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复习题

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复习题
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复习题

第二章水产食品原料学

1.水产品原料的含水量和水在其中的存在形式有哪些特点?

水产品的含水量与水产品的种类有关,多数鱼、贝类肉的水分含量约在60%-85%之间,比禽畜肉水分含量平均值高。少数如海蜇(95%以上)和海参(91.6%)等是水分含量比较多的水产动物。普遍上来说,水分与脂质含量存在逆相关的关系,含有脂质较多的鱼类水分含量较少,两种成分大概在80%左右;

水在水产品中的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者比例大概为4:1。自由水具有水的全部性质,自由水作为溶剂可运输营养和代谢产物,参与维持电解质平衡和调节渗透压。自由水在干燥时易蒸发,在冷冻时易冻结。微生物可以利用自由水生长繁殖.各种化学反应也可以在其中进行;结合水仅占总水量的15%?25%。结合水一般与蛋白质、淀粉、纤维素等物质形成氢键。结合水的水蒸气压比纯水低得多,一般在-40°C以上不能结冰。

2.概述鱼贝类蛋白质的组成特点

按蛋白质对溶剂的溶解性不同,可分为水溶性蛋白质(肌浆蛋白),存在位置为肌细胞或肌原纤维间,代表物有糖酵解酶、肌酸激酶、小清蛋白、肌红蛋白;盐溶性蛋白质(肌原蛋白),存在位置有肌原纤维,代表物有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肌钙蛋白。水不溶性蛋白质(肌基质蛋白),存在位置为肌隔膜、肌细胞膜、血管等结缔组织,代表物有胶原蛋白;碱溶性蛋白质。

3.简述水产食品原料的一般化学组成和特点?

水产食品原料的一般化学组成是水分、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糖类;

水产食品原料的特点如下:

(1)不稳定性。不稳定性主要原因是捕捞过度导致传统的经济鱼类资源的衰退、周期性的鱼类资源变化以及外界环境造成的变动。

(2)多样性和易变性。多样性主要体现在水产加工原料覆盖范围广,所覆盖生物的体积、形状、理化性质都不尽相同。易变性主要体现在水产加工原料常受到栖息环境、种类、性别、大小、季节和产卵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

(3)营养性与功能性。营养性主要体现在水产食品原料含有不逊于鸡蛋和肉类的优秀蛋白质等,功能性主要体现在水产食品原料含有各种各样的生物活性物质,例如海洋生物蕴含的活性多糖、牛磺酸、EPA(eicosapentaenoic acid)和DHA(docosahexac-noic acid)等。

(4)易腐败性。易腐败性主要跟鱼贝类组织携带细菌、含有各种酶、不饱和脂肪酸有关,同时也跟鱼贝类组织理化性质以及加工温度有一定的关联。

第三章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4.简述引起鱼类肌肉硬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引起鱼肉肌肉硬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冷冻、加热和盐渍。

5.解释干耗、冰晶长大的概念?

干耗指的是水分的散失而造成鱼体重量的损失,这是冻鱼在冻藏中最常见的变化;

冰晶长大指的是鱼经过冻结后鱼体组织形成的冰晶在冻藏温度波动的情况下,出现长大的现象。主要过程为冰晶在冻藏温度升高的时候,部分冰晶融化成谁依附于其他未融化冰晶或者冰晶体之间,当冻藏温度下降时,这部分水被冻结,导致冰晶长大。同时由于小冰晶体相对表面积大,周边水蒸气气压大,压力也促使水分从小冰晶体向大冰晶体转移,这也是冰晶长大的另一个原因。

6.简述引起水产品蛋白质变质的主要因素?

(1)冷冻。冷冻会促使水产品蛋白质发生物理变化以及化学变化,冷冻时产生的冰晶也会对鱼肉组织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

(2)加热。鱼肉蛋白质加热后也会跟畜肉一样发生汁液分离、体积收缩、胶原蛋白水解成明胶等作用。

(3)盐渍。在增高温度和盐分的情况下,会促使蛋白质的结构排列发生变化,导致其不溶。

(4)干制。蛋白质在干燥过程中变性机理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是蛋白质在热的作用下氢键和二硫键被破坏,蛋白质空间结构被破坏而变性,即热变性。一个是由于脱水作用使组织中溶液的盐浓度增大。

(5)高压。蛋白质在受到外部巨大压力时,这种压力会作用在水分子上,影响氢键、疏水健和离子键,从而使得蛋白质的立体构像发生变化。

(6)辐照。蛋白质经射线照射后,其二硫键、氫键、盐键和醚键等断裂,从而引起蛋白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发生变化。

(7)水分活度。水分活度的增加会加速蛋白质的氧化,使维持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某些附键受到破坏。

7.简述引起水产品颜色变化的主要因素?

引起变色的原因有自然色泽的分解(如红色肉鱼的褐变)以及新的变色物质产生(如虾类的黑变、白色肉鱼的褐变等),影响此类现象的因素有温度、酸碱度、氧分压、盐和不饱和脂肪酸等。

第四章低温加工贮藏技术

8.简述水产品低温保鲜的基本原理

水产品低温保鲜时可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微生物分泌的酶类物质分解水产品中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并产生各种有毒物质,同时低温保鲜也可以抑制水产品自身酶类对水产品的催化作用。另外在低温的条件下,油脂氧化等非酶变化也随温度下降而减慢。

9.简述生产和保持水产冷冻食品优良品质应遵循的原则?(T.T.T+P.P.P)

生产和保持水产冷冻食品应该遵循T.T.T和P.P.P两个原则。TTT(time-temperature tolerance)指的是食

品在生产、储藏及流通各个环节中,经历的时间(time)和经受的温度(temperature)对其品质的容许限度(tolerance)的影响;P.P.P(product,processing,package)是指水产冷冻食品初期品质受原料、冻结及其前后处理、包装等条件的影响。

10.为什么快速冻结对水产品质量有利

快速冻结时,细胞内外几乎同时达到形成冰晶的温度条件,组织内冰层推进的速度也大于水分移动的速度,水产品中冰晶的分布接近冻前食品中液态水分布的状态,冰晶呈针状结晶体,数量多,分布均匀,对于水产品的组织结构无明显损伤。如果缓慢冻结,则会导致形成大小不一、分布不均的冰晶,破坏水产品组织结构。

11.鱼体死后肌肉变化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鱼体死后的肌肉变化过程可分为初期生化变化和僵硬、解僵和自溶、细菌腐败三个阶段。

12.简述水产品的冻结过程及其常用的冻结方法?

水产品冻结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属于冷却阶段,放出的热量是显热。此热量与全部放出的热量相比其值较小,故降温快。第二阶段,是最大冰晶生成带,在这个温度范围内,水产品中大部分水分冻结成冰,放出潜热,整个冻结过程中绝大部分热量在此阶段放出,故降温慢。第三阶段,当水产品内部绝大多数水分冻结后,在冻结过程中,所消耗的冷量一部分是冰的继续降温,另一部分是残留水分的冻结。水变成冰后,比热容显著减小,但因为还有残留水分冻结,其放出热量较大;

水产品常用冻结方法有空气冻结、盐水浸渍、平板冻结和单体冻结四种。

第五章水产干制加工技术

13.说明食品干制对微生物的影响

食品干制后可将食品及其污染的微生物均同时脱水,微生物进入休眠状态。通过干制不可将微生物全部杀死,只能抑制微生物的活动。

14.说明食品干制对酶的影响

食品干制后,在水分逐渐减少时,酶活性随之下降,然而在此时酶活性和基质却同时增浓,反应也随之加速。而食品水分下降到1%以下时,酶的活性才会完全消失。

15.水产干制品可分为哪几类

水产干制品可分为淡干品(又称生干品)、盐干品、煮干品(熟干品)、调味干制品这几类。

淡干品(又称生干品):是指将原料水洗后,不经盐渍或煮熟处理而直接干燥的制品,主要针对体型小,肉质薄而易于迅速干燥的水产品,如鱿鱼、鱼卵、鱼肚、海参、海带等。

盐干品:是指经过腌渍后漂洗再进行干燥的制品,主要针对不宜进行生干和煮干的大、中型鱼类和不能及时进

行生干和煮干的小杂鱼的水产品,如盐干带鱼、黄鱼鯗、鳗鱼鯗等。

煮干品(熟干品):是指新鲜原料经煮熟后进行干燥的制品,主要针对体小、肉厚、水分多、扩散蒸发慢、容易变质的小型鱼、虾和贝类等水产品。

调味干制品:原料经过调味料拌和或浸渍后干燥、或先将原料干燥至半干后浸调味料再干燥的制品,主要针对于中上层鱼类、海产软体动物或鲜销不太受欢迎的低值鱼类等水产品的加工,如海龟、鱿鱼、海带、紫菜等。16.水产干制品在保藏过程中会发生哪些变化?

