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规划(杨志峰等著)思维导图

城市规划中生态设计重要性

浅谈城市规划中生态设计的重要性摘要:城市规划主要是通过控制城市土地使用及其空间变化来间接地对城市社会发展施加特定的影响,在城市规划中运用生态设计可促进整个城市的空间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设计;环境 abstract: urban planning is through the control of urban land use and spatial variation to indirectly specific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society, the use of eco-design can promote the harmony and unity of the entire urban space and the environment in urban planning.key words: city planning; eco-design; environment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在城市化过程中,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甚至破坏,特别是原有的生物群落大为减少或者不再存在。诸如森林面积减少、沙漠扩张、草原退化沙化、水土流失,气候旱化、洪水泛滥、环境污染及人口膨胀等,都是生态平衡失调的表现。为了保持良好的城市环境与防治污染,必须把建立适宜的城市面积园林绿地系统列入规划之内。 1. 目前我国城市规划建设面临的问题 1.1生态环境的破坏 随着城市规划建设的日益发展,城市中出现了许多大中型企业。在促进了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例如,一些

培训体系思维导图word版本

此文档仅供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只供学习与交流培训体系 培训体系 (1) 1.培训组织机构设置 (2) 2.培训流程管理 (2) 3.培训资源管理 (3) 4.培训制度制定 (5)

1.培训组织机构设置 1.1.公司领导 1.1.1.提出企业未来的愿景与方向 提出经营目标,策略,组织要求 提出对人才之期待与要求 给与行动支持 给与预算支持 1.2.人力资源部 1.2.1.确立培训工作整体战略及目标 人力资源其他模块与与培训的有效结合 1.3.培训主管 1.3.1.制定培训的制度与流程 整合企业培训需求 保持与其它部门的密切沟通,寻求支持 在开发课程,教材和讲师方面专业化管理激发参与和提升培训绩效 1.4.部门培训管理员 1.4.1.提出培训需求与建议 编制年度培训计划 培训实施与效果评估 其他培训相关工作等 2.培训流程管理

2.1.日常管理 2.1.1.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 2.1.1.1.《培训需求分析表》 2.1.2.培训计划制定 2.1.2.1.《年度培训计划表》 2.1. 3.培训实施 2.1. 3.1.《培训申请表》 2.1. 3.2.《培训考勤/签到表》 2.1.4.培训效果评估 2.1.4.1.反应层评估 2.1.4.2.学习层评估 2.1.4. 3.行为层评估 2.1.4.4.结果层评估 2.1.5.培训管理制度的监督与执行 2.1.5.1.《培训审计表》 2.1.5.2.《培训指标考核统计表》 2.2.培训的基础行政工作 3.培训资源管理 3.1.课程体系建立与管理

3.1.1.入职培训 3.1.1.1.企业概况、制度、文化等 3.1.1.2.上岗技能培训 3.1.2.在职培训 3.1.2.1.技能培训 3.1.2.2.技术培训 3.1.2.3.业务培训 3.1.3.管理培训 3.1.3.1.基础管理培训班 3.1.3.2.中级管理培训班 3.1.3.3.高级管理培训班 3.1. 4.自我学习 3.2.讲师培养与管理 3.2.1.内部兼职讲师 3.2.2.内部专职讲师 3.2.3.外部讲师 3.3.培训信息体系建设与管理 3.3.1.员工培训档案 3.3.2.培训资料库

关于生态型城镇建设的思考和建议

关于生态型城镇建设的思考和建议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我们加快发展、加速赶超进位的重大战略机遇。作为环鄱经济圈的城市之一,丰城市乡镇如何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在发展中谋求科学发展,在崛起中探索绿色崛起,全力建设生态型新城镇,成为当前城镇化建设的新课题。为此,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和探析。 一、建设生态型城镇的背景 当前,我们提出的“生态发展”“生态型城镇”等概念,主要源自于鄱阳湖经济区规划的生态主题。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位于江西省北部,包括、南昌、景德镇、鹰潭3市,以及九江、新余、抚州、宜春、上饶、吉安市的部分县(市、区),共38个县(市、区)和鄱阳湖全部湖体在内,国土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30%,人口占江西省50%,经济总量占江西省60%。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它具有“三区一平台”四大发展定位,即: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和国际生态经济合作重要平台。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将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批复中,国务院要求: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要以促进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为主线,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转变发展方式,创新发展途径,加快发展步伐,努力把鄱阳湖地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生态发展、文明发展”就此成为指引鄱阳

