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商业业态发展变化分析——以江苏苏州为例

改革开放40年商业业态发展变化分析——以江苏苏州为例
改革开放40年商业业态发展变化分析——以江苏苏州为例

改革开放40年商业业态发展变化分析

—以江苏苏州为例

张建华,贾文艺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摘要:改革开放是中国的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中国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开始,改革开放涉及 各行各业,包括商业在 从改革开放中 。经济的 ,的力卩,对商品的”求不断增加,对向消费 品的商业 的要求。文主要对改革开放来商业 的变革行分析,是对苏州市的商业业的行研究,提出苏州市商业 应对市场 的略。

关键词:改革开放;商业业态;苏州;对策

中图分类号:F71 文献标识码:A

1978年在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肀的领导 下,中国开始行改革开放的,40年来中国的 经济 的,国(GDP)从1978年的3678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8年的90 人 ,人的,已经 ,会。江苏经济

国的 ,苏州 江苏 的,苏州商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较 ,商业业 应经济 市场”求不断改,基 对物的”求,基 应人

对 的向 。

<、改革开放初期的商业业态模式

(一)经济 的国有商业 :

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于高度集 中的计划经济 ,企业 权,什么、多少、如销售严格按照国家执行。商业业要根据调拨获得商品然后行销售,多产品凭票应。商业业 比较固定,走遍全国 第 货商店,商业业态也比单一,都是柜台销售。商业业零售在城市货商店为 主,在乡镇一级就是供销合作社,

限,加上要凭票应,费的购买力较低。因此商店或供销合作社的数量都不多,一般来说稍大一点 的城市有几家百货商店,县城一到二家百货商店,每个乡镇只 家销合作社。在批上严格的

等级制,省级、级市批站、县级批公司,各零售商店或供销 般到上一级批发站或批发公司货,少越级批发的,更没有跨地区的 批。批 零售的业在商品短缺以及

买力低的情况下基本上成了商品的流通。当

因苏州的经济发展好于其他地区,商业业态无论是 的方面还是的方面其他地区。

(二)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

1978年到1992年是商业业态的探索阶段,改 革开放极 促 力的发展,经济 的拉 的,,个期商业业态没 上消费”求的 ,费”求 制,出现了 1992年的 。在探索期,商业经营 定的放开,个 商户开始出,不再有“投机倒把”“割资 义尾巴”等措施,限的放开得小商

生意,一定程度上 国有商业的压力,因为国

有商业无论是数量上还是 上都不 费者的购物”求。个体的数不多,规模也不

收稿日期:2018-11-02

基金项目:江苏省商贸流通业改革开放40周年研究应征论文,江苏省商业经济学会、江苏省商业联合会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张建华(1961 —),男,江苏南通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贾文艺*1966—),男,江苏邳州人,管理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战略管理。

12

大,同时政策面也没有放开,很多的经营品种还不 可以经营。尽管如此,这也标志着新的商业业态的 出现,为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加入世贸组织之前的商业业态变革

1992年到2001年加人世界贸易组织之前这段 时间,中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收人增加,同时通货膨胀也比较厉害,物价上涨的同时,x求也 迅速放大,这个时期商业业态有较大变革。

($有商业为的多种所有制商业-

这个时期有商业仍占有,有制商业以个商户的数量开始急剧增加,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商品领域,有商业企业 的%中也,比如商品 ,通 这

的中。同时由于法制不 ,的不 ,这 ?体工商 。不可 ,这 有 商业商 为国有商业的 ,有 的现实

(二)商业业态开始多样化

在经 了经济 有 的商品经济的 段 后,着种所有的商业业出现,商业业态开始 ,中为有业态 业态。从

来 ,在这 段,有 业态为 ,

业态为。为的’

,有一个原 用体系没有建立起来、物、支付等也不是很完善,网络购物 有了一定发展,还不 物的首选。

三、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商业业态创新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经济和世界经济逐步融为 ,会 现,着外资零售业的大举进人中 ,商业业态有了质的飞越。

(一)会经济下的商业业态改变

加人世界贸易组织,根相关规,中'成员国开放,商业也不例外,尽管中国的商 业业态有了一点的发展和改变,西方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现在采、配送、物、销售和服务等环节。外大型的卖、超相比,中国的商业业态普遍存在规模小、效率低的 。着外资大型超的不进人,原有的有、以及个的商业业态都在不调整经营方式,优化服务设施,改善服务态度,在 程度上促进商业业态的发展。

(二) 外资企业大举进人改变原有的商业式

苏州为江苏省最发达的城市,外资超进人得比较早、数量,主要超 卖场有(大润发(中国台湾省)1999年开业,欧尚(法国)2001年开业,家乐福()2002年开业,沃尔玛(美国)2003年

开业,好又(日本)2003年开业,()2006年开业,易(韩国)2009年开业。这外资

超 在经营上有 的点,中的有

大的 。外资超 的在不 大。

有商业 业的 逐步 ,商业业态也改变

为以大型、业超 卖 为 。

四、苏州商业业态发展的应对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经济发展迅速,2017年 GDP1.7 民。居 城 7 ,2017年苏州居民 收人超 5万元,居江苏 ,全前列。苏州常住人口超1000万,2017年苏州 :会商品零售总 5442亿元民币,规

