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核子结构和穆斯堡尔效应

196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核子结构和穆斯堡尔效应
196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核子结构和穆斯堡尔效应

196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核子结构和穆斯堡尔效应

196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的霍夫斯塔特(Robert Hofstadter,1915—1990),以表彰他在电子受原子核散射的先驱性研究及由此获得的核子结构的发现;另一半授予德国慕尼黑技术学院和美国加利福尼

ssbauer,1929—),以表彰

亚州帕萨迪那加州理工学院的穆斯堡尔(Rudolf M

他对γ辐射的共振吸收的研究和发现与此联系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效应。

霍夫斯塔特是斯坦福大学两英里(3km)长直线加速器中心(SLAC)的主要负责人。他和他的合作者利用这台设备发现质子和中子(通称核子)是内部相当复杂的物体,而不是过去假设的那种类点性的或“基本”的粒子。他们测量了这两个粒子的电荷和磁矩的大小和分布。或者说,他测出了这两个核子的四个电磁形状因子。每个核子各有电的和磁的形状因子,所以共有四个形状因子。形状因子是核物理学中的一个技术术语,用以描述粒子与其它粒子以及场是如何相互作用的。因此,形状因子要比普通的大小和形状更具普遍意义。

霍夫斯塔特不但发现核子的形状因子确实存在,而且了解到这些因子是如何起作用的,他的成果导致了理论物理学家,特别是南部阳一郎(Y.Nambu)提出新型重介子的存在。后来(1961年),这些重介子陆续发现,它们是ρ介子、ω介子、ψ介子等等。这些介子在核子间的力和相互作用上起着重要作用。

霍夫斯塔特还测定了许多原子核的大小和形状,并从这些研究出发,发现了原子核基本结构的框架。霍夫斯塔特知道了核物质是怎样才得以把自己安排在最稳定的状态。他发现原子核会在自身周围组成表面层,原子核的平均半径服从一个定律,即半径R随核的质量数A的立方根变化:

R=1.07×10-13A1/3cm

在做这些研究的过程中,他测定了氘、氚、氦-3、α粒子、碳、氧和钙等原子核的大小和形状。

当霍夫斯塔特离开普林斯顿大学到斯坦福大学就任新职位时,他知道那里有一座庞大的加速器正在修建。他对能用这台新设备做些什么想得很多。对他来说,这使他有可能“看到”原子核的内部,从而有可能确定质子和中子在核内是怎样联系的。

这件工作可以和早年在原子分子领域所作的工作类比。G.P.汤姆孙及其他人曾用50keV的X射线和电子束显示衍射花样,从而明确地显示出了原子中的电子结构。霍夫斯塔特认识到类似的结果也可以从原子核得到,只要把尺度减小一万倍。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有100MeV~500MeV的电子束,而不是50keV。能量为100MeV~500MeV的电子束,其波长比大多数原子核小得多,因此就可以充当“炮弹”打到原子核内,以探测原子核和核子。

霍夫斯塔特的方法是把一束强大的能量单一的电子以高速轰击靶子,靶子内含有待研究的原子核,轰击后发生散射,再检测和统计散射到不同角度的电子数。需要知道的是碰撞是弹性的相互作用还是非弹性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电子弹回时有没有使被轰击的核激发甚至被击破,或者有没有发生某种相互作用使原子核激发或蜕变。这是靠一台庞大的磁谱仪完成的。用切连科夫计数器可以精确地探测电子,而无本底干扰。1953年—1956年就是用这台仪器研究过许多原子核的角度图像。

很快就测定了原子核外表面有一层逐渐变化的“皮肤”。这层“皮肤”的厚度对

所有各种原子核基本相同(约为2.4×10-13cm)。还观测到核的内部具有均匀的密度。

1954年霍夫斯塔特认识到,他的方法有足够的威力可以研究质子和中子,他和研究生迈克阿利斯特(R.W.McAllister)立即转向寻求有关质子结构的证据。他们惊奇地发现,在当时所采用的能量(大约为188MeV)的条件下可以很容易地探测到质子的结构。他们确切地证明了质子不是点状的。霍夫斯塔特和迈克阿利斯特还测定了α粒子的精确大小。霍夫斯塔特进一步又探测了中子。他和另一位研究生伊利安(M.R.Yearian)研究了氘核,他们观测到明确的事实,即中子和质子在体积上是一样的。在很多方面中子的结构与质子相似,甚至中子的磁性形状因子和质子的也一样。

从这点开始,霍夫斯塔特的斯坦福小组作出了长期努力,对中子和质子的四个形状因子取得了更精确的测量结果。他们经过反复测试,判定这些数据都是可重复的。他们反复验证所作的发现。1950年康奈尔大学也有一个小组用类似的方法研究质子,但用的是环形加速器,而不是直线加速器,他们完全证实了斯坦福的结果。从此对原子核和核子的研究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霍夫斯塔特及其合作者还证明了原子核的共振能级也可用电子散射的方法进行研究。这就进一步开发了一种新的手段:通过核能级的非弹性激发来研究原子核。

霍夫斯塔特1915年2月5日出生于美国纽约,1935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纽约市立学院,随后获奖学金到普林斯顿大学学习物理,1938年同时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然后霍夫斯塔特留在普林斯顿做博士后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霍夫斯塔特在美国国家标准局工作,1948年发现碘化钠被铊激活后可制成NaI (Tl)晶体闪烁计数器。这种计数器后来得到广泛应用。1950年霍夫斯塔特转斯坦福大学任教,正好这时斯坦福大学建造的直线加速器SLAC即将完工。从此他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加速器事业和核物理学。

如果说,霍夫斯塔特对核结构的研究是一项基础研究,打开了了解核子结构的大门,那么,穆斯堡尔发现的穆斯堡尔效应则不但为核物理开辟了新的研究途径,而且还以席卷之势迅速地运用于许多学科领域并立即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些领域涉及物理学许多分支以及化学、生物学、地质学、冶金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和考古学等等方面,形成了一门新的跨学科领域——穆斯堡尔谱学。

穆斯堡尔效应指的是γ射线的无反冲发射和共振吸收效应,这是核物理学中的一种特殊现象。共振吸收的概念由来已久,瑞利在19世纪末就预计到原子体系中有可能产生共振现象。1904年伍德(R.W.Wood)用钠光源实现了原子的共振荧光。他把钠焰发出的D黄线照射装有钠蒸气的透明容器,被容器挡住的屏幕虽然出现阴影,但在容器周围却显示了同一频率的荧光。

为了实现原子核的共振吸收,人们曾作过如下几种尝试:

(1)比较法。1929年库恩(W.Kuhn)首先试图在实验中观测到原子核的共振荧光。他认识到,吸收体中的原子核必须跟放射源的原子核相同,才有可能实

上。同时,现共振吸收。他将钍蜕变为铅208的过程中所辐射的γ射线打到PbCl

2

,比较两者的差异。可是经过成百次的对比实验都没有得以镭放射源照射PbCl

2

到预期效果。两者没有可察觉的差异。以后的一二十年,人们一直沿着他的思路继续试验,均未奏效。原因显然是他们没有估计到原子核反冲的破坏作用。

(2)多普勒频移法。1951年默恩(P.B.Moon)系统地分析了反冲作用引起的能量变化,认识到库恩实验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考虑原子核的反冲。他提出,