湖生态经济区包括城镇建设的主基调。 二、建设生态型城镇的要求 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和国务院批复,“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生态发展的总体目标,它是可持续发展模式。笔者认为,建设生态型城镇与传统城镇建设相比,主要有以下几大要求。 和谐性首先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自然、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其次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社会稳定,人心安定。其中,文化是生态城镇最重要的功能,文化个性和文化魅力是生态城镇的灵魂。这种和谐性是生态城镇的核心内容。 高效性与“高能耗”、“非循环”的运行机制不同,生态型城镇要求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共生关系协调。 持续性它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公平地满足现代与后代在发展和环境方面的需要,不因眼前的利益而用“掠夺”的方式促进城市暂时的“繁荣”,保证城镇发展的健康、持续、协调。 整体性生态型城镇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 三、建设生态型城镇的建议 推进生态型城镇化进程,需要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对照生态型城镇建设的目标和要求,笔者认为,关键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现代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浅谈(一)

现代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浅谈(一) 内容摘要现代城市是一个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如何维持并促进其不断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门话题。本文旨在通过对现代新的城市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概念的解释以及对景观规划与生态规划之间关系的比较,阐明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生态规划和可持续发展间的可协调性与一致性。 1.前言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产物,又是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极易受到人为的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干扰。近几十年来,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口密集、交通拥挤、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问题,已成为人类社会关注的焦点。就我国城市目前的环境状况而言,问题十分严峻,在一些城市地区,污染已相当严重,极大地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以环境为体,经济为用,生态为纲,文化为常。城市景观生态规划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景观设计方法去指导改变城市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市域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建设一类生态高效的产业,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体系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空间环境,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类生态的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规划方法。 2.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现代城市是一类脆弱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在生态过程上是耗竭性的,其最大特点就是人口的高度密集;城市生态系统是不完全的和开放式的,主要体现在需要其它生态系统的支持(如农业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等),需要人为的输入大量的能源与物质,同时,城市中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排泄的大量废物,也不能完全在本系统内分解,还需要其他生态系统(如农田、海洋等)中处理消化。 城市在自然界占有很小的一部分空间,却集中了大量的人口、交通和信息流,建立了大量的人工设施,并生产破坏城市环境的污染物质,改变了原来的生态平衡,造成城市物理环境的变化,如城市热岛效应、温室效应、土壤板结等。城市生态系统中,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不断影响着人类自身,他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形态,创造了高度的物质文明,同时,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引发公害。 3.城市景观与空间设计的特点 城市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它包含有大量的物质构成因素和若干子系统,是人类活动的物质载体。城市景观与空间形态是人们的主观意愿的物化表现,凝聚着人类的智慧、情感、想象力和理想的追求。城市景观空间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两者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人的主观意愿引导着城市景观与空间的建成,并对已存环境施加影响力;城市景观与空间向人们传递着无限的信息,支持人们的活动,丰富人们的生活内容。 城市是一个连续的发展过程,城市景观与空间形态的演化受到“空间”和“时间”两个向度的影响,即在任何一个时间片段,人们都可以获得创造城市景观与空间的各种物质要素;同样,任何一个正在营造的城市景观环境又不得不考虑时间的意义:“过去时”的历史延续,“现在时”的应用意义和“未来时”的理想追求。城市景观的本质是人们主观意愿的一种物质表达,反映了人们不同时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正确合理的城市景观设计规划理念本质上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并不矛盾,反而应该是相辅相成的。 4.现代城市景观与生态规划的关系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空间格局和生态过程的相互作用,它的主题是地理学与生态学的交叉。它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已经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

如何绘制思维导图具体步骤是什么

如何绘制思维导图具体步骤是什么 绘制思维导图 工具 你只需准备好下面提到的东西,就可以开始画了。 1、A4白纸一张; 2、彩色水笔和铅笔; 3、你的大脑; 4、你的想象! 步骤 1、从白纸的中心开始画,周围要留出空白。 从中心开始,会让你大脑的思维能够向任意方向发散出去,自由地、以自然的方式表达自己。 2、用一幅图像或图画表达你的中心思想。 “一幅图画抵得上上千个词汇”。它可以让你充分发挥想象力。一幅代表中心思想的图画越生动有趣,就越能使你集中注意力,集中思想,让你的大脑更加兴奋! 3、绘制时尽可能地使用多种颜色。 颜色和图像一样能让你的大脑兴奋。它能让你的思维导图增添跳跃感和生命力,为你的创造性思维增添巨大的能量,此外,自由地使用颜色绘画本身也非常有趣! 4、连接中心图像和主要分枝,然后再连接主要分枝和二级分枝,接着再连二级分枝和三级分枝,依次类推。

