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再思考

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再思考
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再思考

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再思考

颍泉区泉颍办事处姜庄小学訾云云

摘要:课堂是实施语文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主要途径,笔者结合课改后小学语文教学取得的成果,反思教学中的困惑,展望今后小学语文教学的走向和前景,针对“小学语文教学要教什么?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课堂?语文课堂仅有读够不够?是简单地教还是深深地挖?”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求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和谐发展,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让小学语文教学回归本位。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再思考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与推进,我们的语文课堂精彩纷呈,绚丽多姿。事物发展到了一定的时期,人们总要回过头来对其进行审视和再思考。面对新问题、新困惑,人们就会在边总结、边改革、边反思的同时,寻找新的出路。就小学语文学科来说,究竟该教什么?如何教?如何学?这引起笔者对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些思考。

思考之一:小学语文教学要教什么?

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多年了,认真反思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当一节节语文课结束之后,学生头脑中应该留下的究竟是什么?是一篇篇课文?一个个生字?还是终生受益的学习方法和良好习惯呢?显然,在新课程理念之下,后者应该是我们的追求的目标。叶圣陶先生明确指出:“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连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养成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从叶老的话语中我们不难看出语文教学的根本就是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什么叫语文?用温家宝总理去北京某所学校听课之后对学生说的原话来回答就是:“你们不但要学到课本里的知识更要学会表达。”

大家普遍认为,评价一个孩子在小学阶段语文学得好的标准主要看三点:1、能写一手好字;2、有着良好的表达能力;3、能写一手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小文章。

那么,我们小学的语文教学要教什么呢?语文课学的是一篇篇课文,而“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叶圣陶语),如何利用这些“例子”,在教学过程中打牢学生的语文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并使学生具有较高的语文素养,这是语文课必须做好的事情。我认为小学语文课要教的包括:

一、教识字写字

尤其是要教学生把字写好。小学语文是启蒙教育,按照课程标准,我们要扎扎实实地教学生认识3500个汉字,手把手地指导学生写好其中2500个常用汉字,而且要写得正确、规范、有一定的速度。教学生写一手好字,需要我们教师有足够的耐心,需要我们用放大镜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写字的进步,一步一个脚印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兴趣和习惯。我想教师的方法很重要,引导学生“一看二想三写”是写好字的要领。写字要遵循写字的规律,规律就是天天学,天天练,持之以恒,每天一点进步。

二、教会学生读书

语文课上要充满此起彼伏的读书声。要通过学生的读书活动实现“以读代讲、

以读促讲、以读促解、以读促悟”。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品读、感悟、体味语言文字之美,用心灵和作者直接对话,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从一年级起,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正确是指用普通话朗读,语音规范,做到不加字、不漏字;流利就是读得自然连贯,不结巴;有感情是指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不唱读,把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以声传情,以情动人。教师要教给学生朗读技巧。教师不光要用自己的范读再现课文的情境,还要把自己的朗读方法和感受告诉学生,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朗读,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作者描写的境界,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三、教学生学会积累。《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积累包括课内积累与课外积累。引导学生学会积累,养成善于积累的好习惯,可使学生受益多多,这对于学生拥有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及书面表达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积累的方法有哪些?最常见的最常用的就是做读书笔记,其实,积累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利用课文创设多种语言训练的机会,这就是最好的积累办法。

四、教学生学会表达与交流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思维的外化,堵住学生的嘴巴,无疑就是束缚学生的思维。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适应社会需要、生存需求的重要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课和口语交际课上无拘无束地交流,在生活中主动交际,有话就说,有问题就问。由敢说、爱说到善说,使每个学生敢于当众发言、当众交流、表达观点。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每个学生都有口语表达的机会。二是注重培养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要从低年级就注意激发学生书面表达的欲望。从写句子、写话到习作,再到根据需要随时动笔,使习作成为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教师要抱着欣赏的态度,鼓励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个性化的写作,“用我手写我心”。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创设交流的舞台,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们敢于自由表达真实的内心情感,不要把自己的观点隐藏在心里。

思考之二: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小学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语文教学又是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一门学科。一节节看似平常的语文课却是孩子通向未来人生的阶梯。在语文教学中,我常常在思索着:语文教学究竟应该给学生一个什么样的课堂,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引导学生步入未来美好的人生?

教育必须走进儿童的心灵世界。儿童纯美的心灵在尚未遭到破坏前的卓越表现,应是一切教育和教学的出发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教育实质是对人的培养和塑造,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具有鲜明个性、健全人格的人。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发展,去建构新型的课堂,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真正迈向一个崭新的境界。我认为,这种新型课堂应该是: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情感,是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基点。语文应该是一个激情涌动的课堂。教师、学生、教材都是充满激情的。三者以情动情,情感主线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上,教师要上出自己的个性,张扬学生的个性,有个性必然有激情。《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我们尊重学生学习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通过多种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氛围。

二、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是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对话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

三、给学生一个活而实的课堂。《语文课程标准》倡导: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采用丰富多彩的训练方式和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形式多样的语文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要活,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学得轻松,学得充实。所以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优化教学的方式、方法和结构,注重教学的效率,教学形式应服务于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活中求实。当我们确定某种活动的形式后,我们应该想一想,这个活动能给学生的能力发展带来些什么?对优化课堂效率有些什么帮助?怎样处理才会更有效?这样我们就会减少许多无谓的消耗,使每个教学环节,每种教学手段的使用,都达到最大的优化,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孩子从中得到最大的发展。

思考之三:小学语文课堂仅有“读”够不够?

