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设计

输电线路设计
输电线路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名称制作导线应力弧垂曲线和安装曲线

课程名称架空输电线路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系、专业电气工程系

11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输电线路方向)指导教师刘家芳

2013年12月25日

邵阳学院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年级专业11输电线路学生姓名学号1141201167 题目名称制作LGJ-120/20的应力弧垂曲线和安装曲线设计时间18、19周课程名称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课程编号 121204202A 设计地点

一、课程设计(论文)目的

结合所学的线路设计知识,要求学生掌握线路设计中各项参数的查表发放,并结合工程实际,掌握具体线路的导线应力弧垂曲线和安装曲线做法,从中对线路设计中所涉及到的导线的比载计算,架空线弧垂、线长和应力的计算,架空线的状态方程式,临界档距,最大弧垂的判定,导线应力弧垂曲线和安装曲线做法有深刻的了解。最终加强学生的线路设计认识及动手能力

二、已知技术参数和条件

气象条件:全国线路设计气象条件汇集ⅤI 区

电压等级35kV

导线型号 LGJ—120/20

三、任务和要求

a)学生应该完成课程设计说明书的内容,同时还包括导线应力弧垂曲线和安装曲线的绘制图

b)为简明起见,各计算结果应尽量采用表格形式表示

c)每一计算过程应列出所用公式,并带入一组实际数据示范

d)各系数的取值应说明出处和理由

注:1.此表由指导教师填写,经系、教研室审批,指导教师、学生签字后生效;

2.此表1式3份,学生、指导教师、教研室各1份。

四、参考资料和现有基础条件(包括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等)

1、孟遂民,李光辉编著,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中国三峡出版社,2000.10

2、邵天晓,架空送电线路的电线力学计算,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

3、周振山,高压架空送电线路机械计算,水利电力出版社,1987

4、东北电力设计院,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

五、进度安排

六、教研室审批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

七、主管教学主任意见

主管主任(签字):年月日

八、备注

指导教师(签字):学生(签字):

邵阳学院课程设计(论文)评阅表

学生姓名学号1141201167

系电气工程系专业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1输电线路班题目名称制作导线的应力弧垂曲线和安装曲线课程名称架空输电线路设计

一、学生自我总结

这次的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可以说给了我们很多的锻炼,接到课题之后,我们查找了很多的资料,请教了同学和老师。整个课程设计下来,我感觉收获了很多,知道了实践和理论之间的差距,知道了怎样为目标付出,学会了团队协作……懂得了只有在学习中多加实践,才能干好一件事情,因为社会需要的是实践型人才。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是我们一门重要的学科,因此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相信这次课程设计会是我的一次宝贵的实践经验。

学生签名:年月日

二、指导教师评定

评分项目平时成绩论文答辩综合成绩

权重

单项成绩

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注:1、本表是学生课程设计(论文)成绩评定的依据,装订在设计说明书(或论文)的“任务书”页后面;

2、表中的“评分项目”及“权重”根据各系的考核细则和评分标准确定。

摘要

本课程设计是绘制导线的应力弧垂曲线和安装曲线。通过查有关《规程》得到了我们所要求的气象区的气象条件以及导线的相关参数,再通过书上的公式我们求出导线的各类比载,用列表法求得临界档距,并判断有效临界档距和控制气象条件,以控制条件为已知状态,利用状态方程式计算不同档距、各种气象条件下架空线的应力和弧垂值,按一定的比例绘制出应力弧垂曲线和安装曲线。本课程设计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是关于状态方程式的求解,要利用有关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但这并不能阻止我们完成这个设计,在和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成功的完成这个课题。在这个课题的设计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但是也能够在通力合作下解决它们,使我对知识的理解加深了。

关键字:架空输电线弧垂应力曲线图

目录

摘要...............................................................................................................I 1有关参数 .. (1)

1.1导线相关参数 (1)

1.2有关比载的计算 (1)

2计算临界档距、判断控制气象条件 (4)

3绘制应力弧垂曲线 (8)

4绘制导线安装曲线 (11)

5总结 (14)

参考文献 (15)

1有关参数

1.1导线相关参数

查《规程》LGJ-120/20导线的有关参数,如表1-2所示。 表1-2: LGJ-120/20导线有关参数

1.2各气象条件下导线比载的计算值

1)自重比载:

γ1(0,0)=

A qg ?103-=

49

.13480665

.98.466?310-?=34.04310-?(m Mpa ) 2)冰重比载:

γ2(10,0)=27.728

310)(-?+A b d b =27.728=?+-31049

.134)

07.1510(1051.69310-?m Mpa ) 3)垂直总比载:

γ3(10,0)=γ1(0,0)+γ2(10,

0)=(34.04+51.69)310-?=85.73310-?(m Mpa ) 4)无冰风压比载应计算最大风速和安装有风两种情况。

θ=900,因d=15.07mm<17mm ,则μsc =1.2,35kV 线路,βc =1.0,所以:

a) 最大风速V=25m/s 时,计算强度时的αf =0.70,所以: 基本风压:W 25=0.6252v =0.625225?=390.6(Pa )

γ4(0,25)=c βf αcs μd

A

W 25

sin 2θ310-? =1.0?

???07.152.17.049

.1346

.390310-?=36.77310-?(m Mpa )

截面积A (mm 2)

导线直径d (mm)

弹性系数E (MPa)

温度系数a(1/℃)

计算拉断力T j (N)

单位长度质量q (kg/km) 强度极限σp

(MPa) 安全系

数k 许用应力[σo ]

(MPa) 年均应力上限[σcp ] (MPa)

134.49

15.07

76000

18.9×10-6

41000

466.8

289.61 2.5 115.84

72.40

计算风偏:

γ4(0,25)=c βf αcs μd

A

W 25

sin 2θ310-? =1.0?

???07.152.161.049

.1346

.390310-?= 32.04310-? (m Mpa )

b) 安装风速v=10s m 时,有0.1=f α,则 基本风压:W 10=0.625=2

v

0.625=?21062.5(Pa)

γ4(0,10)=3210

10sin -?θμαA

W d

cs f ==??

??-31049

.1345.6207.152.10.18.403

10-?(m Mpa )

5)覆冰风压比载

风速V=10m/s ,μsc =1.2,计算强度和风偏αf =1.0,所以 W 10=0.625=2

v

0.625=?21062.5(Pa)

γ5(10,10)=3210

10sin )

2(-?+θμαA

W b d cs f =1.0=??+??-31049

.1345

.62)

10207.15(2.119.56310-?(m Mpa ) 6)无冰综合比载

计算强度时

γ6(0,25)==?+=+-32224211077.3604.34)25,0()0,0(γγ50.113

10-?(m Mpa )

计算风偏时

γ6(0,25)==?+-3221004.3204.3446.753

10-?(m Mpa )

安装有风时有

γ6(0,10)=

)10,0()0,0(2

421γγ+==?+-3221040.804.3435.06310-?(m Mpa )

7)覆冰综合比载

=+=)10,10()0,10()10,10(25237γγγ2256.1973.85+=?-31087.93310-?(m Mpa ) (8) 各气象条件下导线比载的计算值,汇总如下表:1-3所示。

表1-3: 比载汇总表

比比载类型

自重比载

冰重比载

垂直总比载

无冰风压比载

覆冰风 压比载

无冰综合比载

覆冰综合比载

强度

风偏

安装 风速 强度

风偏

安装 有风 数数据

34.04310-?

