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7课 文件管理好帮手

教案-第7课 文件管理好帮手
教案-第7课 文件管理好帮手

第7课文件管理好帮手

教学内容分析

该教材的编写遵循着“信息获取——信息存储、加工——信息管理——信息发布或表达”这样一个思路。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一课,实际上是由一个从“信息获取”到“信息存储、加工”的过程。本课以“如何建立和整理玲玲的竞选材料”为题引出文件管理好帮手——文件夹,内容活泼,贴近生活,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如何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让学生掌握存储和加工信息的过程尤为重要。

教材中的活动主线是:认识文件夹——新建文件夹——重命名文件夹——设计个性化文件夹,整体紧紧围绕任务“如何建立和整理玲玲的竞选材料”来展开。在认识文件夹活动中,从生活中的文件夹概念入手,进而推导到计算机中的文件夹,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并且安排了“动动手”环节,让学生自己进行探索,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另外,新建文件夹、重命名文件夹和设计个性化文件夹,都属于具体操作过程,安排的任务就是帮玲玲在D盘新建一个文件夹,命名为“玲玲五年级二班”,并对该文件夹进行个性化设计。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在设计个性化文件夹过程中,学生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学习完本课之后,学生看到自己建立的风格各异的文件夹,一定非常有成就感,有利于进一步强化其学习动机和激发学习兴趣。而后面的练习环节,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提高和扩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选择性地学习,既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又有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

教学对象分析

小学五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竞争心渐强,却缺乏协作能力;学生抽象思维较弱,更倾向于获得感性认识而取得理解。本课内容依然是倾向于从日常生活开始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学习的知识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对学生而言,有一定吸引力。

教法建议

要让学生学会应用文件夹来管理资料,首先需要讲解清楚什么是文件夹,可以通过讲述现实中的文件夹概念来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中文件夹的概念。然后通过一个具体的项目,将新建文件夹、重命名文件夹和设计个性化文件夹三个内容串联起来,让学生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学习相应的内容,整个过程实行任务驱动式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文件夹的概念、特征。

2.掌握新建文件夹的方法。

3.掌握重命名文件夹的方法。

4.了解设计个性化文件夹的方法。

(二)技能与方法目标

1.通过生活实际去理解文件夹的概念和作用。

2.学会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理解文件夹的概念。

2.培养学生初步的资源管理意识,从而进一步树立信息管理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新建文件夹的方法。

2.掌握文件夹的基本操作。

教学准备

机房、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音乐第一册第七课《小蜻蜓》教案设计

音乐第一册第七课《小蜻蜓》教案设计 1、通过学习歌曲《小蜻蜓》,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2、引导学生用优美轻柔的声音演唱歌曲。 3、充分发挥学生的的模仿力和创造力。 4、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用身体的动作感受、表现抒情优美的音乐情绪;用不同的速度来表现不同的音乐想象,对学生进行保护益虫的思想教育。 综合课 体验歌曲,感受三拍子的强弱规律和歌曲思想。 多媒体课件、头饰等。 听唱法、律动法、体验法、直观感受法、情景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 组织教学调节情绪

跟随《口哨与小狗》和《拉勾勾》剪辑而成的音乐律动进教室让学生掌握二拍子的基础上,感受三拍子的韵律,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运用谜语激发兴趣 用谜语引出“小蜻蜓” 细细身体长又长,身后背着四面旗,斗大眼睛照前方,专除害虫有助益。 简介小蜻蜓激发学生兴趣,了解有关小蜻蜓的知识,初步渗透保护益虫教育。 身体语言感受音高 当音乐弹出“3- 5 2 -- 6- 1 5- - ”和“ 3-3 2- 3 1 1 2 6- -”的时候,学生身体模仿蜻蜓往低处飞;当学生听到“5 - 3 2-1 6-1 2--”和“5-1 235 2-3 1-- ”的时候,身体模仿蜻蜓往高处飞。

利用身体语言,形象地体现出音的高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解决音高的学习. 巧用媒体感受节拍 1、观看媒体:哪只蜻蜓飞舞的动作最适合这段音乐?(课件中有两只小蜻蜓,一只随着音乐节拍飞舞,另一只则胡乱飞舞。) 2、通过大屏幕随三拍子音乐模仿小蜻蜓飞舞、捉虫。(反复) 3、启发学生用奥尔夫声势为歌曲旋律伴奏,并根据学生的动作分组进行合作。鼓励学生创作不同的身体节奏。 巧用媒体,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视听结合,声像一体,使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三拍子地强弱规律,巧妙地解决了教学难点。 声情并茂渲染气氛 《小蜻蜓》 小蜻蜓,是益虫,飞到西来飞到东,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第七课教案

