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目录及各章节重难点

初中物理目录及各章节重难点
初中物理目录及各章节重难点

初中物理各章节重难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

章节重点难点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

测量

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及使用方法

2、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对误差的理解和秒表的读

数方法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什么是机械运动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

选择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1、速度的计算

2、速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平均速度与速度平均值的

区别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

二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

传播

声音的产生原因及传播条件双耳效应和立体声的理解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各自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声的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

控制

1、噪声的定义及等级

2、控制噪声的方法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温度的概念及常用单位

温度计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

不准确温度计的比例对应

关系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1、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及能量变化

2、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3、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1、汽化和液化的定义及能量变化

2、汽化的分类、液化的两种方式

水沸腾前后的气泡大小变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1、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及能量变化

第四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的认识和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

2、光直线传播的例子、光速

日月食的形成过程(非中

考重点)

第二节:光的反射1、光的反射定律及应用(作图)

2、光的反射与漫反射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实虚像的辨别

3、平面镜成像与光的反射作图的结合考查

第四节: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条件

2、光的折射定律及应用(作图)

3、常见光的折射现象的解释

有关光的折射的各种作图

第五节:光的色散1、光的色散现象及颜色排列顺序

2、色光三原色及颜料三原色

透明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一节:透镜1、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

2、名词:焦点、光心、主光轴、焦距

3、对光的作用:凸(会聚)凹(发散)

4、典型光路:三条典型光路绘图

三条典型光路绘图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1、照相机:成倒立、缩小、实像

2、投影仪:成倒立、放大、实像

3、放大镜:成正立、放大、虚像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

规律

1、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过程及结论

2、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及

应用

第四节:眼睛和眼镜1、眼睛原理:可调焦照相机;晶状体和角

膜=凸透镜,视网膜=光屏

2、近视眼成因和校正:厚、前、凹透镜

3、远视眼成因的校正:薄、后、凸透镜

近、远视眼的产生原因及

矫正方法

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

1、显微镜

目镜:放大镜;物镜:投影仪

2、望远镜

目镜:放大镜;物镜:照相机

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

构和简单原理(非中考重

点)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第一节:质量1、质量的概念、单位及单位换算

2、质量的性质及测量

天平的使用方法

第二节:密度1、密度的定义、公式及单位

2、密度公式的应用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

1、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和不规则形状固

体的体积

2、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密度和液体密度

测量过程中的误差分析

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

1、了解气体、液体和固体的密度随温度变

化关系

2、密度与物质的鉴别

八年级下册

章节重点难点

第七章:力第一节:力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二节:弹力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使用自制弹簧测力计(课外)第三节:重力1、重力的概念、大小及方向

2、探究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实验

第八章:运动和力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理解

2、物体的惯性

物体的惯性

第二节:二力平衡1、二力平衡的条件

2、二力平衡与牛顿第一定律的联

第三节:摩擦力1、摩擦力概念

2、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

摩擦力的方向问题

第九章:压强第一节:压强1、压强的影响因素

2、压强的计算及单位

3、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第二节:液体的压强1、液体压强的产生原因、特点及

影响因素

2、液体压强的计算

对影响液体压强因素中

深度的理解

第三节:大气压强大气压的测量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第四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

关系

1、流体的特点

2、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及应用

第十章:浮力第一节:浮力1、浮力的产生原因及方向

2、示数法测量浮力大小

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1、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

2、阿基米德公式的应用

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第三节:物体的沉浮条件及

应用

1、物体的沉浮条件

2、物体不同状态下物体密度和液

体密度的关系

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

测浮力的四种方法

第十一章:第一节:功1、功的概念及做功的必要因素

2、功的单位、公式及计算

第二节:功率1、功率的物理意义

2、功率的计算公式、单位

功和机械能第三节:动能和势能1、通过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

能。

2、引导学生探究影响动能和势能

大小的因素。

第四节:机械能及其转化1、机械能的定义

2、机械能的转化、守恒条件

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一节:杠杆1、杠杆的定义及五要素

2、杠杆的种类及应用

3、杠杆力与力臂的作图

杠杆的作图

第二节:滑轮1、滑轮的种类及各自的特点

2、滑轮组的绕线方法

3、滑轮组的特点

滑轮组的绕线方法及省

力特点

第三节:机械效率1、三种功的定义

2、机械效率的计算

求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种

个物理量的相互转换求

九年级全册

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1、物质的组成

2、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

3、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热运

动与温度的关系

分子运动与颗粒物运动的

区别

第二节:内能1、内能的概念,影响物体内能大

小的因素

2、热传递和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是

等效的,热量的概念引出

第三节:比热容1、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单位

2、利用比热容的有关知识解释生

活中有关现象

3、热量的计算

对比热容的理解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第一节:热机1、热机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2、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

飞轮转速与做功次数的关

第二节:热机效率1、燃烧过程中的能量转化

2、热值的概念、单位

3、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

第三节:能量的转化与

守恒

1、能量的转化与转移

2、能量守恒定律

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第一节:两种电荷1、起电的两种方式

2、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3、电荷量:带电体所带电荷的多

少,单位库仑(C)

4、原子的结构

5、导体和绝缘体

摩擦起电的理解

第二节:电流和电路1、电流的成因:电荷做定向移动

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正电荷移动方向;