水产干制品在保藏过程中会出现吸湿、发霉、“油烧”、虫害等变化。

吸湿:当干制品保藏环境空气相对湿度高于其水分活度对应的相对湿度时,干制品则持续吸湿,直到干制品水分活度对应相对湿度和环境空气的相对湿度相等为止。

发霉:干制品发霉一般是由于加工时干燥不够完全,或者是干燥完全的干制品在贮藏过程中吸湿而引起的劣变现象。

虫害:鱼贝类干制品容易在干燥及贮藏中容易受到苍蝇类、蛀虫类的侵害。

“油烧”:干制品的“油烧”是由于干制品中的脂肪酸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导致变色的现象。

第六章水产罐头食品

17.试述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

影响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有水分活度、糖、脂肪、盐类、蛋白质、pH、初始活菌数等。

水分活度:水分活度或加热环境的相对湿度对微生物的耐热性有显著影响,一般情况下,水分活度越低,微生物细胞的耐热性越强。

糖:糖有增强微生物耐热性的作用,糖浓度越高,杀灭微生物芽孢所需的时间越长。

脂肪:脂肪能增强微生物的耐热性,脂肪能与细胞形成一层凝结薄膜,包围细胞阻碍水分渗入,同时脂肪也可以阻碍热的传导。

盐类:低浓度的食盐可吸收微生物细胞中部分水分,从而减慢蛋白质凝固速度,对于微生物的耐热性有保护作用,而高浓度的食盐的高渗透压可以造成微生物细胞蛋白质大量脱水变性而造成微生物死亡,对微生物的耐热性有削弱的作用。

蛋白质: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在5%时对微生物的耐热性有保护的作用,在17%-18%或更高时对微生物的耐热性影响很小。

pH:食品酸碱度对微生物耐热性影响很大。对于绝大多数微生物来说,在pH中性范围内耐热性最强,pH升高或降低都可以减弱微生物的耐热性。

初始活菌数:食品内微生物初始活菌数越多,其耐热性越强。

18.何谓D值、Z值和F值,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D值表示在规定的温度下杀死90%的细菌及其芽孢所需要的时间;Z值是指加热致死事件或D值按1/10或10倍变化时,所相应的加热温度的变化;F值为杀菌致死值;

19.罐头的排气有何作用?

(1)防止罐头在高温杀菌时内容物的膨胀而使容器变形或损坏,影响金属端的卷边和缝隙的密封性,防止玻璃罐跳盖等现象;

(2)防止或减轻罐藏食品在贮藏过程中,金属罐内壁出现腐蚀现象;

(3)防止氧化,保持食品的原有的色香味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4)可抑制罐内需氧菌和霉菌的生长繁殖,使罐头食品不易腐败变质而得以较长时间的贮藏;

(5)有助于“打检”,检查识别罐头质量的好坏。

第七章

20.什么是鱼糜制品?鱼糜制品的种类主要有哪些?

将鱼肉绞碎,经加盐擂溃,成为黏稠的鱼浆(鱼糜),再经调味混匀,做成一定形状后,进行水煮、油炸、焙烤、烘干等加热或干燥处理而制成的具有一定弹性的水产食品,称为鱼糜制品;

主要品种有鱼丸、虾饼、鱼糕、鱼香肠、鱼卷、模拟虾蟹肉、鱼面等。

21.简述鱼糜制品弹性形成机理以及影响鱼糜制品弹性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鱼糜制品弹性形成机理为鱼体肌肉经绞碎等初步处理后肌纤维受到破坏,在经过加盐擂溃后肌肉纤维被进一步破坏,同时促进了鱼肉中盐融性蛋白的溶解。盐融性蛋白与水混合发生水化作用并聚合成黏性很强的肌动球蛋白溶胶,大部分呈现长纤维的肌动球蛋白溶胶发生凝固收缩并相互连接成网状结构固定下来,最终经过加热,鱼糜失去了黏性和可塑性,成为富有弹性的凝胶体。

影响鱼糜制品弹性质量的主要因素有鱼种、鱼体大小、捕捞季节、原料新鲜度、漂洗、冻结贮藏。

22.鱼糜生产中漂洗的目的是什么?漂洗的方法有哪些?

漂洗是指用水或水溶液对所采的鱼肉进行洗涤,以除去鱼肉中的有色物质、气味、脂肪、残余的皮及内粧碎屑、血液、水溶性蛋白质、无机盐类等成分。漂洗可以提高冷冻鱼糜的质量及其保藏性能,在扩大生产冷冻鱼糜所需原料的品种范围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对鮮度差的或冷冻的原料鱼以漂洗来改善鱼糜的质量很有效果,弾性和白度都有明显提高;

漂洗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清水漂洗法,适用于一般的白色肉鱼类如海鳗、狭鳕、白鲢等。另一种是稀碱盐水漂洗法,适用于红色肉较多的中上层鱼类如飴鱼、远东拟沙丁鱼等,由于肌肉组织内含酶量多且活性强,鱼体死后糖原的分解产生乳酸,使鱼肉呈酸性,导致肌原纤维蛋白质不稳定,易产生变性。

23.简述鱼肉蛋白质冷冻变性的机理及防止蛋白质冷冻变性的方法

机理:鱼类经过冻结和长期的低温贮藏,因组织中的水分形成冰晶,蛋白质的结合水部分被冻结,未被冻结的细胞液浓度得到浓缩,因而使蛋白质发生冷冻变性如:失去柔性,保水性降低,凝胶形成能力下降等。

防止蛋白质冷冻变性的方法:

(1)保证在冻藏期间肌原纤维蛋白质的稳定性

(2)保证原料的鲜度和冻结速度

(3)储藏温度越低,蛋白质越稳定;贮藏温度越恒定,蛋白质在贮藏期间越稳定

(4)加入蛋白质变性防止剂,如砂糖、山梨醇和多聚磷酸盐等

(5)去掉影响鱼肉蛋白质弹性形成的因子

果蔬贮藏加工试题库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课程试题库之 果蔬贮藏加工技术》试题 库 果蔬贮藏加工技术》课程组 2015年12月28日