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语文课堂已经书声琅琅,有的已是“读”占鳌头。这可以说是课改后语文课堂的最大变化。

以“读”为本,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可“‘读’占鳌头”等同于“以‘读’为本”吗?语文课堂仅有“读”够不够呢?

叶圣陶老先生说得好,语文是“语”和“文”的结合,“语”指的是口头语,“文”指的是书面语。如此说来,语文其实就是动口与动笔的结合,“读”与“写”是语文教学最本质的特征。

真正好的语文课堂,仅有“读”是不够的。“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项基本功,听、读是吸收、内化,说、写是吐露、提取。没有好的内化,就没有好的生成;而没有适时的提取、运用,所吸收的东西就会慢慢进入睡眠状态。所以,在教学中,在强调读的同时,也要强化说话训练,增加动笔机会。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在语文课堂上,怎么动笔墨呢?

1. 写字——端端正正地写字,写出端端正正的字

有人把字称为“人的第二张名片”,文字是语文的载体,是学习掌握语文这门工具性学科的工具。只有写好字,才能用好字。当然,写字,绝不是轻而易举就可以达到的。古人练字,写秃了多少毛笔,练穿了多少砚台,才能下笔有神,落笔生花。语文课堂,要多“挤”点时间写写钢笔字、毛笔字。

2. 圈点(低段)、勾划(中段)、批注(高段)

“我们不能带领孩子去周游世界,但可以教给孩子走路的方法。”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法指导,要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圈点(低段)、勾划(中段)、批注(高段)是适合学生学段特点的动笔方法。通过动笔,能带动学生动脑,从而学会学习。

3. 写作——感悟、补白、练笔

写作的关键是习作意识的培养,即激起学生的表达欲望。一篇完整的习作受时间、内容的限制,而练笔则可以随时、随机进行。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状态,当情

绪、感受达到“燃点”时,就为其适时地点上火花,让其尽情地燃烧。这其实就是一种自由表达。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结合课改的习作方向:走向综合、走向生活、走向情趣,充分利用教材的范例,引导学生进行说、写练习。让学生写感悟,写补白,写练笔,做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教给学生“从无字句处读书”的能力。

思考之四:是“简单地教”,还是“深深地挖”?

把苏教版教材与人教版教材进行对比可发现:苏教版崇尚的是“简简单单教语文”。张庆先生说:“学习语文无非八个字,读读写写,写写读读罢了。”于永正老师说过:“语文其实很好教,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而人教版则讲究“深挖人文内涵”,不但要训练语言文字,还要充分挖掘文本所承载的内涵。教师走多远,就有可能带学生走多远;教师钻多深,就有可能带孩子钻多深。很大意义上,教师对人文内涵挖掘的深度,显示出他教学艺术的高度。似乎挖得越深,水平越高,特别听名师授课,更有这样的感受。

究竟应该“简单地教”,还是“深深地挖”?这成了当今语文教学讨论的焦点。两种语文教学思潮,让我联想到了中医学和西医学。西医讲究立竿见影、快刀崭乱麻;中医则注重治标治本、慢熬透心。从“医”到“教”,我认为:“深挖”式的教学,就像西医,一锄头就要挖一口井,讲究“速成”,强调“读”和“悟”的关系,可谓现代意义的语文教学;“简教”型的教学,就像中医,让它慢煎慢熬,自然渗透,讲究“积累”,强调“读”和“累”的关系,可谓传统意义的语文教学,张庆先生说:“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学语文好比在天上布云,云布得越厚地,雨下得越大。”“简教”型的语文教学就是这个道理。

从学科本质看,我更欣赏“简教”型课堂。语文讲究的是“积累”,书要让学生自己读懂,自己悟出,而不是由教师教懂。从现实需要看,我也不反对适度地“挖掘”。针对现在知识日新月异的实际,要求我们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特别是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已经不仅仅是能写写诗、赏赏月的人了,而是能说会道、能写会算、会做人、会做事、会合作、能创新的综合型人才。

总之,学习语文还是要强调“诵读积累”,在学生的认知前提下,适度地“拓展延伸”,并不时的“提取应用”,防止“积累”进入睡眠状态。有了“诵读积累”,加上“感悟应用”,语文教学将会卓有成效。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2.《小学语文要教给学生什么》作者:乔伟刊载于《天津教育》2009年07期3.《小学语文教学反思》https://www.360docs.net/doc/9918136744.html,/jiaoyu/589/jiaoyu_166128.html

4.《对语文教学的再思考》玉溪师范学院小学语文“国培班”讲座姚桂琼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四篇)

小学教师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四篇)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一): 歌德这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安奈特.L.布鲁肖的《给教师的101条推荐》捧读此书,给我很多收获,带给我教学上许多推荐,在原先教学中的许多疑虑一下烟消云散,里面收入了101个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有教师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课堂上意外发生后的随想,有转变观念的体会,有关爱孩子的收获…… 读着书中的故事,我不由联想到了自己,如果我遇到了类似的状况,我会如故事中老师一样对待如此的学生吗?当意外发生时,当学生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底线,我会如何呢?我会和故事中的老师一样一笑了之,灵活的对付,还是会大发雷霆,以自己的威严压载学生个性的闪现?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经在慢慢转变我自己,慢慢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最为可亲的朋友。 读过此书,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一章节:不要放下任何一个孩子。 其中讲到“优秀的老师,让差生变好,让好生更优秀。学生失败的同时,我们也失败了。”反省自己,我所教的班里差生较多,每次上课他们都会思想开小差,跟不上进度,