在电路中,从正极出经过用电器回

到负极

3、电路的组成和分类

4、电学元件符号记忆

电流的形成原因的理解

第三节:串联和并联1、电路的两种连接方式:串联和

并联

2、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3、根据实物图绘制电路图

4、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串并联电路的识别

电路图和实物图的转化

第四节:电流的测量1、对电流的理解、电流的单位及

单位换算、电流表的符号

3、会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第五节: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1、串联:I=I1=I2=I3=…

2、并联:I=I1+I2+I3+

第十六章:电压电阻第一节:电压1、对电压的理解、电压的单位及

单位换算、电压表的符号

3、会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对电压及电压表的理解

第二节:串、并联电路

中电压的规律

1、串联:U=U1+U2+U3

2、并联:U=U1=U2=U3

第三节:电阻1、对电阻的理解、电阻的单位及

单位换算

2、电阻的影响因素:材料,长度、

横截面积、温度

第四节:变阻器1、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原理

2、滑动变阻器的符号

3、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使用方法

滑动变阻器对电路的影响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第一节:电流与电压和

电阻的关系

1、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2、电压一定,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3、实验操作重点掌握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

性,与电流电压无关

第二节:欧姆定律1、欧姆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和变

形式

2、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3关于欧姆定律的相关计算

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第三节:电阻的测量1、伏安法测电阻的含义和原理

2、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图

3、实验步骤

4、实验结论分析

第四节:欧姆定律在

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1、串并联电路里欧姆定律的计算

2、电路故障分析

3、动态电路分析

电路故障分析

第十八章:电功率第一节:电能电功1、电能的认识和能量的转化

2、电能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3、电能表的认识及使用、用电能

表测量电功、计算电费

第二节:电功率1、电功和电功率的定义和区别

2、电功和电功率的计算

3、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

第三节:测量小灯泡的

电功率

1、伏安法测电功率的原理:P=UI

2、实验的器材、电路图、操作步

骤、数据记录和分析

3、用电能表和秒表测电功率:

p=w/t

第四节:焦耳定律1、电流的热效应:电能生热

2、探究影响电热的因素:I,R,t

3、焦耳定律Q=I2RT

4、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焦耳定律的各种变形式

第十九章:生活用电第一节:家庭电路1、家庭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法

2、家庭电路中各元件的作用

3、测电笔的构造和作用

4、三孔插座和漏电保护器

家庭电路的连接方法

第二节:家庭电路中电

流过大的原因

1、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几个原

因及对家庭电路造成的影响

2、保险丝的原理、材料

第三节:安全用电1、安全用电常识

2、触电类型

第二十章:电与磁第一节:磁现象磁场1、磁性、磁体的定义和分类

2、磁极的种类及相互作用

3、磁化

4、磁场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5、磁场的方向、磁感线的画法

对磁感线的理解

第二节:电生磁1、奥斯特实验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3、安培定则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安

培定则的运用

第三节:电磁铁电磁

继电器

1、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3、电磁继电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能用电磁继电器设计简单

的控制电路

第四节:电动机1、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2、电动机的原理和构造、优点

3、换向器的构造和作用

对换向器的理解(非中考

重点)

第五节:磁生电1、电磁感应条件和定义

2、电磁感应

3、发电机的原理的构造、意义

4、交流电的认识和理解

对交流电的理解(非中考

重点)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一节:现代顺风耳—

—电话

1、电话的结构与原理。

2、电话交换机的作用、数字、模

拟信号

信号传播过程

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1、电磁波的产生

2、电磁波的传播

3、电磁波的分类及其应用

第三节:广播、电视和

移动通信

1、了解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

接收

2、了解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3、了解移动电话

第四节:越来越宽的信

息之路

了解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

信、网络通信

第二十二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能源能源以及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识记

第二节:核能核聚变、核裂变核聚变、核裂变的过程第三节:太阳能太阳能的利用

第四节:能源与可持续

发展

能源可持续发展

九年级物理重难点

第十三章热和能 一、分子热运动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 (1)物质由分子组成;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 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3.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二、内能 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单位:焦耳(J)

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都具有内能。 3.物体的内能大小与温度的关系: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4.内能的改变: (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2)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A、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的方向: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②热传递的条件:有温度差。 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注意:物体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发生变化。 B、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初中物理中考重难点归纳(整理)

初中物理中考重难点归纳 一、光学难点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物距和像距 u表示。像距: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v表示。 物距: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 2 3、实像和虚像 实像由实际光线相交而成;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处长线相交而成的像。 实像既能显示在光屏上,以可以用眼睛看到;虚像不能显示在光屏,而只能用眼睛看到。 4、有关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 1

2 ⑴焦点是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 物体在焦点以外时,另一侧光屏上一定成实像;物体在焦点以内时,一定在同侧成虚像。 ⑵2f 是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2u f =时,所成实像与物体等大;u >2f 时,所成实像是缩小的;f <u <2f 时,所成实像是放大的。 以上可记为“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⑶凸透镜成实像时,若物距增大,则像距减小,像也减小;反之,若物距减小,则像距增大,像也增大。 (记为“物进像退,像变大”) ⑷根据物距与像距的关系,也能判断出像的性质 当u >v 时,像比物小;当u =v 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当u <v 时,像比物大。 ⑸凸透镜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所成虚像都是正立的。 二、物态难点: 三、热学难点: 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量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机.内燃机由气缸、活塞、进气阀、排气阀、曲轴和连

