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填充扫描线算法实验报告

区域填充扫描线算法实验报告
区域填充扫描线算法实验报告

期中作业

一实验内容

区域填充扫描线算法:按照扫描线的顺序,计算扫描线与多边形的相交区间,再用要求的颜色显示这些区间的像素,完成填充工作。

二算法描述

扫描线填充算法的基本思想是:用水平扫描线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扫描由多条首尾相连的线段构成的多边形,每根扫描线与多边形的某些边产生一系列交点。将这些交点按照x坐标排序,将排序后的点两两成对,作为线段的两个端点,以所填的颜色画水平直线。多边形被扫描完毕后,颜色填充也就完成了。扫描线填充算法也可以归纳为以下4个步骤:

(1)求交,计算扫描线与多边形的交点

(2)交点排序,对第2步得到的交点按照x值从小到大进行排序;(3)颜色填充,对排序后的交点两两组成一个水平线段,以画线段的方式进行颜色填充;

(4)是否完成多边形扫描?如果是就结束算法,如果不是就改变扫描线,然后转第1步继续处理;

整个算法的关键是第1步,需要用尽量少的计算量求出交点,还要考虑交点是线段端点的特殊情况,最后,交点的步进计算最好是整数,便于光栅设备输出显示。

Step1:将ET表中各元素置空,建立ET表

Step2:为多边形P的每一条边建立边结构按该边的上端点的y值y 上插入ET表中的第y上类(组),即插入ET[y上].

Step3 :(初始化)AEL置空//AEL=Null y:ET表中非空元素的区域号最大值。

Step4:扫描转化

while(AEL or ET 非空)

do

{No.1 (边插入)如果ET[y]非空,则将ET[y]中各边插入AEL。

No.2 (排序)将AEL中的各边按照x(若x相等按Δx的递增顺序排序。

No.3(如果AEL非空填色)将AEL中各边依次组成对,在横坐标为y 的扫描线上,将以每对边的x坐标为端点的区间上填上多边形所需要的颜色.

No.4(下一条扫描线)y--。

No.5(边删除)将AEL中满足y=ymin的边删除。

No.6(边更新)将AEL中的各边x值更新,x=x+ Δx }

三源代码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demo.h"

#include "ChildView.h"

#include

#define Round(d) int(floor(d+0.5))//四舍五入宏定义#ifdef _DEBUG

#define new DEBUG_NEW

#endif

// CChildView

CChildView::CChildView()

{

}

CChildView::~CChildView()

{

}

BEGIN_MESSAGE_MAP(CChildView, CWnd)

ON_WM_PAINT()

ON_WM_CREATE()

ON_COMMAND(ID_DRAW_PIC, &CChildView::OnDrawPic) END_MESSAGE_MAP()

// CChildView 消息处理程序

BOOL CChildView::PreCreateWindow(CREATESTRUCT& cs) {

if (!CWnd::PreCreateWindow(cs))

return FALSE;

cs.dwExStyle |= WS_EX_CLIENTEDGE;

cs.style &= ~WS_BORDER;

cs.lpszClass =

AfxRegisterWndClass(CS_HREDRAW|CS_VREDRAW|CS_DBLCLKS, ::LoadCursor(NULL, IDC_ARROW),

reinterpret_cast(COLOR_WINDOW+1), NULL);

return TRUE;

}

void CChildView::OnPaint()

{

CPaintDC dc(this); // 用于绘制的设备上下文

// TODO: 在此处添加消息处理程序代码

DrawGraph();

// 不要为绘制消息而调用CWnd::OnPaint()

}

void CChildView::ReadPoint() //点表

{

P[0].x = 50; P[0].y = 100;

P[1].x = -150;P[1].y = 300;

P[2].x = -250;P[2].y = 50;

P[3].x = -150;P[3].y = -250;

P[4].x = 0; P[4].y = -50;

P[5].x = 100; P[5].y = -250;

P[6].x = 300; P[6].y = 150;

}

void CChildView::DrawPolygon(CDC *pDC) //绘制多边形边界

{

CLine *line = new CLine;

CP2 t;

for(int i = 0; i < 7; i++) //绘制多边形

{

if(i == 0)

{

line->MoveTo(pDC, P[i]);

t = P[i];

}

else

{

line->LineTo(pDC, P[i]);

}

}

line->LineTo(pDC, t); //闭合多边形

delete line;

}

void CChildView::DrawGraph() //绘制图形

{

CRect rect; //定义客户区

GetClientRect(&rect); //获得客户区的大小

CDC *pDC = GetDC(); //定义设备上下文指针

pDC->SetMapMode(MM_ANISOTROPIC); //自定义坐标系

pDC->SetWindowExt(rect.Width(), rect.Height());

//设置窗口比例

pDC->SetViewportExt(rect.Width(), -rect.Height());

//设置视区比例,且x轴水平向右,y轴垂直向上

pDC->SetViewportOrg(rect.Width() / 2, rect.Height() / 2);

//设置客户区中心为坐标系原点

rect.OffsetRect(-rect.Width() / 2, -rect.Height() / 2);

//矩形与客户区重合

if(!bFill)

DrawPolygon(pDC); //绘制多边形

else

FillPolygon(pDC); //填充多边形

ReleaseDC(pDC); //释放DC

}

void CChildView::FillPolygon(CDC *pDC) //填充多边形{

for(int i = 0; i < 7; i++) //转储顶点坐标,y 坐标取为整数

{

P1[i].x = P[i].x;

P1[i].y = Round(P[i].y);

