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第三个二律背反 讲稿

康德第三个二律背反 讲稿
康德第三个二律背反 讲稿

现在讲第三个二律背反的正题,就是关于自由的问题,以及自由和必然因果律的关系问题。自由的问题只有在与必然因果律的关系问题中才能够得到解释和理解。什么是自由?也就是超出一般的自然因果律。自然因果律是必然的,那么自由就是自由的,就是非必然的。或者说,它的必然性——自由也有必然性——是另外一个层面上的必然性,它跟这个自然律的因果性是完全不同的。自然律的因果性它是一旦规定,那么你就不能不规定下一个环节,必然导致下一个环节,这是在自然界中,在一切经验的事物中,有一种必然的关系。这个是第三个冲突所要讨论的话题。这个话题在四个二律背反里面,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话题。

我们来看看第三个二律背反的正题:【正题:按照自然律的因果性并不是世界的全部现象都可以由之导出的唯一因果性】。按照自然律的因果性并不是唯一的因果性,并不能够把世界的全部现象都从中引导出来。因果性在这个地方有双重含义,一重是按照自然律的因果性,“并不是世界的全部现象都可以由之导出的唯一因果性”,这里已经表明因果性可以有别的含义了,除了自然律以外。我们通常讲的因果律就是自然律,但是这里讲的因果性,并不是唯一的。唯一的干什么呢?唯一地把世界的全部现象都导出来。要导出世界的全部现象,那么,按照自然律因果性是不够的。

下面:【为了解释这些现象,还有必要假定一种由自由而来的因果性】。“为了解释这些现象”,哪些现象呢?就是世界的全部现象,其中有两种因果性,一种是按照自然律的,一种是由自由而来的。自然律和自由在这里处于不同的、甚至于对立的关系之中。“世界的全部现象”这个概念里面也可能包含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个是整个世界的现象,我们光是通过这个世界的自然因果律无法得到解释,它从哪来的,我们还必须假定一个上帝的自由意志,这是一种理解;另外一种理解,那就是人类社会的现象。人的的自由,人的自由行为,它的后果,必须另外有自由的因果性来加以解释。它的原因是出于自由的。这两种解释都可以兼容,也就是说它有两个不同的层次。

我们下面看看证明:【且让我们假定,除了按照自然律的因果性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因果性;那么一切发生的事情都以某个在前的状态为前提,它按照一条规则不可避免地跟随着这个状态】。这是反证了,“且让我们假定”相反的方面。相反的方面是什么呢?就是没有自由,没有自由的因果性。那就会得出什么结果呢?那就会得出,我们在自然界里面看到一切发生的状态——所谓发生的状态就是原来没有,后来有了的,后来发生了的,从原来没有的状态变成了现在这种状态的——这样一些事情发生在自然界里面都是这样的,在自然物中没有任何一个东西你可以说它是永恒的,它都处在变化之中,发生之中,毁灭之中。一种现象发生了,一种现象消失了,生生灭灭,这就是整个宇宙的现象。一切发生的事情,也可以说一切事情,万物,万物生长,万物发生,每一个这样的事情都是以某个在前的状态为前提。既然是发生的事情嘛,那就有一个它还没有发生的状态为前提,那才叫发生嘛。

它,也就是发生的事情——就是原来它还没有,虽然它没有,但这是发生这个状态的一个前提,而且这个发生的事情按照一条规则必然地跟随着这个状态,就是说,从它还没有存在的状态里面,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出现在的这个状态。这就是因果律,因果必然性。之所以有因果必然性,就是说它前面一个状态和后面一个状态中间有一种不可避免性,这个发生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对自然律的因果性的一种解释,什么叫自然律的因果性?就是“一切发生的事情以某个在前的状态为前提,它按照一条规则不可避免地跟随着这种状态”。这个在前的状态肯定跟它是不同的,那么它跟在前的状态也不同,它是结果,那个在前的状态是原因,结果和原因之间有一种不可避免的必然关系,所以叫因果必然性

下面:【但现在,这个在前的状态本身也必须是某种发生起来的东西(在时间中形成起来的东西,因为它原先是没有的)】。一个在前的状态,一个在后的状态,在前的状态作为原因,它本身也应该是某种发生起来的东西,也应该是某种后果,即某种原因和结果。这种发生起来的东西,也就是在时间中形成起来的东西,因为它原先是没有的,发生起来的东西肯定有

一个时间概念在里头。

下面讲的就是原因:【因为,假如它任何时候都存在着,它的后果也就不会才产生出来,而会一直存在着了】。就是说,在它之前,在一个发生起来的东西之前,有一种东西,有一种状态,那么那个东西,那个状态,它本身也是发生起来的。否则的话,那么就有一种可能,就是它本来就在那里,它不是发生的,它永远在那里,从来都在那里,自古以来就在那里,如果是这样的话,它的后果也就不会才产生出来。如果它自古以来就在那里,那你说这个后果是现在才产生出来的,那有什么理由呢?既然它原来一直在那里,既然是它的必然的后果,那它的后果也必定一直都在那里,不会现在才产生出来呀,为什么要拖到现在才产生出来?现在才产生出来肯定有现在才产生出来的一个具体的原因。

这个原因跟它那个永恒的原因是不一样的,或者说,那个永恒的原因反而不是它的原因,而是后来使它现在才产生出来的原因才是它的原因。这个证明是很巧妙的了,如果它任何时候都存在着,它的后果也就不会现在才产生出来,而会一直存在着。因果性肯定是要在时间中一个在前一个在后,那么既然是一个在前,一个在后,它就在时间链条中。在前的东西肯定也是在某一个时间段上你可以说它是在前的,甚至于你可以说它是某一瞬间它是在前的,而不是说永远是在前的。永远在前的,永恒的在前的,自古以来就在前的,那个东西是不起作用的,它不会具体地起作用,它只是理论上的一个假定而已。具体起作用还是要在时间中来看,这个事情发生了,它的最近因是什么,你追溯得太遥远了,我们不去谈它,那个没有用。它真正的原因,就是它现在,在发生的时候它的最近的原因。既然是只有最近的原因才是它真正的原因,那么这个最近的原因也必然有自己的原因,因为它不是自古以来的嘛,它只是最近才有的原因,这样的原因才产生出了现在这个结果。所以,这个原因肯定也在时间中的某一个时段发生起来,不是从来就有的。如果是从来就有的,那就没有这样一个发生了,或者这个发生自古以来早就发生了,那这个后果也就早就存在了,用不着你现在才探讨它了。但是这个状态同样要以一个更早的状态为前提,如此等等。这个推理很明白,必将导致无穷后退、无穷追溯。下面:【所以,如果一切都是按照单纯的自然律而发生的,那么任何时候都只有一种特定的开始,而永远没有一个最初的开始,因而一般说来在一个溯源于另一个的诸原因方面并没有什么序列的完整性】。我们前面所有的解释都是以一切都按照自然因果律在发生为前提的,那么任何时候都只有相对的开始,特指的这个东西的开始,而不是绝对的开始。这个东西的开始只是相对的开始,只是在这种状态之中的开始,但是这个开始本身还有它的更早的开始,你只能说某种状态开始,你不能说这种状态是绝对的开始。任何特定的开始都不是最初的开始、绝对的开始。因果链条永远不会终结,不会从一个最初的开始真正的开始,而总是在它的链条的某个环节方面你可以找到一个特定的开始。既然是发生起来的事情,发生起来就是说原来没有,现在开始了。从这种观点来看,任何事物,万事万物,每一件事物,都是开始的,但是这种开始只是特定的,而永远没有一个最初的开始。所以,在一个因果链条上面,这个链条一环套一环,缺了一环都不行,它们建构起一个完整的链条。在这个链条上面有无数的原因,尽管有无数的原因,但这些原因却“没有什么序列的完备性”。就是说,序列的完备性是不存在的,这个链条你不能把它追溯到底,他是无限的。而正题恰好就要推翻这种无限。所以他说:【但既然自然律恰好在于:没有先天地得到充分规定的原因就不会有任何东西发生】,这个自然律就是莱布尼茨提出的充足理由律。充足理由律就是这样表述的:任何事情之所以发生,之所以存在,都必须要有充足的理由,少了一个都不行,少了一个这事情就不会发生了。任何一件发生的事情,它的发生都是由于种种机缘、因缘凑合在一起所导致的。