所有大脑都是通过联想来工作的。把分枝连接起来,你会很容易地理解和记住更多的东西。这就像一棵茁壮生长的大树,树杈从主干生出,向四面八方发散。假如主干和主要分枝、或是主要分枝和更小的分枝以及分枝末梢之间有断裂,那么整幅图就无法气韵流畅!记住,连接起来非常重要! 5、用美丽的曲线连接,永远不要使用直线连接。 你的大脑会对直线感到厌烦。曲线和分枝,就像大树的枝杈一样,更能吸引你的眼球。要知道,曲线更符合自然,具有更多的美的因素。 6、每条线上注明一个关键词。 思维导图并不完全排斥文字,它更多地是强调融图像与文字的功能于一体。一个关键词会使你的更加醒目,更为清晰。每一个词汇和图形都像一个母体,繁殖出与它自己相关的、互相联系的一系列“子代”。就组合关系来讲,单个词汇具有无限的一定性时,每一个词都是自由的,这有利于新创意的产生。而短语和句子却容易扼杀这种火花效应,因为它们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组合。可以说,思维导图上的关键词就像手指上的关节一样。而写满短语或句子的思维导图,就像缺乏关节的手指一样,如同僵硬的木棍! 7、自始至终使用图形。 每一个图像,就像中心图形一样,相当于一千个词汇。所以,假如你的思维导图里仅有10个图形,就相当于记了

浅谈对我国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

浅谈对我国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8-11-14T18:46:55.90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作者:彭彦湄 [导读] 生态城市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观,是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1]。 清远市城乡规划设计院 摘要:生态城市是一种全新的文化观,是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1]。然而,当前我们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过于强调经济效益的高效性,而忽视了生态建设和环境效益,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阻碍了现代城市才和谐发展。因而,将生态城市概念引入到城市规划设计全过程,极力打造经济发达、社会繁荣、生态良好、人们安居乐业的现代化城市,非常有必要,且势在必行。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生态城市;研究 前言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纲领,是实现生态城市的重要前提,在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然而从目前形势上看,我国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存在盲目追求眼前经济效益而忽视长期环境效益的现象,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破坏,不仅阻碍了现代城市化进程,还对社会生产及人们生活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因而,须强化对生态城市的认识,提高对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视,通过再生资源的有效利用,优化城市生态系统,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为现代绿色城市、宜居城市的建设提供强有力保障。本文主要对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进行研究。 1.生态城市规划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生态城市注重的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其目标主要包括:(1)和谐性。这是生态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主要强调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2)可持续性。针对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错误发展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城市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3)高效性。这主要是改变了“高能耗”、“非循环”的传统城市发展模式,更加注重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和相互关系的协调共生。(4)整体性。生态城市是在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效益的基础上,更加突出社会建设与生态环境以及人们生活质量之间的整体协调。 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主要有:(1)城市区域规划。这需要对城市进行准确定位,通过对土地、能源、交通、绿地及水资源等方面的科学规划,实现城市区域间的资源互补,优势互补,相互协调发展的目的。(2)城市人居规划。更突出人在城市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城市生态建设,通过生态建筑、生态景观、生态产业及生态教育等方面,为城市居民打造良好的居住环境,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建设的高度和谐。 2.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面临的问题 2.1大气污染 据中央气象台统计,2013年12月以来,我国已有25个省(区、市)不同程度地出现过雾霾天气,尤其是华北地区出现的大量雾霾天气,引发了社会对大气污染的关注。大气污染已成为城市规划和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特别是现代城市中,工业及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排放到大气层中的有毒物质越来越多,导致了大气层不断恶化,不仅给工农业带来极大的损失和破坏,甚至危害到人们身体健康。 2.2水污染 我国水资源短缺、水灾害频发,水环境持续恶化。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的人口大幅度增长,工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造成严重的水污染。近几年来,由于水污染导致的缺水事故不断发生,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威胁到人们的生存。不仅如此,地下水资源污染的形势同样不容乐观,这些都是生态城市规划所面临的难题。 2.3噪音污染 城市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各种机械设备的创造和使用,特别是各类交通运输工具的使用,成为城市噪音污染的主要噪声源,对人、动物、仪器仪表以及建筑物等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应通过有效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噪音污染对城市居民带来的危害。 2.4固体废弃物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是城市中较为常见的污染,若不加妥善收集、处理和利用,将会对大气、水体及土壤造成污染,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被垃圾包围的城市,绝不属于生态城市。因而,生态城市规划过程中,还应综合考虑固体废弃物污染的治理问题。 3.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 3.1重视城市绿化建设 城市绿化建设是打造现代城市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生态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城市绿化建设,主要是充分利用城市绿化生态环境使城市生态系统具有还原功能,从而改善城市居民环境,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城市规划设计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的规划建设。充分重视城市绿化建设,主要包括:城市绿地系统的合理规划;绿化用地范围的科学划定;城市绿化结构的合理布局;城市中心区域绿化率的综合提高;城市绿化点、线、带的布局的不断优化等[2]。同时,还要大力提高广大群众的植绿、爱绿、护绿、兴绿意识,唱响“以人为本,共建绿色家园”的主旋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生态城市提供强有力保障。 3.2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在新的形势下,城市经济增长方式已不再单纯地要求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而是要求从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转为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这就要求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制定城市发展整体规划,着力提高城市产业规划水平,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程度小的产业[3]。同时,还要加强生态

