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塘》原文及翻译赏析

《横塘》原文及翻译赏析

《横塘》原文及翻译赏析

《横塘》原文及翻译赏析1

横塘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古诗简介

《横塘》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写送别朋友时的情景,表达了与朋友间的深情。前两句为送别之景,后两句是离别之情。全诗以抒情之笔写景,通过环境景物描写,烘托离别之情,情景交融,深情缠绵,回味无穷。

翻译/译文

春天到来的时候,这满塘的水就绿了,

但水上的石桥和水边的红塔旧色依然。

在每年送朋友上路的横塘里,

蒙蒙细雨中,即将远行的画船栓在岸边的垂杨柳上。

注释

1.横塘: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

2.南浦:南面水边。此指送别的地方,出江淹《别赋》: “送君

南浦,伤如之何。”泛指送别之处。南浦是中国古诗词中以送别之地表达送别之情的重要意像,与之类似的还有专指陆上送别的“长亭”。

3.—川:是为一片,遍地。

4.石桥:指枫桥。在横塘之北。

5.朱塔:红色的宝塔。这里指寒山寺的塔。

6.系:拴着。

7.画船:油漆彩绘之船。

赏析/鉴赏

这首诗写送别朋友时的情景,表达了与朋友间的深情。横塘在江苏省苏州市西南,风景宜人。

前两句为送别之景。南浦,泛指送别友人的河边。一川;是为一片,遍地。朱塔;红色的宝塔。这两句可以这样理解;春天来了,南浦平披上了绿装,大地焕然一新。只有石桥、朱塔,不管春夏秋冬,还是老样子。两依然,朋友乘春光而去,以后只有石桥、朱塔与诗人为伴。想到这诗人黯然神伤。

后两句是离别之情。系;拴着。画船;油漆彩绘之船。在年年送客的横塘,今又有一条将要离去的画船,在蒙蒙细雨中拴在杨柳上,垂柳轻舟、雨中送客、依依惜别之情更使人伤怀。

全诗以抒情之笔写景,通过环境景物描写,烘托离别之情,情景

交融,深情缠绵,回味无穷。

这首送别的小诗,写得很别致。诗题“横塘”就是送别的地

方。横塘在苏州,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所以诗中所写,句句与水相关。

诗首二句写横塘的景色。春天来到,送别之处,一川绿水,枫桥与寒山寺塔,呈现眼前。用“南浦”二字,已暗藏送客,而“依然”二字,说明自己不是初到横塘,而是常常到这里来,为下文“年年送客”作引子。同时,石桥、朱塔,就在诗中不单是作为景色的点缀,同样是离别的见证物。范成大另一首《枫桥》诗就这么说:“墙上浮图路旁推,送人南北管离愁。”诗中的浮图,就是枫桥边上寒山寺的塔。诗的结句很蕴藉,“细雨”是点春时,也是写春景,为送别的气氛平添了三分冷清凄凉;“垂杨”即柳树,古人有折柳送别的风俗习惯,依依杨柳,在雨中摇曳着枝条,仿佛在挽留行人,又为送别增添了三分惆怅;“系画船”是写船等着人走,写系,实在又带着催,又为送别加深了三分愁苦。前三句次第写来,句句连环,被末句带有深刻情感的景语一束,诗便全都活了起来。

怀人诗与送别诗,都喜欢用景物作为衬托,寄存自己的情思。如唐赵嘏的成名作《江楼感旧》云:“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诗先为人们勾勒了一幅空灵明丽的图景,以“独上”二字逼出下文风景依稀如旧而人事变迁,从而细腻地表达怀人之感。范成大这首诗在写作手法上也相仿。诗先描绘了一派江南水乡的春景,然后说到送人;诗写今年送别,却

点明“年年送别”,于是春水仍如往年那么绿,石桥朱塔还是像往年那样耸立,连细雨中维系的画船都与往年相似,不过送的对象变了。去年、前年送别的人在何处呢?如今又送走的朋友,到明年春天,我再送别人时,今天送走的朋友又在何处呢?这样,感情色彩就更加浓重,别离滋味更加难耐,诗由一层而化多层,越发令人感动。

《横塘》原文及翻译赏析2

淡烟微雨锁横塘,且看无风浪。一叶轻舟任飘荡,芟荷香,渔歌虽美休高唱。些儿晚凉,金沙滩上,多有睡鸳鸯。

赏析

古代诗文中的某些地名,如“横塘”、“南浦”、“西园” 之类,不必强行断定其实处,已自有其特定的意境与风味。提起“横塘”,人们就会想到江南的水乡,波明水净,绿柳红荷,莲舟轻荡,少男少女们互唱着风情万种的吴歌。作者借此地名,不排除利用人们的联想,但他又限定了特别的氛围,即“淡烟微雨”。一个“锁”字,将横塘置于蒙蒙细雨的笼罩之中,同时也排除了“热闹”的加入,使水面成了作者的个人世界。

“且看”二字用语平常,却颇具玩味,可以说,它与杜甫

“且看欲尽花经眼"的“且看”有异曲同工之妙。“且看”就是那么随随便便、漫不经意地一看,显示出一种平常心。天空固然雨意不绝,湖面却也水波不兴。诗人用“且看"而不用“且喜”,正因为他荡舟的行意已决,“无风浪”,不过是适遇其便而已。顺理成章,就有了下句的“一叶轻舟任飘荡”。

在闲适自在中,诗人一步步地揭示了横塘的美。先是“芟荷香”,荷花固不必说,提起芟香,我们就会想起《红楼梦》中香菱论菱香的那一段妙论:“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那一股清香比是花都好闻呢。”再是远远传来的一两声渔歌,渐近黄昏送来的轻微的晚任,在暮色中闪闪发亮的沙滩,还有在滩头并头酣眠的鸳鸯。

“渔歌虽美休髙唱”是承上启下之笔,它上承“芟荷香”, 为烟雨迷茫、清香散溢的恬静水域增加出一种生活的“美”,又通过“休高唱”的折笔,引出了在沙滩晚任中享受着自然天趣的对对鸳鸯。“多有睡鸳鸯”五字,进一步渲染了横塘美景的安恬,也表现出诗人觅求与珍护生活美的一片深情。

这首小令可以说每一句都是一幅优美的画面,尤其是在“一叶轻舟任飘荡”之后,更是笔致细腻,调动了嗅觉、听觉、感觉、视觉的一切感受,真称得上是“美不胜收”。在景象的历历铺叙中,利用“渔歌虽美休高唱”的曲折,别开一番生面,增加了文意的起伏变化。

全曲确如平和的天籁,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存在作者隐微的寄

托。诗人的隐意就表现在起首两句中。前面说过,诗人将“横塘”置于烟笼雨罩的特定环境下,是为了创造出“一叶轻舟任飘荡”的自在空间的需要。但细细深想下去,之所以水面上只剩下

“一叶轻舟”,则正是因为作者具有不同尘俗的审美心理与生活方式。所以“淡烟微雨锁横塘,且看无风浪”两句,同唐人张志和《渔

歌子》“青箸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句意一样,表现了一种超尘脱俗、不以物累的隐者的孤高。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细雨霏霏,像是轻烟笼罩着横塘,漫不经心的'一看水面上风平浪静。我驾着一叶轻舟,任它自由飘荡;菱角和荷叶的清香阵阵扑面。水乡的渔歌虽然动听,此刻却担心它会破坏这静谧安闲的时刻。暮色渐渐降临,送来些许轻寒,放眼金沙滩畔,不时有一对对鸳鸯并头宿眠。

注释

横塘:江苏吴县西南地名,又南京秦淮河堤南也称横塘。诗词中常取作江南水乡旖旎的典型。

芟(j 1 ):菱。

些儿:少许。

《横塘》原文及翻译赏析3

卜算子•烟雨專横塘

烟雨無横塘,纟甘色涵清浅。谁把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江半。

隐几岸乌巾,细葛含风软。不见柴桑避俗翁,心共孤云远。翻译朦胧的烟雨笼罩着池塘,天青色的横塘水清澈见底。是谁用并州这把锋利的剪刀,剪来了吴淞半江水?

