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龙江城区中心小学左文莹

教学目标:

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和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童境揭示问题

出示情境图,先让学生说说图上都有什么图形?(三角形、长方形)

师: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真好,现在老师这里有一副图(出示课本第16页主题图的课件),图上有许多平面图形,今天就来比较这些图形的面积。(板书:比较图形的面积)。

二、求真探索建立模型

1.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探索图形面积的关系(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观察比较这些图形的面积的大小,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同学们可先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比较面积的大小的?

生1:1号和3号图的面积相等,我们是用数方格的方法知道的。

生2:我们把1号平移到3号的位置,两个图形重合,所以1号和3号的面积相等。

师:请你再说一遍你们用的什么方法比较1号和3号图的面积相等?

生2:我们用的平移法,把1号平移到3号的位置,两个图形重合,所以1号和3号面积相等。

(教师按照学生叙述的方法,用课件演示1号和3号两个图形重合的方法。)

生3:我们发现把1号和3号拼起来正好是4号图。所以1号加3号的面积与4号图的面积相等。

师:你们的发现真不错,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再来说一说。

生4:2号和6号图的面积相等。因为把2号图从上往下翻过来正好是6号图。

生5:2号和5号图的面积相等,把2号图从右往左翻过来正好是5号图。

生6:把5号和6号图合在一起与8号的面积相等。

生7:9号和10号图合起来与12号图的面积相等。

生8:4号和7号两图的形状不一样,但面积相等,我们是用数方格的方法知道的。

生9:11号和13号两图的形状也不一样,但面积一样,我们也是用数方格的方法知道的。

三、理解应用愉悦体现

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细,比较图形面积的方法真不少,现在老师想考一考你们的眼力,判断下面哪些图的面积与图1一样大?

1.出示书17页的练一练1题。

生(1):图(1)和图(3)的面积一样大,把图(3)的上面的小三角形剪下来向放到缺的地方,变成图(1)

生(2):图(1)和图(4)的面积一样大,把图形(4)右面的三角形分割下来向左平移到缺的地方,变成图(1)

师:请你上台来演示一下你的分割方法,好吗?

(学生演示)

生(3):我的分割方法和他的不一样,我是从左边的尖外分割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平移到右边,也变成图(1)。

2.如图(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少了一块,你认为下面的哪个图形补上去就能使这个长方形完整了?

生(1):图2我先把这个长方形画完整,发现它缺一个直角梯形。所以我认为是图(2)。

3.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七巧板,小组活动怎样能拼成平行四边形?比一比哪组拼出的平行四边形的方法多。

(学生汇报略)

四、归纳总结分享成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与你的同伴说一说。

2021幼儿乐高教学设计教案

幼儿乐高教学设计教案 乐高教育以为: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他们的身上有着自然的爱好和本能,而发挥其本能的学习就是让学生置身于布满趣味性、刺激性、挑战性的活动中,主动往探究知识的奥秘。以下是 ___精心的幼儿乐高教学设计教案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大班乐高活动:灵活的小车 执教者朱翔 活动目标: 1、掌握方向盘、操纵杆的概念,拼搭能灵活转弯的小车,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 2、通过设计、改造小车,发展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及创造力。 活动准备: 乐高一盒,搭建好的小车,马路路线图一张,视频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入场 (放音乐《小汽车》)(幼儿在教师带领下,开小汽车形式入场,开到指定位置)“到站啦!我们找个位置站站好” “刚刚我们玩了开小车的游戏,正好前两天,我们也用乐高玩具也搭建了一辆小汽车呢,看,我们面前有一条宽宽的马路。让我们拿起小车,来玩一玩吧” (放音乐《小汽车》)(事先交代不同方向的小朋友往哪个方向开)(玩的过程中会发生碰撞) “把小车放在这里,请回到你们的位置上去吧”(幼儿在垫子上做好) 刚在我们玩得真开心,不过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你们有没有遇到问题啊?---撞车了,太挤了 很多小朋友的车挤在了一起,你们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当我们发现两车要相撞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某某小朋友你来试一试”(请小朋友来试一试,能不能避让开,提出要求,车轮不能离开地面。) “小车只能往前走,不能拐弯”“你们能想办法让我们的小车拐弯吗?” 二、出示小车,引入方向盘和操纵杆的概念 “我这有一辆车,你们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可以转动 “在这个小车里面藏着一个小小的秘密哦,想不想知道?”---想 “我们来看一看”(视频) “看明白没有?你们说说看”----方向盘转动,带动操纵杆车轮转动 “方向盘和车轮之间是什么连接的”---轴“这根轴就是操纵杆。” “这就是小车能够拐弯的秘密,老师的小车就是有了方向盘、操纵杆。当我转动方向盘的时候,车轮就跟着。。。” 三、展示PPT分解图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比较图形的面积说课稿

《比较图形的面积》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比较图形的面积》,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流程等几个环节完成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说教学地位与作用 《比较图形的面积》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面积与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之后学习的。并且为以后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特殊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打下 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基于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 特征,立足于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我确立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交流、桂南等活动,知道比较图形面积 大小方法的多样性。体会图形形状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体验数方格及割补法在图形面积探究中的作用, 积累探索图形面积的活动经验。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重点、难点基于以上认识,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能借助方格纸直接判断图形面积大小,而应用“出入相补”对于不同图形面积的比较则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归纳概括能力已逐步形成,他们很愿意自己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归纳整理、找出规律。他们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主动 性已比较强了。同时他们思维活跃,已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 但在问题解决中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水平还不高。并且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面积与面积单位、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这些都是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 三、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准备采用动手操作法法、讨论

