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第八章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8.1系统建设目标

煤矿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根据建立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和标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通讯及自动控制技术,建设一套能够实现危险源的辨识录入、危险源的分类分级、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制定与录入、危险源的监测预警与考核、评价指标录入、煤矿企业内部评价、外部审核评价、评价指标的监测考核、权限管理及基础数据管理等功能的,集安全性、先进性、成熟性于一体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获取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实时监测数据和煤矿人-机-环-管的其它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对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自动的分析、预警、评价,提高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效率,确保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和安全策略提供决策支持。

8.2技术解决方案

8.2.1最低硬件配置

8.2.1.1网络环境

本系统对网络硬件没有特殊要求,只要是配置有数据库服务器的局域网都可以在其中运行。但本系统属于网络密集型应用系统,系统运行时,大量数据需经过网络传递。所以网络的传输性能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运行效果。企业的数据库服务器应尽量连接在高速网络中(如企业主干网中),以避免由于网络原因造成服务器的性能瓶颈。

8.2.1.2服务器

本系统是基于C/S结构的应用系统。要求网络中至少配置一台数据库服务器。同时,为保证服务器安全为服务器配备了数据备份设备和UPS。

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以上服务器版本操作系统

数据库:Ms SQLServer 2000

8.2.1.3 客户端

本系统客户端PC机最低配置要求为PIII以上,内存128M以上。

客户端选用XP及以上版本操作系统。

8.2.2系统软件安全保障

客户认证,全部在服务器上认证。并且每个用户的密码在数据库内加密存放。密码存放对一般用户不透明,确保用户密码的安全性。

系统实行分级权限分配,从功能权限、数据权限、字段权限三个层次管理使用者,保证数据操作的安全。

系统数据是放在数据库中的,大型的数据库本身有一套比较完善的安全体系。数据库的管理只在服务器上,数据库的访问权控制在系统管理员手中。

数据传递采用RSA+DES算法,并且可以在传输层绑定各种协议。

8.2.3开发平台

本系统开发采用国际上最流行的管理软件开发工具PowerBuilder8.0。

PowerBuilder是完全按照客户/服务器体系结构研制设计的,采用面向对象技术,是一种可视化的、面向对象的快速应用程序开发环境,是数据库的前端开发工具。与其它应用程序开发工具相比,PowerBuilder具有开发速度快、成本低、质量高、功能强等诸多特点,其中具体包括:代码的可重用性好、软件易于维护;针对数据库应用提供了多种手段与方法,特别适合信息系统和管理系统的应用开发;与Web紧密集成,并支持两层和多层应用程序的生成与实现;提供了丰富的控件、对象、函数、向导及灵活易用的用户界面,大大降低了应用系统的开发工作量。

8.3系统需求分析

8.3.1系统需求分析

根据系统的建设目标,经过调研后,我们对整个系统的需求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具体的功能需求为:

(1)基础管理。包括单位部门、人员编码、任务工序、风险类型、事故类型、、危险源定义、危险源审核、评价指标定义等功能。

(2)危险源的辨识与录入。运用工作任务分析或事故致因机理分析等方法,将煤矿各系统工作活动和任务的不安全因素辨识出来并录入信息系统,为后续的监控监测及预警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3)危险源的分级分类。系统提供风险矩阵的方法计算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并可以按照人、机、环、管或所属单位部门进行分类管理。

(4)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管理。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等信息,系统实现对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制定、录入、查询及修改完善进行管理。

(5)危险源监测预警。通过实时读取矿井安全监测系统的数据和人工录入的监测数据,结合预警算法库的不同算法,系统自动对煤矿顶板、瓦斯、水害、煤尘、火灾及人员活动情况等危险源进行动态预警,并以短信、电话、报表等方式通知相关领导和责任人,根据警级的高低按照危险源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对危险源进行预控。

(6)煤矿本质安全管理考核。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煤矿本质安全管理考核包含动态考核和定期考核、现场考核和内业考核。系统依据煤矿企业的考核标准记录每次考核的责任人、责任单位及所扣分值等信息,每周每月自动统计考核情况。

(7)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在我国煤矿事故的统计中,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占总事故的绝大多数,所以对人员不安全行为的管理非常重要,系统为每个工作人员都设定了监管标准,对于违规超过一定限度的人员需要进行待岗培训,考试合格后允许上岗。

(8)评价指标维护。定义本质安全管理体体系的《考核评分标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

评价提供基础数据。

(9)内部评价。依据《考核评分标准》的指标,定期对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现状及矿属各单位部门的安全工作进行检查评分,系统自动生成评价报告,得出评价结论,提出整改意见。

(10)外部评价。通过对本质安全管理系统日常运行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对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的运行情况、运行效果的评价,发现在实际操作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管理系统本身存在的不完善之处,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意见和整改方案,并对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实施效果进行评级鉴定。

(11)文档管理。系统实现对《实施指南》、《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考核评分标准》、《风险管理手册》、《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管理制度汇编》和《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手册》等文档及学习资料的管理,方便员工查阅学习。

(12)系统初始设置。实现系统数据库配置、与井下安全监测系统接口设置、系统短信预警设备安装及设置等功能。

(13)权限管理。实现对功能操作权限、业务权限及实体操作范围权限的管理。每个操作人员都有相应的职位和不同操作权限,例如机电专检人员只管理与机电相关的危险源。

(14)综合查询及统计报表。能够根据日常业务过程中进入系统的业务数据、按照管理者的业务统计规则进行自动汇总,并按照管理者自己预先定义好的报表格式生成excel文档,从而方便灵活的根据管理者的需求提供有关报表业务数据的各项汇总信息。

8.3.2系统流程

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结合具体的业务流程,确定了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流程图,详见图8-1

