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组合讲解——类平抛运动模型

模型组合讲解——类平抛运动模型
模型组合讲解——类平抛运动模型

邱爱东

[模型概述]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偏转是中学物理的重点知识之一,在每年的高考中一般都与磁场综合,分值高,涉及面广,同时相关知识在技术上有典型的应用如示波器等,所以为高考的热点内容。

[模型讲解]

例?(2005年常州调研)示波器是一种多功能电学仪器,可以在荧光屏上显示出被检测

的电压波形,它的工作原理可等效成下列情况:如图 1 (甲)所示,真空室中电极K发出电

子(初速不计),经过电压为U i的加速电场后,由小孔S沿水平金属板A、B间的中心线射入板中。板长为L,两板间距离为d,在两板间加上如图1 (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周期为T,前半个周期内B板的电势高于A板的电势,电场全部集中在两板之间,且分布均匀。在每个电子通过极板的极短时间内,电场视作恒定的。在两极板右侧且与极板右端相距

D处有一个与两板中心线(图中虚线)垂直的荧光屏,中心线正好与屏上坐标原点相交。当第一个电子到达坐标原点O时,使屏以速度v沿负x方向运动,每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在一个极短时间内它又跳回到初始位置,然后重新做同样的匀速运动。(已知电子的质量为m,

带电量为e,不计电子重力)求:

图M甲)團1(乙)

(1 )电子进入AB板时的初速度;

(2)要使所有的电子都能打在荧光屏上(荧光屏足够大),图1 (乙)中电压的最大值U o需满足什么条件?

(3)要使荧光屏上始终显示一个完整的波形,荧光屏必须每隔多长时间回到初始位置?

计算这个波形的峰值和长度,在如图 1 (丙)所示的x y坐标系中画出这个波形。

图1 (丙)

1

12eU

解析:(1 )电子在加速电场中运动,据动能定理,有

eU ,

mvi, v , 1

2

\ m

(2)因为每个电子在板 A 、B 间运动时,电场均匀、恒定,故电子在板 A 、B 间做类平

抛运动,在两板之外做匀速直线运动打在屏上,在板 A 、B 间沿水平方向的分运动为匀速运

动,则有:L v ,t

竖直方向,有Y

詳2,且a md ,联立解得:

,eUL 2 Y 2mdv ,2

只要偏转电压最大时的电子能飞出极板打在屏上,则所有电子都能打在屏上,所以:

[模型要点]

带电粒子的类平抛运动模型其总体思路为运动的分解

Y m

eU o L 2 2mdq 2 d ,U o 2

2

2d U i

(3) 要保持一个完整波形,

迹如图2所示,有tan

需要隔一个周期

T 时间回到初始位置,设某个电子运动轨

,联立得L'-

2

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得:

L D 2 L/2

(L

2D)LU 4dU ,

峰值为

y m

(L

2D)LU o v

4dU ,

波形长度为

x , vT ,波形如图3所示。

v ,

图3

(1)电加速:带电粒子质量为m,带电量为q,在静电场中静止开始仅在电场力作用下

1 2

做加速运动,经过电势差U后所获得的速度v o可由动能定理来求得。即qU mv;。

2

(2)电偏转:垂直电场线方向粒子做匀速v x v0, x v0t,沿电场线方向粒子做匀加速,有:

qU V y qUL2

V y t,tan ,y 2

dm V x 2dmv]

在交变电场中带电粒子的运动:常见的产生及变电场的电压波形有方行波,锯齿波和正弦波,对方行波我们可以采用上述方法分段处理,对于后两者一般来说题中会直接或间接提

到“粒子在其中运动时电场为恒定电场”。

(3)在电场中移动带电粒子时电场力做功及电势能变化的情况与重力做功即重力势能变化情况类比。

推论:①粒子从偏转电场中射出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与初速度的延长线的交点平分初

速度方向的位移,即粒子好像从极板中点处沿直线飞离偏转电场,即tan 匕上

V x B

2

②荷质比不同的正离子,被同一电场加速后进入同一偏转电场,它们离开偏转电场时的速度方向一定相同,因而不会分成三股,而是会聚为一束粒子射出。

[误区点拨]

①因为电场力做功与路径无关,所以利用电场加速粒子时,无所谓电场是匀强电场还是

一 1 2 1 2

非匀强电场,如果只受电场力作用时都有Uq — mv — mv0。

2 2

②由于基本粒子(电子、质子、a粒子等)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Eq mg,所以基本

粒子受到的重力忽略不计,但带电的宏观(由大量分子构成)小颗粒,小球,小液滴所受重力不能忽略。

③不能穿出、恰能穿出、能穿出三种情况下粒子对应的位移与板长L的区别;侧位移与

板间距的d或d的区别。

2

④在匀强电场中场强不变,但两点间的电势差要随距离的变化而变化,穿越电场过程的动能增量:E k Eqy (注意,一般来说不等于qU )

[模型演练]

(2006年模考)喷墨打印机的结构简图如图4所示,其中墨盒可以发出墨汁微滴,其半

径约为10 5m,此微滴经过带电室时被带上负电,带电的多少由计算机按字体笔画高低位置输入信号加以控制,带电后的微滴以一定的初速度进入偏转电场,带电微滴经过偏转电场

发生偏转后,打到纸上,显示出字体,无信号输入时,墨汁微滴不带电,径直通过偏转板而

注入回流槽流回墨盒。设偏转板板长 I = 1.6cm ,两板间的距离为 0.50cm ,偏转板的右端距

纸L = 3.2cm ,若一个墨汁微滴的质量为 1.6 10 10kg ,以20m/s 的初速度垂直于电场方向 进入偏转电场,两偏转板间的电压是8.0 103V ,若墨汁微滴打到纸上点距原射入方向的距