如果利用多普勒效应,使发射源处于高速运动状态以补偿γ射线因原子核反冲而损失的能量,这个速度v只要满足:

Eγ·v/c=2ER

为γ就可以使发射谱和吸收谱部分重叠,因此有可能实现共振吸收。式中E

γ

射线光子的能量,E

为核反冲能量,c为光速。

R

他把放射源198Au镀在钢制转子边缘的某处上,用超速离心机使转子边缘以800m/s的高速旋转。198Au经β蜕变形成198Hg并发射0.411MeVγ射线。γ射线由水银接收,并用盖革计数器检测散射的γ射线,经过反复试验,终于观察到了γ射线的共振效应。尽管这个实验条件要求太苛刻,难以付诸实际应用,但仍不失为第一次成功的试验,因此颇引人注目。

(3)升温法。1953年马姆福斯(K.G.Malmfors)采用另一种方法产生多普勒效应,也观测到了γ共振。他把放射源和吸收体的温度升高,使原子热运动加剧,从而把发射谱和吸收谱展宽到足够的程度。当两曲线出现一定的重叠时,就有可能产生共振吸收。这一做法的缺点是共振谱线远宽于自然线宽,根本体现不出核跃迁自然线宽极窄的特点,所以无法立即找到直接的应用,也就未能引起很大反响。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实现γ共振?如何使谱线宽度接近自然线宽,从而观测核能级跃迁的超精细结构?怎样利用这一共振效应?这些问题激励着科学家们进一步向前探索。

这时,德国海德堡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研究生穆斯堡尔正在梅尔-莱伯尼茨(H.Maier-Leibnitz)教授名下作博士论文。梅尔-莱伯尼茨教授建议他抓住核共振荧光的课题,并采用马姆霍斯的方法进行研究。穆斯堡尔最初的工作是测量铱191的129keVγ辐射的寿命,他所采用的实验方案与马姆福斯等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不是测共振散射,而是测共振吸收强度。测共振散射,必须考虑弹性散射和康普顿散射引起的本底,实验变得十分困难。如果在吸收中测量核共振效应,就可以避免上述困难。然而由于这一效应,特别是对软γ辐射的情况,比起原子壳层的吸收效应小得多,所以要由吸收实验测核能级寿命,对测量仪器精确度和稳定度的要求特别高。

穆斯堡尔认为,马姆福斯最先用到的方法看来特别适合这项测量。在这个方法中,用升高温度的办法使发射谱线和吸收谱线增宽,从而增加两谱线互相重叠的程度。如果因为反冲能量损失所导致的发射谱线和吸收谱线的相对位移,只不过是与线宽同数量级,温度升高就可以获得可测量的核吸收效应。对于191Ir的129keV跃迁,由于光子能量较小,谱线位移不大,即使在室温下两谱之间也有相当显著的重叠。这样,不但温度增加,即使温度减小,也有可能在核吸收中得到可观测的变化。他在这两种可能性中选择了降低温度的方案。这主要是考虑在低温下比在高温下更容易得到化学束缚效应。在实验过程中这一假设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得到证明。把放射源和吸收体同时用液空冷却得到了令人费解的结果。他起初以为是吸收体冷却造成的某种效应。为了消除这些不需要的副效应,他把吸收体留在室温下,仅仅令放射源冷却。经过十分冗长的实验(实验要求仪器极端稳定),得到的结果和预期的一致:比室温时吸收得略微少些,这些测量结果的计算最后得出了待测的寿命值。

第二轮实验中,穆斯堡尔试图解释早先实验中同时冷却放射源和吸收体时出现的那些副效应。这一尝试的结果令人震惊:当吸收体冷却时,吸收不是按预期减小,而是猛烈增大。这一结果跟理论预计完全相反。

穆斯堡尔先后用铱(Ir)和铂(Pt)作为吸收体,分别测其透射

射源的温度从88K升温到370K。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透射强度剧增,也就是说,共振吸收剧减。

面对这意想不到的结果,穆斯堡尔冷静地作出了理论分析。他注意到兰姆(https://www.360docs.net/doc/9c5007967.html,mb)关于晶体中原子对中子的俘获过程的论文。这篇论文发表在1939年的《物理评论》,讨论慢中子受晶体的弹性散射。兰姆假设在核能级跃迁时晶体的晶体状态不发生任何变化。这一前提给穆斯堡尔很大启发,使他认识到降温后截面增大(即透射强度比减小)的原因可能就是由于原子核与晶体间的束缚增强的缘故。兰姆研究的对象虽然不同,但处理方法完全可以借鉴。穆斯堡尔借助于这一现成的结论模式,把它移植到γ辐射的共振吸收问题上,很快就作出了理论计算。

按照这一思想很容易推想到,如果原子核完全被晶体束缚住,就可以得到更大的共振吸收截面,穆斯堡尔领悟到,这正是无反冲γ共振。他这样解释无反冲γ共振:束缚在晶体内的原子核在发射或吸收一个量子时,一般会使吸收反冲动量的晶格振动态发生变化。由于内能的量子化,晶体只能以分立的数量吸收反冲能量。随着温度的降低,内部能态被激发的几率越来越小。所以对于一部分量子跃迁的软γ射线来说,晶体将作为一个整体来吸收反冲动量。由于晶体具有很大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发射或吸收的能量实际上不受损失,因而能够理想地满足共振条件。

利用γ射线共振效应,有可能出现一个不移位的强发射谱线,也有可能出现一个不移位的强吸收谱线。图61-1就是穆斯堡尔在论文中发表的理论曲线。

这两根曲线分别代表191Ir在88K温度下的发射谱和吸收谱,各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宽分布的谱线,起因于束缚在晶格中原子的热运动;另一部分是具有自然线宽的极其尖锐的谱线,起因于晶体作为一个整体发射和吸收能量,这类

处,图61-1中这跃迁没有反冲能量损失,发射和吸收谱线都出现在共振能量E

两根谱线强度都以1∶200的比例缩小了。

随着温度的降低,上述第一部分的贡献将减小,而第二部分将增大,因为这时原子核与晶体间的束缚将更强,换句话说,就是随着温度的降低,无反冲发射或共振吸收也应增强,这就完全解释了穆斯堡尔早先观察到的反常现象。

理论解释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用实验直接证明无反冲核共振谱线的存在。穆斯堡尔想到了默恩用高速转子产生多普勒频移的实验,默恩的实验是用多普勒效应补偿反冲能量损失,这里则要靠相对运动来破坏共振条件,从而测出共振谱线的宽度。默恩用高速离心机驱动,速度高达800m/s,这里只需要几厘米/秒就足够了。

穆斯堡尔意识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实验,就立即回到实验室准备实验。配臵锥形传动机构需要等候许多时日,他实在等不及了,于是利用德国机械玩具工业发达的优越条件,花了一天时间在海德堡街上的玩具商店选购零件,立即建成了一台转动型的速度谱仪,这样就使日程加快了许多,不出半月,他就得到了与预期完全相符的结果。