久而久之,他们就成了我的眼中钉,肉中刺,轻者无视他们的存在,重者惩罚他们,此刻想来感到很惭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技之长,都有自己的分工,自己的生存方式,何必强求十指一样长呢?我们作为教师,不是只培养参天大树,而是让每朵小花都开得灿烂。他爱音乐,就让他成为一名音乐家;他爱美术,就让他成为一名小画家……那样,我们才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为了一切学生。 小学教师读书心得(二): 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向认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在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向认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在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逐渐对教育书刊有所涉猎,其中我最喜欢《小学语文 教师》。 一本书刊或杂志能够成为读者的朋友,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小学语文教师》就是我的挚友。我和它的相识其实很平淡无奇,当我初为教师时,为了走好以后事业的第一步,常常要做些准备,其中有一项就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策略 一、分析了目前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1、从教师的教学方法上来看,教学方法仍然有一些误差。“听”与“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侧重点。在教学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写字,还要训练他们“听”的能力。这样孩子不仅学会了“写”字,还提高了“听、说”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小学语文教师只是重视教学孩子“写字”,忽视了教孩子“听”能力的培养。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只要教会了孩子写字,孩子在考试中成绩就会大大提升,孩子成绩提高对家长、对学校领导来说都会很满意。实际上,教师由于不重视对孩子的“听、说”能力培养,就算孩子学会了写字,但是却不知道怎么运用,在实际中孩子却不会说,更不知道怎么说,这对于新课改的要求来讲相差甚远。 2、教师脱离新课改的标准,教学方式落后,缺少创新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虽然有的教师对新课改的标准已经有所了解,新的教学理念在每位教师心中深深地扎下了根,但是却缺少实际的应用,教学模式仍然远离新课改的要求,这些教师只在实际语文教学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经验,仍然是注重基础知识教学,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甚至有的教师在给学生上课的过程中,会情不自竟的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可想而知,这样

的教学,怎会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课改以来,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观,不能把语文课定格在语文书本世界里,要与其它学科及生活、社会加强联系,语文学科必须从封闭走向融合,学科本位现象必须改变,但是如果这一问题的尺度把握不好就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如有些语文课用一堂课的时间画一幅关于课文的画,甚至有的教师把语文作业当成了图画本,每次作业都要配上图画。教师虽然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我认为教师忽视了语文学科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忽视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课就是语文课,不能上成其它课,更不能上成大杂烩。我们学习语文,主要是掌握语文这个工具,即:积累语言、积淀语感,再凭借语感运用语言,也就是着力培养听说读写能力。融合沟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多角度的学语文、用语文,而不是另外给语文附加上一些其它学科的任务。 二、给出的策略 1、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与密度。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提高语文教师自身的素养是关键的因素。第一,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让教师熟练掌握语文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发挥他的最大功效。第二,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引荐城市中语文教学的优秀成果,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讲解学习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一、针对案例《送别组诗教学实录》中教师运用教学策略的效果撰写600字评析文章。 1、多读 阅读教学中最大量的活动应是学生自己的阅读,因为阅读技能只有在阅读实践中才能形成,个性化的理解、体验、感悟也只有在读中才能实现。阅读教学要求真务实,必须坚持以读为本,课堂上不仅要保证学生读的时间,还要有一定的质量,注重读思结合。 为了保证有足够的读的时间,教师要少分析,少提问,包括关于“怎样读”的谈话也不宜多,而用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读。那种过去在课堂上教师“一讲到底“、”一问到底“或”一议到底“的做法都是应该避免的。另一方面,实施新课程也应防止师生对话、生生对话过多,而与文本对话过少;非语文活动过多,语文本身的活动太少的倾向。 2、多悟 古诗教学要让小学生通过阅读作品,情有所感,理有所悟。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认知发展正处于感性阶段,大多是形象思维长于逻辑思维,情感体验胜于理性把握,直觉顿悟优于分析推理。小学阅读教学应当增强形象感受,减少理性分析,适当地创设情境,通过品读和想像、联想,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形象。 从某种意义上说,感悟是一种顿悟。学生在阅读中触类旁通,豁然开朗,突发奇想,幡然醒悟,是一种突变和升华,它不是借助反复训练可以实现的。但是,思想的交流碰撞有助于这种突变和升华。所以,在阅读过程中适时开展师生、生生对话,有助于学生的感悟。 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不是教师把统一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学生运用自己先前的知识去构建自己对新内容的理解。这就意味着不同的学生对同一内容的理解可以各不相同。所以,感悟必然是个性化的,要注重个体的独特感受。 3、积累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笔记心得体会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认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在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逐渐对教育书刊有所涉猎,其中我最喜欢《小学语文教师》。 一本书刊或杂志能够成为读者的朋友,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小学语文教师》就是我的挚友。我和它的相识其实很平淡无奇,当我初为教师时,为了走好以后事业的第一步,常常要做些准备,其中有一项就是到校图书室借阅书刊,摘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而这些,我都通过《小学语文教师》获得了,因此我一次次走近它。 有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小学语文教师》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如今,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小学语文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同时《小学语文教师》推出的

