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1)

孙权劝学(1)
孙权劝学(1)

第15课孙权劝学

教材分析:

《孙权劝学》这篇文章短小精悍,内容简单易懂,是培养学生简易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好文本,主要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形象饱满,并把大道理融入到小故事中去。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感知人物,领会道理。

学情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文章类型,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初步具备了获取、筛选、分析及处理信息的能力。本文故事性强,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学习、生活的体验,积极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积累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 了解作者作品及相关文学常识。

3.理解文章内容,背诵课文,领会文章给人的启示。

能力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揣摩文中言简义丰、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

品味文章用对话来刻画人物、建材内容的表达效果。

2.通过比较阅读,理解《孙权劝学》与《伤仲永》的异同,提高

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刻苦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于国于己都意义重大,勉励学生重视学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掌握关键词句,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通过分析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领会在学习的过程中懂得“人需要在学习中不断进步”的道理。

教学方法

1.朗读背诵法;

2.学生合作研讨与教师点拨相结合;

3.比较阅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以将同学们引到三国上来。说到三国,不由得让我们想起刚刚听过的“滚滚浪花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鼎立时期,英雄辈出,刘备、曹操、孙权可谓水火不容,但是,曹操曾经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能让对手如此赞叹,可见孙权非同一般。孙权手下有员大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孙权信赖。可是他就是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学。现在孙权又来劝说了,今天的结果如何呢?我们一起来看《孙权劝学》。

多媒体展示课题。

二.结合注释,介绍作者及相关知识。

展示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

三.一读课文,读准字音、语速。

1.播放示范朗读磁带或教师作示范背诵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听读,要求注意文中字音、语速等,并及时圈点标注。

多媒体展示字音。

2.学生自由朗读一遍后教师指名朗读。其他同学从字音、语速方面进行评价。

四.二读课文,读出停顿。

1.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准朗读停顿。

多媒体展示朗读停顿。

2.学生朗读后教师指名朗读。其他同学从停顿方面进行评价。

3.学生齐读课文。

五.三读课文,学生翻译文章,了解课文内容。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独立对照注释,翻译课文。

2.小组讨论各自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疑问,达成共识,就疑难问题进行全班交流,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补充。

多媒体显示问题。

3.学生速读课文,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多媒体显示故事情节。

六.四读课文,读出语气,揣摩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1.多媒体显示语句,学生揣摩语气并朗读。

2.分角色朗读课文,指名分别朗读孙权、吕蒙、鲁肃的角色,

其他同学齐读叙述的语言。

3.学生据语言及语气分析文中人物形象。

多媒体显示人物形象。

七.通过比较阅读,感悟课文。

本文写吕蒙当涂掌事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我们学过的《伤仲永》一文中,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这两篇文章内容都与学习有关,却一正一反。一个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个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

同学们,方仲永的经历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生答:后天学习

的重要性)那么,从吕蒙的经历中,你又能得到什么启示呢?

学生经过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

多媒体显示总结的有关启示。

八.延伸拓展。

多媒体显示。

思考:假如当初吕蒙没有听从孙权的劝告,还是昔日的“吴下阿蒙”,鲁肃还会和他结为朋友吗?

引导学生体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要想赢得想鲁肃那样的儒雅之士的青睐,自己必须努力成为像吕蒙那样的人,这样双方才能成为知己。

九.布置作业

多媒体显示作业。

十.学生尝试当堂背诵课文,当堂检查

板书设计

孙权:爱护部下,平易近人,善劝。吴下阿蒙(学识尚浅的人)劝(恳切、关心)

吕蒙:能接受别人的正确建议。

赞(惊讶)

鲁肃:忠厚长者,爱惜人才。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

教学反思

1、本课教学,通过小组讨论弄懂文意,再有教师评点强调,这样既

强化了基础知识,又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2、对待难点的处理,采用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活动方式,有利