离是2.0mm 。

图4

(1)求这个墨汁微滴通过带电室带的电量是多少? (不计空气阻力和重力, 可以认为偏

转电场只局限在平行板电容器内部,忽略边缘电场的不均匀性)

(2 )为了使纸上的字体放大 10%,请你提出一个可行的办法。

答案:(1)带电液滴的电量设为 q ,设进入偏转电场后做类平抛运动过程中的偏转为 y 1,

离开电场后沿直线打到纸上过程中的偏转为

y 2,则:

at 2

qUl 2 y 2 y 1 y1

2

2mdv 2, L

L

2

由微滴打到纸上点距原入射方向的距离为:

Y y 1 y 2

qUl(l 2L) 2mdv 2 代入数据可得: q 1.25 10 13C

(2)由上式可知,Y 与U 成正比,可以提高偏转板间的电压

大10%;也可以增加偏转极板与纸的距离

(L' 0.51) 1.1 解得:L' 3.6cm 。

(L 0.5l)

U 到8800V ,实现字体放

《平抛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课题:§5.2 平抛运动 一、任务分析 1.内容分析 《平抛运动》是新课标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中的第二节,教材从学生实际接触、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出发,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先后讲述了抛体运动、平抛运动的概念,着重分析讨论了平抛运动的规律,分别是“平抛运动的速度”、“平抛运动的位移”,而在教材最后涉及“一般的抛体运动”,拓展斜抛运动的知识。 2.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会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能分别以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起方向的位移为横坐标和纵坐标,描绘做抛体运动的物体的轨迹。要求学生知道平抛运动的受力特点;知道用实验方法得到平抛运动轨迹的方法;理解确定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所用的方法;知道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独立性和同时性;体会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 3.教材分析 《平抛运动》是新课标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中的第二节。 教材对平抛运动的讲述分为三个层次:(1)通过讨论与交流和生活实际现象的分析、讨论,让学生初步了解平抛运动;(2)通过实验的分析和利用已有的运动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建立研究平抛运动规律的物理模型,掌握平抛运动的速度、位移的计算推导;(3)通过理论上定性和定量分析实验和频闪照片得出平抛运动的规律,并且能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这样安排,比较注重体现探究实验,比较注重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相结合,将复杂的物理问题简单化,让学生明白,物理规律不仅可以直接由实验得到,也可以用已知规律从理论上导出。 二、对象分析 1.心理特征 作为高一下学期的学生,学生对于高中物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具有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再惧怕高中物理。而对于新的物理知识,有了更强的求知欲望。 2.知识和能力特征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合运动、分运动以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所遵循的规律;知道了一 般的曲线运动的特点,并有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来处理曲线运动;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学生可能较难理解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和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采取的学习策略:分组讨论,向教师寻求帮助,实验探索,总结反思等。 三、设计思想

高中物理之平抛运动和斜面组合模型及其应用

平抛运动和斜面组合模型及其应用 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 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 动,其运动轨迹和规律如图1所示,会 应用速度和位移两个矢量三角形反映 的规律灵活的处理问题。设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的夹角为速度偏向角φ,位移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的夹角为位移偏向角θ,若过P点做与初速度平行的直线,则该直线与位移方向的夹角可以看作是构造的虚斜面的倾角,这样平抛运动模型和斜面模型就组合在一起了。在中学物理中有大量的模型,平抛运动和斜面模型是重要的模型,这两个模型组合起来进行考查,是近几年高考的一大亮点。为此,笔者就该组合模型的特点和应用,归纳如下。 一.斜面上的平抛运动问题 例1.(2006·上海)如图2所示,一足够长的固定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0,物体A以初速度v 1从斜面顶端水 平抛出,物体B在斜面上距顶端L=15m处同时以 速度v2沿斜面向下匀速运动,经历时间t物体A 和物体B在斜面上相遇,则下列各组速度和时间

中满足条件的是(sin37O =,cos370=,g =10 m/s 2) A .v 1=16 m/s ,v 2=15 m/s ,t =3s B .v 1=16 m/s ,v 2=16 m/s ,t =2s C .v 1=20 m/s ,v 2=20 m/s ,t =3s D .v 1=20m/s ,v 2=16 m/s ,t =2s 解析:设物体A 平抛落到斜面上的时间为t , 由平抛运动规律得 t v x 0=,22 1gt y = 由位移矢量三角形关系得 x y =θtan 由以上三式解得g v t θ tan 20= 在时间t 内的水平位移g v x θtan 220=;竖直位移g v y θ 220tan 2= 将题干数据代入得到3v 1=20t ,对照选项,只有C 正确。 将v 1=20 m/s ,t =3s 代入平抛公式,求出x ,y A s ==75m , B s =v 2t =60m , 15A B s s L m -==,满足题目所给已知条件。 结论1:物体自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抛出,若落在斜面上,飞行