“大语文教育文摘”,从大语文的角度,精选报刊精华,为我们及时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信息,也打开了我们的教育视野 据了解,《小学语文教师》已走过20多个风风雨雨,滋润了无数语文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语文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她的风格十分朴素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她的园丁故事动人,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语文教改的冲锋号。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小学语文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因此,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小学语文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小学语文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小学语文教师》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到教学的亮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一直坚信多读一些好书,一定会有许多意外收获,在这人生的黄金时间,我想我会一如继往地多读好书,在书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同时我想《小学语文教师》也一定将与我携手同行,共同成长,共创未来!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性 李场小学莫璐 摘要:《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而抓好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朗读重要性形式技巧 朗读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朗读训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基本口头表达技能也可以培养学生掌握主动理解课文的学习方法,朗读既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一项基本功,又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朗读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句式,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从中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而抓好朗读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纵观目前的语文教学,满堂讲,满堂问的现象屡见不鲜,重视“讲”的功能,而忽视学生的“读”,教师在教学中不能辨证地处理“听、说、读、写”的内在联系,不注重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之所以语文教学出现这样的局面,其根本原因就是忽视了语文教学的起点教学,即学生对文本的“熟读”。每一篇课文的学习,都少不了

老师对课文的串讲,少不了老师对繁琐词句的分析,少不了对文章中心的提炼,更少不了对段意的概括等。总之,学生始终都会围着老师的各种问题及深入的个人讲解转,“读”则成了一种形式。一篇课文讲完了,可学生连课文都读不通,所记住的那些“理解”、“体会”,全都是凭借老师嘴“倒出来”的,这样一来,学生的语文能力自然滞留不前,仍不会说话、作文。究其原因无疑是:读得太少,自己理解体会的太少,语言积累太少,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这一点,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上应尽量摒弃纷繁复杂的繁琐分析,让学生去朗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真正的发挥读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圆满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又怎样才能恰如其分地利用朗读来启发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使朗读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其有效的作用呢?下面就笔者的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教师在教学时要做好示范朗读,以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 马卡连柯说:“教师永远是儿童模仿的典型。”朗读训练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教师的范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功的范读能收到直观、生动,形象、感人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正音,明确词义和了解词的感情色彩,教师绘声绘色的朗读可以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范读,出于教师口,入于学生耳,了然于学生的心,能增强学生语言文字的敏感性诱发他们的情感冲动。因此,我在教学中对发挥范读的作用较重

新整理小学教育随笔(10篇)

小学教育随笔(10篇) 小学教育随笔第1篇: 数学看似严肃、枯燥,尤其在课堂教学中不如语文课堂生动、丰富,不如语文课富有感情色彩。但如果用心上好一节数学课,仍会让你收获到意想不到的欢乐。学生学得也简便,自然而然地愿意上数学课。要让学生愿意上数学课必须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不管做什么事,只要有了兴趣,才能认真地对待事情,才能把事情做好。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向许多数学教师关注的问题。根据几年来数学教学的经历谈几点自我的看法第一、要让学生对数学感兴趣,首先教师必须对自我所教学科感兴趣,自然就带动了学生上数学课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作一名用心的教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细节激发学生兴趣。比如数学课本中的你明白吗,从中有很多常识,如阿拉伯数字谁发明的,它怎样传到中国的?人的心脏一年要跳多少次?诸如这类的问题学生也很感兴趣的,在课堂上有意识地渗透给孩子们,他们会被数学课的丰富而吸引,自然对数学课就产生了兴趣。 第二,从生活中捕捉数学,让学生觉得数学课堂很亲切,很有用处,而不枯燥的数字累积。 数学源于生活,仅有从实际出发,才能便于操作,容易理解。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教学应寓于生活实际,且运用于生活实际:所以,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沟通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与有关数学问题

