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现状与对策

浅析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现状与对策
浅析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现状与对策

浅析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现状与对策

目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问题已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之一。关注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积极解决他们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努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不仅关系到农村老年人的晚年能否幸福,也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利益,更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一、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现状

农村地区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比较薄弱,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虽然近几年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农村基层文化设施有所加强,为边远山区的农户配发了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部分村建起了文化广场,配送了文化活动器材,每逢重大节日与农闲季节,镇、村及时组织开展各项文化娱乐活动,但由于农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大部分农村老年人还未享受到文化娱乐带来的乐趣。现在的农村,大多数老年人生活条件差,疾病困扰,精神文化缺失等问题显得较为突出。加之一些镇、村基层组织对老龄工作认识不够,致使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得不到重视。

二、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缺失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收入少,生活水平低。

现在农村大多数老年人,尤其是与子女分居、子女外出

务工的老年人,他们仍过着“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一年四季照管家务,没有固定收入,生活简朴。为了生计,还未顾及到精神生活方面的享受。

(二)老年人后顾之忧多,晚年生活幸福指数低。

随着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水平老龄化,只剩下老弱病残,既要照管家务,又要带孙辈们上学,由于老年人文化水平低,隔代教育力不从心,无法把孙辈的家庭教育责任真正担当起来,如今的年轻人在外务工,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远远不够,导致老年人生活空虚。

(三)空巢老人精神压力大,健康状况差。

农村的老年人普遍处于严重的亚健康状态,常年忍受各种慢性病的折磨。随着生活频率的加快和尊老养老等传统孝道风气的退化,对老年人心理笼罩了阴影,使之产生了老了无用的心理,更加重了老年人心理负担。

三、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建议和对策

城市养老体系逐渐得到完善,而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状况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关注。老年人的幸福感,主要不是来源于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而源于老年人群体以及老年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所赋予的特定的社会地位,源于老年人的主体地位和自我价值、生命意义的再现。

一是设法减轻农村老年人的体力负担、抚养负担和心理负担。逐步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社会发展的条件。要

弘扬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引导年轻人多与父母老人沟通,关心老年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使他们时刻享受温暖。

二是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障体系,使老年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切实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他们有充沛的精力来丰富自己的老年精神生活。

三要继续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资力度,确保镇、村文化设施建设及专为老年人服务的人才队伍建设,为老年人开展各项文化娱乐活动搭建平台。

四要引导老年人进行自我心理调节,鼓励老年人积极参加各项有益的社会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激励他们老当益壮、健康向上,为家庭为社会发挥余热,使他们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享、老有所乐。

我国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研究(doc 7页)

我国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研究(doc 7页)

我国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一、老年人家庭空巢化形势严峻 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和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而且表1中数据显示,我国各地之间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差异比较大,总体上东部地区的老龄化程度都比中西部地区要高。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由于生活水平较高和医疗服务设施比较完善等原因,人口的平均寿命大大延长,以及由于人口出生率相对较低造成小孩数量相对减少。 人口老龄化不仅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而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其中一个重要负面影响就是老年人空巢家庭的增多。目前我国老年人家庭空巢化趋势非常明显,而且发展速度呈现出越来越快的迹象。据统计,目前上海空巢家庭大约占到老年人家庭数的三分之一,并预测到2020年上海老年人空巢家庭将占到整个老年人家庭数的80%。 导致这种空巢化家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是住房条件的改善,随着人们购买住房或者建造住房能力的增强,过去几代同堂的情况迅速得到改变;第二是人口的老龄化和少子化,过去几代同堂的情况越来越成为不可能;第三是人们的抚养意识等发生了变化,尤其年轻人抚养老年人的意识越来越淡薄和老年人不愿与子女共同生活意识的增强;第四是人口的移动尤其是劳动力的流动,随着这种流动,不仅在城镇而且在农村老年人与子女的分居现象越来越普遍。 表1 2001年我国各地人口老龄化程度(单位:%) 全国7.8 黑龙江 6.0 河南7.4 贵州 6.5 北京8.9 上海14.1 湖北 6.7 云南 6.6 天津9.2 江苏10.2 湖南8.1 西藏 6.2 河北8.0 浙江10.2 广东7.8 陕西 6.7 山西 6.8 安徽8.1 广西8.2 甘肃 5.6 内蒙古 6.8 福建7.9 海南7.5 青海 4.9 辽宁8.6 江西 6.9 重庆8.8 宁夏 4.9

