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doc

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doc
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doc

2019 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5 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描写轻舟运动时所选的参照物是()A .轻舟 B .山C.河中的水 D .轻舟上的人

2.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正在进站的火车

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C.站在商城自动扶梯上顾客的运动

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

3.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 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布为

2.35cm、 2.36cm、 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 . 2.36cm

B .2.357cm C. 2.35cm D .2.4cm

4.济南市2015 年 9 月份的空气质量排名全国倒数第一名,雾霾严重,“PM2.5 ”颗粒物是罪魁祸首,其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毫米 B .纳米 C .厘米 D .微米

5.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 内通过的路程是 20m,则它在前2s 的速度一定是

()

A . 80m/s

B .10 m/s C. 5 m/s D.无法判断

6.下列实验能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 .发声的电铃放入钟罩,从钟罩抽气

B .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

加大音量

C.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尺子 D .拨动绷紧的粗细不同的橡

皮筋

7.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

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

A .声音产生的原因

B .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D .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8.为纪念“五三惨案”,济南市市每年5月 3 日上午都试鸣防空警报,警示后人.警报声传

得很远,这是因为它的()

A .响度大

B .音调高C.音色美 D .节奏快

9.课堂上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A .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D .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10.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

C.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 2000Hz

D.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1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竹的倒影

B .水面折枝C.手影

D.镜中花

12.下列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日食B.水中倒影C.小孔成像D.“折断”的铅

13.一块平面镜,竖直挂在与人相距5m 远的地方,当人走近平面镜时,判断正确的是()A.他在平面镜里的像也将靠近平面镜

B.他在平面镜里的像将远离平面镜

C.他在平面镜里的像变大

D.他在平面镜里的像变小

14.下列现象中,属于折射现象的是()

A .小孔成像

B .路灯下形成人影

C.阳光下可以看到彩色的花 D .河岸边看到水中的鱼

15.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 .海市蜃楼﹣﹣光的色散

B .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C.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 D .水中倒影﹣﹣光的折射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有 2 个或 2 个以上选项正确.每题 3 分,选不全得 2 分,多选或错

选均得 0 分,共 12 分)

16.正确估测物理量,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下列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A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是 1.3m/s

B.老师讲课时声音响度为10 分贝

C.人脉搏1s 跳动约 70 次

D.教室的高度约为3m

1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趵突泉菊花展中一盆菊花呈红色是因为它反射了红色光

B.雨后天空中的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

C.色光的三基色是红、绿、蓝

D.小孔成像、平面镜、球面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

19.童话“龟兔赛跑”说的是乌龟和兔子比赛谁跑得快,它们同时起跑后由于兔子骄傲,在比

赛中打了个瞌睡,乌龟抢先跑到了终点.由此可知()

A.在这段路程中乌龟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B.在这段路程中兔子比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C.在这段路程中兔子任何时候都比乌龟跑得慢

D.在这段路程中兔子不一定任何时候都比乌龟跑得慢

三、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12 分)

20.孙诚同学用刻度尺对一木块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被测物体的长度为cm.

21. 2015 年 9 月 3 日是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在北京召开了盛大的阅兵式,向全世界展示

了新中国的风采.如图所示,以前面的旗手为参照物,后面的方队是的.经过天安门城楼时,他们喊出了响亮的口号,这些声音是他们的声带产生的,并且经过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路边的群众从侧面看去,只看到每一排最外侧的一名士兵,这是由于造成的.

22.吴宏身高为1.7m,站在竖直放置的高为1m 的平面镜前2m 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m,镜中像的高度为m.

23.韩梅在湖边看到鱼在树上游,她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像,她看到的树是由于光的形成的像.

四、作图题(每题 3 分,共 6 分)

24.如图一束光线从水射向空气,① 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② 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25.如图所示. A ′B′是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

平面镜.

五、简答题(每题 3 分,共 6 分)

26.请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27.请举例说明如何防治噪声.

六、计算题(每题8 分,共 16 分)

28.程宇同学和爸爸、妈妈在国庆节期间出去自驾游,在路边看到了如图所示的交通标

志牌.汽车从该交通标志牌到达遂宁市最快要多长时间?

29.盘点 2014 年世界航空业,各国空难频发.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各国舰船在定位和

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若海的深度是 6.75km,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00m/s,则需经过多长时间才能接收到信号.

七、实验探究题(每题 6 分,共 18 分)

30.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

度值为 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 A 、B、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 )该实验是根据公式进行测量的.

(2 )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填“大、小”).

(3 )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 = cm t = s v = m/s

AB AC

, BC ,.

(4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 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

AC 段的平均速度 v AC偏

“”(填大、小).

31.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 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

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材料长度 /cm 横截面积 /mm

2

A 铜60 0.76

B 铜60 0.89

C 铜60 1.02

D 铜80 0.76

E 铜

F 铜100 0.76

G 钢80 1.02

H 尼龙80 1.02

I 尼龙100 1.02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的琴弦进行实验.

(3)表中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

数据.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

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32.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

板垂直;两支蜡烛 A 、B 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 A 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B 蜡烛放在玻璃板后.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对两支蜡烛的要求是;实验时采用玻璃板而不是平面镜,是为了.

(2)点燃 A 蜡烛,小心地移动镜后 B 蜡烛,发现,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

(3)移去后面的蜡烛 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

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填“虚”或“实”).

(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填“A”或“B ”)

A .保持 A 、

B 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 A 蜡烛的位置,进行步骤(2)、(3)的操作.

2015-2016 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王中学八年级

(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5 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

1.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描写轻舟运动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A .轻舟 B .山C.河中的水 D .轻舟上的人

【考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分析】判断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和参照物之间发生

位置的改变,物体处于运动状态.

【解答】解:如果以河岸、山、山上的树为参照物,轻舟和任一者都发生了位置的改变,轻

舟是运动的.以轻舟上的人为参照物时,轻舟和轻舟上的人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轻舟是静止

的,以山为参照物时,轻舟和山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故选 B .

2.下列物体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正在进站的火车

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C.站在商城自动扶梯上顾客的运动

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

【考点】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方向都保持不变,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作用.

【解答】解: A 、正在进站的火车速度越来越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 A 错误;

B、离开脚后在草地上滚动的足球速度越来越慢,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 B 错误;

C、站在商城自动扶梯上顾客的运动速度和方向保持不变,是匀速直线运动,故 C 正确;

D、绕地球匀速转动的“北斗”卫星方向在不断改变,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 D 错误.

故选 C.

3.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 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布为

2.35cm、 2.36cm、 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

A . 2.36cm

B .2.357cm C. 2.35cm D .2.4cm

【考点】长度的测量.

【分析】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题目中测量了物体的长度三次,计算出平均值作

为物体的长度.

【解答】解:

物体的长度为 L= = ≈ 2.36cm.

故选 A .

