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进化理论导学案

生物进化理论导学案
生物进化理论导学案

第七章 生物进化理论

【考点解读】

1、理解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意义及局限,并能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的进化现象;

2、理解并掌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相互之间的联系;

3、理解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4、能准确计算基因频率,掌握与遗传结合的概率计算的方法。

【基础知识自测】

、 、

自然

选择学说(基础)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

【重难点解读及典例分析】

一、对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教材P111图7—3)

1、根据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试解释喷洒农药时害虫抗药性越来越强的原因。

2、判断以下说法是否符合达尔文进化论的观点:

(1)生物产生后代的数量往往超过生活条件所能承受的数量()(2)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存在许多性状上存在差异,不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物会被淘汰 ()(3)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4)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动力。 ()(5)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也是不定向的 ()(6)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 ()(7)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生物的多样性是以种群为单位进化的结果()

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

例1:下列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是()

A.物种的形成可以不经过隔离 C.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有利变异的保存 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

例2:现代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②种群是进化的单位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

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

D.①②③⑤⑦

2、对基因库、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理解

(1)基因库:

基因库是指种群中个体的基因的总和。每一个种群都有自己的基因库。种群中每个个体所含有的基因,只是种群总基因库的。个体所携带的基因随着个体死亡而从中丢失,通过而使新基因进入基因库,所以基因库在代代相传的过程中保持和发展。

(2)影响基因频率改变的因素:、、、。(3)基因频率及计算规律和方法

①通过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②通过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③通过基因平衡计算基因频率

例3: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例4:某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为7%。现有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妻子为该常染色体遗传病致病基因和色盲致病基因携带者。那么他们所生小孩同时患上述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

A.1/88 B.1/22C.7/2200 D.3/800

尝试完成右侧种群与种群、种群与物种、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关系图解

例5:下列关于物种和种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一个物种可以形成多个种群,一个种群中只能含有一个物种

B.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均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C. 若种群1与种群2的基因频率都发生了改变,则这两个种群都在进化

D.若物种乙是由物种甲进化而来的,则物种乙和物种甲之间一定发生了生殖隔离

4、隔离与物种形成(分析教材P 图)

(1)概念及类型:

(2)物种形成的两种方式:、

例6:右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形成新物种的前提

C.图中B表示地理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图中C表示地理隔离,指两种生物不能杂交或杂交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三、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1.共同进化:①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化 ②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影响,共同进化2.生物进化 ①生物进化的顺序 ②代谢类型的进化 ③结构类型的进化④生殖类型的进化

3.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及内容:

例7:昆虫保护色越来越逼真,它们的天敌的视觉也越来越发达,结果双方都没有取得明显的优势。说明()

A.自然选择不起作用B.生物为生存而进化C.双方在斗争中不分胜负D.双方相互选择共同进化例8: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进化历程

D.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物种及生态系统两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措施

四、尝试构建本章内容的知识网络图。

【双基自测】

1.滥用抗生素会使人体内的细菌出现耐药性,如果被这样的细菌感染,则会因其能够抵抗各种抗生素而无药可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抗生素的使用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但会引起细菌的定向变异

B.细菌中本来就存在“耐药性”个体,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耐药性”基因频率下降

C.“耐药性”基因频率的改变引起病菌发生了进化,产生新的“耐药性”病菌

D.抗生素的滥用导致“耐药性”细菌被优选出来,实质是抗生素对细菌进行选择的结果

2.下列观点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自然选择可引起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B.马和驴能交配并繁殖后代,因此不存在生殖隔离C.种群中个体的死亡可能会导致种群基因库发生改变

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共同进化的结果

3.一个随机交配的足够大的种群中,某一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36,则() A.该种群繁殖一代后杂合子Aa的频率是0.32

B.显性基因的基因频率大于隐性基因的基因频率

C.若该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说明一定会形成新物种

D.若该种群中A基因频率为0.4,A所控制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占到40%

4.由地震形成的海洋中有大小相似的甲、乙两个小岛,某时间段内岛上鸟的种类和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两岛上的鸟类存在地理隔离,不同种的鸟类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

B.甲岛较乙岛鸟种类增加更多,可能是甲岛的环境变化更大

C.两岛的鸟类各形成一个种群基因库,且两个基因库间的差异越来越大

D.两岛上鸟类的种类虽然不同,但最终两岛上鸟类的数量趋于相同

5、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对图示分析正确的是

A.a表示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B.b表示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标志

C.c表示新物种形成,新物种与生活环境共同进化

D.d表示地理隔离,新物种形成一定需要地理隔离。

6、有关种群和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种群的个体间可以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同一物种的个体间也能相互交配并产生后代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繁殖的基本单位

C.种群的基因频率总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物种的基因频率往往保持不变

D.种群基因库的基因和物种基因库的基因是一样的

7、某小岛上原有果蝇20 000只,其中基因型VV、Vv和vv的果蝇分别占15%、55%和30%。若此时从岛外入侵了2 000只基因型为VV的果蝇,且所有果蝇均随机交配,则F1代中V的基因频率约是()A.43% B.48% C.52% D.57%