的联系,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中的具体事例,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进行研究性学习。比如在教学长度单位时,真正让学生自我动手量身边的物体,用自我身体部位作测量工具测量或估计路程的远近或物体的大小长短。还有,在学习统筹方法和等量代换时不防让学生亲自体验一下它们在生活中的作用,完全能够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做一做,换一换。 要让数学课走进生活并不难,只要我们用心去琢磨,自我先用心去体会生活中的数学,就能引导我们的学生在生活中去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自然也就爱学数学,爱上数学课。 第三,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让学生作课堂的主人。 课堂上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每一个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应当做到:学生能做的必须让学生做,学生能说的必须让学生说。这样,才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人,教师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与合作者。而不全部知识的统帅,全部知识都要由教师一个人来和盘托出,学生只能被动理解,这样的教学学生自然不会产生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创新,探究了。另外在教学中,教师应当经常给学生供给能引起观察、研究的环境,善于提出一些学生既熟悉而又不能立刻解决的问题,引导他们自我去发现和寻找问题的答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研究的机会,多一些成功的体验、收获的欢乐。 总之,课堂应当富有魅力的地方;课堂应当学生获得自信的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研报告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研报告 为了解新课程标准指导下语文教育在中泉乡的普遍现状,既为教育行政部门提供一份客观依据与现实样本,同时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一份具有针对性和参考价值的研究资料,因此做如下调查。调研情况分析整理如下。 一、调查内容与方法 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对象为全乡部分典型教师及学生。 2、调查内容: 教师访谈调查的内容:教学理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 学生访谈调查的内容:学习理念;学习的情感趋向;学习的方法;能力状况。 3、调查方法:访谈法(教师访谈,学生访谈);听课。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教师调查结果与分析 1、教学理念 在国家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一定的转变,但与现代教育理念仍有较大的差距。 课堂教学及个别访谈显示: (1)相当多教师对教育的“终极目的”以及九年义务教育中语文教育“总目标”表现出模糊认识。教师的教育视野不够开阔,不能从学生个体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去关照语文教育,不能从义务教育阶段的整体进程中估价学生个体语文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2)没能更好地体会到“教和学”共同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孩子和谐全面地发展。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人翁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尚未被大多数教师作为理想的学习方式在学生中提倡和推广,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的教育教学亟待强化。 (3)教师们普遍对语文课程的开放体系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解和担忧。对课程结构的多元化、教材的多样化,课程资源向家庭、社会、自然延伸可能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顾虑重重,反映出教师已经适应了程式化、封闭式、静态的教学模式,对立体、开放、富有弹性、动态的语文课程思路新理念的引入和落实有畏难和惰性导致的抵触情绪。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接受调查的教师中,有40%认为目前的语文课程“问题较多,必须改革”,60%的教师“赞同改革,但步子不要太大”。教师们普遍对语文课程现状感到不满,在教学的情感态度上,他们也想寻求变化,探索新的科学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 调查中,90%的教师能“经常批改”作业,95%的教师对待所谓“差生”能“视其情况,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3-05-17T08:25:27.200Z 来源:《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3年4月供稿作者:李曼[导读] 21 世纪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既有创新能力,又能张扬个性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 河北省巨鹿县小吕寨镇校区小吕寨中心小学(055250)李曼成为时代的要求,创新教育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创新教育为它注入活力。课改以来,有很大的变化存在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从课程理念到教学活动的组织,在这新旧、模式大碰撞中,我们看到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改革在学与教的关系、课堂模式的改变与创新、评价的方式等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1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语文新课标对九年义务教育之下的学生明确规定:“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感悟语言,领会文章思想,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具有工具性、基础性、人文性等特点。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具有文道统一的规律,在对小学生进行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的同时,还应该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幸福观,审美观等。因此,语文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致力于在提高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注重培养小学生阅读、感受、欣赏、评价语文作品的能力,致力于为现代社会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创新精神与合作意识,独立思考与健全人格的复合型人才。 通过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来开拓出语文阅读成功之路,常言道:教都是为了不教。我们强调课堂教学优化,其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亦步亦趋,永远跟着老师学,而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学。“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才能终身受用”。可见,教学生“会学”比教学生“学会”更具深远的意义,因而要把教学重点从“教”转到 “学”上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认识到良好的学习方法的形成和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密切相关的,科学的思维方法,有利于良好学习方法的形成,反之,良好的学习方法有助于锻炼科学的思维素质。 所以,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通过最优途径,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学应不断创新,并在创新中不断完善。 2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应努力使语文阅读教学面向学生的生活。语文阅读教学文本是生活的缩影,生活是语文的真正源泉。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个体的存在,不仅存在于课堂,更存在于家庭、社会中。所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该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学习语文;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美,感悟人生真谛,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只见静态的语言文字材料,缺乏对作者的情感体验,缺乏对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的了解。因此,在品味作品的韵味、高超之处就有欠缺。这时,教师可借助于社会这个大的教学媒体,大的时空来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情境。缩短他们与作者心灵时空的距离,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深处,去探寻。 重视朗读的指导。传统阅读教学也很注重对文章的阅读,但是阅读的形式和方法比较单一。比较忽视学生的自读自悟,更多的是教师一种强化的、硬性的给予。例如,用高兴的语气读;要读出伤心的样子等等。而没有建立在学生对文本真正理解感悟的基础上。只有学生体会到了情感,情感才能由心而发,自然流露。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找到作为“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学习环境的创设者、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学习评价的参与者、学习反馈的矫正者”这样的新定位。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分享了选择权、决策权。例如,可以引导学生选择喜爱的读书方式;可以选择学习内容;可以参与制定学习目标等等。 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培养学生独立探求、独立创造的新的高层次的审美品位和人文情操的能力。语文阅读教学融知识趣味于一体,教师要善于挖掘阅读中的创造因素,给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教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创造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人文的力量,在阅读中体味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3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创新教育 把培养阅读兴趣作为切入点,形成阅读期待。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适当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地寻找、阅读课本,才能达到拓展视野、积累知识、获得教益的目的。“阅读期待”是一种教育理念,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探究的欲望。启迪学生思维,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在导入新课时注意做到形式要新颖有趣,具有启发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激发阅读兴趣。教师要积极激发、运用学生的阅读期待,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语文阅读教学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是有自我观念,自尊心,有自己的需要,兴趣、爱好、追求和个性等主观意识的生命个体,不是教师灌输知识的“容器”。这就说明语文阅读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交往和沟通的过程。也要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优良品质。新课改要求打破陈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努力营造开放的课堂教学氛围,使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具有发自内心的学习欲望和动机。自主学习的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流于形式的自主是假自主,不能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文本以及学生的实际做教学中的有心人、引路人。自主学习与教师营造的活跃的课堂会使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的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意义得到充分发挥,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解放。 4 结语 总之,21 世纪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既有创新能力,又能张扬个性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科学地审视和研究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让语文阅读教学返璞归真、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唐海波.新课程语境下的语文教育生命整体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

小学语文教师感言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 一、创设民主氛围,激发创新创设氛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创设一具民主和谐和学习氛围。宽松的环境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美国创造力研究专家托兰斯认为,创造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这忍俊不禁的气氛中才能进行。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所谓的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学生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让其有自由驰骋、自由表现的机会。所谓安全,就是不对学生的独特想法进行批评或挑剔,使学生消除被批评的顾虑,获得创造的安全和宽松的思维想象空间,从而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要把学生视为自立的人、发展的人、有潜能的人,牢固树立学生主体观,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语文的心理自由,从而建立起创新学习的自信心,敢于开口,敢于怀疑,敢于提问,敢于说“不”的教学氛围。教学中,我提倡六可以:错了可以重答,不完整的可以补充,没想好的可以再想,不同意见的可以争论,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发问,对老师的教法可以提意见。这样,学生才真正享有自主、自由的权力。 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诚于嘉许,宽于称道”的态度,充当智多星、向导、顾问和伙伴的角色,把爱心、微笑、激励成功和信任带入课堂,在足够的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创造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二、鼓励质疑问难,勇于创新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创新的基础。创新意识严自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表现。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多思考,多质疑,以疑启思,提高思维的变通性,应充分运用“变式”,对同一问题、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揭示,使其思维产生矛盾,意见纷呈,这时教