用这个方法测得191Ir的139keVγ辐射的线宽为Γ=4.6×10-6eV。穆斯堡尔定义

共振谱线的能量分辨率E/δE为跃迁能量E

0与自然线宽Γ之比。以E

=129keV,

Γ=4.6×10-6eV代入,得E/δE=E

/Γ=2.8×1010,高达百亿量级,比通常已认为是相当精确的原子共振荧光还要高出4~5个量级。再加上所需仪器设备极为简单,所以穆斯堡尔的论文一经发表,立即引起轰动,很快就得到了广泛研究。不出一年就找到十几种核素存在穆斯堡尔效应。其中尤以57Fe的14.4keVγ辐射最有价值。因为它的自然宽度仅为 4.65×10-9eV,比191Ir的129keVγ辐射的自然线宽4.6×10-6eV窄三个量级。而其跃迁能量为14.4keV,比191Ir的129keV低一个量级,再加上它的无反冲因数高,在室温下就可以观测到明显的穆斯堡尔效应,所以一经发现,就成了大家乐于采用的最佳核素,广泛使用于核物理、相对性物理、固体物理、化学、冶金以至生物、医药等广阔的领域。除57Fe外,能够在室温下观测到穆斯堡尔效应的核素还有119Sn(23.875keV)和151Eu(21.64keV)。穆斯堡尔效应把能谱的测量精度提到空前的高度,正如穆斯堡尔在1961年诺贝尔奖演说词中讲的那样:“就是由于无反冲核共振吸收具有这样的特性,即可用这个手段来测量两体系间特别微小的能量差,使得这一方法具有特殊的意义,并开辟了可能运用的广阔领域。”

穆斯堡尔1929年1月31日出生于德国的慕尼黑。他在中学时就对物理学发生了兴趣,把余暇时间都用来阅读有关物理学的书籍。1948年他进入慕尼黑技术学院物理系,三年后以优异成绩提前毕业,在1955年又获得硕士学位。在此期间,他除了进行硕士论文的准备工作之外,还担任该校数学研究所的兼职教师。硕士毕业以后,他来到海德堡的马克斯·普朗克物理研究所担任研究助理,并开始从事博士论文的准备工作。1961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穆斯堡尔刚32岁。

法拉第效应实验报告

法拉第效应 一.实验目的 1.初步了解法拉第效应的经典理论。 2.初步掌握进行磁光测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法拉第效应 实验表明,偏振面的磁致偏转可以这样定量描述:当磁场不是很强时,振动面旋转的角度F θ与光波在介质中走过的路程l 及介质中的磁感应强度在光的传播方向上的分量H B 成正比,这个规律又叫法拉第一费尔得定律,即 F H VB l θ= ()1 比例系数V 由物质和工作波长决定,表征着物质的磁光特性,这个系数称为费尔得常数,它与光频和温度有关。几乎所有的物质都有法拉第效应,但一般都很不显著。不同物质的振动面旋转的方向可能不同。一般规定:旋转方向与产生磁场的螺线管中电流方向一致的,叫正旋(0V >)反之叫负旋(0V <)。 法拉第效应与自然旋光不同,在法拉第效应中,对于给定的物质,偏振面相对于实验室坐标的旋转方向,只由B 的方向决定和光的传播方向无关,这个光学过程是不可逆的。光线往返一周,旋光角将倍增。而自然旋光则是可逆的,光线往返一周,累积旋光角为零。与自然旋光类似,法拉第效应也有色散。含有三价稀土离子的玻璃,费尔德常数可近似表示为: ()1 22t V K λλ-=- ()2 这里K 是透射光波长t λ,有效的电偶极矩阵元,温度和浓度等物理量的函数,但是与入射波长λ无关。这种V 值随波长而变的现象称为旋光色散。 2.法拉第效应的经典理论 从光波在介质中传播的图像看,法拉第效应可以这样理解:一束平行于磁场方向传播的平面偏振光,可以看作是两柬等幅的左旋和右旋偏振光的叠加,左旋和右旋是相对于磁场方向而言的。介质中受原子核束缚的电子在人射光的两旋转电矢量作用下,作稳态的圆周运动。在与电子轨道平面相垂直的方向上加一个磁场B ,则在电子上将引起径向力M F ,力的方向决定于光的旋转方向和磁场方向。因此,电子所受的总径向力可以有两个不同的值。轨道半径

2018年剑桥大学诺贝尔奖得主

https://www.360docs.net/doc/9c5007967.html, 剑桥大学(英文:University of Cambridge;勋衔:Cantab)坐落于英国剑桥,是一所誉满全球的世界顶级研究型书院联邦制大学,与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同属“G5超级精英大学”。立思辰留学360介绍,剑桥大学是英国本土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学校前身是一个于公元1209年成立的学者协会,是英语世界中第二古老的大学。 在学校800多年的历史中,涌现出牛顿、达尔文等一批引领时代的科学巨匠;造就了培根、凯恩斯等贡献突出的文史学者;培养了弥尔顿、拜伦等开创纪元的艺术大师,从这里走出了8位英国首相,9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4位菲尔兹奖得主曾为此校的师生、校友或研究人员。这些都为剑桥大学奠定了世界近现代学术文化中心的地位。其在数学、物理、医学、法学、商学等多个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地位及广泛的影响力,被公认为是当今世界最顶尖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 剑桥大学是多个学术联盟的成员之一,亦为英国“金三角名校”及剑桥大学医疗伙伴联盟的一部分,并与产业聚集地硅沼的发展息息相关。学校共设八间文艺及科学博物馆,并有馆藏逾1500万册的图书馆系统及全球最古老的剑桥大学出版社。 诺贝尔奖得主 2016 Oliver Hart (King‘s College, 1966) - 2016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诺贝尔经济学奖)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for his contributions to contract theory

https://www.360docs.net/doc/9c5007967.html, 2016 David Thouless (Trinity Hall, 1952), Duncan Haldane (Christ’s, 1970) and Michael Kosterlitz (Gonville and Caius, 1962) - Nobel Prize in Physics(诺贝尔物理学奖) for theoretical discoveries of topological phase transitions and topological phases of matter 2015 Angus Deaton, FitzwilliamCollege, The Sveriges Riksbank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 (诺贝尔经济学奖) in Memory of Alfred Nobel for his analysis of consumption, poverty, and welfare 2013 Michael Levitt, Gonville and Caius/ Peterhouse Colleges,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诺贝尔化学奖),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ultiscale models for complex chemical systems 2012 John Gurdon, Churchill and Magdalene Colleges: Emeritus Professor in Cell Biology: Nobel Prize in Medicine(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for the discovery that mature cells can be reprogrammed to become pluripotent 2010 Robert G. Edwards, Churchill College: Emeritus Professor of Human Reproduction: Nobel Prize in Medicine(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 vitro fertilization 2009 Venki Ramakrishnan, Trinity Colleg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诺贝尔化学奖), for studies of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ribosome 2009 Elizabeth H. Blackburn, Darwin College, PhD 1975: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for the discovery of how chromosomes are protected by telomeres and the enzyme telomerase 2008 Roger Y. Tsien, Churchill / Caius Colleges: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诺贝尔化学奖), for the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the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GFP 2007 Martin Evans, Christ‘s College: Nobel Prize in Medicine(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for discoveries of principles for introducing specific gene modifications in mice by the use of embryonic stem cells 2007 Eric Maskin, Jesus College: Prize in Economic Sciences(诺贝尔经济学奖), for having laid the foundations of mechanism design theory 2005 Richard R. Schrock: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诺贝尔化学奖),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etathesis method in organic synthesis 2002 Sydney Brenner, King’s College: Nobel Prize in Medicine(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for discoveries concerning genetic regulation of organ development and programmed cell death 2002 John Sulston, Pembroke College: Nobel Prize in Medicine(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for discoveries concerning genetic regulation of organ development and programmed cell death