【所以如果说一切因果性都只有按照自然律才是可能的,则这个命题在其无限制的普遍性中就是自相矛盾的,因此这种因果性不可能被看作是唯一的因果性】。就是因为自然律——就是充足理由律——强调任何一个东西的因果链条都是完备的,那么你现在说,一切因果性都

只有按照自然律才是可能的,而这个命题在它的无限制的普遍性中就会导致自相矛盾,就是说它永远是无限制,永远是没个完,没到头。没到头它就不完备呀,如果永远可以往前推,推到任何一个地方你都不能说已经推完了,这个因果链条始终是不完备的,那么目前的这样一个事实,这样一个已经发生了的事实,就永远得不到完备的解释了。

每一个发生的事情都必须有充分的原因,但是它又不充分,那就是自相矛盾的。按照自然因果律它就不充分,它永远不充分。那么如何克服这个自相矛盾呢?只有设定一个非自然的因果律,设定一个自由的因果律,才能克服这种自相矛盾。这是反证法,一直推到这个地方,就推出了矛盾。那么既然它的反面是自相矛盾的,就恰好证明它的正面应该是对的了。

所以下面一段:【根据这一点,必须假定有一种因果性,某物通过它发生,而无需对它的原因再通过别的先行的原因按照必然律来加以规定】,下面:【也就是要假定原因的一种绝对的自发性,它使那个按照自然律进行的现象序列由自身开始,因而是先验的自由,没有它,甚至在自然的进程中现象在原因方面的延续系列也永远不会得到完成】。

也就是说,这样一种因果性“要假定原因的一种绝对的自发性”

整个证明过程就是;有某物发生了,那么这个某物必然有它充足的理由,而你在自然因果链条中间永远追溯不完它的充足理由。那么要完成这个充足理由的完备性,你就必须假定一个先验的自由。或者说,你就必须要设想这个因果链条已经完成了,已经完备了。那个完备的最早的那个开端,你就必须设想为,它本身不需要再用自然因果性来加以解释了。那个开端本身不需要再用自然因果性加以解释了,那它不就是自由吗?如果这个前提你说它还需要用自然因果律来加以解释,那它就还没有完备。你只有设定它在这个地方至此为止,前面再没有它的原因了,那就完备了。那这样一来,你自己就提供了一个自由的理念了,你先验地设想了、假定了这样一个开端,它是没有任何自然因果律作为它的原因的,它是绝对的自发性,绝对的开端,那它岂不就是先验的自由吗?由此,通过反证法就推出了它的正题:“为了解释世界的全部现象,还有必要假定一种由自由而来的因果性”。

下面看反题。反题是经验派的立场,我们看他是怎么提的。他首先说:【反题,没有什么自由,相反,世界上一切东西都只是按照自然律而发生的】下面我们来看看经验派的反题是如何证明的。

【证明:设:有一种先验理解中的自由作为一种特殊的因果性在起作用,世界上的事情据此才能产生出来,这就是绝对地开始一种状态、因而也开始这状态的一个诸后果的序列的能力;】这是一种反面的假设,这句话就是给先验的自由做了一个定义。什么叫先验的自由?首先我们可以肯定,先验的自由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可以“绝对地开始一种状态”,当然前提是在“世界上”。所谓绝对地,就是单凭它自身就可以开始一种状态,它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做条件,它单独地、独自地就能够开始一种状态。在世界中开始了一种状态,它就有种种后果接连而来。这个“因而”就是说,既然你是在世界中开始了一种状态,而这个世界有其自身的自然律,有自然律的因果性,那么你开始了这个状态以后,接着而来的就是依靠自然律的因果性形成这个状态的诸后果的一个因果序列。

下面:【这样,就不单是一个序列将通过这种自发性而绝对地开始,而且是导致产生这序列的这个自发性本身的规定性、也就是因果性也将绝对地开始】,这样就导致了两个层面的开始。“一个序列”,就是因果序列了,自然律地因果序列、因果必然性的链条因为你这样一个自发的行动而开始了。

这好像是一种命运,但尽管是一种命运,这个命运却是你自己造成的。所以西方有的人也说“命运即性格”。命运就是你的性格,你有什么性格你就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命运。或者说,命运就取决于你的自由意志,最初它是取决于你的自由意志的。不仅仅如此,不仅仅是说这样一个因果序列你无法支配的链条由于你的一个自由行动,自发性地、绝对地开始了,这是一个层面.不仅如此,另外还有一层意思就是,导致产生序列本身的规定性,也就是自由意

志的自发性本身也有一种规定性,就是因果性,即原因性,也将绝对地开始。下面就解释如何理解这个自发的因果性也将绝对地开始:【以至于没有任何东西先行在前而使这一发生的行动按照常住的规律得到规定】

下面:【但行动的每一个开端都是以那尚未行动的原因的某种状态为前提的】,这是自然科学的一般的原理,行动——任何行动,它的任何开端都是有原因的,也就是前面所讲,一切发生的事情都是有原因的。我在前面讲“原理分析”的时候讲到,因果律得出了这样一条自然律,就是一切发生的事情都有原因,都有先行的状态作为它的前提。这是一般的规律。经验派援引的是这样一条经验自然科学的自然律。

下面:【而该行动的动力学上的第一开始以这种状态为前提,这种状态与刚才这种先行的原因没有任何因果性的关联,也就是不以任何方式从其中产生出来】。“该行动”就是我们在这里所假设的这样一个行动,跟前面的“行动的每一开端”是两个不同的意义上的行动,“而这种先行的原因”就是前面一句话讲的“但行动的每一个开端都是以那尚未行动的原因的某种状态为前提的”——这是一般规律,但是唯独该行动的“动力学上的第一开端以这种状态为前提”,“这种状态”指的是后面所说的状态

下面:【因为我们不能说,进入世界进程的因果作用的不是自然的规律而是自由的规律,因为假如按照规律来规定自由的话,自由就将不是自由、而本身无非就是自然了】。

这句话比较要害了。我们不能够说进入世界进程的因果作用是自由的规律,不能这样说,我们只能说,进入世界进程的因果作用的只能是自然规律。为什么呢?因为你如果把自由看作是一种规律的话,那它就是自然规律。但自由就在于它超出一切自然规律之外,所以它是无规律。但是它又要进入到这个世界进程之中,发生它的因果作用。要发生因果作用,就必须有规律呀,否则你怎么知道这个东西是你那个行动的结果呢?也许跟你那个行动根本无关,跟你那个自由的自发性根本无关。你说它有关,那你就是说这中间有一种规律了,有一种必然性了。我的自由行为必然导致它的结果。自然因果律能够导致其必然的结果,自由的因果律也必须假设它能够导致其必然的结果,你才能说它作用于这个世界进程,你才能说它是致动因,它能够使得这个世界中的某物得到改变。所以,当你这样来解释的时候,你已经把这个自由看作是按照规律来规定的。也就是自由必然地导致它的结果,这个结果和原因之间有一种必然性。当然是原因决定了结果,但是这个结果也使得原因本身可以进行分析。它是如何导致这个结果的呀?你可以不断地细分,不断地分析,这个自发的自由如何必然导致这个结果,细分到最后,这个自发性就不存在了,它都被还原为一系列的必然的因果性、因果规律。

