员专业化、操

作规范,加拿大的高校都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有的称为就业指导部,有的称为就业服务中心,都有较好的办公条件,一般有接待大厅、咨询室、招聘室和资料室等。

美国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美国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这是我找到的一篇关于美国中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资料,供朋友们参考。 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帮助学习者做好准备迎接日益复杂的社会挑战。在我们的学校里,除了应为学生提供学业上的支持,也要对他们提供职业指导。为了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并且从事与之相适应的职业,世界各国采取了各不相同的措施,如美国的性向测试、英国在小学和中学设置的一年指导期。同时各国都大力提倡开设选修课,鼓励学生选择自己有兴趣的课程。我国的新课程改革也紧跟这一国际潮流,不仅在中学阶段开设选修课,而且同一课程还按难易程度分为不同的级别,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难度的课程,鼓励不同的学生选择各不相同的课程组合,以满足未来升学和就业的需要。这种课程的设置是符合这个多元的时代对多元人才的需求的。但是学生的选择是建立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以及未来的从业方向的基础上的,这就要求学校和教师提供适宜的指导。美国中学的职业生涯规划(careerplanning)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经验,值得研究和借鉴。 从性向测试到职业生涯规划 为了识别学生的兴趣,为其提供最适宜的课程,美国的学生和家长常常通过参加一些性向测试选择最适宜的发展方向和职业。然而,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不仅许多教育家和心理学家不相信这样的测试,而且采用这样的方法把学生分配到某一职业也是不现实的。因为不仅

人的兴趣和技能可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而且职业也一直在改变着。一个今天看来很有前途的行业,也许明天会变得没有吸引力甚至过时。为了打破这种过时的性向测试的办法,职业生涯规划为人们开辟了新的途径。它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探究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的未来进行规划和提供准备进入某一职业的课程。 美国认为应尽早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中学阶段尤为重要。因为中学处于青年早期阶段,青年早期是青年身体、智力、情感和社会意识发展的时期,是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点。在中学阶段,处于青年早期的学生开始发现他们的兴趣和能力、并且感知他们自己适合哪一种工作。中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中学生思考自己的未来,让学生有机会想像“未来的我”,让他们看一看社会上不同的人所从事的不同行业,不同行业的工作者所拥有的不同的生活类型,在老师的细心指导下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并认真思考自己将来的职业生涯。它的焦点是识别学生的个人爱好,帮助他们选择一个行业,但是这种选择是开放性的,并不表示他不能从事其他行业;并且要不断拓展他们的就业机会。对于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是经历一个寻找满意职业的过程,为他们认识自己和世界提供了机会。 职业生涯发展目标和标准 美国全国职业信息协调委员会(NationalOccupationalInformationCoordinatingCommittee,NOIC C,1992)发布了一个职业生涯发展蓝图——《国家职业生涯发展指南(NCDC)》,这个指南阐述了四个层次的职业生涯发展的目标:初等学

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研究报告结题报告

“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研究” 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概述 (一)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精神素养的体现。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学会感恩,就是让学生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使其心灵深处受到感动,懂得理解、宽容、体贴、关爱,懂得孝敬父母是为人之本,懂得感恩是快乐生活之源,让每个学生的心中充满爱心,让他们的学习更有动力,让他们的生活更有意义。学会感恩,就是让学生们懂得自己所享受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都来自他人的创造。当每个人细细品味别人为自己付出的辛劳时,一些不满就可能消弭,幸福之感便会油然而生。而对于家庭养育之情、社会培育之恩的回报之愿,正是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之心产生的沃土,正是构建和谐社会之基。感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修养,是每个学生人生的必修课。只有学会了感恩,人的内心才会充满温馨,人的生活才能充满阳光,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我校是沈阳市的一个农村学校,其中有许多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十分困难。为了这些学生学习无忧,家长能供得起其子女读书,学校多方面开辟渠道,为他们争取得到社会各界的帮助。近年来,国家实行两免一补,解决了很多学生读书难的问题,同时,资助我校学生的单位、个人越来越多,还有许多单位、个人与我校的贫困学生结成了对子。

