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法专题训练

配方法专题训练

初三数学专题训练

1 《配方法》专题

班级 姓名

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

例:用配方法解方程: x 2+2x -3=0

解:移项得: x 2+2x =3

两边同时加1得: x 2+2x +1=3+1

配方得: 2)1(+x =4

解得: x +1=2±

∴ x +1=2或x +1=2-

∴ 11=x ,32-=x

1、若2228170x x y y ++-+=,求,x y 的值。

2、求241x x -+的最小值。

用配方法解方程

0662=--y y 0542=--x x 9642=-x x

y 2+22y-4=0; x 2+8x -2=0 x 2-5x -6=0.

34322x x =- 021232=-+x x 037322=-+x x

x x 4232=- 01322=-+x x 07232=-+x x

议论文写作辅导讲座——举例论证方法训练

议论文写作辅导讲座——举例论证方法训练 【概念诠释】 举例论证是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的一种论证方法。例证可以分为事例和语例两类。事例:以当前的或者历史的事件或人物作例证。语例:用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等的话作例证。 【方法引领】 一、举例要简练概括。举例记事虽然也要用到记叙的表达方式,但和记叙文的写法不同,不需要对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以及人物之间的对话、神态、动作,故事发生的场景等做细致生动的描绘。议论文只是借事说理,所叙事例只要能证明观点即可,文章的重点是作者所论证的观点而不是用来说理的事例。如果不考虑论点的需要,信笔写去,甚至进行大段的记叙,那事例不但起不到应有的论证作用,还会使议论文变成“两头议、中间叙”的不伦不类的文章。二、举例要紧扣论点。举例论证时,所举事例必须与所论证的观点紧密相扣,这才能起到论证的作用。要做到这样,首先在选择事例时,就要看事例本身是否蕴含着所要论证的观点。同时,由于事例本身往往具有多义性,因此,在叙述事例时,还要有意识地突出事例中与论点相扣的一面,不能泛泛地说事,即围绕论点定向复述事例。

三、举例要析理透辟。举例是为了说理,举例过程中或概述事例之后要对事例作适当的分析,将其中蕴含的道理围绕观点说清说透,这对于增强论证的力量也是很有必要的。切忌不加分析地信手拈来,随意罗列事例,这样必然会造成事理脱节,举例失当。 【片断赏析】 1、人皆愿己成才,于是,就有人羡慕那些一鸣惊人之才。其实,一鸣之前必有百鸣、千鸣、万鸣,只是未使人惊而已。(观点)达芬奇画《蒙娜丽莎》之前,作画何止万千,据说他画蛋就画了好几十天。莫泊桑的成名小说《羊脂球》发表前曾被退稿四十九次,稿纸堆起来有书桌般高。(事例)(《“一鸣”与“万鸣”》) 点评: 在这一段议论中,作者为了论证在惊人的一鸣之前,必有未能惊人的许多鸣,举了达芬奇画蛋与莫泊桑遭退稿的例子。在叙述事例时,作者特别点明达芬奇画了《蒙娜丽莎》,莫泊桑发表了《羊脂球》,以照应论点中“惊人的一鸣”,再以作画“万千”、画蛋“好几十天”、退稿“四十九次”等具体的数字照应未能惊人的“百鸣、千鸣、万鸣”,事例与论点紧紧相扣,十分有力地论证了作者的观点——有了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 然而,这里举到的两个事例也都可以从别的角度去论证别的

铅球技术训练的手段和方法

铅球技术训练的手段和方法 原地推铅球是十多年来体育院校招生考试检测学生力量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铅球的重量大,是身体不平衡用力的一种投掷方法加之动作技术比较复杂,所以学生成绩不易提高,这个是困扰考生和基层教练员的一个难题,通过十多年的摸索和总结。现就我在铅球技术训练和学生在技术练习当中所采用一些方法介绍给大家仅供参考。 一、预备姿势(以投掷右手为例) 背对投掷方向,躯干和肩带向右转,上体前倾,体重在右腿上,左臂和左肩前伸并稍向内扣。 要求:1:持球后一定要调整身体及神经系统的兴奋度。具体的方法是;大喊一声。吸气后憋气到整个动作完成铅球出手时吼出这口气。 2:侧对投掷方向两脚左右开立约与肩同宽或稍宽,左脚向后移半脚掌。这样的站立便于骻关节的转动 3:左臂的放在右膝前。这样的位置便于躯干向右扭转 4:背部应平行地面或稍高;两眼向前下方二至三米处看。 二、最后用力 右腿积极蹬伸,推动右髋向投掷方向转动。上体在转动中逐渐抬起,同时躯干的肌群积积收缩,用以加快铅球运行的速度。同时左臂向胸前向左上方摆动至体侧并制动使身体转至左侧对投掷方向。同时两腿充分蹬伸,抬头,右臂快速而有力地将球推出。 要求:1、发力时给学生强调“提踵”

