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

文化认同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虽然与政治认同有相似之处,但是不是同义重复。文化认同,尤其是对外来文化价值的认同,足以瓦解一国的政治制度,一民族的凝聚力;反之,本国人

民对自身文化的强烈认同,既是该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伟大精神力量,又

使民族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华文化辞典中把文化认同的解释

为一种肯定的文化价值判断。即指文化群体或文化成员承认群内新文化或群外

异文化因素的价值效用符合传统文化价值标准的认可态度与方式。经过认同后

的新文化或异文化因素将被接受、传播。文化认同表现在:地理位置,性别,种族,历史,国籍,性别取向,宗教信仰和种族划分等.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精神已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

力 ,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科学地总结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涵 ,研究它对海内

外所有中华儿女的影响,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祖国统一进程 ,促进世界和

平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文化是民族根,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

社会生活实践中 ,在各民族之间不断的交融与碰撞中 ,逐渐形成了以天下一统

的国家观 ,人伦和谐的社会观,兼容并蓄的文化观 ,勤俭耐劳的生活观等为主要特征的中华优秀传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心灵支撑和强大的内在动力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近代以来 ,在中华民族不断探索 ,寻求独立的实践中,在中华民族救亡图存 ,英勇抗敌的奋斗中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爱国爱乡,维护统一的民族精神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的人生理念等 ,更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传统文

化所蕴涵的民族精神 ,民族品质 ,民族美德 ,对今天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

展 ,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等 ,也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增强中华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 , 感召力和凝聚力 , 从而在世界人民心中产生更深的共鸣 ,激发他们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更深的热爱之情 .我们要通过弘扬,传播中华文化 , 在世界范围内推动多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促进有利于华人华侨生存和发展的

良好国际文化环境的发展 ,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 ,认同中华文化 , 进而不断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中国是一个由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和55个少数民族共同组成的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是多民族国家保持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思

想基础。如果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不能统一,很容易破坏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

团结。

民族认同是在民族聚居的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而国家认同则由国家通

过政治社会化的进程逐步建构而成,因而,民族认同往往先于国家认同而出现。国家认同的出现需要民族国家能够在不同的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基础上,不断

生成各民族人民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和精神要素,并使这些因素在人们的情感、认知和行为的积淀中实现固化。然而,这一过程是复杂的,需要各族人民

在一定的理性力量。在我国,由于少数民族大多聚居在西部地区,地区发展的

差距不但有引起地方离心力的潜在问题,而且少数民族往往更易于强化民族认

同感,彰显特殊性这种彰显尤其表现在语言、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方面。在全

球化时代,特别是在大国博弈的年代,一个国家内部的民族问题很容易被其他

国家利用,成为遏制对方发展的…杀手锏?。很多敌对势力通过各种渠道进行渗透,侵蚀我们的阵地。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我们必须加强国家认同

全球化对各民族国家认同都提出了不同程度的挑战,日益自信地走向世界

和全球化进程的中国也不能不受影响。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鼓吹所谓“人权高于主权”的“有限主权”论,并不是真正放弃其自身的国家利益,而是为了削弱第三世

界国家的主权,保障他们自己获取更多的民族利益。为了立足于世界民族国家

之林,强化中国的国家认同和文化安全,我们必须研究具有长远眼光的战略性

应对策略。

目前,有利于强化中国国民国家认同感以及多民族共同文化认同的有利条件,主要在于以下几点:

一,是中国正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进程中,伴随这个进程的还有城镇化和

人口的集中,因此,这个进程可以消除狭隘的根深蒂固的地域身份认同和族群

认同。城市化进程使人口集中,人们的交往更加频繁,这容易形成共同的生活

方式和文化习惯,从而有利于铸造“我们感”和“共同性”;人口的流动,如四川

人到广东打工,河南人到新疆摘棉花,温州人、新疆人到全国各地经商等,都

能够稀释地方人口结构的单一性,从而减弱地方文化的特殊性和差异性。

二,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建设,这种经济不仅促进了人口的流动,而且使地域性文化逐渐改变成为一种共性的法制和契约文化,这对消除熟人社会所依赖的

地方性文化和族群文化的差异也有根本性的作用。我们的古代先民就知道,为

了四方安定,必须“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秦始皇时代,实行“书同文,车

同轨”,奠定了中国高度统一的文化基础。在当前市场经济情况下,国家认同必

须有共同的制度和共同的文化作为基础。。

三,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国家所进行的公民教

育的覆盖面达到空前的地步,通过统一的教育,可以塑造有共同文化、共同价

值观、共同语言的公民。既然是国家统一实施的义务教育,首先应该让所有的

青少年都能够享受同样的教育,这包括统一的语言和公民教育。高等教育也应

该以让青年成为“我们”为主,而不能塑造“他者”。因此,我个人强烈地认为,

在目前的情况下,为了强化国家认同,少数民族应该更多地进入普通高等学校,而更多的汉族青年应该到民族学院学习,其实质就是淡化民族院校的“民族”性质,提升其国家性质。只有在成长的空间上拉近了距离,青少年才能在生成的