所以你一旦按照规律来规定自由的话,自由就将不是自由,而本身无非就是自然。

下面:【所以自然和先验自由的区别正如合规律性和无规律性的区别一样】。自然和自由的区别是,自然是合规律的,而自由本身是无规律的。

下面:【相反,自由的幻觉虽然给进行研究的知性在原因的链条中承诺了一个休息地,因为它把知性带到某种无条件的因果性上,这种因果性是从自身发动其行动的】,在自然和自由两者之间,这个反题是倾向于前者,倾向于自然的,而反对后者,反对自由,批判自由。自由是一种思想物、观念物,而且跟经验相比它完全是一种幻觉。

下面:【但由于它本身是盲目的,它就中断了规则的导线】,这个“但”后面就是批判了。前面都是讲的自由的幻觉,好像给知性带来某种希望,好像知性终归可以休息了,不会永远这样劳累下去的。但“它本身是盲目的”,本身是无规律的,任意的,想怎么就怎么。这只是你的一厢情愿嘛,你的思想物当然可以想怎么就怎么,但是现实的经验世界不会因为你想怎么就怎么啦。所以你这个自由的理念本身是盲目的。并且,如果你把它引入到经验世界里面来,它就会“中断了规则的导线”,就打断了因果链条了。规则的导线一旦被中断,因果链条一旦被解散,那整个世界怎么把握呢?世界统一性就不存在了,自然科学也就不存在了。

自然科学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有因果链条保证它的连贯性,这样它才有客观性。所以他讲:【而只有凭借这种导线,一种彻底关联的经验才是可能的】。言下之意就是说,一旦你中断了规则的导线,这种彻底关联的经验就不可能了,也就是说,自然科学就不可能了。自然科学是个系统,这个系统是按照某种规则的彻底关联起来的。那么你把这种彻底关联打断以后,整个自然科学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由此反证出来,自由的因果性只是一种幻觉,只是你觉得好像有因果性。而实际上呢,一切都还在那里服从自然的必然因果律,服从经验世界本身固有的那种规则和统一性,它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上帝的因果性也可以这样来看待,上帝既然可以随时创造出一个世界,他也可以随时毁灭一个世界,那这个世界时时刻刻都处在岌岌可危之中。谁知道上帝什么时候突然一闪念把这个世界毁灭掉了,然后突然又把它创造出来,那么这个世界的一切必然规律都成了不可靠的东西了,都成了任意的东西,这个在经验派的自然科学家看起来是一种杞人忧天,是一种幻觉。个人自由是如此,整个世界的自由意志也只能这样来看待。这就是第三个二律背反。

康德论人的自由

康德论人的自由 摘要:康德是著名德意志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哲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认为将经验转化为知识的理性(即“范畴”)是人与生俱来的,没有先天的范畴我们就无法理解世界。康德把自由规定为人的自由并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讨论,其目的是通过自由来体现人之为人的本体品格。自由概念不仅是理解康德哲学的钥匙而且是理解其全部哲学的关键所在。本文从自由的提出、先验自由、实践的自由、自由感四个方面论述了康德的自由思想。 关键字:自由;康德;自由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追求自由,享受自由,自由究竟是什么,很难有统一完整的定义。对一个社会的个体人而言,自由是指他(她)希望、要求、争取的生存空间和实现个人意志的空间,这个空间包括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及传统的等外部条件,同时也包括个人体质、欲望、财富、世界观价值观及理想观的表达欲望等个人因素和内在因素。从意识形态来讲,自由分为感性的自由和理性的自由,理性的选择和感性的选择往往存在差异和冲突,因此可以说不存在绝对意义上的自由。 康德的自由观是伦理学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在他律伦理学的种种包围中打开了一个缺口, 首次将自由意志的规律确立为人自身的规律。 康德把自由规定为人的自由,并在形而上学的层面上讨论,其目的是通过自由来体现人之为人的本体品格。自由之所以居于至高无上的核心地位,是因为它是“开启崇高的实践原理的钥匙”它是纯粹的、甚至思辨理性体系的整个建筑的“拱心石”。 一、自由观的提出: 古希腊的思想家们很早就已经开始关注人的自由意志问题了。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天生的, 德行不能传授, 只能教一些关于善的知识, 教会人们学会运用自己的理性去分辨善恶。智者派认为人并不是天生就具有尊敬和正义这些美德。苏格拉底和智者派都想给自由意志一个一劳永逸的定义: 自由意志要么自发地行善, 要么自发地作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之初, 性本善”和“人之初, 性本恶”的争论。他们为后来的思想家提供了规定自由意志的两条道路, 即感性和理性。 近代以来, 哲学家们对自由意志又进行了规定: 自由意志作为自由, 并不在于它能为所欲为、不受限制与约束,而在于认识自由意志自身内部的规律问题。经验论者认为自由就是对自由意志的自然欲望的满足, 而唯理论者则认为自由就是一直遵从理性的指导而行动。这一切都为康德的自由理论准备了思想资料。 康德批判传统形而上学把“我”作为实体而否定人的自由的观点。康德设立

浅谈康德二律背反命题的证明与分析

浅谈康德“二律背反”命题的证明 11级中国哲学,彭文桂,学号:201101020015 摘要: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四组二律背反,这四组二律背反不是任意捏造的,它建立在人类理性的本性上,是不可避免的。康德由此看到了理性认识的辩证性,看到了哲学史上各对立派别主张的冲突,指出独断认识的片面性。康德通过“先验辨证论”为我们揭示了这四组“二律背反”命题背后的本质即它们为一种幻相。同时,康德还认为二律背反的揭露,是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他自己哲学的正确性,证明人决不可能超越现象去认识物体。 关键词:二律背反康德证明 在康德的系统里,知性的范畴可以分为四个主要类别,分别是:量、质、关系和模态。前两类范畴对应的是“数学的原理”.后两类范畴对应的是“力学的原理”,而四组“二律背反”的命题,一一对应了这四大类范畴,关于时空是否有限的矛盾对应量的范畴,物质的可分矛盾对应质的范畴,是否存在自由因的矛盾对应关系的范畴,以及是否存在世界的绝对必然原因的矛盾对应模态的范畴,因而由此也

可以把前两组“二律背反”命题归为“数学性”的;后两组则是“力学性”的。由于同一种性质的两组“二律背反”命题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以及本质的同一性,因而在此就仅对第一和第三组“二律背反”命题进行证明。对于第一组背反命题的证明: (1)正题的证明:假如世界的时间是无限的,没有开端的,那么在每一个时刻之前都存在有无限的时间已经流逝了,但是知性对于时间的综合活动,是不可能对于一个无限的相续序列进行的,也就是说我们不能确定一个无限的时间已经流逝过了,此外,倘若是无限的时间,既然是无限,那么又怎么能已经流逝掉而达到当前的某一个时刻呢?因而一个无限的流逝的时间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有一个开端。同样,人们对于空间整体的把握是部分的完整综合而成的,而不是作为一个无限的集合整体而同时给予的,那么对于一个无限的空间的各个部分的相续序列的综合,就必然是在无限的时间中进行的,但是之前已经证明过无限的时间是不可能的,因而无限的空间广延也是不可能的,而只能是有一个开端的。 (2)反题的证明:假若世界没有开端,时间是有限的,那么也就是说在世界的开端之前,存在一段空的时间,而空的时间里并不能存在有任何的东西,是一种绝对空无的状态,那么也就是说世界的开端是无,实际上也就代表着世界没有开端。若世界限制在有限的空间内,

