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第20章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第20章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第20章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20.1 复习笔记

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理论依据和基本方略

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以国际市场为纽带,与资本主义国家既联系又竞争,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

(1)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①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社会化基础上的。而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代化大生产,必然要求国际交往。

②市场经济本质是开放的经济。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国际市场发展经济,可以节省社会劳动,获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和壮大自己。

(2)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总结得出的科学结论。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

(3)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①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

②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实现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对接,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③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经济素质和经济效益。

(4)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的需要。

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理论依据

(1)国际分工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①亚当﹒斯密最早研究分工理论,他提出分工的基本原理,主张各国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进行相互交换,贸易双方都能获利。

②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各国应生产和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来参与国际贸易,从而使贸易双方获利。

(2)国际价值与国际价格理论

①国际价值。商品的国际价值由商品所有供给国在现有国际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用国际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制造该种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

②国际价格。国际市场价格就是国际价值的货币表现。

③国际价值规律。正常的国际市场价格以国际市场价值为基础,并围绕国际价值这个中心随国际市场供求情况上下波动,时涨时落。同时它往往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3.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和战略

(1)基本形式

①对外贸易;

②利用外资;

③引进技术;

④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

⑤发展国际旅游业。

(2)对外开放战略

①抓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加快对外开放发展的步伐;

②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3)世界贸易组织

①世界贸易组织。即政府间通过谈判组成的以经济自由化为宗旨,协调各成员经济贸易关系的国际贸易组织,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②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战略意义:

a.有利于我国继续和扩大开放成果,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b.有利于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善。

c.可以享受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优惠待遇。

d.可以为我国企业引进国际竞争机制。

e.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无歧视待遇原则,我国在引进先进技术方面不再受西方技术出口管制的限制。

③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对外开放战略:

a.要采取切实措施,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竞争能力。

b.要进一步发展出口贸易,继续实施以质取胜、科技兴贸战略。

c.要努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d.要实施“走出去”战略。

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

1.国际贸易

(1)定义

国际贸易是指从国际范围来看的各国(地区)之间的商品、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国际贸易是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①国际贸易按交换对象的形态划分为有形贸易、无形贸易和技术贸易。

a.有形贸易是商品贸易,包括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贸易。

b.无形贸易是指非实物形态的服务和技术的进出口,主要包括运输、保险、金融、邮电通讯、旅游等服务。

c.技术贸易包括纯技术知识贸易和与技术转让相关的机器设备的贸易。

②国际贸易按贸易的流向,可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

(2)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是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和国际生产专业化。

①国际分工发展的三阶段

a.第一阶段是工业和农业分工阶段,分别形成了工业国和农业国。

b.第二阶段是工业部门内部国际分工发展阶段。

c.第三阶段是企业内部分工的发展阶段。战后以来,以计算机为标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体系进一步发展和深化。

②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关系

世界市场是与国际分工相联系的各国商品流通的场所及其关系的总和。世界市场是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世界市场又是国际分工的载体。

③国际分工的形式

a.垂直型分工。即一些生产力发达的国家专门从事制造业生产,而一些生产力发展较落后的国家则从事农业、矿业原料的提供。

b.水平型分工。即不仅生产力发达国家从事制造业生产,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实现了工业化,发展制造业。

c.混合型分工。即水平型与垂直型兼而有之的分工。

④国际分工对世界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

a.扩大生产规模,进行大批量生产,增加产品总量。

b.加速产品更新换代,增加品种,实行产品系列化。

c.有利于发挥各国生产优势,改进生产技术,提高水平质量和使用效能。

d.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⑤国际分工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

a.加深了发达国家凭借垄断地位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盘剥。

b.造成了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单一化和对外经济的依附。

c.参与国际分工的国家,容易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

d.造成了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的破坏。

(3)战后国际贸易的新特点

①国际贸易发展迅速。不仅国际贸易总额绝对增长,而且其增速也呈增长趋势。

②国际贸易中国别地位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比值持续上升,而发展中国家所占比值急剧下降。

③国际贸易中的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④贸易区域集团化趋势增强。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单凭一国力量发展经济显然不足,各种区域性贸易集团纷纷成立。

(4)国际贸易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作用

①充分利用国外资源,促进经济增长;

②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和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③增加社会主义国家的资本积累;

④进口国内市场需要的物资,调整国内市场,繁荣国内商业与国内市场,更好地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

⑤带动经济发展来推动对外经济关系的开展。

2.国际收支与国际资本流动

(1)国际收支

①定义

a.狭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往来发生的外汇收支的总和。

b.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不仅包括商品、劳务和资本项目的收支,还包括海外军事开支、战争赔款、经济援助和军事援助,以及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往来收支。

②意义

国际收支集中反映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国际、国内经济活动的状况与实力,既是该国对外经济关系的直接反映,也是该国国内经济状况的真实写照,是综合分析一国经济状况和对外金融关系的重要依据与工具。

(2)关税

关税是进口或出口的商品货物和物品通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的海关向本国进口商或出口商课征的一种税收。国家通过调整关税可以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节。

①关税的积极作用:可增加一国的财政收入;可增加一国的财政收入;调节国内市场物价和调剂国内市场供应;作为对外贸易谈判中的手段;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保护民族经济和反对发达国家商品倾销和转嫁危机的主要手段。

②关税的消极作用:增加消费者负担;保护过度会出现保护落后;容易恶化与贸易伙伴之间的友好关系;影响自身的贸易与发展。

(3)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各国政府为适应国际贸易和国际结算的需要,对货币的兑换、国际收支的调节等所作的安排或规定的原则,以及为此而建立的组织形式的总称。

国际货币体系包括:①国际金本位制;②布雷顿森林体系;③牙买加体系。

(3)国际资本流动

①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征

a.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急剧增长,并日益脱离实物经济;

b.国际资本流动结构急速变化,并呈现出证券化、多元化特征;

c.机构投资者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体。

②推动当前国际资本流动迅速发展的原因

a.国际资本市场上存在的资本供给与资本需求是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原因;

b.通过国际资本流动实现资产保值、增殖和实现收益和风险的最佳组合是国际资本流动的金融原因;

c.各国大幅度放松金融管制的强度,逐步开放本国的银行信贷和证券市场,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制度原因。

(4)国际金融市场

国际金融市场是指国际资本按照市场规则融通的场所或运营网络的总称。国际金融市场不仅包括资本的融通,也包括国际外汇市场、国际货币市场、离岸金融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债券市场和国际股票市场等。

3.我国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方略与政策

(1)优化外贸结构,调整对外贸易战略。

(2)积极参加国际经济合作;

(3)发展国际金融市场,加强市场管理。

三、对外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运行与经济安全

1.对外开放条件下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条件

(1)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关系

二者存在着密切相关、互为补充的关系:贸易收支发生失衡需要国际资本产生方向相反的流动予以平衡;资本流出流入量出现差额,也需要在贸易收支上安排方向相反的差额予以弥补。

(2)总供求平衡公式

同时引入进出口贸易和资本流动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公式为:

(国内资本+资本净流入)转化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国内生产总值+净进口(进口-出口) 2.对外开放条件下社会总供求失衡及其原因

开放条件下社会总供求的失衡除了国内总供求失衡的情形以外,主要是由国际收支的失衡引起的。

(1)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含义

反映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经济交易,具有两种不同性质:

①自主性交易。或称事前交易,这类交易纯由经济上的某种目的自动地进行。

②调节性交易。或称事后交易,是为弥补自主性交易的差额进行的交易。

判断一国国际收支是否平衡,主要应看其自主性交易是否平衡。如果一个国家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其自主性交易相等或基本相等,则说明这个国家的国际收支是平衡的;否则,就是国际收支不平衡,或称国际收支失衡。

(2)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①经济增长和由经济增长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化是影响国际收支的一个重要因素;

②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会给一国的国际收支造成极大的影响;

③汇率的变动也会引起国际收支不平衡。

3.对外开放条件下的经济结构及其调整

(1)对外开放条件下的经济结构

保持宏观经济综合平衡的重要条件是经济结构的合理,而经济结构处在动态变化中。

①考察产业结构必须引入进出口因素,最常见的技术方法是根据出口结构指数,即通过对深加工产品出口比重的计算来衡量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和工业化水平。