51.69

310-? 85.73

310-? 36.77

310-? 32.04

310-?

8.40

310-?

19.56

310-? 50.11

310-? 46.75

310-? 35.06

310-?

87.93

310-?

备备注

αf =0.70 αf =0.61

0.1=f α

V=10m/s

,μsc =1.2

2计算临界档距,判断控制气象条件

(1)可能成为控制条件的是最低气温、最大风速、覆冰有风和年均气温,整理该典型气象区四种可能控制条件的有关气象参数,如下表2-1。

表2-1: 可能控制气象条件有关参数

(2)整理该气象区的计算用气象条件,示于表2-2中

表2-2计算用气象条件

气象 项目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最大风速

最厚覆冰

内过电压

外过电压

外过有风

安装有风

事故气象

年均气温

气温 +40 -20 -5 -5 +10 +10 +10 -10 -20 +10 风速 0 0 25 10 15 10 10 10 0 0 冰厚

10

(3) 计算临界档距,判定控制条件:

可能控制气象条件的有关参数见表2-3

参数 气象

最低气温

最大风速

覆冰有风

年均气温

气温(℃) -20 -5

-5 +10 风速(m/s ) 0 25 10 0 冰厚(mm )

10

表2-3 可能的应力控制气象条件

条件

项目 最大风速

最厚覆冰 最低气温 年均气温

许用应力

115.84

115.84 115.84 72.40

比载

36.773

10-?

87.933

10-?

34.043

10-?

34.043

10-?

][0σγ

0.3173

10-?

0.7593

10-?

0.2943

10-?

0.4703

10-?

温度

-5

-5

-20

+10

][0σγ由小至大

编号

b d a c

(4)按等高悬点考虑,计算各临界档距为:

=ab l 695.82 =ac l 虚数 =ad l 117.88 =bc l 虚数 =bd l 0 52.139=cd l

计算公式:

(5)利用上式得有效临界档距判别表如下表2-3所示。

00220024[[][]()]

[()()][][]j i j i ij j i j i

E t t l E σσαγγσσ-+-=-

表2-3: 有效临界档距判别表

容易看出l cd =139.52为有效临界档距。临界档距虚数=ac l 、虚数=bc l 、l bd 为0,所以a 、b 条件不起控制作用。 当52.1390≤≤L ,控制条件为平均气温。 当L>139.52时,控制气象条件为最厚覆冰。 (6)计算各气象条件的应力和弧垂

1)以各档距范围的控制条件为已知条件,有关数据如下表2-4所示。 表2-4: 已知条件及参数

气象条件

a

b

c

d

临界档距(m )

l ab =695.82 l ac =虚数 l ad =117.88

l bc =虚数

l bd =0

l cd =139.52

____

已知条件 年均气温 最厚覆冰 参数 控制区间

0~139.52

139.52~无穷大

t m (℃) 10 -5 b m (mm) 0 10 V m (m/s) 0 10 γm (×10-3) 34.04 87.93 σm (MPa)

72.40

115.84

2)以各气象条件为待求条件,已知参数如表2-5所示。

表2-5:待求条件和已知参数

参数待求条件最高

气温

最低气温年均

气温

事故外过有

外过无风内过

电压

t(℃) +40 -20 +10 -20 +10 +10 +10 b(mm) 0 0 0 0 0 0 0 V(m/s) 0 0 0 0 10 0 15 γ(×10-3MPa/m) 34.0434.0434.0434.0435.0634.0435.06

参数待求条件安装覆冰无风覆冰有风

(强度)

覆冰有

风(风

偏)

最大风

(强度)

最大风

(风偏)

t(℃) -10 -5 -5 -5 -5 -5 b(mm) 0 10 10 10 0 0 V(m/s) 10 0 10 10 30 30 γ(×10-3MPa/m) 35.06 85.73 87.93 87.93 50.11 46.75

3绘制应力弧垂曲线

为了保证曲线比较准确而又不使计算量过大,档距l 的距离一般取为50m , 但须包括各有效档距处的值。以控制气象条件为第一状态,待求条件为第二状态,

将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所对应的数据分别带入状态方程式。

迭代法求解方程,得出结果如下表3-1所示。

运用024)](24[2222

21221

221132=-----l E t t aE l E c c c c γσσγσσ)]

(24[1221

2

211t t aE l E A c c ----=σγσ24

222l

E B γ=

02232=-+B A c c σσ

表3-1: LGJ-120/20型导线应力弧垂计算

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年均气温事故安装最大风速最大风速最厚覆冰覆冰无风操作过电压外过有风外过无风档距风强风偏

气象条

σ

f vσ0σ0σ0σ0σ0σ0 σ0σ0 σ0 σ0 σ0

(MPa(m) (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MPa

50 35.06 0.307 114.44 72.4 114.44 100.29 94.43 94.15 98.5 98.23 53.29 47.14 47.05 10042.46 1.001 111.45 72.4 111.45 94.25 95.64 94.67 107.95 107.2 57.76 52.48 52.35 139.52 47.43 1.743 108.01 72.41 108.01 95.8 96.83 95.19 115.84 114.73 58.01 53.25 53.12 200 46.4 3.668 84.81 60.89 84.81 76.59 89.16 83.02 115.84 114.22 51.95 48.57 48.31 250 45.92 5.791 70.06 55.29 70.06 65.58 79.81 76.23 115.84 113.91 49.01 46.34 46.01 300 45.62 8.394 61.23 52.04 61.23 59.11 75.89 71.95 115.84 113.69 47.23 44.97 45.02 350 45.43 11.473 56.20 51.34 56.2 55.32 73.35 69.23 115.84 113.53 46.11 44.12 44.65 400 45.3 15.029 53.17 48.81 53.17 52.98 71.66 67.43 115.84 113.41 45.37 43.55 43.82 450 45.21 19.059 51.21 47.95 51.21 51.44 70.48 66.2 115.84 113.32 44.85 43.14 43.21 500 45.14 23.566 49.88 47.35 49.88 50.37 69.63 65.31 115.84 113.26 44.48 43.13 42.75 550 45.09 28.546 48.93 46.9 48.93 49.61 69.01 64.66 115.84 113.21 44.21 42.84 42.55 600 45.06 33.995 48.48 46.57 48.48 49.08 68..56 64.16 115.84 113.17 43.94 42.64 43.21 650 45.03 39.923 47.70 46.31 47.70 48.61 68.22 63.78 115.84 113.14 43.82 42.21 42.87

