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战争中的大众传媒和舆论引导

浅析现代战争中的大众传媒和舆论引导
浅析现代战争中的大众传媒和舆论引导

浅析现代战争中的大众传媒和舆论引导

杨旭

现代战争中,高科技手段的不断更新以及作战样式的多样化,使现代战场变得更加神秘莫测,难以预料。战争中的控制主动权之争越来越激烈,从三维立体空间的制海权、制空权到军事概念上的制新闻传播权、制信息权,众多新的作战思想和作战样式改变了战争的呈现形态,现代战争中的舆论导向也被提上了日程。

在美伊战争中,美军在新闻舆论的管控和引导方面大做文章,成功地掌握了在新闻传播方面的主动地位,动用一切非常规的作战手段例如舆论战、心理战、法律战等,直到敌方失去战斗能力,丧失战斗意志,舆论战在众多作战样式中有着自己特殊的意义。分析探讨如何利用大众传媒和舆论的特点进行战时的舆论导向对于加深对现代战争的认识,提高驾驭未来军事斗争中新闻舆论战的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和意义。

一,大众传媒作为舆论引导的工具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第一,大众传媒的性质决定了其作为舆论引导工具的地位。大众

传播媒介在社会中具有广泛的话语权,在社会公众的心目中也有着较高的威信。任何一个国家的大众传播机构都不是绝对独立的,它们是产生思想和观点的意识形态部门,它在传播信息时,都体现着传媒本身的价值标准,而这种价值标准始终是在国家高层的管控和引导中的。传媒的政治属性是客观的存在。在任何国家社会发展过程中,当矛盾冲突激烈时,例如发生战事,传媒的政治属性会表现得更明显。特别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导弹袭击我驻南使馆,造成我新闻工作者和外交人员的严重伤亡。向来标榜不盲从政府的美国传媒,这次却高度一致地相信美国政府的所谓“误炸”之说,对种种“旧地图”之类的明显的借口深信不疑,在科技发达的美国,这样的低级错误是不可能发生在一个大规模军事行动中的。美国传媒紧紧跟从政府的口径,发出完全歪曲的报道。当中国人民愤怒地举行抗议活动时,他们也是大肆渲染中国人民到美驻华使馆游行抗议的消息,并且散布谣言说美国驻华使馆人员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美国总统对炸馆事件轻描淡写地表示道歉之后,美国传媒却把中国人民要求公开、正式的道歉,进行事件真相调查的行为报道为过分要求,极力把中国的形象“妖魔化”这个例子充分地证明大众传媒的政治属性使其在舆论引导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第二,新的传播媒介的兴起使信息的流通和共享加速和扩大。在现代社会中,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还是报纸、广播和电视。在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上,“第四媒体”的概念被正式提出。电脑网络作为20世纪末兴起的新兴传播媒介,是以地空合一的电信设施为

通过主观力量对大众传媒进行施压,强化设置媒介议题,并转化成公众的议题。像制造新闻事件,并通过大众传媒的多方位长时间的报道,把这个事件转化成公众的议题,是制造舆论的重要方式。

在战时,参战国的公众都是精神比较紧张,情绪也不是很稳定,很容易在某种意见上出现偏向的冲动。在这种态势下进行舆论引导,必将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

伊战中美军一度陷入战争局势的低谷,国内的反战情绪也不断高涨。就在这时,全球的媒体纷纷报道了“女兵林奇事件”,极大地鼓舞了美军的士气,爱国情绪高涨。然而,随后的跟踪调查显示,事情的真相与军方所宣传的情况越来越不相符合。显然,这是美军导演的一个宣传策略,为了得到战争指挥者所需要的舆论,便制造了一个引人关注的事件,这个事件的宣传角度和方式是与美国民众的价值观念相一致的,刺激了公众和美军士兵的情感体验,所有人都在谈论这件事,都去关注这件事。反战情绪被转移和消解。

第三,舆论形成的多方面因素是战时进行舆论引导的依据

首先,社会变动、较有影响的事件的发生容易引发舆论,也是舆论形成的前提。舆论的形成来自于外界的信息对社会公众的刺激。战争的爆发对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同小可的事件,足以在极短时间内在全社会形成舆论。因为这样的外界信息一旦与公众的价值观念、历史记忆、物质利益以及心理因素等发生强烈的碰撞,便会激起种种议论或者产生多种情绪性表现。在意见不断的积蓄过程中,公众还会继续寻

求更多的信息,相同的情绪体验和意见认同使公众意见趋于相对一致,从而促成舆论。

要进行有效的舆论引导,就要从导致舆论形成的事件中进行传播途径方面的控制,大众传播媒介在社会中掌握着广泛话语权,做好对他们的信息过滤,把有利于我方的信息向大众传媒进行发布,借助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可以用来有效地进行舆论导向和新闻控制。美军在正式确定攻打伊拉克之后,直属白宫的专司新闻舆论谋划、协调、管理的“全球宣传办公室”立即根据作战方案做出了舆论宣传计划,对本次战争中新闻舆论工作作了统一部署和安排。高度现代化的、空地一体覆盖全球的新闻信息传播网络迅速进入满负荷、超常规工作状态,使全世界立刻充斥着美国的声音。

伊战中,新闻舆论战已经受到世界的空前重视,美军的新闻舆论战略已见功效并成为其在未来战争中不可或缺的新的作战样式。可以预见,世界各国处在新军事变革的大潮中也都会把战时的舆论引导和新闻控制作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这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处在新军事变革浪潮中的世界各国都会着力于获取战时的新闻舆论优势,研究制定具有本国特色的新闻舆论战略。我们必须自觉地思考新闻舆论的引导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从我们的国情军情出发,对未来军事斗争中的新闻舆论战及早进行有远见的、周到精当的筹划安排,搞好新闻舆论战的“顶层设计”,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新闻舆论战略,为未来军事斗争中力取新闻舆论优势打好基础。