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学生,不断地接受着社会、个人的帮助,我们应该怎样回报帮助我们的人呢?那么,我们首先要有一颗感恩的心,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回报社会的厚爱。作为一所农村小学,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让广大同学更深刻地理解感恩的意义所在,让更多的学生、家长投入到感恩的实践活动中来,使更多同学感恩的心升起,让学生明白感恩的重要性,明白一个人一定要知恩言谢,对给予自己帮助和关爱的人时时怀有感激之心。同时要让我们的教师也深深地体会感恩的必要性,努力地将社会的爱心转化为丰硕的教育教学成果。我们把“感恩”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台阶,要让我们前进小学的所有学生都明白“感恩”,学会怎样去“感恩”。 小学生正值儿童时期,属于未成年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建立时期,需要对他们进行保护和正确的引导。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全面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精神要求,鉴于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一些成年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道德的缺失和信仰的危机给广大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带来的严重的负面影响;腐朽落后的思潮和不良信息的传播,渐渐地腐蚀着未成年人的心灵,使得少数未成年人精神空虚,情感苍白,行为失范。因此,我们想通过一系列的感恩教育实践活动,促进我校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水平的提高,促进我校德育工作的全面进步。 经过深刻的反思与研讨,我们认为,感恩不仅仅是道一声“谢谢”,

国外物理教育研究方向

国外物理教育研究方向 1美国物理教育研究领域的发展历程[1] 美国物理教育研究的开端可以追溯到1930年美国物理教师协会(AAPT)的成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教学的途径确保物理知识的普及,并为物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最新和完备的资源及研究成果.1950年末~1960年,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华盛顿大学对学生学习困难的综合研究,可称得上是最早的物理教育研究工作.1970年末第一批PER博士毕业,1980年至少有十几所大学成立PER团队.1990年从事PER并具有PER博士学位及具有物理学博士学位的博士后研究人员进入物理系任教.1998~2001年,61位教师将PER作为他们的研究领域.1999年美国物理学会(APS)发出声明,确定物理教育研究是物理研究领域的一部分.自此,APS致力于通过物理教育研究及利用以PER为基础的教育实践推动物理教育改革.2000年,全国性PER会议定期举行,随着一些国家及国际PER专题会议的开展,物理教育研究者已形成庞大的团体.2005年,美国物理学评论杂志特刊———《物理教育研究》的问世,标志着物理教育研究开始形成自己的学术研究范式,正在向学术性的轨道迈进.2012年,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对物理等其他理工类学科以学科为基础的教育研究的现状、贡献以及未来研究发展方向以报告的形式公布. 2美国物理教育研究的研究模式 美国物理教育研究是以物理学科为基础对物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所做的研究.物理教育研究的研究者主要是具有坚实的学科基础和熟悉物理学科研究方法的物理教师、硕士、博士及博士后;主要的研究对象为大学阶段的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包括物理专业的学生所开设的大学物理课程及物理实验课程教学;研究目的是改进物理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物理,能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实际中去;研究重点是揭示学生学习物理的认知过程,研究影响学生真正理解物理的因素;研究的一般模式是以物理学内容为基础,设计有效的测试和评价工具,调查学生在学习每一部分物理内容之前的原有知识和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结构的变化,揭示学生的思维障碍,有针对性地设计有效的教学策略和开发新

感恩教育课题研究报告

坊庄完小德育教育研究课题—— 农村小学感恩教育研究与实践 一、课题的提出 1.社会现状的需要 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的古训。感恩就是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的创造和奉献。感恩是一种本性和不可磨灭的良知。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种处世的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还是一种责任意识,自主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更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不断继承和发扬光大。 2、学校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对小学生而言,“感恩”他人的能力还非常有限,但从小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懂得感谢和帮助,应该是我们现代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 3.儿童成长的需要 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

人。”小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阶段,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开展感恩教育就是让学生从感恩思想中内省的自我发展要求,在学生内心中激发出要我学好到我要学好,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对塑造儿童完善的人格,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此,我校对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抽查”,抽查数据显示:有的学生景仰科学家,有的学生景仰体育、影视明星,只有少数学生表示景仰自己的父母,“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是最多的,可崇拜父母的孩子是最少的。孩子尚且对父母不怀感恩之心,更何况对对同学、对老师、对社会呢?当今,虽然物质生活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不懂感恩,不会感恩,拒绝感恩的现象时有发生,暴露出基础道德滑坡,理念信念缺位,价值观念扭曲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严重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究其原因有三:一时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在家中备受溺爱,长辈们只知道默默付出,却忽略了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只是孩子们以为向长辈们索取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养成只想索取不思回报的习惯。二是由于分数成为唯一评价标准已又多年,感恩教育缺失就可想而知。三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国门打开了,空气更新鲜了,但是拜金主义等一些不健康的思潮也进来了,严重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感恩情愫缺失。 基于以上思考,从我校德育工作实际出发,结合本学期我们提前作的感恩教育的相关工作以及取得的效果,我们提出了《农村小学感恩教育研究与实践》的课题,创造感恩教育的新模式,对学校实施感恩教育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方案,我们设计开展以学生自主参与探索为前提,以学校、家庭、