2、蹬伸转髋的过程中强调“抬上体” 3、左臂的摆动路线及制动的位置 4、出手时强调两腿“蹬伸”、膝关节充分“伸直”、“抬头”、“探右肩”、手腕的“内旋”及快速有力的拨球。同时将准备投掷前吸的一口气尽力吼出。 5、铅球出手后,两腿弯曲或交换,降低身体重心,维持身体平衡,防止出圈犯规。 三、辅助练习 1 原地正面徒手推球练习 2 原地正面推垒球练习要求:以上练习要求正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站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右膝微曲,上体稍后仰,体重大部分在右腿上。右手持球在肩上,左臂自然上举(稍向内),右腿快速蹬伸,结合躯干与臂的力量将球向前斜上方推出,最后降低重心或交换两腿,维持身体平衡。 3、双手扶肋木做顶髋练习 4、左手扶肋木右手扶右髋做顶髋练习。 5、右手扶肋木左臂摆动做顶髋练习。要求:以上练习主要让学生体会超越器械动作的肌肉用力顺序。肩轴与髋轴形成一个夹角。 6、左手经头后捏紧右耳垂,右手扶右髋做原地推铅球的徒手练习。 7、右手扶右髋做徒手原地推铅球练习。 8、用宽0.05米长7米至9 米的皮条一端固定,练习者面向皮条

五年级语文说明方法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说明方法专项练习题 举例子是把抽象的事物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分类别是将纷繁复杂的事物有条理地清晰地介绍给读者;列数字是从数量的角度说明事物的特征;打比方是用比喻的方式,具体生动地介绍事物的特点;作比较是将事物的相同、相反或相似的特点加以比较,突出被说明事物的主要特点…… 一、下面各句属于哪种说明方法,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A.下定义 B.作比较 C.列数字 D.打比方 1.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2.大礼堂的主席台有小会场那么大,可以容纳三百多人。() 3.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4.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5.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达150米。() 二、判断下列语句的说明方法,写在括号里。 1、有智慧的机器人,据统计,日本有15000具,美国有3200具,西德有1000具。() 2、螃蟹在挖洞时,把四对小足当作“挖土机”,把“蟹钳”当作“挖土机”。() 3、假如大气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4、虎鲸胃口大得令人惊骇,有人发现一头虎鲸竟能一次吞下60头海狗崽子。() 5、蓝鲸是动物世界的大力士。一头蓝鲸前进所产生的功率相当于一个中型火车头的拉力。() 6、“电脑病毒”就是悄悄地把自己复制到其他有用的程序上去,抹掉电脑中原来有用的程序并占据存储信息的空间。() 7、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等。() 8、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9、我身高有二三十米,胸围三到五米,使用液体发动机时体重一百多吨,使用固体发动机时体重二三十吨。() 11、鲸的种类很多,总是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12、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13、鲸的鼻孔长在脑袋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14、高科技带来的气态污染也直接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如制冷行业、塑料工业的重要原料——氟氯烃,对臭氧层已造成严重破坏。() 15、鳕鱼一次产卵竟达千万粒,真正能变成幼鱼的卵可能还不到1%。() 16、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 17、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难以对付。() 18、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 19、余震好比人说话的回声,虽然能量不及前面的大地震,但威力叠加起来,经过多次打击的建筑物可能就承受不住了。() 20、冰雹,俗称雹子,在春末和夏季最为常见,它小如绿豆、黄豆,大似栗子、鸡蛋,特大的冰雹比柚子还大。() 三、读短文,回答问题。 今天你“低碳”了吗 ①盘点2009年的关键词,“低碳”无疑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之一。“低碳经济”、“碳交易”、“碳汇”等概念正日益进入公众的生活。