图8-1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流程图

8.4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即根据系统调研和系统分析阶段构造出的系统逻辑模型,考虑系统的功能要求,结合企业技术、设备、组织、人员等具体条件,进行目标系统的物理模型设计。

8.4.1系统框架结构设计

根据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用户需求以及考虑到系统的扩展性,该系统整体上分为:基础编码管理、用户管理以及业务管理三部分,其中基础编码管理、用户管理作为业务管理的支持部分构成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在以后的项目过程中,结合其需求进行扩展,可形成相对独立的子系统,以便为其它应用系统提供支持。图8-2为该系统的整体框架。

图8-2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框架

如图8-2所示,标准编码为用户管理、业务管理模块提供标准编码列表,在用户管理、业务管理模块中直接调用其数据列表。用户管理模块为标准编码、业务管理模块提供操作权限控制信息,主要通过公用函数或存储过程的方式提供接口,在标准编码和业务管理模块中直接调用接口函数或接口存储过程。标准编码和用户管理模块的扩展方面考虑其扩展接口,主要是数据结构方面考虑,其原则是扩展后的用户管理子系统标准编码子系统不仅满足其它应用系统的功能需求,同时可很方便地升级本系统。

表8-1 系统功能模块说明

3用户管理03

主要是对系统操作控制所涉及到的用户、权限等信息的维护,并输出相关控制接口。其中部分操作是由超级用户完成,部分操作是由系统管理员完成。

8.4.2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设计是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有效存储数据,满足用户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为了加快数据库设计速度,提高数据库设计的质量,我们采用了Sybase公司的PowerDesigner这一数据库辅助开发工具。

我们将整个数据库分为基础数据、用户管理、业务管理、业务及单证、数据字典五个模块来进行设计与管理。图8-3为系统部分数据库设计。

图8-3 系统数据库设计界面

8.4.3系统功能设计

经过系统分析工作,本着高聚合、低耦合的设计原则根据用户需求设计出系统的主要功能,详见表8-2。

表8-2 系统的主要功能表

8.5系统实现

8.5.1系统程序代码编写

为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提高系统开发管理水平、规范开发过程,以利于系统编码的维护,本系统的代码编写过程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化。

命名规范化:系统的变量、库文件、控件、自定义事件、对象等命名都进行了严格的规范。

程序体规范化:程序结构清晰、简单易懂、易读,每一事件或过程的代码尽量控制在一屏之内;每一行代码都要明确其含义,每一行代码都从全局考虑;程序尽量多的加注了行注释,文件头注释,缩进来显示程序的逻辑结构,缩进量一致并以Tab键为单位,尤其是条件、循环语句都采用缩进,以增强了系统程序体的可读性。

系统友好性:提示信息明确,提示内容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提示信息窗口不采用警告窗口,在提示内容中也不要出现类似警告的词语。

SQL查询语句规范:SQL不能出现笛卡尔积情况,尽量不要使用游标,尽量少用多关联语句,关联条件不多于3个,采用临时表分解多关联语句,遵循数据库管理规范。

8.5.2系统主要功能模块介绍

本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在系统界面的设计和实现上力求做到简洁、美观、友好,如下是本系统的一些界面及功能概要:

8.5.2.1 系统登录界面

用户需提供用户明和密码,方可使用本系统。系统界面如图8-4所示。

图8-4 系统登录界面

8.5.2.2 危险源辨识与录入

该模块的系统界面如图8-5所示。可以将辨识出的煤矿各系统工作活动和任务的危险源录入本系统,并可进行修改、补充和删除等,为后续的监控监测及预警等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图8-5危险源辨识与录入界面

8.5.2.3 评价指标录入与修改

该模块的系统界面如图8-6所示。可以对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考核评分标准记进行定义、修改和更新,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提供评价指标和标准。

图8-6评价指标录入与修改界面

8.5.2.4 实时危险源监测预警

该模块的系统界面如图8-7所示。可以实时读取矿井安全监测系统的数据,并自动对煤矿瓦斯、烟雾、一氧化碳等危险源进行动态监测,能够自动发出声音警告,同时将信息送达相关人员,以便对发生警情的危险源进行及时处理。

图8-7 实时危险源监测预警

该模块的系统界面如图8-8所示。依据煤矿企业的考核标准,记录每次警情的责任人、责任单位及所扣分值等信息,每周每月自动统计考核情况。

图8-8实时危险源考核界面

8.5.2.6 危险源人工监测考核

该模块的系统界面如图8-9所示。提供了检查人员录入维护检查记录的功能,录入记录后系统自动预警并自动生成周考核评分汇总表和月考核评分汇总表。

图8-9 危险源人工监测考核界面

该模块的系统界面如图8-10所示。检查人员可以录入非危险源指标的检测考核信息,系统自动生成周考核评分汇总表和月考核评分汇总表。

图8-10 其它监测考核界面

8.5.2.8 内部评价

该模块的系统界面如图8-11所示。根据定期对煤矿安全管理状况及矿属各单位部门的安全工作的检查评分结果,自动生成评价报告,给出整改意见。

图8-11 内部评价界面

8.5.2.9 内部部门评价

该模块的系统界面如图8-12所示。企业内部对所属各部门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评价打分,每月自动汇总并给出部门排名。

图8-12 内部部门评价界面

8.5.2.10 外部评价

该模块系统界面如图8-13所示。通过对日常运行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对系统运行情况和效果的评价,及时发现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意见和方案,并对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实施效果进行评级鉴定。

图8-13 外部评价界面

8.5.2.11文档管理

该模块的系统界面如图8-14所示。实现对《实施指南》、《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考核评分标准》和《实施指南》等所有相关文档学习资料的管理,方便员工查阅学习。