3 杆等组成.汽油机气缸的顶部有火花塞,柴油机气缸的顶部有喷油嘴. 内燃机工作时,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活塞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气缸的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的,这四个冲程叫做一个工作循环.在每个工作循环中, 气缸内的活塞往复两次,曲轴转动两周.在四个冲程中,只有做功冲程是燃气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是辅助冲程,要靠安装在 曲轴上的飞轮的惯性来完成. 在压缩冲程中,飞轮带动活塞压缩吸入的气体做功,使气体的温度升高,把机械能转化为气体的内能.在做功冲程中,燃料 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做功,把内能转化为活塞、飞轮的机械能. 汽油机的主体是一个汽缸,气缸内有一个活塞,活塞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汽缸上部有进汽门和排气门,顶部有火花塞. 右图是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的机构示意图,图中1是进气门;2是火花塞;3是排气门;4是活塞;5是汽缸;6是连杆;7是曲轴. 下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四个冲程示意图: 四、电学难点 (1)电学部分重要公式: ★电流定义式:t Q I

初中物理实验重难点总结

初中物理实验重难点总结 一.伏安法测电阻 1、定义: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就可以根据欧姆 定律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2、原理:I=U/R 3、电路图: (右图) 4、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连接实物时,必须注意 开关应断开 ② 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开关S ,三次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分别读出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填入表格。 ③算出三次Rx 的值,求出平均值。 ④整理器材。 5、讨论:⑴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分压),同时又保护电路(限流)。 ⑵测量结果偏小是因为: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大于实际通过Rx 电流。根据Rx=U/I 电阻偏小。 ⑶如图是两电阻的伏安曲线,则R 1>R 2 二.伏安法测灯泡的额定功率:①原理:P=UI ②电路图: ③选择和连接实物时须注意: 电源:其电压高于灯泡的额定电压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要变阻,且调到最大值。根据能否调到灯泡的额定电压选择滑动 变阻器。 电压表:并联在灯泡的两端“+”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根据额定电压选择电压表量程。 电流表:串联在电路里““+”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根据I 额=P 额/U 额 或I 额=U 额/R 选择量程。 三.伽利略斜面实验: 滑动变阻器 变阻(“一上一下”) 阻值最大(“滑片远离接线柱”) 串联在电路中 电流表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量程选择:算最大电流 I=U/Rx 并联在电路中 电压表 “+”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量程选择:看电源电压

(完整)初中物理重点和难点分析

初中物理重点和难点分析 一,《测量》单元:包括长度、体积的测量 重点:(1)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正确放置、读数、记录): (2)正确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固体体积(正确操作、读数、记录)难点:用排液法测不规则的密度小于某液体密度的物体的体积(关键测体积时要注意求得体积差值要真正为物体体积)。 二,《光学》单元: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及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折射初步规律及凸透镜成像。 重点:1,知道光在一种均匀物质里沿直线传播。 2,会用光速作简单的计算;光年的概念(光在一年中运动路程,是天文学上距 离单位)。 3,应用光的反射定律来分析、解释光的反射现象,并画出光路图; 4,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应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简单物体在平面镜里 成的像(对称的虚象) 5,知道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途径 6,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初步规律(分垂直入射和斜入射;斜入射又分:从空气 射入水中和从水中射入空气) 7,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以及应有实验技能。 难点:1,会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简单光现象。 2,用平面镜来控制光路(关键抓住垂直于镜面的法线平分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的夹角)。 3,认识平面镜所成的虚象。 4,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有关的折射现象(画出从观察物到观察者的光线传播路线 可加以说明)。 5,如何调节物距和像距来改变成像的大小(u>f成实象时像大则像距大,物 距小)。 三、《声和波》单元:包括声音产生、传播、声速和声波。 重点:1、声源、声波的含义。 2、声音的产生、传播的条件和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3、声波、(声波的反射)回声。 4、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的大小比较。 四、《热》和《分子动理论和内能》包括温度及其测量;物态变化;分子动理论和内能。 重点:1、正确使用温度计(会选、会放、会读)。 2、知道物态变化;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放热;物态变化与温度变化与否的关系。 3、蒸发、沸腾各自特点、异同点、影响因素。 4、能运用物态变化的有关知识解释自然界的有关现象。 5、初步理解什么叫热量。会用公式Q吸=cm(t-t0)或Q放=cm(t0-t)计算热量、比 热容(比热)、温度等。 6、理解和应用比热容(比热)的概念。 7、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扩散现象,说明的问题。 8、内容的概念,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9、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及其各自实质。 难点:1、晶体的熔化和对应溶液的凝固只能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前者吸热,后者放

最新人教初三物理教材下册各章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分析

最新人教版初三物理教材下册各章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分析 第7章力 第1节力 教学目标: 1.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能通过生活实例,归纳总结出这一概念,并能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能正确读写力的符号和单位;2.认识力的作用效果。能通过实验和生活体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能用力的作用效果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力的现象; 3.知道力的三要素,能通过实验和对生活体验的分析、归纳,了解力的三要素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会画力的示意图,并能根据力的示意图判断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重点: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难点:认识力的概念; 第2节弹力 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有弹性和塑性等不同的性质。利用生活经验和实验,说明弹性和塑性的不同; 2.通过实验了解弹力产生的原因,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弹力; 3.知道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长,并能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4.经历使用弹簧测力计的过程,学会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重点: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难点:认识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第3节重力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分析生活及实验现象得出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2.经历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了解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会根据G-m图象分析处理实验结果;能正确书写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式G=mg,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3.确认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并能够应用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能找到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会画重力的示意图; 4.了解重力的由来。 重点: 实验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难点:分析得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第8章运动和力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确认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2.经历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科学推理过程,认识牛顿第一定律;3.能通过生活经验和大量事实认识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能用物体