4.济南市 2015 年 9 月份的空气质量排名全国倒数第一名,雾霾严重,“PM2.5”颗粒物是罪

魁祸首,其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毫米

B .纳米

C .厘米

D .微米

【考点】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体长度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长度单位及其进率的

认识,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

头发丝的直径大约是50μm, PM2.5 的直径大约是头发丝直径的,

所以PM2.5 的直径为=2.5μm.

故选 D .

5.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 内通过的路程是20m,则它在前2s 的速度一定是()

A . 80m/s

B .10 m/s C. 5 m/s D.无法判断

【考点】匀速直线运动.

【分析】匀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且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这

种运动称为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

【解答】解:由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其速度不变,且速度v= ==5m/s.

故选 C.

6.下列实验能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A .发声的电铃放入钟罩,从钟罩抽气B.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

加大音量 C.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尺子D.拨动

绷紧的粗细不同的橡皮筋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分析】对每个选项中的图片认真分析,明确探究的目的、现象和结论,确定符合题意的选

项.

【解答】解:

A、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入钟罩,从钟罩抽气,会听到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听不到了,说明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符合题意;

B、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加大音量,看到烛焰摇曳的更明显了,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不符合题意;

C、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拨动尺子,尺子振动的频率发生改变,音调随之改变.说明

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不符合题意;

D、拨动绷紧的粗细不同的橡皮筋,可以发现橡皮筋越粗,音调越低,说明发声体的音调与

频率有关,频率越低,音调越低.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

7.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

度不同.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

A .声音产生的原因

B .响度和振幅的关系

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 D .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考点】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分析】声音由物体的振动产生,当发声体的振幅越大时,发出声音的响度也越大.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这是因为用力

不同时,音叉的振动幅度不同,振幅越大,响度越大,因此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响度

和振幅的关系.

故选 B .

8.为纪念“五三惨案”,济南市市每年5月 3 日上午都试鸣防空警报,警示后人.警报声传

得很远,这是因为它的()

A .响度大

B .音调高C.音色美 D .节奏快

【考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分析】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物体振幅有关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

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远,响度越小.根据这个内容,对本题进行分析.

【解答】解:因为相同响度的声音,距离越远,听到音叉的声音的响度越小,说明响度与离

声源距离有关.例如:当我们听不清某个人说话的声音时,总是强调对方要“大点声”,就是要求对方说话时响度大;同理,警报声能传播很远的距离,这是因为它的响度大.故选 A .

9.课堂上老师用同样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A .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C.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D .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考点】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分析】声音的特征有三个:即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取决于物体振动

的频率;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取决于振幅和距离声源的距离;音色是取决于发声体本身的

一种特性,一般利用音色来辨别物体.

【解答】解:当用同样的力吹细管时,同时不断的剪短细管,使得细管内的空气柱逐渐变短,

振动变快,振动的频率变大,所以其所发出的音调会变高,故该实验是为了研究声音的音调

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故选 B .

10.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

C.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 2000Hz

D.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考点】声速;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

【分析】①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物

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

②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③人的正常听觉范围在20Hz ~ 20000Hz 之间;

④ 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解:

A、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决定于发声体的振幅及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此选项错误;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声音无法传播.此选项错误;

C、人的正常听觉范围是 20Hz~ 20000Hz .此选项错误;

D、深夜跳广场舞时的音乐对需要休息的人来说是噪音.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此选项正确.

故选 D .

11.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 .竹的倒影

B .水面折枝C.手影

D.镜中花

【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分析】( 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有:小孔成像、激光

准直、影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照在不同介质面上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平面镜成像就是具体应用;

(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就会发生偏转,即光的折射现

象.【解答】解: A 、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

等大、正立的虚像,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插入水中的树枝好像弯折了,这是树枝反射的光进入人眼时在水面发生了折射,故本选

项不符合题意.

C、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D、镜中花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与物体等大、正立的虚像,

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12.下列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日食B.水中倒影C.小孔成像D.“折

断”的铅笔

【考点】光的反射.

【分析】(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

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

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

的.【解答】解: A 、当月球转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并且三者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

太阳照

射在地球上的光线,地球处在月球的影子里,这就形成了日食.属于光沿直线传播,故与题意

不符;

B、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C、小孔成像属于光沿直线传播,故与题意不符;

D、从水中铅笔上反射的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当人逆

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时,看到的是铅笔的虚像,比实际位置偏高,所以感觉折断了,故与题

意不符;

故选 B .

13.一块平面镜,竖直挂在与人相距5m 远的地方,当人走近平面镜时,判断正确的是()A.他在平面镜里的像也将靠近平面镜

B.他在平面镜里的像将远离平面镜

C.他在平面镜里的像变大

D.他在平面镜里的像变小

【考点】平面镜的应用.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解:人靠近平面镜时,人大小不变,根据物像大小相等,所以人在平面镜中成像

大小不变.

由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可知.他在平面镜里的像也将靠近平面镜.

故选 A .

14.下列现象中,属于折射现象的是()

A .小孔成像

B .路灯下形成人影

D .河岸边看到水中的鱼

C.阳光下可以看到彩色的花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分析】(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

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

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 A 、小孔成像属于光的直线传播;

B、路灯下形成人影,属于光的直线传播;

C、阳光下可以看到彩色的花,属于光的反射;

D、河岸边看到水中的鱼,属于光的折射.

故选 D .

15.下列光现象与其成因对应正确的是()

A .海市蜃楼﹣﹣光的色散

B .雨后彩虹﹣﹣光的反射

C.形影不离﹣﹣光的直线传播 D .水中倒影﹣﹣光的折射

【考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光的反射;光的色散.

【分析】(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

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

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 A 、海市蜃楼光经过不均匀的大气层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我们所看到的实

际是光经折射形成的虚像,故 A 错误;

B、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 B 错误;

C、形影不离中的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D、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故选 C.C 正确;

D 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有 2 个或 2 个以上选项正确.每题 3 分,选不全得 2 分,多选或错选均得0 分,共12 分)

16.正确估测物理量,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下列估测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A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是 1.3m/s

B.老师讲课时声音响度为10 分贝

C.人脉搏1s 跳动约 70 次

D.教室的高度约为3m

【考点】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

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

A 、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4.5km/h=4.5 ×m/s≈ 1.3m/s 左右.故 A 符合实际;

B、安静的学习、工作环境声音响度在30dB ~ 40dB 之间,老师讲课的声音略大于

B 不符合实际;

C、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1min 跳动的次数在75 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

40dB.故1s.故 C

不符合实际;

D、一层楼的高度在3m 左右,教室的高度与一层楼差不多,在3m 左右.故 D 符合实际.故选 AD .

1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D.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

【考点】音调;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色;声与能量.

【分析】( 1)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2)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以及声音具有能量;

(3)我们判断出不同的声音是根据音色判断出来的.

【解答】解: A 、诗句中的“高”是指的声音的响度大,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太空中没有空气,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宇航员不能直接交谈,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由于声音具有能量且可以传递能量,所以在声音较强的喇叭前的烛焰能跳舞,选项说法

正确,符合题意.