穆斯堡尔谱分析实验报告

穆斯堡尔谱分析实验 实验目的: 1、了解穆斯堡尔普分析原理 2、了解辐射安全防护知识 3、能够地定性说明谱线变化 4、能够独立制作粉末样品 实验原理: 穆斯堡尔效应是一种无反冲的γ射线的共振吸收或共振散射效应。当穆斯堡尔放射源在振子中获得多普勒速度补偿时,它就有可能和吸收体(样品)产生共振吸收。在共振吸收时,探测器探测到的γ射线强度明显下降,从而可得到样品的共振吸收谱线。如典型的α-Fe样品谱线共有六个峰,对应于不同的速度值,即不同的补偿能量值。通用接口送出步进信号给函数产生器。函数产生器将此序列脉冲分频,获得对称的方波信号,经积分后得到三角波信号,并作为基准信号被送入功率放大器。 同时,对应于三角波的谷点输出正同步信号给通用接口。振动子处拾波线圈感应的信号也加入到功率放大器,功率放大器放大基准信号和感应信号的差值,将其送入到振动子的驱动线圈上。在电磁力和弹性力共同作用下,使振动子的连杆系统往返运动。由于放射源是装在连杆系统上,从而可获得多普勒速度补偿。探测器探测到未被吸收体吸收的γ射线,经过光电转换后得到负脉冲信号,并经放大器放大后送入模数变换器,再通过高压,放大器和模数变换器的上、下阈调节,选择出对应于第一激发态能量的信号。所选择的信号通过通用接口,在软件控制下送入到计算机内,显示谱曲线,并进行分析。改变加到驱动线圈上的信号,从而改变放射源的运动速度,可得到不同速度的共振吸收谱。 普通穆斯堡尔系统的主要构成: 典型的等加速穆斯堡尔谱仪由电磁震动器、波形发生器、负反馈放大器、伽玛射线探测和记录系统组成。

Fast mossbouer 系统的主要构成和原理示意图: ?PC-based Mossbauer Systems Includes PC 控制Mossbauer 测量系统包括 ?MA-250A Mossbauer Velocity Transducer 速度变换器 ?MR-351A Mossbauer Control/Function Generator 控制功能发生器 ?MCA-3 Multichannel Data Processor/dual MCS MCDWIN Software 多通道数据处理软件 ?NHQ-103M HV3kV, up/down ramp 4mA, Digital Display, Volt/Current limit, RS232C高压电源 ?PAS-2 Prop. Counter Preamp/AMP/TSCA 正比计数前置放大 ?DS7030 200 Watts, 6 Voltages, OVP 电源 ?Opt-1 Sourceholder and Source Shield 放射源架及屏蔽体 ?Opt-3 Set of Cables-BNC/LEMO, BNC, MHV SHV,and BNC-,LEMO T-Conn. 电缆接头 ?MB-100 Mossbauer Bench 100cm 支架 ?PC-MOSII Extended Mossbauer Analysis Program 谱分析软件 ?45431 Prop. Counter 1 at Kr 正比计数器

【实验报告】近代物理实验教程的实验报告

近代物理实验教程的实验报告 时间过得真快啊!我以为自己还有很多时间,只是当一个睁眼闭眼的瞬间,一个学期都快结束了,现在我们为一学期的大学物理实验就要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本学期从第二周开设了近代物理实验课程,在三个多月的实验中我明白了近代物理实验是一门综合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回顾这一学期的学习,感觉十分的充实,通过亲自动手,使我进一步了解了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我们所做的实验基本上都是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著名实验,以及体现科学实验中不可缺少的现代实验技术的实验。它们是我受到了著名物理学家的物理思想和探索精神的熏陶,激发了我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同时近代物理实验也是一门包括物理、应用物理、材料科学、光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系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物理实验课程也是我们物理系的专业必修课程。 我们本来每个人要做共八个实验,后来由于时间关系做了七个实验,我做的七个实验分别是:光纤通讯,光学多道与氢氘,法拉第效应,液晶物性,非线性电路与混沌,高温超导,塞满效应,下面我对每个实验及心得体会做些简单介绍: 一、光纤通讯:本实验主要是通过对光纤的一些特性的探究(包括对光纤耦合效率的测量,光纤数值孔径的测量以及对塑料光纤光纤损耗的测量与计算),了解光纤光学的基础知识。探究相位调制型温度传感器的干涉条纹随温度的变化的移动情况,模拟语电话光通信, 了解光纤语音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系统构成。老师讲的也很清楚,本试验在操作上并不是很困难,很易于实现,易于成功。

二、光学多道与氢氘:本实验利用光学多道分析仪,从巴尔末公式出发研究氢氘光谱,了解其谱线特点,并学习光学多道仪的使用方法及基本的光谱学技术通过此次实验得出了氢原子和氘原子在巴尔末系下的光谱波长,并利用测得的波长值计算出了氢氘的里德伯常量,得到了氢氘光谱的各光谱项及巴耳末系跃迁能级图,计算得出了质子和电子的质量之比。个人觉得这个实验有点太智能化,建议锻炼操作的部分能有所加强。对于一些仪器的原理在实验中没有体现。如果有所体现会比较容易使学生深入理解。数据处理有些麻烦。不过这也正是好好提高自己的分析数据、处理数据能力的好时候、更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 三、法拉第效应:本实验中,我们首先对磁场进行了均匀性测定,进一步测量了磁场和励磁电流之间的关系,利用磁场和励磁电流之间的线性关系,用电流表征磁场的大小;再利用磁光调制器和示波器,采用倍频法找出ZF6、MR3-2样品在不同强度的旋光角θ和磁场强度B的关系,并计算费尔德常数;最后利用MR3样品和石英晶体区分自然旋光和磁致旋光,验证磁致旋光的非互易性。 四p液晶物性:本实验主要是通过对液晶盒的扭曲角,电光响应曲线和响应时间的测量,以及对液晶光栅的观察分析,了解液晶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的变化,以及引起的液晶盒光学性质的变化,并掌握对液晶电光效应测量的方法。本实验中我们研究了液晶的基本物理性质 和电光效应等。发现液晶的双折射现象会对旋光角的大小产生的影响,在实验中通过测量液晶盒两面锚泊方向的差值,得到液晶盒扭曲角的大小为125度;测量了液晶的响应时间。观察液晶光栅的衍射现象,在“常黑模式”和“常白模式”下分别测量了液晶升压和降压过程的电光响应曲线,求得了阈值电压、饱

