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术后乳糜胸的治疗对策

肺癌术后乳糜胸的治疗对策

肺癌术后辅助治疗

肺癌术后辅助治疗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有患者及家属问“医生我都已经做了肺癌根治手术了还需要进行治疗吗?”,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固定的要根据具体的病变情况,手术切除范围,术后病理分期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肺癌的治疗是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有时需要术后辅助治疗,有时可以不需要。 近几十年,包括筛查、诊断、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抗血管生成治疗等肺癌诊治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手术仍是目前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首选的治疗方法,只有接受根治性手术的患者才有治愈的希望。然而,残酷的现实是,只有20%左右的中早期肺癌患者有手术机会。这部分患者若没有接受后续的辅助治疗,5年生存率仍然令人失望。如何延长这部分患者的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 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要方向。 首先我们看看第八版肺癌TNM分期及我国CSCO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的内容。(见下图)

目前NSCLC术后全身性辅助治疗的方式有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接下来一一赘述: 含铂双药化疗 IALT研究:第一个证明NSCLCL完全切除术后辅助化疗能提高生存率的临床研究,纳入了1867例完整手术切除的Ⅰ-Ⅲ期NSCLC患者,中位随访时间56个月,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含铂两药化疗组5年OS率提高4%(P<0.03)。2008 年ASCO年会公布了IALT研究7.5年的数据,结果显示化疗带来的生存获益随时间推移而降低(P=0.01)。化疗的累积毒性可能影响了患者的远期生存获益,但不管怎样,辅助化疗仍在预防疾病复发上有重要作用。

肺癌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肺癌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肺癌到了晚期之后经常会出现一些并发症,而这些并发症一般对身体的伤害都非常的大,而且此类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是肺癌患者综合治疗的重要部分之一,肺癌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出现也是常见的现象,但是肺癌并发症的出现无疑给后期的治疗增加了难度,甚至部分患者会死于并发症。因此肺癌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是治疗过程中的关键,常见的肺癌并发症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虽然股动脉穿刺技术较为安全,但毕竟是一种创伤性方法,可对局部血管特别是动脉造成损伤。预防及护理:①术前向患者宣教,训练床上排尿。②术后用手指压迫穿刺点上方1cm处止血20min。③加压包扎,并以1.0kg沙袋压迫止血6h。④术后必须卧床24h,术侧肢体制动,向患者解释伸直的重要性。 2 动脉栓塞操作时可能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引起动脉血栓形成栓塞,穿刺口包扎过紧,血液淤滞,促进动脉血栓形成。预防及护理:①术中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内皮。②术后1h,每隔0.5h拿起沙袋5min。③密切观察下肢血运,每15~30min双手同时触摸双侧足背动脉,观察搏动情况。④观察下肢皮肤的颜色、温度、感觉。⑤经常询问患者有无下肢麻木、疼痛。 3 脊髓损伤支气管动脉与脊髓动脉有吻合,化疗药物损伤脊髓或者脊髓根动脉水肿,造成脊髓缺血所致,表现为术后数小时,开始出现横断性脊髓损伤症状。预防及护理:①抗癌药物充分稀释后缓慢注入。②嘱患者15~30min主动运动健侧下肢或针刺皮肤上下平面有无感觉异常。③观察患者有无尿潴留。④备好血管扩张剂,低分子右旋糖酐、丹参、氟美松等。 4 褥疮术后平卧24h,受压部位毛细血管微循环受阻,产生局部缺血,若持续时间较长易发生褥疮。预防及护理:①术前给患者高蛋白、丰富维生素饮食,以增加机体抵抗力。②将手平伸于受压部位,用手掌环形按摩皮肤1次/h。③保持床单平整无皱折,睡海绵床垫。④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擦拭汗液。 5 术后感染由于抗肿瘤药物对骨髓的抑制,患者常有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且多数抗肿瘤药物对机体免疫机能有影响,化疗后易发生感染。预防及护理:①每日紫外线空气消毒1次,做空气细菌培养,细菌数少于500/m 3 。②一切治疗护理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加强无菌观念。③做好口腔护理,饭后漱口,鼓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毒素排泄。④限制陪床探视人员。⑤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加机体抵抗力,促进康复。 6 发热及胃肠道反应发热是由于癌细胞坏死后的吸收热,一般体温波动在

