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四十年家庭观念的变化趋势

美国四十年家庭观念的变化趋势
美国四十年家庭观念的变化趋势

美国四十年家庭观念的变化趋势

——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Thornton et al.

对“家庭是否正在衰亡”的讨论已经旷日持久,近几十年来家庭行为和态度的重大变化使这一争论再次成为焦点。一方面,有学者把这些变化解释为家庭衰落和解体的象征,认为这对个人和社会不利。另一方面,有些人认为家庭只不过是在变迁,而不是衰落,认为那些变化既可以视为有利,也可以视为有弊,或兼而有之。当然,很难评判谁是谁非,因为“家庭衰亡”本身就是一种很难进行衡量的象征性说法,评价它的好坏取决于研究者的价值观。

这些争论反映了美国人的态度和价值观的变迁,本文对此进行了记录。我们关注于公众态度在具体家庭问题上的变化,在自由、宽容、平等普遍议题方面的变化,以及婚姻和家庭角色在人类行动和关系视野中的变化。不评价这些变化是否象征了家庭的衰亡或者兴盛,也不评价它们的好坏。

一、方法

本文的研究资料主要来自于五项大规模的调查:探测未来研究(Monitoring the Future)、社会综合调查(the General Social Survey)、父母和孩子代际的定组研究(the Intergeneration Panel Study of Parents and Children)、全国家庭与户的调查(the National Survey of Families and Households)和国际社会科学项目(the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Project)的美国子项目。这些资料提供了关于美国家庭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变迁的广泛的各种指标。每一项调查都跨越了80年代晚期到90年代早期,其中两项有90年代晚期的信息。有的还有更早的信息,这使我们考察近年来的变化有了分析的历史背景。

因为这五项调查各具特色,有不同的研究视角,所以每项调查研究得出的家庭观念趋势并不总是一致的。另外,因为资料只包括了过去四十年,最主要是二十世纪的最后二十五年的资料,只局限于一定历史时期内,所以它们无法说明1960年以前的趋势。因而,根据这些资料并不能辨别出过去四十年的趋势到底是早期趋势的延续,还是重大新趋势的开始,或者是对早期模式的重返。

同时,尽管概念相似、而且分类相同,但在不同调查究项目中,问题的措词通常有较大区别。这就使不同调查间的项目比较十分困难,因为问题措词、回答代码、以及备选项之间的细微差别却会引起回答分布的显著变化。因而,本文的研究主要限于同一项调查中的相同项目随时间变迁而发生的变化。

二、结论

性别角色

五项调查的资料表明,与男女平等相关的态度和观念从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年来,男性和女性都明显地更为积极地看待和评价决策制定权的平等、妇女参与承担原来的男性角色以及母亲就业对孩子和家庭的影响。事实上,从60年代到80年代早期,这种平等倾向就已经深入人心,以至于到了80年代中期,绝大多数美国人在大部分性别角色领域都持平等态度了。五项研究还表明,人们的态度和观念在90年代中期比80年代中期更为平等。研究结果表明,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一直持续着一个历史趋势,即人

们越来越认可平等决策权,越来越不认可男女性别角色隔离,越来越认同母亲就业有益于孩子和家庭的发展。

有趣的是,争取妇女平等地位的巨大趋势,几乎占据了整个20世纪后半期在90年代后期却趋缓下来,呈现平稳状态。然而,这种表面的平稳状态出现在延续了几十年的巨大平等主义趋势之后,由该趋势造成的当前平等主义水平已明显高于20世纪中期。

结婚

1957-1976年美国人的生活在结婚方面存在一个显著趋势,即对单身持消极态度的人明显减少,对结婚持消极态度的人数增加,视结婚为束缚的论点也越来越多。到80年代中期,要求晚婚的倾向一直延续下来,但对婚姻的消极态度却有所改变。80年代中期以后,在不同的调查题目、性别、代际和研究中并没有发现一个广泛的、一致的倾向。

代际定组研究中对母亲的调查表明,人们在1993年比1985年更不同意“结婚的人更幸福”和“结婚比独身好”的说法,更赞同“几乎没有好的婚姻”和“单身更好”的观点。对孩子的调查却呈现出越来越不赞同“单身比结婚更好”的趋势。1980年,23% 的女儿和34%的儿子赞同单身,但到1985年,这两个比例分别下降到14%和20%,到1993年这两个比例只有11% 和12%了。母亲和孩子在看待这个问题上的差异,可能正好反映了孩子在18岁到31岁这个阶段正在走向成熟,正值结婚论嫁的年龄。孩子对单身的认同度到1993年下降到几乎与他们母亲在相同年龄时对单身的认同度一样。

国际社会科学课题调查表明,1988年有15%的女性和11%的男性不同意结婚更幸福,到1994年两个比例分别上升到22%和17%。探测未来研究对结婚更幸福问题的调查却有不同结论。女高中生对该问题的回答在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晚期非常相似,认同婚姻的重要性、希望结婚的总数保持稳定。男高中生更不同意“结婚的人更幸福”,但也更不赞同“90年代晚期比80年代中期更少有好的婚姻”。

虽然最近在对结婚的态度、偏好、期望方面没有明显的一致趋势,但对理想的结婚时间的看法却相对有明显的趋势。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一直延续到90年代,越来越多的高三学生认为,应该把结婚推迟到高中毕业至少五年以后。这些资料表明,如果美国年轻人的行为与他们的态度和价值观相一致的话,近来结婚率的下降就可能反映的是结婚的预期年龄上升,而不是要求终身独身的人增多,说明晚婚的人可能比不结婚的人增加得快得多。然而,婚姻自主性的增强和婚龄的推迟也很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不结婚的人数增加。

离婚

近来,关于离婚的态度倾向和对婚姻本身的态度一样呈现出混合模式。代际定组研究显示,从1962年到1977年母亲越来越赞同离婚。然而,实际上对此问题直到80年代也没有什么特殊变化,并一直平稳地持续到了90年代。五项研究中,只有全国家庭与户的调查进行了大规模的截面调查,测量了成年人对“婚姻是一种终身关系,除非极端情况,不应该结束(终身婚姻)”的回答。赞成离婚的被访者人数从1987年到1992年都很稳定。

定组研究中对孩子们的调查显示,从1985年到1993年出现了越来越接受“离婚通常是一对夫妇不能解决婚姻问题时最好的选择(最好离婚)”的倾向。然而,该调查为年轻人设计的其他离婚问题中并没有出现一致的趋势。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认为“最好离婚”的倾向更多的是一种生命周期现象,而不是一种历史趋势。随着从23岁到31岁的成熟,这些年轻人可能更像他们的母亲一样,会比青春期时更看重离婚的成本和收益比。探测未来研究的资料表明,这些年对婚姻的乐观态度呈略微下降的趋势。对婚姻的乐观态度在稳定地持续了10年后,坚持一生只与一个人维持婚姻的女中学生在80年代后期略(4%-5%)有下降。但在参与研究的男生中并没有出现这种倾。因此,从总体上看,在80年代晚期和90年代,关于离婚问题的任何议题都没有出现大规模或者普遍性的变化趋势,尽管部分人群在特定方面可能存在细微变化。

尽管近年来对离婚的态度基本上稳定,但我们必须认识到这种稳定是建立在一种高度接受离婚的基础之上的。例如,代际定组研究显示,五分之四的年轻人表示离婚是可接受的,即使有孩子。而Inglehart(1997)认为,大约只有五分之一的美国人认为离婚总是不对的。但同时,很大一部分人仍然认为婚姻是终身的,除非极端情况不能结束。一些人仍然认为,孩子与双亲在一起更好,离婚可能给孩子造成重大问题。因而,只有五分之二的年轻人认为“离婚通常是一对夫妇不能解决他们婚姻问题时最好的选择(离婚最好)”。