现代局部战争中的后勤保障

现代局部战争中的后勤保障 -----海湾战争分析 古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里的粮草亦指现代战争中的后勤保障,在冷兵器时代战争中,由于生产力 水平低下和科学技术的落后,军队参战的只有将士和战马,武器也仅限于刀枪棍棒,后勤保障十分简单,主要是粮食和 马草的供给。即便是简单的后勤保障,也对每一次军事行动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科技的发展,武器装备的变化,近现代战争后勤保障不再仅仅局限于“粮草”,而包括部队生活保障、武器弹药保障、维修保障、医疗保障等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一古训是前人对历次战争的经验总结,它反映了后勤保障在军事行动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早在春秋时期,军事家孙武就断言“军无瑙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阐明了后勤补给与军队存亡的关系。虽然现在“兵马”与“粮草”的含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其原理对现代战役仍然具有十分积极的指导意义。它反映了军事行动对后勤的依赖关系,现代战役后勤保障的地位更加重要,如古代军事家孙武在《作战》篇提出: “凡用兵之法,驰马千驯,革车 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 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现代战争时间短,但军需物资需求巨大,消耗种类繁多,物资运数量剧增,是保障呈现超强化特征。同时,现代作战的后勤保障难度不断加大,技术保障难度加深,后勤生存和防卫问题突出。因此,在作战思想上,必须强化作战的后勤保障观念,充分认识战场后勤保障已成为保证部队持续作战的生命线,对决定战争胜负具有比以往更重要的意义。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技术战争其极大消耗量对后勤保障提出了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供应补给量与消耗量要成正比,要以极大的供应量来保障高技术战争的极大消耗量。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战争的持续进行,如果供应量小于消耗量,那就要影响战争的进行,甚至发生粮尽弹绝的危险情况,因此提高现代战争下联合保障、高强度保障、可持续保障能力。另外如果供应量过大也会造成大量浪费,比如朝鲜战争,海湾战争都有大量的后勤物资遗留在战场,所以后勤保障在一场战争的作用很重要,但其后勤保障高精确性列加重要。 一、现代局部战争后勤保障 什么是后勤保障?《现代汉语词典》对后勤保障的诠释是:后勤保障是军队组织实施物资经费供应、医疗救护、装备维修、交通运输等各项专业勤务保障的总称。科学技术进步,现代工业发展,使武器装备的科研和生产能力也随之提高,各种先进技术兵器不断出现,给战争带来规模扩大、战场广阔、物资消耗巨大、装备损坏与人员伤亡率提高,指挥复杂等特点所以后勤保障是军队组织实施物资经费供应、医疗救护、装备维修、交通运输等各项专业勤务保障的总称。科学技术进步,现代工业发展,使武器装备的科研和生产能力也随之提高,各种先进技术兵器不断出现,给战争带来规模扩大、战场广阔、物资消耗巨大、装备损坏与人员伤亡率提高的特点。因此,战争对后勤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后勤保障越来越成为军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后勤保障作为军事后勤的中心工作,作用在于运用物质力量和技术手段,及时、准确地保障武装力量作战、建设的需要,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保证各项军事任务的完成。后勤保障的一般原则是,立足实际,适应需要;力争主动,避免被动;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厉行节约,讲求效益。后勤保障的方式,主要是按部队建制保障,或按区域保障,它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又是什么呢,后面将作进一步的分析。 1、海湾战争的特点 海湾战争是现代化战争的一个转折点,其大规格使用高科技武器,作战方式也发生根本改变,比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当时仍然是以大规模地面部队为主,空军为辅担任空中支援任务。到海湾战争时发生改变,美军先是以大规格空中打击和远程火力打击为主,夺取制空权后对敌方军事设施进行空中打击致其瘫痪,然后地面部队为辅快速穿机动插进行地面占领,并且同时空中进行不间断支援,下面我们看一下现代战争的特点有哪些体现在海湾战争中。

浅谈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

浅谈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现代战争中的 应用 ************************************ 安茂春周光华 ************************************ 1999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联盟悍然采取了空中军事打击(以下简称“盟军行动”),并于5月8日野蛮地轰炸了我驻南大使馆。在这次侵略行动中,美军使用了大量先进精确制导武器,其命中精度与威力令世人担忧,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就是这些武器及其发射平台大量采用的制导或导航定位方式。从“盟军行动”以及90年代发生的其它几次战争的具体应用来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不仅就是现代战争的重要支援系统,而且已经成为现代武器装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目前正在运行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目前世界上正在运行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有美国的全球定位系 统(GPS) 与俄罗斯的GLONASS,二者在定位体制上大体类似,都提供 军码与民码两种信号,具有全球、全天候、全天时无源三维连续定位 能力,具有很高的定位精度。 GPS由美国军方控制,1973年开始研制,1994年完成组建,系统由卫星星座以及相应的地面测控站组成。星座由24颗卫星组成,分布在6个轨道面上,无论在世界什么地方,几乎随时都可以捕获到其中的4颗卫星。每颗GPS卫星都发送L1、L2两个频率载波信号,L1信号提供C/A码(即民码),抗干扰能力比较差,供民用用户使用,也供军用接收机截获P/Y码(即军码)用,用户可自由接收;L2信号提供的P/Y码,抗干扰能力比较强,供军用接收机修正电离层误差,采取加密手段,不能随意接收。P/Y码定位精度,水平约12米,垂直约18米;C/A码定位精度,水平与垂直为100 米左右。美国仍在研制发射新一代GPS卫星,新型卫星所提供的定位精度将更高。 前苏联/俄罗斯也于70年代开始研制GLONASS卫星导航定位系统,1995年完成系统的组建,其星座也由24颗卫星组成,分布在3个轨道面上。其民码定位精度可能优于100米,军码定位精度可能低于GPS军码。近几年,由于俄罗斯经济状况恶化,缺乏研制发射补网卫星所需的经费,至1999年2月,GLONASS星座工作星只有19颗,而且大多数卫星已超过了设计寿命。 二、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现 代战争中的应用 从1991年的海湾战争、1995年的波黑战争、1998年底的“沙漠之狐”行动,直到1998年3月开始至今的“盟军行动”,美军都大规模地应用GPS技术,GPS 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作用越来越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军事上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当今世界局部战争