天体运动经典题型分类

万有引力和航天知识的归类分析 一.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3、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实例、飞船沿半径为r 的圆周绕地球运动,其周期为T ,如图所示。若飞船要返回地面,可在轨道上某点处将速率降到适当的数值,从而使飞船沿着以地心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椭圆与地球表面在某点相切,已知地球半径为R ,求飞船由远地点运动到近地点所需要的时间。 二.万有引力定律 实例2、设想把质量为m 的物体放到地球的中心,地球的质量为M ,半径为R ,则物体与地球间的万有引力是 ( ) A 、零 B 、无穷大 C 、 2 R GMm D 、无法确定 小结:F= 2 2 1r m Gm 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三.万有引力与航天 (一)核心知识 万有引力定律和航天知识的应用离不开两个核心 1、 一条主线 ,本质上是牛顿第二定律,即万有引力提供天体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 2、 黄金代换式 GM =g R 2 此式往往在未知中心天体的质量的情况下和一条主线结合使用 (二)具体应用 应用一、卫星的四个轨道参量v 、ω、T 、a 向与轨道半径r 的关系及应用 1、理论依据:一条主线 2、实例分析 如图所示,a 、b 是两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它们距地面 的高度 分别是R 和2R(R 为地球半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 、b 的线速度大小之比是 2∶1 B.a 、b 的周期之比是1∶2 C.a 、b 的角速度大小之比是3 ∶4 D.a 、b 的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是9∶4 小结: 轨道模型: 在中心天体相同的情况下卫星的r 越大v 、ω、a 越小,T 越大,r 相同,则卫星的v 、ω、a 、T 也相同,r 、 v 、ω、a 、T 中任一发生变化其它各量也会变化。 应用二、测量中心天体的质量和密度 1、方法介绍 方法一、“T 、r ”计算法 在知道“T 、r ”或“v 、r ”或“ω、r ”的情况下,根据一条主线均可计算出中心天体的质量,这种方法统称为“T 、r ”计算法。在知道中心天体半径的情况下利用密度公式还可以计算出中心天体的密度。 方法二、“g 、R ”计算法 利用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和天体半径R. 2、实例分析 例4:已知万有引力常量G,地球半径R,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r,同步卫星距地面的高度h,月球:绕地球的运转周期T 1,地球的自转周期T 2 , 天体密度故天体质量由于,,2 2G gR M mg R Mm G ==.π43π3 43 GR g R M V M = ==

(完整版)天体运动总结

天体运动 总结 一、处理天体运动的基本思路 1.利用天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天体的运动遵循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即G Mm r 2=ma ,其中a =v 2r =ω2r =(2π T )2r ,该组公式可称为“天上”公式. 2.利用天体表面的物体的重力约等于万有引力来求解,即G Mm R 2=m g ,gR2=GM ,该公式通常被称为黄金代 换式.该式可称为“人间”公式. 合起来称为“天上人间”公式. 二、对开普勒三定律的理解 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 1.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2.对任意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3.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此比值的大小只与有关,在不 同的星系中,此比值是不同的.(R 3 T 2=k ) 1.开普勒第一定律说明了不同行星绕太阳运动时的椭圆轨道是不同的,但有一个共同的焦点. 2.行星靠近太阳的过程中都是向心运动,速度增加,在近日点速度最大;行星远离太阳的时候都是离心运动,速度减小,在远日点速度最小. 3.开普勒第三定律的表达式为a 3 T 2=k ,其中a 是椭圆轨道的半长轴,T 是行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k 是一个常量,与行星无关但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 三、开普勒三定律的应用 1.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绕太阳的运转,也适用于卫星绕地球的运转. 2.表达式a 3 T 2=k 中的常数k 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如研究行星绕太阳运动时, 常数k 只与太 阳的质量有关,研究卫星绕地球运动时,常数k 只与地球的质量有关. 四、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1.模型简化:行星以太阳为圆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了行星做匀速圆周运一、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2.万有引力的三个特性 (1)普遍性:万有引力不仅存在于太阳与行星、地球与月球之间,宇宙间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着这种相互吸引的力. (2)相互性: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满足牛顿第三定律. (3)宏观性:地面上的一般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很小,与其他力比较可忽略不计,但在质量巨大的天体之间或天体与其附近的物体之间,万有引力起着决定性作用.

天体运动模型

常见的天体运动模型 天体及卫星的运动问题也是高考的热点问题,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来看,透彻理解四个基本模型是关键。 计算天体间的万有引力时,将天体视为质点,天体的全部质量集中于天体的中心;一天体绕另一天体的稳定运行视为匀速圆周运动;研究天体的自转运动时,将天体视为均匀球体。 一、自转模型 1.考虑地球(或某星球)自转影响,地表或地表附近的随地球转的物体所受重力实质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由于地球的自转,因而地球表面的物体随地球自转时需 要向心力,向心力必来源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重力实际 上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由于纬度的变化,物体作圆周运动 的向心力也不断变化,因而地球表面的物体重力将随纬度的变 化而变化,即重力加速度的值g 随纬度变化而变化;从赤道到两极逐渐增大.在赤道上,在两极处, 。 2.忽略地球(星球)自转影响,则地球(星球)表面或地球(星球)上方高空物体所受的重力就是地球(星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 在天体表面,物体所受万有引力近似等于所受重力。设天体质量为M ,半径为R ,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由这一近似关系有:,即。这一关系式的应用,可实现天体表面重力加速度g 与的相互替代,因此称为“黄金代换”。 二、环绕模型 环绕模型的基本思路是:①把天体、卫星的环绕运动近似看 做是匀速圆周运动;②万有引力提供天体、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 心力:G Mm r 2=m v 2r =m ω2r =m ? ?? ??2πT 2r =m(2πf)2r= ma 其中r 指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③在地球表面,若不考虑地球自转,万有引 力等于重力:由G Mm R 2=mg 可得天体质量M =R 2g G ,这往往是题目中重要的隐含条件。 三、变轨模型 若卫星所受万有引力等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将 保持匀速圆周运动;当卫星由于某种原因速度突然改变时 (开启或关闭发动机或空气阻力作用),万有引力就不再等于 向心力,卫星将做变轨运行。①当v 增大时,所需向心力增 大,即万有引力不足以提供向心力,卫星将做离心运动,脱 离原来的圆轨道,轨道半径变大,但卫星一旦进入新的轨道 运行,由v =r GM 知其运行速度要减小,但重力势能、