中考物理重点难点一览

中考物理重点难点一览 初三年级的物理主要涉及力学,从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到第十五章《功和机械能》都属于力学。最后的第十六章《热和能》还有十七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属于能量和能源,相比力学知识比较简单。因此初三物理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学通力学。 在此过程中同学们会学到许多重要概念:质量、密度、速度、力、弹力、重力、摩擦力、压强、浮力、功、功率、机械效率、机械能等;会学到许多仪器和机械:天平、量筒、压强计、密度计、气压计、杠杆、轮轴、斜面、滑轮、抽水机等;会结识并了解的科学家及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阿基米德、牛顿、伽利略、帕斯卡、焦耳、瓦特等。 难点一、密度的测量方法 第一个难点就是第十一章中密度的测量方法。这里主要难在分析误差的产生原因:例如,测盐水的密度怎样避免粘杯。还有一类题只有天平测牛奶的密度或只有天平测石块的密度。 例题:只有天平怎样测牛奶的密度,写出主要步骤并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结果 步骤:(1)测空杯的质量m1(2)杯中装满牛奶,测总质量m2(3)将牛奶倒出,擦干后在杯中装满水,测总质量m3 结果表达式:ρ=(m2 -m1)ρ水/(m3 -m1)

难点二、运动和力的关系中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需要注意的是平衡力必须是一个物体同时受的,而相互作用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力。 例题:铅笔盒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桌面对铅笔盒的支持力与铅笔盒对桌面的压力 B.桌子受到的重力与铅笔盒受到的重力 C.铅笔盒受的重力与桌面对铅笔盒的支持力 D.铅笔盒对桌面的压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分析:平衡力必须是一个物体同时受到的。C项是一对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是两个物体之间的。 A项是一对相互作用力难点三、力和机械的难点是对摩擦力的分析 产生摩擦力需要三个条件,即接触面粗糙、物体间相互挤压、物体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的趋势。 例题:如图①所示。用弹簧秤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作直线运动,实验记录如下表。由此可知,木块与水平桌面的滑动摩擦力为( ) A. 牛 B. 牛 C. 牛 D. 牛 分析:本题的考点是二力平衡,数据2中木块受力平衡,因此摩擦力等于3N,当拉力改变时物体速度发生改变,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但摩擦力与此无关,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

九年级物理上册重难点

第一章分子动理论与内能 1.分子动理论 重点:应用分子动理论解释某些生活、生产以及自然现象中的实例。 难点:从宏观的热现象中推断出其微观本质。 考点:区分宏观的机械运动与微观的分子运动;扩散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生活、生产以及自然现象中的实例。 2.内能和热量 重点:认识到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认识到内能改变的两种方式是做功和热传递;燃料燃烧时热量的计算。 难点:温度、内能、热量三个基本热学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考点: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燃料燃烧时热量的计算。 3.比热容 重点:了解比热容的概念;利用比热容来解释自然现象。 难点:比热容概念的建立过程。 考点:对物体吸热能力的探究;利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比热容与热量的计算。 第二章改变世界的热机 1.热机 2.内燃机 重点:理解热机的原理就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内能再转化成机械能;了解历史上和现实社会中的几种热机;理解内燃机的基本原理;了解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了解汽油机与柴油机的异同;知道汽油机、柴油机是活塞发动机;知道轮机和火箭发动机的原理。 难点:认识热机的工作过程是“燃料的化学能转化成内能再转化成机械能”;对汽油机四个冲程的认识,弄清各个冲程的作用。 考点:热机的工作原理;对汽油机四个冲程的认识及相关的能量转化。 3.热机效率 重点:了解热机的效率概念;了解不同热机的效率值;了解热机的使用给环境带来的影响。难点:建立热机效率的概念;理解环境污染与热机使用的关系。 考点:对热机效率的理解;有关热机效率的简单计算;热机的使用与环境污染。 第三章磁与电 1.磁现象 重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场的描述方法。 难点:磁场、磁感线概念的建立。 考点: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磁感线与磁场的方向。 2.电现象 重点:知道摩擦起电现象及两种电荷;电荷之间的作用规律;电流的形成和电流的方向。难点:电能的转化及其应用。 考点: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电流的方向;电能与其他形式的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3.电与磁 重点:知道通电直导线周围的磁场分布;知道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分布,掌握安培定则;知道磁现象的本质。 难点:通过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磁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磁现象的本质。 考点:“奥斯特的发现”;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分布;通过安培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磁极性