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

[收稿日期] 2003 12 [作者简介] 邓晓芒(1948—),男,湖南长沙人,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①《康德书信百封》,李秋零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44页。康德这里所说的“第四个二律背反”,按《纯粹理性批判》 中的排列应为“第三个二律背反”。 ②这种证明实际上与牛顿对上帝的“第一推动力”的假设十分相似,但康德却把它放在代表理性派哲学的“正题”中提出来。 他考虑的只是莱布尼茨关于上帝存在的充足理由律证明。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 FUDAN JOURNAL (Social Sciences) No.2 2004 ·康德逝世二百周年纪念· 康德自由概念的三个层次 邓晓芒 (武汉大学哲学系,武汉430072) [摘要] 文章把康德的自由观划分为“先验的自由”、“实践的自由”和“自由感”三个层次。(1)“先 验的自由”在理论理性中为实践的自由预留了一个可能的自由的“理念”;(2)“实践的自由”,分为“一般实 践理性”的自由即“自由的任意”(der freie Willkür)和“纯粹实践理性”的自由即“自由意志”(der freie Wille), 两者都具有自由本体的意义(不纯粹的或纯粹的);(3)“自由感”,分为审美鉴赏的自由感和社会历史中的 “自由权”(言论自由、立法自由、财产权等),这两者都被划归“反思的判断力”的范围,并非人的自由本体, 但却都是人的自由本体的“象征”或“类比”。 [关键词] 康德先验自由实践自由自由感自由权 [中图分类号] B51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257 0289(2004)02 0024 007 康德在其晚年给友人的一封信中曾说:“我的出发点不是对上帝存在、灵魂不朽等等的研究,而 是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世界有一个开端,世界没有一个开端’,等等。直到第四个二律背反:‘人 有自由;以及相反地:没有任何自由,在人那里,一切都是自然必然性。’正是这个二律背反,把我从 独断的迷梦中唤醒,使我转到对理性本身的批判上来,以便消除理性似乎与它自身矛盾这种怪事。”①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是康德考虑一切哲学问题所围绕的核心。然而,到底什么是自由,它 和必然具有什么意义上的相关性,这却是长期以来康德研究者们聚讼纷纭的一个难题。本文试图 给康德所使用的自由概念作一个层次上的基本划分,以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把握到解决这一难题 的关键。总体上看,康德的自由概念分为先验的自由、实践的自由和自由感三个层次。 一、先验的自由(die transzendentale Freiheit)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的第三个二律背反的正题及其注释中,从理论理性的角度提出了设定一种“自由的先验理念”的必要性,这就是:机械因果律永远需要追溯更早的原因,因此其序列

《教授》中的二律背反及其道德内涵

第30卷 第3期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Vol.30 No.3 2010年6月Journal of Yancheng Teachers 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Jun.2010 《教授》中的二律背反及其道德内涵3 宋艳芳 (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215006) 【摘 要】当代作家邱华栋的小说《教授》以夹叙夹议的拼贴方式评判当代社会的种种伦理失常现象,以反思型叙述揭示知识分子的伦理困境,以观看—被观看、封闭—开放的二元对立和背反探索隐私的危机、信 仰的危机等关涉道德、伦理的主题,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色彩,从而实际上借后现代的叙事技巧实现了 小说传统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教授》;道德;反思型叙事;二律背反 【中图分类号】I20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873(2010)03-0036-05 一 小说的道德功能和价值 《教授》是当代作家邱华栋2008年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借助一位研究中国古典小说的文学教授的视角,来打量其好友,经济学家赵亮的生活,并进而对当代人生活中的各种斑斓无序和腐化堕落现象进行评判。小说的题目、封面上的兽面人以及三个人的倒影形成的动物形状的阴影足以引起人们的遐想,更能激发高校知识分子的阅读兴趣。实际上,很快读者就会发现,这部小说里的“教授”有一个谐音绰号:“叫兽”,由此也可以判断,像很多当代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一样,这部小说意在揭露以“教授”为代表的知识分子道德的堕落和沦丧。 然而,读完全书我们就会发现,教授仅是小说批判锋芒指向的一个比较明显的靶子,正因为教授曾高高在上,他的堕落才显得尤其沉重。而《教授》只是借这样一个群体的负面形象揭开更多人的面纱,引发我们对于道德伦理的重新思考和认识。 文学的道德揭示功能和道德价值一直是文学爱好者和研究者关注的主题。英国当代作家默多克就对文学的道德功能情有独钟,她认为:“如果你写的是小说,那么你就无法避免道德判断。”[1]112默多克倾其才能致力于以文学创作展示人的“善”,并呼唤人们向善。而当问及她心目中的“善”究竟是什么样子时,她却犹豫了。经过认真的思考,她终于对提问者做出了自己的回复:“复善之界定:善的一个基本的要素是勇气。我此处想到的是那些在暴政压力下仍坚持呐喊出真理的持不同政见者。我知道的一个例子:弗拉蒂米尔?布考夫斯基,他被捕入狱,被释放,继续呐喊,明明知道他可能被投入精神病院———在那里他可能会被逼疯。这是有关纯粹的勇气和善的一个多么好的例子!”[1]242而中国学者高楠在其《文学的道德价值》一文中,对文学的道德价值进行了肯定并做了系统的论证,他认为:“文学的道德价值是文学随时实现着的价值,它是文学的普遍价值,又是文学作品分有的具体价值。”[2]55 邱华栋在其小说《教授》中,根本无意避免道德判断,而是高举道德批判的旗帜,秉持一个作家的勇气,对当代社会上发生的种种现象,特别是一些道德沦丧,伤风败俗的事情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他对目前社会上的一些五花八门、让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充满了忧虑,并有足够的动力和勇气把它们记录和展现出来以警示世人。这一点是让人敬佩的。而且,邱华栋的小说充满了时代感,正如刘震云在小说的序中所说,“别的作家写的是‘故’事,邱华栋写的是‘新’事”。很多刚刚 3[收稿日期]2010-03-30 [作者简介]宋艳芳,苏州大学文学院博士后,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及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研究。

简论康德的二律背反原则

河北联合大学 科目:西方哲学史班级:08社会工作学号:200811030112 姓名:张东浩

简论康德的二律背反原则 【摘要】康德三大批判中都有二律背反这一项内容,指的是具有同等理由而能成立的相互对立的命题,揭示了可以同时成立的两个相反命题之间的矛盾。二律背反思想在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判断力批判中虽然不占重要地位,但是康德三大批判是一

个体系,所以二律背反思想在这一批判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判断力批判二律背反从超验的方法、调节性原则两方面得到解决,这有助于了解连接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桥梁,即真与善的纽带——美。 【关键词】三大批判二律背反调节性 康德三大批判中都有二律背反这一项内容,是因为有三种认识能力:知性、判断力、理性,相应三种内心能力:认识能力、愉快和不愉快能力、欲求能力。如果分不清什么能认识、什么只能思维,那么,以有限的条件追求无限的条件就不可能实现。于是出现了下列情况:对于认识能力来说,产生了把知性推向无条件的理论理性的二律背反;对于愉快和不愉快情感来说,形成了审美判断的二律背反;对于欲求能力来说,产生了自身为自身立法的实践理性二律背反。 《判断力批判》分为审美判断力和目的论判断力批判两大部分。这两大部分都有二律背反思想。鉴赏原则方面的二律背反表现在:“正题:鉴赏判断不是建立在概念之上的;因为否则对它就可以进行争辩了(即可以通过证明来决断)。反题:鉴赏判断是建立在概念之上的;因为否则尽管这种判断有差异,也就连对此进行争执都不可能了(即不可能要求他人必然赞同这一判断)。” 目的论判断力的辩证论主要体现在反思判断力二律背反思想中。 “这个反思的第一个准则就是命题:物质的东西及其形式的一切产生都必须被评判未按照单纯机械规律才可能的。 第二个准则就是反命题:物质自然的有些产物不能被评判为按照