意识中形成共识。

四,是大众媒体和政治民主的发展,使国家政治文化和公共文化得到迅速传播,这也有利于形成一个公民话语平等交流的公共领域,从而促进国家范围内

公民文化、思想和意识共性的增长,消弭不同亚群体之间差异的僵硬界限。例如,中央电视台就成为中华民族获取信息和享受文化的共同平台,许多网络论

坛也成为公众讨论国事的平台,这就容易形成公民的共同话语。

总的来讲,从政治整合的立场看,国家必须垄断教育,特别是公民基本教育。因此,我们必须趁义务教育的普及实现普通话的全民覆盖,真正形成统一

的国家文化认同;国家不能放弃塑造青少年精神的责任,不能把心灵的教育交

给宗教或其他势力,信仰自由应该是有自由选择权的公民的权利;国家需要有

共同的语言和共同的话语体系,我们必须认识到,汉语不仅是汉族的语言,而是整个国家保持信息渠道一致的共同语言。

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国家认同必须高于族群认同,国家认同也必须高于地域认同,国家认同同样必须高于宗教信仰的认同。在当今世界,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是由多民族组成的,如果民族认同压过国家认同,那就会造成国家分离的潜在危险

在文化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强化国家认同的维度上,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必须把国家认同放在高于文化认同的地位,这就是说,文化族群的认同不能超越或凌驾于国家认同之上,国家的文化认同必须大于族群的文化认同;应该通过构造中华民族文化共同的文化基础和文化象征符号的重建,增加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重叠内容以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必须把经济社会的区域均衡发展置于今后工作的重心位置,并且通过人的流动促进人民之间的交流与文化融合;强化国家认同还必须有政策和法规的支撑,譬如,共同的语言、政治仪式,文化符号等等的规定.总之,在历史进程之中,我们必须把国家认同置于文化认同之上,用公民的国家认同促进文化认同.

第4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第4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文化制度以及文化发展道路的基本内容。 2﹒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任务和要求。 3﹒认识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意义和途径。 4﹒认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意义和任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概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1﹒文化和文化建设 文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每一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一般来说,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新闻舆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社会思想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也包括科学技术、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部分。 文化建设,就是围绕一定目标任务并体现一定价值取向的文化发展活动。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其目的是更好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指导思想。其内容主要包括: 一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思想。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二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是兴国之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三是关于文化建设根本目的的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四是关于促进文化发展的思想。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正确把握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商品属性的关系,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要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坚

东盟国家社会与文化{英文版}(东盟经贸概况复习资料)

东盟经贸概况复习范围 Chapter 1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Southeast Asia (1) In Southeast Asia, the largest, also the most populous country is Indonesia. (2) The country with the smallest area in Southeast Asia is Singapore. (4) The Mekong River is not only the biggest river in Southeast Asia but also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rivers in the world. (5) Vietnam and Laos adopted the people’s congress system and communist leadership. (6) The world’s three major barns are Siam, Yangon and Saigon. (7) Indonesia is the largest petroleum producing country in Southeast Asia and the largest natural gas export country. (8) Laos is the only country without coastline in Southeast Asia. (9) Brunei, with the most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per capita, has been another rich nation in Southeast Asia. (10) Myanmar, Laos, Thailand and Cambodia, the four countries in Southeast Asia believe in Buddhism. 其中(1)(2)(8)(9)为填空题,(5)(6)(10)为选择题,(4)(7)为判断题。 Chapter 2 Brunei (1) The official name of Brunei is Negara Brunei Darussalam. (2) The Brunei flag has four colors---a yellow backdrop, with two wide

英语Presentation-各个国家文化差异

Presentation Country: France Member:第二组 Outline 1、History Gaul period (AD fifth Century) Frank occupied Gaul under King Clove‘s West transgression, and then they moved to Paris to establish the Frankish kingdom. In the early medieval period (5 ~ tenth Century): Merovingian and Carolingian Middle ages (10 ~ fifteenth Century): Agriculture, handicraft, business developed. Gradual growth of population. Rise of new city. Commodity money relationship strengthened economic ties. All of these created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national unity. The late Middle Ages (16 ~ eighteenth Century): An important period of transition from feudal to capitalist society. Capitalism began to sprout and development. New routes flourished foreign trade and then led to the colonial expansion. Enlightenment was also booming in this time when people preached the scientific knowledge, freedom, equality and rationality. 2、The government Democratic Republic. Led by Prime Minister, Minister of state, the Secretary of state and other members. Responsible for guidance of national policy,military, as well as formulating regulations and orders. 3、Religions France’s main religion is Roman Catholicism(天主教)followed by protestant Christian, (基督新教)orthodox Christianity (东正教), Islam(伊斯兰教), and Judaism(犹太教). 4、 Languages Most French people speak French, some people speak English, there are very few people speak other language. 5、Popu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rench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INSEE) published the latest statistics, as of January 1, 2010, France's population reached 64612939. Since the 2006-2010, French new population of 1.4 million, the increase amplitude is at the same time two times the average growth of the population of Europe. 6、greeting The most common is Bonjour

