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吹风试验台作业指导书

气道吹风试验台作业指导书
气道吹风试验台作业指导书

产品试验室仪器操作作业指导书

烧杯试验作业指导书修订稿

烧杯试验作业指导书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饮用水处理厂: 昆明通用水务自来水有限公司第五水厂DRINKING WATER TREATMENT PLANT: ,KMCGE 设备或工艺单元混凝烧杯试验操作 操作和控制 OPERATION AND CONTROL 使用的设备和原料 : 絮凝设备 混凝试验搅拌机: 带调速功能(15到1000转/分钟) 定时器 1升方形(更适合)或园柱形的玻璃大口杯。 原水采集设备 10到15升的水桶 1升的量杯 沉淀水采集设备 干净的采集水样和分析用收集瓶(250到300毫升)

分析设备 浊度计 — pH计 定时器 温度计 蒸馏水洗瓶 10毫升吸管 配制混凝剂溶液的设备 -电子天平 -8个100ml容量瓶 -2个250ml广口瓶 -取药勺 其它 液体混凝剂 柔软纸巾 当出现下列情况,应当做烧杯试验 原水水质发生下列参数变化 -温度 p H 浊度和碱度 有机物 原水切换 每周必须一次 对在处理过程中或在水厂运行中每种重要的改变 当分析检查(实验室或在线)指出在原水和/或已处理水水质出现较大变化。 比较各种混凝剂的效果。 根据要处理水的水质确定混凝剂投加量。 确定最适宜的絮凝pH值(例如为了提高净化或把铝的残留量降到最低) 评估添加助凝剂的好处,并确定正确的剂量。

将要进行的分析 原水 水样温度:在采样时,在混凝开始时和在实验期间 PH值 浊度 气浮水 温度 浊度 PH值 铁、铝和锰依据所遇到的问题。如果使用聚合铝作为混凝剂,就要测量出水的铝含量。这是一个好的指标来评定混凝过程的好坏。 结果分析 目的是根据下面的参数决定混凝剂投加量: 气浮出水浊度 气浮出水有机物含量 气浮出水铁、铝和锰的含量 絮凝pH变化评估 注意:用下面的烧杯试验表来填写所有数据

振动实验机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振动实验机操作规程示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振动实验机操作规程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确认主机电源相位是否正确。机箱底部有相位保护 提示,灯亮为OK。 2、调整振动台高度。 3、调整风机相位以吹风为准。 4、面板操作: 4.1电源一切OK后,先开MAIN,再开SYSTM开 关,停顿10秒钟左右,NORMAL指示灯亮后OK。 4.2输入信号源,机台即或振动。 4.3相关指示含义: 名称含义备注 EXT-1 指外部信号输入通道切换EXT-1为准 EXT-2

INT-S.G 信号切换EXT-S.G为准 EXT-S.G TEST 自检校准不用动 CAL FIX 定频不用动 SWEEP 扫频不用动 ALARM 报警开关“ON”为开;“OFF”为关 EMG 紧急开关 STOP RESET 复位开关 5、关机 先停止振动,先关信号源,再关SYSTEM开关,最后关MAIN开关。 6、注意事项 振动台工作时,被振动物要按要求固定牢固,应有人

分析实验室用水检测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了规范实验室用水,保证分析测定结果的准确可靠,确保实验数据的科学性和公证性,特制订此管理规定。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检测中心分析实验用水的管理。 3. 责任 3.1 试剂管理员负责实验室用水的制备、检查分析、参与检验和贮存管理。 3.2 技术员在使用纯水的过程中应保证器皿或容器等的清洁,避免水的污染。 4. 内容 4.1 实验室用水的要求 4.1.1 外观:实验室用水目视观察应为无色透明的液体; 4.1.2 实验室用水分类、用途和检验标准: 表1 实验室用水的技术指标与检验频率

4.2 实验室超纯水的制备及检验检测(参照GB/T6682“一级水”检测) 4.2.1 按照超纯水机的说明书要求制备超纯水; 4.2.2电导率检验:Arium 611超纯水机具有电阻率的“在线”监测功能,并按校准周期要求进行校准。4.2.3吸光度检验:将水样分别注入1cm和2cm的石英比色皿中,在紫外分光光度计上,于254nm处,以1cm比色皿中水为参比,测定2cm比色皿中水的吸光度。 4.2.4可溶性硅检验:量取520mL超纯水,注入铂皿中,在防尘条件下,用亚沸蒸发至约20mL,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加 1.0mL钼酸铵溶液(50g/L),摇匀,放置5min后,加 1.0mL草酸溶液(50g/L),摇匀,放置1min后,加1.0mL对甲氨基酚硫酸盐溶液(2g/L),摇匀。移入比色管中,稀释至25mL,摇匀,于60℃水浴中保温10min。溶液所呈蓝色不得深于标准比色溶液。 标准比色溶液的制备是取0.50mL二氧化硅标准溶液(10mg/L),用水样稀释至20mL后,与同体积试液同时同样处理。 4.3实验室纯化水的检验检测(按《中国药典》二部“纯化水”项下检测)