倚着几案,只见到露出额头的纶巾,细葛布像风一样柔软。不见隐于柴桑的避俗老人,我的心思和他一样飘渺髙远。

注释

卜算子: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双调,四十四字,上下片各两仄韵。

幕:覆盖,笼罩。

横塘:泛指池塘。

纟甘色:天青色,一种深青带红的颜色。

并州:古九州之一,宋代为太原府,治所在今山西太原。

隐几:即靠着几案。

岸:露出额头的戴头巾法。

乌巾:黑头巾,隐者的服饰。

细葛:指用较细的葛布制作的衣服。

柴桑避俗翁:指陶渊明。陶渊明为柴桑人,故云。

创作背景

词人屡次参加科举考试皆不中第,遂以隐士自视。本首词就是词人为歌咏隐逸生活而作的一首词,以表达其高洁情操和髙远志趣。

赏析

词的上片描写隐者所处风景如画的环境;下片描述志向高远的隐者形象,体现出词人不为尘俗功利所缚的恬远心性和通脱怀抱。全词写得空灵隽永,飘逸潇洒。

上片写景,笔意精准利落。“烟雨幕横塘”历来观点认为语出唐诗人杜甫《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烟雨封巫峡”之句;接下去的“谁把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江半”化用杜甫

《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的句意,心中犹生“他年要补天西北”的快意恩仇。动词“幕”衬托出水色天青,横塘澈滋的吴松江水。雾霭浓厚,气势壮阔,使人心静神远,顿生飘飘欲仙之感。

下片一、二句,描写的是隐者的服饰和神态。不论是用词,还是意境,都是从杜诗演化来的.下片三、四句,“避俗翁”,指陶渊明,陶为柴桑人,故云.杜甫就明明说过“陶潜避俗翁”

(《遣兴五首》其三).“孤云",出自陶诗“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咏贫士七首》其一).杜诗亦云:“百鸟各相命,孤云无自心"(《西阁二首》其一).杜诗《幽人》又云:“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孤云,隐士之喻也.幽人,亦隐士也.陶诗“孤云”喻贫士,贫士亦隐者也•常建《宿王昌龄隐居》诗说得最清楚:“清溪深不测,隐处惟孤云・” “心共孤云远”,“共”字好,“远”字用得更好,物我一体,把隐者高洁的情操和高远的志向生动而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全词折射出隐士寄居山林的悠闲生活。仙境高士,洒脱俊逸,不同于其一贯写作的闺情小令,风格清新,朗朗上口,标致隽永。这首词以化用前人诗句取胜,体现了典型的江西诗派词风。

《横塘》原文及翻译赏析4

版本一

青玉案⑴

凌波不过横塘路⑵,但目送、芳尘去⑶。锦瑟华年谁与度⑷?月

桥花院(5),琐窗朱户(6),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蒼皋暮⑺,彩笔新题断肠句⑻。试问闲情都几许⑼?一川烟草(10),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11)。[2]

版本二

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蒼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3]

词语注释

⑴青玉案:词牌名。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因取以为调名。六十七字,前后片各五仄韵。亦有第五句不用韵者。

⑵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⑶芳尘去:指美人已去。

⑷锦瑟华年:指美好的青春时期。锦瑟:饰有彩纹的瑟。唐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⑸月桥花院:一作“月台花榭”。月桥:像月亮似的小拱桥。花院:花木环绕的庭院。

⑹琐窗:雕绘连琐花纹的窗子。朱户:朱红的大门。

⑺飞:一作“碧”。冉冉:指云彩缓缓流动。蒼皋

(h e ngg a o):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

⑻彩笔:比喻有写作的才华。《南史江淹传》:“……

(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断肠句:伤感的诗句。

(9)试问:一说“若问”。闲愁:一说“闲情”。都几许:总计为多少。

(10)—川:遍地,一片。

(11)梅子黄时雨:江南一带初夏梅熟时多连绵之雨,俗称“梅雨”。《岁时广记》卷一引《东皋杂录》:“后唐人诗云:'楝花开后风光好,梅子黄时雨意浓。'” [3] [4]

白话译文

你步履轻盈却不肯来到横塘,依旧凝望目送你带走了芬芳。你

与谁相伴共度这美好时光?月桥花屋朱门映着美丽花窗,只有春风才知你生活的地方。

碧云飘飘的杜恒洲暮色茫茫,我用彩笔写下这伤心的诗行。如

果要问我的伤心多深多长?就像那一川烟雨笼罩的青草,满城飞絮如同梅子黄时的雨。[5]

作品鉴赏

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

上片写情深不断,相思难寄;下片写由情生愁,愁思纷纷。全词虚写

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的“闲愁”。立意新奇,能兴起人们无限想象,为当时传诵的名篇。

贺铸的美称“贺梅子”就是由这首词的末句引来的。可见这首

词影响之大。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横塘,在苏州城外。龚明之《中吴纪闻》载:“铸有小筑在姑苏盘门外十余里,地名横塘。方回往来于其间。”是作者隐居之所。凌波,出自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里是说美人的脚步在横塘前匆匆走过,作者只有遥遥地目送她的倩影渐行渐远。基于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遗憾,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推测那位美妙的佳人是怎样生活的。“锦瑟年华谁与度?”用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诗意。下句自问自答,用无限婉惜的笔调写出陪伴美人度过如锦韶华的,除了没有知觉的华丽住所,就是一年一度的春天了。这种跨越时空的想像,既属虚构,又合实情。

上片以偶遇美人而不得见发端,下片则承上片词意,遥想美人独处幽闺的怅惘情怀。“飞云” 一句,是说美人伫立良久,直到暮色的四合,笼罩了周围的景物,才蓦然醒觉。不由悲从中来,提笔写下柔肠寸断的诗句。蒼皋,生长着香草的水边高地,这里代指美人的住处。“彩笔”,这里用以代指美人才情高妙。那么,美人何以题写“断肠句” ?于是有下一句“试问闲愁都几许?" “试问"一句的好处还在一个“闲"字。“闲愁”,即不是离愁,不是穷愁。也正因为“闲”,所以才漫无目的,漫无边际,飘飘渺渺,捉摸不定,却又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这种若有若无,似真还幻的形象,只有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差堪比拟。作者妙笔一点,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显示了超人的艺术才华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清王闿运说:“一句一月,非一时也。”就是赞叹末句之妙。

贺铸一生沉抑下僚,怀才不遇,只做过些右班殿臣、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之类的小官,最后以承仪郎致仕。将政治上的不得志隐曲地表达在诗文里,是封建文人的惯用手法。因此,结合贺铸的生平来看,这首诗也可能有所寄托。贺铸为人耿直,不媚权贵,“美人”“香草”历来又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因此,作者很可能以此自比。居住在香草泽畔的美人清冷孤寂,正是作者怀

才不遇的形象写照。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首词之所以受到历代文人的盛赞,“同病相怜”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当然,径直把它看作一首情词,抒写的是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怅惘,亦无不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理解,这首词所表现的思想感情对于封建时代的人们来说,都是“与我心有戚戚焉”。这一点正是这首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所在。[2] [3] [5]

