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相机曝光时间及测试技巧分析

数码相机曝光时间及测试技巧分析
数码相机曝光时间及测试技巧分析

数码相机曝光时间及测试方法分析-旅游管理

数码相机曝光时间及测试方法分析

吕军胡醒

数码相机是一种利用电子传感器把光学影像转换成电子数据的照相机,被称为数字相机。而曝光时间则是影像相机成像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由于方法和设备缺失,数码照相机曝光时间没有统一的测试方法。本文通过分析数码相机曝光时间的相关概念,提出数码相机曝光时间测试方法,以期能给企业产品研发、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一、数码相机曝光时间概述

目前,虽然我国先后出台了很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但数码照相机曝光时间至今没有统一的测试方法。因此,开发新型免拆卸的测试方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照相机快门的种类很多,按照照相机快门的位置不同,相机快门通常分为焦平面快门和镜头快门。焦平面快门有固定的狭缝幕帘式、可调狭缝幕帘式、钢片式、转盘式等多种结构,位于焦平面附近,其共同特征是整个像面曝光所需时间大于任何一点曝光所需时间,像面上个点不在同一时间曝光。而镜头快门包括镜前、镜间、镜后三种形式,位于镜间及镜头附近,其共同特点是像面上各点同时或几乎同时曝光。

曝光时间是快门打开的持续时间,被称为快门速度,是为控制感光材料或感光元器件上的曝光量。电子快门是通过控制电子信号的通断而控制感光元件状态实现的,是数码照相机独有的快门方式。由于完全没有机械结构,可以很快地影响捕捉频率,快门速度极高。且由于无机械快门遮光,读取曝光资料时,在极端曝光环境下,易受外部持续照射的环境光干扰,容易产生感光元件暗电流校准不

良。但利用这种设计,很多注重成本控制的数码照相机会降低快门成本,通常较为经济的普通相机均采用电子快门。同时搭配成本较低的机械快门也可兼顾品质,通常采用电子机械混合式快门控制曝光时间,而很多高档专业级相机和单反相机都采用机械快门。

二、如何测试数码照相机曝光时间

传统胶片相机曝光时间的测试原理是打开相机的胶片后盖,在胶卷的位置上,不安胶卷,安装光电接收器,通过测量光电接收器的感光时间,或安装一个贴附着胶片的转鼓,观察鼓上胶片的曝光长度进行测试。是按照JBT8250.1-1999《照相机快门时间测试方法》进行测试。但数码照相机的胶片位置不能打开,因此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法。

(一)辅助快门法

根据曝光量(H)曝光时间(t)与像面照度(E)的乘积可知,如果相机的感光度、光圈等各项参数确定不变,照明光源的量度稳定,光谱成分恒定时,曝光量只与像面曝光时间有关,像面照度是一个恒定量,即:

其中,在标定曝光时间下辅助快门的曝光量为Hs;在某曝光时间下待测相机的曝光量为Hm,待测相机的曝光时间为tm,辅助快门的标定曝光时间为ts。

这种检测方法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研究人员提出。如果以拍摄图像的灰度表示曝光量,根据公式(2)可以计算得到待测相机的曝光时间。受光源的稳定

性和均匀性等因素的影响,辅助快门测定数码相机曝光时间对测试装置各个测量单位的基本性能具有很高的要求,难以在企业生产等领域中推广。

(二)动态目标拍摄法

不管是机械式快门还是电子快门,CCD传感器在快门开启的时候会接受到入射光线,对于运动的物体,快门关闭则光线入射停止,记录其运行轨迹。如果设置点光源旋转一周的时间大于曝光时间,那么当数码相机拍摄旋转点光源时,获得的图像中点光源轨迹与曝光时间存在以下关系:

T=W/V (3)

其中曝光时间为T;光源旋转速度为V;影像轨迹角度为W。

动态光源箱由光源、旋转马达、数显装置及屏幕等组成,动态目标拍摄法需要依托自行研制的动态光源箱进行。光源发出的激光光束经过滤光片组,经反射光路送到屏幕上,同时为使屏幕上的光斑做圆周运动,由旋转马达驱动反射光路的某一部分。首先在待测快门速度下,为使数码照相机对动态光源箱正确曝光,要调节动态光源箱的光源转速,然后为最终得到数码照相机的曝光时间值,通过对摄得影像进行图像处理,分析计算。另外,在图像处理技术的基础上,为实现光源运动轨迹角度的测量,采用Visual Basic变成软件,对所得图像进行量化分析。处理工作分为四部分。(1)提取每个像素点的亮度信息,对图像进行灰化,即图像预处理。(2)提取光源运动轨迹轮廓,运用canny算子进行边缘检测,即特征提取。(3)激光点光源近似为圆形,为获得端点圆弧的圆心坐标,所得运动轨迹两端点以近似圆弧形成立,并作为计算运动轨迹弧度的起点和终点,即识别分析。(4)计算目标数据。由于图像处理的不确定度分量和实践装置转速的不确定度分量构成了动态目标拍摄法的不确定度。而最终结果的不确定度受边缘检

测的准确性和光轨端点拟合误差的影响很大,提高时间装置的转速会大幅降低曝光时间测试结果的不确定度。因此,本方法在测试过程中,时间装置以较高转速工作是进一步优化该方法的思路和方向,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度,是优化边缘检测算子、改进拟合的方案。

(作者单位:浙江省永康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室)