培训体系思维导图

培训体系思维导图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培训体系

1.培训组织机构设置 1.1.公司领导 1.1.1.提出企业未来的愿景与方向 1.1. 2.提出经营目标,策略,组织要求 1.1.3.提出对人才之期待与要求 1.1.4.给与行动支持 1.1.5.给与预算支持 1.2.人力资源部 1.2.1.确立培训工作整体战略及目标 1.2.2.人力资源其他模块与与培训的有效结合1.3.培训主管 1.3.1.制定培训的制度与流程 1.3. 2.整合企业培训需求 1.3.3.保持与其它部门的密切沟通,寻求支持 1.3.4.在开发课程,教材和讲师方面专业化管理 1.3.5.激发参与和提升培训绩效 1.4.部门培训管理员 1.4.1.提出培训需求与建议 1.4. 2.编制年度培训计划

1.4.3.培训实施与效果评估 1.4.4.其他培训相关工作等 2.培训流程管理 2.1.日常管理 2.1.1.培训需求调查与分析 2.1.1.1.《培训需求分析表》 2.1.2.培训计划制定 2.1.2.1.《年度培训计划表》 2.1. 3.培训实施 2.1. 3.1.《培训申请表》 2.1. 3.2.《培训考勤/签到表》 2.1.4.培训效果评估 2.1.4.1.反应层评估 2.1.4.2.学习层评估 2.1.4. 3.行为层评估 2.1.4.4.结果层评估 2.1.5.培训管理制度的监督与执行 2.1.5.1.《培训审计表》 2.1.5.2.《培训指标考核统计表》

2.2.培训的基础行政工作 3.培训资源管理 3.1.课程体系建立与管理 3.1.1.入职培训 3.1.1.1.企业概况、制度、文化等 3.1.1.2.上岗技能培训 3.1.2.在职培训 3.1.2.1.技能培训 3.1.2.2.技术培训 3.1.2.3.业务培训 3.1.3.管理培训 3.1.3.1.基础管理培训班 3.1.3.2.中级管理培训班 3.1.3.3.高级管理培训班 3.1. 4.自我学习 3.2.讲师培养与管理 3.2.1.内部兼职讲师 3.2.2.内部专职讲师 3.2.3.外部讲师

关于生态城市规划研究

关于生态城市规划研究 摘要:近几年我国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大量人口涌入城市,城市空间发展问 题就变得日益突出,例如,城市文化环境混乱、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发展活 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都在制约着城市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因此,实行生态城市 规划,从社会、文化、生态这三个方面构建和谐城市,解决城市发展中的诸多问 题就成为了当今城市规划设计的主要趋势。为此,本篇文章以生态城市建设的理 念和策略为出发点,简单的分析了生态城市建设理念的几个方面,探讨了一些生 态城市建设的策略方法,希望能够给生态城市的建设规划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及帮助。 关键词:生态城市;设计理念;策略 1生态城市概述 生态城市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分为城市区域规划和人居环境规 划两个方面。我们在进行城市区域规划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城市自身的实际情况,立足于建设功能多样化城市的目标,在充分利用和保护城市资源的基础上,丰富 城市的功能,并结合城市发展的需要,将城市合理的规划出各个不同的区域,让 每个分区承担不同的功能,实现城市分区的合理有序排列。此外,在城市人居规 划过程中,就要着重关注城市的生活与工作环境,保障和提高城市居民的工作和 生活环境质量,从而提高城市居民的归属感和城市荣誉感,更好的促进城市的和 谐健康发展。因此,在这个背景下,在城市规划设计过程中就要加强城市生态景 观规划设计,将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城市的景观建 筑既能体现城市的文化发展又能还原城市的自然风貌。另外,在城市中大力推广 和发展生态产业,促进城市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构筑环境友好型城市也是城市 绿色生态发展的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最后,在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过程中, 我们还可以广泛运用生态技术和新能源技术,将绿色环保生态的城市规划理念渗 透到城市的方方面面,在为城市居民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的同时,通过城市文化 的建设,提升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 2生态城市规划理念 2.1共生设计理念 在自然界的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内的各个物种和生态要素之间 是互惠互利、共生共存的关系,这种关系就被我们称为共生关系。每一个系统都 是由多个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系统中的每个组成部分之间都存在着联系。因此,我们在进行绿色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也要参照系统和部分之间的这种关系,明确生 态城市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使生态城市之间的各个部分既能相互联系保证绿 色生态城市内部的动态平衡,又能具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各部分有着独特的 功能,从而相互协作,带动城市共同发展。 2.2整体性设计理念 在生态城市的规划过程中一定要把握住整体性这个城市特征,综合协调好城 市社会、环境、经济三者之间的关系,确保三者和谐统一发展。因此,我们在生 态城市的建造过程中要做到以下两点:第一,统筹好城市建设中整体和局部之间 的关系,在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时要首先明确城市各个区域的生态特点,统筹兼顾,避免出现城市区域功能冲突,生态环境不和谐造成的资源浪费。这样既能保

