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放疗靶区的勾画

小细胞肺癌放疗的靶区确定

小细胞肺癌放射治疗的靶区确定及治疗策略 田世禹 山东省肿瘤防治研究院放疗一科

小细胞肺癌(SCLC)概述 ?SCLC占全部肺癌的20~25% ?有特殊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过程:肿瘤生长快,早期易发生远处转移,自然病期短(确诊后半数患者于12周内死亡)?SCLC被认为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局限期患者约占30 % ,以治愈为目的,中位生存期16~24个月 ?广泛期约占70 % ,姑息治疗为目的,中位生存期6~12个月

分期方法 UICC/AJCC TNM分期系统:同NSCLC。2009年版肺癌TNM分期同样适用于SCLC,其TNM分期变更的内容和NSCLC完全相同。 对于多数SCLC患者,T和N的分期与患者的预 后关联性不强;TNM分期系统主要依赖于手 术确认其准确性,而多数SCLC患者确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而采用放化疗为主的治疗方法,故临床上通常不采用TNM分期

?VALG/IASLC两期分期系统:局限期SCLC(LS-SCLC)和广泛期SCLC(ES-SCLC) ?VALG分期——1957年提出 –局限期:病变局限于同侧胸腔、纵隔、锁骨上区,能被 可耐受照射野安全包括 –广泛期:病变超出同侧胸腔,难以包括在局限期内。血 行转移通常为广泛期,而同侧胸腔恶性胸水、恶性心包 积液、对侧锁骨上区转移多被划归广泛期 ?IASLC分期——1989年提出 –局限期:病变位于一侧胸腔伴区域淋巴结转移,包括同侧肺门、同侧及对侧纵隔、同侧及对侧锁骨上区,也包 括伴有胸腔积液者 –广泛期:超出局限期界定范围者 ?VALG分期与IASLC分期比较 –IASLC分期与患者预后的关联性更强

肺癌靶区勾画

肺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靶区勾画 李玉 沈阳军区总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 一、概述 放射治疗在肺癌治疗中仍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单独应用或与外科结合或与化疗结合,不仅要达到根治目的,而且也可改善生活质量。就肿瘤侵及范围(例如:大小,淋巴结侵犯)、病人反应(例如状态、体重减轻)及放射治疗(总剂量,分次和技术),局部控制率仍是主要挑战。剂量达60Gy或更高,伴或不伴化疗控制率低于20%。改善治疗效果的一种手段将是增加物理和生物剂量(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加速超分割、同时化疗)。主要受限仍然是正常组织耐受量(脊髓、心脏、食管及肺限制)。受照射正常组织的体积对随之而来出现晚期反应危险性也有直接影响。减少受累体积就意味着确切知道肿瘤侵犯范围和受治疗的临床靶体积 二、外科病例中放疗的思考 1、淋巴结受累可能性 淋巴结受累的可能性直接与肿瘤扩散和大小有关。在Ogata和Narver病例中,纵隔淋巴结受累的可能性从肿瘤大小<2cm的24%增加到肿瘤大于5cm的40%以上(表1)在157例小的周边型肺腺癌中(肿瘤大小在1-2cm之间),27个病人表现或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 表1 与肿瘤大小有关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 Nohl等根据经纵隔镜钭角肌淋巴结活检和外科标本获得资料,检查949个病人淋巴受累的部位。有上肺叶肿瘤转移到右上和下气管旁淋巴结,钭角肌淋巴结,少见转移到隆凸下淋巴结或对侧淋巴结。对比之下,右肺下叶肿瘤转移到右侧气管支气管和隆凸下淋巴结。左肺下叶肿瘤可能跨过中线,右纵隔淋巴结可能受累(表2)。 另一个结果是跳跃转移的问题:如果一个淋巴结站是阴性的,在另外一个淋巴结区域发现阳性淋巴结可能意味着什么?Gaer和Gold straw报告227例病人没有肺门淋巴结受累,但有14例纵隔淋巴结阳性。 在没有肺门淋巴结受累病例中,常规纵隔清扫发现有6%意想不到纵隔淋巴结受累(PN2):如果不进行纵隔探查,要错过每个PN2病例。没有肺门淋巴结受累,平均34%PN2病例有纵隔淋巴结受累。所以前哨淋巴结概念不是肺癌术前分期准确指出。然而在胸廓切开时优先给予他们探查,随后常规根治性纵隔淋巴结切除术。 和这些外科病例对比,仅用放射治疗病人有用的资料是很少的。Kiricuta等对放疗候选的512病人治疗前CT扫描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CT标准(淋巴结在短轴大于10mm,在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