图8-14 文档管理界面

8.5.2.12 系统初始设置

该模块的系统界面如图8-15所示。实现系统数据库配置、与井下安全监测系统接口设置、系统短信预警设备安装及设置等功能。

图8-15 系统初始配置界面

8.5.2.13 权限管理

该模块的系统界面如图8-16所示。实现对功能操作权限、业务权限及实体操作范围权限的管理。每个操作人员都有相应的职位和不同操作权限。

图8-16 权限管理界面

8.5.2.14 统计报表及综合查询

该模块的系统界面如表8-3所示。实现了根据日常业务过程中进入系统的业务数据、按照管理者的业务统计规则进行自动汇总,并按照管理者自己预先定义好的报表格式生成excel文档,从而方便灵活的根据管理者的需求提供有关报表业务数据的各项汇总信息。

表8-3 统计报表界面

8.6结论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以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为指导,以信息集成为手段,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建设一套能够完成危险源的辨识录入、危险源的分类分级、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制定与录入、危险源的监测预警与考核、评价指标录入、煤矿企业内部评价、外部审核评价、评价指标的监测考核、权限管理及基础数据管理等功能集安全性、先进性、成熟性于一体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本系统具有以下特点:

(1)按照《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实施指南》的要求,结合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实际工作,界面友好、易学易用、安全高效的。实现了煤矿安全管理的集成化、信息化和透明化。

(2)通过实时读取矿井安全监测系统的数据和工作人员录入系统的安全监测信息,自动对煤矿瓦斯、烟雾、一氧化碳等危险源进行动态监测,自动发出声音警告并告知相关人员,实现对发生警情的危险源进行及时处理,提高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确保安全生产。

(3)改变传统安全管理采用手工评分汇总,效率低下,而且随意性大的缺点。实现了网上评分,对各检查人员录入的考核信息自动统计。大大提高了安全管理的工作效率。由于

汇总人员无法修改自动汇总的统计信息,杜绝了汇总人员更改评价分数的可能。实现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高效化、规范化。

(4)通过本系统的实施,员工可以及时获得全矿与自己相关的安全信息和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发生过的不安全行为,使员工更加明晰与自己工作相关的危险源及其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加强了员工的安全意识,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第九章煤矿企业本质安全管理实施方案

9.1 前期准备

(1)对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知识了解

1)了解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内涵、目标、流程

2)对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模式进行剖析

3)组织各级员工进行本质安全内容学习

(2)建立健全完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机构

1)对现有的煤矿机构进行组织、合并、重组,为进行本质安全建设做准备

2)明确各机构在本质安全建设中职能

3)建立健全本质安全建设岗位责任制和领导责任制

(3)建立健全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相关制度

1)建立健全各类岗位制度

2)建立健全各类奖惩制度

3)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

(4)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建设目标、方案流程设定

1)结合煤矿实际情况明确煤矿自身本质安全建设目标

2)结合煤矿实际情况确定煤矿本质安全建设方案

3)结合煤矿实际情况明确煤矿本质安全建设详细步骤、流程

9.2 煤矿企业本质安全管理实施方案流程

煤矿企业本质安全管理实施方案采用戴明的PDCA管理模式设计,PDCA循环强调持续改进,其流程如下:

9.2.1计划(P)阶段:

(1) 煤炭企业本质安全理念导入。企业全体员工了解,学习掌握煤矿本质安全管理内涵。企业全体员工,特别是最高管理层应该重视本质安全管理,并对此做出书面承诺。

(2) 本质安全目标设定、建设流程方案规划。煤矿企业应该根据自己安全管理现状,制定本质安全建设目标,规划出具体的本质安全建设步骤和方案。

具体目标建立应该满足:

1)目标要全面、要有层次(分解目标)

2)所确定的有关各项目标的指标必需可以测量。

3)为确保目标的成功实施,企业还需为实现每个目标确定合理的和可实现的时间表。

4)目标更切实际

(3) 法规、本质安全管理标准与程序导入。制定识别和获取相关本质安全法规、标准、其他要求的程序。

及时更新有关法规、标准、其他要求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员工和其他有关的相关方。这是持续改进的基础。

(4)机构设立与职责明确。在煤矿原有的组织机构基础上,按照本质安全管理要求,设立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委员会一般应包括风险管理小组、标准与措施管理小组、保障管理小组、本质安全文化管理小组、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小组、考核评价小组以及信息管理小组。各小组的职责应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具体确定,一般的各小组应负有以下职责:

风险管理小组负责风险管理知识技能的培训、相关程序、制度的制定与修改完善,负责危险源现场监测、风险预警的管理工作。

标准与措施管理小组负责标准与措施制定、监督检查现场执行情况,并进行修改完善。

保障管理小组负责制定相应的配套保障措施,使本质安全管理工作得到持续有效运行。

本质安全文化管理小组负责本质安全文化的建设,让员工形成恒久性安全价值观以及与之相关的安全宗旨、信念和行为习惯。

人员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小组负责对相关规章制度、措施的制定与修改完善,对不安全行为进行统计分析、认定、责任追究和行为校正。

考核评价小组依据《考核评分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煤炭行业数据资料,对本质安全管理进行定期、定性和定量评审,做出评审结论,编制安全评审报告。

信息管理小组负责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管理与维护,确保信息系统正常运行。

(5)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在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对本企业所

有可能发生的事故的影响因素——危险源进行辨识。并进一步对危险源的风险程度进行评估。

(6)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制定。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管理对象,

并制定针对管理对象的消除或控制危险源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7)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制定煤矿本质安全各类保障制度、奖惩制度,保障本质安全工作得到持续有效运行。

9.2.2实施(D)阶段:

(1)发布。对计划阶段形成的各种方针、目标、标准与措施以及各类制度进行签发。

(2)培训与落实。对计划阶段形成的各种方针、目标、标准与措施以及各类制度,组织企业各层次人员进行综合性的和有针对性的培训,并在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落实。

(3)安全文化建立。安全文化是煤矿本质安全建设灵魂。煤矿企业要根据自身特点建立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本质安全文化,并制定安全文化的实施具体方案。

(4)应急响应。评价潜在的事故和应急响应需求,制定应急预案并进行应急演练,提高个人防护能力,减少潜在事故和紧急情况发生及其影响。

(5) 记录与档案管理。建立并保存本质安全管理的记录和档案,以利于企业改进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证实其有效性。记录和档案应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并可追溯相关的活动。记录和档案的保存和管理应便于查阅,避免损坏、变质或遗失。记录和档案都要有目录清单。根据记录和档案的内容,落实保管单位,分别由专人保管。应规定并记录保存期限,加强监督管理,由授权人员进行记录的销毁。

9.2.3检查(C)阶段:

(1) 本质安全管理监控。按照煤矿本质安全建设目标,管理标准,对煤矿日常的本质安全建设进行适时监控,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 事故、事件、不符合标准与纠正。

(3) 内部审核与外部评价。通过内外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方式,评价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形成持续改进机制。

内部审核,有时称第一方审核,即企业的员工或其他人员以企业的名义进行审核。外部审核包括通常所说的“第二方审核”,第二方审核由外部独立的组织进行。

9.2.4改进(A)阶段:

依据内部审核和外部评价找出一个周期内煤矿本质安全建设与目标和要求的差距,在下一个建设周期制定相应改进措施。

煤矿安全管理体系

超大型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管理制度汇编 (中册)

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部分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安全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安全目标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本安办公会议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安全投入保障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安全管理奖罚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7.安全隐患排查与整改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8.安全管理公开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9.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事故应急救援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安全生产举报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入井人员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管理人员下井带班管理制度(增加矿领导、中层干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外委施工队伍安全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安全操作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6.安全教育与培训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7.职业卫生健康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8.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9.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风险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风险抵押金管理办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安全评审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安全检查与监测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矿建施工队伍安全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三违”及未遂事故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7.本质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8.员工互相监督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生产技术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安全技术审批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采掘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顶板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井下放炮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机电运输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矿井电气设备定期试验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小绞车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配件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4.井下设备停电检修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5.要害场所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6.停送电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7.斜坡道安全运输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8.人车乘车安全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井工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评级及奖惩办法(修订)

神华集团公司井工煤矿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评级及奖惩办法(修订) 第一条为推动井工煤矿本安体系建设和有效运行,夯实煤矿安全管理基础,促进构建煤矿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保障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神华集团公司所属井工生产煤矿(含联合试运转6个月以上的矿井)。 第三条各子(分)公司于每年11月底前上报下一年度本质安全企业建设等级规划。 第四条集团公司每年组织一次本安企业建设考核评级。子(分)公司每季至少组织一次考核并排名,保留每次考核原始记录。 第五条本安企业建设等级分为四级,等级标准如下: (一)本安企业建设一级单位:考核年度内,综合得分在90分(含)以上,且实现安全生产1000天以上。 (二)本安企业建设二级单位:考核年度内,综合得分在80分(含)以上,且实现安全生产500天以上。 (三)本安企业建设三级单位:考核年度内,综合得分在70分(含)以上。 (四)本安企业建设四级单位:考核年度内,综合得分在60分(含)以上。 第六条考核年度内死亡人数累计达2人(含)以上的,或

被集团公司责令停产整顿两次(含)以上的矿井,取消评级资格。 第七条综合得分计算方法 (一)本安企业建设等级采用集团公司考核与子(分)公司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综合考核。 (二)综合考核分实行百分制,计算公式如下: S=S1×X1+K×S2×X2 S1—集团公司年终对矿井考核分 S2—子(分)公司对矿井全年综合考核平均分 X1—集团公司年终对矿井考核分所占百分比 X2—子(分)公司对矿井全年综合考核平均分所占百分比K —系数,集团公司对子(分)公司全年综合考核分的修正值。其计算公式为: 注:1、2010年X1为60%, X2为40%,以后视执行情况调整。 2、系数K取值范围为0.5-1.5之间,超出范围时以集团考核分数为准。 第八条出现以下情况对被考核矿井综合得分进行扣分(加分): 1、发生主要责任死亡事故的,死亡一人扣20分;发生非主要责任死亡事故的,死亡一人扣10分。 2、发生重伤事故的,重伤一人扣6分,每多一人扣分加倍

基于行为科学的煤矿本质安全化管理方案

基于行为科学的煤矿本质安全化管理方案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基于行为科学的煤矿本质安全化管理方案摘要:通过对典型煤矿事故案例的分析,结合组织行为决定个人行为的行为科学基本原理,提出了以人———组织———安全文化为框架的煤矿本质安全化管理方案。该研究成果不但揭示了煤矿事故发生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把事故的原因做了结构化的描述,为实现煤矿本质安全化,创造优良的安全业绩及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事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本质安全;事故原因;行为科学;安全文化;管理方案 煤炭工业作为特殊行业,工作环境恶劣,水、火、瓦斯、煤尘等灾害事故随时可能发生。企业安全工作的直接目的就是控制、预防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率。要降低事故率,提高企业安全业绩,必须首先明确事故的原因,然后才能有效预防事故。以海因里希(W1H1Heinrich)为代表的古典安全科学家提出的事故致因研究表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其中80%的事故是由于人的行为失误造成的。因此,减少人的失误和消除其不安全行为成为事故预防的关键环节。根据行为科学基础和大量的煤矿事故案例分析,并按照本质安全的思想,本文提出了以人———组织———安全文化为框架的煤矿本质安全化管理方案。 1 煤矿事故原因分析 煤矿具有人员多、作业分散、设备设施多、分布面广、自然条件恶劣、不安全因素多、管理困难等特点,自然灾害和导致事故的危险始终