浅谈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要点

浅谈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要点 浅谈生态城市的规划设计要点 摘要: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城市规划必须注重统筹发展,搞好城市规划,需要从城市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在区域发展一体化的大背景下谋划城市发展。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要精心做好生态城市设计。本文主要介绍了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与设计原则、规划内容及设计要点等,以期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设计;城市化;设计原则;设计要点 Abstract: the urban ecosystem is a major part of the human ecosystem, urban planning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do a good job in urban planning, need from the strategic needs of urban development, the integration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lanning the urban development. Carefully prepared, therefore,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of city ecological urban design.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ecological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principles, planning content and design key points, etc.,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Key words: ecological design; Urbanization; Design principles; Design points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当前,生态化建设实践正在我国蓬勃展开,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同时又将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及多种技术手段应用到其中,是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区形式,将自然、人、城市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利共生结构。在规划、设计和实施建设中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同时也要保证城市建筑在整体规划设计中的协调及统一,并使建筑成为生态城市中的一部分。

生态视角下的城市规划

生态视角下的城市规划 发表时间:2018-11-14T17:09:39.05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0期作者:李思华[导读] 城市规划要具有生态观,从而确保城市化进程不断继续。文章认为,城市规划要以生态视角去做好城市规划,强调发展生态科技,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共同为建设生态城市而努力。 李思华 郓城县规划局山东郓城 274700 摘要:环境污染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城市规划要具有生态观,从而确保城市化进程不断继续。文章认为,城市规划要以生态视角去做好城市规划,强调发展生态科技,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共同为建设生态城市而努力。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态视角;瓶颈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人民群众对所居城市有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城市应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因此,提供宜居舒适的生态城市成为未来城市发展方向。不过,也要看到,但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环境污染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提高人民群众城市生态观,发展生态科技,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从生态视角做好城市规划,共同为建设生态城市而努力,成为城市规划工作者工作重点。 一、生态视角下的城市规划内涵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城市规划要高度重视城市生态规划,坚持生态与城市规划并向而行,具体说来:强调人类与环境的协调,从人类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出发,充分认识到人口数量与结构应符合城市生态承载力和社会经济发展要求,严格控制大型城市人口的过快增长,减轻“城市病”对人民生活的影响,实现人与生态和谐发展的目标;协调城市建设与区域发展,确保城市生态系统有足够的自我调节余地,在可接受范围内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促进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同步,建设生态环境友好的现代城市生态系统;实现五位一体和谐发展,统一区域内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宜居生态环境,实现区域内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发展。 二、生态视角下的城市规划编制原则 第一,制定远景发展原则城市远景发展原则的制定,前提在于要合理确定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发展目标,进行各项建设的具体安排时,充分考虑未来一定时期内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需要。规划的编制应当使城市的发展规模、各项建设标准、定额指标、开发程序同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为此,规划工作者要从实际出发,在编制城市规划时,确定人口和用地规模、人均用地面积、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建筑密度、容积率等建设指标和定额指标,都应与国家和地方的财力、物力。科学技术水平相适应;第二,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遗产。城市是政治、文化的枢纽,应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规划要强调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应注意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第三,促进生产、方便生活、加快流通、提升经济、提高科技文教事业。规划既包含硬件规划,也包括软件规划。城市规划要全方位才能对于城市发展起到有力推进作用;第四,合理、节约用用地。我国人均用地资源有限。城市化对土地需求量越来越大,应珍惜每一寸土地,发挥每一寸土地的作用。 三、生态城市规划注意的问题 应当看到,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周边围绕着更多的企业,它们消耗了大量的水资源、能源和原材料。因此,需要加大力度控制恶化的城市生态环境。现阶段。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水土流失、沙漠化、草原退化、森林砍伐、物种灭绝、湖泊缩小、水体污染、空气污染、废渣堆放、城市内涝、噪音污染等,给城市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影响了预期经济指标的实现。造成生态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人口因素、工业化因素、经济因素。人口基数庞大,制约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水平的提高。