拉力试验机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拉力试验机期间核查作业指导书 QLJC-JS25-2014A 1目的 规范拉力试验机期间核查的作业规程,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检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山东祺龙海洋石油钢管股份有限公司检测中心拉力试验机的期间核查。 3职责 3.1检测组按计划对本组使用的拉力试验机进行期间核查。 3.2检测组配合设备管理员按计划对使用的拉力试验机进行期间核查。 4要点 4.1核查方法选择 Z比分法数 在同一环境同一时间制作6个内部监控样,得到监控样的屈服强度值和抗拉强度值,并求出屈服强度平均值和抗拉强度平均值,计算出检测值标准差,代入公式得出Zi的值。 按Z比分数法进行评价,在剔除了离群值之后,用余下的数据,代入公式 σX X Z i i - = 式中Zi---------某试验室的Z比分数; Xi---------某试验室的比对项目检测值; X------平均检测值; σ-------检测值标准差;σ= () 1 1 2 - -∑ = n X X n i i 4.1.1核查项目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 4.1.2试验室环境温度应控制在10~35℃范围内。 4.1.3判定依据 a) 当 Zi≤2时,示为检测值在正常范围; b)当 2< Zi< 3 时,示为检测值有可疑成分; c)当 Zi ≥3时,示为检测值极不正常,应查找原因。

4.2期间核查周期规定 拉力试验机期间核查每6个月进行一次。 4.3检测组按计划和周期完成期间核查后,把《拉力试验机期间核查记录》及相关的其他记录交设备管理员对结果进行审批确认,设备管理员把审核结果反馈给检测组。 4.4设备管理员收集整理期间核查的记录和文件,并归档保存。 5相关文件 GB∕T 228.1-2010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第一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6附件 《拉力试验机期间核查记录》

实验用水监控作业指导书

实验用水监控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为了规范实验室用水的质量监控,确保实验用水的质量满足标准的要求,特制订本规程。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实验室检测化学分析、无机及有机实验和微生物检测等实验用水的水质监控。 3 职责 3.1 检测员负责实验室纯水出水口水质的监控。 3.2 质量管理员负责纯水系统的前端水的周期监控。 4 工作程序 4.1 实验室用水的分级及其指标要求。 4.1.1 实验室用水一般分为三级: (1)一级水用于有严格要求的分析试验,包括对颗粒有要求的实验,如高压液相色谱分析用水。 (2)二级水用于无痕量分析等实验,如原子吸收光谱及原子荧光分析用水。 (3)三级水用于一般化学分析实验及微生物检测。 4.1.2 不同级别实验室用水的指标要求

4.1.3 实验室应根据工作需要选用不同级别的水,并在纯水出水口标识相应的实验室用水级别。 4.1.4 检测方法中有特殊要求的其他实验用水,实验室应进行相

应指标的水质监控及记录。如有必要,应制订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4.2 实验室用水的保存 4.2.1 一级水不可储存、使用前制备。二级水、三级水可适量制备,分别储存在预先经同级水清洗过的相应容器中。 4.2.2 各级用水均使用密闭的、专用聚乙烯容器。三级水也可使用密闭的、专用玻璃仪器。 4.2.3 新容器在使用前需用盐酸溶液(20%)浸泡2~3d,再用待测水反复冲洗,并注满待测水浸泡6h以上。 4.3 实验室用水监控频次要求 4.3.1 实验室用水日常监控要求 4.3.1.1 实验室自动化制水设备生产的实验室用水 4.3.1.2 实验室用水的日常监控记录《实验室用水日常监控记录表》,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汇报。4.3.2 实验室用水的周期监控要求 4.3.2.1 中心纯水系统前端水应至少每半年一次按4.1.2要求的指标进行全检。 4.3.3 在水质监控过程中,如发现有异常情况,相关人员应及时向实验室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汇报。

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范文

力学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范文 1目的 为使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的操作有所依循,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稳定性。2范围 凡本公司拉力试棒、冲击试样的检测作业,均适用。 3作业内容 3.1抗拉试验 3.1.1试验步骤及标准 3.1.1.1 试样加工(GB/T 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 3.1.1.2检查试棒是否符合实验要求 具体操作如下:测量试样直径应在标距的中部和两端两个垂直的方向各测一次,取其算术平值。 a)用快干墨水均匀涂在试棒上,用画笔刻画出标距,标距尺寸精确到0.5%。 3.1.1.2电液伺服微机控制万能试验机操作步骤 ●开机顺序: 显示器→打印机→计算机→工控机→启动试验软件→液压源 ●拉伸试验步骤 a)按软件启动方式进入软件; b)在输入用户参数窗口选择欲做试验方案; c)选择存盘方式; d)测量试样尺寸; e)输入试样尺寸及相关试验参数,可以一次输一根试样的尺寸,也可以一次输入所有试样尺寸;

f)把试样夹持到近力传感器端的夹具上,远端不夹; g)试验力清零; h)通过小键盘调节横梁位置,把远力传感器端也夹好; i)位移清零; j)运行试验。软件自动切换到试验界面; k)观察试验过程; l)试验结束,在试验结果栏中,程序将自动计算出的结果显示在其中。如您想清楚点 观看结果,可双击试验结果区,试验结果区将放大到半屏,方便您观看结果数据,再 次双击,试验结果区大小复原。如您想分析曲线,双击曲线区,曲线区将放大到半屏,方便您分析曲线,再次双击,曲线区大小复原。 m)如还有试样,如已输入试样尺寸,请重复6-13步,如还未输入试样尺寸,请重复5-13步; n)打印试验报告; o)做完试验,关闭软件。 ●压缩试验步骤 a)按软件启动方式进入软件。 b)在输入用户参数窗口选择欲做试验方案。 c)选择存盘方式。 d)测量试样尺寸。 e)输入试样尺寸及相关试验参数,可以一次输一根试样的尺寸,也可以次输入所有试样尺寸。

振动试验机作业指导书

检验文件 检验文件名称:振动试验机作业指导书 检验文件编号:Q/ZX M 09-02.13.0708-2005 版本:V1.0 共 12 页 (包括封面) 拟制 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 会签 ___________ 批准 ___________ 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手机事业部发布 页脚内容1