《横塘》原文及翻译赏析5

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蒼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台花榭,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蒼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宋代・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轻移莲步从横塘前匆匆走过,只能目送她像芳尘一样飘去。正是青春年华时候,可什么人能与她一起欢度?在那修着偃月桥的院子里,朱红色的小门映着美丽的琐窗。只有春天才会知道她的居处。

天上飞云在空中拂过,长满杜蕃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隐若现。佳

人一去而不复返,我用彩笔写下伤感的诗句。要问我的忧伤有多深多长?就像烟雨一川青草,就像随风飘转的柳絮,梅子黄时的雨水,无边无际。

注释

青玉案:词牌名。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因取以为调名。又名“横塘路"。双调六十七字,前后片各五仄韵,亦有第五句不用韵者。

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

横塘:在苏州城外,是作者隐居之所。

芳尘去:指美人已去。

锦瑟华年:指美好的青春时期。锦瑟,饰有彩纹的瑟。

月桥花院:一作“月台花榭"。月桥,像月亮似的小拱桥。花院,花木环绕的庭院。

琐窗:雕绘连琐花纹的窗子。朱户:朱红的大门。

飞:一作“碧”。

冉冉:指云彩缓缓流动。

# (h e ng)皋(g a o):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

彩笔:比喻有写作的才华。

断肠句:伤感的诗句。

试问:一说"若问”。闲愁:一说“闲情"o

都几许:总计为多少。

—川:遍地,一片。

梅子黄时雨:江南一带初夏梅熟时多连绵之雨,俗称“梅

雨”。

赏析

本篇为相思怀人之词,是词人晚年退隐苏州期间到作。此词通过对暮春景色”描点,抒发作者到感到”“闲愁”。上片点路遇佳人而不知到往”怅惘情景,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感慨;下片点因思慕而引起”无限愁思,表现了幽居寂寞积郁难抒之情绪。全词虚点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闲愁",立意新奇,想象丰富,历来广为传诵。

上片点偶遇佳丽生起眷慕相思和无缘相见”惆怅之情。“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点美人走路”姿态,出自曹植《洛神赋》中”诗句“凌波微步,罗袜生尘”。只见她迈着轻盈”步伐,姗姗地走过横塘”道路,我一路目送她飘然远去,从一片芳尘之中追寻她”踪迹。“锦瑟大年谁与度”谓曰这锦绣年大可和谁共度?词人以反问''语气抒发了内心”怅惘之情。“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四句,点”是词人想象美人”去处”情景,是在月下桥边花院里?还是在有花窗”朱门大户?但却无从知道,于是感叹一声:“只有春知处。”大概只有春风才知道她” 住处。含蓄地抒发了对美人”思恋之情。

下片则承上片词意,点春日迟暮美人不来"闲愁。“飞云” 一句,是说词人伫立良久,直到暮色"四合,笼罩了周围”景物,才蓦然醒觉。“彩笔” 一句,转点自为相思悲苦,提笔点下柔肠寸断”诗句。也有人认为题点“断肠句” ”是美人,可备一说。接着,由

“断肠句"引出下一句“试问闲愁都几许?”“试问” 一句"好处在一个“闲"字。“闲愁",即不是离愁,不是穷愁。也正因为“闲”,到以才漫无目”,漫无边际,飘飘渺渺,捉摸不定,却又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这种若有若无,似真还幻”形象,只有那“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差堪比拟。后三句运用一系列”比喻将抽象”、难以捉摸”感情点得十分具体生动。这里”好处不仅是“梅子黄时雨” 一句,因为词中” 一问三叠答已组合成一个完整”、不可分割”意象,而且富于独创性。古人描点闲愁”名句很多,但这样巧妙地原因博喻”,还没有先例。词人妙笔一点,用博喻”修辞手法将无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无可捉摸为有形有质,显示了超人”艺术才大和高超”艺术表现力。

贺铸一生沉抑下僚,怀才不遇,只做过些右班殿臣、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之类”小官,最后以承仪郎致仕。将政治上”不得志隐曲地表达在诗文里,是封建文人”惯用手法。因此,结合贺铸"生平来看,这首诗也可能有到寄托。

贺铸为人耿直,不媚权贵,“美人”、“香草”历来又是高洁之士”象征,因此,作者很可能以此自比。居住在香草泽畔” 美人清冷孤寂,不正是作者怀才不遇”形象点照吗?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首词之到以受到历代文人”盛赞,“同病相怜”恐怕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吧!当然,径直把它看作一首情词,抒点”是对美好情感”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怅惘,亦无不可。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理解,这首词到表现”思想感情对于封建时代”人们来说,都是“与我心有戚戚焉”。这一

点正是这首词具有强大生命力”关键到在。?

《横塘》原文及翻译赏析

《横塘》原文及翻译赏析 《横塘》原文及翻译赏析 《横塘》原文及翻译赏析1 横塘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古诗简介 《横塘》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写送别朋友时的情景,表达了与朋友间的深情。前两句为送别之景,后两句是离别之情。全诗以抒情之笔写景,通过环境景物描写,烘托离别之情,情景交融,深情缠绵,回味无穷。 翻译/译文 春天到来的时候,这满塘的水就绿了, 但水上的石桥和水边的红塔旧色依然。 在每年送朋友上路的横塘里, 蒙蒙细雨中,即将远行的画船栓在岸边的垂杨柳上。 注释 1.横塘: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 2.南浦:南面水边。此指送别的地方,出江淹《别赋》: “送君

南浦,伤如之何。”泛指送别之处。南浦是中国古诗词中以送别之地表达送别之情的重要意像,与之类似的还有专指陆上送别的“长亭”。 3.—川:是为一片,遍地。 4.石桥:指枫桥。在横塘之北。 5.朱塔:红色的宝塔。这里指寒山寺的塔。 6.系:拴着。 7.画船:油漆彩绘之船。 赏析/鉴赏 这首诗写送别朋友时的情景,表达了与朋友间的深情。横塘在江苏省苏州市西南,风景宜人。 前两句为送别之景。南浦,泛指送别友人的河边。一川;是为一片,遍地。朱塔;红色的宝塔。这两句可以这样理解;春天来了,南浦平披上了绿装,大地焕然一新。只有石桥、朱塔,不管春夏秋冬,还是老样子。两依然,朋友乘春光而去,以后只有石桥、朱塔与诗人为伴。想到这诗人黯然神伤。 后两句是离别之情。系;拴着。画船;油漆彩绘之船。在年年送客的横塘,今又有一条将要离去的画船,在蒙蒙细雨中拴在杨柳上,垂柳轻舟、雨中送客、依依惜别之情更使人伤怀。 全诗以抒情之笔写景,通过环境景物描写,烘托离别之情,情景

古诗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翻译赏析

古诗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翻译赏析 《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作者为唐朝文学家范成大。其古诗全文如下: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前言】《横塘》是南宋诗人范成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写送别朋友时的情景,表达了与朋友间的深情。前两句为送别之景,后两句是离别之情。全诗以抒情之笔写景,通过环境景物描写,烘托离别之情,情景交融,深情缠绵,回味无穷。【注释】1横塘: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2南浦:南面水边。此指送别的地方,出江淹《别赋》:“送君南浦,伤如之何。”泛指送别之处。南浦是中国古诗词中以送别之地表达送别之情的重要意像,与之类似的还有专指陆上送别的“长亭”。3一川:是为一片,遍地。4石桥:指枫桥。在横塘之北。5朱塔:红色的宝塔。这里指寒山寺的塔。6系:拴着。7画船:油漆彩绘之船。【翻译】春天来了,南浦边,一道碧绿的河水已经涨满;那横卧河上的枫桥,高耸的寒山寺塔,还是同旧时的模样一般。我不记得多少年了,每年都在这横塘送客,眼前总是这熟悉的一幕:天下着细雨,杨柳依依,水边停泊着画船。【赏析】这首送别的小诗,写得很别致。诗题“横塘”就是送别的地方。横塘在苏州,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所以诗中所写,句句与水相关。诗首二句写横塘的景色。春天来到,送别之处,一川绿水,枫桥与寒山寺塔,呈现眼前。用“南浦”二字,已暗藏送客,而“依然”二字,说明自己不是初到横塘,