比较图形的面积.doc

比较图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1.会借助方格纸用数格子或转化的方法得出图形的面积.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探究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3.体验图形形状变化与面积大小的关系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探究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利用割补和拼合等方法转化图形,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学习单等.教学过程:一,复习1.(媒体出示长方形)提问1:长方形画在方格纸上,1个格子表示1cm2,它的面积有多大2:求长方形的面积除了数格子也能用公式,可下面这个图形的面积怎么得到呢 (出示不规则图形)二,探究(一)图形的面积1.(媒体出示)这里有13个图形,请同学们自己选一个感兴趣的来研究,用数一数或者其他办法得到它的面积是多少或者大约是多少.1)独立尝试.2)同桌交流.3)全班交流:a.数格子b.用"分割法"转化成长方形.(平移,旋转,翻转)c.用同样的方法再试一试.d.表象训练.2.小结:用转化方法可以把复杂图形变得简单而它的面积大小却不变,这样就可以用数方格或者公式得到图形的面积.复杂图形要得到它的面积,转化的方法是一个好办法.(二)比较图形的面积1.呈示活动要求(简单示范)1)先凭"眼力"挑出你认为有联系的两个或三个图形.(举例:比如我图1和图3)2)跟同桌说说你的理由.(我认为这两个图的面积可能相等.)3)用学具验证给你的同桌看.(我把图

1"平移"到图3的位置,发现它们俩完全重合.所以①=③)4)看谁的本领大,发现的多.2.探究(同桌合作)3. 交流:1)通过数格子,平移,翻转,旋转直接比较:如①=③;②=⑤=⑥2)割补法转 化:○11=○;④=⑦3)拼合法转 化:①+③=④;⑤+⑥=⑧;⑨+⑩=○;⑦+②=○133.小结:利用割补,拼合等办法,我们可以把一些较复杂的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图形, 再进行大小比较非常方便.在比较图形大小时候,转化的方法也 是一个好方法.三,巩固1.下面哪些图形的面积与图1一样大2.想象一下,怎么样能利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下面的图形3.水彩笔画出2个面积都是cm2的不同图形,最多画一个长方形,本领大的同学可以多画几个.四,总结学了今天的知识,你 有哪些收获 2019-05-09 教学目标:1.会借助方格纸用数格子或转化的方法得出图形的面积.2.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探究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3.体验图形形状变化与面积大小的关系和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活动探究比较图形面积 大小的基本方法.教学难点:利用割补和拼合等方法转化图形,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学习单等.教学过程:一,复习1.(媒体出示长方形)提问1:长方形画在方格纸上,1个格子表示1cm2,它的面积有多大2:求长方形的面积除了数格

乐高教学设计

教会小朋友认识建筑房子 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城南实验小学林水祺 活动目标: 1、发挥想象力进行搭建,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2、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使用材料:常规积木、造型积木、ppt。 活动准备:幼儿积累建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联系 1、出示小朋友,以参观他家的位置为由,导入教学活动。 师:我叫小明,今天我带你们去我家那附近看一看,有很多漂亮的建筑在哪,准备好了吗? 2、音乐游戏《钻山洞》,让幼儿一个个通过钻过拱门,出示小明家附近的建筑ppt。 师:我家到了,请大家跟我一起走一走,去看一看吧,看小朋友们认不认识这些新奇有趣的建筑。 1)请幼儿观察图片,你们发现有哪些建筑呢? 提问:大家看看,我家附近有哪些有趣的建筑呢? 2)和幼儿一起分享不同建筑物的外形特征。 提问:谁能说说这些建筑像什么呢?由哪些图形组合在一起构成的? 二、建构 1、让幼儿搭建自己喜欢的建筑。 师:现在请小朋友用乐高积木来搭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起建筑。

2、出示操作材料。 3、老师提出操作要求,让幼儿按操作要求进行活动,孩子自由选择积木搭建,老师观察指导。 三、反思 1、请幼儿介绍自己搭建的是什么起建筑。 师:现在请小朋友跟同伴交流一下,你搭建的是什么起建筑? 师:有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搭建的建筑?请个别搭建比较特别的幼儿出来示范讲解) 2、你搭的建筑物有什么特别之处,用来干什么的? 四、延续 1、分组合作,给小动物建一个动物园。 提问:我们搭建了这么多的建筑,把他们放在哪里好呢?幼儿回答。现在你们分成两组每组6人,每组搭建一个小区,把你们的建筑物放进小区里。 2、展示作品。 师:好了,现在你们的小区都搭建好了,可以把你们搭好的建筑物搬进去啦。