前言 为了明确手机检测中心实验室能正确使用振动试验机测试,特编制本测试作业指导书。本标准由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手机事业部检测中心提出,手机事业部检测中心归口。本标准拟制部门:手机事业部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拟制人:杨征。 本标准于2004年11月首次发布。

目次 前言 (1) 目次 (2) 1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3) 4振动试验机的系统性能 (3) 5振动试验机试验的开机 (4) 6振动试验机程序操作和参数设置方法 (4) 7试验运行 (10) 8检测记录 (10) 9振动检测系统关机步骤 (10) 10注意事项 (10) 11维护保养 (10) 12记录保存 (10) 13校验周期 (11)

振动试验机使用指导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振动试验机进行各类移动终端产品振动试验的操作规程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手机检测中心实验室所进行的振动及振动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在下面所引用的文件中,使用时应以网上发布的最新标准为有效版本。 Q/ZX M 23.002–2004 移动台环境试验规范 GB/T 2423.1/2/3/22/2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RVC-2A振动试验机使用说明书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正弦振动试验: 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在振动台上采用正弦信号,对被测样机进行振动的检测。 3.2 随机振动试验: 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在振动台上采用所有频率成份同时激振而且各个频率的输入振幅是随机改变的激振信号,对被测样机进行振动的检测。 3.3 冲击试验:采用规定脉冲波形,在振动台上对被测样机进行冲击的检测。 4振动试验机的系统性能 4.1 振动试验机使用范围 振动试验机适用于模拟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振动试验, 如路运,空运,海运, 铁运等. 主要可进行随机振动试验,正弦振动试验冲击试验等. 4.2实验室环境要求 温度:5-35℃ 湿度:≤85%(25℃) 4.3 设备型号: 振动发生器 ES-3 开关型功率放大器 DA-3 4.4设备规格 4.4.1 正弦扫频 控制和测量通道 1~8 频率范围 5~4000Hz 扫频包线等幅、等速度、等加速度 分析方式 RMS、跟踪滤波 扫频方式线性—对数、正反扫、定频

10.间接性激发试验进展

第十章间接性支气管激发试验的研究进展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郑劲平 一.气道反应性与支气管激发试验 气道高反应性的发生机制有许多学说,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气道炎症学说。气道反应性增高(如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病人在病理检查时常有气道炎症存在的证据,包括粘膜上皮损伤、纤毛脱落、上皮下神经末梢裸露、气道腺体增生和杯状细胞增生、支气管腔内分泌物增多、基底膜增厚、平滑肌增生、炎性细胞浸润等,严重者可有气道重塑。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等气道疾病的特征,测定气道反应性有助于对这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支气管激发试验主要适用于协助临床诊断气道反应性增高,尤其是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此外,激发亦用于对气道高反应性严重度的判断和治疗效果的分析,并可用于对气道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二.直接支气管激发试验与间接支气管激发试验的概念及作用机制 (一)直接支气管激发试验: 我们需要客观的检查如气道激发试验来诊断哮喘。但由于历史原因,大多数支气管激发试验的研究均采用组织胺或乙酰甲胆碱作为激发剂刺激气道。组织胺和乙酰甲胆硷的作用相似,其效应细胞主要为平滑肌,直接作用可引起平衡肌收缩,但作用机制两者也不完全相同。前者为具有生物活性的介质,吸入后能直接刺激气道平滑肌收缩,同时也刺激胆碱能神经末梢,反射性地引起平滑肌细胞收缩;后者为胆碱能药物,吸入后直接与平滑肌细胞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使平滑肌收缩。一般说来,平滑肌对这两种试剂相同剂量的刺激反应程度是一致的。但在使用较大剂量时,乙酰甲胆碱的副作用较组胺小。另外,组胺试验后有一短暂不应期,在此期间重复试验则支气管平滑肌不起反应,而乙酰胆碱则无此现象。组织胺、乙酰甲胆碱试验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被应用于测定气道反应性。经过多年的发展,对这两种试验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20年在临床和实验室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方法已标准化,且较为简单易行。方法包括2分钟潮气呼吸法、定量吸入法(Dosimeter),使FEV1较基线下降20%的累积激发浓度(PC20)或剂量(PD20)常用作气道反应性的定性及定量判断。组织胺和乙酰甲胆碱的吸入激发试验阳性阈值相似(按mg或umol计算),PC20<8~16mg/L或PD20<3.9~7.8umol。目前在国外乙酰甲胆碱更为常用,某些国家甚至禁用组织胺。而在我国,由于组胺较易获得,且价格低廉,所以仍较为常用。我们曾作了两者的对比试验,发现两者作为刺激原引起的反应作用相似,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以互相代替使用。 尽管组织胺及乙酰甲胆碱开展较为广泛,但其应用仍有一定的局限性。直接支气管激发

振动试验机作业指导书

内部公开▲ Q/ZX M 09-02.13.0708-2005 检验文件 检验文件名称:振动试验机作业指导书 检验文件编号:Q/ZX M 09-02.13.0708-2005 版本:V1.0 共 12 页 (包括封面) 拟制 ________ 审核 ___________ 会签 ___________ 批准 ___________ 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手机事业部发布 <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内部信息,不得向外传播。>

前言 为了明确手机检测中心实验室能正确使用振动试验机测试,特编制本测试作业指导书。本标准由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手机事业部检测中心提出,手机事业部检测中心归口。本标准拟制部门:手机事业部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拟制人:杨征。 本标准于2004年11月首次发布。