巨大,为商业的发展供了大的。

(一)持改革新,突出 优

40 年来的改革开放 ,有不

改革,经济 持续的发展,为商业业态,要根外的 变,不断进改革,同时不丨新。发展 ,物 不 西,

种 ,前比较 的物中 ,来 卖

的面积比较大,有大型停车场,同时有、乐

等设施,物之余的休闲娱乐X求。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城市规划发了大变化,规

越来越大,除原 的江区、、

为苏外,成立了高新、工业 ,原 ?为 中相城 人 ,江 改为 江

人市区,城市基础设施也发展较快,建成内环 、中环线、城高速环,1~4号

入营,5~8 也在施 规中。城建设

接关系城的,同时通商业业态的发展

来 不增长的口的 X求。苏州根的点,出优 ,根 个 的经济发

展 及 的收人 ,规划商业业态的

建设。商业业态的发展规首,有一的超前性,,促进 ,同时;止度开发。此商业业态的规划要通改革创新走 苏州会经济发展的。

()收 外的 进经 ,完善商业业态外商业业态 商业业态的 首

现在服务 上,以人为本;在管

理上;第三是在 的业态上,国外的商业业态

加 、规 、。 这 业态

的。经 ,在 个城 的GDP超

13

过1.2万美元,该城市的商业业态中购物中心的发 展就开始加速发展。2017年,苏州市的人均[D P已达到2.5万美元,因此商业业态的发展已相对成熟,但各业态之间如何发挥联合效应,如何实现各自的 分工以及发展各自优势,避免重复建设以及恶性竞 争等是相关部门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苏州大型购 物中心分布在各个区域,其中各种超市、百货商店、邻里中心、店 。购物中心 在的,以分市区购物中心、郊区购物中 心以及远郊购物中心。这些购物中心基满

费者购物、的要。百货商店

战略,、价格、等 的优势吸引。中心在各大区设,要是

,的日常需求,特别是一些 ’j品在这 满,是

型购物中心、超市的一个补充。超市的主要特点是 品质全、开 的服务、大都是 超市的店,这些超市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现在 的竞争上。便利店 在 、,优势是 间,是24 业,

,特别是对于夜间有j

的。但这些 店商品的

要 业的型超市15\ 。

%&应 j,络销售的发展

在发展传统商业业态的 ,也要根据市场的变化以及 购物方式的 ,调整商业业态模式,特别是在网络 代,网络购物的兴起改 '人们的 ,也改变了商业企业的经营方式,无论

是B tC还是C tC发展 快,别是年轻人非常喜欢这种模式。网络购物方便、快捷、优惠,发展前景非广阔。着技术的步,支付手段的便捷 以及物流的快速到达,网络销售增长势头迅猛,除 了一些专门从事络销售的电商企业,一些型连锁家电卖场比如苏宁和国美也都开通了网上销 售,并且承诺线上线 个。连超市大润发飞牛网购物a台,尽管其销量占总销量的比重

较小,但也是全新的开始,而且在不断地增长。从苏 州来看,苏州属于移民城市,外来人口较多,而且这 些 人口中年轻人的例,年轻人是网络销售的要人群,苏州市的网络销售 ,2017年“双十一”苏州的络销售额位列城市第7位。在促进商业企业行互联销售的,要加 快现工业企业拓展络渠道销售,中间 ,,竞争 。

%&a,多样化j求

商业业态的发展目的是 的j

,要 现在专业 、、以及便捷性等 。要专业,的质量 、复杂,不同的 对专业知识的要各不相

,因此在业态上要实现专卖店形式,以便 !者更好 解 。其次是 ,的j是多 的,分 对 j求,由的增加,对 的j在 ,有必要设 的业态形式。第三是 。

五、结论

改革开放解 ,解放了思想,社会经济各 的发展 的步。40年的改革开 目,不 中第二大,人民的 a,传递

和的商业域着 a的

发展。多商业业态从无到有,从 ,从

,在 增长的 j的时,商业企业也获得了一定的利益,促

的发展。着改开的步 ,商业业态的发展 更大的发展,更好的

百。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of Commercial Fonnat in the 40 Years of Refonn And Opening up

------Taking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Zhang Jianhua, Jia Wenyi

(Su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Trade, Suzhou, Jiangsu 215009, China)

Abstract:Reform and opening up is a milestone in China, marking the beginning of China’s rise from stand to strength.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volve all walks of life, including business, and they all benefit from reform and opening up. Due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the increase in the income of residents,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goods, and the high demand for the commer-cial field of providing products to consumer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hanges of business model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especially the study of the changes in the commercial format of Suzhou City, and proposes the strategy of dealing with market changes in the commercial field of Suzhou.