D、我们能听出不同的乐器的声音是根据:音色不同辨别的,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 BCD .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趵突泉菊花展中一盆菊花呈红色是因为它反射了红色光

B.雨后天空中的彩虹属于光的色散现象

C.色光的三基色是红、绿、蓝

D.小孔成像、平面镜、球面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

【考点】物体的颜色;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光的色散;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

【分析】( 1)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2)彩虹的形成属于光的色散现象;

(3)光的“三基色”是红、绿、蓝;

(4)实像是光的真实会聚,虚像不是光的真实会聚.

【解答】解: A 、太阳光照射到菊花上,其他颜色的光都被吸收了,只有红光被反射,所以

呈现红色,故 A 正确;

B、彩虹的形成属于光的色散现象,故 B 正确;

C、色光的三基色是红、绿、蓝,故 C 正确;

D、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是,是实像,平面镜、球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虚像,故 D 错误.

故选 ABC .

19.童话“龟兔赛跑”说的是乌龟和兔子比赛谁跑得快,它们同时起跑后由于兔子骄傲,在比

赛中打了个瞌睡,乌龟抢先跑到了终点.由此可知()

A.在这段路程中乌龟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B.在这段路程中兔子比乌龟的平均速度大

C.在这段路程中兔子任何时候都比乌龟跑得慢

D.在这段路程中兔子不一定任何时候都比乌龟跑得慢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分析】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

(1)时间相同时,比运动路程的长短,运动路程长的,运动快;

(2)路程相同时,比运动时间,运动时间短的,运动快;

(3)当时间、路程都不相同时,则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指

路程与其相应时间的比值(所以的时间都计算在内).

【解答】解: AB 、兔子、乌龟跑完全程,路程相同,乌龟用时少,平均速度大.故 A 正确、

B错误;

CD、平均速度只能表示乌龟和兔子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在这段路程中兔子不一

定任何时候都比乌龟跑得慢,故

故选 AD .

C 错误,

D 正确.

三、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2 分)

20.孙诚同学用刻度尺对一木块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如图所示,则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

是1mm,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2.65 cm.

【考点】长度的测量.

【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 0 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 0 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

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由图

知:刻度尺上

1mm ;物体左侧与1cm 之间有 10 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 ,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00cm 对齐,右侧与 3.65cm 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L=3.65cm ﹣

1.00cm=

2.65cm .

故答案为: 1mm; 2.65.

21. 2015 年 9 月 3 日是中国抗战胜利纪念日,在北京召开了盛大的阅兵式,向全世界展示

了新中国的风采.如图所示,以前面的旗手为参照物,后面的方队是静止的.经过天安门城楼时,他们喊出了响亮的口号,这些声音是他们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并且经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路边的群众从侧面看去,只看到每一排最外侧的一名士兵,这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分析】( 1)判断运动与静止时,要看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可靠空气等介质来进行传播;

(3)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解答】解:( 1)以前面的旗手为参照物,后面的方队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

(2)经过天安门城楼时,他们喊出了响亮的口号,这些声音是他们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并

且经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里.

(3)路边的群众从侧面看去,只看到每一排最外侧的一名士兵,这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造

成的.

故答案为:静止;振动;空气;光沿直线传播.

22.吴宏身高为 1.7m,站在竖直放置的高为1m 的平面镜前 2m 处,镜中的像与他相距4 m,镜中像的高度为 1.7 m.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解答】解:平面镜成像时,物像大小相等,吴宏身高为 1.7m ,所以像高 1.7m;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他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 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m,吴宏和吴宏的像之间的距离是4m.

故答案为: 4; 1.7.

23.韩梅在湖边看到鱼在树上游,她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她看到的树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考点】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分析】( 1)光在沿直线传播的过程中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就会改变传

播方向,称为光的反射;

(2)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

【解答】解:( 1)鱼生活在水里,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

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鱼变高了,所以看到了鱼的虚像.

(2)当光遇到水面时会发生反射,此时水面相当于一平面镜,所以看见水中的“树”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故答案为:折射;虚;反射;虚.

四、作图题(每题 3 分,共 6 分)

24.如图一束光线从水射向空气,① 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明反射角的大小;② 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分析】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

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

根据光由水斜射进入空气中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

线.

【解答】解:过入射点作出法线,在水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反射光线 OB ,注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 90°﹣ 50°=40 °;

在空气中法线的另一侧作出折射光线OC,注意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25.如图所示. A ′B′是物体 AB 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

平面镜.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

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解答】解: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平分,连接AA′、 BB ′,作 AA ′、 BB ′的垂直平分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五、简答题(每题 3 分,共 6 分)

26.请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

【考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分析】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选择的参照

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解答】答:因为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首先要选择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不同,得出物

体运动和静止的结论也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例如:①坐在行驶汽车中的人,选汽车做参照物,是静止的;选地面做参照物,他就是

运动的.

② 分别将一个小木块和一个小铁块系在同一段绳子上,然后用手拉动绳子的一端,使其在

桌面上移动;

分析说明:如果以木块为参照物,则铁块是静止的,如果以桌面为参照物,铁块是运动的,

所以说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7.请举例说明如何防治噪声. 【考点】 防治噪声的途径.

【分析】 防治噪声的途径,从三方面考虑:

① 在声源处; ② 在传播过程中; ③ 在接收处.

【解答】 答:减弱噪声的方法是: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例如: 对噪声大的机器安装消音器并限制使用, 未安装消音设备的机车不得驶入市区;

在市

内规划安静小区,不安装高音喇叭,车辆尽量少鸣喇叭等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例如城市高架快速干道系统﹣﹣上海市内环线上, 采用质量轻、 强度高、 隔音性能好且耐腐

蚀的先进建材﹣﹣聚碳酸酯板作为隔音材料, 能尽可能降低高架干道上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

声污染, 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工厂里的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属于在人耳处减弱噪

声.

六、计算题(每题 8 分,共 16 分)

28.程宇同学和爸爸、妈妈在国庆节期间出去自驾游,在路边看到了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汽车从该交通标志牌到达遂宁市最快要多长时间?

【考点】 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分析】 由交通标志牌可知此地到遂宁的距离和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根据

v= 求出从该

交通标志牌到达遂宁市的最快时间.

【解答】解:由交通标志牌可知, 此地到遂宁的距离 s=60km ,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 v=80km/h ,

由 v=

可得,从该交通标志牌到达遂宁市的最快时间:

t= =

=0.75h=45min .

答:汽车从该交通标志牌到达遂宁市最快要

45min .

29.盘点 2014 年世界航空业,各国空难频发.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各国舰船在定位和

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若海的深度是 6.75km ,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

1500m/s ,

则需经过多长时间才能接收到信号.

【考点】 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分析】 已知海的深度是 6.75km ,可求得超声波传播的距离,然后利用速度公式变形可求得测微仪从海面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声信号需要的时间.

