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学上的流派

西方史学上的流派
西方史学上的流派

西方史学上的流派

第一节:古典史学(公元前的古希腊时代)

1、希罗多德与“社会文化史”传统的开创。

人本意识、世界史眼光和存真存疑的批判原则,奠定了西方传统史学的优良传统。

2、修昔底德与“政治军事史”传统的确立。

将人类历史独立于天神之外的历史观念,成为西方建立科学的历史学的基础。

3、古典史学思想的发展特征:

(1)倒退的、循环的历史观念。

(2)人本主义思想。

(3)“世界主义”思想。

(4)尚未取得相对独立的学科地位。

第二节:基督教史学(公元5世纪——14世纪的黑暗时代)

基督教史学理论的价值:

1、系统提出了历史“统一性”和世界史的观念。

2、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历史直进观”和“历史进步论”。

3、提出善恶冲突推动历史进步的“历史动力观”。

3、创立体现历史线形发展的公元纪年法。

代表人物:奥古斯丁、攸西比厄斯。

第三节:近代资产阶级史学(14世纪——19世纪末)

一、人文主义史学(文艺复兴时期14——17世纪)

人文主义史学理论的特征:

(1)恢复古典史学的人文主义精神。

(2)重新强调历史的垂训意义。

(3)重视历史叙述的体例。

重要流派:“修辞学派”、“博学派”。

二、理性主义史学(启蒙时代17世纪——18世纪末)

理性主义史学理论的特征:

(1)强调人类的理性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2)主张探索历史的发展规律,以理性的眼光来审视历史和评判历史。

(3)提倡突破狭隘的政治军事史,注意广义上的社会文化史。

(4)提出系统的历史进步理论。

代表人物及其著作:伏尔泰《论世界各国的民族精神、礼仪和风俗习惯》、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纲》、康德《从世界主义者角度看世界历史观念》、维柯《新科学》

三、浪漫主义史学与历史主义(十九世纪)

浪漫主义史学理论的特征:

(1)强调历史的连续性和继承性。(2)关注历史发展的个性和独特性。(3)提倡用情感来取代理性,反对用抽象的理性原则来概括历史。

(4)注重伟大人物和政治斗争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

历史主义是浪漫主义史学的一个最重要内容。历史主义的鲜明特征:

(1)人类历史是有机发展的过程,有着不可割断的历史连续性。

(2)对历史现象要以同情的、理解的态度加以研究,进行历史的分析,具体了解个历史时期的特点,承认它们存在的合理性。

(3)世界历史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不能用一般性的世界历史模式代替各民族具体的历史研究。

维柯的《新科学》开创了世界历史主义。赫尔德的“文化的历史主义”。

兰克与“政治的历史主义”。

四、历史哲学(十八世纪以后)

所谓的“历史哲学”,即是对历史进行哲学的思考。指的是人们对于历史不应该只以堆积史实为能事,还应该达到一种哲学的或理论的了解。

近现代的历史哲学一词,专指西方唯心主义的历史哲学。唯物主义的历史哲学则一般通称为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

在唯心主义方面,历史哲学一词的涵义和内容,也随着科学观念和哲学观念的变化而经历长期不断的演变,其演变的趋势是从思辩的走向分析的。大体上,前者要回答的问题是:历史演变的规律或规划是什么?而后者要回答的问题

是:历史知识或理解的性质是什么?

思辩的历史哲学——重要探讨整个人类历史的特征、意义模式和规律等。是试图在一大堆貌似杂乱无章的历史事实的背后,寻求出理性的原则、规律和意义来。(前面所述各派大体上都属于思辩的历史哲学。)

思辩的历史哲学特别关注的问题:

(1)历史运动的模式。认为人类历史是不断进步的。

(2)历史发展的动力。看法不一,或认为是人的理性,或认为是复杂的人性,或认为是英雄人物。

(3)历史进程的目的和意义。认为历史发展有明确的目的和终极意义。

代表人物:维柯、伏尔泰、赫尔德、康德、黑格尔,以及斯宾格勒和汤因比的文化形态史观。

分析的历史哲学——着重阐释历史学研究本身特有的性质、方法、价值或作用。其出发点是:要理解历史事实,首先就要分析和理解历史知识的性质。历史哲学的任务应该应该就是(或者至少、首先而且主要的就是)对历史的假设、前提、思想方法和性质进行反思。

分析的历史哲学关注的问题,更多的是历史认识是什么,而不再是历史本身是什么;更多的则是人们是怎样在认识历史的运动的,而不再是历史自身是怎样运动的。对于分析的历史哲学来说,更重要得多的问题已经不再是对历史本身的探讨和解释,而是对历史学的探讨和解释。

代表人物:布莱德雷、狄尔泰、克罗齐、柯林武德、波普尔等。

四、实证主义史学(十九世纪后半期)

实证主义史学理论的特征:

(1)主张依照自然科学的模式建设历史学,力图使史学成为像自然科学那样追寻“一般法则”的科学。

(2)努力探索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反对历史研究的“个体论”倾向。

第四节:当代西方史学(20世纪以来)

一、当代西方史学形成的特征:

1、从传统的“叙述型”转向“分析型”。即用“问题史学”代替“叙事史学”。

2、从研究“显要人物”(精英人物)的活动为中心,而转向研究普通人和“社会底层的力量。

3、从狭隘的政治军事史转向探求社会历史的“总体”与“结构”。

4、从个人在故纸堆中扒梳史料的手工业方法转为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最新技术。

5、坚持史学研究采取跨学科的方法,借鉴和吸收其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历史。

二、当代西方史学的发展脉络、主要流派及其理论:

(一)“新史学”的开端

法国卡尔。兰普勒特最早提出“新史学”这一口号;法国亨利。贝尔创办《历史综合评论》;美国鲁滨逊与“新史学派”的建立。

(二)法国年鉴学派(三个发展阶段)1、创建阶段(1929——1945年)。代表人物是费弗尔和布洛赫。这一阶段奠定了年鉴学派的基本理论:

(1)反对传统史学迷信史学和史料的倾向。

(2)提倡“总体史学”。即强调历史研究的对象包含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反对历史研究以精英人物为中心,大力倡导“从下往上看的史学”,主张着重研究下层的普通大众的历史。

(4)主张史学要按科学的程序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用“问题史学”代替“叙事史学”。

(5)坚持史学研究采取跨学科的方法,借鉴和吸收其他学科的方法来研究历史。

2、第二发展阶段(1945——1968年)是年鉴学派“制度化”和深化阶段。代表人物为布罗代尔(1902——1985)。

布罗代尔理论代表作:《历史和社会科学:长时段》、《菲力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

布罗代尔的基本思想是“三段论”(历史时间的理论):认为历史时间可以分为相互联系的长时段、中时段和短时段,分别表述三个不同层次的历史运动,而其中的长时段历史也就是结构史,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长期的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借助于长时段历史观,才能够更深刻地把握和理解人类生活的全貌。

3、第三发展阶段(1968年以后)

打出“新史学”的旗号,从此被称为“年鉴——新史学派”。代表人物是勒高夫、诺拉、夏蒂埃、勒韦尔。

年鉴——新史学派着重研究的理论、方法和领域:

(1)继承了长时段理论,着重研究各种结构和变化缓慢但长期起作用的事物。认为只有通过长时段才能把握和认识推

动历史前进的潜在力量。研究领域是历史人类学和精神状态史。

(2)重视历史认识论和史学方法论。(3)进一步拓宽历史研究的领域,更潜心于细小的课题。

(4)重新强调政治的作用,承认事件的重要意义。

(三)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史学

即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代表人物有多布、希尔顿、希尔、霍布斯鲍姆、汤普森。

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共同性与理论特征:

(1)熟悉马恩著作,信仰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从事历史研究。但对历史唯物主义有自己独立的理解和解释,并有所修正。

(2)发扬了英国经验主义的史学传统,强调对历史特殊性的认识,坚持历史学

是研究历史事实发展过程的科学。(3)强调研究下层人民的历史。

(4)注重总体史研究。

(四)当代西方比较史学

西方比较史学的研究著作大致上归纳为四类:

(1)“各文明体系的比较”研究。即如斯宾格勒、索罗金和汤因比那样的宏观比较。

(2)“主要是对文明的某种中心题目进行比较研究,如比较宗教式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大都是一些比较具体的历史现象的比较。

(3)通过比较而“研究历史过程”,“它们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从‘可选择的生产方式’的比较研究到一个单独的行业实现工业化的速度和程度的比较;从革命这个永远受欢迎的题目的比较研究到限定仍很明确的过程的比较研究(例

如现代教育制度的普及)。着重历史比较尤其与经济学、社会学或人类学的某些学派有密切的联系”。

(4)“机构的比较”。如教会、党派、银行之类的组织和机构的比较。

比较史学的特点:它不像写作通史或断代史的历史学家那样在连续叙述人类的发展中寻找历史的意义,也不像历史哲学家那样在寻求全面的总体模式中获取历史的意义,而是从整个人类历史中一直在撞击着人类的那些永恒的问题中寻找历史的意义。为此,比较史学按照某种规范和范畴,从人类历史中挑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侧重探讨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某种情况下的特殊规律,亦即寻求历史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以阐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异同。

(五)当代西方心理史学

心理史学是历史学与心理学的嫁接而产

生的一门新学科,它借助与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来探索人类过去的种种行为,进而更全面与更深刻地阐明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

心理史学分为精神分析的心理史学和非精神分析的心理史学。

精神分析的心理史学——是用精神分

析法和历史学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生活,其理论的一般特征:(代表人物是埃里克森、李夫顿和克胡特)

(1)以新精神分析学说作为理论基础。即坚持弗洛伊德古典精神分析学说的原则,强调潜意识的驱力和先天潜能的主导作用。同时强调自我的的自主性,认为自我具有自己的能量来源,强调文化和社会因素(主要是家庭环境、养育方式)对人格的重大影响。

(2)反映了一种“心理决定论”的历

史观。即用历史人物的心理特征解释一切行为。

(3)模式归纳。即习惯套用心理学模式的归纳,缺乏因果解释的科学研究(有些原理根本无法验证)。

非精神分析的心理史学——反映了当

代西方心理史学的变化趋势:(代表人物温斯坦、普拉特、埃尔金斯、阿瑟尔、霍弗、拉森)

(1)由“心理因素决定论”向“外在环境决定论”转变。

(2)方法论的突破。即不再仅仅是将心理学理论作为解释历史现象的史学方法,而把历史上的心理现象本身作为研究对象。也就是说,不再局限于从心理学角度解释个人和群体的历史行为,而是把历史上的个人和群体心理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原因,及其对社会历史进

程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的变化,使心理史学不知不觉变成了历史心理学和心态史学了)。

(3)社会学对心理史学的渗透。强调不是心理驱力决定外在现实,而是外在现实决定心理状态。()行为主义心理学在心理史学的应用。强调了人的行为完全是环境决定的,即便是那些看起来像是本能的行为实际上也是对外部世界的反应。

(4)认知心理学在心理史学中的应用。强调了人的认知模式会影响和决定人们的心理和行为。

(六)当代西方计量史学

计量史学也就是把数学方法特别是数理统计方法运用于历史研究的一套方法。

当代西方计量史学的特征:

(1)运用电子计算机。它的使用,使系统收集、利用史料及进行统计分析成为可能,并向研究者提供了处理大量情报资料和分析多变量现象的能力。

(2)进行统计分析。但不是指以往史学研究中那种描述性的统计,而是一种高级的推理统计学和多变量解析领域的分析,对此非用电子计算机不可。

(3)制作数学模式。借用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学中的理论模式,以数理形式来表现历史文化现象。

(七)文化形态史观

文化形态史观是当代西方思辩的历史哲学的主要代表。其代表人物是斯宾格勒(著作《西方的没落》)和汤因比(著作《历史哲学》)。

其主要理论特征:是用“幼年、青年、成年、老年”(斯宾格勒)或“起源、生长、衰落、解体”(汤因比)四大阶段的生命周期来概括人类历史或文化的全部过程及其一般模式。

强调两点:

第一:所谓的历史就是文化或文明。这一结论旨在肯定,文化或文明才是人类历史的真正载体,而历史的意义即寓于作为人类历史之基本现象的文化或文明之中。因此认为,历史哲学与史学研究所应阐释的主要对象既不是纯粹的精神观念,也不是表层的政治、经济现象,而是作为一种历史整体的文化或文明。

第二、所有的文化或文明都是具有同等价值、属于同一时代的。这个结论的重点在强调,各种文化形态或文明社会原本就是自成一体、各有根据的,而决无孰优孰劣或孰高孰低之分。确信历史哲

学与史学研究所面对的世界历史指的是整体,而不是某个选定的部分。因此,理应放弃狭隘的欧洲文化中心论和偏颇的民族主权国家观,转向一种整体性的、深层次的文化形态或文明社会比较研究。

西方史学史1

4古希腊三大史家;希罗多德,《希腊波斯战争史》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色诺芬,《长征记》 6罗马史学的真正奠立者:老伽图。拉丁文写作罗马史的先例,强烈的“政治史学”传统。著有《罗马历史源流》 7凯撒:《高卢战记》 8罗马三大史家:撒路斯提乌斯《喀提林阴谋》《朱古达战争》 李维《建城以来史》 塔西佗《日耳曼尼亚志》 李维:古罗马史学家,著作丰富,流传下来的《建城以来史》创立了通史体例,重视历史垂训,文笔优美,但陷入历史循环论,对史料缺乏分析批判,仍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罗马早期及共和国历史的重要文献。 9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家:波里比阿《通史》,又称《罗马史》 10公元1世纪史家群体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 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新色诺芬 阿庇安《罗马史》 11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 1,求真探索精神。史料批判方法,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发展规律 2,人文主义观念 3,宽宏的历史眼光 4,注重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作用 5,重视史著的表达与史家的修养 1教会史学之父:修西比乌斯,《教会史》《巴勒斯坦殉教者传》《古代殉教者传集》《君士坦丁传》 2英国历史之父:比德《英吉利教会史》 3蛮族王国的希罗多德:格雷格里,《法兰克人史》 4奥古斯丁:《上帝之城》。第一部教会历史哲学,全书22卷,该书发展并确立了中世纪的历史时间观念,反对并端邪说,维护基督教神学体系,确立了基督教神学史观,为以后的中世纪史学奠定了基础。 5中世纪史学的历史地位 1对中世纪史学的批评 1)从史学的类型上看,数量最多的是年代纪和编年史,历史已经变成了“神学的一个卑贱的侍女,即一种精神的反常”,上帝在史学实践与史学著作 中占据了特殊地位 2)从历史著述的目的来看,只是为了证明人类的每一个行为时符合上帝的安排,都发生在上帝的意志范围之内,历史写作是一种宗教行为,一种 献身于上帝的神圣事业 3)从历史著述的内容来看,浓厚的宗教宣传意图,歪曲历史 4)从历史著述的方法来看,按年代顺序的简单编排罗列 2对中世纪史学的理解 1)对西方历史编纂学的革命性影响,中世纪史学扬弃了希腊罗马史学中的俩种主导观念,一是人性的乐观主义观念,二是作为历史变化过程基础 的有关永恒实体的实质主义观念 2)基督教史学含有一种精神价值的思想,者是人类所共有的,首次打破了

【第二期 19-21世纪】史上最全的西方艺术流派整理!