人们对待离婚的两难心态也反映在如下事实:将近一半的美国人认为应该为离婚设置障碍,让离婚变得更加困难,而只有大约四分之一的人认为离婚应该更容易,该分歧从80年代持续到90年代。许多州考虑修改他们的无过失离婚法律,至少有两个州通过了允许人们选择一种新的婚姻形式的法律,即“契约婚姻(covenant marriage)”,这种婚姻要进行婚前法律商议,使离婚变得困难,即使人们后来决定结束这种关系(Wardle,1999)。1998年的一项调查表明,一半美国人支持契约婚姻,认为应该提供这种制度供人选择。五分之二的人表示他们自己愿意考虑这种选择。

婚前性行为

人们对待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在70年代比60年代早期和中期要宽松得多。社会综合调查资料表明,认为婚前性行为总是或者几乎总是错误的美国成人,在70年代后期持续下降。到80年代中期,只有五分之二的女性和三分之一的男性,认为男女婚前有性关系总是或者几乎总是错误的。这段时期中的青少年也出现了类似趋势。

从1986年开始,社会综合调查开始询问人们对待青少年的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当性的参照对象是青少年时,认为“总是或几乎总是错误”的人数就显著增加,大约占80%的男性和90%的女性。而且该趋势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都没有变化。然而,全国家庭与户的调查却有不同发现。该项调查将问题设置在有强烈爱意的18岁未婚青年之间,并将回答方式设置为“您认为是否正确”。结果发现,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男性被访者中出现了从“不同意”到“既不同意也不反对”的趋势。而女性被访者中不仅出现了远离“不同意”的趋势,而且稍有偏向表示“同意这种情况下的性行为是正当的”。而全国男青年调查却出现不同趋势,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参加调查的男性青少年表现出了对婚前性行为持更保守的态度。1985到1995年间,从不接受婚前性行为或者只在双方打算结婚时才可以的青少年的百分比从20%增加到29%。

全国男青年调查显示出更加保守的趋势,全国家庭与户的调查出现更不保守的趋势,而社会综合调查显示没有什么变化,但三种资料来源表现出不同趋势的原因并不清楚。未来的一种可能性是像参加全国男青年调查那样,年轻人的新一代的态度和行为确实会更加保守。另一种可能性是近年来感情越来越被当作未婚青年性关系合法化的条件,这可能是导致全国家庭与户调查中保守态度减少的一个因素。无论如何,不同资料的差异,使要得出近年来的普遍趋势的发展方向和范围的一致结论,甚至是一点结论都是很困难的。

非婚同居

在美国,非婚同居在60年代极其有限,但最近几十年它在年轻人和上了年纪的人中急剧增加。早在70年代中期,特别是年轻人对这种生活态度持很接受的态度。例如,70年代中期,一多半高三学生认为一个男性和一个女性不结婚而居住在一起是“在做他们自己的事情,没有影响到别人”,而且另外几乎五分之一的人认为同居人们正在“体验一种值得选择的生活方式”。不到四分之一的人认为非婚同居“破坏社会”或者“违背了人类道德的基本准则”。三分之一的高三女生和将近一半的高三男生认为婚前同居通常是一个好主意。

80年代晚期和90年代的资料表明,早期趋势还在延续。先看成年人的资料,代际定组研究中的母亲在两个关于同居的题目中,1993年比1985年表达了更积极的观点。参加全国家庭与户的调查的男性和女性中,1987到1992年间不同意“人们只要打算结婚,未婚同居

是正当的(同居可以)”这一观点的人呈下降的趋势。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年轻人也变得更加接受非婚同居,这一变化在女性中比在男性中更显著。然而,因为80年代在非婚同居赞同与否方面的性别差异非常大,以至于变化发生了几年之后仍然表现为女儿比儿子更少接受非婚同居。还须注意的是,对同居态度的代际差异也很大,到90年代早期,接受非婚同居的儿子和女儿至少是母亲的两倍。

探测未来研究询问了高三学生一个关于“同居明智(wisdom)”的问题,看他们对以下陈述的反应:“婚前为了发现他们是否真正融洽而同居通常是个好主意(同居好)”。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接受婚前同居的高三学生显著增加。有五分之三的高三学生认同“同居是婚姻的序幕”,这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因为高三学生将是未来决定同居和结婚最活跃的和主要的个体。尽管80年代晚期到90年代间,女性对同居的态度比男性变化更大,1997—1998女学生比男学生更不接受结婚前“同居明智”。

认为未婚同居或者是“体验一种值得选择的生活方式”,或者“只是他们自己的事,没有影响到任何他人”的高三学生部分从80年代晚期到90年代始终保持在五分之三左右(同居道德)。但答案在两者之间的分布却有所变化,同意同居是“值得体验”的人从80年代晚期到90年代减少了,而认为同居“只是他们自己的事”的人增加了。这种转变可能表明,未婚同居已经足够普遍,不再被当作一种可选择的生活方式的新体验了。

非婚生育

随着个人婚前性行为和同居社会自由的日益增长,美国人的观念中,性和同居也日益与婚姻相分离。结婚对生育的必要性也越来越不受到重视,虽然这些趋势与婚前性行为和未婚同居相比要小。从80年代早期到90年代,对未婚生育持否定态度的高三学生有所下降。

全国男青年调查和全国男性青少年调查的资料都有力地显示,对于婚外有孩子的耻辱感在下降(Ku et al., 1998)。国际社会科学课题的资料表明,接受未婚生育的趋势并不是只有年轻人中才有。这项研究中的成年人被问到他们对“想要孩子的人应该结婚”这一陈述的看法。1988年约有四分之三的男女同意这个陈述,只有十二分之一的人不同意这一命题。而1988到1994年间同意的百分比下降了2-3个百分点,不同意的则增加了3个百分点。

尽管现在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接受婚外生育,并把单身父母作为解决婚外怀孕的一种较好的方式,但仍没有证据证明他们会把未婚父母的身份作为一种追求的目标。90年代晚期,低于10%的高三学生认为未婚生育是“一种值得选择的生活方式”。在80年代晚期,年龄在17-23岁的年轻人中有四分之三认为“对一个16岁的女孩来说,成为未婚妈妈是最糟糕的事情之一”。对未婚爸爸的观点也类似。80年代中期年龄在15-19岁的男青年中有十分之七的人表示:如果他们使一个女孩怀孕了,他们会非常不安(Marsiglio,1993;Sonenstein,Pleck,& Ku,1997)。

婚外性行为

随着独身、离婚、婚前性行为、婚外同居、未婚生育等自由的增加,人们可能会预期婚外性行为的社会自由度也增加。然而,资料却清楚地反驳了这种预期。事实上,出现了一种减少婚外性行为自由的变化趋势。认为“婚外性总是错误的”的女性增加并不明显,而且似乎只在80年代晚期才出现。然而不同意婚外性行为的男性增加得很快,并且持续出现在80年代晚期和90年代早期,1984-1985年和1996-1998年的整体变化在统计上也很显著。到90年代晚期,约有90%的男性和女性认为婚外性行为总是错误的或者几乎总是错误的,男性和女性几乎一样不赞同。另外,1998年实施的另一项研究揭示,近四分之三的美国人认为“已婚的人发生婚外情”不仅仅是不能接受的,而且不应该被宽容。

探测未来研究中询问了高三学生是否认为“只与一个人有亲密关系对一般人来说太受限制”。在1976-1977年,有66%的女生和53%的男生不同意一种排他性关系过于受限制,1985-1986年分别增加至70%和60%,到1997-1998年又分别增加到76%和63%(1985-1986

年和1997-1998年的整体变化对男性和女性来说都十分显著)。

关系的排他性是个例外,不同于允许人们更自由地选择自我行为的长期趋势。与这个领域里日益增加的容忍准则相反,不宽容明显扩大了。美国人越来越强调关系内的忠诚,但在是否进入关系或在关系恶化、破裂时打破婚约(离婚)方面的选择却更加灵活。