而是常常到这里来,为下文“年年送客”作引子。同时,石桥、朱塔,就在诗中不单是作为景色的点缀,同样是离别的见证物。范成大另一首《枫桥》诗就这么说:“墙上浮图路旁堠,送人南北管离愁。”诗中的浮图,就是枫桥边上寒山寺的塔。诗的结句很蕴藉,“细雨”是点春时,也是写春景,为送别的气氛平添了三分冷清凄凉;“垂杨”即柳树,古人有折柳送别的风俗习惯,依依杨柳,在雨中摇曳着枝条,仿佛在挽留行人,又为送别增添了三分惆怅;“系画船”是写船等着人走,写系,实在又带着催,又为送别加深了三分愁苦。前三句次第写来,句句连环,被末句带有深刻情感的景语一束,诗便全都活了起来。怀人诗与送别诗,都喜欢用景物作为衬托,寄存自己的情思。如唐赵嘏的成名作《江楼感旧》云:“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诗先为人们勾勒了一幅空灵明丽的图景,以“独上”二字逼出下文风景依稀如旧而人事变迁,从而细腻地表达怀人之感。范成大这首诗在写作手法上也相仿。诗先描绘了一派江南水乡的春景,然后说到送人;诗写今年送别,却点明“年年送别”,于是春水仍如往年那么绿,石桥朱塔还是像往年那样耸立,连细雨中维系的画船都与往年相似,不过送的对象变了。去年、前年送别的人在何处呢?如今又送走的朋友,到明年春天,我再送别人时,今天送走的朋友又在何处呢?这样,感情色彩就更加浓重,别离滋味更加难耐,诗由一层而化多层,越发令人感动。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贺铸《横塘路》原文翻译及赏析

贺铸《横塘路》原文翻译及赏析 贺铸《横塘路》原文翻译及赏析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注释 ⑴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⑵芳尘去:指美人已去。 ⑶锦瑟华年:指美好的青春时期。锦瑟:饰有彩纹的瑟。唐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⑷月台:赏月的平台。花榭:花木环绕的房子。一作“月桥花院”。 ⑸琐窗:雕绘连琐花纹的窗子。朱户:朱红的大门。 ⑹飞:一作“碧”。冉冉:指云彩缓缓流动。蘅皋(hénggāo):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 ⑺彩笔:比喻有写作的才华。《南史·江淹传》:“……(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断肠句:伤感的诗句。 ⑻试问:一说“若问”。闲愁:一说“闲情”。都几许:总计为多少。 ⑼一川:遍地,一片。 ⑽梅子黄时雨:江南一带初夏梅熟时多连绵之雨,俗称“梅雨”。《岁时广记》卷一引《东皋杂录》:“后唐人诗云:‘楝花开后风光好,梅子黄时雨意浓。 译文: 她轻盈的脚步没有越过横塘路,我伤心地目送她像芳尘一样飘去。这锦绣华年可和谁共度?是在月下桥边花院里,还是在花窗朱门大户?这只有春风才知道她的居处。

飘飞的云彩舒卷自如,城郊日色将暮,我挥起彩笔刚刚写下断肠的诗句。若问我的愁情究竟有几许。就像那一望无垠的烟草,满城翻飞的`柳絮,梅子黄时的绵绵细雨。 赏析: 贺铸的美称“贺梅子”就是由这首词的末句引来的。据周紫芝《竹坡诗话》载:“贺方回尝作《青玉案》词,有‘梅子黄时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可见这首词影响之大。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横塘,在苏州城外。龚明之《中吴纪闻》载:“铸有小筑在姑苏盤门外十余里,地名横塘。方回往来于其间。”是作者隐居之所。凌波,出自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里是说美人的脚步在横塘前匆匆走过,作者只有遥遥地目送她的倩影渐行渐远。基于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遗憾,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推测那位美妙的佳人是怎样生活的。“锦瑟年华谁与度?”用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诗意。下句自问自答,用无限婉惜的笔调写出陪伴美人度过如锦韶华的,除了没有知觉的华丽住所,就是一年一度的春天了。这种跨越时空的想像,既属虚构,又合实情。 上片以偶遇美人而不得见发端,下片则承上片词意,遥想美人独处幽闺的怅惘情怀。“碧云”一句,是说美人伫立良久,直到暮色的四合,笼罩了周围的景物,才蓦然醒觉。不由悲从中来,提笔写下柔肠寸断的诗句。蘅皋,生长着香草的水边高地,这里代指美人的住处。“彩笔”,据《南史·江淹传》:“……(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这里用彩笔代指美人才情高妙。那么,美人何以题写“断肠句”?于是有下一句“试问闲愁都几许?”刘熙载云:“贺方回《青玉案》词收四句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其未句好处全在‘试问’句呼起,及与上‘一川’二句并用耳。”笔者认为,“试问”一句的好处还在一个“闲”字。“闲愁”,即不是离愁,不是穷愁。也正因为“闲”,所以才漫无目的,漫无边际,飘飘渺渺,捉摸不定,却又无处不在,无

曾巩《城南》古诗译文及赏析

曾巩《城南》古诗译文及赏析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曾巩《城南》古诗译文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城南》 作者:曾巩 原文: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译文: 春雨迅猛,池塘水满,遥望群山,高低不齐,东边西侧,山路崎岖。热热闹闹地开了一阵的桃花和李花,此刻已开过时了,只见眼前春草萋萋,碧绿一片。 注释 ①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②横塘:古塘名,在今南京城南秦淮河南岸 ③乱山高下:群山高低起伏 作品赏析: 诗人通过桃花、李花容易凋谢与小草青色长久相对比,暗示了这样的一个哲理:桃花、李花虽然美丽,生命力却弱小;青草虽然朴素无华,生命力却很强大。《城南》二首描写了暮春时节大雨过后的山野景象,笔调流畅优美,读来琅琅上口,令人赏心悦目。特别是“惟有青青草色齐”这一句,沁着水珠的草地鲜亮碧绿,表明雨后的大自然依然充满生机,这是作者的神来之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格调超逸,清新隽永。 牛仙客是唐朝玄宗年间的'宰相。通过牛仙客简介得知,牛仙客生于公元675年,卒于公元742年,是甘肃灵台人。在《史记》、《资治通鉴》等史书中,均有记载牛仙客简介。牛仙客出生贫寒,早年间,