浅谈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摘要:朗读训练是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手段,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有必要重新认识和审视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要致力于优化语文朗读教学的途径,学大纲,掌握好、利用好各式各样的教学方法,注重朗读评价的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正确认识朗读教学,提高自身的朗读水平,精心指导学生朗读,科学地进行朗读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明确指出:“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传统教学的法宝,也是我国几千年传统的语文学习的方法。朗读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识字写字、写作、口头交际等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因为朗读既可以规学生的口语,也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课文容的理解,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朗读有助于强化记忆

小学低年级阶段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这个时期强化记忆的知识不容易忘记,而朗读不失为一种较好的记忆手段。朗读时,口、眼、耳、脑、心并用,增加了文章向大脑输送的渠道,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留有一定时间进行课文朗读,让学生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更有利于增强记忆。 二、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阅读是由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的智力活动,它不是机械地重复原文,而是要通过部语言进行理解。把原文转化为自己的思想,从而理解和掌握原文。但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注意力的稳定性比较差,他们不可能对看书这个简单任务保持长期稳定的注意。因而教师应首先训练他们出声地朗读课文,带点强制性地集中他们的有意注意,然后再逐渐地培养学生脱离这种被动式的有意注意,最终走向主动式的无意注意,学会自己约束自己进行学习。所以说,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三、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素质 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朗读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是不容置疑的,是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杠杆,而且朗读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

最新小学教师职业生涯感悟随笔

小学教师职业生涯感悟随笔 导语:衡量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是否成功,一个重要标准在于,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是否时时都有了更深入的研究目标。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小学教师职业生涯感悟随笔》,欢迎阅读。 小学教师职业生涯感悟随笔【第一篇】:教师职业生涯感悟随笔 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老师只要认真投入教学,孩子就会积极配合。这种过程是很开心的!这次实习令我感受颇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不得不昼夜苦读;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教学相长的深刻内涵。比如在我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时。在我第一次深入课堂时,我就遇到了许多师范学校里没学过、没想过的难题。即当自任口才出众的我绘声绘色地讲完一节课后,我问学生:“你们听完课,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面面相觑,茫然无语。学生何以如此呢?在我看来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学习的兴趣。 人生总有许多的第一次,而初为人师,对于师范生的我而言却是件极具挑战、颇具诱惑的事情。我怀着兴奋的心情来到三林镇中心小学,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教育实习,实习期间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让我体验到太阳底下最光荣事业的崇高和艰辛。 我很开心我有了这么一次实习的机会,这是我梦寐以求实现梦想的机会,在我实现梦想后,我感觉真的是不虚此行,我学到

了很多东西。不仅仅是我叫学生,我从学生身上也找到了当年的我的影子,我也跟他们学到了很多东西,这是我收获很大的地方。 在实习学校有关领导和指导老师的悉心指导下,我时刻牢记“为人师表,严谨治学”的校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在大学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教学相结合,在实践中学,在学中实践,认真开展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实习工作,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我付出了很多,但也收获了很多。在整个实习阶段,我从一个只会“纸上谈教”的大学生到一个能在课堂上“讲课自如”的准老师;从一个没有经验的大学生到一个对平行班有一定处理能力的班主任,这一切无不见证着我所付出的每一分耕耘所得到的收获。 小学教师职业生涯感悟随笔【第二篇】:教师职业感悟随笔教师心理健康是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关注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改善教师的内心状态,能有效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更好更快的发展。 教师有积极的心理环境,就会对教育工作充满信心,对教育学生有兴趣,就会以工作的劳苦为欢乐,教学效果就会好。反之,当一个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不良,有教育偏见,厌烦学生,他的情绪、教育行为都会异常表现,对教育教学工作会产生负面影响。教育心理环境的好坏会随社会大环境、时间、个人阅历、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可以在自己的主观努力下得到改善。 教育工作要求教师遇到事情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镇静,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01任务答案

01任务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120 简答题 一、简答题(共10 道试题,共100 分。) 1. 简述我国传统语文教育留下了哪些宝贵遗产。 参考答案: 孔子提倡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孟子主张专心有恒,由博而约;韩愈强调学必有师,文以载道; 朱熹赞成熟读精思,虚心涵泳;王夫之提出学思并重,知行结合等。(每个小点各2分) 上传附件 文件操作 2. 语文课程有哪些功能?其基本功能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参考答案: 语文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包括工具功能、教育功能和发展功能。(6分)语文课程的基本功能和 主要任务是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4分) 上传附件 文件操作 3. 语文课程的发展功能涵盖哪些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 培养以思维为核心的包括注意、观察、想象、记忆在内的一般认识能力;(2分)培养以理解语 文学习过程为基础的语文自学能力;(1.5分)培养互助合作学好语文的能力;(1.5分)培 养在实践活动中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2分)培养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能力;(1.5 分)培养初步的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1.5分) 上传附件 文件操作 4. 结合自身语文教学实践,谈谈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 参考答案: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内涵包括:首先,这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 统一。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普遍性要求,它涵盖了思想性、文化性、审美 性、发展性、创造性等,也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养。而工具性是语文课程所具有的特殊性,是与 其它课程相区别的特点,也是绝对不容许忽视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是 相辅相成的。学生是在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的;反过来人文素质的提高又促进对 语文工具的掌握。(3分)第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语文包涵两个方面:语言文字的形式方 面和它所负载的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等内容方面,学习语文课程不仅要理解课文的内容,而 且要学习课文的表达形式。语文课程把表达形式的学习作为教学的着眼点和重要目的之一,这是 它与其它课程在性质上的区别。语文课程的教学,应该将形式和内容,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在一 起,不能偏重某一方面。(3分)第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对语文课程来