P1[i].c = CRGB(bRed / 255.0, bGreen / 255.0, bBlue / 255.0);

}

CFill *fill = new CFill; //动态分配内存

fill->SetPoint(P1, 7); //初始化Fill对象

fill->CreateBucket(); //建立桶表

fill->CreateEdge(); //建立边表

fill->Gouraud(pDC); //填充多边形

delete fill; //撤销内存

}

int CChildView::OnCreate(LPCREATESTRUCT lpCreateStruct) {

if (CWnd::OnCreate(lpCreateStruct) == -1)

return -1;

// TODO: 在此添加您专用的创建代码

bFill = FALSE;

ReadPoint();

return 0;

}

void CChildView::OnDrawPic()

{

// TODO: 在此添加命令处理程序代码

COLORREF GetClr = RGB(0, 0, 0); //调色板颜色

CColorDialog ccd(GetClr, CC_SOLIDCOLOR);

if(IDOK == ccd.DoModal()) //调用颜色对话框选取填充色

GetClr = ccd.GetColor();

else

return;

bRed = GetRValue(GetClr); //获取红色分量

bGreen = GetGValue(GetClr); //获取绿色分量bBlue = GetBValue(GetClr); //获取蓝色分量

bFill = TRUE;

Invalidate();

}

四运行结果

1.填充颜色为黄色时运行结果

扫描线填充算法讲解

扫描线算法(S c a n-L i n e F i l l i n g) 扫描线算法适合对矢量图形进行区域填充,只需要直到多边形区域的几何位置,不需要指 定种子点,适合计算机自动进行图形处理的场合使用,比如电脑游戏和三维CAD软件的渲染等等。 对矢量多边形区域填充,算法核心还是求交。《计算几何与图形学有关的几种常用算法》 一文给出了判断点与多边形关系的算法――扫描交点的奇偶数判断算法,利用此算法可以 判断一个点是否在多边形内,也就是是否需要填充,但是实际工程中使用的填充算法都是 只使用求交的思想,并不直接使用这种求交算法。究其原因,除了算法效率问题之外,还 存在一个光栅图形设备和矢量之间的转换问题。比如某个点位于非常靠近边界的临界位置,用矢量算法判断这个点应该是在多边形内,但是光栅化后,这个点在光栅图形设备上看就 有可能是在多边形外边(矢量点没有大小概念,光栅图形设备的点有大小概念),因此, 适用于矢量图形的填充算法必须适应光栅图形设备。 2.1扫描线算法的基本思想 扫描线填充算法的基本思想是:用水平扫描线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扫描由多条首尾相 连的线段构成的多边形,每根扫描线与多边形的某些边产生一系列交点。将这些交点按照 x坐标排序,将排序后的点两两成对,作为线段的两个端点,以所填的颜色画水平直线。 多边形被扫描完毕后,颜色填充也就完成了。扫描线填充算法也可以归纳为以下4个步骤:(1)求交,计算扫描线与多边形的交点 (2)交点排序,对第2步得到的交点按照x值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3)颜色填充,对排序后的交点两两组成一个水平线段,以画线段的方式进行颜色填充; (4)是否完成多边形扫描?如果是就结束算法,如果不是就改变扫描线,然后转第1步 继续处理; 整个算法的关键是第1步,需要用尽量少的计算量求出交点,还要考虑交点是线段端点的 特殊情况,最后,交点的步进计算最好是整数,便于光栅设备输出显示。 对于每一条扫描线,如果每次都按照正常的线段求交算法进行计算,则计算量大,而且效 率底下,如图(6)所示: 图(6)多边形与扫描线示意图

区域填充算法运行代码

///

///扫描线填充算法填充触发事件 /// /// /// private void scanLineFillingToolStripMenuItem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slf.ScanLinePolygonFill(P,g,XiangSu); } private void label2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 private void四联通填充ToolStripMenuItem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tempp.X = tempP[3].X + XiangSu;//选取第4个点内侧(随机猜测) tempp.Y = tempP[3].Y + XiangSu; checkBox.Enabled = false;//让绘制过程中不能改变选择 do_check();//也要检查一遍,不然会出现错误 FloodSeedFill(tempp); checkBox.Enabled = true;//恢复 } /// ///初始化新边表 ///算法通过遍历所有的顶点获得边的信息,然后根据与此边有关的前后两个顶点的情况 ///确定此边的ymax是否需要-1修正。ps和pe分别是当前处理边的起点和终点,pss是起 ///点的前一个相邻点,pee是终点的后一个相邻点,pss和pee用于辅助判断ps和pe两个 ///点是否是左顶点或右顶点,然后根据判断结果对此边的ymax进行-1修正,算法实现非 ///常简单,注意与扫描线平行的边是不处理的,因为水平边直接在HorizonEdgeFill() ///函数中填充了。 /// private void InitScanLineNewEdgeTable(List[] NET, List Q, int ymin, int ymax) { List temp = new List(); EDGE e; for (int i = 0; i < Q.Count; i++) { Point ps = Q[i];