五年级的语文说明方法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

五年级语文说明方法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举例子是把抽象的事物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分类别是将纷繁复杂的事物有条理地清晰地 介绍给读者;列数字是从数量的角度说明事物的特征;打比方是用比喻的方式.具体生动地介绍事物的特点;作比较是将事物的相同、相反或相似的特点加以比较 .突出被说明事物的主要特点 一、下面各句属于哪种说明方法.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 A. 下定义 B.作比较 C.列数字 D.打比方 1.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2.大礼堂的主席台有小会场那么大.可以容纳三百多人 .() 3.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 .就像虹 .() 4.桥长 265 米.由 11 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 .每个石拱长度不一 .自 16 米到 21.6 米 .() 5.近几年来 .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 .其中最大的一孔 .长达 150 米 .() 二、判断下列语句的说明方法 .写在括号里 . 1、有智慧的机器人 .据统计 .日本有 15000 具.美国有 3200 具.西德有 1000 具.() 2、螃蟹在挖洞时 .把四对小足当作“挖土机”.把“蟹钳”当作“挖土机”.() 3、假如大气没有灰尘 .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4、虎鲸胃口大得令人惊骇.有人发现一头虎鲸竟能一次吞下60 头海狗崽子 .() 5、蓝鲸是动物世界的大力士.一头蓝鲸前进所产生的功率相当于一个中型火车头的拉力. () 6、“电脑病毒”就是悄悄地把自己复制到其他有用的程序上去.抹掉电脑中原来有用的程序 并占据存储信息的空间.() 7、图书馆的藏书 .按国别分 .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等.() 8、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 9、我身高有二三十米 .胸围三到五米 .使用液体发动机时体重一百多吨.使用固体发动机时体重二三十吨 .() 11、鲸的种类很多 .总是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12、不同种类的鲸 .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又细又高;齿鲸的水柱是倾斜的 .又粗又矮 .() 13、鲸的鼻孔长在脑袋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 .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 14、高科技带来的气态污染也直接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如制冷行业、塑料工业的重要原料——氟氯烃 .对臭氧层已造成严重破坏.() 15、鳕鱼一次产卵竟达千万粒.真正能变成幼鱼的卵可能还不到1%. () 16、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 .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 .() 17、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难以对付 .() 18、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 19、余震好比人说话的回声.虽然能量不及前面的大地震.但威力叠加起来 .经过多次打击的建筑物可能就承受不住了.() 20、冰雹 .俗称雹子 .在春末和夏季最为常见 .它小如绿豆、黄豆 .大似栗子、鸡蛋 .特大的冰雹比

议论文论证方法训练(上课用)

议论文论证方法训练之对比论证 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正反对比式的结构,既可以体现在段内句与句之间,也可以体现在段与段之间。简单地说,就是“正面说了反面说”或“反面说了正面说”,它对于议论的深入,论点的突出,说服力的增强,都是有莫大的裨益的。 例: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思考:上面文段论述的论点是什么?论证特点是什么?有什么效果? 明确: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性。运用了对比论证,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产生强烈的论证效果。 二、正反对比论证的效果 1、突显特征,显露本质。 2、正确的论点更加稳固。 3、精炼文笔的绝妙手法。 4、事理鲜明,印象深刻。 三、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 1、要紧扣论题——正反对照应有明确的目的,不能漫无边际。 2、要明确“对比点”:(1)材料须具有鲜明的对比性;(2)对比的双方要属于同一范畴;(3) 进口论点表现出相反或相对的性质,即有明确的“对比点”。 3、要重视分析:(1)分析对比产生的根源,即“挖根源”。(2)阐述观点的正确性,即“深阐释”。 四、使用正反对比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围绕中心论点选择比较材料,确定对比点。所选对象必须是两种性质截然相反或有差异的事物,论证时要紧扣文章的中心。 2、正反论证应有主有次。若文章从正面立论,主体部分则以正面论述为主,以反面论述为辅; 若文章从反面立论,则以反面论述为主,以正面论述为辅。 3、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根据文章中心的需要确定是否运用对比论证。进行对比要阐述的道理是 什么,一定要心中有数。 4、寻求适当的对比材料。用作对比的事物必须有明确、统一的对比点。如果两种事物间缺乏一 定的可比性,就缺少了对比的依据,也就达不到有效论证的目的。 5、要有相同的对比量。如果论述时从正面讲了两个方面,那么用来对照的部分一般也应该从反 面讲两个方面。这样不仅对比相应均衡,而且能使文章眉目更为清楚。 6、对比之后要进行适当的分析议论,把蕴含其中的事理简明扼要地揭示出来。比是基础,议是 升华。因此,对比后要旗帜鲜明地作出评价或得出结论,不能含糊其辞、摸棱两可。 【格式一】 【举例】 【提出观点】:勤能补拙 【正面举例】:就拿我国明代的张溥来说,他小时候很“笨”,别人读一会儿就能背下来的东西, 他往往要读几十遍才能背下来。但是,他并没有灰心,每拿到一篇文章,先认真抄一遍,校正好, 再大声朗读一遍,然后烧掉,接着再抄。这样,一篇文章往往要抄六七遍。后来,他逐渐变得文 思敏捷,出口成章。26岁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 【反面举例】:相反,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凭着聪明,他父亲带他四处作诗炫耀。 仲永再也不思进取,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 【论证分析】:不难看出,张溥虽然很“笨”,但他肯勤学苦练,正是勤学苦练才使他的文思变 得逐渐敏捷起来,26岁就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而仲永虽然天赋出众,但他后来不 思进取,不能做到勤学苦练,因此,长大以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由此可见,尽 管先天智力因素的差异不可否认,但后天的勤奋则能弥补先天智力上的不足。 【方法演练】 请按【格式一】进行以下论证。

《科技方法训练指导书》

科技方法训练 指导书 景德镇陶瓷学院 胡鸿豪罗贤海张柏清编

目录 一、科技方法训练的目的 二、科技方法训练的要求 三、科研项目(课题)类型 四、科研项目(课题)选题要求 五、科研项目(课题)申报书和可行性报告 六、考核方法 附录A:科研项目(课题)申报书模板 附录B:科研项目(课题)可行性分析报告模板