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创造性的阅读与理解。

《孙权劝学》原文及课下注释

孙权劝学1 初,权谓吕蒙2曰:“卿3今当涂4掌事,不可不学!”蒙辞5以军中多务6。权曰:“孤7岂欲卿治经8为博士9邪10!但当涉猎11,见往事12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13始就学。及14鲁肃过15寻阳16,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17,非复18吴下19阿蒙20!”蒙曰:“士别三日,即更21刮目相待22,大兄23何见事24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选自《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7年版)卷六十六,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现在山西夏县)人,生于光州光山(现在河南光山)。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现在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 2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3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4当涂:当道,当权。 5辞:推托。 6务:事务。 7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8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春秋》《礼》等书。 9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10邪(Yé):通“耶”,语气词。 11涉猎:粗略地阅读。 12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3乃:于是,就。 14及:到了……的时候。 15过:到。 16寻阳:县名,现在湖北黄梅西南。 17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18非复:不再是。 19吴下:指吴县,现在江苏苏州。 20阿蒙: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味。 21更:重新。 22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23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24见事:认清事物。

孙权劝学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资治通鉴》是一部纪传体通史。 B. 司马光,字君实,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 C. 本文通过写鲁肃与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D. 文章中,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与吕蒙的对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2.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正确的义项。 (1)权谓.吕蒙曰(____) A.叫作 B.说 C.对……说 (2)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 A.告辞 B.言辞 C.推辞 (3)见.往事耳(____) A.看见 B.了解 C.见识 (4)孰若.孤(____) A.第二人称,你 B.比得上,如,好像 C.这个 D.假如,如果 (5)蒙乃.始就学(____) A.于是,就 B.才 C.却,竟然 (6)及.鲁肃过寻阳(____) A.经过 B.到,等到 C.离开 3.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但当.涉猎当.之无愧 B. 自以为大有所益.多多益.善 C. 见往事 ..不堪回首 ..耳往事 D. 卿.今者才略卿.今当涂掌事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与朱元思书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鸢飞戾.天()窥谷忘反.() 负.势竞上()经纶.世务()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②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6.本文总领全篇的语句是。 7.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写了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哪句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8.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几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孙权劝学》基础知识

《孙权劝学》基础知识 《孙权劝学》文体:传记。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答,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 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一)课文字词详解。 1、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今:现在。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掌事:掌管政事。辞:推托。以:用。务:事务。) 2、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岂:难道。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为: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邪:语气词,后写作“耶”。但:只,只是。当:应当。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指历史。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孰:谁。若:比得上。以为:认为。益:好处。乃:于是,就。始:开始。就:从事。) 3、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及:到,等到。过:经过。论议:讨论,评议。惊:惊奇。才略:才干和谋略。非复:不再是。复,再。) 4、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三,泛指多天。即:就。更:重新。刮目:擦拭眼睛。相待:看待。何:为什么。见事:知晓事情。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遂:于是,就。拜:拜访,拜见。别:告别。)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2.卿言多务,孰若孤?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或: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有抱负的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 8.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三)揣摩语言。 1.“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怎样的心理? 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孙权劝学

文言文《孙权劝学》 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书是北宋(朝代)司马光(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年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2.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朝代) 政治家、史学家(称谓)。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当涂 掌事 ..

当涂:当道,当权 ( 2)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推托 (3)治经..为博士..邪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4)但.当涉猎.. 但:只,只是 涉猎:粗略地阅

读 (5)见往事 耳 ... 见:了解往事:历史(6)蒙乃.始就学 乃:于是,就 (7)卿今者才略 .. 才略:才干和谋略(8)目相待 即更刮 .. 更:重新刮:擦拭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初,权谓吕蒙曰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 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③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④卿言多务,孰若孤? 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 ⑤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 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

⑦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 ⑧蒙乃始就学。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⑨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你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⑩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人们分别几天,就要重新另眼相看⑾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 5、“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4.《孙权劝学》及答案