Lesson7Toolate为时太晚本课重点:过去进行时,一般过去时 New words and expressions: 1. detectiven.侦探 detective story/novel侦探小说 detective film侦探片 After a while he was tired of reading detective stories.过了一会儿,他对看侦探小说也感到厌倦了。 2. airportn.机场 airfieldn.飞机起落的场地 port港口;airport航空港 fieldxx;airfield停机坪 at the airport on the airfield The plane circled the airport before landing.飞机着陆以前在机场上空盘旋。 We are to meet him at the airport.我们要到飞机场去接他。 An airfield is a place where aircraft can take off or land.飞机场是飞机可以起飞或降落的地方。 The firm decided to bid on the new airfield.该公司决定投标争取承建新机场。 3. expect:/ik'spekt/ v.期待,等待/except除……之外 expectdo sth.期待某人做某事: I expect you to write back. We expect him to carry out his promises.我们期待他履行诺言。

We expect you to finish it in time.我们希望你及时把它完成。 expect sb. / sth.及物动词:I expect your letter. Do not expect me.不要期待我来。 I expect so.我希望如此[口语]/ I think so. expect to do sth.预料,预期,估计,预计 We expect to have a supply this Friday.估计本星期五就会到货。 She expects to fail the exam.她预料无法通过考试。 比较:wait for sth./wait for sb.不及物动词 expect:心理上的等待 wait for:动作上的等待 I am waiting for my mother. I expect my mother to come back. 习惯用语: as one might expect正如人们所预料的 be expecting怀孕了 expect sb. to be期望某人成为... expect sth. of sb.对...的期望[要求] 4.valuable: adj. (1)贵重的,珍贵的,值钱的,名贵的,指“由于有价值很值钱而价格高的”He has a valuable collection of stamps.他收藏了很有价值的邮票。 (2)xx的,有价值的,极有用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6课《抗日战争》优质教案

第16课伟大的抗日战争 【新课导入】 以凤凰卫视凤凰大视野栏目组在纪录片《中国远征军》录制过程中关于“你听说过中国远征军吗?”的街头随机采访导入新课:当年数十万远征军将士为保家卫国而埋骨异域,可他们大多数人至今无法魂归故里。抗战的烽火硝烟过去不及百年,我们的脑海里却已无丝毫关于他们的记忆,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新课教学】 一.走进历史之日军罪行 1946年5月到1948年11月,由美苏中等11国法官组成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对日本甲级战犯进行审理,国际检察局向法庭提交了对日本战犯的起诉书。 设问:你认为国际检察局会起诉日本战犯在二战尤其全面侵华战争时期触犯哪些罪名? (学生自主学习P74-P75页并简单归纳侵华日军的罪行) 1.1937年7月7日,日本在北平制造_______,也称_______,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也是中华民族全民族抗战的开端,抗战进入战略防御阶段。 2.1937年8月13日,制造_______,进攻上海。 3.1937年12月,攻陷南京后,对_____和平居民进行_____。 4.1941年河北省丰润县_______惨案。 5.在中国东北成立研究细菌战的部队,即_______,用活人进行实验。 教师: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了卢沟桥事变,从而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为迫使国民政府投降,又制造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从而威逼南京。这幅图反映的是八一三事变后,遭到日机轰炸后的上海南站的情景,图中一个幼儿孤独的坐在废墟中哭泣,他的亲人在轰炸中应该不幸离他远去。而这幅图则是日本国内媒体《东京日日新闻》关于南京大屠杀的报道。这些铁一般的事实正是当年国际检察局起诉日本战犯的三大罪名(破坏和平罪、杀人罪、普通战争罪及反人道罪)共55项罪行之一部分(见下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和英国资产 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和作用;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感悟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历史渊源 和时代背景,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分析相关历史资料,培养学生概括历史和观察历史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在 教学过程中,通过情景再现、阅读史料、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阅读概括能力和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从《大宪章》的签定到《权利法案》的制定,使学生认识到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 立过程是非常漫长而复杂的,从而认识到新事物取代旧事物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一唯物史观。 培养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的、客观的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发展 和完善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阶段性产物。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权利法案》和责任制内阁 难点:君主立宪制的概念和特点,君主、议会、内阁的相互关系及各自作用。 3. 教学用具 4. 标签 教学过程 【导入】案例故事 故事一“沉默”的女王 2014年,88岁的英国女王已经登基整整62年了,先后有13位首相得到她的任命。她从不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有人认为这是她得以保持英国王室地位的主要原因。 故事二20年来女王首次要求加薪