实验三 区域填充算法的实现

实验三区域填充算法的实现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区域填充算法基本知识 2、理解区域的表示和类型,能正确区分四连通和八连通的区域 3、了解区域填充的实现原理,利用Microsoft Visual C++ 6.0或win-TC实现区 域种子填充的递归算法。 二、实验内容: 1、编程完成区域填色 2、利用画线函数,在屏幕上定义一个封闭区域。 3、利用以下两种种子填充算法,填充上述步骤中定义的区域 (1)边界表示的四连通区域种子填充的实现 (2)内点表示的四连通区域种子填充的实现 4、将上述算法作部分改动应用于八连通区域,构成八连通区域种子填充算法, 并编程实现。 三、实验结果分析 四连通图的实现: 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void BoundaryFill4(int x,int y,int Boundarycolor,int newcolor) { if(getpixel(x,y) != newcolor && getpixel(x,y) !=Boundarycolor) { putpixel(x,y,newcolor); Sleep(1); BoundaryFill4(x-1,y,Boundarycolor,newcolor); BoundaryFill4(x,y+1,Boundarycolor,newcolor); BoundaryFill4(x+1,y,Boundarycolor,newcolor); BoundaryFill4(x,y-1,Boundarycolor,newcolor); } } void polygon(int x0,int y0,int a,int n,float af) { int x,y,i; double dtheta,theta;

计算机图形学 区域填充算法的实现

实验四区域填充算法的实现 班级 08信计2班学号 20080502088 姓名许延恒分数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理解区域的表示和类型。 2、能正确区分四连通和八连通的区域 3、了解区域填充的实验原理。 4、利用C++实现区域填充的递归算法。 二、实验内容: 1假设在多边形内有一像素已知,由此出发利用连通性找到区域内所有像素。 2 取(x,y)为种子点将整个区域填充为新的颜色。 3 进行递归填充。 三、实验结果分析 区域填充属性包括填充样式,填充颜色和填充图案的类型。C语言中定义了某种图形后,即可调用-floodfill函数,对指定区域进行填充 . 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void floodfill4(int x,int y,int oldcolor,int newcolor) { if(getpixel(x,y)==oldcolor) { putpixel(x,y,newcolor); Sleep(1); floodfill4(x,y+1,oldcolor,newcolor); floodfill4(x,y-1,oldcolor,newcolor); floodfill4(x-1,y,oldcolor,newcolor); floodfill4(x+1,y,oldcolor,newcolor); } } main() { int a,b,c,d,i,j; int graphdriver=DETECT; int graphmode=0; initgraph(&graphdriver,&graphmode,"");

区域填充算法的实现

实验四区域填充算法的实现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区域填充算法基本知识 2、理解区域的表示和类型,能正确区分四连通和八连通的区域 3、了解区域填充的实现原理,利用Microsoft Visual C++ 6.0(及EasyX_2011版) 实现区域种子填充的递归算法。 二、实验内容: 1、编程完成区域填色 2、利用画线函数,在屏幕上定义一个封闭区域。 3、利用以下两种种子填充算法,填充上述步骤中定义的区域 (1)边界表示的四连通区域种子填充的实现 (2)内点表示的四连通区域种子填充的实现 4、将上述算法作部分改动应用于八连通区域,构成八连通区域种子填充算法, 并编程实现。 三、实验结果分析 1、以上各种算法相应代码及运行结果如下: 程序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void FloodFill4(int x,int y,int oldcolor,int newcolor) { if(getpixel(x,y)==oldcolor) { putpixel(x,y,newcolor); Sleep(1); FloodFill4(x-1,y,oldcolor,newcolor); FloodFill4(x,y+1,oldcolor,newcolor); FloodFill4(x+1,y,oldcolor,newcolor); FloodFill4(x,y-1,oldcolor,newcolor); } } void main() { int a,b,c,d,i,j; int graphdriver=DETECT; int graphmode=0; initgraph(&graphdriver,&graphmode," "); cleardevice();

扫描线填充算法

任意封闭多边形的扫描线填充算法类收藏 这个代码不是我写的,但是我肯定这代码是一个牛人写的,放在这里供大家学习和使用啦!感谢原作者! 我在这里做了些改进: 1 去除了绘制多边形的函数,使其成为了一个纯的填充算法模块 2 改进了其成员变量,使其更容易让大多数人所使用 3 改进了填充,使其“看”(代码上)起来更像用扫描线在填充 改进后的扫描线算法类如下: //扫描线填充算法类 class CPFill { public: CPoint *Point; //指向点坐标的指针 int Count; //多边形点的个数 public: CPFill(int,int[],int[]);//构造函数 bool FillPolygon(CDC*);//填充多边形 bool CrossJudge(CPoint,CPoint,CPoint,CPoint,CPoint&);//判断两条线段是否相交 int GetAi(int);//获取下一个点的索引号 int GetBi(int);//获取前一个点的索引号 bool Sort(int*,int);//冒泡排序 ~CPFill();//析构函数 }; //构造函数(模块入口,koradji 注,合理的设计这个地方,就可以完全不用改动其他的地方就可以使用这个类) CPFill::CPFill(){ } //获取前一个点的索引号 int CPFill::GetBi(int i) { return (i==0)? Count-1:i-1; } //获取下一个点的索引号

int CPFill::GetAi(int i) { return (i==Count-1)?0:i+1; } //在指定的pDC设备中,填充多边形 bool CPFill::FillPolygon(CDC* pDC) { //获取多边形中所有坐标点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作为扫描线循环的范围 int minX=Point[0].x , minY=Point[0].y; int maxX=Point[0].x , maxY=Point[0].y; for(int i=1;iPoint[i].x) minX=Point[i].x; if(minY>Point[i].y) minY=Point[i].y; if(maxXPointCross.y)&&(Point[Ai].y>PointCross.y)) { //边顶点的y值大于交点的y值,x坐标取两次 xArray.Add(PointCross.x); xArray.Add(PointCross.x); } else { //边顶点的y值在交点的y值之间,即一个顶点的y值大于交点的y值,而另一个小于,相应的x坐标取一次 if((Point[Bi].y-PointCross.y)*(Point[Ai].y-PointCross.y)<0) xArray.Add(PointCross.x);