牛仙客曾在家乡鹑觚县的府衙里担任小吏。当时鹑觚县县令付文静非常其中牛仙客,认为牛仙客是一位可塑之才。等到付文静担任任陇右营田使时,他便提拔牛仙客为佐立。公元721年,牛仙客得到时任节度使王君毚的赏识,在王君毚的提拔之下,牛仙客担任节度判官一职,并和王君毚成为很好的朋友。公元727年,王君毚咱沙场上战死,随后朝廷派遣萧嵩担任河西节度使一职。萧嵩上任后,将军政上一切事务交由牛仙客处理。牛仙客工作勤奋,并且以诚待人,因此深受当地军民的爱戴。公元729年,萧嵩回到朝廷,担任宰相一职。萧嵩成为宰相后,一直向朝廷积极推荐牛仙客。随后,朝廷让牛仙客担任太仆少卿一职,并担任代理河西节度使一职。牛仙客为官期间,政绩一直很出色,这引起了唐玄宗的赏识。 公元736年,牛仙客担任朔方行军大总管一职,不久之后,崔希逸给朝廷上书,声称牛仙客政绩卓越。唐玄宗得知后,便让刑部员外郎张利贞前去一探究竟。张利贞核实后,回奏朝廷此事属实。唐玄宗大喜,随即任命牛仙客为六部尚书。等到唐玄宗罢免张九龄宰相之职后,便提拔牛仙客为宰相。此后,牛仙客一直为唐玄宗建言献策,直到他在公元742年因病去世。 史书在记载牛仙客生平经历的同时,也会提及有关牛仙客的故事。后人通过了解牛仙客的故事,也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牛仙客此人。话说,公元736年,牛仙客在担任朔方行军大总管时,提高了当地百姓的收入,并且积蓄了很多财物。唐玄宗得知这一事情后,便让刑部员外郎张利贞前去调查此事是否属实。经过张利贞多方核实,证实此事为真,便上书告诉了唐玄宗。唐玄宗得知后,非常高兴,立马提拔牛仙客为六部尚书。时任中书令的张九龄得知后,立马反对了唐玄宗的决策。张九龄认为,自从唐朝建立根基以来,担任尚书之职的人都是一些德高望重的人。牛仙客本是边疆一名小吏,要是君主突然提拔他为六部尚书,肯定会让朝廷众人难以信服。唐玄宗听后,认为张九龄说的有一定道理,便决定先给牛仙客加封爵位。 随后,张九龄再次反对唐玄宗这一做法。张九龄说,身为朝廷官员,充实国库本就是理所应当的职责,如果君主一定要表彰牛仙客的

大堤曲原文翻译及赏析

大堤曲原文翻译及赏析 《大堤曲·妾家住横塘》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贺。其古诗全文如下:妾家住横塘,红沙满桂香。 青云教绾头上髻,明月与作耳边珰。 莲风起,江畔春;大堤上,留北人。 郎食鲤鱼尾,妾食猩猩唇。 莫指襄阳道,绿浦归帆少。 今日菖蒲花,明朝枫树老。 【注释】 1、此诗是作者南游襄阳时所写的一首拟古乐府:大堤是实指,在襄阳府城外,东临汉水 2、横塘:1、泛指水塘。唐温庭筠《池塘七夕》诗:“万家砧杵三篙水,一夕横塘似旧游。” 前蜀牛峤《玉楼春》词:“春入横塘摇浅浪,花落小园空惆怅。” 陆游《秋思绝句》:“黄蛱蝶轻停曲槛,红蜻蜓小过横塘。”2、古堤名。三国吴大帝时于建业(今南京市)南淮水(今秦淮河)南岸修筑。亦为百姓聚居之地。晋左思《吴都赋》:“横塘查下,邑屋隆夸。”唐崔颢《长干曲》之一:“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 3、红纱:红纱衣 4、青云:喻黑发,髻如青云 5、明月:珰(音dāng当)如明月。珰:穿耳施珠为璫,即今之耳环 6、北人:意欲北归之人 7、鲤鱼尾、猩猩唇:皆美味,喻指幸福欢乐的生活。《吕氏春秋》“肉之美者,猩猩之唇。” 8、襄阳道:北归水道必经之路 9、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区 10、菖蒲:植物名。多年生水生草本,有香气。叶狭长,似剑形。

肉穗花序圆柱形,着生在茎端,初夏开花,淡黄色。全草为提取芳香油、淀粉和纤维的原料。根茎亦可入药。民间在端午节常用来和艾叶扎束,挂在门前。末两句用花树喻人易老,说明应珍惜欢聚的时日【翻译】 我的家住在横塘大堤,我红衫上香气如桂,高高的发髻如青云,耳上的首饰像月亮。莲风吹来,江畔如春。我站在大堤上,挽留北归的情人。郎君吃着鲤鱼尾,奴家吃着猩猩唇。我请求郎君不要离开襄阳,我已见惯了离去的船多,归来的船少。今天还是菖蒲花开的夏天,转眼间就是深秋枫叶红遍 【鉴赏】 这首《大堤曲》乃唐朝诗人李贺(790-816年)于元和九年(814)南游吴楚经襄阳,拟乐府旧题而作。元和年间新题、旧题乐府平易浅俗,风靡诗坛,长吉的诗也不例外,据《旧唐书·李贺传》记载,“其乐府词数十篇,至于云韶乐工,无不讽诵。”但后代大多数读者初读李贺“固喜其才,亦厌其涩。”(刘辰翁《须溪集》)贺诗“忽起忽结,忽转忽断,复出傍生,爽肌戛魄之境,酸心刺骨之字,如明珠错落。”(钱钟书《谈艺录》)美丽却让人难以承受。本文则借助语义学及新批评派所提倡的文本细读法来读解这首集中体现诗人风格的作品。 这首诗拟古乐府而作,诗写女主人公深情地告诉情人不要远行,歌颂甜蜜的'爱情,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大堤女儿的绰约风姿与妩媚情态,并巧妙地将作者自己对青春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叹,以少女挽留情人的口吻道出,增强了艺术感染力。末尾两句中“今日”与“明朝”对举,“菖蒲花”与“枫树老”比照,即表明红颜易老,岁月难留,青春难再,当珍惜而欢度幸福的光阴。全诗情趣浓艳,音调铿锵,形象鲜明,是李贺所写恋情诗的名篇,体现了李贺诗的品格。

《城南》全诗翻译赏析

《城南》全诗翻译赏析 《城南》全诗翻译赏析 北宋曾巩《城南》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注释: 横塘:曲折回环的池塘。 乱山高下:群山高低起伏。 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草色齐:草色一样的青,一样的绿。 《城南》 其二 水满横塘雨过时,一番红影杂花飞。 送春无限情惆怅,身在天涯未得归。 译文: 春雨迅猛,池塘水满,遥望群山,高低不齐,东边西侧,山路崎岖。热热闹闹地开了一阵的桃花和李花,此刻已开过时了,只见眼前春草萋萋,碧绿一片。 赏析: 诗人通过桃花、李花容易凋谢与小草青色长久相对比,暗示了这样的一个哲理:桃花、李花虽然美丽,生命力却弱小;青草虽然朴素无华,生命力却很强大。《城南》二首描写了暮春时节大雨过后的山野景象,笔调流畅优美,读来琅琅上口,令人赏心悦目。特别是“惟有青青草色齐”这一句,沁着水珠的草地鲜亮碧绿,表明雨后的大自然依然充满生机,这是作者的神来之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格调超逸,清新隽永。 宋诗以理趣见长,一般喜发议论,而且议论性的句子往往直接出现,如“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再如,“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但这首诗却没有这样的`议论,全用意象来

