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充柱气相色谱仪使用方法

填充柱气相色谱仪使用方法
填充柱气相色谱仪使用方法

填充柱气相色谱仪的应用

色谱柱又称分离柱,是填充了色谱填料的内部抛光不锈钢柱管或塑料柱管。色谱柱是实现分离的核心部件,要求色谱柱的柱效高、柱容量大和性能稳定。分析型色谱柱的内径通常在4~8mm,柱长通常在50~250mm。液相色谱填充柱内径通常在3~5mm,典型的柱内径是4mm。气相色谱中所用毛细管柱的内径一般小于1mm。微型柱是内径在1mm左右的填充型色谱柱,通常用于高灵敏的微量成分分离。因为气相色谱的载气种类少,分离选择性主要依靠选择固定相。色谱峰能否分离,首先取决于固定相,迄今已有数百上千种气相色谱固定相,常用的不过十几种。

第一节气-固色谱固定相-固体固定相

气—固色谱法广泛应用于永久气体和低沸点烃类的分析。常用的固定相种类有非极性的活性炭,弱极性的氧化铝,极性的分子筛,氢键型硅胶等。

气-固色谱与气-液色谱相比,有许多特点及不同之处,见表5-1。气固色谱适合于分析永久气体,气态烃;热稳定性好,柱温上限高;一般情况下,吸附等温线不成线性,峰不对称;由于固定相表面结构不均匀,所以重现性不好。

吸附等温线

气—固色谱法遵循了气体在吸附剂表面上的吸附规律。气体在吸附剂表面上的吸附平衡可用“吸附等温线”来描述。吸附等温线是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在吸附剂表面上的浓度随气体在气相中的变化规律。就是在一定温度下达吸附平衡时气体在吸附剂表面上的吸附量。

(1)线性吸附等温线

如图5-1的(A)所示,被测组分在吸附剂上的浓度(Cs)与它在气相上的浓度(Cm)之比是常数,这就是线性吸附等温线,所对应的色谱峰是对称的高斯峰。

(2)朗格缪尔吸附等温线(向下弯曲的吸附等温线)

朗格缪尔吸附等温线如图5-1的(B)所示,它的特点是当气相中被吸附物质的浓度高于M时,吸附剂上的吸附量不随气相中物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即Cs/Cm不成常数,所对应的色谱峰是不对称的“拖尾峰”。

(3)向上弯的吸附等温线

这种吸附等温线如图5-1的(C)所示,它的特点是当气相中被吸附物质的浓度高于M 时,吸附剂上的吸附的量随气相中物质浓度的增加而急剧增加,吸附等温线与其对应的色谱峰是不对称的“伸舌峰”。

图5-1 三类吸附等温线与其对应的色谱峰

(Cs:物质在固定相上的浓度、Cm:物质在流动相上的浓度)

一、吸附剂

虽然吸附剂的种类很多,但是在气固色谱中作为固定相的却不多,一般仅限于活性炭、石墨化炭黑、碳多孔小球、硅胶、氧化铝,分子筛等。由于吸附剂的性能与制备、活化条件等有很大关系,所以,不同来源的同种吸附剂,甚至于同一来源的非同批产品,其色谱分离效能均不重复。

(一)活性炭--非极性。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吸附性较强。可用于惰性气体、永久气体,气态烃的分析等分析。由于活性炭表面活性大而不均匀,会造成色谱峰拖尾,现在很少使用权了。

(二)石墨化炭黑(Cabopack系列):非极性。为克服活性炭的缺点,把炭黑进行高温处理,如加热到3000℃,表面均匀、使活性点大为减少。所以大大改善了色谱峰形,提高了分析重现性。据有关研究认为石墨化炭黑的表面没有官能团,没有π键,它的吸附性主要靠色散力起作用,因而石墨化炭黑的极性比角鲨烷还小。

(三)碳分子筛(碳多孔小球;TDX系列)--非极性。是用偏聚氯乙稀小球进行热裂解,得到固体多孔状的炭。碳多孔小球的国外商品名为Carbosieve,国内叫TDX,具体牌号有TDX-01、TDX-02。碳多孔小球特点是非极性很强,表面活性点少,疏水性强,可使水峰在甲烷前或后洗脱出;柱效高;耐腐蚀、耐辐射;寿命长。TDX可用于分析H2、、O2、N2、CO、CO2、CH4、C2H2、C2H4、C2H6、以及C3的烃类和SO2等气体的分析;氮肥厂的半水煤气分析;金属热处理气氛的分析;低碳烃中水分的分析等。

图5-1是碳分子筛分离含硫化合物的色谱图。图中各峰的组分依次是1.空气;2.硫化氢;

3.氧硫化碳;

4.三氧化硫;

5.甲基硫醇;

6.二硫化碳。

图5-2碳分子筛分离含硫化合物

(四)活性氧化铝--有较大的极性。热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适用于常温下O2、N2、CO、CH4、C2H6、C2H4等气体的分离。CO2能被活性氧化铝强烈吸附,因此不能用这种固定相进行分析。

(五)硅胶S i O2 xH2O (Porasil系列等)--强极性。分离能力决定于孔径大小及含水量,一般用来分离C2—C4烃类及某些含硫气体:H2S、CO2、N2O、NO、NO2、、N2O、SO2,有与活性氧化铝大致相同的分离性能,且能够分离臭氧。

(六)分子筛--有特殊吸附活性。碱及碱土金属的硅铝酸盐(沸石),多孔性。人工合成的泡沸石,化学组成为MOAl2O3xS i O2yH2O其中M是金属离子N a+、K+、C a2+等,合成的泡沸石加热时,结构水就从空隙中逸出,留下一定大小均匀的孔穴。当样品分子经过分子筛时,比孔径小的分子被吸进去,比孔径大的分子通过分子筛出来,故分子筛实际是个反筛子。分子筛的种类很多,分析用的有4A、5A、13X等,其中前面的数字代表孔径,A、X表示类型,A、X化学组成不同。用于分析气样中N2和O2有特效。分子筛可用来分离永久气体、H2、H2S、O2、CH4、CO气态烃分析等。特点是能在高温下使用,但重复性好

的吸附剂很难制备,往往使峰拖尾。图5-3表示活性炭吸附剂(13X 分子筛)分离永久气体的色谱图,柱温22℃,He 气流速20ml/min 。

图5-3 活性炭吸附剂(13X 分子筛)分离永久气体的色谱图

二、分子多孔微球(Porapak , Chropmosorb 等)

高分子多孔微球是新型的有机合成固定相,是用苯乙烯与二乙烯苯共聚所得到的交联多孔共聚物。既可做固定相,又可做载体。Hollis 所研究的PorapakQ 是一种色谱分离性能很好的气-固色谱固定相。我国天津化学试剂二厂的GDX 系列分为非极性,弱极性,中等极性的相当于美国的Parapak ,chromosorb 系列,型号有GDX-101、GDX-102、GDX-103、GDX-104、GDX-105、GDX-201、GDX-301、GDX-501等。适用于水、气体及低级醇的分析。

高分子多孔微球的特点是:

(一) 表面积大,机械强度好。

(二) 疏水性很强,可快速测定有机物中的微量水分。如顺丁橡胶合成中要求单体丁二稀含水量在3×10-5 g/mL 以下,可用1M ×4㎜ 的GDX-105色谱柱,120℃柱温下,载气流速33mL/min 很好分离测定。

(三) 耐腐性好。可分析HCI 、NH 3、HCN 、Cl 2、SO 2等活性气体。有机溶剂和氯化氢中的微量水分可用GDX-104色谱柱测定。[见文献]。

(四) 不存在固定液流失问题。

图5-4是Porapak Q(150-200目)填充柱、TC=220℃、载气He 37ml/min 、TCD 检测器测定溶剂中水分的色谱图。

图5-4 Poropak Q 测定溶剂中水

三、化学键合相

化学键合相的优点是防止固定液流失,提高柱效。将在以后章节中讨论。

第二节气液色谱固定相

气液色谱固定相是固定液均匀地涂在载体上,载体是化学惰性的固体微粒,用来支持固定液的,气液色谱固定相中的固定液大多数是高沸点的有机化合物,在气相色谱工作条件下呈液态,所以叫固定液。在气—液色谱柱内,被测物质中各组分的分离是基于各组分在固定液中溶解度的不同。当载气携带被测物质进入色谱柱,和固定液接触时,气相中的被测组分就溶解到固定液中去。载气连续进入色谱柱,溶解在固定液中的被测组分会从固定液中挥发到气相中去。随着载气的流动,挥发到气相中的被测组分分子又会溶解到固定液中。这样反复多次溶解、挥发、再溶解、再挥发。由于各组分在固定液中溶解能力不同。溶解度大的组分就较难挥发,停留在柱中的时间长些,往前移动得就慢些。而溶解度小的组分,往前移动得快些,停留在柱中的时间就短些。经过一定时间后,各组分就彼此分离。