9

4绘制导线安装曲线

4.1 百米档距

为了使用方便,且提高绘图精度,对于不同档距,可根据他的应力绘制成百米档距,换句话说,百米档距是为了方便而提出来的,百米档距的计算式为:

2

11008100σγ?=f

观测档距l 的弧垂可由公式进行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2

100)100

(

l f f = 安装曲线绘制方法及顺序

(1)已知条件参数依照表5.1,依照此表计算其他参数;

(2)应用状态方程式计算各施工气气象象条件(无风、无冰、不同气温)下的安装应力,通过计算可得到各种条件下的应力和百米档距弧垂,如下表所示:

温度(℃)40 30 20 10 0 -10

σ(MPa)35.06 46.252 58.97 72.40 86.27 100.33

50 0

f(m) 1.21 0.92 0.72 0.59 0.49 0.42

100

σ(MPa)52.56 41.95 54.16 72.40 81.5 95.13 100 0

f(m)0.99 0.89 0.78 0.58 0.52 0.45

100

σ(MPa)47.43 54.262.672.483.41 95.3 139.52 0

f(m)0.90 0.78 0.68 0.59 0.51 0.45

100

σ(MPa)46.40 50.355.160.867.775.6 200 0

f(m)0.92 0.84 0.77 0.70 0.63 0.56

100

σ(MPa)45.92 48.651.755.259.464.3 250 0

f(m)0.93 0.88 0.82 0.72 0.69 0.66

100

σ(MPa)45.62 47.549.652.054.757.7 300 0

f(m)0.93 0.90 0.88 0.82 0.78 0.74

100

σ(MPa)45.43 46.848.350.051.953.9 350 0

f(m)0.94 0.91 0.88 0.85 0.82 0.79

100

σ(MPa)45.30 46.347.548.850.151.6 400 0

f(m)0.94 0.92 0.89 0.87 0.85 0.82

100

σ(MPa)45.21 46.046.947.948.950.0 450 0

f(m)0.94 0.92 0.91 0.89 0.87 0.85

100

σ(MPa)45.14 45.846.547.348.149.0 500 0

f(m)0.94 0.93 0.91 0.90 0.89 0.87

100

σ(MPa)45.09 45.646.246.947.548.2 550 0

f(m)0.94 0.93 0.92 0.91 0.89 0.88

100

σ(MPa)45.06 45.546.046.547.147.6 600 0

f(m)0.94 0.93 0.92 0.91 0.90 0.89

100

σ(MPa)45.03 45.44 45.846.346.747.2 650 0

f0.94 0.94 0.93 0.92 0.91 0.90

100

表5.1 各种施工温度下的应力和百米档距弧垂

总结

经过了两个星期的幸苦奋斗,这份课程设计终于是结束了。回顾起此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从理论到实践,在这段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正如尹老师所说的,通过这个课程设计可以让自己弄明白上课所讲授的内容。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实验过程中,也对团队精神的进行了考察,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和内容需要去完成,让我们在合作起来更加默契同时课程设计的进度也增速不少,在成功后一起体会喜悦的心情。团结就是力量,只有互相之间默契融洽的配合才能换来最终完美的结果。

只要认真钻研,动脑思考,动手实践,就没有弄不懂的知识,收获颇丰。同时也感谢也感谢尹老师的悉心指导,也感谢同学们的通力合作!老师的悉心指导,也感谢同学们的通力合作!

220kV输电线路工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220kV 双分裂双回路输电线路设计 学 生:阳文闯 指导教师:孟遂民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摘要:本设计讲述了某平丘区段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的全部内容,主要设计步骤是按《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书中的设计步骤,和现实中的设计步骤是不一样的。本设计包括导线、地线的比载计算、临界档距、最大弧垂的判断,力学特性的计算,金具的选取,定位排杆,代表档距的计算,各种校验,杆塔荷载的计算,接地装置的设计以及基础设计等。在本次设计中,重点是线路设计,杆塔定位和基础设计。 关键词: 导线 避雷线 比载 应力 弧垂 杆塔定位 Abstract :In this text, it includes all the steps in of overhead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design, which is Accordance with 《the design of overhead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 but it is not the same with the reality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conductor and the ground wire's coMParing load critical span .the maximum arc-perpendiculer judgement .mechanics property's fixed position of shaft-tower. various checking .representative span's calculating. load ppplied on iron tower calculating. equipment used in the ground connection design. metal appliance choose .In this paper, it is the focal point of line design. iron tower design and fundament design ,at last ,it is simply introduced the iron tower erecting's design and fundament design followed with fundament construction. Key words :conductor overhead ground wire coMParing load stress arc-perpendiculer fixed position of shaft-tower (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优秀论文 审核通过 未经允许 切勿外传

推荐-110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 精品

题目110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 并列英文题目Preliminary Design Of 110KV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系部专业 姓名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 报告提交日期

摘要 本设计说明书中的主要内容包括有:首先,通过输送容量及功率因数利用经济电流密度来进行到县级避雷线型号的选择;在选出导线以后,利用已知的气象条件,计算出导线在各种气象条件时的应力及弧垂,进而绘制导线安装曲线图;利用最大弧垂计算出呼称高,选出合适的杆塔及对应的基础形式;最后进行绝缘子的选型以及防雷防振和保护和接地装置。

Abstract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instruction of this design includes:First, carries on the wire through the transportstion capacity and the power factor use economical current density and the line model choice; In selects after the wire, use the known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 calculates the wire hangs in each kind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 time stress and the arc, tenth plan wire installs the diagram of curves; Using most hangs calculates shouts calls high, selects the appropriate pole tower and the corresponding foundation form; Finally is carries on the insulator the shanping as well as anti-radar quakeproof and the protetive earthling installment.

GB 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强制性条文

GB 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 1.第5.0.4条: 5.0.4 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且离地2m高且频率为0.5MHz时的无线电干扰限值应符合表5.0.4的规定。 表5.0.4 无线电干扰限值 标称电压(kV) 110 220~330 500 750 限值dB(μv/m) 46 53 55 58 2.第5.0.5条: 5.0.5 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湿导线条件下的可听噪声值应符合表5.0.5的规定。 表5.0.5 可听噪声限值 标称电压(kV) 110~750 限值dB(A) 55 3. 第5.0.7条: 5.0.7 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5,悬挂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25。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 4. 第6.0.3条: 6.0.3 金具强度的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最大使用荷载情况不应小于2.5。 2 断线、断联、验算情况不应小于1.5。 5. 第7.0.2条: 7.0.2 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地区,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的悬垂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最少片数,应符合表7.0.2的规定。耐张绝缘子串的绝缘子片数应在表7.0.2的基础上增加,对110~330kV输电线路应增加1片,对500kV输电线路应增加2片,对750kV输电线路不需增加片数。 表7.0.2 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悬垂绝缘子串的最少绝缘子片数 标称电压(kV) 110 220 330 500 750 单片绝缘子的高度(mm) 146 146 146 155 170