表达,表面上像唐诗。但猜测时还得有点读宋诗的意识,着力推究其中的理趣。 姑且推测如下:诗人在春末夏初、大雨之后,看到城南一幅特有景象:水塘由干枯变得丰满,由死寂变得活跃,河水涨满,活力四溢,平时不怎么引人注意的峰峦忽然错乱纷出,扑面而来,争高竞秀,生机蓬勃,而那些小草,更是不甘寂寞,挺身而出,抖擞振作,秀色警人,只有桃李之花经不住急雨的袭击,香销玉陨,狼藉满地,不免可惜。 诗人想:自然是公平的,万物都有其各自的舞台,至于什么时候突显特出,什么时候销声匿迹,自有公理。横塘不会一成不变,河水不会低沉依旧,山峦不能尽占青睐,桃李不能灼灼不谢,小草不会永远沉寂。隐者将显,显者将隐。万物之生命力无不因时而动,而且,绚烂意味着凋谢,早熟意味着早衰,相反,“野火烧不尽”的勃发也许来自更多的隐忍与潜伏。 “大雨(急雨)”是一种考验,山禁得起这种考验,横塘禁得起这种考验,小草也禁得起这种考验,惟独桃李禁受不起。那就锤炼吧,潜伏,积淀,蓄势而发,像峰峦一样,大雨之后更显妖娆,像横塘一样,冲击之后推陈出新,像小草一样,洗礼之后茁壮挺拔!更持久的美不正出自抗击打的能力与足够的涵养吗?否则,只能像桃李开尽,让人惋惜,即便收获一掊同情之泪,又有何益! 此诗和《西楼》风格迥异。本诗亦写雨,但它清隽淳朴,富有阴柔之美。《西楼》主要写雨前景,此诗则写雨中景和雨后景,各尽其妙。 三、四句雨后两幅小景是:昔日绚丽似锦的桃李经受不住暴雨袭击的考验,已经零落殆尽,结束了一年一度的短暂青春;而惟有一片青草,不仅未被摧毁,反而翠绿欲滴,并且长得齐齐整整,毫无零乱倒伏之状。这暗示一条哲理:桃李虽艳丽,生命力却弱;青草虽朴素,生命力却甚强。本诗以暴雨并通过与“桃李花开尽”对比,烘托出青草的难以摧毁的精神。 此诗能注意选取日常习见但又有典型意义的景物作为描写对象,

曾巩《城南二首》翻译及赏析

曾巩《城南》翻译及赏析 曾巩《城南二首》翻译及赏析 《城南》二首描写了暮春时节大雨过后的山野景象,令人赏心悦目。以下是小编J.L分享的《城南二首》翻译及赏析,更多宋代诗人曾巩诗词鉴赏请关注。 城南 原文: 其一 雨过横塘水满堤, 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 惟有青青草色齐。 其二 水满横塘雨过时, 一番红影杂花飞。 送春无限情惆怅, 身在天涯未得归。 译文 春雨迅猛,池塘水满,遥望群山,高低不齐,东边西侧,山路崎岖。热热闹闹地开了一阵的桃花和李花,此刻已开过时了,只见眼前春草萋萋,碧绿一片。 注释 ①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②横塘:古塘名,在今南京城南秦淮河南岸 ③乱山高下:群山高低起伏 作品鉴赏 其一 此诗为熙宁十年(1077年),曾巩知福州时作。这首小诗描绘了雨后福州城南野外的自然风光。笔调轻快,写景如画,是曾巩诗作中的杰出篇

章。 春雨迅猛,池塘水满,遥望群山,高低不齐,东边西侧,山路崎岖,热热闹闹地开了一阵的桃花和李花,此刻已开过时了,只见眼前春草萋萋,碧绿一片。诗人通过桃花、李花容易凋谢与小草青色长久相对比,暗示了这样的一个哲理:桃花、李花虽然美丽,生命力却弱小;青草虽然朴素无华,生命力却很强大。 其二 这首诗描写了暮春时节大雨过后的山野景象,笔调流畅优美,读来琅琅上口,令人赏心悦目。特别是“惟有青青草色齐”这一句,沁着水珠的草地鲜亮碧绿,表明雨后的'大自然依然充满生机,这是作者的神来之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格调超逸,清新隽永。 简析 诗人通过桃花、李花容易凋谢与小草青色长久相对比,暗示了这样的一个哲理:桃花、李花虽然美丽,生命力却弱小;青草虽然朴素无华,生命力却很强大。《城南》二首描写了暮春时节大雨过后的山野景象,笔调流畅优美,读来琅琅上口,令人赏心悦目。特别是“惟有青青草色齐”这一句,沁着水珠的草地鲜亮碧绿,表明雨后的大自然依然充满生机,这是作者的神来之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格调超逸,清新隽永。

【经典诗句】“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全词翻译赏析

【经典诗句】“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全词翻译 赏析 “人间所事堪惆怅,莫向横塘问旧游”意思就是南方的老朋友啊,人生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发愁,我还是省点心别去惦记你好了。当然,这是在说反话,实质上的意思是:南方的老朋友啊,你看,我有这么多的事情需要发愁,可我还是很惦记你呀。 【译文】人世间事事皆令人伤感,切莫向江南打听友人的境况。 【出自于】清朝纳兰性德《于中不好·独背残阳上小楼》 独背残阳上小楼,谁家玉笛韵偏幽。一行白雁遥天暮,几点黄花满地秋。 怒节序,叹巨变,?华如梦水东流。人间所事米济伤感,莫向横塘问旧游。 注释: 于中不好:词牌名,即为《鹧鸪天》。 谁家玉笛韵偏幽: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几点黄花满地秋:宋史铸《黄菊二十首》:满地黄花懊恼秋。 华:指女子青春美貌,原意指繁盛艳丽的花朵。 横塘:古堤名,此处泛指江南。诗词中常以此堤与情诗相连。 旧游:从前有玩过的地方。 参照译文: 我独自登上小楼,身后斜阳残照。是谁家的笛声韵律幽幽?天空暮色沉沉,一行白雁缓缓飞过,满地秋景萧瑟,几点菊花点缀其中。 我吃惊节令的更迭之慢,暗叹人生之巨变不定。曾经的繁花似锦宛若一梦,像是河水通常向东推移。人世间事事皆令人伤感,切莫向江南打探友人的境况。 赏析: 《于中不好·独背残阳上小楼》就是清朝纳兰性德所搞的一首词。 “独背斜阳上小楼”,一开场先摆动作,画面里,纳兰性德(纳兰容若)独上小楼,背后是红红的斜阳,很有气氛,接下来是用音乐进一步烘托气氛:“谁家玉笛韵偏幽”,不知道哪里传来的背景音乐,是笛子曲,韵律幽幽。