影响和制约着安全生产。尤其是以瓦斯爆炸、火灾、煤与瓦斯突出、水 害等事故多见。本文根据我国煤矿2000~2001年间发生的全部(共10次)死亡10人以上重大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统计数据分析表明,行为在造成瓦斯积聚中的作用是造成通风设施不可靠或没有发现不可靠的设施,或 直接导致了先行事故,先行事故导致了最终事故的发生。人的行为是事 故发生的直接原因,而行为失误是可以避免的,所以预防事故的关键问 题就是如何控制人的行为问题。 必须指出,从事故的物理原因控制来说,还必须应用事故预防的另 一个手段,即工程技术手段。但一种工程技术手段只对特定的物理对象 的状态起作用,从而只能预防特定物理类型和发生在特定物理场所的事故。工程技术的运用体现为安全业务方案的组成部分,不同组织的业务 类型不同,管理方案中安全业务运行方案所需的安全工程技术具体内容 也不同。该方案不但不排斥安全技术的运用,相反,更加强调工程技术 措施的针对性。 2 煤矿的本质安全化 所谓煤矿本质安全化,指的是通过追求人、物、系统、制度的安全 和谐统一,实现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设备零缺陷、安全无事故的 持久性安全目标。煤矿生产的特点决定了煤矿本质安全化是一项复杂的 系统工程,涉及到人、机、环境、管理、经济和文化等众多因素。根据 上述煤矿事故原因的分析得出结论:人在煤矿生产系统中处于中心的地位,对事故的发生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想实现煤矿的本质安 全化,必须首先研究人的行为对安全的影响,研究人的失误及其控制措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培训教材(DOC 69页)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培训教材(DOC 69页)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培训教材 神华集团公司 二00七年九月七日

目录 第一章: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概述------------------1 第二章:煤矿本质安全风险管理----------------------8 第三章:本质安全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制定----------44 第四章:人员不安全行为的控制与管理----------------68 第五章: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保障体系------------------95 第六章:煤矿本质安全文化--------------------------115

第七章: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评价--------------139 第八章: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166 第九章:煤矿企业本质安全管理实施方案--------------183

第一章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概述 1.1 适用范围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适用于中国所有在建和生产煤矿安全管理。 1.2 引用标准 (1)《煤矿安全规程》 (2)《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 (5)《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7)《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8)《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10)《劳动法》 (11)《煤矿救护规程》 (1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1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15)《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标准》 (16)《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17)《煤矿地质测量工作暂行规定》 (18)《煤矿防治水工作条例》 (19)国家有关易燃易爆化学物品及危险化学品存储场所的设计和设施配置要求 (20)《人因工程学》中受限作业空间尺寸、通道空间尺寸、限定维修空间尺寸要求 (21)中有关废弃危险化学品处置规定 (22)井工矿井的十三种矿图 (23)国家有关放射装置的定期检验规定 (24)中危险化学品的储运要求 (25)中地质说明书的有关规定 (26)国家有关事故调查组成员的规定 (27)国家有关事故调查中对员工的处罚规定 (28)中危险废物处置规定

推行现代系统安全管理创建煤矿生产本质安全参考文本

推行现代系统安全管理创建煤矿生产本质安全参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推行现代系统安全管理创建煤矿生产本 质安全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安全生产是一个需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时时 讲的重大课题。不绷紧这根弦,稍有放松,就可能酿成千 古恨。但安全生产又不是成年累月的专项检查与整治所能 彻底解决的,这就需要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需要我们 在传统安全管理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应用现代系统安全管理 方法。本文通过与传统安全管理方法的对比来揭示我们推 行现代系统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传统安全管理方法基本上是纵向分科、单向业务保 安、事后追查处理、侧重操作者责任安全、与生产脱节、 凭经验和感觉处理安全问题、从宏观方面查找危险因素, 其特点主要是依靠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凭经验,靠

强制人管人,工作以“事后”为主。这种管理方法虽能总结事故教训,防止同类事故重复发生,促进安全生产,但有其局限性、事后性和表面性。而现代系统安全管理方法是把系统科学引入安全工作领域,它是从性能、经费、时间等整体出发,针对系统生命周期的所有阶段,实施综合性安全分析、评价、预测可能性的事故,采取措施,以获得最佳的安全生产综合指标。其主要特点是在传统安全管理的基础上,注重系列化、整体化、横向综合化,运用现代新科技和系统工程原理、方法来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的完善系统,“事前”为主。它是从危险源的识别人手,通过对系统本身的分析、预测、评价去认识问题,从而采取相应措施,消除控制危险因素,使系统优化,达到最佳安全程度。 (1)从安全的属性看:传统管理方法中,安全附属于生产,是为了生产才要安全。所以必然导致在现实生活中,

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前言 建立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背景及意义 煤炭在我国的一次能源构成中一直占70%左右,我国早已成为世界第一产煤大国,而且以煤为主的能源格局在今后几十年内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目前我国拥有各类煤矿2 万多座,但我国煤矿事故年死亡人数却占到了世界煤矿事故年死亡人数的80%以上。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总体上向好的方向发展,但煤矿安全生产仍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国有重点煤矿的安全形势仍然令人担忧,重大事故时有发生。煤矿重大事故的不断发生不但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也带来了不良的社会和政治影响。 在煤矿企业中,安全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要求。多年以来,我国的煤矿企业积极探索和实践煤炭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尤其是近年来,安全管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本质安全管理的思想也应运而生,并在多家煤矿企业得以贯彻执行,取得了初步成效。 神华集团是国内较早探索本质安全管理的煤矿企业。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推广是一个战略问题,它既是一个系统工程,又是效益工程,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大力推行,必将在很大程度上使煤矿的安全工作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 考虑到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现实需要以及安全管理中所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2005 年年底,在国家煤炭安全总局组织下,开始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符合煤矿实际的安全管理体系,即“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研究” 。2007 年3 月在神华集团上湾煤矿和徐州矿务集团权台煤矿开展首批试点工作。