固定液配比一般是3-25%,配比指固定液在固定相中所占重量,色谱柱起分离决定作用的是固定液。载体作用是提供一个大的惰性表面,以便涂上固定液。

一、气液色谱载体

载体是一种化学惰性、多孔性的颗粒,它的作用是提供一个大的惰性表面,用以承担固定液,使固定液以薄膜状态分布在其表面上。

(一)对载体的要求

1.载体表面应是化学惰性的,即表面没有吸附性或和吸附性很弱,更不能与被测物质起化学反应。

2.足够大的表面积。多孔性,即表面积较大,使固定液与试样的接触面较大。

3.热稳定性好,有一定的机械强度,不易破碎。

4.形状规则、大小均匀。对担体粒度的要求,一般希望均匀、细小,这样有利于提高柱效。

(二)载体的分类

气—液色谱中所用担体可分为硅藻土型和非硅藻土型两大类。

1.硅藻土类载体:

由天然硅藻土煅烧而成的。常用此类担体,主要成分无机盐。根据制造工艺和助剂不同,又可分为红色担体和白色担体两种。

(1)红色载体:孔径较小,表面孔穴密集,比表面积较大(4 m2/g),机械强度好。适宜分离非极性或弱极性化合物。缺点是表面存有活性吸附中心点。常见的有201、202系列、6201系列等

(2)白色载体:白色担体是在煅烧时加Na2CO3之类的助熔剂,使氧化铁转化为白色的铁硅酸钠。白色载体颗粒疏松,孔径较大。表面积较小(1 m2/g),机械强度较差。但吸附性显著减小,适宜分离极性化合物。常见的有101、102系列。

2.非硅藻土载体

(1)玻璃微球:是小玻璃珠,颗粒规则,涂渍困难。

(2)聚四氟乙烯:吸附性小,耐腐蚀,分析SO2、Cl2、HCl等气体。

(3)高分子多孔微球GDX既可做G S C固定相,又可做G L C载体GDX-101、102、103、104、105--201、202--301--401--501(GDX系列产品)。

前面的数字表示极性,后面的数字是不同的稀釋剂(汽油、甲苯等)用量。

(三)硅藻土类载体的表面处理

普通硅藻土类载体表面并非惰性,含有≡Si-OH,Si-O-Si,=Al-O-,=Fe-O-等基团,故既有吸附活性又有催化活性。若涂渍上极性固定液,会造成固定液分布不均匀;分析极性试样时,由于活性中心的存在,会造成色谱峰拖尾,甚至发生化学反应。因此,载体使用前应进行钝化处理,方法如下:会造成色谱峰拖尾,甚至发生化学反应。因此,使用前应进行钝化处理,钝化处理方法如下:

1.酸洗、碱洗(除去酸性基团):用浓HCl、KOH的甲醇溶液分别浸泡,以除去铁等金属氧化物及表面的氧化铝等酸性作用点。

2.硅烷化:(消除氢键结合力)用硅烷化试剂(二甲基二氯硅烷等)与载体表面的硅醇、硅醚基团反应,以消除担体表面的氢键结合力。处理后,性能好,但试剂昂贵。

3.釉化(表面玻璃化、堵微孔):以碳酸钠,碳酸钾等处理后,在担体表面形成一层玻璃化釉质。

(四)载体的选择

1.红色硅藻土载体用于烷烃、芳烃等非极性、弱极性物的分析。

2.白色硅藻土载体用于醇、胺、酮等极性物的分析。

3.固定液含量大于5%,一般选用的红色、白色载体。

4.固定液含量小于5%,一般选用处理过的载体。

5.高沸点化合物的分析要选玻璃微球;强腐蚀的物质的分析选氟载体。

二、气液色谱固定液

(一)特点

气液色谱固定液的特点是可得较对称的色谱峰;可供选择的固定液很多;谱图重现性好;可在一定范围内调节液膜厚度。

(二)对固定液的要求

1.选择性好(对填充柱要求α1.2>1.15,或α1.2>1.08);

2.化学稳定性好,热稳定性好热稳定,化学稳定性好(每种固定液都有一个“最高使用温度”),固定液的蒸汽压要低,固定液流失要少;

3.对组分要有一定的溶解度,即对组分有一定的滞留性;

4.凝固点低,粘度适当(因为凝固点以下,固定液凝固,只起吸附作用,所以凝固点就是固定液的“最低使用温度”)。

(三)固定液与组份分子间作用力

固定液为什么能固定在载体表面,而不被载气带走?组分分子为什么能溶解在固定液里,而且有不同的溶解度?这都是由于固定液、组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结果。组分之所以能够分离,是由于组分在色谱柱中容量因子k不同,在固定液中的溶解力不同,也就是组分与固定液分子间的作用力不同。固定液与组分分子间作用力从t R反映出来。分子间作用力包

括定向力、诱导力、色散力、氢键作用力。

图5-5 固定液、组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1.定向力(静电力)——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间的作用力E

(5-1) 5-1式中,μA 、μS 为两种极性分子的永久偶极矩;r 为分子间距离;k 为波兹曼常数;T

为温度。 极性固定液分离极性样品组分时,定向力起主导作用,分子间距离越小,相互作用越强,偶极矩越大,作用力越大。该组分滞留时间就越长。图5-6表明用极性固定液甘油分离极性组分乙醇时,定向力起主导作用,乙醇的保留时间长。

图5-6 用极性固定液分离极性组分乙醇

2.诱导力E D

一个具有永久偶极的极性分子,永久偶极对非极性分子会产生诱导作用,产生偶极,此时两分子间相互吸引而产生诱导力。

(5-2)

5-2式中,αS αS 为组分和固定液的分子极化率。

诱导力通常是很小的,但在分离非极性和可极化分子的混合物时,极性固定液的诱导力就突出表现出来,例如图5-7表达了苯(沸点:80.10℃)与环己烷(沸点80.81℃)在不同极性固定液中的分离情形。苯的环己烷的两种组分都是非极性分子,无永久偶极,沸点接近。若用非极性固定液很难分开,但苯比环己烷易极化。若用强极性的ββ′氧二丙腈固定液,使苯产生诱导偶极矩,很易分离。t R 苯=6.3t R 环己烷。

图5-7苯(沸点:80.10℃)与环己烷(沸点80.81℃)在不同极性固定液中的分离

3.色散力E L ——非极性分子间唯一的相互作用力.

(5-3)

式中,I A 、I S 为组分和固定液分子的电离能,有机物分子电离能接近。

非极性分子间没有静电力与诱导力,由于分子电中心瞬间位移产生瞬间偶极矩,能使周围分子极化,被极化的分子又反过来加剧瞬间偶极矩变化幅度产生所谓色散力。例如用非极性角鲨烷固定液,分离非极性C1~C4正构烷烃,因为色散力与沸点成正比,所以按沸点顺序出峰。

4.氢键作用力--一个氢原子与一个电负性大的原子构成共价键,又能与另外一个电负性大的原子形成一种有方向性的静电吸附力,叫氢键力。假如固定液分子中含 —OH —COOH —NH 2官能团,分析组分含F 、O 、N 化合物时,常有显著氢键作用,使保留值增大。

氢键强弱顺序为: F —H ……F >O —H ……O >O —H ……N >N —H ……N >N ≡

CH ……N

(四) 固定液的分类——如何评价固定液?

目前约有700多种可供使用的固定液,如何对众多的固定液有规律的排列,以利于选择,方法有如下几种:

1.五级分类法

用(5-4)式计算时要选择一物质对,常用苯与环己烷。分别在非极性、极性、被测固定液柱上测出物质对的相对保留值,并取对数。这种分类法的优点是直观、简单。缺点是粗分,有时P 出现负值。

(5-4)

五级分类法规定了ββ’氧二丙腈的相对极性P=100;角鲨烷(异30烷)相对极性P=0;其它固定液按下式计算:

(5-5)

5-5式中,q 1用极性柱测定;q 2用非极性柱;q X 用被测固定液柱。

q 1是苯与环己烷在ββ′氧二丙腈柱上相对保留值的对数值q 1=㏒(t ′苯/t ′环己烷);q 2是苯与环己烷在异30烷 柱上相对保留值的对数值 q 2=㏒(t ′苯/t ′环己烷);q X 是苯与环己烷在被测固定液柱上相对保留值的对数值q X =㏒(t ′苯/t ′环己烷)。

根据(5-5)式算出各种固定液的P X ,然后把极性分为五级,每20为1级,共粗分为五级。所有固定液相对极性都在0—100之间。所有固定液分成为强极性,极性,中等极性,弱极性,非极性五类。

这样最强极性固定液β,β’—氧二丙晴极性为100;非极性固定液角鲨烷极性为0;其余,0--100之间。见表5-2。

如果 0 -----------20 +1

如果 21-----------40 +2

如果 41-----------60 +3

如果 61-----------80 +4

如果 81-----------100 +5

112()100()

x x q q p q q -=-

-

这种表示固定液极性方法的缺点是未能反映出固定液与组分间的全部作用力,主要反映分子间的诱导力,所以不完善,为此提出下列的特征常数分类法。

2.罗什那德常数(特征常数法)

按相对极性分类只反映分子间的诱导力,而实际上,组分与固定液分子间除诱导力外,还尚有定向力、色散力、氢键作用力等。因此相对极性不能反映分子间的全部作用力。

1966年,Rohrschneider提出,称为罗什那德常数,使极性的表达更加完善。为全面反映被测固定液的极性,选了五种物质为标准物,见表5-3。分别代表各种不同的作用力. 每种组分与固定液间作用力类型不同,见表5-3。用五种代表物在多种固定液柱上的保留指数,与在非极性固定液柱上保留指数之差(△I)来代表固定液的相对极性,显然△I越大,该固定液的极性越强,△I就是选择性指标。