8、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生殖隔离的形成包括()

①动物因求偶方式和繁殖期不同造成不能交配②植物因开花季节和形态不同而不能交配③动物

胚胎发育早期死亡④产生的杂种后代没有生育能力⑤生物基因频率的改变

A.①②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⑤D.①②③

9、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图1表示某小岛上蜥蜴进化的基本过程。X、Y、Z表示生物

进化中的基本环节。X、Y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__。

(2)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由许多个体组成,这些个体的总和称为

________,这是生物进化的_____ ___。

(3)小岛上所有蜥蜴个体含有的全部基因,称为蜥蜴的___ _____。

(4)小岛上蜥蜴原种的脚趾逐渐出现两种性状,W代表蜥蜴脚趾

的分趾基因;w代表联趾(趾间有蹼)基因。图2表示这两种性

状比例变化的过程。

①由于蜥蜴过度繁殖,导致________加剧。

②小岛上食物短缺,联趾蜥蜴个体比例反而逐渐上升,其原因可能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2所示的过程说明,自然环境的变化引起不同性状蜥蜴的比例发生变化,其本质是因为蜥蜴群

体内的________发生了改变。

(5)从生物多样性角度分析,图2所示群体中不同个体的存在反映了________多样性

答案:(1)突变(变异)、自然选择

(2)种群基本单位

(3)基因库

(4)①生存斗争(种内斗争)

②联趾型个体趾间有蹼,适合于游泳,可以从水中获取食物。因此,在岛上食物短缺时,联趾个体的生存和繁殖机会较多(合理即可)

③基因频率

(5)遗传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导学案4(人教版必修2)

第七章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预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初步掌握拉马克进化学说与达尔文进化学说的内容并知道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在自然界中对动物进化的解释。 二、预习内容: 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1、拉马克的基本观点 · (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不是神造的,而是由____________来的。 (2)生物是由_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逐渐进化的;生物的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这是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 2、意义:反对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奠定了科学生物进经论的基础。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1、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与变异、适者生存。 (1)____________是自然选择的基础。 (2)过度繁殖产生的大量个体不但提供了较多的____________,同时也加剧了____________。 (3)变异是____________的。而自然选择是____________的。自然选择是通过自然环境来____________地选择____________的变异。 ( (4)____________是自然选择的必然结果。 2、意义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命现象的统一性是由于___________ _,生物的多样性是____________的结果。 3、局限性 (1)对于____________的本质,未做出科学解释。 (2)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____________水平。

(3)强调物种形成都是___________的结果,不能和奶好地解释__________ _等现象。 三、提出疑惑: 。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 (一).举例说出达尔文之前,人们是怎样看待生物进化的。 (二).概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三).评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 # 学习重点: (一)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二)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 (三)学习难点:分析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 二、学习过程 1、自选择的主要内容 (1)过度繁殖:各种生物均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可产生大量后代,相对于环境承受能力(资源有限),该能力表现为“过度”。 (2)生存斗争 ` ①起因:因生物过度繁殖与有限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而引发。 ②斗争方式:种内斗争、种间竞争及生物与无机环境(如干旱、寒冷等)之间的斗争。 ③斗争结果:大量死亡,少量生存。 (3)遗传变异 ①变异是不定向的,可分为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

生物进化的历程(终)导学案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任务一:推测生物的进化历程 合作任务: 1、根据现存各类群生物的主要特征,推测生物进化的历程。 (1)将标有生物类群的小贴纸贴到生命进化树你认为正确的枝杈上;(2)在旁边空白处用关键词简要记录每个环节推测的理由。 2、总结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任务二:寻找生物进化的证据,印证生物的进化历程 资料分析: 1、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 它们是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 化形成的。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鱼类的化石在比较 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动物则依次在 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出现。 2、1993年,在我国辽西发现了一种动物的化石,科学家把这 种动物称为孔子鸟。孔子鸟的个体大小与鸡相近,被覆羽毛; 具有和鸟翼一样的前肢,但前肢上长有3个带爪的指,第一指 的爪特别强大而尖利;上下额没有牙齿,但有一个角质的喙, 它的身体结构集合爬行动物有相似之处,又和鸟类有相似之处。 3、下列四种哺乳电脑购物的前肢和人的上肢虽然在外形和功能 上很不相同,但其解剖结构有很多相似之处。 4、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彼此差异很大,但是它们的胚胎在发育初期都很相似,有尾,头部较大,身体弯曲,彼此不易区别。 讨论:1、根据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动物化石出现的早晚,推测它们的进化历程是怎样的。(在进化树上,标明这个证据支持进化历程中的哪一个环节。) 2、根据孔子鸟与爬行动物及鸟类的身体结构比较,可以作出怎样的推测?(在生物进化树上,标出孔子鸟的大致位置。) 3、鲸的鳍肢、蝙蝠的翼手、马的前肢、猿的上肢和人的上肢,在骨的组成和排列上有哪些相似之处?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4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彼此差异很大,但是它们的胚胎在发育 初期都很相似,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教学案