国外十大著名教育教学理论

国外十大著名教育教学理论 主要代表人物:(美)布鲁纳(J.S.Bruner) 产生的主要背景:1957年苏联卫星上天,美国的教育改革受到影响。 理论要点:1.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懂得基本原理,可以使学科更容易理解。 “基本”指获得广泛新知的基础;“结构”指基本概念、原理及相互联系。 学习有两种迁移:特殊迁移与原理和态度的迁移。 用简化的方式储存在记忆中,可使记忆具有“再生性”特征。 2.提倡早期学习。 任何学科都可以用某种理智的方法, 有效的教给处于任何发展阶段的任何学生。 以困难为理由,把重要的教学往后推迟, 往往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 3.教学原理方面的四个原则: A动机原则——满足社会需求愿望的外来动机作用短暂,而内在动机能起长效作用。学习的好奇心、胜任感、互助欲是学习的三种基本内在动机。 在实施方面要做好三点: 激活工作:设计“具有最适合的不确定性”的学习课题。 模棱两可的情况最可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维持工作:探索活动被激发出来,就要维持,这取决于对教学过程的控制。 要使学生相信,成功的可能要超过失败, 要培养学习的自信心,和独立做出决定与行动的能力。 方向性工作:把注意力引向完成学习项目的主要方面。 B、结构原则——将知识组织起来的最理想方式是建立知识结构。 知识结构的再现形式有三种: 表演式:一组动作; 肖像式:简化的图解、知识树、系统图; 象征性:符号。 以上分别体现出结构的再现性、经济性与有效性。 C、程序原则——学生学习知识所遇到的材料的序列,就是教学的序列。 处理好教材的内在联系和学生智慧发展二者关系, 以确定最有效的序列。 决定学习序列的因素: 学习速度(要考虑认知的紧张度)、抵制遗忘的作用、 旧知识迁移到新情况的可能性、知识再现的形式、 有利于经济和有效地掌握知识。 D、反馈强化原则——没有反馈就没有教学。 基本要求为: (1)时间及时:过早则增加记忆负担,过晚则无指导作用; (2)具有不在思维定势和焦虑状态的条件: 先退出状态,方可进行矫正,否则矫正性信息无效; (3)处理方式:矫正不超出学习者的能力范围。

感恩教育课题研究报告

坊庄完小德育教育研究课题——农村小学感恩教育研究与实践 一、课题的提出 1.社会现状的需要 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的古训。感恩就是意识到今天自己获得的一切,不是凭空而来,除了自己的努力,还有许多人在背后的创造和奉献。感恩是一种本性和不可磨灭的良知。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一种处世的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对于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还是一种责任意识,自主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更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更是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应该不断继承和发扬光大。 2、学校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对小学生而言,“感恩”他人的能力还非常有限,但从小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懂得感谢和帮助,应该是我们现代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 3.儿童成长的需要

儿童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理解帮助他人,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的心, . 小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阶段,一些行为习惯的养成影响着孩子的”人。在学生内开展感恩教育就是让学生从感恩思想中内省的自我发展要求,一生。对塑造儿童完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心中激发出要我学好到我要学好,善的人格,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抽查数据摸底抽查”对此,我校对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显示:有的学生景仰科学家,有的学生景仰体育、影视明星,只有少数学生表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是可怜天下父母心。”示景仰自己的父母,“更何况孩子尚且对父母不怀感恩之心,可崇拜父母的孩子是最少的。最多的,对对同学、对老师、对社会呢?当今,虽然物质生活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不懂感恩,不会感恩,拒绝感恩的现象时有发生,暴露严重价值观念扭曲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出基础道德滑坡,理念信念缺位,在家中备受溺一时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究其原因有三:只是孩子们以为向却忽略了对孩子的感恩教育,爱,长辈们只知道默默付出,二是由于分数长辈们索取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养成只想索取不思回报的习惯。年成为唯一评价标准已又多年,感恩教育缺失