多边形区域填充算法

13. 设五边形的五个顶点坐标为(10, 10),(15, 5),(12, 5),(8, 2)和(4, 5),利用多边形区域填充算法,编一程序生成一个实心图。 解:假设以上五个顶点依次对应编号A-B-C-D-E,首先计算得到ET表: 6-10 5 4 3 2 1 该多边形的AET指针的内容为: 1 AET为空 2 3 4 1 2 3 4 5 6 7 8 9 10 01234567891011121314 1516

5 6 7 8 9 10 具体编程实现如下: 第1步:(1) 根据输入的五个顶点坐标找到y 值最小的点(例如点D ,此时y=2),并找到与D 有边关系的两个顶点(此时为E 和C),在y=2处建立ET 边表记录(ymax 、xi 和m 值均可通过顶点坐标间的计算得到,例如DE 边的建立,特别注意:当D 点和E 点y 坐标值相同时,也即是DE 与x 轴平行,该边不能计入ET 边表),之后标记D 点被访问过;(2) 排除访问过的点以及和该点相关联的边,重复(1)直至将ET 表建立完善。 [注]边关系的建立可通过邻接矩阵的数据结构实现,权值可以为该矩阵行编号对应点的y 坐标值,ET 边表采用邻接表的数据结构 第2步:根据ET 表构建AET 表,并逐行完成多边形填充,具体的C++代码如下: (1) 建立头文件base_class.h ,主要是边表结点结构体和ET 边表类的实现 enum ResultCode{Success, Failure}; template struct Enode { Enode() {next=NULL;} Enode(T pymax, float pxi, float pm, Enode *pnext) { ymax=pymax; xi=pxi; m=pm; next=pnext; } T ymax, xi; //ymax 表示最大的y 值,xi 表示最底端点的x 坐标值 float m; //m 表示斜率的倒数 Enode *next; }; //定义了ET 表和AET 表中结点的结构体

扫描线填充算法讲解

扫描线算法(Scan-Line F illing) 扫描线算法适合对矢量图形进行区域填充,只需要直到多边形区域的几何位置,不需要指定种子点,适合计算机自动进行图形处理的场合使用,比如电脑游戏 和三维CAD软件的渲染等等。 对矢量多边形区域填充,算法核心还是求交。《计算几何与图形学有关的几种 常用算法》一文给出了判断点与多边形关系的算法――扫描交点的奇偶数判断 算法,利用此算法可以判断一个点是否在多边形内,也就是是否需要填充,但 是实际工程中使用的填充算法都是只使用求交的思想,并不直接使用这种求交 算法。究其原因,除了算法效率问题之外,还存在一个光栅图形设备和矢量之 间的转换问题。比如某个点位于非常靠近边界的临界位置,用矢量算法判断这 个点应该是在多边形内,但是光栅化后,这个点在光栅图形设备上看就有可能 是在多边形外边(矢量点没有大小概念,光栅图形设备的点有大小概念),因此,适用于矢量图形的填充算法必须适应光栅图形设备。 2.1扫描线算法的基本思想 扫描线填充算法的基本思想是:用水平扫描线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扫描由 多条首尾相连的线段构成的多边形,每根扫描线与多边形的某些边产生一系列 交点。将这些交点按照x坐标排序,将排序后的点两两成对,作为线段的两个 端点,以所填的颜色画水平直线。多边形被扫描完毕后,颜色填充也就完成了。扫描线填充算法也可以归纳为以下4个步骤: (1)求交,计算扫描线与多边形的交点 (2)交点排序,对第2步得到的交点按照x值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3)颜色填充,对排序后的交点两两组成一个水平线段,以画线段的方式进 行颜色填充; (4)是否完成多边形扫描?如果是就结束算法,如果不是就改变扫描线,然 后转第1步继续处理; 整个算法的关键是第1步,需要用尽量少的计算量求出交点,还要考虑交点是 线段端点的特殊情况,最后,交点的步进计算最好是整数,便于光栅设备输出 显示。

1_差示扫描量热法的原理

1 差示扫描量热法的原理 DS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差示扫描量热法,是在程序控制温度下,测量输出物质与参比物的功率差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其主要特点是使用的温度范围比较宽(-175~725°C)、分辨能力高和灵敏度高。差示扫描量热仪得到的曲线以每秒钟的热量变化(热流率dH/dt)为纵坐标, 温度为横坐标, 称为DSC曲线, 与DTA 曲线形状相似,但峰向相反。在具体分析中图谱中峰的方向表示吸热或放热(通常峰表示放热,谷表示吸热);峰的数目表示在测定温度范围内待测药物样品发生变化的次数;峰的位置表示发生转化的温度范围;峰的面积反映热效应数值的大小;峰高峰宽及对称性与测定条件有关外,往往还与样品变化过程的动力学因素有关。根据测量方法的不同,又分为两种类型:功率补偿型DSC 和热流型DSC。 1.1功率补偿型DSC 功率补偿型DSC的主要特点是试样和参比物分别具有独立的加热器和传感器,其结构如图1-1所示。 图1-1 试样与参比物容器下装有两组补偿加热丝,当试样在加热过程中由于热效应与参比物之间出现温差时,通过差热放大电路和差动热量补偿放大器,使流入补偿电热丝的电流发生变化,当试样吸热时,补偿放大器使试样一边的电流立即增大;反之,当试样放热时使参比物一边电流增大,直到两边达到热平衡,温差消失为止。也就是说,试样在热反应中发生热量变化,由于及时输入电功率而得到补偿,所以实际记录的是试样和参比物下面的两只电热补偿的热功率之差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果恒速升温,记录的也就是热功率之差随温度的变化。 1.2 热流型DSC 在热流型DSC中试样和参比物在同一个加热炉内,它们受同一温度-时间程序的监控。热流型DSC的结构如图1-2所示,该仪器的特点是利用鏮铜盘把热量传输到试样和参比物的,并且鏮铜盘还作为测量温度的热电偶结点的一部分。传输到试样和参比物的热流差通过试样和参比物平台下的镍铬板与鏮铜盘的结点所构成的镍铬-鏮铜热电偶进行监控。试样温度由镍铬板下方的镍铬-镍铝热电偶直接监控。试样和参比物的温差DT与两者的热流差成正比。为了获得一条水平的理想基线,在热流型DSC的构造中,结构对称性必须很高,温度滞后应该很小,炉温要均匀且总的传热系数必须很大。