小学五年级数学 《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五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上第二单元比较图形的面积比较图形的面 教材分析:在本节课的教材设计中,主要是借助方格纸作为载体,让学生自主的比较各种不同形状图形面积的大小,体验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可以有多种方法. 学情分析:因为我班的学生动手能力比较差,以前没有多少基础,虽然训练一个学年,但是还是不令人十分满意。因此设计一个教学环节:学生带着"想知道每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吗?你用什么方法知道它们的面积呢?"先独立操作,然后再小组交流,集中小组中不同的解法。然后再全班以组进行汇报教学目标: 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教师应注意的训练意识:观察、比较、独立思考、操作、交流,知识、方法并进。 教学重点: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 教学难点:图形的等积变换。 教学过程: 一、新课教学

1、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出示挂图) 1、提出看图要求:你都看见什么图形? (2)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动手操作 (打开学具袋,使用与挂图配套的图形进行比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梯形,长方形,不规则图形。) 提问:想知道每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吗?你用什么方法知道它们的面积呢? (数方格) 2、提出活动要求:现在请大家数一数每个图形的面积 预设:(1)通过数格子得到图形面积 (2)用数格子的方法数不出来怎么办? (适当提出来大家讨论方法,或者挑选出能数方格的图形) (3)可能有部分学生能通过不同方法得到图形面积。 自我注意:教材中把方格纸作为载体,呈现各种形状的平面图形。借助方格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是为了学习没有格时怎样求图形面积做准备。 (4)汇报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①4.5 ②6 ③4.5 ④9 ⑤6 ⑥6 ⑦9 ⑧12 ⑨4.5 ⑩10.5(11)15 (12)15(13)15 3、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1)将图中面积相近的图形分类,让学生分组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提出操作要求:你想怎么比较呢?

乐高教学设计

乐高教学设计 ----《程序与程序设计》之旋转木马

马,调试程序,不断优 化。 学生分组活动和电机结构;常用测量工具准备。 Contemplate (引导学生评价和反思实践活动的成果) 思考与分析 通过让学生上台来讲解和演示所设计的机器人旋转木马,让学生自己反思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如何去寻求解决的方案,使学生在“做中学”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程序控制结构的理解;通过采取老师和同学提问,小组成员答辩的方式,培养学生善于反思和总结的科学精神,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资源及 环境师:同学们,布置给大家的任务都完成 了没有? 老师展示ppt 师:同学们,接下来请各个小组按照ppt 上面所列的问题,准备5分钟的发言, 待会儿依次上台来,讲解你们所设计的 系统,并演示旋转木马。 在学生讲解完后,老师给予掌声鼓励。 在学生演示完后,针对演示过程中,出 现的一些问题,老师进行提问。 在所有的小组完成了讲解和演示之后, 老师要进行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的任务,大家都完成 得非常出色! 生:都完成了! 学生分小组,依次上台 讲解,并演示旋转木马。 在学生讲解完后,其他 小组同学给予掌声鼓 励。 演示小组的同学共同回 答老师的疑问。 其他小组同学提问 演示小组的同学共同答 疑 学生鼓掌 通过设置小组 成员上台讲解 和演示的活动, 让学生进行充 分的反思和总 结。 通过设置老师 提问和学生提 问的环节,让师 生之间、生生之 间进行思维的 碰撞,进一步促 进学生的反思。 老师通过在课 堂上肯定学生 的表现,进一步 激发学生课后 自主开展学习 的热情。 学生通过填写 课堂评价表,完 成对自己,以及 组员的评价,对 整堂课的表现 进行量化评价。 制作好 ppt课 件 演示的 同学和 其他小 组同学 都围在 旋转木 马两 旁,营 造一个 良好的 互动氛 围。 提前设 计好学 生的量 化评价 表。

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第二单元比较图形的面积比较图形的面 教材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材设计中,主要是借助方格纸作为载体,让学生自主的比较各种不同形状图形面积的大小,体验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可以有多种方法. 教学目标: 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 图形的等积变换。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新课。 1、课件播放已经学过的各种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以及特征。 2、让学生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的硬纸板。跟同桌说说哪儿是它的周长,哪儿是它的面积。并且用手比划一下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有多长?用手摸一摸它的面积有多大? (注:明确图形的周长是指绕图形一周的长度;图形的面积是指所占平面的大小。) 3、师:任意拿出两个图形纸板,说说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让学生进行直观判断。如果两个形状不同,大小很难区分时,你有什么办法?——揭示课题:我们今天来探讨图形面积的比较。 二、自主探究: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1、出示课本16页网格中的13个图形。 2、自主探究活动:这些图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先仔细观观察、比较,看谁的发现最多多! 3、小组交流:在小组里交流你的发现。 ①全班交流,归纳比较图形面积的方法:各组派代表说说你们组找到了哪些图形之间的面积大小关系?是怎么知道的?依据同学的回答,归纳学生所使用的比较方法如下: ②板书: A、数方格的方法;(重点说明这个方法,为今后学习面积公式的推导作好铺垫。) B、重叠法;(通过旋转、平移、翻转等操作方法,使两个图形重叠,再观察比较出图形面积的大小) C、转化法;(通过割补、拼合转化为规则的图形后,再做比较) 三、实践活动: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1、活动一:课件出示课本17页1题: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总结了这么多的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那我要考考大家的眼力,下列图形中哪些与图1的面积一样?为什么?你用的是什么方法得到的? (注:重点要引导学生怎样对图形进行平移和分割,让学生体会形状变化而面积不变的事实,培养学生图形的转化思想,为后续运用转化思想学习面积公式的推导打下基础。) 2、活动二:出示课本17页的2题。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比较图形的面积教案