浅谈输电线路基础设计中的一些优化措施

浅谈输电线路基础设计中的一些优化措施 摘要:本文主要从基础选型、基面处理及边坡处理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输电线路基础设计中的一些保障线路安全运行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输电线路,基础设计,优化 前言:目前,随着我国用电负荷的强劲增长,输电线路的输电容量、规模均不断扩大,杆塔所受的荷载相应地不断增加,进而导致基础的材料耗量、施工难度也相应加大。因此,在保护环境的同时能节约工程造价、减少施工难度,一直是输电线路基础设计追求的目标。下面分别从几个方面浅谈基础设计中的一些优化措施。 1基础选型 1.1采用原状土基础 山区线路地质多为不同风化程度的岩石、岩石的残积层或硬塑、坚硬状态的粘性土覆盖层,这样的地质条件适合于做岩石基础(分为直锚式、嵌固式、承台式等)或掏挖基础(分为直柱、斜柱、全掏挖、半掏挖等)等原状土基础。这类基础能充分利用原状土的力学性能,提高基础抗拔承载力,施工方便,同时避免了基坑大开挖,减少了土石方工程量,在减少工程造价方面有很大优势,而且可以消除大开挖基础回填土质量不可靠造成的安全隐患。另外,这类基础可大大减小对周围环境的破坏,符合环境友好型的要求。 1.2铁塔采用全方位不等长接腿 输电线路经过的地形千差万别,当铁塔位于斜坡或台阶地时,各塔

腿之间会形成高差,若铁塔采用平腿设计,则降基处理的土石方量较大,且降基完成后容易形成高边坡,若不处理会危及铁塔安全运行,处理则会增加工程造价。此时,采用有全方位不等长接腿设计的铁塔具有较大优势。考虑设计的工作量及现场地形的适用性,长短腿的最小极差一般取为1.5m,最大高差则根据沿线塔位的地形合理选取。铁塔采用全方位不等长接腿与平腿相比较,虽然单基塔重、基础作用力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但能大大减小基面开方、减少施工弃土,在环境保护、减少工程造价方面均有较大优势,而且,根据地形采用短接腿时,塔重可有部分减轻。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采用长短腿,铁塔各腿的基础力及基础根开均有变化。 1.3采用主柱加高基础 平地地形的基础主柱露头值一般取为0.2m,但若塔位处于山坡地形,按照0.2m的露头值则往往在基础保护范围内缺少抗拔土体,不能满足抗拔要求。此时可采用主柱加高基础,即将常规基础(按照露头值0.2m设计)的主柱按照需要加高适当的高度(通常取0.5m为一个级差),以此形成一个系列基础,根据塔腿地形的陡缓程度,并配合不等长接腿合理选用。采用主柱加高基础时,设计基面以上的土体实际上并不挖除,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土石方的开挖量,维持原始地形地貌,保持塔基稳定,而且可以减小塔腿基降,铁塔高程相应地提高。另外,一个系列基础的立柱宽度及底板的宽度、厚度一般也保持一致,可方便模板的加工及重复使用,而且,底板的钢筋长度、规格也大多一致,若为斜柱基础则地脚螺栓的火曲角度也一致,备料、加工时均较为方便。

输电线路杆塔及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题目:刚性基础设计 (一)任务书 (二)目录 (三)设计说明书主体 设计计算书是设计计算的整理和总结,是图纸设计的理论依据,也是审核设计的技术文件之一,因此编写设计说明书是设计工作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1、设计资料整理 (1)土壤参数 (2)基础的材料 (3)柱的尺寸 (4)基础附加分项系数 2、杆塔荷载的计算 (1)各种比载的计算 (2)荷载计算 1)正常大风情况 2)覆冰相应风 3)断边导线情况 要求作出三种情况的塔头荷载图 3、基础作用力计算 计算三种情况荷载作用下基础的作用力,选择大者作为基础设计的条件。 4、基础设计计算 (1)确定基础尺寸 1)基础埋深h0确定 2)基础结构尺寸确定 A、假定阶梯高度H1和刚性角 B、求外伸长度b' C、求底边宽度B D、画出尺寸图 (2)稳定计算 1)上拔稳定计算 2)下压稳定计算 (3)基础强度计算 5、画基础施工图和铁塔单线图 用A3纸(按制图标准画图)见参考图 6、计算可参考例11-3

《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的目的。 《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课是输电线路专业重要的专业课之一,《输电杆塔及基础设计》课程设计是本门课程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系统学习和掌握本门课程中所学的内容,并且能将其它有关先修课程(如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砼结构,线路设计基础、电气技术)等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得以综合地运用;通过课程设计,能使学生熟悉并掌握如何应用有关资料、手册、规范等,从设计中获得一个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方面的基本技能;课程设计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题目钢筋混凝土刚性基础设计 三、设计参数 直线型杆塔:Z1-12铁塔(单线图见资料,铁塔总重56816N,铁塔侧面塔头顶宽度为400mm) 电压等级:110kV 绝缘子: 7片×-4.5 地质条件:粘土,塑性指标I L=0.25,空隙比e=0.7 基础柱的尺寸:600mm×600mm 1.荷载计算(正常情况Ⅰ、Ⅱ,断边导线三种情况) 2.计算基础作用力(三种情况) 3.基础结构尺寸设计 4.计算内容 (1)上拔稳定计算 (2)下压稳定计算 (3)基础强度计算 五、设计要求 1.计算说明书一份(1万字左右) 2.图纸2张 (1)铁塔单线图 (2)基础加工图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新旧规程对

. .. .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新旧规程对比 华东电力

. .. .