193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回旋加速器的发明

193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回旋加速器的发明193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加州大学的劳伦斯 (Ernest Orlando Lawrence,1901——1958),以表彰他发明和发展了回旋加速器,以及用之所得到的结果,特别是人工放射性元素。 核物理学的诞生揭开了物理学发展史中崭新的一页,它不但标志了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进入了更深的一个层次,而且还意味着人类开始以更积极的方式变革自然、探索自然、开发自然和更充分地利用大自然的潜力。各种加速器的发明对核物理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劳伦斯的回旋加速器则是这类创造中最有成效的一项。从30年代起,以劳伦斯不断革新回旋加速器的活动为代表,物理学转入了大规模的集体研究,仪器设备越来越复杂,物理学家越来越多地参加有组织的研究工作,物理学与技术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操作调试要求协调配合,实验室的规模要以工程的尺度来衡量,可以说,大规模物理学的出现是我们时代的特征。 劳伦斯顺应这一形势,走在时代的前列。他以天才的设计思想、惊人的毅力和高超的组织才能,为原子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劳伦斯1901年8月8日出生于美国南达科他州南部的坎顿(Canton)教师的家庭里,早年就对科学有浓厚兴趣,喜欢作无线电通讯实验,在活动中表现出非凡的才能,他聪慧博学,善于思考。劳伦斯原想学医,却于1922年以化学学士学位毕业于南达科他大学,后转明尼苏达大学当研究生。导师斯旺(W.F.G.Swann)对劳伦斯有很深影响,使他对电磁场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劳伦斯获得硕士学位后随斯旺教授转芝加哥大学,在那里他遇见了著名的年轻物理学家康普顿(https://www.360docs.net/doc/9c5007967.html,pton)教授。他往往在康普顿的实验室里陪康普顿整夜地进行X射线实验,和康普顿倾谈,从康普顿那里吸取了许多经验。劳伦斯在1925年以钾的光电效应为题完成博士学位。在这期间,业余从事用示波管做显像实验,如果不是有人捷足先登,说不定他会取得电视机的发明专利。他兴趣广泛,思路开阔,深得同行的赞许。劳伦斯在耶鲁大学继续研究两年之后,于1927年当上了助理教授。1928年转到伯克利加州大学任副教授。两年后提升,是最年轻的教授。在这里他一直工作到晚年,使伯克利加州大学由一所新学校变成了核物理的研究基地。 在劳伦斯选择科研方向时,卢瑟福学派的工作吸引了他,使他了解到“实验物理学家下一个重要阵地肯定是原子核”。但是,像卢瑟福那样用镭辐射的α粒子轰击原子核效果毕竟是有限的,因为能量不足,强度也弱。他深知出路在于找到一种办法,人为地使粒子加速,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1928年前后,人们纷纷在寻找加速粒子的方法。当时实验室中用于加速粒子的主要设备是变压器和整流器、冲击发生器、静电发生器、特斯拉(Tesla)线圈等等。这些方法全都要靠高电压,可是电压越高,对绝缘的要求也越苛刻,否

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分数量子霍耳效应的发现 199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的劳克林(Robert https://www.360docs.net/doc/9c5007967.html,ughlin,195O—),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与新泽西州贝尔实验室的施特默(Horst L.St rmer,1949—)和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电气工程系的崔琦(Daniel C.Tsui,1939—),以表彰他们发现了一种具有分数电荷激发状态的新型量子流体,这种状态起因于所谓的分数量子霍耳效应。 量子流体早在研究极低温状态下的液氦和超导体时就已有所了解。在这些领域里,已经有好几位物理学家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例如,卡末林-昂内斯由于液氦的研究和超导电性的发现获19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朗道由于液氦和超流理论获196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巴丁、库珀和施里弗由于提出超导电性的BCS 理论获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卡皮查由于发现氦的超流动性获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柏诺兹和缪勒由于发现高温超导获198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戴维·李、奥谢罗夫和R.C.里查森则因发现氦-3的超流动性获199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么多的物理学家受到如此殊荣,说明凝聚态物理学在20世纪有极大的发展,而低温和超导在这一领域内又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分数量子霍耳效应正是继高温超导之后凝聚态物理学又一项崭新课题。 分数量子霍耳效应是继霍耳效应和量子霍耳效应①的发现之后发现的又一项有重要意义的凝聚态物质中的宏观量子效应。冯·克利青由于在1980年发现了量子霍耳效应而于198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图98-1表示冯·克利青所得霍耳电阻随磁场变化的台阶形曲线。台阶高度等于物理常数h/e2除以整数i。e 与h是自然的基本常数——e是电子的基本电荷,h是普朗克常数。h/e2值大约 为25kΩ。图中给出了i=2,3,4,5,6,8,10的各层平台。下面带峰的曲线表示欧姆电阻,在每个平台处趋于消失。量子数i也可用填充因子f 代替,填 充因子f由电子密度和磁通密度确定,可以定义为电子数N与磁通量子数Nφ(=φ/φ0)之比,即f=N/Nφ,其中φ为通过某一截面的磁通,φ0为磁通量子, φ0=h/e=4.1×10-15Vs.当f是整数时,电子完全填充相应数量的简并能级(朗 道能级),这种情况的量子霍耳效应叫做整数量子霍耳效应,以与分数量子霍耳效应相区别。

实验四穆斯堡尔效应

本科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核分析基础 学院名称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核工程与核技术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马英杰 实验地点6C802 实验成绩 二〇一五年十一月二〇一五年十二月

穆斯堡尔效应 【实验目的】 1、了解穆斯堡尔效应的基本原理 2、了解穆斯堡尔谱仪的结构和基本的实验方法 【实验器材】 穆斯堡尔谱仪 通用示波器 57 Co 放射源 α-Fe 薄膜样品 【实验原理】 穆斯堡尔效应是一种原子核无反冲的γ射线共振吸收或共振散射现象。 由于核激发态有一定寿命,相应的跃迁谱线宽度很窄,而核发射的γ射线能量较大,造成核的反冲,所以即使考虑到热运动的多普勒展宽造成的发射谱线与吸收谱线的重叠,一般也无法观察到核共振吸收现象。穆斯堡尔考虑把靶原子核镶嵌在晶格中,发射γ射线时带着整个晶体一起反冲,这样的反冲很小,有很大的概率观察到核共振吸收现象,这就是穆斯堡尔效应。 一、γ射线共振吸收 1、谱线的自然线宽 核的激发态存在有限长的寿命τ,回到基态时发出的γ射线存在一定的线宽,谱线强度与光子频率ω之间有关,为: 202 1()1 ()4I ωωωτ ∝ -+ 即洛仑兹线性。将E=hω/2π代入, 22 02 1()()4I E E E τ ∝ -+ 则当0/2E E τ-=± 时I(E)强度下降为最大值的一半,这时曲线宽度为/τ ,称为谱线的自然线宽Γ。 2、自由原子核的反冲 由能量、动量守恒定律可知核反冲能量E R 为: 222 2 022 12222R R p E E E Mu M Mc Mc γγ===≈ 即M 越大,反冲能量E R 越小。如以57Fe 为例,E 0=14.4keV ,则有E R ≈2×10-3eV 比自然线宽大得多。故对57Fe ,当谱线不存在其他展宽,发射与吸收谱线之间不存在任何重叠,所以不可能观察到γ射线的共振吸收现象。 3、多普勒展宽 由相对论性的多普勒效应 2210T D eV -= = ?

