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粒子的发展(论文)

基本粒子的发展(论文)
基本粒子的发展(论文)

研究生学位课程论文论文题目:基本粒子的发展

基本粒子的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对电子、光子、质子、中子、正电子、中微子的发现和强子夸克模型的介绍,阐述了粒子物理的一些基本知识。

关键词:基本粒子、电子、中微子、夸克

引言:不久前刚选完导师,我的导师是高策教授。第一次见面,高老师询问了我的专业背景和兴趣后,给了我一些指导,希望我了解一下弦论和场论方面的相关理论。于是,自己接触到了一些以前没有关注过的知识(粒子物理学)。刚好正值期末,自然辩证法要交期末论文,题目自拟,所以想总结一下基本粒子的发展。这样既可以完成学科作业,又能把近来看过的东西做一个简单总结,同时自己还抱着写一篇通俗的粒子物理方面的科普文章,希望能有一箭三雕之功效,但愿自己已经做到了。

揭露万物之本和世界之源是人类一直向往的研究目标。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Democritus)和留基伯(Leucippus)就提出物质由不可分的微小的基本粒子组成,及原子论。两千多年来,人类对世界本原的探索研究表明,物质世界的确有其深层次的构造,但又远非两位先哲所想的那样简单。

“基本粒子”按其原意是构成世界万物的不能再分割的最小单元。这其实只是一种历史概念,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深化,这种概念本身也在不断演变。最初,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提出的原子就是指构成世界万物的终极单元。但时至今日,已经没有人认为原子不能再分割了。“最小单元”这个概念一次又一次地被迫转移到下一层次,于是“基本粒子”一词也就应运而生了。当然本文所用“基本粒子”一词并非说它永远不能再分割,而是说直到当时还未进一步被分割的物质单元,尽管已有种种迹象表明它仍然有其更深的结构。为了叙述方便,本文有时把“基本粒子”简称为“粒子”。接下来,我就从人类认识粒子的顺序来大致介绍人类对世界认识的不断深入。

一、人类认识的第一个基本粒子:电子

1897年,汤姆逊发现了电子,这是人类认识的第一个基本粒子,他因此而获得了1906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汤姆逊是在研究阴极射线时发现电子的。著名的汤姆逊实验原理大致如图1:

图1 汤姆逊实验所用的真空管示意图

图中F为真空管,A为阴极,B为阳极(即A、B间加了一个电场),B上有一小孔,阴极射线射出后,经电场加速,射向阳极B,通过B上的小孔飞向荧光屏E,在其上大出亮点。试验中,可在C、D间加上电场或者磁场,使电子获得不同的偏转。在这样的场景下,通过一些简单的电学磁学计算,就可以得出了阴极射线里所包含的粒子的

电荷量e 和质量m 分别为:

191.60210e -=?库仑

289.10910e m -=?克

并且该粒子带电为负,这就是电子了。

二、人类认识的第二个基本粒子:光子

人类对光的人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大约在三百年前,牛顿(Isaac Newton, 1642~1727),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特性推断光是由高速运行的微粒组成的,这就是著名的微粒说。随后,惠更斯(ChristiaanHuygens,1629~1695)又提出了与牛顿的观点对立的波动说,他认为光是一种波动。

这两种学说争论了一百多年,直到1801年,英国的托马斯·杨(Thomas Young ,1773~1829)观察了光的双缝干涉现象。1818年,法国的菲涅耳(Fresnel,1788~1827)又进而观察到了光的衍射现象。按照波动说,光线应当会呈现干涉和衍射现象;但是按微粒说,则不会有这些现象。于是,暂时性地宣告了波动说的胜利,微粒说的失败。

随着电子的发现,人们发现的光电效应,即:当用紫外线照射金属时,金属表面会飞出一些电子。对飞出的电子的能量e E 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增强紫外线的强度不会改变

飞出的电子的能量;而增大紫外线的频率却可以明显增大电子的能量。这个现象用波动说是无法解释合理的。1905年,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1879~1955)提出了光量子概念,认为光是由微粒组成,每个光子的能量为

E h υ= (1)

其中υ为光的频率,h 为普朗克常数,

2h π=

342 1.0510h π-==? 焦耳·秒

他认为光电效应是金属内一个电子吸收一个光子后飞离金属表面的过程。这个观点简洁完满地解释了波动说无法说明的事实:影响飞出的电子的能量的是照射光的频率,而非强度。光电效应清晰地显示了光的粒子性。光子作为一种粒子,它不仅具有能量,而且还具有确定的动量。爱因斯坦根据相对论的要求,证明了光子的动量p 和波长λ有如下关系

h

p λ

= (2)

作为矢量的动量,其方向指向光传播的方向。一个光子与电子相撞,碰撞之后,电子获得能量,飞出金属表面。光作为一种粒子,成为人类认识的第二个基本粒子。爱因斯坦就是因为发现光电效应定律而获得1921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

光子概念的提出,并不意味着牛顿微粒说的简单复活,也不意味着惠更斯波动说的彻底失败。由(1)和(2)两式可以看出,光子实际上是粒子和波动两种概念相结合的产物,即代表粒子特性的能量E 和动量p 却由代表波动性的频率υ和波长λ决定。也就是说光子既有波动性也有粒子性,既具有波粒二象性。

三、人类认识的第三、第四个基本粒子:质子和中子

为了弄清楚原子的具体结构,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 1871~1937)等人用α射线粒子散射实验发现了原子核(但是原子核并不是基本微粒),并确立了比较合理的原子模型: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的极大部分质量聚集都集中在体积极小的原子核上,原子核带有和电子等量的正电荷,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质量极小的电子绕原子核运行。

1919年,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使它变成了氧原子核,同时放出了一个氢原子核来,即发生了核反应:

14

417

17281N He O H +→+ (3)

早在1816年,英国物理学家普劳特(William Prout,1785~1850)注意到了很多元素的原子量是氢原子量的整数倍,据此,普劳特提出了一个假说,认为所有的元素都是由氢原子组成的,氢是所有元素的“根本元素”。精确测量告诉我们:氢核质量是电子的1836.1526675倍;带有+1元电荷(约191.6010-?C ),量值与电子电荷绝对值相同;是稳定粒子,平均寿命大于1032年。这样的话,只要原子核包含有与核外电子数相等的氢核,整个原子就会呈电中性。因此,一般原子核并不是基本粒子,只有氢核(质子)才是基本粒子,它就是人类认识的第三个基本粒子。