【解答】 解:超声波传播的距离

s=2× 6.75km=13.5km=1.35 ×104

m ,

由 v=可得,测微仪从海面发出超声波到接收到声信号所用时间:

t= ==9s.

答:需经过9s 时间才能接收到信号.

七、实验探究题(每题 6 分,共 18 分)

30.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

度值为 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 A 、B、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 )该实验是根据公式v= 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小(填“大、小”).

(3 )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 AB = 5.00 cm, t BC = 1 s,v AC = 0.03 m/s.

(4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 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

AC 段的平均速度 v AC偏大

“”(填大、小).

【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

【分析】( 1)要测量速度,根据v= 就要测出路程和时间;

(2)斜面斜度过大、小车下滑快,不好测量时间;过小,小车滑不动;

(3)读出 BC、 AC 段的路程和所用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AC 段的平均速度;

(4)如果让小车过了 A 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过晚,使所计时间偏小;根据v= ,相同的

路程,测量时间小,则计算的速度偏大.

【解答】解:

(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所以本实验的原理为v= ;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减小误差,斜面坡度应小些;

(3)由图可知: s AB =5.00cm ; t BC=1s; s AC =10.00cm=0.1m ; t AC =3s;

所以 v AC ==≈ 0.03m/s;

(4)计时晚,所计时间偏小,用公式 v= 算出的速度偏大.故答

案为:

( 1) v= ; ( 2)小;

( 3) 5.00; 1; 0.03;

( 4)大.

31.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 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

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 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

9 种规格的琴弦, 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

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 /cm

横截面积 /mm

2

A 铜 60 0.76

B 铜 60 0.89

C 铜 60 1.02

D 铜 80

0.76 E 铜

F 铜 100 0.76

G 钢 80 1.02

H 尼龙 80 1.02 I

尼龙

100

1.02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A 、

B 、

C 的琴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A 、 D 、 F 的琴弦进行实验.

( 3)表中的材料规格还没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 4)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 证这一猜想, 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可以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 用同一根琴弦, 用同样的力去

拨动琴弦,比较声音的高低 .

【考点】 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分析】此题是一个实验探究题目, 是根据猜想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解答】 解:控制变量法就是控制其它的因素不变,研究物理量与该因素的关系,

(1)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长度相同,故选 ABC ;

( 2)当研究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时,应控制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故选 ADF ;

( 3)如果验证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应控制长度和

横截面积相同,故表格应该填入与尼龙的数据相同,即 80、1.02 或 100、 1.02.

编号 材料 长度( cm ) 横截面积( mm 2

A 铜 60 0.76

B 铜 60 0.89

C 铜 60 1.02 D

80

0.76

E 铜80 1.02

F 铜100 0.76

G 钢80 1.02

H 尼龙80 1.02

I 尼龙100 1.02

(4)为了验证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可以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

用同一根琴弦,用同样的力去拨动琴弦,比较声音的高低.

故答案为:( 1)ABC ;( 2)ADF ;( 3) 80;1.02;( 4)可以改变琴弦的松紧程度,用同

一根琴弦,用同样的力去拨动琴弦,比较声音的高低.

32.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

板垂直;两支蜡烛 A 、B 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 A 蜡烛放在玻璃板前, B 蜡烛放在玻

璃板后.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对两支蜡烛的要求是完全相同;实验时采用玻璃板而不是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

置.

(2)点燃 A 蜡烛,小心地移动镜后 B 蜡烛,发现蜡烛 B 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

(3)移去后面的蜡烛 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烛焰的

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填“虚”或“实”).

(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B (填“A ”或“B ”)

A .保持 A 、

B 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 A 蜡烛的位置,进行步骤( 2 )、(3)的操作.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分析】( 1)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

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在比较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射出

光都对眼睛有刺激,干扰人的视线;在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为了确认物像的位置及大小;

(2)当蜡烛 B 和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时,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判断: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实像可以在光屏上成接到,而虚像则不能.

(4)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

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中试题(附答案)

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3分)如图: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A.B . C . D. 2.(3分)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拖拉机和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以拖拉机为参照物,收割机是静止的 B.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他以身边乘客为参照物C.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D.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 3.(3分)为了践行“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小张、小王、小李从同一地点A 沿同一道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

路同时出发,最终都到达地点B,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0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小王以5m/s 的速度跑步匀速前进,小李以每分钟通过0.6km的速度骑自行车匀速前进,则()A.小张先到达B地B.小王先到达B地 C.小李先到达B地D.三人同时到达B地 4.(3分)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士兵枕着牛皮制成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这段记载的科学道理是() A.声音不能通过空气传播 B.大地不能传播声音 C.只有牛皮制成的箭筒可以传播声音 D.固体传播声音比空气快 5.(3分)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原因是() A.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6.(3分)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看”到自己的声音的实验。把两个纸杯底部用细棉线连接起来,固定其中一个纸杯,在纸杯口上蒙上胶膜,膜上粘一小片平面镜,拉紧棉线,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小明对另一纸杯说话(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明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 B.该实验说明声音不能传递能量 C.两个纸杯间声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空气实现的 D.在月球上做该实验也能看到光点的晃动 7.(3分)小华把0℃的碎冰块放在保温杯中,在冰中撒一些食盐,搅拌后用温度计插在碎冰块内测量其温度,发现所测得的温度降到0℃以下。小华觉得很奇怪,他认为物体只有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

八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图1 八年级物理试题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1.某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 B.某初中生的身高为168cm C.学生书桌高约为200mm 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为5m/s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声音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D.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3.学习和生活中常用到下列光学器具:①显微镜 ②穿衣镜 ③潜望镜 ④远视眼镜 ⑤汽车观后镜 ⑥近视眼镜。其中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 ( ) A .①②④ B .①④⑥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 A .冰的熔化 B .霜的形成 C .冰的形成 D .露的形成 5.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 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 留下图1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 ) A .1.65m B .1.75m C .1.85m D .1.95m 6.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 A .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 .桃花吸收红光 C .桃花反射红光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7.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小强注意到当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50cm 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 、20cm B 、30cm C 、40cm D 、50cm 8.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 B .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 C .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 D .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带答案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考试卷带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 车站上并排停着待发的甲、乙两列火车,在甲火车上的人从窗口看到乙火车正向东运动,从车厢的另一侧窗口看到田野上的树木也向东运动,但比乙火车运动得要慢些。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上述的现象表明() A.甲、乙两列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东运动,乙火车向西运动 B.甲火车开始向西运动,乙火车未动 C.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都在向西运动 D.甲、乙两火车同时开始运动,甲火车向西运动,乙火车向东运动 2. 在学校“使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个常识,可知留下如图1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A. B. C. D. 3. (2020呼和浩特)如图2所示,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已知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两木块运动情况在图像中描述准确的是( ) 图2 A B C D 图3