浅谈肺癌术后乳糜胸的护理体会

浅谈肺癌术后乳糜胸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肺癌术后乳糜胸的护理方法及经验。方法选择在 2016年6月?2019年6月共收治24例肺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肺癌术后乳糜胸患者的护理需注意观察临床症状, 监测胸腔引流液,同时进行心理护理、饮食营养护理,必要时进行胸腔灌注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后出院。结论通过对肺癌术后乳糜胸患者的护理方式,加速了患者病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肺癌;乳糜胸;护理 乳糜胸是肺癌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若处理不及时易导致患者心肺受压及全身衰竭,甚至死亡。我院2016年6月?2019年6月共收治24例肺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患者,其中15例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9例患者保守治疗,经过科学规范的护理,所有患者均顺利康复后出院,现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4例患者,男15例,女9例;年龄48?69岁,平均(58.2±4.5) 岁;右侧肺癌18例,左侧肺癌6例;乳糜胸出现时间为术后3?6d,平均3.8 d;乳糜胸发生于左侧胸腔15例,发生于右侧胸腔6例,发生于双侧胸腔3 例。 2观察要点 2. 1临床症状乳糜胸大多数发生于术后2?5 d,但少数病例也可于术后1 周以上发生。患者常见症状为胸闷、气短、心悸等心肺受压表现。患侧胸部常有沉重不适感,若乳糜液漏出较快,短时间内大量乳糜液漏出并在胸膜腔积聚,心肺受压症状明显,患者可表现为严重呼吸衰竭及休克,本组 2例患者于术后第5日主诉心慌气短,监测生命体征脉搏150次/min,血压 144/88 mmHg,呼吸42次/min,体温37.5C,查体见患者气管偏向健侧,听诊呼吸音不清晰,叩诊患侧胸部呈鼓音,立即告知医生行胸腔穿刺术,抽出胸水1000 ml后患者症状迅速好转 2.2胸腔引流对于胸导管分支损伤导致的乳糜胸术后护理需足够重视,患者由于术后早期禁食,每日漏出乳糜液较少,此时胸穿或引流液为胸腔渗液、渗血及乳糜液的混合液体,多为淡红色,常被误认为胸腔积液而导致漏诊乳糜胸。乳糜胸是否需要手术处理主要视每日乳糜液引出梁而定,所以护理人员需要认真监测记录乳糜液的每日动态引流量,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3护理措施 3.1心理护理乳糜胸一旦发生,常常对患者情绪造成不良影响,患者会感觉到焦虑、无助、恐惧等。此时护理人员应细致耐心地向患者解释禁食的必要性及意义,并耐心聆听患者诉说,开导患者解除其不良情绪,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3.2胸腔灌注的护理对于需要胸腔灌注治疗的患者,灌注药物注入胸膜腔内一般需要至少夹管保留6 h,夹管期间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患者心肺受压症状, 必要时可打开引流管以缓解患者病情。 3.3饮食及营养护理乳糜液为胸导管内的淋巴液,由于含有小肠吸收来的脂肪微滴,故颜色呈乳白。而随着患者进食,尤其是高脂食物的摄入,乳糜液的漏出量会迅速增加。一旦发现乳糜胸,患者应立即禁食,减少乳糜液的漏出,避免体内蛋白大量丢失,此时还应注意给予静脉营养,避免代谢紊乱及机体衰竭等不良后果。静脉高营养液配制需严格无菌,放置时间切勿过长,应在配置后16?20

肺癌的靶向治疗进展

肺癌的靶向治疗进展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 李龙芸 葛 楠 肺癌已成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恶性肿瘤。2006年报告,每年全世界新增肺癌病例达130万,每年死亡病例为120万。我国肺癌病死率在城市已居肿瘤死亡首位,达60万。尤其青年和女性人群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增长。预计2025年肺癌每年死亡数将达100万。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80%以上,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因此化疗仍是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化疗后一般生存期仅8~10个月,5年存活率仅10%~15%。以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失败后,再次治疗的一般生存期仅5~7个月。为提高疗效,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将是21世纪肺癌治疗的方向,为提高治愈率,延长生存期,保障患者生存质量,必须根据肺癌的组织学类型、分期、个体生活状态、分子生物学特性等制定最佳治疗方案,并希望涌现更多的新药,但10年来化疗的疗效并未获得突破性进展。靶向治疗的建立,为肺癌病人新生获得了新的希望。 21世纪分子靶向治疗(molecular targeted therapy)已取得了飞跃的进展,对癌症的治疗已能针对其特异分子变化进行靶的治疗,减少了对正常细胞的毒副作用。复发期病人一般状况随着多种化疗的进行会不断恶化,为了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迫切需要有新的有效的治疗措施。许多新的靶向性治疗的研究将为晚期NSCLC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一、 非小细胞肺癌新的靶向治疗药物(表1) (一)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Gefitinib、ZD1839、Iressa)已成为复发性晚期NSCLC 治疗中的热点。因NSCLC中EGFR表达率高达30%~80%。EGFR是一种糖蛋白受体,为原癌基因c-erbB-1(HER-1)的表达产物,定位于细胞膜上,配体与受体的胞外部分结合后,受体胞内部分的酪氨酸残基即磷酸化,使EGFR激活,进一步活化ras,将表面细胞信号转至细胞核内,介导DNA合成及细胞增殖,导致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细胞周期G1→S期失控。其他大量信息也可通过本通路转导,使肿瘤发生转移,化疗疗效不佳,复发率高,存活期短。因此EGFR酪氨酸激酶(EGFR-TKI)是肿瘤治疗的重要靶分子。吉非替尼为苯胺喹唑啉化合物,可选择性抑制酪氨酸激酶活化,从而抑制EGFR激活,抑制细胞周期进程的失控,加速细胞凋亡,抑制血管生成、肿瘤侵袭及转移等。FDA批准吉非替尼作为NSCLC新型靶向治疗药物。参加临床试验中的病人均为晚期NSCLC病人,并对标准化、放疗和激素治疗无效及预后甚差。IDEAL-1,IDEAL-2的试验结果证实,吉非替尼250mg1次/日,口服,对晚期NSCLC 的有效率为12%~18.4%。中位生存期6.5~6.56个月。病人症状有明显改善。在CR+PR患者中症状改善为69.2%,SD患者中为70%,PD中为11.8%。女性疗效优于男性,分别为19%及3%。腺癌的有效率为13%,其中肺泡癌有效率达25%~35%。非吸烟者疗效也较好。副作用主要为皮疹和腹泻。3~4度不良反应占7%,因药物相关副作用停药者<2%。 吉非替尼在中国临床注册的临床试验中,显示对曾接受化学治疗失败者接受吉非替尼治疗有效率27%,中位生存期11.1月,安全性良好,国际多中心INTEREST Ⅲ期临床研究比较了吉非替尼与多西他赛治疗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的局部晚期或复发、转移的NSCLC疗效,参加研究患者达1466例,其中21%为亚裔人群,主要终点:总生存期两组相似,分别为7.6月及8个月,1年存活率32%及34%,证实了吉非替尼和化疗药物多西他赛疗效相当,但药物安全性和生活质量改善方面吉非替尼显著优于多西他赛,且病人总的治疗费用也明显低下,再次确定了吉非替尼是晚期NSCLC二线标准治疗方案。并可适用于各