但奇怪的是,绝大多数原子的质量数A 并不等于质子数Z ,前者往往是后者的两倍还要多。一种自然的想法就是,原子核内除了质子以外还应该有另外一种粒子,其质量与质子相等,并且呈电中性,卢瑟福把这种粒子叫做中子,不过他只是简单的认为这种中性粒子是质子与电子的结合体。

1930年,波特和贝克尔用α粒子轰击铍原子核,发现产生了一种穿透能力十分惊人的射线。但是人们只认识三种射线,即α、β、γ,其中γ射线的穿透能力最强,于是人们误认为这种 “铍射线”是γ射线。两年后,约里奥·居里夫妇有用这种“铍射线”来轰击石蜡,如图2

图2 中子发现实验原理图

结果发现,这种射线从石蜡里打出了不少质子。这种行为完全不像γ射线,因为γ射线只是一种电磁波,其能量根本不足以将质子打出来。

在卡文迪许实验室工作的查德威克(James Chadwick ,1891~1974)得知该消息后,立刻想到这种铍射线可能就是卢瑟福所说的中子。因为中子的质量与质子相近,一个高速运动的中子撞击质子,完全可能把质子撞出原子核;中子又不带电,因此可以具有很强的穿透能力。于是查德威克投入了紧张的研究,设法测出了中子的质量,结果表明其质量与质子十分相近。实验还表明,中子和质子、电子一样,自旋也是12

。由量子

力学理论可知,两个自旋1

2

的粒子的自旋耦合结果为0或1,所以自旋

1

2

的中子不可能

是质子与电子的结合体,它只能是另一种基本粒子。到此为止,人类已经认识了四种基本粒子。

四、人类认识的第一个反粒子:正电子

上世纪初,在相对论力学的原则下曾得出一个结论,一个微观粒子的总能量E可以按下面公式计算:

22224

E c p m c

=+(4)

式中c是真空中的光速,p是运动物体的动量。要计算物体的总能量,显然只要对上式两边开平方就行:

E=(5)

这样,总能量有两个解。正的解即通常所指的粒子总能,这容易理解。但带负号的总能量,这好像不太好理解,怎么会有负的能量呢?当提出这个方程负能量解的时候,不少人认为这是荒谬透顶的,不少人曾想尽办法用数学企图摆脱这个方程负的解,千方百计不让它出现。然而这时英国有一个年轻人叫狄拉克(Dirac),当时才27岁,他认为负能量可能是一种真实的粒子以不寻常的状态存在着;他认为微观粒子中,分子、原子、质子、电子都具有波粒二重性,对这些粒子的运动规律描写既然要用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原理处理,我们就不必为出现暂时不理解而在数学上又是正确的新问题而感到不安。

图3 正电子的发现(安德森,1932)

1932年,安德森(Carl David Anderson, 1905~1991)在用云雾室研究宇宙射线时,拍摄到一张照片,如图3所示。云雾室的中部是一块6毫米厚的铅板。粒子穿过铅板时会因为电力碰撞而损失能量,因而粒子在铅板两侧的能量是不同的。此云雾室放在磁场方向指向直面内部的磁场中,从而可以根据粒子轨迹的曲率判断粒子的运动方向和电荷。显然,图中所示是一个带正电粒子的轨迹。但是从轨迹的粗细、长度和曲率来看,它不可能是质子,却应是电子。最终安德森断定它是一个带正电的电子,这正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反粒子。这一发现使得安德森获得了1936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奖。

五、中微子的发现:β衰变能量失窃案

β衰变是核反应的一种,其过程为放射性元素A Z X 衰变为原子序数增加1的1A Z Y +,

同时放出一个β粒子(即电子e -),表面看起来似乎是一个中子变为一个质子同时放出一个电子,即:

21A

A Z Z X Y

e ++-+→+ (6) 微观世界中,无论分子、原子还是原子核,个个状态都有确定的能量。比如:31H 和32He

的基态的能量确定。氚31H 的β衰变正是31H 衰变为32He ,

同时放出一个电子的过程。31H 和3

2He 的能量确定,它们之间的能量差自然也是确定的,由能量守恒推想放出的电子的能量应该等于它们之间的能量差。然而实验数据却表明,放出的电子的能量是不确定的,

只有少数电子的能量接近31H 和32He 之间的能量差,绝大部分放出的电子的能量都小于

它们之间的能量差。这就是说,在β衰变的过程中,有一部分能量失窃了。

β衰变的问题究竟在哪里?1931年泡利设想了一个很自然的办法,他认为β衰变的过程中还放出了一个难以探测到的中性粒子,其自旋为12

,而且质量及其小,称为中微子(记为υ)。因此,β衰变过程应但表示为:

21A

A Z Z e X Y e υ++-+→++ (7) 这里,下标e 表示e υ是与电子e 相伴的中微子,上加一横线表示反粒子。于是不少实验

物理学家开始千方百计地寻找这个神秘的中微子。

寻找中微子踪迹的第一个成功方案是王淦昌在1942年设计,并由阿伦(J.S.Allen )实验,终于证实了中微子的存在。1952年,劳德拜克(G .W.Rodeback )和阿伦在大大改进实验条件后,证明了中微子正好符合β衰变过程中丢失的动量和能量。直到1956年莱茵斯(F.Reines )和柯温(C.L.Cowan )才完成了一个更为直接的实验,对已被放射出来的脱离了源的中微子进行探测。因为中微子的作用极为微弱,所以中微子的发现也极为困难,但是,知道1995年莱茵斯才为此获得诺贝尔奖。

六、对基本粒子更深层次的探索

上世纪三十年代发现了正电子、μ介子,进入四十年代又陆续发现了π介子和某些奇异粒子,如K 0和A 0等,进入五十年代,由于高能加速器建造,发现了好几十种基本粒子。最近几年来,差不多每年都有一些新的粒子或某基本粒子的共振态陆续被发现,到目前为止它们的总数已达二百左右。面对着这么多的基本粒子,为了便于研究,我们按参加相互作用的强弱可以将基本粒子分为强子、轻子和传播子三大类。

强子就是所有参与强力作用的粒子,现有粒子中绝大部分是强子,质子、中子、π介子等都属于强子。轻子就是只参与弱力、电磁力和引力作用,而不参与强相互作用的

粒子,共有六种,包括电子、电子中微子、μ子、μ子中微子、τ子、τ子中微子。电子、μ子和τ子是带电的,所有的中微子都不带电;τ子是1975年发现的重要粒子,不参与强作用,属于轻子,但是它的质量很重,是电子的3600倍,质子的1.8倍,因此又叫重轻子。传播子也属于基本粒子。传递强作用的胶子共有8种,1979年在三喷注现象中被间接发现,它们可以组成胶子球,但至今尚未被直接观测到。传递弱作用的W+,W-和Z0。中间玻色子是1983年发现的,非常重,是质子的80—90倍。