②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与产业结构相联系的还有引进外资在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从总体来看,大规模外商直接投资使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及产品结构得到有效的调整。

(2)对外开放条件下的经济结构调整

在开放的经济条件下,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依然存在,全球出现了新一轮的生产结构转换和转移,呈现新的国际分工格局。发达国家乃至新兴工业化国家都要淘汰一批劳动相对密集的夕阳产业,发展技术密集的新兴产业。

(3)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

①在三次产业的结构调整中应加速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加快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

②在产业内部调整中应以高科技改造提高传统产业,实行信息化和工业化并举,加大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③在产品结构调整中要压缩、淘汰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质量的产品,增产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优质产品。

④在产业组织结构调整中,一方面建立更多国际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另一方面要支持和发展众多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高科技企业。

4.对外开放条件下的国家经济安全

国家经济安全,就是指一国根本的经济利益免遭侵害的一种经济状态。

(1)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因素

①国家支付危机;

②金融风险;

③产业安全和贸易被控;

④资源被侵害;

⑤信息和技术损失。

(2)我国在对外开放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措施

①在对外开放的同时要强化自主创新,发展民族产业。

②要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和市场调控,避免金融风险和经济风险,确保国家经济利益。

③建立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机制。

④维护国家经济资源和信息技术免遭侵害。

⑤积极与国际社会合作构建国际经济安全体系。

20.2 课后习题详解

一、概念题

1.国际竞争与合作

2.世界贸易组织

3.国家经济安全

二、问答题

1.我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依据与客观依据是什么?

2.结合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分析如何在开放的条件下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3.如何抓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

一、概念题

1.国际竞争与合作

答:国际竞争与合作就是指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世界各国为了加强自己的经济实力及在与他国的经济往来和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的地位,积极参与全球化,国家间进行合作的同时又参与竞争的活动。竞争与合作是国际经济关系的本质特征。全球化在有效地促进国际合作的同时,也加剧了各国间的竞争。各国总是在竞争(甚至对抗)与合作之间权衡,在每一件相关的国际经济事务中衡量本国的利弊得失,选择采取竞争或者合作。国家之间竞争与合作的矛盾始终存在,在竞争中有所合作是为了避免对抗带来的损失,而在合作中的竞争是争夺主导权,实现本国利益的最大化。国际竞争与合作总是同时并存,如何处理其中的关系就成为一个两难的问题。

2.世界贸易组织

答: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简称WTO)是政府间通过谈判组成的以经济自由化为宗旨,协调各成员经济贸易关系得国际贸易组织,在其成员间的贸易量占全球贸易的95%。其前身是关贸总协定,关贸总协定最初签订的由23个国家,后来发展到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虽然是最初缔约国之一,但是在一段时期内我国的席位曾由台湾当局占有。我国政府与1986年提出恢复我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要求,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通过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并完成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所有法律程序,12月11日,我国正式称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WTO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的、更加适用和持久的多边贸易体制,以巩固原来的GA TT为贸易自由化所作的努力和“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的所有成果。

WTO的职能是:(1)制订、执行、管珲和实施国际多边贸易规则;(2)组织多边贸易谈判;(3)解决成员之间的贸易争端;(4)审议各成员的贸易政策;(5)与国际货币堆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及其附属机构进行合作,以增强全球经济决策的一致性。

3.国家经济安全

答:国家经济安全,就是指一国根本的经济利益免遭侵害的一种经济状态。其主要内容包括:(1)一国经济主权独立、基础稳固、运行健康、增长稳定、发展持续;(2)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自主性、抗风险和竞争力;(3)不至于因为局部问题的演变而使整个经济受到冲击和遭受过多损失;(4)能够避免或化解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危机。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危害国家经济安全的主要因素有:(1)国家支付危机;(2)金融风险;(3)产业安全和贸易被控;(4)资源被侵害;(5)信息和技术损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实行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为保证国民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在对外开放中,要十分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二、问答题

1.我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依据与客观依据是什么?

答:(1)对外开放的含义

对外开放是指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广泛地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及其它方面的往来活动,它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

(2)我国对外开放的理论依据

①国际分工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国际分工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内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当一国国内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商品交换就要突

破一国的界限,产生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这一原理指出,世界上劳动生产率不同的国家,通过商品交换,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从而给交换双方在经济上带来利益。即使在各个领域劳动生产率都比较低的国家,通过生产和出口那些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以换取自己具有相对劣势的产品,仍然可以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

②国际价值与国际价格理论

随着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延伸,商品价值表现为国际价值,商品价格就转化为国际价格。国际市场商品价值不是由个别供给国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而是由国际商品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国际价值也就是国际市场价值,它的货币表现就是国际市场价格。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也必须遵循国际价值规律,国际价值与国际价格理论是对外经济关系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3)我国对外开放的客观依据

①对外开放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一方面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必然使国内的经济同国外的经济也彼此发生广泛、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市场经济本质是开放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日益提高,要求打破社会经济制度和国家的界限,把世界市场变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国际市场发展经济,获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和壮大自己。

②对外开放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总结得出的科学结论。开放前由于错误的认识,搞“外围-中心论”,自我封闭,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民生活水平极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使我国进出口总额大幅度上升,历史与现实证明,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

③对外开放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一,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第二,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实现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对接,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第三,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经济素质和经济效益。第四、有利于加快发展和走向现代化进程。

④对外开放是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的需要。全球一体化趋势加快,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日益广泛,要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立于主动地位,我们必须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努力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方面有新的突破,进一步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2.结合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分析如何在开放的条件下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答:(1)亚洲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于1997年7月,由泰国开始,之后进一步影响了邻近亚洲国家的股票、货币市场和它的资产价值。印尼、韩国和泰国是受此金融风暴波及最严重的国家。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和香港也被波及。中国大陆和台湾受影响程度相对较轻,但台湾却面临著“本土型金融风暴”的威胁。日本则仍是处在泡沫经济崩溃后自身的长期经济困境中,受到此金融风暴的影响并不大。

1997年,泰国经济疲弱,许多东南亚国家如泰国、马来西亚和韩国等长期依赖中短期外资贷款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汇率偏高并大多维持与美元或一揽子货币的固定或联系汇率,这给国际投机资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捕猎机会。由美国知名炒家索罗斯主导的量子基金乘势进军泰国,从大量卖空泰铢开始,迫使泰国放弃维持已久的与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而实行自由浮动,从而引发了一场泰国金融市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之后危机很快波及到所有东南亚实行货币自由兑换的国家和地区,香港的港元便成为亚洲最贵的货币。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超出了区域性范围,具有了全球性的意义。1999年,金融危机结束。此危机迫使除了港币之外

的所有东南亚主要货币在短期内急剧贬值,东南亚各国货币体系和股市的崩溃,以及由此引发的大批外资撤逃和国内通货膨胀的巨大压力,给这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给我们的直接启示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资的流入和流出、外汇市场的波动对一国经济特别是金融系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因此,我国在对外开放的同时,必须加强金融市场的管理,抵御金融风险,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2)在开放的条件下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鉴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为保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我国在引进外资方面应该要注意以下方面:

①要合理利用外资,规避金融风险。加强对外汇的管理,注意外资结构的优化。外商直接投资流动性低,不会轻易抽逃资本;间接投资正相反,金融风险也较大。中长期外债较稳定,短期外债稳定性较低。因而应侧重利用直接外资和中长期外债,将金融风险降低到尽可能低的程度;②深化外汇体制改革,逐步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汇率形成机制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③保持充足的外汇储备保证政府平衡外汇市场的干预能力,并形成科学的外汇积累与管理机制;④发展各类国际金融市场,加快国际资本的流动,有序发展国际金融服务贸易和实行有效监管和调控。

同时,通过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也可以看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它既会推进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又会对国家经济安全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对外开放中,我国要十分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其具体措施有:

①在对外开放的同时要强化自主创新,发展民族产业。

②要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和市场调控,要正确运用金融工具调控市场,加强金融监管,维护生产秩序,避免金融风险和经济风险,确保国家经济利益。

③建立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机制。要防止和化解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安全带来的威胁,增强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的迅速反应能力和临界处理能力;构建国家经济安全的防御体系,根据我国的资源占有和需求情况,建立国家经济资源战略储备和保障体系,从而为国家经济安全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④维护国家经济资源和信息技术免遭侵害。应使用国家所掌握的一切力量和手段,保障资源安全。

⑤积极与国际社会合作构建国际经济安全体系。提倡和推行“全球共同安全、同时安全和可持续安全”,拓展国家经济安全的国际空间,构建最广泛的国际经济安全体系;同时,明确中国在经济领域最主要的国家利益,只有在稳定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才能综合解决与实现中国国家经济利益有关的问题。

3.如何抓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加快我国经济的发展?