数码相机使用(入门)技巧

数码相机使用技巧(入门级) 一、拍摄图像不清晰 1.虽然使用了最高分辨率,光线好,但拍摄出来の照片模糊不清。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在按快门释放键时照相机抖动造成の。由于数码相机の感光度低,所以,使用数码相机拍照时,需要握住相机の时间更长。要拍摄最清晰の照片,拍照时必须握稳相机,即便最轻微の抖动都会造成模糊不清の图像。处理方法:拿稳相机,拍照时最好使用三角架,或者将相机放到桌子、柜台或其安固定の物体上。再有就是一个“练”字,平时多练习持机の基本功。 2.取景器の自动聚焦标志未置于拍照物上。将自动聚焦框定位于拍照物上或使用聚焦锁定机能。 3.镜头脏污。镜头脏污会造成相机取景困难而使拍出の图像模糊。用专用の清洁镜头用纸清洁镜头。 4.模式选择不当。选择标准模式时,拍照物短于距离镜头の最小有效距离(0.6m)。或者在选择近拍模式时,拍照物远于最小有效距离。当被摄物于0.3--0.6M 范围之内时,用近拍模式拍照。在此范围以外时,用标准模式拍照。 5.在自拍模式下,站在照相机の正面按快门释放键。应看着取景器按快门释放键,不要站在照相机前按快门释放键。 6.在不正确の聚焦范围内使用快速聚焦机能。视距离使用正确の快速聚焦键。 二、图像太暗 1.闪光灯被手指挡住。正确握住照相机,不要让手指挡住闪光灯。 2.在闪光灯充电之前按了快门释放键。等到橙色指示灯停止闪烁。 3.未使用闪光灯。按闪光辅助杆设定闪光灯。 4.被摄物置于闪光灯の有效范围之外,将被摄物置于闪光灯有效范围之内。 5.拍照物太小而且逆光。将闪光灯设定于辅助闪光模式或使用定点测光模式。 三、图像太亮 1.闪光灯设定于辅助闪光模式。将闪光模式设定为辅助闪光以外の模式。 2.拍照物极亮。调整曝光。 四、室内拍照の图像色彩不自然 原因是灯光装置影响图像。此时将闪光模式设定为辅助闪光模式。 五、图像轮廓模糊 因是镜头被手指或背带挡掉一部分。应正确拿住照相机,不要让手指或背带挡住镜头。 六、闪光灯不发光 1.未设定闪光灯。按闪光灯弹起杆,设定闪光灯。 2.闪光灯正在充电。等到橙色指示灯停止闪烁 3.拍照物明亮。使用辅助闪光模式。 4.在已设定闪光灯の情况下,指示灯在控制面板上点亮时,闪光灯工作异常。请予以修理。 七、相机不动作

尼康单反相机使用技巧大全

尼康单反相机使用技巧大全 1.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档! 2. 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以内。运动中的人使用追拍,体现运动感(详见下面的运动物体的拍摄)! 3.拍景:A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拍夜景:上三脚架,M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星光的效果;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例如拍一个广场,人来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f20左右,iso100,这样,曝光时间很长,那么,走动的人影,不会留在照片上,广场将会很干净。5.拍烟花:使用快门线,B快门,长时间曝光,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 6.拍运行的东西:光线好的情况:A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S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很动感的效果。光线不好的情况: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 7.拍流水或喷泉:用S档,1/5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使用较快的快门,可以拍出水滴的效果! 8.夜间人像留影:上三脚架,调节白平衡,自动或自定义白平衡;iso100-400;A档,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闪光,后帘闪光模式;此时,闪光灯会闪两次,按下快门闪一次,曝光结束前会再闪一次,所以在闪两次前,人不要离开。这样拍出来可以使人物清晰,背景霓虹也很漂亮,不至于背景曝光不足而过暗。 9.光圈优先技巧: 1)不管拍啥.除非要保持安全快门,不然别开最大光圈拍。 2)拍风景请尽量使用F8~F11的光圈。 3)拍人物及静物特写可使用最大光圈缩1~2级之光圈。 4)安全快门请尽量控制在焦距倒数以上.广角端快门也要在1/30秒以上比较保险.若快门不足请提高光圈或ISO。 10.测光方式: 1)测光不要对着天空,不要对着最暗的地方.要去抓中间值。 2)依照你拍的题材,善用测光模式(权衡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 3)若遇到测光抓不准的时候,请对身边灰色的东西曝光锁定后再来拍摄。 4)尽量别对白色或黑色物体测光,不然就请记得黑要减EV、白要加EV。EV 即曝光补偿,曝光补偿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 数码相机在拍摄的过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门,液晶屏上就会显示和最终效果图差不多的图片,对焦,曝光一切启动。这个时候的曝光,正是最终图片的曝光度。图片如果明显偏亮或偏暗,说明相机的自动测光准确度有较大偏差,要强制进行曝光补偿,不过有的时候,拍摄时显示的亮度与实际拍摄结果有一定出入。数码相机可以在拍摄后立即浏览画面,此时,可以更加准确地看到拍摄出来的画面的明暗程度,不会再有出入。如果拍摄结果明显偏亮或偏暗,则要重新拍摄,强制进行曝光补偿。 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增加曝光量。进行曝光补偿的时候,如果照片过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过亮,要减小EV值,EV值每减小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

数码相机的基本操作

(三)数码相机的基本操作 1.安装存储卡 使用数码相机拍照之前,首先要把存储卡插入相机内(存储卡内置型除外)。 2. 安装电池 打开相机的电池盖,确定电池方向,将电池推入,注意极性相对。 3. 打开电源 转动电源开关,打开相机。 4. 拍摄模式的选择 数码照相机一般分有自动、运动、夜景、风景、特写、录像等几档的模式转换开关,拍摄前必须根据拍摄主题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模式。 5.拍摄状态设定 数码相机在拍摄之前,可根据需要通过功能菜单进行各种工作状态设置,这些设置将直接影响所拍照片的质量。 (1)设置分辨率 分辨率指影像所含像素的多少。像素越多,分辨率越高,影像效果越清晰,但文件的容量也会越大。大多数数码相机都提供多种分辨率可选择,拍摄时究竟该用什么分辨率,取决于对画面的质量要求以及拍摄的目的,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如拍摄的数码影像文件最终要通过打印或其他方法得到高质量照片、精美印刷品,则应以最高分辨率拍摄。 如拍摄的画面通过计算机显示器观看,或通过投影机投影,则拍摄分辨率可根据计算机显示器的分辨率或投影机的分辨率而定,应力求使拍摄画面的分辨率与这些设备的分辨率相吻合。 如拍摄的画面主要是供上网传输,考虑到显示器的分辨率和目前上网传输的速率都不是很高,大的影像文件上网传输需要很多的时间,因此拍摄分辨率不宜太高。 (2)设置感光度 感光度是表示图像传感器对光的灵敏度。感光度越高,对光线就越敏感,但是其影像颗粒越粗,分辨景物的细微部分的能力越差。 选择感光度,应根据用途和拍摄环境来选:室外光线强,可选用中速感光度(ISO100);室内光线较暗或高速运动的物体,宜选用高速感光度(ISO400);需放大型照片的,宜选用低速感光度(ISO50)。 (3)设置闪光灯 数码相机常见的闪光灯模式有四种状态:自动、强制、关闭和防红眼。 ①“自动”闪光状态:无论在任何时候,当光线不足时数码相机将会自动测试拍摄环境的光线强弱,并且将根据当时选定光圈的大小、快门速度的快慢和测得的环境光线数值,决定是否使用闪光灯和闪光灯输出多少光量。