P = △I = I P - I S = aX + bY + cZ + dU + eS

其中:a、b、c、d、e叫组分常数,组分不同,常数也不同;X、Y、Z、U、S叫溶剂常数,固定液决定这些常数,数值越大,极性越大。

X---对苯而言,柱的极性;

Y---对乙醇而言,柱的极性;

Z---对甲乙酮而言,柱的极性;

U---对硝基甲烷而言,柱的极性;

S---对吡啶而言,柱的极性。

对苯定义 a = 100,b c d e = 0

对乙醇定义 b = 100,a c d e = 0

对甲乙酮定义 c = 100,a b d e = 0

对硝基甲烷定义 d = 100,a b c e = 0

对吡啶定义 e = 100,a b c d = 0

其它 a b c d e < 100≠0

罗什那德常数可查手册,用分子间各种相互作用力的总和来确定固定液的选择性。

总△I 值越大,极性越强。

二固定相常数相同,则表明它们的性质基本相同。

二固定相常数差别大,则表明它们的性质差别较大。

某固定相常数越小,则该固定相性质越接近非极性鲨鱼烷。

某固定相常数越大,则该固定相极性越强,越接近氧二丙腈。

利用罗什那德常数的值,将有助于固定液的评价、分类和选择。

3.麦克雷诺常数

1970年Mcreynalds(麦克雷诺)在罗氏工作基础上提出的改进方案,柱温改在120℃,用十种化合物测得麦克雷诺常数制成表供查阅,在许多手册上都能查到。

为了提高代表性,Mcreynalds做了大量工作,最后,他认为,用五种代表物丁醇--乙醇,戊酮—2--甲乙酮,硝基丙烷--硝基甲烷,比罗什那德常数更准确些。为了区别,将麦氏常数分别用X’、Y’、Z’、U’、S’表示。五种化合物的ΔI值之和称为总极性,按总极性由小到大的顺序,就构成M氏、R氏常数表。一些书中,R氏常数表示溶剂常数,M氏常数表示ΔI值。ΔI = 100 X

R、M氏常数表的应用如下:

(1)有效的按五项平均极性把固定液分类、排对,为选择固定液提供方便。

(2)比较极性,选代用固定液OV-1和SE-30。

(3)优选少量有代表性的固定液(例如可以在200种中选5种,10种等)

(4)作为固定液的技术指标。

(5)验证新型固定液的极性范围。

(6)选适当的固定液

以上固定液常数帮助我们如何选择固定液。总之对固定液评价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至今尚未找出一种非常满意的方法。最近仍有学者在考虑以上常数的可靠性,提出这种方法在数学上、理论上还不够严格。

4.按化学类型分类

(1)烃类极性最弱,有角鲨烷、石蜡油、聚乙烯等。适用于非极性物分析。基本上按沸点顺序出峰。

(2)聚硅氧烷类应用最广,使用温度范围宽(50---350℃),固定液的种类日益增多,引入不同的取代基,使极性不同,如甲基聚硅氧烷,苯基聚硅氧烷等。

中、英文名称对照:methyl silicone--甲基硅酮

methyl polysiloxane--甲基聚硅氧烷、硅醚结构,见图5-8。根据分子量不同,状态分别为油、橡胶等。

图5-8甲基聚硅氧烷、硅醚结构图

(3)醇、醚类易形成氢键,选择性取决于氢键作用力。

聚乙二醇固定液应用最多。种类有PEG-200、300、400、1000、1500、6000、20M。

PEG-后面的数字代表平均分子量。

(4)酯类为中等极性,含有极性和非极性集团。例如邻苯二甲酸二壬酯(DNP)、丁二酸二乙二醇聚酯(DEGS)。

(5)其它固定液还有有机皂土;液晶;手性固定相等固定液。

(五)固定液的选择

固定液的选择没有严格的规律可循,一般规则是根据样品来选固定液。

固定液的分离特征是选择固定液的基础。固定液的选择,一般根据“相似相溶”原则进行。在GC中,常用“极性”来说明固定液和被测组分的性质。如果组分与固定液分子性质( 极性) 相似,固定液和被测组分两种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强,被测组分在固定液中的溶解度就大,K 就大,也就是说,被测组分在固定液中溶解度或K的大小与被测组分和固定液两种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大小有关。

1.已知样品

分离非极性物质,一般选用非极性固定液,这时试样中各组分按沸点次序先后流出色谱柱,沸点低的组分先出峰,沸点高的组分后出峰。

分离极性物质,选用极性固定液,这时试样中各组分主要按极性顺序分离,极性小的先流出色谱柱,极性大的后流出色谱柱。

分离非极性和极性混合物时,一般选用极性固定液,这时非极性组分先出峰,极性组分( 或易被极化的组分) 后出峰。

对于能形成氢键的试样,如醇、酚、胺和水等的分离。一般选择极性的或是氢键型的固定液,这时试样中各组分按与固定液分子形成氢键的能力大小先后流出,不易形成氢键的先流出,最易形成氢键的最后流出。

(1)相似相溶原则:按极性选择固定液;按化学官能团选择固定液。

(2)按组分之间的沸点差别或极性差别选择:如果主要差别是沸点差别,选非极性固定液;如果主要差别是极性差别,则选极性固定液。

(3)按麦氏常数选择固定液,对于不同类组分的分离可按麦氏常数选择固定液。

(4)特殊样品选特殊固定液:例如分离醇、水可选GDX;分离N2、O2可选分子筛。

(5)选择混合固定液:对于复杂的样品的分离,单一固定液分不开,可选混合固定液。

2.未知样品时

(1)用毛细管柱初分离

实验室中可常备中等极性,极性和非极性三根毛细柱。由于毛细管柱具有很高的分离效能,一般的组分未知样品大都可以得到良好的分离,使用不同极性的毛细管柱,进行定性分离,可以确定样品中组分的峰数、极性范围等。

(2)几种常用的固定液

就目前来说,被优选的次数最多,性能好、有代表性的固定液见表5-4。

固定液SE—30、OV—17、QF—1(丙酮会使其分解)、PEG—20M、DEGS的极性依

次增大,未知样品可以先在QF—1上分离,而后换成OV—17,若有所改善,再减小到SE —30。若由QF—1到OV—17分离度变坏,可增加极性。然后再细分。

第三节气液色谱填充柱的制备

一、根据样品选择固定液、载体

二、根据固定液选择溶剂

三、根据配比和所需固定相的量,计算所需固定液的量、载体的量

例如:固定相20克,固定液DNP含量为10%,用101白色载体制备气液色谱填充柱。

计算:所需DNP固定液是2克,101白色载体是18克

四、涂渍

将称好的固定液放在一个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溶剂溶解。将称好的载体,倒入溶解好固定液的烧杯中,在适当的温度下,轻轻摇动烧杯,让溶剂均匀挥发。如果溶剂沸点高,可在红外灯泡下烘干,直至载体呈颗粒状、没有溶剂气味-为止。

五、柱的填充

(一)柱的清洗:依次用自来水--5%NOH--蒸馏水--丙酮--馏水清洗,然后烘干。

(二)柱的填充:用玻璃棉将柱的一端(接检测器的一端)塞牢,经缓冲瓶与真空抽气机连接,柱的另一端接一漏斗,徐徐倒入涂有固定液的载体,边抽真空边轻敲柱管,直至装满为止。用玻璃棉塞紧柱的另一端口。

六、柱的老化

(一)目的:彻底除去填充物中的残留溶剂和某些挥发性的物质;也促使固定液均匀牢固地分布在载体的表面上。

(二)方法

在常温下使用的柱子,可直接装在色谱仪上,接通载气,冲至基线平稳即可使用;如果新装填好的色谱柱要在高温操作条件下应用,则要将装填好的色谱柱接入色谱仪中,但柱出口不与检测器相连,以防止加热时从柱内挥发出的杂质污染检测器。在操作温度低于最高使用温度下,通入载气,将柱加热几小时至几十小时,这一过程为老化。老化时,升温要缓慢,老化后,将色谱柱与检测器连接上,待基线平直后就可进样分析。