4. 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一个小时,前内的平均速度是,后内的速度是,则该汽车在这内的平均速度是() A. B. C. D. 5.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C.声音只能传递信息 D.高速公路两旁安装的隔音板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6. (2020湖北宜昌)如图4所示,同学们自制了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7. 在一些“模仿秀”电视节目中,表演者在模仿歌星演唱时,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8. 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9. 吉他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水准,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12月份) 一、填空题(每空1分,满分16分) 1.苹果的密度为0.9g/cm3,合kg/c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2.将下列光学现象按形成的原因归类(填序号) ①一叶障目,不见泰山②海市蜃楼③猴子捞月④厚玻璃后的铅笔看上去好像断成了三截⑤在路灯下看到了自己的影子⑥上课时,教室里的学生都能看到老师 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的是;属于光的反射的是;属于光的折射的是.3.如图所示是一次性打火机,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残骸较(填“冷”或“热”),这是因为里面的液体迅速(填物态变化名称)时要(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 4.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来判断的;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若长此以往会导致听力下降.(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我们讲话时,对方听到的声音是由传播的. 5.图是某人看近处物体时的光路图,由图可知他是眼(选填“近视”或“远视”).若他配戴的眼镜镜片中心的厚度为 1.7mm,则该镜片边缘的厚度应1.7m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6.(1)甲、乙均为实心铁球,若甲、乙的体积之比为3:2,则甲、乙两球质量比为; (2)体积相同的甲、乙实心球,若密度之比为2:3,则甲、乙两球质量比为;(3)甲、乙两实心球,若质量比为2:3,密度比为1:3,则甲、乙两物体的体

积比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 7.关于平面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B.物体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的大小一定相等 C.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小 D.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8.下表是一些物质在标准大气压的熔点和沸点,那么,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A.水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乙醚温度计 9.下列关于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kg铜比1kg棉花的质量大 B.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也增大 C.将铁块从20℃加热到90℃后,铁的质量不变 D.将一个铜块放在空气中和水中,质量是不同的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医学上用超声波粉碎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 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这是要求人们说话时声音的响度要低一些 C.超声波和次声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高架桥两侧建有隔音墙,这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 11.下列测量正确的是() A. 测量木块的长度

2016-2017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八年级物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 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在装满水的杯子里还能放多少回形针的探究活动中,小宇逐枚轻轻地向杯中放入回形针,并数 出到水开始溢出时一共放入了多少回形针,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 2.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可听声的频率范围为20-2000Hz B.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5℃ C.0dB的声音人耳刚刚能听到 D.人的正常体温约为26.5℃ 3.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 ...光源的是 A. 自行车尾灯 B.霓虹灯 C. 太阳 D.萤火虫 4.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关于声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音乐厅内,观众能够辨别美妙的钢琴声,是依据音色的不同 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D.运动场上,同学们的呐喊声越大,声音传播的速度越大 5.超声手术刀通过超声发射器,从不同方向向身体内的病变组织发射多束超声波,利用其能量准 确“烧死”病变细胞,以下超声波的特点与该手术刀的治疗功能无关 ..的是 A方向性好 B.穿透力强 C.能量集中 D.遇物反射 6.如图所示为宇航员景海鹏和陈冬进入天宫二号内的情景.他们在天宫二号内可以直接通话,但 是,在空间站外面工作时,必须借助无线电通讯设备才能进行通话,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用通讯设备对话方便 C.空间站外是真空,不能传声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2-2013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检测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姓名 评价 一.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26分) 1.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1)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 ______; (2)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匀速行驶的速度约为38 _______。 2.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击一下,甲同学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呼响声是声音分别通过_______、_______传入甲同学耳朵的。 3. 站在行驶的火车上的乘客看到树木向东运动,他是以______为参照物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正在向_______运动。 4. 日食现象是由于光的_______形成的;站在平静的池塘旁,可看到岸边大树的倒影和水中游的鱼,前者是光的_______现象,后者是光的_______现象,所看到的都是_______(填“实像”或“虚像”) 5. 如图1所示,“40”表示________,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看到这两个标志牌的地方到达“西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_______min 。 40 西大桥 8km 图1 6. 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4m 处,则像距离人_______m 远;如果此人以1m/s 的速度靠近镜面,则1.5s 后,人和像的距离为_______m 。 7、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前2s 内通过的路程是40m ,后2s 内的通过路程是20m ,这个物体后2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 4s 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_。 8. 一块金属的体积是2.5m 3,质量是6750kg ,则它的密度是 ,这种金属可能是 ;若将金属块截去2/3,剩余部分的密度是 。 9.空瓶质量为5kg ,瓶内装满水后为17kg ,若换上酒精,整个瓶子可装的酒精比装水少 kg 。 10. 一束光线与界面成 30角从A 物质射到B 物质,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 为_______,折射角为_______。 11.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 。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 。 12. 用质量相等的O ℃的水和O ℃的冰来冷却物体, 的冷却效果较好。因为它在 过程中要 热量。 二. 选择题(每题2分,共32分) 14. 用图3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以及答案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以及答案 你越是害怕物理期中考试,直接影响到你的物理复习的进度和质量。以下是为你整理的初二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初二物理上册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每个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3分,共42分) 1.声音在均匀空气里传播过程中( ) A.声速逐渐减小 B.频率逐渐减小 C.振幅逐渐减小 D.声速、频率、振幅都不变 2.下列四个成语都涉及声音,其中不是强调声音响度这一特征的是( ) A.如雷贯耳 B.高唱入云 C.声如洪钟 D.低声细语 3.下列关于声的利用不是利用回声的是( ) A.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 B.利用B超为病人作检测 C.利用声呐探测鱼群 D.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 4.一个五角形光源,垂直射在一个三角形小孔上,在小于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的一光斑是( )

A.三角形 B.方形 C.五角形 D.圆形 5.小明同学在平面镜前观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1所示,他所看到的像应是图中的哪一个?( ) 6.灯光下,小明为了能从镜子里看清楚自己的脸面,则( ) A.脸朝灯,镜面背着灯 B.脸朝灯,镜面也朝灯 C.脸背着灯,镜面也背着灯 D.镜面朝灯,脸背着灯 7.为了保护工人的听力不受损害,车间的噪声应控制在( ) A.90 dB B.50dB C.70dB D.120 dB 8.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 A.镜面的大小 B.物体本身的大小 C.物体距镜子的距离 D.平面镜放置的位置 9.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焦点,凸透镜有实焦点,凹透镜有虚焦点 B.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因此通过凸透镜的光都一定会聚在焦点 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凹透镜只对平行光有发散作用 10.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从室内透过镜子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由此可以断定,此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三棱镜 D.玻璃砖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B.