数码相机的正确使用技巧有哪些

数码相机的正确使用技巧有哪些 不能忽视色温问题 合理选用图像格式 大家都清楚,数码相片的品质与像素(解析度)有关,像素越高图像品质也就越好。经过推算,2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大约与1200dpi 的扫描仪拥有同等级的数码影像截取能力,而600万像素的数码相 机则可以视为与2400dpi的扫描仪同一等级。若只是使用一般的平 面扫描仪进行传统相片数码化,那么数码相机只要200万-300万像素就可以轻而易举的胜过35mm的传统相机了。 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压缩格式也可以自行设置一下,用户最熟悉的格式大概就是JPEG格式。 不要迷信自动模式 两个错误观念揭露: 对于传统摄影来说,UV镜是必备的附件。但由于数码相机对红 光及红外光敏感而对蓝紫光(尤其是紫外光)不敏感,所以在数码相 机上加用UV镜将得不到所期望的效果,而光学性能不好的UV镜还 会对成像产生负面影响。 2、不愿意使用三脚架 (一)超高速快门凝固一瞬间 一般初学摄影的同学通常不太留意拍摄时所用的快门速度,因此在拍摄高速移动的物件时常常导至主体模糊,打击拍摄的乐趣和信 心!其实只要利用超高速快门,可以把水滴、比赛等一瞬间纪录下来! 重点技巧: 利用超高速快门凝固动作。(PhotobyP?skiiTrysil)

快门速度达到1/500s、1/2000s甚至1/4000s 适合光线充足或是日光下拍摄 有需要可以提升ISO和放大光圈(如利用f/2.8大光圈) 对于正常相片,快门太慢令手震影响相片清晰度(参考安全快门 一文)不是一个好的结果,但如果我们是有计划地利用慢快门来令相 片变模糊,这样便可以创作出抽象漂亮的作品了。 使用慢快门时转动你的相机,可以拍出有趣的效果。(PhotobyPaulTomlin) 重点技巧: 如果是手持,快门不能过慢,可以在1/15s、1/20s等尝试效果。 如果拍摄主体会移动(例如在有风下拍摄花朵),快门可以比以上提到的快一点,让模糊程度在受控范围内。 同样使用慢快门,但垂直移动相机,也可以拍出抽像的画面。(Photobyfaungg'sphoto) 可以把主体放大充满画面,更有诗意。 视乎感觉,画面可以简单一些作一开始的尝试,颜色不用太多,以免过份混乱。 (三)慢快门捕捉肉眼看不到的神秘景像 在晚上用肉眼看光线很暗的地方,你可能会觉得没啥特别,总是漆黑一片似的,但如果你运用相机,把快门调慢,光圈放大,往往 能捕捉到肉眼看不到的光线,拍出一幅幅的神奇景像!一定要试试啊! 有时肉眼看不到的光线并不等于相机看不到,试试放慢快门 吧!(PhotobyAnuparbPapapan) 重点技巧: 利用慢快门拍摄时必须使用三脚架来稳定相机。

新手如何检测数码相机

新手如何检测数码相机 1、实际选购中遇到的问题: (1) CCD坏点和噪点: 数码相机的成像元件(CCD或CMOS)一般有数百万个感光单元组成,如果某个感光单元损坏,不能成像(始终表现在固定位置上的固定颜色点),即成为坏点(Dead Pixel),坏点分为亮点和暗点。感光元件都有热稳定性的问题,温度升高,噪音信号过强,会在画面上形成杂色的斑点,这就是我们常听说的噪点或是噪音(hot pixel)。 CCD坏点的检测是选购数码相机的首要事项,因为它直接反映到相片上,影响成像质量。不过从我选购的上百台相机来看,CCD有坏点机率还是比较低的,只发现了一台半,所谓半台,只是存在较为严重的噪点,而且位置固定。如发现CCD上有坏点的机,当然绝对不能买。噪点特别严重的,比如亮度值超过200,接近了坏点的亮度阈值250,也不能接受,因为随着相机使用时间的推移,这些严重的噪点将可能发展为坏点。 (2)LCD的亮点(坏点): 在任何液晶显示颜色下,在屏幕固定位置上始终存在的对比光点称为LCD坏点。 LCD有亮点的机率算是较大的,尤其是柯达的相机,特别是6系列的,估计LCD有亮点率70%以上(较乐观的估计),不过柯达中国维修站6系列保修换屏的标准是5个。 其它相机LCD有亮点的也有30%的机率。而且数码相机出厂标准

是LCD不超过3个亮点,都是合格的产品。 (3)相机已被用过: 曾经有一台相机,在实际拍摄时发现相机上显示的张数流水号已是130多张,表示相机曾被用过,照过130多张的相片,既使换了新的储存卡,它的流水号依然是连接的。被用过的相机,当然还是不要买的好。也有些相机(例如佳能A70),可以通过将维持记忆设置参数的纽扣电池卸出,而使这个流水号归零,这个就没有办法了。也有的机可以通过菜单归零。 (4)镜头灰尘: 镜头在装配的时候,由于车间环境和生产工艺的问题,多多少少都会混入灰尘,即使是高档的传统单镜头反光相机的镜头也会存在这类问题,只不过相对程度轻很多。如果检查的时候发现镜头的镜片之间的灰尘反常地多,就应该要求换另外一部。 数码相机的检测: 2、检测工具: 1、手提电脑(如果卖家那里没有电脑的情况下):用于检测拍摄的全黑照片,看CCD上是否有坏点及噪点的情况,具体如何使用测DC坏点及噪点的软件 Dead pixel test及如何看检测数据网上已有不少文章介绍,点击这里查看。还可用于看相机实际拍摄照片的真正效果。 2、放大镜:用于查看LCD上是否有亮点(坏点),镜头内是否有灰尘。