论东盟的内部关系

论东盟的内部关系 ——东盟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及主要成员国间的关系 曹云华 2013-3-6 21:52:03 来源:《东南亚研究》(广州)2006年5期内容提要:2007年是东盟成立40周年,对于一个人而言,40岁是“不惑之年”,对于一个国际组织来说,走过40年的风风雨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40年里,东盟克服种种困难,经受了许多考验,发展成为一个包括本区域所有成员的、受到尊重的、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她与世界上所有的有影响力的大国都建立了对话伙伴关系,她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正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东盟多边合作双边合作内部关系 作者简介:曹云华,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广州510630 曹云华,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国际关系学系)教授、国际关系专业博士生导师。 本文为暨南大学人文社科团队项目“东亚一体化研究”(项目号:04SKZD05)的阶段性成果。 关于东盟的内部关系,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探讨。第一个层面,是从多边的角度,主要指东盟10个成员国之间在各个领域的合作;第二个层面,是从双边的角度,虽然都是在一个东盟组织之内,但由于历史、地缘、民族、宗教和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东盟10个成员之间的亲疏程度不同,双边关系错综复杂。本文

首先从这两个层面分析东盟的内部关系,然后解剖东盟目前面临的新挑战。笔者曾经在上世纪90年代末撰写过一篇题为《东盟面临的十大挑战》的论文[1],现在回过头去看看,这些预测基本上是正确的,本文就算是上一篇文章的续篇吧。 一东盟的多边合作进程 冷战后,面对全球化和区域化不断加强的趋势,东盟迅速作出反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强东南亚的区域一体化。经过10多年的整合,东南亚的区域一体化正在向深度和广度迈进,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宽,合作的层次与水平也不断提升。冷战后至今10多年的时间里,东南亚的区域一体化可以分为如下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1990年到2002年,开展全面合作的阶段。冷战期间,促使东盟团结和发挥影响力主要因素是意识形态以及柬埔寨问题,冷战结束之后,东盟往何处走,东盟还能否维护团结和继续发挥地区领导的作用?面对这些新的挑战,东盟迅速作出了回答。笔者曾经在《东南亚的区域合作》一书中谈到这个问题:“其实,在后冷战时代,促进东盟达成新的团结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东盟在今后的发展中面对许多共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它们达成新的团结的新的粘合剂,它们包括区域经济合作,环境保护问题,与大国的关系问题,其中区域经济合作可能是今后东盟加强团结的最重要的粘合剂。”[2] 东盟10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笔者上述预测是正确的。1992年,东盟达成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协议,此后三次将时间表推前,经过10年的努力,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1994年,成立东盟地区论坛,启动了东盟多边安全合作的进程;1995年,越南加入东盟,接着又先后吸收柬埔寨、老挝和缅甸为成员,东盟完成了从量上扩充的目标,囊括了东南亚地区的所有国家。

不同国家的茶文化

不同国家的茶文化 ——研究性学习报告研究课题: 不同国家茶文化 小组成员: 指导老师:尹连辉 组长:吴俊祥 组员:李恒、徐冉、夏恒博、刘雪明、刘雪萍、刘洪旭、王魁、梁焕焕、高俊 研究方向: 1.中国茶文化 2.日本茶文化 3.欧洲茶文化 4.亚洲其他国家茶文化 5.非洲大洋州地区茶文化 研究内容: 一、中国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民族之国粹。茶文化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其中内容十分丰富。茶文化之核心为茶道,茶道是东方文化的精华,其核心为和,具有深远的哲思。中国器物文化能上升到道的层次的唯有茶文化,茶道是茶与道的融合与升华。对茶道的阐释有助于我们深入地理解茶文化,更有利于我们把握和弘扬底蕴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 形成与发展 中国是中国茶的故乡,是世界上最早发现中国茶树、利用中国茶叶和栽培中国茶树的国家,中国也是世界茶道的宗主国,任何国家受中国茶文化的影响都不能否认中国是茶道宗主国的地位,否则违背了茶道的基本文明。茶树的起源至少已有六七万年的历史。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大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茶的利用最初是孕育于野生采集活动之中的。古史传说中认为“神农乃玲珑玉体,能见其肺肝五脏”,理由是,“若非玲珑玉体,尝药一日遇十二毒,何以解之?”又有说“神农尝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荼而解之。”两说虽均不能尽信,但一缕微弱的信息却值得注意:

“茶”在长久的食用过程中,人们越来注重它的某些疗病的“药”用之性。这反映的是一种洪荒时代的传佚之事。 ●各朝代的茶 唐朝时的茶叶多加工成茶饼。唐朝人不“饮茶”,而是“吃茶”。备茶过程如下:将茶饼用火灸烤。将烤茶饼放入铜制茶辗辗成颗粒。用茶罗筛茶粒取细末。为了改善茶叶苦涩味,常加入薄荷、盐、红枣或姜片调味,并多外加龙脑等香料。将细茶末连同上列材料,调和成酱。然后用茶酱配合其他其食物食用。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在宋代,茶品越来越丰富,饮茶也日益考究,开始重视茶叶的本身的色香味,调味品逐渐减少。此时,出现了用蒸青法制成的散茶,并趋向以散茶为主,同时烹饮的手续也大为简化。 到了清代,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出现了城市的茶馆,并逐步兴起,成为适合各个社会阶层所需的活动场所,并把茶与曲艺、诗会、戏剧、灯谜等民间文化活动融合起来。普通人家也常以茶水招待客人。 ●茶文化的内涵与社会功能 1.中华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世界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意义十分深远。茶文化是中华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涵极其丰富,包含着茶叶生产消费及其对人的精神生活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 2.文化教育的表现及存形式,既有物质形态的,也有精神形态的。表现为物质形态的,诸如茶的历史文物、遗迹、茶书、茶画、各种名优茶、茶馆、茶具、茶歌舞和茶艺表演等等。表现为精神形态的,诸如茶德、茶道精神、以茶待客、以茶养廉、以茶养性等等。 3.由于茶文化的内涵极其丰富,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因此中华茶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的社会功能和作用也必然是多方面的。传统的茶文化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向来就是非常密切的,无论是历史文人生活中的“琴棋书画酒诗茶”,还是平民百姓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茶都是不可缺少的。 ●茶的特性 历史性: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非常悠久。武王伐纣时,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 民族性:各民族酷爱饮茶,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自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及喜庆婚礼,表现出饮茶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 时代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在这一新时期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对现代化社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文化产业发展与企业文化建设

文化产业发展与企业文化建设 中国改革开放30年和新中国成立60周年最大的成就在于推动了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四位一体的建设。经济创富、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意作为三大国家战略共同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其中,作为落实国家文化创意战略的文化产业和产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具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和实施路径。本文以“发展文化产业,助推企业文化建设”为主题,对文化产业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进行探讨。 一、企业文化建设与百年中国梦 “中国梦”对于每一个中国人而言是一个承续百年的宏大命题。在这个命题下包含了两个具体的层面:一个层面是面向个人的中国梦.国家实行的改革开放战略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都能够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梦想,包括教育、求职、更好地生活等等。另一层面是面向企业的中国梦,中国经济的崛起和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把参与跨国经营、实现全球竞争等作为企业发展的愿景。中国梦的提出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极大地改变了中国入世的精神面貌.如果13亿人都拥有这样的梦想并为之奋斗不止,那将会产生非常巨大的力量。 实际上,中国梦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威力。在中国梦的指引下.百余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物质层面从极度贫困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前列,体质层面也从“东亚病夫”上升到北京奥运会金牌数第一。但是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原因就在于我们的文化与欧美等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一位中国学者援引外国友人的说法,中国13亿人,只有一台电脑,其余都是终端。因此,中国要想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影响,离不开文化的支持和推动。而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的发展不仅要追求经济的规模.更要追求国际级企业文化的塑造. 二、企业文化建设与国家文化创意战略 在过去的30年,中国政府为了推动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先后实施了三大国家战略:经济创富战略、科技创新战略和文化创意战略。经济创富战略和科技创新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国务院又审时度势地提出了文化创意战略,作为国家战略的文化创意战略始于1998年.其标志就是这一年中国政府在文化部设立了文化产业司,专门负责文化产业的政策制定和行业指导。其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在2000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规划纲要》提到了大力发展“文化及相关产业”,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里提到了“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表明中国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知识经济催生的文化消费时代。2006年9月.国务院在《国

尔雅 走进东盟 答案

1.1.1东盟是东南亚联盟的简称,它包括东南亚10家成员国,分别是: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 1.1.2东盟各国大部分属于什么样的气候地区?B.热带地区 1.1.3马六甲海峡,是沟通哪两大海洋的天然水道?A.太平洋和印度洋 1.1.4中国与东盟在陆地毗邻而居的国家中有哪些国家?B.越南,老挝,缅甸 1.2.1郑和下西洋对东盟文化有哪些影响?A.B.C.D 1.2.2东盟国家的文化在形成过程中,受到了哪些文化的冲击?A.B 1.2.3东盟国家中哪几个国家受佛教文化影响最深?A.B 1.2.4东盟地区长期受到哪些文明的影响?A.B 1.3.1东盟国家中哪些国家相对落后?A 1.3.2东盟10国现拥有多少人口?A 1.3.3东盟秘书处设在哪个城市?B 1.3.4东盟地区分为哪几个区域?A.B 2.1.1汉文化在越南的影响力长达多少年?B 2.1.2哪个国家是基督教文化为主体的国家?B 2.1.3儒家文化来源于哪个国家?A 2.1.4以伊斯兰教文化为主流文化的国家分别是:B 2.2.1新加坡的标志建筑是:B 2.2.2被誉为“海上桂林”的越南城市是:B 2.2.3为什么说缅甸蒲甘是缅甸东方文化的瑰宝?A.B.C 2.2.4为什么说东盟区域成为世界旅游天堂之一?A.B.C 2.3.1哪个国家的皮偶人物造型稚拙有趣?B 2.3.2东盟哪个国家的藤编工艺有特色?C 2.3.3东盟各国的建筑文化是受哪些国家的影响?A.B.C 2.3.4为传承民族文化和艺术,东盟的艺术家们建议:A.B.C 3.1.1.1越南的国土形状就象一个什么字母形状?B 3.1.1.2越南的北部哪个国家相邻?C 3.1.1.3越南实行什么社会制度?A 3.1.1.4越南是一个被誉为“金山银海”的国度,那么“金山”和“银海”指的到底是什么呢?A.B.C 3.1.2.1 1986年越共领导人黎笋死后,实行什么政策?B 3.1.2.2从公元前3世纪晚期至10世纪前期,越南处于哪个国家的统治之下?A 3.1.2.3越南南方全部解放是哪一年?A 3.1.2.4在历史上,为什么说中越关系十分特殊?A.B.C 3..2.1.1 什么宗教对越南的思想、文化、教育、风俗习惯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B.儒教3.2.1.2 绿帽是越南男人的特殊的服饰,这种帽子的造型来自于哪个国家的礼帽?C.法国3.2.1.3越南文化特色是:A.东西交融、兼容并举B.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又吸纳其他民族的文化精髓

