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系统建设

核电厂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系统建设
核电厂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系统建设

核电厂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系统建设

摘要:核电厂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系统是为保证核电厂运行环境安全而建设的,属于必不可少的环境保护设施,本文对我国监督性监测系统建设的背景及现状进行了概述,对辽宁红沿河核电厂辐射环境现场监督性监测系统的建设进行了介绍。并对建设规范提出了优化建议。

关键词: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系统

一、概述

2012年2月8日,国家环境保护部与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核电厂辐射环境现场监督性监测系统建设规范(试行)》(环发[2012]16号)(以下简称“规范”),将核电厂辐射环境现场监督性监测系统列为核电厂重要环保设施,要求实行“环保三同时制度”。作为核电厂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之一,对核电厂实施监督性监测,及早发现事故隐患并发出预警信息,以便及时采取防止措施,提高核电站运行的可靠性,以保证核电厂周围辐射环境安全,对保障核电高效发展有重要意义,对缓解公众质疑核电安全有重要帮助,对提升省级环保部门辐射监测水平有重要促进,也是福岛核事故后我国进一步加强核电安全监管的重要举措。

目前,我国大陆8个在建核电省份,11个在建核电厂址的辐射环境现场监督性监测系统建设工作已经全面有序展开。辽宁红沿河核电厂辐射环境现场监督性监测系统第一个通过了环境保护部组织的预验收,目前设备性能稳定,系统运行良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可借鉴意义。

二、辽宁红沿河核电厂辐射环境现场监督性监测系统建设

辽宁红沿河核电厂辐射环境现场监督性监测系统总建筑面积约2500平方米,分为两部分:

一是核电厂外围辐射环境监测系统:其中包括一个前沿站和九个自动连续监测子站。前沿站位于距红沿河核电厂约22公里的复州城;九个监测子站中七个分布在核电厂各方位角,两个参照子站分别位于前沿站和大连子站。

二是核电厂流出物监测系统:一方面配备独立线路实现流出物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另一方面,建设一个流出物监测实验室,并配置必要的实验室分析仪器设备。

同时,在前沿站建设一个标准气象场,占地面积320平方米。

1.监测和分析内容

辽宁红沿河核电厂外围辐射环境监测系统由9 个监测子站和1 个前沿站两部分组成,用于对环境辐射水平及相关气象参数、样品中放射性物质等进行监测

安防监控系统建设施工技术方案

安防监控系统建设施工技术方案 一、方案概述 随着现代化企业制度在我国的普及和深化发展,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各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都加快了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企业正逐步转向利用网络和计算机集中处理管理、生产、销售、物流、售后服务等重要环节的大量数据。 为了更好的保护财产及酒店的安全, 根据企业用户实际的监控需要,在酒店的大厅,楼道,过道,机房,停车场等重点部位安装摄像机。监控系统将视频图像监控,实时监视,多种画面分割,多画面分割显示,云台镜头控制,打印等功能有机结合的新一代监控系统,同时监控主机自动将报警画面纪录,做到及时处理,提高了保卫人员的工作效率并能及时处理警情,能有效的保护酒店的财产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最大程度的防范各种入侵,提高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反映速度,给顾客提 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确保整个酒店的安全。 酒店工作人员利用桌面微机,随时了解各主要区域的安全状况,处理突发事件,酒店闭路监控系统实施可实现其功能为: 1 实时对大门,楼道进行高清晰视频监控 2 可录制各点的视频录像以备安防查用 3 有效保证前台人员的安全规范操作 4 调节镜头的焦距可以清晰的观测到客人出入的具体细节 为进一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文明生活的高标准要求,创造一个安全、舒适、温馨、高效的住宿环境,根据酒店实际情况,酒店监控分为室内监控和室外监控两部分,室内为酒店内部的监控,夜晚有灯光光线较好,使用普通摄相机即可,室外部分夜晚无路灯,采用红外摄相机以提高监控效果。 二、设计原则 本项目方案设计遵循技术先进、功能齐全、性能稳定、节约成本的原则。并综合考虑施工、维护及操作因素,并将为今后的发展、扩建、改造等因素留有扩充的余地。本系统设计内容是系统的、完整的、全面的;设计方案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其具有以下原则: 1、先进性与适用性 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应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系统的安装调试、软件编程和操作使用又应简便易行,容易掌握,适合中国国情和本项目的特点。该系统集国际上众多先进技术于一身,体现了当前计算机控制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水平,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同时系统是面向各种管理层次使用的系统,其功能的配置以能给用户提供舒适、安全、方便、快捷为准则,其操作应简便易学。 2、经济性与实用性 充分考虑用户实际需要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根据用户现场环境,设计选用功能和适合现场情况、符合用户要求的系统配置方案,通过严密、有机的组合,实现最佳的性能价格比,以便节约工程投资,同时保证系统功能实施的需求,经济实用。 3、可靠性与安全性

核电厂辐射监测系统发展趋势.

核电厂辐射监测系统发展趋势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秘书处发布时间:2009-7-1 阅读:660次 核电厂辐射监测系统发展趋势 刘杰 (西安核仪器厂) [摘要] 本文概述了核电厂辐射监测系统仪表及其主要单元部件的功能和用途、系统配置、国内外技术发展状况和差距;为适应国家快速发展核电的节奏以及实现核电装备制造国产化要求,提出了以自主研发、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产品研发思路。 1 辐射监测系统简介 核电站与其它种类电站的主要差别是核反应堆运行中伴有核辐射产生,所以辐射监测系统是核电站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系统所获取的辐射变化信息对保护工作人员免受辐照、保护环境及保证核电站安全运行有重要作用,对分析核电厂的故障和事故具有重要价值。 核电厂的辐射测量主要涉及辐射监测、保健物理、实验室分析测量、环境监测等。其中,本文重点阐述的辐射监测系统可分为区域辐射监测、排出流辐射监测及工艺辐射监测,通过测量辐射水平的高低实现对核电站屏蔽完整性、设备工作状态、人员受照剂量的有效监测和控制,从而最终保证核电站的安全运行,防止任何超剂量事故发生。 辐射监测系统通常由若干各自独立的测量道、中央计算机系统及应用软件等构成;各测量道包含相互连接的各种功能部件(探测装置、处理和显示单元等)。核电厂辐射监测系统通常分为三个层次:即辐射探测、数据测量和显示以及中央数据采集和管理。 核辐射的探测对象主要包括区域γ放射性监测、气载气溶胶α、β放射性监测、惰性气体β、γ放射性监测、放射性碘γ监测以及液体(水)γ放射性监测等,根据现场的不同监测对象(所关注的射线、核素或介质)、安全级别和辐射水平,所选用的辐射探测器种类、监测道设备安全等级(安全级和非安全级)和量程范围会各不相同,所以,在现场安置的辐射测量道应具有适应现场要求的良好的物理指标和性能,能可靠、准确、及时地反映现场辐射水平的变化。 2 辐射监测仪表技术应用现状及前景