第 2 章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简介 2.1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概念及相关术语 2.1.1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相关概念 (1)本质安全管理的定义本质安全管理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以切断事故发生的因果链为根本目标的,以预控为核心的,以危险源辨识和本质安全管理标准、管理措施为基础的,与传统安全管理相比更有效、更科学、更系统的管理,能使我国的煤矿安全状况得到根本改善,达到国际先进安全管理水平的一种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 (2)本质安全管理的目标本质安全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以预控为核心的、持续的、全面的、全过程的、全员参加的、闭环式的安全管理活动, 在生产过程中做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进而实现人员、机器设备、环境、管理的本质安全,切断安全事故发生的因果链,最终实现杜绝已知规律的、酿成重大人员伤亡的煤矿生产事故发生的煤矿本质安全目标。 2.1.2本质安全管理的相关术语 (1)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2)风险:某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损失的组合。 (3)危险源辨识:对煤矿各单元或各系统的工作活动和任务中的危害因素的识别,并分析其产生方式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 (4)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造成的损失程度进行估计和衡量。此过程往往伴随着对风险的排序、分级。 (5)风险预控:根据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估的结果,通过制定相应的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控制或消除可能出现的危险源,预防风险的出现的过程。 (6)危险源监测:在生产过程中对已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监测、检查,并及时向管理部门反馈危险源动态信息的过程。 (7)风险预警:对生产过程中已经暴露或潜伏的各种危险源进行动态监测,并对其风险大小进行预期性评价,及时发出危险预警指示,使管理层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的活动。 (8)不安全行为:是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既包括可能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也包括可能间接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类行为,

煤矿安全管理体系考核实施办法示范文本

煤矿安全管理体系考核实施办法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煤矿安全管理体系考核实施办法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第一条为保障我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逐步推进和 健康发展,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激励机制,进一步强化安 全管理的过程控制,切实把安全生产与员工切身利益紧密 联系起来,调动全体员工做好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实现我 矿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目标,现制定“白芨沟矿本质安全 管理体系考核实施办法”(以下简称“本办法”)。 第二条我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目标是:实现神华 集团公司本质安全管理三级矿井;消灭轻伤以上人身事 故;消灭各类重大及以上非伤亡事故;消灭A类“三 违”,B类C类“三违”逐年下降;最终实现安全管理零 缺陷、工程质量零次品、安全检查零死角、设备运行零故

障、员工操作零“三违”、安全生产零事故的本质安全管理目标。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矿属各单位、科室。 第四条本办法施行的依据是《神华集团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评分标准》(以下简称“神华标准”)和神宁集团公司相关文件。 第五条矿成立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副总,机关各科室科长,基层各生产单位、辅助生产单位、地面生产服务单位队(科、厂)长。 领导小组下设考核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主任: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以下工作小组

六个支撑实现矿井本质安全参考文本

六个支撑实现矿井本质安 全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六个支撑实现矿井本质安全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是针对职工对安全工作的思想隐患,解决理念对安 全的支撑问题。我矿是一中型国有重点煤矿,地质条件复 杂,投产以来发生几起较大事故,而且轻重伤事故得不到 有效控制,这在相当程度上挫伤了一批干部职工做好安全 工作的自信心,认为矿安全生产的事故难以掌控,存在 “闯大运”思想。这种消极的思想,使一些人安全思想意 识淡薄,安全管理责任缺位,安全措施落实不力,隐患排 查不到位,给事故埋下了极大隐患。一些事故,虽然在安 全管理上暴露很大问题,但也与事故受害人本人自主保安 意识差,及所在单位及机关职能科室管理干部安全管理责 任心不强、现场隐患排查不力有很大关系,教训十分深 刻。因此,做好安全工作,必须坚持抓安全首先解决思想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 (试行) 第1 部分总则 煤矿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通过树立安全生产理念和目标,实施安 全承诺,建立健全组织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并落 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提升从业人员素质,开 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抓好质量控制, 不断规范、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管理,适应煤矿安全治理体系 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实现安全发展。 一、基本条件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达标煤矿应具备以下条件,任一项不符合的,不得参与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考核定级: 1.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齐全有效; 2.树立体现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安全第一、预防 为主、综合治理”方针,与本矿安全生产实际、灾害治理相 适应的安全生产理念;

3.制定符合法律法规、国家政策要求和本单位实际的安全生产工作目标; 4.矿长作出持续保持、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条件的安全承诺,并作出表率; 5.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完备(井工煤矿有负责安全、采煤、掘进、通风、机电、运输、地测、防治水、安全培训、调度、应急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等工作的管理部门;露天煤矿有负责安全、钻孔、爆破、采装、运输、排土、边坡、机电、地测、防治水、防灭火、安全培训、调度、应急管理、职业病危害防治等工作的管理部门),配备管理人员; 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复杂和极复杂矿井、冲击地压矿井按规定设有相应的机构和队伍; 6.矿长、副矿长、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按规定参加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取得考核合格证明; 7.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8.不存在重大事故隐患。 二、基本原则 1.突出理念引领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用先进的安全生产理念、明确的安全生产目标,指导煤矿开展安全生产工作。 2.发挥领导作用

