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作业电子版

伤寒论作业电子版
伤寒论作业电子版

1、伤寒的涵义是什么

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乃指一切外感热性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

2、何谓传经、变证(坏病)、合病、并病、直中

传经:指病情循着一定的趋向发展;

变证:指病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不循着一般规律而引起性质的改变。

合病:指两经或者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序之分;

并病:指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病又起,有先后次序之分。

直中:指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接进入三阴的一种发病方式。

3、列表示意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病变阶段、邪正盛衰、病位、经脉、诸症、性质、治法)

4、简述《伤寒论》中表里同病时的治疗原则。

原则有先表后里、先里后表、表里同治①先表后里适用于表里同病,表证明显而里证不着。

②先里后表适用于表里同病,里实热证急而重或里虚寒较重。③表里同治法。

5、如何理解太阳病提纲证

6、如何区别太阳中风、伤寒、温病三证各自的病因病机、脉症特点及治则方药如何

7、太阳中风证的症候、病机、治法、方药是什么

太阳中风主症:①发热—风邪犯表,卫阳浮盛,抗邪于外②汗出—卫阳不固,营阴失护,弱而不守③恶风寒—邪扰卫阳,卫阳失其温煦④鼻鸣—肺合皮毛,开窍于鼻,皮毛受邪,肺窍不利⑤干呕—胃为卫之源,表气失和,卫病干胃,胃气上逆。病机:风邪束表,营卫不和,卫强营弱。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药桂枝汤)

7、服桂枝汤的调护法有哪些注意事项

8、太阳中风有哪些兼证试述各证的症候、病机、治法、方药。

10、太阳伤寒证的症候、病机、治法、方药是什么

太阳伤寒主症:①头痛、发热、恶风—寒邪伤于肌表②身疼体痛骨节疼痛—寒凝经脉,经气不利③无汗—寒性收引,卫气合而不开,汗孔闭塞④喘—肺合皮毛,表闭则肺气不宣。病机:寒邪外束,卫阳郁遏,营阳涩滞。治法:开腠发汗,固肺平喘(方要麻黄汤)

11、太阳伤寒有哪些兼证试述各证的症候、病机、治法、方药。

12、葛根汤为何既能治太阳伤寒兼项背强几几证,又能治太阳伤寒兼下利证

13、试从症候、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鉴别大、小青龙汤证的异同。

14、麻杏石甘汤证与葛根芩连汤证的证治各如何请比较太阳病篇中五个喘症的证治。

15、试述桂枝甘草汤证、苓桂术甘汤证、干姜附子汤证及炙甘草汤证各证的证治。

16、太阳蓄水证的症候、病机、治法、方药如何

17、太阳蓄血证根据轻重缓解不同有哪几种证型其症候、病机、治法、方药如何

18、如何鉴别太阳蓄水证和太阳蓄血证

太阳蓄水证与蓄血证皆为太阳表邪不解,邪气入里所致。其病位均在下焦,主证均可见少腹急结。不同点在于:太阳蓄水证为邪气与水结在膀胱气分,影响了膀胱的气化功能,故见小便不利;太阳蓄血证为邪热与血结于下焦血分,热与血结,故见神志方面的症状,如其人如狂或发狂。因邪结于血分,不关气分,故小便自利。由此可见两者的鉴别要点为:小便利与不利,有无神志症状

19、大陷胸沥证的症候、病机、治法、方药如何该证如何与小陷胸汤证鉴别

20、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所主症候及病机有何不同此二方的煎服法有何意义

21、半夏、生姜、甘草泻心汤各主治什么证候此三证的共同病机是什么

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三证均以心下痞硬为主症,均可兼见呕吐、下利、肠鸣等症,均以脾胃受损,痰湿中阻,升降失职,气机痞塞为其病机。半夏泻心汤证以胃气上逆为主,故以心下痞、呕逆为主要表现。生姜泻心汤证以夹有水饮食滞为特点,故以心下痞硬、干噫食臭为主要表现;甘草泻心汤证脾胃虚弱较为突出,故以心下痞硬,下利频多,水谷不化为主要表现。三方都具有具有和胃消痞之功,均体现辛开苦降,和胃消痞的治法。半夏泻心汤,侧重于降逆止呕;生姜泻心汤侧重于温胃散水;甘草泻心汤侧重补益脾胃。三方均用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大枣、炙甘草等七味药。半夏泻心汤由以上七味组成,生姜泻心汤由半夏泻心汤减干姜用量加生姜而成,甘草泻心汤组成与半夏泻心汤药味相同,但重用炙甘草。

22、试述阳明病提纲“胃家实”的涵义及意义

23、阳明病的主脉如何机理何在

24、试述白虎汤证、白虎加人参汤证的症候、病机、治法、方药。二证应怎样鉴别

25、试述三承气汤证的异同点。

三承气汤均为苦寒攻下剂,主治阳明有形燥实证。而大承气汤硝黄枳朴并用,其中大黄四两后下,取其生用性锐,与三合芒硝化入配合荡热攻坚,力猛效宏,同时重用枳实五枚,厚朴半斤,破结通壅,四药配伍构成三承气汤中最峻猛的攻下剂,前贤喻之有推墙倒壁之功。因此主治阳明燥热结实俱重的证候。小承气汤只是大黄枳朴并用而无芒硝,大黄四两和枳实三枚,厚朴二两同煎,大黄熟则气钝性缓,枳朴量小则通滞之力减弱,故其全方荡涤热实,攻逐燥坚均已不如大承气汤,惟破结滞通壅闭还比调胃承气汤为胜。因此主治阳明有形燥实便硬为主,阳热略逊的证候。调胃承气汤硝黄草并用,方中大黄四两与芒硝五合同用,如采用顿服法,其荡涤热实之功几不让于大承气汤,惟无枳朴破结通壅,反有炙草和缓其药行,故破结滞通闭之力比起大、小承气汤来均有所不及。因此主治阳明有形燥实以热实为主,燥结相对为轻的证候。最后还必须指出,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均还有“少少与“的服法,由于给药量减少,二汤功能也随之趋于缓和,主在调和胃气,适应于阳明燥热较轻的证候。