Keywords:reform and opening up; commercial format; Suzhou; countermeasures

14

吴江改革开放30周年20大事

1.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1979年1月14日,县委在梅堰公社八一大队等5个生产队建立“六定奖赔责任制”、“五定一奖赔生产责任制”试点,此举揭开了我市农村改革的序幕。1983年秋,全县农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年,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农民获得了自主经营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交通事业跨越式发展 1980年2月12日,吴江至同里段公路竣工通车,这是我市第一条县建公路,也是第一条农村公共汽车线路通车。此后,全市的公路交通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到2007年底,全市已建城镇道路537.7公里,二级以上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49.9公里,市镇以上公路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8公里。随着苏嘉杭、沪苏浙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同周边大城市形成1小时都市圈,所有镇村开车20分钟可上高速公路、30分钟左右可达市区,大交通格局基本形成。2007年8月,吴江市新汽车客运站投入使用,进一步优化了吴江的交通运输枢纽功能。 3.费孝通教授26访江村 1981年10月1日—4日,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费孝通教授对庙港开弦弓村进行了为期4天的调研。这是他继1936年、1957年二访江村以后的第三次访问江村。自三访后,费孝通教授几乎每年都要回家乡调研,一共访问了26次。他的许多学术思想,如发展乡镇工业、小城镇建设、苏南模式、县域经济等都与之相关,这些学术思想和理论对吴江乃至全国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4.乡镇集体企业蓬勃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初,吴江在社队工业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乡镇集体企业的发展,从围绕农业办工业,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一围绕三就地”,到提出乡镇工业要上质量、上技术、上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三上一高”;从发扬“四千四万”精神,走遍“五湖四海”,到转向“五洲四洋”,吴江的乡镇集体企业迅猛发展,上世纪80年代末,乡镇工业产值就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占有“半壁江山”,成为发展“苏南模式”的典型。

改革开放三十年之苏州外贸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之苏州 外贸发展 LG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LGA16H-LGYY-LGUA8Q8-LGA162】

改革开放三十年之苏州外贸发展 摘要:改革开放30年以来,苏州开放型经济起步、发展和腾飞,苏州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991年的亿美元到2010年,增长高达720倍。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坚持走经济国际化线路,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苏州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耀眼的明星。从苏州的外贸增长,来看相关政策的实施及功效。 关键字:改革开放外向型经济外贸增长政策 改革开放30年以来,苏州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苏州开放型经济的起步、发展和腾飞,证明了苏州外向型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苏州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991年的亿美元增长为2010年的亿美元,高达720倍。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坚持走经济国际化线路,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对外开放的格局,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是苏州的一大亮点,苏州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耀眼的明星。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 1. 改革开放简介 改革开放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实行的改革经济政策、的政策。改革开放包括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2. 改革开放前苏州的外贸情况 1978年的改革开放政策是我国外贸领域重要的分水岭:改革前我国在外贸领域一直实行“进口替代”的战略,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很小;改革后我国实行了外向型的经济发展策略,贸易的地位显着提升,2006年我国的贸易依存度高达67%。 3. 改革开放对苏州外贸的影响 苏州海关开关20年间,目睹了苏州开放型经济起步、发展、腾飞的全过程,见证了苏州开放型经济的跨越式发展;20年间,苏州海关的业务日新月异——进出口商品从土产品、丝绸为主,变成由机电、高科技产品领衔,外贸进出口总额从1991年的亿美元增长为2010年的亿美元,高达720倍。 苏州是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试点城市之一,2010年,苏州外贸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中排名第四,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目前,苏州正深度融入全球经济的主流之中。未来,苏州海关将继续肩负起历史使命,进一步促进苏州的对外开放。 二、苏州外贸发展概况 1. 外贸发展简史 发展起步阶段(1978年~1990年) 改革开放以前,苏州经济基本处于半封闭的自然经济状态,技术装备陈旧,资金不足,农业和城市工业,主要依靠自身的资金积累逐步扩大生产规模。 20世纪 80年代中期前,苏州没有进出口经营权,外贸只是为省进出口公司收购提供农副土特畜产品。直至1987年才获得外贸自营进出口权, 1990年末全市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仅189家,全年进出口总额仅亿美元。出口商品以纺织、服装、丝绸等传统产品为主,出口地区涉及42个国家和地区。 蓬勃发展阶段(1991年~2000年) 邓小平同志南巡发表重要讲话后,苏州抓住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的绝佳机遇,实施外向型经济错位发展战略,对外经济蓬勃发展。 1990年,党中央又进一步作出关于开发浦东以带动长江流域发展的战略决策。苏州解放思想,开拓进取,贯彻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对外开放的方针,外贸、外