放射性污染监测

第12章放射性污染监测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1.了解环境放射性的来源及危害; 2.熟悉放射性测量实验室; 3.掌握放射性监测方法; 4.了解电磁辐射污染监测。 △本章重点 放射性危害、放射性监测 △本章难点 放射性监测方法 △本章教学目录 12.1概述 12.2 放射性监测方法 12.3电磁辐射污染监测 12.1 概述 12.1.1放射性 有些原子核是不稳定的,它能自发地有规律地改变其结构转变为另一种原子核,这种现象称为核衰变。在核衰变过程中总是放射出具有一定动能的带电或不带电的粒子,即α、β和γ射线,这种性质称为放射性。 凡具有自发地放出射线特征的物质称作放射性物质。 12.1.2放射性的来源 放射性污染物质来源于自然界和人工制造两个方面。 12.1.2.1天然放射性来源 ⑴宇宙射线由初级宇宙射线和次级宇宙射线组成。初级宇宙射线是指从外层空间射到地球大气的高能辐射,主要成分为质子(83%~89%)、α粒子(10%~15%)及原子序Z≥3的轻核和高能电子(1%~2%),这种射线能量很高,可达1020MeV以上。初级宇宙射线与地球大气层中的原子核相互作用,产生的次级粒子和电磁辐射称为次级宇宙射线。 ⑵天然放射性同位素 自然界中天然放射性核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①宇宙射线产生的放射线核素。如14N(n,T)12C反应产生的氚,14N(n,P)12C反应产生的14C; ②天然系列放射性核素。这种系列有三个,即铀系,其母体是238U;锕系,其母体是235U;钍系,其母体是232Th。 ③自然界中单独存在的核素。这类核素约有20种,如40K、87Rb、209Bi等。 12.1.2.2 人为放射性核素的来源 a. 核试验及航天事故 b. 核工业 c. 工农业、医学科研等部门对放射性核素的应用 d. 放射性矿的开采和利用 12.1.3放射性核素对人体的危害 途径:呼吸道吸入、消化道摄入、皮肤或粘膜侵入。 其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辐射损伤,辐射引起的电子激发作用和电离作用使机体分子不稳定,导致蛋白质分子键断裂和畸变,破坏对人类新陈代谢有重要意义的酶。辐射不仅可扰乱和破坏机体细胞组织的正常代谢活动,而且可以直接破坏细胞和组织的结构,对人体产生躯体损伤效应(如白血病、恶性肿瘤、生育力降低、寿命缩短等)和遗传损伤效应(流产、遗传性死亡和先天畸形等)。 12.2 放射性监测方法 12.2.1 监测对象和内容 监测对象: ①现场监测,即对放射性物质生产或应用单位内部工作区域所作的监测; ②个人剂量监测,即对放射性专业工作人员或公众作内照射和外照射的剂量监测; ③环境监测,即对放射性物质生产和应用单位外部环境,包括空气、水体、土壤、生物、固体废物等所作的监测。 在环境监测中,主要测定的放射性核素为: ①α放射性核素,即239Pu、226Ra、222Rn、210Po、222Th、234U、235U等; ②β放射性核素,即3H、90Sr、89Sr、134Cs、137Cs、131I和60Co等。这些核素在环境中出现的可能性较大,其毒性也较大。 对放射性核素具体测量的内容有:①放射源强度、半衰期、射线种类及能量;②环境和人体中放射性物质含量、放射性强度、空间照射量或电离辐射剂量。

环境监测站环境监测综合业务管理系统建设方案3

第3章系统平台应用系统设计 3.1 总体设计 本次建设要求,根据17025-2005 的25项要素,实现环境监测业务流程自 动运行、各项事务规范管理、提高实验室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和降低检测成本;保证实验室的最终产品(所有的检测数据、管理数据和信息)符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实现实验室出具结果的权威性及国际标准化,符合国际优良实验室规范(GLP),符合最新版本ISO/IEC 17025-2005的要求。 本系统设计原则:面向检测,关注流程,强调标准,突出质量。实现数据传递自动化、技术积累数字化、管理流程透明化、知识管理即时化的系统目标。 本系统要求以监测任务的检测项目为驱动、以检测实体(室、组)质量管理为核心,展开全方位信息化管理。包括样品登录、任务分配、流程管理、资源管理、查询统计、报表管理、质量管理、系统管理等为一体,实现环境监测业务与质量的全程规范管理。 系统以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监测分析数据为基础,根据对环境质量分析的应用要求,对各项监测数据,进行灵活的统计汇总;结合工作流的管理思想对全站办公业务流程以及配套资源进行管理;最终采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一套统一业务管理平台实现监测业务数据从宏观到微观的规范管理。 系统中模块的数据基于统一的数据库,各模块数据可以互通、共享。 3.2 环境监测业务管理系统 环境监测业务管理系统需要对环境监测业务实现信息化,涵盖整个业务流程,需要按照各个监测项目定制采样单、分析表单、监测报告、检测标准等,实现各类监测任务的信息化管理,特别是对于排口多、监测项目多、标准多的复杂任务能自动化管理。 3.2.1 监测业务流程 监测业务以检测样品为主体驱动, 以检测报告为核心产品, 在此过程中以ISO17025规范实现质量保证。 3.2.1.1 污染源监测业务流程 污染源监测工作按照性质不同分为监督监测、委托监测、验收监测和其它监测。监督监测主要对水、气、声污染源进行监测。委托监测包括建设项目环境影