比较图形的面积。(教材第49~50页) 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和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重点: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 难点:能用多种方法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多媒体课件。 1.师: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或知道哪些平面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2.师(出示一个长方形平面图形):谁来用手比画一下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有多长?用手摸一摸它的面积有多大。(生演示) 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 生1:用尺子先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再量出它的宽是多少,用长乘宽就可以求出它的面积是多少。 生2:把它放在一个画着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的大方格纸里,数一数它有多少个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小格,就可以知道它的面积有多大。 3.师: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真好,现在老师这里有一幅图(出示教材第49页主题图的课件),图上有许多平面图形,今天就来比较这些图形的面积。(板书:比较图形的面积) 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探索图形面积的关系。(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 师:观察比较这些图形的面积的大小,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同学们可先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比较面积大小的。 生1:图①和图③的面积相等,我们是用数方格的方法知道的。 生2:我们把图①平移到图③的位置,两个图形重合,所以图①和图③的面积相等。 师:请你再说一遍你们用的什么方法比较图①和图③的面积相等。

生2:我们用的平移法,把图①平移到图③的位置,两个图形完全重合,所以图①和图③面积相等。 (教师按照学生叙述的方法,用课件演示图①和图③两个图形重合的方法。) 师:你们的发现真不错。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再来说一说。 生3:图②和图⑥的面积相等。因为把图②从上面平移过来正好是图⑥。 生4:图②和图⑤的面积相等,把图②从右往左翻过来再进行平移,正好是图⑤。 生5:把图⑤和图⑥合在一起与图⑧的面积相等。 生6:我们发现把图⑧沿着顶点的高割下一个小三角形,平移到右边,拼成的长方形与图⑩一样。 生7:图⑨割补后也与图⑩面积相等。(教师课件演示过程) 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细,比较图形面积的方法真不少,现在说一说我们都用到了哪些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老师小结: ①平移。②割补。③数方格。④拼凑。 根据我们所说的方法,下面考一考大家的眼力。 1.下面哪些图形的面积与图①一样大?出示教材第50页的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上台演示分割方法。) 老师小结:图形的形状变了,面积没变。 2.出示教材练一练第2题,请学生上台演示自己的方法。 提示:先把这个长方形画完整,再去选择需要的图形,发现它缺一个直角梯形。 师:学完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呢?跟大家说说吧! 学生讨论。 老师小结:我们学习了多种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同时也让学生知道确定一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不仅是根据图形的形状,更重要的是根据图形所占格子的多少来确定的。在数方格时,半格的是怎样数的尤其重要,我们把它先分割,再平移,拼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再数方格。 比较图形的面积 数方格平移拼凑割补 1.采取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进一步体会到图形的形状不同,但面积相等。在学生交流时,重点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比较的,比较的依据是什么,当发现学生的比较方法独特时,应及时给予鼓励,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体现了比较图形面积大小方法的多样化。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求知欲望高,课堂气氛活跃。

比较图形面积

比较图形面积 在“观察与讨论”的栏目中,教材通过方格纸作为载体,呈现各种形状的平面图形,并提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知道的?与同学进行交流”的要求。安排这一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能选择不同的图形进行面积大小的比较,并通过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掌握一些比较的方法。而教材安排的三个卡通人物的提示性对话,仅说明学生在比较面积大小中可能出现的几种方法,在最后一行中出示的“你还有什么发现?与同学进行交流。”就是充分考虑到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提出具有自己独特的比较方法。 二:设计意图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首先可以请学生准备一张方格图的纸,并准备一些类似于教材中呈现的图形,以便于开展教学活动时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其次,出示“观察与讨论”的内容,并提出具体观察与讨论的要求。 1.借助方格纸图,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1.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2.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若干图形图片。 学生准备:若干图形图片。 六:教学流程: (一):课前引入: 师:我们以前认识了很多图形,回忆一下,都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有些什么特征?(学生回答)。 (二):新课:活动一:说一说 我们以前认识了很多图形,回忆一下,都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有些什么特征?请打开课本第16页,你看到了哪些图形?自由地说一说。 你能任选一个图形,跟同桌说说哪儿是它的周长,哪儿是它的面积吗? 明确:图形的周长是指绕图形一周的长度;图形的面积是指所占平面的大小。

比较图形的面积.doc

比较图形的面积 课题 二.图形的面积(一)比较图形的面积 主备教师 左新宇 使用教师 李霞 参加人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知道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的多样性。 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的底和高,并能画出图形的高。

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等方法,探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与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的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在探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中,获得探索问题成功的体验。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面积大小的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图形的等积变换。 教学准备 挂图,各种图形。 教学流程 个性化设计 一、新课教学 1、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出示挂图) 1、提出看图要求:你都看见什么图形? (2)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动手操作