2.图3表示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请在图中作出法线并大致画出这束光在水中的传播方向。 3.图4表示平行凸透镜的主光轴的两束光从左边入射凸透镜,F 是凸透镜的焦点,请在图中画出这两束光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4.如图是光源S 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请 画 图 确定光源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四. 实验题(每空2分,共22分) 1. (6分).如图13所示,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支等长的蜡烛A 和B ,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 ,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 ,并如图那样观察,当蜡烛B 移到与蜡烛A 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时,蜡烛B 好像也被点燃了。 (1)由直尺分别读出玻璃板到物(蜡烛A)、玻璃板到像(即到蜡烛B)的距离分别为u 和v ,得到的结果是u _______v 。(填“>”、“=”或“<”) (2)移去蜡烛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这时,观察者直接对屏观察,看不到蜡烛A 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4分)有两个透镜,一个是凸透镜,另一个是凹透镜,请你设计二种实验方法来辨别它们。 3.(6分)如图的温度计是测量 用的温度计,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 ,温度计的读数是 。 4.(6分)下表为小明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1)该物质的熔点是 _________ ℃. (2)该物质是 _________ .(选填 “晶体”或“非晶体”). (3)温度为2℃时,该物质处于 _________ .(选填 “固”或“液”). 五、计算题:(第一题4分,第二题8分、第三题8分、共20分) 1.一个实心铅球的质量是4kg ,经测量它的体积是0.57×10-3m 3,这个铅球是用纯铅制成的吗?(已知ρ铅=11.3×103kg/ m 3) 2.我省富“硒”的矿泉水资源非常丰富.如果要将其开发为瓶装矿泉水,且每瓶净装550g ,则: (1)每个矿泉水瓶的容积至少要多少ml? (2)若用该矿泉水瓶来装家庭常用的酱油,装满后至少能装多少ml 的酱油? (ρ 矿泉水=1.0x103kg/m 3 ,ρ酱油=1.1x103kg/m 3 ) 3. 将一钢球放入盛有100mL 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160mL 处。又用天平称出该球质量为237g ,此钢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为空心的,求空心部分的体积? (8分) (ρ钢=7.9x103kg/m 3 ,) 图3 图4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初二上册物理期末测试卷,八年级上册 物理期末考试卷 一、选择题(共32分,1—12为单选题,每小题2分;13、14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3分,全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错选的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用托盘天平称1粒米的质量,较好的办法是 A.认真仔细地直接多次测量,然后求均值 B.先称一粒米与一块铁块的总质量,再测铁块质量,最后用总质量减去铁块质量计算求得 C.先称100g质量的米.然后再数粒数,计算求得 D.先称100粒米的质量,然后计算求得2、.比较下列三个密度的大小: 1.5t/m3、 1.5kg/dm3、 1.5g/cm3 A.1.5t/m3最大 B.1.5kg/dm3最大 C.1.5g/cm3最大 D.一样大3、一物体沿着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体离凸透镜10㎝时,能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当物体离凸透镜5㎝时,它的像一定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4、用能装满500克水的瓶子去装500克洒精,则A.装不满 B.装不下 C.恰好装满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5、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发现指针略向左偏,以下做法可行的是A.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右移 B.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左移C.将天平的游码向右移 D.将天平的游码向左移6、、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其密度之比ρ甲∶ρ乙=2∶5,质量之比m甲∶m乙=1∶2,那么甲乙两球的体积之比V甲∶V乙为:() A、1∶ 5 B、5∶ 1 C、4∶ 5 D、5∶ 4 7、冰的密度为0﹒9×103㎏/m3,它表示A.冰块的质量是0﹒9×103㎏/m3 B.冰块的体积是1m3 C.体积为1m3的冰,其质量为0﹒9×103㎏/m3 D.体积为1m3的冰,其质量为0﹒9t 8、隐形材料是指 A.看不见的材料 B.听不见的材料 C.感觉不到的材料 D.雷达发现不了的材料9、小李同学用一副老花镜,通过调节镜片与白纸板之间的距离,终于看到了窗外景物成在纸上的清晰的像,他所看到的像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实像 10、如图10—1所示是某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 由图可知,这种物质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关系为A.>ρ水 B.<ρ水 C.=ρ水 D.无法确定11、以下各组材料中都是导体的一组是A.食醋、酱油、铁勺 B.酒精、啤酒、搪瓷碗C.自来水、蒸馏水、矿泉水 D.人体、空气、竹筷 12某同学在学习“眼球折光系统”一节时,制作了一个 眼球模型,如图10—2,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 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烧瓶里放有一种透明液体表示玻璃体, 则图示表示的眼球模型和应采取的矫正措施分别是()。A.远视眼模型,用凸透镜矫正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3分)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 A.正常人脉搏的跳动每次的时间约为10s 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C.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10kg D.我们的教室的长度约为10m 2.(3分)在前人的研究积累上,奠定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物理学基础,并建立了著名的运动定律的伟大物理学家是() A.伽利略B.哥白尼C.牛顿D.阿基米德 3.(3分)(2010?芜湖)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 B.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C.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 4.(3分)(2010?南通)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两车交汇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 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 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 5.(3分)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水面“折”笔B. 看见水中的“鱼” C. 水中的“拱桥” D. 墙上的“手影” 6.(3分)(2010?肇庆)如图所示,蜡烛经透镜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 7.(3分)(2010?宜昌)某同学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他将物体放入天平,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 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 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 8.(3分)如图所示,小明同学把钩码挂到弹簧秤的挂钩上,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此时弹簧秤的示数为5.4N B.钩码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C.称量时挂钩和钩码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称量时弹簧秤中的弹簧在拉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形变 9.(3分)如图所示,一人站在电梯上随电梯一起匀速上升,关于人的受力分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试卷及答案

昭通市职教中心体育运动系2019—2020学年度上学 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共4页;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100 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Kg B.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 C.一张课桌的高度约2.2m D.教室的长度约0.2Km 2、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 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的是:()A.山 B.流水 C.河岸 D.船 3、一杯水和一大桶水的密度相比较:() A.一大桶水的密度大 B.一杯水的密度大 C.一杯水和一大桶水的密度一样大 D.无法确定 4、关于光的反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B.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C.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随之增大 D.入射角大于反射角 5、下列各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能说明光折射的是:()A.镜花水月 B.坐井观天 C.海市蜃楼 D.立竿见影 6、关于物态变化说法错误的是:() A.北方冬天早晨玻璃上冰花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B.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一段时间后会变小,是升华现象 C.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饮料罐会“出汗”,是液化现象 D.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 7、学校阶梯教室的墙壁上都被装修成坑坑凹凹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 () A.减弱回声 B.防止声音振坏墙壁