1《孙权劝学》练习 班级:姓名: 一、基础积累与运用 1.阅读文言文要注音字的读音,请给下面的字注音。 ①卿()②涉()③邪()④孰()⑤遂()⑥岂()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3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2分) ⑴卿.今当涂 ..掌事⑵蒙辞.以军中多务.辞.:务.: ⑶孤岂.欲卿治经为为.⑷.蒙乃.始就学乃: ⑸孤常 ..读书孤.见:往事:耳: ⑺.及.鲁肃过.寻阳及:过:⑻.卿今者才略 ..才略: ⑼非复 ..吴下阿蒙非复:⑽即更.刮目相待 ⑾大兄 ..之晚乎大兄:见事: ..何见事 (4)古今异义(8分) 治经为博士 ..耳(古义:今义:过去的)..(古义: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见往事 但当涉猎(古义:今义:表转折的连词)即更刮目相待(古义:今义:更)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⑵蒙辞以军中多务。 ⑶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⑷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卿今当涂掌事②但当涉猎B.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自以为大有所益 C.①见往事耳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答: 4、吕蒙推辞的理由是什么 答: 5、孙权是如何劝说吕蒙的(用原文回答) 答: 6、文中哪句话表明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答: 7、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发 答: 8、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各自的性格特点。 孙权:三国时吴国国君。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 吕蒙:吴国名将。知过能改,有军人的坦诚豪爽。 鲁肃:吴国谋士。文人雅士,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 9、人物的语言往往体现人物的语气和心理,请分析下列人物语言的作用。 ⑴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答: ⑵卿言多务,孰若孤 答: ⑶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答: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C.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性情与融洽关系。D.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从侧面表现了孙权劝学的结果以及吕蒙才略的惊人增长。 三、拓展阅读: 《鲁肃过蒙屯下》 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

(完整版)孙权劝学中考试题

2004-2011年《孙权劝学》中考试题汇编 宁德市2004年 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19—23题。(18分) 炳烛①夜读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②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③乎?”平公曰:“善哉!” 【注释】①炳烛:点烛。②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③昧行:在黑暗中行走。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9、下面句子中的“于”和“晋平公问于师旷”的“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B.于厅事之东北角 C.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D.游于是乎始 20、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⑴恐已暮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盲臣安敢戏君乎______________ ⑶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 ⑷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________ 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经:指儒家经典。博士:指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可不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2分) 23、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3分) 参考答案: 19、C(3分) 20、①迟、晚②怎么③再次、重新④等到、到(共4分,每个1分) 21、(1)年少而学,(就)如同初升的太阳。(2)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博士吗?(6分,每处3分,大意相近即可) 22、年纪大;事务多。(2分,每处各1分,意思正确即可) 23、从热爱学习、珍惜时间、善于引导、虚心听取他人的合理建议等方面阐述均可。(3分,语意明确、句子通顺、所答内容与文段有关即可) 2004年山东省济宁市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5——10题。 (一)

《孙权劝学》(1)

孙权劝学 1.注音。(5分) 卿( ) 博士邪.( ) 涉.猎( ) 孰( ) 更.刮目相待( ) 2.重点词语解释。(10分) (1)蒙辞.以军中多务( )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3)但当涉猎 ..( ) (4)见往事 ...耳( ) (5)孰.若孤( ) (6)及.鲁肃过寻阳( ) (7)非复 ..吴下阿蒙( ) (8)即更刮目 ..相待( ) (9)大兄何见事 ..之晚乎( ) (10)肃遂.拜蒙母( ) 3.通假字。(2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4.一词多义。(4分) 当涂掌事( ) (1)当 但当涉猎( ) 蒙辞以军中多务( ) (2)以 自以为大有所益( ) 5.古今异义。(6分)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邪 博士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 (2)即更刮目相待 更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 (3) 但当涉猎 但古义: 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6.重点句子翻译。(12分)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6)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土邪! 7.根据课文填空。(13分) (1)源于本文的两个成语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它们分别喻指什么? (2)下面一组成语都与“勤学”相关,试写出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 ①韦编三绝: ②囊萤映雪: ③悬梁刺股: ④凿壁偷光: 8.孙权给吕蒙提的读书目标是(用原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9.说说文中三个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3分) 10.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11.鲁肃赞吕蒙这一情节在写法上有何特点?(2分) 12.班级中的小冉同学一直不喜欢读书学习,还自称从小学就落下了,现在已经跟不上了。请你运用本课所学的内容劝说小冉同学。(4分)