《计算机图形学》有序边表填充算法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有序边表算法填充多边形区域; 2、理解多边形填充算法的意义; 3、增强C语言编程能力。 二、算法原理介绍 根据多边形内部点的连续性知:一条扫描线与多边形的交点中,入点和出点之间所有点都是多边形的内部点。所以,对所有的扫描线填充入点到出点之间所有的点就可填充多边形。 判断扫描线上的点是否在多边形之内,对于一条扫描线,多边形的扫描转换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1)求交:计算扫描线与多边形各边的交点; (2)排序:把所有交点按x值递增顺序排序; (3)配对:第一个与第二个,第三个与第四个等等;每对交点代表扫描线与多边形的一个相交区间; (4)着色:把相交区间内的象素置成多边形颜色,把相交区间外的象素置成背景色。 p1,p3,p4,p5属于局部极值点,要把他们两次存入交点表中。如扫描线y=7上的交点中,有交点(2,7,13),按常规方法填充不正确,而要把顶点(7,7)两次存入交点表中(2,7,7,13)。p2,p6为非极值点,则不用如上处理。

为了提高效率,在处理一条扫描线时,仅对与它相交的多边形的边进行求交运算。把与当前扫描线相交的边称为活性边,并把它们按与扫描线交点x坐标递增的顺序存放在一个链表中,称此链表为活性边表(AET)。 对每一条扫描线都建立一个与它相交的多边形的活性边表(AET)。每个AET的一个节点代表一条活性边,它包含三项内容 1.x -当前扫描线与这条边交点的x坐标; 2.Δx -该边与当前扫描线交点到下一条扫描线交点的x增量; 3.ymax -该边最高顶点相交的扫描线号。 每条扫描线的活性边表中的活性边节点按照各活性边与扫描线交点的x值递增排序连接在一起。 当扫描线y移动到下一条扫描线y = y+1时,活性边表需要更新,即删去不与新扫描线相交的多边形边,同时增加与新扫描线相交的多边形边,并根据增量法重新计算扫描线与各边的交点x。 当多边形新边表ET构成后,按下列步骤进行: ①对每一条扫描线i,初始化ET表的表头指针ET[i]; ②将ymax = i的边放入ET[i]中; ③使y =多边形最低的扫描线号; ④初始化活性边表AET为空; ⑤循环,直到AET和ET为空。 ●将新边表ET中对应y值的新边节点插入到AET表。 ●遍历AET表,将两两配对的交点之间填充给定颜色值。 ●遍历AET表,将 ymax= y的边节点从AET表中删除,并将ymax> y的各边节点 的x值递增Δx;并重新排序。 ●y增加1。 三、程序源代码 #include "graphics.h" #define WINDOW_HEIGHT 480 #define NULL 0 #include "alloc.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dos.h" #include "conio.h" typedef struct tEdge /*typedef是将结构定义成数据类型*/ { int ymax; /* 边所交的最高扫描线号 */

区域填充的扫描线算法

计算机图形学 ——区域填充的扫描线算法 NORTHWESTUNIVER SITY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几种常用多边形填充算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多边形区域填充算法的基本过程 3.掌握在C/C++环境下用多边形填充算法编程实现指定多边形的填充。 4.利用TC2.0编写区域填充的扫描线算法。 二、实验内容 算法基本思想:首先填充种子点所在扫描线上位于区域内的区段,然后确定与该区段相邻的上下两条扫描线上位于区域内的区段,并依次将各区段的起始位置保存, 这些区段分别被用区域边界色显示的像素点所包围。随后,逐步取出一开始点并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所保存各区段都填充完毕为止。 算法描述:扫描线填充算法一般包括四个步骤:求交、排序、交点配对、区域填充。正确求得扫描线与区域填内外轮廓线的交点是算法成败的关键问题。另一方面,采用合适的数据结构又可以简化操作、提高算法的效率。本论文由于采用链表结构记录轮廓线和交点,无需焦点排序的过程,因而提高了算法效率。扫描线来源于光栅显示器的显示原理:对于屏幕上所有待显示像素的信息,将这些信息按从上到下、自左至右的方式显示。 扫描线多边形区域填充算法是按扫描线顺序,计算扫描线与多边形的相交区间,再用要求的颜色显示这些区间的象素,即完成填充工作。区间的端点可以通过计算扫描线与多边形边界线的交点获得。对于一条扫描线,多边形的填充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1)求交:计算扫描线与多边形各边的交点; (2)排序:把所有交点按x值递增顺序排序; (3)配对:第一个与第二个,第三个与第四个等等;每对交点代表扫描线与多边形的一个相交区间; (4)填色:把相交区间内的象素置成多边形颜色; 三、实验原理 扫描线填充算法的基本过程如下:当给定种子点(x,y)时,首先填充种子点所在扫描线上的位于给定区域的一个区段,然后确定与这一区段相连通的上、下两条扫描线上位于给定区域内的区段,并依次保存下来。反复这个过程,直到填充结束。 区域填充的扫描线算法可由下列四个步骤实现: (1)初始化:堆栈置空。将种子点(x,y)入栈。 (2)出栈:若栈空则结束。否则取栈顶元素(x,y),以y作为当前扫描线。 (3)填充并确定种子点所在区段:从种子点(x,y)出发,沿当前扫描线向左、右两个方向填充,直到边界。分别标记区段的左、右端点坐标为xl和xr。 (4)并确定新的种子点:在区间[xl,xr]中检查与当前扫描线y上、下相邻的两条