单反相机拍摄技巧

作者简介:曾任职于广告摄影工作室、出版社,现为自由摄影师。以杂志为中心,活跃于广告、舞台、美食等广阔的摄影领域。从一般爱好者的角度出发进行撰写的文章受到广泛欢迎。出版了多部关于相机和摄影技术的著作。 前言 自从数码单反相机诞生以来,整个摄影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可以使用数码单反做很多胶片相机所无法胜任的工作,这已经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拍摄本身由此变得更加简单。数码单反相机继承了很多胶片单反相机的基本构造,在操作方面也有很多共通点。对于用惯了佳能EOS系列胶片单反相机的用户来说,掌握佳能数码单反相机的操作并不需要太长时间。而对于那些已经能够掌握小型数码相机的人来说,只要学会数码单反相机特有的操作方式和知识,做到随心所欲地拍出自己想要的照片也绝非难事。可以说,任何人都能很容易地学会使用数码单反相机。由于拍完能立刻确认拍摄效果,用户的摄影技术将会进步神速,甚至能够在短时间内进入中级水平。而且,数码单反相机最大的特征就是能够更换镜头,这使得摄影的世界更加广阔。而EOS DIGITAL系列相机能够使用的镜头和其他附件非常丰富,所以使用该系列单反相机学习摄影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各种让人用起来得心应手的机身和60款以上的镜头将会为用户的摄影生涯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如果将本书置于手边,边看边学,相信在很短时间内大家都能拍摄出不输给专业摄影师的照片。 目录 第一页:https://www.360docs.net/doc/9b677191.html,/read.php?tid=3393 01 数码单反相机的魅力 02 牢记相机各部分名称 03 拍摄之前的准备工作 04 首先来尝试进行拍摄 05 数码单反相机的结构原理 06 镜头的结构原理 07 相机的持机方法 08 了解构图的基本知识 09 拍好人物照--人像模式 第二页:https://www.360docs.net/doc/9b677191.html,/read.php?tid=3393&page=2 10 使风景显得更加鲜明--风光模式 11 放大拍摄微小物体--微距模式 12 拍摄高速运动物体--运动模式 13 同时拍摄夜景与人物--夜景人像模式 14 不使用闪光灯进行拍摄--闪光灯关闭模式 专题学会把握各种被摄体的拍摄时机 15 数码单反相机的结构原理 16 自动曝光Av、Tv、P模式 17 理解光圈 18 掌握快门速度

数码相机拍摄技巧

1.传统傻瓜相机那样只管按快门就拍照的方式来使用的话,会失去很多使用数码相机的乐趣,因此写出本文的目的就是给大家介绍一下数码相机的主要拍摄模式,以便大家在使用数码相机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意,拍出更加漂亮的照片。 2.说到数码相机的拍摄模式,大家可以很直观地在相机的顶上看到一个“模式拨盘”,从这个拨盘上大家就可以看到这款相机的基本拍摄模式。 3.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模式拨盘上面所提供的模式,如上图所示,模式拨盘可以分为“基本拍摄区”、“创意拍摄区”和一个全自动拍摄模式(在许多相机上被标注为“Auto”)三部分。

4.人像和夜景人像模式:这两个模式都是适合于人像拍摄,相机自动会使用加强背景虚化的参数设定,使用上非常方便。其中夜景人像模式主要是要采用内置闪光灯照亮被摄物体,而其它方面与人像模式没有什么区别。 5.风光模式:这种模式下,相机会自动使用景深较大的参数,以便拍摄风景。微距模式:这种模式是数码相机最常使用的模式之一,比如拍摄产品等需要很近距离拍摄的情况。运动模式:在运动模式下,相机一般会自动提高ISO感光度,以保证足够快的快门速度,同时还会采取连续自动对焦的方式,保证被摄物体的清晰。 6.创意拍摄区:创意拍摄区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搞摄影创作的,不过对于广大数码相机影用户来说,这里的创作并非是要求像专业摄影师那样的创作,更多的是一种自我发挥,也就是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再加上数码相机的即拍即得特性,用好了创意拍摄区的功能,你一定会体会到数码相机的无穷乐趣。 7.P 程序自动AE(程序自动曝光):这个模式粗看起来与基本拍摄区的Auto全自动模式有些雷同,但实际上P模式的“自动”一般仅仅是对于光圈和快门配合的自动,也就是说光圈和快门的参数由相机自动设置,以保证足够的曝光量,从而保证照片的正确曝光,而对于ISO感光值、自动对焦点选择、曝光补偿、闪光灯的开启/关闭等功能都是可以自己设定的,这些在Auto模式中一般是不能变动的,所以P模式其实应该是稍微有点摄影常识的用户最主要的使用模式,并且这个模式比较适合快速的抓拍情况。

关于数码相机设置的一般参数设置

1 . Q:关于数码相机设置的一般参数设置 A:相机的具体参数因环境和灯光不同,其参数也不是完全固定的,需要根据实际环境和需要调整数码相机设置参数,参数调整只是对效果的辅助调节,好的效果对灯光要求相对也会提高。以下设置为参考设置:在相机参数设置中,把数码相机白平行设置成荧光灯(灯光偏蓝情况下设置自动),照片效果选择为柔和模式(或者中性模式),在高级设置中把曝光控制设置为手动控制,快门速度调节到0.3秒左右(调节亮度使用),光圈值设置为F4.0(数值太小拍摄出来的照片会比较模糊),ISO感光度设置为100(太高拍摄出来的照片会有噪点),测试拍照后在输出效果调节-色彩还原里面红色选项下增加洋红、减少青色、黄色,也可以在其它选项下进行调整,但是调节幅度都不要太大(35左右),注意在白色和中性色选项下调节幅度最好不要超过10,所有选项幅度如果调节过大都会造成色彩失真。此参数适用任何型号相机调节,SX110、SX100、A640数码相机没有“照片效果”选项。 2 . Q:如何制作梦幻蒙版? A:打开photoshop新建一个1024x768(横)或768x1024(竖)的灰度模式的白底图片,在上面做你想要的梦幻样式,黑色部分是梦幻照显示人物的区域,白色部分是梦幻照遮蔽人物的区域,黑色到白色的渐变色(灰色部分)是梦幻照人物到背景的过渡效果,完成后存8位的BMP格式,复制到D:\鸳鸯贴纸相\vertPic\dream(全身版)dream1(07数码版)文件夹下,命名方式以文件夹内现有编号续排,然后进入系统设置点击生成图库索引生成缩略图。 3 . Q:为何全身版和07数码版打印比以前旧版本软件慢? A:全身版和07数码版软件提高拍照速度,在拍照时不进行合成,统一在打印时才合成照片,可以实时不重拍更换背景图、添加花加草或撤消等功能,经我们反复测试正常情况下一般合成传输时间在20秒左右,是会比鸳鸯软件06数码版、06增强版之前版本稍慢,因之前版本拍照时直接生成合成图,点击打印后不存在合成过程,直接打印,但在拍照过程中每拍一张照片都会有比较长的合成时间。我们软件此次的改动也是收集和听取了广大客户的建议进行更改的,同样的一版照片总体来说新版软件从开始拍照到完成打印所用的时间比旧版本还要少一点。如果您的照片合成速度非常慢,请在发送打印命令时调用任务管理器查看CPU 或内存占用是否较高,如因此问题引起请尝试适当提高电脑配置或加大虚拟内存等,另感染病毒或使用了网络打印机也会较慢(网络响应问题,与软件无关,时间特别长的请检查网线 和网络设置)。

