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二醇车间工艺清单安全评价综述

乙二醇车间工艺清单安全评价综述
乙二醇车间工艺清单安全评价综述

反应区

工艺过程分析记录表(酯化)节点一

区域/工艺过程:反应区单元:酯化

分析人员:詹松涛、王国英、秦保、刘义钒、张泽民、郜磊、崔士彬、李文强、刘锁、高维乐日期: 2016 年 01 月 02 日分析目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工艺过程分析记录表(甲醇洗)节点二

区域/工艺过程:反应区单元:甲醇洗

分析人员:詹松涛、王国英、秦保、刘义钒、张泽民、郜磊、崔士彬、李文强、刘锁、高维乐日期: 2016 年 01 月 02 日分析目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心得体会 安全评价技术的心得体会

安全评价技术的心得体会 系统的学习了安全评价技术,让我了解了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安全评价的原理与模型、安全评价的方法、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安全对策的措施、安全评价与评价报告、安全评价实例等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安全的问题更是不容忽视,然而安全评价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基本程序,是有效提高企业本质安全程度的一项基础工作,是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和技术监督支撑的有力手段;是消除隐患、防范事故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现代先进安全生产管理的重中之重。 首先,我们共同来探讨下安全评价的目的,安全评价促进实现本质安全化生产、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者提供依据、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而作为预测、预防事故重要的安全评价,在贯彻安全生产方针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安全评价可确认生产经营单位是否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安全评价不仅能确认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而且还能进一步考虑危险性发展为事故的可能性及事故造成的损失的严重程度,进而计算事故造成的危害,以便合理的选择控制、消除事故发生的措施增加安全投入。然而安全评价是一个利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识别和评价系统及工程中存在的风险的过程是:1.危险危害因素及重大危险源辨识;2.重

大危险源危害后果分析;3.定性及定量评价;4.提出安全的对策。总的来说不外乎8个字“识别、定量、比较(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相比较)、措施”。根据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救援为目的以可靠、安全性为基础,作出相应的决策措施。在安全评价时,应根据安全评价的对象和要实现的安全评价目标,选择适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分别有安全检查方法(Safety Review,SR)、安全检查表法(Safety Checklist SCA)、预先危险分析法(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PHA)、故障假设分析方法(What...If,WI)、危险克操作性研究法(Hazard and Operability study , HAZOP)、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aliure Mode Effects Analysis,FMEA)、故障树分析法(Fault Tree Analysis, FTA)、事故树分析法(Event Tree Analysis, ETA)、危险指数方法(Risk Rank, RR)、人员可靠性分析(Human Rcliability Analysis, HRA)、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定量风险评价法(QRA)等。 其次,任何一种安全评价方法都有其应用的条件和适用范围,在安全评价中如果适用了不合适的安全评价方法,不仅浪费了工作时间还影响评价工作的正常进行,而且还可能导致评价结果严重失真,使安全评价失败。因此,我们要合理选择好安全评价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在选择安全评价方法时,应首先详细分析被评价的系统,明确通过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标,即通过安全评价需要给出哪些安全评价结果,然后应了解尽量多的安全评价方法,将安全评价方法进行分类整理,明确被评价的系统能够提供的基础数据、工艺参数和其他资料,然后再结合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标,选择合适的安全评价方法。

乙二醇生产工艺综述

乙二醇生产工艺综述 摘要: 本文通过对石化路线和C1路线生产乙二醇进行比较,分析了两种路线各种工艺的优缺点,针对目前我国石油稀缺,煤炭丰富的现状,重点介绍了由合成气间接合成乙二醇工艺的发展现状。 1、前言: 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来生产聚酯纤维(PET)、塑料、橡胶、聚酯漆、胶粘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醇胺以及炸药,也大量用作溶剂、润滑剂、增塑剂和防冻剂等。 目前乙二醇的工业生产方法主要是由乙烯经过银催化剂上的气相氧化生成环氧乙烷,再进行液相非催化水合制得乙二醇产品。该工艺路线完全依赖于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长足发展,我国石油消费一直呈上涨趋势。面临世界石油资源的日渐短缺,开辟新的乙二醇生产工艺路线成为研究热点。 2、石化路线合成乙二醇方法概述 在石化路线中有环氧乙烷(EO)直接催化水合法和碳酸乙烯酯(EC)法路线,EC路线又分EC直接水合生产EG、EC法和甲醇反应联产EG、碳酸二甲酯(DMC)法。 上述方法的基础首先是乙烯氧化生成环氧乙烷,因而环氧乙烷的生产效率直接关系到石化路线生产乙二醇的成本。 1938年荚国UCC公司首先建立了乙烯通过银催化剂气相氧化生产环氧己烷(EO)的工业装置,环氧乙烷再与水蒸气反应合成乙二醇,从而开始了乙二醇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时代。 目前乙二醇的生产基本上是以乙烯为原料,通过EO非催化液相水合法进行,而银则是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唯一有效的催化剂。通过对环氧乙烷生产成本的分析表明,原料乙烯的消耗占生产成本的70%,所以工业上EO、EG生产技术的进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EO催化剂的选择性的进一步提高,以实现有效的节约乙烯,提高经济效益。 总的来说,虽然人们对石化路线合成乙二醇的催化剂、水合效率等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但这种工艺任存在乙烯氧化制环氧乙烷的选择性较低;环氧乙烷水

乙二醇生产工艺

乙二醇生产工艺

摘要 乙二醇在国民经济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广泛用于生产聚酯纤维、薄膜、容器瓶类等聚酯系列产品和汽车防冻剂,但国内乙二醇的产量一直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强劲需求。因此,本设计以乙二醇精制为中心和重点,经过严密的计算和论证,得到了肯定的结果。 关键词:乙二醇;环氧乙烷;水合法。

目录 前言 (1) 1文献综述........................................................................... 1.1 乙二醇工业的发展[1][2]........................................