对于大多数老师和同学来说,复习课只是温习旧知识和反复练习的过程,显得单调乏味,如何让学生仍然带着新鲜的感觉、人人参与、具有探究性地复习,对老师设计教案来说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本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集体合作精神,利用分组竞赛的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回答基础题----学生互考提高题----学生抢答应用题逐步将学生的学习气氛推向高峰。教学案结合、分三层逐步加深复习难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中老师只起到主导作用,学生才是主体作用,由于适当补充新鲜的事例,将原本枯燥单调的复习内容转变成为一堂生动活泼、人人参与、充满新鲜感和具有探究性的集体课堂。由于节奏加快,原本题量较大的内容也可以轻松解决了。在教学中重视了知识、能力和情感的有机结合。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复习教学方式。 第24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复习教案 (复习课共一课时) 盐城鞍湖实验学校胡胜权 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1.了解生命起源化学进化的大致过程。 2.理解生命起源的实验证据——米勒的实验及其说明的问题。 3.了解生物进化的证据。 4.理解达尔文生物进化学的基本思想。 5.理解加拉帕戈斯岛地雀进化的原因。 6.了解人类起源于古猿。 7.了解人类进化的历程,认识人类的生物学地位。 B、能力目标 1.指导学生归纳生命起源化学进化的顺序,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 2.指导学生归纳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和研究方法。 3.学会运用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解释各种生物进化的现象。

C、情感目标 1.了解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问题上的重大成就和澄江化石群的发现、以及北京人头盖骨的发现及丢失过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了解生命起源化学进化和生物进化的大致过程,渗透生命是物质、生命物质是不断变化发展的、生命物质变化发展的量变和质变以及内因和外因的辩证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教育。 3.学会用科学研究方法和科学思维认识生物进化和人类的产生。 重点、难点 1.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和生物进化过程。 2.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 3.人类的进化过程 教学方法:梯度互动,讨论竞赛,当堂评价 教学准备:学生复习、教师准备学案、视频图片课件,提前给学生分组教学过程 一、基础与巩固 规则:自学复习3分钟,班级分为四个小组,组长抽签定章节。每个小组派代表或轮流在限定的时间内(最长4分钟)回答完指定的基础题得满分30分,超时扣分,回答不出来由别的小组成员回答加分。其他组同学认真听讲做评委。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24章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教案 苏教版

第二章第一节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的基本观点,并通过对比对生命起源认识的不同观点,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生命观的教育,自觉抵制非科学的观点。 2.在了解动物、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基础上,归纳总结、初步认识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 3.了解人类进化的历程,认识人类的生物学地位。 4.在学习动物、植物以及人类进化的知识过程中,了解研究生物进化课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如系统比较方法。 重点、难点分析 1.动、植物进化的历程是本小节学习的重点。通过了解动物、植物进化的历程,帮助学生认识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教学中根据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动物学、植物学知识,引导学生比较各类生物的特征,分析归纳,抓往能反映生物进化的线索,认识生物进化的规律。同时,教学中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生物进化是生物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过程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这个过程是伴随着地球的演变过程进行的。 2.生命的起源是本小节学习的难点。这个问题涉及的知识比较广泛,如地球起源的问题一些化学知识,等等。此外,这个问题的研究还处于假说阶段,缺少有力的实验证据。所以,一些问题不容易向学生交待清楚。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介绍人类对生命起源问题的认识过程,了解这个问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和研究方法,引起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兴趣,激励学生关注这一科学难题并建立正确的观点。 3.有关“人类的出现”的教学也是一个难点。这一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深入研究,所以在教学中只能介绍人类出现和发展的总趋势,可以告诉学生进化的一些细节问题还不清楚。 总之,这节课所涉及的生命起源、生物进化、人类进化的几个方面都存在许多未解决、未定论的问题。一些人利用科学不能解释这些难题,宣扬唯心论,甚至攻击进化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人类对生命起源、生物进化的研究发展的过程来说明人类对自然现

八年级生物下册7.3.3生物进化的原因名师精编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733生物进化的原因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模拟实验,研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能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学习重点和难点:生物进化的原因 二.【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 阅读课本完成下列预习检测 1.动物的体色与周围环境的色彩非常相似,这种体色被称为,这样的动 物不易被其他动物所发现,对_____________ 或者 _____________ 都是十分有利的。 2.达尔文认为,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_________ 能力,能产生大量后代。任何生物要生存下去, 就得为获取足够的食物和空间而进行 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那些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个体, 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活下来,并将这些变异给下一代,而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个体则 容易被__________________ 。 4 ?自然界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分析生物进化的实例 1.阅读教材P62,回答下列问题 (1)浅色桦尺蠖的后代为什么会出现黑色桦尺蠖?黑色桦尺蠖的出现对于后代的生存有何 意义? (2)黑色桦尺蠖的数量由少数逐渐变为多数,而浅色桦尺蠖数量的减少,主要是受什么的 影响? (3)请你试着解释桦尺蠖体色变化的原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生物进化的原因-(学案含答案)

