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练习题

第一节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l.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表现在( )。
A.哲学是世界观,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B.哲学是绝对的,具体科学是相对的
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特殊规律
D.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
A.德国古典哲学 B.17世纪英国的唯物主义哲学
C.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哲学 D.18世纪法国的唯物主义哲学
3.哲学的生命力从根本上说在于( )。
A.适应时代的需要 B.满足统治阶级的需要
C.反映劳苦大众的需要 D.适应思想创新的需要
4.一切唯心主义都主张( )。
A.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B.人在神的启示下可以认识世界
C.世界万物不过是“感觉的复合” D.认识归根结底来源于精神
5.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B.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C.代替和被代替的关系 D.有限和无限的关系
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 )。
A.人类哲学思想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B.科学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
C.绝对真理的体现 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集大成和在更高阶段上发展的起点
7.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斗争是( )。
A.又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 B.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斗争的表现形式
C.从属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并同这种斗争交织在一起的
D.高于唯物主义同唯心主义的斗争
8.否认思维和存在同一性问题的是( )。
A.唯物论 B.唯心论 C.二元论 D?不可知论
9.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目的在于( )。
A.提高知识理论水平 B.培养和确立科学的世界观
C.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 D.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10.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表现在( )。
A.实践性 B.科学性
C.革命性 D.开放性
11.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 )。
A.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B.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C.无限与有限的关系 D.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12.我党一贯倡导并长期保持的优良学风是( )。
A.艰苦奋斗 B.实事求是
C.理论联系实际 D.勤俭节约
13.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原形,这是( )。
A.唯心主义的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14.人的主观世界是人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内心世界,它的核心是( )。
A.思想情操 B.道德风尚


C.世界观和人生观 D.劳动态度
15.爱因斯坦指出“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
A.哲学是全部科学的汇集 B.哲学是各门学科知识的基础
C.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D.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16.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不存在( )。
A.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17.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
A.主要内容 B.理论基础 C.核心部分 D.实质或灵魂
18.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劳动人民的世界观 B.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C.为全社会服务的世界观 D.新兴阶级的世界观
19.中国古代哲学家张载提出“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这是( )。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唯物主义的观点
20.哲学的党性,即党派性是指( )。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与斗争
B.无产阶级世界观与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对立与斗争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与斗争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与斗争
21.马克思主义新世界观创立的关键在于马克思确立了( )。
A.阶级斗争理论 B.剩余价值论
C.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学说 D.科学的实践观
22.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个命题表明( )。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C.观念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D.意识是人脑中特有的物质
23.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 )。
A.自身存在着的世界 B.“绝对精神”的产物
C.没有规律的客观事物的堆积 D.由精神和物质两个本原构成的统一世界
24.假定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的特性”,这是( )。
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相对主义诡辩论观点
25.孔子提出“畏天命”,“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这是( )
A.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二、多项选择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

的关系和正确对待现代西方哲学的态度是( )。
A.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
B.现代西方哲学属于现代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相对立
C.不能无视现代西方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
D.现代西方哲学提出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参考价值
E.我们要认真研究、批判、吸取其中的合理因素
2.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哲学传统分别是( )。
A.中国哲学 B.希腊哲学
C.埃及哲学 D.印度哲学
E.阿拉伯哲学
3.辩证唯物主义时空观认为( )。
A.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B.时间和空间的特性随物质运动的改变而改变
C.时问和空间是主观的、精神的东西
D.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无限的
E.时间和空间的特性是不发生任何变化的
4.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备的唯物主义,这是指在内容上它实现了( )。
A.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高度统一
B.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
C.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
D.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一
E.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5.下列命题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有( )。
A.数学来源于人的头脑自由的创造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D.世界是由理念派生的
E.世界统一于存在
6.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这是因为( )。
A.它是由哲学作为世界观的学说这一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
B.它是任何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而必须回答的问题
C.它是人类实际生活中的基本问题
D.它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标准
7.下列论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
A.自由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 B.世界是上帝创造的
C.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绝对精神派生的 D.理在气先
E.物是感觉的复合
8.马克思主义把科学看作( )。
A.是“历史的有力杠杆” B.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
C.是“划分经济时代的标尺” D.是历史进步的最高标准
E.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指示器
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这是因为( )。
A.它是“科学之科学”
B.它科学地规定了哲学的研究埘象
C.它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
D.它体现了唯物沦和辩证法、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高度统