前言 乙二醇在国民经济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大宗有机化工产品。广泛用于生产聚酯纤维、薄膜、容器瓶类等聚酯系列产品和汽车防冻剂,还可用于除冰剂、表面涂料、表面活性剂、增塑剂、不饱和聚酯树脂以及合成乙二醇醚、乙二醛、乙二酸等化工产品的原料,虽然乙二醇产品用途极广,但国内乙二醇的产量一直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强劲需求,乙二醇自给率不足50%,如图1有相当大的部分需要进口,易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因此,发展和技术改造乙二醇工艺设计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前那种单纯*增大原料和能源的消耗来提高产量的做法已逐渐被淘汰,继续这种做法的企业已经濒临破产倒闭;现在只有依*科技的力量,通过技术的改造来降低能源的消耗,同时使各种生产数据得到优化的配置,才是摆脱困境最有效的方法。 乙二醇工艺设计中,乙二醇的精制是整个工艺流程的核心部分,关系着乙二醇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本设计以乙二醇精制为中心和重点,经过严密的计算和论证,得到了肯定的结果。 该技术具有世界共同发展趋向的节能性,是生产乙二醇工艺的重大突破。 图1 我国近些年乙二醇的供需情况 年份 产量 万吨/年 进口量 万吨/年 需求量 万吨/年 自给率 %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90 80 90 96 94 110 156 174 214 105 160 214 251 339 400 406 480 522 195 240 304 347 433 510 562 654 736 46 33 30 28 22 21 28 27 29 第1章文献综述

300万吨的薄板带热连轧车间工艺设计综述

摘要 板带钢是钢铁产品的主要品种之一,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建筑业。宽带钢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发展中需求量很大。世界各国近年来都在注重研制和使用连铸连轧等新技术和新设备来生产板带钢。 本设计是年产300万吨的薄板带热连轧车间工艺设计。产品规格为:()()mm 20 8.0?。所用钢种为:碳素钢、低合金高强度钢、不锈钢。 ~ 1000 1600 ~ . 论文主要内容包括:原料的选择、生产工艺的制定、典型产品工艺计算、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的选择,并且对主要设备(轧辊和电机)的能力进行了校核,对车间主要经济指标、生产车间布置和环境保护,进行了设计和规划。 本设计到了预期要求,实际年产量382万吨。 关键词:热连轧,薄板带钢,工艺计算,典型产品,设备

ABSTRACT Strip is one of steel and iron product.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industry, agriculture, transportation and construction. The demand on the small section is very enormous in our country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many new technologies and equipments, such as continuous casting-rolling, are developed to produce the small size in cross-section alloy steel shape in the various countries. This design is the annual output of 3.0 million tons of sheet strip workshop process design. Its product specifications range from()()mm . 8.0?, ~ 20 1000 1600 ~ used steels of carbon steel, high strength low alloy steel, stainless steel The paper manly includes the selection of raw material and subsidiary equipments and main equipments, formulation of production technology, technology calculation of the typical products, check the capacity of main equipments (including rolling mills and the electric motors). Setting about the products design it plans exactly the main economic index of the workshop and its arrangement, environment production and so on. The design achieves the desired requirements with the annual output of 3.0 million tons. Key Word:hot rolling, sheet strip, technology calculate, typical product, equipment..