答:(1)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战略意义

世界贸易组织是政府间通过谈判组成的以经济自由化为宗旨,协调各成员经济贸易关系得国际贸易组织,其前身是关贸总协定,2001年12月11日,我国正式称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

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①有利于我国继续和扩大开放成果,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

②有利于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善。我国加入wTO后,可以享受到在世界贸易组织内的多边的、无条件的、稳定的最惠国待遇和普遍优惠待遇,改善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环境和条件。

③可以享受发展中国家的特殊优惠待遇。在对外经济贸易关系中,如发生摩擦和纠纷,可以通过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机构进行协商或仲裁,依据关贸总协定的原则和规定求得合理

的解决,以维护我方的合法权益。

④可以为我国企业引进国际竞争机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的企业将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有力地迫使企业改进经营管理,采用现代技术,在竞争中不断进取,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⑤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无歧视待遇原则,我国在引进先进技术方面不再受西方技术出口管制的限制。

(2)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对外开放战略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是机遇,也是严峻挑战,我国必须要选择正确的对外开放战略。

①采取切实措施,转变政府职能和管理方式,提高企业竞争能力。深化改革,健全符合国际通行规则和我国国情的对外经济贸易体制。加快修订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抓紧培养熟悉国际贸易规则的专业人才。进一步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规则制定,维护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

②进一步发展出口贸易,继续实施以质取胜、科技兴贸战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高新技术产品比重,增加大宗传统商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扩大服务贸易规模。规范加工贸易管理,提高加工贸易的增值率。大力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开拓新的出口市场。同时,重点进口国内急需的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重要原材料,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系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

③努力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有步骤地推进服务领域对外开放,鼓励外商特别是跨国公司投资高新科技产业、基础设施等领域,以及在我国建立研究开发机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探索采用收购、兼并、风险投资、投资基金和证券投资等形式,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积极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要继续办好经济特区、浦东新区。

④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开展加工贸易,合作开发资源,发展国际工程承包,扩大劳务出口等。建立和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为企业到境外投资兴业创造条件。

总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经济经受了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和考验。2001年以来,我国继续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结构逐渐完善,宏观经济环境良好,对外贸易总量继续扩大。

20.3 考研真题与难题详解

一、概念题

1.进口替代战略(山东大学2002研;武汉大学2006研;西安交大2006研)

2.经济特区(东北财经大学2006研)

3.外向型经济(吉林大学2003研)

二、问答题

1.试述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西南财大2006研)

2.如何理解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在新世纪如何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人大2003研)

3.试述我国对外经济交往的主体性及其目的、原则、策略。(中央民族大学2005研)

参考答案

一、概念题

1.进口替代战略(山东大学2002研;武汉大学2006研;西安交大2006研)

答:进口替代战略是指发展中国家试图通过限制和替代外国工业品的进口,保护和促进本国工业发展,以实现本国工业化的一种经济发展战略。20世纪50-60年代,在发展中国

家出现了进口替代型工业化的高潮。

进口替代型工业化一般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初级进口替代阶段。这时建立和发展一般的最终消费品工业,如收音机、自行车、小型家用电器、食品加工、服装等一般消费品工业,以替代这些消费品的进口。在这一阶段,发展中国家需要从国外进口生产消费品所需的资本品、中间产品等。第二阶段是高级进口替代阶段。随着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进口替代工业从一般最终消费品的生产转向发展资本品和耐用消费品工业,如钢铁工业、石油化工、机器设备等资本品制造业,以及电视、汽车等耐用消费品工业。在实行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过程中,需要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如高关税、进口配额、外汇管制、国产化规定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实行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在战后初期经济发展曾取得一定成效。但20世纪70年代以后,这些国家普遍出现经济发展停滞的现象,暴露出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一些问题。在贸易保护措施下,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被扭曲,进口替代工业缺乏竞争力且效率低下,本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难以发挥,出口产业发展缓慢,外汇短缺,国际收支不平衡,经济日趋内向,经济发展速度减慢,进口替代战略难以持续。世界各国实施进口替代战略成败的经验教训表明:一国在实行进口替代战略的过程中,应重视维护市场竞争机制,发展出口产业,从内向保护型经济向开放竞争型经济转换。

2.经济特区(东北财经大学2006研)

答:经济特区是指国家或地区为吸引外资、引进技术和发展对外贸易而设置的实行优惠政策的特殊区域。依其运作的形式和发展重点的不同,可分为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投资促进区、科学工业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工业区、多功能综合性经济特区等类型。目前世界各国设置的不同类型的经济特区共有500多个。

我国设立经济特区,是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借鉴世界各国建立经济特区的经验,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特殊形式。1980年最初开辟了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经济特区,1988年又设立了海南省特区,90年代以来进一步开发上海浦东新区。

特区的“特”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发展以利用外资为主;所有制结构以“三资”企业为主,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比重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二是生产的产品以外销为主;经济活动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实行市场调节;实行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具有更大的自主权。三是国家给予特区的优惠政策,依照国际惯例,把特区建设成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的桥梁和对外开放事业的排头兵。四是特区在体制创新、产业升级、扩大开放等方面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和对外政策的窗口”,通过其“窗口”的功能,发挥对全国的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经济特区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一是引进了外资,增加了建设资金;二是引进了先进技术设备;三是增强了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扩大了出口贸易;四是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和经济管理干部;五是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六是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探索了经验,为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生产经济体制起到了“试验田”的作用。

3.外向型经济(吉林大学2003研)

答:外向型经济指与国际市场紧密相联系的某国或某地区的经济体系,是“内向型经济”的对称。外向型经济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外向型经济指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贸易、资本、技术、劳动力等方面的经济交流活动。狭义的外向型经济指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出口创汇为主要目标的经济活动。80年代我国大力发展的外向型经济属狭义范围的经济活动,其基本形式是以进口替代与出口替代相结合,并以出口替代为主;其资金利用是以外援为主,产品以外销为主,产业结构是以工业为主。

二、问答题

1.试述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西南财大2006研)

答: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如下:

(1)无歧视原则

这一原则承袭了关贸总协定的非歧视原则,主要针对进出口商品与有关事项。它要求世贸组织成员国相互给予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即要求每一成员国在进出口方面应以相等的方式对待所有其他成员国,而不应采取歧视待遇;同时要求每一成员国对进入本国市场的任何其他成员国的产品应在国内税或其他国内商业规章等方面给予和本国产品同等待遇,而不应歧视。

(2)贸易自由化原则

所谓贸易自由化原则,从本质上来说,就是限制和取消一切妨碍和阻止国际间贸易开展与进行的障碍,包括法律、法规、政策和措施等。而世界贸易自由化从根本上来说,是通过削减关税、弱化关税壁垒以及取消和限制形形色色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来实现的。因此,这一原则又是通过关税减让原则和一般取消数量限制原则等来实现的

(3)透明度原则

这一原则继承了关贸总协定的贸易政策法规在全国统一实施和透明原则,是世贸组织成员在货物和服务贸易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有关成员国政府实施与贸易有关的法律和规章时,必须予以公布,接受其他成员国对其政策法规进行检查、监督和纠正,以保证成员国有关法规真正符合世界贸易组织协议的规定。但世贸组织允许成员国对某些机密不予公开。