重点高中物理天体运动知识

重点高中物理天体运动 知识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万有引力定律”习题归类例析 万有引力定律部分内容比较抽象,习题类型较多,不少学生做这部分习题有一种惧怕感,找不着切入点.实际上,只要掌握了每一类习题的解题技巧,困难就迎刃而解了.下面就本章的不同类型习题的解法作以归类分析. 一、求天体的质量(或密度) 1.根据天体表面上物体的重力近似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由天体表面上的重力加速度和天体的半径求天体的质量 由mg=G得.(式中M、g、R分别表示天体的质量、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和天体的半径.) [例1]宇航员站在一星球表面上的某高处,沿水平方向抛出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在星球表面,测得抛出点与落地点之间的距离为L,若抛出时的初速度增大到2倍,则抛出点与落地点间的距离为L,已知两落地点在同一水平面上,该星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求该星球的质量M和密度ρ. [解析]此题的关键就是要根据在星球表面物体的运动情况求出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再根据星球表面物体的重力等于物体受到的万有引力求出星球的质量和星球的密度. 根据平抛运动的特点得抛出物体竖直方向上的位移为 设初始平抛小球的初速度为v,则水平位移为x=vt.有○1 当以2v的速度平抛小球时,水平位移为x'=2vt.所以有② 在星球表面上物体的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有mg=G③ 联立以上三个方程解得 而天体的体积为,由密度公式得天体的密度为。 2.根据绕中心天体运动的卫星的运行周期和轨道半径,求中心天体的质量

卫星绕中心天体运动的向心力由中心天体对卫星的万有引力提供,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得若已知卫星的轨道半径r和卫星的运行周期T、角速度或线速度v,可求得中心天体的质量为 [例2]下列几组数据中能算出地球质量的是(万有引力常量G是已知的)() A.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T和地球中心离太阳中心的距离r B.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和地球的半径r C.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角速度和月球中心离地球中心的距离r D.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T和轨道半径r [解析]解此题关键是要把式中各字母的含义弄清楚,要区分天体半径和天体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已知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地球的轨道半径只能求出太阳的质量,而不能求出地球的质量,所以A项不对.已知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和地球的半径,不知道月球绕地球的轨道半径,所以不能求地球的质量,所以B项不对.已知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角速度和轨道半径,由可以求出中心天体地球的质量,所以C项正确.由求得地球质量为,所以D 项正确. 二、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参量与轨道半径的关系问题 根据人造卫星的动力学关系 可得 由此可得线速度v与轨道半径的平方根成反比;角速度与轨道半径的立方的平方根成反比,周期T与轨道半径的立方的平方根成正比;加速度a与轨道半径的平方成反比.[例3两颗人造卫星A、B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则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 A. B.

天体运动中的双星问题

天体运动中的双星问题 1.我们的银河系的恒星中大约四分之一是双星。某双星是由质量不等的星体S1和S2构成,两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两者连线上某一定点C做匀速圆周运动。由天文观察 测得其运动周期为T,S1到C点的距离为r1,S1和S2的距离为r,已知引力常量为G。由此 可求出S2的质量为 C. D. 2.经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双星系统”,“双星系统”由两颗相距较近的恒星组成,每个恒星的线速度远小于两个星体之间的距离,而且双星系统一般远离其他天体。如图所示,两颗星球组成的双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的O点做周期 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现测得两颗星之间的距离为L,质量之比为m1︰m2=3︰2。则可 知 A.m1︰m2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2︰3 B.m1︰m2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为3︰2 C.m1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D.m 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 3.月球与地球质量之比约为1∶80,有研究者认为月球和地球可视为一个由两质点构成 的双星系统,它们都围绕月地连线上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据此观点,可知月球与地球 绕O点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之比约为 A 1∶6400 B 1∶80 C 80∶1 D 6400∶1 8.冥王星与其附近的另一星体卡戎可视为双星系统,质量比约为7∶1,同时绕它们连线 上某点O做匀速圆周运动,由此可知,冥王星绕O点运动的 A C.线速度大小约为卡戎的7倍 D.向心力大小约为卡戎的7倍 11.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和M的两个星球A和B在引力作用下都绕O点做匀速周运动,星球A和B两者中心之间距离为L。已知A、B的中心和O三点始终共线,A和B分别在O 的两侧。引力常数为G。 求两星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 1、设想把质量为m的物体,放到地球的中心,地球的质量为M,半径为R,

天体运动_规律

确定研究对象解题 -----高中物理必修2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的题型归纳 高中物理必修2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是第五章曲线运动在天体运动学的运用与升华,本章知识点较多,研究对象多,导致学生掌握困难。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只要指导好学生认清楚题目的研究对象,就能突破学生在学习,解题中无从下手或者下手就错的现象。 本章按照研究对象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类:a,放在极地的物体;b,赤道上的物体;c,近地卫星(过赤道的,过极地的,一般的);d,同步卫星;e,一般卫星(月亮);f,双星a,放在极地的物体 放在极地的物体只受万有引力和地面的支持力,它的受力如图所示,它的运动状态相对于地球来说是静止的,所以受力平衡。有因为物体所受的重力就 是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所有又有 即 把本公式化简就可以得到万能代换公式 b,放在赤道的物体 放在赤道的物体,跟地面保持相对静止,但是它随地球一起自转,所以它做匀速圆周运动,受力如图所示,它受到的合外力应该提供向心力。 有 其中,所以 说重力只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外一个分力就是用来提供向心力了。在不是赤道和极地的位置,万有引力是指向球心的,而所需要的向心力指向圆心(并不重合),所以我们说重力是竖直向下的,而不能说重力也是指向球心的。考虑实际情况,在地球上,因为向心加速度过小只有a=0.034m/s2,所以有时候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在有些自转比较快的星球上,这个向心加速度就不可以忽略了。 c,近地卫星 近地卫星首先是一个卫星,那么它肯定在做匀速圆周运动, 而且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 有公式 这个公式最重要的一点,因为近地卫星它的高度很低所以可以忽略,那么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就等于地球的半径。它的运动轨迹的圆心是地球的球心,所以它可能好几种情况,一是在赤道上空,二是过极地,三是一般的情况。又因为万能公式,所以又可以得到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