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境及应对措施

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境及应对措施 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境主要表现为身体健康状况堪忧,心理问题日益严重,文化娱乐生活匮乏。出现上述困境的原因在于农村收入和保障水平偏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及现代价值观念的冲击。基于此,可采取如下对策应对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境: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营造尊老爱老社会氛围;丰富农村文化娱乐生活;给农村老人以精神关怀。 标签:农村空巢老人;生活困境;对策措施 在老年期,由于子女外出求学、工作或结婚远离家乡而导致老年空巢家庭的产生。此外自身退休、身体机能老化等带来健康丧失、配偶丧失等,都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以往计划生育政策对于出生人口的控制,在极大程度上加速了空巢家庭的产生。“所谓‘少生必然老化’”,因为计划生育政策,许多父母都只有一个孩子,随着父母年龄增大,子女为生活、学习等四处奔波,远离家乡,进一步使空巢老人数量增加。 一、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困境 相对于城市老人来说,由于农村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缓慢,所以农村空巢老人会面临更严重的困境。农村空巢老人因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社会整体环境等原因,存在经济、心理、身体、养老等诸多方面的困境。 (一)身体健康状况堪忧 老年人正处于人类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具有特殊生理变化和特征。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的抵抗能力、免疫能力及活动能力等均会逐渐下降,慢性病的患病率增多,同时生理上也会出现形态、功能、代谢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1〕。特别是农村空巢老人,在经历了数十年的繁重体力劳动后,身体健康状况早已不容乐观,农村空巢老人的患病率较高,远高于城市空巢老人。而农村空巢老人的发病率则相比其他老年人更高,因为他们还在从事体力劳动,而农活的主要方式就是,低头播种,抬头收获,而这样经常地或突然地低头与抬头极易使血压上升,诱发心血管疾病发病。 (二)心理问题日益严重 除了身体机能的变化之外,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也会发生改变,因而空巢老人也会面临一定的心理健康困扰。“2013年,我国公益组织‘爱心传递热线’一项对35000名老年人心理求助电话的统计分析显示,超过40%的独居老人有抑郁症倾向。”〔2〕现代社会,老人与子女缺乏沟通,使其孤独感上升,特别是丧偶老人,身边没有人陪着说话极易产生抑郁症。同时农村地区各方面发展相对落后,空巢老人的文化休闲活动更是十分匮乏,再加上多数人不愿意走动,只把自己锁在屋内不与外界交流,长此以往除了会引发心理疾病。长此以往,会使老人产生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情况调 研报告正式版

农村文化事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农业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农村要进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基本工程。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为群众提供健康而又丰富多采的精神食粮,既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农村和谐社会,促进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更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如何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全县文化立县建设的整体规划,与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发展村级经济、整治村

容村貌等同步建设,整体推进,这是我们当前必须着重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我县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农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近年来,随着国家粮食保护价的上调,惠农政策的出台,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较快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文化生活也得到了一定改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目前,我县农村文化活动形式主要以广播电视为主,以报刊杂志、网络传播、群众文化、广场文化为补充,呈现出现代化、多样化的趋势。 (二)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随着农村文化建设纳入“xxx”规划,国家