改革开放以来常州的巨大变迁

岁月的流转时代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的常州 常州位于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 地处江苏省南部,北携长江,南衔太湖,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均穿城而过。 常州还是季子故里,近代工业发祥地,现代装备制造城, 银领摇篮,科教名城。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0911班马中骏学号:0920104127 前言: 如果时光倒退三十年,当时的人们或许无法想象在这短短的三十年间常州会发生如此之大的变化,就好像我们无法预知一个婴儿的未来一样。现在来回忆七八十年代时人们的“梦想”,总的来说可以概括成一句话: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结合今天的生活,很多人会发出会心的笑声,这笑声或许是甜美的,又或许是心酸的〃〃〃〃〃 在这里,我主要会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来简单讲诉常州在近三十多年来走过的足迹。 正文: 一.八十年代的常州 “20世纪80年代的常州,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光辉与荣耀: 80年代初,常州与全国69个同类城市相比,常州的人均产值第一,财政收入第一;与24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相比,市区的劳动生产率仅次于上海,全国第二;财政收入超过了其中的10个城市。 1982年,全市职工人均创造工业总产值12009元,仅次于上海;职工人均创造财政收入为1580元,为全国第三。 1982年,常州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 1983年,常州市区累计上缴国家财政收入达78.7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家拨款的8.2倍。 1984年,常州撤销6个工业局,组建10个工业公司, 同年,常州

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中国 常利企业有限公司成立。 1986年,常州第一家私 营企业常州高氏企业有限 公司成立……” 盯着这张老照片,看到这浓烟滚滚的工厂,感觉有些恍惚,作为一个九零后,脑海里并没有太多这种景象,但这的确是我的家乡在八十年代时候的景象。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常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有许多东西令父辈们难以释怀,在我小的时候常常听他们津津乐道。比如说“香港摊”。 “香港摊”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这绝不是号称东方之珠,那真正意义上的香港某一隅之摊头,而是名噪一时的常州迎春市场。因 其市场繁荣,商品集中齐全,像香港 人集中摆摊做生意的模式,故取名 “香港摊”。 其实,常州人喊“香港摊”,除 了有香港人那种生意模式因素之外, 还另有其它两个原因。 一是,市场经营着许多当时从 香港舶来的时髦物品,如色样别致, 款式新颖的服装、长筒丝袜、折叠伞、轻巧灵便的气体打火机等,品种繁多,一应俱全。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苏州的变化

改革开放三十年家乡苏州的变化 署名:汪秋亚09国贸(1班) 前言: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振奋人心的那一幕仿佛还在人们的记忆中,岁月如梭,改革 开放的征途已经整整走过30年。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从经济濒临崩溃边缘成长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这是国家生命力从萎靡到迸发的30年,更是个人的生存空间、自由选择和各种权益得以逐步舒张的30年。三十年的征程,中华民族终于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开始向腾飞之路大步迈进。三十年的沧桑巨变,三十年的光辉历程,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 在这30年中,我的家乡——苏州也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简陋的平房变成了一栋栋高楼大厦;凹凸不平的泥浆路变成了一条条笔直平坦的水泥公路;街上也不再是人烟稀少,在苏州的中心,新建了步行街,那儿繁华热闹,街上的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此外,苏州也重新修建了许多古典园林,比如说:怡园、沧浪亭等等。这一切,使苏州焕然一新,繁华美丽。 一、苏州改革开放的成就 1、经济发展 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00亿元(预计数,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经济增长逐季加快,一季度增长9.5%,上半年增长10.3%,前三季度增长10.9%,全年实现增长11%。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2370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2023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6.6 %和7.1%。优势行业、新兴行业、民生行业、高技术行业成为带动工业经济走出低谷的主导力量。生产性、生活性和公共服务业全面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4%,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全年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45.2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内需拉动成效显著。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8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967亿元,增长13.6%。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年初增长29.3%和32.8%。全年保费收入143亿元,增长13.8%。

苏州地区改革开放33年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 以昆山为例

苏州地区改革开放33年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调研报告 -----------------以昆山为例 抚今思昔,感慨万千。改革开放,这个30多年来日述夜讲的名词,到底给中华民族的命运带来了怎样的变化呢?显而易见地,是它引领着我们伟大的祖国逐渐地由积贫积弱、任人宰割走向独立自主、繁荣富强的新时代。而苏州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又是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的缩影。 过去30年中,苏州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4.5%和18.7%,苏州以占全国不到0.1%的土地和0.7%的人口,创造了超过全国2%的GDP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实现了全国10%左右的进出口总额和外商直接投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苏州坚持“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努力做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不断缓解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切实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取得了良好成效。 昆山,作为苏州代管的县级市,因其成功走出了一条以发展开放型经济为主要特色的“昆山之路”而成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典范。其市域面积仅927平方公里,但就是在这片热土上,昆山以占全国万分之一的土地、万分之五的人口,吸聚了占全国千分之十九的到账外资,实现了占全国千分之二十五的进出口总额,创造了占全国千分之五的GDP。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百强县(市)排名中,昆山位居第一。 然而,30多年前,昆山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落后的农业县。