核电厂辐射环境本底研究的具体情况

核电厂辐射环境本底研究的具体情况 作者郑开想 核电丁第一次进行装料运行前期一定要展开2年以上时间的辐身环境本底调查,获得核电厂咐近的本底检测的放射性枋含量的一些信息,这主要有海洋介质即海洋沉积物、海洋生物、海水等)、γ辐射水平、陆地介质即陆上动植物、土壤、地下水、地表水、空气,它成为核电厂装料工作前期辐射背景下的依据资料。这份原始资料能够给核电厂后面进行的工作起到积极的影响与作用:核电厂进行工作的时候,以射环境本底调查数据为基础,针对核电厂咐近地区环境的具体情况展开发析;核电厂发生事故的情况下,以辐射环境本底调查数据为依据,对事故的发生的大小程度去进行分析;核电厂没有使用之后,以辐射环境本底调查数据作为借鉴对象,去分析核电厂退役治理的具体效果并且云进行评估核电厂退役后对环境所产生的作用。 并且,第一次装料前期环境影响报告书即是它的运行阶段与国家主管部分委托营运单位反应堆第一次进行装料许可证的重要因素即为核电厂辐射环境本底监测数据。 1 核电厂辐射环境本底研究的具体情况 1. 1 本底调查依据的具体研安 核电厂辐射环境本底监测数据的进行主要以“核动力厂辐射防护规定”(GB6249—2011)中9.1.1的规定:在第一次给核动力厂内的第一组设备装料使用之前,厂方必须将厂所在地的辐射水平进行基本调查,获取本地本年度、去年甚至前年的辐射相关数据。在已有核电厂中增加机组之前,应该对近期(一年内)当地的辐射情况进行调查。当然本规定中关于新厂首次装料的说明通常并无异议和疑问,毕竟在建厂之前当然有必要对周边环境的辐射情况进行周密的调查,但是对于在原厂址上增设机组的环境调查要求,部分人颇有不解。依据《核动力厂环境辐射防护规定修订编制说明》中相关解释,可以发现《核电厂环境辐射监测规定》(NB/T20246—2013)中不仅要求对厂址所在地区内环境进行调查,而且还设定了具体的调查项目、范围和频次,并且提供了指导,帮助调研者选择合适的指示生物,同时给出了每月至少采样一次气溶胶和大气沉降的评测原则。《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61—2001)中则给出较EJ / T 1131—2001版本规定更加细致的要求,不能设定了具体的检测的项目、范畴和平率,并补充了布设介质的原则,且对调查样本的收集、保存、监测手段、数据采集和处理、质量优化提升等进行了进一步说明,目前已被国内核电厂广为应用于环境本底监测。《环境核辐射监测规定》(GB12379—90)从原则上就本底检测的方法、样品和数据采集和处理、质量欧化提升做出了规定,要求本底监测地理范畴不应小于80 km,不同于其他标准大多要求的50 km,这一点不太被专家们认可,与实际状况也有一定差异,在现实中,多保证50km范畴,只有极少部分监测范围达到80km。 综合前文内各种标准,不难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黄金本地监测要求,以便更好地指导核电厂对其周边环境的辐射本本底开展监测研究。不过其中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分析。 1. 2调查特征和当前执行情况 1. 2. 1 特征分析 (1)监测周期至少为两年,周期较长。 (2)监测对象颇为复杂,不仅要检测空气(包括其中的气溶胶、3H及14C、沉降物、γ吸收剂量率)、各种水(包括地表/下水、饮用水、雨水)、泥土(包括河/海底泥等)、还要检测动物(家养禽畜和鱼类、海洋贝壳等软体生物)、植物(松针、海洋植物、藻类)

核辐射预警监测系统监控软件设计研究

本文由yang6256922贡献 pdf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核辐射预警监测系统监控软件设计研究 刘伟1姜玉伟2 (1,防化研究院第二研究所/2,防化指挥工程学院,北京,102205)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桩辐射预警监洲系统概况和网络配置,依据可靠性实对性,实用-}生和暑全性原则提出了核辐射预警监测系统监控软件的功能需求,划分和描连了软件功能模块,为监控软件的实现提供了设计依据和技术连径. 1引言 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恐怖活动日益猖撅,对国家和公众宜仝的威胁与日俱增.核与辐射恐怖袭击对人员杀伤作用和对环境的长期污染非常严重.其影响比传统恐怖袭击更为长远,而成为恐怖组织&期追求的目标:核技术及核物质的加速扩散,为恐怖组织获得核与辐射恐怖袭击手段提供了有利条t't:.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运步临近,我国反恐形式日益严峻,对桩与辐射突发事什的防范和应急响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我国反核与辐射恐怖的迫切需求.我们正在开展核辐射预警监测系统的研究. 2系统介绍 用1系统同络配置 核辐射预警监测系统包含1个车载监控指挥中心fVMC),14个固定监测点和2个机动监测点. 还有三种可选设备:通道人员检测设备f门梃式辐射污辩报警仪),车辆检测设备f放射性移动物体监测门)和核化一体报警器:另外.核辐射预警监测系统可增加1个奄内监控中心fIMC J,在室内对系统进行监视.为了满足各种情况需要,车载监控中心可以通过有线7串口).自组织无线网络和 GPRS网络(USB端El:USB总线接口芯片CH372)获得监测点数据.网络』司时并存或者只取其. 一般情况下,系统网络配置如图l所示. 3软件设计原则 对于计算机监控系统来说,软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的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Ⅲ.核辐射预警监测系统监控软件设计依据如下: 1.可靠性原则.可靠性不仅意味着系统工作的正确性,而且要求系统工作的连续性.核辐射预警监测系统监控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软件系统又采用冗余性设计,在一台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可以启动备用服务器继续工作. 2.实时性原则.实时性要求系统能够实时反映监测量并及时做出控制决策,即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为了减少通信数据量,一般情况下,核辐射预警监测系统监控软件周期性对监测点进行查询访问,但出现报警时则监测点主动上报,监控软件能够及时给出报警信息. 3.实用性原则.核辐射预警监测系统监控软件基于windows系统开发,界面风格采用人们熟悉的windows风格,软件并提供详细的帮助信息,使用户可以很容易地熟悉和掌握系统的使用方法. 4.安全性原则.监控软件的启动和数据库的查询访问都需要安全登录,根据不同的访问权限具有不同的操作权限,数据库定时自动进行增量备份和全备份. 4软件功能需求 根据系统网络结构需要,核辐射预警监测系统监控软件相应可以分为为室内监控中心监控软件 (IMCSoft)和车载监控中心监控软件(VMCSoft).车载监控中心监控软件(VMCSoft)安装在车载监控中心服务器和备份服务器,在服务器出现异常情况下人工启动备份服务器,对来自串口和USB 端口的监测点数据进行接收;室内监控中心监控软件(ⅡvICSoft)安装在室内监控中心服务器,通过 LAN或者Interact接收来自车载监控中心(VMC)的数据.如果没有车载监控中心,则可将VMCSoft 安装在室内监控中心,接收到的数据可以转发至另外的室内监