一、选择题 8. 果蔬无氧呼吸的临界氧气浓度( )。 A. 1% ?3% B. 2 %?3% C. 2%? 2.5 % D. 3 %? 5% 9. 下列不是常用的增稠剂有 A. 明胶和琼脂 B. C. 果胶和酪蛋白 D. 10. 属于天然色素的是( A. 柠檬黄 B. C. 苋菜红 D. 11. 酶法去皮利用的是( A. 果胶酶 C. 脂肪酶 12. 罐制品的 A. PH B. )。 淀粉和果胶 酪蛋白和海藻 )。 胭脂 红 核黄素 )。 蛋白酶 淀粉酶 B. D. )是选定杀菌对象菌的重要因 素。 耐热性 C. 1 3.罐制品杀菌工艺的主要条件是确定( A. 温度和时间 B. PH 和时间 14. 干制品的贮 存最适当的温度是( A. 0 ? 1 C B. 12 ? 15C C. 0 ?2C D. 10 ?15C 16. 果脯制品的护色处理常用的方法。( A. 熏硫 和热烫 B. 浸硫和热烫 C. 热烫 D. 熏硫和浸硫 17. 果酱加工的重要工艺是( 预煮 打浆 )为主导。 B. A. 浓缩 B. C. 过滤 D. 18. 腌制品是以( A. 乳酸发酵 ) 。 温度 ) C. PH )。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 C. 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 D. 22. 多数微生物繁殖的临界温度是( A. 0 C B. - 5C C. -10C D. -12C 26. 不属于酶褐变发生所必需的三个条件是( A. 底物 B. 酶 C. 氧 D. PH 29. 大白菜气调贮运的最适温度和相对湿度是( A. 0 C ? 5C C. 2 C ? 5C B. 0 D. 1 D. 时间 和温度 D. 温度和 PH ) 。 )。

水产品加工复习题

一、原料部分名词:1.红肉鱼2.白肉鱼3.多脂鱼4.少脂鱼5.感官鉴定6.化学鉴定7.微生物学鉴定物理鉴定8.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1. 鲎试剂:2. 硫酸软骨素?3. 角鲨烯4. 甲壳素5. 6.牛磺酸判断:水产原料表面附着的细菌一般都是嗜冷细菌();1. 低温保藏对几乎所有的生化反应均有抑制作用()2. ;3.只有鱼肉是红色的鱼才是红肉鱼(错)新鲜的鱼眼球饱满、眼角膜澄清透明; 4. 5.不新鲜的鱼鱼鳞容易剥落(错)鲅鱼是白肉鱼 6. 鳕鱼是白肉鱼7. 8.多宝鱼是多脂鱼黄花鱼是少脂鱼(错)9.27 / 1 填空题:)两类)和( 1.软骨鱼包括(;骨));肝提取( 2.软骨鱼的综合利用价值:肉可食用;皮可();鳍加工成( 。));内脏制(可提取( 。)石首类鱼的鳔很大,含Pr、fat,胶原Pr等,可做( 3.)四类鉴)、()和( 4.鱼贝类鲜度的鉴别方法包括()、( 定方法。)等,其中)、()、(、5. 鱼贝类鲜度的化学鉴定指标主要包括()( )是鲐鱼、金枪鱼等典型红肉鱼原料必须检测的指标。)指标不适合软骨鱼的鲜度鉴别,(( )。、( 6.鱼贝类的脂质有两个典型特征 ()、))、()、()(7.浸出物成分包括()、、( (糖)等无氮成分。)、冠瘿碱类、尿素八种含氮成分和(有机酸)、( 、)种:()一种;东方鲎属有38.鲎的种类很少,全世界现存的只有三个属,5个种,其中美洲鲎属(。));蝎鲎属仅一种(()和( )等。)、(9.海洋生物中天然存在的活性肽不多,仅三肽的()和二肽的()、( )、免疫调节肽等(、)、()10.目前从天然蛋白质中获得多种功能性肽包括( 、))、((11.根据海洋生物中的有毒物质所导致的中毒症状,可以将它们分为)、()等。)和()(、( 、从海人草中提取的))、从虾壳中提取的(12.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很多,如从河豚中提取的( ,从扇贝裙边中提取的))和()、从鲎血中提取的(、从鲨鱼肝中提取的(() )等等。( )脂肪酸。()脂肪酸和EPA13.DHA、分别是( 选择题:A)关系1.鱼贝类肌肉组织中,同一种类脂质周年变化较大,其变化量与水分变化呈( A.负相关正相关B. 没有关联性C. 脂质变化量大D. )DCBA2.影响鱼贝类脂质变化的因素包括(、、、27 / 2 A.环境条件 B.生理条件 C.季节 D.食饵状态 3. 鱼贝类脂质的特点(A、B、C)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试卷

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农产品贮藏加 工》期末考试卷A (考试时间120分钟)出卷教师: 专业年级学号姓名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题号12345678910得分答案 1.以下不属于农产品品质基本特性中内在品质的是() A.质构B.性状C.成分D.营养性 2.以下物质中不属于碳水化合物的是() A.蔗糖B.固醇C.淀粉D.纤维 3.蔬菜中耐藏性最强的是() A.果菜类B.叶菜类C.根菜类、茎菜类D.花菜类 4.农产品休眠期的特点中,不包括的以下的()A.休眠诱导期B.深休眠C.强迫休眠D.浅休眠 5.以下不属于果蔬运输的要求的是() A.涂蜡脱涩B.快装快运C.轻装轻卸D.防热防冻 6.窖藏和沟藏属于() A.低温贮藏B.常温贮藏C.气调贮藏D.新技术贮藏 7.下列属于浆果类水果的是() A.苹果B.李子C.弥猴桃D.核桃 8.MP指的是() A.单体速冻技术B.良好操作规范C.质量安全D.最少加工处理 9.花椰菜是哪个菜类() A.花菜类B.果菜类C.叶菜类D.菌菜类 10.下列不属于常用辐射源的是() A.60Co B.120Cr C.137Cs D.电子加速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农产品的卫生品质主要包括和化学物质指标。 2. 蒸腾作用对农产品影响有、、降低耐藏性和抗病性。 3. 生长素(IAA)、(GA)、细胞分裂素(CK)促进果蔬生长发育,抑制成熟衰老;(ABA)、乙烯促进成熟衰老。 4.我国果蔬标准分为地方标准、行业标准、、。 5. 国内外果蔬产品贮藏保鲜技术有保鲜剂保鲜、减压保鲜、辐射保鲜、电子保 鲜、、。

果蔬贮藏加工试题库

河南农业职业学院课程试题库之--- 《果蔬贮藏加工技术》试题库 《果蔬贮藏加工技术》课程组 2015年12月28日

一、选择题 8.果蔬无氧呼吸的临界氧气浓度()。 A. 1%~3% B. 2%~3% C. 2%~2.5% D. 3%~5% 9.下列不是常用的增稠剂有()。 A. 明胶和琼脂 B. 淀粉和果胶 C. 果胶和酪蛋白 D. 酪蛋白和海藻 10.属于天然色素的是()。 A. 柠檬黄 B. 胭脂红 C. 苋菜红 D. 核黄素 11.酶法去皮利用的是()。 A. 果胶酶 B. 蛋白酶 C. 脂肪酶 D. 淀粉酶 12.罐制品的()是选定杀菌对象菌的重要因素。 A. PH B. 耐热性 C. 温度 D.时间 13.罐制品杀菌工艺的主要条件是确定()。 A. 温度和时间 B. PH 和时间 C. PH和温度 D. 温度和PH 14.干制品的贮存最适当的温度是()。 A. 0~1℃ B. 12~15℃ C. 0~2℃ D. 10~15℃ 16.果脯制品的护色处理常用的方法。() A. 熏硫和热烫 B. 浸硫和热烫 C. 热烫 D. 熏硫和浸硫 17.果酱加工的重要工艺是()。 A. 浓缩 B. 预煮 C. 过滤 D. 打浆 18.腌制品是以()为主导。 A. 乳酸发酵 B. 酒精发酵 C. 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 D. 醋酸发酵 22.多数微生物繁殖的临界温度是()。 A. 0 ℃ B. -5℃ C. -10℃ D. -12℃ 26.不属于酶褐变发生所必需的三个条件是()。 A. 底物 B. 酶 C. 氧 D. PH 29.大白菜气调贮运的最适温度和相对湿度是()。 A. 0℃~5℃ B. 0℃~1℃ C. 2℃~5℃ D. 1℃~3℃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实验报告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综合性实验报告 1.香蕉催熟生理 2.果汁果酱加工 3.面包蛋糕制作 学院:农学院 班级: 2012级青年农场主班 学号: 12101705 姓名:永吉 组别:第五组 指导教师:董明