. .. .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新旧规程对比 注:现正在修订的规与老规程有主要有以下不同,由于还未报送,仅供参考。 1 总则 1.0.4 对重要线路和特殊区段线路应采取适当加强措施,提高线路安全水平。 条文说明: 根据2008年初我国南方地区发生的严重冰灾,为确保供电设施的安全可靠,对重要的输电线路:如重要的500kV和750kV输电线路重要性系数取1.1,使其安全等级在原标准上提高一级;对易覆冰地区的特别重要输电线路宜提高覆冰设防标准,必要时按照稀有覆冰条件进行机械强度验算。 对特殊区段:如大跨越线路、跨越主干铁路、高速公路等重要设施的跨越应采用独立耐段,杆塔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1。 对于运行抢修特别困难的局部区段线路,采取适当加强措施,提高安全设防水平。 对覆冰地区的重要线路考虑安装线路覆冰在线监测装置,并采取防冰、减冰、融冰措施。 重要性线路是指:核心骨干网架、特别重要用户供电线路等线路。 3 路径 3.0.3 路径选择宜避开不良地质地带和采动影响区,当无法避让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宜避开重冰区、易舞动区及影响安全运行的其他地区;宜避开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 .. . 条文说明: 根据多年的线路运行经验的总结选择线路路径应尽量避开不良地质地带、矿场采空区等可能引起杆塔倾斜、沉陷的地段;当无法避让时,应开展塔位稳定性评估,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根据运行经验增加了路径选择尽量避开导线易舞动区等容。东北的、、一带,的、荆州、一带是全国围输电线路发生舞动较多地区,导线舞动对线路安全运行所造成的危害十分重大,诸如线路频繁跳闸与停电、导线的磨损、烧伤与断线,金具及有关部件的损坏等等,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与社会影响,因此对舞动多发区应尽量避让。 3.0.7 轻、中、重冰区的耐段长度分别不宜大于10km、5km、3km,且单分裂导线线路不宜大于5km。当耐段长度较长时应考虑防串倒措施。在高差或档距相差悬殊的山区或重冰区等运行条件较差的地段,耐段长度应适当缩短。 条文说明: 耐段长度由线路的设计、运行、施工条件和施工方法确定,并吸取2008年初雪灾运行经验,单导线线路不宜大于5km,轻、中、重冰区的耐段长度分别不宜大于10km、5km、3km,当耐段长度较长时应考虑防串倒措施,设计中应采取措施防止串倒,例如轻冰区每隔7~8基(中冰区每隔4~5基、重冰区每隔3~4基)安排一基纵向强度较大的加强型直线塔,防串倒的加强型直线塔其设计条件除按常规直线塔工况计算外,还应按所有导地线同侧有断线力(或不平衡力)计算。 3.0.8 选择路径和定位时,应注意限制使用档距和相应的高差,避免出现杆塔两侧大小悬殊的档距,当无法避免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安全度。

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 110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 并列英文题目Preliminary Design Of 110KV Overhead Tran smissi on Line 系部专业 姓名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副教授 论文报告提交日期

摘要

密度来进行到县级避雷线型号的选择;在选出导线以后,利用已知的气象条件,计算出导线在各种气象条件时的应力及弧垂,进而绘制导线安装曲线图;利用最大弧垂计算出呼称高,选出合适的杆塔及对应的基础形式;最后进行绝缘子的选型以及防雷防振和保护和接地装置。 Abstract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instruction of this design includes: on First, carries the wire through the transportstion capacity and the power factor use

economical current density and the line model choice。 In selects after the wire, use the known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 calculates the wire hangs in each kind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 time stress and the arc, tenth plan wire installs the diagram of curves。Using most hangs calculates shouts calls high, selects the appropriate pole tower and the corresponding foundation form 。Finally is carries on the insulator the shanping as well as anti-radar quakeproof and the protetive earthling installment. 目录 内容摘要

输电线路设计基础概念题

一、基本概念题 1、简述输电线路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1、导线 导线用来传输电流,输送电能 2、避雷线 (1)起到防雷保护作用,使线路绝缘免遭雷电过电压的破坏,保证线路安全运行。 (2)当采用带有放电间隙的避雷线绝缘子时,可用作载流线,起熔冰、检修电源、载波通信通道等。 3、杆塔 杆塔用来支持导线和避雷线及其附件,并使导线、避雷线、杆塔之间,以及导线和地面及交叉跨越物或其他建筑物之间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4、绝缘子和绝缘子串 绝缘子是线路绝缘的主要元件,用来支承或悬吊导线使之与 杆塔绝缘,保证线路具有可靠的电气绝缘强度。 5、金具 架空线路上使用的金属部件,统称为线路金具。起支持、紧固、连接、保护导线和避雷线作用。 2、简述输电线路的任务和作用 输电线路的任务是: 把发电厂、变电站及用户有机的联系起来,是输送电能的纽带,是电力系统的大动脉,起着输送分配和交换功率的作用。作用如下: 1、输电线路解决了发电厂远离用电中心的问题,能充分利用动力能源,特别是水力资源,减少了煤耗和运输压力 2、把若干个孤立的发电厂及地方电力网连接成较大的电力系统,可以减少系统中总的装置容量;可以安装大容量的机组来代替小机组,减少单位容量建设投资,提高机组效率,减少消耗; 3、能把若干个孤立的地区电力网连接成为大的电力系统,有效地提高了运行的经济性和供电 3、输电线路研究对象是什么?为何架空线路比电缆线路应用广泛? 研究对象: 1、架空线路导线和避雷线的机械计算; 2、杆塔及其基础计算; 3、线路选线与杆塔定位以及施工计算。 架空线路优点: 结构简单、施工周期短、建设费用低、技术要求低、检修维护方便。散热性能好、输送容量大等。 4.什么叫档距,弧垂及限距?三者有何关系? 基本概念: 1、档距:相邻两直线杆塔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称为档距。 2、弧垂:导线悬挂点到导线最低点的垂直距离称为弧垂。 3、限距:导线到地面或其他被跨越物之间的垂直距离称 为限距。

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特点

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特点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与进步,电力工业也随之快速兴起,电网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与其相关的设备也在与日俱增,输电线路的设计也相应的成了一个常规性工作。而输电线路的基础是线路工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它是确保电网系统能够安全运行的基础,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特点有关内容展开分析,可供参考。 关键词:输电线路工程;基础设计;特点 输电线路基础工程存在的问题 地形地质勘测 路径的选择以及勘测是线路设计里至关重要。在比较偏远的山里,因为勘测点比较多,加上勘测的人员其业务水平高低不齐,使得在勘测水平上会有一些差异,对铁塔所在点的地质勘测精细程度也不一样。例如,高斜坡地区的水土流失现象严重,导致滑坡。因为塔基所处的地形特点比较特殊,对原有地貌又缺少对应的防护措施,所以在地形地质勘测当中用到的岩土鉴定方法、手段就需要进行改进。 基础设计 线路基础设计的时间比较久的运用安全系数设计法并不适宜。在软土质的地方,杆塔基础的设计不但应该满足普通杆塔对基础的设计标准,还要符合塔基沉降量以及倾斜度等的要求。过去的研究有不少不足的地方,使得软土质地区的杆塔基础设计的质量不高。在软弱地地基内不管是运用灌注桩抑或是大板式基础均可能有不少问题,同时造价还较高,质量很难控制,且施工比较复杂,对钢筋的使用量也很多。 工程施工 对于山区和软土地区,例如山坡、沼泽及河滩等地区,大型的机械是难进进入到场地当中进行施工的,而且对于材料的运输以及开挖基础等工作都存在困难。很多的线路都是塔形相同,其基础型式却因为土质存在区别而出现不同,绝大多数的线路塔杆是设立在高山、荒野等人烟稀少的地方的,因此施工的特点与环境也会因此有些差距。 电线路基础设计的类型及特点 冻土地基 线路基础工程在不同的地方,其施工的材料、工艺和地基的判断方法都有一定的区别。其中,冻土地基大约占全部国土的 1/5 左右,主要原理是由于冻土在融合及冻结的条件下,力学性质常常有所变化,与之相应的强度指标、地形特点和地面构造亦随之出现变化。在冬季时期最常出现安全隐患,冻胀以及融沉是冻土隐患的主要表现形式,一般在结构措施上进行防治。根据当地气候特殊性,结合施工需求,使用排水隔水法、物理化学法以及换填法对冻土地基进行处理。 软土地基 有些地区的土质为软土,在这种土质上建筑,所建的输电线路地基叫做软土地基。这种地基一般有灌注桩、扩展式和大板式三种基础。其中扩展式基础计算起来简单,不过工程对土方开挖以及配筋的要求很高,而且其占地面积很大,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搬运材料困