生物进化的原因 【学习目标】 1、通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能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3、通过模拟探究活动,培养模拟探究能力 【学习过程】 一、预习先行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通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1、阅读教材第58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①桦尺蠖是不是自己会改变体色? ②在第二次考察时,先前看到的大多数的浅色桦尺蠖哪里去了? ③深色的桦尺蠖为什么会多起来,成了常见类型? 2、阅读教材第59--61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什么是保护色?保护色对于动物的生存有什么作用? 学习任务二:能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阅读教材第62-63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3、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解释,其中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互动探究合作求解 小组交流: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一)提出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作出假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制定计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施计划 (五)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探究实验回答后面的讨论题。 5、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那为什么到现在为止物种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并没有计算的那么多,而是自然界里各种的数量在一定时期内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请举例说明。 6、那些适应新的环境的变异个体是怎样产生的?即生物进化的基础是什么? 7、长颈鹿的颈从古到今一直都是这样长的吗? 8、短颈的长颈鹿那里去了?是不是颈长长了,变成了现在的长颈鹿?还是

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 ()

生物的进化历程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济南版版)《生物》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3节内容 根据课标要求,在知识目标上,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在能力目标上通过观察化石、标本、图片等,尝试推测生物可能的生活环境,并且对生物的进化趋势进行推理;在情感目标上,引导学生破除对生命的神秘感,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关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对“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动物”“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学习,知道了不同生物的结构、功能、生理特点以及遗传和变异的相关知识,为学习本节内容奠定了基础。 教材分析 在内容安排上首先是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其次才是进化的主要历程。目的是组织学生对不同类群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以及生活环境进行比较和分析,从而发现各类生物的相同和不同点,找出不同类群生物的关系和进化发展的趋势。使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轻松解决重难点问题。 生物进化的历程是一个复杂又漫长的过程。用进化树的形式介绍这一内容可以通过直观又简洁的方式使学生接受这个知识。这里面涉及到的生物种类虽然基本上都是学生曾经学习过的内容,但是已经隔了一段时间。为了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我先以图片的形式帮助学生复习学习过的动物和植物的特点。在完成进化树的填图之后,纵观全局,引导学生总结出进化的总趋势,并且点出人类和其他生物来自共同祖先这一真理。让学生明确保护生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家人。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关爱生命。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能力目标 提高分析比较信息的能力,学会使用比较的方法。 情感目标 明确保护生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家人,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关爱生命。 三、重点难点 1.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主要方法,提高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 2.说出生物进化的总趋势。 四、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制作生物的进化树卡片、化石标本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重点引导学生学习比较法在研究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和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所以教学中主要采用以讨论为主,并渗透启发式和配以多媒体放映 六、学习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体会同学间合作的魅力,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设计过程

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及答案

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及答案 732 生物进化的历程 学习目标 1学习比较法在研究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3初步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学习重难点 1重点:生物进化的证据。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生物进化的总趋势。2难点:运用对比的方法对生物的进化进行研究。 导学内容 自主学习: 1在生物学研究中常常用到比较的方法。如:比较不同地层的化石(资料1);比较动物的形态和解剖特征(资料2:通过比较,推测鸟类是由爬行动物进化而。);利用组成蛋白质的差异比较生物的亲缘关系(资料3:差异越小亲缘关系 越近)。 2生物进化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它是经过自然界的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的遗体、遗物、和生活痕迹。 3一般说,,构成地球表面的岩石,从地面垂直向下可分几层,越向下的地层,年代越古老。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化石总是出现在越

古老的地层中;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晚近的地层中。如鱼类化石在较古老的地层出现,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依次在越越晚的地层出现,证明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古代的鱼类进化成古代的两栖类,之后又出现了爬行类,古代爬行类的一支进化成被覆羽毛的鸟类,另一支进化成胎生哺乳的哺乳类。 4一般说,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植物进化的历程是:原始单细胞藻类→原始的多细胞藻类→原始苔藓植物→原始蕨类植物→ 原始种子植物;动物进化的历程是:原始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 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古代鱼类→ 两栖动物→爬行类动物→ 鸟类和哺乳类。今天,地球上的生物五彩缤纷、千姿百态,正是生物进化 的结果。 现存的生物中,有许多非常简单、低等的生物并没有在进化过程中灭绝,而且分布还非常广泛,原因是:这些生物能够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 合作探究: 观察右面的“生物进化树”,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A、B、C、D分别代表 A哺乳动物; B两栖动物;

八年级生物下册 5_1_3 生物进化的历程学案1(新版)济南版

生物进化的历程 课题生物进化的历程课型新授执笔人审核人级部审核学习时间 教师寄语一个没有想过收获的人,绝不会播种和耕耘。 学习目标知识目标:举例说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重点)能力目标: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难点) 情感目标: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 学生自主活动材料 一:基础知识梳理 1、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1)植物类群的比较: 类群生活环境根茎叶输导组织花果实种子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2)脊椎动物心脏结构比较: ①鱼类:心房心室,心房和心室内都是_________血。______条循环路线 ②两栖类:心房心室。______条循环路线 ③爬行类:心房心室,心室里有。______条循环路线 ④鸟类和哺乳类:心房心室 (3)进化总体趋势:从到、从到、从到。