人们围湖造田、毁坏森林、过度开采等,超出了自然系统的支付能力与承载力;我国工业化发展层次不高,加工业为主,污染严重;不少城市各种短期经济行为屡见不鲜,市场具有自发性和盲目性,部分企业忽视社会与生态效益,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带来众多生态问题。 四、科学做好生态城市规划 1、合理规划城市产业城市规划部门要合理地制定完善城市整体规划,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污染程度小的产业。规划应按照城市区域功能进行合理布局,遵循生态规律,优化产业布局,控制城市工业规模,进行生态监管;加强城市上风方向、水源及环境脆弱地带的保护,堵住污染源头,城市规划思维超前。 2、合理规划城市交通交通是城市动脉,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生态化的首要措施,规划部门要树立公共交通优先意识,在发展规划中优先考虑公共交通,加强法规与经济支持,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提高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地位。 3、科学规划城市环境城市规划部门要合理规划城市绿地系统,划定绿化用地范围,科学布局城市绿化结构,重视提高城市中心区域绿化率,合理规划城市绿化点、线、带的布局;尊重城市自然和人文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城市规划,加强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规划建设。 4、构建生态评价体系人与自然是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城市发展与周围环境有密切联系。规划部门要建构起科学的生态评价体系,要涵盖城市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条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技术水平、生态意识等指标,通过科学的评价体系为生态城市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所居城市有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城市应满足人民群众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因此,提供宜居舒适的生态城市成为未来城市发展方向。因此,城市规划部门要提高人民群众城市生态观,发展生态科技,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从生态视角做好城市规划,共同为建设生态城市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迅.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规划转型发展[J].城市规划,2014,S2:77-83. [2]赵长亮.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优化土地资源规划模式途径[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2:128.

七年级生物思维导图

第一单元认识生命 第1、2章生命的世界探索生命 思维图导航 认识生命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考点全解读 考点一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物种多样性强调的是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遗传多样性主要强调的是同种生物不同个体的基因不同,当然也包括生物种间的基因不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中要弄清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地球上有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但没有最小的生态系统。 考点二生物的特征 生物有应激性、生长、繁殖、新陈代谢(包括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够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四个基本特征(其实根据后面所学我们应该知道生物的遗产和变异也是其基本特征),这是我们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生物的依据;同时我们还要能够根据具体的情景描述判断属于生物的那个基本特征。 考点三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某个生物的环境指的是除了这个生物外其他的 所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是一个高频考点,其中的温度、光照、 水分、土壤等都是考试的范围,这就要求我们能够认真领悟情景材料(或诗句)的内涵作出正确的选择,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包括有利的和不利,我们也应该能够分辨出来;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主要是通过生物的结果特征来适应的。 考点四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法是考试的重点,除了熟记实验法的步骤外,我们一定要注意:假设要依据收集到的信息或已经获得的知识作出的较合理;设置实验时应注意:a设置对照实验、b设置单一变量(其它条件不能影响实验对象的正常生活)c实验材料达一定数量(避免偶然性引起的误差);实验现象描述的准确性和结论归纳的正确性(实验结论是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归纳和提升)。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 第3、4章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思维图导航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考点全解读 考点一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 显微镜中能够调节视野明暗的有反光镜和遮光器(要使视野变亮,用大光圈、凹面镜、要使视野变暗,用小光圈、平面镜);视野内污点的判断方法是移动玻片、污点动、则污点在玻片上,转动目镜、污点动、则污点在目镜上,如果都不动,污点就在物镜上;由于显微镜呈的像是上下倒置、左右相反的,因此我们要把像还原成物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把像旋转180°看到的就是物体了;要将标本移至视野中央时,向一个方向移动标本,视野内物像则向相反方向移动,如玻片左移,视野内物像则右移,因此我们只需要把玻片标本向像所在的位置的那个方向移到就能够把像移到视野中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倍数乘以目镜倍数,放 大倍数越小视野中看到的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所以有:第一次的放大倍数乘以细胞数等于第二次的放大倍数乘以细胞数。 考点二临时装片的制作 动物、植物细胞2装片的制作方法(注意识图排序)植物:擦、滴(清水)、撕、展、盖、 染、吸,动物:擦、滴(0.9%生理盐水)、刮、涂、盖、染、吸,其中动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滴的是0.9%生理盐水主要是因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的保护和支持作用,如果滴清水动物细胞会因为过度吸收而胀破;另外要注意的是盖盖玻片的方法是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将盖玻片的一端接触水滴,然后缓缓放下,其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染色时要达到最佳效果应该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整个标本。考点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和生命活动的功能单位。几乎一切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的(病毒除外)。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内有线粒体)、细胞核三部分,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部分有)。各部分的功能如下:(要结合具体的情景问题理解)。 细胞壁:保护和支持作用。 细胞膜: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结构和控制物质进出的细胞作用。