孙权劝学孙权劝学赏析

第二课时 一、特别推荐阅读:《孙权劝学》圈点三辨 《孙权劝学》选自司马光主编的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是根据《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及裴松之注引《江表传》的有关文字改写的。故事的材料精选巧取,言约而意丰。自读这篇课文时,我们可以适当做到下列的圈点品味—— ①三个字音:当、为、更这几个都是多音字。“当涂”意即“当道、当权”,应读作dāng;“但当涉猎”的“当”当“应当”讲,也应读作dāng。“为博士”“自以为”中的“为”都作动词,读wéi才对。“即更……”句中的“更”释为“重新”,具动词意味,读gēng。 ②三个多义词:事、以、见“掌事”之“事”,可当“事务”讲,含有一定的“责任”;“往事”之“事”,即“事件,事情”。“以”,在“以军中多务”中作介词“用”,在“自以为大有所益”中与“为”组成“认为”。“见”在“见往事耳”和“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分别为“知道”与“认清,识别”的意思。 ③三个古今异义词:治、博士、但“治”,研究,今为“治理”义;“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为学位最高一级;“但”,只,今为转折连词。 ④三个句末语气词:邪、耳、乎“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句末的“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见往事耳”句末的“耳”表示限制语气,可译为“罢了”;“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句末的“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⑤三个称谓:孤、卿、大兄古时王侯自称“孤”,孙权即是。古代君王对臣子、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以及朋友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为“卿”,前者如孙权称谓吕蒙,后者如鲁肃称谓吕蒙。“大兄”即长兄,文中吕蒙对同辈年长者鲁肃的尊称。

⑥三个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即当年在吴县时的阿蒙,或说是三国时吴国名将吕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和文才的人。“士别三日”即读书人分别后三天,或说是有道德和才能的人相隔了一段时间,特指有了明显的长进,一般与“刮目相看”连用。也可以单独使用,褒讲久违的友人有能耐或者本事等等。“刮目相待”即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也作“刮目相看”。 ⑦三个古汉语句式:非复、何见事、遂拜蒙母“非复吴下阿蒙”译作“不再是原来那个吕蒙了”,是个判断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作“老兄你看起事来怎么不能早一点看到它的发展情况呢”,“何见事”即“见何事”,疑问句宾语前置,是个倒装句。“肃遂拜蒙母”译作“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拜”后省略介词“于”,是个省略句。 ⑧三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孙权的言语中可见其如何善于劝说,可感其怎样的对吕蒙亲近、关心、期望。这里是国君对臣子的“教训”口吻。鲁肃亲见吕蒙的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情不自禁,说话用了“赞叹”口吻。吕蒙的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态度坦然得当之无愧,话里不乏“责备”口吻。孙权劝得认真,鲁肃与吕蒙调侃得多趣,二者情调不同,三人性格有异。 ⑨三个层次:劝、学、变短文剪裁讲究,详略得当。第一层重点突出孙权善“劝”,命令未奏效时,孙权又用自身学习的体会再劝,并驳回吕蒙的借口。第二层写吕蒙“就学”,吕蒙不得已开始学习,至于如何刻苦学习、如何日见长进,文章只字未提。第三层写吕蒙学习后的变化,仅用一个“及”字,引出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4 孙权劝学11-部编版