煤矿本质安全文化建设制度(新编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煤矿本质安全文化建设制度(新 编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煤矿本质安全文化建设制度(新编版) 一、组织机构 1.构成 本质安全管理委员会下设本质安全文化建设管理小组,小组构成: 组长:党委书记矿长 副组长:党委副书记、生产副矿长(总工程师)、工会主席、经营副矿长、安监副处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党委宣传科,宣传科长任主任,负责本质安全文化建设日常工作。 2.职责 1)制定矿本质安全文化建设长期目标、年度目标及实施计划。 2)审核和执行本质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相关文件。 3)负责保证计划持续有效运行的人、财、物等各种资源的配置。

4)解决本质安全文化建设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接受本质安全文化建设的相关培训。 6)按照年度目标实施计划的要求,将目标分解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 二、资金保障 设立本质安全文化建设专项资金,来源: 1.本质安全宣传费用 2.安技措费用 三、本质安全文化建设内容、程序 成立本质安全文化建设管理小组 本质安全文化建设机构成员接受培训 制定本质安全文化建设长期目标和年度目标 确定本质安全文化建设内容和模式 确定本质安全文化的详尽的建设步骤和方法 具体落实本质安全文化建设 年末分析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知识参考文本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知 识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知识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名词解释: 1.事故: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设备损坏或其它损 失的意外情况。 2.危险源(危害因素):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疾病、财产 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3.危险源辨识:认识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可能产生的 风险后果的过程。 4.不安全行为:指一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 5.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组 合。 6.风险评估:评估风险大小以及确定风险是否可接受的 全过程。

7.安全:免除了不可接受的损害风险的状态 8.可接受的风险:根据组织上法律义务和本质安全管理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的程度的风险。 9.纠正: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采取的措施。 10.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它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1.预防措施:对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它潜在不期望情况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12.持续改进:为改进本质安全管理总体绩效,根据本质安全管理方针,组织强化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 二、简答: 1.什么是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答: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在煤矿全生命周期过程中已知规律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分级,进而对其进行消除、减小、控制,实现煤矿人—机—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研究参考文本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研 究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研究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国内外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 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过程可分为经验管理-制度管理 -预控管理3个阶段。预控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最后阶段, 也是安全管理的最高阶段。其基本原理是运用风险管理的 技术,采用技术和管理综合措施,以管理潜在危险源来控 制事故,从而实现“一切意外均可避免”、“一切风险皆 可控制”的风险管理目标。 目前,国际上较为成熟的风险预控安全管理方法较 多,如由南非国家职业安全协会(NOSA)安全管理体系发 展而来的管理方法、南非安瑞康国际风险管理顾问有限公 司(IRCA)的风险管理方法、美国的万全管理体系发展而

来的安全管理方法及国际上通行的职业健康安(OSHMS)管理体系。这些风险预控管理方法体系都采用基于风险的预控管理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我国煤矿长期以来也积累了一些管理经验和好的做法,如安全质量标准化、安全系统评价、安全管理的五要素等。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与国际接轨,我国许多煤矿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安全管理方法,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提高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要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实现煤矿生产的本质安全,还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在分析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充分吸收国内外各种管理体系的优越性,融合创新出一套具有我国特色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 2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内容、特点及意义

煤矿的安全与发展

煤矿的安全与发展 煤矿生产,安全为天。形势越好,越要居安思危,越要树立忧患意识,越要强化企业管理。我们要坚持制度创新,巩固提高经营效果,致力于建设大而强,富而美、集约高效、安全文明的现代化矿井。 我们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了企业管理,在扎实推行“责制”考核的同时,以精细化管理为突破,在“采、供、销”三大环节上,坚持突出过程控制,严细结果考核,切实执行日清月结的管理理念。同时,加强制度的执行和责任的落实。各级管理人员树立牢固的责任意识,并做到责任落实到人,措施落实到位。坚持人本观念,2006年,跃进煤矿提出“不出带血的煤,创新安全管理,打造安康跃进”的口号,坚持把安全工作作为矿山“天字号”工程,作为矿井最大的政治和职工最大的福利,我认为应该把这做为全国煤矿生产的口号。大量事实证明,在煤矿生产中,绝大多数安全事故都是由于人的行为不规范,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我们应努力杜绝这样的行为。 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和对生命负责的态度,煤矿生产应做到坚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从严过细,从软件管理到现场管理,从机械设备到井下“一通三防”。在每次检查中不放过任何细节,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工作正常进行。把安全隐患与工资挂钩,使隐患最大限度消除在萌芽状态。 煤矿生产要按照安全生产的原则。安全生产;是根据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和安全生产法规建立的各级领导、

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生产层层负责的制度。安全生产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核心。实践证明,凡是建立、健全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企业,各级领导重视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切实贯彻执行党的安全产、劳动保护方针、政策和国家的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法规,在认真负责地组织生产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改善劳动条件,工伤事故和职业性疾病就会减少。反之,就会职责不清,相互推诿,而使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无人负责,无法进行,工伤事故与职业病就会不断发生。为了防患于未然,煤矿生产应加大以预防安全事故,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为目的的安全技术改革。每吨煤提取15元费用,全部用在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灾害防治和设备设施的投入上,全力增强矿井的防灾、抗灾能力。同时,充分利用了瓦斯检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视频及局域网等先进设备,应用在安全生产中,加大了安全生产信息化。通过加大安全投入,完善安全设施和全方位严格安全管理,保证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 不断更新安全理念。引入“安全工作想不到就是失职、做不到就是犯罪”、“安全工作是领导干部的第一政绩”、“安全工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等理念,进一步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构建安全精细化管理新模式。创新“三率”微观控制管理,“三违”率始终控制在3%以下,隐患率降低,事故率降低,真正把安全工作做到细化和量化;创新安全管理形式。