【第二期 19-21世纪】史上最全的西方艺术流派整理! 20世纪 1. 现代艺术 现代艺术,又称现代派艺术,很难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大致来说,被称为“现代主义”或“现代派”的艺术,是指20世纪以来,区别于传统的,带有前卫和先锋色彩的各种艺术思潮和流派的总称。现代艺术起源于古代地中海沿岸(埃及、希腊、西亚)的西方艺术,到19世纪后期出现了转变的苗头,这个苗头进入20世纪后,成为西方艺术的主流,这就是西方的现代艺术。西方现代艺术由各种不同类型的视觉风格组合而成,是基于科学和理性基础上建立的,是西方数百年来的思想文化核心。现代艺术主要包括了野兽主义、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俄国的至上主义与构成主义、荷兰的风格派、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抽象主义、波普艺术等。现代艺术的特点在于打破艺术家、作品和观众之间的区别。主张艺术干预人类生活。深受现代社会文化影响又立足批判现实社会对人性的压抑。

2. 立体主义 立体主义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个运动和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1908年始于法国。立体主义的艺术家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型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标。艺术家以许多的角度来描写对象物,将其置于同一个画面之中,以此来表达对象物最为完整的形象。立体主义画家的探索起源于塞尚的理论和创作实践,他们把塞尚的“要用圆柱体、圆球体、圆椎体来表现自然”这句话当着自己艺术追求的理想。实质上这是20世纪初工业文明、机器时代的社会现实在画家精神中的折射反映。立体主义在二十世纪时期有两个派别。一个是洗衣船派,也就是正统派。这个派别的代表是毕加索和布拉克。另一个派别是蜂窝派,是以一群后起的立体主义画家为代表的。立体主义的出名也是由这些蜂窝画家所催化的。

西方史学史重点概念名词解释及简答论述

西方史学史复习资料 一、导论 (一)史学史概念 史学史以历史学自身作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人物是研究历史学科的发生与发展史,揭示它的演变规律,预测它未来的发展方向。历史学家对历史和历史学的认识和解释,应当成为史学史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西方史学史概念范畴 西方史学史以总结与评价西方史学的发展进程为宗旨,研究西方史学发生和发展的历史,研究人民(主要是历代史学家)对历史发展的客观进程所做出的种种思考,从而在西方历史学发展的长河中,疏凿源流,抉隐钩沉,辩证因果,探求原委,以寻去西方史学自身发展的规律。范畴:1、历史哲学2、历史编纂学3、史料学4、史学方法论 (三)西方史学史发展的过程、重大转折 1、过程 (1)古典史学,即古希腊罗马史学。 从追溯神话史诗的前希罗多德时代至公元5世纪“古典世界”的终结,共计一千年,形成了诸多影响后世的史学优良传统。 (2)中世纪史学 公元5世纪至14世纪初的文艺复兴运动,基督教神学史观制约史学,史学发展相对迟缓。 (3)近代史学 14-19世纪,14世纪以来人文主义史学、理性主义史学、浪漫主义史学、客观主义史学、实证主义史学相继发展,19世纪进入兰克时代,史学发展成独立学科 (4)现代史学 进入20世纪后,新史学出现。 2、转折 (1)西方史学史的创立,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时的古希腊时代。 希波战争刺激了希腊人对古老东方文化的巨大兴趣,希腊编年史由此进入“古典时代”,这也是古希腊人理性觉醒的时代,希罗多德、修昔底德成为代表,后来罗马人继承了古希腊人的史学遗产,古典史学的传统一直延续了一千年之久。 (2)公元5世纪前后,西方史学从古典史学的人本主义转向基督教的神学史观。 罗马帝国覆灭,西方式会奴隶制终结,封建制开始。基督教史学企图用基督教的神学史观改造古典史学的人本观念,圣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为代表。罗马时代古典文化为基督教僧侣垄断,史学发展速度缓慢,沦为神学附庸。

西方史学史期末简答题

西方史学史期末简答题

1.古代希腊史学产生的原因: 2.希罗多德贡献(史学思想) 3.俢昔底德史学思想: 4.比较希罗多德和俢昔底德治史观: 5.比较希罗多德与司马迁的相似之处:6.波里比阿史学成就: 7.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 8.中世纪史学的历史地位 9.浪漫主义史学思想 10.理性主义史学(18世纪):特点:11.客观主义史学: 12.伏尔泰的史学思想 13.历史哲学: 14.百科全书派史学贡献: 15.罗马史学的共性: 16.评述塔西佗的史学成就: 17.评述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 18.19世纪为什么被称为“历史学的世纪”19.康德是怎样论述历史发展的,试以康德《世界公民视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译文为例加以说明。如何评价: 20.浅析孟德斯鸠的“地理环境决定论”

21.20世纪妇女史的研究重点有哪些?22.为何称希罗多德是“史学之父”?23.普罗科匹厄斯有什么作品传世? 24.李维对史学研究的贡献体现在何处?25.7.P55塔西陀为何被称为是“暴露史学大师”? 26.. 查士丁尼有什么代表作? 27.扼要介绍康尼娜及其作品。 28.为什么说“历史是过去与现在的对话”?29.19世纪与20世纪西方史学的特征分别是什么? 30.20世纪西方史学的特征: 31.西方现当代史学的共同趋势与特征:32.谈谈你对“历史是时代火车头”的理解。33.当今西方社会为何将历史学称为是“受人追捧的园艺学(公共史学)”? 34.评特纳。 35.P110评马基雅维里对欧洲近代史学的贡献。 36.为什么说卡尔《历史是什么?》一书问世,成为历史学著述演变的分水岭? 37..请你介绍一下西方文艺复兴时期史学的