2015年 5 月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 综合性实验报告 实验一香蕉催熟生理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1 实验目的 1.1.1理解乙烯利催熟香蕉的原理; 1.1.2熟悉香蕉催熟的处理流程,掌握商业化催熟香蕉的方法与技巧; 1.1.3观察香蕉催熟过程中的变化,学习香蕉催熟过程中含糖量、果肉硬度、果皮颜色、呼吸强度等各种理化性质的检测方法,并认知其变化规律; 1.1.4掌握基本根据甜度、硬度、颜色、呼吸强度等各种理化性质评价香蕉等果蔬品质的能力。 1.2 实验要求 1.2.1分组独立完成香蕉催熟全过程; 1.2.2检测香蕉的呼吸强度、果皮颜色、果肉硬度和含糖量; 1.2.3每两天检测一次数据,预约开放实验室。 二、实验原理 香蕉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水果,乙烯是与呼吸高峰出现密切相关的植物激素。果实组织代释放的乙烯,对果实成熟具有刺激和反馈调节自身合成的作用。乙烯利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化学成分为2-氯乙基磷酸,微酸性。乙烯利与水或含羟基的化合物反应释放出乙烯,植物体含有一种称为乙烯受体的糖蛋白,乙烯与其受体结合后进一步通过代然后起生理作用,如加速果实的呼吸,促进有机酸和淀粉向可溶性糖转化,从而促进香蕉的成熟。[1]

香蕉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水果,从树上采下的香蕉是绿色的,质地坚硬,含有单宁,味涩,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贮存与后熟作用,使果体中的叶绿素转化为胡萝卜素,果皮由绿转黄;香蕉中含淀粉转化为糖,生涩转变为香甜,才能销售和食用。同时为了使果实后熟程度一致,在短时间供应黄熟可食香蕉上市,必须进行人工催熟。因此催熟处理是香蕉贮藏保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直接影响香蕉上市品质。[2] 三、实验设计 3.1 供试原料 10kg香蕉,产,未成熟,青色 催熟剂-香蕉专用催熟剂 3.2 实验仪器 GT-2000型多功能CO2气体分析仪 3051H红外果蔬呼吸测定仪 多可必(TOKEBI) 2000手持料理棒(搅拌机) GY-4型数显台式式水果硬度计 FA1004N民桥分析天平 BSA2201-CW赛多利斯天平 日本Atago爱宕PAL-1数显糖度计 CR-400色差计日本柯尼卡 玻璃棒,切菜板、刀等工具 3.3 催熟处理方法步骤 取下香蕉包装盒盖,打开包装袋,将一小包香蕉专用催熟剂放入一盒香蕉的中心位置。在透明包装袋两侧用手指抠两个稍大的洞,取出一根香蕉供第一次检测,然后将包装袋口系好,盖上包装盒。 3.5 检测容与方法 3.5.1香蕉的呼吸强度的测定将之前取出备用的香蕉不任何处理放入GT-2000型多功能CO2气体分析仪的玻璃瓶中,盖上瓶盖轻轻旋转使其密封,开始测定香蕉呼吸强度,记录稳定两分钟不变的数据。 3.5.2 取出香蕉用CR-400色差计日本柯尼卡测定香蕉果皮不同位置的色泽,记录L、a、

(完整版)水产食品工艺学试题库(完整版)

一、填空题 1、红肉鱼比白肉鱼含有较多的P38 色素蛋白质、脂质、糖原、维生素和酶 2、鱼类鲜度的化学测定方法有几种P137 挥发性盐基氮(VBN或T-VBN)、三甲胺(TMA)、K值、pH值; 3、鱼类糖原代谢的产物,贝类糖原代谢的产物P40 乳酸;琥珀酸 明矾在加工海蜇中的作用机理P285 明矾的作用主要是利用硫酸铝在水溶液中解离形成的弱酸性和三价铝离子对新鲜蛰体组织有很强的凝固力,使组织收缩脱水;初矾和二矾其间的脱水及弱酸性的抑菌作用和维持质地挺脆尤为重要 4、鱼体在僵硬过程中,肌肉发生的主要生化变化是:P130 1、肌肉收缩变硬,失去弹性或伸展性 2、持水性下降 6、热风干燥工艺,影响水产品烘干速度的因素:P264 温度、湿度、空气风速及方向、物料的厚度、形状和排列 7、三大海藻食品胶,P328 琼胶、卡拉胶、褐藻胶 8、鱼类腌制过程的物理变化:P287 1、重量变化:干盐渍法:重量减少。盐水渍法:在食盐浓度10%-15%以下,重量增加;在以上,重量减少。 2、肌肉组织收缩:由于吸附在蛋白质周围的水分失去后,蛋白质分子间相互移动,使静电作用的效果加强所致。 9、水产调味料分类(课件)及P339 分解型、抽出型、干燥粉碎型、反应型 10、构成鱼体肌肉色素P47 肌红蛋白、血红蛋白 11、捕捞的鱼如不采取保鲜措施,鱼体变化P129 僵硬、解僵、自溶、腐败 12、水产品加工常遇到的蛋白质变性课件 冷冻变性、加热变性、腌渍变性、高压变性、水分活度过低变性、辐照变性、干制过程中的变性 13、列出三种常用的水产品速冻设备 P205 空气冻结设备、平板冻结设备、浸渍冻结设备、单体冻结设备 14、海藻胶在应用中如何增加凝胶强度 加碱处理、提高温度;加盐、相互协同 15、乌贼类中呈美味含量多的游离AA P56 甘氨酸 16、牛磺酸, 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是水产原料的生物活性 17、常用防止鱼糜冷冻变性添加物P234 糖类、山梨醇、聚合磷酸盐(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 18、测定鱼早期鲜度质量指标,P137 K值 19、主要海洋生物毒素种类有哪几种P112 海洋鱼类毒素(河豚毒素、鲭鱼毒素、西加毒素、鱼卵和鱼胆毒素)、贝类毒素(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神经性贝类毒素、失忆性贝类毒素)、其他毒素(蟹类毒素、螺类毒素、鲍毒素、海参毒素、海兔毒素、蟾蜍毒素) 20、A级绿色食品中不允许使用的防腐剂有哪些课件 苯甲酸、苯甲酸钠;(省略后面)过氧化氢(或过碳酸钠)、乙氧基喹、仲丁胺、桂醛、噻苯咪唑、乙萘酚、联苯醚、2-苯基苯酚钠盐、4-苯基苯酚、五碳双缩醛、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胺(新洁而灭)、 2、4-二氯苯氧乙酸、

果蔬加工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1、D值:果蔬罐头杀菌时,在所指定的温度条件下,杀死90%原有微生物芽胞或营养体细菌数所需要的时间。 2、F值:果蔬罐头杀菌时,在恒定的加热标准温度条件下杀灭一定数量的细菌营养体或芽胞所需要的时间。 3、烫漂:常称预煮,即将已切分的或经其他预处理的新鲜原料放入沸水或热蒸汽中进行短时间的处理。 4、压块:蔬菜干制后,体积膨松,容积很大,不利包装和运输,因此在包装前 需经过压缩,一般称为压块。 5、罐藏食品:凡以罐藏方法用密封容器包装并经热力杀菌的食品称罐藏食品。 6、均质:将果蔬汁通过一定的设备使其中的细小颗粒进一步破碎、使果胶和果蔬汁亲和,保持果蔬汁均一性的操作。 7、商业无菌:是指在一般商品管理条件下的贮存运输期间,不致因微生物所败坏或因病菌的活动而影响人体健康。 8、葡萄酒陈酿:新酿成的葡萄酒放在贮酒容器内,经一定的时间贮存,消除酵母味、酸臭味和2刺激味等,品质得到明显的改善,这一过程称为酒的熟或陈酿。 二、选择题 1、下列色素物质中属于脂溶性的是( C )。 A.叶绿素 B.花色素 C.类胡萝卜素 D.花黄素 2、马铃薯在食用前常需要去除发芽或发绿的部分,因为这些部位含有一种有毒的 糖苷类物质( C )。 A.黑芥子苷 B.枸桔苷 C.茄碱苷 D.苦杏仁苷