九年级复习:物理重难点汇总_中考物理

九年级复习:物理重难点汇总_中考物理第十三章热和能 一、分子热运动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 (1)物质由分子组成;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现象。 扩散现象说明: 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扩散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3.分子的热运动: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把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二、内能 1.内能: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单位:焦耳(J) 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都具有内能。 3.物体的内能大小与温度的关系:在物体的质量,材料、状态相同时,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4.内能的改变: (1)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2)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A、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的方向: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②热传递的条件:有温度差。 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放出热量,内能减少。 注意:物体内能改变,温度不一定发生变化。 B、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②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内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相互转化。 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三、比热容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乘积之比。 2.定义式: 3.单位:J/(kg.℃) 4.物理意义: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的能力的强弱。 5.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大小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

中考物理重难点提纲

物理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包括“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科学内容又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部分,下表为科学内容的一级主题与二级主题

分章重点: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2节运动的描述 第3节运动的快慢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重难点:1.长度及时间的测量与读数2.参照物的选择及判断3.V=S/t计算运动的快慢第1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第二章声现象第2节声音的特性 第3节声的利用 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拉制 重难点:音调、音色、响度的区分 第1节温度 第三章物态变化(必考)第2节熔化和凝固(实验) 第3节汽化和液化 第4节升华和凝华 重难点:固态液态气态三态物态变化及熔化凝固时的特点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 第2节光的反射 第四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 第4节光的折射

第5节光的色散 重难点:光折射、反射、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第1节透镜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凸遗镜成像的规律(每年必考) 第4节眼睛和眼镜 第5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重难点:凹凸透镜呈像的规律,近视眼远视眼的矫正原理 第1节质量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第2节密度 第3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重难点:密度的求法p=m/v 质量及体积的测量方法 第1节力 第七章力第2节弹力 第3节重力 重难点:力的三要素及画法,弹力及弹簧测力计,重力G=mg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 第八章运动和力第2节二力平衡 第3节摩擦力(研究影响摩擦力实验) 重难点:牛一惯性定律,二力平衡的特点,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种类

第1节压强 第九章压强第2节液体的压强 第3节大气压强 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重难点:P=F/s、液体压强求法P=P g h,标准大气压的表示 第1节浮力 第十章浮力第2节阿基来德原理(实验) 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重难点:F(浮)=G(排),物体沉浮的条件 第1节功 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第2节一功率 第3节动能和势能 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 功W=FS cos& 功率P=w/t P=F V,动能势能的求法及机械能的转化 第1节杠杆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第2节滑轮 第3节机械效率 重难点:杠杆的五要素及力臂的画法,动定滑轮的实质及滑轮组的连接,机械效率的求法第1节分子热运动 第十三章内能第2节内能 第3节比热容(必考) 重难点:内能的理解,比热容的概念及求解

2019年中考物理重难点易错题汇总含答案解析(1)

最新版2019年初三中考物理易错题集锦及答案分析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 1.当你发现有人触电时,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立即将触电人拉开 B.立刻用小刀或剪子将电线切断 C.立即用手将电线拉开 D.应立刻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将将电线挑开. 2.下列各图表示的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固的是............................................................. () 3.如图是某物质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B段表示该物质温度逐渐降低,它的凝固点也在降低 B.BC段表示该物质有一定的凝固点,因此它是晶体 C.BC段温度不随时间改变,说明该物质已经完全凝固 D.该图像可能是石蜡凝固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4.下面哪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的冷藏室内 5.小明同学做实验时,连成了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发现灯泡L1和灯泡L2都不亮,电压表有示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A.L1断路,L2断路B.L1断路,L2短路 C.L1短路,L2断路D.L1短路,L2短路 6.我们家中的卫生间都要安装照明灯和换气扇。使用时,有时需要各自独立工作,有时需要它们同时工作。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你认为符合要求的是()

2019中考物理重难点突破与金题精讲功与滑轮组

功与滑轮组经典精讲 重难点突破 一、定滑轮 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实质:等臂杠杆。 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或速度v F)=重物移动的距离s G(或速度v G)。 二、动滑轮 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 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省力杠杆。 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F=1 2 (G物+G动)。 则拉力F=1 2 (G物+G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或速度v F)=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G(或 速度v G)。 三、滑轮组: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判断滑轮组的用力情况——隔离法:“用虚线把重物和动滑轮从滑轮组隔离,以重物和动滑轮为研究对象”。

四、机械效率 100%W W η=?有用 总 金题精讲 题一:如图所示,在A 处或B 处的虚框内添加一个滑轮,利用三个滑轮组成滑轮组,要求使用时最省力。添加滑轮并完成滑轮组绕法。 题二: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动滑轮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实验数据如下表。 (1)第②次实验时,测得动滑轮的机械效率约为_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对于同一动滑轮,所提升钩码的重力增大,机械效率将 _____________;提升相同重力的钩码时,动滑轮的重力增大,其机械效率将______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F ≠+2G G 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序号 动滑轮重 G 动/N 钩码重力G /N 钩码上升高度h /m 绳的拉力 F /N 绳端移动距离 s /m 机械效率η ① 0.1 1 0.2 0.6 0.4 83.3% ② 0.1 2 0.2 1.1 0.4 ③ 0.2 2 0.2 1.2 0.4 83.3%