生养孩子

1962年代际定组研究中有85%的母亲认为“所有能要孩子的已婚夫妇都应该要孩子”,到1980年下降到40%,该水平持续到90年代。这些母亲的女儿从80年代开始步入成年,与她们母亲同龄时期相比,受到“应该做父母”观念的约束较小。另外,这些年轻女性在后来的13年里,坚持做父母的观念减少到一个更低的水平,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减少得尤为显著。而这些母亲的儿子认同结婚夫妇要做父母的观念从1985到1993也减少了。

1988年到1994年,国际社会科学课题询问了被访者在多大程度上赞同“没有孩子的人们生活空虚(空虚生活)”。1988年,45%的男性和女性都不同意这个陈述。到1994年不同意“没有孩子导致空虚”的妇女增加到56%,而男性仍保持相对稳定。这些年,对妇女来说,父母身份是成功成年人生活的必备条件的观念明显降低了。国际社会科学课题调查的另一问题是对“孩子作为结婚主要目的(结婚为孩子)”的看法。1988年,三分之二多一点的男性和女性不同意要孩子是结婚的主要理由。随后的6年里,不同意这种观点的男性有所减少,而女性则没有变。但该项研究表明,美国人并不认为做父母是一种束缚。1988年,有四分之三的男性和女性都不同意“生孩子会严重影响父母的自由”。在1988年到1994年这段时期,男性和女性在对父母身份束缚的观点上出现了很大分歧。女性中不同意“孩子严重影响父母的自由”的百分数明显上升。而男性中却出现了相反的趋势,更多地认为孩子严重影响了父母的自由。

美国人怎么看待父母身份带来的满足感呢?探测未来的数据表明,在70年代中期,做父亲和做母亲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观念被高三学生普遍接受。接下来的10年里,认为“父亲是一个男性最具满足感的体验之一”的男生和女生都略有增加。有趣的是,这种趋势以缓慢的速度延续到了80年代晚期和90年代早期。而认为母亲身份能带来满足感的则相对较少。

尽管为人父母和抚养孩子的准则及理念发生了诸多变化,但几乎没有证据能证明年轻人想当父母的愿望降低了。探测未来的资料表明,认为结婚就会生子的高中生相当稳定。90年代末的人数和80年代早期的人数相当一致。

三、讨论

本文讨论了家庭生活态度和价值观的重大变迁。当今美国对婚姻、孩子和家庭生活的高度重视和负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持续特征。青年人和老年人都非常重视婚姻和孩子,并打算把他们生活的重心放在孩子和配偶身上。然而近年来,婚姻和孩子的意义发生了很大变化。资料清楚地表明,近几十年来,启蒙时期的核心理念——自由、宽容、平等在美国家庭生活变迁中起了重要作用。虽然绝大多数美国人仍重视婚姻、孩子和家庭生活,但这些社会机制与以前相比,自主性更强,而强制性更弱了。婚姻和父母身份不再被看成是对成年人身份的必备条件。虽然大部分美国人重视并打算结婚,但他们并不认为结婚必然比一辈子单身更好。而且,即使大多数人认为父母身份能带来满足感并打算做父母,但大部分并不认为“能要孩子的已婚夫妇都应要孩子”。另外,大多数美国人并不认为没有孩子的人生活空虚,也很少有人认为结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要孩子。这种婚姻和父母身份的自主性是一个长期的趋势,它延续到了90年代。很明显,如今人们选择亲密关系和家庭生活方式比过去更被理解和更自由了。

与婚姻自主性增强的趋势相随的是理想婚龄的提高。在过去20年里,打算将婚期推迟到高中毕业后5年的高三女生增长了一倍。当今婚姻选择的自主和自由本质的另一标志是对

离婚的接受。绝大多数美国人都反对“离婚不正当”的思想。看来很少有人认为为了孩子,感情不好的父母也应该在一起,但大部分认为婚姻是一件严肃的事情,除非理由充分否则不能结束。美国人也认为孩子应该有双亲,离婚会对他们造成重要影响。

结婚不仅更自主,而且作为一项社会机制对个人自由的控制力减弱了,特别是使性行为、居住安排、孩子生养等方面的自由增加了。当今的美国年轻人普遍接受婚前性行为。60年代和70年代对未婚成人性的态度发生重大变化,现在的态度大部分形成于80年代中期。80年代晚期和90年代这些态度只有少量变化,而且可能还是矛盾的,成年人更接受而青少年更不接受。同时,大部分美国人认为青少年性行为是错误的,对这种行为的反对在过去十年里实际上没有变化。

关于未婚同居也存在一个代沟。大部分成年人对未婚同居持否定态度,但如果他们打算结婚的话,态度就有所缓和了。而大部分年轻人不仅接受未婚同居,而且积极的赞同未婚同居是一个好主意,可以发现他们是否真的合适。这种接受和认同未婚同居的趋势延续时间相对较长,持续到90年代晚期。

这些年未婚生育的耻辱感也减少了。现在只有一小部分年轻人认为未婚生育是错误的、有害的。这些趋势延续时间也很长,持续到了90年代早期。但到了后半期就不明显了。同时,大部分人认为婚姻是生育的正当制度,只有一小部分认为未婚生育是一种值得选择的生活方式。大部分认为未婚青少年做父母是一种非常消极的结果。尽管视未婚生育为消极,但现在大部分男性年轻人仍认为未婚父母是解决未婚怀孕的一种好办法,比结婚、流产和收养要好。

与婚姻重要性的减弱和行动自由的增加相对的趋势集中于婚外性行为方面。绝大多数美国人认为一个已婚的人与他配偶以外的人发生性关系是错误的。而且,近年来这些人对婚外性行为的反对并没有减少。认为婚外性行为不道德的人有所增加。因而,虽然婚姻对未婚人性行为的约束力降低了,但对已婚人性行为的约束却增加了。

这种对婚前性行为的宽容和已婚人的性自由的减少,会影响到婚姻的形成与解体。如果未婚个体感受到了婚前性行为的宽容,性的表达可能不再是结婚的主要动机了。而且,如果过多的强调婚姻性关系的排他性,想要几个伴侣的人可能更不愿意结婚了。因而,单身有更多的自由、结婚自由更少这两种趋势,可能导致结婚的推迟,但选择结婚的人会遵从婚姻内性关系的排他性。沿着这样的脉络,是否结婚的选择性增强可能导致婚姻关系紧张更少和离婚率的降低。

最后,我们注意到对性别平等的赞同伴随着个人行为选择的自由。这些趋势延续到了90年代早期,但到了90年代晚期,总体上趋于平稳。然而这种平稳是一种高度主张平等的平稳。大部分美国人支持大多数方面的性别平等,尽管女性的支持度看来比男性高。随着性别平等的普遍接受,还有一种连续的、支持性别角色分工的潮流。大部分美国人——男性比女性多——仍认为男性要负责家庭以外的主要责任,女性负责家里。许多美国人仍关注妇女在家庭外的工作的后果,许多人认为妇女工作时,家庭生活特别是孩子会受影响。而过去二十年里,认为孩子会因为母亲工作而受苦的人数减少了,这种趋势持续到90年代。这可能会使将来母亲工作变得更容易些。日益增长的性别平等与持续支持某些劳动的性别分工并存,表明家庭性别角色将仍是潜在冲突与协调的源头。这一点在有特别需要父母照顾的小孩家庭尤为重要。家和工作场所的分离,加上性别平等原则与对孩子和家庭责任,外出挣钱养家对许多美国家庭来说是一个长期的难题。而人们依靠社会解决工作和孩子照顾问题,也可能会成为长期的公共问题。

对过去几十年家庭问题态度的考察表明,美国人越来越珍视他们个人的和家庭生活的自由与平等,同时也维持着他们对理想婚姻、家庭和孩子的责任。这表明结婚生子对大部分美国人来说仍是重要的目标和事情。也表明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仍是大部分美国人生活的中