26、比较白虎汤证与大承气汤证在症候、病机、治法、方药方面的的异同点(阳明经证脏腑证证治的鉴

别)。

27、阳明胃寒证的症候、病机、治法及方药如何

29、运用小柴胡汤的基本法则是什么为什么

30、柴胡桂枝汤证、大柴胡汤证及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的辨证论治各如何

31、试述太阴病提纲证(太阴病本证)及其病机、治禁。

32、太阴兼表表证有哪两种证型其治法及机理如何

33、阳明病实热证腹满疼痛与太阴病虚寒证腹胀满疼痛应如何鉴别治疗有何不同

34、少阴病提纲的脉症机理如何

36、通脉四逆汤证的症候、病机、治法、方药如何怎样鉴别四逆汤证与通脉四逆汤证

37、试述通脉四逆汤证与白通汤证在症候、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的异同。

38、试述真武汤证的症候、病机、治法、方药。.比较真武汤证与苓桂术甘汤证的异同。

39、试述附子汤证的症候、病机、治法、方药。比较附子汤证与真武汤证的异同。

40、桃花汤主治何证病机如何

41、黄连阿胶汤证与猪苓汤证均可见心烦、不得眠的症情,应如何辨证论治

42、试述少阴三急下证的症候与病机。

43、何谓少阴病兼表证其症候、病机、治法、方药如何

44、四逆散证与四逆汤证如何鉴别

45、309条吴茱萸汤证如何与296条阴盛阳衰证鉴别

二条虽症状相似,但病机完全不同,故预后不同。309条吴茱萸汤证是少阴病类似证,虽见四逆,但主要以呕吐为主,下利不甚,烦较明显,乃由肝胃虚寒,浊阴上逆,邪正剧争所致,病未至少阴,故预后较好;而296条则吐利交作,下利较甚,四逆重,以躁扰为主,但欲寐,乃阴盛阳脱,神不守舍,故预后不良。

46、如何理解厥阴病提纲

厥阴病提纲证是:“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厥阴病反映了阴尽阳生,阴阳转化的病机特点,若邪入厥阴,一方面相火炽盛,横逆上冲,另一方面乘犯脾土,使脾虚肠寒,结果出现上热下寒证。肝火炽盛,消灼津液,可见消渴;肝失疏泄,气郁化火,横逆上冲,则气上撞心,心中疼热;肝火犯胃,热则消谷,故嘈杂似饥;但木邪乘土,脾气虚寒,运化失职,故不欲食。若强与食,脾胃不能受纳运化,往往随食吐出,或可吐蛔。若误用攻下,使脾胃虚寒加重,寒湿下注,则下利不止。

47、如何理解“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

48、蛔厥、热厥、血虚寒厥、寒厥、气厥的症候、病机、治法、方药如何

49、白头翁汤证的证治如何

50、比较《伤寒论》中三处吴茱萸汤证的异同。

病案练习

要求:请按《伤寒论》的理、法、方、药对该患者进行辨证论治。包括:l、详细分析各症病机0 2、应诊断为何病何证3、列出治则0 4、处方用药,包括:方名、药物,剂量以克为单位0 5、简析方义。

l、顾某女40岁

素体较虚,3天前受凉感冒,始则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继则翕翕发热,头项强痛,周身酸楚,动则汗出,间有恶心,迁延两日,诸证未减,反增四肢拘急不温,屈伸不利,舌淡苔白,脉浮缓。

2、邱某男64岁

患者喘咳反复发作已有20余年历史。此次又因受凉而复发己5日,现症:喘咳不能平卧,张口抬肩,咳痰黄稠,不易咯出,并见全身发热,汗出,口干心烦,渴欲饮冷,小便短黄,大便2日未解,咽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西医诊断为“肺气肿合并支气管炎”o

3、王某男 1 6岁

患者年幼时曾患“肺炎’’,经西医诊治虽愈,其后经常咳嗽,尤以气候变化时咳嗽加重。现病史:一周前因气候骤然变冷,自觉发热,恶寒,头痛,全身骨节疼痛,无汗,咳嗽,咽痒,前医曾投银翘散加味两剂,药后诸症未消,仍感恶寒,体温 0C,嗽加剧,夜间气促

而喘,不能平卧。痰涎清稀带泡沫,量多。口微渴喜热饮,恶心,干呕,喉间似有物梗阻,大便微溏,每日1-2次,舌质淡红,苔白微腻,脉浮紧。

4、吴某女20岁

前月患感冒发热,经用解热镇痛和抗菌素类药物,而呈低热不除,每天体温℃左右

己20余天。某医投以清热解毒中药2剂无效。现症:时感头痛,微恶风,微汗出,鼻塞清涕,时干呕,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缓。

5、孙某男 33岁

受寒后皮肤遂发风疹,色淡红,恶寒甚,并见头身疼痛,无汗,脉浮紧,舌淡红,苔薄白。

患者因淋雨受寒后见发热,头身疼痛,微恶寒,.曾服“克感敏”2片,并盖厚被而致大汗淋漓,汗后头身疼痛缓解,恶寒消失,但热而汗出连绵不断,次日则见高热,烦躁,口于思饮,且言语不利,食不知味,小便短赤,脉洪大,舌红少津,苔黄燥。

7、周某女35岁

患者3天前开始感全身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当时未曾介意,今晨起感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头痛以两侧为甚,并感两侧胁肋胀闷不适,咽干,口微苦,恶心,不欲食,心烦易怒,小便色黄,大便己解。查:体温℃,舌质淡红,苔微黄,脉弦细。

8、陈某女48岁

患者双下肢浮肿己近2月,午后加重,并感四肢沉重疼痛,小便量少,纳呆,神疲乏力,畏寒,虽着衣被而不暖,面色晦暗,舌淡胖,苔白,脉沉微。

两天前外出,突遇气候骤变而冒雨受寒。次日即见发热,头身疼痛,咽喉疼痛,并见恶寒,尤以腰背为甚,精神疲乏,纳呆,但无吐泻之证,全身无汗。查:咽喉暗红不肿,舌淡苔白,脉沉紧。

1 0、徐某男60岁

患病已月余,始因感寒而发热,恶寒,头身疼痛,前医投以桑菊银翘汤后发热己退,但恶寒反增,精神疲乏,但欲寐,四肢厥逆,纳呆,口干不欲饮,脉沉微,舌淡苔白。

伤寒论B作业1-4

伤寒论B 第一次作业 A型题: 1. 下列病证,哪一条不是麻黄汤禁忌症:D.二阳合病,喘而胸满者 2. 下列汤证中,除哪项外,均可以见心下痞D.黄连汤 3. 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腹中雷鸣,干呕,心烦不得安治以:D.甘草泻心汤 4. 一般情况下,太阳病的自然病程约是C.六、七天左右 5. 炙甘草汤方中,没有哪味药:D.五味子 6. 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________,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B. 恶风 7.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见D.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 8.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B. 伤寒 9. 大陷胸丸的药物组成是:E.大黄、芒硝、杏仁、葶苈子、白蜜、甘遂末 10. 太阳病变证的治则是:D.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11. 服小青龙汤后,出现口渴的特点是:B.口渴欲少少饮 12. “将息”是指:B. 将养调摄 13. 以下除哪项外,均为麻黄汤证可见的脉证:E.脉浮弱 14. 本为太阳病,几经发汗,又经攻下,今见不大便五、六日、心下至少腹硬满痞痛,拒按,口干舌燥,日晡小有潮热,当用:A.大陷胸汤 15.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B.伤寒 16. 麻杏甘石汤证之喘是因为:B.外邪入里,邪热壅肺 17. 首次将《伤寒杂病论》搜集整理成册名《伤寒论》者是:B.王叔和 18. 桃核承气汤证可见A.如狂 19. 葛根汤的药物组成是:B.桂枝汤加麻黄、葛根 20. 《伤寒论》除重复和佚方外,计有:C.112方 21. 结胸证除了以下哪一项脉不出现外,其余脉象皆可见:E.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 22. 《伤寒论》全书主要是什么辨证:A.六经辨证 23.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C.张仲景 24. 茯苓甘草汤的药物组成:A.茯苓、桂枝、甘草、生姜 25. 原文:“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宜用:D.麻黄汤 26. 下列方剂中不需要去滓再煎的是:D.附子泻心汤 27.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何方主之 D.葛根黄芩黄连汤 28. “fǔ咀”是指:C.碎成小块 29. 太阳病篇中,蓄水证和蓄血证的主要区别点:B.小便利否 30. 栀子豉汤主治:E.心烦懊憹,胸中窒 31.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的“腹胀满” B.虚实夹杂证 32.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干呕者,宜选:B.小青龙汤