肺癌全肺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临床分析

文章编号:1000- 5404(2012)09-0893-03A [通信作者]刘毅,E-mail :alydsj@163.com Common complications after pneumonectomy for lung cancer :an analysis of 155cases Zhang Jing ,Wang Yunxi ,Chu Xiangyang ,Xue Zhiqiang ,Liu Yi (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Beijing ,100853,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ommon complications following pneumonectomy due to lung cancer ,and investigate how to prevent and manage them.Methods A total of 155patients of lung cancer undergoing pneumonectomy in our department during the time period of January 2009to October 2011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ir clinical data was conducted ,including age ,preoperative medical history ,lung function ,postoperative intubation time and postoperative hospital stay.Results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51cases ,accounting for 32.90%.These were arrhythmia in 31cases ,lung infection in 13cases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in 1case ,pulmonary embolism in 3cases ,bronchopleural fistula in 2cases ,and postoperative intrathoracic active bleeding in 1case.Five patients died in peri-operative time ,and the surgical mortality was 3.22%.The causes of death were probably pulmonary embolism for 3cases ,and respiratory failure following postoperative pulmonary infections in the other 2cases.Conclusion Pneumonec-tomy for lung cancer patients is a high-risk surgical procedure ,and postoperative common complications include arrhythmia ,lung infection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pulmonary embolism and bronchopleural fistula.Surgical indications should be strictly defined for the patients who are about to take pneumonectomy.Before operation ,comprehensive and accurate examinations are necessary.After operation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and inten-sive care should be enhanced so a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nd hazards following pneumonectomy by means of timely and correct treatment. [Key words ]lung cancer ;pneumonectomy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 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Yi ,E-mail :alydsj@163.com 全肺切除术是肺癌手术治疗中的重要术式,虽然 随着胸外科手术技术、 麻醉技术和术后监护技术的提高,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均有明显下降,但术 后并发症仍高达11% 49%,死亡率2.9% 12%[1]。 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共行肺癌全肺切除155例,约占同期肺癌手术治疗的8.47%(155/1831),其中右全肺切除45例(29.03%),左全肺切除110例(70.97%)。现将155例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以期能为临床医师预防及处理全肺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提供参考。3 98第34卷第9期 2012年5月15日第三军医大学学报J Third Mil Med Univ Vol.34,No.9May 152012

肺癌患者术后护理指南

肺癌患者术后护理: 1.一般术后禁食禁水需6小时以上,在护士告知可以饮食之前请勿擅自给患者喂食水,否则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 2.术后部分患者会出现发热现象,属于正常现象,一般不超过38.5摄氏度,所以不必惊慌,可以在医护的指导下用温水擦浴、冰敷等方法降温。 3.切口疼痛护理: 麻醉作用消失后,患者会出现切口疼痛,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反应,随着术后时间的推移,疼痛会逐渐消失。下面的措施可以减轻术后疼痛: 1)患者在翻身或活动时要避免各种引流管因移动、牵拉引起的疼痛; 2)在指导患者翻身、深呼吸或咳嗽时,要用手按压伤口部位,减少因切口张力增加或震动引起的疼痛; 3)采用分散注意力的方法来减轻疼痛如听音乐、数数等。 4.术后饮食护理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有营养。建议少吃辛辣刺激食物,可进食鱼类、肉类、蛋类及豆制品,多吃蔬菜和水果。良好的饮食对肺癌患者的康复是有促进作用的,一定要注意饮食护理。饮食护理是一项重要的肺癌护理措施,肺癌病人的饮食营养要丰富,清淡,肺癌病人常因病情痛苦失去食欲,家人应根据患者喜好准备一些清淡可口的食物,以高蛋白、维生素等营养为主,鲜榨果汁和蔬菜汁对患者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5.禁烟和定期复查 肺癌手术后,要禁止患者吸烟,以免促进复发。有肺功能减退的,要指导病人逐步增加运动量。肺鳞癌手术后易侵犯局部造成胸腔内复发。肺癌手术后护理的注