一、科技方法训练的目的 科技方法训练是工科大学生以后从事科技活动、产品开发和技术开发所必需的基本训练。科技工作者从事一项科技活动或者新产品开发、新技术研究,一般都需经历一个市场调研,确立项目名称、论证项目的可行性,确定项目的最终目标,确立项目的研究内容和任务,确定达到目标的研究手段、方法或技术路线以及关键技术,并进行市场预测,分析潜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提交一套完整的项目(课题)申报材料。通过科技方法的过程训练,使学生掌握从科研项目(课题)立项到完成目标所需的一系列过程以及所采取的科技方法;通过科技方法训练,锻炼学生撰写一份完整的具有一定水平的科研项目(课题)申报书和可行性报告,为以后从事科技活动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科技方法训练的要求 学生根据选定的科研项目(课题)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这个教学环节,分析项目(课题)性质,项目的任务、内容、技术参数和目标,独立查阅与项目(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研究与本项目(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水平,当前与本项目(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分析本项目(课题)在当前国内外存在的关键理论或技术问题,根据对当前与本项目(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分析,独立完成项目(课题)可行性报告,独立制订本项目(课题)所达到目标的手段、方法和技术路线(或技术方案),并进行经费预算,介绍与本项目(课题)相关的前期研究工作,进行市场预测,分析项目(课题)市场前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生最终需独立完成项目(课题)申报书。学生需提交以下材料: 1.项目(课题)可行性分析报告 2.项目(课题)申报书 3.文献目录及复印件 三、科技项目(课题)类型 科技项目(课题)从学科性质分:社会科学、经济科学、自然科学等类型,本指导书适用自然科学。从项目级别分:国家级项目(课题),主要是由国家科技部以及由国家承认的其它相关部门下达的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863、973等项目;省部级项目(课题),主要是由省科技厅以及相关部委的科技司下达的科研项目(课题),如省自然基金、省科技攻关等;地市、厅局级科研项目(课题);自选科研项目(课题),由项目(课题)主持人自由选定的科研项目(课题)。国家和省部级项目(课题)又分重大、重点、一般项目(课题)等。自然科学项目(课题)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基础研究项目(课

说明方法专题训练1

说明方法专题训练 一、请说出下面各题所采用地说明方法 .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地物质,例如碳水化合物(包括糖、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等等.()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一切生物,只要活着就要消耗能量.一个成年入,即使一点工作也不做,也要消耗大卡地能量()()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每一个根毛就是一个最基层地原料采集站,大力地吸收土壤中地水分和无机盐等原料.经过运输干线——茎,源源送入叶子里.()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地南极洲是全球地大冰箱.()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米,两端宽、米,中部略窄,宽米.桥地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沙漠地区日照时间又特别长,一年达三千小时.() 、征服沙漠地最主要地武器是水.()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在托克逊试制了半径二米地风力车,可以供发电、汲水、磨面之用.()、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有.亿吨氯化钠.() 、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地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地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地坚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此外,不少树木还能吸收对人类有害地气体.如一株中等大小地松树每天可吸收微克地硫;一亩柑桔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硫量达.吨.一公顷树林每年吸附灰尘达多吨,绿化区地空间含尘量要比非绿化区少%一%.一条宽米地林带,可以减轻噪音分贝——分贝.一公顷地阔叶林每天能吸收吨左右地二氧化碳,放出多千克氧气,所以,如果每人平均有平方米地树林,就会感到空气清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地狮子.这些石狮子,有地母子相抱,有地交头接耳,有地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人不可一日无水.一个人不吃饭,生命可维持一周以上,但如果滴水不进,两三天就难活命.()()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南极地气候不仅表现在狂风和严寒,而且表现在它地变幻莫测上,常常出人意料,防不胜防.例如,年,有六架美国海军地运输机,满载着准备越冬地人员和物资,从新西兰飞往麦克默多基地.前面五架飞机都平安地抵达机场.而当第六架飞机只剩下最后分钟地航程时,突然刮起了特大地暴风,驾驶员被迫紧急着陆.结果,巨大地——运输机被狂风吹得飘飘摇摇,失去了控制,折断了一个翅膀,撞坏了着陆架.值得庆幸地是,名人员全部脱险.在南极地活动中,像这样地例子还是很多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首先是光脑可以在接近室温条件下具有超高运算速度,电子地传播速度每秒钟只能达到公里,而光子地速度是每秒万公里.因此,利用光在光缆中互连通信,要比利用电子在互连地导线中通信减少大量时间,提高了运算速度,超高速电脑地计算器件只能在极低地温度下工作,而光脑则可以在接近室温下进行超高速运算.()()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而在南极,风速却常常可以达到.米每秒,有时甚至可达三百多千米每小时!因此,人们把南极叫做“暴风雪之家”,或者称之为“风极”.()()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我们还可以根据云上地光彩,推测天气地情况.在太阳和月亮地周围,有时会出现一种美丽地七彩光圈,里层是红色地,外层是紫色地.这种光圈叫做晕.日晕和月晕常常出现在卷层云上,当卷层云后面有一大片高层云和雨层云时,是大风雨地征兆.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地说法.说明出现卷层云,并且伴有晕,天气就会变坏.另有一种比晕小地彩色光环,叫做华.颜色地排列是里紫外红,跟晕刚好相反.日华和月华大多出现在高积云地边缘.华环由小变大,天气将趋向晴好.华环由大变小,天气可能转为阴雨.夏天,雨过天晴,太阳对面地云幕上,常会挂上一条彩色地圆弧,这就是虹.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意思是说,