实验六 扫描线填充算法

实验六扫描线填充算法 一、实验目的 编写多边形的扫描线填充算法程序,加深对扫描线算法的理解,验证算法的正确性。 二、实验任务(2学时) 编写多边形的扫描线填充算法程序,利用数组实现AET,考虑与链表实现程序的不同。 三、实验内容 1、算法 对一条扫描线的填充一般分为以下4个步骤: (1)求交:计算扫描线与多边形各边的交点; (2)排序:把扫描线上所有交点按递增顺序进行排序; (3)配对:将第一个交点与第二个交点,第三个交点与第四个交点等等进行配对,每对交点代表扫描线与多边形的一个相交区间。 (4)着色:把区间内的像素置为填充色。 2、成员函数的关系 主程序名为fill_area(count, x, y),其中参数x, y是两个一维数组,存放多边形顶点(共c ount个)的x和y坐标。它调用8个子程序,彼此之间的调用关系图1所示为: 图1 fill_area的程序结构 3、算法的程序设计

步骤1:创建“S_L_Fill”工程文件; 步骤2:创建类class:“EACH_ENTRY”。 在工作区“S_L_Fill classes”单击右键-→“new class”-→选择类型“Generic Class”名称为“EACH_ENTRY”,添加成员变量(添加至“class EACH_ENTRY { public:”之内):int y_top; float x_int; int delta_y; float x_change_per_scan; 步骤3:包含头文件,同时初始化定义多边形顶点数目。在“class CS_L_FillView : public Cview……”之前添加代码“#include EACH_ENTRY.h”及“#define MAX_POINT 9”。 #define MAX_POINT 9 #include "EACH_ENTRY.h" 步骤4:在类“class CS_L_FillView”中添加成员变量(鼠标双击工作区“CS_L_FillView”,代码添加至“class CS_L_FillView : public Cview {protected: ……public:之后”):EACH_ENTRY sides[MAX_POINT]; int x[MAX_POINT],y[MAX_POINT]; int side_count,first_s,last_s,scan,bottomscan,x_int_count; 步骤5:利用构造函数“CS_L_FillView::CS_L_FillView()”初始化顶点坐标(鼠标双击工作区“CS_L_FillView”,代码添加至“CS_L_FillView()之内”): x[0]=200;y[0]=100; x[1]=240;y[1]=160; x[2]=220;y[2]=340; x[3]=330;y[3]=100; x[4]=400;y[4]=180; x[5]=300;y[5]=400; x[6]=170;y[6]=380; x[7]=120;y[7]=440; x[8]=100;y[8]=220; 步骤6:在“class CS_L_FillView”下添加实现不同功能的成员函数。在工作区“CS_L_FillView”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Add Member Function”,分别完成以下成员函数的添加: (1)void put_in_sides_list(int entry,int x1,int y1,int x2,int y2,int next_y) 函数说明:put_in_sides_list子程序的主要功能是将一条边存入活性边表之内。操作步骤是:对该边判别是否左顶点或右顶点,如果将入边之终点删去,按照y_top的大小在活性边表中找到该点的合适位置,y值较大者,排在活性边表的靠前位置。 void put_in_sides_list(int entry,int x1,int y1,int x2,int y2,int next_y)// entry为剔除水平边之后的第entry条边,x1, y1,为起点,x2, y2为终点,next_y为终点相邻的下一个顶点y坐标{ int maxy; float x2_temp,x_change_temp; x_change_temp=(float)(x2-x1)/(float)(y2-y1);//计算1/k x2_temp=float(x2); if((y2>y1)&&(y2

扫描线Z-Buffer算法作业说明-Read

扫描线Z-Buffer算法作业说明 学号20821055 姓名邹松 联系方式zousong@https://www.360docs.net/doc/992920296.html, 1、SRC目录 src目录为算法源代码,编译环境为microsoft visual c++ 2005 express edition,源码中有主要步骤的注释说明。绘制时用到了OpenGL的glDrawPixels函数,需用到OpenGL库文件和头文件及glut库 2、BIN目录 bin目录为编译好的可执行程序,批处理运行程序,多个测试obj文件。 各个obj文件说明: cube.obj 为立方体模型,8个点,12个面,36条边。 cone.obj为圆台模型,146个点,288个多边形,864条边; sphere.obj为球模型,482个点,960个多边形,2880条边; teapot.obj为茶壶模型,530个点,992个多边形,2976条边; torus.obj为圆环模型,288个点,576个多边形,1728条边; torusknot.obj为环形结模型,1440个点,2880个多边形,8640条边; venusm.obj 为维纳斯像模型,19755个点,43357个多边形,130071个条边。 test.obj为我自己手工建立的obj文件,包含一个五角星和两个三角形,主要测试(凹)多边形(上面几个模型都只有三角形),及多边形互相贯穿的情况。 可执行程序运行方式: SL_Z_buffer [file] 参数分别为obj文件名 默认分别为test.obj 直接运行run.bat文件即可对以上obj文件分别绘制出对应的图像。 使用的可执行程序为每个面片产生随机颜色 运行SL_Z_buffer可绘制test.obj 对应的图像