意事项要经常注意病人有无发热、剧咳、痰血、气急、胸痛、头痛、视力改变、肝痛、骨痛、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肝肿大等,发观上述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术后一般大部分患者都会服用清肺散结丸,一定按照医嘱定期服药。同时,病人应定期去医院作胸部检查,并留新鲜痰液查癌细胞。肺腺癌或未分化癌容易远处转移,如转移到淋巴结、骨、肝、脑及对侧肺。术后要经常注意病人恢复情况,若有复发,应立即到医院请医师会诊,决定是否行放射治疗或化疗。 6.患者手术后家属如何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 让患者顺利恢复是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共同愿望。患者手术后,家属一定要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在患者的心理、饮食、活动及病情观察方面和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争取患者早日康复。手术使躯体组织器官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患者会体验到伤口疼痛等不适,加之患者不能自主活动,易产生烦躁不安的情绪。这时候,家属应安慰和鼓励患者,并在医护人员的配合下协助患者有效咳嗽,正确地给予患者术后饮食。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循序渐进地协助患者下床活动。在患者病情发生变化时,及时报告医护人员,以便迅速处理,从而让患者顺利度过手术关。 7.合理体位,适当运动与锻炼 全肺切除术后的患者,在术后锻炼时应取能直立的功能性位置,以促进恢复正常姿势。不宜下蹲解便,以免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在下地活动的同时进行适当的锻炼,锻炼前给予适当的镇痛药并协助患者咳出痰液,运动量以不引起疼痛和疲倦为度。 建议及说明: 一般止疼药较强烈的副作用就是便秘,有的病人会很严重,可以从多方面入手:

乳糜胸标准及治疗

患者食道中下段鳞癌术后第二天行"能全力''肠内营养后出现胸腔闭式引流液为 牛奶样,量约200诊断为乳糜漏.立即禁食,肠外营养! 请问应禁食多久,如何判断可以拔胸管???? 本人工作后第一次在临床上碰到, 请各位指点!!!! 患者应考虑胸导管瘘的可能。 出现乳糜胸,如: 1。术后早期>1200ml/d,或术后一周内累计>3500ml者: 2。凶险型者; 3。年龄大,营养差,即使胸引流量<500ml/d,能耐受手术者; 4。乳糜胸患者出现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有心累气促血压下降尿量明显减少,能耐受手术者。 则应手术治疗。 但目前患者引流量为200ml/d,可考虑保守治疗: 1。持续胸腔闭式引流; 2。营养支持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禁食,完全胃肠外营养; 3。胸膜粘连治疗。 最好无乳糜液时拔胸管,至于禁食多久国内有不同看法。 考虑胸导管医缘性损伤.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不知术后胸引量是多少,如超过1000ml,则主张早期手术治疗,于8-10胸椎处结扎胸导管管主干.如延误手术时机则风险很高,死亡率50%以上.如低于1000ml 可禁食,营养支持观察治疗.也可口服亚甲篮观察胸引的颜色 每日200ml的乳米不要紧,是过早用能全力之故,胸导官主干未损伤,禁食二三天即可.若每日引流量过1000ml,需进胸行胸导管结扎. 术后第二天,“能全力”肠内营养后出现牛奶样引流液200毫升。乳糜胸诊断明确。不知道不肠内营养胸液每天有多少?每日800毫升以下,并且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多可保守治疗成功。主要是充分的负压引流,保证肺充分扩张,及早形成粘连,闭合胸导管的漏口。也可胸内注射粘连剂,如滑石粉,四环素粉等。在禁食后胸管没有引流液一周左右,拍胸片看肺扩张程度及有无液体包裹,如果正常可试着清流——流质饮食。进食3天后可拔除胸管。在食管癌手术中,如果肿瘤过大,和对侧胸膜浸润,或病变在弓后或弓下,要术中结扎胸导管,在膈肌上3-4厘米处,将降主动脉牵向左侧,紧贴主动脉侧缘用尖头钳分离至椎前筋膜,扩大分离口(有时可看到胸导管)。然后用较弯的钳弧度向下,紧贴椎前筋膜分离,再把弯钳反转,胸导管就在大束分离出的组织中,结扎。注意不要损伤奇静脉。 禁食两周左右。 胸腔闭式引流24小时少于100毫升,摄胸正位片,关闭引流管两天后再摄片,两片对比,如积液量无变化,则可以拔管。

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诊治和预防.

乳糜胸可发生于颈、胸部外伤后,以及颈、胸部术后。特别是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者相对多见,乳糜胸是食管癌切除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导致患者出现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和呼吸循环系统衰竭等,文献报告其发生率介于0.4%~2.6%之间[1],但死亡率高达18.8%~25.0%[2]。安徽地区是我国食管癌高发病区之一。我院于2000~2006年间共完成食管癌手术650例,其中并发乳糜胸5例,占同期食管癌手术的0.7%。本组病例经保守或手术治疗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对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病例的治疗关键,是手术适应证的掌握及手术时机、术式的选择。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例中,男4例,女1例;年龄45~72岁,平均61.5岁。其中,胸上段食管癌2例,胸中段癌2例,胸下段癌1例,均为鳞癌,病变长度4~8.5cm。1例于术前2周行放射治疗,肿块缩小后手术。1例并发乳糜腹水,经右侧开胸结扎胸导管及腹腔穿刺抽吸腹水后治愈,胸引流量360~2500ml/24h,平均760ml/24h。均为手术同侧乳糜胸。除1例为胸内弓下吻合外,其余均为颈部胃食管吻合。 1.2 治疗方法与结果本组所有病例均先行保守治疗。2例经保守治疗而痊愈,治疗天数为6~14天。3例经保守治疗4~5天后无效,改手术治疗。其中,1例再次剖胸时因胸导管结扎不确实,手术失败,又经1次手术治疗而愈。 方法:术前保持引流管通畅,给予低脂肪、高蛋白、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并根据病人营养状态,给予静脉高营养,提高患者免疫力。术前2h胃管注入橄榄油或牛奶,手术3例采用右侧后外侧切口。术中1例可发现胸导管破口,将破口处缝合,其余2例未发现明显破口,3例均于膈上缝扎胸导管,关胸前胸腔内涂抹碘伏或喷洒灭菌滑石粉。 2 讨论 2.1 胸导管的解剖胸导管是人体最大的淋巴管,长约30~40cm,管径2~5mm,管壁结构与中等静脉相似,分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但层次不如静脉分明,管壁较静脉薄。40岁以后成年人管壁的弹性纤维开始出现退行性变化,管壁变薄变硬,脆性增加,易于损伤。胸导管起于12胸椎附近的乳糜池,穿过膈肌主动脉裂孔,沿脊柱的前方上行于胸主动脉和奇静脉之间进入后纵隔。胸导管行至第5胸椎平面,在胸主动脉后跨过脊柱左前方,继续上行,沿左锁骨下动脉内侧和食管左缘至颈根部,止于颈内静脉或左锁骨下静脉或左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交汇处。行走过程中与很多血管有交通,其主干在第8与第12胸椎之间是单根的。胸导管在其走行中与奇静脉、肋间静脉、椎静脉、支气管纵隔淋巴干有吻合支,与淋巴管间形成复杂的交通网,并且常存在解剖变异,约40%~60%个体的胸导管走行异常。 2.2 乳糜胸的诊断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诊断并不困难,乳糜胸多出现在