(4)市场准入原则

所谓市场准入,是指一国允许外国的货物、劳务与资本参与国内市场的程度。市场准入原则旨在通过增强各国对外贸易体制的透明度,减少和取消关税、数量限制和其他各种强制性限制市场进入的非关税壁垒,以及通过各国对开放本国特定市场所作出的具体承诺,切实改善各缔约国市场准入的条件,使各国在一定的期限内逐步放宽市场开放的领域,加深开放市场的程度,从而达到促进世界贸易的增长,保证各国的商品、资本和服务可以在世界市场上公平自由竞争的目的。

(5)公正、平等处理贸易争端原则

国际贸易争端是伴随着国家间经济交往的开始和发展所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在关贸总协定所规定的争端解决程序和对其的修改、补充基础上形成的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体现了贸易争端处理的公正、平等原则。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实行调解制度,建立上诉机构、从全体一致通过机制到全体一致否决机制的转变、对发展中国家及最不发达国家的特殊规定及世界贸易组织的道义压力。

(6)给予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优惠待遇原则

这项原则是关贸总协定该原则的进一步加强。世界贸易组织除了继续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与经济发展方面实行关税和其他特殊优待之外,还在以下几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一定的优惠待遇:

a.允许发展中国家用较长时间履行义务,或有较长的过渡期;

b.允许发展中国家在履行义务时可有较大的灵活性;

c.规定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援助,以便发展中国家更好地履行义务。

2.如何理解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在新世纪如何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人大2003研)

答:(1)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

①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具有客观的必要性。

首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社会化这一物质基础上的。社会化大生产在国际范围内表现为全

球范围内的国际分工和协作。

其次,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实行对外开放,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总结得出的科学结论。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正确认识了国际经济、政治形势,吸取历史教训,抓住机遇加快对外开放步伐,20年来的对外开放取得了显著成效。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

再次,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第一,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第二,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实现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对接,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第三,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经济素质和经济效益。第四、有利于加快发展和走向现代化进程。20多年来的开放政策,大大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增强了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

最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的需要。要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立于主动地位,我们必须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努力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方面有新的突破,进一步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②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作为长期基本国策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有重要的理论依据。

首先是国际分工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国际分工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内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当一国国内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商品交换就要突破一国的界限,产生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理论这一原理指出,各国通过生产和出口那些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仍然可以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使贸易双方获利。

其次,是国际价值与国际价格理论。随着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延伸,商品价值表现为国际价值,商品价格就转化为国际价格。国际市场商品价值不是由个别供给国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而是由国际商品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国际价值也就是国际市场价值,它的货币表现就是国际市场价格。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也必须遵循国际价值规律,国际价值与国际价格理论是对外经济关系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

③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对我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行对外开放使我国的经济发展从封闭半封闭状态调整到全方位对外开放,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转变。我国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除了因为它反映了世界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规律,体现了商品经济发展与市场经济体制运行的客观要求外,还在于它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在新世纪,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应该积极调整政策,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完善对外开放的制度保障

完善对外开放的制度保障,要借鉴国际经验,也要与我国发展和改革的进程相适应。我国目前的开放程度已经较高,但涉外经济与发达国家相比,在体制的成熟程度方面仍存在着不小差距,需要认真借鉴其他国家积累的符合开放型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有益经验。另一方面,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使扩大开放与我国自己的发展水平相适应,确保开放进程能够促进发展和推进改革,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完善对外开放的制度保障,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推进涉外经济法律法规体系和管理体制的建设,形成稳定、透明、统一和可预见的涉外经济管理体制和法律制度。二是在涉外经济活动中使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我们的发展。三是落实企业自主权和平等地位,加快建立内外统一的市场体系和企业主体。四是健全和完善保障公平贸易的管理制度,建立应对贸易和投资争端的快速反应机制,为我国企业

创造平等参与国际竞争的环境。五是完善监控体系和增强应对能力,提高对国际经贸形势的观察、分析能力,加快反应速度,建立健全外贸运行监控体系和国际收支的预警机制。

②更好地发挥外资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挥外资的带动作用,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吸引外资要与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相结合,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第二,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鼓励和引导外商投资企业形成技术创新能力。第三,鼓励和引导外资向采购、服务、营销和研发等环节延伸,将更多的运营环节转移进来,使我国不仅成为重要的制造基地,同时也成为全球性采购基地、服务基地和研发基地。第四,引导和促进国内企业更好地利用机遇。要创造有利的体制环境,使国内企业能够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对外开放的机遇,增强开拓市场、技术创新和培育自主品牌的能力。

③促进形成若干外资密集、内外结合、带动力强的新经济增长带

形成一批新的开放型经济增长带,是把握外部重大机遇的要求,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更多新技术、新产品的跨国转移,对接受转移一方的科技能力、配套要求和工程技术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我国北部沿海地区以及中部一些省市,科技实力较强,产业基础雄厚,各类人才聚集,市场腹地广阔,具有吸引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良好基础。中西部地区经过几年的大规模投资建设,基础设施条件有了明显改善。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如武汉、西安、成都、重庆等,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好,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密集,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和土地成本相对低廉,市场规模大,经济辐射面广,已经具备了更大规模吸收国外跨国公司投资和我国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形成若干各具特色的开放型经济带的能力。

④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需要有新的战略举措。对外投资要做到真正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强竞争力为目的,讲求实效。应进一步完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海外投资首先要考虑如何回避投资风险。要赋予企业更大的海外投资决策和经营管理自主权,对于非国有企业和改革到位、内部监控机制良好的国有企业的海外投资,要简化审批手续,完善登记制度,放松限制条件;与此同时,也要积极探索如何加强对国有企业海外投资项目的管理与监督,防止海外投资成为国有资产流失的途径。企业自身要不断增强“走出去”的能力。

3.试述我国对外经济交往的主体性及其目的、原则、策略。(中央民族大学2005研)答:(1)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主体性

中国作为主权国家,它的对外经济交往的目的要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来规定。

中国之所以要与外国进行经济交往,就在于我国所缺的他国所有。这是商品交换的一般规律,也是国际经济关系的基础。现代的国际经济交往,除了商品贸易之外,更有资本输出和技术贸易。中国之所缺,主要是现代工业技术。至于消费品,则国内生产大体可以满足需要,而且,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消费品的增长将更快。此外,还有一些自然资源,如石油、铁矿砂等亦需进口。

中国要发展经济,实现工业化,绝不能将完全希望寄托在引进外国先进技术上,只能依靠能够调动本国劳动者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制度上。在此基础上,也应该积极地学习、借鉴外国的先进技术,这种学习主要是通过教育和培训。

中国的对外经济交往,应与学术交流和文化交流结合起来,并以政治上的外交为保证。经济交往在形式上是产品、技术、服务的交换,但在内容上,还涉及科学、思想、价值观等的交流。在这些方面,限制并不多,国家和企业都应认识这些交流的深远意义,组织学者和科学技术人员,加强与国外的交流,由此而了解、研究发达国家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科学和文化基础,并经筛选后体现到教育、培训和社会文化活动中去。

(2)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目的和策略

①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劳动者主体地位的提高并发挥其素质技能,改革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和计划市场体制,创建内生拓展经济结构及法制主导的运行机制,革新企业经营管理,自主积极地与国外展开经济交往。归结起来,也就是将对外经济交往作为解决中国经济矛盾、壮大公有制经济、抑制乃至消除官僚资本、促进小农经济改造、实现工业化的手段之一,同时将对外经济交往作为中国经济结构的必要一环。

②策略是目的的运作体现。对外经济交往的策略,要立足于知己知彼。首先是知己,即对中国的经济结构及其发展具有明确的认知,并清楚我国的优势和劣势;进而是对外国经济制度、体制及结构的具体了解,由此制定国家总体策略和分行业、区域的对外经济交往策略。