国外有效教学研究概览

国外有效教学研究概览 湖南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肖贻杰姚利民 -------------------------------------------------------------------------------- 【摘要】国外有效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有效教师的个性品质、有效教学行为、有效教学技能、有效教学风格、有效教学模式、有效教师的艺术。综述国外有效教学研究的内容,指出其有待进一步探讨的领域,以期为我国的有效教学研究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关键词】教学有效教学有效教师 Review on the research on effective teach ing in for eign countries 【Abstract】The research on effective teaching involves the fields such as the personality traits of effective teacher, the ef fec tive teaching behavior, the effective teaching skills, the effective teaching styles, the ef fec tive models and the artistry of effective teacher in foreign countries.After the research on effective teach ing in foreign countries is reviewed, some fields which need to be explored are pointed out and some revelations and proposals for the reseach on effective teaching in our country are affored. 【Key words】Teaching; effective teaching; effective teach er 20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C Kyriacou在《学校的有效教学》一书中指出:“有效教学主要关心某种教学活动怎样促成了理想的学生学习。”[1] 虽然长期以来对如何实现有效教学,倍受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他们也在进行有效教学的探索,但真正提出有效教学的理念,将有效教学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是在20世纪才开始的。时至今日,对有效教学的追求成为世界范围内所关注的话题。近年来,国内学者虽然对有效教学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不很深入、不够系统。对国外有效教学研究作一些介绍,不仅能拓宽我们的视野,而且能对当前国内有效教学的研究提供一些启示。 一、有效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成果 “有效教学”并不限于简单的教师行为或教师课堂上的表现,它包括了有效教学的过程、有效教学的管理和组织等方面。为了便于对国外众多的有效教学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笔者参照Alma Har ris的观点[2],把有效教学研究分为这样几类:有效教师的个性品质,有效教学行为,有效教学技能,有效教学风格,有效教学模式,有效教师的艺术。当然这种分类是很粗浅的,实际上它们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有些是相互融合的。 1.有效教师的个性品质 有效教学研究最初集中在教师的特征或个性品质(才智、经验、个性、态度、期望、知识或信念等)上。这类研究的基本假设是教师的品质是他们取得不同教学效果的原因。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要求被研究者指出或发现被标定为有效教师的特征或品质,或是比

国贸职业生涯规划

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国际贸易专业 职 业 生 涯 规 划 报 告

21世纪的中国,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科技浪潮源源不绝,形形色色人物竞赴出场,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天下日新月异。 作为一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当代大学生,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社会中,我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我又要如何在这激烈的竞争中崭露头角呢? 人生就像我们手上的指纹,虽然弯弯曲曲却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人生道路是由我们自己选择的,但是要想人生道路走得顺畅就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点点滴滴的知识积累,哪来开拓事业的资本?没有兢兢业业的辛苦付出,哪里来甘甜欢畅的成功的喜悦?没有勤勤恳恳的刻苦钻研,哪里来震撼人心的累累硕果? 只有付出,才能有收获;只有做好准备,才能更好的迎接未来。 如今,身为大学生的我们,如果只是一天天的消磨时光,不抓紧时间多学一些知识来充实自己,就降低了自己的社会竞争力。我们的一生中能有多少个春秋,能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每个人的人生中也许只有一次上大学的机会,我们总要留下一些值得回忆和纪念的事情,不要让自己将来追悔莫及。 生命就像一张白纸,等待着我们去描绘。现在,我们就应该抓紧时间好好的计划一下我们的现在与将来,找寻我们的目标。 第一自我分析 参考人才素质测评报告的分析及建议,我对自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 (1)职业兴趣 根据人才素质测评报告的结果,我最感兴趣的职业是探索型职业,而艺术型、现实型的职业比较喜欢。至于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的职业没有那么感兴趣。 (2)职业价值观

根据人才素质测评报告的结果显示我的前三项取向是安全稳定型、职业技能型、创造创业型职业。我选择职业的首要条件是它必须具有安全感和稳定感,这样会让我感到放松与自在。在此基础上,我愿意去尝试一些有挑战性的工作例如投资创业等。 (3)个人特质 根据测试报告结果显示,我的性格类型为外向直觉思考判断型。我做事注重办事能力与效率,喜欢寻找能够达成目的的最简单直接的方法,讨厌低效率。做事前会考虑各种不同情况从而制定好全盘计划,做事有条有理。面对挫折能够乐观面对。 (4)胜任能力 我的优势能力:理解能力较强,能够创新,遇到事情可以尽快找到解决方法,应对能力较强。做事认真严谨,精益求精。 我的劣势能力:做事情热情有余恒心不足,缺乏耐心,虎头蛇尾。 我的优点:做事认真踏实,有条有理,责任心强,勤于思考,生活态度乐观积极,适应能力强。 我的缺点:缺少恒心,情绪波动较大,敏感过度,缺乏冒险精神。与人交际大多限于表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优点,也有着自身的劣势与不足。在进行自我剖析后,我应该继续发扬自己的优势,并有意识的去改进自己的缺点,为自己将来进入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 第二职业分析 (1)学校环境分析 我所就读的学校是2005年刚刚建立的三本学校,学校至今仍在建设中,教学设施还不完备,师资也不够。而且我所学的专业是2008年入学当年新开设的,本校教师对