浅谈重症监护室肺癌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

浅谈重症监护室肺癌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 发表时间:2018-08-16T15:43:03.143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3期作者:姜义辉 [导读] 目的研究分析重症监护室肺癌术后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 齐齐哈尔市中医医院 161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监护室肺癌术后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180例重症监护室肺癌术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干预措施,并观察效果。结果 180例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对肺癌术后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肺癌术后;护理干预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and effect of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in ICU. Methods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was to select 180 cases of lung cancer in ICU from January 2014 to June 2016. The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nd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summarized and the effect was observed. Results all the 180 patients had satisfactory results. Conclusion effect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is conducive to the early recovery of patients. [Key words] intensive care unit;postoperative lung cancer;nursing intervention 肺癌全名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是在肺泡及支气管内发生的恶性肿瘤。是当今社会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对人类的健康与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1]。手术治疗仍是治疗肺癌的一种方法。肺癌手术范围较大,时间长,对全身尤其是呼吸、循环系统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做好肺癌患者术后护理,减少术后并发症十分重要。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180例我院重症监护室肺癌术后患者,并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重症监护室肺癌术后患者180例。其中,男155例,女25例,年龄34~76岁。术前支气管镜、CT、X 线检查均确诊为肺癌,均在全身麻醉下行肺叶切除或全肺切除术。 1. 2 护理方法 1. 2. 1 安置适当体位。患者未清醒前取平卧位,患者清醒后血压正常,一般情况平稳,应改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及胸膜腔引流。2~3 h给予变动体位一次,长时间躺卧同一体位,压迫伤口影响血液循环,易引起皮肤坏死。 1. 2. 2 向手术医生了解患者在术中及有关麻醉的情况和术后应该注意的事项。包扎好胸带,以减少呼吸和咳嗽时的疼痛。妥善安置引流管和引流瓶,保持引流通畅。 1. 2. 3 观察血容量情况。非全肺切除手术者,若手术创伤大,出血量多,易发生血容量不足的表现、血压低、心率快、四肢湿冷等,应适当加快输液速度。行全肺切除术后患者,肺功能损害大,应注意补液速度及量,防止急性肺水肿的发生。 1. 2. 4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①术后24 h内,监测患者呼吸、脉搏、血压,每10~30分钟测量1次,并做详细记录。平稳后改为1~2 h 测量1次,持续平稳24 h可改为2~3 h进行1次,逐渐改为常规监测。定时测量体温,一般每6小时测量1次。②观察患者神志、面色、末梢循环变化。严格掌握静脉输液的速度及量。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观察有無低血钠、低血钾等临床表现。③密切观察心电监护,发现心律失常及时纠正,防止心力衰竭。全肺切除术后、麻醉及手术中缺氧可提高血液循环中儿茶酚胺的浓度,增加心脏的应激性;高龄、有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者容易诱发心律失常[2]。 1. 2. 5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给氧。①患者未清醒前注意防止舌后坠和误吸呕吐物,用吸引器吸出咽部痰液和唾液。注意患者有无痰多及堵塞呼吸道表现,以便及时处理,同时注意痰的形状。②向患者说明深呼吸、有效咳嗽的意义。鼓励患者定时做深呼吸运动,有效咳嗽排痰。术后3 d内,护士应协助患者排痰,可预防肺不张和肺炎的发生,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排痰困难者可拍背助其排痰:叩击时五指并拢,掌呈杯形。每次叩击有一定的空空响声,叩击者腕关节用力,自胸廓边缘向中央(由外向内)由下向上有节奏地依次叩击患者的背部,同时嘱患者深呼吸,目的是使粘附在气管壁的痰松动便于排出。每一侧叩击1~3 min,120~180次/min,叩击力量要适中,以患者不会感到疼痛为宜。叩击时用单层内衣保护胸廓部位,避免直接叩击引起皮肤发红。排痰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面色、呼吸情况以免发生窒息等。 ③雾化吸入3次/d,20 min/次。④严密观察动脉及中心静脉压、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了解心肺功能、循环血量等。根据血氧饱和度的数值调节吸氧的浓度及量。持续给氧,氧流量为3~5 L/min。 1. 2. 6 密切观察胸腔闭式引流的量及颜色,并做好记录。确定有无术后出血,引流液呈鲜红色,引流量>200 ml/h,持续3 h以上表示有休克倾向[3,4]。患者表现面色苍白、冷汗、四肢湿冷、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呼吸困难、尿少等均可提示胸内有活动性或进行性出血,早发现,早确诊。观察引流管水柱波动情况,了解引流是否通畅及肺复张情况。 1. 2. 7 减轻伤口疼痛。手术伤口由于患者体位变动或者咳嗽引起疼痛或使疼痛加剧。护士应指导患者掌握减轻疼痛以及有效的保护伤口的方法[5]。①床上翻身。术后早期,在不宜下床活动时,可适当进行一些床上活动,床上翻身可增强胃肠蠕动,改善呼吸功能,并有效的预防压疮的发生。要使用有护栏的床,翻身时先将身体平稳地移至床栏的一侧。依靠床栏的支撑,完成翻身动作。翻身过程中要尽量保持伤口的稳定。②伤口按压。患者术后咳嗽或活动时都可能引起伤口疼痛。妥善固定伤口,掌握伤口按压的方法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指导患者把双手放在伤口的上下方或两侧,当患者咳嗽或活动时,轻轻按压伤口,使伤口处于相对固定的状态,避免因振动引起的伤口疼痛,也可以把一个小枕头放在伤口上,患者的手臂轻轻按压,将枕头相对固定在伤口上,再进行咳嗽或活动。进行深呼吸锻炼时也可采用上述方法。活动结束后减去按压。③按照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并注意观察治疗、护理效果。指导患者及时反馈疼痛的任何变化,鼓励患者积极配合与参与。 1. 2. 8 实施心理护理,积极消除疾病及环境对患者不良的心理影响。根据患者的心理反应和需要,通过多途径探索患者的心理状态。护士应仔细观察,针对不同的心理反应、情绪变化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6-8]。 1. 2. 9 加强营养,鼓励患者早期进食、水。观察患者术后饮食状况是否受麻醉、胃肠功能的影响。鼓励、协助患者早期离床活动,以