安全评价方法汇总

安全评价方法汇总 评价方法定义目的评价结果的内容所需要的资料安全检查过程 安全检查与安全检查表分析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是 对工程系统 的设计、装 置条件、实 际操作、维 修等进行详 细检查以识 别所存在危 险性 (1)使操作人员保持对工艺危险的 警觉性; (2)对需要修订的操作规程进行审 查; (3)对那些设备和工艺变化可能带 来的任何危险性进行识别; (4)评价安全系统和控制的设计依 据; (5)对现有危险性的新技术应用进 行审查; (6)审查维护和安全检查是否充分。 安全检查对潜在危险 问题和采取的建议措 施进行了定性描述,包 括: (1)偏离设计的工艺条 件所引起的安全问题; (2)偏离规定的操作规 程所引起的安全问题; (3)新发现的安全问题。 (1)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2)以前的类似的安全分析报告; (3)详细工艺和装置说明,P&IDS(带控 制点的工艺流程图)和PID(工艺流程 图); (4)开、停车及操作、维修、应急规程; (5)事故报告、未遂事故报告; (6)以往工艺维修记录(例如:关键装置 检查、安全阀检验、压力容器检测等); (7)工艺物料性质;毒性及反应活性等 资料。 检查准备实施检查汇总结果 (1)收集装置的详细说明材料(例平面布置图、带控制点工艺流 程图P&ID、PFDS)和规程(操作、维修、应急处理和响应规 程); (2)查阅已知的危害和检查组成员的工艺经历; (3)收集所有的现行的规范、标准和公司规章制度; (4)排出与工艺安全操作有关的人员会谈计划; (5)查询现有的操作人员伤亡报告、事故、意外报告、设备装 置验收材料、安全阀试验报告、安全、卫生健康监护报告等; (6)安排一次和工厂管理人员或有关管理人员的专访。 (1)现有装置; (2)装置图纸、 操作规程、维修、 应急预案等;(3) 检修;(4)演练; (5)关键设备、 安全连锁装置、自 动装置、自动停车 装置;(6)消防和 安全设施。 (1)检查 报告; (2)建议 措施及理 由。 安全检查表定义编制的主要依据特点和适用范围优点 利用检查条款按照相关的标 准、规范等对已知的危险类 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 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 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 别检查 (1)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 规定; (2)国内外事故案例; (3)系统安全分析事例; (4)研究的成果等有关资料。 (1)安全检查表是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潜在危险的一种有用 而简单可行的方法;(2)常常用于安全生产管理,对熟知的工 艺设计、物料、设备或操作规程进行分析,也可以用于新开发 工艺过程的早期阶段,识别和消除在类似系统多年操作中发现 的危险,也可以用于在役装置的危险安全检查 (1)事先编制,有充分的时间组织有经验的人员来编写,做到系统化、完整化,不至 于漏掉能导致危害的关键因素;(2)可以根据规定的标准、规范和法规检查遵守的情况, 提出准确的评价;(3)表的应用方式是有问有答,给人印象深刻,能起到安全教育的作 用。表内还可以注明改进措施的要求,隔一段时间后重新检查改进情况;(4)简明易懂, 容易掌握。 小结 目的适用范围使用方法资料准备人力、时间效果 检查系统是否符合标准 要求 从设计、建设一直到生产各个阶段有经验和专业知识人员协同编制、经常使用有关规范、标准最经济 定性,辨识危险性使系统保持与标准一致。若采用检查项目赋值 法可用于定量 预先危险分析PHA 目的适用范围使用方法资料准备人力、时间效果 开发阶段,早期辨识出危 险性,避免以后走弯路 开发时分析原料、主要装置以及能量 失控时出现的危险性。 分析原材料、装置等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后 果,按规定表格填入。 理化特性数据、 危险性表,说明 书 2-3个技术人 员,时间要 依熟练程度 而定 得出设计考虑的危险性一览表 定义目的(功能)分析程序分析内容 在每项生产活动之前,特 别是在设计的开始阶段, 对系统存在危险类别,出 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 概略分析,尽可能评价出 潜在的危险性。 ①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 ②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③预测事故 出现对人体及系统产生的影响;④判 定已识别的危险性等级,并提出消除 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确定系统——调查收集资料——分析、识别 危险性——分析转换条件——确定危险等级 ——制定措施 (1)识别危险的设备零部件,并分析其发生的可能性条件;(2)分析系统中各子系统、各元件的交界 面及其相互关系与影响;(3)分析原材料、产品、特别是有害物质的性能与储运;(4)分析工艺过 程及其工艺参数或状态参数;(5)人、机关系(操作、维修等);(6)环境条件;(7)用于保证安 全的设备、防护装置等。

现代煤化工煤制乙二醇技术概述

现代煤化工煤制乙二醇技术概述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现代煤化工中煤制乙二醇的技术。简单介绍了乙二醇的性质和用途,以及其制备技术的发展现状;对煤制乙二醇技术中的直接合成法及间接合成法做了概述;讨论了煤制乙二醇技术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我国在乙二醇工艺技术中的现状。 关键字:煤制乙二醇;直接合成法;间接合成法;草酸酯法;现状 引言 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大宗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可用于生产多种化工产品,如聚酯纤维、防冻剂、不饱和聚酯树脂、润滑剂、增塑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炸药、涂料和油墨等,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中国,乙二醇主要作为聚酯及防冻液的原料,其中聚酯消费占90%以上,2013年国内乙二醇进口量825万t,进口依存度高达70%左右,市场缺口巨大。2014年,国内新增聚酯产能预计达500万t,将继续拉动乙二醇消费量的增长。乙二醇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乙二醇的生产工艺路线按原料不同可分为石油路线和非石油路线。在现阶段,全球主要的大型乙二醇生产装置均采用石油路线,也称乙烯路线,即在银催化剂、甲烷或H2致稳剂、氯化物抑制剂存在下,乙烯直接被O2氧化生成环氧乙烷,再与水直接或催化条件下反应生成乙二醇。石油路线经过多年的发展,工艺已趋于成熟,但耗水量大,生产过程副产物多且生产原料受石油价格波动影响较大,无法摆脱对石油资源的依赖。 因此,结合中国贫油、少气和相对富煤的能源结构特点,开发一条以煤为原料、经济合理的乙二醇合成工艺路线,符合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前,国内掀起了开发煤基乙二醇的热潮,煤制乙二醇技术已经成为煤化工行业关注的焦点。