浅论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浅论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浅论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的必要性 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并分析了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的必然性,并对绿色生态城市的规划提出了发展构想,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分析并阐述了创建绿色生态城市的有关观点和手法。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增加,资源的减少,工业化的大量生产,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以人口、资源、环境为重点的生态危机日益加剧,土地的大量开发,在山河壮丽的祖国大地上,令人痛心疾首的那些恣意开山毁林、削石、拓直路、填河塘、掘古树、破坏自然环境的事件时有发生,在钢筋混凝土的从林里蜗居“鸽笼”,在被“现代文明”污染的空间里惶恐于“城市病”的人们心底的声音呼唤着返朴归真,寻求协调经济发展、资源供应、环境保护、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建设绿色生态城市、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各界,特别是城市规划人员的伟大使命。 ? 一、建设绿色生态城市的必须性 建设绿色生态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发展战略,在当今世界已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人类享有追求健康而富有的生活权利,但在发展中应坚持环境、社会、经济三者的和谐统一,而不是凭借人们手中的投资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的方式来追求经济的发展,当代人的创造和追求今世发展与消费的时候,应当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的机会相平等,不能允许当代人一味片面的追求短期的超高速发展与消费而剥夺后代人本应合理享有的同等发展与消费机会。具体而言,可持续发展就是使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资源能得有效使用,城乡发展有序推进。由此可

生态城市

1. 建设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 Building ecological city is the requirement of urban development. 1. 生态城市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Building up the ecological city is the Basi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1. 摘要生态城市代表了国际城市发展的方向。 The ecotypic city represents the developmental direc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ities. 1. 都市生态农业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必要条件。 Eco-agricultur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 building ecological city. 1. 并以三亚城市生态规划为例介绍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实践。 To cities'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ecological city is the test model. 2. 随着生态城市建设的兴起,城市生态系统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 The urban eco-system has been one of the hot research fields with the build of eco-city. 3. 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开发建设的生态城市。 New eco-city of Tianjin is the world's first inter-country cooper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ty. 1. 论述了建设生态城市的意义,提出了加快建设生态城市应做到五个结合。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meanings of constructing ecological city,and advances the measues of enhancing constructing ecological city. 1. 本文剖析了生态城市的内涵,提出了生态城市的内涵包括健康、安全和发展。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concept of ecocity, and its development and discusses the connotation of ecocity in view of health, security and development. 1.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创建生态城市的潮流中,生态文化建设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 In Else course of building ecological city and harmonious society, more attentions are pai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ecological culture.

如何在电脑上绘制出思维导图

如何在电脑上绘制出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能够帮助我们发散思维、提高效率的大脑工具,和传统的学习记忆方法相比,思维导图拥有更大的优势,在很多领域都可以看到思维导图的身影。目前来说绘制思维导图主要有手绘和电脑绘制两种方法,二者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如果是为了提高效率的话,不少人还是会更倾向于使用电脑绘制思维导图。 为什么选择电脑绘制思维导图? 电脑绘制思维导图主要是通过一些专业的思维导图软件来进行绘制,如MindMaster、亿图图示等,其特点是拥有无限的扩展性,可以不受限制的自由组合,还可以快捷添加文字、图片、音频、超链接等等,而且修改起来也十分方便。 除此之外,软件里还有各种各样的适用于各种场景和用途的导图类型模板和风格可以选择,对于那些绘画不是很好的朋友,借助模板可以轻松绘制出漂亮的思维导图,从而提升绘图的积极性。 与手绘思维导图相比,电脑绘制更适用于效率办公和教育学习。作为职场人士,工作自然离不开电脑,而一些思维导图软件可以与常用办公软件如WPS、Office 等相兼容,无论是进行演示还是团队协作都更加灵活。