《孙权劝学》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重点) 2.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分析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重点) 3.学无止境,开卷有益,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 教学重点 1.理解和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分析人物形象及性格特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由“吴下阿蒙”和“刮目相待”两个成语导入新课。 二、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体会对话人物的语气,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教师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引导学生和老师一起进入人物语言艺术的探究。 2..学生快速找出文中孙权、鲁肃、吕蒙说话的句子。 3.教师整理,出示问题。学生自由组合自由讨论。 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 C.卿言多务,孰若孤? D.卿今昔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E.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F.大兄何见事晚乎! 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明确问题答案,板书。 (插入幻灯片) A.“不可不学”,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果断,语重心长,谆谆告诫,神态郑重严肃,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 B.面对吕蒙的不听劝诫,孙权一针见血地打消了他对过高学习目标的疑惑,语气坚决,根本不给吕蒙回旋的余地。话中应感受到孙权不高兴的神情和对吕蒙责备的意味。 C.反问语气,否定吕蒙托辞的理由。孙权用自己的例子来说服吕蒙,引发了吕蒙的深深思考。更何况孙权根据吕蒙推辞学习惧怕的现状,用一句“但当涉猎,见往事耳”降低学习的难度——只粗略的阅读了解历史。吕蒙听后茅塞顿开,欣然接受意见,开始学习。 小结:通过这几句抑扬顿挫,循循善诱的劝说,体现了孙权劝说的巧妙。(板书,知人善劝) D:吕蒙长进如何?作者运用侧面描写,烘托了吕蒙的惊人长进,似乎一个脱胎换骨的吕蒙就在眼前。作者用一个“非复”描写出了鲁肃的惊讶,不解的神态,以及赞叹之意,更有用“卿”来表示对吕蒙的尊重。所以“卿”应用尊重的语气来读,“非复”应该用惊叹

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孙亮 【课文品读】 《孙权劝学》是一篇极其简略但又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文言短文故事主体只有两个部分,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文章主要通过对话的方式,表现人物,推进故事对话言简义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人物寥寥数语,就表现出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心理和性格在情节的安排上,亦别具风格吕蒙学习的起因是“孙权劝学”,学习的过程略去,学习的结果是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通过“论议”“结友”来表现孙权善劝、吕蒙勤学和学有所成直接描写、侧面衬托、留白再塑、繁简结合等手法的巧妙运用,让这一篇小短文既充满了情趣,又不乏理趣. 【设计意图】 文章简短,教材注释比较丰富,学生理解起来不会有文意上的困难但是,因其短小,它的文学价值也往往容易被忽略如何感受到它的文学魅力,则需要教师在深入解读后,通过生动的教学形式带领学生一道走进文本,品析欣赏笔者通过反复解读和剖析,挖掘出短文里藏有的多个“三”,这些“三”包含了文章结构、人物形象、艺术手法、文化背景等多项内容,于是,以“找寻三”趣学文言故事作为此设计的总构思. 教学创意:趣学文言故事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谓、博士、但、涉猎、吴下阿蒙、刮目相待、邪、耳、乎等等; 2.赏析写人记事的美妙手法 教学重点: 赏析写人记事的美妙手法 教学方法:诵读、品析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朗读 要求:读通读顺读懂 方法:自由放声朗读,自己译读,同座译读,质疑解难 二、积累 要求:圈出并掌握引发关注并需要积累的词 方法:自己圈出,落实意义和用法,教师点拨强调 (以自行整理或统一练习的方式积累) 以下词需要强调: 实词:谓当涂涉猎见就过 虚词:以岂但若乃及即更何遂 人称:卿孤孰 古今异义:博士往事 语气词:邪耳乎 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三、品析 要求:找寻文中独特的“三”组合并作分析,感受文章写人记事的美妙手法 方法:教师示例,学生独立寻找,教师巡视点拨,学生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文中的“三”组合有以下一些内容:

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案

《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案 主备教师:习志国焦立伟杨明杰时间:2014.2 共计 2 课时 课题:《孙权劝学》课型:讲读课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 2、掌握文言字词。 3、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4、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学习重难点】 1、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等成语。 2、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3、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4、联系课文、生活,让学生真正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的道理。 【课件准备】白板 【小组任务】自学合作探究 【课堂过程】 【自学质疑】 一、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____ ,该书是__ (朝代)____(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___ ,记载了从_ 到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______ ”;《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_____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____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____”(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_____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___ ;文末的“____ ”(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______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涉猎()孰()遂() 三、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 5、见往事耳 6、蒙乃使就学 7、卿今者才略 8、即更刮目相看 四、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五、问答题: 本文的故事情节是如何安排的? 【合作探究】 (一)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1、这篇文章选自《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相关资料?(学生自由发