C.增大声音的频率 D.增强响度 8、某同学三次测量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分别是3.98厘米,3.98厘米, 3.99厘米,这个物体的长度是:()A.3.98厘米 B.3.983厘米 C.4.00厘米 D.3.99厘米 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20分)。 9、冬季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鼓声是由于鼓面_______产生的,然后通 ________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10、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制成的。人的正常体温是_________。 11、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速度为_____________ m/s。“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___ 形成的。 12、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_;平时说的“B超”也是超声波,可利用它为孕妇做常规检查,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___。 13、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__________,汽化过程要_______(填“吸”或“放”)热。 14、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乱丢透明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后相当于一个_____镜,对太阳光有_______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15、早晨同学们饮用的甜牛奶,每瓶体积约为200 (填cm3或m3),它的密度是1.1×103kg/m3,喝了一半后,剩余牛奶的密度是____________ 。16、我县已经连续几年春季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将大量干冰投撒到高空(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________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水蒸气就成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___________为雨点落到地面上.(本题每空都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 17、由于读书、写字姿势不端正等原因,部分同学得了近视眼,其原因是远处某点射来的光线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 ______(填“前”或“后”),这就是近视眼。矫正的方法是佩戴一副有______(填“凸”或“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18、张伟同学身高1.7米,他站在穿衣镜(平面镜)前2米处,已知穿衣镜高1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1.地震发生后缺乏必要的自救知识,是使丧生人数增多的一个原因。以下是关于被埋在废墟里的人自救的一些措施,最有效的方法是: A.大声呼救;B.静等营救人员前来营救; C.见缝就钻,从废墟中爬出来;D.用硬物敲击预制板或墙壁,向营救人员求救; 2.一个人站在竖直挂置的平面镜前面,他看不到自己的脚的像,如果此人要看到自己的脚的像 A.应该向前移动 B.应该向后移动 C.向前或向后移动都看不到 D.向前或向后移动都能看到 3.在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钟声的回音;B.大钟还在振动; 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 4.汽车驾驶室旁的观后镜,其种类和用途分别是: A.凸面镜,扩大司机的观察范围 B.凸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C.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D.平面镜,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5.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6.某人从平面镜中看到对面的大型电子钟的显示如图所示,那么要是回头直接看钟, 它的显示应为: A.20:15B.21:05C.21:15D.20:05 7.如下图所示,将甲、乙两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得到甲、乙两种波形,从波形上可以得出: A.甲、乙两声音的音调不同 B.甲、乙两声音的响度相同 C.乙声音的音调高于甲声音的音调 D.乙声音的响度大于甲声音的响度 8.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C.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发亮处是水; D.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都应是地上暗处是水;9.在暗室的红灯下看一张白纸和白纸上的红字,得到的感觉是: A.纸是白色的,字能看清楚 B.纸是白色的,字看不清楚 C.纸是红色的,字能看清楚 D.纸是红色的,字看不清楚 10.小汽车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的主要原因是为了 A.造型美观B.减少外界的噪声干扰 C.增大采光面积D.排除因平面镜成像造成的不安全因素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1、如图所示,光线从物质甲斜射入乙,甲、乙两种物质是空气、水,从图中 可知,物质甲是_____,物质乙是_______,入射角是____°, 折射角是______°。 12、下图是小悦同学的一幅写生画,在仔细观察后,请你用所学知识解释其 中的两个物理现象:1)________________;2)____ ____________。 13、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______米/秒,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光 在真空中的速度要小____,声音在真空中的速度是______,声音 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都比真空中的声音速度要______。 14、如图所示,把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 的一端,轻拨与重拨钢尺,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不同;改变钢尺伸出桌 面的长度,则钢尺发出声音的_____不同。(均选填“音调”、“响度”、“音 色”) 15、秋天的夜晚,明月当空,繁星点点。我们漫步在林荫小道上,微风和煦,传 来阵阵树叶的沙沙声,抬头见天空中的那一轮弯月,低头看到月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大地上形成一个个____形的光斑,好像在大地上撒了一地碎银……在这美好的夜晚,你可曾想到:树叶的沙沙声是由于树叶的____产生的,这个声音是通过_____传来的。大地上的光斑实际上是月亮的______(填“实像”或“虚像”),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上称作_____成像。 16.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大于十五分之一秒,人要能听到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至少是________米。(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米/秒) 17.在医院中,医生诊断病人时,常用的听诊器及B超都是利用声音传递_____,而超声波洁牙及超声波碎结石都是利用声音传递______。 18.坐在教室里的同学能听出教室外的是某同学说话,是根据______来判断的,蚊子、苍蝇飞过身边时,我们能听到声音,是由于它们的振动频率高于___赫兹低于____赫兹,在人的听觉范围内,而蝴蝶、蜻蜓从身边飞过时,却听不到声音。感冒发烧的人比正常人向外辐射 的_______多强。 19.如图所示,一激光器将一束光射到一空容器底部,容器底出现一亮点P,现往向容 器中加水,在加水的过程中,亮点P将______(填“向左移”或“向右移”或“保 持原位置不动”) 20.黑板反光是由于光在黑板表面发生了_____反射,人能从各个不同的方向看到同 一个物体,是由于光在物体表面发生了_____反射。凹面镜对光线有_____作用。 A B C D 5题图 6题图 7题图 11题图 12题图 14题图 19题图

2016-2017年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八年级物理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九年级的王平同学身高172 (请填写合适的单位),他的家到学校的路程是3km ,他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是15km/h ,则他骑自行车上学上所需的时间为 分钟。 2、诗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表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用小提琴和钢琴演奏“梁祝”乐曲时,我们可以根据声音的 不同来加以辨别。 3、火箭发射时,发射架下建有大水池,让高温火焰喷到水中,通过水发生 来吸收大量的热;火箭升空瞬间,会看到巨大的白色“气团”,这是水蒸气 形成的(选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4、山西南端平陆县有一个“地下村庄”,是一种传统的居住形式,如图所示,住户为了把太阳光反射到一座门口朝向正东方向的房子里去,安装了一块能自动调节方向的平面镜M ,如图所示。正午时刻,太阳光垂直于水平地面照射,图中表示平面镜方向的那个角度应为a = ;午后,随着太阳西斜,a 应适当 (选填“增大”或“减小”)。 5.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削冰令圆,举以向日以艾承其影,则得火.”“削冰令圆”就是把冰块制成 镜。要得火,应把“艾”放在镜的 位置.例如 就是应用这种镜的一种仪器。 6、“每天测量体温”是预防“埃博拉”的重要措施之一。四位同学在测量自己的体温时,分别沿A 、B 、C 、D 方向观察读数,如图所示。其中沿 方向观察易于读数,这是因为体温计在设计时应用了 。 7、在“测量不规则金属块的密度”实验中,已给出的器材有:天平和砝码、细线、金属一块。上述器材中,还必须补充的器材是 和 。在测得这金属块的质量m 和体积V 后,应当用公式 求得这金属块的密度。 座位号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有答案)