(打开学具袋,使用与挂图配套的图形进行比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不规则图形。) 提问:想知道每个图形的面积是多少吗?你用什么方法知道它们的面积呢? (数方格) 2、提出活动要求:现在请大家数一数每个图形的面积 预设:(1)通过数格子得到图形面积 (2)用数格子的方法数不出来怎么办? (适当提出来大家讨论方法,或者挑选出能数方格的图形)(3)可能有部分学生能通过不同方法得到图形面积。 自我注意:教材中把方格纸作为载体,呈现各种形状的平面图形。借助方格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是为了学习没有格时怎样求图形面积做准备。(4)汇报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 ①4.5 ②6 ③4.5 ④9 ⑤6 ⑥6 ⑦9 ⑧ ⑨4.5 ⑩10.5(11)15 ()15(13)15 3、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1)将图中面积相近的图形分类,让学生分组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提出操作要求:你想怎么比较呢? (巡视了解活动情况,个别指导,发现多数学生存在的问题。) (3)在小组活动之后,同学进行交流方法。(主要是互相交流经验,) 1=3 2=5=6 5+6=8 1+3=4=7 9+10=11==13 (4)思考:你是怎样知道的?

乐高教学设计案例

中小学乐高教育教学设计(小学案例) 基本信息 姓名林志仁 电子邮件 所教学科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名称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学校地址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东街二郎巷68号 邮政编码362000 联系电话 是否同意本教案用于乐高教育教学是√否 活动 设计概览 教学主题EV3小车的初步控制 涉及学科(领域)科学、数学、信息技术授课年级小学四年级 前需技能(学生在开本节课要求学生在课前对EV3编程软件中的移动槽和移动转 始此单元前必须掌握的向模块有所了解,有基本的电脑操作能力。 知识或技能) 课程概述(概括地描知识目标:认识LEGO MINDSTORMS Education EV3软件;编程 述使用乐高教具开展课堂教学活动的架构,约500字) 关键词控制EV3 机器人; 技能目标:自主搭建EV3机器人 情感目标:学会团队沟通与合作 在前一节课,学生们学习了EV3套装,并会让小车实现行走功能,这节课是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通过移动槽和移动转向模块,实现小车按预定路线精确行驶,来体验移动槽和移动转向模块的具体运用。 课堂将通过“EV3小车的初步控制”这一主题活动,以分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利用乐高教育器材EV3套装中的主控和大型马达搭建小车,通过编写程序让电动机的转速随着行走路线的需要来改变,体验电动机的运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验移动槽和移动转向模块的实际运用,能根据实际需要编写相应程序。并在做中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够大胆地想象,大胆地尝试,不断地探究;能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进行试验。科学EV3小车编程移动槽移动转向小组合作 教学或学习过程 乐高EV345544 Connect联系(联系学科内容和现实世界引入活动任务) 活动时 长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工具与资源通过视频和PPT展示工作任 务的由来和要求。学生的任务是 搭建好小车模型,然后编写程序观看视频 8分钟教学PPT 解决问题,并能根据实际需要,接受任务 灵活运用移动槽和移动转向模 块。 Construct建构(指导学生进行搭建作品、程序设计) 活动时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工具与资源

比较图形的面积 教案(1)

《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体验、比较、交流、归纳等活动,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方法的多样性。 3.体验图形形状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能选择适当的方法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难点:运用分割和移补对图形进行“等积变换”。 教法学法:小组合作式探究学习,谈话法、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教具学具:各类图形,尺子,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建构知识,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都认识了哪些图形呢?板书:图形生: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圆形等等。 师:这些都是我们认识的平面图形,平面图形有大有小,那么平面图形的面积是什么呢? 生:平面图形的大小。 师:对,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板书:面积每个图形都有面积,如果我们想知道长方形的面积,你该怎么办? 出示长方形 生1:用尺子先量出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再量出它的宽是多少,用长*宽就可以求出它的面积。

生2:把它放在一个边长为一厘米的小正方形的方格纸里,数一数它有多少个正方形小格,就可以知道它的面积有多大。 师:可以数方格,这个方法不错。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生:12平方厘米。如果一个方格1平方厘米,12个方格就是12平方厘米。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图形的知识。补全课题:比较图形的面积二、小组合作,探索发现 (一)认真观察,大胆猜想 师: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的很好,老师这里有很多图形,除了我们认识的图形,还有什么图形? 生:还有不规则图形。 师:好好看一看,这些图形的面积都有些什么关系?现在拿出我们准备的图形,打开书,比一比,看看这些图形的面积都有些什么关系?看看能不能重合,过2分钟后,可以前后桌四人一组合作完成。 师:说一说,你觉得哪些图形的面积可能相等?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验证一下,看看你们的猜想对不对。 (二)逐层递进,解决问题 1.找出面积相等的图形 (1)数方格法 师:出示例题图①②③⑤⑥,找出两个面积相等的图形,与同伴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的? 生3:我是用数方格知道图①图③相等,图①和图③对应的边都相等,对应的格子也相等,所以图①=图③。