心。考虑到这些关系的重要性,可能大部分美国人仍会大量地投资于此,并从中获得喜与悲。同时,当前美国人对婚姻、家庭和孩子的责任与对平等、宽容、自由的追求并存。看起来,高度认同性别平等的新一代年轻人到成年结婚生子时,会比他们的父辈和祖辈们在家庭安排方面做更平等的协商。性别意识形态中的这种群体替代过程很可能随时间推移而导致劳动实际分工和家庭决策方面的更为平等。

可能美国人将来要面对的最大的问题——既是个体层面的也是公共层面的——是平等、自由原则与对家庭、婚姻和孩子责任的整合。当平等、自由原则与对家庭的责任相互排斥而非相互支持时,人们怎么做出选择呢?人们怎么才能既履行他们对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又能利用这些自由来实现他们的个人目标和抱负呢?正是由于这个矛盾才使在个人和家庭之间做出抉择是很困难的。也正是因为这个矛盾,不同的优先和平衡也才成为公共争论和公共政策的议题。考虑到人们在家庭责任、自由和平等原则上的选择和整合途径不同,这些问题以后可能会继续成为公共争论的重要领域。而且,鉴于这些原则对美国人的重要意义,这些公共争论和辩论将在二十一世纪前几十年里和二十世纪后几十年一样激烈和充满冲突。

(原文见美国《婚姻与家庭杂志》2001年第63期,A·桑顿和L·扬-德马斯著,胡玉霞摘译,刘汶蓉校)

美国收单市场的演进过程和行业发展策略的分析

美国收单市场的演进过程和行业发展策略的分析 第一篇商户收单行业结构的变革 当支付卡首次出现在市场的时候,银行同时充当了发卡机构和收单机构两方面的角色。由于那些给持卡人发行信用卡的银行简单地将商户支付受理功能看做使他们传统商业存款业务,因此这种模式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相对较为直接。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收单行业发生了迅速而重大的变化。曾经熟悉的银行发卡收单一体化的模式结构已迅速转变为两种相分离的业务领域,且非银行机构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市场发展的初期,信用卡交易主要通过银行系统处理交易,虽然也使用纸质签购单,但与传统银行支票存款已有所区别。 其后,在20世纪80年代,销售点电子终端的出现改变了支付处理环境,并刺激收单行业的机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电子终端和非银行机构的出现是刺激行业整合的主要因素。随着电子终端的出现,纸基的商户收单业务转变为高科技,数据密集型的行业。在很多案例中,不具备技术或规模的银行开始退出这个市场,而非银行处理商逐步接替了商户收单的许多功能。1989年至2004年,约有50家商业银行退出收单行业,且有5家非银行处理商进入这个舞台,并成为行业中重要的从业者。第一资讯(FDC)和Heartland支付系统公司(Heartland Payment System)是当时进入收单行业的显著案例,目前他们都在VISA和万事达的网络中,代表他们的银行合作伙伴或赞助商处理超过十亿的电子交易。 FDC进入与银行联盟的市场可追述至1993年,富国银行(Wells Fargo)在信用卡运营方面开始寻求标新立异的商户处理能力,并通过与CES控股公司及其商户信用卡处理商分支机构Card Establishment Service(CES)结成联盟关系来获取交易处理的专业技能。不久以后,正是看中了行业纵向整合的机会,FDC收购了CES,该交易使FDC和富国银行建立起合作伙伴关系,并成为FDC首例与银行合作伙伴建立合资商户收单的成功项目。FDC不断发展,成为收单行业中占主导地位的领导者。在FDC提供交易处理技术和业务规模的同时,这些合作银行也增大了他们的商户客户基础,并借此机会进入了支付网络,他们共同建立了战略性的合资公司,为双方的发展都带来价值。 同时,在收单行业中的其他银行被迫寻找一种路径,在新规模经济中增加交易量,开发同样的的合作伙伴关系,或者退出这个行业。发展的结果即为大量的整合,1989年排名前10位的收单机构处理了美国银行卡交易总量的50%,而到2006年,这些排名前10位的收单机构

美国人的家庭观念

美国人的家庭观念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我们的印象里,美国人是没有家庭观念的。每逢被问到,中美最大的差异是什么,大家几乎不假思索,第一条就会说中国人注重家庭。潜在意思是,美国人是不注重家庭的。初到美国的时候,老实说,至少我是带着这种观念来的,但慢慢地,我发现这是对美国社会最大的误会。 其实,美国的家庭观念超出我们的想象,有时感觉更胜于中国。首先表现在这里夫妻关系稳定,互相忠实,这点恐怕当代中国完全不能和美国相比。有朋友怀疑说,是不是你观察有局限,或者有偏差?我不敢肯定。但得此结论的绝非我一人,北美网上几乎是共识。好多在国内有“花花心思”的,在这里浪子回头恐怕不在少数,可能是环境教育了他们,让他们找到了道德感。美国人注重家庭的表现形式,更多的是时间上在一起,彼此尊重,彼此关注,关注成员的情感,爱好,发展,互相鼓励,获得自信,并见证每一个进步。不同于国内,美国人干什么都爱以家庭为单位,无论出去吃饭,看球赛,看电影,还是去运动等等。美国社会很多设计都和家庭有关,比如酒店,餐馆等,尤其是教育,我的学生放学之后大多属于不同兴趣团体,有乐队的,还有各种体育项目的。团体之间经常有频繁的各种比赛,这些比赛常常是跨市甚至跨州的,但参赛选手的家庭大都驱车前往支持,甚至不在乎来回10多个小时的车程;参赛者呢,大概在亲情的感染下,也争取有最好的表现,来回报家人的鼓励。激动的获奖者,大都是泪流满面,获奖感言的第一句往往是:感谢家庭的支持!至于像毕业典礼就更不用说了,无论是小学毕业,还是博士毕业,无论多远,无论多忙,亲人朋友很少缺席。所以常常见到的是,大家都放下繁忙的工作,从国外飞回来的,西海岸飞东海岸来的,爷爷奶奶不顾路途之苦驾车数小时的,。。。家庭齐聚一堂,共同分享毕业生收获的喜悦,见证他们人生重要的一页。记得受邀参加完朋友孩子的大学毕业典礼之后,他们问我,在中国,毕业典礼是一件大事吗?我说当然是,但不会像美国这样隆重,毕业生家庭一般不会参与。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刚刚参加完春季硕士毕业典礼的叔叔对侄子开玩笑说,嘿,萧恩,我真希望搬到中国去? 我们注重亲情,以为这是中国的专利,殊不知人之为人,情感绝对是一样的,尽管出于文化的原因,表现形式不见得一样。刚开始看到朋友和他们父母大都不住在一起,甚至住在不同州时;当得知他们父母生病,也未见他们有什么“表示”时,闲聊中我还给他们上过“孝”的中国文化课。但后来知道了,美国人医疗保险是无所不包的,他们有自己的方式表达关切。还有一件事,让我印象很深。一中国同事的美国指导老师德比,今年47岁,都快有自己的孙子了。上次搭她便车去首府开会,途中每隔一段时间她就接到一个电话。她主动告诉我们,说是她70多岁的老爸,关心她到了没有,叮嘱她注意行车安全。她还告诉说每次出差她爸妈都这样。要是和她爸妈同车出行呢,她爸爸是绝不会让她摸方向盘的,因为她爸爸一生爱车,尤其喜欢卡迪拉克(我去他们家,发现这老头至少有3辆卡迪拉克),更坚信自己对车性能的把握,永远不放心她女儿的技术。要知道,德比可是有20多年驾龄的人啊!看来,在父母的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说者无心,我听了,却很是温暖,要不是眼前的她金发碧眼,我还以为是在中国呢?谁说美国人不注重亲情呢?感恩节那天,朋友的女儿去拉斯维加斯玩,朋友每隔一会就说,我想我的孩子了,再打个电话吧?