我国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研

我国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问题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一、老年人家庭空巢化形势严峻 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和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而且表1中数据显示,我国各地之间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差异比较大,总体上东部地区的老龄化程度都比中西部地区要高。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东部地区由于生活水平较高和医疗服务设施比较完善等原因,人口的平均寿命大大延长,以及由于人口出生率相对较低造成小孩数量相对减少。 人口老龄化不仅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而且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其中一个重要负面影响就是老年人空巢家庭的增多。目前我国老年人家庭空巢化趋势非常明显,而且发展速度呈现出越来越快的迹象。据统计,目前上海空巢家庭大约占到老年人家庭数的三分之一,并预测到2020年上海老年人空巢家庭将占到整个老年人家庭数的80%。 导致这种空巢化家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是住房条件的改善,随着人们购买住房或者建造住房能力的增强,过去几代同堂的情况迅速得到改变;第二是人口的老龄化和少子化,过去几代同堂的情况越来越成为不可能;第三是人们的抚养意识等发生了变化,尤其年轻人抚养老年人的意识越来越淡薄和老年人不愿与子女共同生活意识的增强;第四是人口的移动尤其是劳动力的流动,随着这种流动,不仅在城镇而且在农村老年人与子女的分居现象越来越普遍。 表1 2001年我国各地人口老龄化程度(单位:%)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人口统计年鉴2002年》中国统计出版社,16页做成。 二、空巢家庭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下降的原因分析 随着老年人家庭的空巢化,不仅给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障碍,而且给老年人自身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其中最大负面影响之一就是空巢家庭中老年人的精神文化质量的下降。而这种空巢家庭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下降则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第一,空巢家庭老年人中普遍存在孤独感现象;第二,有些空巢家庭老年人中还存在焦虑感。导致这种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据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导致空巢家庭老年人焦虑情绪的主要原因依次为:担心生病时无人照顾,担心生活不能自理,担心经济困难无法养活自己,担心突发事件无人救援,为子女的状况担忧。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难以应付突发性或常见性困难。 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身体每况越下。据调查,老年人患病的主要病种为高血压,冠心病,关节炎,老慢支和白内障等。而且几乎所有的农村老年人都没有医疗保险,即使在城镇也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无法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因此在遇到疾病时难以保证能得到较好的治疗。 目前,空巢家庭老年人在遇到困难或生病时,主要求助于子女与亲属;其次为保姆;再次为邻居与居委会。而且据调查,当老人们将来生活不能自理时,相当多的老年人首选居家照顾;其次为希望与子女同住,由子女照顾;愿意进养老院养老的比例较低。但由于子女有工作等原因,无法从根本上依靠子女照顾来解决他们的突发性或常见性困难,并且由于收入水平偏低而没有经济能力雇佣保姆来照顾自己或者住进养老院。 2、自理能力较差 随着身体的每况越下,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也越来越差。而这种情况导致了老年人无法外出进行社交活动等,结果在心里上产生了孤独感;而且由于担心无法自理时没有人照顾而产生了焦虑感。图1中显示了我国各年龄段的死亡率,从图1中可以看出,6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死亡率快速上升。而且从表2中可以发现,我国各地的总体抚养比例都不低,这意味着抚养负担比较重。尤其在“重抚养小孩轻抚养老人”的思想下,老年人的抚养往往得不到保证。在这种情况下,空巢家庭中的老年人必然在当前或者未来会面临生活不能自理时怎么办的问题,必然会产生焦虑感。 图1 2001年我国男女各年龄段的死亡率(单位:‰)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与分析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与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的同时,农村空巢老人越来越多的出现,“空巢”一词越来越被人们应用。在这个暑假中,为了了解更多的有关农村空巢老人的有关问题,我通过乡村调查以及网上参考、查阅书籍等,对此进行了简单的调查,通过浅析这些问题,我们的社会更应该有效地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关爱农村及贫困地区的老年人,共同营造尊老爱老的和谐社会以及友好的充满爱的社会环境! 关键词: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心里压力社会帮助 引言:当前我县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县乡镇农村留守空巢老人逐年增多,在今年八月一号到十五号,我希望通过走访的形式对我县冶源镇的回头村、寺头镇的程子村的部分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进行简单的调查分析,以更好的了解农村的空巢老人生活与保障问题。 正文:一、农村空巢老人定义:农村空巢老人,一般是指生活在农村的由于子女工作生活离开农村不在家生活的中老年夫妇,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当子女由于工作、学习、结婚等原因而离家后,独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妇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失调症状,称为家庭“空巢”综合征。 为了得出更加深刻的结论,我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做出了如下调查表

通过简单地分析,我发现,无论是回头村还是程子村,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口流动的加剧,在农村,空巢老人的性别结构中,女性空巢老人远远超过男性空巢老人;年龄方面,一般为六十以上老人为主。这些老人的文化长度一般较低,一般为单身或者贫困人口,经济状况方面,本人有独立收入的占少数,依靠子女及亲戚提供赡养经费的占大多数。这些农村空巢老人一般在家照顾辈,种责任田。 二、农村空巢老人成因分析 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村空巢老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家庭结构发生改变,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二是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预期寿命延长,使老年群体越来越庞大。三是子女外出务工、创业、求学或移居外地,剩下老一代人成为留守故土的空巢老人。四是有女无儿户,女儿出嫁,剩下老人,形成空巢老人家庭。五是儿女辈或外出求学、不在身边。六是子女不孝,不赡养老人,不愿与老人生活在一起,使老人被“空巢”。 三、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及现实困难: (一)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问题使得农村养老体系面临巨大挑战:现实生活、日常照料服务、精神心理压力,在中国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的出现,反映出当今社会需要改善原有的养老方式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推动新的适合老年人需要的体系、环境。目前中国已经明确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辅助的养老模式。空巢现象所折射出的传统养老方式的困境包括:家庭养老功能弱化;机构养老有待完善;护理服务亟需发展。 (二)、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现实困难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建立和完善,目前

老年文化艺术节策划方案.doc

老年文化艺术节策划方案 一活动背景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快速发展期,60岁以上人口已达亿,占总人口%。老龄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中共中央关于加强老年人文化生活的若干决定》文件精神和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导,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强老龄工作”、“大力发展老龄事业”的重要指示,将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联系起来,让传统文化融入现代化建设的气息,构筑长幼和谐,老少共融的社会新气象,这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老年人的智慧、知识和经验是社会的宝贵财富。老年人不仅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继承者,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老年人的生存状况和精神面貌直接影响到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加强老年文化工作对于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老龄工作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各级老龄办职能的准确定位和奋发努力为老龄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在此前题下,为了更好的贯彻执行中央政府精神,为做好老龄宣传工