深析本质安全理论推进煤矿安全实践

深析本质安全理论推进煤矿安全实践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深析本质安全理论推进煤矿安全实践一、细看国有重点煤矿的本质安全管理实践 当前,煤矿安全管理的发展目标与任务是实现本质安全型管理。从近年来各矿业集团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的实践和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国有重点煤矿对安全管理问题确实十分重视,花了大功夫,下了大力气,但是安全管理的效果似乎并不理想。 从今年1到8月全国煤矿21起一次死亡十人以上特大事故,其中6起发生在国有重点煤矿,3起发生在其他国有煤矿,合计占特大事故43%。2004年、2005年发生的6起涉难百人以上的煤矿事故中,4起发生在国有重点煤矿。 为什么安全管理的要求提高了,反而事故率居高不下呢?是本质安全管理理论的问题,还是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呢? 二、本质安全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1、所处发展阶段不同 安全管理的发展过程可分为经验管理——制度管理——预控管理3个阶段。从所处阶段来看,本质安全管理理论水平远高于我国煤矿安全管理实践水平。 我国煤矿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处于由经验管理向制度管理的过渡期,滞后于其它行业的管理水平;从煤炭企业个体来看,人员素质和机械化水平参差不齐,安全管理水平差距较大,处于经验管理阶段和制度管理阶段的皆有。 本质安全管理属于预控管理阶段的内容,是安全管理的最高阶段,采用技术和管理综合措施,从源头开始管理,预防控制事故发生,实现“一切意外均可避免”、“一切风险皆可控制”。 2、理论体系还不成熟

本质安全管理理论的出现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但它还不成熟不完善,到目前为止人们对对该理论的方法体系、理论核心、目标对象、评价体系等还存在很多争论,缺乏统一认识,对本质安全形成机制、实践措施更是很少涉及,大量的研究还停留在定量描述和经验判断上,使得该理论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都大打折扣。对于一个还处于探索阶段的理论,很难直接用来指导煤矿安全实践工作。 3、安全工作没有本质变化 在建设本质安全矿井的实际工作中,各煤矿主要采用了如下措施:引进新技术、新工艺,采用先进机械设备,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强化制度管理,加强人员培训,创建安全文化;实施精细化管理,强化“双基”工作,建设安全质量标准体系等等。 从管理措施上看,安全工作中加大了对安全管理中人、物、环境等各因素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的改变在一定范围内是有些成效,但细细一比较,大多是鸟枪与大炮的区别,工作由粗放到细致,但工作内容换汤不换药。这些管理措施都是似曾相识的,相对于管理理念的转变,无论是精细化管理还是标准化管理只是在原有管理方式上的延伸与拓展,并没有根本的转变。这个本质安全管理的“本质”究竟体现在实际工作中的什么地方呢?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第八章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8.1系统建设目标 煤矿企业本质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根据建立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和标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通讯及自动控制技术,建设一套能够实现危险源的辨识录入、危险源的分类分级、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的制定与录入、危险源的监测预警与考核、评价指标录入、煤矿企业内部评价、外部审核评价、评价指标的监测考核、权限管理及基础数据管理等功能的,集安全性、先进性、成熟性于一体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通过获取矿井安全监控系统的实时监测数据和煤矿人-机-环-管的其它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对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自动的分析、预警、评价,提高煤炭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效率,确保预警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和安全策略提供决策支持。 8.2技术解决方案 8.2.1最低硬件配置 8.2.1.1网络环境 本系统对网络硬件没有特殊要求,只要是配置有数据库服务器的局域网都可以在其中运行。但本系统属于网络密集型应用系统,系统运行时,大量数据需经过网络传递。所以网络的传输性能直接影响到系统的运行效果。企业的数据库服务器应尽量连接在高速网络中(如企业主干网中),以避免由于网络原因造成服务器的性能瓶颈。 8.2.1.2服务器 本系统是基于C/S结构的应用系统。要求网络中至少配置一台数据库服务器。同时,为保证服务器安全为服务器配备了数据备份设备和UPS。 服务器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以上服务器版本操作系统数据库:Ms SQLServer 2000 8.2.1.3 客户端 本系统客户端PC机最低配置要求为PIII以上,内存128M以上。 客户端选用XP及以上版本操作系统。 8.2.2系统软件安全保障 客户认证,全部在服务器上认证。并且每个用户的密码在数据库内加密存放。密码存放对一般用户不透明,确保用户密码的安全性。 系统实行分级权限分配,从功能权限、数据权限、字段权限三个层次管理使

基于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安全事故致因分析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基于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安全事故致因分析正 式版

基于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安全事 故致因分析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煤矿安全的现状,解释了我国煤矿企业安全事故产生的原因,基于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结合事故致因理论,并根据我国煤矿事故发生的规律,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煤矿事故致因理论模型。 关键词:煤矿安全本质安全管理体系事故致因模型 1.我国煤矿安全的现状分析 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国,采矿业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比重,但安全工作却相对落后,致使各类事故接连发生,造成严

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资料显示,20xx年在全世界产煤大国中,美国的百万吨死亡率己下降到0.035左右,德国为0.04,南非为0.3,印度为0.27,澳大利亚为0,而中国20xx年的这一指标值为2.81,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根据国家安全监察局统计,每年我国煤矿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事故均40起以上。目前经过积极采取各类措施,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20xx年我国共发生煤矿安全事故1687起,死亡2535人,百万吨死亡率第一次降到1以下,约为0.892,但据中国安监总局透露,20xx 年中国煤矿事故起数仍为1403起,死亡人数高达2433人。可见,我国煤矿企业的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