目次 前言 (1) 目次 (2) 1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3) 4振动试验机的系统性能 (3) 5振动试验机试验的开机 (4) 6振动试验机程序操作和参数设置方法 (4) 7试验运行 (10) 8检测记录 (10) 9振动检测系统关机步骤 (10) 10注意事项 (10) 11维护保养 (10) 12记录保存 (10) 13校验周期 (11)

振动试验机使用指导书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振动试验机进行各类移动终端产品振动试验的操作规程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手机检测中心实验室所进行的振动及振动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在下面所引用的文件中,使用时应以网上发布的最新标准为有效版本。 Q/ZX M 23.002–2004 移动台环境试验规范 GB/T 2423.1/2/3/22/2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RVC-2A振动试验机使用说明书苏州东菱振动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正弦振动试验: 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在振动台上采用正弦信号,对被测样机进行振动的检测。 3.2 随机振动试验: 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在振动台上采用所有频率成份同时激振而且各个频率的输入振幅是随机改变的激振信号,对被测样机进行振动的检测。 3.3 冲击试验:采用规定脉冲波形,在振动台上对被测样机进行冲击的检测。 4振动试验机的系统性能 4.1 振动试验机使用范围 振动试验机适用于模拟各种环境条件下的振动试验, 如路运,空运,海运, 铁运等. 主要可进行随机振动试验,正弦振动试验冲击试验等. 4.2实验室环境要求 温度:5-35℃ 湿度:≤85%(25℃) 4.3 设备型号: 振动发生器 ES-3 开关型功率放大器 DA-3 4.4设备规格 4.4.1 正弦扫频 控制和测量通道 1~8 频率范围 5~4000Hz 扫频包线等幅、等速度、等加速度 分析方式 RMS、跟踪滤波 扫频方式线性—对数、正反扫、定频

水泥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水泥性能试验作业指导书 (NTJCZ-TG09) 1.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性能试验。 2.执行标准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 《复合硅酸盐水泥》GB12958—1999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1999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 《水泥细度检验方法(80um筛筛析法)》GB1345—1991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GB/T1346—2001 3.细度 3.1方法原理 是采用80um筛对水泥试样进行筛析试验,用筛网上所得筛余物的质量占试样原始质量的百分数来表示水泥样品的细度。 3.2取样 水泥试样应充分拌匀,通过0.9mm方孔筛,记录筛余物情况; 3.3试验步骤 1)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电源。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范围内; 2)称取试样25g置于洁净的负压筛上,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开动筛析仪,连续筛2min,在此期间如有试样粘附在筛盖上,可轻轻敲打,使试样落下,筛毕,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3)当工作负压小于4000Pa时,应清理吸尘器内水泥,使负压恢复正常。 结果计算:F=Rs/W×100%(精确至0.1%) 3.4试验筛修正法: 用一种已知80um标准筛筛余百分数的粉状式样,作为标准样,测试方法同筛析法。 计算修正系数C=Fn/Ft(精确至0.01);修正后:Fo=C×F;修正系数C超出0.08~1.20的试验筛不能用作水泥细度检验。 4.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测定 4.1原理 1)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对标准试杆(或试锥)的沉入具有一定阻力。通

激发试验禁忌症

一适应症: 1、支气管激发试验主要应用于临床疑诊为哮喘,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职业性哮喘等的哮 喘,用以了解其气道反应性是否增加,从而协助临床诊断。一般不用于临床明确诊断的哮喘患者,尤其在急性发着期。 2、对需要了解治疗前后气道反应性是否发生改变,用于临川疗效判断时,支气管激发试验 也可作为客观的评估结果。 3、了解其他可能伴有气道反应性增高的疾病的气道反应性,如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 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过敏性肺泡炎、热带哮酸细胞增多症、细节病、支气管扩张、记性呼吸道窘迫综合症(ARDS)、心肺移植术后、左心衰竭、以及长期吸烟、接触臭氧等也有可能出现AHR. 二禁忌症: (一)绝对禁忌症 1、对吸入诱发剂明确超敏。 2、基础肺通气功能损害严重(FEV1<50%预计值或<1.0L)。 3、心功能不稳定,近期内(<3个月)有心肌梗死,或正使用拟副交感神经药物、心动过缓、 严重心率失常等。 4、严重的未被控制的高血压(收缩压>200 mmHg,舒张压>100 mmHg)。 5、近期脑血管意外。 6、主动脉瘤。 7、严重甲状腺功能亢进。 8、不能解释的荨麻疹。 9、不适宜测定用力肺活量的患者(如肺大泡、气胸等),不宜采用用力肺活量法测定呼吸流 量。 (二)相对禁忌症 1、基础肺功能成中度阻塞(FEV1<70%预计值),但如严格观察并做好充足的准备,则 FEV1>60%预计值者仍可考虑予以激发试验。 2、肺通气功能检查已诱发气道阻塞发生,在未吸入激发剂的状态下FEV1即下降>20%. 3、不能做好基础肺功能检查的受试者(肺功能基础值测定不符合质控要求)。 4、近期呼吸道感染(<4周)。 5、哮喘发作加重期。 6、癫痫需用药物治疗。 7、妊娠、妇乳妇女。 8、正在使用胆碱酶抑制剂(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患者不宜做乙酰甲胆碱激发试验。 三并发症 气道反应性价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症状有: 1、气道痉挛引起症状:咳嗽、胸闷、气促、喘鸣,此时以伴有通气功能下降为特征。气道 痉挛症状经吸入β2受体兴奋剂可迅速缓解。 2、非气道痉挛的症状:如咳嗽、声嘶、咽痛(咽痛部以及声带受刺激充血水肿所致)、头 痛、面红等,但不伴有通气功能的降低。吸入组胺引起的这些症状较乙酰甲胆碱稍多。