1乙二醇制备技术简介 1.1乙二醇性质简介 乙二醇(EG)是一种重要的石油化工基础有机原料,又名甘醇、亚乙基二醇,分子式为HOCH2CH2OH,是无色透明、稍带甜味的黏稠液体。乙二醇是最简单和最重要的脂肪族二元醇,主要用于生产聚酯和各类抗冻剂,前者用于制造纤维、薄膜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其它用途则包括解冻液、表面涂层、照像显影液、水力制动用液体以及油墨等行业。高纯乙二醇可用做过硼酸铵的溶剂和介质,还可用于生产特种溶剂乙二醇醚。 1.2乙二醇制备的技术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制备乙二醇 1.1生物质发酵制备乙二醇 本工艺主要是将多糖、淀粉、秸秆等生物质混合发酵后制备多元醇,采用可再生能源作为原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我国有多家科研单位和企业从事相关工作,如大连化物所采用玉米秸秆为原料制备了乙二醇、丙二醇等化工醇产品。 1.2石油路线制备乙二醇 该方法为目前世界上工业乙二醇生产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该工艺以石油裂解产物乙烯为原料,经氧化后制得环氧乙烷,环氧乙烷水合后得到产物乙二醇,产品的收率可达90%以上。 1.3半石油路线制备乙二醇 该方法是石油路线的优化和改进,具有效率高和能耗小的优点,但是目前还没有实现工业化生产,仍在实验室中试阶段该方法采用环氧乙烷为原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乙烯醋,经过水解得到目标产物乙二醇。

乙二醇工艺路线

乙二醇(EC)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主要用来生产聚酯纤维(PET)、塑料、橡胶、聚酯漆、胶粘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乙醇胺以及**,也大量用作溶剂、润滑剂、增塑剂和防冻剂等,国内外市场前景广阔。据统计,2006年我国乙二醇表观消费量高达560万t,而实际生产总量为156万t,乙二醇进口量超过400万t,国内市场严重供不应求。 传统的乙二醇生产方法是走石油化工路线。1938年由美国UCC 公司首先建立了○1乙烯在银催化剂作用下氧化生成环氧乙烷,再由环氧乙烷水合生成乙二醇的工业装臵,直到目前,该工艺路线仍然是生产乙二醇的主要途径。上世纪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发生后,人们就意识到开拓石油替代资源的重要性,进行了许多以C,为原料合成乙二醇的研究,其中美国的联碳化学公司和日本宇部兴产公司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上世纪80、90年代,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成都有机所、天津大学等也都开展了类似的大量研究工作,并初步显示了良好的产业化应用前景。 近年来,随着世界石油资源的日渐短缺,开辟新的乙二醇生产工艺以摆脱对石油路线的依赖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由合成气制乙二醇的主要研发路线,并着重介绍了合成气经草酸酯加氢制乙二醇技术的研究现状。 1 合成气制备乙二醇技术路线 合成气原料来源比较广泛,目前以合成气1为原料合成乙二醇的路 1合成气是以一氧化碳和氢气为主要组分,用作化工原料的一种原料气。合成气的原料范围很广,可由煤或焦炭等固体燃料气化产生,也可由天然气和石脑油等轻质烃类制取,还可由重油经部分氧化法生产。

线可归纳为直接合成法和间接合成法,而间接合成法则是利用了由合成气制造甲醇的成熟技术,由甲醇制甲醛来间接合成乙二醇产品。合成气经草酸酯加氢制乙二醇,从其技术路线来讲也是一种间接合成工艺。 1.1 合成气直接合成乙二醇 美国Du Pont公司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展由合成气直接合成乙二醇的研究,该反应属于气-液反应,反应器为填料塔,反应温度30-80℃,常压,不需要催化剂。反应(1)和(2)是一个循环,循环的物质是NO。 生成草酸酯的总反应: 2CH3OH+2CO+1/2O2→(COOCH3)2+H2O (3) 草酸二乙(甲)酯进一步加氢生成乙醇酸乙(甲)酯或乙二醇: (COOCH3)2+2H2→CH2OHCOOCH3+CH3OH (4) (COOCH3)2+4 H2→(CH2OH)2+2CH3OH (5) 过度加氢则生成乙醇: (CH2OH)2+H2→CH3CH2OH+H2O (6) 由合成气生成乙二醇的总反应为: 2CO+1/2O2+4H2+(CH2OH)汁H2O (7) 2.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草酸酯合成乙二醇的研究最早从液相法开始。 日本宇部兴产和美国联碳公司合作开发通过草酸二烷基酯由合成气间接合成乙二醇的工艺。该工艺先以CO和丁醇为原料,Pd/C 为催化剂,在反应温度90℃,压力9.8MPa下,通过液相反应合成草

16亿贝诺酯片剂车间工艺设计概论

摘要: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1片剂介绍 片剂系指药物与适宜辅料混合后经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 1.1.1片剂的特点[1] 片剂有许多优点: (1)剂量准确,片剂内药物的剂量和含量均依照厨房的规定,含量差异较小,病人按片服用准确;药片上又可压上凹纹,可以分成两半或四分,便于取用较小剂量而不失其准确性; (2)质量稳定,片剂在一般的运输贮存过程中不会破损或变形,主药含量在较长时间内不变。片剂系干燥固体剂型,压制后体积小,光线、空气、水分、灰尘对其接触的面积比较小,故稳定性影响一般比较小; (3)服用方便,片剂无溶媒,体积小,所以服用便利,携带方便;片剂外部一般光洁美观,色、味、臭不好的药物可以包衣来掩盖; (4)便于识别,药片上可以压上主药名和含量的标记,也可以将片剂染上不同颜色,便于识别; (5)成本低廉,片剂能用自动化机械大量生产,卫生条件也容易控制,包装成本低。 但片剂也有缺点:如儿童和昏迷不醒病人不易吞服;制备贮存不当时会逐渐变质,以致在胃肠道内不易崩解或不易溶出;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贮存较久含量下降。 1.1.2片剂的分类 (1)压制片----通过压制而成且无特殊包衣。 (2)糖衣片----该片外包糖衣。 (3)薄膜衣片----该片表面覆盖一薄层水溶性或胃溶性物质。 (4)肠溶衣----该片包肠衣。 (5)压制包衣片----通过把已压好的片剂加入一种特制的压片机中,将另一种颗粒压成一层包在前述片剂外。