作、为老龄事业的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展示民间老年人的健康风貌,唤起社会和企业关心、关爱老龄事业,推动“星光计划”事业的发展,落实老年医疗康复、文化教育、生活照料等项目的开展,开创一种新颖、独特、可持续发展的老年文化创意工程,为国分忧、为民造福。特举办首届宜春市首届老年文化艺术节,今后每两年举办一次,将“宜春市首届老年文化艺术节”办成全市老龄事业品牌的公益事业。 首届宜春市首届老年文化艺术节的举办将是老年艺术节这一文化盛事最炫耀的亮点;一个民间老年人相互交流的舞台;一个老年人风采的精彩展示;一扇向全市敞开老年人风情文化的大门;一个企业家展现自己的绝佳平台。 二活动名称、主题、目的及理念 名称:首届宜春市首届老年文化艺术节 主题:展示红叶风采,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 目的:打造老龄文化发展老龄事业振奋民族精神 弘扬中华瑰宝展示夕阳风采促进民间交流 理念:人文康乐孝道和谐 三主要活动内容及流程 1. “首届宜春市首届老年文化艺术节”起航新闻

老年人休闲娱乐现状的调查报告

老年人休闲娱乐现状的调查报告 概述 1、调查目的:为了了解老年人现在的生活状况,包括经济层面和精神层 面,从而使更多的人重视和关心身边的老年人,让他们拥有一个优越的环境来安享晚年。 2、调查方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发放50 份),收集后整理信息 3、调查范围:本社区居住的老年人 调查背景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我国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老年人渴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有强烈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强老年文化建设,是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采取有力举措,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精神生活环境、文化产品与服务势在必行。老年人的文化活动是老年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老年人发挥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重要内容。大力开发与发展老年文化产业对老年人的生理与心理需求都有积极的作用。本报告主要是对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调查结果分析 我们调查发现,如今老年人的休闲场所、手段和设施相对比较缺 乏,不少老年人对自己的休闲娱乐生活并不满意。虽然老年人退休后会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但总的来说他们的生活范围主要还是集中在家庭和生活小区,利用社区设施进行户外运动、打麻将玩纸牌、参加群众性文体活动(如跳健身舞、交谊舞、扭秧歌等),活动内容非常单一。同时,社区街道组织开展的文化休闲娱乐活动缺乏持续性、周期性,影响这些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是资金的缺乏。虽然,近年来,政府部门不断加大对社区基础设施的投入,但对文化活动的开展重视不够,组织的活动大多是在一些重大节日或庆祝日,平时文化休闲娱乐活动的开展少之又少,远不能满足社区老年居民的文化需求。 现在的社区居住,让很多的老人也有了朋友的陪伴。大家傍晚都下到楼下来散步,聊天,就很容易熟络起来,渐渐的可以家常里短,说说生活,说说儿女,确实,老人们也是很需要朋友的。在社区里调查出得结果很乐观,很多老人都不是独来独往的,都有几个可以聊天可以唠嗑的朋友,在茶间饭后,打发时间,消遣日子。 调查结果感想 如果社区组织老年活动,他们还可以一起参加,增进感情,何乐不为。这也是从无形中减轻了那些不在儿女身边的老人的孤单感,有了自己的兴趣可做,有了朋友的陪伴,生活中多了欢乐,就会少了孤单。所以我觉

家乡的精神文化生活征文

程庄子小学五年级二班纪胜楠 时代在不断地改变,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农村生活也在不断地进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村的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人们唯一的娱乐只有一起坐在家门口聊天。而现在,村里都有广场,有许多健身器材。农忙之余,大妈们自发组织了一个舞蹈队,每天晚上吃完饭都在广场上伴着音乐翩翩起舞,旁边的小姑娘也跟着一起跳。 以前。农村的人们见识少,没怎么看过电影。现在,国家启动了流动影院,每个村的人都能看上电影。村里的人都拿着小板凳来到广场看电影。 以前,人们不是到自己的村史,只能听一些七八十岁的老人来讲述。现在,,每个村都有村史馆,没事时可以去那里看看,可以增进人们对自己家乡历史上的人、事的了解。 现在的农村小康生活已经不再是梦了,精神文化的日益丰富,会让家乡人们的生活质量一天比一天好。

程庄子小学六年级程宇晴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加大,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在蓬勃的发展和繁荣,村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村民对当前的情况很是满意。以前,我村的村民没事就聚在一起打麻、搓麻将的人,可与以前相比,是大大减少了。 这两年,广场舞在村里掀起了一股健身热潮。说起广场舞,现在城市大妈们可是跳出了风格,跳出了创意,什么迷彩服、贝雷帽······大妈们玩得不亦乐乎。广场舞已经转移到了农村,每天晚上,吃完饭后,大妈们就到村里的广场上跳舞去了,每天跳上一、两个小时,既当健身,也当娱乐。前几天,听大人们说,大妈们又去沧州参加广场舞比赛了,而且还得了个三等奖回来。这使大妈们有了更大的信心,跳的更起劲了。 随着家乡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农民的生活质量将会一天比一天好。