从现代许多实验中都证实质子的电荷非均匀性。质子不能看作一个几何上的点,在质子的有限大小里,电荷从其几何中心到边缘有一定特定的电荷分布。有的人认为质子的核心是由许多π介子组成;也有人认为中子内部靠中心处有一个结合得很紧的正电荷壳层,外面则是十分弥散的负电子云,所以中子作为整体虽是电中性,但内部结构却是很复杂。中子质子以及几乎所有的基本粒子,都可以有各种奇妙的彼此转化关系。这都说明一定有更深一层的结构,有更基本的粒子才能构成这些五花八门的“基本粒子”。

目前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成熟的基本粒子内部模型,即夸克模型。夸克模型认为强子是由夸克构成的,到目前为止已发现夸克至少有六种,即上夸克(u)、下夸克(d)、顶夸克(t)、底夸克(b)、奇夸克(s)、粲夸克(c),每种夸克还有三种颜色。夸克可以

带分数电荷,上夸克(u)、粲夸克(c)、顶夸克(t)带有

2

3

+个电荷,下夸克、奇夸克、

底夸克带有

1

3

-个电荷。

如图4,质子是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它的电荷是221

1

333

+-=+;中子

是由两个下夸克和一个上夸克组成,它的电荷是211

0 333

--=。

图4 强子的夸克模型

1974年丁肇中和里克特先后发现的J/ψ粒子和1976年发现的γ粒子也可以由夸克组成。J/ψ粒子是由一个粲夸克和一个反粲夸克组成,γ粒子是由一个粲夸克和一个反奇夸克组成。

七、结语

当代粒子物理学还在不断发展,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也将随其不断深入。

参考文献:

[1]陆埮,罗辽复.物质探微:从电子到夸克[M] 北京:科技出版社

[2]李淼超弦史话[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郭奕玲,沈慧君.诺贝尔物理学奖一百年[M]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4]葛旭初粒子对称性探索[M]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5]黄克孙(美)夸克、轻子与规范场[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关洪空间—从相对论到M理论的历史[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智能电网论文

智能电网 摘要:信息化与智能化高速发展的时代,电脑,通讯似乎都能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但日渐老化的传统电网结构并没有跟上技术变革的步伐,用户对电力供应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国家安全、环保等各方面政策都对电网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 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智能电网的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本文通过分布式能源的智能管理系统以及高级的智能仪表体系和需求侧管理的两方面来着重介绍智能电网的主要应用和功能特征,和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在科技引领社会变革的时代,智能电网必将展现出其特有的强劲的生命力。 关键字:电网系统;分布式能源;智能化 智能电网(smart power grids),就是电网的智能化,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也被称为“电网2.0”,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和包括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智能电网包含了一个智能型电表基础建设,用于记录系统所有电能的流动。通过智能电表,它会随时监测电力使用的状况。智能电网包括超导传输线以减少电能的传输损耗,还具有集成新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的能力。现代化的电能网络被许多政府认为是一种能够有效减少能源依赖,减缓全球温室效应的措施。智能计量作为智能电网的一部 分,但它本身本不能称为一个智能电网。从技术发展和应用的角度看,世界各国、各领域的专家、学者普遍认同以下观点:智能电网是将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分析决策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能源电力技术相结合,并与电网基础设施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现代化电网。由于智能电网的研究与开发尚处于起步阶段,各国国情及资源分布不同,发展的方向和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国际上对其还没有达成统一而明确的定义。根据目前的研究情况,智能电网就是为电网注入新技术,包括先进的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电力工程技术等,从而赋予电网某种人工智能,使其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成为一个完全自动化的供电网络。 1下面分别阐述智能电网分布式能源的智能管理系统和高级的智能仪表体系和需求侧管理其中两个方面 1.1分布式能源的智能管理系统 分布式能源是指分布在用户侧的以小规模、小容量、模块化、分散式的方式布置在用户附近的系统,主要包括分布式发电、分布式储能、并网技术和具有潜在功率产品价值的需求,利用侧负荷响应能源梯级 资源和可再生能源及资源综合利用设施,如以太阳能发电、风能发电、热电联产、沼气利用等。分布

当前海洋经济发展问题和对策探讨【论文】

当前海洋经济发展问题和对策探讨 一、海洋经济的作用 海洋经济这个术语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美国学者首先提出的,之后美国进而提出了海洋GDP的概念以及核算方法。我国的海洋经济理论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早期我国对海洋经济活动的定义主要是指与海洋直接相关的经济活动,但是随着我国对海洋经济活动的深入探索,逐步将那些间接与海洋经济相关的产业也归纳进海洋经济活动的范畴。2003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国发〔2003〕13号),在其中给海洋经济下了更加具有概括性、全面性的定义:“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简要来看,海洋经济可以分为三大产业,即海洋第一产业、海洋第二产业和海洋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的范畴有海洋养殖、捕捞和灌溉业,第二产业包括海洋盐、油气和深海采矿业等等,第三产业是指海洋运输业、旅游业等等。在我国当前的格局下,海洋第一产业发展时间最长,吸纳劳动力人口较多,但是产值相对来说最低,只占到海洋经济的不到8%;海洋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时间相对而言较短,但是科技含量较高,经济产值都在45%左右,是海洋经济的核心支持产业。从2003年到2010年,我国海洋经济的产值

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1%,是我国GDP增速的两倍多,特别是在我国GDP增速日益放缓的背景下,海洋经济的活力和发展潜力更加凸显,目前而言海洋经济产值占GDP产值近10%,成为了GDP的重要组成部门和支柱性产业。探索和发展海洋经济,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具有十分的必要性。各国对于海洋资源的开发和竞争日益激烈,许多沿海国家都制定了海洋发展计划,比如美国先后出台了《21世纪海洋蓝图》和《美国海洋行动计划》,欧盟颁布了《欧盟海洋政策绿皮书》,日本号称要建造2500座海上城市。海洋资源区别于陆地上的资源,海洋上的资源具有比较强的流动性,抢先开采意味着可以获得更大的收益,而落后的开发,则意味着自己的资源被其他国家利用。一旦这种落后开发的局面形成,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是一种比较巨大的损失。因此,无论从海洋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还是从国际形势的必要性来看,我国发展海洋经济迫在眉睫。 二、当前海洋经济发展中的问题 (一)海洋生态恶化,环境污染 我国海洋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污染源众多,这对我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遏制作用。从污染源上来看:首先是陆