西方史学史

古典史学的传统 1求真探索的精神 2人文主义的观念 3宽宏的历史眼观 4注重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作用 5重视史著的文字表述与史家的自身修养 局限:1英雄史观;2循环史观,倒退史观;3时间概念不清晰 希腊化时代 通常指公元前334年到公元30年之间的这一历史时期。是希腊与其他各地经济、文化广泛交流的时代。从社会经济上看,希腊化时代是奴隶制度在地中海东部和亚洲西部进一步发展的时期;从文化上看,是希腊文化向东方广阔的空间传播并与当地文化融合的文化交流过程。希腊化时代的主要国家有托尔密、塞琉西、马其顿、希腊和帕加马等。 信仰冲突与历史论战 在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出现的一场与信仰冲突密切相关的历史论战,论战首发于路德派弗拉西阿斯牵头集体编写《马格德堡世纪史》,天主教营垒的则以巴洛尼阿斯撰写《教会编年史》作相应的回击,后经加索朋,最后在天主教徒,人文主义者萨皮的《特伦特宗教会议史》那里,以新教的胜利而告终,由于这场论战的双方——新旧教派都企图以历史为武器攻击对方的谬误,表明自己的观点,因而使研究历史之风盛行起来,并确认“真实才是真理”判断真实的标准由《圣经》转向历史事实,故论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史学的发展。 博学时代 主要指16世纪后期到18世纪早期,在这个时代里,西方史学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尤其是在考证方法方面:表现在历史学家对整理、编纂史料表现出了空前的兴趣,使历史学的辅助学科在已有的基础上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人们称这一时代为博学时代,也称“后人文主义史学”时代。 博学史学 博学时代的西方史学,由于宗教改革论战的需要和宗教改革带来的社会、政治动荡,催生了对史料的深入研究和考证,从而使历史学的辅助学科随之进一步发展起来,如:年代学,世系学,古文字学,故文书学,古钱币学,铭文学,考古学和语言学等的研究十分繁荣,以至被称为“博学史学”也称“后人文主义史学”。 人文主义史学的特征 人文主义时期史学最基本的特征: 1、在历史观方面,开始同神学史观决裂 2、开始以现实主义的态度用“人”和“人事”的观点来考察和叙述历史,恢复了人在历史上的中心地位; 3、崇尚古典文化; 4、殖民地研究成为时尚。 5、具有怀疑与批判的态度。人文主义学者首先清算了荒诞的古代故事,继而对文献和史料进行辨伪。 6、试图用社会现象和因果关系的联系解释过去 7、从地域上而言,从意大利发展到欧洲的西北部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

西方史学史复习知识点汇总

西方史学史复习知识点 筑波千鸟整理 前言:本复习知识点,根据《西方史学史》(张广智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8月第3版),分类整理。 名词解释 希罗多德:(约前484—前425年)古代希腊历史学家,生于小亚细亚西海岸的一个富有的家庭。他西方史学的创立者,其传世之作《历史》西方史学第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著作,首先创立了西方历史编撰学上一种正宗的体裁,开始运用历史批评的方法撰述历史,并且重视历史垂训的功用,在西方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誉为“史学之父”。 《高卢战记》:约著于公元前52年,共8卷,前7卷出于恺撒之手,最后一卷是他战友所续写的,本书采用第三人称的形式,力图保持客观冷静的叙述,从体裁上来看《高卢战记》是一本关于高卢地区战事的历史回忆录。它以对高卢和日耳曼各地区的人氏族社会逐渐解体到萌芽状态国家出现这段时间的政治、社会、风俗和宗教的记述,《高卢战记》成为我们研究原始社会和民族学的重要依据。 荷马史诗: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塞》两部分,各有24卷,均以特洛依战争为背景。《伊利亚特》写战争本身,描写阿喀琉斯的愤怒及战争最后51天内发生的事件;《奥德塞》写希腊英雄奥德修斯在战争结束后回返家乡的经历。荷马史诗的主题是歌颂希腊全民族的光荣史迹,赞美勇敢、正义、无私、勤劳等善良品德,讴歌克服一切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肯定人与生活的价值。荷马史诗充满了浓厚的宿命论思想,人与人之间的斗争成为神与神之间斗争的缩影。荷马史诗塑造了一系列的英雄人物,结构巧妙,布局完整,比

喻丰富。它不仅是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优秀作品,也是研究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文献。《法兰克人史》:是六世纪法兰克国家历史的主要著作,作者格雷戈里是中世纪法国著名史学家。全书始自《圣经》所宣扬的“创世”,止于公元591 年,共10卷,详近而略古,内容十分丰富,有极高的史料价值,由于历史上关于法兰克早期历史记载甚少,此书也就显得弥足珍贵,格雷戈里被誉为“蛮族王国的希罗多德”。 心理史学:心理史学又称“心理历史学”,西方“新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史学是历史学与心理学的嫁接而产生的一门新学科,它借助与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索人类过去的种种行为,进而更全面与更深刻地阐明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过程。它于20世纪前期由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所开创。 哥丁根学派:形成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第一个具有近代意义的历史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伽特勒、施洛塞尔、斯毕特勒、赫伦等。把古典史学提倡的史学批判方法,以及由博学家开辟的专业化史料考据方法与历史学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历史学专业化,使史学逐步走向近代科学性质,哥丁根学派重视原始资料的收集与辨析,为十九世纪兰克史学奠定了基础。 《论世界各国的风俗和精神》:这是一部从古代世界延伸到伏尔泰时代的世界史,突破了基督教的世界史体系和政治史传统,独具创见。作者在书中努力要表述这样一个有意义的主题: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已逐步摆脱了偏见、迷信和卢奴役,尽管他们遇到无数次的错误和失败,但总是向着理性、公正,向着物质和精神不断改善的方向前进的。“百科全书派”: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在编纂《百科全书》(全称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手工艺分类字典》)的过程中形成的派别。《百科全书》主编是D.狄德罗。百科全书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罗为首的唯物论者,他们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认为迷信、成见、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主张一切制度和观念要在理性的审判庭上

西方史学史终极答案

1、吉本——(1737—1794年) 是十八世纪英国最有影响的历史学家,启蒙时代 西方史家的杰出代表。传世名著《罗马帝国衰亡史》,代表了十八世纪西方历史 学的最高成就,上自古罗马帝国的全盛时代──安敦尼王朝奠基,下迄欧洲文艺 复兴运动的发轫,共6卷71章,约300万字,可谓体大思精、卷帙浩繁。尽管 吉本仍然恪守着政治·军事史的旧传统,但把古代与近代的历史当作一个有机的 发展过程连接起来,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极大。 2、兰克学派:19世纪中期由德国史学家兰克倡导的一种史学模式和流派。兰克在柏林开创了历史研讨班的授课方式,带出大批优秀学生,并与学生一起,形成德国史学中的兰克学派(即通常认为的客观主义史学派)他们标榜历史研究的客观性,强调对史料的批判和鉴别,反对任何哲学和历史理论的指导,力求在可靠的史料的基础上“如实直书”。要求史家保持“中立”、“客观”。通过客观地描绘、叙述事件。这一学派的影响之深、范围之广,在西方史学史上是罕见的。 3、修昔底德——(约前460—前396年)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出身于雅典一个 显贵之家。所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为西方传统史学确立了一种范型,即西方 政治军事史传统。他高度发展了古代希腊史学的人本观念,坚持更严格的史料批 判原则和重视历史垂训功用,成为西方史家长期效法与尊奉的史学传统,对后世 影响深远。 、希罗多德——(约前484—前425年)古代希腊历史学家,生于小亚细亚西海 岸的一个富有的家庭。他西方史学的创立者,其传世之作《历史》西方史学第一 部名副其实的历史著作,首先创立了西方历史编撰学上一种正宗的体裁,开始运 用历史批评的方法撰述历史,并且重视历史垂训的功用,在西方史学史上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被后世誉为“史学之父”。 4、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 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唯物史观。“历史唯 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述这一科学的社会历史观:“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 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 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 5、《历史哲学》——黑格尔史学名著,是一部有着最深刻影响的著作。黑格尔 始终将思想与历史视为同一个过程,他自己的哲学就是历史的产物,必须历史地 理解。他以一种哲学思辨的眼光考察世界历史,寻求一种有关世界历史合乎理性 的解释,从世界历史的个体现象中寻找到普遍的、内在的精神发展道路。 6、人文主义史学: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用人文主义观点研究历史的资产阶级的史学。反对基督教的神学观点,否定以教会史为中心的编史体系,以希腊、罗马时 代的史学传统为楷模,把历史作为新兴资产阶级的斗争武器。代表人物有布鲁昂、比昂多、马基雅弗利等。其主要特征有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束缚,抛弃了基督教 史学的神学史观;强调历史研究与现实政治相结合;随着考古学的兴起而出现了 真正的古代史研究;疑古精神的发展与文献校勘学的兴起;历史传记体空前盛行。人文主义历史学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束缚,抛弃了基督教史学的神学史观。力图 用古代的文化传统来改变中世纪的文化传统。从形式上看,人文主义史学似乎