当今世界局部战争 1.阿塞拜疆-----------亚美尼亚 这两个国家,原来都属于苏联,苏联解体的同时纷纷独立,两国边境纳卡在苏联时期,它是阿塞拜疆西南部的一个自治州,多数居民为亚美尼亚族人。由于对当地经济和生活条件不满意,纳卡地区的亚美尼亚人一直谋求将纳卡并入亚美尼亚。由亚美尼亚人组成的纳卡州苏维埃要求把这一地区划归亚美尼亚共和国管辖。亚美尼亚表示同意接管纳卡州,但阿塞拜疆方面坚决拒绝变更领土的任何要求。由此两国为领土争端战事不断! 2.巴勒斯坦--------以色列 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冲突是中东地区冲突的热点之一,冲突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历史根源,既有宗教的、文化的、民族的因素,更重要的是大国干预等外部因素,各种因素互相影响、激化,使得巴以冲突的复杂性非同一般。其中,两个民族对同一块土地提出了排他性的主权要求是根本原因。犹太移民定居点问题和耶路撒冷地位问题则是巴以和平之路上的严重障碍。这些问题若不解决,巴以冲突就不会停止,中东也难以实现真正的和平。 3.俄罗斯--------乌克兰(克里米亚冲突) 在苏联解体以前,俄乌之间关于克里米亚问题虽然也有不少争议。随着苏联的解体,俄乌分别变成了两个主权国家,在各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进而使双方关于克里米亚归属之争变得日益复杂,并出现了多次反复与较量。 4.阿富汗:存在塔利班和政府军之间的战争; 塔利班是发源于阿富汗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组织。被美国支持的现政权赶下了台,塔利班又转到地下武装斗争的时代,所以,经常在阿富汗搞暴炸动恐怖活动。 5.伊拉克:存在政府军和反叛武装的斗争 6.叙利亚:与极端组织(ISIS)的对抗 。。。。。

军事理论答案(1~6课)

第一课:国际战略环境与格局 ★.1.、什么是国际战略环境? ........... 国际战略环境,是一个时期内世界各主要国家在矛盾斗争和合作共处中的全局状况和总体趋势。它是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形式的综合体现,影响一个国家外交、经济、军事斗争的对象、任务和目标,是各个国家在国际环境中生存必须首先考察和关注的外部环境条件。 ★.2.、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 (一)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发展趋势 (二)主要大国之间没有形成敌对关系 (三)发展经济和科技是各国国家战略的核心 (四)南北矛盾的核心仍然是经济发展问题 ★.3.、什么是世界战略格局? ........... 世界格局也可以叫国际战略格局,是指各大国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力量结构。 ★.4.、当前世界安全形势的总体状况及原因是什么? ..................... 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原因:(一)恐怖主义对国际社会的威胁严重 (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引发世界局部动荡的主要根源 ★.5.、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的表述及主要内容是什么? ...................... “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和以武力相威胁。”——党的十六大报告互信:通过对话协商,增进相互了解和信任,国与国之间要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异同,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心态,互不猜疑,互不敌视。这是各国和平相处和安全保证的前提,也是新安全观的基础。 互利:在维护本国安全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别国的安全利益,为对方的安全创造条件。互利强调的是共同安全,反对以牺牲他国的安全利益为条件来谋求自身的绝对安全。互利是新安全观的目的。 平等: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主张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中平等的一员,应相互尊重,平等对待,积极推动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平等是新安全观的保证。 协作: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并就共同关心的安全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协作,防止战争和冲突的发生。协作是新安全观的方式。 第二课:中国周边安全环境 ★.1.、我国领土总面积是多少? ............ 960 (1040)万平方公里 ★.2.、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 ...........缓和与稳定是我国当前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 ★.3.、我国相对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中,目前还存在哪些不安全因素? ............................. (一)美国成为影响周边安全环境的最主要外部因素 1、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全方位性。 2、美国对中国周边安全构成的威胁在性质上具有根本性,在程度上具有严重性,在时效上具有长期性。 (二)日本对我国安全存在着潜在和现实的威胁 第一,日本与我战略利益矛盾日趋突出,将我列为主要潜在对手

导航战作用

联合作战实施远程精确打击 3月19日,代号为“奥德赛黎明”的多对一联合军事行动在利比亚上演,远程作战、精确打击格外吸引世人眼球。外电热评:如此战法若没有一套完善的卫星导航系统支撑,所有演技将难以为继。本期特邀北京军区某部测绘信息中心专家就此话题对相关知识予以解读。 联合作战体系关键技术系统 记者: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已成为基于信息系统实施联合作战的重要军事力量构成。那么其作用方式怎样实现?发展历程与现状如何? 吕铭:通俗地讲,所谓卫星导航定位就是首先要将太空中运行的人造卫星打造成“星座”,通过坐标、联测等一系列安全可靠快捷的技术手段,向各类用户及运动平台提供实时、准确、连续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目前,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已基本取代了无线电导航、天文测量导航、传统大地测量等技术,并在精度、实时性、全天候等方面产生着深远的革命性影响。 武晓军:目前,世界上实用价值较高的当属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其应用极为广泛,占据着90%以上的卫星导航定位国际市场份额。迄今为止,GPS已设计了3代,它具有海陆空全方位实时进行3维导航定位能力和精密授时能力,在现代战争中,对空中平台导航、武器发射瞄准、精确

制导和打击目标等重要作战环节,都发挥着关键技术作用。 记者:为何目前各军事强国在太空战略部署上对这一领域竞争格外激烈? 吕铭:由于美国GPS的垄断地位迫使其他国家加紧开发自主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俄罗斯于上个世纪开始研制格洛纳斯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并完成系统组建,其星座由24颗卫星组成。但由于其经济状况不佳,研制和发射补网能力不足,使得大多数卫星已超过设计寿命。 武晓军:欧盟在经过充分酝酿研究之后,正式推出了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计划,拟由21颗以上中高度圆轨道核心星座组成。它虽属民间系统,但仍受控使用,战时可以对敌方关闭,其作用毫不逊色。 精确实时全面提升作战效能 记者:导航定位技术水平直接关乎指挥决策与战争制胜的重要信息基准,其技术作用具体怎样发挥? 安勇:导航定位技术可广泛用于飞机、卫星等空间飞行器以及水面舰艇和潜艇等定位导航,使联合作战效能产生了质的飞跃。