2010年5月,英国女王要求加薪。据悉,王室开支一般每十年与政 府沟通一次,不过女王已经20年没有提出过加薪要求,而其间英国物价上涨了80%。对女王加薪的要求,英国共和党的竞选经理史密斯指出,这一要求是“国家的耻辱”。 英国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为什么要如此的限制王权?既然限制王权又为什么要保留国王呢? 【讲授】材料 从传统中走来--13世纪《大宪章》和议会制度-------政治传统 《大宪章》最为精髓的条款是: 一、…… 二、“若不经同等身份的人的合法裁决和本国法律之审判,不得将任何人逮捕囚禁、不得剥夺其财产、不得宣布其不受法律保护、不得处死、不得施加任何折磨,也不得令我等群起攻之、肆行讨伐。”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中体现出英国怎样的政治传统? “王在法下”、“王在议会中” 图示13--17世纪英国的权力分配。 【讲授】英国革命的原因、过程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原因) “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 而非法律创造国王。”他在向议会讲话 时公然说道:“除了上帝,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摘自〔英〕詹姆士·斯图亚特《神权》(1603年) 二、在革命中妥协------“光荣革命”(过程) 【讲授】《权利法案》 在传承中创新----《权利法案》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

九年级上第7课教案

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城关二中张雅君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古代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商路;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播;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马可·波罗行纪》及其影响;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通过讲解本课中的插图和地图,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图表的基本技能;通过对“数字发明的作用”、“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等问题的探讨,提高学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自学回答问题来初步理解本课内容;引导学生正确地提取、整理课文中的有效信息,培养独立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读图片和地图掌握方法,逐渐掌握学习历史的方法;通过堂清内容,巩固本课知识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各民族各地区之间虽然会发生冲突与战争,但和平共处和友好往来是相互关系的主流;通过介绍阿拉伯数字的由来与发展,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同时充分认识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对外国商人、使者频繁往来元朝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阿拉伯数字的由来、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经历与工作经历。 教学难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对于古代世界的战争,你的认识怎样?那么古代文化的传播仅仅靠战争吗?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是什么?通过课前的朗读你认为是什么? 学生根据课前朗读自行解决以下问题 (一)、“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1、在古丝绸之路上,成为东西方交流的友好使者的是哪里人?他们在文化交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他们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 2、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哪国人?又是哪国人进行了发展和传播才被世界人民所应用? (二)、元朝宫廷中的意大利人 1、简述马可·波罗的生活经历。 2、《马可·波罗行纪》一书的内容及影响? 二、组织学生讨论 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和平交往有哪些历史意义? 教师引导 我们可以从对各地区人民的了解、文化与生产、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考虑。 学生试着回答 教师总结 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加深了彼此间的联系与友谊;传播了先进的文化与生产力,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 三、堂清 1、学生完成练一练 2、判断 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创造并传播的。 马可·波罗将自己在东方的经历和见闻写成了《马可·波罗行纪》。 3、识记 (1)、在古丝绸之路上,成为东西方交流的友好使者的是哪里人?他们在文化交流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他们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2)、阿拉伯数字的发明者是哪国人?又是哪国人进行了发展和传播才被世界人民所应用?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第七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导入 图片导入,撒切尔夫人葬礼图 师:大家认识她吗? 生: 师:是的,她就是四月八日才去世的铁娘子撒切尔夫人。那么她为什么受到这么多人的敬仰呢?她在英国到底处于怎样的地位呢? 生:第一任女性首相 接着ppt展示撒切尔夫人与伊莉莎白二世的图片,进行对比。问:她们俩究竟谁的权利更大一些呢? 生:首相 师:为什么会是这样呢?就让我们一起进入本课探索探索吧。 一寻求民主 想一想:前面我们说英国首相的权利远远大于国王,那英国的政治制度到底是什么呢?生:君主立宪 师:什么是君主立宪?有没有可以回答啊? 生: 师:君主立宪制是资本主义国家以世袭的君主为国家元首,君主权力按宪 法规定受到一定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一套政治制度的形成,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然有一个发展的过程。那它是如何一步一步建立起来的呢?首先则是源自于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呢?为什么会爆发革命呢?这就是我们要了解的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时代背景。大家看课本一二自然段,分析其背景。学生根据ppt上的提示内容,进行补充。(ppt分别从政治上、经济上、导火线说那个方面) 师: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国王征税未得到议会同意 问题探究一:为什么国王征收新税必须要得到议会的同意呢?(提示:历史纵横) 这是因为在很早以前,英国就建立了议会的制度,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一定的制约。我们来看看这个表,这个表呢,表现了英国议会的产生和发展。尽管议会对国王的权利有一定的制约,但是国王的权利仍然很大,甚至可以随意解散议会。这样崛起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益便得不到保障,从而与国王的矛盾越来越尖锐,有压迫就有反抗。在1637年的时候,苏格兰人民爆发起义,国王召开议会,征税,遭到议会拒绝最终稿爆发了大革命。 师: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可以三句话概括,那就是杀了一个王、逐了一个王、请了一个王。大家看一下课本36页下面,看看这三个王分别是谁? 生:查理一世詹姆士二世威廉三世 Ppt展示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图 师:大家从这个过程图中,可以得出哪些结论啊? 生:过程曲折反反复复 师:因此寻求民主的道路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最终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还是战胜了守旧的封建君主与守旧贵族。这场革命邀请了威廉王子与其王后共同入主英国,成为英国历史上不曾流血的政变,从而被称之为光荣革命。 想一想:经过这么大的周折,却又迎来了一位皇帝,这是不是历史的倒退呢? 传承中创新和平中渐进革命中妥协 二建立民主 那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又是如何确保自己的利益呢? 生:颁布《权利法案》