论证方法及练习(含答案)__答题思路.

常见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所举的能证明论点的具体事例、概括事实、各种现 象、统计数据,及作者对此所做的分析,合为举例 论证。(摆事实、事例论证) 作用:说理更具体、观点更鲜明,说服力更强。 答题思路:用什么典型事例论证什么论点,论证十分具体,使作者的观点表达得更鲜明,说服力更强。 2.道理论证:作者引用的能证明论点的名人名言、为人们承认 的理论,作者针对论点所做的分析等。 作用:观点更鲜明,说服力更强。 答题思路:用什么道理论证什么论点,使作者的观点表达 得更鲜明,说服力更强,让人信服。 引用论证:是?道理论证?的一种,也叫?引证?,即引用 名人名言或名人的观点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 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引用的方法有 两种: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 代其出处,一种是暗引,即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 说的或出处。引用方法多变,十分灵活。 作用: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 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答题思路: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 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 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3.比喻论证:用打比方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 作用:说理更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答题思路:把什么比喻成什么进行论证,使论证生动形象, 更容易让读者接受和理解。 4.对比论证:是正反对比论证的简称,也称比较法。对比的可以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 不同方面。对比的双方要属于同一范畴,在某些 方面表现出相反或相对的性质。 作用: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给人印象深刻。 答题思路:从什么和什么两个方面进行对比论证,使正确错误分明,是非曲直明确,突出了作者的什么观点, 让读者有了深刻的印象。 5.类比论证:类比论证术就是在考察两类事物某些相同或相似属性的基础上,推断出它们另外的属性也相同或 相似的论辩方法。这种论辩方法灵活机动,变幻 无穷,能极大程度地表现一个人的论辩才能。 作用:论证材料的本身的生动有趣及其哲理性,会使文章的观点鲜明深刻,而且生动引人。 论证方法练习: 1.秦始皇之所以能?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是因为他在父亲的刻意安排下,羁留异国,饱经磨难,终成雄才大略才实现的。世界著名文豪小仲,之所以能写出震动世界的名作《茶花女》,是因为他从父亲大仲马的身上继承的不是万贯家财,而是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致入微的描写人物的能力才获得成功马的。

九年级论述类文本阅读系列训练:论证方法及作用

九年级论述类文本阅读系列训练 论证方法及作用 (整理/罗化清) 【考点解读】 ★题型问法 1.文章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说明其作用。 2.文中的画线句有什么作用? ★题型分析 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在论证中使用的各种方法被称为“论证方法”。 论证方法一共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中考此类题型考查一种或几种论证方法。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的纽带。关于论证方法的作答,如果是从全文问论证方法的作用,要写中心论点;如果是从某一段或几段问,要写分论点,分论点往往在论述段落的第一句或最后句。 【技法点拨】 1.举例论证:列举了……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论点/分论点),增强了说服力。 2.道理论证:引用了……的言论,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论点/分论点),具有权威性,令人信服(或增强了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3.比喻论证:用……比喻……(将……比作……),论证了……的观点(论点/分论点),浅显易懂,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同时又能使文章生动形象。 4.对比论证:把……和……进行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述,突出论证了……的观点(论点/分论点),具有很强的论证力量,使论证更全面、更具有说服力。 解答时,请注意: ①先说某种论证方法的一般作用(即典型、有代表性、有很强的说服力)。 ②再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解说。 ③分析其作用要和论点联系起来。 常见论证方法的一般作用如下: 举例论证: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对比论证:突出、强调观点。 比喻论证:可把道理讲得通俗易懂或生动形象,容易被人接受。 道理论证: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逸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 【阅读训练】 一、(2019·天水市)课外阅读与理解(15分) 涵养几分静气 宋威 ①一则故事,读来耐人寻味。父亲丢了一块表,抱怨着四处寻找,可怎么也找不到;等他出去后,儿子悄悄进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父亲很好奇,儿子则回答:我就安静地坐着,听到滴答滴答的声音,表就找到了。 ②这就是“心静”的力量。“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一事当前,苦恼抱怨无济于事,烦躁惊慌也于事无补,唯有稳住阵脚、静下心来、凝神细思,方能寻觅解决