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第一章公司简介 第二章工程概况 阳逻白鹿奥体是一个建造中大型多元化健身场所。是新洲区最大健身中心,为了对顾客教练人群和车辆财产的安全,故需安装一套视频监控系统。 1、设计标准 本方案设计依照以下规范: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公安部监控设备安装规范》 《共用闭路监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EBD-0309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32-90,92) 《中国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2、设计原则 2.1用户至上原则 本方案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提出的功能需求,并针对阳逻白鹿奥体中心工程的实际需求情况的特点,确保实用性。 2.2先进性 在满足用户现有需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信息社会迅猛发展的趋势,在技术上适度超前,使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不被淘汰。 2.3集成性

具有可扩展性和兼容性,可使用不同生产厂家不同类型的先进产品,使个统可以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得到充实和提高。 2.4兼容性 整个系统应一个相对开放的系统,不同产品之间应具有相对标准接口,以满足各系统之间的联动需要,它以国际标准为原则。 2.5模块化 系统之间应严格履行模块化结构方式,以满足系统在扩充及更换部分设备的通用性及可替换性,且应便于的日常维护。 2.6可靠性 为了保证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本设计方案的前端设备均选用先进产品。 2.7经济性 在保证先进性、可靠性的前提下,使整个系统的投资合理,因此在选择产品时,选用性价比高的产品。 第三章视频监控系统 1、概述 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对阳逻白鹿奥体重点区域进行监控。系统具有图形自动切换功能、定点显示功能和多画面显示功能。保安人员可通过监控系统监视区内场景及人员活动情况,并对重点区域的画面进行实时录像。 传统的模拟式NVR系统,已经逐渐转换为采用NVR作为录像设备的数字化系统,系统具有多画面处理、控制、录像、显示、回放、远程传输等多功能于一体,该系统可与周界防范报警联动进行图像跟踪及记录。

核电厂辐射环境现场监督性监测系统分析及建议

核电厂辐射环境现场监督性监测系统分析及建议 发表时间:2019-06-11T17:40:07.523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1期作者:冯柳阳李洋[导读] 摘要:随着核电快速发展,政府及公众对核电厂外围辐射环境关注程度愈加强烈。 (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福建漳州 363000)摘要:随着核电快速发展,政府及公众对核电厂外围辐射环境关注程度愈加强烈。本文以监督性监测系统的建设要求为依据,对核电厂的辐射环境现场监督性监测系统选址、组成、设备配置等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核电厂;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系统;差异性;建议 1 引言 近年来,核电作为绿色能源迅猛发展,但其周边辐射环境状况同样受到民众及政府的担忧。各级部门陆续颁布相关法规督促核电厂辐射环境现场监督性监测系统向安全化、标准化迈进。但该系统在实际建设及运行过程中遇到了较多问题,严重影响了监督性监测系统运行及移交,因此开展监督性监测系统的分析建议工作十分重要。 2 概述 核电厂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系统一般由核电厂外围辐射环境监测系统(一般由监测子站及前沿站组成)和流出物监测系统(一般分为在线连续监测和流出物检测实验室两种方式)两部分组成,兼顾核事故应急环境辐射监测[1]。 3 分析及建议 3.1 选址 监测子站选址应依据地形地貌、人口分布、交通、电力、主导风向等影响等选定站位[2]。但是部分核电厂其监测子站位于海岛之上,巡检便利性差,巡检人员安全存在较大风险。建议尽量避开海岛等不利于巡检的区域并与核电厂子站保持兼容,加强子站应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部分核电厂前沿站实验室与厂区距离较远,不方便日常管理巡视,极大阻碍了日常工作的开展。建议前沿站实验室应设置在基础设施良好的地方,以便于巡视管理。 流出物实验室建设在厂区内,有利于流出物样品由核电厂向省站的传递和废液的回收。但对电厂来说,由于流出物实验室所用水、电、消防等配套共用电厂相关系统,导致后续移交时无法完全分割,致使电厂在最终验收后也得承担配套系统维修工作;对于省辐射环境监督站(以下简称省站)来说,由于进出核电厂尤其是保护区很不方便,同时距离相对较远,不利于省站人员顺利开展工作。 3.2 建设 部分电厂监测子站建设配有应急移动监测系统,其价格昂贵。但规范指出,应急移动监测系统不属于监督性监测系统建设范畴。据实际情况,这些移动监测设备作用不大,专家指出,应急移动监测设备不属于规范范畴。主要监测设备应设置备用,以防出现设备损坏,维修期长,无法正常开展监测等情况。各电厂软件系统差异性较大,部分核电厂甚至存在由于软件系统问题导致验收时间延滞状况。软件方面应选用有优秀实践经验的承包商承担,以免出现验收延滞。 目前国内新建系统多使用一体化站房,有便于安保、施工时间短、标准化程度高等优点[3]。但也出现了些许弊端,空气中碘采样器因一体化站房导致采样量受风向影响,部分采样设备管道过长降低采样效率、部分数据因雷击丢失等情况。一体化站房在建设中,建设及运行单位应充分考虑设备性能及采样要求,电子设备应具信号电路接地、电源接地和保护接地系统防止雷击造成的数据丢失。 监测用房需充分考虑发展需要,设有余地,做到功能分区明确,联系方便、互不打扰[4]。做好通风、内部装修及防护、控制温湿度。监测用房在分区布置时应将预处理间及实验室设置在顶层,减少实验过程中烘干及灰化等过程造成的气味难扩散问题及实验室通风柜排气问题等,还可有效减少管道长度,便于维修维护;因相关仪器设备的避光及恒温恒湿工作环境,应将测量间放置在一楼。 4 总结 核电厂辐射环境现场监督性监测系统是一个综合系统,在满足规范的要求下,《规范》及《技术要求》是验收的重要依据,严格按其开展工作;以实用性和经济性为前提,充分与省站、省厅以及浙江中心、华东站沟通,尤其是与省站的沟通,避免变更及后续返工;根据《核安全法》要求,后续需要公开辐射环境监测数据,因此建议监督性监测子站与IEM系统监测子站所用测量设备及汇总中心软件保持一致;并加强核电厂与省站的数据共享。 参考文献: [1]《关于印<核电厂辐射环境现场监督性监测系统建设规范(试行)>的通知》(环发[2012]16号)[EB/OL]. [2]《关于印发<核电厂辐射环境现场监督性监测系统建设具体技术要求(试行)>的通知》(国核安函[2014]49号)[EB/OL]. [3]张瑜.浅谈核电厂辐射环境现场监督性监测系统建设要求及建议[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5,40(4):51-53. [4]赵顺平.环保部门对核电站流出物实施监督监测方案初探[C].全国放射性流出物和环境监测与评价研讨会论文汇编,2003:105.