现代军事物流经典案例赏析

案例1 现代军事物流经典案例赏析 ——海湾战争美军物流特点回顾与总结 有人做过统计,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平均不到五年世界范围内就会爆发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1991年爆发的海湾战争,在现代局部战争中具有十分鲜明的代表性。这次战争中,美军充分运用自己掌握的先进技术,在短短42天内迅速达成战争目的,而且地面战争只持续了不到100小时。 从现代军事物流的角度来看,海湾战争中美军共调集了55.4万军队,为了保障部队的衣、食、住、行、战,美军在五个月左右的时间里从本土和欧洲各军事基地向海湾地区运送了各类物资770余万吨,相当于把一个中等城市从美国中西部搬到了中东沙漠。 海湾战区距离美国本土十分遥远,海上距离1.7万公里,空中距离1.1万公里,需要动用大量的运输力量才能及时完成大规模的物流任务。海湾战争期间,美军平均日运送物资4200吨,物流时效之高前所未有。 此外,由于海湾战争使用了大量高技术武器装备,复杂的武器系统使各类配套物资的品种大量增加。据统计,仅美军国防后勤局提供的物资就达226万项。大量的物资品种给物流过程增加了难度,使物流环节更加复杂。 纵观海湾战争,美军不仅打赢了一场现代高技术局部战争,而且成功地导演了一场高难度的跨国军事物流。海湾战争的美军物流堪称现代军事物流经典案例,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概括海湾战争美军物流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雄厚的军事海空运力量 美军为了维护其全球战略利益,历来十分重视军事海空运力量的发展。比如:在军事海运船只的建设方面,美军明确要求海运船只单艘航速快、单船吨位大、有综合补给能力、自卫能力强、有直升机平台;在军用运输机的建设方面,要求载重量大、可靠性强,能够在建议跑道起降等等。截止海湾战争爆发前,美军共有军事海运船只1900余艘,总吨位达到4600万吨;共有13个运输机飞行联队,包括110架C-5“银河”式运输机,234架C-141“星”式运输机和460架C-130“大力神”式运输机,运载总量可达37700多吨。 美军不仅海空运力量雄厚,而且战备水平很高。军事海运船只和空运飞机的完好率均保持在90%以上,在航率和出动率达到80%以上。同时,美军还建有与军事海空运力量相配套的设施、设备,如码头和机场,吊装和搬运工具等,能够做到一声令下立即行动。 二、多层次配置的军事物流网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军就在海外占据了大量的军事基地,用于储存军用物资。战后这些军事基地经过大幅度扩建、增加和调整,逐步形成了一个与美军战略方向相一致,以本土基地为核心,以海外中间基地为桥梁,以战区基地为前沿,点线结合、多层次配置的军事物流网。在这次战争中,美国东西海岸的本土基地是美军作战物资的主要供应源;在关岛、菲律宾、迪戈加西亚、德国的拉姆施泰因等地的海外军事基地基本上担负这次战争的物流中转任务;在沙特、阿联酋、巴林、土耳其、塞浦路斯等海湾邻近国家的前进基地则构成了直接支援战区作战行动的前沿物资补给点。 这个点线结合的军事物流网对美军取得海湾战争胜利起到了重要的战略支撑作用。正是由于具备了完善的军事物流网,美军才能够储存大量的军用物资,并将这些物资由美国本土或欧洲各地源源不断地运往遥远的海湾前线,及时满足了美军的作战需求。 三、先进的军事物流装备和信息平台 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几乎投入了除核、生、化武器之外的所有高技术武器装备,为了保证

现代战争中的“法律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b18847985.html, 现代战争中的“法律战” 作者:赵璐璐 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03期 摘要:本文以提高法律战能力为着眼点,从探讨法律战概念辨析入手,结合外军法律战 成功运用经验和我国新形势下的国情、军情,对现代战争中的“法律战”进行思考,以期为未来法律战开展积累有益理论支撑。 关键词:法律战;政治工作;借鉴;军事斗争 古罗马法学大师西塞罗曾经说:法律在战争中缄默无语。[1]然而,武装冲突法的产生、 发展和不断完善却表明,战争从来就不是法律的“真空”。现代战争的实践表明,法律战已经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作战样式,法律上的制约贯穿战争的始终,发挥着越来越大的“软杀伤”作用。谁能在法理上占据优势,谁就有更大的机会在军事行动上把握主动权。战争不仅是军事斗争,还是法律对抗。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几乎每一场战争中,军事斗争都与法律斗争紧密相连,用兵与斗法并举,已经成为现代战争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军事指挥员必须掌握的战争艺术。为此,我们有必要对法律战能力培养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一、现代战争中的“法律战”概念辨析 什么是法律战?从名称上看,法律战有两个基本构成要求:一是“法律”,二是“战”。“法律”,在辞海中解释为:同“法”,指国家制度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在这里“法律”指的是作为法律战武器的法律体系;“战”则特指一种“作战形式”。法先行,理随后,战可开。法律战就是贯穿于整个战争过程中,以“法律”为武器,为己方夺取国内外道义支持,以最终取得战争胜利为目的的斗争。它以法律对抗为主要手段,贯穿于军事斗争全过程,而且先于军事斗争展开,后于军事斗争结束,被称为任何武器都代替不了的“新式武器”。所以“法律战”的体现形式是没有硝烟,没有炮火,有的只是在无形中合法性的争夺。可以说,法律战是“配合国家政治、外交、军事斗争的重要形式,是信息化条件下一体化联合作战的组成部分,是发挥政治工作作战功能的重要途径。” 法律战的本质目的就是要夺取军事斗争的法理优势,法律战归根到底就是法理之战,是争夺法理优势的斗争,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就使用武力的合法性与非法性进行斗争;而是就具体交战行为的合法性与非法性进行斗争。 二、开展法律战之必要性 纵观几场现代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中,我们都会发现“法律战”的踪影。法律战的成功与否,甚至会影响到政治与军事上的成败,最典型的就是海湾战争。