3、下列物质中属于脂溶性的是( A )。 A.微生素A B.硫胺素 C.核黄素 E.维生素C 4、下列腌制品属于非发酵性腌制的是( B )。 A.泡菜 B.酱菜 C.冬菜 D.酸菜 5、蜜饯制造时,原料浸泡饱和石灰水其主要目的为( C )。 A.漂白组织 B.中和有机酸 C.硬化组织 D.增加风味 6、罐头打检主要是用来判断( C )。 A.生菌数 B.杀菌值 C.真空度 D.固形物量 7、下列哪个选项无抑制返砂 (还砂) 之作用?( D ) A.转化糖 B.麦芽糖 C.蜂蜜 D.葡萄糖 8、果冻的冻胶态、果酱和果泥的粘稠度及果丹皮的凝固态都是利用果胶的胶凝作 用来实现的,下列因素不能影响低甲氧基果胶的胶凝的是( B )。 A.钙离子用量 B.糖用量 C.温度值 9、下列产品的制作工艺中通常需盐腌处理的是( C )。 A.湿态蜜饯 B.干态蜜饯 C.凉果 D.果冻 10、制作某种水果罐头,要求该罐头净重500g,开罐时的糖液浓度为16%,现决 定每罐加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5%的该水果400g,则应加入的糖液的浓度为( A )。 A.20% B.30% C.40% D.50% 11、下列酒精发酵产物中应除去的物质是( D )。 A.磷酸己糖 B.甘油 C.高级一元醇 D.甲醇 12、人头马属于( C )。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题库教学提纲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题库 一、填空题 1、果蔬加工,是以新鲜的,为原料,通过不同的加工工艺,制成各种各样食品的过程。 2、大小分级可以分为和两种。 3、对于仁早类的原料加工时要,核果类的原料加工时要。 4、原料干制前要进行处理也叫。 5、果蔬干制方法有,。 6、蔬菜在腌制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有的高渗透压作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和蛋白质的分解作用。 7、果酒酿造分为酒精和两个阶段。 8、按酒精含量划分。可分果酒和果酒。 9、是马铃薯加工业的重要产业之一。 10、根据加工淀粉的要求,对原料马铃薯进行,包括测定化学成分和感官检验各种外观指标。 11、淀粉制品品种类较多,常见的包括、和等。 12、用马铃薯淀粉生产粉丝,目前大致有两种主要方法,一种是,一种是养浆流漏法。 13、马铃薯全粉就是将鲜薯熟化加工制成。 14、马铃薯粉和淀粉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制品,其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的加工没有破坏。 15、加工的马铃薯食品有:、快餐食品、方便半成品。 16、蛋白质是大豆最重要的成分之一。我国的大豆蛋白质含量约为。 17、根据大豆加工工艺不同特点可分为和。 18、非发酵豆制品:等。 19、豆制品生产过程中,关键性的环节就是,豆腐就是受水质影响最明显的品种。 20、豆腐制品是在非发酵性豆腐制食品中占有主要地位,大豆经加工制成。豆腐加工主要分为和。 二、判断题(在题后的括号内对的打“√”,错的打“×”) 1、但对原料的预处理却基本相同,主要有原料的选择,分级,清洗,去皮,去心,切分和破碎等处理。() 2、原料在进行分级之前,先要进行一下清洗,以剔除不符合加工要求的果蔬原料。() 3、原料清洗用水全部用自来水。() 4、去皮是因为有的原料外皮粗糙,坚硬,口感不良,进而影响加工产品的风味。() 5、原料在一定浓度和温度的强碱溶液中处理一定时间后,果皮即被腐蚀,然后取出,果皮脱落,就可进行加工。() 6、果蔬含有大量的水分和丰富的营养物质,是微生物良好的培养基。() 7、果蔬灭酶的方法主要有热烫、硫处理或两者兼用。() 8、酒精发酵是利用酵母菌将果汁中的蛋白质转变为酒精等产物的过程() 9、马铃薯发酵能生产成酒精。() 10、马铃薯粉和淀粉是两种相近的制品,只不过制作方法不同。()

水产品加工期末复习题目

水产品加工复习材料 一、填空题 1.腌制包括盐渍和成熟两个阶段。 2.盐渍过程的影响因素:盐渍方法、盐的浓度、盐渍温度、原料鱼的形状、食盐的种类。 3.熏制方法:冷熏法、热熏法、温熏法、液熏法、电熏法。 4.擂溃操作过程分为空擂、盐擂和调味擂溃三个阶段。影响因素包括擂溃时间、温度、食盐浓度和各种辅料的添加方式等。 5.水产干制品分为淡干品(生干品)、盐干品、煮干品和调味干制品。 6.影响凝胶强度的因素:硫酸根的含量、化学药品、自身温度、纯度。 7.水产品的低温保鲜,通常包括冷却保鲜、冻结保鲜,两者最大的区别是水分是否被冻结。 8.常用的水产品冷却保鲜方法主要有空气冷却法、冰冷却法(冰藏法或冰鲜法)和冷海水或冷盐水冷却法。 9.鱼类按照脂肪含量分为:少脂鱼类、中脂鱼类、多脂鱼类、特多脂鱼类。影响鱼虾贝类化学组成的因素:鱼种类、含脂肪部位、季节、饵料、年龄及性别、海区及环境。 10.鱼的保藏运输过程中,必需遵守“三C”原则(Clean,Care,Chilling)。 11.鱼和贝类的蛋白质组成:肌原纤维蛋白(肌球蛋白、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肌浆蛋白(肌浆蛋白、球蛋白x、肌白蛋白)、肌基质蛋白(胶原蛋白、弹性蛋白) 肌球蛋白、肌动蛋白是构成肌原纤维粗丝和细丝的主要成分。 12.鱼体死后变化的三个阶段:死后僵硬阶段(死后僵直、尸僵)、自溶作用阶段(解僵)、腐败变质阶段。而影响鱼肉自溶作用的因素有:鱼种、PH值、盐类、温度。 13.冷冻鱼糜按照生产场地分为海上鱼糜和陆上鱼糜。 14.鱼糜制品中添加淀粉的目的:可提高制品的凝胶强度,增加保水性,增量、降低成本。 15.冷冻鱼糜质量检测指标:水分、PH、夹杂物检验、白度、明度、黏度。 16.鱼糕质量检测指标:弹性测定、白度、明度、曲折试验、其他感官和理化检验、安全卫士指标。 17.第三温度带的特点:贮藏期介于短期(冷却贮藏)和长期(冻结贮藏)之间,为2周至1个月。 18.影响苦味程度的因素:原料的选择和预处理、疏水集团的位置、水解度、PH调节剂。 19.苦味消除方法:疏水性吸附、掩蔽作用、选择合适的酶制剂、控制适当地水解度、酶修饰、类蛋白反应。 20.高压对微生物的致死作用主要是通过破坏细菌的细胞膜、抑制酶的活性和遗传物质的复制等实现的。而影响高压灭菌的主要因素:压力大小、受压时间、种间差异、温度、PH、培养基等。 21.褐藻胶是由1,4-β-D-甘露糖醛酸(M)和1,4-α-L-古罗糖醛酸(G)为基本骨架连接而成的长链大分子。 22.琼胶糖是由1,3糖苷键连接的β-D-半乳糖(D)与1,4糖苷键连接的3,6-内醚-α-L-半乳糖(L)反复交替连接而成的线形分子。