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教学设计过程所产生的问题的讨论、教学设计研究的发展趋势等方面对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阐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研究的深入,教学设计近年来成为国内外教育界关注的课题之一。考察国外教学设计的研究成果,对我们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率将有莫大的启发。 一、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的现状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一直是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教育工作者或从改变教学媒体、方法,或从精选教学内容,或从改进评价方式和课堂管理等进行深入的研究,但同时他们又感到单一方面的改革其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因此,他们开始重新思考教学设计的问题,并借鉴认知理论、技术学等新成果;从更为系统的角度探索问题,以找到在整体上提高教学效益的突破口。 1.学设计的概念 什么是教学设计?为了更清楚的理解这个概念,让我们先了解什么是教学和设计。美国的教育学家史密斯(P.L. Smith )和拉根(T. J.Ragan)认为,教学就是信息的传递及促进学生达到预定、专门学习目标的活动。它是教育的一个分支,包含了学习、训练和讲授等活动。所谓设计,是指在进行某件事之前所作的有系统的计划过程或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实施的计划,它可以从精确性、细致性、系统性等方面去判断其效果的好坏。设计者必须以高度的精确和谨慎态度,具有系统计划一个方案的才能进行设计,否则,会导致时间的误用、资源的浪费甚至无效、沉闷和缺乏动机的学习。因此,设计应考虑许多可能影响实施计划或受计划实施所影响的因素。如,设计者要考虑可能影响教学成功的因素,通过上课,把预先设计好的视觉、听觉及其他传递形式的信息传递出去。所以,教学设计的特点除上面谈到的精确、细致和系统之外,还应有形象性、创造性、工艺性、扩展性和自然性等特点。由此可见,教学设计就是把教学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计划的系统过程,是指为了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而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计划的过程,是教什么(课程和内容等)与怎么教(组织、方法、策略、手段及其他传媒工具的使用等)的过程。具体来说,一方面它象工程那样需要以过去成功的原理为基础来计划他们的工作,不仅在功能方面,而且以生动的、吸引人的方式来设计事情或活动,建立用以指导他们决策、解决问题的程序。另一方面,这个系统过程是以一种书面的形式把将要完成的事情或活动的结果写下来,而不是变成实际的产品或结果。因此,当教学媒体不仅仅是教师时,系统的计划就显得尤其重要。好的教师有能力根据学生的需要马上调节教学。但当教学媒体不能迅速加以调节时(如印刷体的材料、录像材料、以电脑为基础的教学),以教学原理为基础的设计就显得相当重要。所以,教学设计过程主要依据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第一,教学的目标是什么?第二,教学策略和教学媒体有哪些?第三,我们如何检验所达到的结果?如何评价和修改教学材料? 韦斯特(Charles K. West )等人则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探讨教学设计。他们认为教学就是以系统的方式传授知识,是关于技术程序纲要或指南的实施。它也是指教师的行动、实践或职业活动。设计是计划或布局安排的意思,是指用某种媒介形成某件事情的结构方式。所以教学设计的研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1)在当今复杂的社会里,人们需要学会如何学习。这种需要大大地扩大了教学的目标,它应该包括学习者将能够了解并适当地运用认知策略;(2 )教学设计应该使用认知策略作为教学的手段;(3 )教师将充当教学传递活动中运用认知策略和奖励认知策略运用的模范;(4)把认知策略的知识、适当的应用以及对认知策略

国内外大学生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研究综述-陈美婧.

2013年 Vol.28 No.12南昌教育学院学报高等教育收稿日期:2013-11-21 作者简介:陈美婧(1984-,女,福建南平人,研究实习员,泉州师范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科员,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研究。基金项目:2012年度泉州师范学院校级自选项目(项目编号2012XGB02。 一、引言 据测算,在整个“十二五”期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处于一个就业人数的高峰期,年均达到700万人左右,就业形势极为严峻。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帮助了解并突破学生个体就业的瓶颈,引导学生主动就业,可以很大程度地缓和这一社会矛盾。目前,高校的就业指导通常是利用讲座和课程的形式介绍就业政策、求职常识等应急性内容,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指导形式单一,内容单调,使得职业指导收效微弱。而大学生普遍希望学校针对其个性特点帮助设计职业人生,即为提供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个性化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当前高等教育中一个较新的理念,它提倡以生为本,顺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了高校教育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对增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一理论研究 相对来讲,国外职业生涯理论已逐步趋于完善和成熟,主要的相关理论有职业人格理论、职业锚理论、生涯发展理论等。西方学者的研究从各个维度涉猎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理论的不同领域。 美国作为职业指导理论的发源地,较早在学校中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职业生涯教育已成为学校咨询活动和心理辅导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在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上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强调学生的特性与职业因素相

《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

中国教育学会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学校心理素质养成教育研究》 子课题《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 开题报告 黑龙江省海伦市东方红小学