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难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相关材料 【教学方法】:分角色朗读合作讨论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什么是“开卷有益”呢? 吕蒙,字子明三国吴国名将,初不习文,怎么会变得这么厉害呢?今天要学的《孙权劝学》会告诉我们这个原因的。 二、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1、司马光,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相关资料?(学生自由发言) 说到司马光,我们对他少年时《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非常熟悉,我们一起来认识司马光(介绍司马光)。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三、读译课文,理解文意 (1)认读:先听老师读,听准字音、停顿、节奏、表情,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卿qīng 岂qǐ涉猎shè孰shú遂suì邪yé更gēng (2)分角色朗读: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3)解读:边朗读课文边根据课下注释逐句理解课文大意。 (4)释疑:重点词语积累,交流讨论不理解的语句。 (5)故事复述归纳中心。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道理。 四、再读课文,探究研析 (1)孙权为什么要劝说吕蒙学习? 明确:“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不可不学!”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可置否,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2)孙权是怎样劝吕蒙学习的?

《孙权劝学》知识点拨

《孙权劝学》知识点拨 (一)整体感知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开始学习,其才略很快有惊人的长进以至于令鲁肃叹服不已,并且与他结为朋友的故事。文章虽然短小,但却精练而生动地刻画了三个人物形象,启发我们要重视学习。 (二)学法引导 这是一篇文言文,文字简短,同学们可借助注释和词典,了解大意。其次应该反复朗读,对于人物的对话描写,可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揣摩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并且可以将本文与《伤仲永》对比阅读,体会两文在主题上的相同之处。 (三)审美鉴赏 言简意丰的对话美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有情味。孙权劝学,先一语道破目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语重心长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各有其趣的性情和融洽关系。全文虽话语不多,但有以一当十之效,令人难忘。“刮目相看”“吴下阿蒙”已成为广为使用的成语便是明证。 (四)重难点突破 1.文题是孙权劝学,孙权怎样劝吕蒙学习的,吕蒙怎样学,学成的结果又如何?本文仅129字,不仅有完整的故事情节,而且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试分析本文的详略安排。 【析】以对话推动情节,以对话写事情的起因,以对话交代事情的结果,是这篇文章的特色,作者巧妙地运用对话来剪裁课文,抓住这一点考虑这个问题,可以很顺利地解答。 【参考答案】以孙权劝学的语言交代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但并没有直接描写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文章以吕蒙与鲁肃的风趣对话来显示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既可以达到表现吕蒙进步之快的目的,又可以将鲁肃的形像表现得栩栩如生。 2.试分析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体会两人说话时的心理? 【析】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简练生动,传神地显示了两人的性情,反复朗读,揣摩说话者的语气,体会人物心理。 【参考答案】鲁肃“大惊”表现十分惊奇的神态,“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用“吴下阿蒙”称吕蒙也显示了与阿蒙的亲昵关系。 吕蒙的答话中以“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既显示了他颇为自得的神态,又巧妙地接应了鲁肃的赞叹,表现出一种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以“大兄”称鲁肃,表示出对鲁肃的尊敬。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又

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语气词,通耶)!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lù)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 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和有抱负的人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朗读节奏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

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注释1、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建业(今江苏南京),国号吴,不久迁都武昌(今湖北鄂城)。 孙权229年称帝。 3、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4、卿:古代君对臣或长辈对晚辈的爱称。 5、今:现在。 6、涂:同途。 孙权当涂掌事: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 掌事,掌管政事(异议:当涂:地名)。 7、辞:推托。 8、多务:事务多,杂事多。 务,事务。 9、孤:古时候王侯的自称。