静定训练方法一

静定训练一 请小朋友坐好,双手放在桌子上,告诉小朋友,在老师没有宣布睁开眼睛前,就一直闭着。然后打开温柔的乐曲,注意控制音量不能太大,告诉小朋友,慢慢闭上眼睛,全身放松,面带笑容,轻轻的吸气呼气,做几次。然后让小朋友们静静的想:我们走到森林里,闻到了淡淡的树香味,向前走,又闻到了路边小花的花香味,小花的周围几只漂亮的蝴蝶在欢快的飞来飞去,再往前走,又看到了两只可爱的小白兔在草地上欢快的蹦来蹦去,然后走出森林,暖暖的太阳照着我们,风儿也吹过来,我们沐浴在幸福中。然后清小朋友们慢慢的睁开眼睛。 静定训练二实物训练法 调整坐姿,头上顶一本书双手自然放在腿上,慢慢的闭上眼睛,进入一种冥想状态,语言引导:你听到海浪的声音了吗?你坐在船的甲板上,眺望着远方,远方有一座小岛,岛上有一片树林,树林里有一群小鸟飞过,鸟儿欢快的叫着,你听到鸟儿的叫声了吗?你突然抬头望向天空,天空中阳光普照,照在你的身上,你感觉代阳光的温暖了吗?还有一群小鸟飞过,它们在唱歌,好像在赞美你,你多漂亮啊!好请睁开眼睛 静定训练三手臂交叉法 喊三时手放好,二的时候眼睛闭上,以的时候不说话,这期间都不说话,你现在所表现出的定力,就是以后你所希望你的学生表现出来的定力,因为为人师表,学为人师,眼睛闭上。只有闭上眼睛,你才有想象的空间,你才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宁静,请您再想想一幅图:外面有一丛比率的草地,草地上旁边有两座小木屋,木屋里有一对夫妻,有一个弹着钢琴,一个唱着歌,你体会到他们的快乐了吗?你体会到温馨了吗?您听到悠扬的琴声与歌声了吗?您从这座屋子里走出来,躺在碧绿的草地上,享受着阳光的沐浴,您往后一看,背后是一座山,那是石头做的,你想象一下石头的坚强,石头上点缀着雪,您体会到雪的洁白了吗?再听一听我们这悠扬的歌声,您静下来了吗?这个世界多么的美好啊!好请睁开眼睛 老师们记住一个原则:给孩子们说的语言一定要优美

进而复习举例论证方法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学习议论文围绕中心逐层展开论述的方法,进而复习举例论证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独立阅读、认真探究、积极讨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设想】 1、本文是学生刚接触议论文不久学到的一篇文章,自读有一定难度。因此,本课将先从本文的议论话题及内容切入,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各个层次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本文的论述结构和论述要点,进而复习议论文的举例论证方法。 2、采用自主学习、共同探究、练讲结合的学习方法。 3、充分利用多媒体增加课容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上的两幅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打出课件上的两幅观察角度不同看到的东西就不同的图,学生做答),看来不是所有的问题答案都是唯一的,记得这首诗吗? (大屏幕打出苏轼的《题西林壁》,学生读)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文章就是关于多角度看问题的很好论述。大家一起来看罗迦·费·因格所写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文章。 一、检查预习 解释下列词并为划线的注音: 汲取推敲根深蒂固锲而不舍轻而易举持之以恒不言而喻孜孜不倦 (大屏幕打出生字、生词,考查学生预习情况) 二、问题研究

研读课文,思考大屏幕上的问题:(先独立思考,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然后小组讨论, 最后写出简要答案)(10分钟) 1、“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什么?(导析:只有这样才会 激发人们的去思索,去“寻求第二种答案”,才有发明创造) 2、“寻求第二种答案”的途径?(导析: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 3、创造性思维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导析:1)学识渊博,精通各种知识2)有探求新事物, 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3)持之以恒的精神和毅力) 4、发挥创造力的关键是什么?你有这方面的经验吗?(导析: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5、课文中列举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排版术的事例以及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 互式乒乓球游戏的事例有什么作用?(导析:举例论证创造性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6、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什么?你打算怎样做一个富于创造精神的人?(导析: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 三、交流发言,教师点拨,理清作者思路 (学生回答在大屏幕上显示,在学生发言时摘录重点,写出板书)否定“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思维模式──倡导“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寻找第二种答案──创造性思维的论题提出──创造性思维必需要素──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列举约翰?古登贝尔克发明印刷机、排版术的事例以及罗兰·布歇内尔发明交互式乒乓 球游戏的事例论证──结尾点明中心论点:只要具备几个要素,“任何人都有创造力”。 四、板书设计 不满足一个答案 激发 寻求第二种答案 需要 创造性思维 必备 学识活用能力(关键)(举例论证) 恒心和毅力 得出