从目前情况看,中国对外经济交往的总策略,或称“战略”,就是为促进小农经济改造、实现工业化提供必要的技术条件,因此,要求以引进先进工业技术为主。但技术先进的国家会在出售其技术时设置重重障碍,而且要价很高。尽管这样,中国又不能不购买必要的外国产品,甚至不能不引进外国资本在国内办企业。这是必须做出的让步,但又应在国内做好尽快消化、改造这些技术的准备,并加强研究,从其产品中发现其技术因素,力求在借鉴的过程中掌握并创新技术。对于已经出现的对外国产品的依赖,忽略改进和研究其技术的倾向,必须坚决地制止。

第20章__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第二十章教学安排的说明 授课题目:第20章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课时安排:本章共8课时,理论课6课时,讨论课2课时。4个教案。教学目的和要求:过本章的学习,使同学们理解与掌握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理论依据和客观依据;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形式和战略;开放条件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总量平衡的条件和失衡的可能性;以及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利用外资等基本理论和知识。 教学重点: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 教学难点: 开放条件下社会总供求的平衡条件,失衡原因及经济结构的调整。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政治经济学》教案之二十三 (第12周第1次课2学时总46/64) 一、授课题目 第二十章第一节全球化条件下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和基本方略 二、授课类型理论课: 三、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次课主要介绍全球化条件下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理论依据,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和基本方略。

通过学习,要使学生掌握全球化条件下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和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和基本方略。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于必要性及理论依据、基本形式和基本方略。 难点在于理论依据。 五、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讨论、多媒体: 六、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一)复习旧课 (二)讲解新课 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理论依据和基本方略 1.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以国际市场为纽带,与资本主义国家既联系又竞争,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 (1)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①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社会化基础上的。而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现代化大生产,必然要求国际交往。 ②市场经济本质是开放的经济。社会主义国家利用国际市场发展经济,可以节省社会劳动,获取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和壮大自己。 (2)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

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关系

如何理解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而学术界对何谓经济全球化,大致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剥削的全球化,甚至认为经济全球化突出地表现为世界经济的美国化;二是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等经济技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其中,第一种观点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第二种观点既全面又最接近实际情况,其表现就是当今世界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逐渐融入了全球化的经济浪潮。总之,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 区域集团化指同一区域的一些国家在维护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加强经济合作,通过某种形式(条约、协议)组成贸易组织。它是政府契约性的,有形的经济组织,可以是封闭的,也可以是开放的。 从两个概念的解释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是一种经济特征,而区域集团化则多是以某种形式的经济组织为存在形式的。两者都作为世界和区域经济的表现形式。 经济全球化与地区经济合作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一方面,经济集团都有排他性,对集团外的国家和地区往往实行歧视政策,表明了集团化和全球化之间的矛盾关系。另一方面,每个区域经济集团都在集团内实行贸易投资自由化的一体化政策,从而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同时,集团与集团、集团与国家间又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使每个集团实际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环节、一个中介、一个过渡。 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具有统一性。首先,从出现和加速推进的背景上看(1)二者的根本推动力都是战后蓬勃发展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它导致了生产力飞跃中对跨国界合作、特别是产业升级后对国际分工的新需要,如果说二战前这种分工主要是在不同产业(农业与工业)之间进行、国际交流也没有超出商品与资本的范畴,那么第三次科技革命确立的世界整体走向工业化的新态势则要求国际分工不仅主要在工业(传统的或高精尖的)内部进行,而且扩大到知识、信息、技术、通讯、金融、交通等第三产业,所有这些分工和交流又因科技革命提供的高效传输手段而变得空前规模浩大和快捷。(2)二者都源于各类国家通过改革开放、加强经济实力的需要:西方发达国家既想摆脱经济增长低速、危机不断的困扰,也要扩大各自的经济势力范围,以争夺世界市场;发展中国家要求更快的经济发展速度,以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前苏、东国家则希望在国际合作中制止经济滑坡,促进经济复苏(目前已初见成效)和社会安定。总之,二战后两个平行市场的瓦解,市场经济与国家调节相结合的模式被上述三类国家共同接受,集团化和全球化的经济前提才真正具备。(3)二者都源于国际政治格局变迁的需要。战后初期国际经济组织———货币方面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金融方面的世界银行以及贸易方面的关税贸易总协定的出现既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要求,也有美国霸权的背景。其后,它们长期名不符实,更不要说冷战时期的对立经济集团了。直到冷战结束,苏东瓦解,社会制度与国家竞争的主战场不可避免地自政治、军事领域向经济领域转移,才为二者提供了和平与发展的良好环境。其次, 从二者间的逻辑关系和实际发展历程看,由于当代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差悬殊、并且很难短期转变,全球化必将受到不同类别民族国家间生产条件、利益取向、文化背景等诸多冲突的制约,一步到位绝无可能。因此,首先在地缘相近,社会进步程度差距较小,或具备互补条件的国家间结成集团,以促进共同发展就是自然的,这同样是打破国界、相互开放的产物,比起单个国家的相互封闭状态来,当然更接近全球化。而且集团内部实力增强的同时,

公共关系学作业答案

《公共关系学》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现代公共关系的特征是(ABDE)。 A、公共关系学科规范化 B、公共关系教育专门化 C、公共关系专业普及化 D、公共关系行业国际化 E、公共关系工作职业化 2根据公众发展过程不同阶段的特点,可把公众分为(ACDE )。 A、非公众 B、内部公众 C、知晓公众 D、行动公众 E、潜在公众 3、公共关系三大目标是( ABC )。 A、认知度 B、美誉度 C、和谐度 D、见报率 E、议论度 4、从宏观上看,公共关系对社会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BCD )。 A、通过信息交流和物质、能量交换等渠道产生影响 B、协调社会群体的目标、利益、态度与行动 C、通过组织制度对内部员工产生影响 D、优化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等环境 E、激发公众的购买欲望 5、传播的基本方式是( ABCDE )。 A、个体自身 B、人际传播 C、小团体传播 D、组织传播 E、大众传播 6、现代公共关系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这与当时的社会状况有关 ( BCDE )

A、创新精神:公共关系产生的哲学基础 B、民主政治:公共关系发展的制度安排 C、市场经济:公共关系发展的现实土壤 D、人性文化:公共关系发展的精神源泉 E、传播技术:公共关系发展的技术支持 7、当代中国公共关系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ACD ) A、导入时期 B、设置专业和招生培养时期期 C、成熟稳定发展时期 D、迅速发展时 E、科技成果迅速增长时期 8、根据关系的重要性程度,可把公众分为( AE ) A、首要公众 B、目标公众 C、周期公众 D、稳定公众 E、次要公众 9、政府机关美誉度内容可分解为(BCDE ) A、领导政绩评价 B、服务评价 C、民主建设评价 D、廉政建设评价 E、政绩评价 10、在组织发展的精神源泉方面,组织形象的作用是( CDE ) A、规范与范导功能 B、宣传作用 C、激励功能 D、辐射作用 E、凝聚与整合功能 11、基于调查对象范围变量分类,公共关系调查的基本方法是( ABCDE ) A、普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E、个案调查 12、礼貌用语主要有( ABCDE ) A、问候语 B、请托语 C、致谢语 D、礼赞语 E、告别语 13、公共关系发展的趋势是( ABCDE )。 A公共关系活动范围全球化 B公共关系实施主体职业化 C公共关系传播渠道网络化 D公共关系实务运作整体化 E公共关系文化思想立体化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市场在资本的推动下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扩张,在对全世界人们日常生活影响的广度不断增加,程度度不断加深,经济全球化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的定义是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寻求相应的位置惊醒最佳的资源配置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如何利用好它带来的机遇,同时处理好它带来的挑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谈到要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首先要了解为什么中国需要加入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去。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高度发展,国与国之间联系日益紧密,一些国家的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高度的必然结果,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流。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发展本国经济,吧中国变成一个发达国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建立和谐社会2。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有利于生产要素在全球内优化分配,导致生产力飞速提升和世界市场的不断扩大,有力地推动着人类社会最终形成经济一体化、交往自由化、各民族间相互融合,全球化所带来的这些进步,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想要完善和进一步发展,就需要世界经济全球化来发展自己。 但是,经济全球化利弊共存,中国在积极计入全球化浪潮中需要采取趋利避害方针。作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展,世界经济全球化必然更有利西方发达国家,而发展中国家则处于不利、不平等的地位3。如果说“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那它往往对发达国家更有利,而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更多弊端。因此,中国在参与“全球化”中应该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主义趋利避害,谋求最大的国家利益。 中国在参与到全球化的过程中,应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一、中国的经济全球化必须与深化改革开放相结合。这是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实践发展,是搞好市场经济的支柱和灵魂,如果不这样,那就不要提经济的全球化,不要提国家和民族利益。中国市场经济的全球化一方面必须进行体制上的改革,以适应全球化的要求,在金融、贸易、市场、劳动力等方面都需要改革,否则将被历史潮流所淘汰。另一方面还需要开放,建国后30多年的闭关锁国、不闻外事,我们落后于日本,没有赶上经济的大发展。改革开放,吸引外资,吸纳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是何等重要啊!这是后发效应的重要内容。我们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开放。例如,设在广东顺德的格兰仕公司,正是利用自身的成本优势,通过采取跨国公司合作、走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的道路.建立了全球最大的微波炉生产基地,其生产规模已经是历史悠久的日本松下公司的八倍。4 二、中国的经济全球化必须与社会主义道路相结合。在走什么样的道路问题上,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表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说明中国的经济建设与社会主义道路相结合的坚定信念。“四项 1《经济全球化视域中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梁宝华,张其飞;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第十八卷,第六期 2《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中国与经济全球化》;朱庆玲 4《关于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考》;张金龙;《经济师》,2002年第4期。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爱国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爱国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源远流长。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收到人民的褒奖和敬仰。中华民族由多民族融合而成,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共同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各民族中都涌现出了许多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他们的英雄业绩为历史所铭记。中华民族的爱国注意优良传统内涵极为丰富,要在新的形式下进一步发扬光大。 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集成借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含公家丰富。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它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政治和文化,对爱国主义也提出了挑战。正确认识当今时代的爱国主义,必须联系并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错综复杂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

