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底炉工艺可研报告

转底炉工艺可研报告
转底炉工艺可研报告

转底炉工艺可研报告

1转底炉工艺概述

1.1前言

转底炉用于生产直接还原铁不过约30年的历史,其设备和结构原本脱胎于轧钢用的环形加热炉,其最初目的就是用于处理钢铁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铁和其他金属的粉尘和废弃物,实践证明其环保功能和价值甚至超过了金属回收本身。随着规模的扩大,也逐渐形成为一种炼铁新工艺,进入煤基直接还原法的先进行列,但仍处在初始阶段,目前最大的转底炉(美国动力钢公司)的规模年产铁不过50万吨,以铁精矿为原料,生产出的DRI经埋弧电炉熔分后为大电炉供应铁水。其他分布在美国、日本等地的一些转底炉几乎都是处理粉尘,其规模一般年产能力20万吨左右,生产出的DRI金属化率70?85%不等,一般不用作电炉原料,其用途或作为高炉原料,或给转炉作冷却剂,或经埋弧电炉熔分后生产出铁水,给炼钢电炉热装。

转底炉的环保效益是与其工艺特点分不开的,主要特点是高温快速还原。首先是把含金属氧化物的粉尘和废弃物还原成金属;其次是高温下许多有害元素和物质能够挥发或分解,能燃烧的用作燃料;第三是本身是封闭系统,微负压操作,过程中基本无排放,最终的固体产物和经过净化的烟气均符合环保要求,而且烟气余热得到充分利用。因此转底炉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已列为处理所在地域冶金厂粉尘和废弃物的有效措施,并要求冶金企业无偿提供,并倒贴一定处理费用。这些厂家因为国家环保要求深埋而要花费更高费用,所以也乐于如此。

1.2发展状况

最早生产规模的转底炉处理冶金厂粉尘和废弃物的是美国INMETCO,由

国际镍集团INCO.Ltd开发,该集团国际金属回收公司1978年在美国宾州

Eillwood城建成第一座转底炉,外径16.7米,炉底宽4.3米,主要是用来处理多种冶金厂含铁粉尘和废弃物,生产出的金属化率85?92%的金属化球团(DRI)进入埋弧电炉熔化,获得铁水和炉渣(作为副产品出售),与此同时还回收Zn、Ni、Cr等金属。已运行近30年,效益良好,成为美国中东部钢铁厂废弃物处理中心。

此外,美国MR&E公司开发的Dry-Iron转底炉工艺于佃97年4月在田纳西州的Jackson 建成一座转底炉,年处理粉尘能力为20万吨,产品金属化率达90%,脱锌率达95%,同时还可脱锑、钾、钠等元素。

日本神户制钢同美国Midrex公司共同开发的Fastmet转底炉当前主要是用

于处理含铁粉尘和废弃物,现在正常生产的有神户加古川1座,新日铁4座(广田1座,君津2座,光1座),详见附表。

附表国外处理含铁粉尘和废弃物的转底炉RHF

1.3处理流程

一般转底炉处理含金属粉尘和废弃物的流程包含以下几个系统:

(1)、以转底炉为中心的主体系统,包括炉体和转动机构,以及辅助设施。

(2)、热工系统,包括供热、加热、热能利用等。

(3)、烟气处理系统以及后续的各种有关金属回收系统。

(4)、原料贮运及上料系统。

(5)、产品及副产品处理系统。

1.4结语

转底炉的特点是高温还原过程,操作系统处于封闭微负压状态,有利于在回收有用金属的同时,保持环境友好,其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相得益彰。国外已有近30年的成功经验,中国作为世界钢铁大国,有效解决粉尘和废弃物的积压已提到议事日程。如何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进行转底炉工艺研究开

发是目前钢铁工业的一个比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北京科技大学有关科技人员对此已进行多年探索,积累了相应的知识和经验,并在山西建成了我国第一条连续生产的工业化转底炉生产线。该生产线在2006年?2007年连续生产了6

个月,加工精矿粉9000多吨。

2转底炉熔融还原技术开发

B1 (2)《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要求 生活垃圾焚烧炉》HBC 334

《生活垃圾焚烧炉》 (HBC 33-2004) 1 范围 本技术要求规定了生活垃圾焚烧炉的分类与命名、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抽样和检验规则等。本技术要求适用于处理能力≥50t/d的各种型式的生活垃圾焚烧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技术要求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要求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技术要求,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要求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要求。 GB1576 低压锅炉水质 GB/T1921 工业蒸汽锅炉参数系列 GB/T3166 热水锅炉参数系列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9222 水管锅炉受压元件强度计算 GB 9989.1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总则 GB/T12145 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总则 GB/T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 GB18485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CJJ90-2002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CJ/T3039 城市生活垃圾采样和物理分析方法 HJ/T 20-1998 工业固体废物采样制样技术规范 JB/T6503 烟道式余热锅炉通用技术条件 JB/T10249 垃圾焚烧锅炉技术条件 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6年版) 热水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997年修订版) 3 定义 本技术要求采用下列定义。 3.1 生活垃圾 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或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集市贸易与商业垃圾、公共场所垃圾、街道清扫垃圾及企事业单位垃圾等(以下简称垃