初中物理各章节重难点

初中物理各章节重难点 阶段 (章节、单元、模块)内容 (包括阶段检测) 备注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第一章机械运动 机械运动的基础知识,掌握运动的计算方法 掌握相对运动时参照物的选择(重点) 第二章声现象 声学基础知识、掌握声现象的运算和声音的三个特性的 区别和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 第三章物态变化 物态变化知识,掌握六个物态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并且 通过训练与实际生活的应用相连接,解决问题 重点 第四章光现象 光现象,掌握光的反射、折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及 应用,掌握解决生活应用与知识的相关问题的方法 重点 第五章透镜及其 应用 凸透镜及应用,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放大镜、照相 机、投影仪原理,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与矫正 掌握解决凸透镜在生活的实际应用的训练 重点、难点 第六章质量与密 度 质量与密度的知识点和实验计算方法,测量物质的密度实 验步骤,掌握有关密度的实验的解题方法 重点、难点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七章力力、弹力、重力 第八章运动和力 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及摩擦力的基本概念,掌握二力平 衡的条件及摩擦力的探究,对摩擦力在生活的运用方面的应 用要理解。 重点、难点第九章压强 压强的基本知识点,掌握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大气压 强的计算,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对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 的公式运用要熟练。要会区分大气压在生活的应用时怎么去 解决要问的问题。掌握大气压强与高压锅的计算 重点、难点第十章浮力 浮力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基本知识,掌握物体的沉浮条件 及应用,学会求浮力的四个计算方法,以及在什么时候运用 什么公式要掌握。计算浮力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应用相结合的 计算题。 重点、难点 第十一章功和机 械能 功和功率的知识点和计算,动能和势能及其转化,掌握 摩擦阻力与牵引力的联系以及功和力的有关运算。掌握在实 重点

八年级物理上册重难点-精品

第一章走进实验室 1.走进实验室:学习科学探究 重点:认识测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了解常见的测量工具,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难点:测量工具的选取、操作、记录、读数、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 考点:科学探究七要素的考查、测量工具的选取。 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重点:了解统一计量标准的意义;熟悉长度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会单位间的换算;理解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误差的概念;会利用刻度尺测长度;会记录测量结果。 难点:刻度尺的读数(分度值),减小误差的方法。 考点:刻度尺的读数。 3.活动:降落伞比赛 重点: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掌握长度、时间与面积的测量方法。 难点:“科学探究”、“控制变量法”等方法,物理量的基本测量方法。 考点:物理量的基本测量方法。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 1.认识运动 重点:知道物质世界是一个运动的世界,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时相对的;了解物质世界几种常见的运动形式,对每种运动形式都能举出一些生活中的典型事例,初步了解他们和生产、生活的关系。 难点:运动的绝对性。 考点:各种形式的运动。 2.运动的描述 重点:机械运动的概念;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难点: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择;认识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考点:准确选取参照物,判断物体的相对运动和静止情况。 3.运动的速度 重点: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知道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快慢的物体量—平均速度,会应用公式v=s/t计算速度。 难点:建立速度的概念,灵活运用速度公式。 考点:有关速度的简单计算,利用速度的知识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能量 重点:知道一切物体都有能量,不同运动形式对应着不同的能量形式,各种形式能量之间可相互转化,初步了解机械能、电能、光能、内能、核能等能量形式。 难点:认识各种形式的能量,确定不同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考点:判断能量形式及确定能量的转化。 第三章声 1.什么是声音 重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声速的概念;观察生源发声时的振动现象,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难点:通过真空闹铃实验,体验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考点: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声速的应用,人耳的听声能力。

初中物理中考重难点归纳(十分有用)

初中物理中考重难点归纳 一、光热学难点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物距和像距 物距: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u表示。像距: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v表示。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像的性质 像距 物像与镜的位 置关系 能否用光屏接收到应用正倒大小实虚 u>2f倒立缩小实像f﹤v﹤2f异侧能照相机u=2f倒立等大实像v=2f异侧能 f2f异侧能投影仪u=f不成 像 u

⑸凸透镜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所成虚像都是正立的。 二、物态难点: 三、热学难点: 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量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机.燃机由气缸、活塞、进气阀、排气阀、曲轴和连杆等组成.汽油机气缸的顶部有火花塞,柴油机气缸的顶部有喷油嘴. 燃机工作时,活塞在气缸往复运动,活塞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气缸的另一端,叫做一个冲程. 四冲程燃机的工作过程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的,这四个冲程叫做一个工作循环. 四、电学难点 (1)电学部分重要公式:

初二物理重难点及易错点整理

测量与运动部分(平均速度及以前) 1.几个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每位学生需要记清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并且注意以下两点: (1)换算过程中究竟数值乘以10的正次方还是负次方:口诀:大变小便小变大,小变大便大变小。即一个大单位换算成小单位,例由m换算成nm,数值应该由小变大,即乘以10的正次方,反之亦然。 (2)科学计数法的写法:应写成a×10的n次幂的形式,其中1≤丨a丨<10。 2.刻度尺的正常使用: (1)刻度尺的读数:主要注意以下两点:①估读值必须存在;②看物体左端是否对准零刻线,如果对准的不是零刻线而是某一整刻度线,结果要减去那条刻度线的数值。 (2)分度值的反推:分度值的反推有两种方法:①数值中倒数第二位数所对应的单位即为刻度尺的分度值;②将数据换算成标准形式(即小数点后有且仅有一位的形式),此时的单位即为刻度尺的分度值。 3.刻度尺的非正常使用: (1)当刻度尺膨胀时,分度值偏大,测量值偏小;当刻度尺收缩时,分度值偏小,测量值偏大。 (2)当涉及多个物体同时热胀冷缩时,两个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可以利用极限法,认为热胀冷缩程度小的物体不进行热胀冷缩从而简化题目。例如用铜尺测量玻璃,已知玻璃热胀冷缩的程度小于铜,我们可以认为只有铜进行热胀冷缩。 4.误差: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前提下产生的,不可避免,只能减小。对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偶然误差可以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但要注意三个问题: (1)要去除错误; (2)所得结果要与测量结果精确度相同,否则要进行四舍五入。 (3)只有针对同一事件才可以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例如测打雷的位置时,每次打雷的位置都不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就没有意义。 5.特殊测量:只要记住常见的特殊测量方法并灵活应用即可。 6.运动和静止:要描述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的必须选择一个参照物,因为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同一个物体,选取参照物不同,运动状态不一定相同。绝对运动或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7.速度:速度是一个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所以物体运动快,速度一定大。速度大小与物体运动快慢是等价的。但物体运动路程长速度不一定大,运动时间短速度也不一定大。因为速度大小与路程和时间都有关,因此在研究一个变量对速度的影响时要强调另一个变量相同,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8.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是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不是各段速度的平均值。

初中物理中考重难点归纳(整理)

1 / 13 初中物理中考重难点归纳 一、光学难点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物距和像距 物距: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u 表示。像距: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v 表示。 2 3、实像和虚像 实像由实际光线相交而成;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处长线相交而成的像。

实像既能显示在光屏上,以可以用眼睛看到;虚像不能显示在光屏,而只能用眼睛看到。 4、有关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 ⑴焦点是成虚像和实像的分界点 物体在焦点以外时,另一侧光屏上一定成实像;物体在焦点以内时,一定在同侧成虚像。 ⑵2f是成放大和缩小实像的分界点。 u f =时,所成实像与物体等大;u>2f时,所成实像是缩小的;f<u<2f时,所成实像是放大的。 2 以上可记为“一焦分虚实,二焦分大小”。 ⑶凸透镜成实像时,若物距增大,则像距减小,像也减小;反之,若物距减小,则像距增大,像也增大。 (记为“物进像退,像变大”) ⑷根据物距与像距的关系,也能判断出像的性质 当u>v时,像比物小;当u=v时,像和物大小相等;当u<v时,像比物大。 ⑸凸透镜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所成虚像都是正立的。 二、物态难点: 2 / 13

3 / 13 三、热学难点: 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量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机.内燃机由气缸、活塞、进气阀、排气阀、曲轴和连杆等组成.汽油机气缸的顶部有火花塞,柴油机气缸的顶部有喷油嘴. 内燃机工作时,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活塞从气缸的一端运动到气缸的另一端,叫 做一个冲程. 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过程是由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组成的,这四个冲程 叫做一个工作循环.在每个工作循环中,气缸内的活塞往复两次,曲轴转动两周.在四个

(完整word)初中物理力学中常见的难点

初中物理力学中常见的难点 难点一: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这些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只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但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不深。比如甲打了乙一拳,甲打乙的同时,甲的手也有痛感。这里面体现力的作用具有两个特性:同时性和相互性。一旦力结束了,力的作用也就结束了。 难点二:力的三要素 在力的三要素学习中,学生容易对力的作用点和方向搞不清。在学习力的作用点过程中,容易对斜面上物体受的支持力的作用点搞不清,其作用点应该在物体上而不是在斜面上。 在力的方向学习中,重力的方向和摩擦力的方向是难点。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一般学生比较好理解在水平面上物体的重力方向,但如果是在斜面上或地球上的任一角落就不清楚了,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理解透概念。另外滑动摩擦力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弄清了“相对”二字的含义,滑动摩擦力就好分析了。对于静摩擦力还要明白“运动趋势方向”的判断。这里我们常用“假设法”,即假设摩擦力不存在,所分析得出的物体相对运动方向就是有摩擦力时相对运动趋势方向。 例: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运动的输送带上,开始米袋与输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然后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回答下列小题请选填以下合适的字母标号) A.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B.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C.不受力 (1)米袋刚放上输送带的瞬间,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 (2)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3)当将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难点三: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平衡力指的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而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他们之间的区别主要在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另外平衡力的两个力的性质可以是不一样的,如放在桌子上的物体,在竖直方向