区域填充种子算法实现

实验三区域填充种子算法实现 实验目的: 1、熟练在Visual C++中程序实现及调试的能力。 2、通过程序的设计熟练区域填充种子算法过程; 3、掌握堆栈在数据结构中的应用 实验内容: 1、visual c++中菜单的修改,点的输入及鼠标函数的控制; 2、复习数据结构中堆栈的建立,入栈,出栈等函数; 3、实现整个多边形的区域填充种子算法,与扫描转换算法进行区分; 实验步骤: 预处理:多边形点列的输入,存储于数组中P[100],种子点的输入,确定为point(x,y) 确定多边形的边界色(旧画笔色),初始色(背景色),填充色(新画笔色); 数据结构的建立:建立堆栈,包括数组stack[100],及一个指标top,用来指向当前堆栈的最外面的栈口的元素。 步骤:1、堆栈置为空,top=0; 2、将初始的种子点point进栈,push(x,y); 3、填色堆栈非空即top>0时,一直循环下列步骤 取栈顶的元素,出栈pop(x,y),savex=x;

从当前点开始沿当前扫描线往右检验,若有未填新色的,则填色。 然后同样往左检验。 当前扫描线俩个方向都检查完后,检验上一条扫描线y=y+1; 若有未填新色的,则把所有未填新色区间的右端点压入堆栈。 同理检验下一条扫描线y=y-2; 实验指导: 一、 在实验二的基础上进行编程 ; (1) 引入实验二代码 scanline.dsw 二、 编辑菜单资源

选中窗口左边栏的“ResourceView ”,其中的“Menu ”,双击“IDR_MAINFRAME ”,右边即为菜单,在菜单上空处双击,出项如图所示窗口,其中弹出不选中; 如上,同样创建其余菜单项。(如下表); 三、 添加消息处理函数 由菜单的“查看”,“建立类向导”,打开ClassWizard (也可CTRL+W )为应用程序添加与菜单项相关的消息处理函数,ClassName 栏选中CScanLineView 类,根据表建立。 输入菜单项名称,(如显示多边形) 双击,出现如下窗口

差示扫描量热法DSC说明介绍

聚合物的热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差示扫描量热法是在差热分析(DTA)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热分析技术。它被定义为:在温度程序控制下,测量试量相对于参比物的热流速随温度变化的一种技术。简称DSC(Diffevential Scanning Calovimltry)。DSC技术克服了DTA 在计算热量变化的困难,为获得热效应的定量数据带来很大方便,同时还兼具DTA的功能。因此,近年来DSC的应用发展很快,尤其在高分子领域内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它常用于测定聚合物的熔融热、结晶度以及等温结晶动力学参数,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T g;研究聚合、固化、交联、分解等反应;测定其反应温度或反应温区、反应热、反应动力学参数等,业已成为高分子研究方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目的和要求 了解差示扫描量热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范围,掌握测定聚合物熔点、结晶度、结晶温度及其热效应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DSC和DTA的曲线模式基本相似。它们都是以样品在温度变化时产生的热效应为检测基础的,由于一般的DTA方法不能得到能量的定量数据。于是人们不断地改进设计,直到有人设计了两个独立的量热器皿的平衡。从而使测量试样对热能的吸收和放出(以补偿对应的参比基准物的热量来表示)成为可能。这两个量热器皿都置于程序控温的条件下。采取封闭回路的形式,能精确、迅速测定热容和热焓,这种设计就叫做差示扫描量热计。DSC体系可分为两个控制回路。一个是平均温度控制回路,另一个是差示温度控制回路。

在平均温度控制回路中,由程序控温装置中提供一个电信号,并将此信号于 试样池和参比池所需温度相比较,与之同时程度控温的电信号也接到记录仪进行记录。现在看一下程序温度与两个测量池温度的比较和控制过程。比较是在平均放大器内进行的,程序信号直接输入平均放大器,而两个测量池的信号分别由固定在各测量池上的铂电阻温度计测出,通过平均温度计算器加以平均后,再输入平均温度放大器。经比较后,如果程序温度比两个测量池的平均温度高,则由放大器分别输入更多的电功率给装在两个测量池上的独立电热器以提高它们的温度。反之,则减少供给的电功率,把它们的温度降到与程序温度相匹配的温度。这就是温度程序控制过程。 DSC 与DTA 所不同的是在测量池底部装有功率补偿器和功率放大器。因此在示差温度回路里,显示出DSC 和DTA 截然不同的特征,两个测量池上的铂电阻温度计除了供给上述的平均温度信号外,还交替地提供试样池和参比池的温度差值△T 。输入温度差值放大器。当试样产生放热反应时,试样池的温度高于参比池,产生温差电势,经差热放大器放大后送入功率补偿放大器。 在补偿功率作用下,补偿热量随试样热量变化,即表征试样产生的热效应。因此实验中补偿功率随时间(温度)的变化也就反映了试样放热速度(或吸热速度)随时间(温度)的变化,这就是DSC 曲线。它与DTA 曲线基本相似,但其