美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

美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增加值和就业比重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目前中国的这两个指标却很低(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一些国家的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 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 2001年1998年1997年2000年1997年1997年1997年1997年1997年 33.6 51.661.174.571.671.569.970.870.6 资料来源:中国的数据来自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美国的数据来自美国经济分析局网站,其余的数据来自OECD组织。 注:本文中所有的增加值都用当年价计算。 表2一些国家的第三产业就业比重 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 2001年2000年2000年2000年2000年2000年2000年2000年1999年 27.7 61.163.176.674.1 74 62.672.873.6 资料来源:2002年《中国统计年鉴》。 美国作为目前世界上第一经济强国,同时又是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其经济结构的演进历史对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分析了1948~2000年间美国第三产业及其内部各行业增加值和就业的演变规律(注:本文的数据除特别说明的之外,均来自美国经济分析局的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9a1147492.html,。),以期能对中国今后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增加值的结构变动分析

表3给出了1948~2000年间美国GDP的三大产业构成以及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增加值构成的变动情况。表中数据显示,尽管早在1948年,美国第三产业比重就已经超过第一、第二产业之和,达到了53.96%,但是在随后的52年间仍然保持了增长趋势,到2000年达到了74.45%,平均每年增加0.4个百分点。同时,第一、二产业的比重继续保持下降趋势,分别从8.89%和37.14%下降到了1.37%和24.19%,说明二战以来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第三产业起了第一推动力的作用。 表3美国GDP及第三产业增加值内部构成 附图 注:A表示占GDP比重、B表示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 在第三产业内部,交通和通讯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比重保持下降趋势,从1948年的13.35%下降到了2000年的8.1%,而其占GDP的比重5 2年下降微弱,仅下降一个百分点,这表明,虽然交通和通讯业对第三产业发展的推动力在下降,但其发展速度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几乎保持着同步性;批发和零售业在整个GDP和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均保持了下降趋势,分别从1948年的17.96%和33.29%下降到了2000年的15.88%和21.33%,这说明批发和零售业对整个GDP和第三产业比重增长的推动力在下降,金融和保险业发展迅速,其增加值占GDP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均保持上升趋势,分别从1948年的2.45%和4.45%上升到了2000年的8.31%和11.16%,成为GDP和第三产业增长的一个主要推动力;同时房地产业的比重也在上升,分别从7.32%和13.57%上升到了11.31%和15.19%,成为GDP和第三产业增长的另一个推动力;而在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中,占GDP和第三产业比重上升最快的是社会服务业,分别从1948年的8.13%和15.07%上升到了21.92%和29.44%,成为GDP和第三产业增长的第一推动力;与1948年相比较,2000年政府服务所提供的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略有上升,而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则有所下降,但是从52年间的过程中则难以判断出其发展趋势。 以上的分析表明,1948年以来,美国的第三产业比重保持了不断增长的趋势,而第三产业比重的增加主要是由社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推动的,而传统的批发零售和交通通讯业对第三产业比重增长的推动力在减弱。 二、就业结构的变动分析 表4给出了1948~2000年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内部各行业就业结构的变动情况。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二战后的52年间,美国就业的行业结构与增加值的行业构成保持了相似的变化趋势。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持续上升,从1948年的52.85%上升到了20 00年的76.63%,同时,第一、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保持下降趋势,分别从11.38%和35.78%下降到2.47%和20.89%。另外从绝对数来看,1948~2 000年间,美国净增就业人员7.7千万,而第三产业新增就业人员则达到了7.3千万,占整个国民经济新增就业人员的95%,也就是说,二战以来,美国新增就业人员几乎全部流向了第三产业。

美国价值观(中英文对照)

Basic American Values and Beliefs 基本的美国价值观和信仰 Individual Freedom and Self-Reliance 个人自由和自力更生 The earliest settlers came to the North American continent to establish colonies which were free from the controls that existed in European societies. They wanted to escape the controls placed on their lives by kings and governments,priests and churches,noblemen and aristocrats. To a great extent,they succeeded. In 1776 the British colonial settlers declared their independence from England and established a new nation,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n so doing,they overthrew the king of England and declared that the power to govern would lie in the hands of the people. They were now free from the power of the king. In 1789,when they wrote the Constitution for their new nation,they separated church and state so that there would never be a government-supported church. Also,in writing the Constitution they expressly forbade titles of nobility to ensure that an aristocratic society would not develop. There would be no ruling class of noblemen in the new nation. 最早的定居者来到北美大陆建立殖民地是自由的控制存在于欧洲社会。他们想逃避国王和政府的控制他们的生活,牧师和教会、贵族和贵族中流行。在很大程度上,他们成功了。1776年,英国殖民定居者宣布脱离英国独立,建立了一个新国家,美利坚合众国。这样做,他们推翻了英格兰国王,宣布权力治理将躺在人民的手中。他们现在没有国王的力量。在1789年,当

从家庭观念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家庭观念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家庭观念差异 现代社会有两种主要的家庭结构:核心家庭与延伸家庭。一对夫妇加上儿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叫核心家庭;三代甚至四代同堂的家庭是延伸家庭。中国人比较注重“养儿防老”,但这句话在西方意义并不大。西方家庭多为核心式,儿女成人后一般都自立门户,三代同堂极为少见。当代中国自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后,“三口之家”愈来愈多,但三代同堂仍大量存在。在西方,独立性的培养始于孩提时代。当小孩周岁时,许多父母就给他们安排一个单间,有意让小孩从小习惯自己的小天地,这大概算是向个人独立迈出的第一步。学生勤工助学都很普遍,除资助自己上学或挣点零花钱外,更主要的是从小改变事事都依赖父母的习惯。有的去快餐店、加油站服务,有的为人送报、照看小孩,有的为人铲雪、代扫落叶,等等。做父母的认为,小孩靠自己劳动挣钱有助于认识到金钱来之不易,从小培养起自立的意识。子女18岁成年后就独立在外闯荡,或上学,或工作,他们宁愿租房也不愿与父母同住,他们认为与父母同住是不可思议的。很多西方年轻人认为中国父母长期和已婚子女同住一个屋檐下匪夷所思。美国的父母也丝毫没有将子女留在身边尽孝的念头,他们鼓励成年子女独立生活,认为子女一旦成家立业就理所当然地应该搬出去住。平时子女和父母外出共同就餐,侍者也会很自然地询问是否分开付账。美国人认为,生儿育女是自己的事,父母没有为子女当保姆的义务,如果麻烦父母帮忙带一天小孩,也应按照社会上的劳务费标准支付费用。美国法律规定父母抚养子女是必尽的义务,但没有规定子女必须赡养父母。 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强,血缘关系、亲情伦理积淀极厚,父母、子女始终是一家人,子女哪怕另设门户之后和父母仍不分彼此,把赡养父母、侍奉父母看作自己应尽的责任。中国人如果一大家子去购物,父母为小孩买东西天经地义,已成年子女代父母付钱也理所当然。西方人却不同,父母、子女各自理财,互不关涉。 同时,中国人的传统关系是互补性的,即通常所说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经济不发达的年代,中国人“养儿防老”就体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互补关系。当代中国,城市里大多数老人享有退休金,但延伸家庭远未消失。从生活条件看,有的子女希望身体尚佳的父母能帮忙料理家务、照看小孩,或是儿女没有住房,只好与父母同住。有些儿女虽然生活条件不错,但仍希望与父母一起生活,父母更乐于儿孙绕膝,一家三代共享天伦之乐。 互补性还体现孝敬与礼让。父母年老了,儿女孝敬侍奉父母便是天经地义的了。在兄弟姐妹较多的家庭里,互相礼让是父母的谆谆教导。按照传统的儒家观念,年长的应关照年小的,年幼的应尊敬年长的,尊敬意味着儿女孝敬父命、弟妹敬重兄长。家庭内部的等级从某种程度上看也是为了保持互补性的平衡。 二、中西方家庭观念差异根源 家庭结构及家庭成员的关系与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是息息相关的。中国人延伸家庭的模式显然与中国在农耕经济模式基础上形成的宗法制社会结构密不可分。在这样的体制下,连接人的社会关系的基本纽带便是血缘与婚姻,其中又以父系传承的血亲系统为核心,形成了世代相续盘根错节的家族集团。不仅如此,