口才星教案第一册-7第七课《小猴穿鞋》

口才星教案第一册-7第七课《小猴穿鞋》第七课故事《小猴穿鞋》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分配:第一课时:一、二、三 第二课时:四、五、六 第一课时 一、活动目标:1.学习基本功:绕唇的运动。 2.学习故事,并能够独立完成讲诉故事。 3.通过简单的提问,开拓孩子的思维能力,让孩子有想象的空间。 二、活动重点:学习故事,并能够独立、声情并茂的讲述故事。 三、活动难点:学习基本功:绕唇的运动。 四、活动准备:头饰:猴子(人手一个);金币(若干)光盘、魔法棒。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们好,上次老师留给你们的作业,都完成了吗,请举手让我看看你们完成的怎么样, 2、教师边巡视边说:有的小朋友完成的很好,可是有的小朋友没有很好地完成,完成的小朋友一会都可以来老师这里领一枚金币,其他的小朋友也要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才行,知道吗,——知道 3、上节课小朋友在口才星认识了很多的朋友,今天老师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二)基本功训练 1、小朋友知道口部操是什么意思吗,——用嘴巴来做操。

2、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让小嘴巴做操吗,——通过嘴巴的运动,能让小嘴巴越来越能干,声音越来越好听。 3、、今天老师带来新的口部操,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4、小朋友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你会嘟起自己的小嘴呢,----(幼儿自由回答) 5、小朋友刚才说的都对,你们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老师有个秘密,我的嘴巴会转圈,你们相信吗, 请出,我的魔法棒,他能告诉小朋友,我的嘴巴是怎么转圈的。小小魔法棒说啦,谁坐的端正,我就给交 给谁这个神奇的口号:“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嘴巴转。咕噜咕噜开始,(老师先做展示,在请小朋友转)咕 噜咕噜开始(指某个幼儿,让孩子转嘴巴)。 6、小小魔法棒又说了,让我们再来学习神奇的口号吧。咕噜咕噜咕噜咕噜,嘴巴转,小嘴嘟嘟要有力,嘴巴, 嘴巴,转一圈。嘴巴、嘴巴、转两圈………….反复喊口令,或者可以请小朋友上台,拿着魔法棒,来喊 出口令。 总结:小朋友表现的不错,我们学会了转嘴巴的神奇口号,还学会了怎么转嘴巴,这样我们说起话来会更好听。 (三)学习儿歌——《小猴穿鞋》 过渡语:宝贝们,为了表扬你们,老师给你们带来好听的故事,想听吗, 1、采用不同的语音和语调。以及不同表情,讲故事,请听《小猴子穿鞋》。 2、提问:刚才的故事名字叫什么,——《小猴穿鞋》。 3、让我们一起学吧,老师带幼儿学习(2-3遍)。