新版电线电缆检测作业指导书样本

电线电缆 1 范围 1.1本细则规定了电线电缆的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判定依据、检测环境条件、检测程序、原始记录、检测报告等。 1.2本细则适用于电线电缆的检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GBl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2.2 GB/T2951—《电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实验方法》2.3 GB5013- 《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橡皮绝缘电缆》2.4 GB5023—《额定电压450/750V及以下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2.5 GB/T3956—《电缆的导体》 2.6 GB 8170-1987 《数据修约规则》 2.7 GB/T3048—《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 3 检测项目参数及仪器设备要求

4接样或抽样 4.1委托检测 4.1.1接样人员检查样品数量及样品技术要求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 4.1.2检查样品是否见证送检或伴送, 委托单是否签字盖章齐全等。 4.1.3检查委托单填写是否明确, 如产品种类、数量、检测项目、技术要求等。 4.1.4检查样品状态, 与委托人进行必要的确认, 判定所检测样品是否满足检测标准要求。 4.2抽样检测 4.2.1同一规格电线抽取2x100m作为被测试样, (从被测电缆或软线试样或电缆的护套试样上切取足够长的样段, 供制取老化前拉力试验用试件至少5个和供电缆标准对护套材料规定的老化后拉力试验所需试件数量。注意制备每个试件需要长度约100mm。) 4.2.2抽取样品时需有受检方代表及第三方代表在场的情况下共同抽取, 并在抽样单上签章: 一旦抽样完毕, 立即对样品贴上加盖本中心公章和受检方代表及第三方代表签字的封条, 并对抽取样品采取有效保管、运输措施。 4.2.3如是工程上使用的材料, 严格按照<苏建质(1998)270号>的规定进行。 4.2.4检查抽样单、登台账是否要求内容逐项填写清楚明确。 5 检测前检查 5.1检查检测任务( 流程) 单与样品和有关资料是否相符。被检样品数量、尺寸、规格等是否符合检测执行标准的要求。检测人员对不符合要求的样品, 有权暂时停止检验, 写明原

试验机维护保养操作规程样本

路面材料强度试验机维护保养操作规程 一、在进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时应先测量试件高度, 至少取圆周等分四点的平均值作为试件的高度并测算试件密度。 二、测定试件的稳定度时将测定密度后的试件及马歇尔试验的上、下压头, 置于温度为60℃+1℃石油沥青的恒温水槽保持至少30~45分钟后将上、下压头上从水槽中取出拭干净内面, 在下压头的导棒上涂少量黄油, 再将度件取出置下压头上, 盖上上压头, 然后装在加载设备上, 将流值测定装置安装在导棒上, 使导向套轻轻地压住上压头, 同时将流值计百分表读数对零, 将量程0~30KN的测力环装在试验仪上, 调整加载速度, 启动试验仪, 读取测力环中力值数据和流值计百分表读数。。 三、测度回弹模量时在试验仪上安装量程为0~50KN的测力环, 将度件和试筒的底面放在试筒两侧的螺孔内, 将承载板放在试件表面中央位置, 并与试验仪的贯入杆对正, 将百分表和表头安在支杆上, 并将百分表测头安放在承载板两侧的支架上, 加压。 四、进行无侧限抗压强试验试验时应将已浸水一昼夜的试件取出, 用软布吸去试件表面的可见自由水, 并称取试件的质量, 用游标卡尺测试件高度, 将量程为0~100KN的测力环安装在试验仪上, 放入试件启动机器记录数值, 测定含水量。

维护保养: 1、试验仪应安装在清洁、干燥、温度均匀、周围无震动、无腐蚀气体影响的房间里。 2、安装地点应位置适当, 地基牢固可靠, 便于操作和保养。 3、每一所向机内更换锂基润滑油。 4、电动操作时, 摇篮手柄不允许装在机上, 以免伤人。

ACS-A型电子天平维护保养操作规程 一、电子称应置于稳定平整的台面上, 无气流、无辐射、无含有腐蚀性气体的环境中。 二、调平: 调平左右调整螺栓, 使水平显示器中水平泡位于中心。 三、开机: 打开电源开关, 显示窗轮流显示88888, 最后进入零位状态。 四、称量: 当空称显示不为零时, 按[置零]或[去皮]键, 重量窗显示为零时开始称重, 称重完毕后按[清除]键, 恢复零位状态。 维护保养: 1、试验完毕后, 关闭电源开关, 拨下电源插头。 2、不使用时加防尘罩。

支气管激发试验

激发试验Bronchial Test 概述: 一般采用非特异性的支气管痉孪药物,如组胺(histamine)和乙酰甲胆碱(methacholine)等,按标准的剂量规程,通过雾化吸入到达支气管,然后反复检查肺功能,如通气功能的流速容量环、脉冲振荡、体描、阻断法气道阻力等等,通过肺功能的参数观察支气管的反应。一旦观察的参数,如一秒量(FEV1)下降了20%以上(与用药前比较),按中华医学会的标准,我们就可以判定该病人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 激发试验的检查流程: 进入激发试验程序 -〉输入病人资料 -〉检查肺功能(如流速容量环)获得用药前的参考值 -〉按规程喷药 -〉等待药物反应后再次检查肺功能获得用药后的观察数据 -〉判断FEV1下降超过 20%?-〉-〉如果否,继续按规程喷药,重复上一步检查-〉如果是,激发试验为阳性,结束检查,喷舒张药。 激发试验的程序界面: 用鼠标双击激发试验图标进入标准的激发试验检查程序,在屏幕的最左边有各控制图标 进入病人资料的数据库管理程序 编写或修改药物激发规程(不保存) 开始雾化喷药 提早停止喷药 进入通气功能检查程序 进入阻断法气道阻力检查程序 进入体积描记法检查程序 进入脉冲震荡法检查程序 按设置步骤进行 跳转到其他应用程序 退出激发试验程序