气相色谱柱知识详解

气相色谱柱知识详解 第一节气相色谱柱的类型 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简称GC)亦称气体色谱法,气相层析法。其核心即为色谱柱。 气相色谱柱有多种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按色谱柱的材料、形状、柱内径的大小和长度、固定液的化学性能等进行分类。色谱柱使用的材料通常有玻璃、石英玻璃、不锈钢和聚四氟乙烯等,根据所使用的材质分别称之为玻璃柱、石英玻璃柱、不锈钢柱和聚四氟乙烯管柱等。在毛细管色谱中目前普遍使用的是玻璃和石英玻璃柱,后者应用范围最广。对于填充柱色谱, 大多数情况下使用不锈钢柱,其形状有U型的和螺旋型的,使用U 型柱时柱效较高。按照色谱柱内径的大小和长度,又可分为填充柱和毛细管柱。前者的内径在24mm,长度为110m左右;后者内径在0.20.5mm,长度一般在25100m。在满足分离度的情况下,为提高分离速度,现在也有人使用高柱效、薄液膜的10m短柱。 根据固定液的化学性能,色谱柱可分为非极性、极性与手性色谱分离柱等。固定液的种类繁多,极性各不相同。色谱柱对混合样品的分离能力,往往取决于固定液的极性。常用的固定液有烃类、聚硅氧烷类、醇类、醚类、酯类以及腈和腈醚类等。新近发展的手性色谱柱使用的是手性固定液,主要有手性氨基酸衍生物、手性金属配合物、冠醚、杯芳烃和环糊精衍生物等。其中以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为色谱固定液的手性色谱柱,用于分离各种对映体十分有效,是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且应用前景相当广阔的一种手性色谱柱。 在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时,色谱柱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不仅要考虑被测组分的性质,实验条件例如柱温、柱压的高低,还应注意和检测器的性能相匹配。有关内容我们将在以后章节中加以详细讨论。 第二节填充气相色谱柱 填充气相色谱柱通常简称填充柱,在实际分析工作中的应用非常普遍。据资料统计,日常色谱分析工作大约有80%是采用填充柱完成的。填充柱在分离效能和分析速度方面比毛细管柱差,但填充柱的制备方法比较简单,定量分析的准确度较高,特别是在某些分析领域(例如气体分析、痕量水分析)具有独特用途。从发展上看,虽然毛细管柱有逐步取代填充柱的趋势(例如已有一些日常分析使用PLOT柱代替过去常用的气固色谱填充柱),但至少在目前一段时期内,填充柱在日常分析中仍是一种十分有价值的分析分离手段。 填充柱主要有气固色谱柱和气液色谱填充柱两种类型。在色谱柱中关键的部分是固定相。在本节我们将首先介绍柱管的选择及其处理方法,然后再分别重点讨论气固色谱柱和气液色谱填充柱有关固定相的内容。

气相色谱仪原理(图文详解)

气相色谱仪原理(图文详解) 什么是气相色谱 本章介绍气相色谱的功能和用途,以及色谱仪的基本结构。 气相色谱(GC)是一种把混合物分离成单个组分的实验技术。它被用来对样品组分进行鉴定和定量测定: 基子时间的差别进行分离 和物理分离(比如蒸馏和类似的技术)不同,气相色谱(GC)是基于时间差别的分离技术。 将气化的混合物或气体通过含有某种物质的管,基于管中物质对不同化合物的保留性能不同而得到分离。这样,就是基于时间的差别对化合物进行分离。样品经过检测器以后,被记录的就是色谱图(图1),每一个峰代表最初混合样品中不同的组分。 峰出现的时间称为保留时间,可以用来对每个组分进行定性,而峰的大小(峰高或峰面积)则是组分含量大小的度量。 图1典型色谱图

系统 一个气相色谱系统包括 可控而纯净的载气源.它能将样品带入GC系统进样口,它同时还作为液体样品的气化室色谱柱,实现随时间的分离 检测器,当组分通过时,检测器电信号的输出值改变,从而对组分做出响应 某种数据处理装置图2是对此作出的一个总结。 样品 载气源一^ 进样口一^ 色谱柱一^ 检测器一_ 数据处理」 图2色谱系统 气源 载气必须是纯净的。污染物可能与样品或色谱柱反应,产生假峰进入检测器使基线噪音增大等。推荐使用配备有水分、烃类化合物和氧气捕集阱的高纯载气。见图

钢瓶阀 若使用气体发生器而不是气体钢瓶时,应对每一台GC都装配净化器,并且使气源尽可能靠近仪器的背面。 进样口 进样口就是将挥发后的样品引入载气流。最常用的进样装置是注射进样口和进样阀。注射进样口 用于气体和液体样品进样。常用来加热使液体样品蒸发。用气体或液体注射器穿透隔垫将样品注入载气流。其原理(非实际设计尺寸)如图4所示。

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精)

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1 打开氮气、氢气、空气发生器的电源开关(或氮气钢瓶总阀),调整输出压力稳定在0.4Mpa左右(气体发生器一般在出厂时已调整好,不用再调整)。 2. 打开色谱仪气体净化器的氮气开关转到“开”的位置。注意观察色谱仪载气B的柱前压上升并稳定大约5分钟后,打开色谱仪的电源开关。 3. 设置各工作部温度。TVOC分析的条件设置:(a)柱箱:柱箱初始温度50℃、初始时间10min、升温速率5℃/min、终止温度250℃、终止时间10min; (b)进样器和检测器:都是250℃。苯分析时的色谱条件:(a)柱箱:柱箱初始温度100℃、初始时间0min、升温速率0℃/min、终止温度0℃、终止时间0min; (b)进样器和检测器:都是150℃。 4. 点火:待检测器(按“显示、换档、检测器”可查看检测器温度)温度升到100℃以上后,打开净化器上的氢气、空气开关阀到“开”的位置。观察色谱仪上的氢气和空气压力表分别稳定在0.1Mpa和0.15Mpa左右。按住点火开关(每次点火时间不能超过6~8秒钟)点火。同时用明亮的金属片靠近检测器出口,当火点着时在金属片上会看到有明显的水汽。如果在6~8秒时间内氢气没有被点燃,要松开点火开关,再重新点火。在点火操作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检测器出口内白色的聚四氟帽中有水凝结,可旋下检测器收集极帽,把水清理掉。在色谱工作站上判断氢火焰是否点燃的方法:观察基线在氢火焰点着后的电压值应高于点火之前。 5. 打开电脑及工作站A,打开一个方法文件:TVOC分析方法或苯分析方法。显示屏左下方应有蓝字显示当前的电压值和时间。接着可以转动色谱仪放大器面板上点火按钮上边的“粗调”旋钮,检查信号是否为通路(转动“粗调”旋钮时,基线应随着变化)。待基线稳定后进样品并同时点击“启动”按钮或按一下色谱仪旁边的快捷按钮,进行色谱数据分析。分析结束时,点击“停止”按钮,数据即自动保存。 8.关机程序:首先关闭氢气和空气气源,使氢火焰检测器灭火。在氢火焰熄灭后再将柱箱的初始温度、检测器温度及进样器温度设置为室温(20-30℃),待温度降至设置温度

气相色谱仪使用方法及实验操作步骤

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原子发射光谱等分析仪器 气相色谱仪使用方法及实验操作步骤: A、打开氮气、氢气、空气发生器的电源开关(或氮气钢瓶总阀),调整输出压力稳定在0.4Mpa左右(气体发生器一般在出厂时已调整好,不用再调整)。 B、打开色谱仪气体净化器的氮气开关转到“开”的位置。注意观察色谱仪载气B的柱前压上升并稳定大约5分钟后,打开色谱仪的电源开关。 C、设置各工作部温度。TVOC分析的条件设置:(a)柱箱:柱箱初始温度50℃、初始时间10min、升温速率5℃/min、终止温度250℃、终止时间10min; (b)进样器和检测器:都是250℃。脂肪酸分析时的色谱条件:(a)柱箱:柱箱初始温度140℃、初始时间5min、升温速率4℃/min、终止温度240℃、终止时间15min; (b)进样器温度是260℃,检测器温度是280℃。 D、点火:待检测器(按“显示、换档、检测器”可查看检测器温度)温度升到150℃以上后,打开净化器上的氢气、空气开关阀到“开”的位置。观察色谱仪上的氢气和空气压力表分别稳定在0.1Mpa 和0.15Mpa左右。按住点火开关(每次点火时间不能超过6~8秒钟)点火。同时用明亮的金属片靠近检测器出口,当火点着时在金属片上会看到有明显的水汽。如果在6~8秒时间氢气没有被点燃,要松开点火开关,再重新点火。在点火操作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检测器出口白色的聚四氟帽中有水凝结,可旋下检测器收集极帽,把水清理掉。在色谱工作站上判断氢火焰是否点燃的方法:观察基线在氢火焰点着后的电压值应高于点火之前。 E、打开电脑及工作站(通道一分析脂肪酸,通道二分析碘),打开一个方法文件:脂肪酸分析方法或碘分析方法。显示屏左下方应有蓝字显示当前的电压值和时间。接着可以转动色谱仪放大器面板上点火按钮上边的“粗调”旋钮,检查信号是否为通路(转动“粗调”旋钮时,基线应随着变化)。待基线稳定后进样品并同时点击“启动”按钮或按一下色谱仪旁边的快捷按钮,进行色谱数据分析。分析结束时,点击“停止”按钮,数据即自动保存。 F、关机程序:首先关闭氢气和空气气源,使氢火焰检测器灭火。在氢火焰熄灭后再将柱箱的初始温度、检测器温度及进样器温度设置为室温(20-30℃),待温度降至设置温度后,关闭色谱仪电源。最后再关闭氮气。 高效液相色谱 我国药典收载高效液相色谱法项目和数量比较表: 鉴于HPLC应用在药品分析中越来越多,因此每一个药品分析人员应该掌握并应用HPLC。 三、色谱法分类 (3) 四、色谱分离原理 (3) II.基本概念和理论 (5) 一、基本概念和术语 (5) 二、塔板理论 (8)