学校开展科技活动的方法初探

学校开展科技活动的方法初探 继续提高的动力时,却将拼好的收音机展示给学生看,并让学生自己来接收频道,听听空中电波传来的声音,学生看了很受吸引。我就趁热打铁,激发学生对此种拼法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要弄懂其中原理的兴趣,树立一个十分现实的近景目标;利用自己的智慧,实现收音机的拼装。如此一来,学生的兴趣便十分高涨起来,训练的准确率和速度都有明显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被激活了。学生的兴趣,为他们在科技活动中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动力。 2、把基础理论,凿成学生发展的奠基巨石 动手能力的发展,创新思维的形成,都建立在理论的基础上。学习理论和进行创新思维,在科技活动中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概念。不通过学习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掌握觉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创新思维无从也无法进行。如在小学生全国电子百拼比赛中,有一题创新题,将学生熟知的发光二极管 ,画成 。有许多学生看不明白,结果造成此题的大面积失分。为什么?究其原因,便是学生缺乏理论的指导。教师在辅导时只是依样画葫芦,只知道按图拼装。当出现与原电子元件符号不同时,学生就不知所措。其实发光二极管上的两个箭头指向何处并不重要,它只表示二极管在发光,而二极管的极性才是致关重要的。再如手掷飞机的制

作,你如果不了解简单的空气动力学,不了解机翼的构造,怎样去制作,更谈不上去创造了。因此,用相关理论来武装学生,会使他们在科技活动中显得更加得心应手,融会贯通。当我们的学生站在理论这个巨人肩膀上的时候,创新的意念便会在心中悄然涌动。 3、让寻难质疑,点燃学生想象的燎原之火 质疑,必须要对该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和一定深度的理论知识。所以说:提出问题,有时要比解决问题更加困难。的确,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就不知道如何去解决。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事物,多问几个为什么。在1/32奥迪遥控赛车训练中,学生的赛车经常一转弯便原地打转。老师不要急着去找答案,你可以让学生试着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车速过快,还是车身重心偏高;是后轮偏向,还是控制手法不对;车子是单向一方转圈,还是两边都会打转……问题的一一提出,也会在学生的试验和论证中被一一排除或确定。那样的话,学生的思维就得到了锻炼和发展。我们要让学生有“哪些地方还有待完善?”的求全思考;有“这种技术发展如何?”的求进思考;有“还能有何作用?”的辐射思考和“如果反其道行之将会怎样?”的逆向思考。因为我们知道,牛顿就是对极其平常的苹果落地现象的质疑,才提出万有引力定律的。我们熟知的哥德巴赫猜想和蒸汽机的发明,也都来自对极其平常问题的寻难和质疑。 4、使求异创新,突破学生思维的定势枷锁 求异,是创新构想的一种不合常规,却富于某种价值的想法。不合常规,不是胡思乱想,它仍是符合思维规律的。那么,如何才能求异呢?我认为最主要是取决于学生的直觉思维、抽象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如何。小学生的知识

五年级的语文说明方法专项练习题(含答案).doc

五年级语文说明方法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举例子是把抽象的事物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分类别是将纷繁复杂的事物有条理地清晰地介绍给读者;列数字是从数量的角度说明事物的特征;打比方是用比喻的方式?具体生动地介 绍事物的特点;作比较是将事物的相同、相反或相似的特点加以比较?突出被说明事物的主要特点一、下面各句属于哪种说明方法?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A.下定义 B.作比较 C.列数字 D.打比方 1 ?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2?大礼堂的主席台有小会场那么大?可以容纳三百多人?() 3.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4?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5?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达150米.() 二、判断下列语句的说明方法?写在括号里? 1、有智慧的机器人?据统计?日本有15000具?美国有3200具?西德有1000具.() 2、螃蟹在挖洞时?把四对小足当作“挖土机”?把“蟹钳”当作“挖土机”.() 3、假如大气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4、虎鲸胃口大得令人惊骇?有人发现一头虎鲸竟能一次吞下60头海狗崽子?() 5、蓝鲸是动物世界的大力士?一头蓝鲸前进所产生的功率相当于一个中型火车头的拉力 6、“电脑病毒”就是悄悄地把自己复制到其他有用的程序上去?抹掉电脑中原来有用的程序 并占据存储信息的空间?() 7、图书馆的藏书?按国别分?有中国的、外国的;按时代分?有古典的、现代的;按性质分?有 科技的、文学的以及政治经济方面的等等?() 8、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9、我身高有二三十米?胸围三到五米?使用液体发动机时体重一百多吨?使用固体发动机时体重 二三十吨.() 11、鲸的种类很多?总是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12、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气形成的水柱也不一样:须鲸的水柱是垂直的 ?又细又高;齿鲸的 水柱是倾斜的?又粗又矮?() 13、鲸的鼻孔长在脑袋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 的喷泉一样?() 14、高科技带来的气态污染也直接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如制冷行业、塑料工业的重 要原料一一氟氯怪?对臭氧层已造成严重破坏?() 15、鱈鱼一次产卵竟达千万粒?真正能变成幼鱼的卵可能还不到1%.() 16、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一天能长三十公斤到五十公斤?两三年就可以 长成大鲸?() 17、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难以对付.() 18、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