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1)生物的共同原始祖先是。 (2)植物进化历程: (3)动物进化历程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 线性动物环节动物、 原始无脊椎动物古代脊椎动物:原始鱼类 软体动物、动物 二:疑难解析:______ 1、从生物进化树分析,生物最原始的祖先是什么?它位于进化树的什么位置? 2、原始生命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进化树的两大主干代表的分类单位是什么? 三:课堂知识检测: 1、下列植物类群在地球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苔藓植物②藻类植物③蕨类植物④裸子植物⑤被子植物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①⑤④C②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④ 2、从下列哪类植物开始出现了真正的根() A苔藓植物B裸子植物C蕨类植物D裸子植物

3、生物进化的历程可以用生物进化树形象的表示出来,那么位于树顶的两个生物类群是() A鸟类和被子植物B爬行类和裸子植物C哺乳类和被子植物D节肢动物和被子植物 4、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是() A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B鱼类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哺乳类 C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D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5.(2013?桐城市)下列叙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A.恐龙是逐渐消亡的,绝灭原因是不能适应当时的环境变化 B.化石证据显示,在绝灭之前一段时期的恐龙,蛋壳变得很薄 C.鱼类的化石在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爬行类在更晚的地层中出现 D.有人发现,在某一批70个恐龙蛋的化石中只有1个胚胎 6.(2013?泰安)如图表示脊椎动物的进化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类和乙类都只生活在水中B.丙类体温恒定,是两栖动物 C.丁类是由古代丙类进化来的D.鸟类最高等,因为可以飞行 7.(2013?衢州)生物总是从低等向高等进化的.下列植物中最高的是() A.海带葫芦藓B.C.蕨D.向日葵8.(2010·威海学业考)(6分)下图为表示生物进化大致历程的进化树,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原因》导学案

八年级下册《生物进化的原因》导学案【学习目标】 、通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2、能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3、通过模拟探究活动,培养模拟探究能力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学习任务一:通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阅读教材第58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①桦尺蠖是不是自己会改变体色? ②在第二次考察时,先前看到的大多数的浅色桦尺蠖哪里去了? ③深色的桦尺蠖为什么会多起来,成了常见类型? 2、阅读教材第59--61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什么是保护色?保护色对于动物的生存有什么作用? 学习任务二:能概述自然选择学说,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阅读教材第62-63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3、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解释,其中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二、合作探究 小组交流: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 (一)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二)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三)制定计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四)实施计划 (五)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4、通过探究实验回答后面的讨论题。 5、达尔文认为,在自然界,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够产生大量的后代,那为什么到现在为止物种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并没有计算的那么多,而是自然界里各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教案(优质课)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教学设计熊英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一、课程分析: 本章课程的核心是介绍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和其他科学理论的发展一样,不是简单的新理论对旧理论的否定和排斥,而是新理论对旧理论的修正、深入和扩展。从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以及现代进化理论的由来,大体都走过了这样的轨迹。这些应该成为处理本节教学内容的基本脉络。本节内容包括: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和达尔文以后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其中重点是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生物进化的内容,知道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要点,但是现在已经遗忘,而且拉马克进化论,达尔文进化论的贡献及其局限性尚不了解。因此介绍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过程,分析拉马克和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的重要贡献和历史局限性,有助于学生理解科学不是一个静态的体系,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 三、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概述拉马克的进化理论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2)评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 (3)运用生物进化的观点解释一些生物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由教师提供讨论的素材,组织引导学生讨论、活动,最后由师生共同总结的形式进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2)学习达尔文的执着精神,树立辩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四、设计理念: 此部分内容简单,前后顺序逻辑严密,框架思路清楚。以教师引导、点拨;学生自学探究的方法处理教学内容是可行的。关于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教师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评说其要点,然后教师可以指出,拉马克的进化学说是达尔文学说之前影响最大、最为系统的进化理论;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本节教学的中心。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综合了生物学各学科的成就和多种生物进化因素建立起来的,因此,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学生理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由来的关键。因此大致思路如下:通过录像片段引入本课学生通过自学掌握拉马克进化学说 4个图片并结合长颈鹿的进化探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自学并讨论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贡献和局限性。 自制多媒体课件,主要是插入与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录像,和与课文相关的图片,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感性认识,并利用图片交替和录像展现使学生头脑中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生物进化过程。 五、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在网上看到了一段很好的视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但是看视频前,我们先玩个“猜一猜”的游戏,看哪一位同学可以猜出屏幕上的问题。 通过问题的回答,我们已经知道生物是进化的,而不是女娲造人,也不是上帝造物。那么生物是怎样进化的呢?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讨论生物进化的一些学说。 (点评:利用课件,展示由单细胞生物到人的生物进化过程的录像,激发出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思维导航: 生命诞生之初,地球上只有最简单的单细胞藻类和单细胞动物。而今的地球上,到处是丰富多彩的各类生物。那么现今的生物是从哪里来的呢人们一直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由于科学发展水平和认识能力的限制,一直以来,神创论的观点占据主导地位,认为人类和各种生物都是上帝或者神创造的。到底是不是这样呢直到人类不断发现越来越多的古生物化石以后,生物进化的观念才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化石是什么呢生物是怎么样由简单进化到现在复杂的各类生物的呢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你会了解到生物进化的证据以及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知识点梳理: 生物进化的历程 1.生物进化的证据 (1)化石是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 (2)马的进化过程:趋势是体型由小趋大,四肢越来越长,多趾逐渐变成中趾发达并唯一着地。 (3)鸟的进化过程:古代的某种爬行动物→始祖鸟→现代鸟 (4)越简单、越低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 越复杂、越高等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2.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1)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海洋中的原始的单细胞藻类;种子植物的生殖过 程已经完全 ..摆脱了对水.的依赖。 (2)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动物是海洋中的原始的单细胞动物。 鸟类 古代鱼类(最早的脊椎动物)→原始两栖类→爬行类 哺乳类 (3)生物进化趋势: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 (4)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随堂反馈:

1. 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2.化石是地层里古代生物的___ 、____ 、____ 等的总称。 3.爬行类进化成鸟类的典型证据是在德国发现的“”化石。 4.科学家们发现,越、越的生物的化石总是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越、越_____的生物化石则出现在越新近形成的地层里。 5.科学家们根据亲缘关系的远近,用生物“”形象而简单地表示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6.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海洋中原始的,最早出现的动物是原始。 7.生物进化的规律是从_________到_________、从_________到_________、从________到_________、从_________到_________。 8.生物多样性是的结果。 巩固升华: 一、选择题 1.在越古老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 A.数量越多 B.种类越丰富 C.越简单、越低等 D.越复杂、越高等 2.始祖鸟在进化上可能是处于哪两种动物之间的过渡类型() A.鸟类和哺乳类 B.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C.鱼类和两栖类 D.古代爬行类和鸟类 3.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B.越接近生物进化树的顶端,生物越高等 C.越复杂的化石出现在越古老的地层里 D.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简单到复杂 4.下列生物中,哪个可能最接近于原始的自养生物() A.藻类 B.蕨类 C.细菌 D.草履虫 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历程的概括中,错误的是() A.由简单到复杂 B.由低等到高等 C.由体小到体大 D.由水生到陆生

(完整版)生物进化的秘密教学设计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生物进化的秘密》 教学设计 邵 府 小 学 科学教师:赫立娟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生物进化的秘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围绕“作用与平衡”这一概念,继续引领学生带着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通过查阅、分析和整理资料、讨论、撰写科学短文、模型制作等不同方式的探究活动,讨论生物的起源和进化问题,研究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从教材内容呈现顺序来看,是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本节课是在前两节基础上,通过故事,对长颈鹿、桦尺蠖等动物进化过程进行具体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与平衡关系,分析环境的变化给生物带来的影响,初步理解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浅层含义。本课围绕“生物进化的秘密”这一主线,设计了三个活动:1、“达尔文的故事”:通过收集和阅读达尔文的资料,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学习他们坚忍不拔的精神。2、“长颈鹿的进化过程”,让学生利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观点解释生物的进化现象。3、“游戏环节”捕食猎物,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自然选择”学说。 二、学情分析: 《生物进化的秘密》为《生物的进化》单元第三课,学生在学习了前两课《生命从哪里来》和《寻找生物进化的证据》,对生命起源问题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从网上获书中了解了恐龙灭绝的原因,很自然会想到那些原始的生命是如何演变成现在这样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的,生物进化的秘密是怎样的。本课从观察种类繁多的动物开始,

从观察理解有些生物已经灭绝有些名字相同但是所处的时代不同,所处的环境不用,在外形上有很大的差异,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然后进行资料的阅读与整理,通过模拟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培养学生的联想和发散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初步理解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含义。 探究目标:能运用自然选择学说对长颈鹿等生物的进化原因做出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生物是一直在进化的观点;学习达尔文尊重事实,坚忍不拔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搜集资料、分析整理材料理解“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理论。 教学难点:通过长颈鹿等生物的进化历史说明“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理论。 五、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搜集和阅读有关达尔文的资料,查找某一种生物进化的资料。 教师准备:相关课件。 模拟实验材料:大米、黑米、盘子、记录表等。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生物进化的原因导学案设计