《伤寒论B》第1次作业

《伤寒论B》第1次作业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 1. 《伤寒论》全书主要是什么辨证: [1分]A A.六经辨证 B.脏腑辨证 C.经络辨证 D.八纲辨证 E.卫气营血辨证 * 2. 结胸证除了以下哪一项脉不出现外,其余脉象皆可见: [1分]E A.寸脉浮、关脉沉 B. 脉沉紧 C.脉浮大 D.脉浮滑 E.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 * 3. 伤寒的涵义是: [1分]A A.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B.寒就是邪,伤寒就是伤邪 C.是传染病的一种 D.肠伤寒 E.以上都不是 * 4. 栀子豉汤禁忌 [1分]D A.少气 B.胸中窒 C.心中结痛 D.旧微溏 E.但头汗出 * 5. 根汤的药物组成是: [1分]B

A. 麻黄汤加根 B.桂枝汤加麻黄、根 C.麻桂合方加根 D. 桂枝甘草汤加根、麻黄 E.桂枝去芍药加麻黄、根 * 6. 太阳病变证的治则是: [1分]D A.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B.先温其里,后解其表 C.先表后里 D.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E.以上均不是 * 7. 太阳病头痛部位在: [1分]D A.头部前额 B. 头部巅顶 C. 头部两侧 D.头部后项 E.以上都不是 * 8. 一般情况下,太阳病的自然病程约是 [1分]C A.一、二天 B.三、四天 C.六、七天左右 D.十一、二天 E.以上皆不是 * 9. 厚朴生半夏甘草人参汤证的“腹胀满” [1分]B A.太阴脾虚证 B.虚实夹杂证 C.阳明腑实证 D.寒湿凝证 E.热实互结证

* 10. 太阳病汗下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选用何方治疗 [1分]C A.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B.根黄芩黄连汤 C.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D.大青龙汤 E.以上均不是 * 11. “脉阴阳俱紧”中“阴阳”是指: [1分]B A.寸口、趺阳 B.尺、寸 C.寸浮、尺沉 D.人迎、趺阳 E.迟数 * 12. 大陷胸丸的药物组成是: [1分]E A.大黄、芒硝、甘遂 B.大黄、芒硝、甘草、葶苈子 C. 大黄、栝蒌实、半夏 D.大黄、枳实、甘遂、葶苈子 E.大黄、芒硝、杏仁、葶苈子、白蜜、甘遂末 * 13. 太阳蓄血证,不应见: [1分]C A.少腹硬满 B.如狂或发狂 C.小便不利 D.身黄 E.脉沉结 * 14. 发热、微恶风寒、不大便五六日、头痛汗出、小便清长、脉浮、治宜: [1分]A A.调和营卫、解肌祛风 B.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C.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D. 解肌祛风、通下里实 E.疏散风热、清热凉血

伤寒论作业电子版

1、伤寒的涵义是什么? 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乃指一切外感热性病的总称。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 2、何谓传经、变证(坏病)、合病、并病、直中? 传经:指病情循着一定的趋向发展; 变证:指病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不循着一般规律而引起性质的改变。 合病:指两经或者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序之分; 并病:指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病又起,有先后次序之分。 直中:指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接进入三阴的一种发病方式。 3、列表示意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病变阶段、邪正盛衰、病位、经脉、诸症、性质、治法)

4、简述《伤寒论》中表里同病时的治疗原则。 原则有先表后里、先里后表、表里同治①先表后里适用于表里同病,表证明显而里证不著。 ②先里后表适用于表里同病,里实热证急而重或里虚寒较重。③表里同治法。 5、如何理解太阳病提纲证 6、如何区别太阳中风、伤寒、温病?三证各自的病因病机、脉症特点及治则方药如何? 7、太阳中风证的症候、病机、治法、方药是什么? 太阳中风主症:①发热—风邪犯表,卫阳浮盛,抗邪于外②汗出—卫阳不固,营阴失护,弱而不守③恶风寒—邪扰卫阳,卫阳失其温煦④鼻鸣—肺合皮毛,开窍于鼻,皮毛受邪,肺窍不利⑤干呕—胃为卫之源,表气失和,卫病干胃,胃气上逆。病机:风邪束表,营卫不和,卫强营弱。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药桂枝汤) 7、服桂枝汤的调护法有哪些注意事项? 8、太阳中风有哪些兼证?试述各证的症候、病机、治法、方药。

10、太阳伤寒证的症候、病机、治法、方药是什么? 太阳伤寒主症:①头痛、发热、恶风—寒邪伤于肌表②身疼体痛骨节疼痛—寒凝经脉,经气不利③无汗—寒性收引,卫气合而不开,汗孔闭塞④喘—肺合皮毛,表闭则肺气不宣。病机:寒邪外束,卫阳郁遏,营阳涩滞。治法:开腠发汗,固肺平喘(方要麻黄汤) 11、太阳伤寒有哪些兼证?试述各证的症候、病机、治法、方药。 12、根汤为何既能治太阳伤寒兼项背强几几证,又能治太阳伤寒兼下利证 13、试从症候、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鉴别大、小青龙汤证的异同。 14、麻杏石甘汤证与根芩连汤证的证治各如何?请比较太阳病篇中五个喘症的证治。 15、试述桂枝甘草汤证、苓桂术甘汤证、干附子汤证及炙甘草汤证各证的证治。 16、太阳蓄水证的症候、病机、治法、方药如何?