靶向治疗肺癌早期

靶向治疗肺癌早期 第一类: 为表皮生长因子抑制剂。常用药物为特罗凯、易瑞沙。其主要机理是通过与特定的靶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结合,启动相应的信号通路,最终达到控制肺癌生长的作用。 第二类: 为抗血管生成抑制剂,如阿瓦斯丁。其主要机理是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从而使肿瘤生长缺乏足够的营养,最重达到饿死肿瘤的目的。目前这两类药物都在临床得以广泛应用,被美国癌症综合治疗机构确立为标准治疗方案的药物之一。 肺癌靶向药物疗效显著: 有临床研究数据显示,应用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在普通肺癌患者中的有效率肿瘤缩小50%以上,疗效保持4周以上超过20%,而在经过基因分析的优势人群中,有效率能达到70%~80%。 除此以外还有约40%的患者,药物能对他们的肿瘤起稳定作用肿瘤没有缩小,但也没有扩大和转移,靶向治疗药物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疾病控制率达到60%~70%。 专家提醒: 具体应该选用何种分子靶向药物,一定要在肿瘤科医生的指导下应用,切忌自己在网络上随便买药应用。因为,一方面药物的质量难以保证,更重要的一点是一旦药物无效,反而具有一定的不良反应。特别的例子如:部分病人有肺间质性病变的病史,可是病人应用靶向药物没有经过基因检测,疗效不佳并且出现间质性病变加重。 肺癌是属于人体呼吸系统的疾病,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的致病原因比较复杂,至今都不能确定到底哪一种致癌因子导致的肺癌,肺癌一般全身症状并不明显。肺癌的治疗方法也有很多,下面我们就来讲解一下癌症的治疗方法: 肺癌的治疗方法其实没有固定的,肺癌的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就相比消化系统癌症而言,肺癌的患者饮食是比较好解决的,肺癌病人应少吃油腻跟辛辣、烟、酒等有刺激性的食物。 肺癌的治疗方法还有当病人经过手术切除,或中西医放射治疗,病情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之后因注意完全禁止吸烟,注意生活环境空气的质量,保证空气新鲜,肺癌的治疗方法还有采用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从而促使肿瘤变小,控制癌症症状。

乳糜胸标准及治疗

乳糜胸标准及治疗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患者食道中下段鳞癌术后第二天行"能全力''肠内营养后出现胸腔闭式引流液为牛奶样,量约200诊断为乳糜漏.立即禁食,肠外营养! 请问应禁食多久,如何判断可以拔胸管 本人工作后第一次在临床上碰到, 请各位指点!!!! 患者应考虑胸导管瘘的可能。 出现乳糜胸,如: 1。术后早期>1200ml/d,或术后一周内累计>3500ml者: 2。凶险型者; 3。年龄大,营养差,即使胸引流量<500ml/d,能耐受手术者; 4。乳糜胸患者出现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有心累气促血压下降尿量明显减少,能耐受手术者。 则应手术治疗。 但目前患者引流量为200ml/d,可考虑保守治疗: 1。持续胸腔闭式引流; 2。营养支持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禁食,完全胃肠外营养; 3。胸膜粘连治疗。 最好无乳糜液时拔胸管,至于禁食多久国内有不同看法。 考虑胸导管医缘性损伤.应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不知术后胸引量是多少,如超过1000ml,则主张早期手术治疗,于8-10胸椎处结扎胸导管管主干.如延误手术时机