(6)缓释片----指口服给药后在机体内的释药速率受给药系统本身控制,而不受外界条件的影响。 (7)溶液片----用于制备特殊溶液的片剂。 (8)泡腾片----含有碳酸氢钠及有机酸等赋形剂制成的内服或外用片剂。 (9)压制栓或压制插入片----如甲硝唑用片系由甲硝唑压制而成。 (10)口含片和舌下片----这些片剂小,平滑,呈椭圆形。用于口腔后应该缓慢溶解或溶蚀。 (11)分散片----是一种遇水可迅速崩解形成均匀的粘稠混悬液或迅速崩解成均匀的分散片剂。 (12)咀嚼片----是一种在口腔嚼碎后下咽的片剂。 1.1.3片剂的规格和质量[2] 片剂的生产与储藏期间均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下列有关规定: a)原料与辅料应混合均匀,小剂量或含有毒性药的片剂,可根据药物 的性质用适宜的方法使药物分散均匀。 b)凡属挥发性或遇热分解的药物,在制片过程中应防止受热损 失。制片的颗粒应控制水分,并防止成品在贮存期间潮解、发霉、变质或失效。 c)凡具有不适的臭味、刺激性、易潮解或遇光易变质的药物, 制成片剂后可包糖衣或薄膜衣。 d)外观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应有适量的硬度,以免在包装, 贮运过程中发生碎片。 e)除另有规定外,片剂应密封贮存。 1.1.4片剂的质量检查 a) 外观性状:片剂的表面应色泽均匀、光洁,无杂斑,无 异物,并在规定的有效期内保持不变。 b)片重差异:应符合现行药典对片重差异限度的要求,见 表1-1。 c) 硬度和脆碎度:反映药物的压缩成形性,一般能承受 30-40N的压力即认为合格。 d) 崩解度:一般口服片剂的崩解度检查见表1-2。检查方

安全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

安全评价报告的主要内容 1.安全预评价报告 (1)概述:评价依据,建设单位简介,建设项目概况。 (2)生产工艺简介。 (3)评价方法和评价单元。 (4)定性、定量评价及结果分析。 (5)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6)安全预评价结论。 2.安全验收评价 (1)概述:评价依据,建设单位简介,建设项目概况,生产工艺,主要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建设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管理制度。 (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3)总体布局及常规防护设施措施评价。 (4)易燃易爆场所评价。 (5)有害因素安全控制措施评价。 (6)特种设备监督检验记录评价。 (7)强制检测设备设施情况检查。 (8)电气安全评价。 (9)机械伤害防护设施评价。 (10)工艺设施安全连锁有效性评价。 (11)安全生产管理评价。 (12)评价结论。 (13)评价报告附件。 (14)评价报告附录。 安全评价报告主要内容 ⒈编制说明 ⒉被评价单位概况 ⑴被评价单位基本情况 ⑵被评价单位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装置、储存设施等基本情况 ⒊安全评价的范围 ⒋安全评价程序 ⒌采用的安全评价方法 ⒍危险、有害因素分析结果 ⒎定性、定量分析安全评价内容的结果 ⒏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预测后果 ⒐对策措施与建议 ⒑安全评价结论 (二)安全评价报告附件 ⒈危险、有害因素分析过程 ⒉定性、定量分析过程

⒊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后果的预测过程 ⒋平面布置图、流程简图、防爆区域划分图以及安全评价过程制作的图表 ⒌安全评价方法的确定说明和安全评价方法简介 ⒍被评价单位提供的原始资料目录 ⒎法定检测、检验情况的汇总表 (三)安全评价报告格式 ⒈布局 ⑴封面(参见式样1) ⑵封二(参见式样2) ⑶安全评价工作人员组成(参见式样3) ⑷安全评价机构资质证书复印件 ⑸编制说明 ⑹目次 ⑺非常用的术语、符号和代号说明 ⑻正文(安全评价报告主要内容) ⑼附件 ⒉字号、字体 ⑴正文标题 ①章、节标题分别采用3号黑体、楷体字 ②项目标题采用4号黑体字 ⑵正文内容 ①文字表述部分采用4号宋体字 ②表格表述部分可选择采用5号或者6号宋体字 ⒊纸张、排版 ⑴纸张采用A4白色胶版纸(70g以上) ⑵排版左边距28mm,右边距20mm,上边距25mm,下边距20mm ⑶章、节标题居中,项目标题空两格 ⒋印刷 除附图、复印件等外,双面打印文本 ⒌封页 用评价单位公章对安全评价报告进行封页 附件1 安全评价所需资料清单 一、被评价单位概况 (一)基本情况 (二)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艺、装置、储存设施等基本情况 二、被评价单位外部资料 (一)所在地的自然条件资料 (二)周边道路交通和交通管制示意图 (三)周边的重要场所、区域,基础设施,单位分布情况 (四)被评价单位周边24小时人口居住和活动分布情况 三、安全生产管理资料