输电线路设计计算公式集1~3章

导线截面的选择 1、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线路的投资总费用Z1 Z1 =(F0+αΑ)L 式中:F0—与导线截面无关的线路单位长费用; α—与导线截面相关的线路单位长度单位截面的费用; Α—导线的截面积; L—线路长度。 线路的年运行费用包括折旧费,检修维护费和管理费等,可用百分比 b 表示为 Z 2=bZ 1=b(F 0+aA)L 线路的年电能损耗费用(不考虑电晕损失): Z 3=3I 2max Ci A PL 式中i —最大负荷损耗小时数。可依据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和功率因数 I max —线路输送的最大电流 C —单位电价 P —导线的电阻率 若投资回收年限为 n 得到导线的经济截面A n A m =I max ) 1(3nb a nPCi + 经济电流密度J n Jn= n A I max =nPCi nb a 3) 1(+ An=n J I max 我国的经济电流密度可以按表查取。

2、按电压损耗校验 在不考虑线路电压损耗的横分量时,线路电压、输送功率、功率因数、电压损耗百分数、导线电阻率以及线路长度与导线截面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01 2?δtg X R U L P m += 式中:δ—线路允许的电压损耗百分比; P m —线路输送的最大功率,MW ; U i —线路额定电压KV L —线路长度m ; R —单位长度导线电阻,Ω/m ; X 0—单位长度线咱电抗,Ω/m ,可取0.4×10-3 Ω/m ; tg ?—负荷功率因数角的正切。 3、按导线允许电流校验 (1)按导线的允许最大工作电流校验 导线的允许最大工作电流为 Im= 1 0) R t t F -(β 其中 R1=[] A P t t 0 0)(21-+ 上二式中a —导线的电阻温度系数 t —导线的允许正常发热最高温度。我国钢芯铝绞线一般采用+70℃,大跨越可采用+90℃;钢绞线的允许温度一般采用+125℃; t 0—周围介质温度,应采用最高气温月的最高平均气温,并考虑太阳辐射的影响; β—导线的散热系数; F —单位长度导线的散热面积,F=md ; R 1—温度t 时单位长度导线的电阻; P 0—温度t 0时导线的电阻率; A —导线的截面积 d —导线的直径; (2)按短路电流校验

【】毕业设计(220kv输电线路工程设计)

220kV双分裂双回路输电线路设计 学生:阳文闯 指导教师:孟遂民 (三峡大学科技学院) 摘要:本设计讲述了某平丘区段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的全部内容,主要设计步骤是按《架空输电线路设计》书中的设计步骤,和现实中的设计步骤是不一样的。本设计包括导线、地线的比载计算、临界档距、最大弧垂的判断,力学特性的计算,金具的选取,定位排杆,代表档距的计算,各种校验,杆塔荷载的计算,接地装置的设计以及基础设计等。在本次设计中,重点是线路设计,杆塔定位和基础设计。 关键词:导线避雷线比载应力弧垂杆塔定位 Abstract:In this text, it includes all the steps in of overhead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design, which is Accordance with《the design of overhead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 but it is not the same with the reality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e conductor and the ground wire's coMParing load critical span .the maximum arc-perpendiculer judgement .mechanics property's fixed position of shaft-tower. various checking .representative span's calculating. load ppplied on iron tower calculating. equipment used in the ground connection design. metal appliance choose .In this paper, it is the focal point of line design. iron tower design and fundament design ,at last ,it is simply introduced the iron tower erecting's design and fundament design followed with fundament construction. Key words:conductor overhead ground wire coMParing load stress arc-perpendiculer fixed position of shaft-tower

35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方案

35KV架空输电线路初步设计方案 第二部分工程概况 -、设计情况 随着经济发展,负荷增加,近年来,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为避免因线路故障及检修造成对XX变电站停电及线路网架要求,该线路的建设必要性非常大。 本工程线路全线经过地带为平原,沿线植被主要是农田、 粮林间作带。根据通许县城城市整体规划,经过与县城规划部 门实地查看,规划部门允许该线路走径。 电压等级:35KV 线路回数:本期采用单回路架设 线路长度:35KV输电线路工程单回5.98kM。 导地线型号:导线LGJ-185/30; 二、气象条件 根据本地区高压输电线路多年运行经验。本工程线路所选气象条件为线路所通过地区30年一遇的数值(其值详见下表)。

气象条件一览表

第三部分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导线及避雷线部分 导线是固定在杆塔上输送电流的金属线,由于经常承受着拉力和风、冰、雨、雪及温度变化的影响,同时还受空气中化学杂质的侵蚀,所以导线的材料除了应有良好的导电率外,还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防腐性能。 导线和地线: 根据规划,新建线路全部采用LGJ-185/30。 导线:按GB1179-83标准推荐用LGJX-185/30钢芯铝(稀土)绞线。 地线:根据Q/GDW179-2008)《地线采用镀锌钢绞线时与导线配合表》选用GJ-35(1×7) 镀锌绞线。 导地线定货标记: 导线:LGJX-185/30 GB1179-83稀土钢芯铝绞线 地线:GJ-35:1×7-2.6

导地线参数表

注:拉断力取计算拉断力的95%。 线路设计规程规定,35kV线路设计气象条件,应根据沿线的气象资料和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考虑。 在确定最大设计风速时,应按当地气象台(站),10min时距平均的年最大风速作样本,并宜采用极值I型分布作为概率统计值。35kV线路的最大设计风速不应低于28m/s。 合理的选择导线截面,对电网安全运行和保障电能质量有重大意义,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我们在选择导线的时候,还要考虑线路投运后5年的发展需要。 本设计中我们按照经济电流密度进行导线截面选择 公式如下:L I (其中S指导线截面;J指经济电流密度; s J I指线路最大负荷电流) L 导地线使用条件 导线:全段导线设计安全系数为 3.0,导线综合拉断力为61104N,最大使用力为20368N。 地线:地线采用GJ-35镀锌钢绞线,综合拉断力为43688N,安全系数按规定宜大于导线安全系数K=3。 导地线布置:导线采用上字形及平行排列方式。 地线全线采用水平排列方式。