2015年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425联考)

2015年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425联考) 试卷说明:题量:120 答题时间:120分总分:100 常识判断 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请开始答题: 1. 下列雕塑作品表现唐太宗李世民生平战功的是: A. 马踏匈奴 B. 击鼓说唱俑 C. 昭陵六骏 D. 乾陵石雕 2. 目前我国正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特别是对国内的动漫产业和影视剧通过内容管控的方式促进其发展,下列不属于行政手段的是: A. 规定各级电视台每日播出境外各类影视节目时间 B. 设立专项经费用于鼓励本土作家创作优秀剧本 C. 国家出台“限娱令”规范娱乐节目播出类型 D. 每年引进的境外动漫作品同类题材数量设置上限 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总体部署。在未来一个阶段,《决定》对普通公民的生活可能带来的改变有:①如果你要考大学,那么可能不必文理分科②如果你是“单独家庭”,那么可以生育二胎③如果你是农村户口,那么宅基地可以私有④如果你是劳动者,那么可能可以延迟退休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4. 中国古代小说塑造了很多莽汉形象,他们外表威猛如金刚,性格天真似儿童,深受读者的喜爱。下列小说中莽汉的时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张飞②程咬金③李逵④牛皋 A. ②①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④②①③ D. ①②③④ 5. 下列情形符合法律规定的是: A. 甲乙二人自由恋爱,因两人均年满20周岁,经双方父母同意,两人可以结婚 B. 丙12岁,玩火酿成火灾,造成重大财产损失,但丙不承担失火罪的刑事责任 C. 丁6岁,春节收到红包若干,其母认为丁尚年幼,红包里的钱应归监护人所有 D. 19岁的大学生戊,认为父母有义务支付他的教育费及生活费至其独立工作为止 6. 下列不属于心理学效应的是: A. 晕轮效应 B. 马太效应 C. 破窗效应 D. 配位效应 7. 所谓硬水是指水中存在较多的矿物质成分,水的硬度指的是水中钙镁离子的总和。下列关于硬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加入石灰能降低水的硬度 B. 可以用肥皂水鉴别软硬水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6)汇总

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1901-2016)年份获奖者国籍获奖原因 1901年威廉·康拉德·伦琴德国“发现不寻常的射线,之后以他的名字命名”(即X 射线,又称伦琴射线,并伦琴做为辐射量的单位) 1902年亨得里克·洛仑兹荷兰 “关于磁场对辐射现象影响的研究”(即塞曼效应)彼得·塞曼荷兰 1903年亨利·贝克勒法国“发现天然放射性” 皮埃尔·居里法国“他们对亨利·贝克勒教授所发现的放射性现象的 共同研究” 玛丽·居里法国 1904年约翰·威廉·斯特拉斯英国“对那些重要的气体的密度的测定,以及由这些研究而发现氩”(对氢气、氧气、氮气等气体密度的测量,并因测量氮气而发现氩) 1905年菲利普·爱德华·安 东·冯·莱纳德 德国“关于阴极射线的研究” 1906年约瑟夫·汤姆孙英国"对气体导电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1907年阿尔伯特·迈克耳孙美国“他的精密光学仪器,以及借助它们所做的光谱学和计量学研究” 1908年加布里埃尔·李普曼法国“他的利用干涉现象来重现色彩于照片上的方法” 1909年古列尔莫·马可尼意大利 “他们对无线电报的发展的贡献”卡尔·费迪南德·布劳恩德国 1910年范德华荷兰“关于气体和液体的状态方程的研究”1911年威廉·维恩德国“发现那些影响热辐射的定律” 1912年尼尔斯·古斯塔夫·达伦瑞典“发明用于控制灯塔和浮标中气体蓄积器的自动调节阀” 1913年海克·卡末林·昂内斯荷兰“他在低温下物体性质的研究,尤其是液态氦的制成” 1914年马克斯·冯·劳厄德国“发现晶体中的X射线衍射现象” 1915年威廉·亨利·布拉格英国 “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研究”威廉·劳伦斯·布拉格英国 1917年查尔斯·格洛弗·巴克拉英国“发现元素的特征伦琴辐射” 1918年马克斯·普朗克德国“因他的对量子的发现而推动物理学的发展” 1919年约翰尼斯·斯塔克德国“发现极隧射线的多普勒效应以及电场作用下谱线的分裂现象” 1920年夏尔·爱德华·纪尧姆瑞士“他的,推动物理学的精密测量的,有关镍钢合金的反常现象的发现” 1921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德国“他对理论物理学的成就,特别是光电效应定律的发现” 1922年尼尔斯·玻尔丹麦“他对原子结构以及由原子发射出的辐射的研究”1923年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美国“他的关于基本电荷以及光电效应的工作” 1924年卡尔·曼内·乔奇·塞格 巴恩 瑞典“他在X射线光谱学领域的发现和研究”[3]

1.4 穆斯堡尔效应

实验1.4 穆斯堡尔谱 一、引言 1957年,德国的穆斯堡尔(R. L. M?ssbauer)意外发现(论文在1958年发表),嵌入固体晶格中的放射性原子核在发射γ射线时有一定的几率是无反冲的;发射的γ光子具有全部核跃迁能量。同样,嵌入固体晶格中处于基态的核在吸收γ射线时也有一定的几率是无反冲的。原子核无反冲发射γ射线和无反冲共振吸收γ射线的现象被命名为M?ssbauer效应。无反冲的几率常被称为无反冲分数f。 M?ssbauer效应的一大特点是可以得到很窄的共振吸收(或发射)谱线。如对于常用的Fe的14.4keV的γ射线,其自然宽度Γn为4.7×10-9eV,理想的M?ssbauer共振线宽Γ略大于2Γn,约10-8eV量级,其相对的能量分辨率Γ/Eγ~6×10-13。而对于67Zn的93keV的γ射线,其Γ/Eγ~1×10-15,有很高的能量分辨率。用67 Zn的M?ssbauer效应可以在实验桌上做广义相对论引力红移实验。还有人发现,对109Ag的88 keV的γ射线,其相对的能量分辨率可达10-22数量级。 由于M?ssbauer效应有极高的能量分辨率,以及γ射线可以方便地将物质内部信息携带出来等优点,M?ssbauer效应一经发现,很快就在物理学、化学、磁学、地质学、生物医学、物理冶金学、材料科学、表面科学、考古学等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R. L. M?ssbauer于1961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奖。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穆斯堡尔效应、穆斯堡尔谱学和穆斯堡尔谱仪的基本原理。 2. 掌握穆斯堡尔谱和穆斯堡尔谱基本参数的测定方法。 三、实验原理 1. 穆斯堡尔效应 设原子核A衰变到原子核B的激发态B* ,然后从激发态 B*退激到基态B,发射出γ光子(图1),当这个光子遇到一个图1 γ光子的发射和吸收

2015年株洲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1 2015年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物 理 试 题 时量:9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 [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_科_网Z_X_X_K] 2.答题时,切记答案要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都交给监考老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了发明蓝色二极管的三位科学家,他们的这项发明实现了利用二极管呈现白光,且发光效率高。LED 灯(即发光二极管)不具有的特点是 A .亮度高 B .能耗低 C .寿命长 D .发热多 2.如图,从物理学看,足球比赛中,守门员的作用主要是 A .改变足球的动能 B .改变足球的重力势能 C .改变足球的弹性势能 D .改变足球的运动状态 3.下列设备工作时,接收但不发射电磁波的是 A .收音机 B .移动电话 C .通信卫星 D .倒车雷达 4.为了防止因电流过大发生危险,家庭电路中要安装保险丝,以保护用电器或人身安全 A .人体触电是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B .保险丝的工作原理是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C .制作保险丝的材料熔点较低、电阻较大 D .制作保险丝的材料熔点较高、电阻较小 5.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紧压,两个铅柱结合了起来,在下面吊挂一个重物,它们仍没有分开,如图。该实验说明了 A .分子间存在引力 B .分子间存在斥力 C .分子间存在间隙 D .分子无规则运动 [来源学科网ZXXK]