关于农村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级行政管理专业冉浩学号:2 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而在我的家乡,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如何呢?对此,我用了4周时间,对家乡的几个村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在我家乡的农村里,农民的生活情况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这几个村庄是整个地区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能够代表家乡农村面貌。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展和繁荣,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农民对当前的情况是基本满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时间: 4月1号至 5月1号 2.调查地点:岳池县断桥乡庆龙村及附近几个村庄:金虎村,青龙村,石桥村。 3.调查人:冉浩

4.调查方式:和朋友一起,我对自己所在的庆龙村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查访和统计,而对附近的几个村庄的调查主要是经过对一些亲戚、朋友以及她们的家人进行个别询问来进行及经过问卷的方式了解。 5.调查内容:分别对不同时期(从过去二十年来到现在的变化);不同年龄人群(老年人,中年人以及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方式和内容进行调查。 二、总体状况及分析 1、按时间来说: 从近二十年来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变化来看,经历了先慢后快的发展过程。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农村的整体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同时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历史原因所造成的父辈们自身文化素质过低、观念落后,使得她们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显得犹豫、盲目以及不适应,农村里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如:看大戏、听说书、扭秧歌、祭祖等逐渐消失,农村文化阵地明显萎缩,文化建设发展缓慢。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这种情况开始逐渐好转。80年左右出生的人开始成为农村家庭的家长,这些人大都受过初中文化教育,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她们对各种新鲜事物感兴趣,而且接受很快,于是,一度单调沉闷的农村文化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样,听广播、看电视、打扑克、搓麻将、看电影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

老年人的现状、问题与建议

中国老年人的现状、问题及建议报告人:

2018年11月9日

中国老年人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为全面反映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了解存在的问题,对西钢社区及附近居民进行了走访,获得了大量资料。 本次调查范围为西钢三其村老年居民及附近健身老人。调查时点为2018年国庆节,调查对象是抽样范围内城乡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调查内容主要涉及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状况、经济供养、医疗保健、社区服务、精神文化生活、社会活动、老龄基层组织和工作等情况。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共获得有效样本量31份,其中城市14份,社区问卷17份。 一、老年人的基本状况 本次调查显示: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中,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从总体上看,老年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及自身的素质都发生了显著变化,老年人在社会发展中得到了实惠,主要表现在: 1、老年人的经济收入增加 近十几年,在国家经济实力增强的基础上,全国人民的生活迈人了小康阶段,老年人的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经济收入大幅度增加。 2、老年人家庭生活条件改善 2018年,老年人的家庭生活设施较2010年有了显著增加。在城市,2010年8种,其中,自来水拥有率从2010年的93.4%增加到全覆盖,电视机从95.2%增加到全覆盖,洗衣机从70.6%增加到

90.60%。除了上述3种外,还增加了煤气、电话、手机、冰箱和微波炉等,天然气拥有率从77.4%上升到96.7%,电话、手机从71.1%上升到96.7%,电冰箱从65.9%上升到100%。 城市老年人家庭平均拥有住房3.32间,户均住房面积达70.3平方米。90.5%的老年人有自己单独的住房。住房制度改革后,66.8%的城市老年人对自己的住房拥有所有权。农村老年人家庭平均住房4.02间,户均住房面积达85.7平方米,90.3%的老年人有自己单独的住房。 3、老年人口的文化素质有所提高 20100年,老年人的文盲率比2010年大幅度下降。城市老年人的文盲率从2010年的21.6%下降到11.7%,其中,男性的文盲率从19.5%下降到10.8%,女性从23.5%下降到14.3%;在城市,小学程度的比例从33.4%提高到51.8%,初中程度从17.4%提高到27.1%,高中以上程度从20.9%提高到40.6%。老年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群进人老年所致,同时,老年文化教育工作不断加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4、老年文体活动比较丰富 物质生活得到基本满足后,老年人对精神生活有了更多的追求。老年人最多的闲暇活动是看电视以及广场舞,其次是散步,第三为听广播。其他的闲暇活动老年人也积极参加,如打麻将、打牌、下棋、看电影、听戏、逛公园等。在城市 5、城市老年人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最新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 一、文化与社会 1. 什么是文化 (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阶级性)的部分,又包 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中立)的部分。 (2)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念、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 都是文化活动 (3)产生: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4)载体: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产品。 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所表现出的作用: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阻碍作用。 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相互影响: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 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②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 同。 (2)相互交融: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①文化与经济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 越重要。 ②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 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