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结构与基础设计

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结构与基础设计 发表时间:2019-09-18T16:59:35.737Z 来源:《电力设备》2019年第7期作者:侯少龙 [导读] 摘要:在我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电力系统在设计与运行过程中所依赖的基础条件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国网乌鲁木齐供电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新市区 830000) 摘要:在我国现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电力系统在设计与运行过程中所依赖的基础条件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作为我国当前电力供应的基础保障性设施,架空输电线路在电力供应系统中所发挥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结合我国电力行业实际情况来看,企业目前仍然是电力供应的主要对象,因此,在电力供应经济改善方面的需求仍然是非常明确的。在对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的设计中,除需保障铁塔结构的安全、稳定以外,还需综合考虑设计的经济效益。在目前已发生的各类输电线路安全事故中,因铁塔结构设计不合理所致事故的比例是非常高的。因此,为提高架空输电线路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做好对铁塔结构与基础的设计、优化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架空输电线路;铁塔设计;优化 一、架空输电线路铁塔塔型设计 在对架空输电线路铁塔进行内力分析时,可以将铁塔杆系节点看作成铰接点,进而进行有效的内力分析。由于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的工作环境一般较为复杂,为了确保铁塔能够顺利的进行有效的工作,要对铁塔的塔型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优选最适宜的塔型。架空输电线路铁塔塔型的选择要充分考虑输电线的导线型号、铁塔的工作环境以及线路的敷设路径等因素,根据铁塔所承受的机械外负荷条件进行塔型的计算和设计工作,进而确保铁塔结构的刚度、强度、稳定性等满足实际工作的要求。 根据铁塔底部宽度的不同,可以将架空输电线路的铁塔分为:窄基铁塔和宽基铁塔两种类型。其中,窄基铁塔的底部宽度与塔体的高度之比介于1/14~1/12之间,而宽基铁塔的底部宽度相对较大,其比值介于1/6~1/4之间。窄基铁塔的底部宽度相对较小,在同样的塔高条件下,其主材所承受的各种作用力相对较大,为了确保塔体的安全性,对主材的要求相对较高,该种类型的铁塔设计主要用于档距较小的铁塔之中,其挡距要小于100m;而宽基铁塔其底部宽度较大,能够将铁塔的作用力进行有效的分解,其主材所受到的作用力相对较小,该种类型的铁塔设计主要用于档距较大的铁塔之中,其档距不小于100m。 二、架空输电线路铁塔结构设计 不同类型的铁塔其架空输电线路的结构设计不尽相同,其具体的结构设计如下: 2.1窄基铁塔的结构设计 依据横担以及铁塔支架的通用程度可以采用以下两种类型的结构布置方案:(1)可以将窄基铁塔的塔头区域设置为垂直的形式,对口宽进行固定,塔身开始逐渐起坡,其铁塔的整体高度与底部的宽度参数设置一致,不考虑输电线路回路数量划分的影响;铁塔横担具有良好的通用性,铁塔中所设置的横担数量要根据架空输电线路中实际的回路数量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2)铁塔塔身与塔头均按照要求设置一定的通用坡度,铁塔的总高度与铁塔的上口和底部宽度保持一致;横担设置成固定形式不进行通用设计,根据导线的数量可以分为单导线回路和 双导线回路两种不同的形式。 2.2宽基铁塔的结构设计 根据铁塔中导线回路数量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类型的结构设计方案。其中,对于使用单导线回路的铁塔,其结构布置具有“上”字型的特点;对于使用双导线回路的铁塔,其结构布置上具有鼓型的特点。 三、架空输电线路铁塔基础设计的技术优化措施 3.1加强铁塔的基础 在输电线路铁塔结构设计中,杆塔基础分类三类合计三十三种:①水泥杆基础:分为非原状土无拉线盘基础和非原状土有拉线盘基础两种;②钢管杆基础:分为非原状土台阶式基础、非原状土直柱式柔性基础和非原状土素混凝土基础三种;分为原状土掏挖式基础、原状土套筒式基础、原状土卡盘式基础和原状土复合沉井基础四种;及原状土灌注桩长桩单桩基础、原状土灌注桩长桩多桩承台基础、原状土灌注桩短桩抗倾覆基础、原状土灌注桩短桩位移基础、原状土灌注桩美国算法基础、原状土灌注桩钢管短桩位移基础和原状土灌注桩钢管短桩抗倾覆基础十一种;小计十四种;③直立式铁塔系列基础:非原状土刚性台阶式基础、非原状土直柱式柔性基础、非原状土斜柱式柔性基础、非原状土素混凝土(回填土)基础、非原状土联合式基础和非原状土窄基塔独立式刚性台阶式基础六种;及原状土素混凝土(原状土)基础、原状土灌注桩长桩-单桩带连梁基础、原状土灌注桩长桩-多桩带承台基础、原状土灌注桩短桩抗倾覆基础、原状土灌注桩短桩位移基础、原状土掏挖式基础、原状土岩石基础、原状土复合沉井基础、原状土窄基塔独立式长桩单桩灌注桩基础和原状土窄基塔独立式长桩多桩带承台基础十种;小计十六种。 对于运输或浇制混凝土有困难的地区,可采用预制装配式基础或金属基础;对电杆及拉线宜采用预制装配式基础。设计方案中还要正确分析铁塔基础受力,应首先保证安全,针对轴心受压基础、轴心受拉基础,分别选取不同的K值。对于新基础计算的前提条件是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若地质属淤泥或淤泥质土,则必须进行重新设计。总之,基础型式应综合沿线地质、施工条件和杆塔型式并综合考虑基础稳定、承载力、不均匀沉降、基础位移、采空区、基础上拔土重度、上拔角、倾覆、冻土和洪泛区等诸多因数。 3.2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 高压送电线路的接地电阻与耐雷水平成反比,根据各基杆塔的土壤电阻率的情况,尽可能地降低杆塔的接地电阻,这是提高耐雷水平的基础,也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即:①杆塔所在地若有水平放设的条件,可水平外延接地,这样不但可降低工频接地电阻,还可有效地降低冲击接地电阻。②增加埋设深度接地极,就近增加垂直接地极的运用。③合理敷设降阻剂。④增加盐、酸、碱、盐及木炭等物质。如地下较深处的土壤电阻率较低,可用竖井式或深埋式接地极。 3.3优选路径和塔型的最佳搭配 城市紧凑型多回路钢管杆走廊、或钢管塔走廊,它在技术上能满足输电线路的实际要求,且钢管杆造型美观,安装快捷,占地面积省,还与城市地势较为平坦,走廊宽度小,线路施工方便等特点相适应,故得以迅速发展。输电线路的走廊宽度由塔头尺寸、风偏、安全距离三部分组成。减少线路走廊宽度的关键在于控制塔头尺寸和风偏。采用固定挂点的直线杆塔以及固定跳线的耐杆塔,是减少塔头尺寸