美国电影产业发展历程

美国电影产业发展历程 中企顾问网 本文导读: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由于电影市场的拓展,好莱坞再次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一批电影大师从战场回归,拍摄了一批高质量而且深受观众喜爱的作品。但正当好莱坞生机勃勃、蒸蒸日上之际,一场政治风暴改变了美国电影工业的发展方向。 美国是电影王国,电影娱乐业是美国的支柱产业之一。美国电影以其独特的形式最大限度地体现和展示了美国人的精神和物质生活,现在已经渗透到了世界各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影响到全球各国人民的生活方式。 一、美国电影产业发展历程总览 美国电影产业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中企顾问网整理 二、无声电影开启电影文化之门 1893 年,爱迪生发明电影视镜并创建“囚车”摄影场,被视为美国电影史的开端。1896 年,维太放映机的推出开始了美国电影的群众性放映。由于技术的限制,最开始美国电影都是无声电影,因而这一时期也常称作“默片时代”。 20 世纪末20 世纪初,美国的城市工业发展和中下层居民迅速增多,电影成为适应城市平民需要的一种大众娱乐。它起先在歌舞游乐场内,随后进人小剧场,在剧目演出之后放映。上流社会认为电影表现粗俗,对其不屑一顾,电影院变成下层人士的聚集地。这种情况直到20 世纪20 年代才有所改观。 1905 年在匹兹堡出现的镍币影院(入场券为5 美分镍币)很快遍及美国所有城镇,到1910 年每周的电影观众多达3600 万人次。当时影片都是单本一部的,产量每月400 部,主要制片基地在纽约,如爱迪生公司、比沃格拉夫公司和维太格拉夫公司。 由于电影收益高,所以引发了激烈的竞争。1897 年,爱迪生为争夺专利进行诉讼,到1908 年,成立了由爱迪生控制的电影专利公司,公司拥有16 项专利权。到1910 年,电影专利公司垄断了美国电影的制作、发行和放映。独立制片商为摆脱专利公司的垄断,相继到远离纽约和芝加哥的洛杉矶郊外小镇好莱坞去拍片,那里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又临近墨西哥边境,一旦专利公司提出诉讼便可逃离。格里菲斯1907 年加入比沃格拉夫公司,次年导演

英语论文 从中国和美国的家庭结构和关系比较研究家庭价值观

Acknowledgements Many people deserve my sincere thanks for helping me in various aspects and at various stages of completing this paper. First of all, I would like to extend my sincere gratitude to my supervisor, Du Qiaoge, who has generously given me so much of her time to read through the whole thesis and has offered me warm support and great encouragement. I cannot thank her enough for her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word- for-word scrutiny, and other expert guidance. Without her painstaking instruction,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esent thesis would not have been possible. My thanks also go to the scholars who have done a lot of research work on the comparison of different family values, and to the authors whose works I have quoted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Furthermore, I should also record very special thanks to my teammates Lei Pan and Liu Sa who gave me their patience and time in helping me with my work as a leader of this team during the tense course of the thesis. Last but not the least, my thanks would go to my beloved parents for their loving considerations and great confidence in me all through four years. Without their understanding and mutual support, I do not think I could enjoy the four-year university life. I also owe my sincere gratitude to my friends who supported me and accompanied me during the difficult course of the thesis.

美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美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一、美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近况 与英国沿用的“创意产业”相比,美国则采用“版权产业”(Copyright Industries)的分类方法,按此新分类方法,英国所指的13项文化创意产业,几乎已全部列入美国所指的版权产业。 早在1990年,美国国际知识产权联盟(简称IIPA)已利用“版权产业”的概念来计算这一特定产业对美国整体经济的贡献。 1990年,IIPA第一次调查与版权保护有关的产业对经济的影响和在贸易中的地位,第一次将美国版权产业的不同组成部分归到了一起。1990年11月,IIPA委托有关机构首次发表《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报告;1992年9月,发表《美国经济中的版权产业:1977-1990年》;此后分别于1993年10月、1995年1月、1996年10月、1998年5月、2000年12月、2002年4月、2004年平均每一两年发表美国版权产业系列报告。这些报告从增值、就业和出口等方面反映了美国版权产业概况及对美国经济做出的贡献。 “2004年报告”与以前发布的9个系列报告不同的是,它采用了新的统计口径: 在以前关于版权产业的九个经济报告中,IIPA将版权产业分为以下四个部分:核心、部分、发行、版权关系。这是lIPA在1990年的首个报告中发展和界定的。 “2004年报告”与以前发布的9个系列报告不同的是,它采用了新的统计口径: 在以前关于版权产业的九个经济报告中,IIPA将版权产业分为以下四个部分:核心、部分、发行、版权关系。这是lIPA在1990年的首个报告中发展和界定的。 在“2004年报告”中,IIPA仍然使用这四种分类,但为了与国际标准相一致,IIPA采用由世界知识产业组织(WlPO)界定的四种版权产业分类:核心版权产业,交叉产业,部分版权产业,边缘支撑产业。其中: 分类项目定义主要产业群 核心版权产业(Core Copyright)受版权保护的作品或 其它物品的创造、生产 出版与文学:音乐、剧场制作、歌剧、电影与 录影;广播电视;摄影;软体与数据库、视觉

American family美国家庭

American family The traditional American family is a "nuclear family." A nuclear family refers to a husband and wife and their children. The average American family today has two or three children (and maybe a few pets). In some cultures, people live close to their extended family. Several generations may even live together. In America, only in a few cases does more than one household live under one roof. 传统的美国家庭被称为「核心家庭」。核心家庭包含了先生、太太和小孩子,今日美国的一般家庭有二个或三个小孩(或者再加上几只宠物)。在一些文化里,大家庭住在一起,甚至好几代的人同住。在美国,只有极少的情况下才会有超过一个家庭同住一个屋檐下。 American values receive a warm welcome in the home. Many homes are run like a democracy. Each family member can have a say. A sense of equality often exists in American homes. Instead of fearing Mom and Dad, children may think of them as good friends. Husbands and wives often share household chores. In many cases, a child can enjoy privacy in his or her own bedroom. From an early age, children gain responsibility in handling money. They may receive a weekly allowance or even work part-time jobs. Often parents give children freedom to make their own decisions. Preschoolers choose what clothes to wear or which toys to buy. Young adults generally make their own choices about what career to pursue and whom to marry.