相机解析度测试方式

数码相机分辨率测试详细介绍Post By:2008-11-19 21:49:21 ISO 12233分辨率测试标板,这是专门用于测试数码相机的分辨率使用的。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01.jpg 该标板的使用方法比较简单,但是方法不对,结果就完全不同。 一、拍摄距离 需要按照下图的框线位置来取景,将该区域全部容纳在取景器内: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02.jpg 目前许多不能更换镜头的数码相机都是4:3的比例,而DSLR则多为3:2的传统135画幅比例;16:9和1:1的画幅比较少见。 二、使用中的常见错误 1、拍摄距离不合适 如果测试标板只占画面的一小部分,那么显然分辨率被缩小; 同样,如果只拍摄中间一小部分,那么分辨率被夸大了。 比如拍摄这样一个局部画面,那么该镜头的解像力已经达到或者超过测试标板的极限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03.jpg 压缩全图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04.jpg 局部未压缩 2、支撑的三脚架不够稳固 由于标板有许多细节,任何抖动都会得出截然不同的结论。这里是同一个镜头拍摄,但是使用不同的ISO。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05.jpg ISO 100,f/2.8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f06.jpg ISO 400,f/2.8 所以在测试过程中需要反复多拍摄一些,结果出来后,需要经过仔细分析,贸然下结论,只能是吓了自己,误导他人。 测试分辨率简单的说就是量度、计算影像从清晰--> 模糊之间的转换点。受限于光学、材料和其它种种的因素,每一个镜头、每一台数字相机都有其分辨能力的极限。分辨率测试就是应用科学的方法将这个极限找出来。 首先,我们来看看几个重要的基础理论。为了可以清楚的计算分辨率的数据,目前使用历史最悠久,也同时是最多人采用的就是MTF =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为基础的测试程序。MTF主要是引进反差对比的概念来检定镜头分辨率,使用者必须对「空间频率/ Spati al frequency」这个概念进行了解。所谓空间频率就是1mm的宽度中(或是等宽的其它单位),正弦浓度变化反复有几次的意思(请想象空间频率如同海浪一样的波型变化)。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d01.jpg

数码相机分辨率的测量方法

ISO12233数码照相机分辨率的测量方法 1.适用范围 CIPA标准DC-003(2003)(以下简称本标准)适用于民用静止照片数码相机以下简称(DSC)。在产品目录等中记载静止照片的分辨率时,采用本标准规定的测量方法。 2.引用标准及文件 在本标准中引用下列标准,它们将购成本标准规定的一部分。 这些引用标准都适用其最新版本(含追加内容)。 ISO12233:2000 Photography-Electronic still-picture cameras - resolutionmeasurements ISO7589:2002 Photography–Illuminants forsensitometry-Speccifications for daylight,incandescent tungsten and printer 3.术语及定义 a) 分辨率resolution除锯齿外,可分辨精细图案的极限。以画面每单位高度的条数来表示。 b)锯齿aliasing采样频率小于图像信号最高频率的2倍时,在采样频率的高次谐波附近会产生带波重叠的噪音。(新版摄影术语辞典(株)写真工业出版社1988) 4.测试图表 4.1 ISO12233分辨率测试卡 本标准以12233为基础,测试图表(图4.1,以下简称ISO图表)也直接利用ISO12233用图表。ISO 图表中包含各种样式,本标准(视觉分辨率)主要使用其中的水平方向J1、K1;垂直方向的J2、 K2;倾斜45度方向的JD、KD等样式。(ISO12233中记载了3种测量方法、ISO图表的采购方法,请参考9.关于12233。)使用ISO图表时,不一定直接使用该图表。也可以剪出必须的部分,并经过重新拼接排列后使用 ISO12233主要由美国Sine Patterns公司和Applied Imag e公司以及日本生产,在中国可以从代理 ,上海研鼎公司购买(EMAIL:rdshop@https://www.360docs.net/doc/9b677191.html, Tel.021-********,Fax-021-********)。有关技术问题的咨询也可以与他们联系。若要订购请注明“ISO12233标准分辨率测试卡”。 4.2 ISO图表中所记载数字的含义 摄影时让图表的有效高度(横向长边看图4.1时粗框内侧的高度)正好占满画面,图案的数字*100即为画面中每单位高度的条数.拍摄时不一定要让有效高度占满整个画面,但此时需要进行标定(参考5.2取景构图). 4.3 ISO图表以外的图表 也可自己制作并使用与ISO图表相同的图表。此时必须满足ISO12233中规定的如下事项(ISO 图表当然满足这些规定的要求)。 a)白底部分的反射率Rmax与大面积黑色部分的反射率Rmin之比为80>Rmax>Rmin>40(ISO12233的第4.5项)。 b)各个图案的位置精度相对所规定位置为0.2mm(画面高度的+-0.1%)(ISO12233的第4.8项)。 c) 线宽为+-5%(ISO1233的第4.8项)。

北京理工大学数码相机性能评测实验一视觉分辨率及空间频率响应测试

数码相机性能评测实验一 视觉分辨率及空间频率响应(SFR)测试 实验目的: 1、理解数码相机视觉分辨率的定义及其度量单位。 2、了解数码相机分辨率测试标准ISO12233以及GB/T 19953-2005《数码相机分辨率的测量》,熟悉测试标板构成,掌握其使用方法。 3、掌握数码相机视觉分辨率测试方法,能够通过目视判别数码相机的分辨率特性。 4、了解数码相机空间频率响应(SFR)的测试原理,理解空间频率响应(SFR)曲线的含义。 5、掌握数码相机空间频率响应(SFR)的测试方法,能够通过SFR曲线判别数码相机的分辨率特性。 实验要求: 1、使用数码相机拍摄ISO12233标准分辨率靶板,要求连续拍摄三幅图。 2、目视判别数码相机的视觉分辨率,需分别判别水平、垂直、和斜45度方向的 视觉分辨率(注意:若拍摄的靶板有效区域高度仅占据相机幅面高度的一部分,需将目视判别结果乘以修正系数以得到真实的测量结果。修正系数=以像素为单位的相机幅面高度/以像素为单位的靶板有效区域高度)。 3、使用Imatest软件测量数码相机空间频率响应(SFR)曲线,需分别测量水平 及垂直方向的SFR,并取MTF50、MTF20作为测量结果,与视觉分辨率测试结果进行比较。