海洋经济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试卷90分答案

1、在广义的海洋资源概念中才包括海水中所蕴藏的能量资源。 正确 错误 2、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公平性特征主要是指当代人之间与世代人之间对海洋环境资源选择机会的公平性。 正确 错误 3、进行海洋区域划分要明确两个主要任务,一是划定分区界线,二是回答分区理由。 正确 错误 4、海洋科技权益不是国家海洋权益在利益层上的体现。 正确 错误 5、《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有建立24海里领海和12海里毗连区的权利。 正确 错误 6、内海是指领海基线向内一侧的全部海域。 正确 错误 7、广义上的海洋管理是指海洋综合管理。 正确 错误 8、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特征:公平性,也就是国与国之间对海洋环境资源选择机会的公平性。 正确 错误 9、国家海洋权益,是指国家在其管辖海域内所享有的领土主权。 正确

错误 10、海洋产业结构是指各海洋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构成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正确 错误 11、“完善海洋综合管理体系”不是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之一。 正确 错误 12、《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沿海国有建立12海里领海和42海里毗连区的权利。 正确 错误 13、国家管辖海域之外的海洋利益的维护和取得,不是海洋综合管理的基本内容。 正确 错误 14、“持续性”是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特征之一。 正确 错误 15、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之间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 正确 错误 16、海洋第一产业,即海洋农业。 正确 错误 17、海洋第三产业,即海洋服务业。 正确 错误 18、海洋产业按产业发展历史分类有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类。

正确 错误 19、进行区域划分,只需划定分区界线,无须回答分区理由。 正确 错误 20、通过实施区划达到保护海洋环境、保持海洋生态平衡的目的。 正确 错误 21、本课程指出,在海洋产业中,海洋产业的高级阶段,一、二、三次产业比重排序特征为()。 三、二、一 三、一、二 一、二、三 二、三、一 22、根据本讲,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特征不包括()。 持续性 公平性 协调性 集约性 23、2002年9月国家海洋局发布的《全国海洋功能区划》,采用了()指标体系。 五类三级 十类二级 五类四级 十类三级 24、《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于()正式生效,它的诞生,标志着新的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的确立和人类和平利用海洋、全面管理海洋新时代的到来。

关于中国海洋经济发展论文

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海洋开发规划纲要(1993-2010)》的 通知 1994-8-29 0:0 来源:法律教育网【大中小】【我要纠错】 发文单位:浙江省人民政府 文号:浙政[1994]12号 发布日期:1994-8-29 执行日期:1994-8-29 各市、县人民政府,各地区行政公署,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省计经委会同省科委、省水产局等有关单位编制的《浙江省海洋开发规划纲要(1993-2010)》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海洋资源丰富是我省经济发展的一大优势。加快海洋开发,是振兴浙江的一大战略,是一项跨世纪的宏伟工程。各地政府特别是沿海地区政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开发海洋、发展海洋经济的重大意义,把开发海洋作为今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以促使我省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规划纲要》制定的各项促进海洋开发的政策措施,省政府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落实。 浙江省人民政府 一九九四年八月二十九日 浙江省海洋开发规划纲要(1993-2010) 浙江是海洋大省。海域面积(指内海和领海面积)4.24万平方公里,若包括大陆架及专属经济区则达26万余平方公里。全省海岸线总长6500多公里,居全国第一位。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海岛300.余个,占全国海岛总数的1/3强。全省11个市、地中有7个依接海洋,沿海县(市、区)有33个,其中海岛县(区)6个,占全国的半数。 浙江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其中开发潜力最大的是“港、渔、景、油”四大资源。深水港口资源得天独厚,全省可建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的岸线有26处,累计166公里。宁波北仑—舟山海域不仅建港条件优越,而且区位优势明显,是国际深水枢纽港的理想港址。 开发海洋,浙江既有着良好的开发条件,又面临着十分难得的机遇。当今世界为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所困扰,已有越来越多的沿海国家开始将战略目光投向占全球面积70%的海洋。据预测,到本世纪末,世界海洋经济总产值将达到30000亿美元,在世界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将由目前的5%提高到16%左右。二十一世纪将是“海洋世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开发事业也有了迅速发展。1991年,江泽民总书记视察我省舟山时题词:“开发海洋,振兴舟山”。开发海洋是我省走向二十一世纪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快实施“海洋开发战略”。

对中国海洋和海洋经济发展的认识

对中国海洋和海洋经济发展的认识 中共中央在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这是党中央首次提出“海洋强国”的概念。我国是一个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海域、1.8万公里海岸线的大国,建设海洋强国、维护海洋权益是发展之要、民生之需,也是中国海洋权益维护和拓展的题中之意。 所谓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以“和平发展、和谐共赢、强而不霸”为指导,打破“国强必霸”模式,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形成以“海洋强国”为轴心,开发、利用、保护和管控海洋为轴的发展战略。 首先,认知海洋。 探索认知海洋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先决条件。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永无止境,只有全面、准确、深刻地了解海洋,掌握海洋的运动规律,才能为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坚实的科学依据。认识海洋,一是要强化海洋科学研究,如通过财政政策支持,加大对海洋及海洋经济研究的拨款,进一步加大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事业领域的支持力度,成立专项课题小组,研究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开发、海洋工程装备设计、深海资源勘探开发、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研发、海水养殖、远洋渔业、海洋产业节能减排、海洋环境保护等。二是要强化海洋专门人才的培养,可以成立海洋特色学校,提高师资水平,加大财政补助,鼓励学生和引导学生学习。三是要强化全民族的海洋意识。拍摄与海洋有关的纪录片,普及海洋知识;举办海洋文化节,宣传海洋;继续举办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鼓励学生了解海洋。 另外还需要政策扶持,加强海洋经济宏观指导,主要包括强化海洋经济规划指导,加强海洋经济监测评估,健全海洋经济统计制度,推进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市海洋经济核算工作,完善海洋经济核算体系,推进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试点 其次,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海洋。 发展壮大海洋经济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海洋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利用海洋,一是要强化规划和区划的引领作用,二是要提高海洋开发利用水平,三是要提升海洋调查评价能力。 现如今我国共有三个海洋经济圈:北部海洋经济圈、东部海洋经济圈、南部海洋经济学。其中北部海洋经济圈由辽东半岛、渤海湾和山东半岛沿岸及海域组成。该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基础雄厚,海洋科研教育优势突出,是我国北方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区域,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全国科技创新与技术研发基地。 东部海洋经济圈由江苏、上海、浙江沿岸及海域组成。该区域港口航运体系完善,海洋经济外向型程度高,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区域、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 南部海洋经济圈由福建、珠江口及其两翼、北部湾、海南岛沿岸及海域组成。该区域海域辽阔、资源丰富、战略地位突出,是我国对外开放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区域,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基地,也是我国保护开发南海资源、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基地。 因地制宜,发挥各地的特色,坚持陆海统筹,以陆带海,以海带陆,海路相互促进,多层次多样式的发展模式。形成以首都圈为核心,以山东半岛、辽中南地区为两翼,提升和拓展环渤海经济圈;以两岸交流合作的深化、国务院关于长三角地区进一步改革发展意见的实施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为契机,加速形成东海经济圈;以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为引擎,加速形成南海经济圈;同时大力发展三个内地极化核心经济带,即:以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成渝地区、