转底炉工艺的发展与实践_朱荣

第29卷 增刊1 北 京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Vol.29 Suppl.1 2007年 6月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Jun 2007 收稿日期:2007?02?06 修回日期:2007?04?16 作者简介:朱荣(1962?),男,教授,博士生导师 转底炉工艺的发展与实践 朱 荣 任江涛 刘 纲 万天骥 徐 萌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摘 要 论文介绍了转底炉炼铁工艺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重点阐述北京科技大学研究和开发转底炉炼铁技术所取得的经验与成果.结合国情和政策,认为我国当前应把“转底炉预还原+熔融造气炉终还原”双联工艺作为发展转底炉技术的方向,主要应用于为电炉提供热装铁水、钢铁厂粉尘回收利用和特殊矿综合利用等方面. 关键词 转底炉工艺;含碳球团;直接还原;熔融还原 分类号 TF 748.2+06 转底炉煤基直接还原是最近30年间发展起来的炼铁新工艺,主体设备源于轧钢用的环形加热炉,虽然最初的目的只是用于处理含铁废料,但很快就有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将其转而开发应用于铁矿石的直接还原.由于这一工艺无需燃料的制备和原料的深加工,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人类环境有积极的作用,因而受到了冶金界的普遍关注. 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Midrex 公司的前身Ross 公司就发明了含碳球团的转底炉直接还原法方法,于1965~1966年在明尼苏达州的Cooley 进行了2 t ?h ?1的小规模热固结法试验,获得了成功,后取名为Fastmet 工艺.1974年,加拿大的国际镍集团——Inmetco 公司开始研究把转底炉用于还原该公司生产不锈钢的氧化物粉尘废料,经转底炉预还原的金属化球团,直接热装入电炉生产,同时将其命名为Inmetco 工艺.之后,二者各自申请了专利,并开发和转让技术. 当以Fastmet 和Inmetco 工艺为代表的两大转底炉工艺在不断进行转底炉工业化生产和推广的时候,产品硫含量过高的问题始终未得到很好解决,难以成为电炉的优质原料,因此相继出现了Fastmelt 、Redsmelt 等转底炉直接还原?埋弧式电炉熔分的双联工艺(RHF ?SAF ). 日本神户制钢与美国Midrex 公司联合开发转底炉直接还原新工艺,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使金属化球团在转底炉中还原时熔化,生成铁块(Nuggets),同时脉石也熔化,形成渣铁分离.此法的成功,将解脱DRI 对原料品位的 苛求,能用普通的高炉用铁矿为电炉提供优质铁料.因此意义重大,被命名为“第三代炼铁法”(Itmk3)[1-4].建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北部,年产能为25000 t 的Itmk3转底炉示范厂,已于2003年5月24日投产出铁.预计Mesabi Nugget LLC 将于2006年在美国Minnesota 或者位于Indiana 的美国钢铁动力公司附近建成第一台50万t 转底炉,到2007年建成年产能150万t Iron Nugget 的生产厂. 根据国内的铁矿资源和能源结构,开发具有投资少、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等特点的转底炉工艺符合我国国情以及我国的产业政策.北京科技大学是国内第一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转底炉工艺的研究单位.经过多年的基础研究和工艺开发,已经全面掌握了转底炉的工作原理、工艺和相关的设备设计、制造等配套技术.自主开发了转底炉?熔融造气炉双联炼铁工艺 [5]和煤基热风熔融还原炼铁工艺(Coal ,Hot-air ,Rotary Hearth Furnace Proc-ess ,简称CHARP ) [6]. 1 国内转底炉工业试验 转底炉因具有环形炉膛和可转动的炉底而得名,其原料是铁矿粉和煤粉制成的含碳球团,经配料、混料、制球和干燥后加入转底炉中,炉膛温度可达1250~1350℃左右,含碳球团在这样的高温下,随着炉底旋转一周的过程中,铁矿被碳快速还原,生成金属化球团,最后由螺旋出料机推出炉外,经冷却后运往熔分炉作原料,或作为电炉炼钢的原料. 长期以来,北京科技大学一直致力于含碳球团

某公司焦炉煤气发电项目(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WORD版本)

1、国家计委颁发的《热电联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定》 2、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贸易委员会、建设部颁发的计基础(2000)1268号文“关于发展热电联产的规定” 3、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的《小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4、************集团有限公司提交给************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的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委托书 5、************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热负荷、焦炉煤气及其它有关设计资料 本报告的设计范围包括以下三部分内容: 1、综合利用自备电厂工程围墙内生产、生产附属、辅助生产工程及有关建筑。 2、热力网工程。 3、编制工程投资估算并做出财务评价。 属于本工程以下内容,由建设单位另行委托其他有关部门完成。 1、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报告。

2、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市位于中国东部沿海经******大省******省的中部,是中国环渤海地区一座风格独特的工业城市,是国务院批准的******半岛沿海开放城市,是著名的"******之都"、"******之城"。现辖五区三县,总面积5938平方公里,总人口414.99万。 ******的城市布局独具特色。******、******、******、******、******5个区和******呈梅花状分布,东西南北4个城区距中心城区分别为20公里左右,城乡交错,布局舒展,形成城市组群,被专家称为"******模式"。这种结构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别,有利于发展生产,方便生活。******因此而成为世界大城市协会的会员。1986年,******市作为中国十二大城市之一参加了联合国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召开的人口与城市未来会议;1990年又出席了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召开的第三届世界大城市会议。近年来,******市突出中心城区建设,城市现代化步伐逐渐加快,建成区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城市美化、绿化和净化水平不断提高,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6.1%,人均拥有公共绿地面积8.6平方米。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环境配套设施等明显改善;随着******新 区的全面规划建设,******市的城市综合功能将进一步增

转底炉

转底炉项目简介 1 转底炉还原工艺简介 1.1 转底炉工艺简介 转底炉由轧钢用的环形加热炉演变为炼铁工艺,最早是用来处理钢铁工业产生的粉尘及废弃物。转底炉工艺有多种,主要包括Fastmet/Fastmelt、ITmk3、Inmetco/Redsmelt、DryIron、Comet/Sidcomet、HI-QIP等。 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流程示意图