伤寒论B作业1答案推荐文档

A型题: 1. 桂枝人参汤的作用是:C. 温中解表 2. 泻热逐水破结之峻剂是:A. 大陷胸汤 3. 《伤寒论》全书主要是什么辨证:A. 六经辨证 4. 原文填空:“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B.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5. 栀子豉汤禁忌:D. 旧微溏 6. 《伤寒论》里“合病”是指:B. 两阳或三阳的病证同见 7. 发热、微恶风寒、不大便五六日、头痛汗出、小便清长、脉浮、治宜:A. 调和营卫、解肌祛风 8. 《伤寒论》除重复和佚方外,计有:C. 112方 9. 第六条“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的发黄类型是:B. 火逆发黄 10. 小建中汤证中“心中悸而烦”的病机是:D. 脾虚气血不足,心失所养 11. 辨别疾病的传变与否的依据:E. 现有的脉证 12. 太阳病篇中,蓄水证和蓄血证的主要区别点:B. 小便利否 13. 本为太阳病,几经发汗,又经攻下,今见不大便五、六日、心下至少腹硬满痞痛,拒按,口干舌燥,日晡小有潮热,当用: A.大陷胸汤 14. 下列病证,哪一项不可用桂枝汤:D. 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 15. 中风兼阳虚漏汗证的主治方是:C. 桂枝加附子汤 16. 旋复代赭汤适于下列哪一项病证:D.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鞕,噫气不除者. 17. 麻杏甘石汤证之喘是因为:B. 外邪入里,邪热壅肺 18. 桃核承气汤的药物组成是:A. 桃仁、大黄、桂枝、芒硝、甘草 19. 桃核承气汤证可见:A. 如狂 20. 葛根汤的药物组成是:B. 桂枝汤加麻黄、葛根 21. “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燥烦吐逆者”,应取下列何种治法为好? C.先复阳,后复阴 22. “将息”是指:B. 将养调摄 23. 茯苓甘草汤的药物组成:A. 茯苓、桂枝、甘草、生姜 24. “fǔ咀”是指:C.碎成小块 25.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见:D. 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 26. 和胃降逆化痰下气的主方是:A. 旋复代赭汤 27. 发热恶寒,头痛身痛、无汗气喘、宜用:B. 麻黄汤 28. 太阳病变证的治则是:D.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29. 微热、脉浮、消渴、小便不利之证,宜选:B. 五苓散 30.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何方主之:D.葛根黄芩黄连汤 31. 大结胸证的病机是:B. 水热互结 32. 服小青龙汤后,出现口渴的特点是:B. 口渴欲少少饮 33.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的原因是:C.邪重药轻、正邪相争,邪郁不解 B.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34. 伤寒 35. 首次将《伤寒杂病论》搜集整理成册名《伤寒论》者是:B.王叔和 36.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干呕者,宜选:B.小青龙汤

《金匮要略》作业50题

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金匮要略》作业50题 1.《金匮要略》是怎样一本书?其价值如何? 答:《金匮要略》为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学专著,奠定了杂病的理论基础和临床规范,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对于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所以被历代医家推崇为方书之主。由于《金匮要略》一书,是祖国医学古典医籍之一,是古代治疗杂病的典范,它之所以被后世称为“经典”,是由于它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2.《金匮要略》一书的主要精神是什么? 答:《金匮要略》论述诊治杂病的主要精神,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基本论点,认为疾病症侯的产生,都是整体功能失调,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映。从这一基本论点出发,提出了根据脏腑经络病机和四诊八钢进行病与证相结合的辩证方法。这一主要精神充分地从《脏腑经络先后病篇》体现出来。 3.《金匮要略》诊脉部位有几种?其应用原则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答:目前,临床上诊脉习用寸口,但《金匮要略》的诊脉部位与现在有所不同,它使用的有以下4种:①寸口三部法。②趺阳诊法。③少阴诊法。④少阳诊法。 仲景运用的原则是:①诊外感疾病用独取寸口的方法。如《痉湿蝎病篇》云:“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后,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这一节“脉沉而细”当指寸口脉而言。②病涉脾胃,常用趺阳诊法。如《腹满寒疝宿食病篇》云:“趺阳脉沉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据此可看出腹满属脾胃病变,仲景用的是趺阳诊法。③有关妇人病变兼诊少阴脉。如《妇人杂病篇》云:“少阴脉滑而数者,阴中即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这是论述下焦湿热而阴中生疮的脉证和治法。少阴为肾脉,阴中为肾窍。脉滑而数主有湿热,湿热聚于前阴,郁积腐蚀,致腐烂成疮。据此可看出仲景诊妇人病兼诊少阴脉。④对某些复杂的病证,兼诊两处以上的脉象。如《消渴小便不利淋病篇》以寸口与趺阳并举。⑤上下阻隔的病分寸、关、尺以候之。如《五脏风寒积聚病篇》云:“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旁;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据此可看出仲景对上下阻隔的病,常分寸、关、尺以候之。 4.《金匮要略》在治法上有哪些特点?试举例说明 答: 《金匮要略》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研究杂病的专书,历经1700余年,其辨病辨证治法方药一直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和使用价值。中医治法上的许多特点,本书均有充分体现,如:⑴治未病的指导思想。即无病早防及有病早治的预防疾病的思想。如《脏腑经络先后病篇》第2条指出:“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末流传脏腑,即医治之。”⑵重视人体正气,治病求本:因为人体抗病能力悉赖正气,正气虚损,药物就难为力,故全书对于慢性衰弱性疾病,注意调补脾肾两脏,认为这是内伤疾病的治本之法。治脾者以黄芪为主药,因其能健脾益气,故用黄芪方有8首,而《伤寒论》诸方没有用黄芪的。治肾者以附子为主药,故其用炮附子之方有18首。再者杂病也多血亏之证,故《金匮要略》用当归之方14首,而《伤寒论》仅4首,《伤寒论》多用生附子回阳救逆,《金匮要略》多用炮附子温肾回阳。 ⑶对于邪实之证,祛邪时注意因势利导。所谓因势利导,就是随病邪所在部位的不同,因其势而就引导,使之排出体外,以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如痰饮一证,溢饮在表,用大小青龙汤;痰饮在下用五苓散。此外,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及八法的灵活运用,虽是本方剂的特点,同样也是本书的治法特点。 5.简述《金匮要略》一书的方剂特点 答:⑴疗效高、收效快。⑵药物少。⑶配伍严。⑷重视药物剂量⑸体现了“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精神⑹体现了八法的灵活运用。 6.什么是脏腑虚实相传的基本规律?