大众传媒对社会及大学生的影响

摘要 大众传媒在当今已深入到社会及家庭的每个角落,它通过大众文化及符号化的冷酷给社会中的个体带来了深刻影响。在科技日益发展的今天,大众传媒以前所未有的强度改变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对不同年龄阶层的受众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控制和影响。关键词:大众媒体社会生活政治观念知识宣传青少年绪论当今社会,大众传媒传播的内容已经不仅仅是新闻,而很多的是信息。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大众传媒与家庭、学校、同辈群体和公众意见一起,被认为是影响个人社会化的五个最重要因素。家庭、同辈群体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是深刻和持久的,但它们带有地域性;而大众传媒面向的是社会公众,它的影响是广泛的、巨大的。大众传媒不仅可以控制社会舆论、引导受众态度,它的影响力还可以渗透到一般的社会心理以及个体思维和行动过程中。 一、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作用大众传媒与家庭、学校及其它群体同时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产生作用,它为个人社会化的过程提供了一个文化环境,它所传播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对社会成员有着直接的或间接的影响。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作用效果可以分为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两类 (一)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积极作用1、大众传媒对个人价值观念的正面影响:大众传媒具有明确而强烈的导向作用,它所倡导的生活理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及行为准则,影响着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另外,其它的宣传模式,专题教育,大型主题晚会,名师讲解,专家授课,甚至一些有着正面引导意义的新闻报道等形式都能进行社会教育,对于受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促进受众关注、认识社会问题并积极参与解决,具有明显的效果。2、大众传媒对于社会价值观念的正面影响:大众传媒借助角色示范,供人学习模仿,可以培养、引导人们的消费观念、生活情趣以及行为规范等。它所塑造出来的雷峰、王进喜等一大批英雄人物、模范人物,则可以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积极进取,在各自的领域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促进社会发展和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同时大众传媒对社会规范意识有着深入的影响。大众传媒通过各种形式倡导亲情、友谊、关爱、理解、信赖、忠诚、合作等社会规范意识,对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念可以产生潜移默化的引导和塑造作用(二)大众传媒对社会价值观念变迁的消极作用1、部分大众传媒对主流价值观念的宣传和引导方式不当,导致主流价值观念反而被边缘化。相当部分大众传媒对主流价值观念的传播宣传过于简单化、教条化,表现艺术不当、形式单一、语言枯燥,难以进入受众的视野。2、部分大众传媒自身的价值观念存在紊乱现象,干扰社会价值观念的正常建构。许多节目宣传的中心思想互相矛盾,无法形成统一的哲学观念。所以无法为受众提供合理的价值导向。3、大量影视传媒堕落到引导和塑造正确社会价值观念的反面。一些武打剧、历史剧、偶像剧已经走入怪圈,不仅不能发挥正面的引导作用,反而助长了一些错误价值观念的蔓延。4、商业炒作使一些媒介变得庸俗和低级趣味,偏离其应有的价值取向。为吸引受众眼球媒介经常采取低俗的手段。这样做影响了大众传媒的公信力。 二、大众媒体对政治观念的作用大众传媒担当着党和政府“喉舌”的作用,是架设在大众和政府间的桥梁。大众传媒及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时准确地报道党和国家召开的重大会议,进而使大众理解并坚决拥护党、热爱自己的祖国。在各种重大突发事件中,构建了大众与政府畅通的信息平台,传媒尽最大努力满足公众对重大突发事件的信息需要和对政府采取措施的信息需求。持续报道事件的处理进程和新信息,强化已确定信息的真实性,消除可变信息的不确定性,并与公众形成良性互动,保证事件中传媒信息的权威性,维持政府形象,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体现了中国 政府的形象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国家政治民主是要保证公众与政府官员之间信息制定的畅通,政府要保证其决策的透明化,公众可以了解政府信息和参与解决社会事务。政府需要了解公众的生存环境,出台什么样的政策才能改善社会现实; 公众也要知道政府制定的政策能否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实惠和保障。大众传媒在此过程中,有效地为公众传递政府信息,同时也为政府了解民情提供一个平台。因此,大众传媒关系着政府和公众之间达成有效互动的效率和深度。三.大众媒体对青少年价值观的作用(一)大众传媒对中学生价值观念的积极作用1、传媒手段的先进和丰富使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手段更加多样化,知识面和想像力都大大扩展。2、开放的媒体环境为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开放的媒体环境为当代中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向他们展现了一幅多样化的生活图景,这为中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条件。 3、传媒环境的繁荣使中学生呈现出具有时代特色在青少年的价值观念中,自我无疑是最重要的,自我意味着独立,是现代社会最起码的思想资源。当代中学生有自己的时尚和娱乐,有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大多数中学生认为,我们这一代人和父母一代在消费观念和处世目标上都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崇尚自主自立,相信自己的选择,青少年独立自主适应了现代社会生存竞争的需要,有利于发挥当代青少年的创造性,开拓新的道路。(二)大众传媒对中学生价值观念的负面影响大众传媒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市场机制控制着大众传媒的发展,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的大众文化为盈利而制作,表现出庸俗性、娱乐性,平庸化的东西被奉为新潮而流为时尚,深刻而且崇高的东西被视为落伍,文化生产与消费中所出现的媚俗现象越来越严重,而中学生

舆论战

当代战争中的舆论战和传媒角色 ——从利比亚战争看信息迷雾与客观报道 ■劳春燕 【本文提要】利比亚战火中,交战双方大打舆论战,爆料和辟谣真假莫辨。作为以攻心为目的的特种信息战,舆论战成为双方实现军事战略和政治图谋的利器。作为舆论战载体,传媒在战争中的角色不再仅是报道者,同时亦成为战争进程直接或间接的“参与者”。利比亚战局中,交战双方采用何种舆论战术,如何进行新闻管控?第三方媒体面对信息陷阱和信息迷雾,如何进行客观报道才能成为合格的“报道者”? 7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晚间的最后一档栏目《24小时》关于利比亚的报道是这样开头的: 今天我们要关注的是三条有问题的消息。今天,有媒体报道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愿意以下台换取安全保障的消息。但是很快,利比亚副外长卡伊姆就表示,俄罗斯《生意人报》的这一消息是无稽之谈。……俄罗斯外交部目前没有证实这一消息。 不实的消息还不止这一例。利比亚反对派主席贾利勒4号发表公开声明,否认反对派正在和利比亚政府进行谈判的说法。而此前,利比亚政府方面说,双方在多国进行非正式谈判。 第三个有问题的消息,可能是路透社的误读…… 4个多月以来,CCTV几乎每天都要这样对利比亚战局的新闻进行比较、分析、甄别、平衡。 今年3月19日,多国部队发动了对利比亚的空袭行动,拉开了利比亚战事的大幕,同时也宣告了又一场媒体大战的开始。战事爆发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英国广播公司(BBC)等立即把焦点从日本核泄漏转向利比亚,进行不间断直播,利比亚战事新闻高居世界各大报刊头版头条。中国亦有多家媒体派出记者奔赴利比亚战场。 在利比亚战局报道中,如上述《24小时》所提及的“有问题的消息”比比皆是。交战双方往往各执一词,一方的公开声明之后往往紧接着另一方的否认,爆料和辟谣真假莫辨。在这片战场上,不仅充斥着东西方媒体之间的比拼,也充