色谱柱总结

色谱柱制备方法简介 填充气相色谱,通常称填充柱。日常色谱分析工作中约80%是采用填充柱完成的,主要有气固色谱柱和气液色谱柱。关键部分是固定相。 色谱柱和填充物的选择 通常选择粒径根据填充柱的直径和分析出峰的时间而定,如果用大口径的填充柱可选用40-80目的填充物,小口径的填充柱可用80-100目的填充物,注意填充柱选择不要太长,一般用1-6米的2-4毫米的不锈钢管,太长会造成色谱出峰太慢,一般情况用的填充柱测试物质时间不是很长,只有毛细柱可以作长时间的数据测定,每一种填充物针对某些物质,这些填充物在柱内不移动,但能起到分离作用,它们包括有吸附性能的无机吸附剂、高分子多孔微球和表面被键合的固体物,无机吸附剂有硅胶、氧化铝、活性碳、分子筛等,高分子多孔小球是以苯乙烯与二乙烯、苯交联共聚小球。下面介绍几种我们常用的填充物固定相: 1.GDX102 本填充物为天津试剂二厂生产的,最高使用温度270℃,白色颗粒由20-100目不等,它可以测定乙醇、水、苯、环己烷、丙酮、乙醚和C1-C5的烷烃等,它可以载入固定液或减拖尾剂,以改善分离效能。例如GDX102载上20%的癸二酸,可用于测定乙醇脱水实验的所有产物,气相色谱分析结果如下图所示,同时它也能测定苯加氢实验。

条件:热导检测器柱温℃,H2柱前压力,桥流mA,柱长m,进样量ml 2.GDX103 此填充物同为天津试剂二厂生产,性能与GDX102相近,如果载上固定相20%癸二酸,也能测定乙醇脱水实验的所有产物,同时载上其他固定液还可以测一些高沸点的物质。 条件:热导检测器柱温℃,H2柱前压力,桥流mA,柱长m,进样量ml 3.GDX104 该填充物为天津试剂二厂生产,性能与GDX103相近,如果载上固定相20%癸二酸,也可测定乙醇脱水实验的所有产物,同时载上其他固定液还可以测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等物质。

色谱分析法实验实验一填充柱气相色谱进样技术练习一实验目的

色谱分析法实验 实验一填充柱气相色谱进样技术练习 一、实验目的 1、熟悉填充柱色谱仪进样系统结构。 2、掌握微量注射器的使用方法。 3、练习进样技术。 二、仪器与试剂 1、仪器气相色谱仪一台,上海分析仪器厂。 2、试剂甲乙酮、环已烷、苯,均为色谱纯或优级纯。 三、实验步骤 1、色谱条件柱2 mX3mm不锈钢柱,载体:硅烷化白色载体(60—80目)固定液,DNP,配比:20:100, 柱温90℃,捡测器温度了90℃,气化室温度:130℃, 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2.操作: (1) 调整仪器,使其正常运行 (2) 用1μl注射器分别取0.1μl三种纯物质,多次进样, 观察同一物质相同进样量情况下色谱峰重现性。 (3) 将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混合样,用10μl 注射器进样0.2μl ,多次进样观察每次进样时色谱

峰重现情况。 四、问题讨论 1、为什么有时同一样品同一进样量时色谱峰形(如峰高)不同? 2.为什么有时进样后不出峰? 五、注意事项 1、一取好样后应立即进样,进样时整个动作应稳当、连贯、 迅速。 2、硅橡胶密封垫圈在几十次进样后容易漏气,需及时更换。 实验二有关色谱参数的测试及计算 一、目的要求 1、通过本实验基本色谱参数的测试与计算,定量地了解溶 质组分在色谱柱过程中热力学和动力学作用的量度。 2.理解各色谱参数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 3、通过本实验进一步掌握柱效、柱选择性、分离能力、 保留值等性质,使之能选择出最佳色谱操作条件,得到 可靠的定性,定量结果。 二、基本原理 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测定惰性组分的死时间(tM)及被测组分的.保留时间(tR)、半高峰宽(wh/2)及峰宽(w)等参 数,便可计算出基本色谱参数值。 三、仪器与试剂 1 仪器气相色谱仪一套,色谱柱2000mmX3mm一支, FID检测器;微量注射器(5—10μl)一支。 2 试剂甲烷(自制),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乙酸正丁酯,102白色载体(60—80目);Apienzon—L; 石油醚(低沸程馏分);DNP,乙醚,二氯甲烷。 四、实验步骤 1.联结好仪器系统,检查并排除故障至正常工作状态。 2.制备填充色谱柱: (1)Apienzon-L柱:经计算称取适量102白色硅烷化载 体(60–- 80目)和ApienzonlL油酯(以5%重量比计),用 CH2Cl2将其溶解并均匀地涂渍在载体上,挥发溶剂至 干。负压装柱至均匀满口,按老化程序老化好待用。 (2)DNP柱:以15%重量比计算称取DNP足量,用

7890B气相色谱仪的操作规程

1、目的:建立安捷伦7890B GC气相色谱仪的操作规程,使检验人员能够正确的使用安捷伦7890B GC气相色谱仪。 2、适用范围:气态有机化合物或较易挥发的液体、固体有机化合物样品。 3、责任人:检测员 4、正文: 4.1 操作步骤 4.1.1 操作前准备 4.1.1.1 色谱柱的检查与安装首先打开柱温箱门看是否是所需用的色谱柱,若不是则旋下毛细管柱按进样口和检测器的螺母,卸下毛细管柱。取出所需毛细管柱,放上螺母,并在毛细管柱两端各放一个石墨环,然后将两侧柱端截去1~2mm,进样口一端石墨环和柱末端之间长度为4~6mm,检测器一端将柱插到底,轻轻回拉1mm左右,然后用手将螺母旋紧,不需用板手,新柱老化时,将进样口一端接入进样器接口,另一端放空在柱温箱内,检测器一端封住,新柱在低于最高使用温度20~30℃以下,通过较高流速载气连续老化24小时以上。 4.1.1.2 气体流量的调节 4.1.1.2.1 载气(氮气)开启氮气钢瓶高压阀前,首先检查低压阀的调节杆应处于释 (400-690kPa)放状态,打开高压阀,缓缓旋动低压阀的调节杆,调节至约0.55MPa。 4.1.1.2.2 氢气打开氢气钢瓶,调节输出压至0.41MPa。(400-690kPa) 4.1.1.2.3 空气打开空气钢瓶,调节输出压至0.55MPa。(550-690kPa) 4.1.1.3 检漏用检漏液检查柱及管路是否漏气。 4.1.2 主机操作 4.1.2.1 接通电源,打开电脑,进入windows 主菜单界面。然后开启主机,主机进行自检,自检通过主机屏幕显示power on successul,进入Windows系统后,双击电脑桌面的(Instrument Online)图标,使仪器和工作联接。 4.1.2.2 编辑新方法 4.1.2.2.1 从“Method”菜单中选择“Edit Entire Method”,根据需要钩选项目,“Method Information”(方法信息),“Instrument/Acquisition”(仪器参数/数据采集条件),“Data Analysis”(数据分析条件),“Run Time Checklist”(运行时间顺

气相色谱柱知识详解

气相色谱柱知识详解

————————————————————————————————作者:————————————————————————————————日期:

气相色谱柱知识详解 第一节气相色谱柱的类型 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简称GC)亦称气体色谱法,气相层析法。其核心即为色谱柱。 气相色谱柱有多种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按色谱柱的材料、形状、柱内径的大小和长度、固定液的化学性能等进行分类。色谱柱使用的材料通常有玻璃、石英玻璃、不锈钢和聚四氟乙烯等,根据所使用的材质分别称之为玻璃柱、石英玻璃柱、不锈钢柱和聚四氟乙烯管柱等。在毛细管色谱中目前普遍使用的是玻璃和石英玻璃柱,后者应用范围最广。对于填充柱色谱, 大多数情况下使用不锈钢柱,其形状有U型的和螺旋型的,使用U 型柱时柱效较高。按照色谱柱内径的大小和长度,又可分为填充柱和毛细管柱。前者的内径在2~4mm,长度为1~10m左右;后者内径在0.2~0.5mm,长度一般在25~100m。在满足分离度的情况下,为提高分离速度,现在也有人使用高柱效、薄液膜的10m短柱。 根据固定液的化学性能,色谱柱可分为非极性、极性与手性色谱分离柱等。固定液的种类繁多,极性各不相同。色谱柱对混合样品的分离能力,往往取决于固定液的极性。常用的固定液有烃类、聚硅氧烷类、醇类、醚类、酯类以及腈和腈醚类等。新近发展的手性色谱柱使用的是手性固定液,主要有手性氨基酸衍生物、手性金属配合物、冠醚、杯芳烃和环糊精衍生物等。其中以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为色谱固定液的手性色谱柱,用于分离各种对映体十分有效,是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且应用前景相当广阔的一种手性色谱柱。 在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时,色谱柱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不仅要考虑被测组分的性质,实验条件例如柱温、柱压的高低,还应注意和检测器的性能相匹配。有关内容我们将在以后章节中加以详细讨论。 第二节填充气相色谱柱 填充气相色谱柱通常简称填充柱,在实际分析工作中的应用非常普遍。据资料统计,日常色谱分析工作大约有80%是采用填充柱完成的。填充柱在分离效能和分析速度方面比毛细管柱差,但填充柱的制备方法比较简单,定量分析的准确度较高,特别是在某些分析领域(例如气体分析、痕量水分析)具有独特用途。从发展上看,虽然毛细管柱有逐步取代填充柱的趋势(例如已有一些日常分析使用PLOT柱代替过去常用的气固色谱填充柱),但至少在目前一段时期内,填充柱在日常分析中仍是一种十分有价值的分析分离手段。 填充柱主要有气固色谱柱和气液色谱填充柱两种类型。在色谱柱中关键的部分是固定相。在本节我们将首先介绍柱管的选择及其处理方法,然后再分别重点讨论气固色谱柱和气液色谱填充柱有关固定相的内容。