1.2 转底炉工艺与其它相似工艺比较 转底炉是煤基直接还原工艺中的核心设备之一,煤基直接还原工艺主要包括回转窑法(如SL-RN法)和转底炉法(如COMET法)。而煤基直接还原工艺和气基直接还原工艺都是直接还原工艺,以铁产品为例直接还原工艺的产品为海绵铁(又称直接还原铁—DRI即Direct Reduced Iron)。直接还原和熔融还原是两种主要的非高炉炼铁思路。当转底炉的原料加入含碳球团时,其产品为金属化球团,可供电炉使用,也作为高炉的原料。而链篦机—回转窑—环冷机(链回环)生产出来的产品是氧化球团,是为高炉炼铁提供的原料之一,称之为球团矿,而高炉炼铁的含铁原料还包括天然块矿、烧结矿。 转底炉直接还原技术采用含碳球团作原料,反应速度快,同时符合中国以煤为主要能源的特点。 以直接还原技术用于钒钛磁铁矿为例,转底炉技术相比隧道窑、回转窑工艺,以ITmk3为代表的转底炉工艺的优点主要是:○1还原原料在预热和还原过程中始终处于静止状态下随炉底一起进行,所以对生球强度要求不高;○2较高的还原温度(1350℃或更高)、反应快、效率高。反应时间可在10-50min范围,可与矿热电炉熔炼容易实现同步热装;○3可调整喷入炉内燃料(可以是煤粉、煤气或油)和风量,能准确控制炉膛温度和炉内气氛;○4过程能耗低,回转窑法折算成每吨海绵铁的煤耗通常大于800kg,而转底炉法为600kg;○5从工艺角度来看,ITmk3技术流程简单,投资成本低,产品价格低,铁矿石原料及还原剂选择灵活。另外,据马鞍山钢铁设计研究总院秦廷许的研究:转底炉-电炉炼铁流程与高炉传统炼铁流程比较,虽在铁精矿消耗量、还原剂和燃料的能源消耗量上相差不大,但吨铁成本低约10%;基建投资省22%左右;全流程电耗低48.6%。说明转底炉相对回转窑流程、高炉流程都具有极大优势。(参考文献来源:《金属矿山》杂志2007年第5期《钒钛磁铁矿转底炉直接还原综合利用前景》) 2 国内外现有转底炉工程情况、技术情况、技术来源 2.1 国外发展现状 国外现有达到商业生产规模的转底炉(表1)大约不足10座,基本大同小异,其中,目前最大的转底炉(美国动力钢公司IDI(IDP))的规模年产铁不过50万吨,以铁精矿为原料,生产出的DRI经埋弧电炉熔分后为大电炉供应铁水。历史最久的为美国INMETCO,并以处理冶金厂粉尘和废弃物而称著。其他分布在美国、日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要求规范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CJJ90-2002 1 总则 1.0.1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国家有关生活垃圾处理法规,实现生活垃圾处理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目标,规范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和运行管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以焚烧方法处理生活垃圾的新建工程。 本规范不适用于有毒、有害废物和危险废物的焚烧处理工程。 1.0.3 生活垃圾焚烧工程规模的确定和技术路线的选择,应根据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卫生专业规划和垃圾收集与处置以及焚烧技术的适用性等合理确定。 1.0.4 生活垃圾焚烧工程建设,应采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和设备,做到焚烧技术先进、运行可靠、维修方便、经济合理、管理科学、保护环境、安全卫生。垃圾焚烧热能应充分加以利用。 1.0.5 采用焚烧技术处理生活垃圾(以下简称“垃圾”)的工程建设,除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生活垃圾municipal solid waste(MSW)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或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生活垃圾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集市贸易与商业垃圾、公共场所垃圾、街道清扫垃圾及企事业单位垃圾等。 2.0.2 垃圾焚烧锅炉 waste incineration boiler 垃圾焚烧炉和利用垃圾焚烧释放的热能进行有效换热,并产生蒸汽或热水的热力设备的统称。 2.0.3 低位热值 low heat value (LHV)

单位质量垃圾完全燃烧时,当燃烧产物回复到反应前垃圾所处温度、压力状态,并扣除其中水分汽化吸热量后,放出的热量。 2.0.4 焚烧速率rate of burning 单位炉排面积、单位时间的垃圾焚烧量。又称炉排机械负荷。 2.0.5 炉排热负荷heat intensity per grate area 单位炉排面积、单位时间内焚烧垃圾的发热量。 2.0.6 连续焚烧方式continuous incineration 通过送料器连续运动,将垃圾投入垃圾焚烧炉内进行焚烧的作业方式。 2.0.7 焚烧线 incineration line 对垃圾进入垃圾焚烧装置,经过焚烧变成炉渣排出和垃圾热能的转换,以及产生烟气的净化等垃圾处理过程所需要的全部工程设施的总称。 2.0.8 燃烧室 combustion chamber 垃圾焚烧锅炉内的垃圾燃烧空间。包括垃圾在炉床上干燥、燃烧、燃尽过程和燃烧过程中生成的可燃气体与可燃颗粒物燃烧过程所占据的全部空间。 2.0.9 飞灰稳定化flyash stabilization 使飞灰转化为非危险废物的处理过程。 2.0.10 飞灰固化 flyash solidification 采用物理、化学等方法使飞灰稳定化的处理过程。 2.0.11 垃圾焚烧锅炉热效率 thermal efficiency of waste incineration boiler 垃圾焚烧锅炉输出的热量与输入的总热量之比。 2.0.12 炉渣热灼减率 loss of ignition 焚烧垃圾产生的炉渣在600±25℃保持3h条件下,经灼热减少的质量占烘干后的原始炉渣质量的百分比。 2.0.13 烟气净化系统 flue gas cleaning system 对烟气进行净化处理所采用的各种处理设施组成的系统。 2.0.14 二噁英类 dioxins 多氯代二苯并一对一二噁英(PCDDs)、多氯代二苯并呋喃 (PCDFs)等化学物质的总称。 2.0.15 渗沥液 leach ate