(整理)乙二醇生产制备

乙二醇生產製備 前言 乙二醇在國民經濟中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是大宗有機化工產品。廣泛用於生產聚酯纖維、薄膜、容器瓶類等聚酯系列產品和汽車防凍劑,還可用於除冰劑、表面塗料、表面活性劑、增塑劑、不飽和聚酯樹脂以及合成乙二醇醚、乙二醛、乙二酸等化工產品的原料,雖然乙二醇產品用途極廣,但國內乙二醇的產量一直無法滿足國內市場的強勁需求,乙二醇自給率不足50%,有相當大的部分需要進口,易受國際市場供求關係的影響。因此,發展和技術改造乙二醇工藝設計對我國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前那種單純*增大原料和能源的消耗來提高產量的做法已逐漸被淘汰,繼續這種做法的企業已經瀕臨破產倒閉;現在只有依*科技的力量,通過技術的改造來降低能源的消耗,同時使各種生產資料得到優化的配置,才是擺脫困境最有效的方法。乙二醇工藝設計中,乙二醇的精製是整個工藝流程的核心部分,關係著乙二醇產品的品質和產量。因此,本設計以乙二醇精製為中心和重點,經過嚴密的計算和論證,得到了肯定的結果。 該技術具有世界共同發展趨向的節能性,是生產乙二醇工藝的重大突破。

第1章文獻綜述 1.1 乙二醇工業的發展[1][2] 乙二醇是最簡單和最重要的脂肪族二元醇,它在有機化工生產中是一種重要的基本原料,尤其廣泛用於聚酯纖維、聚酯塑膠的生產。在汽車、航空、儀錶工業的冷卻系統中,它是抗凍劑的重要成分。在溶劑、潤滑劑、軟化劑,增塑劑和炸藥的生產中也有多種用途。 乙二醇是由Wurtz於1859年首次用氫氧化鉀水解乙二醇二乙酸酯制得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人們利用乙二醇的二硝酸酯能降低甘油凝固點的特性來代替甘油生產炸藥。本世紀20年代,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抗凍劑的需求猛增,導致了乙二醇供不應求。當時是採用氯乙醇皂化法生產乙二醇。50年代中期,聚酯樹脂的開發成功和投入生產,再度刺激了乙二醇工業的發展,由石油化工基本原料乙烯或環氧乙烷的氧化、水解制乙二醇的方法開始佔據主導地位。70年代,在經歷了石油能源危機之後,人們又試圖尋求以天然氣或煤替代石油製備乙二醇的方法,並取得了重大突破。由此可見,乙二醇的生產技術主要有以石油產品和以天然氣(或煤)制得合成氣為原料的兩條途徑。 1.1.1 世界乙二醇工業的概況[2]

年产450吨丁酮乙二醇缩酮的车间工艺设计

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年产450吨丁酮乙二醇缩酮的车间工艺设 计 学生: 000 学号: 000 班级: 000 指导教师 000 成绩:

课程设计任务书 (4) 总论 (6) 1.产品概述 (6) 第一章工艺流程概述 (9) 1. 产品介绍 (9) 1.1产品名称:丁酮乙二醇缩酮 (9) 1.2分子式: (9) 1.3产品性质 (9) 1.4产品用途 (10) 2. 工艺流程概述 (10) 2.1合成路线 (10) 2.2生成工艺流程框图[13] (10) 3原辅料介绍 (10) 3.1丁酮 (10) 3.2乙二醇 (11) 4. 对苯二甲酸 (12) 4.1名称:对苯二甲酸 (12) 4.2物理性质 (12) 4.3化学性质 (13) 4.4毒性危害 (13) 5. 环己烷 (13) 5.2物理性质 (14) 5.3化学性质 (14) 5.4毒性和危害 (15) 第二章工艺计算 (15) 第一节物料衡算 (15) 1. 做出物料流程图,确定计算范围 (15) 2物料计算[5] (16) 第二节热量衡算 (18) 1.热量平衡式 (18) 2.热量衡算 (18) 2.3物料带入设备的热量Q1(设室温为25℃) (19) 2.4、反应釜回流过程的热量衡算[10] (19) 2.5加热剂与反应系统交换的总热量Q (20) 2.6.能量汇总表: (20) 第三章设备计算和选型 (20) 3.1.反应罐 (20) 3.1.1材质 (20) 3.1.2.结构 (21) 3.2.搅拌器 (21)

3.3.原料的原始密度的计算 (21) V (21) 3.4每昼夜处理的物料总体积d 3.5.反应器的工艺计算及选型 (21) 3.6选型[12] (22) 第四章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24) 4.1物料规格表: (24) 4.2 .车间水.电.水蒸气的消耗量M (25) 4.3成本消耗综合表: (26) 第五章环保安全 (27) 5.1.环境保护 (27) 5.2.安全措施 (28) 第六章设备结构图 (28) 第七章设计的体会和收获 (31) 第八章参考文献 (32)