《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 黑龙江省海伦市东方红小学 一、课题的提出 中华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也是一个崇尚仁义、知恩图报的民族。从《诗经》中的“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到今人常说的“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等等,都从不同的方面告诉了我们该怎样去感恩,怎样去报恩。 小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起始阶段,一些行为习惯就是从此养成的,并影响着孩子的一生。当前在我们的小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不少情形令人痛心和警醒:某学校对小学生思想道德心理状况进行了一次“摸底抽查”,抽查数据显示,40%的学生敬仰科学家,35%的学生敬仰体育、影视明星,只有1.5%的学生表示敬仰自己的父母,而敬仰黑势力老大的学生竟然达到2.9%,几乎是崇拜父母的两倍!“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付出的是最多的,可崇拜父母的孩子是最少的。孩子尚且对父母不怀感恩之心,更何况对同学、对老师、对社会呢? 现在的孩子缺乏感恩思想,变得冷漠与自私,原因是多方面的:现状之一:家长溺爱严重 如今的少年儿童,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每个家庭的掌上明珠。在众多长辈的呵护下,他们已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家长对孩子的物质要求是“有求必应”,对孩子的学业要求期望甚高。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导致孩子人格发展不平衡。很多孩子面对父母的养

育之恩表现冷漠;孝敬之情在心目中淡化,只知受宠,不知感恩。 现状之二:社会影响深远 在这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里,一些成年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乃至道德观发生了扭曲。他们自私、骄横、冷漠、不善于合作。使得未成年人,也受到了他们的负面影响,缺乏“感恩”的意识。 现状之三:学校教育缺乏 现行的高考制度,使得学校教育始终未能摆脱考试的圈子。教育看分数、教师压力大,把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了教学上,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特别是感恩的教育。2009年“六.一”学校组织庆祝会,学生带上凳子到操场观看。班主任为了调查学生的感恩现状,有意不拿凳子到操场。从开始到结束,两个多小时一直站在学生旁边,结果没有任何班的学生主动为老师让座。 孩子们这种感恩情怀的缺失让我们意识到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才会变得和谐、亲切,学生才会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才会对生活充满希望,才会懂得珍惜时间和机会,才会努力完成自己的学业来报答周围的人和社会。学生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形成而感到更加愉快,更加健康,这也是学生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主体人格的构建。 思想是人的灵魂,如何拯救这“将要垮掉的一代”?良方在哪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指出:

学生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学生教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前国内外各级各类学校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能否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的教学模式虽然能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比较许迅速有效地获得较多的知识信息,也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家、教育技术专家多年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 1、国外情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基础教育经历了三次改革浪潮。1985年启动的“2061”计划代表着美国第三次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趋势,这是一项面向21世纪、致力于科学知识普及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工程,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鼓励学生思考问题而不是告诉其现成答案。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发展思维和想象能力并解决实际问题。倡导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教学手段现代化的课堂教学观。 随着国际化、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曾以“教育立国”著称的日本开始重新探讨和认识学校教育的功能,并以此作为课程改革的出发点。 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在有关报告中指出,要使教育从以灌输知识为主转变为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独立思考为主的教育。学校教育要关注孩子的主体性,使学生愉快地成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相互信赖和学习,使每一个人切实感受到自我实现的喜悦,发展其独特的价值。日本特别倡导的这种新学校教育观和课程观,集中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教育思想。② 90年代以来,在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世界教改潮流的冲击下,为迎接世界经济竞争的越来越大的挑战,使学生适应迅速变化的“高技术世界”、“计算机文化世界”和“全球市场”,英国政府加大了教育改革的步伐,力图在中小学教育中建立一种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提高的、充满活力的教学模式。 80年代以来,法国新教育思想日益引起世界的关注。新教育思想主张学生是教育的中心,认为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提倡活动教学法,让学生在自由进行的活动中,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和探索,通过动手动脑来获取感性经验和知识。

最新大学生英语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最新大学生英语专业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英语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 大学本科三年级开始着手准备考研的事情,考研的方面有两方面的选择: 第一方面是考英语专业或者跨专业考研。这一选择可以考中国传媒大学的新闻英语专业,从事新闻英语方面的工作;或者是考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语言类的学校,继续深造我的英语。至于跨专业考研,我咨询过我们的商务英语老师,她建议我考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研究生,譬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或者对外经贸大学等学校。 另一方面。考国外大学的研究生,准备在国外读研究生。这对于一个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很现实的。在国外可以了解更多国内所不能缺乏的资源、信息等。对说英语国家可以有个更好的了解,从而更能胜任自己的工作。也可能在国外发展。初步定为国外留学的目标是欧洲或者澳大利亚。 我的职业目标是在外资企业中做一个英语翻译员。最终下定这个做英语翻译员的决心却是来之不易的。 首先,英语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有时是个限制因素。英语只能作为一种交流工具,现在大多数人都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就算对英语语法知识不是很了解。而且这些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譬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们本身计算机专业知识就是他们的一个特长。可以