福建华能罗源火电厂工程融资投资立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撰咨询)

福建华能罗源火电厂工程立项投资融资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典型案例〃仅供参考) 广州中撰企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广州

目录 第一章福建华能罗源火电厂工程项目概论 (1) 一、福建华能罗源火电厂工程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 二、福建华能罗源火电厂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编制单位 (1) 三、可行性研究的目的 (1) 四、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 (一)项目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2)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 (2) (三)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4) 五、研究的主要过程 (5) 六、福建华能罗源火电厂工程产品方案及建设规模 (6) 七、福建华能罗源火电厂工程项目总投资估算 (6) 八、工艺技术装备方案的选择 (6) 九、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6) 十、研究结论 (7) 十一、福建华能罗源火电厂工程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9) 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一览表 (9) 第二章福建华能罗源火电厂工程产品说明 (15) 第三章福建华能罗源火电厂工程项目市场分析预测 (15) 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15) 一、厂址的选择原则 (15) 二、厂址选择方案 (16) 四、选址用地权属性质类别及占地面积 (17) 五、项目用地利用指标 (17) 项目占地及建筑工程投资一览表 (17) 六、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18)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19) 一、建设内容 (19) (一)土建工程 (19) (二)设备购臵 (20) 二、建设规模 (20) 第六章原辅材料供应及基本生产条件 (21) 一、原辅材料供应条件 (21) (一)主要原辅材料供应 (21) (二)原辅材料来源 (21) 原辅材料及能源供应情况一览表 (21) 二、基本生产条件 (23) 第七章工程技术方案 (24) 一、工艺技术方案的选用原则 (24) 二、工艺技术方案 (25) (一)工艺技术来源及特点 (25) (二)技术保障措施 (25) (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 (25) 福建华能罗源火电厂工程生产工艺流程示意简图 (25) 三、设备的选择 (26) (一)设备配臵原则 (26) (二)设备配臵方案 (27) 主要设备投资明细表 (27) 第八章环境保护 (28) 一、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28) 二、污染物的来源 (29) (一)福建华能罗源火电厂工程项目建设期污染源 (30) (二)福建华能罗源火电厂工程项目运营期污染源 (30)

明项目垃圾焚烧炉排技术协议

三明市金利亚环保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焚烧炉排设备 合同附件 合同号: 合同签字时间及地点: 合同生效日期: 合同双方:(三明市金利亚环保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需方) (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供方)

附件1: 技术规范 1总则 1. 1本规范书适用于三明市(永安市、沙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垃圾焚烧炉排_设备,它提出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 2需方在本规范书中提出了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规定所有的技术要求和适用 的标准,供方应提供一套满足本规范书和所列标准要求的高质量产品及其相应服务。对国家 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如锅炉与压力容器、高电压设备等)。 1. 3如未对本规范书提出偏差,将认为供方提供的设备符合规范书和标准的要求。 1. 4供方须执行本规范书所列标准。有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 5合同签订后3个月,按本规范4. 6要求,供方提出合同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试验、装配、安装、调试、试运、验收、试验、运行和维护等标准清单给需方,需方确认。 2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三明市(永安市、沙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项目业主:三明市金利亚环保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项目地址:三明市三元区莘口镇黄砂村渡头坪 三明市(永安市、沙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负责处理三明市城区、沙县、永安三地的生活垃圾。项目拟建设总规模为900~1200吨/ 日,按照两炉两机配置。其中一期工程 为1台炉型为炉排炉500吨/日的焚烧生产线,配置一台12MW凝汽式汽轮机组。二期预留 一台500吨/日垃圾焚烧炉位置,今后根据三明市垃圾产量扩建一台300或500吨/日垃圾焚 烧炉,配置一台6MW凝汽式汽轮机组。烟气处理系统采用干法加活性炭喷射加布袋除尘工艺。 3设计和运行条件 3. 1系统概况和相关设备 厂家设备工艺情况描述。 3. 2工程主要原始资料 3.2.1气象特征与环境条件 福建省三明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多年平均气温19.2 C,极端最高气温40.1 C, 最低气温-7.1 C。年平均降雨量为1656mm,降雨多集中在4?8月份。常年风向为 3.2.2厂区地质 建设地地貌单元属丘陵地貌单元。场地东、南、北侧为鱼塘溪,西侧为三明~明溪公路,场地总体上北高南低。本区域分布地层简单,主要为残积砂质粘性土,局部为冲积泥质砂砾卵石,下伏基岩为变质砂岩。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区。 3.2.3电力供应 垃圾焚烧炉一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驱动汽轮发电机组发电。除自用电外,剩余的电力送