小学教师教育随笔教学文案

教师有苦难言的苦衷 玉门市管庄学校李秀兰常听有人说,老师有什么,不就是那么几节课,每年有两个大假期,多么清闲啊!其实,这恰恰是他们对老师工作的不理解,他们不懂得几节课的背后需要超出几节课几倍的辛苦,需要超出几节课几倍的时间来看作业,需要超出几节课几倍的时间研究学生,老师手上的工作可以停止,老师心上的工作是没有时间限制的。 老师工作的繁重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繁重的作业,小学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大多数都在搞大量的机械作业,家长逼着看作业,老师忙着批改作业非常疲劳。二是复杂的学生问题,现在,社会对教师的要求高,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高,而孩子的思想十分复杂,这就给老师的工作带来了太多的艰难,面对社会众多因素造成的问题学生,要求老师一个解决,老师搜肠刮肚,心里劳累,不言而喻。老师工作的繁重更多地是体现在下课后,心理的沉重负担上,这种工作的无形延续让老师全天候工作,这是其他任何一个职业所不具备的。这种工作看不见,摸不着,但自己又说不得。因为,你一说累,就会有许多人反驳,农民会说,你能比我们挖土挥汗辛苦?工人会说,你能比我们机器隆隆辛苦?商人会说,你能比我们风险奔波辛苦?有苦不能说,只能埋在心中。 2012.09

事业前途平淡中的无奈 玉门市管庄学校李秀兰 可以说,每个刚刚走上讲台的教师都曾经有一番壮志宏图。有的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学校的领导,有的想通过自己的拼搏成为一代名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流失,工作的打磨,许多人的棱角光滑了,雄心没有了,壮志消失了,更多的是对事业前途失去了信心,在平淡之中无奈地工作着。因为他们发现,原来现实和自己的理想差距如此遥远,在学校里并非你的业务水平高就能走上领导岗位,于是,这些人,有的向社会投降了,成了自己曾经厌恶的人,更多的是变得冷漠甚至于消极反抗了。他们发现现实和自己的教育之梦距离太大了,必须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中旋转,否则就会遭受家长的指责,人们的不满,最好收起你那一套教育的乌托邦,回到可怜的现实中,为了生存麻木而机械地重复前人的劳碌,于是现实和理想的矛盾掩藏了,只是如此工作着。当然也有少数辉煌灿烂的人物。教育氛围应该引起我们反思,为什么要让我们教师如此无奈地在平淡中工作,难道我们不需要激情烈火地点燃吗?我们不愿意在平淡中无奈地工作,我们同样需要阳光灿烂,生机勃勃,我们不愿意在灰色中流泪生活。 2012.09.25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报告 摘要 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本文调查了解教师教学的心态,教学难处,学生现在的学习状态,分析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加以推广和应用。实现改进和创新教学模式或方法,让语文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调查报告结果建议 主要内容 调查时间:2009年4月28日——2009年5月18日 调查地点:山阳县法官乡中心学校、碥头九年制学校等7所小学 调查对象:山阳县法官乡小学语文教师,语文课堂,小学学生 调查方法:1、听课 2、座谈会及作业教案检查

调查人: 杨培锋余昌军殷诗明 调查分工:殷诗明杨培锋调查山阳县法官乡碥头学区余昌军任清贵调查山阳县法官乡法官学区 为了解新课改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我乡的普遍现状,我们对本乡七所小学通过访谈、听评课、查看教案作业等方式进行了调研。现将调查情况分析整理如下: 一、优点 1、大部分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学理念新,有一定的课改意识,“合作、参与”等新的课改术语能在课堂中频频出现,教师的角色行为相应地发生了转变。如:“谁来帮帮他?”“你同意他的看法吗?”教师能尊重学生的人格,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得到一定的运用。如“同桌互相读读,先左边读,再右边读,读得好了再表扬表扬”“老师跟你合作好吗?”“我们就来解决同学们的这些问题”三、四年的课改实验,的确给我们的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一部分课堂富有亲和力,学生敢想敢说,生命课堂的构建越来越显著了。 2、多数教师能遵照语文学习的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施教。王志宽老师的拼音教学课,师生关系融洽,把四声的拼读和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引入汽车的行驶,生动贴切,学生爱学乐学;雷鑫玺老师笑容可掬,一个微笑,一个眼神,让孩子神气活现,字词理解更是联系实际,如在教室里找一