年产40000吨苯酐的车间工艺设计_毕业设计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苯酐简述 苯酐,全称为邻苯二甲酸酐(Phthalic Anhydride),常温下为一种白色针状结晶(工业苯酐为白色片状晶体),易燃,在沸点以下易升华,有特殊轻微的刺激性气味。苯酐能引起人们呼吸器官的过敏性症状,苯酐的粉尘或蒸汽对皮肤、眼睛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特别对潮湿的组织刺激更大。苯酐主要用于生产PVC 增塑剂、不饱和聚酯、醇酸树脂以及染料、涂料、农药、医药和仪器添加剂、食用糖精等,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在PVC 生产中,增塑剂最大用量已超过50%,随着塑料工业的快速发展,使苯酐的需求随之增长,推动了国内外苯酐生产的快速发展。 最早的苯酐生产始于1872 年,当时德国BASF 公司以萘为原料,铬酸氧化生产苯酐,后又改用发烟硫酸氧化生产苯酐,但收率极低,仅有15%。自1917 年世界开始以氧化钒为催化剂,用萘生产苯酐后,苯酐的生产逐步走向工业化、规模化,并先后形成了萘法、邻法两种比较成熟的工艺[1]。 1.2苯酐的性质[2] 苯酐,常温下为一种白色针状结晶(工业苯酐为白色片状晶体),易燃,在沸点以下易升华,有特殊轻微的刺激性气味。 分子式C8H4O3,相对密度1.527(4.0℃),熔点131.6℃,沸点295℃(升华),闪点(开杯)151.7℃,燃点584℃。 微溶于热水和乙醚,溶于乙醇、苯和吡啶。 1.3苯酐的合成方法比较及选取 1.3.1合成苯酐的主要工艺路线 1.3.1.1 萘法[1] 1.3.1.1.1反应原理 萘与空气在催化剂作用下气相氧化生成苯酐。

+O O O 2 V 2O 5 CO 2O H 29/2++2 2 1.3.1.1.2 工艺流程 空气经净化、压缩预热后进入流化床反应器底部,喷入液体萘,萘汽化后与空气混合,通过流化状态的催化剂层,发生放热反应生成苯酐。反应器内装有列管冷却器,用水为热载体移出反应热。反应气体经三级旋风分离器,把气体携带的催化剂分离下来后,进入液体冷凝器,有40%-60%的粗苯酐以液态冷凝下来,气体再进入切换冷凝器( 又称热融箱)进一步分离粗苯酐,粗苯酐经预分解后进行精馏得到苯酐成品。尾气经洗涤后排放,洗涤液用水稀释后排放或送去进行催化焚烧。 1.3.1.2邻法 1.3.1.2.1 反应原理[1] 邻二甲苯与空气在催化剂作用下气相氧化生成苯酐。 CH 3 CH 3 +3O 2 3O O O H 225 + 1.3.1. 2.2 工艺流程 过滤、净化后的空气经过压缩,预热后与汽化的邻二甲苯混合进入固定床反应器进行放热反应,反应管外用循环的熔盐移出反应热并维持反应温度,熔盐所

乙二醇生产工艺

摘要 乙二醇在国民经济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广泛用于生产聚酯纤维、薄膜、容器瓶类等聚酯系列产品和汽车防冻剂,但国内乙二醇的产量一直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强劲需求。因此,本设计以乙二醇精制为中心和重点,经过严密的计算和论证,得到了肯定的结果。 关键词:乙二醇;环氧乙烷;水合法。

目录 前言 (1) 1文献综述........................................................................... 1.1? 乙二醇工业的发展[1][2]........................................

前? 言 乙二醇在国民经济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大宗有机化工产品。广泛用于生产聚酯纤维、薄膜、容器瓶类等聚酯系列产品和汽车防冻剂,还可用于除冰剂、表面涂料、表面活性剂、增塑剂、不饱和聚酯树脂以及合成乙二醇醚、乙二醛、乙二酸等化工产品的原料,虽然乙二醇产品用途极广,但国内乙二醇的产量一直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强劲需求,乙二醇自给率不足50%,如图1有相当大的部分需要进口,易受国际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因此,发展和技术改造乙二醇工艺设计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前那种单纯*增大原料和能源的消耗来提高产量的做法已逐渐被淘汰,继续这种做法的企业已经濒临破产倒闭;现在只有依*科技的力量,通过技术的改造来降低能源的消耗,同时使各种生产数据得到优化的配置,才是摆脱困境最有效的方法。 乙二醇工艺设计中,乙二醇的精制是整个工艺流程的核心部分,关系着乙二醇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因此,本设计以乙二醇精制为中心和重点,经过严密的计算和论证,得到了肯定的结果。 该技术具有世界共同发展趋向的节能性,是生产乙二醇工艺的重大突破。 ?图1 我国近些年乙二醇的供需情况 年份 产量 万吨/年 进口量 万吨/年 需求量 万吨/年 自给率 %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90 80 90 96 94 110 156 174 214 105 160 214 251 339 400 406 480 522 195 240 304 347 433 510 562 654 736 46 33 30 28 22 21 28 27 29 第1章?文献综述 1.1乙二醇工业的发展[1][2] 乙二醇是最简单和最重要的脂肪族二元醇,它在有机化工生产中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原料,尤其广泛用于聚酯纤维、聚酯塑料的生产。在汽车、航空、仪表工业的冷却系统中,它是抗冻剂的重要成分。在溶剂、润滑剂、软化剂,增塑剂和炸药的生产中也有多种用途。 乙二醇是由Wurtz于1859年首次用氢氧化钾水解乙二醇二乙酸酯制得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利