P 蜡块的位置 v v x v y 涉及的公式: 2 2y x v v v += x y v v =θtan θ v v 水 v 船 θ 船 v d t = m in ,θsin d x = 水 船v v =θtan d 第五章 平抛运动 §5-1 曲线运动 &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一、曲线运动 1.定义: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2.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3.特点:①方向:某点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 ②运动类型:变速运动(速度方向不断变化)。 ③F 合≠0,一定有加速度a 。 ④F 合方向一定指向曲线凹侧。 ⑤F 合可以分解成水平和竖直的两个力。 4.运动描述——蜡块运动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等时性、独立性、等效性、矢量性。 2.互成角度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的判断: ①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分运动,一个是匀速直线运动,一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合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a 合为分运动的加速度。 ③两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两个初速度不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当两个分运动的初速度的和速度方向与这两个分运动的和加速度在同一直线上时,合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否则即为曲线运动。 三、有关“曲线运动”的两大题型 (一)小船过河问题 模型一:过河时间t 最短: 模型二:直接位移x 最短: 模型三:间接位移x 最短: d v v 水 v 船 θ 当v 水v 船时,L v v d x 船水==θcos min , θsin 船v d t =,水船v v =θcos θ θsin ) cos -(min 船 水 v L v v s = θ v 船 d

天体运动中重要的模型:公转、自转、天体的追及相遇问题

【例1】 火星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一半,火星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9。地球上质量为50kg的人,如果到火星去,他的质量和重力分别是( ) A.50kg 500N B.50kg 222N C.25kg 500N D.25kg 222N 【例2】 月球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81,月球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4。月球上空高500m处有一质量为60kg的物体自由下落。它落到月球表面所需要的时间是多少? 【例3】 宇航员在地球表面以一定初速度竖直上抛一小球,经过时间t小球落回原处;若他在某星球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同一小球,需经过时间5t小球落回原处。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为R星∶R地=1∶4,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设该星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为g′,空气阻力不计。则( ) A.g′∶g=5∶1 B.g′∶g=5∶2 C.M星∶M地=1∶20 D.M星∶M地=1∶80 【例4】 一位善于思考的同学,为探月宇航员估算环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的最小周期想出了一种方法:在月球表面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一个物体,若物体只受月球引力作用,忽略其他力的影响,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已知该月球的直径为d,卫星绕月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小周期为( ) A B C D

【例5】 某一颗星球的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9倍,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一半,若从地球表面高h 处平抛一物体, 水平射程为60m ,如果在该星球上,从相同高度以相同的初速度平抛同一物体,那么其水平射程应为 ( ) A .10m B .15m C .90m D .360m 【例6】 火星的质量和半径分别约为地球的1/10和1/2,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 ,则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 ) A .0.2g B .0.4 g C .2.5g D .5g 【例7】 万有引力定律和库仑定律都遵循平方反比律,因此引力场和电场之间有许多相似的性质,在处理有关问题时可以将它们进行类比。例如电场中反映各点电场强弱的物理量是电场强度,其定义式为E =F /q ,在引力场中可以有一个类似的物理量来反映各点引力场的强弱,设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 ,引力常量为G ,如果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位于距离地心2R 处的某点,则下列表达式中能反映该点引力场强弱的是( ) A .2M G R B .2g C .2(2)Mm G R D . 4g 三颗卫星 【例8】 已知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大小为v 1、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 1,近地卫星线速度大小为v 2、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 2,地球同步卫星线速度大小为v 3、向心加速度大小为a 3。设近地卫星距地面高度不计,同步卫星距地面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 23v v = B . 231 7 v v = C . 131 7 a a = D . 13491 a a = 【例9】 如图所示,a 为地球赤道上的物体;b 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c 为地球同步卫星。关于a 、b 、c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角速度的大小关系为a c b ωωω=> B .向心加速度的大小关系为a b c a a a >> C .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a b c v v v => D .周期关系为a c b T T T => 同步卫星

(精)解决天体运动问题的方法

解决天体运动问题的方法 一、基本模型 计算天体间的万有引力时,将天体视为质点,天体的全部质量集中于天体的中心;一天体绕另一天体的稳定运行视为匀速圆周运动;研究天体的自转运动时,将天体视为均匀球体。 二、基本规律 1.天体在轨道稳定运行时,做匀速圆周运动,具有向心加速度,需要向心力。所需向心力由中心天体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设质量为m的天体绕质量为M的天体,在半径为r的轨道上以速度v匀速圆周运动,由 牛顿第二定律及万有引力定律有:。这就是分析与求解天体运行问题的基本关系式,由 于有线速度与角速度关系、角速度与周期关系,这一基本关系式还可表示 为:或。 2.在天体表面,物体所受万有引力近似等于所受重力。设天体质量为M,半径为R,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为g,由这一近似关系有:,即。这一关系式的应用,可实现天体表面重力加 速度g与的相互替代,因此称为“黄金代换”。 3.天体自转时,表面各物体随天体自转的角速度相同,等于天体自转角速度,由于赤道上物体轨道半径最 大,所需向心力最大。对于赤道上的物体,由万有引力定律及牛顿第二定律 有:,式中N为天体表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如果天体自转角速度过大,赤道上的 物体将最先被“甩”出,“甩”出的临界条件是:N=0,此时有:,由此式可以计算天 体不瓦解所对应的最大自转角速度;如果已知天体自转的角速度,由 及可计算出天体不瓦解的最小密度。 三、常见题型 1.估算天体质量问题