其经济总量在苏州当时的八县中排名末位,人称“小八子”,国内生产总值仅为2.4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占51.4%,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全县仅有化工、化肥、通用机械、农机和油脂、粮食加工等十几家县属企业。 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指导加上勤劳积极的昆山人民30多年的艰苦努力,昆山经济呈现跨越式发展。截止到2011年前十个月,昆山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2.4亿元激增至1960亿元;工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2.8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6560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计算),比去年同期有两位数以上的增幅;财政收入从1978年的0.35亿元增加到516亿元,增长1474倍。截止到目前,私营企业达到21038家,注册民资402.4亿元;个体工商户达到41885家,注册资金159.5亿元。昆山农业发展保持稳定,以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农林牧渔总产值从1978年的45861万元增加到94370万元,翻了一番多。 同时,昆山城乡居民的收入增长迅速。据统计,到2010年为止,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从1978年的496元增加到37394元,增长约75倍,比上年增长10.8 %;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5年的813元增加到27609元,增长约34倍,增长率高达11.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201元增加到15726元,增长约78倍,增长率为12.4%;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从1978年的0.115亿元增加到313亿元,增长2716倍,人均储蓄余额已突破7万元,比上年底增长17.1%。收入的增长促进了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最新苏州的变化作文

关于苏州的变化作文范文(精选4篇)祖国在变化,苏州在变化。下面我就说说我们之前住的小区和现在的小区的变化吧! 以前住的小区现在周边高楼林立,道路宽阔。爸爸告诉我说,十年前可不是这样漂亮,当时那边的小区很少,也很老旧,周边没有高楼大厦。有一个叫“群力村”的村庄,因为当时没有物业管理,所以随处可见垃圾,夏天便是蚊蝇飞舞。可现在我的眼前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了:以前脏乱差的地方已经是一幢幢崭新的楼房,超市、菜市场、电影院,市民广场……一应俱全。附近也建了很多写字楼,道路变宽了,绿化增加了,人来人往,车辆川流不息,一片繁荣的景象。 再说说现在的小区吧,原来小区前一片荒芜人烟的田地如今建起了高大的奥体中心,奥体中心里的超市、游泳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奥体中心还举办了国际冰壶比赛、足球比赛,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观看这些重大赛事。 苏州的变化真大呀!我为生活在这样美丽的城市而感到自豪。我也一定要认真刻苦学习,为祖国的文明和发展出一份力量,也愿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辉煌! 9月28日,阳光明媚,微风阵阵,我们依次上了大巴车。坐在大巴车上看向窗外,路边的.香樟树好似一个个英姿挺拔的士兵保卫着祖国大地,茂密的绿叶沙沙作响,好似在庆祝祖国妈妈的70岁生日。一个小时后,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工业园区苏州广播电视总台。 进入展览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乐意女子中学这几个鲜红的大字,往里走,我们看见了一些形状各异的太湖石,不像玉那般精雕细琢,也不是平常石块那样粗糙,令人赏心悦目。再往里走,我们看到刚刚改革开放时的一些黑白照片,有热闹的集市、川流不息的人群、叫卖的小摊……左边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国画,这是清代宫廷画家徐扬所作的《姑苏繁华图》,徐扬画这幅画共用了24年之久,画总长1225厘米,于1759年完工。这幅画中的人物至少有几百个,每个人物都画得惟妙惟肖,画中的小河、街道,充分体现了苏州昔日的风貌。 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给苏州城乡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人民生活日益改善,电风扇、电视机、缝纫机、自行车等物件逐渐走进寻常百姓家,中国人就此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征程。 而今的苏州更是令人耳目一新,东方之门、现代传媒广场、环球188、苏州博物馆……在地标里东方之门算知名网红了,绰号“大秋裤”,两条裤腿为南北两楼,是一个外形为门的超高层建筑,总高层达301。8米,门洞高246米,跨度68米,是世界最大的门型建筑,被誉为“世界第一门”,头顶蓝天、脚踏大地,可威武气派呢! 苏州的变化非常大,我爱苏州! 今天,爸爸开车带我和妈妈去苏州工业园区的金鸡湖游玩。 在路上,很多新的高楼大厦象春笋拔地而起,道路宽又阔。不一会就到了金鸡湖,看到了很象鸟巢的科文中心,看到了很象一艘航行的大船的中茵皇冠大酒店。波光粼粼的湖面和湖边美丽的花草树木还有建筑物交相呼应,就象一首和谐的交响乐。 爸爸说:“以前的园区可没有这么漂亮,很多地方都是荒地和农田,你看现在苏州发展的可真快呀!”我兴奋的说:“是的,上次我和爷爷还坐过了‘和谐号’动车,速度可快了,嗖的一下就到了常州。”爸爸说:“这还不算呢,苏州的地铁就快要通车了,以后苏州人出行会更快更方便啊。苏州现在真是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老百姓的生帮助活水平都提高了。”妈妈说:“比如上次的四川地震,我们苏州的爱心捐款也是搞得红红火火的。帮助祖国的其他困难地区苏州人也是当仁不让。” 一路上我们说了很多,玩的很开心。真心的希望苏州能发展的越来越好,变化越来越大。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这句话是说苏州像天堂一样美丽。现在,科技越来越发达、生活越来越好,可是环境呢?——环境越来越差。 今天,我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群有说有笑的年轻人,他们把一罐饮料喝完了,就把它扔在地上,玩起了“踢罐子”的游戏。接着,他们不小心踢到了一名行人,那人只是瞪了瞪他