辐射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

辐射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 系统概述——中国系统集成在线 辐射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的建设旨在各省市设置地面固定监测哨点,通过对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数据的实时采集并传输到监控中心,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建立省、市、县范围内在线、连续的辐射环境监测和预警系统,为辐射环境监测和分析提供有效准确的监测数据,实现辐射监测的自动化和信息化。 主要技术指标 电磁辐射 ●频率宽度:100kHz-3GHz,三维各向同性探头,并能对主要移动通信频段独立进行测量 ●量程范围:0.2-200 V/m(0.1-3000MHz); 0.03-30V/m(频段测量) ●分辨率:0.03 V/m ●连续波损坏场强:300 V/m ●各向同性:±1dB ●采样时间:10秒内可同时测量所有频带 ●存储间隔:30秒-15分钟 ●最大存储量:30秒存贮间隔能存贮1年的原始监测数据和日志 ●数据传输:RS232或RJ45,另外支持无线传输方式作为备用 ●预警功能:过载报警、存储已满报警、温度过热报警、电池过度充电和低电量报警、探头故障报警 ●数据下载控制方式:自动和手动 ●防护等级:IP54 ●续航时间:在断电情况下支持测量和数据传输15 天 电离辐射 ●探测器:高压电离室(球形),充氩气8L, 25atm ●测量范围: 10nSv/h~ 1Sv/h

●相对固有误差:±5% ●能量范围: 60keV ~ 8.0MeV ●能量响应:±5% ●角响应:4π范围内Raver/R≥0.95(137Cs) ●温度范围: -25℃~ +55℃ ●相对湿度≤98% ●重复性:<1%(100nSv/h ~ 1Sv/h) ●不确定度:±5%(100nSv/h ~ 1Sv/h) ●温度响应:±1.5%(100nSv/h ~ 1Sv/h) ●设计寿命:≥20年(正常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水平情况下) 软件功能 系统将多项监测指标的分析仪器(辐射仪表、气象仪表等)有机组合在一起,实现从采样、分析到记录、整理数据(包括远程数据)的自动化和信息化,结合相应分析软件,实现对辐射环境质量自动监测和自动告警。同时配套实现对监测点(站)的运行环境监视、安全防盗等功能。系统的主要功能如下: ●实时工况展现图 系统提供实时工况展现图,通过系统工况图可以直观的反应辐射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每个环节(通讯链路、前端仪表等)的工作状态,可远程实现对系统的诊断、控制。 ●统计分析 数据均值统计及趋势预测;报表功能:报表编辑、报表调用和预览; 在线打印 ●数据查询功能 实时数据查询;历史数据查询;日志查询;告警信息查询 ●监测报警 设备异常;数据采集异常;数据传输异常;阈值报警 ●系统设置 远程控制;系统报警设置;测点管理 ●视频监控 实时视频查看;历史视频查询 ●用户管理 用户及权限管理;设备管理;系统设置;系统日志管理 系统特点 ●集成GIS功能接口 系统提供GIS功能接口,将空间属性数据与环境监测数据库结合起来,通过电子地图全面反映辐射环境质量的分布情况,真正实现地理数据与环境业务数据信息的衔接,并可进行空间分析、对比、预测等功能,为环境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实用性和可扩展性

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方案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工程 建 设 方 案 贰零壹陆年肆月

目录 一.系统概述 1.1 项目概述 1.2 系统建设要求 1.3 系统构成 1.4 在线监测因子种类 1.5 仪器选型 1.6仪器简介 1.6.1 COD在线分析仪技术参数 1.6.2 氨氮在线分析仪技术参数 1.6.3 总磷在线分析仪技术参数 1.6.4 工业PH计技术参数 1.6.5 明渠流量计技术参数 1.6.6 数据采集仪技术参数 二.系统建设 2.1 系统建设时间表 2.2 站房建设方案 2.3 超声波明渠流量计堰槽建设 2.4采样系统建设方案 2.5数据采集传输系统建设方案 2.5.1数据采集仪 2.5.2数据传输 2.6 在线分析仪安装方案 2.6.1 操作员基本要求 2.6.2 现场机箱安装 2.6.3 现场管路材料及工具的配备 三.质量及服务承诺 3.1质量保证 3.2 售后服务 四.资金预算

编制说明 依照国家有关标准和关于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建设的相关要求,在指定排水口安装水质在线监测仪器,对相关水质参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重金属等)进行监测,以达到相关管理及监管部门对现场处理水质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本方案将分析仪测量系统、采样系统以及数据传输系统进行集成,作为一体化水质在线自动监测系统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 一、系统概述 1.1 项目概述 根据环保局对废水污染物排放进行总量控制、安装在线监测系统的要求,拟在的总排口安装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本项目建设拟选用提供的COD、氨氮、总磷在线分析仪,PH,超声波明渠流量计,并负责安装、调试、运行、保修、快速反应服务及协助项目验收、技术支持、用户培训。 1.2 系统建设要求 该系统应达到以下要求: ①系统具有实用性、先进性、专业性、开放性、安全性、集成性和经济性。 ②总体结构的先进性、合理性、兼容性和可扩展性。 ③监测参数分析方法符合国家、行业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 ④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⑤取样方式经济、合理,便于维护。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