乐高教学设计

我家附近的建筑(大班) 活动目标: 1、发挥想象力进行搭建,提高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2、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能力。 使用材料:常规积木、造型积木、ppt。 活动准备:幼儿积累建构经验。 活动过程: 一、联系 1、出示小朋友,以参观他家的位置为由,导入教学活动。 师:我叫小明,今天我带你们去我家那附近看一看,有很多漂亮的建筑在哪,准备好了吗? 2、音乐游戏《钻山洞》,让幼儿一个个通过钻过拱门,出示小明家附近的建筑ppt。 师:我家到了,请大家跟我一起走一走,去看一看吧,看小朋友们认不认识这些新奇有趣的建筑。 1)请幼儿观察图片,你们发现有哪些建筑呢? 提问:大家看看,我家附近有哪些有趣的建筑呢? 2)和幼儿一起分享不同建筑物的外形特征。 提问:谁能说说这些建筑像什么呢?由哪些图形组合在一起构成的? 二、建构 1、让幼儿搭建自己喜欢的建筑。 师:现在请小朋友用乐高积木来搭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起建筑。 2、出示操作材料。 3、老师提出操作要求,让幼儿按操作要求进行活动,孩子自由选择积木搭建,老师观察指导。 三、反思

1、请幼儿介绍自己搭建的是什么起建筑。 师:现在请小朋友跟同伴交流一下,你搭建的是什么起建筑? 师:有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自己搭建的建筑?请个别搭建比较特别的幼儿出来示范讲解) 2、你搭的建筑物有什么特别之处,用来干什么的? 四、延续 1、分组合作,给小动物建一个动物园。 提问:我们搭建了这么多的建筑,把他们放在哪里好呢?幼儿回答。现在你们分成两组每组6人,每组搭建一个小区,把你们的建筑物放进小区里。 2、展示作品。 师:好了,现在你们的小区都搭建好了,可以把你们搭好的建筑物搬进去啦。

五年级数学教案比较图形的面积教案

《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16-17“比较图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会用不同的方法去比较图形的面积大小 教具准备:课件、方格纸、直尺、各种平面图形的硬纸板 教学方法:比较法、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新课。 1、指名学生说出所学平面图形的名称以及特征。 2、让学生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的纸。跟同桌说说哪儿是它的周长,哪儿是它的面积。并且用手比划一下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有多长?用手摸一摸它的面积有多大? 3、出示两个大小相似的长方形,比较长方形面积的大小。 4、4、 揭示课题:我们今天来探究图形面积的比较。 二、自主探究: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1、出示课本16页网格中的13个图形。

2、自主探究活动:请同学们先仔细观察,思考这些图形的面积之间可能有什么关系。 师:今天我们重点探究面积相等的关系。 3、学生探究图形面积的相等关系。 (1)学生探究哪两个图形面积相等。 ①学生观察猜测哪两个图形面积相等。 ②动手操作验证两个图形面积相等。 ③全班交流,归纳比较图形面积的方法:找到了哪些图形之间的面积大小关系?是怎么知道的? ④归纳学生所使用的比较方法如下: A、数方格的方法; B、重合法;(通过旋转、平移、翻转等操作方法,使两个图形重叠,再观察比较出图形面积的大小) C、转化法;(通过分割、割补、拼接转化为规则的图形后,再做比较) (2)学生探究哪两个图形面积之和与第三个图形面积相等。 ①学生观察猜测哪两个图形面积之和与第三个图形面积相等。 ②动手操作验证哪两个图形面积之和与第三个图形面积相等。 ③全班交流,归纳比较图形面积的方法。 三、实践活动: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1、活动一:课件出示课本17页1题: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总结了这么多的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那我要考考大家的眼力,下列图形中哪些与图1的面积一样?

乐高机器人教学案

认识乐高蓝牙机器人系统____NXT 参加教师 活动目的: 1、认识NXT主要配件,并将其与RCX核心配件作比较,学习和掌握新型乐高机器人; 2、搭建蓝牙机器人; 3、知道NXT控制器各按钮的作用,初步学会在NXT是编写简单程序,理解传感器的功能活动过程: 一、乐高机器人—— MINDSTORMS NXT与RCX的比较 1、处理器由8位升到32位 丹麦乐高(LEGO)将于2006年9月上旬推出乐高公司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共同开发的机器人组件新款“教育用LEGO Mindstorms NXT”。Mindstorms是将配备微处理器的LEGO公司的塑料积木组装起来,通过个人电脑制作的程序来控制的机器人。此前的RCX的微处理器为8位,而NXT配备32位处理器等,提高了性能。表格1列出RCX和NXT的比较。 图1:安装4个传感器和3个伺服马达的LEGO NXT 图4:LEGO NXT系统目前提供的4种传感器全家福 5、改进了编程软件

NXT程序用软件“ROBOLAB ver.2.9”,跟ROBOLAB原来的版本一样,是基于NI LabVIEW开发的。该软件不仅可以制作NXT用的程序,也可以完成RCX用的程序。此前要操作接近400个图标进行编程,这次减少为约40个,从而使得编程更为简单。OS为“Windows2000”以上和“Mac OS X”。 图5:乐高网站给出的ROBOLAB 2.9的样图,跟以前版本相比,变化较大 二、快速认识NXT 1、按钮 NXT正面有四个按钮,它们分别是开关、运行;导航和返回。 2、 NXT显示器上各图标的意义 最上一行,相当于状态栏,从左到右依次表示了:蓝牙、USB、NXT 控制器名、运行状态、电 池电量以及声音音量的情况。 状态栏的下面是六个主控操作面板,相当于主菜单,它们依次是:“My Files我的文件”、“Try me测试”、“Settings设置”、“Bluetooth 蓝牙”、“View查看”、“NXT Program NXT程序”。 三、 NXT Prpgram(NXT程序)