目标检测、跟踪与识别技术与现代战争

目标检测、跟踪与识别技术与现代战争 【摘要】本文讨论目标检测、跟踪与识别技术在现代战争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总结目标识别技术的发展方向,提出目标识别技术工程化实现方法,同时本文介绍了国外目标识别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了现代战争应采用综合识别系统解决目标识别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目标检测;目标跟踪;目标识别;雷达;人工神经网络;精确制导 1.引言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内日益广泛的应用,传统的作战思想、作战方式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第一次海湾战争到科索沃战争,特别是刚刚结束的海湾战争,空中精确打击和空地一体化作战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作战形式。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情报、监视侦察于一体的C ISR 已成为取得战场主动权,赢得最后胜利的关键因素。目标识别技术是雷达智能化、信息化的重要技术支撑手段。在现代化战争中,目标识别技术在预警探测、精确制导、战场指挥和侦察、敌我识别等军事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已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 现代战争中取得战场制信息权的关键之一是目标属性识别。现代战争的作战环境十分复杂,作战双方都在采用相应的伪装、隐蔽、欺骗和干扰等手段和技术,进行识别和反识别斗争。因此仅仅依靠一种或少数几种识别手段很难准确地进行目标识别,必须利用多个和多类传感器所收集到的多种目标属性信息,综合出准确的目标属性,进行目标检测,跟踪后进行识别。 2.目标检测、跟踪与识别技术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 2.1 目标检测、跟踪与识别技术在预警探测上的应用 目标检测、跟踪与识别技术对于弹道导弹的预警工作有重要的作用。弹道导弹一般携带多个弹头,其中可能包含核弹头或大规模杀伤的弹头以及常规弹头,预警雷达必须具备对目标进行分类和识别真假弹头的能力,将核弹头或大规模杀伤的弹头分离出来,为弹道导弹防御(BMD)系统进行目标攻击和火力分配提供依据。早期的BMD系统假设只有一个核弹头,多弹头分导技术的出现,使问题转化为雷达的多目标识别问题,加上电子对抗技术的广泛使用,给目标识别技术带来很大困难。另外,预警雷达还要对空中目标或低空目标进行探测,对来袭目标群进行分类识别。利用星载雷达以及远程光学望远镜等观测设备,可以对外空目标进行探测,对外空来袭目标进行分类和识别,达到早期预警的工作。

现代军事与局部战争

浅谈军事高科技对现代战争的影响 邓小平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众所周知,当今社会已进入了高技术时代,高技术的发展不但对整个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而且导致军事高技术领域的开拓和发展,因而促使军事技术日益走向高技术化。在20世纪60年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一场波澜壮阔的科技革命在全球持续发展,在军事领域也引发了新的军事革命。21世纪武器装备进入到信息化时代,走向信息化、网络化、精确化、隐身化、立体化、无人化等。信息战武器、电子战武器、隐身武器、精确制导武器将成为军事大国21世纪占优势的主导武器装备。自60年代以来,一大批高技术武器装备相继问世并用于战争,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战争的面貌。因此,无论是谁,不了解当代高技术的发展情况,不熟悉高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不理解高技术武器装备对现代或未来战争所带来的具大影响,就不可能在高技术战争中掌握主动权,进而立于不败之地。可见,在现代军事战争中,科学技术已成为主导力量。 军事高科技对现代战争的影响是通过提高武器装备的战斗技术性能而产生的。军事技术的组成决定武器装备的构成,军事技术的性质决定武器装备的作用形式,军事技术的飞跃决定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因此,军事高技术的发展导致一系列战术技术性能优越的高科技武器装备问世并用于作战,使现代战建立在新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对现代作战产生巨大的影响。 其主要表现有(一)信息技术装备广泛地渗透到战场的各个领域上,信息在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日俱增,逐渐由从属地位上升到主导地位,以至于高科技战争在很大程度上可称为“信息战”。由于信息技术广泛渗透到各种武器装备,各种作战手段和战场指挥中去,信息使用权和控制权的斗争愈来愈激烈。通过软杀伤和硬摧毁等手段,干扰、压制和破坏对方侦察、通信、指挥和控制系统以及先进的武器系统,使之降低或丧失作战效能。这就使信息战成为渗透到各个作战领域的重要作战手段,并且自始至终贯穿于战场的全过程。信息战

现代军事与局部战争作业

现代军事与局部战争 邓小平曾经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军事战争领域,科学技术一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知道,科学技术始终是世界军事发展和变革的动力。在20世纪60年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等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一场波澜壮阔的科技革命在全球持续发展,在军事领域也引发了新的军事革命。21世纪武器装备进入到信息化时代,走向信息化、网络化、精确化、隐身化、立体化、无人化等。信息战武器、电子战武器、隐身武器、精确制导武器将成为军事大国21世纪占优势的主导武器装备。由此可见,在现代军事战争中,科学技术已成为主导力量。 由于军事力量是一个国家建设过程中的重中之重,那么应用到军事战争领域的科学技术自然是这个国家科学技术的最高水平。这便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成就的基础上,处于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并且对武器装备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军事高科技(也称为军用高科技)。即已经应用或即将应用于军事领域中,并对现代军事和现代战争产生重大影响的高新科学技术群。军事高技术是当代高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认为,当代高技术主要体现为军事高技术和产生于军事高技术。并且在高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军事高技术往往是起带头作用。但同时也要知道,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主要为经济建设及商业应用为目的的高技术,也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经济与科技发展战略的重点。 高技术与一般技术相比,有七大特点:1、高智力。高技术是知识密集型技术,它的发展必须依靠创造性的智力劳动,依靠富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体现了高智力的特性。比如半导体集成电路,从成本上讲,原料及能源仅占其总成本的2%,而其余98%都是其智力含量。2、高投资。高技术的研究开发需要昂贵的设备和较长的研制周期,因而研制过程需要耗费巨额资金。据统计,目前,一般高技术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经费占其产品销售额的比例高达10-30%,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投资又比研究开发投资高出5-20倍,形成高技术产业后的设备更新投资还会越来越大。比如制造集成电路的设备,十年之中关键设备就更新了三代,每更新一代,设备投资就要增加一个数量级。3、高竞争。高技术的时效性决定了谁先掌握技术、谁先开发出产品并抢先投放市场或用于战场,谁就