最新Agilent7820A气相色谱仪操作规程

1、目的 明确Agilent7820A型气相色谱仪的使用要求、基本操作步骤、维护、保养方法,以便于按照规程进行仪器操作。 2、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Agilent7820A型气相色谱仪的使用操作。 3、责任者 分析员执行本规程,QC经理及指定人监督本规程的实施。 4、内容 4.1 开机 4.1.1 依次打开气瓶氮气,空气,氢气。调节氮气与空气的压力值到0.5MPa,氢气的压力固定值为0.2~0.3MPa。 4.1.2 打开计算机。打开7820A GC电源,待自检完成后,双击“Instrument 1 Onlin e”图标,化学工作站自动与7820A GC通讯,进入工作站画面。 4.1.3 从“View”菜单中选择“Method and Run control”画面,点击“View”菜单中的“Instrument Actuals”,“GC Instrument diagram”,使其命令前有“√”标志,点击“Online signals”到“Signal window1”来调用所需的界面。 4.2 数据采集方法编辑 4.2.1 仪器配置:点击“Instrument”选项,选择“Agilent7820A Configuration”,进入一个界面,点击“Configuration”点击“Column”选项,点击第一行,输入毛细管柱的型号,编码,规格和最大耐受温度,点击“OK”。(也可以点击“Imentory”选项在已有柱子中选择)。 4.2.2 开始编辑完整方法:选择“Method”选项,点击“New Method”。 4.2.3 仪器参数设置: 4.2.3.1 进样口参数设定:在弹出的窗口中点选“Split-Splitless Intel”,输入进样口温度“Heater”如:250℃;选择模式;载气节省;输入分流比“Split Ratio”,如:7:1。 4.2.3.2 毛细管柱参数设定:点击柱子标识,检查柱子型号是否与所装柱子一致。选择控制模式:恒流“Flow”或者恒压“Pressure”,并输入数值,如:5ml/min;如需要还可设置流速变化程序以及后运行流速和时间。 4.2.3.3 柱温箱参数设定: 点选柱温标识输入柱温“Value ℃”如:40℃;输入升温速率“ Rate ℃/min”如:3℃/min;输入运行时间“Hold Time min”;如:5min;输入后运行时间“Post Run Time”如:10min;输入后运行温度“Post Run”如:40℃。 4.2.3.4 检测器参数设定:点选检测器图标进入“FID-Front”界面,输入检测器温度“Heater”如:300℃。点击“Resolve”。点击“Method” 选项,选中“Save method as”,为新方法命名,如“test”,点击“Ok”保存。 4.3 运行进样 4.3.1 手动进样 4.3.1.1 调用方法,点击“Method”选项,选择“Load Method”点击需要的方法,

填充柱气相色谱

第五章填充柱气相色谱 色谱柱又称分离柱,是填充了色谱填料的内部抛光不锈钢柱管或塑料柱管。色谱柱是实现分离的核心部件,要求色谱柱的柱效高、柱容量大和性能稳定。分析型色谱柱的内径通常在4~8mm,柱长通常在50~250mm。液相色谱填充柱内径通常在3~5mm,典型的柱内径是4mm。气相色谱中所用毛细管柱的内径一般小于1mm。微型柱是内径在1mm左右的填充型色谱柱,通常用于高灵敏的微量成分分离。因为气相色谱的载气种类少,分离选择性主要依靠选择固定相。色谱峰能否分离,首先取决于固定相,迄今已有数百上千种气相色谱固定相,常用的不过十几种。 第一节气-固色谱固定相-固体固定相 气—固色谱法广泛应用于永久气体和低沸点烃类的分析。常用的固定相种类有非极性的活性炭,弱极性的氧化铝,极性的分子筛,氢键型硅胶等。 气-固色谱与气-液色谱相比,有许多特点及不同之处,见表5-1。气固色谱适合于分析永久气体,气态烃;热稳定性好,柱温上限高;一般情况下,吸附等温线不成线性,峰不对称;由于固定相表面结构不均匀,所以重现性不好。 吸附等温线 气—固色谱法遵循了气体在吸附剂表面上的吸附规律。气体在吸附剂表面上的吸附平衡可用“吸附等温线”来描述。吸附等温线是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在吸附剂表面上的浓度随气体在气相中的变化规律。就是在一定温度下达吸附平衡时气体在吸附剂表面上的吸附量。 (1)线性吸附等温线 如图5-1的(A)所示,被测组分在吸附剂上的浓度(Cs)与它在气相上的浓度(Cm)之比是常数,这就是线性吸附等温线,所对应的色谱峰是对称的高斯峰。 (2)朗格缪尔吸附等温线(向下弯曲的吸附等温线) 朗格缪尔吸附等温线如图5-1的(B)所示,它的特点是当气相中被吸附物质的浓度高于M时,吸附剂上的吸附量不随气相中物质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即Cs/Cm不成常数,所对应的色谱峰是不对称的“拖尾峰”。 (3)向上弯的吸附等温线

气相色谱操作方法

气相色谱的使用方法 一、开机前准备 1 检查气体过滤器、载气、进样垫和衬管等 检查气体过滤器和进样垫,保证辅助气和检测器的用气畅通有效。如果以前做过较脏样品或活性较高的化合物,需要将进样口的衬管清洗或更换。 2 安装色谱柱 (1)保持色谱柱两端开口朝下,将密封垫、螺母和石墨卡套依次装在色谱柱上,然后轻轻弹色谱柱开口端,使其内部由于并将色谱柱两端要小心切平。 (2)将色谱柱一端连接于进样口上,色谱柱在进样口中插入的深度为5mm(使用仪器自带的尺子确定)。将色谱柱正确插入进样口后,用手把连接螺母拧上,拧紧后(用手拧不动)用扳手再多拧1/4-1/2圈,保证安装的密封程度。将色谱柱的另一端连接于检测器上,先将色谱柱深入到检测器底部,回拉约1-2mm,然后用手将连接螺母拧紧,用扳手再多拧1/4-1/2圈。 3 打开钢瓶总阀并检漏 观察氮气分压压力是否在0.2MPa左右,氢气压力是否有0.1Mpa,空气压力表是否有0.15Mpa,并使用表面活性剂涂于各个连接处,观察是否有气泡生成,若有,则表明有漏气,反之,则不漏气。 二开机 1 打开计算机,进入桌面。

2 打开7890A GC 电源开关。 3 双击桌面的“仪器1 联机”图标,进入工作站界面。 三、7890A 配置编辑 1 色谱柱配置 点击“配置”按钮,选择“色谱柱”,进入柱参数设定画面,点击“向目录添加色谱柱”按钮进入柱库,从柱库中选择安装的柱子,然后点击“确定”按钮,则该柱被加到目录中,选中它,点击“确定”。 2 自动进样器 点击“配置”按钮,选择“自动进样器”,设置注射器规格为10μl. 3 点击“运行控制”,选择“样品信息”,设定文件保存的路径。 4 点击“仪器”,选择“进样方式”,设定为“GC进样器”。 5 点击“方法”,选择“样品”,设定进样量及清洗方式。选择“进样口”,设定加热器温度、压力和隔垫吹扫流量。选择“柱箱”,设定升温程序。选择“检测器”,设定检测温度、氢气和空气流量、尾吹扫流量和火焰的开关。 6 点击方法,选择“保存方法”。 7 若样品为多个,则点击“序列”,选择“序列表”,编辑序列表。 四、运行及分析 1 点击“方法”,调用已保存的方法,或者点击“运行控制”直接运行编辑好的方法。 2 运行结束后。点击“数据分析”板块,点击“报告”,选择“设定报告”,对报告的格式根据需要进行设定。若采用外标法进行分析,

色谱柱的选择

气相色谱柱选择: 柱长:增加柱长可提高分离效果。但柱长过长,使分析时间延长。所以在满足一定分离度的条件下,应选用尽可能短的色谱柱。填充柱的柱内径一般为3~6 mm,毛细管柱的内径0.1~0.5 mm。 固定液的用量选择:担体的表面积较大时,固定液用量可多些,允许的进样量也相应增加。但从速率方程式的传质项中可知,为了减小液相的传质阻力,应使固定液的液膜厚度尽可能薄。但固定液液膜太薄,则允许的进样量也就越少。因此固定液的用量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固定液的配比选择:(指固定液与担体的质量比)一般为5:100到25:100。担体的比表面积越大,固定液用量的比例可越高。 担体的性质和粒度选择:若担体的比表面积大,孔径分布均匀,则固定液易分布均匀,从而可加快传质过程,提高柱效。故应该选用颗粒小且均匀的担体,并尽可能填充均匀,以减少涡流扩散,提高柱效。但粒度过小,填充不易均匀,会使柱压降增大,对操作不利。一般对4~6 mm的柱管,选用60 ~80目或80 ~100目的担体较为合适。 SE-30、OV-1、OV-101 二甲基硅氧烷非极性DB-l、HP-1、CP-Sil5CB、SPB-1、007-1、Rtx-1、BP-1... ... 烃类、胺类、酚类、农药、PCBs、挥发油、硫化物等 SE-54、SE-52 5%苯基,1%乙烯基甲基硅氧烷非极性DB-5、HP-5、CPSil 8CB、SPB-5、、Rtx-5、BP-5... ... 药物、芳烃类、酚、酯、生物碱、卤代烃OV-1701 7%氰甲基,7%苯基甲基硅氧烷中等极性DB-1701、HP-1701、 BP-10、CPSil 19CB 、Rtx-1701、SPB-1701... ... 药物、农药、除草剂、TMS、糖 OV-17 50%苯基甲基硅氧烷中等极DB-17、HP-50、SP2250、CP-Sil 19、Rtx-50 、SPB-50... ... 药物、农药、甾类等 PEG-20M 聚乙二醇20M 极性DB-WAX、HP-Wax、Carbowax SUPELCOWAX10、CPWAX 52CB... ... 醇类、酯、醛类、溶剂、单芳、精油等FFAP 聚乙二醇20M对苯二甲酸的反应产物极性DB-FFAPHP-FFAP Nuk01、SP-1000... ... 醇、酸、酯、醛、腈 XE-60、25%氰乙基甲基硅氧烷中极性酯、硝基化合物 OV-225 25%氰乙基,25%苯基甲基硅氧烷中极性DB,225、HP-225、 SP-2330、SPB-225、CP-SIL43CB 脂肪酸酯、PUFA、Aldito] OV-210 50%三氟丙基硅氧烷极性DB210、Rtx200... ... 极性化合物、有机氯化合物 OV-275 50%三氟丙基硅氧烷强极性DB210 、SP2401 、Rtx200... ... 极性化合物、 一、固定液 非极性:SE30*,OV101,SE54* 中极性:OV17,XE60*,OV1701*