美国人的六种核心价值观

文化是思维的源泉;而价值观是文化的凝聚。以下为你介绍美国人最主要的“六种核心价值观念”,让你能从文化的深度去比较中美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不同,训练起自己思维差异的敏感性。 1、“个性自由” 在英语中叫做"individual freedom",它是美国人的价值观念中最重要的一个。它起源于美国祖先追求宗教信仰自由的传统。目前,它已演变成追求个性的自由、解放。在语言上的体现为,美国人经常爱用“I think..... I believe.... My opinion is...”这样带有强烈个性色彩的开头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便是美国国务卿在代表美国政府讲话时,也会用这样个性色彩强烈的词汇。这与我们汉语的习惯有差别,我们总是在引用别人的东西,很怕把自己暴露出来,俗话说“枪打出头鸟”,所以从汉语中很少能体现出个性。有一次,我去美国朋友家做客,到晚上11:00,已经很晚了,于是我就按中国人的方式向美国朋友告别:“Mr. Steve,it is too late, you should have a rest, I bother you so much, i am sorry for that。”当我说完这些客气话后,美国朋友非常不高兴,说:“No,come on, I don’t think you are bothering me,we talk so good.Listen,if you want to go,it is because you want to go, not because of me”。我起初十分不理解他,我是好意,但这正是价值观的差异。在美国人的头脑中,一个人只要对他自己负责好了,不要去替别人说话。 2、“自力更生” 在英语中叫做“self-reliance”,这是美国人获得individual freedom的必要心理素质。美国人认为每一个人生下来就是自由的,但要真正享受自由就必须要rely on yourself。这种观念体现在语言上就是在与美国人交谈时,他们很少通过炫耀自己的家庭或社会关系来抬高自己;如果你要那么做了只能让别人觉得你是个kid,他们会毫不客气地问你:Ok,we know your father is great person,if we want to do somthing, I am gonna find him.So, what are you? what kind of experience do you have?在美国人的头脑中,一个没有自己生活的人永远只能是个孩子。 3、“机会平等” 在英语中叫做“equality of oppotunities”,美国人的祖先多来自于中世纪英国中下层的统治下,是没有和贵族阶级一样的平等机会。所以,在美洲大陆,祖先们把“平等的观念”写进了宪法。这体现在语言上是,美国人永远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给别人机会;一个人在一方面犯了错误,并不剥夺他在其他方面出色的权利。 4、“竞争意识” 在英语中叫做“competition”,美国人认为竞争是永恒的,也是一个人证明他在社会中地位的手段,但同时他也许要与同事的合作。但请注意,美国人所理解的“竞争”中的胜利并不是“惟我独尊”,而是得到别人的理解和认可;另外,美国人清楚的认识到依次的胜利只能说明过去,明天会有更多的挑战,要乐观的面对挑战,参加竞争。 5、“追求财富” 在英语中叫做“seeking the wealth”,我们前面提到过,美国人的祖先大多来自于贫民,追求财富,改善生活成为绝大多数移民的梦想。时至今日现在的美国人对于财富的理解远远超出了他们的祖先,时间、健康、能力、信息等都超出了纸币本身的价值,金钱成为了一种代表符号。总而言之,在美国人看来,一个人要有expectation,这是你个人前进的动力。

跨文化背景下东西方家庭观念差异及变迁

跨文化背景下东西方家庭观念差异及变迁 秦恺文 医学队 17级 201701044008 摘要:由于地理位置,生活习惯,民俗宗教,政治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东西方国家之间对于家庭观念的看法存在着许多差异。例如,在夫妻关系上,东方国家更偏向妻子依附于丈夫,以男性作为家庭的主导,而西方国家夫妻关系则更为平等;在子女教育方面,东方家庭更看重孩子对于家族的贡献,对孩子有较多的约束,而西方家庭则更加视孩子为一个与家庭独立的社会的个体。这也反应了东方的集体主义与西方的个人主义的价值观的差异。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家庭观念也开始趋于融合,西方家庭开始学习东方的教育方式,东方越来越多核心家庭的出现也使传统的家庭观念遭到冲击。本文将在跨文化的视角上简述东西方家庭观念的差异与其反应的价值观的区别,同时将介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面对家庭观念的融合和变迁。 关键词:跨文化;家庭观念;集体主义;个人主义 1.导论 对于东西方家庭观念差异的研究,一直是跨文化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王秋华的《中日两国家庭观念与现状的比较研究》从现象出发,介绍了同为东亚的两国因不同文化影响而产生的家庭观念的一系列差异;安德烈耶娃的《西方的婚姻和家庭观念》则表达了对于西方家庭观念的质疑;裴艳艳的《家庭观念的凤凰涅槃》注重叙述了家庭观念中对于女性地位的变迁;王晓辉的《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家庭观念转变深析》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观念的转型;涂子沛的《美国人的主流家庭观念》介绍了美国的家庭观念现状;张生的《中西方家庭文化差异》从家庭关系的角度讲述了东西方对于家庭观念的认知不同;李显杰的《李安及其<家庭三部曲>看中西文化差异》则从电影情节的视角,反映了东西方人因家庭观念冲突造成的一系列矛盾;徐安琪的《家庭价值观的变迁特征深析》注重分析了家庭观念随时代的变迁;陈蓓蕾的《英国公学绅士培养理念对我国儿童家庭教育观念的启示》说明了西方教育对于东方家庭教育的一定的意义;王成的《美国家庭价值观极其形成的文化因素》重点分析了美国家庭观念形成的文化因素……由以上文献可以看出,目前对于文化差异的现象的研究十分透彻,也开始注重关注家庭观念随时间的变迁与转变,但是同时,缺少对于家庭观念变迁的原因的深析以及其变迁在跨文化环境下的必然性与重要性的分析,同时也缺少对于如何正确对待跨文化的家庭观念差异及其变迁的方法的解读。因此,本文将选取中国、日本作为东方国家的代表,选取美国、英国作为西方国家的代表,简要分析其家庭观念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同时将重点分析跨文化环境下的变迁的意义以及对待这种改变的正确方法。 2.家的意识 2.1.东方人的家的意识 上个世纪梁漱溟先生曾总结过中国人的人生意义:(一)他们是在共同努力中;(二)所努力者,不是一己的事,而是为了老少全家,乃至为了先人为了后代;(三)在他们面前都有一远景,常常在鼓励他们工作。中国人的人生,便由此得了努力的目标,以送其毕生精力而有所寄托。每个人无论做任何事情,结果都和整个家庭家族联系在一起。家庭、家族在中国人心中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在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历史长河中,家族观念深深埋藏在中国人的血脉中,是中国人的精神依托。

美国铁路的发展历程

美国铁路的发展历程—渭南轨道交通运输学校分享 渭南轨道交通运输学校学生整理分享:美国铁路营业里程居世界第一位,现有本国铁 路260423公里,其中一级铁路为212742公里,轨道延长里程为354813公里,另外 还有美国拥有使用权,非本国在国内修建的铁路23112公里。 美国铁路营业里程居世界第一位,现有本国铁路260423公里,其中一级铁路为212742公里,轨道延长里程为354813公里,另外还有美国拥有使用权,非本国在国 内修建的铁路23112公里。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913-665 美国于1830年5月24日第一条铁路建成通车,全长21公里,从巴尔的摩至埃 利州科特。19世纪50年代,筑路规模扩大,80年代形成高潮。从1850~1910年的 60年间,共修筑铁路37万余公里,平均年筑路6000余公里。1887年筑路达20619 公里,创铁路建设史上的最高纪录。1916年,美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历史上的最高峰,共408745公里。但此后,由于其它运输方式迅速发展等原因,不断拆除和封闭线路,铁路线路长度不断缩减。铁路一度被称为“夕阳产业”。学校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西新街与石泉路十字西200米(1路公交车终点站——渭南轨道交 通运输学校下车即到) 美国铁路网由6条横贯东西、十多条连络南北和十多条由东北向西南的主要干线 以及大量的支线和地方线所组成。 美国的现有铁路中,阿拉斯加铁路由州政府直接管理,全国铁路旅客运输公司(AMTRAK)为联邦政府直接经营管理,联合铁路公司为联邦政府与私人投资独立经营,其他铁路都由私营铁路公司经营。私营铁路公司最多时有6000多家,而后在竞争中或合并或破产,减少到几百家。 美国政府为扭转铁路运输业的困境,进行了许多改革。如,1976年国会通过了铁路复兴和管理改革法。对铁路运费实行部分自由化,对一些铁路公司进行改组或合并,建立铁路更新改造资金和债务保证基金,对无利润的地方铁路线由政府拨给资助款等。该法的执行使美国铁路系统在设备、运营和财政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改观。