第三单元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悉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民主政体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脉络。 (2)记忆重要的历史人物\重要政治文件及主要内容。 (3)认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特点和渐进式政治改革的特征。 (4)了解英国代议制形成的历史原因和经济原因。 (5)历史地、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它的建立和发展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产物,相对君主专制而言是一种进步。 过程与方法 (1)布置学生分组预习:总结本课知识要点,课堂展示评价。 (2)阅读材料和进行中西政治比较,分析英国封建时代议会的特点。 (3)阅读《权利法案》的内容摘录,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权力分配情况和实质。 (4)师生讨论,探究英国确立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历史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根据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的基本史实,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和曲折性。 (2)培养教育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能够历史地、客观地看待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的建立,它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阶段性产物。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局限性,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过程;《权利法案》、责任内阁制和普选权的广泛性。 难点 英国代议制的形成与发展及代议制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内阁制中君主、首相、责任制内阁之间的关系。

导入新课 新华网伦敦6月27日电:英国执政党工党新任领袖布朗27日下午应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邀请前往白金汉宫,接受女王授权组建新一届内阁,并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手中接受御玺,正式就任英国首相。 现年56岁的布朗自1997年工党执政以来一直担任财政大臣,与布莱尔一起被视为工党的两位“设计师”。 布朗准备在就任后进行1997年以来最大规模的内阁重组,为工党在下次大选中“应对来自保守党的威胁”做好准备。 新课学习 从上述电文中就英国的政治体制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1.政治制度及权力部门之间的关系:责任内阁制、政党政治、元首世袭制、君主立宪制等。 英国国王是怎样统而不治的? 一、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王权至上到受到法律限制;君权神授到议会主权。 1.《大宪章》——宪法的雏形 1215年6月15日清晨,几十个英国贵族来到伦敦西北的温莎堡。他们要向约翰国王递交一份请愿书,要求国王保证:遵守法律,不得再侵犯贵族们的权利。贵族们已做好准备,谈判一旦破裂,他们的随从和铁甲骑兵将全军出动,向会场冲锋。出乎意料地,国王浏览了请愿书后竟表示了同意。于是《大宪章》诞生了,全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宪法的雏形诞生了。 (1)目的:为了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和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 (2)内容:学生阅读有关《大宪章》的内容,分析《大宪章》主要表达的思想。教师强调这是英国第一次明确国王也必须服从法律,没有人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这是后来《权利法案》的先声。 (3)《大宪章》诞生的意义 这是全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宪法的雏形;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规定的封建贵族权利已逐步演化成普遍的宪法权利;它树立了一条光辉的原则,即:法律高于国王之上,连国王也不得违反!

《汉语教程》_第7课教案

课程作业:《你吃什么》教案课程名称:汉语语言要素技能教学授课教师:梁云 学生姓名:朱萌 学号:107622012210658 年级:2013级 专业:汉语国际教育

第7课你吃什么? 一、教学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该教材(《汉语教程》上)的十五课,以语音、语法、词语、汉字等语言要素的教学为基础,通过课堂讲练,逐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言语技能,培养他们用汉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学完该本教材,学生应能熟练掌握语音部分,掌握2900左右的生词,能够日常交际。(二)分析教材:《汉语教材》共分为三册,每册又分为上下两册,而该本《汉语教程》上是第一册的上册,共十五课,针对对象是零起点的汉语初学者。教材建议每课应2学时完成,但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偏低和班级人数多,应每课分4学时完成,让学生在初级阶段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本课目标 1、掌握“一”的变调,熟练运用基本交际语“你吃什么?我吃……”“你喝什么?我喝……” 2、能够听辨生词正确发音;能够应用本科生词及句型点餐;流利朗读课文对话;能够书写本课重点生字。 3、对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有一点了解。 4、学会将对话内容转变成段落表达。 二、教学对象 1.学生学习汉语时间短,年龄在18-28岁之间。学生汉语程度较低, 自控力不强,应注意说话语速,变换教学方法,避免一成不变;