目录 TLMS系列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 (2) 一、TLMS-1000 输电线路图像/视频在线监测系统 (3) 二、TLMS-2000输电线路气象在线监测系统 (4) 三、TLMS-3000输电线路导线温度在线监测系统 (5) 四、TLMS-4000 输电线路杆塔倾斜在线监测系统 (6) 五、TLMS-5000 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系统 (7) 六、TLMS-6000 输电线路风偏在线监测系统 (8) 七、TLMS-7000 输电线路导线舞动在线监测系统 (9) 八、TLMS-8000 输电线路微风振动在线监测系统 (10) 九、TLMS-9000 输电线路导线弧垂在线监测系统 (11) 十、TLMS-1100 输电线路绝缘子污秽在线监测系统 (12)

TLMS系列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 系统简介: “TLMS系列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是基于无线(GPRS/GSM/CDMA/3G)数据传输、采用多种传感器、红外网络高速球机、太阳能供电,实现对高压输变电线路/塔杆情况进行全天实时监测和监控。本系统适用于野外无人职守的高压输电线路、电力铁塔的安全监控。 系统原理示意图: 系统组成: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包含以下子系统: 输电线路图像/视频在线监测系统、输电线路气象在线监测系统、输电线路导线温度在线监测系统、输电线路杆塔倾斜在线监测系统、输电线路覆冰在线监测系统、输电线路风偏在线监测系统、输电线路导线舞动在线监测系统、输电线路微风振动在线监测系统、输电线路导线弧垂在线监测系统、输电线路绝缘子污秽在线监测等系统。 产品特点: 1.支持3G/GPRS/CDMA网络,通信方式灵活; 2.采用太阳能供电系统供电,安装维护方便; 3.采用工业级产品设计,适合恶劣环境下工作; 4.具有检点自启动、在线自诊断功能; 5.具有数据采集、测量和通信功能,将测量结果传输到后端综合分析软件系统; 6.系统运行参数、报警参数、数据采集密度等可以远程设置; 7.具有数据存储、历史数据查询、报表、打印、曲线图绘制等功能; 8.具有自动分析报警提示值班人员功能;

【环境课件】第八章 放射性污染监测

Chapter8环境中放射性污染监测 教学目的 1. 放射性基础知识 2. 环境中的放射性 3. 放射性辐射防护标准 4.放射性测量实验室和检测仪器 5.放射性监测 教学重点 1 环境中的放射性 2. 放射性辐射防护标准 3.放射性监测 教学方法 课内安排2个学时。 必读教材和参考书页码 教材:369-392多媒体课件: 讲授提纲 8.1 基础知识 8.1.1放射性 有些原子核不稳定,能自发地有规律地改变其结构转变为另一种原子核,这种现象称为核衰变。在核衰变过程中会放出具有一定动能的带电或不带电粒子,即α、β和γ射线,这种性质称为放射性。放射性物质放出的粒子或光子会对周围介质产生电离作用,造成放射性污染和损伤。 放射性衰变的类型

.衰变衰变不稳定重核(一般原子序大于82)自发放出4He核(α粒子)的过程。如226Ra的。衰变可写成: 226Ra →222Rn + 4He 不同核素所放出的α粒子的动能不等,一般在2--8MeV范围内。:222Rn、218Po、210Po 等核素在衰变时放出单能α射线;231Pa 、226Ra、212Bi等核素在衰变时放出几种能量不同的α射线和能量较低的γ射线。 226Ra衰变有两种方式(分枝衰变): 第一种方式是226Ra放射出4.777MeV的α粒子后变成基态的222Rn,这种方式的几率占94.3%; 另一种方式是226Ra放射出4.589MeV的α粒子后变成激发态的222Rn,然后很快地跃迁至基态222Rn , 并放射出0.188MeV的γ射线,这种衰变方式的几率占5.7%。 α粒子的质量大,速度小,照射物质时易使其原子、分子发生电离或激发,但穿透力小,只能穿过皮肤的角质层。 衰变是放射性核素放射β粒子(即快速电子)的过程,它是原子核内质子和中子发生互变 的结果。β衰变可分为负β衰变、正β衰变和电子俘获三种类型。 (1) β-衰变:β-衰变是核素中的中子转变为质子并放出一个β-粒子和中微子的过程。β-粒子实际上是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电子。许多β衰变的放射性核素只发射β粒子,不伴随其他的射线,如146C、3215P、9038Cs等,但更多β 衰变的核素常常伴有γ射线,如60Co衰变时,除放射出γ粒外,还放射两种γ射线。 β射线的电子速度比α射线高10倍以上,其穿透能力较强,在空气中能穿透几米至几十米才被吸收;与物质作用时可使其原子电离,也能灼伤皮肤。 (2) β+衰变:核素中质子转变为中子并发射正电子和中微子的过程。电子俘获的含义:不稳定的原子核俘获一个核外电子,使核中的质子转变成中子并放出一个中微子的过程。因靠近原子核的K层电子被俘获的几率远大于其他壳层电子,故这种衰变又称K电子俘获。 例如:5526Fe (K俘获) → 5525Mn 当K壳层电子被俘获后,该壳层产生空位;则更高能级的电子可来填充空位同时放射特征引线。 (3).γ衰变 同质异能跃迁的概念: γ射线是原子核从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或者基态时所放射的电磁辐射。这种跃迁对原

视频监控平台建设方案

视频监控平台建设 设 计 方 案 XXXXXX有限公司 2013年10月

目录 一、概述 (4) 二、现状和建设条件 (9) 三、系统需求分析 (9) 四、系统总体设计 (11) 五、系统设备方案设计 (12) 六、管理结构 (21) 七、实现功能 (21) 八、联网方式 (22) 九、监控平台功能简介 (23) 十、典型工程案例照片 (26) 十一、项目进度安排 (35) 十二、项目验收 (35) 十三、设备清单 (36) 十四、项目概算 (37)