由关系式可以看出,对于一个天体,只要知道了另一天体绕它运行的轨道半径及周 期,可估算出被绕天体的质量。 例1.据媒体报道,嫦娥一号卫星环月工作轨道为圆轨道,轨道高200km,运行周期为127分钟。若还知道引力常量和月球半径,仅利用以上条件不能求出的是 A.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B.月球对卫星的吸引力 C.卫星绕月运行的速度D.卫星绕月运行的加速度 解析:设月球质量为M,半径为R,月面重力加速度为g,卫星高度为h,运行周期为T,线速度为v,加速度为a,月球对卫星的吸引力为F。 对于卫星的绕月运行,由万有引力定律及牛顿第二定律有:,由此式可 求知月球的质量M。由“黄金代换”有:,由这两式可求知月面重力加速度g。由线速度 的定义式有:,由此式可求知卫星绕月运行的速度。由万有引力定律及牛顿第二定律 有:,由此式可求知绕月运行的加速度。由万有引力定律有:,由于不知也不可求知卫星质量m,因此,不能求出月球对卫星的吸引力。故,本题选B。 2.估算天体密度问题 若已知天体的近“地”卫星(卫星轨道半径等于天体半径)的运行周期,可以估算出天体的密度。 例2.天文学家新发现了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这颗行星的体积是地球的4.7倍,质量是地球的25倍。已知某一近地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约为1.4小时,引力常量G=6.67×10-11N·m2/kg2,由此估算该行星的平均密度约为 A.1.8×103kg/m3 B.5.6×103kg/m3 C.1.1×104kg/m3 D.2.9×104kg/m3 解析:对于近地卫星饶地球的运动有:,而,代入已知数据解得: ρ=2.9×104kg/m3。本题选D 3.运行轨道参数问题 对于做圆周运动的天体,若已知它的轨道半径,可以计算它的运行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等运行参数,并且可以看出,这些参数取决于轨道半径。 例3.最近,科学家在望远镜中看到太阳系外某一恒星有一行星,并测得它围绕该恒星运动一周所用的时间为1200年,它与该恒星的距离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100陪。假定该行星绕恒星运行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都是圆周,仅利用以上两个数据可以求出的量有 A.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 B.恒星密度与太阳密度之比 C.行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 D.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公转速度之比

平抛运动的性质与基本规律(公式)(含答案)

平抛运动的性质与基本规律(公式)(含答案)

的夹角为θ,则tan θ=v y v x= gt v0. (4)合位移:s=x2+y2,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 角为α,tan α=y x= gt 2v0. (二)平抛运动基本规律的理解 1、飞行时间:由t=2h g知,时间取决于下落 高度h,与初速度v0无关. 2、水平射程:x=v0t=v02h g,即水平射程由 初速度v0和下落高度h共同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 3、落地速度:v t=v2x+v2y=v20+2gh,以θ 表示落地速度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有tan θ =v y v x= 2gh v0,所以落地速度也只与初速度v0 和下落高度h有关. 4、速度改变量:因为平抛运动的加速度为恒定的重力加速度g,所以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等时间间隔Δt内的速度改变量Δv=gΔt 相同,方向恒为竖直向下,如图所示. 5、两个重要推论 (1)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任 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一 定通过此时水平位移的中点,如图中A点和B 点所示. (2)做平抛(或类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任一位置处,设其末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则tan α=2tan θ. 二、练习 1、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抛运动是一种在恒力作用下的曲线运动

B.平抛运动的速度方向与恒力方向的夹角保持不变 C.平抛运动的速度大小是时刻变化的 D.平抛运动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的夹角一定越来越小 答案 B 解析平抛运动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故A正确;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速度时刻变化,由v=v20+(gt)2知合速度v在增大,故C正确;对平抛物体的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的夹角, 有tan θ=v0 v y= v0 gt,因t一直增大,所以tan θ 变小,θ变小.故D正确,B错误.本题应选 B. 2、对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抛运动是加速度大小、方向不变的曲线运动

类平抛运动高考题(含答案)

1.3 研究斜抛运动 同步练习(沪科版必修2) 1.做斜抛运动的物体( ) A .水平分速度不变 B .加速度不变 C .在相同的高度处有相同的速度 D .经过最高点时,瞬时速度为零 解析:选AB.斜抛运动可以看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竖直上抛运动,A 正确.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重力作用,合外力恒定则加速度不变,B 正确.水平方向速度不变,竖直方向在上升和下降的过程中,同一个位置速度大小相等,但是方向不相同,所以在相同高度速度大小相等,但是方向不一样,C 错.在最高点竖直方向的速度减到零,但有水平方向的速度,D 错. 2.某同学在篮球场地上做斜上抛运动实验,设抛出球的初速度为20 m/s ,抛射角分别为30°、45°、60°、75°,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球的射程,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以30°角度抛射时,射程最大 B .以45°角度抛射时,射程最大 C .以60°角度抛射时,射程最大 D .以75°角度抛射时,射程最大 解析:选B.根据射程公式X =v 20 sin2θg 可知,当抛射角为45°时,射程最大. 3. 以相同的初速率、不同的抛射角抛出三个小球A 、B 、C ,三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1-3-3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1-3-3 A .A 、 B 、 C 三球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都相同 B .B 球的射程最远,所以最迟落地 C .A 球的射高最大,所以最迟落地 D .A 、C 两球的射程相等,两球的抛射角互为余角,即θA +θC =π 2 解析:选ACD.A 、B 、C 三球在运动过程中,只受到重力作用,具有相同的加速度g ,故选项A 正确;斜抛运动可以分成上升和下落两个过程,下落过程就是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只决定于抛出点的高度可知,A 球从抛物线顶点落至地面所需的时间最长,再由对称性可知,斜抛物体上升和下落时间是相等的,所以A 球最迟落地,选项C 正确,B 错误;已知A 、C 两球的射程相等,根据射程公式X =v 20sin2θ g 可知,sin2θA =sin2θC , 在θA ≠θC 的情况下,必有θA +θC =π 2 ,选项D 正确. 4.一位田径运动员在跳远比赛中以10 m/s 的速度沿与水平面成30°的角度起跳,在落到沙坑之前,他在空中滞留的时间约为(g 取10 m/s 2)( ) A .0.42 s B .0.83 s C .1 s D .1.5 s 解析:选C.起跳时竖直向上的分速度