二律背反2

【什么是二律背反】 二律背反(antinomies)是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I.康德提出的哲学基本概念。指双方各自依据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为正确的两个命题之间的矛盾冲突。康德认为,由于人类理性认识的辩证性力图超越自己的经验界限去认识物自体,误把宇宙理念当作认识对象,用说明现象的东西去说明它,这就必然产生二律背反。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列举了4组二律背反: ①正题:世界在时间上有开端,在空间上有限;反题:世界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无限。 ②正题: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单一的东西构成的;反题:没有单一的东西,一切都是复合的。 ③正题:世界上有出于自由的原因;反题:没有自由,一切都是依自然法则。 ④正题:在世界原因的系列里有某种必然的存在体;反题:里边没有必然的东西,在这个系列里,一切都是偶然的。 康德强调,这4组二律背反不是任意捏造的,它建筑在人类理性的本性上,是不可避免的。康德由此看到了理性认识的辩证性,看到了哲学史上各对立派别主张的冲突,指出独断认识的片面性,为德国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康德还认为二律背反的揭露,是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他自己哲学的正确性,证明人决不可能超越现象去认识物自体。康德还认为,在实践理性和判断力中同样存在二律背反。在道德领域里,康德认为道德的普遍法则不可避免地要进入感性经验,否则就没有客观有效性,于是在人的身上必然发生幸福和德行的二律背反,二者只有在“至善”中得到解决。在美学领域里,康德提出兴趣和概念的二律背反,目的在于揭露经验派和唯理派的观点在美学上的片面性。 二律就是两种被认同的规律。 【二律背反的应用范围】 二律背反,原出希腊文ANTINOMI,指规律中的矛盾,在相互联系的两种力量运动规律之间存在的相互排斥现象.自然界存在的两种运动力量之间呈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相背相反的作用.例如,在同一个星球上,地面物体推动和地心引力的作用成反比,物体的推动力越大,地心引力对物体的作用越小,航空航天科学家据此计算出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所用的火箭必须具备多大的推力等等。 二律背反是康德的哲学概念。意指对同一个对象或问题所形成的两种理论或学说虽然各自成立但却相互矛盾的现象,又译作二律背驰,相互冲突或自相矛盾。 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的发现在康德哲学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使康德深入到了对理性的批判,不仅发现了以往形而上学陷入困境的根源,而且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康德将二律背反看作是源于人类理性追求无条件的东西的自然倾向,因而是不可避免的,他的解

物流效益背反

“效益背反”又称为“二律背反”,这一术语表明着两个相互排斥而又被认为是同样正确的命题之间的矛盾。“效益背反”是物流领域中很普遍的现象,是物流领域中内部矛盾的反映和表现。“效益背反”指的是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即某一功能要素的优化和利益发生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也如此。这是一种此涨彼消、此盈彼亏的现象,往往导致整个物流系统效率的低下,最终会损害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的利益。 物流系统的效益背反包括的内容包括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益背反和物流各功能活动的效益背反。 1、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益背反 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益背反可用下图表示(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关系): 1) 一般说来,提高物流服务,物流成本即上升,它们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 2) 物流服务与物流成本之间并非呈现线性的关系,也就是说,投入相同的成本并非可以得到相同的物流服务的增长。一般而言,当物流服务处于低水平阶段追加成本的效果较佳。 3) 对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做决策时应考虑的因素 ①保持物流服务水平不变,尽量降低物流成本 不改变物流服务水平,通过改进物流系统来降低物流成本,这种尽量降低成本来维持一定服务水平的方法称为追求效益法。 ②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不惜增加物流成本 这是许多企业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做法,是企业面对特定顾客或其特定商品面临竞争时所采取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做法。 ③保持成本不变,提高服务水平 这是一种积极的物流成本对策,是一种追求效益的方法,也是一种有效的利用物流成本性能的方法。 ④用较低的物流成本,实现较高的物流服务 这是一种增加销售、增加效益、具有战略意义的方法。只有要求企业合理运用自身的资源,才能获得这样的成果。企业采取哪种物流成本策略,往往不是凭感觉而定的,而是通盘考虑各方面因素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商品战略和地区销售战略、流通战略和竞争对手、物流成本、物流系统所处的环境,以及物流系统负责人所采用的方针等。 2、物流各功能活动的效益背反 物流的各项活动处于这样一个相互矛盾的系统中,想要较多地达到某个方面的目的,必然会使另一方面的目的受到一定的损失,这便是物流各功能活动的效益背反。例如:1)减少物流网络中仓库的数目并减少库存,必然会使库存补充变得频繁而增加运输的次数; 2)简化包装,虽可降低包装成本,但却由于包装强度的降低,在运输和装卸的破损率会增加,且在仓库中摆放时亦不可堆放过高,降低了保管效率; 3)将铁路运输改为航空运输,虽然增加了运费,却提高了运输速度,不但可以减少库存,还降低了库存费用。 所有这些都表明,在设计物流系统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使整个物流系统达到最优,任何片面强调某种物流功能的企业都将会蒙受不必要的损失。由此可见,物流系统就是以成本为核心,按最低成本的要求,使整个物流系统化。它强调的是调整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成本变为最小,以追求和实现部门的最佳效益。

仓储配送中的“二律背反”现象及解决策略研究

仓储配送中的“二律背反”现象及解决策略研究 一、引言 在物流的各项活动中,仓储配送常被认为是相互关联、相互配合的物流功能。但其实两者之间也存在相互排斥的“二律背反”现象。本文分析研究了仓储配送中的“二律背反”定律,并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二律背反”现象初探 “二律背反”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用语。所谓“二律背反”是指在相互联系的两种力量之间存在的相互排斥现象,这两种运动力量之间呈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相背相反的作用。“二律背反”现象存在于多个领域,物流领域也不例外。 物流领域通常又将“二律背反”称为“效益背反”,主要指一个管理系统内的若干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即其中一个要素得到优化和利益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要素的利益损失。这是一种此消彼长、此盈彼亏的现象。物流的七大要素: 运输、信息、装卸搬运、仓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中,就存在着“二律背反”现象。例如运输与仓储的效益背反,企业为了降低仓储成本,减少各地的仓库,结果造成了为满足客户订单频繁多次的长距离运输,大幅提高了运输成本。再者,如包装与装卸搬运的二律背反,简化包装后,商品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破损,以致搬运效率下降,破损率增多。在物流的七大要素中,目前对仓储与配送间的“二律背反”现象的研究并不多; 但在实际的物流活动中,两者之间也常有“二律背反”现象出现。在企业管理中,在配送中心这样以仓储配送为主体活动中,尤其明显。对仓储与配送的二律背反的研究能够解决日常管理中的冲突,提高效率。 三、仓储与配送出现“二律背反”现象的原因分析 仓储与配送在物流活动中经常被视为一体,但其实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二律背反”现象。在企业的物流管理工作中,通常建有物流部门或物流中心,而仓储部与配送部通常是物流中心的两个下属部门。两部门间需要合作才能顺利完成物流活动。但两部门在合作中,常会出现二律背反现象。仓储部门在接到出库单,完成货物的拣选、包装等工作后,倾向于尽早对货物进行配送。目的是提高订单完成效率,以及减少货物对待出库区的占用,降低仓储成本; 但这会造成配送的过于频繁,提高配送成本。而配送部门从本部门的效__率出发,希望货物能够装满配送车辆再出发,以提高车辆装载率,降低运输成本; 但这样易造成货物在仓库的积压,提高仓储管理难度,提高仓储管理成本。仓储或配送部门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造