最新简要谈谈你学习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课程的主要收获汇编

从教10年,今天自己再次研读语文课标依旧深思不断。虽然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一直都有根据课标的精神指向在进行教学设计和上课,但是越往下看越是发觉自己的教学需要反思的地方其实很多。 1.写字教学中对生字的间架结构搭的不够好,很多学生书写生字时不大注重间架结构。今后教学应该多注重提高学生的书写技能,生字教学多引导学生对生字书写时中间架结构的观察和注重,提高书写质量。 2.朗读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主要在于身为人师的我自己朗读水平不高,总是依靠一些外在的形式去引导,导致学生感悟不够,自然在朗读时的情感方面会不到位。当务之急是要提升自我的朗读水平,在今后的朗读教学中多辅以字词的品味、情感的迁移、想像的介入来提升学生的美读。 3.虽有大力推动班级的课外阅读,但一直收效甚微。平时教学中课堂向课外阅读的延伸,向语文生活延伸做得或许不够。今后也需多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和策略的引导,积极推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的要求。 4.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这一块比较欠缺,只是单纯的依托学校,没有充分利用起家庭和社会等教育资源。 参加工作三十余载,我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每次自己在新学期都要好好将语文课程标准仔细阅读,在自己的教学中严格按照每个年段实施自己的教学。多年的教学经历使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感触很多,通过学习《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使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唯一标准。通过学习新课标,我慢慢理出一点头绪,新课标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学生扩大知识面,要求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等,我将根据新的语文能力实践系统,致力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促进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要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要重视教学反思的研究和收集;要牢记验证课标和检验教材的实验任务。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要增强了对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理解。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是指导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标准和要求的准则。目前,尽管我国全国上下使用的语文教材不尽相同,但是都是在同一个教学大纲的引领下的语文教学。我明确了语文这门学科的工具性、工具性与思想性、工具性与人文性。更明确了现行小学语文教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15篇)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15篇)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第1篇: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育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潜力,阅读潜力,写作潜力,口语交际潜力。使他们构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作为重中之重。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每个语言文字都是一颗跳动的生命,都具有必须的感情色彩,丰富的内涵。花能使你百花盛开,那是五彩缤纷的大花园;还能使你想到那不十分引人注目却那样坚韧,风雪中傲立的小花。百合花让你感觉清纯、淡雅;玫瑰花则让你感觉艳丽芬芳,热情似火。百合与玫瑰仅仅是两个字的差别,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不一样的刺激、感受。这就是我们的母语所赋予我们的空间、灵感。也就是唯有我们的母语才有如此的魅力。每个跳动的音符都会激起孩子们的遐想,给以美的享受。都会是你产生丰富的联想,都会让你想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们应指导孩子们赋予每个文字以新的生命,赋予它变化的色彩,使它尽显英雄本色,尽其使

命。让孩子们尽情享受语言文字给他们带来的欢乐,用孩子们特有的童音,用他们特有的理解,让他畅游知识的海洋中,那是最高的一种境界。让每个中国人都喜欢我们的母语,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应肩负的职责。 小学语文教师随笔第2篇: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记得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当让学生觉得极富“活力”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于“情感”。一个没有活力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活力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经过多种方式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进取教学气氛。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教学《仅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我找来银河、天体、宇宙的图片和资料与学生一同欣赏,当浩瀚的宇宙呈此刻孩子们眼前的时候,我是那样真真切切地感

浅谈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重要性

浅谈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重要性 摘要:语文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点学科,也是我国教育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是目前我国教育事业 的重大任务之一。邓小平曾经说过“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伟人毛主席也曾经说过“小学生就像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小学生作为祖国明天的希望,需要不断提 升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适应时代进步需求。语文也是我国的母语,语文教育有 着最根本的作用。本文对语文教学方法的创设进行了有效讨论,进而分析在新课 程背景下运用合作学习制教学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合作学习;小学 当前我国教育部门对语文教学工作高度重视,但是,对于当前的小学语文教 学来说,在教学方法仍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无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积极性。其 原因可总结为,语文教师教学方式陈旧、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教 师的专业意识相对薄弱,教学策略不够新颖,难以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积 极性。近年来,教育工作者在语文教学方法的探索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取得了 显著成效,但是需要改进的空间还很大,需要积极探索新的方法策略,更好提升 教师语文教学工作有效性。本文结合教学的过程两个阶段,即教学准备阶段和教 学实施阶段,阐述语文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师教学的反思,提出小学语 文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 一、教学准备阶段合作学习策略 语文教学质量反应我国国民素质,然而合作制学习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水平,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的关键。在教学准备阶段的合作学习主要体现在课前预习上。首先,在教师备课方面,要主动认清备课思路,将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提高的方面 进行全面的总结;其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具体方式是按照班级学生 的学习成绩进行分组,并安排好每组对于课程的预习任务。如一位老师在准备 《小马过河》(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12 课)这篇课文时,她根据可以利用手工 课件的制作的方式,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去制作课文中提到的小马、牛伯伯、松鼠的图片或者是美工作品。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还能将美工知识应用到语文学习中,加深了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印象,提升 学习效率。合作制学习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语文课程学习不产生陌生的感觉, 新的课改的思路就是以课本为准转变成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要求老师要不断改 变传统的学生被动式接受知识的习惯,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知识的能力,实现有 意义的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合作学习策略 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改变传统的上课时教学沉闷的气氛,使得每个学生都 善于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不断创 新课堂教学模式,积极的去探求能够激发学生课堂教学策略有效性。那么合作教 学是改变课堂教学沉闷气氛的重要举措。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合作学习,教师要起 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首先,教师应该制定合理的课上合 作学习时间,以便留有充足的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的时间。由于小学生的思维局 限性较大,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不足,所以需要留给各学习小组充足的学习时间。其次,在教师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多形式的提问方式。教师要用创新的方式去探究 每个课堂问题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提问,让学生能够很自然的深入到课堂学 习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