评估国家之间文化差异的两种方法

评估国家之间文化差异的两种方法 一般来说,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以国家为单位作为了解文化差异的单元,事实上,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确实存在很大的不同。一些学者做出了探索,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斯托特柏克架构以及霍夫斯泰德架构。 2.4.1 克拉克洪-斯托特柏克架构 在分析文化差异时候克拉克洪-斯托特柏克架构是一个常用方法。这一架构确定了6项基本的文化维度:与环境的关系、时间取向、人的本质、活动取向、责任中心和空间概念。 1、与环境的关系:人们是屈从于环境还是与环境保持和谐关系,抑或控制环境?不同国家对此有不同的解答。在很多中东国家,人们将生活视为命中注定的事,而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相信他们能征服、控制自然。比如,美国每年花费上亿研究经费去从事癌症研究,因为认为可以找到癌症的病因。而很多国家文化则介于二者中间,采取一个更为中立的看法。这些对待环境的不同看法影响了组织的实践活动。 2、时间取向:不同文化对时间的态度也不一样。如西方文化把时间看做一种紧缺的资源,美国人关注的是现在和近期的未来;相反日本人更看重长远,日本企业的年功序列制等管理制度的设计就反应了这一不同。意大利人追随他们的传统,性寻求保护他们历史的实践活动。对时间的取向反映出是否普遍采用长期计划,还有在时间上重视导致北美人致力于开发各类节约时间的产品。 3、人的本质:文化把人视为善的、恶的还是两者的混合体?朝鲜认为人的本质是非常邪恶的。北美人的看法倾向于二者之间。这影响到管理者主要的领导风格。在强调信任价值观的文化里,更多采用自由放任的领导风格;而在信任度差的环境中会强调严格的管理控制。 4、活动取向:一些文化强调做事,强调成就;而一些文化强调及时行乐,强调享受。还有一些强调控制,要求自己远离物质并约束欲望。导致不同的行为方式,如墨西哥人下午的午睡时间总是步履缓慢,法国人强调控制,强调理性和逻辑。这些方面帮助你思考人们是怎样对待工作和生活及娱乐的,人们是如何做出决策的等。 5、责任中心:美国人是高度自由主义的,责任是照顾自己;马来西亚人和以色列人非常注重群体,更看重群体的和谐、统一和忠诚;英国人和法国人依赖于等级秩序。文化的这些维度对于组织中的工作设计、决策方法、沟通等都有重要影响。 6、空间概念:这体现了文化的开放度。空间上的不同态度反映出人们是强调隐私的、混合的还是公开的,这对组织管理如工作设计与沟通都有显著的影响。 2.4.2吉尔特·霍夫斯泰德的构架 吉尔特·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认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会采取各不相同的解决办法。他以IBM公司的问卷调查为基础,对不同国家的文化类型提出了五维度辨识模型。这五个维度(dimension)