说明方法及作用中考专题训练

说明方法及作用专题训练(附答案) 一、⑥雾凇形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过冷雾滴碰到冷的地面物体后 迅速冻结成粒状的小冰块,叫粒状雾凇(或硬凇),它的结构较 紧密;另一种是由雾滴蒸发时产生的水汽凝华而形成的晶状雾淞 (或软凇),结构较松散稍有震动就会脱落。 第6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各有何作用? (4分) 二、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央裂谷非常巨大,大概有25-30千米宽,且有1000-2000米深;而位于东太平洋中脊隆的中央裂谷只有不到1000米宽,深度也不到100米。 请分析第⑦段画波浪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2分) 三、⑧在卫星内部,有着探测仪的“大脑”———信号处理单元。这台高灵敏电子学测量设备,能把传感器探测到的微小波动细分成 十几个通道,通过进一步精细处理,变成数字量,分成频谱,再传 输到地面,供科学家研究。 从说明方法角度,分析第⑧段画线句的表达作用。 12世界上有一种蝙蝠具有罕见、奇特而又令人惊诧的饮食习四、○ 惯,它们的猎食目标竟然是水中的鱼。兔唇蝠就是这样一位渔夫。 它能利用超声波探测到猎物,强大的飞行能力能保证它轻盈地掠过 水面,而修长的脚趾和锋利的爪子,使其能轻而易举地抓到浅水中 浮游的光滑的小鱼。 选文第○ 12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3分) 五、④在原先的预报产品中,公众接触较多的就是气温、风和天气现 象这三个要素,而当前的陆地和海洋预报产品就已细化到四大类18 个气象要素。第一类是基本要素,即气温、降水、降水相态、风、云量、相对湿度等。以前,12小时的预报中就只反映一个要素值,现在 有了更精细的逐3小时预报,可以反映不同时段的要素值。第二类是

论证方法及作用综合训练题

论证方法及作用综合训练题 资料1、《敬业与乐业》 在讲演正文以前,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一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日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地不肯吃饭。 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 思考:作者在论证“有业之必要”时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资料2、《敬业与乐业》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单、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思考:作者在论证“敬业”时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资料3、《敬业与乐业》 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所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思考:作者在论证“敬业”时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资料4、《敬业与乐业》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绝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

爆发力的训练方法

A提高爆发力的综合训练方法: ①发展上肢力量练习 A、哑铃上举(快速)20次*2组 B、哑铃弯举20次*2组 C、手握哑铃摆臂30次*2组 要求:从慢到快 ②发展腰背腹肌力量练习 A、负重仰卧起坐:手握哑铃置于脑后20次(30秒内完成)*2组 B、负重俯卧起:手握哑铃置于脑后20次(30秒内完成)*2组 要求:尽量抬高上体 ③发展腿部力量练习 A、后蹬跑(在专门练习中进行)20米*3次 要求:体会前摆送髋和后蹬的技术动作。 B、立定跳远10次;立定三级蛙跳5次。 C、斜坡跑(上坡跑在加速跑后进行)5次。 要求:抬腿送髋、后蹬。 D、橡皮带练习: a、俯卧垫上,脚系橡皮带做屈伸小腿动作。 要求:屈快伸慢,20次*3组 b、手扶助木,斜支撑,一脚系橡皮带做下压后摆练习。 要求:抬腿送髋,支撑腿充分蹬地。30秒*3组 E、原地蹲起(深蹲)25次*3组 要求:蹲慢起快 还有: 短跑是一项强度较大且又有趣的体育运动,它是人体运动系统和内脏器官在缺氧条件下,用最短时间跑完较短距离的一项快速运动;它能有效地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功能,能提高自己快速跑的能力;能培养自己刻苦耐劳,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还能从奔跑中享受到无限乐趣。下面谈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1、教学方面 1.1.短跑的完整技术分成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冲刺跑四个部分。除起跑姿势以外,其余三个部分是一个不明显逐渐变化的动作过程,其中途中跑是最重要的部分。 1.2.起跑。 采用蹲踞式起跑方法,起跑的“预备”姿势时,将重心稍前移,以肩关节投影到或稍超过起跑线为佳。听到“预备”口令时,要集中注意力听“跑”或“枪声;听到“跑”或“枪声后,后、前两脚依次用力蹬地,同时手也用力推地,要注意用力方向。根据牛顿第三运动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蹬推地作用力越大,提供由静止状态变运动状态的反作用力就越大。保持身体重心逐渐升高,避免产生停顿,有效地发挥蹲踞式起跑所创造的运动惯性。在起跑教学中要注意下列几个问题:①让学生体会后蹬力量。方法:采用对抗性练习。②如何集中注意力。方法:深吸一口气后屏住呼吸。③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反应速度的提高不是一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