新课标 江苏版初中物理重点和难点分析

初中物理重点和难点分析 通州市平东初中陈志鸿 226361 初中物理重点、难点浅析如下: 一,《测量》单元:包括长度、体积的测量 重点:(1)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正确放置、读数、记录): (2)正确用量筒或量杯测液体、固体体积(正确操作、读数、记录)难点:用排液法测不规则的密度小于某液体密度的物体的体积(关键测体积时要注意求得体积差值要真正为物体体积)。 二,《光学》单元: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反射定律及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折射初步规律及凸透镜成像。 重点:1,知道光在一种均匀物质里沿直线传播。 2,会用光速作简单的计算;光年的概念(光在一年中运动路程,是天文学上距离单位)。 3,应用光的反射定律来分析、解释光的反射现象,并画出光路图; 4,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能应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简单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对称的虚象) 5,知道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途径 6,知道光的折射现象及初步规律(分垂直入射和斜入射;斜入射又分:从空气射入水中和从水中射入空气) 7,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以及应有实验技能。 难点:1,会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等简单光现象。 2,用平面镜来控制光路(关键抓住垂直于镜面的法线平分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 3,认识平面镜所成的虚象。 4,用所学的知识解释有关的折射现象(画出从观察物到观察者的光线传播路线可加以说明)。 5,如何调节物距和像距来改变成像的大小(u>f成实象时像大则像距大,物距小)。 三、《声和波》单元:包括声音产生、传播、声速和声波。 重点:1、声源、声波的含义。 2、声音的产生、传播的条件和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3、声波、(声波的反射)回声。 4、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速度的大小比较。 四、《热》和《分子动理论和内能》包括温度及其测量;物态变化;分子动理论和内能。 重点:1、正确使用温度计(会选、会放、会读)。 2、知道物态变化;物态变化过程中吸放热;物态变化与温度变化与否的关系。 3、蒸发、沸腾各自特点、异同点、影响因素。 4、能运用物态变化的有关知识解释自然界的有关现象。 5、初步理解什么叫热量。会用公式Q吸=cm(t-t0)或Q放=cm(t0-t)计算热量、比热容 (比热)、温度等。 6、理解和应用比热容(比热)的概念。 7、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扩散现象,说明的问题。 8、内容的概念,内能和温度的关系。 9、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及其各自实质。 难点:1、晶体的熔化和对应溶液的凝固只能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前者吸热,后者放热但温度不变。

八年级物理下册重难点

第七章力 1.力 重点:理解力的定义及力的作用效果是相互的;知道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会分析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 难点:力的概念;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 2.力的描述 重点:了解力的三要素和力的单位,会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表示力。 难点:通过实验让学生总结出力的三要素;标准规范的作图。 考点:用力的图示和示意图表示力;分析物体受力情况。 3.弹力力的测量 重点:知道什么是弹力及弹力产生的条件;学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难点: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以及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相互作用力的关系。 考点:弹簧测力计的原理、使用及读数。 4.重力 重点: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了解重心的概念;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会用公式G=mg计算重力。 难点:通过探究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尝试运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根据图像研究实验的结论。 考点:重力大小的计算、重力方向的应用及画重力的示意图。 5.摩擦力 重点:知道摩擦现象,了解摩擦力;理解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了解生活、生产中利用和防止摩擦的实例以及增大和减小摩擦的途径。 难点:静摩擦的概念;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考点: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第八章力与运动 1.力的合成 重点:知道分力和合力的概念,知道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方法。 难点: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规律。 考点: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规律。 2.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 重点:知道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的概念,会用惯性解释现象。 难点:探究“不受力物体怎样运动”的推理过程,解释日常生活中与惯性有关的物理现象。考点:解释惯性现象;惯性的利用与危害的防止。 3.力的平衡 重点:知道力的平衡的概念;认识二力平衡的条件;学习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问题。难点:力的平衡的概念。 考点:二力平衡的应用。 4.力与运动 重点:知道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了解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在力的作用下物体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怎样的变化。

初中物理各章节重难点总结

初中物理各章节重难点总结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重点: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及使用方法 2、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难点:对误差的理解和秒表的读数方法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重点:什么是机械运动以及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 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重点1、速度的计算 2、速度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难点:平均速度与速度平均值的区别 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 重点: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 第二章:声现象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重点:声音的产生原因及传播条件 难点:骨传声、双耳效应和立体声的理解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重点:声音的三个特性及各自的影响因素 第三节:声的利用 重点: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难点:回声的计算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重点:1、噪声的定义及等级 2、控制噪声的方法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一节:温度 重点:1、温度的概念及常用单位 2、温度计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 难点:不准确温度计的比例对应关系 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重点:1、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及能量变化 2、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3、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 第三节:汽化和液化 重点:1、汽化和液化的定义及能量变化 2、汽化的分类、液化的两种方式 第四节:升华和凝华 重点: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及能量变化 第四章:光现象

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 重点:1、光源的认识和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 2、光直线传播的例子、光速 第二节:光的反射 重点:1、光的反射定律及应用(作图) 2、光的反射与漫反射 第三节:平面镜成像 重点: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实虚像的辨别 3、平面镜成像与光的反射作图的结合考查 第四节:光的折射 重点:1、光的折射条件 2、光的折射定律及应用(作图) 3、常见光的折射现象的解释 难点:有关光的折射的各种作图 第五节:光的色散 重点:1、光的色散现象及颜色排列顺序 2、色光三原色及颜料三原色 难点:透明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第一节:透镜 重点:1、分类:凸透镜和凹透镜 2、名词:焦点、光心、主光轴、焦距 3、对光的作用:凸(会聚)凹(发散) 4、典型光路:三条典型光路绘图 难点:三条典型光路绘图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重点:1、照相机:成倒立、缩小、实像 2、投影仪:成倒立、放大、实像 3、放大镜:成正立、放大、虚像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重点:1、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过程及结论 2、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特点及应用 第四节:眼睛和眼镜 重点:1、眼睛原理:可调焦照相机 2、近、远视眼的产生原因及矫正方法 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 重点:1、显微镜目镜:放大镜;物镜:投影仪 2、望远镜目镜:放大镜;物镜:照相机第六章:质量和密度 第一节:质量 重点:1、质量的概念、单位及单位换算 2、质量的性质及测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