高考物理天体运动公式归纳

高考物理天体运动公式归纳 高考物理天体运动公式 1.开普勒第三定律:T2/R3=K(=4π2/GM){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与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 2.万有引力定律:F=Gm1m2/r2 (G=6.67×10-11Nm2/kg2,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 3.天体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Mm/R2=mg;g=GM/R2 {R:天体半径(m),M:天体质量(kg)} 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V=(GM/r)1/2; ω=(GM/r3)1/2;T=2π(r3/GM)1/2{M:中心天体质量} 5.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g地r地)1/2=(GM/r 地)1/2=7.9km/s;V2=11.2km/s;V3=16.7km/s 6.地球同步卫星GMm/(r地+h)2=m4π2(r地 +h)/T2{h≈36000km,h:距地球表面的高度,r地:地球的半径} 强调:(1)天体运动所需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F向=F 万;(2)应用万有引力定律可估算天体的质量密度等; (3)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 (4)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5)地球卫星的最大环绕速度和最小发射速度均为7.9km/s。

高考物理分子动理论、能量守恒定律公式 1.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分子直径数量级10-10米 2.油膜法测分子直径d=V/s{V:单分子油膜的体积(m3),S:油膜表面积(m)2} 3.分子动理论内容: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大量分子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 4.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1)r (2)r=r0,f引=f斥,F分子力=0,E分子势能=Emin(最小值) (3)r>r0,f引>f斥,F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4)r>10r0,f引=f斥≈0,F分子力≈0,E分子势能≈0 5.热力学第一定律W+Q=ΔU{(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在效果上是等效的), W:外界对物体做的正功(J),Q:物体吸收的热量(J),ΔU:增加的内能(J),涉及到第一类永动机不可造出〔见第二册 P40〕} 6.热力学第二定律 克氏表述: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热传导的方向性); 开氏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并把它全部用来

平抛运动基础习题成品

平抛运动基础练习题 一、平抛运动公式:(8分) 水平方向 运动 V x = X= 竖直方向 运动 V y = y= V 合= S 合= 二、选择题:(4×7=28) 1、 决定一个平抛运动的总时间的因素( ) A 抛出时的初速度 B 抛出时的竖直高度 C 抛出时的竖直高度和初速度 D 与做平抛运动物体的质量有关 2、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经时间t ,其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与V 0大小相等,那么t 为( ) A V 0/g B 2V 0/g C V 0/2g D 2 V 0/g 3、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匀变速运动 B 是变加速运动 C 任意两段时间的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D 任意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相等 4、物体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当抛出后竖直位移是水平位移的2倍时, 则物体抛出的时间是( ) A 1∶1 B 2 ∶1 C 3∶1 D4∶1 5、做平抛运动的物体:( ) A 、速度保持不变 B 、加速度保持不变 C 、水平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 D 、竖直方向的速度保持不变 6、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 、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 C 、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 D 、只有变力才能使物体做曲线 运动 7、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 ) A 、物体的高度和所受重力 B 、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 C 、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初速度 D 、物体所受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8、从20m 高处以10m/s 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物体,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___________(g 取10m/s 2,不计空气阻力) 9、物体从离水平地面h 高出水平抛出,落地时间的速度方向与水平面成θ角,那么,物体水平抛出的初速度是__________ 10、从0.4m 高的地方用玩具手枪水平射出一颗子弹,初速度是50m/s ,则子弹飞行的水平距离为_________。 11、将物体从足够高的地方以水平速度v 0=20m/s 抛出,2s 末物体水平分 速度为_________,竖直分速度为__________,此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________,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______(g=10m/s 2)

平抛运动解题方法

平抛运动解题方法 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中具有代表性的运动,对平抛运动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探究曲线运动的特点和解决办法。我们还可以把平抛运动作为一种运动模型,与其相类似的其他恒力作用下(如带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的偏转)的“类平抛运动”,在解题方法上具有相通之处。 一、平抛运动的特点: 1、 在重力作用下的匀变速曲线运动; 2、 运动轨迹为抛物线; 3、 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 二、平抛运动的解题方法: 平抛运动的解题方法由平抛运动的特点决定的。 1、 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可以得t v m mg F ??==合,可以看出平抛运动的速度变化方向为竖直向下,速度的变化率为g 。 例: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速度增量总是( ) A 、 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B 、 大小不等,方向不同; C 、 大小相等,方向不同; D 、 大小不等,方向相同。 [答案]A 2、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相邻相等的时间t :水平方向位移相等,竖直方向位移差等于定 值2 gt 。 例: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运动轨迹上三点A 、B 、C ,如图1所示,以A 为坐标原点,建立坐标系,各点坐标值已在图中标出,求: A C 10 20 40