《伤寒论B》第1次作业(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伤寒论B》第1次作业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 1. 《伤寒论》全书主要是什么辨证: [1分]A A.六经辨证 B.脏腑辨证 C.经络辨证 D.八纲辨证 E.卫气营血辨证 * 2. 结胸证除了以下哪一项脉不出现外,其余脉象皆可见: [1分]E A.寸脉浮、关脉沉 B. 脉沉紧 C.脉浮大 D.脉浮滑 E.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

* 3. 伤寒的涵义是: [1分]A A.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B.寒就是邪,伤寒就是伤邪 C.是传染病的一种 D.肠伤寒 E.以上都不是 * 4. 栀子豉汤禁忌 [1分]D A.少气 B.胸中窒 C.心中结痛 D.旧微溏 E.但头汗出 * 5. 葛根汤的药物组成是: [1分]B A. 麻黄汤加葛根 B.桂枝汤加麻黄、葛根 C.麻桂合方加葛根 D. 桂枝甘草汤加葛根、麻黄 E.桂枝去芍药加麻黄、葛根

* 6. 太阳病变证的治则是: [1分]D A.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B.先温其里,后解其表 C.先表后里 D.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E.以上均不是 * 7. 太阳病头痛部位在: [1分]D A.头部前额 B. 头部巅顶 C. 头部两侧 D.头部后项 E.以上都不是 * 8. 一般情况下,太阳病的自然病程约是 [1分]C A.一、二天 B.三、四天 C.六、七天左右 D.十一、二天 E.以上皆不是

伤寒论B作业答案

A型题: * 1. 厥阴头痛主要表现为: D.巅顶痛 * 2. 根据原文,下列哪一项,未出现手足厥冷? D.半夏泻心汤证 * 3. 手足厥冷,心下悸,小便利,口不渴,证属: D.茯苓甘草汤证 * 4. 瓜蒂散证中,厥的病机:C.痰阻胸阳 * 5. 以下诸方,除……外均有黄芩:C.黄连汤 * 6. “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治以: D.牡蛎泽泻散 * 7. 非小柴胡汤治疗的热型: E.蒸蒸发热 * 8. 当归四逆汤的药物组成是: C.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大枣* 9. 原文填空“热利,下重者:C.白头翁汤主之 * 10.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是因: B.胸上有寒 * 11. 理中汤加减法中出现“渴欲饮水”的机理是: B.脾不散精,水津不布 * 12. 凡厥逆者,最基本的病机是: E.阴阳气不相顺接 * 13. 下列用大枣最多的方剂是: E.炙甘草汤 * 14. 厥阴阳复太过,可出现除下列哪项以外的证候: D.下利清谷 * 15. 竹叶石膏汤的证候是: C.虚羸少气 ,气逆欲吐

* 16. 下列何证若用白虎汤治疗是欠妥的: C.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 17. 哪种脉证可用白虎汤治疗: D.伤寒脉滑而厥 * 18. 当归四逆汤证厥冷的病机是:E.以上都不是 * 19. 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 E.茯苓甘草汤 * 20.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 主之:B.四逆加人参汤 * 21. 在伤寒论中用栀子最多的方剂: D.栀子柏皮汤 * 22. 下列哪首方剂不治下利: E.附子泻心汤 * 23. 寒格吐利的主方是: C.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B型题: * 24. 煮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时需用:A.清酒和水 * 25. 煮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时需用: D.甘澜水 * 26. 属桂枝汤小和之的身疼痛:D.呕吐止而身痛不休 * 27. 属附子汤的身疼痛:B.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 * 28. 四逆汤所治之厥的机理为: A.阳气虚衰,不能达于四末 * 29. 当归四逆汤所治之厥的机理为:E.肝血不足,复受外寒 《伤寒论B》第3次作业 A型题:

伤寒论B作业答案修订稿

伤寒论B作业答案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A型题: * 1. 厥阴头痛主要表现为: D.巅顶痛 * 2. 根据原文,下列哪一项,未出现手足厥冷 D.半夏泻心汤证 * 3. 手足厥冷,心下悸,小便利,口不渴,证属: D.茯苓甘草汤证 * 4. 瓜蒂散证中,厥的病机:C.痰阻胸阳 * 5. 以下诸方,除……外均有黄芩:C.黄连汤 * 6. “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治以: D.牡蛎泽泻散 * 7. 非小柴胡汤治疗的热型: E.蒸蒸发热 * 8. 当归四逆汤的药物组成是: C.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大枣 * 9. 原文填空“热利,下重者:C.白头翁汤主之 * 10.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是因: B.胸上有寒 * 11. 理中汤加减法中出现“渴欲饮水”的机理是: B.脾不散精,水津不布* 12. 凡厥逆者,最基本的病机是: E.阴阳气不相顺接 * 13. 下列用大枣最多的方剂是: E.炙甘草汤 * 14. 厥阴阳复太过,可出现除下列哪项以外的证候: D.下利清谷 * 15. 竹叶石膏汤的证候是: C.虚羸少气 ,气逆欲吐 * 16. 下列何证若用白虎汤治疗是欠妥的: C.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

* 17. 哪种脉证可用白虎汤治疗: D.伤寒脉滑而厥 * 18. 当归四逆汤证厥冷的病机是:E.以上都不是 * 19. 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 E.茯苓甘草汤 * 20.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 主之:B.四逆加人参汤* 21. 在伤寒论中用栀子最多的方剂: D.栀子柏皮汤 * 22. 下列哪首方剂不治下利: E.附子泻心汤 * 23. 寒格吐利的主方是: C.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B型题: * 24. 煮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时需用:A.清酒和水 * 25. 煮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时需用: D.甘澜水 * 26. 属桂枝汤小和之的身疼痛:D.呕吐止而身痛不休 * 27. 属附子汤的身疼痛:B.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 * 28. 四逆汤所治之厥的机理为: A.阳气虚衰,不能达于四末 * 29. 当归四逆汤所治之厥的机理为:E.肝血不足,复受外寒 《伤寒论B》第3次作业 A型题: * 1. 桂枝加芍药汤证病变部位: C.太阴脾经 * 2. 桂枝加大黄汤中大黄的作用: D.行瘀止痛

《伤寒论B》第次作业

《伤寒论B》第2次作业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 1. 下列病证中,哪一项不出现心下痞硬或心下痞:[1分]A A. 黄连汤证 B.十枣汤证 C.半夏泻心汤证 D.桂枝人参汤证 E.大柴胡汤证 * 2. 脾约证的脉象是:[1分]C A.脉滑而疾 B.脉沉迟 C.趺阳脉浮而涩 D.脉浮大 E.脉微涩 * 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功效是:[1分]D A.和解少阳,重镇安神 B. 和解泻热,软坚散结 C.和解少阳,软坚散结 D.和解少阳,通阳泻热,重镇安神 E.和解泻热,涤饮安神 * 4.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当服何方:[1分]B A. 白虎汤 B.白虎加人参汤 C.桂枝汤 D.麻黄汤 E.猪苓汤 * 5. “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的病机是:[1分]D A. 阳明血瘀 B. 湿热内蕴 C. 伤津不甚 D.热在血分 E.热在阳明气分 * 6. 下列原文哪条有错误:[1分]C A.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而紧者,与小柴胡汤。 B.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C.阳明病,胁下鞕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大柴胡汤 D.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E.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 7. “解表散邪”又“清热利湿”属下列哪个方剂的治法?[1分]D A. 茵陈蒿汤 B.葛根芩连汤