东盟风情

举世关注的第十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第十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将于本月中旬举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于本月13日至16日出席在菲律宾举行的系列会议。即将举行的东盟会议唤起了“老广”对该地区旅游业的关注。 东盟——包括中南半岛上的柬埔寨、缅甸、老挝、泰国、越南、马来西亚6国及太平洋上的新加坡、文莱、菲律宾、印尼4国的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地缘特殊,是中、日、韩连结欧洲及中东的必经水道。天然的地理位置与独特的人文景观使得东盟的这些国家成为了世界上旅游业最发达的地方之一,同时也是国人出境游的热门地区。泰国作为对我国公民第一个正式开放的旅游目的地国家,和紧随其后开放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构成了上世纪“老广”出游的主旋律,至今东南亚市场仍然占广东几大旅行社出国游的半壁江山。本期我们深入走进东盟,跟随世界的目光关注这一地区。 千岛之国——菲律宾 菲律宾最出名的景点是长滩岛,拥有长达5公里的白色沙滩。当游客乘船靠岸时,会发现一个奇特现象:岛上竟然没有码头!那是当地人为了保存小岛的原始风貌没有兴建码头。所以,游客只能在离岸还有三四十米的浅水中脱了鞋子,卷起裤脚,背起行李,学当地船夫那样向岸上慢慢走去。这样的登陆方式,别具一格。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发至今,长滩岛一直是东南亚地区最具吸引力的度假胜地。傍晚,夕阳西下,海上风帆樯影,色彩斑驳,岸上海风轻拂,椰影婆娑,宛然一幅赏心悦目的热带风情画卷。 到了菲律宾,也一定要体会宿雾的水世界之旅。宿雾气候宜人,水清沙幼,一流的酒店、餐饮、娱乐、购物等设施一应俱全。对于潜水爱好者来说,这里有完善的潜水设备、专业的潜水课程、惊险刺激的水世界之旅。麦克坦岛、莫阿尔博阿都是不容错过的梦幻乐园。 在菲律宾,接受礼物是有讲究的。当你邀请菲律宾客人到家做客时,客人送的礼物是不能当众打开的,否则被视为不礼貌。尤其是那些送礼不多的客人会认为你是当众羞辱他。同样你也不能接受一件当众打开的礼物。 地理位置:菲律宾位于亚洲东南部,面积29万平方公里。北隔巴士海峡与中国台湾省遥遥相对,南和西南隔苏拉威西海、巴拉巴克海峡与印尼、马来西亚相望,西濒南中国海,东临太平洋。 地理人文:菲律宾共有大小岛屿7107个,其中吕宋岛、棉兰老岛、萨马岛等11个主要岛屿占全国总面积96%。菲律宾群岛多山地,多活火山,地震频繁。吕宋岛上的马荣火山为最大的活火山,山体呈圆锥形,有“世界最完美的火山锥”之称。棉兰老岛以东的菲律宾海沟,最深处达万米以上,是世界上海洋最深的地区之一。 对中国公民开放时间:1992年全面开展,成为继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之后,第四个对中国公民开放的旅游目的地国家。 和平之乡——文莱 文莱拥有规模宏大的皇宫——努鲁·伊曼皇宫。现文莱苏丹居住的努鲁·伊曼皇宫是世界上最大的皇宫之一,有1700多个房间,仅宴会厅就能容纳4000位客人。皇宫内设有游泳池、网球场、马球场、直升飞机场和占地300英亩的御花园。用大理石铺就的停车库里可同时停放800辆汽车,装有空调的马厩里可容纳400匹良种骏马。据说努鲁·伊曼皇宫里的陈设和家具大都镀有金铂,就连地毯上也穿织着金丝线,奢华异常。 文莱还拥有东南亚最美的清真寺——哈桑尼·波尔基亚。游客在首都斯里巴加湾市一抬头就能见到它的金色圆顶,被称为东南亚最美丽的清真寺——哈桑尼·波尔基亚清真寺的29个金碧辉煌的圆顶是为了纪念历史上29个苏丹统治的朝代,4个尖塔装饰着蓝色和白色的马赛克,巨大的礼拜堂可以同时容纳3500人礼拜。

中国文化建设的发展方略

中国文化建设的发展方略——兼论文化自强 发表时间:2011-10-17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大][中][小] [打印] [关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全面建设的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要使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等得到高度发展,而且要使精神文明得到高度发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将依据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我国文化发展新形势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新需求,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十七届六中全会还将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将有力推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促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一、文化强国: 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力量 文化是经济与政治、历史与当代、民族与世界等社会生活的精神产物,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纽带和标志。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在某个阶段、某个方面可能会出现不一致、不平衡的状态,也就是“经济上落后的国家,在哲学上仍然能够演奏第一小提琴”,但从总体上看,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发展是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与中华民族创造的影响世界的各种灿烂辉煌的文明成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或者说就是这些文明成果的精神内核与文化基石。一个国家的繁荣发展,离不开经济、政治、社会的兴旺发达为支撑,同样离不开文化的兴旺发达为支撑。各个民族的文化,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却有生命力强弱、影响力大小、持续力长短之别。一个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不仅具有物质、科技、军事、制度的力量,而且一定具有文化的力量。文化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既是一个长期积累的演进过程,又是一个引导培育的自觉过程,是按照处于主导地位的生产方式要求进行文化创造和精神生产的过程。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正是我们党把文化自强建立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之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宏伟目标和战略部署。在新的历史条件