穆斯堡尔谱学及其应用

目录 摘要 (1) 1 穆斯堡尔效应背景介绍 (1) 2 穆斯堡尔效应原理 (2) 2.1 γ射线的产生与谱线的自然线宽 (2) 2.2原子核对γ射线的有反冲共振吸收现象 (3) 2.3原子核对γ射线的无反冲共振吸收现象(穆斯堡尔效应) (4) 2.4多普勒效应和穆斯堡尔谱 (5) 3 原子核中的超精细相互作用以及核能级的超精细结构 (6) 3.1 原子核的相关属性 (6) 3.2核与环境间的超精细相互作用 (7) 3.3 同质异能移与电单极相互作用 (7) 3.4 四极劈裂与核电四极相互作用 (8) 3.5 磁偶极相互作用 (9) 4 穆斯堡尔谱仪装置和实验方法 (11) 4.1穆斯堡尔谱仪实验装置: (12) 4.2 数据处理方法: (13) 4.3 能谱调试: (13) 4.4 多定标方式: (14)

浅谈穆斯堡尔谱学效应实验 [摘要] 本文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斯堡尔效应的背景回顾与阐述。第二个部分主要介绍穆斯堡尔效应原理,其中包括γ射线的产生与谱线的自然线宽、原子核对γ射线的有反冲共振吸收现象和原子核对γ射线的无反冲共振吸收现象(穆斯堡尔效应)等方面。第三个部分主要阐述原子核中的超精细相互作用以及核能级的超精细结构。最后一个部分对穆斯堡尔谱仪装置和实验方法进行论述。 1 穆斯堡尔效应背景介绍 穆斯堡尔效应是γ射线对原子核的无反冲共振发射和吸收现象。1957年德国青年物理学家穆斯堡尔首先发现了这一现象,并因此而命名,为此他获得了1961年诺贝尔奖,而且这个实验被称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的里程碑实验”。穆斯堡尔效应具有极高的能量分辨率,达到激发态能级的自然宽度,即10-9eV的量级,能够反映原子核与核外环境间超精细相互作用造成的能量细微变化,能量选择性非常好,而且它的实验设备相对简单,这使它迅速形成一门交叉学科——穆斯堡尔谱学。现在,穆斯堡尔效应已在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地质矿物、冶金、考古等学科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研究领域还在不断拓宽,尤其在材料物理和固体物理研究中,架起了原子核物理与凝聚态物理间的一座桥梁,成为核固体物理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基础研究方面,曾经利用穆斯堡尔谱学方法测量光子从放射源到达吸收体时由于重力势能的增加所造成的光子引力红移,以及在实验上验证爱因斯坦的质能等效原理,这些都是一些典型的例子。目前已观察到100多种同位素具有穆斯堡尔效应,而可利用的穆斯堡尔跃迁已达到130多个。室温下能观察到效应的只有57Fe、83Kr、119Sn、149Sm、151Eu、161Dy、169Tm、和181Ta 等十余个同位素,而大多数穆斯堡尔核素只有在低温下才能观察到效应,其中使用最广泛的是57Fe的14.4keV跃迁(57Fe原子核从I=3/2激发态到I=1/2基态的跃迁)和119Sn的23.8keV跃迁。本实验采用的是57Fe的14.4keV跃迁。

最新法拉第旋光效应实验报告资料

法拉第旋光效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和掌握法拉第效应的原理; 2.了解和掌握法拉第效应的实验装置结构及实验原理; 3.测量法拉第效应偏振面旋转角与外加磁场电流I的关系曲线。二.实验仪器: LED 发光二极管(或白光光源和滤波片),偏振片,透镜,直流励磁电源,导轨,偏振片,集成霍尔元件,稳压电源等。三.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天然旋光现象。 当线偏振光通过某些透明物质(如石英、糖溶液、酒石酸溶液等)后.其振动面将以光的传播方 向为轴旋转一定的角度,这种现象称为旋光现象。1811 年阿拉果首先发现石英有旋光现象,以后 毕奥(J. B. Biot)和其他人又发现许多有机液体和有机物溶液也具有旋光现象。凡能使线偏振光 振动面发生旋转的物质称为旋光物质,或称该物质具有旋光性。 图3.1 石英的旋光现象 如图3.1 所示,1P 和2P 分别为起偏器和检偏器(正交)。显然,在没有旋光物质时,2P 后面的视场是暗的。当在1P 和2P 之间加入旋光物质后2P 后的视场将变亮,将2P 旋转某一角度后,视场又将变暗。这说明线偏振光透过旋光物质后仍然是线偏振光,只是其振动面旋转了一个角度。 振动面旋转的角度称为旋光度,用?表示。 线偏振光通过旋光晶体时,旋光度?和晶体厚度 d 成正比,即 d α ? = (3.1)式中,α是比例系数,与旋光晶体的性质、温度以及光的频率有关,称为该晶体的旋光率。 不同的旋光物质可以使线偏振光的振动面向不同的方向旋转.人们对旋光方