1、概述 1.1项目背景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环节正常运转和协调发展的先决条件,对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和促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继续加快交通建设,实现交通跨越式发展是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XX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特大城市,交通需求十分旺盛。公路交通、水运基础设施建设与交通需求增长不同步,交通供需矛盾突出,特别是在渡口一旦发生灾害事件,将给城市防灾减灾带来负面影响,甚至造成一定的社会危害。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各地区、各部门围绕编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体制。XX市交委也建立了众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机制,为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为维持我市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定,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为重大活动提供交通保障,建立了一套覆盖全市的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一期)。利用视频 监控技术,及时准确地掌握高速公路运行状况和特殊路段(桥隧)的安全情况;车站、码头等枢纽的客流状况及运营秩序,但是还有很多重要区域和路段,如国省干线公路危险路段、重特大桥梁、隧道、货运站场、港口、航道等重要交通站场的视频信息项目还没有建设或联网。 XX主要负责XX市主城区各公路渡口的管理、建设、维护,科学合理安排运力,确保连接国(省)道断头公路“活桥梁”的安全畅通,保障国家在紧急状态下对交通运输应急应变的需要;加强安全和设备管理,搞好渡运生产,确保渡运安全畅通。

辐射防护与核电站安全(标准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辐射防护与核电站安全(标准版)

辐射防护与核电站安全(标准版)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辐射存在于整个宇宙空间。辐射防护是研究保护人类和其他生物种群免受或少受辐射危害的应用性学科。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类。α射线、β射线、γ射线、X射线、质子和中子等属于电离辐射,而红外线、紫外线、微波和激光则属于非电离辐射。在核能领域,人们主要关心的是电离辐射可能产生的健康影响及其防护。通常将电离辐射简称为辐射或辐射照射。 人类有史以来一直受着天然电离辐射源的照射,包括宇宙射线、地球放射性核素产生的辐射等。事实上,辐射无处不在,食物、房屋、天空大地、山水草木乃至人们体内都存在着辐射照射。人类所受到的集体辐射剂量主要来自天然本底辐射(约76.58%)和医疗(约20%),核电站产生的辐射剂量非常小(约0.25%)。在世界范围内,天然本底辐射每年对个人的平均辐射剂量约为2.4毫希,有些地区的天然本底辐射水平要比这个平均值高得多。 核能应用领域的辐射照射来源于核能产生装置(如核电站)在运

雷电防护在线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雷电防护在线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目录 ◆————————————方案背景◆————————————方案提供商◆————————————系统介绍◆————————————系统架构图◆————————————典型应用◆————————————系统特点◆————————————系统推荐组配◆————————————设计依据 (一)方案背景 雷电是一种复杂的大气物理现象,它由带电荷的云-云(或云-地)或云内瞬时产生强大放电电流所产生。雷电灾害是全球最严重的10种自然灾害之一。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不计其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城市建设高层建筑物的日益增多,雷电灾害危害程度和造成的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也越来越大。我国的雷电防护在线监测系统技术是从80年代末开始发展起来的,主要由气象、电力、电信、民航、部队等部门建设和使用,这些系统

在雷电及对流性灾害天气过程的监测、人工影响作业指挥、雷电防护等多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二)方案提供商 北京方大天云(fandasky)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气象与环境监测的行业领先者,方大天云具有深厚的硬件与软件技术示例。企业先后获得“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双软企业”、“北京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并拥有多项产品专利与软件资质。公司以在线式监测系统为核心,研发、销售气象与环境传感器、自动气象站、环境监测站等设备,形成了“FAMEMS”、“FANDA”、“SKY”等核心系列品牌的在线实时观测系统产品,并为众多行业退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业务涵盖气象、环保、交通、航空、农业、林业、水文、电力及研究院所等行业。 (三)系统介绍 FAMEMS900雷电防护在线监测系统是一套基于地面电场仪和闪电定位网的雷电监测和预警系统,能够实时计算显示云对地雷击的发生时间、位置、雷电流幅值和极性等雷电参数,并以雷击点的分时彩色图清晰地显示出雷电的运动轨迹,有利于在大范围内实时监测雷电的发生、发展和成灾情况。 FAMEMS900雷电防护在线监测系统由中心站和分布在不同地方的数个在线时差探测站组成。当被监视的区域内发

在线监测系统运营解决方案

在线监测系统运营解决方案 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是环保监测与环境预警的信息平台。系统采用先进的无线网络,涵盖水质监测、烟气自动监测(CEMS)、空气质量监测、以及视频监测等多种环境在线监测应用;系统以污染源在线监测为基础,充分贯彻总量管理、总量控制的原则,包含了环境监理信息系统的许多重要功能,充分满足各级环保部门环境信息网络的建设要求,支持各级环保部门的环境监理与环境监测工作,满足不同层级用户的管理需求。 1.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构成 一套完整的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能连续、及时、准确地监测排污口各监测参数及其变化状况;中心控制室可随时取得各子站的实时监测数据,统计、处理监测数据,可打印输出日、周、月、季、年平均数据以及日、周、月、季、年最大值、最小值等各种监测、统计报告及图表(棒状图、曲线图、多轨迹图、对比图等),并可输入中心数据库或上网。收集并可长期存储指定的监测数据及各种运行资料、环境资料备检索。系统具有监测项目超标及子站状态信号显示、报警功能;自动运行,停电保护、来电自动恢复功能;维护检修状态测试,便于例行维修和应急故障处理 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特点 ?整合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与视频监测系统,在全面监测企业污染物排放状况的同时,还可以将企业现场的实时画面传送到环保局,实现污染源可视化管理。 ?采用GPRS无线数据传输方式,彻底摆脱“有线”的束缚,适用范围广,运行成本低。 ?利用GPRS无线网络实时在线的特点,建立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环境监理信息系统)的无线网络,及时准确地掌握各个企业污染物排放口的实际运行情况和污染物排放的发展趋势与动态。 ?人性化的报警和预警功能,可以提醒管理人员及时地关注和处理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件。 ?监测仪表的类型不受限制,只要在系统中进行相应的设置即可对任意仪表类型自动进行识别,从而扩大了系统的监测种类和应用范围。 ?涵盖在线监测的多种应用,包括水质在线监测、烟尘在线监测。