1、使用数码相机拍摄ISO12233标准分辨率靶板,要求连续拍摄三幅图第一张图 第二张图 第三张图

2、目视判别数码相机的视觉分辨率,需分别判别水平、垂直、和斜45度方向的视觉分辨率 第一张图的截图: 水平条测中心垂直视觉分辨率

竖直条测中心水平分辨率 对角线条测斜向上45°视觉分辨率

第二张图的截图: 水平条测中心垂直视觉分辨率 竖直条测中心水平分辨率

精编数码相机环境可靠性测试标准作业办法资料(20210125124053)

全一電子(深圳)有限公司 JEBSEE ELECTRONICS (S.Z) CO., LTD. 文件編號:EP-Q-06 發文日期:01.03' 07 製訂日期:09.08.06版次:1.0版修訂日期: 製訂部門:品質管理課審核:鄭偉君製作:王元珍

文件名稱:數碼相機環境可靠性測試標准作業辦法 1.0目的:為測試數碼相機產品在各種環境下之抵抗能力,提昇產品之可靠度

文件名稱:數碼相機環境可靠性測試標准作業辦法

文件名稱:數碼相機環境可靠性測試標准作業辦法 5.3 —般規定 531標準狀態: 係指施行試驗及測定之一般試驗場所之狀態,如無特別指定時,得依試驗當時之室溫及 濕度下實施。 5.3.2初期測定及最終測定:供試品於每項試驗前後,均需施行測定,測定應包含外觀,機械結 構,電氣特性等檢查,如無特別指定測定於 5.3.1之標準狀態下施行。 5.4電池極性相反測試及電池盒安裝測試: 5.5.1極性安裝按正常要求,將反方向插入電池24小時后,檢查相機是否還能正常工作 (備注:如果數碼相機DSC具有防止錯誤極性電池插入的機械或電子保護功能,這項 測試可以不做) 5.5.2電池盒安裝測試:用極限尺寸的(偏差最大)電池去檢查電池盒的尺寸,安裝電池100 次,每安裝10次檢查一次電池表面外觀,電池不可有划破,不易取出之現象。 5.5高溫存儲及操作測試: 5.5.1目的:確保產品在運送及倉儲中,受不同溫度的忍耐度。 5.5.2靜態高溫條件: A. 高溫:T h=60 C 5.5.3測試程序: 1、0~A升溫:25C ~60C,升溫時間5Min (5分鐘)。 2、A~B高溫:60C,保存時間24HR (24小時)。 3、B~C降溫:60C ~25C,降溫時間10Min (10分鐘)。 4、執行一個循環。 5、測試結束後,須不通電在室溫中放置4HR (4小時)後,再執行功能測試不能 有任何失敗發生。

数码相机设置问题

时下,很多朋友都购买了数码相机,让日常生活更多姿多彩。不过,尽管现在的数码相机都带有方便易用的特性,但或多或少还是要涉及到手动功能等应用常识。本文就给大家支几招,让大家更有效、更方便地拍摄出漂亮的照片。 1.自动模式中注意白平衡调节 一般的数码相机都带有自动模式功能,不过在实际应用中,对自动模式功能可不要过于信赖。首先,和传统相机的一个最大差别是数码相机有一个白平衡设置,可防止在拍摄时出现偏色的情况,如在荧光灯的房间里拍摄的照片偏绿,在日光阴影处拍摄的照片却偏蓝等,但数码相机不能自动补偿,因此拍摄时如果留意到白色光区里的色彩与实际色彩不同,就需要手动调节白平衡来进行补偿了。 2.按物体速度调节快门 快门时间是指使用者按下快门后在多长时间内完成光电信号的转换,一般从几千分之一秒到几分之一秒不等。实践告诉我们,快门速度会影响到图像的清晰度,不同的快门速度,拍摄出的效果会有所不同,特别是对照片曝光量的影响。一般应用快门的速度与所拍摄的物体移动关系成正比,景物距离的远近又与快门成反比。如在抖动环境(车内)或拍摄运动类照片,最好使用快速快门(通常须在1/500以上);而想拍有动感的影像(如流水、瀑布等)或拍摄风景等静物照片,最好使用慢速快门,甚至手动控制快门。而景物越远,需要的快门速度越慢,反之景物越近快门也要越快。 3.前背景拍摄须知 初次用数码相机拍摄景物的朋友,会遇到所拍摄的相片前景模糊而背景却很清晰的情况。这是由于操作不当,使数码相机自动将焦点聚在背景上了。一般自动对焦功能会将焦点对到画面的中间位置,因此在拍摄景物时应将画面移到镜头的中间位置。此外,在按下快门时也应该先按下一半,待数码相机锁定焦点后再完全按下,这样就不会产生前背景焦点混乱了。 4.按物体远近调节光圈 光圈的改变,在摄影中可改变图片的景深。所谓景深,就是景物从前面到后面的深度。用数码相机摄影所用的光圈越小,景物的清晰部分就越多。例如需要拍摄出的照片,由远到近的物体都是清晰的,就需要大的景深,这样须使用较小的光圈。如果想突出照片中某个单独的物体,如肖像摄影中,就需要刻意模糊背景而达到突出主题的效果,这样就要使用大一点的光圈来减少景深,被摄物体才会非常清晰。 5.按环境情况调节曝光量 数码相机通常都带有自动曝光控制。它可以很方便地自动测量光线的亮度,然后设置正确的快门速度和光圈。但是,在有些情况下自动曝光系统通常会表现出能力不足的情况,如拍摄大雪覆盖旷野等很亮的物体时,自动曝光系统往往会以为当时的光线已经足够强,这样本身很明亮的景色在自动曝光系统的设定下就会显得曝光不足,拍摄出来的效果会比实际的要暗;在黑暗的树林里,自动曝光系统会认为需要增加光线的数量,但这样拍出来的图像往往失去了其本身暗色的效果。所以,通常在摄影中,拍摄者都需要增加或减少曝光量来还原景物的真实光亮。 6.按图像质量调节分辨率 数码照片的质量与分辨率有关,分辨率越高图像质量就会越好,但体积也会相应地增大。数码相机储存空间都有限,因此我们在实际应用时须因地制宜,合理选用分辨率。其次,不同的图片储存格式与图像质量也密切相关。很多相机的压缩设置项有与质量相关的名字,如最佳、好、较好,或精细、普通等。如果需要拍摄最佳图像,一定要用最高质量的设置项。