D.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E.麻黄升麻汤 * 8. 下列除何症外,均属阳明病可攻的范畴内:[1分]C A. 腹满 B.谵语 C.呕多 D.便秘 E.心烦 * 9. 下列各方,不需去滓再煎的是:[1分]C A. 半夏泻心汤 B. 旋复代赭汤 C.黄芩汤 D.大柴胡汤 E.柴胡桂枝干姜汤 * 10. 哪项不属少阳病96条所述的主证:[1分]B A.往来寒热 B.口苦咽干 C.胸胁苦满 D.心烦喜呕 E.默默不欲饮食 * 11. 麻子仁丸的药物组成是:[1分]D A.小承气汤加麻仁 B.小承气汤加麻仁,芍药 C.小承气汤加麻仁,杏仁 D.小承气汤加麻仁,杏仁,芍药 E.以上均不对 * 12. 后下大黄的方剂[1分]E A.大黄黄连泻心汤 B.大陷胸汤 C.调胃承气汤 D.大陷胸丸 E.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 13. 根据原文,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柴胡桂枝干姜汤证[1分]E A.渴而不呕 B.小便不利 C.但头汗出 D.胸胁满微痛 E.烦躁不得眠 * 14. 服茵陈蒿汤后,病退征象,哪条是错的:[1分]E A. 身黄渐退 B. 腹满减轻 C.小便当利 D. 尿如皂角汁状 E.身濈然汗出而解 * 15. 小承气汤方中,大黄的煮法哪项是正确的:[1分]A

《伤寒论B》第1次作业

《伤寒论B》第1次作业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伤寒论》全书主要就是什么辨证: [1分]A A。六经辨证 B。脏腑辨证 C.经络辨证 D、八纲辨证 E、卫气营血辨证 *2。结胸证除了以下哪一项脉不出现外,其余脉象皆可见: [1分]E A。寸脉浮、关脉沉 B、脉沉紧 C、脉浮大 D、脉浮滑 E。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 *3。伤寒得涵义就是: [1分]A A、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B.寒就就是邪,伤寒就就是伤邪 C、就是传染病得一种 D。肠伤寒 E.以上都不就是 *4、栀子豉汤禁忌[1分]D A、少气 B。胸中窒 C、心中结痛 D。旧微溏 E。但头汗出 *5。葛根汤得药物组成就是: [1分]B A。麻黄汤加葛根 B.桂枝汤加麻黄、葛根 C.麻桂合方加葛根 D、桂枝甘草汤加葛根、麻黄 E.桂枝去芍药加麻黄、葛根 * 6、太阳病变证得治则就是: [1分]D A。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B、先温其里,后解其表 C。先表后里 D.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E。以上均不就是 * 7、太阳病头痛部位在: [1分]D A。头部前额 B. 头部巅顶 C. 头部两侧 D、头部后项

E、以上都不就是 * 8、一般情况下,太阳病得自然病程约就是[1分]C A.一、二天 B.三、四天 C。六、七天左右 D.十一、二天 E。以上皆不就是 *9。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得“腹胀满”[1分]B A。太阴脾虚证 B。虚实夹杂证 C。阳明腑实证 D.寒湿内凝证 E.热实互结证 * 10. 太阳病汗下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选用何方治疗[1分]C A.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B.葛根黄芩黄连汤 C.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D。大青龙汤 E.以上均不就是 *11、“脉阴阳俱紧”中“阴阳”就是指: [1分]B A.寸口、趺阳 B。尺、寸 C。寸浮、尺沉 D.人迎、趺阳 E。迟数 * 12。大陷胸丸得药物组成就是: [1分]E A.大黄、芒硝、甘遂 B.大黄、芒硝、甘草、葶苈子 C。大黄、栝蒌实、半夏 D、大黄、枳实、甘遂、葶苈子 E、大黄、芒硝、杏仁、葶苈子、白蜜、甘遂末 *13。太阳蓄血证,不应见: [1分]C A.少腹硬满 B、如狂或发狂 C.小便不利 D。身黄 E、脉沉结 * 14。发热、微恶风寒、不大便五六日、头痛汗出、小便清长、脉浮、治宜: [1分]AA。调与营卫、解肌祛风 B。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C。疏散风热、清热解毒 D。解肌祛风、通下里实 E.疏散风热、清热凉血 * 15、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1分]B

伤寒论B作业1-4

伤寒论B 第一次作业 A 型题: 1. 下列病证,哪一条不是麻黄汤禁忌症: D. 二阳合病,喘而胸满者 2. 下列汤证中,除哪项外,均可以见心下痞D. 黄连汤 3. 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满,腹中雷鸣,干呕,心烦不得安治以: D. 甘草泻 心汤 4. 一般情况下,太阳病的自然病程约是C.六、七天左右 5. 炙甘草汤方中,没有哪味药: D. 五味子 6. 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 _________ ,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B. 恶风 7.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证见 D.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 8.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 B. 伤寒 9. 大陷胸丸的药物组成是: E.大黄、芒硝、杏仁、葶苈子、白蜜、甘遂末 10. 太阳病变证的治则是: D.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11. 服小青龙汤后,出现口渴的特点是: B.口渴欲少少饮 12. “将息”是指: B. 将养调摄 13. 以下除哪项外,均为麻黄汤证可见的脉证: E.脉浮弱 14. 本为太阳病,几经发汗,又经攻下,今见不大便五、六日、心下至少腹硬满痞痛,拒按,口干舌燥,日晡小有潮热,当用: A.大陷胸汤 15.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 B.伤寒 16. 麻杏甘石汤证之喘是因为: B.外邪入里,邪热壅肺 17. 首次将《伤寒杂病论》搜集整理成册名《伤寒论》者是: B.王叔和 18. 桃核承气汤证可见 A.如狂 19. 葛根汤的药物组成是: B.桂枝汤加麻黄、葛根 20. 《伤寒论》除重复和佚方外,计有: C.112 方 21. 结胸证除了以下哪一项脉不出现外,其余脉象皆可见: E.寸脉浮,关脉小细沉紧 22. 《伤寒论》全书主要是什么辨证: A. 六经辨证 23.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 C. 张仲景 24. 茯苓甘草汤的药物组成: A. 茯苓、桂枝、甘草、生姜 25. 原文:“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宜用: D. 麻黄汤 26. 下列方剂中不需要去滓再煎的是: D. 附子泻心汤 27. 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何方主之 D.葛根黄芩黄连汤 28. “ f ǔ咀”是指: C.碎成小块 29. 太阳病篇中,蓄水证和蓄血证的主要区别点: B.小便利否 30. 栀子豉汤主治: E.心烦懊憹,胸中窒 31.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的“腹胀满” B.虚实夹杂证 32.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干呕者,宜选: B.小青龙汤