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 重要。 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①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 ②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这使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 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4.文化与综合国力 二、文化对人的影响 1.途径: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1)文化影响着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2)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1)潜移默化: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 无目的地接受的,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结 果。 (2)深远持久:其一,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现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 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持久的。其 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 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 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4.文化在塑造人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起到的作用: (1)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2)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3)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 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 民族节日: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关于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三一文库(https://www.360docs.net/doc/9b12567560.html,)/总结报告/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调查报 告 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而在我的家乡,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现状如何呢?对此,我利用暑假时间,对此我对家乡的几个村庄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行了调查。在我家乡的农村里,农民的生活情况基本上是相似的,因此这几个村庄是整个地区农村社会的一个缩影,可以代表家乡农村的整体状况。 一、基本情况 总的来说,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力度不断加大,农村的文化建设也在蓬勃地发展和繁荣,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化、多样化。就我调查的范围和人群来说,农民对当前的情况是基本满意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按时间来说 从近二十年来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状况的变化来看,经历了先慢后快的发展过程。 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逐渐形成,农村的整体面貌有了很大改观,但同时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历史原因所造成的父辈们自身文化素质过低、观念落后,使得他们在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时显得犹豫、盲目以及不适应,农村里传统的文化生活方式如:看大戏、听说书、扭秧歌、祭祖等逐渐消失,农村文化阵地明显萎缩,文化建设发展缓慢。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这种情况开始逐渐好转。80年左右出生的人开始成为农村家庭的家长,这些人大都受过初中文化教育,思想观念和文化素质都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对各种新鲜事物感兴趣,并且接受很快,于是,一度单调沉闷的农村文化生活逐渐变得丰富多样,听广播、看电视、打扑克、搓麻将、看电影等文化娱乐活动得到广泛接受和普及。 下面是我对XX年前的家百分比的调查及XX年我家乡的家电普及百分比。 XX年前我家乡电器 种类电视机vcd/dvd电磁炉冰箱 比例70%30%3%5%

浅析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现状与对策

浅析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现状与对策 目前,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问题已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之一。关注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积极解决他们生活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努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不仅关系到农村老年人的晚年能否幸福,也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利益,更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一、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现状 农村地区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比较薄弱,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虽然近几年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农村基层文化设施有所加强,为边远山区的农户配发了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实现了农家书屋全覆盖,部分村建起了文化广场,配送了文化活动器材,每逢重大节日与农闲季节,镇、村及时组织开展各项文化娱乐活动,但由于农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大部分农村老年人还未享受到文化娱乐带来的乐趣。现在的农村,大多数老年人生活条件差,疾病困扰,精神文化缺失等问题显得较为突出。加之一些镇、村基层组织对老龄工作认识不够,致使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得不到重视。 二、农村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缺失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收入少,生活水平低。 现在农村大多数老年人,尤其是与子女分居、子女外出

务工的老年人,他们仍过着“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一年四季照管家务,没有固定收入,生活简朴。为了生计,还未顾及到精神生活方面的享受。 (二)老年人后顾之忧多,晚年生活幸福指数低。 随着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水平老龄化,只剩下老弱病残,既要照管家务,又要带孙辈们上学,由于老年人文化水平低,隔代教育力不从心,无法把孙辈的家庭教育责任真正担当起来,如今的年轻人在外务工,对老年人的精神慰藉远远不够,导致老年人生活空虚。 (三)空巢老人精神压力大,健康状况差。 农村的老年人普遍处于严重的亚健康状态,常年忍受各种慢性病的折磨。随着生活频率的加快和尊老养老等传统孝道风气的退化,对老年人心理笼罩了阴影,使之产生了老了无用的心理,更加重了老年人心理负担。 三、提高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建议和对策 城市养老体系逐渐得到完善,而农村老年人的生存状况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关注。老年人的幸福感,主要不是来源于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而源于老年人群体以及老年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所赋予的特定的社会地位,源于老年人的主体地位和自我价值、生命意义的再现。 一是设法减轻农村老年人的体力负担、抚养负担和心理负担。逐步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社会发展的条件。要

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告.doc

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报告_调查报 告 一、我市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农村文化建设有了一定发展,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许多问题。 1、数量少。我市农村文化方面有特长的人才十分缺乏,由于体制等原因导致乡镇文化馆站编制少、人员少,每个乡镇都没有专业的吹、拉、弹、唱等方面的专业人才,即使是一知半解的“土八路”也很少。农村“五户”中的文化活动中心户虽然开展了一些活动,但只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次上,没有形成真正的文化大院。在乡(镇)、村开运动会时,没有专业的体育裁判,也没有专业的文艺辅导教师,对繁荣农村文化生活造成了很大阻碍。 2、年龄大。在农村,懂乐器,通曲艺的文化人多是在文革期间由于宣传需要而培养出的文艺才能。现在他们的平均年龄在55周岁以上,由于身体和工作等原因的限制,进行文化活动的时间很少。 3、素质低。民间文艺团队不少,但缺少高水平的群众文艺创作优秀人才。乡镇文化站没有财政编制,导致许多“老文化”不在岗或不专职,既不专业更不专心,部分专业人员既不爱岗更不敬业。现有的文艺团体均是自发形成,经费自给自足,演