转底炉工艺与熔融还原技术开发

1 转底炉工艺概述 1.1 前言 转底炉用于生产直接还原铁不过约30年的历史,其设备和结构原本脱胎于轧钢用的环形加热炉,其最初目的就是用于处理钢铁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铁和其他金属的粉尘和废弃物,实践证明其环保功能和价值甚至超过了金属回收本身。随着规模的扩大,也逐渐形成为一种炼铁新工艺,进入煤基直接还原法的先进行列,但仍处在初始阶段,目前最大的转底炉(美国动力钢公司)的规模年产铁不过50万吨,以铁精矿为原料,生产出的DRI经埋弧电炉熔分后为大电炉供应铁水。其他分布在美国、日本等地的一些转底炉几乎都是处理粉尘,其规模一般年产能力20万吨左右,生产出的DRI金属化率70~85%不等,一般不用作电炉原料,其用途或作为高炉原料,或给转炉作冷却剂,或经埋弧电炉熔分后生产出铁水,给炼钢电炉热装。 转底炉的环保效益是与其工艺特点分不开的,主要特点是高温快速还原。首先是把含金属氧化物的粉尘和废弃物还原成金属;其次是高温下许多有害元素和物质能够挥发或分解,能燃烧的用作燃料;第三是本身是封闭系统,微负压操作,过程中基本无排放,最终的固体产物和经过净化的烟气均符合环保要求,而且烟气余热得到充分利用。因此转底炉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已列为处理所在地域冶金厂粉尘和废弃物的有效措施,并要求冶金企业无偿提供,并倒贴一定处理费用。这些厂家因为国家环保要求深埋而要花费更高费用,所以也乐于如此。 1.2 发展状况 最早生产规模的转底炉处理冶金厂粉尘和废弃物的是美国INMETCO,由国际镍集团INCO.Ltd开发,该集团国际金属回收公司1978年在美国宾州Eillwood 城建成第一座转底炉,外径16.7米,炉底宽4.3米,主要是用来处理多种冶金厂含铁粉尘和废弃物,生产出的金属化率85~92%的金属化球团(DRI)进入埋弧电炉熔化,获得铁水和炉渣(作为副产品出售),与此同时还回收Zn、Ni、Cr

火力发电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火力发电厂项目 第一部分火力发电厂项目总论 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火力发电厂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承办单位 (三)可行性研究工作承担单位 (四)项目可行性研究依据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3.《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04)20号; 4.《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11版》; 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 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06年审核批准施行; 7.《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02年 8.企业投资决议; 9.……; 10.地方出台的相关投资法律法规等。

(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 (六)项目建设地点 二、火力发电厂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政策保障、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主要包括: (一)项目产品市场前景 (二)项目原料供应问题 (三)项目政策保障问题 (四)项目资金保障问题 (五)项目组织保障问题 (六)项目技术保障问题 (七)项目人力保障问题 (八)项目风险控制问题 (九)项目财务效益结论 (十)项目社会效益结论 (十一)项目可行性综合评价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在总论部分中,可将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作全貌了解。 表1 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危废焚烧技术要求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 技术要求(试行)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范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防治危险废物焚烧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技术要求。 本技术要求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 本技术要求由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参与完成。 本技术要求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解释。

目录 1 总则 (1) 2 编制依据 (1) 3 术语 (2) 4 焚烧厂总体设计 (4) 4.1 建设规模 (4) 4.2 厂址选择 (4) 4.3 总图设计 (4) 4.4 总平面布置 (5) 4.5 厂区道路 (5) 5 危险废物接收、分析鉴别和贮存 (6) 5.1 接收 (6) 5.2分析鉴别 (6) 5.3贮存 (6) 6 危险废物焚烧处置系统 (7) 6.1 一般要求 (7) 6.2 预处理及进料系统 (7) 6.3 焚烧炉 (8) 6.4 热能利用系统 (9) 6.5 烟气净化系统 (9) 6.6 残渣处理系统 (11) 6.7 自动控制及在线监测系统 (11) 7 公用工程 (13) 7.1 电气系统 (13) 7.2 给水、排水和消防 (13) 7.3 采暖通风与空调 (14) 7.4 建筑与结构 (15) 7.5其它辅助设施 (15)

8 环境保护与劳动卫生 (16) 8.1 一般规定 (16) 8.2 环境保护 (16) 8.3 职业卫生与劳动安全 (17) 9 工程施工及验收 (18) 10 运营管理基本要求 (19) 10.1 运营管理总则 (19) 10.2 运营条件 (19) 10.3 机构设置与劳动定员 (20) 10.4 人员培训 (20) 10.5危险废物接收 (21) 10.6 交接班及运行登记制度 (21) 10.7安全生产和劳动保护 (22) 10.8 检测、评价及评估制度 (24) 本技术要求用词说明 (25)

转底炉处理钢铁厂尘泥技术

转底炉处理钢铁厂尘泥 技术简介 北京科技大学 2014年3月1日

提纲 1技术概述 2钢铁厂尘泥基础特性 3钢铁厂尘泥制备内配碳球团的直接还原行为4转底炉处理钢铁厂尘泥工艺方案 5转底炉处理钢铁厂尘泥关键技术 6金属化球团在高炉炼铁中的应用

1技术概述 钢铁生产过程中粉尘的产生量一般为钢产量的8-12%左右,近年来,迫于铁矿资源紧张、污染物排放治理的压力,钢铁企业大都采用返回烧结的方法来利用这些粉尘,但由于粉尘中的Zn、Pb、K、Na等元素对烧结机产能、烧结矿质量及高炉顺行和长寿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部分难利用粉尘不得不废弃,不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造成大量宝贵资源的浪费。实现钢铁厂含锌粉尘高效利用,不仅有利于减少钢铁企业污染物排放,而且还可以充分利用其中的有价资源,对于实现我国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7年10月莱钢与北京科技大学共同申报了国家发改委循环经济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并获批准(发改办高技【2007】3194号文),开始了关于转底炉关键工艺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开发工作。 通过关键工艺技术基础研究,掌握了复杂原料条件下的铁氧化物还原规律,建立了能量供给与多化学反应匹配的热工控制机制,揭示了直接还原条件下锌铅钾钠的高效脱除机理,形成了高效还原脱锌的系统工艺集成、基于原料特性的综合配料及成球技术、稳定长寿的转底炉本体结构设计与制造技术、灵活高效的热工控制技术、转底炉能量综合利用技术、转底炉二次粉尘回收技术、关键工艺装备设计及制造技术等关键技术。这些技术的应用,成功解决了在转底炉本体的设计制造技术、还原工艺及热工控制、二次粉尘的回收及转底炉余热回收利用等相关难题,达到了工程设计目标,实现了转底炉连续稳定运行。