改革开放以来常州的巨大变迁

令狐采学创作 岁月的流转时代的变迁 令狐采学 ——改革开放以来的常州 常州位于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 地处江苏省南部,北携长江,南衔太湖,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 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均穿城而过。 常州还是季子故里,近代工业发祥地,现代装备制造城, 银领摇篮,科教名城。 土木工程学院土木0911班马中骏学号:0920104127前言: 如果时光倒退三十年,当时的人们或许无法想象在这短短的三十年间常州会发生如此之大的变化,就好像我们无法预知一个婴儿的未来一样。现在来回忆七八十年代时人们的“梦想”,总的来说可以概括成一句话: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结合今天的生活,很多人会发出会心的笑声,这笑声或许是甜美的,又或许是心酸的····· 在这里,我主要会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来简单讲诉常州在近三十多年来走过的足迹。 正文: 一.八十年代的常州 “20世纪80年代的常州,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创造了一个

又一个光辉与荣 耀:80年代初,常州 与全国69个同类城市相 比,常州的人均产值第 一,财政收入第一;与24个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相比,市区的劳动生产率仅次于上海,全国第二;财政收入超过了其中的10个城市。1982年,全市职工人均创造工业总产值12009元,仅次于上海;职工人均创造财政收入为1580元,为全国第三。1982年,常州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1983年,常州市区累计上缴国家财政收入达78.7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家拨款的8.2倍。1984年,常州撤销6个工业局,组建10个工业公司, 同年,常州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中国常利企业有限公司成立。1986年,常州第一家私营企业常州高氏企业有限公司成立……” 盯着这张老照片,看到这浓烟滚滚的工厂,感觉有些恍惚,作为一个九零后,脑海里并没有太多这种景象,但这的确是我的家乡在八十年代时候的景象。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常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也有许多东西令父辈们难以释怀,在我小的时候常常听他们津津乐道。比如说“香港摊”。

苏州工业园区:争当改革开放新标杆

苏州工业园区:争当改革开放新标杆 发布时间:2019-01-28 稿件来源:《群众》(决策资讯版)作者:刘杰朱程吴燕婷 苏州工业园区在全国经开区综合考评中已连续两年排名第一。然而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与发展环境深刻变化,园区经济日渐面临如何拓展发展空间、创新发展模式、转变政府职能三个紧迫课题,不仅要深入谋划如何在“量”的累积上实现高位再起跳,而且亟需探索新路径,凝聚新动能,更好实现高质量发展。苏州工业园区以更高水平开放、更大力度创新、更深层次改革,破解三个紧迫课题,创造了鲜活的经验。 新挑战与新要求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军。成立24年来,在经济社会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去年,园区在全国经开区综合考评中位居第一,在全国百强产业园区排名第三,在全国高新区排名上升到第五,综合发展指数、集约发展水平、质量效益指标均居全国开发区前列。 随着全国各类开放平台、创新平台日益增多,园区已有的政策功能、体制机制优势不再突出,以外资为主体、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模式受到严峻挑战。同时,园区还暴露出发展空间严重不足、人才结构性矛盾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深层次问题。 园区目前主要面临三个紧迫课题。一是如何拓展发展空间。作为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的重要组成,园区肩负着全国首个开放创新综合试验区域、全国首批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等发展重任,有着较为迫切的发展需要。对内进一步提高土地等要素资源利用效率,对外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成为园区推动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二是如何创新发展模式。园区加工贸易占比较高,外资企业生产总值占园区GDP的50%。但园区外企存在“有高原无高峰”问题,一些不具备总部功能的外资企业缺乏自身转型升级的话语权。伴随着全球产业分工的深入调整和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变化,园区亟需在发挥好开放优势

苏州改革开放31年调查报告

苏州改革开放三十一年调查报告

目录 一、苏州改革开放三十一年的变化 (3) (一)苏州改革开放三十一年的总体变化 (3) (二)苏州改革开放的成就 (4) 1.经济发展保持稳定 (4) 2.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4) 3.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5) (三)经验总结 (5) 二、面临的问题 (5) (一)面临的问题 (5) (二) 加快苏州今后的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6) 附录 (7)

苏州改革开放三十一年调查报告 一、苏州改革开放三十一年的变化 (一)苏州改革开放三十一年的总体变化 听爸爸说,我们的家乡苏州以前比较穷。 就拿房子说,普通人家一般只有1~3间简陋的小屋,经济萧条。有那么加起来二、三十平方米的小屋的人,一般都是富有人家。 但是,苏州发展的非常快,30年后,简陋的平房变成了一栋栋高楼大厦;凹凸不平的泥浆路变成了一条条笔直平坦的水泥公路;街上也不再是人烟稀少,在苏州的中心,新建了步行街,那儿繁华热闹,街上的商店里的商品琳琅满目;此外,苏州也重新修建了许多古典园林,比如说:怡园、沧浪亭等等。这一切,使苏州焕然一新,繁华美丽。 随着三十一年祖国的改革开放,苏州在教学事业上有很大的发展的。听爸爸、妈妈说,以前的学校设施非常简陋,只是一些小祠堂,甚至那些学校凳子都是自带的,还有许多家庭因为经济问题,导致不能上学。 现在,国家对教学事业重视了,新建学校,而且学校的设置很齐全,有操场,图书室,多媒体教室等。在校外,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对课外知识的深入了解,还新建了图书馆,博物馆等,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见闻。最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几年,国家推行了义务教育,使家庭经济能力有限的学生也能够高高兴兴的上学去,减轻对家庭的负担。 三十一年来,苏州经过了多少艰苦历程,经过了多少风险考验,随着改革开放,我们依然不断的前进着,发展着,奋斗着,为着祖国的强盛兴旺,为着家乡的繁荣昌盛而努力。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正在变化着。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的变化发展的调查报告