[最新]扫描线算法代码

[最新]扫描线算法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stdlib.h" void init (void) { glClearColor (1.0, 1.0, 1.0, 0.0); // 指定清空颜色(背景色)为白色glMatrixMode (GL_PROJECTION); //指定投影矩阵 gluOrtho2D (0.0, 400.0, 0.0, 400.0); //指定二维坐标系中被显示的区域} typedef struct tEdge { int yUpper; float xIntersect, dxPerScan; struct tEdge * next; } Edge; struct dcPt { //dcPt 实际上是一个点的结构体 int x; int y; }; void setPixel(GLint x, GLint y){ glBegin(GL_POINTS); glVertex2i(x, y); glEnd(); }

/* Inserts edge into list in order of increasing xIntersect field. */ void insertEdge (Edge * list, Edge * edge) { Edge * p, * q = list; p = q->next; while (p != NULL) { if (edge->xIntersect < p->xIntersect) p = NULL; else { q = p; p = p->next; } } edge->next = q->next; q->next = edge; } /* For an index, return y-coordinate of next nonhorizontal line */ int yNext (int k, int cnt, dcPt * pts) { int j; if ((k+1) > (cnt-1)) j = 0; else j = k + 1; while (pts[k].y == pts[j].y)

计算机图形学-区域填充的扫描线算法

计算机图形学——区域填充的扫描线算法 一.实验名称: 区域填充的扫描线算法 二.实验目的: 1、理解区域填充扫描线算法的原理; 2、实现区域填充的扫描线算法并测试; 三.算法原理: 算法基本思想: 首先填充种子点所在扫描线上位于区域内的区段,然后确定与该区段相邻的上下两条扫描线上位于区域内的区段,并依次将各区段的起始位置保存, 这些区段分别被用区域边界色显示的像素点所包围。随后,逐步取出一开始点并重复上述过程,直到所保存各区段都填充完毕为止。 借助于栈结构,区域填充的扫描线算法之步骤如下: Step 1. 初始化种子点栈:置种子点栈为空栈,并将给定的种子点入栈; Step 2. 出栈:若种子点栈为空,算法结束;否则,取栈顶元素(x,y)为种子点; Step 3. 区段填充:从种子点(x, y) 开始沿纵坐标为y 的当前扫描线向左右两个方向逐像素点进行填色,其颜色值置为newcolor 直至到达区域边界。分别以xl 和xr 表示该填充区段两端点的横坐标; Step 4. 新种子点入栈: 分别确定当前扫描线上、下相邻的两条

扫描线上位于区段[xl, xr] 内的区域内的区段。若这些区段内的像素点颜色值为newolor ,则转至Step 2;否则以区段的右端点为种子点入种子点栈,再转至Step 2。 四.原程序代码: /*****************************************/ /*4-ScanLineFill 区域填充的扫描线算法实现*/ /*****************************************/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Stack_Size 100 //栈的大小常量 //定义结构体,记录种子点 typedef struct{ int x; int y; }Seed; //定义顺序栈(种子点) typedef struct { Seed Point[Stack_Size]; int top;

15.-实验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实验二差示扫描量热法(DSC) 在等速升温(降温)的条件下,测量试样与参比物之间的温度差随温度变化的技术称为差热分析,简称DTA(Differential Thermal Analysis)。试样在升(降)温过程中,发生吸热或放热,在差热曲线上就会出现吸热或放热峰。试样发生力学状态变化时(如玻璃化转变),虽无吸热或放热,但比热有突变,在差热曲线上是基线的突然变动。试样对热敏感的变化能反映在差热曲线上。发生的热效大致可归纳为: (1)发生吸热反应。结晶熔化、蒸发、升华、化学吸附、脱结晶水、二次相变(如高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气态还原等。 (2)发生放热反应。气体吸附、氧化降解、气态氧化(燃烧)、爆炸、再结晶等。(3)发生放热或吸热反应。结晶形态转变、化学分解、氧化还原反应、固态反应等。 用DTA方法分析上述这些反应,不反映物质的重量是否变化,也不论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它只能反映出在某个温度下物质发生了反应,具体确定反应的实质还得要用其他方法(如光谱、质谱和X光衍射等)。 由于DTA测量的是样品和基准物的温度差,试样在转变时热传导的变化是未知的,温差与热量变化比例也是未知的,其热量变化的定量性能不好。在DTA基础上增加一个补偿加热器而成的另一种技术是差示扫描量热法。简称DS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因此DSC直接反映试样在转变时的热量变化,便于定量测定。 DTA、DSC广泛应用于: (1)研究聚合物相转变,测定结晶温度T c 、熔点T m 、结晶度X D 。结晶动力学参数。 (2)测定玻璃化转变温度T g 。 (3)研究聚合、固化、交联、氧化、分解等反应,测定反应热、反应动力学参数。 一、目的要求: 1.了解DTA、DSC的原理。 2.掌握用DSC测定聚合物的T g 、T c 、T m 、X D 。 二、基本原理: 1.DTA 图(11-1)是DTA的示意图。通常由温度程序控制、气氛控制、变换放大、显示记录等部分所组成。比较先进的仪器还有数据处理部分。温度程序控制是使试样在要求的温度范围内进行温度控制,如升温、降温、恒温等,它包括炉子(加热器、制冷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