综合能源服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选版

综合能源服务项目可行 性研究报告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综合能源服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设计院 一、概念: 按照专业关联的紧密程度和业务发展模式的相似程度,将能源服务归纳为三类。第一类是能源销售服务,包括售电、售气、售热冷、售油等基础服务,以及用户侧管网运维、绿色能源采购、利用低谷能源价格的智慧用能管理(例如在低谷时段蓄热、给电动汽车充电)、信贷金融服务等深度服务。第二类是分布式能源服务,包括设计和建设运行分布式光伏、天然气三联供、生物质锅炉、储能、热泵等基础服务,以及运维、运营多能互补区域热站、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等深度服务。第三类是节能减排服务及需求响应服务,包括改造用能设备、建设余热回收、建设监控平台、代理签订需求响应协议等基础服务,和运维、设备租赁、调控空调、电动汽车、蓄热电锅炉等柔性负荷参与容量市场、辅助服务市场、可中断负荷项目等深度服务。 综合能源服务是指将不同种类的能源服务组合在一起,即将能源销售服务、分布式能源服务、节能减排及需求响应服务等三大类组合在一起的能源服务模式。综合能源服务是在国内刚开始发展、有广阔前景的新业态,它意味着能源行业从产业链纵向延伸走向横向互联,从以产品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向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成为实现国家能源革命的新兴市场力量。

二、相关名词: 1.分布式能源:国际分布式能源联盟WADE对分布式能源定义为:安装在用户端的高效冷/热电联供系统,系统能够在消费地点(或附近)发电,高效利用发电产生的废能--生产热和电;现场端可再生能源系统包括利用现场废气、废热以及多余压差来发电的能源循环利用系统。国内由于分布式能源正处于发展过程,对分布式能源认识存在不同的表述。分布式能源是一种建在用户端的能源供应方式,可独立运行,也可并网运行,是以资源、环境效益最大化确定方式和容量的系统,将用户多种能源需求,以及资源配置状况进行系统整合优化,采用需求应对式设计和模块化配置的新型能源系统,是相对于集中供能的分散式供能方式。 2.增量配电网:也就是新增加的配电网叫增量配电网。2016年10月1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了《有序放开配电网业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是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鼓励社会资本有序投资、运营增量配电网,促进配电网建设发展,提高配电网运营效率而制定的,《办法》提出,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结合输配电价改革和电力市场建设,有序放开配电网业务,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增量配电网,通过竞争创新,为用户提供安全、方便、快捷的供电服务。 3.微电网:微电网(Micro-Grid)也译为,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量转换装置、负荷、监控和保护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微电网的提出旨在实现分布式电源的灵活、高效应用,解决数量庞大、形式多样的分布式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新版新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 TechnicalcodeforProjectsofMunicipalWasteIncineration CJJ90—2009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前言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7]号文的要求,规范编制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内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对《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90-2002进行了修订。 本次修订主要在下列方面对上一版(CJJ90-2002,J184-2002)进行了较大修订: 1对术语进行了充实和完善; 2本着节约用地的原则,提出了对厂区道路设计和绿地率要求; 3在垃圾焚烧系统章节中,修改了一些不确切条款,增加了一些适应节能减排新形势要求的条款;4对烟气净化系统工艺增加了干法和湿法的内容; 5根据修订的《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对飞灰的处理增加了可进入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理的条件; 6为适应新技术的发展和新形势的要求,对电气和仪表控制章节进行了一些修改; 7为了节约用水,对给排水和消防章节进行了调整和部分修改; 8与修改条文相适应,对相应的条文说明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主编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规范主编单位:城市建设研究院(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惠新里3号;邮政编码:100029)、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地址:北京市西便门内大街85号;邮政编码:100053)。 本规范参加单位:上海日技环境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深圳市环卫综合处理厂、上海市环境工程设计科学研究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徐文龙孙振安郭祥信陈海英白良成梁立军杨宏毅云松陈恩富朱先年滕清张益 王敬民龙吉生金福青吕德彬陈峰蒋旭东卜亚明闫磊张小慧龚柏勋蔡辉张国辉翟力新李万修徐海云孙彦曹学义岳优敏姜宗顺程义军骞瑞欢康振同安淼 目录 1总则 2术语 3垃圾产生量与特性分析 垃圾处理量 垃圾特性分析 4垃圾焚烧厂总体设计 垃圾焚烧厂规模 厂址选择 全厂总图设计 总平面布置 厂区道路