说他们同时掌握了两们专业知识。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在择业时,面对竞争也较大。 其次,英语专业面对的择业范围较为狭窄。一般,只能选择与英语专业有关的职业,而与英语专业相关的职业部外乎就是翻译、新闻英语之类等。总之,相对与许多专业来说,英语专业的狭窄的。 第三,我个人认为一样大学本科毕业后就已经那到了专业比较顶级的水平了,如果接着考研还是考英语专业的话,那么英语对于我来说不再是一种交流工具了,而我地自己研究英语这方面没有信息也没有兴趣。 第四,部队于跨专业考研,在选择所跨专业方面时也困难重重。由于英语专业大学四年都不学习数学,所以跨专业考研时选择的专业范围也被缩小了,不能选择需要考数学的专业就必须从现在开始补习数学。 第五,出国读研究生在选择专业方面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在选择国家方面,国家的消费水平是不是太高等问题也影响了选择。 最终选择还是从事英语方面的工作主要是因为自己的专业是英语专业,而且将来考研是方向极大可能是以上的第二方面。基于英语专业且在国外读研究生这一因素,决定选择在外企从事有关翻译的工作。 这个职业目标的成功选择让我对职业目标的决策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首先,在选择职业目标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是个人自身问题。要对自我优缺点等进行一个全面透彻的分析,给自己做一份自我鉴定。

感恩教育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加强学生感恩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开题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很高兴由我代表课题组进行“加强学生感恩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开题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经过前期调查研究发现,现在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他们都是家庭的中心,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家中四、五个大人围着他们转,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久而久之,孩子的心中就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了。在目前改革开放转型期的大背景下,青少年特别是小学生,头脑中缺少一些最基本的道德规范,那就是对父母的孝,对师长的敬,对同学的爱。学生的感恩观念淡薄,不知道感谢大自然的滋养之恩,不知道感谢社会的培育之恩,不知道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不知道感谢教师的教导之恩……。这些状况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影响很大。加强学生的感恩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感恩”,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尊重社会、尊重自己,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理论基础 当代德国教育家鲍勒诺夫提出了“朴素道德”理论,他认为人类社会蕴含着一种更一般、更纯情、更基本、更长久的道德,如:诚实、信赖、同情心、爱、关心等,它们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感恩教育就属于其中爱的范畴。 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在他长达几十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一种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教育思想。其内涵是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某种技能的人才,而且要使之“成人”。孔子特别强调“仁”的价值和作用。他认为,“仁”既是每个人必备的修养,又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感恩教育就是教育我们怎样“做人”的教育,是成功教育的起点。 “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孝经》对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也作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它主张把“孝” 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从汉朝一直流传至今的《孝经》集中反映了中国的孝文化,在中国

国外美术教育研究

! 国外美术教育研究 ---以当代美国为例 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美国美术教育的历史 由于我们之前的学习已经对于学科论和工具论已经做了详细的了解,接下来会对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做详细的解释、 。。。。。。。—霍华德·加德纳的美术教育理论 第一节多元智能理论对美术教育的提升 一、多元智能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起源于对传统智商概念与智能一元化的怀疑。加德纳受其影响开始了对智力新的研究,至今的学校教育仍受传统智力测验的影响。在教育活动中,与这种智力测验的思想相伴随的,'是加德纳称之为“学校教育的统一的观点”,,忽视了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的其他多元智能与英术教育能力,因而不能全面地、准确地反映个体的智力情况。 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含义及其影响 加德纳在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Framesof树nd)一书中提出了 一个新的智力的定义:智力是“解决问题和创造具有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 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 力”。加德纳的这一智力定义不仅强调了智力的社会文化性—在加德纳看来, 智力并不像传统的智力定义那样以语言能力和抽象逻辑思维能力为核心,并以之 来衡t智力水平的高低。这就是说,智力一方面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 面是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产品的能力。 加德纳通过研究正常儿童各种能力的开发过程、人脑受伤以后诸能力的丧 失状况,以及特殊人群(如超常儿童、白痴学者、有学习障碍的儿童等)的认知能 力,重新确定了智能的前提:“一个人的智能必定会带来一套解决难题的技巧, 它使个体能解决自己所遇到的真正难题或困难,如果必要的话,还使个体能创造