2.学生大部分来自中亚,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均与汉族有一定差异, 在理解课文时应关注这方面信息 3.学生大部分有俄语背景,生词释义及语法讲解时应多注意进行俄 汉对比分析,一定会对教学有帮助。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语音 1、“一”的变调 2、特指疑问句语调 (二)词汇 1、动词:吃、喝、要 2、名词:馒头、鸡蛋汤、饺子、包子、面条儿 3、量词:碗、些 (三)语法 1、句型“你吃什么?我吃馒头。” (四)汉字 1、独体字:午、头 2、合体字:要、些、喝、酒 (五)课文 1、中国人的主食有哪些; 2、大学食堂不供应啤酒,课文中出现只为扩展生词量; 四、教学方法 1、听说法:语音部分 2、图片展示法、举例法:生词部分

人教版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7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 第一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制定和责任内阁制的形成等基本史实。 2.理解君主立宪制的含义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及作用。 1.再现“光荣革命”的情景,体会“光荣革命”与君主立宪制建立的关系。 2.对相关材料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 3.探究学习,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复杂过程,让学生认识民主与专制斗争的复杂性与曲折性。正确认识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教学重点】: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及特点的分析、理解与掌握。 【教学难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君主、议会、内阁的关系及各自的权限、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8世纪中叶英国著名政治家老威廉?庇特在一次演讲中说的:在英国,由于财产权是神圣的,再贫穷的人在他的寒舍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风可以进这所房子,雨可以进这所房子,房子甚至会在风雨中飘摇,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国王的千军万马不敢踏进这所门槛已经破损了的破房子。在我们今天看来英国既古老而又现代,既传统而又常新,既执着地保守而又充分地自由。英国的国王制度至今仍然存在。那么国王神圣不可动摇的地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动摇的呢? 【新课讲授】 一、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条件 1、历史条件:长期的议会传统 ⑴1215年《大宪章》确立的“法律至上”和“有限王权”基本原则,是立宪政 治的基础,是英国宪政史上永远的里程碑。 ⑵13世纪议会制度基本形成(封建性),14世纪上半期,议会分成上、下两院, 议会由国王和上下两院组成。 上院:贵族院,由教俗贵族组成。 下院:平民院,由代表各郡的骑士和市民组成。 【教师】议会对王权起着限制作用。国王欢迎这一制度吗?国王与议会之间一直存在着矛盾,这一矛盾终于在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时激化了。这究竟 是怎么一回事呢? 2、政治基础: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 (1)原因 ①英国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资产阶级、新贵族形成形成并壮大。 ②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严重阻碍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2)过程:1640——1688

新概念第一册第7课教案

Lesson 7 Are you a teacher? [词汇] 1.I pron. 我 (I做主语【我】,只能够大写,小写没有意义) 2.am v. be动词现在时的第一人称单数 (am是与I搭配使用的be动词) e.g. I am a girl/boy. I am ten. 3.are v. be动词现在时复数 (are是与you搭配使用的be动词) e.g. You are French. https://www.360docs.net/doc/9c11777964.html, n. 名字 e.g.My name is Sunny. Her name is Sophie. His name is Tom. I don’t know their names. 5.what adj.&pron. 什么 e.g What's your name? 你叫什么名字? My name is Lucy? What's her name? 她叫什么名字? Her name is… What's his name?他叫什么名字? His name is… What make is it? 它是什么牌子? What color is it? 它是什么颜色的? 6.nationality n. 国籍 national adj. 国家的,民族的 (nation n. 国家,富有人文色彩的,national+ity这个名词后缀,表示国家的另一个名词形式,国籍。) e.g What nationality are you? I am Chinese.

What nationality is she? What nationality is he? He/She is Italian. country n. 国家How many countries are there in the world? land n. 国家,多用于文学作品 state n. 国家,表示政治的概念 homeland, motherland 祖国 7.job n. 工作 e.g What's your job? I am a doctor. What's his job? He is an engineer. work n. 工作,广义的概念 task n. 工作,任务 job n. 工作,有报酬的工作,既可以是体力的,也可以是脑力的 8.keyboard n. 电脑键盘 (key :钢琴,打字机等的键+board木板;板) 9.operator n. 操作人员 e.g. operate操作机器+or/er(行为者)=操作人员 invite发明+or=inventor(发明者) I am a keyboard operator. 10.engineer n. 工程师 e.g. engine发动机,引擎+er(行为者)=工程师 [课文] A:I am a new students. (I am,He is,She is,They are 简单的陈述句表明身份,职业) My name's Robert. B:Nice to meet you. (当别人向你主动介绍自己后,可以说“很高兴认识你“,表示友好)My name's Sophie. A:Are you French? 你是法国人吗? (这是询问国籍的固定说法,e.g.Is she/he Japanese?)