控制按钮图标 药物规程列表 呼吸和药物控制显示 参数的反应趋势 测试前的准备工作 选好激发的药物,常用的有组胺(histamine)和乙酰甲胆碱(methacholine)等非特异性的支气管痉孪剂,也可以用花粉、毛发、尘土等特异性的支气管痉孪剂,这取决于医生。 选好剂量规程,常用的剂量规程有:欧洲的两浓度六步法(),中华医学会的短规程(China-short)和中华医学会的长规程(China-long)。注意欧洲的剂量规程比中华医学会的规程少一步剂量,这可能是国外都采用定量雾化装置(Dosimeter),而中华医学会采用简易装置。 精确地按规程配好不同等级的药物保存在冰箱中,因为大多数药物都是易挥发性药物。 选好观察参数规程,是采用PD法还是PC法,一般采用FEV1的PD法,即程序中默认的J-Spiro观察规程。 预约好病人,把几个病人组合在一起检查,这样可以节约药物,又节约时间,可以让病人互相学习更快地完成检查。我们可以在第一位病人吸入药物后等待药物反应的时间内,让第二、三位病人依次吸药,等最后位病人吸完药后,第一位病人到了正好可以做肺功能检查的时间了。 检查绿色的过滤网是否需要更换 (10–20病人/个),如果需要更换,则需做 流速定标。换下来的绿色过滤网在国外一般 丢弃,实际上只要清洗干燥后还能通过定 标,还能继续使用。

含水率试验作业指导书(烘干法)

作业指导书 (含水率) 编写: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受控状态:持有者姓名: 分发号:持有者部门:

目录 1. 主要设备及开展项目 2. 试验工作程序及样品处置 3. 样品及清洁整理

1、主要设备及开展项目 2、试验工作程序及样品处置 现场取样(委托送样)填写委托单→对委托单编号→填写样品收样单→样品区→下放委托单→从样品待检样品区取样品→试验室进行样品试验/检测→样品试验/检测完毕→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对试验卫生进行清理→剩余样品放入已检样品区按规定集中处理→出具报告→报告审核、批准→报告盖章、发送 2.1试验操作过程 2.1.1收样方法 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应观查样品外观颜色、有无杂质。核对样品与委托单信息是否一致是否有信息缺失,填写样品收样单,并在“未检”一栏划“√”,并存放至指定位置择期进行试验。 2.1.2试验步骤 具有代表性试样,细粒土15-30g,砂类土、有机土为50g,放入称量盒(称量盒质量定期3-6个月调整为恒质量值)内,立即盖好盒盖,称质量。结果即为湿土质量。 2.1.3打开盒盖,将试样和盒放入烘箱内,在温压105-110℃恒温下烘干。烘干时间对细粒土不得少于8h,对砂类土不得少于6h。对含有机质超过5%的土,应将

温度控制在65~70℃的恒温下烘干。 2.1.4将烘干后的试样和盒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一般只需0.5h-1h 即可)。冷却后盖好盒盖,称量,准确至0.01g 。 2.1.5 结果计算 : 下式计算含水量: 100?-=s s m m m ω 式中: ω—含水量,%; m —湿土质量,g ; m s —干土质量,g 。 2.2结果整理 本试验须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其算数平均值,允许平行差值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2.3出具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⑴土的鉴别和分类; ⑵土的含水量ω值; 3、样品及清洁整理 试验完成后清理工作台及天平,将玻璃器皿清洗擦拭干净放至指定位置。 将样品标签上“已检”一栏划“√”,然后将样品移至样品室已检留样区。 附表: 附表1 含水率试验报告(JT/BG01-01)