比较图形面积

比较图形面积 学校:灵武小学作者:马丽娟年级:五年级 一:教材分析。 在“观察与讨论”的栏目中,教材通过方格纸作为载体,呈现各种形状的平面图形,并提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知道的?与同学进行交流”的要求。安排这一内容的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能选择不同的图形进行面积大小的比较,并通过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掌握一些比较的方法。而教材安排的三个卡通人物的提示性对话,仅说明学生在比较面积大小中可能出现的几种方法,在最后一行中出示的“你还有什么发现?与同学进行交流。”就是充分考虑到在课堂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提出具有自己独特的比较方法。 二:设计意图 在开展教学活动时,首先可以请学生准备一张方格图的纸,并准备一些类似于教材中呈现的图形,以便于开展教学活动时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其次,出示“观察与讨论”的内容,并提出具体观察与讨论的要求。 三:教学目标 1.借助方格纸图,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四:重难点教学 1.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2.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五: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若干图形图片。 学生准备:若干图形图片。 六:教学流程: (一):课前引入: 师:我们以前认识了很多图形,回忆一下,都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有些什么特征?(学生回答)。 (二):新课:活动一:说一说

我们以前认识了很多图形,回忆一下,都有哪些?这些图形都有些什么特征? 请打开课本第16页,你看到了哪些图形?自由地说一说。 你能任选一个图形,跟同桌说说哪儿是它的周长,哪儿是它的面积吗? 明确:图形的周长是指绕图形一周的长度;图形的面积是指所占平面的大小。 活动二:想一想 图中共有13个图形,它们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请同学们先仔细观观察、比较,看谁的发现多!好,先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你们的发现。 反馈:哪个小组先来说说你们找到了哪些图形之间的关系?是怎么知道的? 其他组还有不同的发现吗? 小结:在找图形之间的关系时,大家想到的方法很多,有的是直接数格子进行比较,有的是借助参照物进行比较,还有的是用重叠的方法进行比较,还有的是…… 这些方法都不错。 活动三:练一练 1.练一练1:下面哪些图形的面积与图①一样大? 重点要引导学生认识对图形的分割和平移,并让学生体会到图形的形状变化,但面积大小不变这样一个事实,为后续学习面积公式的推导与图形的“等积变形” 打下基础。 2.练一练2:右面方格图中,如果每个小方格面积都是1CM2。请画出3个形状不同、面积都是12 CM2的图形。(学生在画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图形中,首先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图形,然后在组织讨论中,可以引导学生画一些非矩形的图形,如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者非标准的图形。) 3.练一练4,5题。这两道练习题都是操作性的活动,在开展练习前应让每个学生用硬纸板剪彩一些类似的图形,以供学生活动之用。学生在操作时,除了教 材呈现的图形外,也可以请学生拼一些不同的图形,通过这些不同的图形,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图形的形状不同,但它们的面积大小都是相等的道 布置作业:思考练一练3 课堂小结:在指导学生开展练习时,要重点引导学生对图形的分割、平移等方法的认识,并让学生体会到图形的形状变化。

乐高教案设计.docx

乐高教育活动设计(幼儿园案例) 基本信息 姓名房彦秀 电子邮件 学校名称连南民族幼儿园 学校地址广东省清远市连南县三江镇盘王路延长线 邮政编码513300 联系电话 是否同意本教案用于乐高教育教学活动是√否 设计概览 教学主题避开障碍 涉及学科(领域)科学领域授课年级幼儿园大班 前需技能(学生在开始 此单元前必须掌握的知初步动手能力,感官能力 识或技能) 课程概述(概括地描述 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描述: 使用乐高教具开展课堂 1. 课程标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学活动的架构,约 500 字) 2. 知识点 ( 结合教材与学科 / 领域内容的知识点) 3.学习活动(活动主题与要解决的问题) 4.学习目标(建议设置多维教学 / 学习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 +21 世纪技能) 课程标准: 这是根据《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 要(试行)》要求,利用乐高教具而设计的一个幼儿园大班的科学领 域活动《陀螺转转转》。旨在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并发展幼 儿的认知能力。 知识点: 幼儿的科学领域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 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在这过程中,不仅获得丰富的感性经 验,充分发展形象思维,而且初步尝试归类、排序、判断、推理、逐步发 展其逻辑思维,为其它领域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学习活动: 在《阳光之旅》活动中,请幼儿制作障碍物,通过教具了解超声 波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学会利用超声波避开障碍物。学习目标: 知能目标:有初步的感知能力。 探究目标:能够通过感官进行观察、操作、实验来认知,并对使 用的乐高教具感兴趣,乐于使用教育进行探究;能用语言与同伴交流自 己的发现、探索的过程和方法,表达自己存在的问题和自己的想法;