压力容器设计及车间设计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摘要:介绍了压力容器近年来在国内外生产技术的现状,发展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在压力容器在生产过程中焊接车间设计存在的问题和布置情况。 关键词压力容器焊接车间技术发展 Abstract Pressure Vessels introduced production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in the status quo,develop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future,And in the pressure vessel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welding workshop in the design and layout of the situation。Keywords Pressure Vessels Welding workshop Technology Development 引言 压力容器是一种特殊的焊接结构,它比较容易发生事故且事故的危害较为严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压力容器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加。在化工、炼油、医药等行业中,压力容器几乎成为生产中的主要设备。设备的增多,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显得非常突出。近年来,国内已经多次发生压力容器爆炸伤人的恶性事故。因此,压力容器安全是“人命关天的事,一定要慎之又慎,确保万无一失”。保证压力容器生产和使用安全,是从事压力容器生产制造、管理以及压力容器使用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组焊)、安装、使用、检验、修理和改造,均应严格执行本规程的规定。 1 压力容器现状 压力容器产品是各工业行业均涉及生物通用性产品。由于压力容器在承压状态下工作,并且所处理的介质多为高温或易燃易爆,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世界各国均将压力容器作为特种设备予以强强制性管理。压力容器的类别千差万别,功能也随应用场合而变化,其整个建造过程涉及冶金、结构设计、机械加工、焊接、热处理、无损检测等专业技术门类。因此,压力容器行业的国际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家的综合实力。 在压力容器建造的初期,产品建造的目的为满足本国相应工业的需求,压力容器的生产技术也是以本国的基本生产条件为基础。生产技术的总结和统一安全质量的要求,使得国家依据自己的生产技术和管理要求制定出了适合于本国国情

煤制乙二醇工艺流程详细工艺

环氧乙烷水合制乙二醇 乙二醇是合成聚酯树脂的主要原料,大家熟知的涤纶纤维就是由乙二醇与对苯二甲酸合成的。乙二醇还可用作防冻液,w(乙二醇)=55%的水溶液的冰点为-36℃,可用作中国北方冬天汽车必需的冷却液。此外,乙二醇还可用作溶剂和用于化妆品、毛皮加工、烟叶润湿和纺织工业染整等。据预测,2000年乙二醇的世界产量将达到10Mt/a。中国1995年的产量为53×104 t/a,到2000年将达72×104 t/a。 1.乙二醇生产方法综述 现在,乙二醇有多种工业生产方法,但环氧乙烷水合制乙二醇法仍占主导地位。 (1)环氧乙烷法 可用酸作催化剂,但用得较多的是加压水合: 反应中生成约10%的二乙二醇醚(二甘醇)和三乙二醇醚(三甘醇),它们是有用的化工产品,故反应所得的有用产品总产率按环氧乙烷计接近100%,生成的二乙二醇醚用作纤维素、树胶、涂料、喷漆的溶剂或稀释剂。三乙二醇醚主要用来生产刹车液。它们的售价比乙二醇还高,因此可改善生产装置的经济效益。 环氧乙烷法因环氧乙烷售价高,生产总成本也比较高。 (2)乙烯乙酰氧基化法 乙烯乙酰氧基化法又称奥克西兰(Oxirane)法,它可由乙烯为原料生产乙二醇。工艺分二步进行,第一步乙烯与醋酸反应生成乙二醇-醋酸酯和乙二醇二醋酸酯: 反应条件:反应温度160℃,反应压力,催化剂TeO2/HBr[w(HBr)=48%的水溶液],还可用醋酸锰加碘化钾作催化剂,乙烯转化率60%,选择性95%~97%,产品分布:乙二醇二醋酸酯70%,乙二醇一醋酸酯25%,乙二醇5%。 第二步是醋酸酯水解生成乙二醇和醋酸:

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07~130℃,压力,选择性95%。 该法的总反应式为: 2CH2=CH2+2H2O+O2→2HOCH2-CH2OH 以乙烯计的摩尔产率为94%,高于以环氧乙烷法生产乙二醇的产率。 该法虽然以廉价的乙烯作原料,但投资和能耗比环氧乙烷法高,经济上是否比环氧乙烷法好尚有争论,再加上醋酸对设备的腐蚀是一个头痛问题,催化剂的再生和回收问题也没有很好解决,致使已开工生产的a生产装置被迫停产关闭。 (3)乙烯氧氯化法 该法又称帝人(Teijin)法。由日本帝人公司开发成功,是对老式的氯乙醇法生产环氧乙烷的改进。采用TiCl3-CuCl2-HCl水溶液为催化剂。化学反应如下: CH2=CH2+TiCl3+H2O→ClCH2-CH2OH+TiCl+HCl ClCH2-CH2OH+H2O→HOCH2-CH2OH+HCl 催化剂再生: TiCl+2CuCl2→2CuCl2+H2O 2CuCl+2HCl+ 1/2 O2→2CuCl2+H2O 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60℃,压力,pH<4,乙二醇选择性为89%,乙醛6%,其他(二氧杂环己烷和二乙二醇)5%,如果Cl-∶Ti3+的比例小于4∶1时,乙醛产率将显著增大,在反应温度大于120℃时,氯乙醇可在同一装置内水解。 乙烯的氧氯化亦可在另一个催化剂体系中进行: 催化剂再生: 2Cu+(或2Fe2+)+2H++1/2O2→2Cu2+(或2Fe3+)+H2O 反应条件:反应温度150~180℃,压力~,乙二醇选择性86%,该法的优点是乙烯消耗定额很低,仅 kg/kg乙二醇,但有强腐蚀性,产物与催化剂溶液的分离比较困难。 (4)由合成气制乙二醇 合成气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混合物的总称。现在工业上用煤、天然气和劣质重油为原料可廉价、大量的生产出来,目前主要用来生产甲醇、合成氨、羰基化产品等。由合成气制乙二醇已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