关于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的变化发展的调查报告 苏州自古以来就有“人间天堂”“东方威尼斯”“丝绸、刺绣之乡”等的美誉,在人们的映像中苏州就是这样一个有山有水,有着小桥流水人家的人文古城。自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在“保护古城、发展新区”的城市规划下,依然基本保持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成为中国保护得最好的古城之一,但更为重要的是,苏州重视创新发展,变得更加强大,更加现代化。 苏州变大了。今天的苏州,拿唐朝诗人张继《枫桥夜泊》中的“姑苏城外寒山寺”来形容已不准确,寒山寺早已到了姑苏城内。过去,来过苏州的人都感觉苏州很小,幽幽古韵的小桥流水,小巧玲珑的园林亭台。可是现在的苏州已不仅仅是一个小园林城市。 白天,当你登上苏州工业园区的国际大厦,远处,古城区粉墙黛瓦,苏州园林绕梁千年的曼妙余音似乎仍然听得见;近处,金鸡湖湖光潋滟,楼宇鳞次栉比,现代化的大企业错落有致。看苏州的市容,会勾起你联翩的怀想。 苏州变强了。谁能想到,过去被称为“上海后花园”的苏州,今天已发展成为仅次于上海的中国第二大工业城市。根据党的十六大,苏州提出了“率先建成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两个率先”目标。敢提出“两个率先”的目标,是因为苏州拥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这些年,苏州作为一个地级市,其综合经济实力已进入全国大中城市前列。比如,苏州直接利用外资居全国大中城市的首位,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列第2位,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列第3位,外贸出口额列第4位,GDP列第5位,财政收入列第6位。2004年,苏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450亿元人民币,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7.6%,进出口总额1032亿美元,其中出口507.7亿美元。此外,苏州所辖的5个县级市均居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前列。2004年,苏州入围“中国十大最具活力城市”,并获年度大奖。 一、“开发区经济”引领经济国际化迈向新高地 回望16年前的金鸡湖,围绕在渔歌水声中旧时光影依历历在目。娄葑镇的茭白、芡实清香满面,唯亭的阳澄湖大闸蟹唇齿余香,胜浦的水乡服饰也是韵味无穷……传统产业与悠久文化却掩饰不了在蓬勃市场经济大潮下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物质生活水平的落差;传统农村、农业与现代工业社会发展之间的不平衡性让昔日园区所在地的很多农民依然徘徊在传统与现代的边缘地带。 1994年,中新合作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的一声号角,将园区的农村和农民彻底“唤醒”,园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烈序曲也是自此拉开……16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乡镇工业企业向工业区集中,优化工业布局,加强招商引资,全面提升工业集中区的新型工业化水平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实现农村主要经济指标每年保持30%左右的增幅。园区不断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内资外资双向互动,在提升农村经济实力的同时,为更多失地农民等提供上岗就业、发展创业的机会。2008年,园区农村新增注册内资完成211亿元,其中民营企业注册资本101亿元,累计注册资本达397亿元,户均注册资金365万元,列全省首位。 苏州工业园区各镇村(社区)级经济实力也是不断发展壮大,截至2008年底,村(社区)级集体资产达22.3亿元,村(社区)级总收入达22686万元,村(社区)均412万元。实现2000万元以上收入的村19个,实现1000万元以上收入的村19个。全区55个村(社区)全部完成了股份合作社改革,成立了5家富民公司、1家大闸蟹专业合作社。开发区在十多年建设发展中总结出的“昆山之路”、“亲商理念”等宝贵精神财富更是苏州城市精神的具体体现。