孙权劝学

1《孙权劝学》教案 教学目的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难点: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和运用,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意思是生命有限,学海无涯。而智出学海,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地丰富我们的语言宝库,攀登学习的高峰,畅游知识的海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告诉我们学习需“勤奋”的真理。其实“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学习”这个话题的文言文。(板书)孙权劝学 2、简介《资治通鉴》及作者司马光 (1)司马光,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二、整体感知 1、听配乐范读,整体感知全文。听完范读后,全班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 2、对着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课文,不明白的地方相互讨论研究,自读理清课文情节。 ◆在翻译文言文时,我们不要求字字句句直译,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来完成,即:翻译出文章的大意就可以了。本文主要讲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后其才略突飞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以“提问”形式,落实文言实词、虚词和重点语句的大意。(板书重要字词,疏导理解)请位同学复述故事大概内容 (板书)孙权劝学 吕蒙辞学——就学 鲁肃大惊——结友 3、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再一次理清课文。 4、把本文改编为课本剧,请四位同学上台表演。(课前已做好准备) 三、课文研析※根据“自学导题”,以讨论方式自学课文。 (1)孙权为什么要劝说吕蒙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孙权是怎样对吕蒙进行劝学?(3)本文是怎样证明吕蒙学有成就的?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证明?(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 现)(侧面描写) (4)试分析课文人物形象。(孙权—关心部下、耐心规劝,吕蒙—虚心接受听取别人的意见)(5)这则历史故事有什么深刻意义?(通过这则故事可以告诉我们开卷有益,学习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四、扩展训练※在课堂练习本上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

《孙权劝学》检测及答案11

《孙权劝学》检测 一.主题探究 本文描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的故事, 。 1、文学常识填空。 《孙权劝学》一文作者是,是时代的政治家、史学家。他主 持编攥的,是我国最大的一部史书。 二.重点字词 1.初.,权谓.吕蒙曰: 2.卿今当涂掌 ...事: 3.蒙辞.以军中多务: 4.肃遂.拜蒙母: 5.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 ...: 6.但当涉猎 ...耳: ..: 7.见往事 8.卿言多务,孰若 ..孤?: 9.蒙乃.始就学: 10..及.鲁肃过.寻阳: 11.卿今者才略 ..: 1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13.大兄 ..何见事 ..之晚乎: 三.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略,见往事耳。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四.问题探究 1.《孙权劝学》与《伤仲永》两文在内容上有何异同? 2、找出《孙权劝学》一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3.文中共出现了3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他们分别有什么性格特征: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描写,作用是: 5.孙权告诉吕蒙的学习方法:、 学习目标是(用原文词语填空)6.从文中找一个成语形容吕蒙的变化。吕蒙的变化给你什么启示? 7.孙权是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2分) 8.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 9.谈谈你对“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 《孙权劝学》复习资料 【主题探究】 本文描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的故事,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重点字词】 1.初.,权谓.吕蒙曰:当初对 2.卿今当涂掌 ...事:当权管理 3.蒙辞.以军中多务:推脱 4.肃遂.拜蒙母:于是

孙权劝学含答案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练习题 (15 《孙权劝学》) 一、阅读《孙权劝学》,完成习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蒙曰:“士别三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在原文把所缺内容补充完整。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涉.猎()为博士邪.()卿.今当涂掌事()孰.若孤()当涂.()3、本文的作者是(人名)。他是(朝代)的家、家。他花费19年时间主持编纂了历史巨著《》,是继《春秋左传》之后,我国又一部体通史。 4、文中“治经”中的“经”指的是《》、《》、《》、《》《春秋》等书。 5、依据提示默写本册中要求课外背诵的古诗词。 ①谁家玉笛暗飞声,。②,凭君传语报平安。 ③春潮带雨晚来急,。④,闲敲棋子落灯花。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卿今当涂 ..掌事()(2)蒙辞.以军中多务()(3)及鲁肃过.寻阳() (4)即更.刮目相待()(5)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6)士别.三日() (7)但.当涉猎()(8)但当涉猎 ..()(9)蒙乃.始就学() (10)权谓.吕蒙曰()(11)蒙辞以军中多务.()(12)肃遂.拜蒙母() 7、朗读文章要注意句子的语气。读读下列句子,写出句子中加点虚词所表示的语气。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②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8、古代文言文中的语句是成语的重要来源,请根据下面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 (1)比喻人学识尚浅。()(2)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9、宋代诗人刘过曾写过一首题为《书院》的“劝学诗”: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这首诗运用了修辞格,表达的意思是:。而《孙权劝学》则以为主,言简意丰地表达了学习的重要性。 10、下列句子中,没有人称代词的一组是() A.卿今当涂掌事B.孤常读书 C.蒙辞以军中多务D.自以为大有所益 1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卿今当.涂掌事②但当.涉猎B.①蒙辞以.军中多务②自以.为大有所益 C.①见.往事耳②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辞。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既从正面烘托出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