从社会学的三大理论视角分析大众传媒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从社会学的三大理论视角分析大众传媒与现代生活的关系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大众传媒编织的巨大的信息网略里,大众传媒传播的信息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的社会生活当中。报刊、广播、电视、书籍、互联网等传播媒介渗透在我们现代生活的各个阶层和各个角落,小到个人的衣食住行、工作、学习和娱乐,大到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无一不和大众传媒有着密切的关系。大众传媒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在和社会的互动中得到发展。 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略信息化时代,大众传媒作为这个网略编织者和信息传播者,今天更是以前所未有的强度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一、大众传媒全面参与人们的生活,满足了主体意识越来越强的现代人。媒介为我们提供新闻,帮助我们了解外部世界的动向和变化;为我们提供知识,帮助我们提高素质,增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我们提供生活的有用信息,帮助我们安排日常生活;为我们提供文化享受,能够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为我们提供娱乐,使我们能够从工作、学习和生活紧张压力下解放出来,获得轻松和休息。如此等等,大众传媒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不一而足,更以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改造着我们的意识和行为。 二、大众传媒是组织社会大众强有力的工具。在我们国家,作为各级党和政府组织直接管理的报纸、电台、电视台,是党的舆论工具,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大众传媒通过信息的生产、复制和大面积传播,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同类信息传遍整个社会,协助政府

机关开展工作,并以其具有的公开性、权威性、直达性、显著性等特性在传达上级方针政策,宣传中心工作,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大众传媒的独特的功能对社会起舆论监督作用。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渠道,表达具有普遍意义的意见,以舆论的方式对国家机关的政务以及其他涉及公共利益的社会事务实施非强制性的监督。这种监督是现代社会民主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经济发展、消除腐败现象、维护社会稳定的有力武器。 从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来看,该理论强调社会系统都会像人体系统一样自然地协调发挥作用以确保系统自身的稳定或均衡,社会中的各部分对社会的稳定都发挥着一定的功能。以上大众传媒对人的生活和社会运行产生的影响,即为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组成的一部分,具有稳定社会稳定的功能。 著名社会学家默顿指出社会系统中并非所有组成部分都发挥着正功能。显然,在当今社会大众传媒领域,尤其是网络媒体之中可谓是鱼龙混杂,许多媒体为谋一己私利,违背职业操守,传播虚假消息,混淆公众视听,甚至存在网络欺诈等危害社会安全的行为,给社会稳定带来恶劣影响。 然而,从冲突论来看,尤其是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党和政府的组织直接管理报纸、电台、电视台。大众传媒在向公众传播信息的同时也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存在,宣传政府意志和主张,从而实现对大众思想和认识的引导或控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统治阶级

高考历史复习第十六单元第46讲二战后的冷战局部战争与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46讲二战后的冷战、局部战争与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课程内容] 了解美苏冷战局面形成的主要过程,认识冷战局面形成的原因和特点;了解世界保卫和平大会、《罗素─爱因斯坦宣言》、六七十年代美国反战运动等史实,分析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高涨的原因、特点和意义;了解七八十年代美苏等国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的背景和过程,指出从中得到的启示。 了解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认识局部战争与冷战格局的关系;了解中东战争发展过程,认识中东问题的复杂性和解决中东问题的艰难性;了解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 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时代主题的客观依据,把握当今世界国际形势发展的总趋势;结合历史事实,认识和平与发展两大时代主题的辩证关系。 一、“冷战”局面的形成 1.原因 (1)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为“冷战”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美苏均势局面的形成:战后美国成为头号军事强国;英法等欧洲传统强国元气大伤;苏联成为唯一可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加之社会主义阵营形成,美苏渐成均势格局。(3)矛盾激化:由于意识形态的分歧和国家利益的冲突,美苏矛盾激化,为了遏制社会主义国家,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推行“冷战”。 2.表现 (1)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提出马歇尔计划;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2)苏联:政治上建立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济上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军事上组建华约组织。 (3)高潮:出现第一次柏林危机,最终导致德国分裂。 3.影响 (1)美苏“冷战”,大搞军备竞赛,严重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 (2)美苏控制的第三世界国家的局部冲突争端不断。 (3)因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4.特点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间所进行的除直接交战以外的全面对抗,涉及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意识形态各个领域。 (2)在美苏双方争夺重点地区未见热战,局部热战并未避免。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大众传媒的变迁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大众传媒的变迁 (1)识记:近现代报刊产生、发展及繁荣;中国电影的产生和发展的概况;电视的普及;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四大媒介 (2)理解各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以及它们在各个时期所起的宣传作用、电视迅速普及互联网所具有的优势 (3)比较各个媒介不同的特点,探究它们各自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对文化和生活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 (2)大众传媒的百年变迁,其实就是近现代中国民社会生活发展史,通过课堂学习,使学生认识人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媒介的产生和发展,而各种媒介在产生后,又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近代报刊事业的繁荣对于唤醒民众争取国家独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重点难点】 重点:报刊对近代历史发展的作用、互联网的诞生与发展

难点:大众媒体的发展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什么是大众传媒呢? 大众传媒就是传播大众信息的媒体。进入近代社会以来,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密切,社会化程度大大加深,需要有一种大众化、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媒介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沟通的渠道,人类社会的传媒手段应运而生。它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主要传媒方式有哪几种? 报刊、影视、广播,这三种大众传播媒体的依次出现,被称为三大媒介。由于互联网同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介一样,具有传播信息的功能,所以被称为“第四媒介”,即“网络媒介”。 一、报刊业走向繁荣 过渡:法国著名哲学家伏尔泰曾经说过:“报纸的故乡在中国。”相传唐代时我国就出现了初步具有新闻传播功能但只是在官员间传阅的报纸[邸报]。