海洋经济发展评析【论文】

海洋经济发展评析 一、落后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分析 实现落后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明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然后采用合适的方法对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做出评估[3]。在落后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评价指标构建中,把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作为一级指标,把其三个子系统作为二级指标,在三级指标中涵盖了反映二级指标功能状态和发展水平的要素或变量[4],其核心放在落后地区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海洋生态状况以及落后地区海洋经济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指标的选取上。考虑到区域尺度下海洋开发实际以及数据的可得性与可操作性,在借鉴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指标间多重共线性分析及相关性分析后,确定了包括28个三级指标的落后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上指标反映了落后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本质度量的数量维(发展度)、质量维(协调度)和时间维(持续度)水平,三者构成了三维空间坐标参照系中具有可比性的样本间。 二、落后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方法

(一)落后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的定义及构成 海洋经济系统既受陆地经济的作用影响,又有海洋本身的特殊性[6],是一个复杂的区域经济发展系统。落后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多元化目标,需要从海洋经济、生态环境与社会发展等各方面量化其“发展度”、“持续度”与“协调度”水平,选取能够综合反映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状态及其外部影响因素的评价方法与指标。借用复合生态系统的场力理论[7]分析思路,提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E),其定义为特定时间内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弱,包含发展度(D)与协调度(H)的函数,即:E=(fD,H)。 (二)落后地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度的计算 1.可持续发展能(E)的计算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是一个由发展度和协调度共同决定的综合变量,在不同区域尺度下,很难给出其具体、准确的函数式。根据国内外参考资料,通常的做法是将它们进行加权平均或几何平均。本文采用几何平均方法,即系统在第i时刻的可持续发展能(Ei)计算公式为:Ei=DiHi2。如图1所示。

世界与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与发展战略

世界与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状况与发展战略 发布时间:2011-11-2信息来源: 导读:随着各国海洋战略意识的增强和现代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各沿海国都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新世纪的战略重点,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一个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蓝色经济领域。 上世纪60年代以来,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早在1960年,法国总统戴高乐就提出“向海洋进军”。1967年法国政府成立海洋部,统管全国的海洋事务。1980年代美国就预言:“ 21世纪将是海洋开发的世纪”。这个预言已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主要态势。尤其在人类社会面临地球表面“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日益恶化和人口不断增加”三大威胁的今天,随着各国海洋战略意识的增强和现代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各沿海国都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新世纪的战略重点,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一个具有巨大开发潜力的蓝色经济领域。 辽阔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生物、矿物、化学、能源等各种自然资源,堪称是地球上一座巨大的“蓝色资源宝库”。据科学家估算,全球海洋中约拥有50万种动物,其中仅鱼类就有2万余种,生物资源总量达26万亿吨,海洋储存着相当陆地上全部农产品1000倍的食物。目前世界近海陆架区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450亿吨,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45%;天然气地质储量43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1/3。上世纪90年代中以来,海洋油气勘探向深水(>300米)陆坡区推进,不断有新的大油气田发现。新旧世纪之交,世界海洋经济产值已从1998年的1万亿美元快速增加至2002年的1.3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超过4%。 世界上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的海岸带地区。随着海洋科学和海洋工程的发展,沿海各国开发利用海洋的规模日益扩大。美国海洋经济产值在上世纪70年代初仅约300亿美元,80年代投资了1000亿美元开发海洋经济,到90年代初海洋经济产值已达3500亿美元,占世界海洋经济产值近三分之一;挪威通过开发海洋石油,一举摘掉了穷国的帽子,成为北欧富国之一,目前70%的国家财政来自海洋的开发利用。海洋经济已成为许多沿海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并成为沿海国家经济新的增长点。 中国濒临太平洋西岸,拥有18000公里的大陆海岸线,14000公里的海岛岸线,岛屿6500多个。这片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是中华民族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海岸带、滩涂面积两亿余亩,相当于全国耕地面积的13%,目前已开发只占其中很少的部分,浅海养殖潜力巨大。优越的自然环境形成了许多天然良港,宜于建设中等以上的泊位和港址有160多处。生物种类多,已记录的物种数达2万种,渔场面积281万平方公里。油气、矿床、再生能源、海上旅游等资源十分丰富。 1、全球海洋经济发展状况及中国的发展水平 传统意义上的海洋资源包括“航行、捕鱼、制盐”,现在一般认为的海洋资源则包括旅游、可再生能源、油气、渔业、港口和海水六大类。按照普遍的划分方式,海洋三大产业中的第一产业包括海洋渔业(捕捞和养殖);第二产业包括海洋油气工业、海盐业、滨海砂矿业;第三产业包括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娱乐业。从整个国际发展态势看,海洋经济在从传统的第一产业