水产品深加工

水产品深加工 潜力巨大 据有关资料表明,近年来,全世界的水产品总产量已达到1亿多吨,其中每年因变质等原因被丢弃的水产品至少占12%以上,另有36%的低值水产品被用作动物饲料,能真正供给人类食用的仅为总产量的一半左右,远远不能满足人类的消费需求。因此,采用高新技术,对水产品进行深度开发,生产出新型的深加工水产品即食食品、方便食品和保健食品等产品便成为当今国际水产食品发展的大趋势。 近几年,我国水产食品深度加工已开始起步,但发展仍然缓慢,市场水产品小包装占有量仍小。如出口小产品主打品种仍是速冻品、鱼类罐头、干品和鲜活品等,因而出口值较低。2000年,我国水产品对外贸易总量 405.4万吨,对外贸易总额达到 56.8亿美元,尽管与去年同期相比有了一定增长,但出口产品中精深加工的产品所占比重不大。从水产市场交易量看,去年成交量虽达到 1955.49万吨,比上年增长 18.29%,成交金额 2072.37亿元,增长 15.09%,但低值鱼、虾、蟹类及贝类等占了很大比重。因此,希望有关食品加工企业,积极研究水产食品市场动态,开展水产食品深度加工。 据行家研究认为,根据当前国内外市场发展趋势,水产品精、深加工的开发主要应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 一、加快低值水产品、小杂鱼的综合开发利用根据国外经验,过去废弃或被用作动物饲料的低值水产品、小杂鱼等,可将其加工成精制食用鲜鱼浆,然后用鲜鱼浆加工出风味独特的鱼卷、鱼米、鱼丸、鱼饼、鱼香肠、鱼糕及鱼点心等各色各样的方便食品,这不仅可方便人们居家、旅游食用或馈赠亲友,而且可大大提高低值水产品的利用率和附加值。

二、开发受欢迎的合成水产品通常以鱼浆、海藻等大宗水产品为原料,配以适当调味料,生产色香味俱佳的仿生食品,如高档人造鱼翅、蟹肉、贝肉、海蜇、虾仁等产品。 三是开发水产保健食品将水产品加工下脚料或鱼的内脏经过特殊加工处理,再配以适当辅料研制成适合老人和儿童食用的各种保健食品。如鱼鳞食品、鱼眼食品、墨鱼汁食品、鱼油食品等。 四、提高水产加工产品档次如提高鱼松、虾松、蟹松、乌鱼蛋、鱼子酱和鱼柳、鱼丝等产品的档次和品位,以供人们选择。 五、开发受欢迎的新型水产饮料食品和调味品如用海藻(海带、裙带菜、紫菜等)加工成有清燥解热作用的海藻晶、海带晶、海萝晶等饮料产品;可用绿海藻加工成能提高食欲的绿藻酱。此外,可用海带加工成能直接添加到挂面、饼干、面包及膨化食品等产品中提高其营养价值的海带精粉、海带浓缩汁等产品,这些产品也都颇受消费者欢迎。 水产加工行业分析 一、水产品加工业处于行业成长期,水产品冷冻加工业毛利率基本稳定在10%左右,出口水产品多为来料和进料加工贸易,未来几年我国(冻)鱼片的出口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近年来,全世界的水产品总产量已超过1亿吨,但每年至少有12%的水产品变质,36%的低值水产品仅能加工成动物饲料原料,真正能供给人类食用的水产品仅为总产量的。因此,对水产品进行精深加工,在渔业资源日渐衰竭的今天便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是世界渔业大国,渔业是我国大农业中发展最快、效益最好的一个产业,从1990年至今我国水产品总产量已连续16年位居世界第1。 根据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05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2005年我国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稳定发展,全年实现总产值4,402亿元,占全国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 25.9%;增加值2,011亿元,比上年增长 20.0%。山东省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产值占全国海洋渔业及相关产业产值的

农产品贮藏加工技术试题

农产品贮藏加工技术试题 (一)填空题 1.粮油按照加工对象来分,加工大致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 2.粮油按照加工层次可以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3.引起粮油品质劣变的环境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温度是影响粮食安全贮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粮食贮藏过程中,温度主要影响粮食本身的_______。 5.温度对粮食呼吸作用的影响可分为三个基本点: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6.影响储粮温度的因素一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7.粮食在贮藏过程中进行着_______和_______呼吸作用。 8.粮食中的脂类物质发生酸败的条件需要有催化剂(如酶)和_______。 9.谷物食品中的酸败通常是_______或_______酸败所引起的。 10.油脂的氧化反应发生在脂肪酸的双键或不饱和键处,通常有三种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自动氧化自动氧化是自由基反应,其中包括三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储粮中害虫的防治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13.粮食的有氧呼吸,有机物分解为_________和_________,无氧呼吸有机物分解为_________。 14.油脂的氧化反应发生在脂肪酸的_________或_________处。 15.粮食干燥时所需要的热量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传热方式提供。 16.粮食的干制过程,实质上就是_________的传递过程。 17.粮食干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阶段。 18.粮食干燥方法有许多种,按照干燥时所需热量的来源和脱除水分方式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和 _________两大类。 19.实现低温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0.粮仓的隔热层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21.粮食冷冻方法按照冻结过程中制冷剂与冻结粮食接触的方式不同,一般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 种类型。 22.影响气调储藏的四个关键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3.储粮生态系统中由于热量的集聚,使储粮温度出现不正常的上升或粮温该的不降反而上升的现象,称 为_________。 24.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不变,降低温度到一定程度时,空气中的水汽能达到饱和状态,开始出现凝结 水,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 25.粮食在保藏中,主要抓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等一系列措施。 26.低温贮藏是指在低于_________以下的环境中贮藏粮食的方法。 27.低温贮藏中冷藏的冷却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8._________是广泛使用的一种制冷剂。它的优点是沸点低,单位容积制冷量大,能溶解水,有漏气现象 时易被发现,价格低廉。 29._________是在0 ℃以下的低温中贮藏,可以有效地抑制呼吸代谢作用,粮食内酶的活性较小,营养 物质消耗处于较低的水平,同时微生物的活动也受到抑制。 30.冻藏在_________以下的低温中贮藏,可以有效地抑制呼吸代谢作用,粮食内酶的活性较小,营养物质 消耗处于较低的水平,同时微生物的活动也受到抑制。 31.在气调贮藏中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均能不同程度的抑制霉菌等微生物的活动,达到出贮藏 的目的。 32.小麦按播种季节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33.小麦制粉工艺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麦路包括小麦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34.小麦制粉中研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系统。

(完整版)水产品加工复习题

一、原料部分 名词: 1.红肉鱼 2.白肉鱼 3.多脂鱼 4.少脂鱼 5.感官鉴定 6.化学鉴定 7.微生物学鉴定 8.物理鉴定 1.海洋生物活性物质? 2.鲎试剂: 3.硫酸软骨素? 4.角鲨烯 5.甲壳素 6.牛磺酸 判断: 1.水产原料表面附着的细菌一般都是嗜冷细菌(); 2.低温保藏对几乎所有的生化反应均有抑制作用() 3.只有鱼肉是红色的鱼才是红肉鱼(错); 4.新鲜的鱼眼球饱满、眼角膜澄清透明; 5.不新鲜的鱼鱼鳞容易剥落 6.鲅鱼是白肉鱼(错) 7.鳕鱼是白肉鱼 8.多宝鱼是多脂鱼 9.黄花鱼是少脂鱼(错) 填空题: 1.软骨鱼包括()和()两类 2.软骨鱼的综合利用价值:肉可食用;皮可();鳍加工成();肝提取();骨 可提取();内脏制()。 3.石首类鱼的鳔很大,含Pr、fat,胶原Pr等,可做()。 4.鱼贝类鲜度的鉴别方法包括()、()、()和()四类鉴 定方法。 5. 鱼贝类鲜度的化学鉴定指标主要包括()、()、()、()等,其中 ()指标不适合软骨鱼的鲜度鉴别,()是鲐鱼、金枪鱼等典型红肉鱼原料必须检测的指标。 6.鱼贝类的脂质有两个典型特征()、()。 7.浸出物成分包括()、()、()、()、()、 ()、冠瘿碱类、尿素八种含氮成分和(有机酸)、(糖)等无氮成分。 8.鲎的种类很少,全世界现存的只有三个属,5个种,其中美洲鲎属()一种;东方鲎属有3种:()、 ()和();蝎鲎属仅一种()。 9.海洋生物中天然存在的活性肽不多,仅三肽的()和二肽的()、()、()等。 10.目前从天然蛋白质中获得多种功能性肽包括()、()、()、免疫调节肽等 11.根据海洋生物中的有毒物质所导致的中毒症状,可以将它们分为()、()、()、 ()、()和()等。 12.海洋生物活性物质很多,如从河豚中提取的()、从虾壳中提取的()、从海人草中提取的 ()、从鲨鱼肝中提取的()、从鲎血中提取的()和(),从扇贝裙边中提取的()等等。