35kV-110kV输电线路钢管杆通用设计技术要求

35kV-110kV输电线路钢管杆通用设计 技术要求 说明书 (征求意见稿) 二〇一〇年六月

目录 1 总论 (1) 1.1 目的和原则 (1) 1.2 设计依据 (1) 1.2.1 主要规程规范 (1) 1.2.2 国家电网公司的有关规定 (2) 2 主要设计原则 (2) 2.1 设计气象条件 (3) 2.2 导线和地线 (3) 2.3 绝缘配合及防雷保护 (4) 2.4 塔头布置 (8) 2.5 联塔金具 (8) 2.6 杆塔设计一般规定 (9) 2.7 杆塔规划 (9) 2.8 杆塔荷载 (10) 2.9 杆塔使用材料的原则和要求 (10) 附录 1 35~110kV 输电线路钢管杆通用设计主要设计原则及模块划分和编号 附录 2 35~110kV 输电线路钢管杆通用设计修订模块主要技术条件 附录 3 联塔金具标准件图例 附录 4 35~110kV 输电线路钢管杆通用设计模块杆塔规划使用条件 附录 5 输电线路通用设计钢管杆制图和构造规定

1 总论 1.1 目的和原则 目前,输电线路设计相关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即将颁布实施。为进一步深化标准化建设,公司组织开展本地区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35~110kV 线路部分)修订和应用工作。 本次修订充分借鉴已有的成果,应用即将颁布执行的新版设计标准,应用“两型三新”、全寿命周期设计、高强钢等新技术、新材料。 为了满足通用设计成果标准化、统一化、规范化的要求,公司颁布制定了《35~110kV 输电线路钢管杆通用设计修订主要设计原则及模块划分和编号》。 1.2 设计依据 1.2.1 主要规程规范 《110kV~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545-2010) 《重覆冰区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440-2009) 《高压架空送电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秽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GB16434-1996) 《圆线同心绞架空导线》(GB/T1179-2008) 《铝包钢绞线》(YB/T124-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620-1997) 《高海拔污秽地区悬式绝缘子片数选用导则》(DL/T562-1995)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DL/T5154-200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输电线路设计-毕业设计

摘要 本设计说明书中的主要内容包括有:首先,通过输送容量及功率因数利用经济电流密度来进行到县级避雷线型号的选择;在选出导线以后,利用已知的气象条件,计算出导线在各种气象条件时的应力及弧垂,进而绘制导线安装曲线图;利用最大弧垂计算出呼称高,选出合适的杆塔及对应的基础形式;最后进行绝缘子的选型以及防雷防振和保护和接地装置。 Abstract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instruction of this design includes:First, carries on the wire through the transportstion capacity and the power factor use economical current density and the line model choice; In selects after the wire, use the known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 calculates the wire hangs in each kind of meteorological condition, time stress and the arc, tenth plan wire installs the diagram of curves; Using most hangs calculates shouts calls high, selects the appropriate pole tower and the corresponding foundation form; Finally is carries on the insulator the shanping as well as anti-radar quakeproof and the protetive earthling installment.

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设计分析

输电线路杆塔基础设计分析 摘要:电力是现代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能源,输电线路建设情况直接关 系到供电质量。杆塔是输电线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在以往诸 多输电线路安全事故中,基础设计不良是一大重要因素,对此必须做好输电线路 杆塔基础设计工作,切实保证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关键词:输电线路;杆塔;塔基;施工 一、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基础选型分析 现浇台阶基础 此类基础属于刚性基础类型,能应用的地质条件非常的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铁塔。 该基础类型的主要特点:混凝土方量较多,但钢材的耗费量较少,且施工工艺简单,为工程 施工的质量提供了很好的保障。以往的工程施工中应用较多,但近年来,为减少混凝土的使 用量,限制了该基础型式大范围应用,仅在受力较大的转角塔中应用,或者是在地下水丰富 容易引起塌方问题的地段中应用。 板式直柱基础 此类基础属于柔性板式基础,采用直立式主柱,连接铁塔时需使用塔脚板和地脚螺栓, 同样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铁塔。按土重法计算,底板厚度由冲切计算和伸出部分宽厚比小于 2.5 控制,板的上部与下部均配置钢筋。其优点是基础混凝土方量较少,开挖方便,可进行浅埋,在较容易出现流砂或者是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基中应用居多,能避免基坑坍塌的危险,还可降低深挖水坑的工作难度;缺点是基坑土石方开挖量较大,钢材耗量大。 插入式基础 此类基础不需要地螺和塔脚坂连接,将铁塔塔腿的主材直接插入到主柱之中并在端部进 行锚固。该基础受力简单,基础所承受的偏心弯矩和水平方向作用力较小,底板和立柱处于 压受力状态,该种基础改善了受力状况并且节约材料。另外,由于基础水平力减小,故基础 侧向的稳定性有所提高。该基础适用于有无地下水地段、地基土为硬塑情况。在山区塔位, 由于交通运输条件差,插入式基础弥补了交通运输上的缺陷,是一种更为经济实用、施工简 单方便的基础型式。若按铁塔主材形式划分,可分为钢管类插入式基础和角钢类插入式基础,其中角钢类插入式基础应用较为广泛。 二、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要点 基坑开挖前的调查工作 基坑开挖施工之前,必须要对基坑开挖处的环境及地下设施做一个全面的分析调查,开 挖的时候不能破坏各类地线管线设施,特别是国防通讯光缆,保证它们不会遭到破坏。 人工挖孔桩技术 从现阶段输电线路杆塔基础施工的实际状况来看,人工挖孔桩施工是一项复杂且涉及施 工内容较多的一项施工技术。应用人工挖孔桩施工技术进行施工前,相关的施工人员需要明 确当前工程施工的实际状况及施工要求,做好相关的工程施工控制工作,为了确保混凝土的 质量,需要合理的控制混凝土浇灌的时间与力度,尽量避免出现裂缝的情况,如果出现裂缝,

KV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强制性条文版

K V K 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 B强制性条文 版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GB 50545-2010 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强制性条文 1.第5.0.4条: 5.0.4 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且离地2m高且频率为时的无线电干扰限值应符合 表5.0.4 无线电干扰限值 2.第5.0.5条: 5.0.5 海拔不超过1000m时,距输电线路边相导线投影外20m处,湿导线条件下的可听噪声值应符合 表5.0.5 可听噪声限值 3. 第5.0.7条: 5.0.7 导、地线在弧垂最低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悬挂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地线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 4. 第6.0.3条: 6.0.3 金具强度的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最大使用荷载情况不应小于。 2 断线、断联、验算情况不应小于。 5. 第7.0.2条: 7.0.2 在海拔高度1000m以下地区,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的悬垂绝缘子串的绝缘子最少片数,应符合表的规定。耐张绝缘子串的绝缘子片数应在表的基础上增加,对110~330kV输电线路应增加1片,对500kV输电线路应增加2片,对750kV输电线路不需增加片数。 表7.0.2 操作过电压及雷电过电压要求悬垂绝缘子串的最少绝缘子片数 6. 第 7.0.9条: 7.0.9 在海拔不超过1000m的地区,在相应风偏条件下,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间隙,应符合表和表的规定。 表7.0.9-1 110~500kV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最小间隙(m) 表7.0.9-2 750kV带电部分与杆塔构件(包括拉线、脚钉等)的最小间隙(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