国外海洋经济发展成功经验启示与借鉴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a2496568.html, 国外海洋经济发展成功经验启示与借鉴 作者:王志 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年第07期 [提要]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陆地空间和资源的开发利用压力日益增大,人们逐渐将关注的目光转向了占地球总面积70%的广阔海洋,蓝色海洋正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领域。为此,世界各国政府均加大对海洋的重视和开发利用程度,采取多项政策措施,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本文梳理和分析澳、美、韩、日等典型海洋经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并结合中国现实,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海洋经济;澳大利亚;美国;韩国;日本 基金项目: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资助项目《海洋经济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中的作用、贡献与拉动效应研究》(项目编号:L13BJL011)部分内容 中图分类号:F307.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2月28日 一、引言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既是潜力巨大的资源宝库,也是支撑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 各国政府均加大了对海洋的重视和开发利用程度,海洋经济得以快速发展。所谓海洋经济就是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据测算,近年来世界海洋生产总值以平均每年11%的速度快速增长,预计2020年将达到3万亿美元。从拥有海洋资源的数量来看,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居世界第四位。然而,从对海洋的开放和利用程度来看,中国却远远落后于诸多发达国家,尚处于海洋开发和利用的初级阶段。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各级政府逐步认识到海洋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并为此出台诸多政策措施,中国海洋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中国海洋产业占GDP的比重也从2006年的4%增加至2011年的9.7%,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尽管如此,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却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统筹规划,法律法规不健全;海洋产业科技水平较低;环境污染严重,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考察和梳理世界海洋经济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分析其中对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有益启示和借鉴,对于大力推动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促进中国成为海洋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二、国外海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 综观世界海洋经济的发展,目前全世界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已经制定了详尽的海洋经济发展规划,澳、美、韩、日等主要海洋国家均从国家战略高度认识并推动海洋经济的发展,且取

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

湖南农业科学2009,(8):154~157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 储永萍,蒙少东 (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201306) 摘要: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必须借鉴国外海洋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从全球海洋经济开发的总体趋势出发,分析了日本、挪威、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6个发达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总结了6国海洋经济发展对我国发展海洋经济的启示。 关键字: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启示 中图分类号:F3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0X(2009)08-0154-04 Inspiration from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CHU Yong-ping,MENG Shao-dong (College of Economics&Management,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Shanghai201306,PRC) Abstract: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world’s Marine economy being taken a great deal attention,it is significant to learn from the foreign countries which are in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First of all,the general trend of global marine economy development wa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Then,th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marine economy in six developed countries(Japan, Norway,England,Australia,America and Canada)were analyzed.In the end,the inspirations from development of marine economy in six developed countries were summarized. Key words:marine economy;development strategy;inspiration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发展,海洋经济的开发逐渐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全球海洋经济产值由1980年的不足2500亿美元迅速上升到了2005年1.7万亿美元,海洋经济对全球GDP的贡献率达到了4%。挪威通过开发海洋石油,一举摘掉了穷国的帽子,成为北欧富国之一,目前70%的国家财政来自海洋的开发利用;日本海洋经济已占该国GDP 的14%。笔者对日本、挪威、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和加拿大的海洋经济发展进行分析,总结了这些国家海洋经济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1全球海洋经济开发总体趋势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使世界各国的国际海洋意识普遍增强,各国都在建立和进一步完善国家的海洋管理制度。21世纪海洋管理的范围由近海扩展到大洋,由一国管理扩展到全球合作;管理内容由各种开发利用活动扩展到自然生态系统;管理方式在强调利用法律手段的同时,更多地使用培训和宣传教育手段。同时海洋管理科学和技术也逐渐成熟。发达国家把海洋开发作为国家战略加以实施,形成了许多新的海洋观,如海洋经济观、海洋政治观、海洋科技观等。开发方式正由传统的单项开发向现代的综合开发转变;开发海域从领海、毗邻区向专属经济区、公海推进;开发内容由资源的低层次利用向精深加工领域拓展。人类对海洋的观念从过去的一味索取转变为为生存和发展而协调行动,以实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在开发利用海洋的同时,认识到应把海洋作为生命保障系统加以保护。 在海洋产业的发展动态方面,传统的海洋渔业和海盐业保存稳定增长,海洋的多样性开采方兴未艾,其中海洋运输业、海洋油气等矿产资源的开发、滨海旅游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物制药的开发研究等占据了主导地位[1]。 2主要沿海国家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2.1日本 日本在发展海洋经济时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海洋科技开发,加大海洋科技经费投入,同时推进海洋环境保护,开展发展海洋经济的国际 收稿日期:2009-06-02 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2008BJB002);上海市教委食品经济重点学科开放基金项目(B-8207-07-0005-6);上海市教委食品经济管理重点学科基金项目(J50703) 作者简介:储永萍(1986-),女,湖南常德市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海洋产业集群。 通讯作者:蒙少东

关于海洋经济的论文

海洋经济 余洋 论文关键词:海洋经济海洋权益海洋强国资源消耗 论文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发展 海洋经济。在目前轰轰烈烈的海洋开发热潮中,围绕着海洋权益和安全的斗争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态势。文章从开发海洋经济与维护海洋权益和安全相统一的角度出发,从开发海洋经济的重要性,重视海洋安全与权益的斗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海洋强国发展战略等方面阐述了我国开发海洋与维护海洋权益兼顾的重要意义。 正文: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形势下,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发展海洋经 济。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海洋开发热潮中,围绕着海洋权益和安全的斗争呈现出群雄逐鹿态势。我国的海洋权益和安全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为了促进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和提升海洋安全力量,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正确的海洋发展战略。 一、开发海洋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地区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在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促使商品、资本、知识、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经济发展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组合和优化配置,以至于国别和地区经济越来越多的被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形成了相互依赖和影响的经济关系。 (一)海洋的开发与利用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这种要求必然打破地区和国别封锁,真正实现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全球流动及合理配置。而海洋的开发利用正是实现这一沟通的桥梁,是对外开放的主要载体。 (二)率先发展起来的国家,依海洋而发达,依海洋而富有 世界上多数沿海国家和地区由于濒临海洋而形成优越的地理环境,适合经济社会发展,使他们率先成为发达地区。我国发展较快和率先富裕起来的城市和地区集中体现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 海洋经济已成为沿海国家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开发海洋,利用海洋已经成为沿海国家的共识。很多沿海国家把发展海洋经济列入国家发展战略之中,出台了各具特色的海洋开发计划,不断加大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力度,力争使海洋经济成为国家经济中发展较快的一个领域。 (三)开发海洋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需要实施海洋开发。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快速与资源不足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一方面要节能挖潜减少消耗,另一方面要寻找新的资源。而我国所管辖的海域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矿资源,加大海洋开发力度,能极大地解放和发展海洋领域的社会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海洋经济学课程论文