浅论犯罪的原因——从德福二律背反角度论

浅论犯罪的原因——从德福二律背反角度论 摘要:康德把道德和幸福的关系称之为“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他的“道德学”正是致力于解 决这个问题。康德悬设了上帝,认为实现德福统一的条件就是上帝。我们认为这个条件是正义,德福在尘世的统一就其至境而言无法达到,但相对的统一是有可能达到的。个人追求幸 福的同时可能会触及刑法,从而构成犯罪。 关键词:幸福;道德;二律背反;犯罪原因 中图分类号:D917.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08)12-0 作者简介:崔召选(1984-),男,河南商丘人, 2008级刑法研究生。 一、犯罪原因的概念 在哲学的语境中,原因与结果是辩证法中的一对重要范畴。产生另一现象的现象是原因,由 原因引起的另一现象是结果。犯罪学将原因与结果的联系划定在犯罪原因与犯罪之间关系的 范畴内,然而在对犯罪原因的具体界定上,犯罪学界则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一是犯罪因素说。将犯罪原因界定为促成犯罪的因素,凡是引起犯罪的因素均是犯罪的原因[1]。二是系统因素说。将犯罪原因界定为各种促成犯罪的因素所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这一观点目前在我国学 界占主导地位[2]。此外,还有的特别强调犯罪原因与犯罪条件的区别。认为犯罪原因即指决 定犯罪产生、存在和变化的因素,而犯罪条件是指对犯罪的产生、存在和变化起影响作用的 因素。 笔者认为,犯罪原因是指由对犯罪的形成与变化具有决定作用的致罪因素所构成的动态系统。致罪因素是犯罪原因的构成要素;犯罪原因中的致罪因素尤其是指决定犯罪形成与变化的关 键性因素。犯罪原因包括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动态与静态的分析,并且具有时空的特征。 犯罪原因的特征在于:直接性,指犯罪原因主要表述直接的、表层的致罪因素;关键性,指 犯罪原因强调关键性的致罪因素;系统性,指犯罪原因表现为致罪因素构成的系统;动态性,指犯罪原因具有特定的时空背景等。此外,笔者还认为,不同种犯罪或者同种犯罪中的不同 具体犯罪的犯罪原因不同的,应运用哲学上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去分析。 二、德福二律背反 (一)二律背反的定义 二律背反(antinomy) ,是哲学上一个著名的悖论。所谓二律背反的哲学解释,按照《简明不 列颠百科全书》的说法是这样的:“哲学上两个原理或结论之间的真实的和表面的矛盾,双方似乎都可以证明是合理的。” (https://www.360docs.net/doc/9c3708902.html,/b/4647172.html) (二)德福二律背反 德国哲学家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立足于科学,求真求实,以期达到知识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它实际上也为《实践理性批判》作了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理论奠基。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架构他的认识论体系。在他看来,感性是接受事物表象的能力,而知性是通过这些 表象来认识对象的能力,二者都是构成知识来源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即:“思想而无内容,是空洞的;直观而无概念,是盲目的。”[3]如他指出,近代的唯理论和经验论对此各有所偏,甚至导致对两者混淆。经验论偏执于经验,过高地估计了感性能力,导致了判断的失误,产 生“经验幻想”;而唯理论者则过分依赖知性力量;把主观世界的东西看做是客观存在,产生 了“先验幻想”。特别是双派对宇宙的量、质、关系、样式各执一辞,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 产生了四组“二律背反”。与之相类似,康德认为,在实践领域也存在“二律背反”。那便是, 道德和幸福的二律背反。

康德的二律背反理论的思考

二律悖反(antinomies)是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哲学基本概念。指双方各自依据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为正确的两个命题之间的矛盾冲突。康德认为,由于人类理性认识的辩证性力图超越自己的经验界限去认识物自体,误把宇宙理念(本质)当作认识对象,用说明现象的东西去说明它,这就必然产生二律背反。 康德的前提是人们只能根据经验性的东西去认识事物的表象而本质是不可认识的一旦把现象当作本质认识就可能会产生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为正确的两个命题之间的矛盾冲突。(康德认为理性在追求绝对的、无条件的“总体”认识时,必然产生矛盾与对立,他把这种矛盾对立叫作“二律背反”) 康德依据当时人们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为正确的四组二律背反的命题说明,二律背反的、公认为是正确的两个命题是依据普遍承认的错误原则建立起来的命题。由于认知的缺陷人们往往不可能根据“正确”的原则建立(或无法一切以理性为前提出发做出判断的) 所以二律背反总是存在。 是对于形而上思维中产生的逻辑悖谬所作出的论证解释。 解决办法:在面临这些问题的抉择时他能够遵从康德的“道德信仰”原则,那么,这一切的问题便都能够迎刃而解 康德死了,二律背反思想引发黑格尔的辩证法。黑格尔死了,他的思想直接让马克思的哲学借鉴。 中国很多截然相反的格言警句,估计也可称作“二律背反“

“二律背反”一词源于希腊文ANTINOMI,指规律中的矛盾,在相互联系的两种力量运动规律之间存在的相互排斥现象.自然界存在的两种运动力量之间呈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相背相反的作用.例如,在同一个星球上,地面物体推动和地球磁场引力的作用成反比,物体的推动力越大,地磁引力对物体的作用越小,航空航天科学家据此计算出发射人造地球卫星所用的火箭必须具备多大的推力等等。 二律背反是康德的哲学概念。意指对同一个对象或问题所形成的两种理论或学说虽然各自成立但却相互矛盾的现象,又译作二律背驰,相互冲突或自相矛盾。 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的发现在康德哲学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使康德深入到了对理性的批判,不仅发现了以往形而上学陷入困境的根源,而且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康德将二律背反看作是源于人类理性追求无条件的东西的自然倾向,因而是不可避免的,他的解决办法是把无条件者不看作认识的对象而视之为道德信仰的目标。虽然他对二律背反的理解主要是消极的,但他亦揭示了理性的内在矛盾的必然性,从而对黑格尔的辩证法产生了深刻影响。 康德认为,由于人类理性认识的辩证性力图超越自己的经验界限去认识物自体,误把宇宙理念(本质)当作认识对象,用说明现象的东西去说明它,这就必然产生二律背反。 。

康德对自由的理解

正题具有实践的意义,符合道德和宗教的利益,反题有思辨意义,对自然科学的发展 有利。在具体分析中否定了第一、第二个“二律背反”的正反题,证明了第三个“二 律背反”正反题的同时存在,即必然和自由的冲突是貌似的和并行不悖的,实际上它 们一种存在于现象世界,另一种存在于理智世界。康德的二律背反是两个领域里的冲突,即经验领域和形而上学领域。经验领域遵循因果性的推论,理性必须潜越经验的 领域,在形而上学领域里用因果律来推论会产生悖论,会产生矛盾,人的认识无法达 到物自体,只能认识现象界。“二律背反是最好的迷误”,或“二律背反是最富裨益 的困境”⑤无条件的总体与有条件的局部混在一起,产生了假象。二律背反有了暴露 假象的机会,而且假象能够自行暴露。纯粹理性“二律背反”的发现,对于康德的批判哲学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康德认为正是纯粹理性的二律背反最有力的把哲学从它 的独断主义迷梦中唤醒过来,对理性本身进行批判。这个重要意义不仅仅在于它促使 康德摆脱独断论的束缚而深入到“批判”的维度,而且使他确立自由为“道德世界观”的基础和全面解决形而上学问题的唯一途径。自由与必然的二律背反是康德发现自由的关键。对于自由的发现既不是在理性心理学中,也不是在理性神学之中,而是在理 性宇宙论中进行的。自由是理性宇宙论的先验理念。理性宇宙论是形而上学最早、最 基本的核心部分,而理性心理学和理性神学不过是形而上学观念在不同领域的延伸和 体现,而且这两部分在原则上依赖于理性宇宙论。唯有二律背反可能通过批判得以解决,通过物的两重性而将必然与自由分属两个不同领域,避免二律背反的自相矛盾, 并且挽救自由,从消极的理论理性过渡到积极的实践理性。之所以在纯粹理性的二律 背反中讨论自由问题,是因为唯有二律背反不仅是发现形而上学困境的关键,而且是 解决形而上学问题的唯一出路。一旦否定第三个二律背反的意义和先验自由存在的可 能性,势必破坏实践的自由和人的道德行为的自主性。康德认为自由是应当存在的, 也是可能存在的,它就存在于理性世界和理性者的道德活动之中。如果自由因果性与 自然因果性是同一对象的同一方面的规定,那么就必然陷入二律背反。如果我们把它 们看作同一对象的两个不同方面的规定,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二)、实践的自由先验的自由在理性范围内,我们对它的意义一无所知,又无法确证它的实在性,只能通 过自由的不可知性来理解其可能性。自由的先验性决定了我们无法直接发现它的积极 意义,只能通过“先验的自由”间接地达到“实践的自由”。与此相反,“实践的自由”则是自由概念的积极意义。在实践理性范围内,自由这个在理论理性领域中只是 不相矛盾或必然的概念,通过与道德法则的相互印证具有了客观实在性的确证。就其 意义而言,自由之为自由只是实践的自由,先验的自由不过是发现实践自由的契机。 实践的自由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实践自由从先验自由而来,指相对于受制感性冲动的 意欲的独立性或不受外来原因的限制而独立起作用;另一方面,实践自由的积极意义 即自律,这是实践自由与先验自由的区别。实践的自由认为是一种相应于“心理学概念”的那种自由,在先验辨证论中,康德将实践意义上的自由界定为“意志对于由感 性冲动而造成的强制的独立”,他还试图通过“为病理学的因素所激动的”意志和