则风险很高,死亡率50%以上.如低于1000ml 可禁食,营养支持观察治疗.也可口服亚甲篮观察胸引的颜色 每日200ml的乳米不要紧,是过早用能全力之故,胸导官主干未损伤,禁食二三天即可.若每日引流量过1000ml,需进胸行胸导管结扎. 术后第二天,“能全力”肠内营养后出现牛奶样引流液200毫升。乳糜胸诊断明确。不知道不肠内营养胸液每天有多少每日800毫升以下,并且有逐渐减少的趋势,多可保守治疗成功。主要是充分的负压引流,保证肺充分扩张,及早形成粘连,闭合胸导管的漏口。也可胸内注射粘连剂,如滑石粉,四环素粉等。在禁食后胸管没有引流液一周左右,拍胸片看肺扩张程度及有无液体包裹,如果正常可试着清流——流质饮食。进食3天后可拔除胸管。在食管癌手术中,如果肿瘤过大,和对侧胸膜浸润,或病变在弓后或弓下,要术中结扎胸导管,在膈肌上3-4厘米处,将降主动脉牵向左侧,紧贴主动脉侧缘用尖头钳分离至椎前筋膜,扩大分离口(有时可看到胸导管)。然后用较弯的钳弧度向下,紧贴椎前筋膜分离,再把弯钳反转,胸导管就在大束分离出的组织中,结扎。注意不要损伤奇静脉。 禁食两周左右。 胸腔闭式引流24小时少于100毫升,摄胸正位片,关闭引流管两天后再摄片,两片对比,如积液量无变化,则可以拔管。 胸腔闭式引流24小时少于20毫升,摄胸正位片,肺已复张可考虑拔管

肺癌术后都有哪些并发症的出现

肺癌术后都有哪些并发症的出现 *导读:肺癌的治疗我们往往会选择手术进行治疗。但是并不是手术完成后就完事了。我们一定要小心肺癌术后的并发症的出现…… 肺癌的治疗我们往往会选择手术进行治疗。但是并不是手术完成后就完事了。我们一定要小心肺癌术后的并发症的出现。肺癌术后并发症对于我们的危害同样巨大。那么,肺癌术后都有哪些并发症呢? *肺癌术后的并发症主要有: 一、血胸、脓胸及支气管胸膜瘘:其发病率很低。手术后血胸是一种后果严重的并发症,须紧急救治,必要时应及时再次剖胸止血。肺部手术时,支气管或肺内分泌物污染胸腔而至脓胸。此时除选择有效抗生素治疗外,及时而彻底的胸腔穿刺抽脓极为重要。 效果欠佳者可考虑胸腔闭式引流。肺切除术后支气管残端癌存留,低蛋白血症及手术操作不当等可致手术后支气管残端愈合不良或形成瘘管。近年来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已大为减少。 二、呼吸道并发症:肺癌术后并发症中发生比较多的有痰液潴留、肺不张、肺炎、呼吸功能不全等。尤以年老体弱者、原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者发病率较高。因手术后伤口疼痛,患者不能做有效咳嗽,痰液留积造成气道阻塞、肺不张、呼吸功能不

全。 预防在于病员能充分了解和合作,积极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手术后鼓励督促其作深呼吸及用力咳嗽以有效地排痰,必要时可行鼻导管吸痰或支气管镜吸痰。并发肺炎者应积极抗炎治疗,出现呼吸衰竭时,常需机械辅助呼吸。 三、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年老体弱、手术中纵隔与肺门的牵拉刺激、低钾、低氧及大出血常成为其诱因。常见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有手术后低血压、心律失常、心包填塞、心力衰竭等。对于老年病员,手术前已有心脏疾患,心功能低下者手术指征应从严掌握。手术者注意操作轻柔。 手术后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充分给氧,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变化,及时补充血容量。手术后输液速度应慢速、均衡,防止过快、过量诱发肺水肿。同时作心电监护,一旦发现异常,根据病情及时处理。老年病员常伴有隐性冠心病,手术创伤的多种刺激可促使其急性发作,但在临床师严密监护和及时处理下是可以转危为安的。 温馨提示:上文中为大家介绍的肺癌术后的并发症,希望大家不要掉以轻心。因为这些并发症也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伤害,所以肺癌术后的护理工作也要做到位。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一定要及时的和医生进行沟通。希望大家都能够有一个健康的生活。