目录 1. 引言 (2) 2. 茂名放鸡岛简介 (2) 2.1放鸡岛名字的由来 (2) 2.2放鸡岛的基本状况 (2) 2.2.1 放鸡岛的地理位置 (2) 2.2.2 放鸡岛的地貌 (2) 3. 茂名放鸡岛开发利用 (3) 3.1台商承包,发展迅速 (3) 3.1.1 放鸡岛开发的现状 (3) 3.1.2 放鸡岛开发的前景 (3) 3.2放鸡岛开发利用的优势和瓶颈 (3) 3.2.1 放鸡岛开发利用的优势 (3) 3.2.1.1 独立开发和经营 (3) 3.2.1.2 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4) 3.2.1.3 奇特的岛上风景 (4) 3.2.1.4 怪异的海底风光 (4) 3.2.2 放鸡岛开发利用的瓶颈 (4) 3.2.2.1 客源有限 (4) 3.2.2.2 生态脆弱 (4) 3.2.2.3 垃圾、污水处理麻烦 (4) 3.2.2.4 市场变化莫测,而且还有台风干扰 (5) 3.3放鸡岛开发利用的建议 (5) 3.3.1 进一步完善硬、软件设施 (5) 3.3.2 开发参与性生态旅游 (5) 3.3.3 打造精品潜水和海钓项目 (5) 3.3.3.1 精品潜水 (5) 3.3.3.2 精品海钓 (6) 3.3.4 构建和谐渔家乐 (6) 4. 茂名放鸡岛的开发原则与保护对策 (6) 4.1放鸡岛的开发原则 (6) 4.1.1 科学规划原则 (6) 4.1.2 开发与保护并举原则 (6) 4.1.3 整体协调发展原则 (6) 4.1.4 参与性原则 (6) 4.2放鸡岛的开发保护对策 (7) 4.2.1 开发与保护并举,实现可持续发展 (7) 4.2.2 提高开发能力,因地制宜 (7) 4.2.3 完善管理制度,避免乱开发 (7) 5. 后记 (7) 参考文献 (7)

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问题

海洋经济发展与海洋环境保护问题 摘要: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严酷的海洋自然环境,精确预报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该采取何种防灾减灾工程措施,也成为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开发海洋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针对我国重大的海洋环境与保护问题,重点开展研究方面的课题大体上有三类。第一类课题是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作用的机理和规律研究,第二类课题是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研究,第三类课题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及防治措施与对策。 关键词海洋环境污染海洋灾害海洋工程与海洋环境相互作用 随着沿海经济的迅猛发展,近海海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污染,使海域环境质量明显下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并对生物资源和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近海水域的污染已成为世界各国,特别是象我国这样具有相当长的海岸线和众多海湾的国家所共同关心的环境问题。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面临严酷的海洋自然环境,海洋灾害直接影响着海洋经济的发展规模、速度和效益,精确预报海洋灾害的发生、发展和应该采取何种防灾、抗灾和减灾工程措施,也成为严重关注的环境问题。为了开发海洋中的空间、矿产、渔业、能源等物质资源,需要在海上进行各类工程建设,在目前科技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工程建设的规模日益巨大,这些大规模的工程建设和海洋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将是开发海洋中的一个应引起特别关注的重要问题。为了适应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的日益恶化,海洋灾害的频发和海洋工程向大型化发展,近海石油气田的开发,以及海岸带开发过程中的后效问题的研究需要,针对我国重大海洋环境与保护问题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在这方面,重点需要开展的研究课题大体上有三类。第一类课题是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作用的机理和规律研究,第二类课题是海洋工程设施防灾、抗灾和减灾研究,第三类课题是海洋工程及海洋环境工程与海洋环境的相互作用吸防治措施与对策。 一、海洋环境特征对各类污染物的作用机理和规律研究 以海洋流体动力对各类污染物迁移、扩散、转化规律的研究为基础,考虑各种自然环境因素(浪、流、风、光、温度、湿度)、物理因素(扩散、挥发、沉降、吸附、释放)、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的作用,揭示污染物在海洋复杂条件下的运动及演变规律,并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此外,近年来,在我国沿海海域,赤潮频发严重。因此,除了加强赤潮的监测和预报外,也应加强在建立赤潮生长机理和发展规律方面的研究工作。 此项研究应通过现场观测、物理模型实验和数学模拟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由于现场观测工作耗资巨大,且受到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所获得的数据往往有许多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很难将其中的单因素影响分离出来,因此,往往只能用它来作为对某一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进行检验其可行性和精度的一个实例。 用数学模拟方法来建立海洋水质预测预报模型是一个较为有效的方法。目前,在这方面国内外已有不少水质预测预报模型,这些水质预测预报模型大体上都基于以下几方面的模型:水流数学模型;波浪数学模型;液流相互作用模型;近海海域污染物迁移转化数学模型。在水流数学模型研究方面,对于较大范围的海域,通常可采用深度平均的潮流教学模型,对

海洋经济最具投资前景六大产业

海洋经济最具投资前景六大产业 发布时间:2011-10-23信息来源:浙商 文│本刊记者俞越 海洋将成为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战场,那么,海洋经济有哪些细分产业最值得投资?《浙商》杂志发布海洋经济最具投资前景六大产业榜单,结合了近年来海洋经济各大产业的布局、产业总值、发展增速以及未来发展空间等众多因素综合评定。 [上榜理由] 海洋物流业 随着国际贸易形势趋好和航运价格恢复性增长,海洋物流业迅速回暖。2010年,我国海洋物流业全年实现增加值3816亿元,比上年增长16.7%。 打造大宗商品交易市场,是培育海洋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一批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脱颖而出,宁波、舟山都把构筑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平台放在海洋经济发展中的突出位置。 海洋船舶工业 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造船国,正处于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我国造船完工量及新承接船舶订单量大幅增长,海洋船舶工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2010年实现增加值1182亿元,比上年增长19.5%。 未来,海洋船舶工业要突出主业、多元经营、军民结合,由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稳步发展。形成环渤海船舶工业带和以上海为中心的东海地区船舶工业基地、以广州为中心的南海地区船舶工业基地。重点发展超大型油轮、液化天然气船、液化石油气船、大型滚装船等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产品及船用配套设备,同时稳步提高修船能力。 海洋油气业 我国继续加大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多个油气田陆续投产,海洋石油天然气产量首次超过5000万吨。海洋油气业高速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1302亿元,比上年增长53.9%。重点建设面向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的南海、东海、渤海天然气田,逐步形成三个区域性市场供应体系。规划建设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基地,鼓励发展商业石油储备和成品油储备也已成为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战略之一。