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1、打开氮气、氢气、空气发生器的电源开关(或氮气钢瓶总阀),调整输出压力稳定在0.4Mpa左右(气体发生器一般在出厂时已调整好,不用再调整)。 2、打开色谱仪气体净化器的氮气开关转到“开”的位置。注意观察色谱仪载气B的柱前压上升并稳定大约5分钟后,打开色谱仪的电源开关。 3、设置各工作部温度。TVOC分析的条件设置:(a)柱箱:柱箱初始温度50℃、初始时间10min、升温速率5℃/min、终止温度250℃、终止时间10min; (b)进样器和检测器:都是250℃。脂肪酸分析时的色谱条件:(a)柱箱:柱箱初始温度140℃、初始时间5min、升温速率4℃/min、终止温度240℃、终止时间15min; (b)进样器温度是260℃,检测器温度是280℃。 4、点火:待检测器(按“显示、换档、检测器”可查看检测器温度)温度升到150℃以上后,打开净化器上的氢气、空气开关阀到“开”的位置。观察色谱仪上的氢气和空气压力表分别稳定在0.1Mpa和0.15Mpa左右。按住点火开关(每次点火时间不能超过6~8秒钟)点火。同时用明亮的金属片靠近检测器出口,当火点着时在金属片上会看到有明显的水汽。如果在6~8秒时间内氢气没有被点燃,要松开点火开关,再重新点火。在点火操作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检测器出口内白色的聚四氟帽中有水凝结,可旋下检测器收集极帽,把水清理掉。在色谱工作站上判断氢火焰是否点燃的方法:观察基线在氢火焰点着后的电压值应高于点火之前。 5、打开电脑及工作站(通道一分析脂肪酸,通道二分析碘),打开一个方法文件:脂肪酸分析方法或碘分析方法。显示屏左下方应有蓝字显示当前的电压值和时间。接着可以转动色谱仪放大器面板上点火按钮上边的“粗调”旋钮,检查信号是否为通路(转动“粗调”旋钮时,基线应随着变化)。待基线稳定后进样品并同时点击“启动”按钮或按一下色谱仪旁边的快捷按钮,进行色谱数据分析。分析结束时,点击“停止”按钮,数据即自动保存。 8.关机程序:首先关闭氢气和空气气源,使氢火焰检测器灭火。在氢火焰熄灭后再将柱箱的初始温度、检测器温度及进样器温度设置为室温(20-30℃),待温度降至设置温度后,关闭色谱仪电源。最后再关闭氮气。

毛细管色谱柱的使用技术及常见故障

1.毛细管的安装 毛细管柱的安装常为人们所忽视,往往会出现作填充色谱柱多年的技术人员,刚使用毛细管柱时,做出的色谱图还不如填充柱的色谱图,这使人们很难理解。但究其原因,多数是由于毛细管柱的安装和操作上的毛病,而不是柱子本身和仪器系统的问题。因此,一根好的毛细管柱和设计得很好的色谱系统,还必须使柱子在系统中安装得合理,才能做出好的结果。 1.1毛细管柱与进样器的连接 对于分流进样,毛细管柱的入口端一定要伸过分流进样器的分流出口,亦就是使毛细管柱的入口处于载气的高流速区域。如果毛细管柱的入口在分流进样器的分流出口以下,处于载气的低流速区域,得到的色谱图还不如填充柱,所以必须将毛细管的入口伸过分流进样器的分流出口,这样才会得到尖锐的峰形。 对于分流/不分流进样,毛细管的入口应接到进样器的底部,这样可以使汽化管中的样品完全进入柱子,也不会出现气流清洗不到的“死区”。 1.2毛细管柱与检测器的连接 在毛细管连接到检测器之前,先接通载气,看一下柱子的出口是否有载气通过,(将柱子出口浸入清水中看是否有气泡出现)如果没有载气从柱子出来,说明柱前的系统中有的地方漏气或柱子堵塞,应找出原因加以解决。然后将柱子的未端尽可能的伸到检测器(FID)的喷嘴以下的1~2厘米处(但不能超过喷嘴,并使柱子的出口处于气流的最高流速区域(即氢气引入口以上),如果柱子不能直接伸到检测器的喷嘴下1~2厘米处,但必须伸到尾吹气入口的上部使柱子的未端处于气流的高速区域。 1.3分流比的测定与选择 分流比可以定义:样品完全汽化时与载气充分混合后,样品通过分流进样器进入柱子的流量FC与通过分流器的流量F分流之比: 分流比= FC/F分流(式1) 有的人把分流比定义为:样品进入汽化室后,进样器中总的流速=FC十F 分流与柱流速FC 之比: 分流比=FC/(FC +F分流)(式2) 例如,柱子出口流速为1ml/分,分流器放空的流速为99ml/分,则分流比为100:1 ,因为柱流速FC比分流流速小得多,所以(式1)、(式2)的结果很相近,FC和F 分流可通过皂沫流量计测量。如果载气通过毛细管柱的流量很小,用皂沫流量计不容易测量,FC也可以通过计算求出: FC= 60uπr2 其中u为载气的平均线速度,单位厘米/秒。u可以通过进样后用某物质的保留时间求得,某物质可以用甲烷、甲醇等均可,要求是色谱柱对该物质的吸附要小,一般以甲烷为宜,具体计算方法为: u=柱长(厘米)/保留时间(秒) 分流比及分流有大小靠分流阀进行调节,选择适当的分流比也很重要。如果分流比很小,样品大多数进入柱子、容易使峰变宽,形成前伸峰。分流比一般选择在1:100~200之间,这时样品的起始组分的谱带扩展很小,出峰尖锐。对一根0.25mm内径的毛细管柱,用N2作载气,最佳流速0.3~0.4ml/分,则分流流量调到50ml/分左右即可。在毛细管分流进样系统中一般以柱头压力来恒量柱流量的大小,下表给出一些常用的毛细管柱在标准线速度的情况下的柱头压力: 柱内径 柱长度0.2mm 0.25mm 0.32mm 0.53mm 15m 0.06Mpa 0.039Mpa 0.024Mpa 0.009Mpa 25m 0.1Mpa 0.065Mpa 0.04Mpa 0.016Mpa 30m 0.13Mpa 0.08Mpa 0.048Mpa 0.019Mpa 50m 0.22Mpa 0.14Mpa 0.08Mpa 0.032Mpa 上表所使用的载气为氮气,线速度为20cm/秒。或氢气,线速度为40cm/秒。 1.4尾吹气流量的测量与选择 毛细管色谱分析用FID检测器时,一定要加尾吹气,一般用空气或N2气。加尾吹气的作用之一是减少柱后死体积对色谱峰造成的扩散,之二是保证FID有合适的氮氢比。FID系质量型检测器,适当地增加尾吹气可提高检测的灵敏度,但尾吹气太高,会引起基线不稳以至灭火,尾吹气流速对峰高的影响:尾吹气太低,会引起色谱峰拖尾、对毛细管柱效损失

气相色谱柱中新填充柱或毛细管柱的老化操作规

气相色谱柱中新填充柱或毛细管柱的老化操作规确保载气流过毛细管柱15~30min。 缓慢程序升温(5℃/min)到老化温度。 最初老化温度≥4hours 如果柱子受到污染。可在推荐的最高色谱柱温度低20℃的条件下,老化柱子。 一般推荐的老化温度为: Tcond = Tmax/2 + Tapp/2 这里: Tcond = 老化温度 Tmax = 色谱柱推荐采用的最高温度 Tapp = 应用中使用的最高温度 在老化柱子时,一定不要将毛细管接在检测器上,应将那一端放空,同时将检测器用闷头堵上。如果是FID,容许接在上面,但应该将检测器温度升上去。 毛细管柱 ?WCOT - 内表面涂有很薄的固定相. ?PLOT –内表面涂有多孔的固体层或吸附剂 ?SCOT –内表面先涂固态载体,然后再涂上固定相。 由于毛细管色谱柱柱效很高,对一般的样品备用三种极性的柱子就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但对同分异构体要严格选用专用毛细管色谱柱。 *色谱柱的选择 按样品极性选择: 弱极性样品,可选OV-1,SE-30,OV-101,SE-52,SE-54。 中极性样品,可选OV-17,OV-1701,XE-60,OV-225,OV-210。 极性样品,可选PEG-20M,FFAP,OV-275,DEGS。 按酸碱性选择: 碱性样品:弱碱性可选OV-1,SE-30等;强碱性可选碱性PEGB《br》