八卦一下:纳兰性德(纳兰容若)楼记小楼,听见“谁家玉笛”,也就是说,他并没 看到那个吹起笛子的人,那么,他就是怎么仅靠耳朵听到出人家吹起的就是玉笛而不是竹 笛或金笛呢? 答案是这种耳音别说纳兰性德(纳兰容若),就连笛子专家家也很难做到,像“玉笛”这种词语,仅仅是源远流长的一种诗人语言——比如,同样听到不知从哪里传来的笛子声,如果你想表达君子情怀,那就说“玉笛”;如果你想表达乡野之情,那就说“竹笛”;如 果你想表达豪客沧桑,那就说是”铁笛”;如果你写武夫小说,那就写成“金笛少年”。 只有笛子就是真的,那些玉、竹、金、铁通常都只是诗人为刻画意境而主观加之的润色,不容当真。就诗人们而言,这些润色都就是意象符号,就是一种传统的诗歌语言。 接下来,纳兰性德(纳兰容若)已经在笛声的渲染下登上小楼了,在诗歌里边,主人 公只要一登高i无论是高台还是高楼l,往往就要感怀了。由登高而感怀,这也是一个相 当有传统的诗歌套路。 览胜之后,纳兰性德(纳兰容若)先写下了一下览胜之所见,即为“一行白雁遥天暮,几点黄花满地秋”,天上一句,地上一句。天上就是暮色绝情,一行白雁在飞;地上就是 秋景萧瑟,几点黄花沉积。 白雁,比大雁体形略小,据说是纯白色的。白色的雁虽然我们很难想象,但唐诗里有“东溪一白雁,毛羽何皎洁”,宋词里咏白雁也有“冰魂问归何处,明月影中藏”,看来 还真是白色的。 地上,几点黄花而已,并不是满地黄花,但纳兰性德(纳兰容若)听说”几点黄花满 地秋”,这比“满地黄花沉积”更变得悲凉萧瑟,后者就如同一个人已经躺在血泊中休养 生息最后的几口气,前者却例如一个人眼睁睁地看著敌人的屠刀正在朝自己砍过来。 下片“惊节序,叹沉浮”,开始登高感怀了,季节代谢,人生沉浮,总是惹人伤感,“?华如梦水东流”,好事情总是才一来到就马上消失了,像梦一样容易破灭,像河水东 流一样不可逆转。 “水东流”在诗歌意象里通常存有这样几种含义:一是不为人的意志为迁移,二就是 不可逆转。李煜词”自就是人生长怨水长东”,很绝望,人的一生无法彻底摆脱命运,就 像是电影里的人物无法彻底摆脱剧本。 我们看电影的时候,随着剧情的发展而喜怒哀乐,而揪心着急,其实冷静下来一想, 我们也知道这些故事早就在电影胶片里被固定好了。李煜和纳兰性德(纳兰容若)他们有 时候就像电影里的人物突然有片刻的灵光一闪:哎,我不会只是一个电影人物吧? “人间所事米济伤感,莫向横塘问旧游”,化后自曹唐诗“人间何事堪伤感,海色西 风十二楼”,纳兰性德(纳兰容若)换“何事”为“所事”,比较难以解决,有注本说道

甘露寺多景楼原文翻译及赏析

甘露寺多景楼原文翻译及赏析 甘露寺多景楼原文翻译及赏析 甘露寺多景楼原文翻译及赏析1 甘露寺多景楼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译文 春雨迅猛,池塘水满与堤齐平,远处群山高低不齐,东边西侧,山路崎岖。 热闹地开了一阵的桃花和李花已经凋谢,只能看见萋萋的.春草,碧绿一片。 注释 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横塘:古塘名,在今南京城南秦淮河南岸 乱山高下:群山高低起伏 赏析: 诗人通过桃花、李花容易凋谢与小草青色长久相对比,暗示了这样的一个哲理:桃花、李花虽然美丽,生命力却弱小;青草虽然朴素无华,生命力却很强大。《城南》二首描写了暮春时节大雨过后的山野景象,笔调流畅优美,读来琅琅上口,令人赏心悦目。特别是“惟有青青草色齐”这一句,沁着水珠的草地鲜亮碧绿,表明雨后的大自然依然充满生机,这是作者的神来之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格调超逸,清新隽永。 甘露寺多景楼原文翻译及赏析2 原文 欲收嘉景此楼中,徙倚阑干四望通。 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 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餐风。 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

翻译 想观赏美景来到这多景楼中,栏杆边徘徊,极目长空。 波光摇乱云影浮着紫色翠色,满含山气的天空染得时青时红。 一川钟声佛唱融入淮南月色,万里船帆桅樯乘着海外清风。 年老了衣服上仍旧风尘扑扑,心里真羡慕那暮色中的飞鸿。 注释 甘露寺: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三国东昊所建古寺。 多景楼:在甘露寺。 嘉:嘉美。 徙倚:徘徊流连。 钟呗:寺院诵经声。 帆樯:船帆和桅杆,泛指江船。 冥鸿:飞入远空的鸟。汉朝扬雄《法言·问明》,有“鸿飞冥冥”之语。 创作背景 《甘露寺多景楼》是诗人中年离乡宦游至江苏镇江,登临风景优美的多景搂,因风光迷人有感而作。 赏析 首联总写多景楼的形胜,提挈全篇。多景楼屹立北固山上,凭高远眺,水色山光,风月胜景,无不尽收眼底。诗人这两句意谓欲于此楼周览胜景,只消徘徊倚阑,凭高四望,万千景象,便可豁然在目。这正抓住了多景楼居高临下,境界开阔的'特点。 中间两联是写多景楼上所见景象:云气和水光氤氲之处,浮现出碧瓦红楼;晚霞同山峦于夕阳下青红相间。镶入远处的天空;月光下淮南原野传来了佛寺的钟声梵歌;江面上强劲的海风送来了远方的航船。这四句,一写水光,一写山色,一写淮南寺钟,一写江面帆船。“云乱水光浮紫翠”,着一“浮”字,写明波光云影的迷离掩不住巍峨的宫观;“天含山气入青红”,用一“入”字,刻画出霞光山色的浓彩浸染了黄昏的远天。月光下传来“一川钟呗”,不难想象出淮南原野的平阔寂静;海风中驶出“万里帆樯”,使人意识到长江的迢遥

《城南》曾巩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城南》曾巩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作品简介: 《城南》是北宋年间的一首七言绝句,作者是曾巩。诗人通过桃花、李花容易凋谢与小草青色长久相对比,暗示了这样的一个哲理:桃花、李花虽然美丽,生命力却弱小;青草虽然朴素无华,生命力却很强大。 作品原文: 城南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作品注释: ①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②横塘:古塘名,在今南京城南秦淮河南岸 ③乱山高下:群山高低起伏 作品译文: 春雨迅猛,池塘水满,遥望群山,高低不齐,东边西侧,山路崎岖。热热闹闹地开了一阵的桃花和李花,此刻已开过时了,只见眼前春草萋萋,碧绿一片。 作品简析: 诗人通过桃花、李花容易凋谢与小草青色长久相对比,暗示了这样的一个哲理:桃花、李花虽然美丽,生命力却弱小;青草虽然朴素无华,生命力却很强大。《城南》二首描写了暮春时节大雨过后的山野景象,笔调流畅优美,读来琅琅上口,令人赏心悦目。特别是“惟有青青草色齐”这一句,沁着水珠的草地鲜亮碧绿,表明雨后的大自然依然充满生机,这是作者的神来之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格调超逸,清新隽永。 相关题目:

(1)诗的一、二两句分别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 答:写出了雨的雨量大,雨势猛(或雨势急) (2)诗的三、四两句和白居易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都写小草,且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就此比较赏析。 答:本诗三、四两句运用对比的手法,以桃花、李花易凋谢,突出小草的顽强,表达了作者对小草的赞美之情,白居易的诗以“野火”衬托小草的顽强,表达了对小草的赞美之情。 作者简介: 曾巩(1019—1083)字子固,汉族,抚州南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嘉佑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儿童时代的曾巩,就与兄长曾晔一道,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良好的天赋。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状》中称其“生而警敏,不类童子”,而且记忆力超群,“读书数万言,脱口辄诵”。嘉佑二年(1057年),39岁的他才考取了进士,被任命为太平州司法参军,踏上了仕途。翌年,奉召回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熙宁二年(1069年)先后在齐、襄、洪、福、明、亳等州任知州,颇有政声。元丰三年(1080年),徙知沧州,过京师,神宗召见时,他提出节约为理财之要,颇得神宗赏识,留三班院供事。元丰四年,神宗以其精于史学,委任史馆修撰,编纂五朝史纲,未成。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次年卒于江宁府。理宗时追谥“文定”。曾巩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并不算是很出色,他的更大贡献在于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