乳糜胸

该患者可能发生了什么状况?为什么会引起这个状况?遇到这种状况如何处理? 答:可能发生了乳糜胸。由于患者做的是右上肺叶切除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手术,可能在手术清扫淋巴结时损伤了与胸导管有交通的较粗大的淋巴管,导致胸导管或分支漏液。乳糜液溢出进入纵隔,继之穿破纵隔进入胸腔,形成乳糜性胸水,也有可能因胸导管压力高,发生肺内淋巴管的扩张、返流,乳糜液不经纵隔直接漏入胸腔,引起乳糜胸。 乳糜胸多发生在术后2~7天,患者开始进食后出现胸引流量增多,每日引流液在400~800ml/天。肺癌术后乳糜胸发生率低,引流量少、临床表现轻,肺癌术后乳糜胸经保守治疗可痊愈。严重的表现为心慌、胸闷、气短,心率增快,多在100次/分以上,或者在胸引管拔除后呼吸困难、神智萎靡,血气动脉氧分压下降,血压变化不大。 内科治疗方法:①保持闭式引流通畅,持续引流,使肺复张。②对每日引流量少于400ml/天可疑患者,采取正常饮食,密切观察③对引流量在400~800ml/天的患者,采取低脂饮食及静脉营养补充,严重的可以暂时禁食,静脉TPN。④可以胸腔内注射胸膜粘连剂,包括四环素、高糖、卡铂和力尔凡等3天。大多数资料认为肺癌术后乳糜胸主张以保守治疗为主,只有在每日乳糜引流量>1500ml,保守治疗2周无效,出现急性营养不良并发症,引流不彻底,仍有大量胸腔积液,才考虑再次外科手术。 持续胸腔引流可减轻乳糜液对余肺的压迫,促使肺复张,纵隔胸膜粘连,从而闭合损伤的胸导管或分支,控制饮食可以减少淋巴液量,有利于胸导管自行愈合。通过对文献的复习,作者认为只有在每日乳糜引流量>1500ml,保守治疗2周无效,或者2周仍不见引流量减少则可考虑二次开胸探查,由于胸导管分支多,变异多,我们主张结扎胸导管时,将降主动脉后组织连同奇静脉整块结扎,找不到具体渗液部位时,可考虑行预防性的胸导管结扎,但是保守治疗时间太长,随着乳糜液丢失量的增大,以及营养不良、低蛋白、免疫机制的损害,即使及时胃肠内外营养补充,也不能弥补身体的严重消耗,再加上第1次手术后的创伤,这时再 为什么会出现术后咳嗽?如何减轻? 刺激性干咳,间断发作,可伴少量白痰,或随术后时间的推移而有所减轻,或持续存在,迁延不愈;部分女性或体胖的患者还可能伴有喘息、多汗,常在体位变动(常常由直立变为平卧)或气候变化时诱发加重。 1 手术对肺组织包括支气管,肺泡,神经和一些腺体的损伤,继而造成局部慢性炎症性改变,以及手术后形成的瘢痕、气道内缝合线等异物的刺激,是造成术后慢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 2 手术后气道的物理改变(如扭转),导致气道反应性增高。 3 开胸手术后导致的胸膜炎或胸膜粘连,也可引起长期慢性咳嗽。 4 中到大量胸腔积液,导致胸腔内炎症刺激或压迫,也可使咳嗽持续存在。 一、医生方面:由于该慢性咳嗽的产生是手术造成的破坏及其后续效应的持续作用,首先就需要胸外科手 术医师提高认识,在手术治疗中采取积极预防的措施,以减少创伤、促进愈合。如切开分离组织时要尽可能按照组织的自然结构,减少电刀的粗犷切割;缝合(吻合)气道时尽量使用可吸收缝线,减少

肺癌病人术后护理

肺癌病人术后护理 肺癌术后护理是增强肺癌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所在,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饮食等,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减少并发症。肺癌手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是肺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关键因素,肺癌患者术后身体较虚弱,且治疗效果不稳定,所以肺癌患者术后饮食中补充足够的营养有助于患者身体的恢复。 肺癌病人术后营养支持 肺癌手术后的头几天,由于麻醉、应激、术中胃肠处理等原因,胃肠功能还没有恢复,在这种情况下采用完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或部分胃肠外营养支持的方法。在肺癌患者能够吞咽,胃肠道功能逐步恢复的情况下,应改用口服营养,因为这是生存质量最好的方式。可以从流质、半流质逐步向固体食物过度。肺癌手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应给予含丰富蛋白质、糖类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瘦肉、鲜鱼和米粥、米饭、面条等主副食品,各种蔬菜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也是患者必不可少的食品。 肺癌病人术后的饮食: 术后根据病情来调配饮食。因为手术创伤会引起消化系统的功能障碍,所以在食物选择与进补时,不要急于求成。都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果蔬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是抑癌物质,能够阻断癌细胞的生成,另外大蒜也含有抗癌物质。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定期体格检查,及时诊断和治疗。

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鲜水果、蔬菜,不吃陈旧变质或刺激性的东四,少吃薰、烤、腌泡、油炸、过咸的食品,主食粗细粮搭配,以保证营养平衡。酸、甜、苦、辣、咸五昧,每味都有它的特殊作用。酸能收敛,生津开胃;甜能补益脾胃;苦能泄下、燥湿,少量可开胃;辣也能开胃;咸能通下、软坚。 肺癌病人术后要素饮食供给: 要素饮食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营养素。在足够热量供应时,可以补充蛋白质营养,促进肌肉蛋白的合成,在热量供应不足时,支链氨基酸也能提供更多的热能。要素膳的种类很多,应用时,要从低浓度开始,若口服应注意慢饮,由于要素膳为高渗液,引用过快易产生腹泻和呕吐。 肺癌病人术后禁烟和定期复查: 肺癌手术后,要禁止患者吸烟,以免促进复发。有肺功能减退的,要指导病人逐步增加运动量。肺鳞癌手术后易侵犯局部造成胸腔内复发。肺癌手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要经常注意病人有无发热、剧咳、痰血、气急、胸痛、头痛、视力改变、肝痛、骨痛、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肝肿大等,发观上述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同时,病人应定期去医院作胸部检查,并留新鲜痰液查癌细胞。肺腺癌或未分化癌容易远处转移,如转移到淋巴结、骨、肝、脑及对侧肺。术后要经常注意病人恢复情况,若有复发,应立即到医院请医师会诊,决定是否行放射治疗或化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