伤寒论B作业答案

A型题:*1.厥阴头痛主要表现为:D.巅顶痛 *2.根据原文,下列哪一项,未出现手足厥冷?D.半夏泻心汤证 *3.手足厥冷,心下悸,小便利,口不渴,证属:D.茯苓甘草汤证 *4.瓜蒂散证中,厥的病机:C.痰阻胸阳 *5.以下诸方,除……外均有黄芩:C.黄连汤 *6.“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治以:D.牡蛎泽泻散 *7.非小柴胡汤治疗的热型:E.蒸蒸发热 *8.当归四逆汤的药物组成是:C.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大枣 *9.原文填空“热利,下重者:C.白头翁汤主之 *10.“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是因:B.胸上有寒 *11.理中汤加减法中出现“渴欲饮水”的机理是:B.脾不散精,水津不布 *12.凡厥逆者,最基本的病机是:E.阴阳气不相顺接 *13.下列用大枣最多的方剂是:E.炙甘草汤 *14.厥阴阳复太过,可出现除下列哪项以外的证候:D.下利清谷 *15.竹叶石膏汤的证候是:C.虚羸少气,气逆欲吐 *16.下列何证若用白虎汤治疗是欠妥的:C.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 *17.哪种脉证可用白虎汤治疗:D.伤寒脉滑而厥 *18.当归四逆汤证厥冷的病机是:E.以上都不是

*19.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E.茯苓甘草汤 *20.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主之:B.四逆加人参汤 *21.在伤寒论中用栀子最多的方剂:D.栀子柏皮汤 *22.下列哪首方剂不治下利:E.附子泻心汤 *23.寒格吐利的主方是:C.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B型题: *24.煮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时需用:A.清酒和水 *25.煮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时需用:D.甘澜水 *26.属桂枝汤小和之的身疼痛:D.呕吐止而身痛不休 *27.属附子汤的身疼痛:B.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 *28.四逆汤所治之厥的机理为:A.阳气虚衰,不能达于四末 *29.当归四逆汤所治之厥的机理为:E.肝血不足,复受外寒《伤寒论B》第3次作业 A型题: *1.桂枝加芍药汤证病变部位:C.太阴脾经 *2.桂枝加大黄汤中大黄的作用:D.行瘀止痛 *3.桂枝加大黄汤的药物组成:E.桂枝汤加重芍药再加大黄*4.不属于治疗少阴寒化证的方剂:B.四逆散 *5.少阴寒化证的口渴,其原因是:E.阳虚不能蒸化津液

《伤寒论B》第 次作业

《伤寒论B》第3次作业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 1. 猪肤汤的药物组成: [1分]C A.猪肤 B.猪肤白蜜 C.猪肤白蜜白粉 D.猪肤白粉 E.以上都不是 * 2. 属少阴寒化证的下利 [1分]A A.自利而渴 B.自利不渴 C.自利清水,色纯青,口干燥 D.下利谵语 E.下利,咳而呕渴 * 3. 发热,恶风寒,汗出,身体疼痛,下利清谷,完谷不化,手足厥冷,脉寸浮尺沉,治宜: [1分]E A.调和营卫,解肌祛风 B.调和营卫,温中止利 C.回阳救逆,交通内外 D.温肾补脾,发汗散寒 E.先温其里,后解其表

* 4. “白粉”是指: [1分]A A.米粉 B.铅粉 C.巴豆粉 D.面粉 E.以上都不是 * 5. 桂枝加大黄汤的药物组成 [1分]E A.桂枝、大黄 B.桂枝汤大黄 C.小承气汤加桂枝 D.桂枝汤大黄、枳实 E.桂枝汤加重芍药再加大黄 * 6. 用生甘草的方剂是: [1分]D A.桂枝汤 B.麻黄汤 C.白虎汤 D.桔梗汤 E.四逆汤 * 7.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冷,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最宜用: [1分]B A.四逆汤 B.通脉四逆汤

C.当归四逆汤 D.白通加猪胆汁汤 E.四逆散 * 8. 太阴病,脉浮者 [1分]B A.可温 B.可发汗 C.可下 D.可清 E.以上均不是 * 9. 太阴下利的特点: [1分]A A.自利不渴 B.自利而渴 C.下利脓血 D.下利谵语 E.下利滑脱 * 10. 通脉四逆汤和四逆汤的药味相同,只是 [1分]D A.甘草用量较大 B.干姜用量较大 C.附子用量较大 D.干姜、附子用量较大 E.干姜、甘草用量较大 * 11. “脾家实”的含义是: [1分]C

伤寒论作业电子版

1 、伤寒的涵义是什么? 伤寒,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伤寒,乃指一切外感热性病的总称。 狭义伤寒是指外感风寒,感而即发的疾病。 2 、何谓传经、变证(坏病)、合病、并病、直中? 传经:指病情循着一定的趋向发展; 变证:指病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不循着一般规律而引起性质的改变。 合病:指两经或者三经同时发病,无先后次序之分;并病:指一经的病证未罢,而另一经病又起,有先后次序之分。直中:指病邪不经太阳初期及三阳阶段,直接进入三阴的一种发病方式。 3 、列表示意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病变阶段、邪正盛衰、病位、经脉、诸症、 性质、治法)

4 、简述《伤寒论》中表里同病时的治疗原则。 原则有先表后里、先里后表、表里同治①先表后里适用于表里同病,表证明显而里证不著。 ②先里后表适用于表里同病,里实热证急而重或里虚寒较重。③表里同治 法。 5 、如何理解太阳病提纲证

6 、如何区别太阳中风、伤寒、温病?三证各自的病因病机、脉症 特点及治则方药如何? 7 、太阳中风证的症候、病机、治法、方药是什么? 太阳中风主症:①发热—风邪犯表,卫阳浮盛,抗邪于外②汗出—卫阳不固,营阴失护,弱而不守③恶风寒—邪扰卫阳,卫阳失其温煦④鼻鸣—肺合皮毛,开窍于鼻,皮毛受邪,肺窍不利⑤干呕—胃为卫之源,表气失和,卫病干胃,胃气上逆。病机:风邪束表,营卫不和,卫强营弱。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药桂枝汤) 7 、服桂枝汤的调护法有哪些注意事项? 8 、太阳中风有哪些兼证?试述各证的症候、病机、治法、方药

10 、太阳伤寒证的症候、病机、治法、方药是什么? 太阳伤寒主症:①头痛、发热、恶风—寒邪伤于肌表②身疼体痛骨节疼痛—寒凝经脉,经气不利③无汗—寒性收引,卫气合而不开,汗孔闭塞④喘—肺合皮毛,表闭则肺气不宣。病机:寒邪外束,卫阳郁遏,营阳涩滞。治法:开腠发汗,固肺平喘(方要麻黄汤) 11 、太阳伤寒有哪些兼证?试述各证的症候、病机、治法、方药。 12 、葛根汤为何既能治太阳伤寒兼项背强几几证,又能治太阳伤寒兼 下利证 13 、试从症候、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鉴别大、小青龙汤证的异同 14 、麻杏石甘汤证与葛根芩连汤证的证治各如何?请比较太阳病篇中五个喘 症的证治。 15 、试述桂枝甘草汤证、苓桂术甘汤证、干姜附子汤证及炙甘草汤证各证 的证治。