孙权劝学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1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1)课前通读课文,预习了解。 2)课前教师与学生上网搜索与课文有关的图片、视频及相关资料。 二、教学课题 《孙权劝学》 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5课一篇文言文。 三、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1、通过共同探究及讲解,疏通文意,把握内容,.提高学生阅读及 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提高学生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 3、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点 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并能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语调。 教学难点 理解孙权、吕蒙与鲁肃对话的含义。 教学内容

文章第一部分运用语言描写详写孙权现身说法,从学习的必要性、重要性两个方面劝吕蒙学习,第二部分运用语言描写从侧面以鲁肃大惊体现吕蒙的巨大变化,写出吴下阿蒙接受劝说就学后令人刮目相待。从而突出了孙权“善”劝。 四、教学方法及手段 多媒体及网络环境、自制PPT课件、朗读法、讨论法、问答法、表演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理念、 1.孙权劝学的故事历史上很有名。由这个故事概括出来的成语“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也很有名。这个故事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劝者和被劝者都是名人。孙权是三国著名的政治家,而吕蒙则是指挥与名将关羽作战并取得胜利的著名将领。因此,教师通过互联网的帮助适当补充与此故事有关的资料,让学生能够体会孙权劝学的真正用意,体会吕蒙读书的实际效果。 2.要加强诵读,首先让学生听读网络上的经典朗读后,再以各种形式的诵读理解课文内容,本课互动流程中也有一些设计,必须作好临场处理。 3.教师可适当拓展,在网上摘录一些与读书劝学有关的名言,让学生体会读书对提高自身素质所起的积极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自觉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组织形式 可按“诵读—理解”的思路组织教学。

《孙权劝学》课文讲解

《孙权劝学》课文讲解 【课文讲解】 (一)课文字词详解 ①初,权②谓吕蒙曰:“卿③今④当涂⑤掌事,不可不学!”蒙⑥辞⑦以军中多⑧务。 ①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②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③今:现在。④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⑤掌事:掌管政事。⑥辞:推托。⑦以:用。⑧务:事务。 权曰:“①孤②岂欲③卿④治经⑤为⑥博士⑦邪!⑧但⑨当⑩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①孤:古时王侯的自称。②岂:难道。③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④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⑤为:成为。⑥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⑦邪:语气词,同“耶”。 ⑧但:只,只是。⑨当:应当。⑩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指历史。?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孰:谁。?若:比得上。 孤常读书,自①以为大有所②益。”蒙③乃④始⑤就学。 ①以为:认为。②益:好处。③乃:于是,就。④始:开始。⑤就:从事。 第一层:写孙权劝学,鲁蒙“乃始就学”。 ①及鲁肃②过寻阳,与蒙③论议,大④惊曰:“卿⑤今者⑥才略,⑦非复吴下阿蒙!” ①及:到,等到。②过:经过。③论议:讨论,评议。④惊:惊奇。⑤如今,现在⑥才略:才干和谋略。⑦非复:不再是。复,再。 蒙曰:“①士别三日,②即③更④刮目相待,⑤大兄⑥何⑦见事之晚⑧乎!”肃⑨遂⑩拜蒙母,结友而?别。 ①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三,泛指多天。②即:就。③更:另,另外。 ④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他。刮:擦拭。⑤大兄:对朋友辈的敬称⑥何:为什么。⑦见事:知晓事情。⑧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⑨遂:于是,就。⑩拜:拜访,拜见。?别:告别。 第二层:写鲁肃“与蒙论议”,“结友而别”。 (二)课文翻译 方法指导: ①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官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②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 ③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④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 ⑤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比起我来怎么样?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