关于现代战争中电子战的思考

现代电子战及对电子战的思考 刘天择 理科试验班 3100101546 摘要:本文综述了电子战在现代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举例介绍了电子展的历史,以及电子战的分类,并叙述了对现代电子战的思考。 关键词:电子战,历史,干扰与反干扰,思考 正文: 1. 综述 信息在战争中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伟大的军事家孙子就在《孙子兵法》中指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和“兵者,诡道也”,说明了信息对抗的重要性。而电子战是现代战争中信息对抗的重要手段。通过近期对电子战的进一步了解,我更深刻的意识到,一个国家电子战的水平可能决定着现代战争的胜负。 如今在世界和平的大背景下,暴露着许多不稳定因素,不仅国家要时刻做好战争的准备,我们大学生也应该关心军事。也许我们以后很少接触电子对抗技术,但在如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社会,电子战与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大联系,有些人将来会投身于相关事业。军事乃国家大事,而电子对抗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关键。许许多多的现代战例表明,只有掌握最先进的电子对抗技术,才能避免在战争中处于被动局势。 2. 电子战的历史 电子战,亦称电子对抗,是利用电磁能和定向能以控制电磁频谱或用电磁频谱攻击敌方的任何军事行动。20世纪初,随着无线通信的出现及在军事上的应用,通信对抗技术随之而生。二战期间,由于雷达与无线电导航的发展,电子装备广泛运用到武器中,电子干扰与反干扰成为一种重要的作战行动,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时电子战的主要形式是雷达对抗和导航对抗。如诺曼底登陆战役中,盟军成功运用了信息对抗技术,制定“卫士计划”进行电子欺骗和干扰,顺利完成了登陆作战。 二战后,由于雷达制导和光电制导武器的发展,电子战向光电对抗进一步拓展,干扰与反干扰逐渐成为作战胜利的关键。越南战争初步体现出这一点。由于美军在飞机上加装了电子干扰设备,越军击落一架美军飞机使用的“萨姆”导弹平均数量迅速增加,1965年为13枚,1966年为33枚,1967年为55枚。据统计,电子对抗使美军在越南战争中少损失了500架飞机。 70年代后,军事武器向全面自动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战争双方已从争夺制空权变为争夺制信息权。C3I等指挥系统和信息系统成为军队的耳目、大脑和神经,也成为了电子战的主要目标。如伊拉克战争中,美国进行了大范围电子支援、电子攻击,采用了侦察、监视卫星,GPS和战术导航卫星,出充分发挥了高技术优势。 3.现代电子战技术 随着电子战技术、装备和战术的发展,电子战的内涵不断扩展,囊括内容也越来越多。

浅谈谋略思想在现代局部战争中的应用

浅谈谋略思想在现代局部战争中的应用 在《孙子兵法》中,有一系列关于作战指导的普遍原则,揭示了战争的一般规律,蕴含着丰 富的辩证法思想,不仅指导了中国历史上千百次的战争,对世界的军事斗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一些普遍性原理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也在现代战争中得到充分体现,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必将继续指导现代战争。 一、孙子兵法在现代战争中的表现 孙子在他的开篇之作当中提出了战争对于国家和战略的重要性,认为进行战争一定要谨慎。 分析了进行战争的条件和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在发动战争和进行决策之前好好谋划和衡量 一切因素和可能得到的后果。 1.掌握全局,以“谋”制胜。无论是古代的冷兵器战争,还是现在的高科技战争都贵在以谋取胜,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孙子用兵重谋略,就首先重在用兵的条件选择和用兵的 慎重。正所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又所谓“上兵伐谋,其 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我国军事大家刘伯承元帅在其基础上提出了五忌,我想是对孙子兵法最好的升华。一忌国力不足,二忌时机不利,三忌国内不安定,四忌人民不拥护, 五忌多面树敌。孙子提出了战争对国家全局的重要性,同时也有危害性。还强调了用兵的条 件和前提,以及决定战争结果的条件。然而在当今的国际形势下战争的爆发和结果还决定于 最重要的政治因素。也正是因为这样,我认为中国在当今和未来的国际环境里,如何用把握 全局的战略思想武装自身的对外战略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2.锻造精兵,以“势”制胜。孙子用兵善运势。所谓势,就是只对自己有利的态势。就现代战 争而言,“势”应包括“软”势和“硬”势两个方面,软“势”主要是谋求政治声援和舆论支持,使自己处于正义的立场。“硬”势主要是指在战斗力上取得优势,有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过硬军队,在地理位置上占据有利位置,从而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如何造“势”是指挥员和指挥机关需要研究的课题。一是充分发挥有利己方态势的最大能量, 全方位使“势”扩大化。二是变不利态势为有利态势,争取主动避免被动。三是创造性地开展 造势,把战争的态势向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逐步形成“势”的优势去夺取战争的胜利。 二、孙子兵法在现代战争中的应用 孙子“突然、速胜、因情用兵”的思想,是局部战争作战指导的重要原则。通观《孙子兵法》 全书,“奇袭、速胜、因情用兵”是孙子反复论证的战争指导原则。他认为,这是“致人而不致 于人”的主要策略。这些作战原则,在现代局部战争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原则。孙子在《九地篇》中从秘密策划、周密准备、窥测战机到突 然袭击,对战争指导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它清楚地告诉我们,只有突然袭击,才能使敌人 仓皇失措,来不及组织有效的抵抗,并失去抵抗的决心和战斗意志。《计篇》也指出:“兵者,诡道也……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就是说,只要善于“攻其无备, 出其不意”,就能达到突然袭击的积极效果。 现代局部战争,达成战争突然性是进攻一方力求取得优势而普遍采用的重要手段。主动开战 一方为实现其战争目的,通常是经过较长时间的隐蔽准备而企图一举成功。另一方往往是由 于准备不足而仓促应战,使其在战争一开始就被迫处于被动地位。诸如1964年的越南战争、1967年的阿以战争、1979年的苏联入侵阿富汗、91年海湾战争等,都具有这力面的特点。 纵观现代局部战争,实施突然袭击的方式和手段,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实施战略伪装,麻 痹敌人。战略伪装包括两类,一类是政治性的伪装,即孙子所说的“趋诸侯者以利”,就是玩 弄外交手段之类。另一类是纯军事的伪装,就是孙子所谓的“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凡属战略性的军事行动,诸如战略展开的时间和范围,主攻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