改革开放40年商业业态发展变化分析——以江苏苏州为例

改革开放40年商业业态发展变化分析 —以江苏苏州为例 张建华,贾文艺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江苏苏州215009) 摘要:改革开放是中国的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中国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开始,改革开放涉及 各行各业,包括商业在 从改革开放中 。经济的 ,的力卩,对商品的”求不断增加,对向消费 品的商业 的要求。文主要对改革开放来商业 的变革行分析,是对苏州市的商业业的行研究,提出苏州市商业 应对市场 的略。 关键词:改革开放;商业业态;苏州;对策 中图分类号:F71 文献标识码:A 1978年在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肀的领导 下,中国开始行改革开放的,40年来中国的 经济 的,国(GDP)从1978年的3678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8年的90 人 ,人的,已经 ,会。江苏经济 国的 ,苏州 江苏 的,苏州商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较 ,商业业 应经济 市场”求不断改,基 对物的”求,基 应人 对 的向 。 <、改革开放初期的商业业态模式 (一)经济 的国有商业 : 1978年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于高度集 中的计划经济 ,企业 权,什么、多少、如销售严格按照国家执行。商业业要根据调拨获得商品然后行销售,多产品凭票应。商业业 比较固定,走遍全国 第 货商店,商业业态也比单一,都是柜台销售。商业业零售在城市货商店为 主,在乡镇一级就是供销合作社, 限,加上要凭票应,费的购买力较低。因此商店或供销合作社的数量都不多,一般来说稍大一点 的城市有几家百货商店,县城一到二家百货商店,每个乡镇只 家销合作社。在批上严格的 等级制,省级、级市批站、县级批公司,各零售商店或供销 般到上一级批发站或批发公司货,少越级批发的,更没有跨地区的 批。批 零售的业在商品短缺以及 买力低的情况下基本上成了商品的流通。当 因苏州的经济发展好于其他地区,商业业态无论是 的方面还是的方面其他地区。 (二)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 1978年到1992年是商业业态的探索阶段,改 革开放极 促 力的发展,经济 的拉 的,,个期商业业态没 上消费”求的 ,费”求 制,出现了 1992年的 。在探索期,商业经营 定的放开,个 商户开始出,不再有“投机倒把”“割资 义尾巴”等措施,限的放开得小商 生意,一定程度上 国有商业的压力,因为国 有商业无论是数量上还是 上都不 费者的购物”求。个体的数不多,规模也不 收稿日期:2018-11-02 基金项目:江苏省商贸流通业改革开放40周年研究应征论文,江苏省商业经济学会、江苏省商业联合会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张建华(1961 —),男,江苏南通人,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贾文艺*1966—),男,江苏邳州人,管理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市场营销、战略管理。 12

吴江改革开放周年大事

吴江改革开放30周年20大事

————————————————————————————————作者:————————————————————————————————日期:

1.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1979年1月14日,县委在梅堰公社八一大队等5个生产队建立“六定奖赔责任制”、“五定一奖赔生产责任制”试点,此举揭开了我市农村改革的序幕。1983年秋,全县农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同年,人民公社体制解体,农民获得了自主经营权,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交通事业跨越式发展 1980年2月12日,吴江至同里段公路竣工通车,这是我市第一条县建公路,也是第一条农村公共汽车线路通车。此后,全市的公路交通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到2007年底,全市已建城镇道路537.7公里,二级以上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49.9公里,市镇以上公路密度达每平方公里1.8公里。随着苏嘉杭、沪苏浙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同周边大城市形成1小时都市圈,所有镇村开车20分钟可上高速公路、30分钟左右可达市区,大交通格局基本形成。2007年8月,吴江市新汽车客运站投入使用,进一步优化了吴江的交通运输枢纽功能。 3.费孝通教授26访江村 1981年10月1日—4日,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和社会活动家费孝通教授对庙港开弦弓村进行了为期4天的调研。这是他继1936年、1957年二访江村以后的第三次访问江村。自三访后,费孝通教授几乎每年都要回家乡调研,一共访问了26次。他的许多学术思想,如发展乡镇工业、小城镇建设、苏南模式、县域经济等都与之相关,这些学术思想和理论对吴江乃至全国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4.乡镇集体企业蓬勃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初,吴江在社队工业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乡镇集体企业的发展,从围绕农业办工业,就地取材、就地生产、就地销售的“一围绕三就地”,到提出乡镇工业要上质量、上技术、上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三上一高”;从发扬“四千四万”精神,走遍“五湖四海”,到转向“五洲四洋”,吴江的乡镇集体企业迅猛发展,上世纪80年代末,乡镇工业产值就在全市工业总产值中占有“半壁江山”,成为发展“苏南模式”的典型。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古城区新建公共建筑地域性特征研究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I I 目录 ............................................................................................................................... III 第一章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1) 1.3研究范围 (2) 1.4研究方法和框架 (2) 第二章相关理论综述 (4) 2.1相关概念界定 (4) 2.2地域主义的由来及发展 (4) 2.3批判性地域主义 (5) 2.4国内的理论研究 (6) 2.5本章小结 (7) 第三章苏州的地域文化特征以及地域建筑理论与实践概况 (8) 3.1苏州的发展历史及文化底蕴 (8) 3.2苏州的传统建筑特点 (9) 3.3改革开放后苏州地域建筑理论发展概况 (10) 3.4苏州地域建筑的创作实践 (11) 第四章苏州古城内地域建筑设计单体分析 (13) 4.1探索阶段(1980年代初至1990年代初) (13) 4.1.1苏州火车站(1979-1982) (13) 4.1.2苏州市建筑设计院生产业务用房(1988-1992) (14) 4.1.3本阶段其他地域建筑分析 (17) 4.1.4探索阶段小结 (19) 4.2开拓阶段(1990年代初至2006前后) (20) 4.2.1苏州图书馆(1998-2000) (20) 4.2.2苏州规划展示馆(2002-2003) (23) 4.2.3董氏义庄茶室(2003-2004)和苏泉苑(2004-2007) (25)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