风格流派——艺术运动

抽象派Abstract expressionism 行动绘画Action painting 反写实主义Anti-realism Arabesque 装饰艺术运动Art Deco 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贫穷艺术Arte Povera又称贫民艺术 艺术与工艺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 垃圾桶派Ashcan School 巴比松派Barbizon school 巴洛克Baroque 包豪斯Bauhaus 色面派Color Field 概念艺术Conceptual art 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 立体派Cubism 达达主义Dadaism 荷兰风格派运动De Stijl (also know as Neo Plasticism) 解构主义Deconstructivism 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 幻想现实主义Fantastic realism 野兽派Fauvism 具象主义Figurative 新浪潮Fluxus或激浪派 未来主义Futurism

哈林文艺复兴主义Harlem Renaissance 印象派Impressionism 国际哥德International Gothic 那比派Les Nabis 矫饰主义Mannerism Massurrealism Metaphysical painting 极简主义Minimalism又叫最低限艺术 现代主义Modernism 新古典主义Neoclassicism 新表达主义Neo-expressionism Neoprimitivism 奥普艺术Op Art 奥费主义Orphism 照相写实主义Photorealism 点描主义Pointillism又称点描派 波普艺术Pop art又称普普艺术 后印象派Post-impressionism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Primitivism 现实主义Realism又称写实主义 文艺复兴Renaissance Renaissance Classicism 洛可可Rococo Romanesque 浪漫主义Romanticism 社会写实主义Socialist Realism Stuckism 绝对主义Suprematism 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 象征主义Symbolism (arts)

西方史学史试卷

西方史学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总计30分) 1.《长征记》的作者是() A 色诺芬 B 老伽图 C 波利比阿 D希罗多德 2、《论法的精神》的作者是( ) A 狄德罗 B康德C伏尔泰 D 孟德斯鸠 3、西方史学史上第一部历史著作是() A《历史》 B《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C《希腊史》 D《罗马帝国衰亡史》4、罗马文化的“黄金时代”是() A凯撒时代 B奥古斯都时代 C屋大维时代 D伯里克利时代 5关于西方古典史学的优良传统以下观点不正确的是() A求真探索的精神 B理性主义观念 C宏宽的历史眼光 D注重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作用 6、下面哪位史学家来自德国() A休谟 B 伏尔泰 C莫泽尔 D吉本 7、下列不属于口述史学的特点的是() A生动性 B广泛性 C民主性 D真实性 8、人文主义史学的基本特征() A初步运用了历史批判方法 B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C排斥古典史学批判、反思的精神 D强调独立思考,不轻信别人的记载 9、属于凯撒的史学作品的是() A《高卢战记》 B 《日耳曼尼亚志》 C《罗马历史源流》 D《罗马古物考》10、下列不属于19世纪美国历史主要学派的是() A浪漫主义学派 B 废奴派 C盎格鲁-撒克逊学派 D边疆学派 二、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古希腊三大史学家是_____ ,______ ,______ 。 2.意大利著名旅行家,商人__________,撰写了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描写中国历史,文化和艺术的作品《_______________》。 3.公元前12世纪至前8世纪的希腊社会称之为“__________时代”。

4.__________是罗马史学的真正奠立者,他被称为“爱国史家”。 5.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李维的_________又称《罗马史》。他的史学思想有三点:_________、_________、文笔优美。 7.奥古斯丁著有《_________》和《_________》 8.罗马三大史家有撒路斯题乌斯、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被称为“政治史之父”,他的《__________》是政治军事史的范例, 也标志着西方史学在古希腊时代的最高成就。 10.文艺复兴这个词最早是由__________世纪的法国学者谢尔·德金尔克提出来的。 三、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建城以来史》的作者是匹克托。() 2.“中世纪”的概念,最早是由15世纪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比昂多提出的。() 3.公元4世纪至前3世纪的希腊社会,史称“古典时代”。() 4.波里比阿被后人称为“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机家。() 5.著名的“剑桥三史”是《剑桥古代史》、《剑桥中世纪史》、《剑桥近代史》。() 6.狄德罗撰有《路易十五时代》和《百科全书》。() 7.18世纪的西方史学,总的来说是以理性主义为主导思想的。() 8.文艺复兴的一个特征是恢复了人在历史上的中心地位。() 9.西方史学的直接源头是古罗马史学。() 10.老伽图用拉丁文字写作罗马史,首开拉丁史学之先河.( ) 四、名词解释(共2题,每题5分,总计10分) 1. 修昔底德

《西方史学史》作业参考答案

《西方史学史》作业参考答案 一、简述西方史学的萌芽 1、希腊神话。 2、史诗与传说 3、记事 4、神话和史诗的特点 二、评修昔底德斯的史学思想和方法) 1、比较丰富的人本思想 2、重视探讨历史发展的内在的因果关系 3、具有历史进化论思想的萌芽 4、认识到经济因素的重要性 5、治学严谨,立论求实 三、奥古斯丁对宗教史学的作出了什么贡献? 1、撰写《上帝之城》与异教徒进行辩论 2、发展并明确了中世纪的历史时间观念,上帝安排了一切,历史、回忆、只是证实上帝的安排。 3、地上之城(人类历史)从该隐开始,历经婴儿、少年、青春、壮年、半老、老年六个生理阶段。 4、双城斗争史分三个历史阶段:前律法阶段,律法阶段和上帝的天国阶段。 5、把史学完全隶属于神学的权威之下,其影响不可估量。 四、简述赫尔德的历史哲学 1、人类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诗歌阶段、散文时代、哲学时代。 2、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与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具有生长衰亡的自然发展过程。但不可能直线上升的。 3、人是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所以不同时代的人性并不一致,反对“永恒人性”。 4、他是近代首批文化史家之一,否认“精选民族”和“欧洲中心论”,试图探索人类在其文化发展进程 中所经历过的道路。 5、不认为中世纪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中断,而认为是人类文化进步中一个必然的重要的环节,如同链条一 样,彼此相连,前后衔接。 五、十九世纪有那些史学流派及代表人物? 1、浪漫主义史学:赫尔德。柏克。夏多布里昂 2、客观主义史学:尼布尔、兰克 3、实证主义史学:孔德、斯宾塞 4、历史主义史学:(维柯)、萨维尼、洪堡、黑格尔 5、阶级斗争史学:梯也里、基佐、米涅、梯也尔 6、马克思主义史学 六、希罗多德对西方史学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2、朴素的历史因果观 3、平等的民族观 4、求真精神A、秉笔直书,兼收并蓄B、考证史料,辨别真伪 5、首创历史叙事体