康德第三个二律背反 讲稿

现在讲第三个二律背反的正题,就是关于自由的问题,以及自由和必然因果律的关系问题。自由的问题只有在与必然因果律的关系问题中才能够得到解释和理解。什么是自由?也就是超出一般的自然因果律。自然因果律是必然的,那么自由就是自由的,就是非必然的。或者说,它的必然性——自由也有必然性——是另外一个层面上的必然性,它跟这个自然律的因果性是完全不同的。自然律的因果性它是一旦规定,那么你就不能不规定下一个环节,必然导致下一个环节,这是在自然界中,在一切经验的事物中,有一种必然的关系。这个是第三个冲突所要讨论的话题。这个话题在四个二律背反里面,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话题。 我们来看看第三个二律背反的正题:【正题:按照自然律的因果性并不是世界的全部现象都可以由之导出的唯一因果性】。按照自然律的因果性并不是唯一的因果性,并不能够把世界的全部现象都从中引导出来。因果性在这个地方有双重含义,一重是按照自然律的因果性,“并不是世界的全部现象都可以由之导出的唯一因果性”,这里已经表明因果性可以有别的含义了,除了自然律以外。我们通常讲的因果律就是自然律,但是这里讲的因果性,并不是唯一的。唯一的干什么呢?唯一地把世界的全部现象都导出来。要导出世界的全部现象,那么,按照自然律因果性是不够的。 下面:【为了解释这些现象,还有必要假定一种由自由而来的因果性】。“为了解释这些现象”,哪些现象呢?就是世界的全部现象,其中有两种因果性,一种是按照自然律的,一种是由自由而来的。自然律和自由在这里处于不同的、甚至于对立的关系之中。“世界的全部现象”这个概念里面也可能包含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个是整个世界的现象,我们光是通过这个世界的自然因果律无法得到解释,它从哪来的,我们还必须假定一个上帝的自由意志,这是一种理解;另外一种理解,那就是人类社会的现象。人的的自由,人的自由行为,它的后果,必须另外有自由的因果性来加以解释。它的原因是出于自由的。这两种解释都可以兼容,也就是说它有两个不同的层次。 我们下面看看证明:【且让我们假定,除了按照自然律的因果性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因果性;那么一切发生的事情都以某个在前的状态为前提,它按照一条规则不可避免地跟随着这个状态】。这是反证了,“且让我们假定”相反的方面。相反的方面是什么呢?就是没有自由,没有自由的因果性。那就会得出什么结果呢?那就会得出,我们在自然界里面看到一切发生的状态——所谓发生的状态就是原来没有,后来有了的,后来发生了的,从原来没有的状态变成了现在这种状态的——这样一些事情发生在自然界里面都是这样的,在自然物中没有任何一个东西你可以说它是永恒的,它都处在变化之中,发生之中,毁灭之中。一种现象发生了,一种现象消失了,生生灭灭,这就是整个宇宙的现象。一切发生的事情,也可以说一切事情,万物,万物生长,万物发生,每一个这样的事情都是以某个在前的状态为前提。既然是发生的事情嘛,那就有一个它还没有发生的状态为前提,那才叫发生嘛。 它,也就是发生的事情——就是原来它还没有,虽然它没有,但这是发生这个状态的一个前提,而且这个发生的事情按照一条规则必然地跟随着这个状态,就是说,从它还没有存在的状态里面,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出现在的这个状态。这就是因果律,因果必然性。之所以有因果必然性,就是说它前面一个状态和后面一个状态中间有一种不可避免性,这个发生是不可避免的。这就是对自然律的因果性的一种解释,什么叫自然律的因果性?就是“一切发生的事情以某个在前的状态为前提,它按照一条规则不可避免地跟随着这种状态”。这个在前的状态肯定跟它是不同的,那么它跟在前的状态也不同,它是结果,那个在前的状态是原因,结果和原因之间有一种不可避免的必然关系,所以叫因果必然性 下面:【但现在,这个在前的状态本身也必须是某种发生起来的东西(在时间中形成起来的东西,因为它原先是没有的)】。一个在前的状态,一个在后的状态,在前的状态作为原因,它本身也应该是某种发生起来的东西,也应该是某种后果,即某种原因和结果。这种发生起来的东西,也就是在时间中形成起来的东西,因为它原先是没有的,发生起来的东西肯定有

论康德的教育思想

论康德的教育思想 康德(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作为一代思想泰斗,他提出的“三大批判”构成其伟大哲学体系。其实,他在教育学上,不仅以哲学家的身份经常开展讲坛,还给后人留下了一部《康德论教育》的专著。本文将试探康德的教育学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一、康德教育学观点 (一)重视教育的目的以及价值。在整体上,康德接受了卢梭关于教育价值的看法,认为人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才能成其为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人性的崇高和人类的伟大是由于教育造成的。教育是养成人的一种活动。因此,康德特别注重儿童的早期教育,这在当时实属卓见。在教育目的上,康德除了主张教育要培养人的一般本性(普遍理性)、以人类的大同理想为目的以外,他还特别强调道德教育,认为最高的教育目的不是知识的传授和智力的发达,乃是道德的完善。这一点可联想起了赫尔巴特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的教育目的论,说明康德的观点至少是他的思想来源之一。 (二)明确了教育的方向在于超越现实、满足未来。康德针对历史上关于教育的争论,尤其是对于教育是为了现实社会生活还是为将来做准备这一点,给予了明确的答复。康德说,有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是为了现在,即把青少年培养成能适应现在的社会生活的人,不管现实社会是多么的险恶,只要儿童能够应付这种现成的社会环境就可以了。不仅许多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抱着这种目的,许多国家的政治家、教育家也只是着眼于现在,把现在的国家利益当作目的。康德认为,这是一种缺乏远见、苟安于现状的表现,与人类的崇高使命和教育的真谛是背道而驰