向作下述约定: 迎着光传播方向观察,若出射光振动面相对于入射光扳动面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为右旋;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称为左旋.在图 3.1 中,若在1P 前加一个白色光源,由于不同波长的光旋转角度不同,因此到达2P 时有一部分光能透过去,有些光透不过去,有些能部分透过去,所以2P 后的视场是彩色的,旋转2P 其法拉第旋光效应25色彩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旋光色散。 2. 旋光现象的菲涅耳解释。 菲涅耳提出了一种唯象理论来解释物质的旋光性质。线偏振光可以分解为左旋圆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光。左旋圆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光以相同的角速度沿相反方向旋转,它们合成为在一直线上振动的线偏振光。在旋光物质中左旋圆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光传播的相速度不相同。假定右旋圆偏振光在某旋光物质中传播速度比左旋圆偏振光的速度快,在旋光物质出射面处观察,于右旋圆偏振光速度快,因此右旋圆偏振光振幅旋转过的角度较大,在出射面处,两圆偏光合成的线偏振光PE 的振动方向比起原来(进入旋光物质前)的振动方向0 PE 来,顺时针方向转过角度θ,这就是右旋。当材料中左旋圆偏振光的相速度较大时.就是左旋光材料。 3. 磁致旋光。 前面介绍的是物质的天然旋光性,实际上,有些物质本身不具有旋光性,但在磁场作用下就有旋光性了,就是前面介绍的法拉第旋光效应,也叫磁致旋光效应。磁致旋光中振动面的旋转角?和样品长度L 及磁感应强度B 成正比,即有VLB = ?(3.2)式中V 是—个与物质的性质、光的频率有关的常数,称为维尔德(Verdet)常数。某些物质的维尔德磁致旋光也有左右之分.我们规定:当光的传播方向和磁场方向平行时迎着光的方向观察,光的振动面向左旋转(逆时针),则维尔德常数为正。旋光现象的唯象解释 近代物理实验讲义 4. 磁致旋光的经典唯象解释。 可以用唯象模型来说明磁致旋光效应。电子在左旋圆偏振光和右旋圆偏振光的电场作用下作左旋和右旋圆周运动,电子运动平面与磁场垂直。电子在磁场中受到洛仑兹力,其方向向着电子轨道中心或背着轨道中心,视速度的方向而定注意:电子本身带负电荷。在洛仑兹力向着轨道中心的情况中,电子受到的向心力增加,电子旋转速率增大。在洛仑兹力背向轨道中心的情况中,电子旋转变慢。电子旋转快慢的变化影响了圆偏振光电场矢量旋转角速度。当光从磁光媒质出射时重新合成线偏振光。由于在媒质中左旋和右旋的速率不同,合成偏振光的振动面转过了一个角度。从图上可以看出,电子旋转速率变化只决定于磁场方向与电子旋转方向,而与光的传播方向无关。值得注意的是,天然旋光的旋转方向与光的传播方向有关,而磁致旋光的旋转方向与光的传播方向无关,而决定于外加磁场的方向。如图 3.5 所示,若将出射光再反射回晶体,则通过天然旋光晶体的线偏光沿原路返回后振动面将回复原位,而通过磁致旋光晶体的线偏光将继续旋光,其振动面与原振动面夹角更大。磁致旋转现象是由于外磁场存在时物质的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进动而引起的。这种进动的结果,使物体对顺时针与逆时针的圆偏振光产生不同的折射率。因此方向不同的圆偏振光的传播速度不同,引起了振动面的旋转。 四.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启示——土壤微生物分离培养推动了寄生虫病防治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启示——土壤微生物分离培养推动了寄生虫病 防治 作者:天天论文网日期:2015-12-31 11:09:00 点击:1 摘要1974年日本科学家大村智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链霉菌,并与美国默克(Merck)公司合作,发现了阿维菌素,在治疗盘尾丝虫症(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象皮病)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成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之一,表明纯菌株的分离和培养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应在未来土壤微生物研究中得到更多的重视。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诺贝尔奖;抗生素;分离培养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传染病的斗争史。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一类疾病[1]。2015 年10 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科学家大村智(Satoshiōmura)共同分享2015 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病治疗的基础研究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 (https://www.360docs.net/doc/9c5007967.html,/nobel_prizes/medicine/laureates/2015/)。如图1 所示,中国药学家屠呦呦通过大量的实验,锁定了青蒿植物,创新了研究方法并筛选获得了青蒿素[2],为治疗疟疾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也因此成为自然科学领域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3]。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创新了土壤微生物分离培养技术,获得了一株高效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爱尔兰医学家威廉·坎贝尔利用该菌成功提取了阿维菌素(Avermectin),在世界上有效控制了寄生虫病如盘尾丝虫症(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象皮病)。回顾大村智教授筛选链霉菌并发掘其功能的历程,对未来土壤微生物研究极具参考意义。 1 土壤微生物是化学家眼中的资源宝库大村智1935 年7 月生,是国际著名的生物有机化学家,特别在发现、合成和利用微生物天然产物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1963 年获东京理科大学有机化学硕士学位,1968 年获东京大学药学博士学位,1970 年获东京理科大学化学博士学位,1975 年晋升为北里大学药学部教授,1990 年起先后任北里研究所所长、名誉理事长。现任北里大学特别荣誉教授,北里研究所天然产物药物协同创新中心特别顾问。他是国际公认的天然产物化学领域的重要领军人物之一,研究工作得到国际社会和学术界高度认可,是美国科学院和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曾获法国、德国和英国等11 个国家的最高级别学术奖励。 尽管大村智教授被广泛认为是一名化学家,但诺贝尔委员会以“日本微生物学家”的名义为其授奖,在授奖公告中,强调了大村智教授具有非凡的微生物分离筛选能力,开发了大规模微生物培养和鉴定的先进技术,从土壤中分离获得了数千种不同的微生物菌株,从中筛选了50 余种最有利用前景的有益微生物,发现了链霉菌的新种。在美国默克(Merck) 公司工作的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得到大村智的微生物菌株后,发现其中一株链霉菌能够产生活性物质阿维菌素(Avermectin)并拮抗寄生虫病,阿维菌素被进一步人工化学修饰为“伊维菌素”(Ivermectin),在治疗人类寄生虫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两位科学家因此成就,与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共同分享了2015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土壤微生物是化学家眼中的资源宝库。大村智教授特别强调了土壤微生物资源在其研究中的重要性,他在获奖当天的新闻发布会感言:“微生物帮助了我,我想也许微生物更值得获奖”。事实上,自从1965 年就职日本北里研究所以来,大村智教授过去50 年的工作几乎全部集中于土壤微生物的分离及其活性物质的生物有机化学分析,他和他的团队坚信:土壤微生物产生的活性物质在人类健康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通过设计先进的微生物分离培养手段,他迄今已发现了13 个微生物的新属、42 个新种,从中获得了超过470 种活性化合物,在医药卫生、畜牧饲料、农化用品等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这些工作表明,土壤微生物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不可替代的资源库,而先进的物理化学分析技术在土壤微生物研究和应用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能量子的发现

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能量子的发现 19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德国柏林大学的普朗克(Max KarlErnst Ludwig Planck ,1858—1947),以承认他发现能量子对物理学的进展所作的贡献。 1895年前后,普朗克正在德国柏林大学当理论物理学教授,由于鲁本斯(H.Rubens )的介绍,经常参加以基本量度基准为主要任务的德国帝国技术物理研究所(Physikalisch Technische Reichsanstalt ,简称PTR )有关热辐射的讨论。这时PTR 的理论核心人物维恩(W.Wien )因故离开PTR ,PTR 的实验研究成果需要有理论研究工作者的配合,普朗克正好补了这个空缺。 维恩在1893年提出了关于辐射能量分布的定律,即著名的维恩分布定律: T a e b u --=5λ 其中u 表示能量随波长λ分布的函数,也叫能量密度,T 表示绝对温度,a ,b 是两个任意常数。 维恩分布定律发表后引起了物理学界的注意。实验物理学家力图用更精确的实验予以检验;理论物理学家则希望把它纳入热力学的理论体系。普朗克认为维恩的推导过程不大令人信服,假设太多,似乎是凑出来的。于是从1897年起,普朗克就投身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他企图用更系统的方法以尽量少的假设从基本理论推出维恩公式。经过二三年的努力,终于在1899年达到了目的。他把电磁理论用于热辐射和谐振子的相互作用,通过熵的计算,得到了维恩分布定律,从而使这个定律获得了普遍的意义。 然而就在这时,PTR 成员的实验结果表明维恩分布定律与实验有偏差。1899年卢梅尔(O.R.Lummer )与普林舍姆(E.Pringsheim )向德国物理学会报告说,他们把空腔加热到800K ~1400K ,所测波长为0.2μm ~6μm ,得到的能量分布曲线基本上与维恩公式相符,但公式中的常数,似乎随温度的升高略有增加。第二年2月,他们再次报告,在长波方向(他们的实验测得8μm )有系统偏差。 根据维恩公式,应有:lnu=ln (bλ-5)T a λ- 从而lnu ~T 1曲线应为一根直线。但是,他们却发现温度越高,偏离得越厉害。 接着,鲁本斯和库尔班(F.Kurlbaum )将长波测量扩展到5.2μm 。他们发现在长波区域辐射能量分布函数(即能量密度)与绝对温度成正比。 普朗克刚刚从经典理论推导出的辐射能量分布定律,看来又需作某些修正。正在这时,瑞利(Lord Rayleigh )从另一途径也提出了能量分布定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