酸性样品:FFAP 按沸点选择: 高沸点物质可选OV-1,SE-30,SE-54等交联柱,薄液膜 *毛细管内径的选择 成品分析:小口径 0.25mm,0.32mm ,薄液膜 痕量组分分析:大口径,厚液膜,0.53mm *汽化温度比样品沸点高20~30℃ *柱温首选在样品沸点的0.7倍处,再看分离情况调整。 低于最高温度30度保持3小时左右 如果你要采用程序升温,就先升到高于你一般使用温度的温度值保持一小时,再升至最高温度保持2.5小时 通上载气,气体流量和平时差不多就可以了~ 如果色谱柱出口端未与检测器分离,使用中的色谱柱老化应将检测器处于加温状态(温度高于柱相温度),通上载气。 我平时是这么做的. 一般买回来的色谱柱先看说明书有没有建议的老化程序,如果没有,我会用自己的测试方法(我用的是程序升温)进行老化,没有断开检测器,我的是FID,不过检测器的温度比柱温最高温高30左右,我一般都会老化24个小时,指新的柱子. 具体温度要看柱子的类型了,一般在最高柱温限下20-30度老化2-3小时就可以了.建议不要将柱子尾段移出检测器.通上载气。

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步骤

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步骤 气相色谱仪操作步骤: 1、打开氮气、氢气、空气发生器的电源开关(或氮气钢瓶总阀),调整输出压力稳定在0.4Mpa左右(气体发生器一般在出厂时已调整好,不用再调整)。 2、打开色谱仪气体净化器的氮气开关转到“开”的位置。注意观察色谱仪载气B的柱前压上升并稳定大约5分钟后,打开色谱仪的电源开关。 3、设置各工作部温度。TVOC分析的条件设置:(a)柱箱:柱箱初始温度50℃、初始时间10min、升温速率5℃/min、终止温度250℃、终止时间10min; (b)进样器和检测器:都是250℃。脂肪酸分析时的色谱条件:(a)柱箱:柱箱初始温度140℃、初始时间5min、升温速率4℃/min、终止温度240℃、终止时间15min; (b)进样器温度是260℃,检测器温度是280℃。 4、点火:待检测器(按“显示、换档、检测器”可查看检测器温度)温度升到150℃以上后,打开净化器上的氢气、空气开关阀到“开”的位置。观察色谱仪上的氢气和空气压力表分别稳定在0.1Mpa和0.15Mpa左右。按住点火开关(每次点火时间不能超过6~8秒钟)点火。同时用明亮的金属片靠近检测器出口,当火点着时在金属片上会看到有明显的水汽。如果在6~8秒时间内氢气没有被点燃,要松开点火开关,再重新点火。在点火操作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检测器出口内白色的聚四氟帽中有水凝结,可旋下检测器收集极帽,把水清理掉。

在色谱工作站上判断氢火焰是否点燃的方法:观察基线在氢火焰点着后的电压值应高于点火之前。 5、打开电脑及工作站(通道一分析脂肪酸,通道二分析碘),打开一个方法文件:**分析方法。显示屏左下方应有蓝字显示当前的电压值和时间。接着可以转动色谱仪放大器面板上点火按钮上边的“粗调”旋钮,检查信号是否为通路(转动“粗调”旋钮时,基线应随着变化)。待基线稳定后进样品并同时点击“启动”按钮或按一下色谱仪旁边的快捷按钮,进行色谱数据分析。(1)外标法或内标法测,首先进标准品或对照品,然后再进待测品;(2)面积归一法测,首先进溶剂进行空白分析,然后再进待测品。如有异常可用溶剂高温吹柱子,直到基线平稳。分析结束时,点击“停止”按钮,数据即自动保存。 6、关机程序:首先关闭氢气和空气气源,使氢火焰检测器灭火。在氢火焰熄灭后再将柱箱的初始温度、检测器温度及进样器温度设置为室温(20-30℃),待温度降至设置温度后,关闭色谱仪电源。最后再关闭氮气。

气相色谱柱填充柱,毛细管柱

第二章气相色谱柱 第一节气相色谱柱的类型 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简称GC)亦称气体色谱法,气相层析法。其核心即为色谱柱。 气相色谱柱有多种类型。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可按色谱柱的材料、形状、柱内径的大小和长度、固定液的化学性能等进行分类。色谱柱使用的材料通常有玻璃、石英玻璃、不锈钢和聚四氟乙烯等,根据所使用的材质分别称之为玻璃柱、石英玻璃柱、不锈钢柱和聚四氟乙烯管柱等。在毛细管色谱中目前普遍使用的是玻璃和石英玻璃柱,后者应用范围最广。对于填充柱色谱, 大多数情况下使用不锈钢柱,其形状有U型的和螺旋型的,使用U 型柱时柱效较高。按照色谱柱内径的大小和长度,又可分为填充柱和毛细管柱。前者的内径在24mm,长度为110m左右;后者内径在0.20.5mm,长度一般在25100m。在满足分离度的情况下,为提高分离速度,现在也有人使用高柱效、薄液膜的10m短柱。 根据固定液的化学性能,色谱柱可分为非极性、极性与手性色谱分离柱等。固定液的种类繁多,极性各不相同。色谱柱对混合样品的分离能力,往往取决于固定液的极性。常用的固定液有烃类、聚硅氧烷类、醇类、醚类、酯类以及腈和腈醚类等。新近发展的手性色谱柱使用的是手性固定液,主要有手性氨基酸衍生物、手性金属配合物、冠醚、杯芳烃和环糊精衍生物等。其中以环糊精及其衍生物为色谱固定液的手性色谱柱,用于分离各种对映体十分有效,是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且应用前景相当广阔的一种手性色谱柱。 在进行气相色谱分析时,色谱柱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不仅要考虑被测组分的性质,实验条件例如柱温、柱压的高低,还应注意和检测器的性能相匹配。有关内容我们将在以后章节中加以详细讨论。 第二节填充气相色谱柱 填充气相色谱柱通常简称填充柱,在实际分析工作中的应用非常普遍。据资料统计,日常色谱分析工作大约有80%是采用填充柱完成的。填充柱在分离效能和分析速度方面比毛细管柱差,但填充柱的制备方法比较简单,定量分析的准确度较高,特别是在某些分析领域(例如气体分析、痕量水分析)具有独特用途。从发展上看,虽然毛细管柱有逐步取代填充柱的趋势(例如已有一些日常分析使用PLOT柱代替过去常用的气固色谱填充柱),

填充柱的应用

填充柱在气相色谱中应用 色谱柱又称分离柱,是填充了色谱填料的内部抛光不锈钢柱管或塑料柱管。色谱柱是实现分离的核心部件,要求色谱柱的柱效高、柱容量大和性能稳定。分析型色谱柱的内径通常在4~8mm,柱长通常在50~250mm。液相色谱填充柱内径通常在3~5mm,典型的柱内径是4mm。气相色谱中所用毛细管柱的内径一般小于1mm。微型柱是内径在1mm左右的填充型色谱柱,通常用于高灵敏的微量成分分离。因为气相色谱的载气种类少,分离选择性主要依靠选择固定相。色谱峰能否分离,首先取决于固定相,迄今已有数百上千种气相色谱固定相,常用的不过十几种。第一节气-固色谱固定相-固体固定相 气—固色谱法广泛应用于永久气体和低沸点烃类的分析。常用的固定相种类有非极性的活性炭,弱极性的氧化铝,极性的分子筛,氢键型硅胶等。 气-固色谱与气-液色谱相比,有许多特点及不同之处,见表5-1。气固色谱适合于分析永久气体,气态烃;热稳定性好,柱温上限高;一般情况下,吸附等温线不成线性,峰不对称;由于固定相表面结构不均匀,所以重现性不好。 表5-1 气-固色谱与气-液色谱的比较 气-液色谱气—固色谱 1 分配系数小,保留时间短吸附系数大,保留时间长 2 色谱峰对称色谱峰常常不对称 3 保留值重现性好,吸附剂间差异大,保留值及分离性能不稳定 4 固定液一般无催化性高温下吸附剂有催化性 5 可用于高沸点化合物的分离适用于永久气体和低沸点烃类的分离 6 品种多,选择余地大品种少,选择余地不大 7 高温下固定液易流失较高柱温下不易流失 一、吸附剂 虽然吸附剂的种类很多,但是在气固色谱中作为固定相的却不多,一般仅限于活性炭、石墨化炭黑、碳多孔小球、硅胶、氧化铝,分子筛等。由于吸附剂的性能与制备、活化条件等有很大关系,所以,不同来源的同种吸附剂,甚至于同一来源的非同批产品,其色谱分离效能均不重复。 (一)活性炭--非极性。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吸附性较强。可用于惰性气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