如何处理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的关系就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依赖连成一个整体,所有国家,地区和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随着国际分工和国际协作的扩大,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已成为当今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 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是: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跨过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 二,爱国主义和基本要求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和国家,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2)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3)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分工格局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分工格局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影响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经济全球化是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内容,就是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参加到国际分工体系中来,以及国家和地区经济中越来越多的方面成为国际分工体系中的某一环节。 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了全球产业结构步入新一轮调整,促进了全球生产力的快速提升,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扩散,使发展中国家在较短时期利用信息产品和网络技术,为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注入了新的动力。而跨国企业在全球的市场化运作,加快了发展中国家实行市场化改革的步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影响国际分工的多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科学技术 伴随着经济一体化的深入,科学技术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从资本积累的角度来看,如果资本不断积累,而技术不发生改变,就会碰到投资报酬递减,资本的回报越来越低。从结构变迁的角度来看,如果没有新技术,就不会有新的、附加价值比较高的产品和产业。因此,科学技术对一国在国际分工中地位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纵向和横向发展,这不仅改变了世界的经济结构,而且也改变了以世界性工农业经

济对立而表现出的垂直国际分工体系和大工业时代局限于发达国家之间工业部门内部的水平分工体系。科学技术进步为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到国际分工的行列中来,它们中间不仅有发达国家,也有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接近、经济结构相类似的国家间进行水平型国际分工,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进行垂直分工,构成了纵横交错的立体混合型国际分工体系。在知识经济的初级阶段,唯有通过这种混合型分工体系,才能在较大程度上发挥各种不同技术素质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实现各国生产力要素配置的合理化、经济化和最优化。 在科技进步促进混合型分工成为国际化分工的主要形式的同时,也推动了国际分工形式的多样化。知识、技术进一步扩大了社会生产的范围,使原来一些非生产领域变成了生产部门或间接生产部门,如企业研究与开发和信息部门实际上已从研究领域独立成为生产部门。研究与开发和信息部门与其他部门形成的分工就带有新的特点。这种分工既不是部门间垂直型分工,也不是部门内水平型分工,因为研究与开发和信息处理,虽然服务于生产的各个环节,但又不能归入任何一个传统概念上的具体的生产环节,其本身已超出了传统的纯粹生产分工的框架,所以是一种具有新的内涵的分工形式。如一些跨国公司将研究与开发和信息部门留在国内,而将整个生产和销售部门转移到国外,就具有新的分工形式的特点。

公共关系与经济全球化

姓名:陈刚 班级:艺术设计系公共三班学号:35

经济全球化与公共观念创新 21世纪是充满变化的时代,正如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所说,“这个世界惟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在所有变化中,呈现为世界性、主导性的趋向应首推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如同不可阻挡的大潮扑面而来,所有企业都被裹挟其中交受到深刻影响。相应地,企业所处的公众环境也在经济全球化的冲击下急剧变化,这一变化给公共关系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置身其中,企业惟有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清晰识辨公共关系的新格局,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公关战略目标和方向,才能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新世纪经济发展的主导性潮流——经济全球化 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正在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性潮流。所谓经济全球化(Globalization),是指经济活动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紧密的过程;是一种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动,规模及形式不断增加,各种次源通过国际分工合作得以在全球范围内高效率配置,从而使各国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整个世界经济空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趋势。回顾历史,早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中叶前就曾经出现过贸易与投资高度自由化的世界市场,但是这一进程被资本主经济大萧条和二次世界大战打断了。 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概念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近10年来,在信息技术的直接推动下,经济全球化潮流来势凶猛,其影响也更为深远。具体表现为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以及信息的全球化流运。 首先,随着国际贸易壁垒的不断削减,国际商品贸易高速增长。1998年,全世界的商品出口总额为54184亿美元,比1950年增加了100多倍。此外,在1950年还可忽略不计的国际服务贸易异军突起,到1998年已增至13263亿美元。就增长速度而言,1980年~1998年,国际贸易平均年增长率达到5.6%,服务贸易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3%,均高于周期世界经济增长水平。 其次,国际投资日趋活跃,众多大型或超大型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厂,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其海外直接投资累计额已达35000亿美元。间接投资的数额更大,1996年底世界股票市场的资本总额达20.2万亿美元。全球资本市场交易的资本存量由1980年的5亿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35万亿美元。这些跨国公司持续的、无止息的扩张冲动和国际渗透,正在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 再次,金融国际化加速发展,国际金融市场交易量突飞猛进,各主要国际金融市场已经形成时间上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连动的交易网络,由此使得国际资本流动达到了空前规模。每天经过纽约、伦敦和东京金融市场的货币交易量,已由10前的1900亿美元增加到现在的上万亿美元。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摘要 经济全球化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是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一面鲜明的旗帜;作为一种实践运动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现实位置,使我们进一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基础和出发点,使我们制定发展战略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和可靠依据。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第-II-页 目录 摘要................................................................................................................................................I 绪论.. (1) 一、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辩证思考 (1)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 (1) (二)全球化进程的辩证思考 (2) (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辩证思考 (4)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现实定位 (4)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理论,顺应了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要求和愿望。 (4)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实践运动,是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5) 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开放 (5) (一)以贸易自由化为基础积极推进金融自由化 (5) (二)在非均衡博弈中实现对外开放利益的最大化。 (6) 四、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思考 (6) (一)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带来有力的机遇: (7) (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面临着挑战: (7) (三)我们应抓住机遇,制定对策,主动应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21世纪更加健康的发展: (7) 结论 (7) 参考文献 (9) -II-