生物进化的原因学案设计

四、点拨: 理解自然选择的内容相互之间的联系 反馈五、小结: 一、保护色的形成 二、自然选择的内容 三、自然选择的结果 六、拓展: 1.澳大利亚东部有一种外形奇特、美丽的琴鸟,它们大都在冬季繁殖,这样可以避免蛇类等前来偷食它们的卵和雏鸟,按照达尔文的理论这是() A. 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 B. 变异所造成的 C. 条件反射 D. 自然选择的结果 2.人工选择所以能培育出新的品种来,自然选择所以能形成新的物种,它们的选择基础 A、生物都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C、生物都在进行生存竞争 D、人和自然选择的力量 3.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的长颈形成的原因是() A.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形成了鹿的颈有长有短 B.由于食物的不同导致了鹿的颈有长有短 C.具有长颈变异的鹿生存的机会多,后代也就多 D.长期伸长脖子够高出的树叶造成的 4、下列不属于保护色对生物的作用的是() A一起敌害警觉而被吓跑B不易被其他动物发现 C有利于躲避敌害D有利于捕食猎物 5.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 A产生了可遗传的有利变异B产生了可遗传的不利变异 C产生了不可遗传的有利变异D产生了可遗传的不利变异 6、自然界总生物,通过激烈的斗争,生存下来,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生物通过、和,不断进化。 7.下图是长颈鹿进化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如上图,古代的长颈鹿,有颈长的和颈短的,颈的长短是可以的。在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如缺乏青草的时候,颈长的可以吃到高处的树叶,就容易,并繁殖后代。颈短的长颈鹿吃不到足够的树叶,活下来的可能性就很小,留下来的也更少,经过许多代以后,颈短的就被。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长颈鹿都是的。这种说法是按照学说来解释的。

八年级生物下册 第7单元 生命的延续与进化 第23章 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1(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生物下册第7单元生命的延续与进化第23章第2节《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 1(新版)苏科版 一、学习目标: 1、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生物进化的证据。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二、重难点:重点: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生物进化的证据难点: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三、教材助读:独学课本 P57—蜥蜴有什么相同点?它属于鸟类动物还属于爬行动物呢?比较化石始祖鸟的形态特征,可以判断始祖鸟是动物向进化的中间过渡类型。 3、下表是5种生物的细胞色素C与人的细胞色素C的组成比较,请分析表中数据后回答(1)从表中数据可发现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组成和生物的亲缘关系是:亲缘关系越近,细胞色素C 的氨基酸组成差异越。(2)从上表看,人和的亲缘关系最远,因为两者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最。(3)上述对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的组成比较,是从分子生物学方面为生物的提供了证据。 (4)、研究生物的进化时,用到的最常见的方法是法。 5、根据以上的资料分析,你能对生物进化的历程作出怎样的推测?生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1、进化方向:根据营养方式不同,分别向着植物和动物两个方向进化;单细胞藻类植物→苔藓→蕨类→种子植物原始生命单细胞动物→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古代的鱼类进化成古代的,之后又出现了爬行类,古代爬行类的一支进化成被覆羽毛的,另一支进化成胎生哺乳的。 2、右图表示的是“生物进化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下列代号所表示的生物类群: A、 B、 C、 D、 (2)、从图中可以看出,哺乳动物是由动物进化而来的。(3)、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有生物之间都存在着或远或近的 关系,他们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4)1861年,在德国发现了一种始祖鸟化石,始祖鸟的身体结构既和______有相同之处,又和_______有相同之处。(5)事实上,生物进化问题的研究,是建立在对许多科学领域(如__ _ __、__ ____、_____ _和__ _____等)的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的,涉及许多研究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是_________。(6)比较是生物学研究的常用方法,通过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_______,认识事物的 _________。 3、技能训练中哪些是支持假说A的,哪些是支持假说B的?为什么?

《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设计

《生物进化的原因》教学设计 马王堆中学姚文霞 概述 “生物进化的原因”是人教社生物学第七单元第三章第三节。本节所需课时为2课时,本课时为第一课时;生物进化的原因是本节章的重点内容,主要是通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一、对于生物进化的原因的分析,首先让学生阅读英国蔓彻斯特地区的两种桦尺蠖的数量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的真实事例,让学生分析: 1.在1850年,为何浅色桦尺蠖的数量多?这于环境有何关系? 2.在1950年,深色的桦尺蠖为何占多数?这时环境有何特点?与环境有什么关系? 二、结合科学家的实验,通过学生讨论,加深对生物进化的认识。 三、组织学生开展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探究活动,进行探究活动时:1.组织同学严肃认真、相互配合,统一听从组长的指挥。 2.彩色布料最好采用单一的布料,有利于结果的分析。 3.彩色小纸片的选择应该多样化,其中之一与彩色布料的颜色一致。 4.实验时要把自己当成捕食者,选取彩色的小纸片时,一定不要特意寻找某一种颜色的小纸片。 并保证实验活动的成功,通过探究,从感性上认识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 整个教学过程以网络作为教学媒体,教师恰到好和处地把握住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实验活动,科学地分析实验结果,主动获取知识。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通过资料分析和模拟探究保护色形成的过程,使学生能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层面上去分析生物进化的原因。 技能目标 ①通过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和实验结果的统计,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②通过模拟探究实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情感目标 ①通过模拟探究保护色的形成过程,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②通过学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让学生了解保护色在人类的某些领域的仿生应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认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初中生物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教学设计