智能电网论文资料

关于智能电网发展的研究论文 摘要:在全球电网逐渐不能满足用户需要的大背景下,智能电网应运而生;简要概括了智能电网相对于传统电网的特点;介绍了智能电网在世界几个典型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最后简述了智能电网在未来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智能电网;发展 0 引言 在这种全球经济不断发展、用户对于电能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以及人们对环境保护愈来愈重视的背景下,人们希望建立一个更加可靠、具有较高自愈能力、与用户之间实现密切互动的现代化电网,于是智能电网应运而生。在智能电网中,可以将能源开发、发电、输电、配电、供电、售电、服务以及蓄能与能源终端用户的各种电气设备和其用能设施,通过数字化信息网络连接起来,并通过智能化的控制实现整个系统的优化;充分利用各种能源资源,注重低碳环保,依靠分布式能源系统、能源梯级利用系统、蓄能系统和蓄电交通系统等组合优化配置,实现精确供能对应供能、互助功能和互补功能,将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到一个全新的水平,使用户投资效益和成本达到一种合理有利的状态。本文主要以几个典型的国家和地区为例简要介绍一下智能电网的由来,特征,发展历程、现状及广阔前景。 1 智能电网的产生背景及由来 首先,自从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之相比,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电力网络系统并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电能供应不够稳定,特别是几次震惊世界的大停电事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现行的电力系统压力不断加大。2003年8月14日下午,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部分地区发生大面积停电,停电影响了地铁、电梯以及机场的正常运营,在一些地方造成了交通拥堵,给成千上万市民的工作和生活造成了极大不便;2005年8月25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地区供电的一条主要输电线路出现故障,加州电力主管部门紧急启动限电措施,造成大约50万居民断电半个小时。 其次,随着经济水平的迅速提升,用户对于电能质量的要求愈来愈高。人们希望获得更可靠、更优质的电能,在目前电网中,电压跌落是最多的电能质量问

当前经济形势与海洋经济发展

我国当前经济形势与海洋经济发展走向多元 班级:软件1114 学号:2011813101 姓名:陈哲馨 论文摘要:伴随着美国几家银行的倒闭和股市的迅速下跌,金融危机俨然已经成为一个热点。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形势一片暗淡,企业倒闭,裁员潮,工作难找,工资低等问题困扰着广大民众。政府出台多种对策来解决问题,帮助人民群众和各大企业度过难关。 关键词:国际形势经济全球化海洋经济海洋产业 一、我国当前经济形势 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值此艰难时刻,关键是鼓起勇气和信心,这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危机是挑战,也是机遇。 经济全球化经过调整后,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持续深入发展,全球经济依存性不断上升。全球资本与生产技术要素的全球化重新配置,带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当前世界经济对我国有以下影响:1、世界经济保持增长,我国外贸市场空间仍较大2、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我加工贸易影响显著,一般贸易保持高速增长。。3、主要经济体失业率高企加剧了世界经济摩擦的风险,欧美等国对我发起的贸易摩擦多由失业部门发起。4、油价高企加剧了我国的进口成本,可能导致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201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依然较强,经济仍具备实现平稳快速增长的有利条件。但也应看到,经济运行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因素,一些长期性的矛盾和问题还需要通过深层次的改革和调整来加以解决。我国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有所改善,但外部需求恢复增长需要较长时期。世界各大主要经济体均出现不同程度增长。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开始出现复苏迹象,但目前仍面临失业率飙升、财政赤字剧增和消费不振等诸多挑战,经济刺激计划也将收缩或陆续退出,经济全面复苏将是一个曲折而漫长的过程。我国经济则存在以下问题:1、国内消费市场拓展空间广阔,但难度增大2、国内投资增长具备潜力,但民间投资意愿不强3、稳定出口政策成效明显,但外贸形势不容乐观4、工业增长条件充足,但结构调整难度很大5、财政和金融环境良好,但通胀预期逐渐显现。 2009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峻挑战和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政府坚持宏观调控政策取向不动摇,坚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下滑的态势,经济企稳回升势头逐步增强,整体向好态势趋于明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我国经济增长逐季加速,稳步上升趋势基本确立 2、快速回升主要依靠内需拉动,投资和消费增势强劲 3、进出口跌幅收窄,出口已在低位企稳 4、CPI和PPI环比由降转升,同比降幅收窄 面对复杂形势,我国目前的经济情况与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有根本性不同,我们不应随西方起舞;目前国际经济形势对我国总体有利,我们应抓住机会加快发展。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用几年的时间,实现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紧紧抓好粮食和农业生产,确保农业和粮食不出问题,这是改革的关键,是发展的战略基础;不要急于到西方国家去抄底,应冷静观察国际经济形势的进一步演变。并研究如何有效利用国际资金为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服务。对我国来讲,要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信心比黄金还贵。 面临这样的经济形势,我们大学生面对危机,要提高学习积极性。理性面对,积极准备。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本世纪初以来,中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逐步上升,海洋产业体系也逐步完善,海洋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尽快如此,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统筹规划、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海洋产业科技水平较低、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仍制约着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文章提出了包括优化海洋产业结构,大力扶持战略性新兴海洋产业发展;制定完善的海洋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相关的政策法规;加大海洋产业科技创新的力度,重视人才培养;改革分散式的管理,构建统一综合的海洋管理体制;加强海洋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在内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推动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提升中国的海洋开发利用能力、促进中国成为海洋强国,有所助益。 标签:海洋经济;中国;海洋产业结构 一、引言 所谓海洋经济就是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陆地空间和资源的开发利用压力日益增大,人们逐渐将关注的目光转向了占地球总面积70%的广阔海洋,蓝色海洋正越来越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领域。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也逐步认识到海洋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中国海洋经济得以快速发展。根据《2011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的数据显示,2003~2010年,中國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平均增速达到21.08%。中国海洋产业占GDP的比重也从2006年的4%增加至2013年的9.5%,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尽管如此,中国海洋经济发展却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诸如海洋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统筹规划、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问题突出、海洋产业科技水平较低、环境污染严重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国成为海洋大国战略步伐的推进。为此,了解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剖析其中的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对于大力推动中国海洋经济的发展,不断提升中国的海洋开发利用能力,促进中国成为海洋强国,均具有重大意义。 二、中国海洋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步提升 本世纪以来,中国海洋经济快速发展,海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逐步提升。2003~2013年,中国海洋产业生产总值从11952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54313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0%。同期,中国海洋产业生产总值占GDP的比重也从2003年的8.8%增加至2013年的9.5%。另据有关部门测算,2013年中国海洋产业就业人员高达3513万人,海洋经济已经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