2010高考一轮复习经济第十一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教案

201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教案:经济生活第11课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一、考点疏理 (一)面对经济全球化 1、经济全球化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样的,期中最主要的是生产、贸易和资本的全球化。 ①生产全球化 随着科学技术和国际分工与协作的发展,各国的生产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如飞机、汽车、计算机等产品,往往是多个国家共同协作完成的。这有利于各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节约社会劳动,提高经济效益。 ②贸易全球化 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国家之间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各国总要用自己的优势产品去交换自己的劣势产品。这样能使两国的贸易活动实现优势互补。 ③资本全球化 资本总是以获取最大利润为目标的,随着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不断加快。哪里有利润就到哪里去,哪里利润高就流向哪里,资本的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3)跨国公司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跨国公司是指在本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跨国公司利用世界各国的优势,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经营,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的流动。 【注意】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结果 (1)生产社会化和国际分工要求打破地域和国界的限制 生产力的发展,科技进步,使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这种社会化的生产对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的要求就是,要打破地域和国界的限制,到国外寻找市场和货源。 (2)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 市场经济具有平等性、开放性、竞争性等特点,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商品、资本、劳务等市场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推动市场在全球优化资源配置 (3)资本为了追逐利润,在全球到处奔走 哪里有利润资本就到那里去,哪里利润高资本就到哪里去。资本的流动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形成。 (4)科技革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区域经济 合作的思考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是不容忽视的现实,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经济现象。为了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区域经济合作应着眼于市场多元化战略,实现区域经济合作的总体协调。 一、经济全球化下的区域经济合作 经济全球化是国家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市场化、信息化和自由化的条件下,生产国际化、贸易化和金融自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由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其表现形式呈现出多样性,使区域经济合作与经济全球化既有互相统一的一面,也有互相对立的一面,两者是对立统一的。无论经济全球化,还是区域经济合作,经济大国和强国其间的纵横的作用,无论是建设性的还是阻滞性的,对区域经济的合作都是举足轻重。这客观上促进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资源和市场等日趋全球化,使各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得不采取市场化取向的调整。 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区别 全球化的本质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经济是一种

资源配置方式,它并不是由某种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它不具有任何社会制度的性质。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也是全球化进程的最基本动因。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各国经济均被卷入世界市场,经济活动的诸环节在世界范围内运作,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密不可分,呈现出某种整体化、一体化的趋势。市场化有其相对独立的运行轨迹,在世界经济范围内,则表现为市场化在一国内、区域内、世界范围内的逐级演进,最终将促成一体化的全球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形成一个整体的自然发展过程。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区别有三个方面:一是本质不同。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国际生产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流动与合理配置;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范围内有关各方在经济政策等方面的互利互惠合作。二是实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范围不同。经济全球化是在全球范围内。经济全球化的目标是在国际生产力的发展下,促进世界各国在总体上实现资源市场化的配置;区域经济合作是有关双方为追求区域经济内部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三、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所呈现的前所未有的发展,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但在理论层面,关于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却一直是学术界所争论的热点问题。区域经济合作的产生,应当将它看作是国家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关系模拟试题及答案

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关系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经济全球化是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客观趋势 B.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趋势 C.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资本输出的客观趋势 2.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是 A.世界贸易组织 B.世界货币基金组织 C.跨国公司 D.主权国家 3. 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范围和规模大大扩展,经济全球化的物质条件是 A.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 B.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 C.各国相互依存的加深 D.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二、不定项选择题 1.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其不同于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重要标志是 A.世界经济的信息化 B.世界经济的市场化 C.世界经济的自由化 D.国际分工进入一个新阶段 2.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其明显表现有 A.跨国公司越来越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B.国际贸易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C.国际金融交易总额大大超过国际贸易总额 D.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投资格局多元化 3.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国际化的区别是 A.全球化是与信息经济相适应的 B.全球化是以垂直型国际分工为基础的 C.全球化是以水平型国际分工为基础的 D.全球化时期对外经济交流的联合方式是全方位的 4.我们需要的世界各国的经济全球化应该是

A.世界各国平等的经济全球化 B.世界各国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C.世界各国共存的经济全球化 D.世界各国公平的经济全球化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跨国公司迅速发展是由于 A.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B.国内外市场竞争的需要 C.资本输出的需要D争夺国际垄断地位的需要 三、辨析题 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根本原因是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 四、分析题 1.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所学知识分析关于跨国公司的一组材料: 材料1 据联合国贸易会议公布的数字,全球跨国公司目前有6.3万家,年销售额超过14亿美元,近乎是全球出口的两倍。它们控制了近一半的全球产出、60%的世界贸易、70%的技术转让和90%的国际直接投资。去年,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达到1.1万亿美元,而其中2/3又被用于跨国购并。 贸易的全球化体现在贸易额在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与日俱增。80年代以来,全球贸易额的增长速度超过了世界经济增长速度。1980年全球贸易额约占世界总产值的1/6,预计2020年将占一半左右。2000年,全球商品贸易总额已达6.2万亿美元,服务贸易达到1.4亿美元。 材料2 据外电报道,在最近10年中,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成功地按照其利益在世界范围内推行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即所谓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这种变化彻底改变了拉丁美洲地区企业的产权结构。同时,它还明显地扩大了拉美国家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差距。 材料3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利用其经济实力和在国际经济组织中的控制地位,千方百计地要使国际经济规则的制订为其利益服务,有的国家甚至试图以此建立新的经济霸权,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应积极参与国际经济规则的制订。在建立国际经济秩序和制订国际经济规则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应团结一致,求同存异,努力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分享更多成果,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创造条件。

公共关系学课程试卷及答案3

公共关系学课程试卷(第三套) 一、单项选择题 1.马斯洛认为,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人存在多种需要,其中有一种占()地位的需要决定着人们的行为。 A.优势B.主要C.特别D.旺盛 2.公共关系的服务观念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奉献精神,使自己的存在和行为给对方带来满意和方便,用()去赢得好感和信誉。 A.服务B.联系C.交流D.活动 3.“两级传播论”认为:信息的传递是按照()的模式进行的。 A.“意见领袖——媒介——受众”B.“媒介——意见领袖——受众” C.“意见领袖———受众——媒介” D.“受众——媒介——意见领袖” 4.()研究了卓越公共关系和传播管理理论的全球化问题,提出了一种“普遍原则,特殊运用”的公共关系全球化理论。 A.格鲁尼格B.伯尼斯C.艾维·李D.卡特利普和森特5.()是组织形象的客观基础。 A.组织形象B.产品质量C.产品形象D.个人形象 6.公共关系在企业中的应用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内求团结,二是()。11 A.外讲贡献B.外求发展C.外拓市场D.外求形象 7.公共关系的组织机构是专门执行公关任务、实现公关功能的行为(),是公共关系工作的专业职能机构。 A.客体B.手段C.主体D.过程 8.公共关系意识的核心是( )。 A.服务公众的意识B.塑造形象的意识 C.真诚互惠的意识D.沟通交流的意识 9.往往被置于最显著的位置,甚至被称之为对外传播的首要公众的关系是( )。 A.媒介关系B.顾客关系C.政府关系D.国际关系 10.划分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公众,是制定公共关系临时对策、周期性政策和稳定策略的依据。 A.顺意B.稳定C.逆意D.边缘 11.在知觉过程中,由于某些客观事物在相互对比中有的呈现出较明显的相对特点,致使我们去知觉它。这便是()。 A.知觉的偏见B.知觉的主动选择性 C.知觉的被动选择性D.知觉的主观性 12.态度是人们在认识和行为上相对固定的倾向,包括人对事物和社会认知的倾向、()和意图的倾向。 A.热爱的倾向B.情感的倾向C.支持的倾向D.偏离的倾向 13.知名度指一个组织被公众知晓、了解的程度,是评价组织名气大小的客观尺度,侧重于

(完整版)20第二十章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第二十章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对外经济关系 第一节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 一、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 对外经济关系是指一个国家同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总称。 1.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1)社会主义制度是建立在生产社会化基础上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不仅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之间建立起日益紧密的联系,而且必然使国内的经济同国外的经济也彼此发生广泛、密切的联系。 (2)市场经济本质是开放的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日益提高,要求打破社会经济制度和国家的界限,把世界市场变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 2.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对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总结得出的科学结论。 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 3.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1)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 (2)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实现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对接,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3)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经济素质和经济效益。 4.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的需要。 要在新的世界格局中立于主动地位,我们必须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抓住机遇,趋利避害,努力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方面有新的突破;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进一步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理论依据 1.国际分工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1)国际分工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劳动分工,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国内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发展的结果。国内分工向国际分工的延伸,会促进参与国的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的繁荣。 (2)世界上劳动生产率不同的国家,通过商品交换,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从而给交换双方在经济上带来利益。即使在各个领域劳动生产率都比较低的国家,通过生产和出口那些自己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以换取自己具有相对劣势的产品,仍然可以实现社会劳动的节约。 2.国际价值与国际价格理论 随着国内市场向国际市场延伸,商品价值表现为国际价值,商品价格就转化为国际价格。国际市场商品价值不是由个别供给国生产该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而是由国际商品生产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具体表现为,商品的价值由商品所有供给国在现有国际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用国际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制造该种商品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决定。