的。他认为,真正的教育应以人类的理想为目的,并主张把这作为一条原则确立起来,以便证明教育具有独立性和超越性。 (三)把道德教育提到教育目的的高度来认识。康德看重道德教育,绝不仅仅是从教育的构成或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考虑,而是从他的批判哲学出发,试图通过教育建立一种主体性的道德原则,让人们服从“绝对命令”,教育使人的发展达到了这一步,人便成为具有普遍理性的人了。这就是个人发展的境界和人类要追求的目标。达到这一目标,道德教育必须由“他律”向“自律”过度。在康德的视野里,人的自由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自由的人是不需要管束的,因为他的行为与绝对命令融于一体,只有那些受动物的本能所支配而不明白做人的目的的人才需要管束。如果说道德是某种约束的话,那么,从小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帮助他解除身上的约束,便是形成自由人的必要环节。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上,康德不同意卢梭的观点,即所谓“自然后果教育法”,而是主张对儿童进行必要的引导。陶冶是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因为道德是一种崇高的精神信仰,是以理性为基础去指导思想和行为,故陶冶是一种以高尚的情感去规范、引导物性和感性,并达于知性和理性的良好教育手段。 (四)肯定了智育的重要性。康德从与道德教育的对比中,说明了智育的重要性。他认为,智育是使人聪明的教育,要使人聪明,就必须注意在记忆力、判断力、理解力、思维力等方面去训练儿童,他称之为“心理训练”。值得注意的是,康德不仅注重儿童思维的培养,而且还特别强调遵循自然的原则。这一点,康德与其前人一样,认为一切与自然相冲突的人为的办法都是有害的。要形成儿童的各种心理能力,首先必须让儿童在自然状态下成为一个自由人,然后才能赋予他各种能力的教育。在智育方法上,康德特别推崇苏格拉底方法,以训练儿童的推理能

仓储配送中的“二律背反”现象及解决策略研究

仓储配送中的“二律背反”现象及解决策略研究[摘要]文章从“二律背反”定律出发,分析了物流企业仓储与配送“二律背反”现象的产生原因,从物流系统化建设、组织结构、信息化管理等方面,提出了降低仓储配送中的“二律背反”现象的对策。[关键词]“二律背反”;仓储配送;企业物流 1 引言在物流的各项活动中,仓储配送常被认为是相互关联、相互配合的物流功能。但其实两者之间也存在相互排斥的“二律背反”现象。本文分析研究了仓储配送中的“二律背反”定律,并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2 “二律背反”现象初探“二律背反”是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用语。所谓“二律背反”是指在相互联系的两种力量之间存在的相互排斥现象,这两种运动力量之间呈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相背相反的作用。“二律背反”现象存在于多个领域,物流领域也不例外。 [1]物流领域通常又将“二律背反”称为“效益背反”,主要指一个管理系统内的若干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即其中一个要素得到优化和利益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另几个要素的利益损失。[2]这是一种此消彼长、此盈彼亏的现象。物流的七大要素:运输、信息、装卸搬运、仓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中,就存在着“二律背反”现象。例如运输与仓储的效益背反,企业为了降低仓储成本,减少各地的仓库,结果造成了为满足客户订单频繁多次的长距离运输,大幅提高了运输成本。再者,如

康德美学的基本内容

康德美学的基本内容 康德美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我们曾以美论、崇高论、艺术论加以概括,下面我们换一个角度,试从范畴论、体系论、方法论和心理美学四个方面加以概括。 1、范畴论 范畴是美学理论的基本元素或基础,西方美学的基本范畴是“美在和谐”,但在不同时代、不同理论家之中,其内涵不断丰富发展,从而构筑其不同的范畴体系。康德美学也有其特有的范畴体系,其范畴体系的内涵特点决定了它在美学史上的地位,即决定了它作为德国古典美学奠基者的地位。 首先是“美”。康德提出著名的“无目的的合目的的形式”的著名命题,实际是对感性派(无目的)和理性派(合目的)的综合,既突破了传统的感性派的“摹仿说”,也突破了理性派的“灵感说”,成为感性和理性由对立走向统一的新时代的开端。而且这种无目的的合目的的形式,涉及到特殊的主观心理状态,情感领域,这更具有开创的意义。这—点被席勒注意到,在《美育书简》中提出情感教育问题。但却被黑格尔所忽视,在其庞大而严密的辨证的美学体系中,只剩下概念的逻辑发展,而相对忽略了蓬勃激动的情感,这正是其缺陷所在。康德的局限在于否定了美的客观性,当然也否定了自然美的存在。 其次是“崇高”。康德把崇高的过程描述为对象压倒主体,主体又借助理性压倒对象,因而崇高感最终是一种理性的伟大胜利,是道德的象征,其根源不在对象,而在人自身的理性精神。康德对崇高的论述也是有历史意义的。西方最早提出崇高概念的是古罗马时代的朗吉努斯,他的《论崇高》一书曾经论及自然界的崇高对象,但主要论述的是文采风格的崇高,修辞的宏伟等等,基本局限在修辞学范围之内。18世纪英国的经验论者博克最早从美学的角度对崇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优美的对象偏重于小巧、光滑、娇弱;而崇高的对象则巨大、阴暗、孤寂,美以快感为基础,崇高以痛感为基础。博克的论述极富启发性,但仍多局限于经验论的感觉的范围,只有康德的崇高论才在前贤论述的基础上,第一次赋予崇高以深刻的哲学内容,使之成为系统的理论,包括崇高的对象,崇高与优美的区别,崇高的心理过程,崇高的根源等等。康德在崇高论中实际上也将丑带入美的领域,大大地拓展了美与审美的范围。因为,崇高的对象作为“无形式”带有巨大的可怖的特点,已不是什么对称、和谐、合比例的优美,而是属于丑的范围。但只有人类在特定的鉴赏的角度上,这种丑才能由痛感成为快感、而进入美的领域,这比亚里士多德从认识论的角度解释由痛感到快感要深刻而高明得多了。 关于艺术,历史上曾有过表现、再现等等的争论,可是康德独辟蹊径,提出“审美观念”的概念。所谓“审美观念”就是“它生起许多思想而没有任何一特定的思想,即一个概念能和它相切合,因此没有语言能够完全企及它,把它表达出来”(11)也就是说,在有限的表象中包含了无限的理性内容,不涉及任何概念,但却包含无尽的理性精神。这样的艺术观也是对形而上学的突破,对辩证的艺术哲学的开拓。 关于“天才”。康德关于“天才”的理论,实际上涉及的是创作论和作家论。“狂飙突进”运

二律背反

论二律背反定律 二律背反,原出自希腊文ANTINOMI,指规律中的矛盾在相互联系的两种力量运动规律之间存在的相互排斥现象。自然界存在的两种运动力量之间呈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相背相反的作用。 在物流的各项活动(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之间也存在“效益背反”(Trad off),所谓“效益背反”是指“对于同一资源(例如成本)的两个方面处于相互矛盾的关系之中,想要较多地达到其中一个方面的目的,必然使另一方面的目的受到部分损失”。 下面我举例说说。减少库存据点并尽量减少库存,势必使库存补充变得频繁,必然增加运输次数。将铁路运输改为航空运输,虽然运费增加了,而运输速度却大幅度提高了。不但减少了各地物流据点的库存,还大量减少了仓储费用。对于众多企业来说,压缩库存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库存占用资金的减少,加快资金周转;库存管理成本的降低;以及规避市场变化而产生的降价、滞销的风险等。但是很多人忽视了这样一个规律:运输成本与储存成本之间存在着二律背反的关系。当你的库存成本降低时运输成本必然随之升高,二者不可能同时降低到最小值。但是物流对于企业的意义,并不是某一方面或者环节的成本压缩,而是整体资源的最优化,因此明智的做法是在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而非盲目的压缩库存。 实际上,由于各种物流活动之间存在着二律背反,因而就必须研究其总体效益,使物流系统化。物流系统是为了达成物流目的地的有效机制。物流的各项活动如运输、保管、搬运、包装、流通加工等都各自具有提高自身效率的机制,也就是说物流系统具有运输系统、保管系统、包装系统、搬运系统、流通加工系统等分系统。因此必须使各个系统以实现其最佳效益为目的。这些系统之间存在着二律背反,物流系统就是以成本为核心,按照最低成本的要求,使整个物流系统化。而物流系统就是要调整各个分系统之间的矛盾,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使成本变为最小,以追求和实现部门的最佳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