学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了解多极化趋势和对世界的影响、欧盟的形成和扩展、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过程和原因、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综合探究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相关资料的补充,理解法德关系的改善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初步掌握从国际政治格局、国家利益、大国关系等方面分析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方法。 (2)概括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原因,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 难点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二战后初期,美苏凭借强大的实力划分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形成了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不过这种格局并没有维持很长的时间,随着战后欧日经济的恢复和快速发展,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对美国的霸权提出挑战的力量越来越大。独立后的中国综合国力不断上升,其他第三世界的国家在反殖反霸斗争中逐步走向联合,对美苏两极格局产生了重大冲击,世界开始从两极向多极发展。 新课学习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设问:50年前的欧洲是一片废墟,但是50年后的欧洲不仅可以跟日本媲美,而且还可以跟美国大哥抗衡!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出——欧洲的联合 1、原因: 师生互动:欧洲的联合的原因是什么? (1)现实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它要重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有力影响,必须联合起来。 (3)政治因素:美苏争霸的影响: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 美苏“冷战”开始后,西欧国家逐渐认识到,必须走联合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获得发展。 材料一如果我们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否则,欧洲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 ——《阿登纳回忆录》(4)思想因素:欧洲传统的统一思想的影响 材料二“总有一天……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维克多·雨果 (2)根本原因: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2、联合过程: 问题探究:西欧国家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联合的?欧洲一体化有什么特点? (1)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1年,法,意、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了《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这个共同体促使政治宿敌法德之间的矛盾化解。 (2)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3)欧洲共同体成立:

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版第一册第七课教案

Book1 Unit 7: Hoping for the better 教学重点: 1.The topic of dishonesty on campus (Dishonesty is on the rise especially on campus and the phenomenon needs urgent attention) 2.The reading skill of finding out word meanings by using contextual clues 3. The key words, phrases & expressions, and sentence structures 4. Some typical features of an argumentative essay 教学难点: 1.guessing word meanings by using contextual clues while reading 2. exploring the argumentative style of text A and the topic-details-conclusion pattern it uses to develop a paragraph . 教学过程: Task 1 : Lead in Group discussion(20 min) The teacher divides the students into groups of five or six students and leads them to carry out a group discussion on dishonest behavior on campus, its underlying reasons and the ensuing consequences. Then, each group is asked to work out some solutions to one of these phenomena. After that, the teacher will ask one student of each group to give a presentation on behalf the whole team.

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教案-广东省廉江市实验学校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 7 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内阁制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从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过程来讲述英国君主立宪制特点及意义。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成功是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历史传统的产物,更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的政治前提。《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议会改革、责任内阁制和议会政党制度的形成使英国居住立宪制不断完善。在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过程中形成了它的特点,即君主“统而不治”是虚位君主,议会是国家权力中心,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首相掌握国家大权。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不仅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也为其他国家树立了一种可以借鉴的政治模式,具有深远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其特点 难点:对君主立宪制概念和特点的理解,及君主、议会、内阁的关系及各自的作用。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本课与雅典民主的联系,政治术语的解读。 雅典民主:间接民主("选人替我说话”) 直接民主 代议制民主 选民选出代表组成代表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 是一种间接民主。 代议制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呢? 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独裁。 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得以和平的方式实现,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 2、展示本课探究的四个问题: 探究一:英国为何会走上君主立宪制道路? 探究二:英国君主立宪制是怎样建立的? 探究三:英国君主立宪制是怎样完善的? 探究四:英国君主立宪制有何特点及意义? 3、讲授新课: 探究一:英国为何会走上君主立宪制道路? 思考1:(1)阅读课本P36历史纵横,归纳英国历史传统上国王与议会有什么关系? (2)阅读P36第一二段,英国当时爆发革命的原因是什么? (3)请结合课件图片和教材P36最后一段了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 展示资料:《大宪章》、图片资料:1649 年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及玛丽和威廉加冕典礼的场面,使学生得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的胜利是英国君主立宪制建立的政治前提。 归纳、展示: 政治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光荣革命”﹚的胜利。 历史传统:早期议会的存在及其对王权的制约。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七单元)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七单元)第七单元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现代:全世界) 自查点: 美苏冷战的标志、表现和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标志? 20世纪中后期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 两极格局瓦解的标志? 20世纪末开始多极化趋势加强的表现和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原因:二战后美、苏战时同盟因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特别是国家利益的尖锐对立而破裂。 2.冷战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947年的“杜鲁门主义”公开宣称要干涉他国内政,是美国“冷战”政策正式开始的标志。马歇尔计划是“冷战”政策在经济上表现,其实质是通过经济援助,加强对西欧的政治控制。1949年美国策动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体现。 苏联和东欧国家针锋相对,1949年成立经互会,以对抗马歇尔计划;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全面对峙,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3.局部热战:1962年发生古巴导弹事件;亚洲地区发生