员忙时务农闲时演出。这些人最高学历往往只是高中,他们的文艺专长大都是靠自悟形成的,而且,都仅停留在“会”的层面上,根本谈不上“精”、“专”、“博”。仅停留在自娱自乐的层面上,根本谈不上“传”、“帮”、“带”。文化站管理人员不能集中精力从事文化工作的现象也非常突出,各乡镇(街道)名义上都配备了文化站管理人员,但有的在编不在岗,有的身兼数职,无暇从事文化工作,或被抽出包点,或变成“杂役”,一年到头,抓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各项突击任务。上级文化主管部门因“三权”下放而鞭长莫及。 4、经常性差。有的村往往只是在春节前后,组织开展一些简单的文化活动,如扭秧歌,唱唱歌等,没有形成规模;有的村搞一些象棋比赛、篮球比赛,但也不经常,也不是很正规。农民在农闲时间文化活动十分单一,集体的文化娱乐活动非常缺乏。除了看电视、录像,就是打麻将、上网,很少从事其他文化活动。 5、主动性弱。由于年龄等原因,演员们参加文化活动不积极,往往都是在许多爱好者多次邀请下才参加。有的文艺骨干,在为文艺团体服务中,不是推辞做不好,就是要报酬,从事这种文艺活动在他们看来注重的不是精神上的娱乐,而是经济上的收入,积极性不高;文化站“三权”下放乡镇,文广站的管理由以条管理变为以块管理后,对农村文化工作开展十分不利。乡镇文化干部只注重办好镇里交办的工作,文化部门布置的文化工作被束之高阁,从而形成农村文化工作管理上的错位,党的文化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难以落实到基层。 6、影响面小。即使组织开展一些文化活动,也仅限于

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调研报告

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调研报告 《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调研报告》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 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调研报告 当前,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社会问题,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情。随着经济的发展,党和国家出台实施了许多养老、惠老政策,多数老年人过上了幸福、安稳的晚年生活,对当前的物质生活基本满意。相对于物质生活,老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的满意程度稍低了些,结合有关材料和本人走访调研了解,1/3的老人感到精神生活丰富,1/3的老人感到精神生活一般,仍有1/3的老人感到精神生活贫乏。 (一)电视、收音机成为老年人精神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看电视是老年人自我娱乐、了解世界和国家大事的重要渠道,绝大部分老人表示,除特殊情况,没有一天不看电视、听收音机的,有的老人每日看电视的时间在8小时以上。从时间上秋冬两季更长于春夏季节。 (二)参加文体活动成为老年人扩大交往的重要途径。由于我盟目前为老年人建设了相当数量的文化活动室等休闲场所,苏木(乡)镇所在地的老人们把打打麻将、扑克作为重要的娱乐活动项目和扩大交往的手段。旗县所在地由于老年人相对集中、娱乐设施相对不足,除部分热爱文体活动的外,其他老人成群结队

地坐在一起室外聊天闲谈成为打发空闲时间、相互沟通的主要方式。 (三)参加知识性活动成为老年人重要选择。如今的老年人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小学甚至文盲的比例占到七成以上。相当部分的老年人渴望学习知识,范文内容地图充实精神文化生活。 建议: 要填补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空缺,就需要与社会共同努力,结合目前正在全力推进的精准扶贫,不断地延伸、扩展和优化老年人精神生活、文化生活的“空间”。 (一)加强宣传引导,营造关注老年人的社会氛围。 一是弘扬孝道文化。把弘扬孝道文化作为一项文明创建任务,大力开展孝亲敬老活动,健全宣传队伍,拓宽宣传渠道,营造良好宣传氛围。从学校、社会、家庭三个层面开展了内容丰富的孝道文化宣传评比活动,让关注关爱老年人的意识和行动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职能部门组织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敬老模范嘎查(村、社区)和孝亲敬老先进评比活动,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的孝道文化。 二是发展老年教育。建议各级政府要在财力、物力上大力支持当地老年教育工作,把老年教育列入终身教育体系,统一规划,加强管理,扩大老年教育覆盖面,提高教育水平。充分利用我盟现有的教育条件,办好老年电视大学和老年进修学校,引导老人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新的科学文化知识,XXTOP100范文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据人社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城市流动人口达2.67 亿人,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绝大部分老人留守原居住地,极少数老人跟随子女进城生活.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 同关心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钱与陪在父母 身边成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的问题.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分别选取以大化瑶族自治县都阳镇都阳村留守老人作为本次调查的个案.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是采取走访及入户典型调查的方法,调查涉及农村 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生活需求、医疗及社保及“老有所养”方面存 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等.在入户典型调查中,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医疗保障、养老现状和精神文化生活四个方面采用结构式访谈 的方法,入户典型访问了20户老人. 二、基本情况 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北的红水河中游.全县幅员面积27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2万公顷,全县总人口 45.87万人,瑶族占21.95%,全县辖13乡3镇.都阳镇位于大化瑶族 自治县中部,距县城50公里,地处丘陵.镇人民政府驻地在都阳村都 阳街.东接七百弄乡,北连北景乡,西邻岩滩镇、江南乡,南接百马乡、古河乡.2006年全镇总面积189平方千米,总人口24244人.辖都阳、尚武、武城、中武、加城、满江、双福等7个村.都阳镇耕地面积 883公顷,其中水田443公顷,旱地440公顷,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 米等,农产品加工主要有木材加工.