广西与东盟国家文化产业合作研究

[收稿日期]2011-01-05 [基金项目]2009年广西教育厅立项项目(200911LX02) [作者简介]陈兵(1969-),女,四川达川人,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文献编码]doi :10.3969/j.issn.1004-6917.2011.04.007 广西与东盟国家文化产业合作研究 陈兵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530004) [摘要]文化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战略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之一,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加强广西与东盟各国的文化产业合作是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广西应积极采取措施,即成立文化产业信息追踪的专门机构和文化产业理论研究中心,加强人才培养和储备,促进东盟语言政策的演进,在东盟国家开设孔子学院,筹建广西与东盟各国民族文化活态博物馆等,进一步加强广西与东盟国家文化产业合作。 [关键词]广西东盟国家 文化产业[中图分类号] G125(6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4-6917(2011)04-0027-04 2010年初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广西已 成为国家“南下战略”的前沿地带,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日益受到重视。充分发挥广西的“桥头堡”作用,加强广西与东盟国家文化产业合作是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引擎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广西和东盟多数国家一样,语言和文化资源丰富而文化产业开发能力较落后,目前广西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产业合作处于初级阶段。广西与东盟各国应取长补短、加强文化产业合作,以抵御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强势文化的入侵和对传统本土多元文化的破坏,在保护本土语言和文化多样性与创新性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的动态发展中寻求平衡。 广西与东盟毗邻国家20多个民族语言与文化同源。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起到传承各民族文化的作用。语言资源作为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参与世界文化产业竞争的“集体文化资本”,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关涉到一个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作为经济资源的性质会体现得越来越明显。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是我国语言资源和文化资源开发中已经进行的一项卓有成效的工作,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而深远 的影响。 一、研究意义和价值 文化产业已成为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扩大对外贸易的战略主导产业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1]。在我国,文化产业在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北部湾经济开发、西部大开发、泛北合作等机遇推动广西与东盟国家文化产业的合作。文教机构应利用智力优势服务广西文化发展,为发展中国—东盟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特别是广西社会经济文化提供咨政参考。因此,其相关研究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区位意义的。 目前,有关广西与东盟国家文化产业合作的研究多从广西与越南、柬埔寨等东盟国家共同开发的山水实景演出,面向东盟的广西音像出版,以中越边境生活为特色的影视作品,以桂林愚自乐园为代表的艺术博览产业,广西现代节庆文化产业和会展产业,针对东盟国家的文化旅游等角度进行阐述,本文拟从语言资源观和文化资源观的视角补充该领域的研究。 二、已取得的成果 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在合作时机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全面启动,这意味着一个拥有19亿人口、 2011年第4期广西社会科学 NO.4.2011 (总第190期) GUANGXI SHEHUI KEXUE (Cu m ulatively ,NO.190)

比较中国文化与美国文化的差异

比较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差异 一、中国文化的古老性与美国文化的现代化 中国的先哲们给后人留下了丰美的历史宝藏,也留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深深植根在中国这片土地之上的,她已不可能被移植,中国的一切现代文明都只能在这棵大树上进行嫁接而成;考虑中国的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历史这个无形的手对现实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形成的理论基础,对中国的社会关系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美国只有两百年的历史,美国的文化,是一群现代人,按照现代人的意志和思维模式构建起来的一座现代文明的宫殿。美国人完全在按现代人的需要去创造科学,创造财富,创造民主的社会制度。美国的人际关系也是按现代人的标准建立起来的。美国发达的商业文化、科学技术是其现代文化的突出标志。 二、中国文化的民族性与美国文化的多元化 中国汉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其他56个少数民族在肤色、人种上也与汉族基本相似,因此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单一人种和单一文化的国家。儒家、佛家、道家文化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尤其是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而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人口构成极为复杂,世界各国的人才在这里群英聚会,各种文化交相辉映,形成了各种民族、各种文化的大熔炉。因此美国的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并且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三、中国文化的政治性与美国文化的经济性 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大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两千多年来,要统治这样一个地域如此辽阔,人口如此众多的大国,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统治失调,就意味着国家分裂、诸侯纷争、战乱不休。因此,自古以来,稳定和统一,一直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件大事,政治是统帅,集中统一是灵魂。儒家文化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上层建筑中的一系统,与上层建筑中的政权统治形成相辅相成之势,儒家文化中含有大量的关于教育统治者施仁政,教育百姓遵守伦理教化等方面的人文科学,中国古代社会一直重农轻商,重文轻商,科举制度使文化与政治密切相连,文化中带有很强的政治性。贯穿在社会关系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有很强的政治色彩。 而美国是一商品经济极为发达的国家,文化具有浓厚的经济性,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等文化占有很高的地位。而好莱坞电影、迪斯尼乐园、麦当劳快餐等等发达的商业文化更是受世人瞩目。美国的人与人之间关系,也带有浓厚的经济色彩,亲兄弟明算账。 四、中、美两国主文化与亚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 很多探讨中美文化差异的文章都指出中国文化注重集体主义,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主义。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使我们产生困惑。生活在中国社会中,我们会发现,许多人个人主义思想也很严重,缺乏团结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当我们来到美国,却发现很多的美国人很关心社会和集体。有人做过这种观察,一群美国人开大会,会前不同观点会展开很激烈的争论,但一旦会议主题决定了,大家就会安安静静地一起开大会;但一群中国人在一起,却往往是上面开大会,下面开小会,各自为政。关于这个文化与现实的差异问题,我们从社会学中找到了答案。一个社会中,不仅有统治阶层所推行的正统的主文化,也有在民间流行的亚文化。亚文化往往是对于主文化的一种逆反,一种对立和统一。由于中国文化过分宣扬国家和集体,轻视个人,所以民间社会的亚文化又使个人利益得到补充,得到平衡。美国过分地宣扬个人主义,人们不满足于彼此隔阂,彼此冷漠的现象,又重新回到互相关心,热心公益事业的和谐的社会关系上来。由此我们知道,要想真正地了解一个国家,不仅要从书本上了解他的主文化,还要到那个民族中去生活一段时间,从民间去了解那个民族的亚文化。另一方面,在人的本性上,有些东西是人类共有的,如个人主义思想,在美国是得到公开承认,而在中国却被加以批判,但不管你怎么否定,它却是