E.它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提供了科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普遍方法
10.现代西方哲学可分为两股思潮,它们分别是( )。
A.人本主义思潮 B.存在主义思潮
C.科学主义思潮 D.实证主义思潮
E.唯心主义思潮
1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C.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在实践基础上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E.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
12.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其成为中国一种崭新的哲学形态是由于( )。
A.马克思主义哲学适应了当时中国社会实践发展的需要
B.中国**的成立
C.涌现出的一批先进分子的宣传
D.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思想和理论适应了迫切要求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落后状况的需要
E.与中国传统哲学中丰富的唯物主义思想、辩证法思想和世界大同思想相结合
1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 )。
A.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
B.关于自然界、社会、人类思维运动和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
C.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D.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
E.建立在各门科学之上的“科学的科学”
14.一些自然科学家没有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能在科学上取得伟大的成就,是由于他们( )。
A.摆脱了哲学的指导
B.在科学实践过程中摆脱了唯心主义
C.自觉或不自觉地贯彻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原则
D.主要依赖于个人的天才
E.承认外在世界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
15.马克思主义产生的主要的自然科学前提是( )。
A.康德星云假说 B.达尔文进化论
C.细胞学说 D.牛顿力学
E.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16.下列说法正确表达了时间一维性的有( )。
A.光阴一去不复返
B.时间好比长流水,只能流出不流回
C.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D.审时度势,运筹帷幄
E.时间只能沿着过去、现在、将来一个方向发展
17.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的涵义包括( )。
A.思维对存在的能动性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C.思维主体和思维客体的关系问题 D.思维能否反映存在的问题
E.思维和存在发展的不平衡的问题
18.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德

国等西欧国家,其社会历史条件可以概括为( )。
A.社会化大生产的迅速发展 B.工人运动的兴起
C.资本主义弊病的暴露和经济危机的发生D.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
19.下列著作属于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丰富和发展的有( )。
A.《实践论》 B.《矛盾论》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E.《反对本本主义》
20.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块整钢”,它的主要构成部分有( )。
A.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 B.辩证唯物主义
C.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E.历史唯物主义
21.理论联系实际就要( )。
A.认真读书,刻苦学习马列主义
B.分析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
C.联系当代世界的深刻变化
D.联系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E.用什么学什么,学什么就立即用什么
2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它的( )。
A.先进性 B.阶级性
C.实践性 D.系统性
E.群众性
23.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分别是( )。
A.《新民主主义论》 B.毛泽东思想
C.《论持久战》 D.邓小平理论
E.“一国两制”理论
24.一切哲学都是( )。
A.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人们观察和处理问题的一般方法 D.世界观的系统理论
E.人们自发的世界观
25.下列各项属于辩证法发展的历史形态的有( )。
A.朴素辩证法 B.唯心辩证法
C.思维辩证法 D.唯物辩证法
E.自然辩证法
三、判断题
1.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正确解决了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问题。 ( )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 ( )
3.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完成的是恩格斯写的《反杜林论》。 ( )
4.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主要的、最显著的特征是革命性。 ( )
5.哲学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一般发展规律的科学。 ( )
6.一部哲学史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对""并列对子""的相互交错,相互对立,相互影响的历史. ( )
7.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 )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在实践的基础上革命性和群众性的统一。 ( )
9.对哲学的研究,可以代替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 ( )
10.全部哲学最高最

重要的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 )
11.关于世界的本质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 )
12.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德国辩证唯心主义的代表黑格尔和旧唯物主义代表费尔巴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 ( )
1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使科学性和革命f生统一起来的无产阶级哲学。 ( )
1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上两个并列的对子。 ( )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A 4.D 5.A
6.D 7.C 8.D 9.B 10.A
11.B 12.C 13.D 14.C 15.C
16.A 17.B 18.B 19.D 20.C
21.A 22.A 23.B 24.C 25.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D 3.ABD 4.AD 5.ABC
6.ABCD 7.BCD 8.AB 9.BCDE 10.AC
11.ABCDE 12.ADE 13.ACD 14.BCE 15.BCE
16.ABCE 17.BD 18.ABC 19.ABCDE 20.BE
21.ABCD 22.BC 23.BD 24.ABCD 25.AB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X 9.× 10.×
11.× 12.× 13.√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