空巢老人(这里说的老年人指的是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县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共57670人,其中留守老人达40369人,占全县60周岁老年人的70%,其中男性人数为17244人,女性人数为23125人.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情况,其中文盲的占老年总人数的61.7%,受到小学教育的占33%,受到初中教育的占4.6%,受到高中教育的仅 占不到0.7%;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日常生活能自理且能从事较轻 农活的老年人占老人总人数的78%,半丧失劳动能力的占老人总人数得15%,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占老人总人数得7%;经济来源情况,靠 子女供养的占81.9%,自己供养的占9.7%,社会扶助的占8.1%. 三、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与问题分析 (一)大部门留守老人仍需要体力劳动 子女外出务工使家庭经济条件得以改善,但由于他们的相对收入也不高,且他们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家庭,还要供子女上学,所以大部分老人还要靠自身劳动来维持平时生计.据调查,大部分的留守老人还 从事体力劳动,仍然要承担农业生产的重担.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可以增加家庭经济来源,基本解决柴米油盐的日常开支,减轻子女的负担.另外一方面,绝大多数老人不想给自己的田地丢荒,所以坚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许多重农活要雇人,成本比较高, 老人们只进行日常的田间管理. (二)家庭氛围缺失、精神慰藉单调 随着大量子女外出务工,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老年人需要亲情的慰藉和生活照料.据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各种身体器官的 衰弱,老人在某些方面趋于孩童化,更需要子女的照顾.因此子女在老年人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由于子女常年在外,除了春节或清明 节能回来几天外,基本上不能回家与老人团聚,有的甚至好几年没有 回家,老人们难免有孤寂之感.通过对空巢老人的调查的分析,有80%以上的外出务工子女经常给父母打电话,电话成了老人与子女的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和精神慰藉,有时甚至连这些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没有.尤其是老人生病时,需要子女陪同上医院治疗时,子女不在身边,只有

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情况的调查

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情况的调查 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情况调查内容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也有了大的变化,各种文化形式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掌握现阶段我国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所存在的问题,本小组以“我国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情况调查”为主题,采用多种调查方法,精心组织成员深入调查了我国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情况。调查发现,伴随着现代科技文明的发展和居民物质生活的提高,我国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日趋丰富多彩,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关键词:居民;业余生活;文化;现状正文: 总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可见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对民族的团结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小组在认真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之后,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个人兴趣,于 2009 年7 至 8 月组织深入调查了我国居民业余文化生活情况,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样本选取与调查方法为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我国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的情况,本小组根据成员的籍贯,分别选取了以下十一个地区作为调查样本进行调查(样本后括号注有调查人姓名): 湖北省宜昌市安徽省阜阳市山西省忻州北京市昌平区四川省南充市福建省福清市甘肃省酒泉市云南省玉溪市安徽省六安市内蒙古自治区北京市昌平区所选取的样本分布全国九个省市,有农村也有城市,有东南沿海也有西北地区,能比较全面的反映我国居民当下业余生活的真实面貌。 首先,各成员采用走访交谈、问卷调查、查阅文件资料等方式,各自了解到了具有说服力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小组组织召开讨论会,认真分析了各成员采集到的原始资料,综合整理总结,得出了最后的调查结果。 二、当前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的情况与分析根据各成员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各地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又由于我国各地区地理、经济、文化存在着差异,各地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各不相同。下面从两个角度将当前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状况进行简述与比较: (一)居民文化生活的主要类别 1. 现代文化活动现代文化生活主要有以下几类: (1)看电视、电影、听歌(2)上网(3)歌舞厅唱歌跳舞(4)逛街购物(5)打球、游泳等体育活动随着现代科技文明的高速发展,新兴业余文化活动形式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并快速进入千家万户。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自从 1995 年全面开展因特网业务以来,由于的大力支持,中国因特网发展极其迅速。加之这几年经济水平的提高:在城市,网吧、酒吧、咖啡厅、歌舞厅等业余活动场所十分兴盛;在农村,电话、电视电路基本覆盖全国农村,网络线路也正在迅速普及,并有一些城市常见的业余活动场所在农村出现。这一类文化活动为广大居民所喜爱,尤为年轻人所青睐。 2.传统文化活动传统文化生活主要有以下几类: (1)串门聊天(2)逛庙会等地方文艺活动(3)下棋、打牌(4)看书、看报(5)钓鱼(6)听京剧和其他地方戏种(7)散步虽然有着现代文明的冲击,但在一些民间文化底蕴丰厚的地区,传统文化活动照样是当下居民业余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