图1 (1) 小球平抛初速度大小; (2) 小球平抛运动的初始位置坐标。 [解析]小球所做的平抛运动是两个运动的合运动: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即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如图1可知,在水平方向上,BC AB x x =,所以运动在AB 和BC 的时间间隔相等,设为 t , 在竖直方向上,2gt y y y AB BC =-=?,所以,s g y y t AB BC 1.010 15 .025.0=-=-=。 所以,小球平抛初速度大小s m s m t x v AB /1/1 .01 .0=== 。 又设小球在B 点时竖直方向的分速度为By v ,则t y v AC By 2=:(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等于其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s m s m v By /2/1 .024 .0=?= 。 又因为B By gt v =(B t 为小球从开始运动到B 所用时间),所以s s g v t By B 2.010 2 == = ,这说明小球到达A 点之前已下落的时间s t t t B A 1.0=-=;下落的高度为h ?,则 m m gt h A 05.01.0102 1 2122=??== ?。m m vt x A 1.01.01=?==?。说明抛出点在A 点的上方cm 5,左侧cm 10处,所以抛出点的坐标为:(10-,5-)。 [答案](1)s m v /1=;(2)(10-,5-)。 3、 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其运动轨迹为抛物线,如图2所示。 y/cm 图2

第四章 专题突破 天体运动中常考易错的“三个命题点”.doc

专题突破 天体运动中常考易错的“三个命题点” 同步卫星的运动规律 考向1 同步卫星的运动特点 【例1】 “静止”在赤道上空的地球同步气象卫星把广阔视野内的气象数据发回地面,为天气预报提供准确、全面和及时的气象资料。设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n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1n B.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是地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获得速度的1n C.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1 n D.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1 n 解析 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G Mm r 2=ma n =m v 2r =mω2r =m 4π2T 2r ,得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v = GM r ,又第一宇宙速度v 1=GM R ,所以v v 1=R r =1n ,故选项A 错误,C 正确;a n =GM r 2,g =GM R 2,

所以a g =R 2r 2=1n 2,故选项D 错误;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v =ωr , v 自=ωR ,所以v v 自 =r R =n ,故选项B 错误。 答案 C 考向2 同步卫星与其他卫星运动物理量的比较 【例2】 (2019·名师原创预测)我国首颗极地观测小卫星是我国高校首次面向全球变化研究、特别是极地气候与环境监测需求所研制的遥感科学实验小卫星。假如该卫星飞过两极上空,其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垂直,已知该卫星从北纬15°的正上方,按图示方向第一次运行到南纬15°的正上方时所用时间为1 h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之比为1∶4 B.该卫星的运行速度一定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C.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加速度之比为316∶1 D.该卫星在轨道上运行的机械能一定小于同步卫星在轨道上运行的机械能 解析 该卫星从北纬15°运行到南纬15°时,转动的角度为30°,则可知卫星的周期为12小时,而同步卫星的周期为24小时,设卫星和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分别 为r 1、r 2,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有r 31T 21=r 32T 22,可得r 1r 2 =314,故A 错误;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大环绕速度,所以该卫星的运行速度不大于第一宇宙速度,故B 错误; 根据a =(2πT )2r ,知a 1a 2=r 1r 2·T 22T 21 =316,故C 正确;由于不知道该卫星与同步卫星的质量关系,所以无法判断机械能的大小,D 错误。 答案 C

类平抛运动

类平抛运动 类平抛运动与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相同,所以处理方法也是分解成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的分运动,不同之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应根椐题设具体情况确定. 一、竖直平面内的类平抛运动 例1、质量为m的飞机以水平速度v0飞离跑道后逐渐上升,若飞机在此过程中水平速度保持不变,同时受到重力和竖直向上的恒定升力(该升力由其他力的合力提供,不含重力)。今测得当飞机在水平方向的位移为l时,它的上升高度为h,求:飞机受到的升力大小. 解析:飞机起飞的过程中,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向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属于类平抛运动,轨迹如图1所示,可以用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来求解. 飞机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运动l所用时间为。 飞机水平运动l与竖直上升h用时相同,而飞机竖直向上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据可得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飞机受到的升力大小为 二、倾斜平面内的类平抛运动 例2、如图2所示,光滑斜面长为a,宽为b,倾角为θ.一物体从斜面上方P点水平面射入,而从斜面下方顶点Q离开斜面,求入射初速度. 解析:物体在斜面上只受重力和支持力,合外力为mgsinθ.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物体运 动的加速度为gsinθ.方向沿斜面向下,由于初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垂直,故物体

在斜面上做类平抛运动,在水平面方向上以初速度做匀速运动,沿斜面向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在水平方位移为 沿斜面下位移为 则 三、水平面内的类平抛运动 例3、在光滑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在前5s受到一个正东方向大小为4N的水平恒力作用,从第5s末开始改受正北方向大小为2N的水平面恒力作用了10s,求物体在15s末的速度及位置? 解析:设起始点为坐标原点O,向东为x轴正方向,向北为y轴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xOy,物体在前5s内由坐标原点起向东沿x轴正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 加速度为,方向沿x轴正向,5s内物体沿x轴方向的位移为 ,到达P点,5s末速度为。 从第5s末开始,物体做类平抛运动,参与两个分运动,一是沿x轴正方向做速度为10m /s的匀速运动,经10s其位移。 二是沿y轴正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为,经10s其位移为 沿y轴正方向的速度为 令15s末物体到达Q点,则 方向东偏北, 15s末的速度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