核电厂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系统建设及运行维护措施研究

核电厂辐射环境监督性监测系统建设及运行维护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19-08-15T16:32:24.67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19年6期作者:周欢[导读] 核电站是新型能源的重要代表,在当前社会环境中,已经在发展上取得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高效率解决能源问题的有效手段。 广州职康防护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本文以核电厂为研究对象,对其辐射环境的监督系统展开分析,在介绍核电站基本情况的同时,说明其系统运行与维护的质量保证条件。尤其在定位系统缺陷问题的基础上,说明系统改造中的执行策略,在对核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检测系统进行论述的过程中,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材料。 关键词:核电厂;环境监督;运行维护引言:核电站是新型能源的重要代表,在当前社会环境中,已经在发展上取得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高效率解决能源问题的有效手段。对此,需要将核电站的运与维护管理方案进行分析,尤其是在核辐射环境的检测中,必须从核电站基本情况入手,确保整体技术分析的有效性与针对性,引导核电站的具体运维工作。 一、核电站概况 本文将广州台山核电站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中的辐射环境检测系统进行分析,并在介绍大襟岛等监测子站的同时,说明各子站系统的管理状态。大襟岛子站,位于台山核电站的ESE方向,与主站之间保持着6.7km的距离。在方位包络性设置思想的支撑下,完成这一站点设定。因此,也为这一站点的运维管理工作,带来了实际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升级改造,才能更好地维持这一监测子站的良好运行状态。而在数据衔接状态上,台山核电站与各环境监测子站之间,保持着数据连接,并在前沿站数据中心的作用下,完成各子站系统数据信息的总结与传递。 二、系统运行和维护质量保证 (一)常规的运行维护辐射环境监测系统,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对其设备与整体组织结构,进行定期检查,并在规范化运维管理制度的支撑下,设置日监视、月巡检等监察工作周期。通过连续性的采集监测子站运行数据,形成完整检查系统,保证对于各个监测子站的管理,实现整体运行系统控制分析。 例如,在实际工作中,每月至少对独立子站,进行一次系统性的全面检查。通过对站房、机柜、安装支架等技术设施的检查,确定其外观的完好性,避免出现涂层脱落的问题,减少因为锈蚀带来的风险危害。同时,在对设备进行检查的过程中,需要对气象、采样、辐射监测、通信、供电等基础、功能类型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在确定其工作状态的基础上,对于其中存在风险隐患的设备,及时进行维修与更换,保证整体设备系统的应用状态。 另外,在季度性的监测子站检查中,需要对整体环境与设备进行清理,在清扫仪器灰尘、打扫工作环境的同时,对雨量筒、干式沉降采集器等室外设备进行必要的养护,清理其中的杂物与泥沙,甚至需要利用倒水模拟试验,确定降雨量测量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超大流量碘采样器没有工作任务时,需将其设定在默认流量状态下,并维持10min的工作状态,以此保证对其功能性的测定分析。 而对于检测系统的运行维护,还需要将年作为工作周期,对监测子站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查与维护,以此提高整体系统的稳定工作状态。尤其在机柜外壳、设备支架、大流量采样器、采样风机等大型设备的监测中,需通过年检维护,在比对上年度数据的同时,确定其未来的工作状态与使用条件。而在年度维护中,还需对监测子站的空调系统、风机设备进行保养维护,在蓄电池的充放电测试中,保证其使用条件,并及时更换无法达到使用要求的蓄电池设备。 注意,在每日的值班工作中,如果发现监测子站出现异常运行状态,且在远程终端的控制中无法解决此类问题,则需派遣工作人员达到现场,对其中的故障问题进行检修维护,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1]。而在遇到台风等极端天气环境时,也需要预先地进行防护,并在台风到来之前,做好相应设备的加固处理。当台风等极端天气过境之后,还需对子监测站设备进行检查,以此保证设备的全面管理。 (二)质量保证为了维持高压电力室中,监测数据的有效性,需要在符合《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这一管理条件的基础上,执行相应质控措施,并在传递仪的检测对比、工作源检测的技术中,实现这一质量管理需要。同时,在这一系类的质控技术条件下,可以对检测仪器设备的稳定性进行分析,通过对高质量监测数据的提取,保证数据应用的可信度与可溯源状态。 三、系统存在的不足 台山核电站周边的监测子站,在当前的技术管理条件下,仍存在一定不足,并大致可总结为以下几点内容。在其大襟岛监测子站中,由于建设验收尚未完成,一直没有实现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当前仍主要依靠太阳能电池板进行供电,并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特征。同时,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这一监测子站,与台山主站处于隔海相望的地缘关系,在进行运维管理时,只能坐船登岛完成处理。在这一条件的限制下,不仅增加了运维成本,也为安全管理带来了挑战[2]。同时,在大襟岛子监测站中,设置了带有包络性的SE方位环境敏感点,但在这一条件下,也对整体站点维护的便捷性、经济性造成了负面影响。 四、系统改造 对核电站辐射监测系统升级改造的过程中,应在“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发布的各项管理规范中,确定基本的系统建设方向与技术管理条件,在与当地实际工作情况进行结合的过程中,保证系统改造有效性。 而在系统改造方法上,应首先对其中的系统软件程序进行升级。具体执行步骤,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个环节。第一,监测子站系统中的软件升级,应向系统软件中,加入蓄电池使用电量监测、坐标经纬度定位、验收时间显示等功能,以此保证监测子站信息的完整性;第二,要在监测子站、前沿数据处理中心的管理软件程序中加入本地监测日志导出功能,借此将数据信息传递到总站的中心分析系统中;第三,需在检测子站、前沿数据中心的软件中,形成报表自定义功能,并在加入查询数据功能的同时,保证数据价值的深入开发;第四,应在监测子站软件系统中,加入辐射测量、采样的集成功能,并在远程化操作平台的搭建上,保证技术处理的优化升级;第五,方舱与站房的环境中,可利用物联网系统,以软件技术为核心,加入烟感、水浸等测试设备,保证对于监测子站的环境监督控制,维护其基本运行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