西方艺术流派讲解学习

西方艺术流派整理(上) 14-18世纪 1. 国际哥特主义(12th) 在美术史上,人们把12世纪后,以建筑样式的变化而开始的艺术风格称之为“哥特式风格”。“哥特”一词本源于西欧的一个民族“哥特人”,有野蛮、怪异的意思,但哥特艺术并非哥特人所造,它出现的时候,“哥特人”早已溶化在西欧其他民族之中了。因此哥特式艺术决不能说是“粗野”的。哥特式艺术包括建筑、雕刻,在建筑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确切的说,哥特式的建筑艺术是指中世纪最后300年——12至14世纪流行的一种新的建筑(包括其中的雕刻绘画)艺术样式。法国则是它的故 乡。 2. 文艺复兴(14th) 文艺复兴式艺术风格指发源于意大利,在14至16世纪影响遍及全欧的一种富有革新精神的人文主义艺术风格。“文艺复兴” 一词来自法文,原意为“重新出生”,在此指'古典文化的再生”。文艺复兴艺术的开端,可追溯到14世纪初期意大利人比萨诺父子的雕刻、契马部埃的绘画及其弟子乔托的绘画和建筑设计。他们的作品开始突出“人本主义”的思想,在内容上大胆肯定人生与自然,在形式和技巧上注重对人与自然的科学研究,并借“回到古代去”之口号来摄取古希腊罗马的建筑、雕刻和绘画经验,在风格上则体现出哥特式艺术与古典艺术的结合及在此基础上的新突破。

3. 巴洛克艺术(17th) 巴洛克艺术是指17世纪风行于欧洲的一种艺术风格。“巴洛克”一词源于西班牙语及葡萄牙语的“变形的珍珠”。巴洛克艺术潮流对当代艺术设计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波及到雕刻、绘画、家具、服装、音乐等领域。其代表作家作品有普杰的《克罗托那的米罗》、卡拉瓦乔的《埋葬基督》、卡尔德隆的《人生如梦》等。 巴洛克艺术的特点主要有:1豪华的特色,它既有宗教的特色又有享乐主义的色彩;2激情的艺术,它打破理性的宁静和谐,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强调艺术家的丰富想象力;3运动与变化是巴洛克艺术的灵魂;4关注作品的空间感和立体感;5综合性,巴洛克艺术强调艺术形式的综合手段,例如在建筑上重视建筑与雕刻、绘画的综合,此外,巴洛克艺术也吸收了文学、戏剧、音乐等领域里的一些因素和想象;6浓重的宗教色彩;7大多数巴洛克的艺术家有远离生活和时代的倾向,如在一些天顶画中,人的形象变得微不足道,如同花纹一般。

西方史学史考试

西方史学史考试

名词解释(12个) 政治史之父(P12) 修昔底德(约公元前460或450—前400年)古代希腊历史学家,出身于雅典一个显贵之家。他是古典史学中最伟大的史家。他生活在雅典和希腊的鼎盛时代,BC424年由于安菲波里斯失陷,被控通敌被放逐,后开始收集史料,著成《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为西方传统史学确立了一种范型,即西方政治军事史传统。在史学思想上,他抱有科学理智的态度,是西方历史上第一个真正具有历史批判精神的史学家。他高度发展了古代希腊史学的人本观念,坚持更严格的史料批判原则和重视历史垂训功用,成为西方史家长期效法与尊奉的史学传统,对后世影响深远。首开西方传统史学的政治军事的先河,他认为历史记载主要应该记述政治史方面的内容。这一先例被20世纪前的史学家所继承,因此他被称为“政治史之父” 教会史之父(P65) 攸西比乌斯(约260—340)中世纪基督教史学家,被后人称为“教会史学之父”。他是巴勒斯坦恺撒里亚的主教,他充分利用恺撒里亚保存完好的图书馆在313年君士坦丁堡承认基督教这种较为宽松的政治环境下写了大量的书。主要著作有《编年史》、《教会史》、《巴勒斯坦殉教者行传》、《君士坦丁传》等,他的著作最明显的价值在于史料的保存方面,《编年史》被认为是教会史中最大的一部,《巴勒斯坦殉教者传》开创了圣徒传这种以

一作品,史料价值弥足珍贵,受到史学家色诺芬的深刻影响,称之为新色诺芬,熟于军事,战争的胜负在他的笔下就成了英雄的个人意志对凡夫俗子的胜利。他重视当事人和目击者提供的史料,认识到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在质量上的差别。 希罗多德(P9) (约前485—前425年)古希腊著名史学家,是第一位有完整作品传世的记事家,生于小亚细亚西海岸的贵族家庭,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晚年因政治迫害而被流放。他西方史学的创立者,其传世之作《历史》西方史学第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著作,首先创立了西方历史编撰学上一种正宗的体裁,开始运用历史批评的方法撰述历史,并且重视历史垂训的功用,在西方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誉为“史学之父”。 马基雅维利(P83) (1469—1527)意大利人,是继布鲁尼之后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最出色的史家,同时也是卓越的外交家、政治学家、诗人、音乐家和剧作家。史学与政治的结合在他那里表现得更为突出,代表作《君主论》,他的史学思想以性恶论为理论基础,以政治统治为目的的逻辑展开,历史研究的目的在于为政治家提供历史经验教训,以利于统治的实施,他十分重视时势的变化,以政治本位的功利主义史学,对循环论的破解同时还表现出他对未来社会进步的殷切期望,及隐藏于心中的乐观主义精神。晚

西方史学史复习题

西方史学史复习题 第一章古典史学(古希腊史学、古罗马史学) 一、名词解释 1、赫克泰阿斯 希腊史学的摇篮---米利都人,希腊第一位历史家。主要作品是《大地环游记》,其书的叙述特点是记实而非虚构。赫克泰阿斯在介绍某民族时力求从历史根源上加以说明,体现了他超越本民族界限的世界眼光。 2、色诺芬 色诺芬与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并成为过希腊三大历史家。它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其代表作为《希腊史》、《长征记》,并且《长征记》是以回忆录的形式呈现,但是色诺芬的治史能力远不及他的前辈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 色诺芬不仅是一位历史学家,也是西方军事史上一位颇有才干的军事战略家;而且色诺芬写史注重描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故其作品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色诺芬比其他人更重视社会经济生活,且作品内容富有文采。 3、李维 古罗马著名史学家,其代表作是《建城以来史》。李维的史学作品文笔优美,且体现出他垂训的思想,并开创了通史体例。但是李维在写史时不但疏于对史料的考订和辨析,

而且包含着宿命论及迷信观念。 4、波里比阿 出身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显贵家族,著述颇多,但只有一部《通史》传世,而且残缺不全。《通史》是一部断代史,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通史。《通史》一书中体现了波里比阿关于真实的思想与获得真实的方法以及政体循环论和天命观的史学思想。但是《通史》一书也体现了波里比阿由于语言平直,夹论夹序,思考较多,内容缺乏吸引力、在价值评估和史料选择上暴露出一些主观以致歪曲事实、英雄史观等不足之处。 二、问答题 1、希罗多德及其史学思想 希罗多德是古希腊三大历史家的第一位史学家,出身殷实,并因生活环境使他毫无民族偏见,代表作是《历史》。希罗多德在西方史学史上既是结束希腊幼稚的早期史学的最后一位散文记事家,又是希腊史学进入成熟时期的第一位历史大家。希罗多德是自觉运用历史批判方法集中研究特定重大历史时间和重大历史人物的第一人,为希腊人科学地关照自己、认识自己的历史而不是神的谱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希罗多德的历史观是天命观和人本观的混合体,这反映了古希腊先进知识分子思想的矛盾性。 史学思想:

现代西方美术主要流派及代表作

现代西方美术主要流派及代表作 现代西方美术主要流派 20世纪,随着摄影技术的成熟与发展,传统绘画写实功能趋于弱化,工业、信息、科技革命所需的理性思维,驱动艺术家对艺术的抽象美进行不断探索,以激发人们的想象,启迪人们的思维。在此背景下,新的艺术路线、美术流派不断呈现,并伴随着人类社会重大事件的发生,主流艺术呈现三个演进阶段:20世纪初至一战曝发:野兽派、表现主义、立体派、未来主义和抽象派 世人公认塞尚、梵·高和高更是开创20世纪现代艺术的祖师,在他们活着时影响有限。1901年-1906年,他们的作品在法国巴黎才首次大规模公开展览。把他们思想继承光大,传播给20世纪的画家却是一个小小的艺术家派别——纳比派。纳比派的特色归纳为两种变形理论:“客观的变形,它基于纯美学,装饰概念,以及色彩和构图的技术要素;再就是主观的变形,它使画家个人的灵感得以发挥。”纳比派采用卡片纸等吸附力强的画面材料代替油画布,还用蛋白或胶水来调和颜料,以追求色彩的效果。主要代表有塞律西埃、P.博纳尔、M.德尼、E.维亚尔等。 画家鲁赛尔和女儿安纳特法国维亚尔

逆光下的裸女法国博纳尔 沐浴瑞士瓦洛顿 莎乐美德国斯塔克 塞尚作品 梵高作品 1905年法国诞生的以马蒂斯为代表的野兽派绘画,运用鲜艳、浓重的色彩,以直率、粗放的笔法,创造强烈的画面效果,充分显示出追求情感表达的表现主义倾向。代表人物有马蒂斯、弗拉曼克和德朗。在北欧,随着德国1905年桥社和1909年蓝骑士社的先后成立,表现主义作为一种重要流派登上画坛。代表人物有爱德华·蒙克、安索尔、席勒、柯克西卡、诺尔德以及桥派的基希纳、蓝骑士派的斯基和马尔克。野兽派和表现主义美学目标和艺术追求较为相似,两者使用颜色上都非常大胆,但使用颜色的目的却不同。野兽派意在唯美,而表现主义则意在使用使用颜色和狂乱的线条来表现感情 和自我,用以发泄心的苦闷。 野兽派创始人亨利·马-蒂斯绿色条纹的马諦斯夫人

2018版西方史学史复习题

本复习题考查标准分知晓、掌握和理解三个层次。 知晓: ●法国学者波普利尼埃尔在1599年出版《史学史》一书,成为西方史学史上把历史学自身作为研究对 象的开山之作。 ●1913年英国史家古奇的《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问世,这是一部对19世纪西方史学系统总结 的权威之作。 ●色诺芬是一位多产作家,代表作有《长征记》和《希腊史》。 ●老伽图以其著作《罗马历史源流》开创了用拉丁文写作罗马史的先例。 ●恺撒采用第三人称的形式撰写了关于高卢地区战事的历史回忆录《高卢战记》。 ●古罗马三大史家有李维、塔西陀和撒路斯提乌斯。 ●被后人称为“历史学家中的历史学家”的古罗马时期希腊史家是波里比阿。 ●“中世纪”的概念,最早是由15世纪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比昂多提出的。 ●在基督教史学写作体系里,时间代表着线性发展,而不再是循环不已,这与古希腊罗马的时间观形成 显著差异。 ●为了与异教徒展开辩论,奥古斯丁撰写了《上帝之城》。 ●被后人称为“教会史学之父”的是巴勒斯坦凯撒里亚的主教攸西比乌斯。 ●格雷戈里的《法兰克人史》是欧洲早期教会史学名著之一。 ●加洛林文艺复兴时期的艾因哈德代表作为《查理大帝传》。 ●被称为“英国历史之父”的比德最早用基督降生之年为基准,用“吾主纪年”来计算年代,这种做法 很快被其他基督教学者接受并沿用至今。 ●弗雷辛主教鄂图撰写8卷本《编年史》,因以《上帝之城》模式写成,因此又被称为《双城史》。 ●拜占庭史家安娜·康尼娜是西方史学史上第一位女性史家。 ●马比昂撰《古文书学》、蒙福孔撰《希腊古文字学》,极大推动了西方古文献学的发展。 ●马比昂和蒙福孔代表了圣摩尔派的最高水平,圣摩尔派则代表了博学时代欧洲学术的最高水平。 ●18世纪的西方史学,总的来说是以理性主义为主导思想的。 ●伏尔泰的《路易十四时代》被称为西方近代文化史之滥觞。 ●休谟与罗伯逊、吉本一起,通称为18世纪英国三大史家。 ●哥丁根学派代表史家有加特勒、施洛塞尔和赫伦。 ●维科是西方最早系统提出历史理论的人,学术界倾向把他称作为历史哲学的真正奠基者。《新科学》 是维科最重要的著作。 ●赫尔德的历史哲学思想主要蕴含在其代表作《人类历史哲学观念》一书中。 ●1810年,柏林大学建立,这成为19世纪德国学术复兴开始的标志。 ●《德意志史料集成》由德意志政治改革家施泰因倡导发起编纂,佩茨任主编,主要汇编了公元500-1500 年间日耳曼人的各类史料,对欧洲各国史学有较大影响。 ●《拉丁和条顿民族史》是兰克的成名之作。“史学的批判时代的开端” ●普鲁士政治史学派的精神之父是达尔曼,首席代表是聚贝尔,主要干将有德罗伊森和特赖齐克。 ●1902年,蒙森因《罗马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西方史学史知识点

西方史学史知识点 第一章知识点 一、填空题 二、名词解释 1.希罗多德 2.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3. 修昔底德 三、简答题 1.西方史学史分期、四个发展阶段 2.西方史学史主线索:五次转折 3.希罗多德的史学贡献。 4.《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特点。 5.色诺芬在古希腊史学上的地位 四、论述题 1.评价历史学家希罗多德 2.评价历史学家修昔底德 第二章知识点 一、填空题 1. 古罗马史学双擘是()和()。 二、名词解释: 1.古典史学 三、简答题: 1. 《高卢战记》的史学成就 2. 塔西陀的史学思想 3. 评价波里比阿 4. 阿庇安《罗马史》史学价值 四、论述题 1. 评价古罗马史学家李维及其史著 2. 论述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 第三章知识点 一、填空题 1. 比昂多在《罗马帝国衰落以后的历史:472—1440年》中首次提出了中世纪的概念。 2. 教会史学中第一位重要的编年史家是(阿非利加那)。著有(《编年史》) 3. (攸西比乌斯)(约263――339)是基督教史学的奠基人,故有(教会史学之父)的美誉。他的《编年史》、《教会史》完善了线性时间观,将他所知的“历史”分为“神圣的历史”(包括犹太人、基督教的历史)和“世俗的历史”(埃及、巴比伦、波斯、希腊、罗马的历史),按统一的编年结构分别加以记载,由此开创了基督教写史的传统。 4. 法国第一位典型的历史学家是图尔主教格雷戈里(539-594)——“蛮族王国的希罗多