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 张青玲1,王书诏2,梁茵2,马吉祥2 1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2大连理工大学学生就业中心,辽宁大连(116024) E-mail:career@https://www.360docs.net/doc/9913055450.html, 摘要:本文从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历程出发,简要说明了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现状,从不同方面论述国外一些国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面取得的成绩,进而论述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启示。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启发 1. 国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发展概述 职业生涯规划在20世纪初起源于美国,到上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随着生涯发展理论的提出,生涯规划逐渐取代职业辅导的地位。70年代,生涯规划教育在美国得到推广和实施,之后在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前苏联等各级各类学校中得到广泛传播、发展和运用;80年代,生涯规划理论又有了新的发展,生涯规划教育成为现代学校教育与心理辅导的一个重要部分,在长期的实践中,国外学校确立了以形成“自我概念、发展潜能”的全人辅导模式,并辅之以矫正,补救的心理咨询和训练项目。 起源于20世纪初叶的西方国家的职业指导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完成了从职业指导到职业生涯规划辅

导的历史嬗变。 第一个明确使用“职业指导”这一术语的是美国职业指导的奠基者帕森斯,他在1909年出版的《职业选择》一书中总结了职业指导的理论和方法。【1】 帕森斯强调个人特性与职业特 性相匹配的特质论模式,形成了最早的职业辅导理论――特性因素论。特性因素论以个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作为描述个别差异的重要指标,强调个人的特质与职业选择的匹配关系。以罗杰斯为代表的非指导学派重视个人发展,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阐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职业咨询”的理论与方法。1942年罗杰斯出版《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标志着人本主义理论流派走向成熟,推动职业指导的重点从开发职业素质测试的技术向职业咨询的方法与技术转变。【2】 20世纪70年代,研究者超越了以心理学为支撑的传统职业指导,提出了 体现和重视人生规划的“生涯教育”,职业指导观念逐渐完成向生涯辅导观念的转变。 生涯辅导的形成时期是金斯伯格和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金斯伯格是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的典型代表人物,也是职业发展理论的先驱者,对职业生涯发展有着长期的研究。金斯伯格将职业发展分为空想阶段、尝试阶段和现实阶段三个时期。舒伯经过大量研究于1957年出版《职业生涯心理学》,首次使用“职业生涯”的概

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华南师大教育科学研究所李志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理学、教育学理论研究的深入,教学设计近年来成为国内外教育界关注的课题之一。考察国外教学设计的研究成果,对我们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率将有莫大的启发。 一、国外教学设计研究的现状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一直是教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许多教育工作者或从改变教学媒体、方法,或从精选教学内容,或从改进评价方式和课堂管理等进行深入的研究,但同时他们又感到单一方面的改革其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因此,他们开始重新思考教学设计的问题,并借鉴认知理论、技术学等新成果;从更为系统的角度探索问题,以找到在整体上提高教学效益的突破口。 1.教学设计的概念 什么是教学设计?为了更清楚的理解这个概念,让我们先了解什么是教学和设计。美国的教育学家史密斯(P.L. Smith )和拉根(T. J.Ragan)认为,教学就是信息的传递及促进学生达到预定、专门学习目标的活动。它是教育的一个分支,包含了学习、训练和讲授等活动。所谓设计,是指在进行某件事之前所作的有系统的计划过程或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实施的计划,它可以从精确性、细致性、系统性等方面去判断其效果的好坏。设计者必须以高度的精确和谨慎态度,具有系统计划一个方案的才能进行设计,否则,会导致时间的误用、资源的浪费甚至无效、沉闷和缺乏动机的学习。因此,设计应考虑许多可能影响实施计划或受计划实施所影响的因素。如,设计者要考虑可能影响教学成功的因素,通过上课,把预先设计好的视觉、听觉及其他传递形式的信息传递出去。所以,教学设计的特点除上面谈到的精确、细致和系统之外,还应有形象性、创造性、工艺性、扩展性和自然性等特点。由此可见,教学设计就是把教学原理转换成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计划的系统过程,是指为了达到预期教学目标而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遵循教学过程基本规律,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计划的过程,是教什么(课程和内容等)与怎么教(组织、方法、策略、手段及其他传媒工具的使用等)的过程。具体来说,一方面它象工程那样需要以过去成功的原理为基础来计划他们的工作,不仅在功能方面,而且以生动的、吸引人的方式来设计事情或活动,建立用以指导他们决策、解决问题的程序。另一方面,这个系统过程是以一种书面的形式把将要完成的事情或活动的结果写下来,而不是变成实际的产品或结果。因此,当教学媒体不仅仅是教师时,系统的计划就显得尤其重要。好的教师有能力根据学生的需要马上调节教学。但当教学媒体不能迅速加以调节时(如印刷体的材料、录像材料、以电脑为基础的教学),以教学原理为基础的设计就显得相当重要。所以,教学设计过程主要依据三个方面进行设计:第一,教学的目标是什么?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