对于老师来讲,一堂课的知识点光靠一个黑板肯定是不够用的,相比之下,用思维导图软件进行备课,可以将众多细节知识点通过注释的形式进行备注,便于教师记忆和查找,也有利于节省教学设计的时间。 选择MindMaster思维导图的三大原因 一、便捷性。MindMaster是一款跨平台使用的思维导图软件,支持同时在Windows、Mac、Linux系统上使用,而且兼容性良好,可自由导出为多种图片格式及PDF、PS、Word、PPT、Excel、Html、SVG等格式,即使没有下载软件也能接收查看别人画好的思维导图。手机打开微信扫一扫,就可以快速接收文件。 二、多样性。除了基础的思维导图外,MindMaster还可以绘制树状图、组织架 构图、鱼骨图、时间线等类型的图形,且拥有大量现成的精美模板可以使用,还有丰富的剪贴画,多彩的主题样式,可自由编辑的线条框架等,这些都可以帮你轻松绘制出独一无二的精美导图。 三、独特性。除了一些常规功能外,MindMaster还拥有一些独特的人性化功能,比如一键生成PPT演示、护眼界面、一键更改为手绘风格等,这些贴心的设计都能够极大提升你的绘图体验。

全球脑时代城市规划思维转变1

全球脑时代城市规划思维转变 及滨水城市规划建设的智慧借鉴 引言: 所有城市规划的艺术和科学都无助于阻挡大片大片城市地区的衰败,以及在这种衰败之前毫无生气的状态。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简·雅各布斯随着当今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人们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同时,也带来的越来越多的城市问题如:人口问题,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等等。从索马里问题到卢旺达的惨剧,人类历史上的诸多案例可见,当一个社会面对其复杂的环境问题,无法做出正确的应对和决策时,往往会走向崩溃;也警醒着我们,即便拥有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的当今社会,一旦决策错误,也很可能会堕入灾难性的后果之中。 一、城市和规划设计的重新定义 1、理解城市、理解城市化 城市产生和发展的三个特征基础,包括安全: 生存避难之地: “消费机会”;繁忙: 经济繁荣,就业机会;“工作和教育机会”;神圣:精神家园,“交流和休憩机会。 城市核心竞争力包含软实力与硬实力两方面: 软实力:制度力、管理力、文化力、开放力。 硬实力:人才力、资本力、科技力、环境力、区位力、设施力、结构力 城市资源价值评估: “固定”资源+人力资源+无形资源 重新定义城市的意义,重新理解当今城市规划以更好的引导城市化进程向良性可持续方向发展所应解决的问题。 当下城市出现的内在诱因和终极目的:合理共享和配置资源。建设“健康城市、幸福城市、生态城市、智能城市“四个层次的目标;是当今社会城市发展美好愿景;健康的城市即宜居的城市;美好的城市是幸福感的城市; 持续美好的城市是生态城市;而智能城市是用最小代价和最高效率创造的持续美好的城市;

2、过去三十年“中国城市化”的教训反思 追求的目标: 物质主义还是伦理正义 大国家(城市),强国家(城市),还是好国家(城市)? 物质主义?权力崇拜?还是遵循生态自然法则? 3、中国的城市规划的特殊性 三大缺失:“社会人文模型” 、“经济模型” 、“人力资源规划; 1)人性盲目追求自我利益而造成的社会无序和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危机陷阱;2)长官和领袖精英意志产生的自我中心利益追逐而导致的问题,假大空的资源浪费,目光短视; 3)规划师自我陶醉而产生的城市是一门表现自我的艺术 4、政府规划建设管理部门的根本价值 1)建立、完善确保城市有序发展的体系、制度包括城市规划和管理基本法则2)确定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空间)的关系 5、城市规划和管理理念的四点变化 1)专制到民主:考虑对象的多元和价值标准的多维化 (多维思维) 2)单一到综合:城市规划从“物质形体设计”转变到崇尚系统分析方法(Systematic analysis)的理性决策过程(Rational process of decision—making)的多角度综合性规划 (平衡思维) 3)静态到动态:从“蓝图式”实质性规划逐步变为基于智慧和信息基础之上的“过程决策”规划 (动态思维) 4)无序到法制,经验主义到信息智慧:有史可查,有据可依 (网络思维) 二、全球脑时代城市规划的思维转变 城市公共空间要成为解决贫富差异,缓解阶层矛盾,提供社会和谐相处的空间载体。 虚拟现实VS规划建设(RECON 智能规划管理共享平台) 1、信息交互能力 信息提供者同时是信息使用者, 现实城市和虚拟城市无缝对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