德”。《历史》(即《法兰克人史》) 5. 法兰克史家尼特哈德(795-844?)唯一不是教士的史学家,著作《历史》记载了加洛林王朝解体的历史。 6. 英国历史之父——比德(672-735)著作《英吉利教会史》 “主的生年”(Anno Domini,简写为A.D.) 以B.C.表示公元前( Before Christ 的缩写) 7. “中世纪最伟大的历史学家”——鄂图(1114-1158?)。 所著《编年史》又称《双城史》世界历史的眼光。 8. 中世纪意大利出现了“世界第一奇书”——《马可·波罗游记》又称《东方见闻录》。 9. 拜占庭最杰出的历史学家普洛科匹厄斯。 10. 中世纪拜占庭还出现了一位女史家——康尼娜。《亚历西亚德皇帝传》 二、名词解释: 1.圣奥古斯丁 2.《上帝之城》 三、简答题: 1.简答圣奥古斯丁的史学贡献(影响)。 2.拜占廷史学的特点及评价。 四、论述题 1.论述圣奥古斯丁史学影响。 第四章知识点 一、填空题 1.比昂多的《著名的罗马》《复兴的罗马》《胜利的罗马》是考古学作为一门科学的奠基之作。《罗马帝国衰落以后的历史,472-1440年》该书是近代史学的一个里程碑,第一次提出了“中世纪”的概念,是基于历史连续性原则提出的。 2.波丹(1530-1596)是近代早期最杰出的史学思想家。被誉为“16世纪的孟德斯鸠”《易于理解历史的方法》是近代以来第一部真正的史学理论著作。 3.“英国散文之父”——托马斯·莫尔著有闻名世界的《乌托邦》 著作《国王理查三世的历史》是英国第一部真正的人文主历史著作。 4.马比昂《古文书学》的出版为古文书学和古文字学创立奠定了基础。 5.蒙福孔《希腊古文字学》 二、名词解释 1. 《史学易解》 2.博学时代 3.圣摩尔派 三、简答题 1.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史学特征。 2.洛伦左·瓦拉的史学。 3.波丹的史学思想。 四、论述题 0

西方史学史 复习题

李维+:古罗马学家。著述丰富,流传下来仅《罗马自建城以来的历史》并残缺不齐。创立通史体例,重视历史垂训,文笔优美。但其陷入了历史循环论,对某些史料缺乏分析批判,影响史实可靠性。但还有很高史料价值,是研究罗马早期及共和国历史的重要文献。 塔西陀+:古罗马史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李维的史学传统和成就。著有《日耳曼尼亚志》《历史》和《编年史》,强调信史实录以及道德教化作用。对罗马帝国初期的社会状况作了深刻的揭露,反对暴政,怀念歌颂共和,透露出悲观主义情绪。但其作品至今是研究古代罗马历史的权威史料,影响深远。 奥古斯丁: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代表人物。是奥斯定会的发起人。对于新教教会(加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宗教改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源头。著有《忏悔录》、《上帝之城》,确立基督教的世界史理论,为以后中世纪史学定下基调。 吉本:十八世纪英国史学家,启蒙时代西方史家杰出代表。著《罗马帝国衰亡史》,代表了十八世纪西方历史学的最高成就,上自古罗马帝国下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共6卷71章,体大思精、卷帙浩繁。尽管吉本恪守政治·军事史的旧传统,但把古代与近代历史发展过程连接起来,具有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极大。 维柯:近代西方历史哲学鼻祖,代表作《新科学》,详论人类历史社会历史发展,建立历史发展观点,并试图为它寻求出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提出了三阶段:神祗时代、英雄时代、人的时代。马克思称赞其思想“有不少天才的闪光”。他是西方最早系统提出历史理论的人,近代历史哲学的真正奠基者。 休谟:十八世纪英国史学家,经验主义哲学家,近代“不可知论”的创始人。著有《英国史》、《人性论》、《人类理解研究》、《道德原理研究》、《自然宗教对话录》等,主张扩大历史记载的范围,倾向于社会史。同罗伯逊、吉本并称为18世纪英国三大史家。 斯特拉波:小亚细亚地理学家,著有《地理志》,把当时地中海地区的人民的地理知识总结,在古代的地理书籍中最为详备,论述了当时西方人所知道的那个世界的山川地势、民族分布、物产种类、商业往来、风俗民情等,对于研究当时的历史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新史学:20世纪初萌动、五六十年代发展,反对兰克学派客观主义史学的主张,首倡于德国哲学家,如狄尔泰,真正从史学实践上倡导新史学的有法国学者西米昂美国学者鲁宾逊等人。特征是提倡广阔开拓史学研究领域,与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分支合作,强调史学家的解释,重视历史学与现实的关系即史学功能等。 新文化史学:20世纪五十年代一次转折,是对旧的新史学的反动和发展,新文化史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是对社会史、经济史和人口史的一种突然暴发的批判。重点转向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限的历史。90年代更强调要研究个性、独特性和突发事件。

西方艺术流派及其风格作品

《西方艺术流派及其风格作品》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浅谈米罗及其风格作品 学生信息: 姓名: 学号: 专业: 联系方式: 上课时间: 任课教师:潘继海

对于杰昂·米罗joan miro,大家公认的最精炼也最准确的概括便是一句:米罗,二十世纪绘画大师,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伟大天才之一。 米罗是西班牙超现实主义(Surrealism)流派的杰出代表,与达利(Saivador Dali)并称为西班牙最著名的两大现代艺术家。他用孩子般的眼光观察世界,显现出纯真和稚气。作品画风始终如一,但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的变化。 要认真的去欣赏米罗的作品,首先是应该了解他的生平,其实,大多数的画家的作品风格都与他的生活经历有关,米罗自然也是不会例外的。 杰昂·米罗( 1893-1983),出生于西班牙巴塞罗那附近的塔拉戈纳的蒙特罗伊格。那里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是产生罗马风格的摇篮,深受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又是最先接受现代艺术的地方,是诞生毕加索和达利的国家。米罗14岁进巴塞罗那美术学校。22岁的年轻人不满官方学院教学,决定走自己的路。早期深受凡·高和主体派的影响,作品呈明显的具象,干巴巴的素描、生硬的分面和明亮而乏力的色彩。但是米罗的秉性、直觉,具有根本的反理性主义。他生来就是个无政府主义者,本能地反对一切传统、一切对自然和博物馆的迷信,于是他参加了达达主义艺术运动。 而关于米罗参加的达达运动介绍如下:达达主义艺术运动是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一种绘画风格。达达主义者对一切事物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他们常常用帕斯卡尔的一句名言

来表白自己:“我甚至不愿知道在我以前还有别的人。”查拉在回顾达达主义运动时说:“目的在于设法证明这各种情况下,诗歌是一种活的力量,文字无非是诗歌的偶然的、丝毫不是非此不可的寄托;无非是诗歌这种自然性事物的表达方式,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形容词,我们只好叫它为达达。” 虽然达达主义这个流派并不成熟,它只是一种过渡状态的文艺思维,它的艺术理念只是基于对传统的否定,但是为超现实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在达达主义的基础上,于1920年的欧洲文学及艺术界中诞生了超现实主义,这便是米罗的风格所属。它的主要特征是:强调人的本能、梦幻、下意识领域是文艺创作的的源泉。认为只有这种超越现实的“无意识”世界才能摆脱一切束缚,最真实地显示客观事实的真面目认为人的头脑活动要从逻辑与理性束缚中解放出来。理性、道德、宗教、社会以及简单日常生活中的经验,都是对人的精神、对人的本质需要的一种桎梏。认为儿童和疯子的言行,才是不受任何控制的真正自由的范例。在绘画中,用混乱的线条与颜色的任意涂抹进行表现。 超现实主义绘画分为两种风格,从米罗的作品中不难看出米罗可以分类到其中的一支,甚至作为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这支超现实主义风格追求作画过程的无意识性,以致在画面上出现纯粹受心理作用支配的意象,最终结果总是充满幻觉的和具有生命形态的抽象画面。因此,它又被称为有机的超现实主义或绝对的超现实主义,这一倾向与达达主义者和某些未来主义者所从事的偶然机遇和无意识行为的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