中美家庭价值观的差异

2011年第01期中美家庭价值观的差异 黄永媛 东北农业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摘 要:家庭是社会的载体,家庭成员的价值观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他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和言语,其影响和作用十分广泛。本文试从家庭模式,家庭教育和婚姻模式三方面对中美家庭价值观作一粗浅的比较,为进一步研究中美文化差异这一论题奠定基础。 关键字:家庭模式 家庭教育 婚姻模式 中美家庭价值观 家庭可称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细胞,也是一个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家庭既是人的存在方式,又是人存在的寓所。因此,家庭成员的价值观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他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和言语。本文试图通过语言揭示人的家庭的序曲,着重探讨中美两国文化中的家庭价值观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中美文化差异奠定基础。 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传统的价值观,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也不尽相同。而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的核心是强调集体主义,个人的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中美两国家庭处在不同的文化国度中,受到不同社会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其成员在家庭中表现出的观念、行为也不尽相同,那么到底中美两国的家庭价值观有什么不同呢??本文将从从家庭模式,家庭教育和婚姻模式三方面寻找差异的根本原因。 一、家庭模式 在中美文化中,家的概念有天壤之别。传统的中国家庭大多几代同堂,祖孙几代住在一起,尊卑长幼非常明确。几千年的儒家文化造就了中国家庭中家庭成员对家的义务———父母尽责、儿女尽孝———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和相互依赖;传统家庭模式的结构依据如下原则:以家中最年长的人为起点,其所有男性后代及其配偶、未出嫁的女性后代必须在一个家庭中生活,父祖在,子孙不许别籍异财,是三世同堂家庭的法律和伦理保证。尊老爱幼是中国家庭的传统美德,老年人希望也需要获得子女的关心与照顾,子女也需要退出生产领域的父母帮助料理家务和照看自己的孩子,在经济上和生活上仍然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帮助的关系。因此,三世同堂仍然是现代中国家庭的重要模式。 传统的美国家庭所包含的仅仅是父母及未成年的子女,成年子女无论结婚与否一般都会选择搬离父母的家。美国家庭中的权利意识是指每一个成员以自己为中心,而不是以整个家庭为中心。美国人认为,作为个体的人,他应该有自己的尊严和独立的人格。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利。它是个人、家庭或群体的心理需求与社会需求之一。有时它又是一种为实现某一目标而暂时需要的心理态势。 二、家庭教育 中美两国的父母对家庭教育都很重视,但两种文化下的人们采取的是不同的方法,也有着不同的期望。美国家庭教育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人。与美国相比,中国的教育观念有很大不同,中国的一些家庭育儿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 中国家庭的教育方式表现在:孩子在家庭生活中较少有发言权、参与权、中国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就是守规矩、服劝导、不要有异见。中国孩子的选择权、自主权较小,许多事情都按父母的意愿去办或由父母包办代替。中国父母在家庭里往往以权威出现,因此与孩子的距离较远。中国家庭教育的教育目的是“望子成龙”,因此教育以说教为主,轻视实践活动的重要作用。 美国家庭的教育方式表现在:孩子在家里有发言权、参与权,美国父母鼓励孩子“保留意见”、“固执”、“不听话”,允许孩子“不听话”主要是指思维上的“不听话”,据美国心理学家托伦斯研究发现,创造力高的孩子特点之一就是淘气、处世固执。美国父母“望子成人”,因此在家庭教育中重视实际锻炼,强调在实践中培养孩子,而不是说教。父母经常利用节假日、周末带领孩子外出游玩,在玩的过程中开发智能如感知、想象、判断、推理和人的交际和情绪的调节等。 由于重视实践,美国孩子更能吃苦,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遇事镇定沉着,能与周围人们和谐相处,有作为社会成员而独立存在的信心和勇气。因此我们应该在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明的辉煌结晶的同时,也吸取西方国家的民主、开放的家庭教育观。自觉转变家庭教育中的落后观念,扩展家庭教育的领域,丰富家庭教育的内容,改善教育的手段、途径和方法,熔铸古今,汇通中西,我们才能造就出非凡的下一代。 三、婚姻模式 自由选择对象在张扬“个性”的美国人的婚姻观念中占有主导地位。对于恋爱、择偶,美国青年自然会有自己的要求与标准。他们找异性朋友,根本用不着别人介绍。尤其是在中学和大学的校园里,在学生活动中心随便坐坐就可以搭上一个周末出游的异性伴侣。当然由于社会习俗的原因,双方都不易得到向别人宣泄的机会,这种情感上的伤痕便无法弥合而全面崩溃,最终离婚也就不可避免了。 中国人与美国人对结婚的态度不同。中国人之所以与美国人的择偶方式不同,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对结婚的态度有显著的差异。对他们来说,结婚既是对家庭应尽的一种义务,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一种个人权利。作为社会的一分子,他们有权利对自己的未来和各种需求负责。中国人一旦结婚一般或绝大数都要“从一而终”。 通过以上三方面对于中美家庭价值观的差异性对比,可以看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中美家庭在价值观方面确实存在着很多不同点。中国家庭的价值观更趋于聚合性,注重集体主义。而美国家庭价值观更趋于离散性,注重个人主义。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中美文化的不断交流融合,中美家庭价值观的认识也在发生着某些细微的变化。但是根本的观念仍然未发生改变。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梅任毅,美国研究读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3.魏章玲,美国家庭模式和家庭社会学,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0. 4.朱永涛,美国价值观—一个学者的探讨,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5.李常磊,英美文化博览,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

中美家庭价值观的差异

中美家庭价值观的差异 摘要:家庭是社会的载体,家庭成员的价值观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他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和言语,其影响和作用十分广泛。本文试从家庭模式,家庭教育和婚姻模式三方面对中美家庭价值观作一粗浅的比较,为进一步研究中美文化差异这一论题奠定基础。 关键字:家庭模式家庭教育婚姻模式中美家庭价值观 家庭可称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社会细胞,也是一个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家庭既是人的存在方式,又是人存在的寓所。因此,家庭成员的价值观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他们在社会交往中的行为和言语。本文试图通过语言揭示人的家庭的序曲,着重探讨中美两国文化中的家庭价值观的差异,为进一步研究中美文化差异奠定基础。 每一个社会都有自己传统的价值观,不同文化的价值观也不尽相同。而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的核心是强调集体主义,个人的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中美两国家庭处在不同的文化国度中,受到不同社会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其成员在家庭中表现出的观念、行为也不尽相同,那么到底中美两国的家庭价值观有什么不同呢??本文将从从家庭模式,家庭教育和婚姻模式三方面寻找差异的根本原因。 一、家庭模式 在中美文化中,家的概念有天壤之别。传统的中国家庭大多几代同堂,祖孙几代住在一起,尊卑长幼非常明确。几千年的儒家文化造就了中国家庭中家庭成员对家的义务———父母尽责、儿女尽孝———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支持和相互依赖;传统家庭模式的结构依据如下原则:以家中最年长的人为起点,其所有男性后代及其配偶、未出嫁的女性后代必须在一个家庭中生活,父祖在,子孙不许别籍异财,是三世同堂家庭的法律和伦理保证。尊老爱幼是中国家庭的传统美德,老年人希望也需要获得子女的关心与照顾,子女也需要退出生产领域的父母帮助料理家务和照看自己的孩子,在经济上和生活上仍然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帮助的关系。因此,三世同堂仍然是现代中国家庭的重要模式。 传统的美国家庭所包含的仅仅是父母及未成年的子女,成年子女无论结婚与否一般都会选择搬离父母的家。美国家庭中的权利意识是指每一个成员以自己为中心,而不是以整个家庭为中心。美国人认为,作为个体的人,他应该有自己的尊严和独立的人格。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权利。它是个人、家庭或群体的心理需求与社会需求之一。有时它又是一种为实现某一目标而暂时需要的心理态势。 二、家庭教育 中美两国的父母对家庭教育都很重视,但两种文化下的人们采取的是不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