《伤寒论》背诵条文电子版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痸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 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二两(去皮)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伤寒论B》作业答案

A型题: * 1. 厥阴头痛主要表现为:D.巅顶痛 * 2. 根据原文,下列哪一项,未出现手足厥冷?D.半夏泻心汤证 * 3. 手足厥冷,心下悸,小便利,口不渴,证属:D.茯苓甘草汤证 * 4. 瓜蒂散证中,厥的病机:C.痰阻胸阳 * 5. 以下诸方,除……外均有黄芩:C.黄连汤 * 6. “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治以:D.牡蛎泽泻散 * 7. 非小柴胡汤治疗的热型:E.蒸蒸发热 * 8. 当归四逆汤的药物组成是:C.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甘草、通草、大枣* 9. 原文填空“热利,下重者:C.白头翁汤主之 * 10.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是因:B.胸上有寒 * 11. 理中汤加减法中出现“渴欲饮水”的机理是:B.脾不散精,水津不布 * 12. 凡厥逆者,最基本的病机是:E.阴阳气不相顺接 * 13. 下列用大枣最多的方剂是:E.炙甘草汤 * 14. 厥阴阳复太过,可出现除下列哪项以外的证候:D.下利清谷 * 15. 竹叶石膏汤的证候是:C.虚羸少气,气逆欲吐 * 16. 下列何证若用白虎汤治疗是欠妥的:C.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 * 17. 哪种脉证可用白虎汤治疗:D.伤寒脉滑而厥 * 18. 当归四逆汤证厥冷的病机是:E.以上都不是 * 19. 伤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当服:E.茯苓甘草汤

* 20. 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 主之:B.四逆加人参汤 * 21. 在伤寒论中用栀子最多的方剂:D.栀子柏皮汤 * 22. 下列哪首方剂不治下利:E.附子泻心汤 * 23. 寒格吐利的主方是:C.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B型题: * 24. 煮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时需用:A.清酒和水 * 25. 煮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时需用:D.甘澜水 * 26. 属桂枝汤小和之的身疼痛:D.呕吐止而身痛不休 * 27. 属附子汤的身疼痛:B.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 * 28. 四逆汤所治之厥的机理为:A.阳气虚衰,不能达于四末 * 29. 当归四逆汤所治之厥的机理为:E.肝血不足,复受外寒 《伤寒论B》第3次作业 A型题: * 1. 桂枝加芍药汤证病变部位: C.太阴脾经 * 2. 桂枝加大黄汤中大黄的作用: D.行瘀止痛 * 3. 桂枝加大黄汤的药物组成:E.桂枝汤加重芍药再加大黄 * 4. 不属于治疗少阴寒化证的方剂:B.四逆散 * 5. 少阴寒化证的口渴,其原因是: E.阳虚不能蒸化津液 * 6. “……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主之。服汤:C.脉暴出死,微续者生。 * 7. “……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主之。服汤:C.脉暴出死,微续者生。 * 8.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最适宜的方剂是: B.麻黄细辛附子汤 * 9. 四逆散方后注中的加减法哪项不正确: D.腹中痛者,加芍药五分; * 10. 猪肤汤的药物组成: C.猪肤白蜜白粉

伤寒论B第次作业

伤寒论B第次作业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伤寒论B》第2次作业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病证中,哪一项不出现心下痞硬或心下痞:[1分]A A.黄连汤证 B.十枣汤证 C.半夏泻心汤证 D.桂枝人参汤证 E.大柴胡汤证 *2.脾约证的脉象是:[1分]C A.脉滑而疾 B.脉沉迟 C.趺阳脉浮而涩 D.脉浮大 E.脉微涩 *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功效是:[1分]D A.和解少阳,重镇安神 B.和解泻热,软坚散结 C.和解少阳,软坚散结 D.和解少阳,通阳泻热,重镇安神 E.和解泻热,涤饮安神 *4.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当服何方:[1分]B

A.白虎汤 B.白虎加人参汤 C.桂枝汤 D.麻黄汤 E.猪苓汤 *5.“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的病机是:[1分]D A.阳明血瘀 B.湿热内蕴 C.伤津不甚 D.热在血分 E.热在阳明气分 *6.下列原文哪条有错误:[1分]C A.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鞕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而紧者,与小柴胡汤。 B.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 C.阳明病,胁下鞕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大柴胡汤 D.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E.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7.“解表散邪”又“清热利湿”属下列哪个方剂的治法?[1分]D A.茵陈蒿汤 B.葛根芩连汤 C.栀子柏皮汤

伤寒论讲义书word电子版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伤寒论讲义 目录 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讲《伤寒论》用方思路与方法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讲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错误!未定义书第四讲柴胡剂群的临床应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讲伤寒论中泻下诸方的临床应用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讲桂枝汤类方的临床应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讲白虎汤类方(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 竹叶石膏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讲治水诸方的临床应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讲治痞诸方的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讲四逆汤类方的临床应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讲关于六经辨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第一讲《伤寒论》内容概述 伤寒目前三方面研究: 文献、辨证论治方法、方剂临床应用。 一、伤寒论内容: 398条112方、十卷、22篇。 第1篇辨脉篇、第2篇平脉篇为仲景脉学集中体现,介于《内经》~《脉经》、《濒湖脉学》之间过渡阶段 主表 例如: 浮脉 主热 轻即取得,重取滑数有力: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共五处。 迟脉 主阳虚 主阴虚血少: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迟中迟者,此营血不足…沉主里,迟为营血虚少。∴+芍养血,生姜引药达表。 应当学习此首二篇,以了解仲景脉学。 第3篇伤寒例:外感病成因、分类、命名、防治法、护理方法――韵文,汉以前用,故非后人(如王叔和加入)系仲景原文。《文心雕龙》:论也者,弥纶群言而讣理者也。 第4篇:痉湿暍,只有脉证,无治法方药。 一般398条不包括前四篇, 第5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第6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7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8篇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第9篇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第10篇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第11篇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第12篇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第13篇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第14篇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中十篇――398条 112方 第15篇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可汗篇》) 例: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执 水执水然, 一时间许…一时间(2小时,一昼夜12段) 第16篇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 第17篇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 例太阳病,七八日,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 同本以互证,别本以见例。 清通“圊”,欲通“续”,自可即“犹,宜”。 第18篇 辨可吐病脉证并治 (以下简称《可吐篇》) 第19篇 辨不可吐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不可吐篇》) 第20篇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以下简称《可下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