支气管激发试验的研究进展

作者单位:518026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张清玲); 510120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郑劲平) 支气管激发试验的研究进展 张清玲 综述 郑劲平 审校 【摘 要】 气道高反应性(AHR )是哮喘最典型的病理生理特征之一,支气管激发试验目前仍是测定气道反应性的主要方法,为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的应用价值,本文从各种不同的激发试验特点、支气管激发试验的评价指标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气道高反应性;激发试验 支气管激发试验系用某种剌激,使支气管平滑 肌收缩,再用肺功能做指标,判定支气管狭窄的程度,从而用于测定气道高反应性(AHR )。根据激发剂的不同,常用的可分为药物试验、运动试验、蒸馏水或高渗盐水激发试验、特异性支气管激发试验等。1 各种不同的支气管激发试验特点1.1 药物试验 最常用的为组胺或乙酰甲胆碱,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完全相同。前者为具有生物活性的介质,吸入后能直接剌激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同时也剌激迷走神经末梢,反射性引起平滑肌收缩;后者为胆碱能药物,吸入后是直接与平滑肌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而使平滑肌收缩[1]。 组胺和乙酰甲胆碱均为干燥的晶体,用前需配成溶液。溶剂可选用生理盐水或用含0.5%NaCl 、0.075%NaHCO 3的水溶液。乙酰甲胆碱结晶嗜水性很强,原装开封后应立即称量,配成水溶液。无论晶体试剂或其溶液均应放入冰箱保存,以免效价降低,影响测定结果。 激发试验时,可选用下述三种吸入方法之一。①潮气呼吸法:起始浓度0.03g/L ,最大浓度32g/L ,每次潮气呼吸吸入2分钟,吸入后分别在30秒和90秒测定肺功能。间隔5分钟后吸下一个浓度。②定量吸入(五次深吸气)法:从功能残气位缓慢深吸气至肺总量位,吸气时间为5秒钟左右。在吸气开始时同步喷出定量雾化药物。每一浓度连续不间断吸入5次,起始浓度、最大浓度及间隔时间同上述潮气呼吸法。③Yan 氏法:药物浓度为3.15、6.25、25和50g/L 4个级别。起始剂量为3.15g/L 吸入1 次(组胺剂量为0.03 μmol 或乙酰甲胆碱剂量为0.05μmol ),按累积剂量倍增式吸入。最大剂量为50g/ L 吸入8次(组胺累积剂量为7.8 μmol 或乙酰甲胆碱剂量为12.8 μmol )。从功能残气位深吸气至肺总量位,吸气时间为1~2秒钟左右。在吸气开始时同 步喷出定量雾化药物。吸入60秒测定肺功能,接着 吸下一剂量。 乙酰甲胆碱支气管激发试验较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特异性高,且副作用小。无短期不应期。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中出现的副作用以面部潮红、头痛及声嘶为常见。 另国内中山医科大学谢灿茂等[1]以间羟胺做为激发剂对哮喘和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这些患者组胺支气管激发试验均为阳性)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发现间羟胺吸入哮喘患者73%呈阳性反应,而慢支患者无1例阳性,因而提出:间羟胺支气管激发试验可以区别哮喘患者和慢支患者对组胺的AHR ,但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1.2 运动试验 大多数哮喘患者,在剧烈运动后,会诱发哮喘或使哮喘加重。一般认为运动时过度通气引起气道内衬液层温度下降和水分丢失是其主要诱因。Chatham 等认为脱水使局部渗透压增高,使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处疏松分离,肥大细胞和嗜酸粒细胞释放炎性介质导致支气管粘膜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加以及平滑肌痉挛。而组胺或乙酰甲胆碱据认为主要是对支气管平滑肌直接作用,因此在理论上各种原因所致的支气管上皮的损害、上皮下神经末稍的暴露等,均可导致支气管平滑肌对组胺或乙酰甲胆碱的反应性增高。例如:上呼吸道感染、慢支、肺气肿等可出现对组胺或乙酰甲胆碱的气道反应性增高。近年G auvreau 等研究则认为在运动引起支气管狭窄的患者中,其血清及痰液中的炎性指标并无明显改变,而在乙酰甲胆碱诱发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改变明显[2]。 黄克武等[3]研究发现运动试验诊断支气管哮喘的特异性较高,建议在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将这两种气道反应性测定方法结合起来,特别是对乙酰甲胆碱吸入试验阳性的病历加做运动试验并结合临床病史对诊断和排除支气管哮喘无疑会有帮助。肖伟民等[4]对20例健康者、118例支气管哮喘、22例过敏性鼻炎、24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运动2组胺

含水率试验作业指导书烘干法修订版

含水率试验作业指导书 烘干法修订版 IBMT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T5AB-IBMT08-IBMT2C-ZZT18】

作业指导书 (含水率) 编写: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受控状态:持有者姓名: 分发号:持有者部门: 目录 1. 主要设备及开展项目 2. 试验工作程序及样品处置 3. 样品及清洁整理 1、主要设备及开展项目 表1 主要仪器设备

表2 开展检测项目 2、试验工作程序及样品处置 现场取样(委托送样)填写委托单→对委托单编号→填写样品收样单→样品区→下放委托单→从样品待检样品区取样品→试验室进行样品试验/检测→样品试验/检测完毕→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填写仪器使用记录→对试验卫生进行清理→剩余样品放入已检样品区按规定集中处理→出具报告→报告审核、批准→报告盖章、发送 2.1试验操作过程

2.1.1收样方法 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应观查样品外观颜色、有无杂质。核对样品与委托单信息是否一致是否有信息缺失,填写样品收样单,并在“未检”一栏划“√”,并存放至指定位置择期进行试验。 2.1.2试验步骤 具有代表性试样,细粒土15-30g,砂类土、有机土为50g,放入称量盒(称量盒质量定期3-6个月调整为恒质量值)内,立即盖好盒盖,称质量。结果即为湿土质量。 2.1.3打开盒盖,将试样和盒放入烘箱内,在温压105-110℃恒温下烘干。烘干时间对细粒土不得少于8h,对砂类土不得少于6h。对含有机质超过5%的土,应将温度控制在65~70℃的恒温下烘干。 2.1.4将烘干后的试样和盒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冷却(一般只需0.5h-1h即可)。冷却后盖好盒盖,称量,准确至0.01g。 2.1.5 结果计算: 下式计算含水量: 式中:ω—含水量,%; m—湿土质量,g; m —干土质量,g。 s 2.2结果整理