高清摄像机测试方法

ICS A 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 通用型应用高清电视摄像机 测量方法 (征求意见稿-2010.7.26) ××××-××-××发布 1.1.1.1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发布 GA

GA ×××—××××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与年月日首次发布。 1

GA ××××—×××× 2 目录 前言 (1) 目录 (2) 通用型应用高清电视摄像机测量方法 (3) 1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测量仪器 (3) 3.1照度计 (3) 3.2示波器 (4) 3.3高清视频测量仪 (4) 3.4电视测试信号发生器 (4) 3.5测试卡 (4) 3.6彩色数字监视器 (4) 3.7图形工作站 (4) 3.8显示器 (4) 4术语和定义 (5) 4.1通用型应用高清电视摄像机 (5) 5条件 (5) 5.1环境条件 (5) 5.2测量条件 (5) 5.3摄像条件 (5) 5.4摄像机设定条件 (5) 6测量方法 (6) 6.1分辨力 (6) 6.2分辨率 (7) 6.3亮度鉴别等级 (9) 6.4最低可用照度 (10) 6.5最低照度 (12) 6.6信噪比 (14) 6.7彩色失真 (15) 6.8几何失真 (16) 6.9传输特性 (18) 6.10帧率 (19) 6.11延时 (20) 6.12最大连接数和最大码流 (20) 6.13编码标准 (20) 参考文献 (21)

相机正确的测试方法

单反相机+ Dead Pixel Test软件+ PhotoShop软件 开机后功能检查 A、拨动一下变焦按钮,看看是否顺畅及噪音的大小; B、试拍几张照片,然后删除,检测读卡性能; C、试拍一下视频,看看是否清晰; D、启动定时自拍一下,检测是否定时准确有效; E、检测闪光灯; F、检测其他功能,比如开启防抖与关闭防抖拍照的区别等等。 检查LCD亮点 盖上镜头盖,照一张全黑图,在LCD上放大浏览一遍,用肉眼观测有无亮点即可 检查CCD亮点 1.开机,随便乱拍几张,让机器预热2-3分钟。 2.盖上镜头盖,调成全手动模式。 3.机器调成最大光圈,快门数2秒,机内降噪关闭,防抖关闭。 4.从ISO800开始,一直到最高ISO,每个ISO值下拍一张。保存成RAW最大格式。 5.将全黑图导入电脑,转JPG格式,用Dead Pixel Test软件,每张照片测一遍。 6.如果测试结果有坏点,记下每个坏点的坐标。看看是不是每张图的坏点显示都是一个坐标。 7.把Dead Pixel Test里面坏点界限数值分别调成200、150,再重复5、6的过程。 8.在光线良好的环境下,对着一张白纸,曝光补偿 7.把Dead Pixel Test里面“坏点界限数值”分别调成200、150,再重复5、6的过程。 8.在光线良好的环境下,对着一张白纸,曝光补偿+1,然后重复3、4步骤 9.全白图导入电脑,在Photoshop里,将白图反色显示成黑图,保存。再重复5、6、7过程 友情提示:Dead PixelTest默认的规则是:亮度在60以上的是热点,而亮度在250以上的则被认为是坏点。一般来说,由于制造工艺的加强,如今数码单反CCD或者CMOS出现坏点的可能性越来越低了。至于热点,是由于CCD固有的暗电流产生的,随机出现,对于拍摄的影响也不大。 经过这样的测试,相信大家都会挑选到一台满意的数码单反。当然,如果你已经购买了数码单反,测试后出现1、2个坏点,也不用过分苛刻。毕竟,它们对于实际拍摄的影响很小。 正确的测试方法: 1:调到Av档 2:光圈调到最小,比如F22甚至F32 3:感光度调到100 4:把镜头上的对焦开关调到M或MF档,(建议拧到最近对焦位置) 5:对准纯白色的墙壁拍照,保证画面的颜色统一为白色 6:拍摄放在电脑里看照片,黑斑即为灰尘 注:光圈越小,灰尘越明显

富士数码相机使用方法图片详解(S2600、S2900、S2950、S4050、HS22通用)

富士长焦相机大家比较陌生,下面介绍它的使用教程。 步骤/方法 1.点测光怎么用?点测光是从P档开始的手动档才有的测光方式,从AUTO 开始的自动档没有。首先转到这些档,按相机最中间的那个功能键,出现调节菜单,然后用上下键调到测光处,再用左右键调到中间只有一个点的测光方式,按功能键(func)确定,然后半按快门键对准需要测光的部位到绿框内,快门保持半按,再按一下左上角那个+/-键,使得曝光锁定,

然后松开快门,重新构图,最后就是按动快门。 2.什么是光圈优先与快门优先?分别在什么情况下用?我们知道,佳能A 系列有光圈优先与快门优先档,他们分别用在什么情况下呢?光圈越大,则单位时间内通过的光线越多,反之则越少。光圈的一般表示方法为字母“F+数值”,例如F5.6、F4等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数值越小,表示光圈越大,比如F4就要比F5.6的光圈大,并且两个相邻的光圈值之间相差两倍,也就是说F4比F5.6所通过的光线要大两倍。相对来说快门的定义就很简单了,也就是允许光通过光圈的时间,表示的方式就是数值,例如1/30秒、1/60秒等,同样两个相邻快门之间也相差两倍。光圈和快门的组合就形成了曝光量,在曝光量一定的情况下,这个组合不是惟一的。例如当前测出正常的曝光组合为F5.6、1/30秒,如果将光圈增大一级也就是F4,那么此时的快门值将变为1/60,这样的组合同样也能达到正常的