转底炉专利

[1]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一种提高转底炉直接还原铁品质的方法:云南,CN200910094380.9[P].2009-09-23.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转底炉直接还原铁品质的方法。它将转底炉直接还原的铁破碎、细磨成2mm的细粉,在磁场强度为110~160kA/m的条件下,进行磁选,选出铁粉及脉石;经过滤、干燥后,压制成密度大于4t/m3的直接还原铁产品,即可直接入炉炼钢。不但可以除去转底炉直接还原铁中夹杂的残碳和灰分,还可以脱除大部分煤粉带入的S和铁矿石中的脉石,显著提高直接还原铁的质量,直接就可在电炉和转炉中炼钢,有效降低生产成本,经实验验证,磨矿精选过程中直接还原铁基本不会发生二次氧化,金属铁的回收率普遍高于95%,最高可达99%,金属损失较少。 [2]邢传一.一步法炼铁炼钢新工艺及其设备:山东,CN200910014710.9[P].2009-10-21. 一种一步法炼铁炼钢新工艺,它是将经直接还原的热铁球团投入炼铁、炼钢两用炉,同时配以煤及渣料,先进行低压吹氧熔炼,实施炼铁;随后再进行高压吹氧、底吹搅拌,实施炼钢,最后排渣、出钢;接着再向炼铁、炼钢两用炉投入直接还原的热球团,配以煤及渣料,循环上述操作,即实现本发明一步法炼铁炼钢新工艺。本发明工艺流程合理、可行,实现了无高炉炼铁和非转炉炼钢,并实现炼铁、炼钢的有效结合,其占地面积少,设备投资省,热能利用率高,耗能低,吨钢耗能较传统工艺吨钢综合耗能降低60-70%。 [3]四川龙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种直接还原生球块的多级整粒处理方法及其设备:四川,CN200810004353.3[P].2009-07-29. 一种直接还原生球块的多级整粒处理技术,适用于钢铁冶金工业煤基直接还原法的原料准备。它既适用于转底炉直接还原,也适用于竖炉直接还原。它采用多级分散筛除原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过大粒料和小颗粒粉料,在入还原炉前将其筛除干净。筛出的粉料,依自身水分条件,返回球块成形前的料仓,或是更前面的混料工段,全部回收利用。入炉料中粉料的筛除干净,有利于转底炉炉床上料的辐射与对流传热,有利于还原炉的冶炼;增加了竖炉透气性,减少了竖炉的结瘤现象。本发明有利于减少粉尘排放,减少粉末对大气的污染,有利于提高金属的收得率,降低成本,增加产量。 [4]北京兰迪尔冶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转底炉煤粒供热新工艺:北京,CN00102708.5[P].2001-08-29. 本发明为一种直接还原炉的燃煤热工工艺。作为煤基直接还原的转底炉以含高挥发份的煤为燃料,煤粒经炉顶料仓及其底部的振动加料机撒到料层表面,被加热放出挥发份,与炉内料层中产生的CO汇合,并同炉子顶部及两侧喷入的热风(400~1000℃)燃烧,供给转底炉所需热量。煤粒挥发后形成半焦,形成料面保护层,出料后半焦可回收利用。 [5]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一种含铁物料转底炉双联连续炼钢工艺方法及装置:山东,CN200910015461.5[P].2010-04-21.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含铁物料转底炉双联连续生产钢水的工艺,熔炼炉内预先形成熔池,喷吹含碳物料和氧气,形成泡沫渣;含铁物料通过转底炉还原成金属化率90~97%、温度900~1200℃的含铁物料,通过高温加料系统加入到熔炼炉内被熔化还原;吹入高温氧气或富氧空气,与熔炼炉产生的CO燃烧;钢水通过虹吸口连续流入吹氧炉,并加入少量熔剂到吹氧炉内造渣脱硫、脱磷,用插入式氧枪吹氧进一步调整钢水中的C含量和温度,以获得钢水直接供LF或RH精炼炉。本发明的生产率高,热效率高,炉子寿命长,用一座转底炉、熔炼炉、吹氧炉组成的连续炼钢设备实现了从矿石或含铁物料直接生产钢水,节省设备和基建投

转底炉直接还原炼铁技术20100818

转底炉熔融还原技术 直接还原铁是以铁精矿粉为原料,在较低温度下用固体还原剂直接还原得到的固体海绵状铁,也叫海绵铁。由于其成份稳定,杂质含量低是电炉冶炼优质钢的理想原料,其性能优于废钢。直接还原铁-电炉炼钢短流程是钢铁冶金投资小、见效快的工艺流程,拟作为国家九·五重点项目,是很有发展前途的。 这种工艺流程国外已有数千万吨的生产规模,而我国尚属空白。由于焦煤资源缺乏,不适于高炉炼铁的地区,采用直接还原铁-电炉炼钢流程,可以不用焦炭,生产直接还原铁所用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产品市场大,本项目提供的工艺方法操作简单、易实施,经济效益好,资金回收快,一年即可收回投资且获利。 燃料:褐煤、烟煤、无烟煤均可。 其它材料:还原剂、保护剂、催化剂、水源广泛。 产品为直接还原铁,主要指标为:含铁90%以上,金属化率90%,P<0.030%,S<0.03%,C≤2%,SiO2≤5%等。 我国废钢年需求量3000万吨以上,国内可供应2600万吨左右,尚缺400~500万吨。海绵铁可直接入炉,而废钢需切割加工,使用时又增加一笔附加费和废钢相比海绵铁是有竞争力的。 投资总额:300万元 转底炉熔融还原技术是将配料、混料、制球和干燥后的含碳球团加入到具有环形炉膛和可转动的炉底的转底炉(RHF)中,在1350℃左右炉膛温度下,在随着炉底旋转一周的过程中,铁矿

被碳还原。当铁矿粉成含铁品位在69%以上,采用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产品为金属化球团供电炉使用;当铁矿粉含铁品位不低于62%时,采用转底炉-造气炉的熔融还原炼铁工艺,产品为铁水供炼钢使用。金属化球团可以作为高炉的原料。 转底炉剖视图