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

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页码1/8制定日期 版本A执行日期 一、目的 拉伸试验为简单的力学性能试验。试验过程中测定金属材料在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和断裂过程中最基本的力学性能指标(如正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及断面收缩率等)的适宜方法选取及操作规范,取得准确、正确的试验数据。 二、范围 试验类型包括室温拉伸试验、高温拉伸试验、低温拉伸试验等,测试内容包含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收缩率、断面收缩率等。 三、原理 在规定试验环境条件下,对规定要求的试验进行正确加载,施加拉力,一般拉伸至断裂,测定上述力学性能中的一项或几项。 四、术语定义及符号和说明 术语及定义 本指导书涉及术语较多,此处略,具体参考相关标准(如GB/、GB/T4338-2006、GB13239-2006等)。 符号和说明 符号和说明参加下表(表 1.)。 表 1. 符号和说明 符号单位说明 试样 a0,T a mm矩形横截面试样原始厚度或原始管壁厚度 b0mm矩形横截面试样平行长度的原始宽度或管的纵向剖条宽度或扁丝原始宽度 d0mm圆形横截面试样平行长度的原始直径或圆丝原始直径或管的原始内径 D0mm管原始外径 L0mm原始标距 mm测定Awn的原始标距 L c mm平行长度 L e mm引伸计标距 L t mm试样总长度 d u mm圆形横截面试样断裂后缩颈处最小直径

拉伸试验作业指导书文件编号: 页码28制定日期 版本A执行日期 符号单位说明 L u mm断后标距 mm测量Awn的断后标距 S0mm2原始横截面积 S u mm2断后最小横截面积 K—比例系数 Z%断面收缩率 伸长率 A%断后伸长率 A wn%无缩颈塑性伸长率 延伸率 A e%屈服点延伸率 A g%最大力Fm塑性延伸率 A gt%最大力Fm总延伸率 A t%断裂总延伸率 △Lm mm最大力总延伸率 △L f mm断裂总延伸 速率 S-1应变速率 S-1平行长度估计的应变速率 νc mm·S-1横梁位移速率 MPa·S-1应力速率 力 F m N最大力 屈服强度、规定强度、抗拉强度 E MPa b弹性模量 m MPa应力—延伸率曲线在给定试验时刻的斜率 m E MPa应力—延伸率曲线弹性部分的斜率c R eL MPa b上屈服强度 R m MPa下屈服强度

拉力机操作规程

一.目的 为本公司的通用卡尺的内部校准工作提供文件依据。 二.范围 本校准作业指导适用于分度值(游标类和表类)或分辨力(数显类)为﹕0.01mm, 0.02mm,0.05mm和0.10mm﹐测量范围上限至500mm的通用卡尺(包括游标卡尺﹑电子数显卡尺﹑带表卡尺,但不包括深度卡尺)的校准。 三.参照依据: 此校准作业指导是参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JJG30-2002通用卡尺检定规程)編写而成。 四.主要内容: 4.1概述 通用卡尺是用来测量外尺寸和內尺寸﹑盲孔﹑阶梯形孔及凹槽等相关尺寸的量具。其主要结构形式分別为﹕游标卡尺﹑电子数显卡尺﹑带表卡尺。 4.2计量性能要求 4.2.1刀口內量爪的基本尺寸应符合下表规定﹕(表中单位为﹕mm) 4.2.2圓弧內量爪的基本尺寸 合并兩量爪。圓弧內量爪基本尺寸,新制造的應為10mm或20mm 整數﹐其偏差應符合下表規定﹕(表中單位為﹕mm);使用中及修理 后的基本尺寸允許為0.1mm的整倍數,保証使用的情況下可為卡 尺分度值的整數倍。 分度值圓弧內量爪的尺寸偏差 0.01,0.02 ±0.01 0.05 ±0.02 0.10 ±0.03 4.2.3示值誤差 均應符合下表的規定﹐帶有深度測量杆的卡尺﹐深度測量杆20mm 點的示值誤差不應超過1個分度值(分辨力)﹕(表中單位為﹕mm) 測量范圍分度值(分辨力) 0.01,0.02 0.05 0.10 允許誤差

0~150 ±0.02±0.05±0.10 >150~200 ±0.03 >200~300 ±0.04±0.08 >300~500 ±0.05 4.3計量器具控制 4.3.1校准條件 環境溫度﹕20℃±5℃ 相對濕度﹕≦80% 校准前,應將被校卡尺及量塊等校准用工具同時置于平板上,其平衡 溫度的時間見下表的規定﹕ 測量范圍(單位為﹕mm) 平衡溫度的時間(單位為﹕h) 置于平板上 ≦300 1 >300~500 1.5 4.3.2校准裝置 4.3.2.1校准裝置名稱 5等或3級卡尺專用量塊﹑1級岩石平板﹑數字千分尺 4.3.3校准方法 4.3.3.1 刀口內量爪基本尺寸校准 先將1塊尺寸為10mm的3級或5等量塊的長邊夾持於兩外 測量爪測量面之間,緊固螺釘后,該量塊應能在量爪測量面 間滑動而不脫落。用外徑千分尺沿刀口內量爪在平行於尺身方 向校准。尺寸偏差以測得值與量塊尺寸之差確定。 4.3.3.2 圓弧內量爪基本尺寸的校准 基本尺寸用外徑千分尺卡尺內量爪在平行於尺身方向校准。 在其它任意方向校准時,測得值與基本尺寸之差應不超過 4.2.2項規定的偏差。 4.3.3.3 示值誤差的校准 4.3.3.3.1 用5等或3級卡尺專用量塊校准。受校點的分布﹐ 對于尺寸范圍在300mm內的卡尺﹐不少于均勻分布 3點﹐;對於測量范圍大於300mm的卡尺,不少於均勻分 布6點(具体分布點情況見下表).根据實際使用情況可以 适當增加受校點位。 測量范圍選擇分布點 0~150 51.20,101.20,142.40, 0~200 51.20,121.50,191.80 0~300 101.20,201.50,291.80 0~500 81.50,162.7,243.3,323,413.6,49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