曝光量。不同的组合虽然可以达到相同的曝光量,但是所拍摄出来的图片 效果是不相同的。 3.这里就涉及到“景深”的概念,所谓景深就是指当镜头对焦于被摄体时, 被摄体及其前后的景物有一段清晰的范围,这个范围就叫景深。 a、光圈优先大多用在拍人像以及风景时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 小,相机会根据这个光圈值确定快门速度。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摄中此模式使用最为广泛。在拍摄人像时,我们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 在拍摄风景这一类的照片时,我们往往采用较小的光圈,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同样这一点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 b、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例如体育运动、行使中的车辆、 瀑布、飞行中的物体、烟花、水滴等等。与光圈优先相反,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快门优先多用于拍

数码相机光圈与快门的设置规律及技巧

光圈与快门的设置规律及技巧 光圈与快门的设置规律及技巧 当你拍摄时需要遵守哪些基本规则呢?都有哪些基础知识 是你在拍摄时要时时记在头脑中的呢?有什么基本原则是 通向精彩照片的必经之路呢?那就是下面这12条基本的摄影法则。 ⒈阳光16法则。这条基本法则适合于在白天拍摄明亮的、照明均匀的场景,即用光圈为f16,快门速度用感光度指数的倒数,例如光圈f16,感光度为ISO100,快门速度可以选择1/100秒。在此基础上,如果在海滩上拍摄可以将光圈缩小到f22,如果遇到多云天气可以将光圈放大到f11,以此类推。 ⒉月亮11、8和5.6法则。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法则,它只有在拍摄月亮时才有效:满月时光圈为f11,快门速度高于感光度指数的倒数;月缺时快门速度不变,但光圈改为f8;如果只剩一弯新月,则在相同的快门速度下选择f5.6光圈。 ⒊机震法则。手持相机拍摄最低的安全快门速度为所用镜头焦距倒数,低于这一快门速度,机震可能导致照片锐度下降。比如使用50mm镜头,快门速度应高于1/60秒,如果现场光照度不足,可以使用闪光灯、三脚架或让相机借助某些固定物体来加以解决。

⒋灰卡法则。在拍摄过程中,使用18%灰卡测光是获得一张曝光均匀、准确照片的最佳方法,即使你忘带灰卡也没关系,你可以伸出手来,让它面对光源,用测光表或机内测光计测光,以测光值为基础增加1级曝光量即可(不同的皮肤色调可能导致测光精度有一点偏差)。 ⒌景深法则。对远处的被摄体聚焦时,通常景深区域在被摄体前方的长度是在被摄体后方长度的2倍。换言之,被摄体通常在景深的后三分之一处。这在所有光圈和焦距上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光圈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你能够拍摄的清晰长度就越大。 ⒍最大数码打印法则。为了计算你手头数码相机能够输出的照片的最大打印规格(是在人们能够接受的成像质量作为前提的情况下),可以将你相机的最大分辨率除以200,就能算出这台数码相机打印规格(有的摄影文章和摄影图书将其称为展览级照片质量),如果除以250就是该机的极限打印规格,所得结果的单位是英寸。 ⒎曝光法则。最经典的阐释是:“按照高光部位曝光,然后按照暗部来冲印”,这对传统反转片和数码相机来说都是一样准确的,不过使用负片———特别是彩色负片,最好还是曝光过度一档。 ⒏快速闪光曝光法则。当使用没有自动降低闪光灯输出量、实现闪光补光的自动闪光灯时,可以将闪光灯上的感光度设

数码相机使用技巧教学文案

数码相机使用技巧 很多已经拥有数码相机的朋友常常抱怨:花了很多银子买来的东东,照相效果好差哦~后悔死咧!!! 呵呵~稍安勿躁。其实,相机是个客体,主体是用相机的人。只有掌握了使用它的技巧和正确的方法,你才能完成和它的磨合,才能随心所欲用它留住出美丽的生活! 重要提示:数码相机卖家们,也可以将此贴放在你的店铺中或者商品介绍页面,让你的顾客来这里找你交流使用技巧哦~无论对你,还是对你的顾客,都是个不错的交流场所! 废话不说了,我先转来一篇不错的东东,供初学数码相机的朋友们参考。 1、数码摄影入门必备笨招 现在的数码相机功能越来越强大,有些功能甚至是专业级光学相机都不具备的,譬如说白平衡调节、包围式摄影、场景模式摄影、多点区域评价测光、多点对焦及偏移对焦等等,而且自动曝光功能也越来越强大和完善,所以从道理上推论,似乎用数码相机拍出好照片是理所当然的事,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容易。 要想拍出更多一点好相片,尤其是在恶劣环境条件下拍出好相片,这有赖于你对你的摄影器材的熟悉和深刻了解,能做到扬其长而避其短,还需要有点摄影基础知识和美学修养,更重要的是还需要有经验的长期积累,功到才会自然成,所以并非唾手可得的易事。我在数码摄影方面还是个新兵,经验不多,碰的钉子却不少,拍得满意点的相片往往百不得一,认真回忆体会一下,也还能总结出一点东西来。下面一些“笨招”对于还在摸索经验的影友也许有点参考价值。 2、多拍精选 多拍,从宏观上来讲就是多实践,多积累经验。从具体来说就是不妨多试试镜头,以多为胜,多中选优,或者在探索出最优方案后重新精心拍摄某一场景。这是一个笨招,可确实是充分发挥数码相机优势的绝招,光学摄影友是没法学的。你看,光学相机摄影要用胶卷,当场没法知道拍得满意不满意,要洗出来才知道。以多为胜吧,必然要浪费大量胶卷,成本太高,所以光学摄影友往往是惜“镜”如金,轻易不按一下快门的,及至精思细量地抓住镜头拍上一张,回去冲洗后才能知道结果,如果不够满意那就难了,时过境迁想补救已来不及了,所以老友们常常感叹光学摄影是门充满遗憾的艺术。 数码摄影则不同了,影像现时储存在机内的磁性载体上,又可以现时回放观察,不满意消去重来就是了,这就是数码摄影的一大优势。所以我现在往往是先确定一个专题,围绕专题选定若干个场景,每个场景先围着它转几圈,拟出不同角度、不同光线条件(逆光、顺光、测光、补光等)下的拍摄方案,然后就毫不吝惜地猛拍一气,有时同一角度同一方案也重复拍上好几张,然后就停下来回放,不满意的镜头当场就删,往往十去七八,只留下两三张做初选成果。然后再拍摄下一个场景,依此泡制,直至完成一个专题。一般来讲,拍上二三百甚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