第10章 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习题及答案)

第10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 一、不定项选择题 1.经济全球化的微观主体是: A.跨国公司 B.国际卡特尔 C.辛迪加 D.国际垄断同盟 2.资本输出迅速发展的根本动因是: A.扩大市场 B.扩大垄断原料来源 C.追求高额垄断利润的需要 D.援助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资本输出的主体是: A.国家垄断资本 B.私人垄断资本 C.跨国公司 D.国际卡特尔 4.早期跨国公司的所有制形式主要表现为: A. 控股式合资企业 B.单一的全资公司 C.混合所有制公司 D.非股权安排的合作经营 5.经济全球化的内在动力是: A.跨国公司的发展 B.国际垄断资本的发展 C.新科技革命 D.资本全球化的发展 6.经济全球化的内容主要有: A.生产国际化 B.资本国际化 C.贸易国际化 D.市场国际化 7.跨国公司的新特点: A.跨国兼并规模巨大 B.强强联合 C.强弱联合 D.兼并的行业非常广泛 8.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 A.生产国际化 B.资本国际化 C.贸易国际化 D.技术国际化 9.国际经济协调的方式主要有: A.通过国际经济组织进行协调 B.通过政府首脑定期会晤各国的经济政策 C.通过组织经济一体化集团来协调 D.通过联合国的调节 10.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式主要有: A.跨国集团 B.自由贸易区 C.关税同盟 D.经济联盟 11.发达国家的经济摩擦主要表现在: A.国际贸易领域的摩擦 B.国际金融领域的摩擦 C.国际生产领域的摩擦 D.国际投资领域的摩擦 12.发展中国家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 A.生产力水平低下 B.产业结构水平低下 C.经济依赖性严重 D.政治上的非独立性 13.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的依赖主要表现在: A.资源的依赖 B.资本的依赖 C.市场的依赖 D.技术的依赖 14.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掠夺和控制的领域主要有: A.贸易领域 B.国际金融领域 C.经济援助领域 D.国际合作领域 15.在贸易领域中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不平等主要表现在:

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与发展趋势

经济全球化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与发展趋势 朱盼盼光信1202 20120922138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问题已逐渐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过去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并存---对抗”格局已经悄然转变成“共处---竞争”局面。面对客观的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得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关系上赋予了新的形势和内容。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不仅对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和完善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对未来世界的发展格局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历史上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的自身利益,总是力图瓦解、铲除社会主义为目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必然替代物,最后以社会主义的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实现政治统治和经济基础上的双重革命,以上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对立的目的所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所体现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对立,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分离乃至对抗的主要因素。早在冷战时期,两者就形成了两大关系、两个阵营、两大军事经济集团对峙的“并存—对抗”的世界格局。这种世界格局直接导致了越南战争、朝鲜战争的爆发,给世界的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带来了不稳定因素。 冷战结束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依仗自己在全球经济、科技上的优势,在同社会主义国家发展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颠覆、演变社会主义国家,上个世纪90年代发生的“苏东剧变”使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倒退到资本主义社会,就是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典型事件。在全球化条件下,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信息技术全球化,在全球范围内宣传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攻击和歪曲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政体和政党制度,鼓吹和传播经济私有化、政治多党制、人权伪道化、民主政治化。尤其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国际互联网等手段向社会主义国家输出其政治制度、价值观念乃至腐朽的文化方式和生活方式。不管资本主义国家对抗手段和形式如何变化,其根本目的是要把社会主义纳入到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之中,成为资本主义大国的附庸,重新实现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格局。 二、经济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现实状态 在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斗争不能根本消除,这种对立和转化更为复杂、多样。但是,国际经济的普遍联系使各国在经济发展、技术合作、资源开发利用等各个方面的相互依存和依赖性日益加强,在经济利益上产生了更多的共同点、互补点。大国之间军事、政治的对立已不是获取和维护经济利益的有效手段,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而形成“共处—竞争”格局。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现实状态具有以下几种特点。 (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具有互补性特征。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尽管在基本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有着本质区别,但从维护各自社会制度的存在,保证其处于良好运作状态,这一层面上看,两者都相互吸收着对方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积极因素,以便在经济竞争中显示各自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在这意义上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是可以相通的,具有互补性的特社会生产力具有历史继承性社会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扬弃”,它既是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又是对资本主义的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

浅析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中小企业的应对策略 钟滔 (吉首大学商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摘要: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不可逆转的潮流,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发挥比较优势,培养自主创新精神,规避风险,应对挑战,是中国中小企业的必然选择。那就要求中小企业要从实际出发,控制生产成本,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关键词:控制成本;自主创新 According to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 the Chines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strategy Zhong Tao (Business School of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Abstract: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s become a global economic irreversible trend, active integrate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process, play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cultivate autonomous innovation spirit, avoid risk, meet the challenges, it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Chines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at requires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want to from set out actually, control the production cost, enhance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speed up the pace of economic structure optimization, the enhancement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bility. Key words:controlling cost; self-dependent innovation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证明了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社会交往与人的发展(一)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社会交往与人的发展(一) 内容提要]人的发展与社会交往有密切的关系,交往的方式和水平体现了人的发展的程度。而社会交往是一个历史范畴,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了社会交往具有不同的特点和水平。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交往具有不同的特点,也对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为了人类的共同发展,消除群体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个人发展的畸形状况,人们必须采取措施,提高社会交往的水平。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社会交往人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自然存在物,又是社会存在物,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人性论的过程中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除了生命本质外,还有社会本质。人的发展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发展,具体而言,包括人的各种潜能获得不断展现,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不断完善,人的劳动能力得到不断发挥,人的社会关系不断趋向和谐完美,人的个性不断彰显等。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具有辩证统一性,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因为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而呈现不同的阶段。当前,人类已步入经济全球化时代,新的时代使社会生产、社会交往等都具有不同特点,也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一 人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关系,人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存和发展着,“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而一切社会关系不外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人在交往中所形成的所有关系的概括。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交往”(Verkehr)有较全面的概括。就一般意义而言,交往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或人群共同体之间互相沟通、相互作用、彼此了解的最基本的方式和过程,是人们之间实现了的社会互动。 马克思把交往与生产紧密地联系起来。在揭示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和社会交往的关系时,马克思指出:“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这种生产第一次是随着人口的增长而开始的。而生产本身又是以个人彼此之间的交往为前提的。这种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产决定的。”。因此,一个人若能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多种领域和世界范围的交往,就会同无数其他个人甚至同整个世界进行普遍的交往,使个人摆脱地域的和民族的狭隘性,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丰富而全面的社会关系,实现自身的发展。 交往的方式和水平体现了人的发展的程度。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交往手段和方式的变革必然推动人的发展进程。人们的交往形式同人们的生产、生活状态和他们的存在与发展状况相适应。当社会历史条件发生改变,原有的交往形式必然或迟或早地得以改变,从而形成了有一定特征的交往形式的序列,“起初是自主活动的条件,后来却变成了它的桎梏,它们在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交往形式的联系就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由于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所以它们的历史同时也是发展着的、由每一个新的一代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马克思认为,由于生产和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决定了人的发展的过程性、上升性。人类的交往发展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人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交往。“虽然个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较明显的人的关系,但他们只是作为某种社会]规定性的个人而互相交往,如封建主和臣仆、地主和农奴等等,或作为种姓成员等等,或属于某个等级等等。”这种交往“表现为人的限制即个人受他人限制的规定性”。第二个阶段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交往。商品经济的发展使社会交往充满了物化、异化情形,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商品货币关系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