五年级数学比较图形的面积教案

五年级数学比较图形的面 积教案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比较图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P16-17“比较图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教学重点】 掌握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会用不同的方法去比较图形的面积大小 【教具准备】 课件、方格纸、直尺、各种平面图形的硬纸板、七巧板等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说明一、复习旧知,揭示新课。 1、课件播放已经学过的各种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以及特征。 2、让学生拿出准备的长方形的硬纸板。跟同桌说说哪儿是它的周长,哪儿是它的面积。并且用手比划一下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有多长用手摸一摸它的面积有多大 (注:明确图形的周长是指绕图形一周的长度;图形的面积是指所占平面的大小。) 3、师:任意拿出两个图形纸板,说说哪个面积大哪个面积小让学生进行直观判断。如果两个形状不同,大小很难区分时,你有什么办法——揭示课题:我们今天来探讨图形面积的比较。 二、自主探究: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1、出示课本16页网格中的13个图形。 通过对已经学习过的平面图形的再认识,以及图形周长和面积的再认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了铺垫。在学生很难比较两个近似图形面积大小的时候,引入课题,为学生下一步的探究创设了情境,提高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教师在组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交流等形式进行比较活动中,使学生掌握多种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同时也让学生知

《比较图形的面积》的教案

《比较图形的面积》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 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和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活动: (一)谈话式引入课题 师: 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或知道哪些平面图形? 生: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 师(出示一个长方形平面图形):谁来用手比划一下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有多长?用手摸一摸它的面积有多大?(生演示) 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 生1:用尺子先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再量出它的宽是多少,用长乘以宽就可以求出它的面积是多少。 生2:把它放在一个边长为一厘米的小正方形的大方格纸里,数一数它有多少个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小格,就可以知道它的面积有多大。 师: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真好,现在老师这里有一副图(出示课本第16页主题图的课件),图上有许多平面图形,今天就来比较这些图形的面积。(板书:比较图形的面积)。

(二)自主探究 1.放手让学生小组讨论,自主探索图形面积的关系 师:观察比较这些图形的面积的大小,想一想,可以怎样比较?同学们可先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说一说你们是怎样比较面积的大小的? 生1:1号和3号图的面积相等,我们是用数方格的方法知道的。 生2:我们把1号平移到3号的位置,两个图形重合,所以1号和3号的面积相等。 师:请你再说一遍你们用的什么方法比较1号和3号图的面积相等? 生3:我们用的平移法,把1号平移到3号的位置,两个图形重合,所以1号和3号面积相等。 (教师按照学生叙述的方法,用课件演示1号和3号两个图形重合的方法。) 生3:我们发现把1号和3号拼起来正好是4号图。所以1号加3号的面积与4号图的面积相等。(师课件演示过程) 师:你们的发现真不错,你们还有什么发现?再来说一说。 生4:2号和6号图的面积相等。因为把2号图从上往下翻过来正好是6号图。 生5:2号和5号图的面积相等,把2号图从右往左翻过来正好是5号图。 生6:把5号和6号图合在一起与8号的面积相等。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比较图形的面积.doc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比较图形的面积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五年级上第二单元(比较图形的面积)教材分析:在本节课的教材设计中,主要是借助方格纸作为载体,让学生自主的比较各种不同形状图形面积的大小,体验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差,经过一学年的训练,学习兴趣逐渐有所好转。教学目标:1、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2、通过交流,知道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基本方法。3、体验图形形状的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教学重点:面积大小比较的方法。教学难点:图形的等积变换。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过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知识,还记得吗?说一说。在我们的教室里,同学们能发现哪些平面图形?同学们对学过的知识掌握得真好,现在老师这里有一副图(出示课本第16页主题图),图上有许多平面图形,今天就来比较这些图形的面积。(板书:比较图形的面积)。一、新课教学1、比较图形面积大小的方法(出示挂图)这些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呢?请拿出我们剪好的图形按书上顺序排列好,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1)提问:上面各图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你是怎样知道的?(2)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观察探究方格中各种形状的平面图:(3)在活动之后,同学进行交流方法。(主要是互相交流经验,)1=3 2=5=6 5+6=8 1+3=4=7

9+10=11==13(4)思考: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个人注意:学生归纳整理出平面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的方法。最好能边汇报边展示,汇报时可以是同桌合作进行我应该预设可能的汇报结果:即我的教案中的几种都要心中有数,但此时学生可能只能汇报出书上提示的几种。这时学生汇报有几种就引导大家总结出几种,不必把每种都总结出来评价应根据汇报的情况随机进行。(此环节准备用10分钟左右时间完成。本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能选择不同的图形进行面积大小的比较,并通过图形面积大小的比较,掌握一些比较的方法。)二、归纳比较的方法:直接比较平移借助参照物 数方格拼凑割补个人注意:觉得应该让学生总结,教师只是最后补充,有学生汇报的方法的板书,可直接让学生看着黑板把刚才探究的方法小结一下。简单明了,板书出来好看有逻辑就行。我们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是不是一次只能用一种方法呀?三、巩固练习(完成后面几个图示的任务)1、你们能用自己归纳出来的的方法判断下面哪些图形的面积与图一一样大吗?你是用什么方法知道的?(第一个练习重点用分割、平移的方法来判断。这题控制在3分钟内) 2、看看谁的眼睛最敏锐:你认为下面的哪个图形补上去就能使这个图形变得完整?为什么?(让学生讨论观察补哪块图形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同学们用心想想:如果下面的方格图中,每个小方格的面积表示一平方厘米,你能画出三个面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