《食品加工基础》期末试题库完整

一、名词解释 1.食物;2食品(填空);3. 食品加工;4. 食品安全;5. 果蔬速冻;6. 果蔬糖制;7. 高甲氧基果胶;8. 蔬菜腌制;9. 果蔬的干制;10. 罐头真空度;11. 商业无菌1 2. 软饮料; 13. 果蔬汁饮料;14. 植物蛋白饮料;15. 茶饮料;16. 碳酸饮料;17. 含乳饮料;18.焙烤食品;19.面包;20. 面团醒发;21. 蛋糕;22. 膨化食品;23. 豆制品;24. 点脑;25. 香肠;26.火腿;27.酱卤肉制品;28.烧烤肉制品;29.腊肉;30. 牛乳的滴定酸度;31巴氏杀菌乳.;32.酸乳;33酸奶发酵剂;34.冰淇淋;35.松花蛋;36.咸蛋;37. 水产品加工; 38.冷冻鱼糜;39.食品发酵;40.黄酒;41.葡萄酒;42.酱油;43.食醋;44.烫漂 二、填空题 1.《食品工业基本术语》对食品的定义:可供人类食用或饮用的物质,包括_____食品、半成品和_______食品,不包括烟草或只作药品用的物质。 2.食品应具有本身应有的_____和形态、香气和味感、营养和易消化性、卫生和_____、方便性、贮运和_______ 等特点。 3.为保持食品原有的营养成分,或者为了补充食品中所缺乏的_______,向食品中添加一定量的食品营养_______,以提高其营养价值,这样的食品称为营养强食品。 4.食品加工是指改变食品_______或半成品的形状、大小、性质或纯度,使之符合食品_______的各种操作,亦指将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加工成可供人类食用或饮用的物质的全部过程。 5.食品加工技术是指应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微生物学和食品工程原理等各方面的基础知识、研究食品_______利用、原辅材料选择、_______加工、包装、运输以及上述因素对食品质量_______ 、营养价值、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的一门科学。 6.果蔬贮藏保鲜的基本原理就是创造适宜的_______条件,将果蔬的生命活动控制在最小限度,从而延长果蔬的_______。 7.冷库贮藏指_______制冷贮藏,根据所贮藏果蔬的种类和品种的不同,进行_______的调节和控制,以达到长期贮藏的目的。 8.气调贮藏就是在_______贮藏的基础上,同时改变、调节贮藏环境中氧气、_______和氮气等气体成分比例,并把它们稳定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的一种方法。 9.速冻保藏是利用人工制冷技术降低食品的温度使其控制_______和_______活动,而达到长期保藏的目的。 10.速冻果蔬的包装分冻前包装和冻后包装。一般_______多采用先速冻后包装的形式,即冻后包装,以保证节蔬菜的冻结速度,而_______可采用冻前包装。 11.糖制品按其加工方法和状态分为两大类,即___________类和_______类。 12.糖制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 13.常用加糖浓缩方法有_______浓缩法和_______浓缩法。 14.蔬菜腌制主要是利用_______的保藏、微生物的_______及蛋白质的分解等一系列的生物化学作用,达到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 15.果蔬罐藏技术就是将果蔬原料经预处理后密封在罐式容器中,通过杀菌工艺杀灭大部分微生物,并维持其密闭和_______条件,进而在_______下得以长期保存的加工技术。 16.罐头食品一般杀菌对象菌选择最常见的耐热性最强的并有代表性的_______或引起的食品中毒的_______。 17.国内外罐头食品常用的容器主要有_______ 、______ 和_______。 18.罐制品的检验是保证产品质量的最后工序,主要是对罐头内容物和外观时行检查。一般包括保温检验、_______检验、_______检验和_______检验。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学期末复习资料全

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学期末复习资料 农产品:农产品是通过生物的生长繁殖所获得的产品。 ●农产品贮藏及农产品加工 以农产品为对象,根据其组织特性、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采用不同的加工技术和方法,制成各种粗、精加工的成品与半成品的过程称为农产品加工。 以采收以后的农产品的生命活动过程及其与环境条件关系的采后生理学为基础,以农产品在产后贮、运、销过程中的保鲜技术为重点,进行农产品采后保鲜处理的过程称为农产品贮藏。 各类粮食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含有13%-14%左右的水分,油料一般只含7%-8%的水分,而大多数水果和蔬菜的水分含量都在80%以上。此外,水分与农产品的嫩度(tenderness)和新鲜度(freshness)以及与农产品的贮藏加工性能均有密切的关系。 加工成熟度-果实已具备该品种应有的加工特征。 粮食的加工特性 1. 后熟 由完熟道生理成熟所进行的生理变化 标志:发芽率达80%以上 ? 2. 化:粮食的理化性质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使品质逐渐裂变而趋于衰老 ? ?面筋的形成 ?麦胶蛋白+麦谷蛋白遇水相互黏聚 ? ?⒈粮食中重要的酶类 ?⑴淀粉酶 ?⑵蛋白酶 ?⑶脂肪酶 ?脂肪酶是一种对脂质其水解作用的水解酶。 ?⑷植酸酶 ?⑸脂肪氧化酶 ?⑹过氧化氢酶 ?⑺抗坏血酸氧化酶 ?⒉大豆中的主要酶类 ?⑴脂肪氧化酶 ?⑵脲素酶 ?⑶淀粉分解酶和蛋白分解酶 ⒊果蔬中的主要酶类

(8)呼吸跃变现象(p36) 呼吸跃变:随着成熟进程,呼吸速率逐步下降;当进入完 熟(衰老)前,呼吸速率有一个骤然上升并很快回落的过程。 呼吸跃变标志果实生长发育的结束和成熟衰老的开始。对果实贮藏期的长短有重要的影响。 跃变型与非跃变型果蔬的特性比较 特性项目跃变型果蔬非跃变型果蔬 后熟变化明显不明显 体淀粉含量富含淀粉淀粉含量极少 源乙烯产生量多极少 采收成熟度要求一定成熟度时采收成熟时采收 常温贮藏 ●堆藏●沟藏 ●窖藏●窑洞 ●通风贮藏●假植贮藏 机械制冷原理:借助于制冷剂在循环不已的气态—液态互变过程中,把贮藏库的热量传递到库外而使库降温,并维持恒定。 设备结构:制冷压缩机、冷凝器和贮液罐、调节阀、蒸发器 气调贮藏(controlled atmosphere storage)简称CA 贮藏——改变贮藏环境中气体成分的贮藏方法。一般指在特定气体环境中的冷藏法。 CA贮藏为国际上最有效最先进的果蔬保鲜方法。 CA贮藏原理 通常采用降低氧气浓度和提高二氧化碳浓度,来抑制所贮藏果蔬的呼吸强度,减少果蔬体物质消耗,从而达到延缓果蔬衰老,延长贮藏期,使其更持久的保持新鲜和可食状态。 自发气调(modifed atmosphere storage ) ——利用园艺产品自身呼吸作用降低贮藏环境中O2浓度,提高CO2浓度的气调

水产品加工题库(所有章节)