第二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研究生物进化的方法。 2.概述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能力目标 通过利用观察、对比,使自己的识图能力进一步提高。 情感目标 1、通过对化石资料的搜集,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热爱科学的态度 2通过对比生命起源认识的不同观点,使学生进行唯物主义生命观的教育,自觉抵制非科学的观点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总体教学思想是本着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强调了能力和方法的训练。形式上采用启发式的探究学习方法。注重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在内容安排上首先是研究进化的方法,其次才是进化的历程。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方法与结果之间的紧密联系,获得知识不是第一位的,掌握方法才是首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我是通过在分析资料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己比较、发现这个方法。这样可以使他们更深的体会到比较法在进化学的研究上的作用。在课本中很多内容都涉及到了化石。很多学生对化石不是很了解,但又有很大的兴趣。为了满足学生好奇心,也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决定在本节课的开头安排一个马的进化的讨论和讲解。资料二中提到了始祖鸟,为了让学生对这种在进化史上有着重要作用的生物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加入了始祖鸟的原始化石图片、鸟类以及以鳄鱼为代表的爬行动物的图片,以便更好地锻炼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 生物进化的历程是一个复杂又漫长的过程。用进化树的形式介绍这一内容可以通过直观又简洁的方式使学生接受这个知识。这里面涉及到的生物种类虽然基本上都是学生曾经学习过的内容,但是已经隔了一段时间。为了学生能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我先以小组讨论根据特点贴图的环节,帮助学生复习学习过的脊椎动物和植物的特点。在完成进化树的填图之后,纵观全局,引导学生总结出进化的总趋势,并且点出人类和其他生物来自共同祖先这一真理。让学生明确保护生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家人。教育学生热爱生命,关爱生命.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5.1.3《生物进化的历程》导学案

第三节生物进化的历程 班级姓名组别评价 【学习目标】 1.概述动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2.概述植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3.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学习重难点】 重难点:概述动植物进化的主要历程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要求:1.依据学习目标和导学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勾画主要知识点。用红笔标注疑难问题,力争组内解决。2.不看课本,独立将本环节题目填写完整。3.组内核对答案。(组长带领组员A、D核对,组员B、C核对,指明错误,独立纠错,互相监督。然后共同确定答案。) 1.各类植物的结构特点 植物类群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繁殖 藻类植物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种子植物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比较四种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特点,植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生活环境的变化是由到。 2.比较各类脊椎动物动物心脏结构,将它们各自心脏的结构特点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1)哪类动物运输氧气的能力最强,原因是

(2)脊椎动物由低等到高等的顺序是,比较它们心脏的结构特点,推测它们进化的趋势是。 3.仔细阅读教材15页图5.1-14生物进化树,回答下列问题: (1)原始生命的分化: 原始的藻类植物 原始的单细胞动物 (3)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 原始植物 原始植物 原始植物 原始植物 (4)无脊椎动物的大致进化历程: 原始动物原始动物原始动物原始动物原始动物 原始动物原始 动物 无脊椎动物中最先登陆的动物是,最先适应陆地生活的动物是。 (5)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 原始类 原始类原始类原始类 原始类 脊椎动物中最先登陆的动物是,最早的陆生脊椎动物是。 4.一般来说,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由低等到,由到陆生。 二、合作探究 要求:1.独立完成各题,然后组内讨论、交流,解决疑难。学生A和学生D讨论,学生B和学生C讨论,然后小组内共同解决疑难问题。仍然解决不了,归纳记录,待全体师生共同解决。2.注意高效讨论。1.下图是植物进化历程的图解,据图回答问题。 (1)原始生命形成以后,由于营养方式的不同,一部分进化为不能自养的原始单细胞动物,另一部分进化 成为具有叶绿体的A____________。 原始生命 原始单细胞藻类植物 ()不同

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6章生物的进化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教学案

第2节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学 习目标核心素养 1.概述适应的含义和特点。(重点) 2.理解用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形成的原因。(重、难点) 3.说出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1.基于适应两方面的含义理解适应的概念及特点。 2.基于可遗传变异,以及变异可能带来的生存与繁殖优势等方面的实例,解释生物的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一、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1.适应的两方面含义 (1)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 (2)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2.适应具有的特点:普遍性和相对性。 二、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1.各种生物适应性特征形成的理论 (1)物种不变论的观点:各种生物都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 (2)拉马克的观点 ①观点内容 a.当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各种生物的适应性特征不是自古以来就如此的,而是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b.适应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②对拉马克观点的评价 拉马克提出的进化学说彻底否定了物种不变论,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但他对适应形成的解释未被人们普遍接受。 (3)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 适应的来源是可遗传的变异,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

由此可见,群体中出现可遗传的有利变异和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3.对自然选择学说的评价 (1) (2) 4.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 (1)随着生物科学的发展,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基因水平。 (2)关于自然选择的作用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特征,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 2.由于缺少草而吃树叶的长颈鹿脖子越来越长,符合拉马克的观点。( ) 3.达尔文认识到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并做出了科学的解释。( ) 4.生物进化的内因是生存斗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