“热战”——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欧(欧共体)与日本的崛起,使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这种经济的多极化是对美国霸权的挑战,也是对美苏两极格局的冲击。 2.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了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3.西欧与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社会主义阵营瓦解以及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共同构成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3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加强 .两极格局瓦解: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着两极格局的最终瓦解。 2.多极化趋势加强:两极格局瓦解后,美国不可能建立单级格局、形成独霸世界的局面,因为世界多个政治经济力量崛起,正在对美国形成制约。 3.当今世界格局:世界政治格局从近期看,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并还将继续下去;从长远看,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7课《怎么都快乐》教案设计

《怎么都快乐》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语言生动有趣,重复句式较多,内容贴近儿童生活,情感乐观积极,十分易于学生朗读和识字。因此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到快乐的含义:独处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学会为别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游戏快乐,学习也快乐。文中的词语搭配极为丰富,“折纸船、踢毽子、听音乐、下象棋、打排球、讲故事”等,是学生学习语言的良好素材。因此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了解词组,积累动词。【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字13个,目的是渗透性识字。 2.写字7个,掌握笔画笔顺练习。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学生在互帮互学中熟记生字。 2.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质疑问难,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一个人是快乐的,在集体中更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认读“会认”的字,把识字和看图、学词结合起来,和生活结合起来。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一个人是快乐的,在集体中更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 2.指导书写“会写”的字,书写美观、工整。 【课前准备】 1.教学辅助课件、实物投影、带田字格黑板。(教师)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1: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师:孩子们,刚才的课间十分钟你们玩得快乐吗?说说为什么?(生交流) 2.师小结:是呀,一个人玩有一个人玩的快乐,有许多小朋友玩,大家会感到更快乐,无论怎么都快乐。 3.板书课题:怎么都快乐 4.指导朗读课题,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设计意图:以课间十分钟为话题和学生交谈,能让学生快速进入师生对话,同时因为聊感兴趣的内容而产生了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边读边圈出生字词,把诗句读通读顺。 2.学习新字新词。 (1)出示生字,指名朗读,相机正音。着重指导学生读准前鼻音“怎、很、音”,后鼻音“绳、讲、行”。读准多音字“得”,强调在本文中读dei(三声)。 (2)说说自己记忆生字的好方法,同学之间互相交流。 (3)教师课件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认读。 (4)朗读词语。 怎么独自跳绳羽毛球排球篮球游戏运动会 跳绳踢足球讲故事听音乐打排球玩游戏 ①自由读一读。 ②观察第二组词语。有没有发现什么特点?都是前面有一个表示动作的词。 ③学生自由说几个这样的词。 3.再读课文,读出节奏。 (1)教师示范朗读。 (2)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自由朗读。 三、规范书写,形成习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优质教案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课标要求】:⑴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⑵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简述《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⑵了解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回顾工业革命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革命活动的学习||,培养坚持真理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勇于探索献身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的革命措施||。 难点:对教材摘引的《共产党宣言》的有关资料的理解||,巴黎公社的性质及失败原因||。 【板书设计】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1、历史条件 (1)经济前提: (2)阶级基础: (3)思想基础: (4)实践活动: 2、诞生——《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1)标志: (2)主要内容: (3)意义 二、巴黎公社——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1、背景: 2、经过:1871.3.18-- 3.28--5.28 3、革命措施: 4、失败原因: 5、性质和历史意义: 6、历史教训: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在20世纪末的2019年||,先是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伟人”||。这一命题进行了校内的征询、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而似乎早已被习惯公认第一的爱因斯坦却屈居第二||。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一个月||。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