1、水产食品学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2、简述水产食品原料的营养学特点? 3、简述水产食品原料的特性? 4、简述我国水产品加工存在的问题? 5、简述我国水产加工的重点发展方向? 水产食品原料的营养成分 一、填空 1、鱼类肌肉组织可分为()()(),鱼肉的肌肉是由许多()和一部分结缔组织、脂肪细胞、血管和神经等按一定的顺序排列构成的。 2、鱼肉根据所含肌红蛋白和色素的含量可分为()和()。 3、鱼贝类的肌原纤维是由()和()组成,前者是由()蛋白组成,后者是由()()()等组成。 4、新鲜的鱼贝类水分活度为()。 5、鱼肉蛋白质主要由()、()和 ()组成。 6、鱼贝类的结缔组织属于()蛋白,它主要由()和()。 7、水产原料蛋白质中()含量较高,可同谷物类食品配合起到蛋白质互补作用。 8、鱼贝类脂质根绝其作用的不同可分为()和()。 9、鱼类的糖原代谢产物是(),而贝类糖原代谢产物是()。 10、软骨鱼类提取物中含氮成分比硬骨鱼类多,其原因是所含()和()较多;红肉鱼提取物中含氮成分比白肉鱼多,其原因是所含()较多。 11、鱼贝类提取物中的游离氨基酸最重要的是()和()。 12、进食不新鲜的红肉鱼容易引起中毒,其原因是 ()。 13、鱼贝类中称为咪唑化合物的是() ()() ()。 14、鱼贝类的中的核苷酸主要是(),其关联化合物有()。 15、鱼贝类提取物中冠缨碱类是一类()物质,分子内均具有()的结构。 16、板鳃类随着鲜度的下降带有强烈的氨臭味,其原因是 ()。 17、TMAO中文名是(),它的还原产物()是鱼类腥味的主要成分之一。 18、海藻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其含量大概占干基()。 19、海藻多糖根据存在部位可分为()()()。 20、海藻多糖根据其来源可分为()()()。 21、红藻细胞间质多糖的本质是(),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22、琼胶的化学本质是 (),它是由()和()组成,琼胶中()含量越高,其凝胶强度越低。 23、卡拉胶的化学本质是 ()。 24、褐藻细胞间质多糖主要有()和 (),前者的化学本质是 (),后者的化学本质是 ()。 25、在绿藻水溶性多糖中普遍存在()和 (),除含有中性聚糖外,还含有大量的水溶性(),这些糖结构复杂,糖组分种类多,称为杂多糖。 二、名词解释 1、红肉鱼 2、白肉鱼 3、鱼贝类提取物 4、核苷酸关联化合物 三、简答或论述 1、简述鱼类的蛋白质组成及其特点? 2、简述胶原蛋白的氨基酸组成特点? 3、简述胶原、明胶、胶原多肽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5、简述鱼贝类的脂质组成特点? 6、论述鱼贝类提取物的主要成分? 7、鱼贝类的无机质含量有何特点? 8、海藻多糖根据存在的部位分为哪几类?其特征分别是什么? 9、什么是海藻提取物? 10、海藻的脂肪酸组成有何特点? 11、螺旋藻的有何营养特点? 12、简述卡拉胶的性质及其应用? 水产食品原料中的生物活性物质 一、填空 1、肽类的分子量为(),分子量在()的肽称为小肽、寡肽或者低聚肽。 2、人体的生物活性肽来源主要由()和 ()两个来源。 3、降血压肽的降血压机制是通过抑制()的活性来实现的,海洋生物降血压肽的突出优点是()。 4、牛磺酸的学名是(),它是一种()氨基酸。 5、鲎试剂就是(),是用无菌法采取鲎血,离心分离血球和血浆,去掉血浆,低渗破裂血细胞,最终添加辅助剂而得。 6、细菌内毒素是存在于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膜中的 ()成分,对机体具有明显的毒害作用,鲎试剂能与其迅速形成(),由此可判断待测物是否有内毒素存在。 7、鲎素是一种由17种氨基酸组成的(),它具有()()()等作用。 8、DHA和EPA具有降血脂作用,主要是降低血液中的()和()。 9、DHA和EPA可以提高()和()等酶的活性,抑制身体內的过氧化脂质或自由基的蓄积,减缓其对血管壁细胞膜的伤害,从而抑制脑血管障碍的发生率。 10、鱼油中的()具有血小板凝集反应的作用,而()对大脑发育和功能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11、鱼肝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和(),鱼油中的主要活性成分是(),鲨鱼油的主要活性成分是()。 12、甲壳素是以()为单体,以()结合的多聚糖;而壳聚糖是甲壳素的()。 二、名词解释 1、生理活性物质 2、n-3 PUFA 三、简答或论述 1、水产食品原料的生物活性物质有哪些种类? 2、什么是生理活性肽?来源有哪些?并列举几种目前市场上的生理活性肽?

果蔬贮藏与加工试题无答案版

《果蔬贮藏与加工》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植物从授粉开始至果实生长达到品种应用的大小。该阶段是() A、生长 B、成熟 C、衰老 D、发育 2、新鲜果蔬采后贮藏、运输的基本原则是() A、降低温度 B、提高空气湿度 C、降低呼吸作用 D、提高新陈代谢 3、对跃变型果实而言,()是它的贮藏期 A、跃变上升期 B、细胞分裂期 C、跃变下降期 D、后熟期 4、采收下来就准备食用的果实应选择() A、加工成熟度 B、可采成熟度 C、生理成熟度 D、根据天气而定 5、抗坏血酸就是()。 A 维生素 C B 维生素 B C 维生素A D 维生素E 6、蔬菜加工中常利用石灰水浸泡,主要是起到()的作用。 A 护色保绿 B 防氧化 C 杀菌 D 防腐 7、葡萄采收的适宜时期为()。 A晴天上午晨露消失 B太阳曝晒 C阴雨连绵、浓雾未散 D 夜晚 8、包装是实现果蔬商品标准化的重要措施,最便于携带的包装是:()。 A 条筐 B 塑料薄膜小包装 C 木箱 D 纸箱 9、国内外应用的贮藏方法,可以归纳大类,低温贮藏和() A、通风库 B、气调贮藏 C、机械冷藏 D、简易贮藏 10、产品入库贮藏在堆放时应注意() A、一隙三离 B 一隙一离 C三离三隙 D 三离一隙

11、下列属于人工气调贮藏的英文缩写是() A、CA B、MA C、RGQT D、TPS 12、机械冷藏库的贮前准备包括()和防虫防鼠工作 A、设定库内适宜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 B、启动制冷系统将库温直接调到贮藏期内的最适宜温度 C、对库房和用具进行彻底消毒 D、喷洒异氰酸和聚醚两种材料 13、果蔬有机酸含量的测定中,采用的方法是() A.酸式滴定法 B.沉淀法 C.碱式滴定法 D.置换法 14、有机酸含量测定的试验中,滴定终点的判定是() A.溶液呈无色 B.溶液呈淡红色,15秒不退色 C.溶液呈红色,15秒不退色 D.溶液呈淡红色,20秒不退色 15、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果蔬中有机酸含量、糖酸比的变化趋势是() A、降低、增加 B、降低、降低 C、增加、降低 D、增加、增加 16、果蔬中的鲜味主要来自一些具有鲜味的()、氨酰和肽等含氨物质 A、脂肪 B、多糖 C、氨基酸 D、氨气 17、罐头冷却的最终温度一般认为()最合适。 ~20℃ ~25℃ ~43℃ ~50℃ 18、果冻制作过程中()很重要。 A.原料选择 B.打浆 C.预煮 D.杀菌 19、在果蔬糖制品实际生产过程中,常采用加()来调节糖液的PH值。 A.柠檬酸 B.醋酸 C.酒石酸 D.苹果酸 20、熏蒸型保鲜剂,以()形式抑制或杀死果品表面的病原微生物 A、气体B、液体C、固体D、液固共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