“和谐世界”理念下中国东盟关系新诠释

“和谐世界”理念下中国东盟关系新诠释 自2005年胡锦涛同志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提出“和谐世界”理念以来,中国一直奉行“和谐外交”政策,中国东盟关系也进入了全方位发展阶段。本文结合“和谐世界”这一时代新理念,诠释中国东盟关系新进展,并提出新外交下双边关系发展新举措,以期更好地把握中国东盟关系的未来。 标签:和谐世界;中国东盟关系;诠释 2005年9月联合国大会上胡锦涛主席提出“和谐世界”理念,至此,“和谐”一词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宣传,也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代名词。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中国利用这一机遇期,将自身发展与人类的共同进步密切联系起来,构建和谐世界。 “和谐世界”理念的深刻內涵 “和谐世界”理念自2005年4月胡主席在雅加达亚非峰会上提出,第一次就引起国际社会对中国外交新理念的关注。之后从提出到确认再到正式确立,其深刻的内涵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一是以科学的发展观和方法论为其核心价值观。“我们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1〕正是此核心价值的体现。中国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当今世界需要国与国之间加强双边、多边交流与合作,无论是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冲击,还是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都在昭示着“和谐世界”的构建需要以各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为基础。没有和谐的内部环境,稳定的外部国际局势将得不到有力保障。固现今中国外交应“更加注重从国际国内形势的相互联系中把握发展方向,更加注重从国际国内条件的相互转化中用好发展机遇,更加注重从国际国内资源的优势互补中创造发展条件,更加注重从国际国内因素的综合作用中掌握发展全局。”〔2〕以达到国际秩序的持久和平、共同繁荣。 二是延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神,以“和平发展”为途径。“和平发展”是在实践和谐世界体系中注入包容的精神,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和提倡不同文明间的相互借鉴和平等相待。“和而不同”,尊重各国自主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大国复兴,永不称霸的主张,表明中国外交已经不再以意识形态为限,而是以国家利益、事物的是非曲折性为其主导核心,以共同利益和共有的观念为主,发展与各国间的良性互动。这些主张在处理朝鲜核问题、伊朗、古巴、缅甸等涉及美国“问题国家”关系上,得到充分体现。这也正是“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的长期外交方针的诠释。 三是从各国实际情况出发,以“和谐世界”为外交实践的行动导向。在传统和平外交基础上,发展“和谐外交”,延伸到不同的地区和领域,则折射为创造和谐的周边关系;加强与大国间的政治互信与合作,特别是美日,中美合作将“既是利益

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模式与管理特点

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模式与管理特点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不同国家的企业文化模式与管理特点 文化是与民族分不开的,一定的文化总是一定民族的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微观组织文化,它是这个国家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所以一个国家企业文化的特点实际就代表这个国家民族文化的特点。下面我们仅对能代表东西方民族文化特点的几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文化和管理特点作一些简要介绍。 一、美国的企业文化的模式与管理特点 美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移民国家,这决定了美国民族文化的个人主义特点。 美国的企业文化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但这种个人主义不是一般概念上的自私,而是强调个人的独立性、能动性、个性和个人成就。在这种个人主义思想的支配下,美国的企业管理以个人的能动主义为基础,鼓励职工个人奋斗,实行个人负责、个人决策。因此,在美国企业中个人英雄主义比较突出,许多企业常常把企业的创业者或对企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个人推崇为英雄。企业对职工的评价也是基于能力主义原则,加薪和提职也只看能力和工作业绩,不考虑年龄、资历和学历等因素。以个人主义为特点的企业文化缺乏共同的价值观念,企业的价值目标和个人的价值目标是不一致的,企业以严密的组织结构、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管理员工,以追求企业目标的实现。职工仅把企业看成是实现个人目标和自我价值的场所和手段。 二、欧洲国家的企业文化模式与管理特点 欧洲文化是受基督教影响的,基督教给欧洲提供了理想价格的道德楷模。基督教信仰上帝,认为上帝是仁慈的,上帝要求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爱。受这一观念的影响,欧洲文化祟尚个人的价值观,强调个人高层次的需求。欧洲人还注重理性和科学,强调逻辑推理和理性的分析。

推动文化发展、建设文化强国-专题复习

2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十八:推动文化发展、建设文化 强国 【热点追踪】 材料一:2013年6月22日,从37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一致审议通过中国的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随着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申报成功,中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总数已达到45处,超越西班牙成为第二大世界遗产国,仅次于意大利。 材料二:3013年8月1日电,由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合作完成的2013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报告日前发布。数据显示,我国各省区市之间的文化产业竞争正在增强,形成三大梯队格局。在2013年文化产业排行榜上,北京占据榜首,前十强几乎都是东部省份。 材料三:2014年2月13日晚,首届“东亚文化之都?2014泉州活动年”开幕式在泉州举行。2013年,中国文化部启动首届“东亚文化之都”申报工作,福建省泉州市最终当选中国首届“东亚文化之都”。当年9月,在韩国光州举行的第五次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上,泉州与日本横滨、韩国光州一同被授予首届“东亚文化之都”称号。 材料四:全球最新的第443所孔子学院——安哥拉内图大学孔子学院,将由中资机构首次参建。中资机构直接参与孔子学院建设的新做法,将为孔子学院发展注入新活力,也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探索新路径。 材料五: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体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链接教材】 1.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文化建设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是以马克思主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