《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原文、翻译及赏析

《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原文、翻译及赏析 《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原文、翻译及赏析1 朝代:清代 作者:朱彝尊 原文: 穆湖莲叶小于钱,卧柳虽多不碍船。 两岸新苗才过雨,夕阳沟水响溪田。 屋上鸠鸣谷雨开,横塘游女荡船回。 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 注释 [1]鸳鸯湖:一名南湖,在浙江嘉兴市南三里。棹(zhào)歌:一边划船一边唱的歌。 [2]穆湖:也叫穆溪,在嘉兴东北。 [3]卧柳:枝干斜卧于水上的柳树。 [4]鸠鸣:预示晴天。《埤雅》:“鸠,阴则屏其妇,晴则呼之。”谷雨:清明后一个节气。开:雨霁天晴。 [5]横塘:地名,在今江苏苏州西南,以分流东出,故名。陆游《横塘》:“横塘南北埭西东,拄杖飘然乐无穷。”荡船:摇船。 [6]浴蚕:育蚕选种的一种方法。即将蚕种浸于盐水或以野菜花、韭花、白豆花等制成的液体中,汰弱留强,进行选种。 创作背景 《鸳鸯湖棹歌》组诗作于康熙十三年(1674),仿民歌以写嘉兴风物之美。所选第一首描绘穆湖一带的美丽风光。(1674)年冬,朱彝尊客居潞河(今北京郊区)龚佳育幕府,创作《鸳鸯湖棹歌》百首,自序言:“甲寅岁暮,旅食潞河,言归未遂,爰忆土风,成绝句百首。语无诠次,以其多言舟楫之事,题曰‘鸳鸯湖棹歌’,聊比竹枝、浪淘沙之调。冀同里诸君子见而和之云尔。”诗精妙摹写出盛春时节的乡村风情,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景象生动而富美感。 《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原文、翻译及赏析2

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 穆湖莲叶小于钱,卧柳虽多不碍船。 两岸新苗才过雨,夕阳沟水响溪田。 屋上鸠鸣谷雨开,横塘游女荡船回。 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 注释 穆湖:也叫穆溪,在嘉兴东北。 卧柳:枝干斜卧于水上的柳树。 鸠鸣:预示晴天。 谷雨:清明后一个节气。 开:雨霁天晴。 横塘:地名,在今江苏苏州西南,以分流东出,故名。 荡船:摇船。 浴蚕:育蚕选种的一种方法。即将蚕种浸于盐水或以野菜花、韭花、白豆花等制成的液体中,汰弱留强,进行选种。 注释 鸳鸯湖:一名南湖,在浙江嘉兴市南三里。棹(zhào)歌:一边划船一边唱的歌。 穆湖:也叫穆溪,在嘉兴东北。 卧柳:枝干斜卧于水上的柳树。 鸠鸣:预示晴天。《埤雅》:“鸠,阴则屏其妇,晴则呼之。”谷雨:清明后一个节气。开:雨霁天晴。 横塘:地名,在今江苏苏州西南,以分流东出,故名。陆游《横塘》:“横塘南北埭西东,拄杖飘然乐无穷。”荡船:摇船。 浴蚕:育蚕选种的一种方法。即将蚕种浸于盐水或以野菜花、韭花、白豆花等制成的.液体中,汰弱留强,进行选种。 赏析 新生的莲叶小于铜钱,垂柳拂水不碍船行,让诗人倍感新奇;雨后的两岸新苗,夕阳映照下的潺潺沟水让诗人感受到无限生机。诗不仅摹写出一幅绝美的穆湖风景图,也透示出诗人对乡村美景的由衷喜

贺铸《横塘路》原文翻译及赏析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年华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注释 ⑴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⑵芳尘去:指美人已去。 ⑶锦瑟华年:指美好的青春时期。锦瑟:饰有彩纹的瑟。唐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⑷月台:赏月的平台。花榭:花木环绕的房子。一作“月桥花院〞。 ⑸琐窗:雕绘连琐花纹的窗子。朱户:朱红的大门。 ⑹飞:一作“碧〞。冉冉:指云彩缓缓流动。蘅皋〔hénggāo〕: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 ⑺彩笔:比喻有写作的才华。《南史·江淹传》:“……〔淹〕尝宿于冶亭,梦 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 一以授之。〞断肠句:伤感的诗句。 ⑻试问:一说“假设问〞。闲愁:一说“闲情〞。都几许:总计为多少。 ⑼一川:遍地,一片。 ⑽梅子黄时雨:江南一带初夏梅熟时多连绵之雨,俗称“梅雨〞。《岁时广记》卷一引《东皋杂录》:“后唐人诗云:‘楝花开后风光好,梅子黄时雨意浓。 译文: 她轻盈的脚步没有越过横塘路,我伤心地目送她像芳尘一样飘去。这锦绣华年可和谁共度?是在月下桥边花院里,还是在花窗朱门大户?这只有春风才知道她的居处。 飘飞的云彩舒卷自如,城郊日色将暮,我挥起彩笔刚刚写下断肠的诗句。假设问我的愁情究竟有几许。就像那一望无垠的烟草,满城翻飞的柳絮,梅子黄时的绵绵细雨。 赏析: 贺铸的美称“贺梅子〞就是由这首词的末句引来的。据周紫芝《竹坡诗话》载:“贺方回尝作《青玉案》词,有‘梅子黄时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可见这首词影响之大。

《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原文、翻译及赏析

《鸳鸯湖棹歌·选二》原文、翻译及赏析 《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原文、翻译及赏析 朝代:清代 作者:朱彝尊 原文: 穆湖莲叶小于钱,卧柳虽多不碍船。 两岸新苗才过雨,夕阳沟水响溪田。 屋上鸠鸣谷雨开,横塘游女荡船回。 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 注释 [1]鸳鸯湖:一名南湖,在浙江嘉兴市南三里。棹(zhào)歌:一边划船一边唱的歌。 [2]穆湖:也叫穆溪,在嘉兴东北。 [3]卧柳:枝干斜卧于水上的柳树。 [4]鸠鸣:预示晴天。《埤雅》:“鸠,阴则屏其妇,晴则呼之。”谷雨:清明后一个节气。开:雨霁天晴。 [5]横塘:地名,在今江苏苏州西南,以分流东出,故名。陆游《横塘》:“横塘南北埭西东,拄杖飘然乐无穷。”荡船:摇船。 [6]浴蚕:育蚕选种的一种方法。即将蚕种浸于盐水或以野菜花、韭花、白豆花等制成的液体中,汰弱留强,进行选种。 创作背景 《鸳鸯湖棹歌》组诗作于康熙十三年(1674),仿民歌以写嘉兴风物之美。所选第一首描绘穆湖一带的美丽风光。(1674)年冬,朱彝尊客居潞河(今北京郊区)龚佳育幕府,创作《鸳鸯湖棹歌》百首,自序言:“甲寅岁暮,旅食潞河,言归未遂,爰忆土风,成绝句百首。语无诠次,以其多言舟楫之事,题曰‘鸳鸯湖棹歌’,聊比竹枝、浪淘沙之调。冀同里诸君子见而和之云尔。”诗精妙摹写出盛春时节的乡村风情,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景象生动而富美感。 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 穆湖莲叶小于钱,卧柳虽多不碍船。 两岸新苗才过雨,夕阳沟水响溪田。 屋上鸠鸣谷雨开,横塘游女荡船回。 桃花落后蚕齐浴,竹笋抽时燕便来。 注释 穆湖:也叫穆溪,在嘉兴东北。 卧柳:枝干斜卧于水上的`柳树。 鸠鸣:预示晴天。 谷雨:清明后一个节气。 开:雨霁天晴。 横塘:地名,在今江苏苏州西南,以分流东出,故名。 荡船:摇船。 浴蚕:育蚕选种的一种方法。即将蚕种浸于盐水或以野菜花、韭花、白豆花等制成的液体中,汰弱留强,进行选种。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