垃圾焚烧炉运行规程

1、焚烧—余热锅炉系统运行规程 1.1 主要内容和适应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光大环保能源(苏州)有限公司焚烧锅炉设备的主要技术规范与性能和设备的启动与停用的操作。 本规程仅适用于光大环保能源(苏州)有限公司焚烧锅炉设备运行。 1.2 焚烧-余热锅炉设备概况 光大环保能源(苏州)有限公司设置3条350t/d的垃圾焚烧炉处理线,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1000t,年处理生活垃圾33.3万t。 1.2.1垃圾焚烧系统: 垃圾焚烧系统配置3台350t/d垃圾焚烧炉排炉,3台中压、单汽包自然循环水管锅炉。 焚烧炉采用Seghers-Keppel公司技术生产的多级炉排垃圾焚烧炉,其关键部件由Seghers-Keppel公司供货,其余部分设备由国内加工制造。 1.2.2余热锅炉系统: 本项目的余热锅炉由Seghers-Keppel公司设计,无锡华光锅炉厂加工制造。余热锅炉为立式单汽包自然循环水管锅炉,位于焚烧炉的上部。 余热锅炉由水冷壁、汽包、对流管束、过热器及省煤器等组成,焚烧炉出来850℃的烟气,首先被焚烧炉上部第一通道的水冷壁管吸收部分热量,然后烟气继续冲刷屏式受热面及过热器,烟气中大部分的热量在这里被吸收,最后经过省煤器时将剩余的热量再吸收一部分,然后排至烟气净化系统,烟气出口温度为200℃~225℃,通过汽包的给水加热器来调节,正常运行时候温度控制在200℃,在最大负荷或污垢情况下,温度将上升到220—225℃。余热锅炉具体形式见图1-1。 图1-1 立式多回程余热锅炉 锅炉给水温度140℃,锅炉给水经除氧器由给水泵送来,经省煤器预热后送至汽包,然后经水冷壁和屏式受热面进一步加热,产生出汽水混合物进入汽包。饱和蒸汽在汽包内被分离出来,经过过热器进一步加热,最后产生出过热蒸汽,送往汽轮机。过热器中部有一级喷水减温

风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风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1 总的部分 1 2 场址选择 8 3 风资源分析 10 4 工程地质 19 5 风力发电机组选型和布置 19 6 电气部分 42 7 土建部分 47 8 消防设计 9 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设计及社会影响评价 49 10 风电场规划土地利用情况 11 施工组织设计 54 12 劳动安全卫生 13 工程投资估算 57 14 财务评价 67 15 附件 92 16 附图 93

1总的部分 11发展风力发电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省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也是能源消耗大省长期以来由于能源短缺制约了工农业的发展东北电网是以火力发电为主电源的电网大量的火力发电不仅受到燃料短缺的制约而且也受运输条件的限制从长远战略出发开发利用风能资源作为常规能源的补充能源是十分必要的 风能是一种洁净的可再生的一次能源风力发电是一种不消耗矿物质能源不污染环境建设周期短建设规模灵活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新能源项目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对风力发电工程项目在政策方面的扶持风力发电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而辽北地区是我省风能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风速大风向稳定而且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开阔适合于大规模开发安装风力发电机组风力发电在该地区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该地区风能资源丰富且风能大多集中在春冬两季此时也恰为年用电高峰期风力发电可以与火电水电互补起到年调峰的作用因此建设风力发电场不仅具有较好经济效益同时也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12 项目背景 近几年来随着风力发电工程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一些对风力发电的优惠政策极大的促进了风力发电机组的国产化工作的步伐目前已有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维德

转底炉工艺可研报告

转底炉工艺可研报告

1转底炉工艺概述 1.1前言 转底炉用于生产直接还原铁不过约30年的历史,其设备和结构原本脱胎于轧钢用的环形加热炉,其最初目的就是用于处理钢铁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铁和其他金属的粉尘和废弃物,实践证明其环保功能和价值甚至超过了金属回收本身。随着规模的扩大,也逐渐形成为一种炼铁新工艺,进入煤基直接还原法的先进行列,但仍处在初始阶段,目前最大的转底炉(美国动力钢公司)的规模年产铁不过50万吨,以铁精矿为原料,生产出的DRI经埋弧电炉熔分后为大电炉供应铁水。其他分布在美国、日本等地的一些转底炉几乎都是处理粉尘,其规模一般年产能力20万吨左右,生产出的DRI金属化率70?85%不等,一般不用作电炉原料,其用途或作为高炉原料,或给转炉作冷却剂,或经埋弧电炉熔分后生产出铁水,给炼钢电炉热装。 转底炉的环保效益是与其工艺特点分不开的,主要特点是高温快速还原。首先是把含金属氧化物的粉尘和废弃物还原成金属;其次是高温下许多有害元素和物质能够挥发或分解,能燃烧的用作燃料;第三是本身是封闭系统,微负压操作,过程中基本无排放,最终的固体产物和经过净化的烟气均符合环保要求,而且烟气余热得到充分利用。因此转底炉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已列为处理所在地域冶金厂粉尘和废弃物的有效措施,并要求冶金企业无偿提供,并倒贴一定处理费用。这些厂家因为国家环保要求深埋而要花费更高费用,所以也乐于如此。 1.2发展状况 最早生产规模的转底炉处理冶金厂粉尘和废弃物的是美国INMETCO,由 国际镍集团INCO.Ltd开发,该集团国际金属回收公司1978年在美国宾州 Eillwood城建成第一座转底炉,外径16.7米,炉底宽4.3米,主要是用来处理多种冶金厂含铁粉尘和废弃物,生产出的金属化率85?92%的金属化球团(DRI)进入埋弧电炉熔化,获得铁水和炉渣(作为副产品出售),与此同时还回收Zn、Ni、Cr等金属。已运行近30年,效益良好,成为美国中东部钢铁厂废弃物处理中心。 此外,美国MR&E公司开发的Dry-Iron转底炉工艺于佃97年4月在田纳西州的Jackson 建成一座转底炉,年处理粉尘能力为20万吨,产品金属化率达90%,脱锌率达95%,同时还可脱锑、钾、钠等元素。 日本神户制钢同美国Midrex公司共同开发的Fastmet转底炉当前主要是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