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名初中生的质量是50kg B.一名普通初中生的身高是216cm C.中学生通常情况下的步行速度可达5m/s D.成年人的正常体温是39℃ 2.小鹏在福田区保税区乘坐无人驾驶公交车参观,在无人驾驶公交车行驶过程中,小明觉得自己是静止的,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道路旁的建筑B.沿途的路灯杆C.公交车的车厢D.迎面来的轿车 3.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 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 4.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敲击鼓面,看到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音量减弱,说明空气能够传声 C.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拨动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说明响度由频率决定D.发声的扬声器外,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5.手机上的微信可以使用“声音锁登录”,只要机主本人按住说话的按钮,读出屏幕上的那串数字,就可以登录,而其他人操作却不能登录。这主要是依据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6.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A.游泳后,从水中出来感觉较冷,是由于水蒸发时吸热 B.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 C.“回南天”墙壁和地板都非常潮湿,甚至会“出水”,这是发生了“熔化”现象 D.冬天,在保存蔬菜的菜窖里放几桶水,蔬菜就不容易冻坏,这是利用了水凝固放热7.如图甲所示为某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可知() A.该物质是非晶体 B.第15min该物质处于液态 C.该物质在熔化中质量不变 D.图中该物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也不吸收热量 8.黑暗的房间里有两盏电灯,只有一盏灯点亮,但人能看到未点亮的灯泡。以下对于“看到未点亮灯泡”所画的光路图,正确的是() A.B. C.D. 9.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一天中,操场旗杆影子的长度在不断地变化 B.透过玻璃砖看笔,发现钢笔“错位”了 C.用放大镜看字母,字母变大了 D.人通过平静的水面可以看到自己的倒影 10.如图所示,将平面镜和铅笔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八年级物理 2017.1 1.在下列单位中,质量的单位是 A .秒(s ) B .千克(kg ) C .米(m ) D .米/秒(m/s ) 2.图1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3.冰雕是一种以冰为材料来雕刻的艺术形式,属于造型艺术。如图2所示,在艺术家用特制的刀具将一块实心冰块雕刻成一件艺术品的过程中 A .冰的质量变大 B .冰的质量不变 C .冰的密度变大 D .冰的密度不变 4.小明同学坐在游乐园的翻滚过山车上。当过山车高速旋转时,小明看到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 .地面 B .建筑物 C .过山车 D .过山车的轨道 5.舞蹈演员在排练时,总是要对着竖直放置的平面镜,纠正自己的动作。当图3中的舞蹈演员面对竖直放置的 平面镜时,她看到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是图4中的 6.在图5所示的示意图中,所属视力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是 A .远视眼,凹透镜 B .远视眼,凸透镜 C .近视眼,凹透镜 D .近视眼,凸透镜 7 .在图6 所示的四种自然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图5 图3 A B C D 图4 冰雪消融 A 霜满枝头 B 白雾茫茫 C 大雪纷飞 D 图2 小桥在水中的“倒影” A 阳光穿过三棱镜 B 阳光穿过树林 C 透过水珠看树叶 D 图1

8.下列有关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只要大声说话就能听到回声 B .发生地震、海啸时,都伴有次声波产生 C .“锣鼓喧天”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D .道路两旁安装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9.关于测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选用更精密的测量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 B .可以将有腐蚀性的药品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 C .零刻线磨损的刻度尺不能测量任何物体的长度 D .使用测量工具时不能超过量程,否则可能损坏量具 10.下列有关光学的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们把红、黄、蓝叫做色光的三原色 B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5km/s C .物体经过一个凸透镜所成的像一定是倒立的 D .光照到电影院银幕上发生的反射是镜面反射 11.小刚同学是一位初二的男生,下列与他相关的一些估测数据,不合理...的是 A .他的质量大约是55kg B .他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6.5℃ C .他穿的鞋的长度大约是26cm D .他的脉搏跳动50次大约需要2min 12.小莉根据右侧表格中的数据,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A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一些物质的密度/kg?m -3 B .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 C .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体积比原来减小了 D .等质量的实心铝球和空心铜球,体积可能相同 13.跟凸透镜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过透镜后会聚的情形如 图7所示。如果把点燃的蜡烛放在距离该透镜28cm 处,则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能承接到烛焰清晰的像。 该成像规律应用于 A .幻灯机 B .放大镜 C .照相机 D .投影仪 14.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把温度为-8℃的冰块投入盛有0℃水的密闭隔热容器中一段 时间后,会出现的情况是 A .冰块的温度升高且质量增加 B .水的温度降低且质量增加 C .冰块的温度升高且质量减少 D .水的温度不变且质量不变 15.汽车以54km/h 的速度在沿海公路上行驶;羚羊以20m/s 的速度在草原上奔跑;长跑运动员在15min 内跑完 5000m 。三者速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 .汽车、羚羊、运动员 B . 羚羊、汽车、运动员 C .运动员、汽车、羚羊 D . 汽车、运动员、羚羊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8分,每小题2分。 图7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C.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 用s t/越小,表示运动越快。 t/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s 3. 某同学在上学去的路上,用s 2.1的速 m/ 8.0的速度走完前一半路程,又用s m/ 度走完后一半路程,则他在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A. s .0 D. s 2.1 96 m/ 0.1 C. s m/ 8.0 B. s m/ m/ 4.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 5、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A 把罩面的空气抽去一些后,闹钟的铃声明显减小 B 用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声音变高 C 用发音的音叉接触水面时,水面水花四溅 D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观察纸屑的跳动情况 6、“镜中花,水中月”的现象说明了()

A、A点 B、B点 C、C点 D、E点 图2 10.检查视力时,人与视力表的距离要求为5m,由于医务室房间太小,医生首先将视力表贴在一面墙上,然后在对面墙上正对着视力表挂一大平面镜,视力表到镜子的距离为3m,检查视力时() A.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m B.人应面对镜而坐,人与镜的距离为2.5m C.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2m D.人应面对视力表而坐,人与视力表的距离为3m 11. 在河岸上用手电筒照向平静的河面,进入水中的光() A. 速度变小,光路向下弯折。 B. 速度变小,光路向上弯折。 C. 速度大小,传播方向都不变。 D. 速度变小,传播方向不变。 12.关于凸透镜成像及成像规律的应用,有以下几种说法:(1)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2)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3)幻灯机是利用当物距大于2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4)集邮爱好者观察邮票用时若一时找不到放大镜,可以用老花镜代替。正确的是( ) A.(2)(4)正确 B.(2)(3)正确 C.(1)(4)正确 D.(1)(2)正确13.一个瓶子最多能装下500 g水,则这个瓶子能装下500 g的下列哪种物质 () A.酱油 B.酒精 C.煤油 D.汽油 14. 一瓶水喝掉一半后,剩下的半瓶水() A.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体积减小,密度变大 C.体积不变,密度减小 D.质量不变,密度减小 15.有甲、乙两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2/5,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则甲的体积是乙的() A.0.2倍 B.0.8倍 C.1.25倍 D.5倍 16、一只钢瓶内储有压缩气体,气体密度为ρ,若从瓶中放出一半质量的气体, 则瓶内剩余气体的密度将() A.变为2ρ B.变为ρ/2 C.仍然为ρ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 1.在下列数据后面填上合适的单位: (1)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 ______; (2)一辆满载货物的卡车匀速行驶的速度约为38 _______。 2.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击一下,甲同学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呼响声是声音分别通过_______、_______传入甲同学 耳朵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